神仙降临人间一一让你不相信的真实故事

取穴方法:正坐位,在乳中线上,锁骨上窝中点处。
操作方法:以一手拇指或食指指腹先按压对侧缺盆,每按压3秒钟后放松3秒钟,进行20次,力度适中;然后,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揉动各1分钟。再换另一只手按揉对侧,方法同前。
另外,冬日保暖,注意防护好缺盆部位,以防外邪侵袭。
平日闲暇,可多做深呼吸,并按摩锁骨部位,这样可以让经循缺盆及周边的经络都能活跃起来,增强抵抗力。
楼主 隐士悟道  发布于 2021-01-05 12:52:43 +0800 CST  
糖尿病足病属于中医“脱疽”范畴,是以初起肢冷麻木,后期趾节坏死脱落、黑腐溃烂、疮口经久不愈为主要表现的脉管疾病。
临床可将其分为血脉瘀阻证、湿热毒盛证、湿热瘀阻证、热毒伤阴证、气虚血瘀证等不同的证型。
楼主 隐士悟道  发布于 2021-01-06 12:30:35 +0800 CST  
血脉瘀阻证表现为患肢发凉、怕冷、疼痛,肢端皮肤暗红,舌质淡红,边有瘀斑,舌苔薄白。
湿热毒盛证表现为局部破溃湿烂,脓液大量,局部红肿灼热,疼痛剧烈,发展迅速,伴发热等。
湿热瘀阻证表现为局部红肿消退,坏疽溃疡蔓延趋势已控制,脓液减少,疼痛缓解,发热已退,舌苔薄白。
热毒伤阴证患者的趾(指)多呈干性坏疽,患处往往干枯焦黑、疼痛,伴有发热,舌苔黄、舌质红。
气虚血瘀证的疮面经久不敛,肉芽暗红,上皮生长缓慢,疼痛较轻;舌质淡红,舌苔薄白。
楼主 隐士悟道  发布于 2021-01-06 12:59:50 +0800 CST  
依据不同的证型,临床将会给予相应不同的药物疗法。
以血脉瘀阻证为例,其多见于糖尿病足的早期,治疗原则以“理气活血,通络止痛”为主,多采用经典方剂“补阳还五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同时配合活血化瘀的中药制剂静滴。
外治方面,可以选用活血通络的中药,如桂枝、红花、透骨草、鸡血藤等中药煎液进行浸泡、熏洗治疗,外敷冲合膏等,以缓解患者足部发凉麻木等不适症状。
楼主 隐士悟道  发布于 2021-01-06 18:04:41 +0800 CST  
糖尿病患者日常要注重局部护理,积极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及进一步发展。比如及时修剪指甲、避免热水或热水袋等造成烫伤,选择合适的鞋袜等;患足没有溃破、局部冷痛不适者,可适当外用中药泡脚,若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溃,需尽早就医,遵医嘱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楼主 隐士悟道  发布于 2021-01-06 18:05:51 +0800 CST  
神奇指针疗法,即以手指为针来治病的方法。
用手指在身穴位或痛处上点一点、掐一掐、按一按,一些疾病就会不药而愈,这难道是掌握了传说中的神功吗?不不不,这就是中医学中所说的指针疗法。
楼主 隐士悟道  发布于 2021-01-07 13:54:25 +0800 CST  
指针疗法是用手指代替针,在一定的腧穴或适当的部位,运用点、掐、按的技巧,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疗法。本法是按法衍生而来的点、掐综合手法,因其主要是运用拇指指尖点刺,故又称指尖点刺法。
楼主 隐士悟道  发布于 2021-01-11 12:36:32 +0800 CST  
掌握好指针疗法,对自己或家人朋友有很多很大的好处。
楼主 隐士悟道  发布于 2021-01-11 12:43:06 +0800 CST  
指针,这一特殊疗法,具有许多特点:如操作方便,简单易学;不须器械设备,经济便捷;效果显著,对许多疾病,尤其是久病体弱或怯针者,用之甚宜。
此外,指针疗法不会给患者造成痛苦,易于小儿接受;还可作为一般针刺晕针时的急救方法。
楼主 隐士悟道  发布于 2021-01-11 12:47:17 +0800 CST  
体针有补泻手法,指针同样也有。
在理论方面,与体针疗法相同,即虚证当补,实证当泻;久病当补,新病当泻;不盛不虚,平补平泻。
这亦是指针补泻的基本法则,在具体应用上,可分为手法补泻和因经补泻。
楼主 隐士悟道  发布于 2021-01-13 16:56:20 +0800 CST  
(2)泻法:随患者吸气真阳之气上升之际,用拇指指尖点住穴位约10秒,抬手,再点10秒,连做6次为泻;或随患者吸气,用拇指指尖连续揉动穴位12下,也称为泻。
