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纪实文学《爱情与葬礼——红与白》

十三、走出土屋

从那间小房里出来,土屋的过道上依然有很多人来来往往;推开厨屋的一扇薄薄的小门,就可以走出那栋土屋。
乍一从还算有些暖意的土屋里出来,一股夜风迎面扑来,人就一下子从有了几分倦意、也有了几分朦胧的状态下清醒过来,因为那种有些刺骨的寒意,那个来自城市的男人的身体准备不足,居然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这才意识到现在不仅是冬天,还因为夜幕的降临,气温的降低,山间的风因为得到了冰霜的支持,也得到了寒冷的加入,就在那荒凉的山谷之间、结了薄冰的池塘水面上,还有因为休耕而显得空荡荡的田野里聚集了力量,就能在这变得安静的山坡上高亢的吟唱着大风之歌。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19 07:47:45 +0800 CST  
春季的乡村是一种情窦初开般的美丽,风和日丽,阳光灿烂,万物生长,行走在开满了野花的田埂上、漫步在两侧开满金黄色的油菜花的公路间,那就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夏季的乡村是一种热恋般的火热,骄阳似火,知了长鸣,田里的稻谷疯长,水里的鱼儿跳跃,看门狗趴在屋檐下大喘气,水塘里的荷花开得如火如荼;秋季的乡村到处洋溢着令人期待的成熟,那是一个令人激动的丰收季节,黄橙橙的是稻谷、绿油油的是柑橘,红彤彤的是柿子,白生生的是棉花,到处都充满着喜悦。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19 08:38:26 +0800 CST  
冬天的乡村是萧瑟的,无论是坡上的梯田还是山脚的大田都被蒙着一层薄薄的霜,透过那层薄薄的冰霜,可以看到下面那枯萎冻死的野草;树上的叶片早就被秋风所刮掉,光秃秃的树干就有了些丑陋;路上的行人少了不少,场坝上玩耍的孩子们也怕冷的围到火笼边去了……尤其是冬日夜晚的大风在因为没有了绿色点缀而显得有些肃条,因为没有了庄稼而显得有些冷清的原野上呼啸而过,就更显得有几分荒凉。
冬日的乡村有一个城市所望尘莫及的优点,就是入冬以后,所有的人不需要和城里人那样不分春秋冬夏都必须早早起床赶去上班,也不需要和那些城里人一样,每天裹着厚厚的衣服、往自己冻僵了的手上哈着热气,在冰冷的环境下劳作。农民可以躺在床上睡到自然醒,也可以坐在篝火正旺的火笼边品尝自己的丰收果实;出太阳的时候,可以搬一把椅子靠墙而坐,眯着眼睛任思绪自由飞翔;即便是天降大雪,也可以温一壶酒,炒两个菜,坐在桌上自斟自饮,一时喝得兴起,拉着女人到床上去,胡天胡地的去干男女之间的那点事,那也是自娱自乐。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19 09:27:17 +0800 CST  
冬日乡村的夜很黑。即便是天上有月亮,可是月光有些惨白,也有些冰凉,走在路上,即便有月光相伴,也显得身单力薄,更显得有几分孤单;偶尔会有几点灯光闪烁,但那灯光都被圈在农家自己的土屋里;南方的农民习惯单家独户,喜欢给自家留一点个人空间,所以不可能像城里那样有大街小巷,更不可能有路灯照明。一般而言,像今天这样的夜半三更,乡村早就看不到一点灯光,到处一片漆黑,乡村就在这样的黑暗中睡着了。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19 20:36:54 +0800 CST  
可是那天夜里不寻常,因为这个家里要办丧事,人生在世,不过就是红白两事,尤其是家里老人去世,自然不仅是丧家的大事,也是丧家所有亲朋好友的大事,更是这周边附近所有人的头等大事。城里面可以“有钱好办事”,可是在乡下,没有人帮忙,什么大事都办不成的。好就好在农村相比城市而已,即便是改革开放,即便是一切向钱看,可还是多了一些历史传承,虽然不知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信念,可是知道“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的重要,也知道“帮人就是帮自己”这样朴实无华的道理,所以,即便是周边夜深人静,漆黑一片,这栋房里依然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那扇小门又开了,丹凤眼也走出来了。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19 21:36:11 +0800 CST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20 04:35:04 +0800 CST  
宜昌周边区域对于葬礼有各种各样的规矩,信者会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信者会说:“那么多的规矩,哪里能做得面面俱到?”所以还是宜昌的老话说得好:“信则有,不信则无。”这就和鬼神和灵魂一样,科学不承认,民间却深信不疑。
就拿“大殓”来说,即便是将亡人郑重的“入材”,放好“子孙袋”还没有完,还要给亡人的头下放一个枕头,枕头里要装上高粱、玉米、谷子、茶叶和青树叶等东西,这称之为“多子枕”,意思是指亡者的子孙多,亲人多,家庭兴旺,同时也代表着孝家希望老人即便是到了另一个世界,也要保佑本家子孙后代,家庭和睦、千秋万代。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20 08:30:35 +0800 CST  
当然这还没有完,在河北保定,“大殓”之时,要把老人生前的一些嗜好如烟酒糖茶,一些日用品如烟锅、扇子、毛巾、拐杖、铁球等物作为陪葬放进棺材里;在湖北枝江,老人若是女性,还要放入用米饭捏成的饭砣,称为“打狗粑”,是让亡人在阴间赶狗用的;而在湖北宜昌,这些东西仅仅就是陪敛物,等到封敛时,这些物品还要拿出来的。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20 08:57:16 +0800 CST  
然后,负责收敛之人会请所有在场的亡人的直系亲属到布置好的棺材边看上一眼,当然会有人泪流满面,但决不允许将泪水滴落在棺材内。一般早就有所考虑,遇到这样的情况,主事的督官做一个手势,那些站在亲人身后的男女就会飞快的将那些哭泣之人拉到一边去。孝子点头认可以后,负责收敛的人才会将棺盖盖上,但不封严,用一块木材将棺盖和棺材隔开,一则以便通风,二则也好让陆续到来的悼丧的人好看到老人的遗容。这才是“大殓”的结束。
亡人入敛完成后,披麻戴孝的孝子会在那些负责收敛人员的带领下,与前来帮忙办丧事的人一起,将亡人落气时睡过的灵床上的那些“床铺草”(一般是用稻草),搬到离丧家不远的一处空旷地上,把那块给亡人擦过身子的毛巾(宜昌话叫“抹澡袱子”)也放在那些草上烧掉,这叫“烧抹澡袱子”。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20 21:12:46 +0800 CST  
烧抹澡袱子之时要点鞭放炮,孝子一边跪着烧纸祈祷,一边注意观看那块“抹澡袱子”烧化以后灰烬上纹路的变化。据说,那块毛巾被烧后,上面出现的花纹决定死者“托生”的去向:如果是花纹,来生就会托生女人;如果是文字的纹路,来生就会托变为男人,孝子就会悲喜交集;如果什么都没有、是门板一块,来生就会变为畜牲,孝子就会痛不欲生。而如果毛巾上面什么都没有,也不会对其它人说,即便是一起来烧抹澡袱子的人也会帮着丧家进行遮掩,以一句“什么都没看见”而不了了之。
笔者母亲去世的时候,笔者对这些规矩根本一无所知;等到父亲去世时,那些白事馆负责收敛的才说出了这个宜昌的老规矩。那块“抹澡袱子”是在殡仪馆吊唁大厅后面的冷库对面的山岩下烧掉的。天很冷,也已经天黑了,老婆捡了些树枝和干草,点燃以后将那块薄薄的毛巾放上去,火势很旺,看得见烧的很彻底,也烧得很干净,棉纺的,当然会有纹路,只是当时不懂纹路的区分,只是满意“烧得很好”,因为不懂,就多少是个无法弥补的遗憾。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21 04:26:21 +0800 CST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21 06:04:48 +0800 CST  
红与白(15)
十五、请跟我来