楼主 隐士悟道  发布于 2021-01-14 17:11:02 +0800 CST  
(3)平补平泻:用拇指指尖重点穴位后不动,待呼吸5次后抬手,再点5下,依法连续点按,称为平补平泻。
楼主 隐士悟道  发布于 2021-01-14 17:12:29 +0800 CST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楼主 隐士悟道  发布于 2021-01-15 09:18:40 +0800 CST  
中医常说的“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志与五脏六腑的关系。
正常情况下,如果人能够自然调节情绪,就不会对身心造成影响;但如果情志过用或失控,则容易导致身心疾病,甚至成为重要的致病因素。
《素问·经脉别论》所说:“生病起于过用”。
《素问·举痛论》更是特别指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楼主 隐士悟道  发布于 2021-01-16 11:29:52 +0800 CST  
中医讲阴阳、讲五行,那么七情自然也能用阴阳五行来划分,就与五脏六腑联系了起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就明确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
楼主 隐士悟道  发布于 2021-01-16 11:31:09 +0800 CST  
过喜伤心
如:范进中举的故事,就是典型的“过喜伤心”。
范进原先是一个穷书生,因为没有什么功名,所以遭到了街坊四邻讥笑嘲讽,甚至连自己的老丈人胡屠户都看不起范进。
范进为了考取功名不惜让自己的妻子,母亲饿着肚子,终于,在范进的不懈努力下考起了举人,从此让大家刮目相看,但是,因为不相信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范进竟然神经错乱疯了,最终还是被老丈人胡屠户一巴掌打醒,恢复正常。
后来大家包括自己的老丈人对范进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讥笑嘲讽到奉承恭维。
楼主 隐士悟道  发布于 2021-01-16 19:36:16 +0800 CST  
心,主血脉,主神志。
喜可使气血流通、肌肉放松、益于恢复机体疲劳。
《举痛论》:“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凡事讲究一个度,欢喜太过则阳气浮动,百脉开解,而使心气大动,会造成精神涣散,可出现大汗出、心悸(异常心慌)、失眠、健忘、神智失常等疾病。
楼主 隐士悟道  发布于 2021-01-17 12:58:42 +0800 CST  
发怒伤肝
战国时,秦昭襄王听说赵国有一块很珍贵的国宝一一和氏璧,就写信给赵惠王,说愿意用十五座城与之交换。赵王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
蔺相如把璧献给秦王后,发现秦王根本就没有交付十五座城池的意思,于是就假说璧上有点小毛病要指给秦王看,趁机从秦王手中收回璧。
这时蔺相如靠近殿柱,十分气愤,愤怒得头发都竖直了,把帽子都顶起来了。他告诉秦王:如果你逼迫我,我的头就和这璧玉一起碰碎在这柱子上!后来,蔺相如终于使和氏璧完整地归还了赵国。
楼主 隐士悟道  发布于 2021-01-18 14:39:58 +0800 CST  


越看越有仙味
楼主 隐士悟道  发布于 2021-01-20 17:13:25 +0800 CST  
发怒伤肝
肝,主疏泄,主藏血,怒则气上。
中医养生讲,周身气机的疏导常通过肝来调节,大怒伤肝,常常使肝气瘀滞,肝阳上亢,而导致头目疼痛,胸闷气紧,胸胁胀痛,或是出血性疾病(脑出血)等。发怒的状态下,也更加容易做出冲动、甚至追悔莫及的事情。
楼主 隐士悟道  发布于 2021-01-22 12:33:28 +0800 CST  

楼主:隐士悟道

字数:388636

发表时间:2017-03-03 13:04:03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2-01 19:09:32 +0800 CST

评论数:893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