即便有预感,但看见丹凤眼如期而至,他多少有些惊喜:“你怎么也出来了?”
“屋里有些闷,坐久了老是想睡觉。”她给了他一个羞答答的微笑:“还不是和你一样,想出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那是一个从容貌上看怎么也不到二十岁的年轻女子,脸蛋好看,身材适中,体态轻盈。看得见乌发如漆,肌肤如玉,美目流盼,桃腮红润;那张青春白皙的脸上,最杰出的无疑就是那一对丹凤眼,楚楚动人,一颦一笑之间流露出一种说不出的风韵;回答他的话的时候,小嘴边带着一种少女才特有的羞怯的矜持和一丝俏皮的微笑,就宛如一朵在夜间开放的昙花,美而不妖,艳而不俗,千娇百媚,实为罕见。
他又问了一句:“刚才你是不是出来过?”
“可不是嘛。”她很痛快的承认了他的猜测,撒娇的噘了一下嘴:“人家想上厕所,可是外面又冷又黑,有些害怕,可又找不到人陪。”
他接着问道:“为什么不喊我?”
“我敢吗?”她在反问道:“这里所有的人谁都知道你是珍贵的客人,没看见大家都捧着你吗?人家有自知之明的,不会去做非分之想的!”
他追问了一句:“什么是非分之想?”
她不回答,只是把身上的那件棉大衣裹得紧紧的。
他还是提问:“为什么会跟着我出来?”
她轻轻一笑:“人家出来人家的,和你有什么关系?”
他回答的很明确:“是不是如果刚才我陪着你出来,就和我有关系了呢?”
她的笑容开放了一些,声音里有了些撒娇的成分:“我不告诉你!”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21 08:35:06 +0800 CST  

楼主:宜昌石头

字数:18515

发表时间:2017-10-07 17:38:39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10-21 14:18:19 +0800 CST

评论数:7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