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纪实文学《爱情与葬礼——红与白》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11 04:25:08 +0800 CST  
红与白(5)
五、情人眼里出西施

其实感情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理还乱的缘分,或者源于一句温馨的话,或者来自一个意味深长的举动,或者因为一次促膝谈心拉进了彼此的距离,或者就是因为一次并肩行走碰撞出心灵的火花,当然,或者就是那个来自城市的他和那个认识不过几个小时的丹凤眼的女子某一次远远的心照不宣的凝视,就使得那个本来心静如水的男人的情感出现了死水微澜,只不过他还没能意识到,那就将是轩然大波的开始。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11 07:26:18 +0800 CST  
他早就是情场老手,无论是职场上的女强人还是刚迈出学校的女学生,无论是一半大方一半羞涩的熟女还是初识风月、飞蛾扑火般的少女,都曾经是他人生中的匆匆过客,也成为了一些秘密;正因为只有他知道那些事情的来龙去脉,也明白自己情归何处,所以在得意和自豪、狐疑和失望、征服和溃败之间有了些厌倦、也有了些腻味,也讨厌了那种既开心又纠结、放下走开又无法释怀的矛盾,就会自认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
可是在那座有些偏僻的乡村土屋里,在那个有些混乱、也有些凝重的葬礼现场,他却从人群中发现了那个丹凤眼的女子。仅仅就是一次凝视,仅仅就是一个微笑,仅仅就是一次让座,仅仅就是一句客气话,他就知道自己心里那道坚如磐石的堤坝轰然倒塌,也知道自己的发现对于自己意味着什么,在这个女子面前,他才第一次意识到什么叫“貌美如花”,也才第一次知道什么是“藏在深闺人未识”,当然也才明白,自己原来就是在等待着这样一个女人的出现。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11 08:28:11 +0800 CST  
他开始变得浮躁,浮躁的结果就是坐立不安;坐立不安就会到处走走,就会穿行在那些远道请来的会唱丧曲的老先生和那些轮班演奏的锣鼓班子之间;就会穿行在那些面色憔悴、披麻戴孝的孝子贤孙和那些大声吆喝、快步如飞的帮忙人之间,就会穿行在那些衣袖上扎着黑纱和依然穿红戴绿的女人之间,房间里有大瓦数的电灯,场坝上临时用帆布搭建的灵棚里有恍如白昼、吱吱作响的汽灯,可就是无法使自己自制下来。
也许,那个丹凤眼的女子的绝世之美仅仅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也许就是因为由于有了感情,就会觉得对方无处不美。在那个情种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认为:“新茶香郁满齿唇,伴得糁粑倍美醇。情人眼里出西施,每对卿卿每销魂。”但在佛学大师眼里,相对之美的特征则不属于物体本身,而是在于观察者自己,物体与自己的欲求相符之时就是美。就和数学家赞叹简洁的方程式之美,工程师则赞叹机器之美,追求音乐的人爱听巴赫、贝多芬一样。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11 18:07:34 +0800 CST  
于是,在那些大师眼里,一切形色无非是初始净性的,一切音声都是空性的回声,起心动念皆与智慧交织,就再也没有美或丑之别。因为美无所不在,盈满不变,所以“身在黄金岛,何须寻凡石。”不过对于身在红尘之中的芸芸众生,依然还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疤痕也能看成小酒窝。自称博学的李敖认为:情人眼里出西施,西施眼里出自己,可是急转弯的答案是:西施眼里出眼屎。反正只要自己看的顺眼、心旷神怡就行。
坐立不安的他在那些纷乱的房间里穿行,不知不觉就又来到堂屋,一抬头就是那口用板凳搁在堂屋正中的黑棺材。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11 21:05:31 +0800 CST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12 04:20:33 +0800 CST  
红与白(6)
六、棺材

我国绝大多数民族的丧葬风俗的特点都是“盖棺事定,入土为安”。这也就是说,一个人死后是要装进棺材、埋入土中的,这样,死者才能方得其所,家属也方能感觉心安。两湖一带同样如此,湘西一带出外打工仔死在外地,会请赶尸人将僵尸领回家乡;宜昌的大梁子山(现在的东山)在旧时满是坟地,宜昌人忠厚,就是遇到叫花乞丐之类的倒毙街头,也有慈善机构会捐出一口薄棺,埋到乱坟堆中;就是在珍珠岭、樵湖岭、桃花岭一带发现死者的遗骨,也有好心人将其送往现在西陵一路与珍珠路交叉处的白骨塔去。
即便是现在,城市里早就推行火葬,其土葬的习俗源远流长,还是要入土为安,不过就是把棺材换成了骨灰盒,把零散的坟地变成了公共陵园。不过,即便是强制推行火葬为时已久,可在宜昌周边的广大农村依然沿袭棺材土葬的习俗迄今不衰,与之相应的一些丧葬礼仪,也约定俗成地传承下来,尽管程序或繁或简,终归大同小异,都是民众自认为的尽孝之道。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12 07:03:49 +0800 CST  
在宜昌原来的那些高大、宽敞的土墙屋的堂屋里,不经意的抬头看,总能看见穿墙而过的房梁上搁有几块木板,上面搁有一两口棺材。在宜昌,把棺材称为“棺木”、“方子”或“寿方”,那都是为依然健在的家里老人准备的;后来农村兴起建楼风,老宅多被拆掉,就将棺材搁置在红砖青瓦的楼后的偏屋里。以防家里老人万一突然去世,临事不急。这是民间“防老”的一种现象,也是丧葬之前极为看重的一个习俗。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12 08:29:15 +0800 CST  
笔者的母亲是荆门多宝人,笔者的外婆(荆门话叫婆婆)在解放后先是在宜昌将笔者两兄弟带大,又到武汉将笔者的二姨妈家的三个孩子带大,后来就一直在武汉生活。可是外婆依然记得叶落归根、入土为安的规矩,早早的就在家乡为自己准备了“百年后(宜昌话对死后的婉转表述)”的棺材,笔者留在家乡的大姨妈每隔几年都会请人将棺材重新刷一遍漆。外婆的最后几年就是在自己的家乡度过的,最后也能睡在漆过多遍的棺材里,四个女儿将葬礼按照当地的风俗办得风风光光的,还能入土为安,外婆走得十分安详。
笔者的老婆的老家是以前的宜昌县、现在的夷陵区的,当时的老屋的土屋堂屋的梁上就有两口漆黑的棺材,是为笔者的丈人、丈母,笔者老婆的父母,笔者儿子的外公外婆(宜昌话叫家公、家爷爷;家婆、家婆婆)准备的,因为家里女儿多,两位老人的寿衣、葬礼时必需的孝服和大量的冥钱也早早准备好了,就存放在棺材之中以备不时之用。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12 10:15:28 +0800 CST  
时至今日,很多人仍以死后能得一副好棺材为最大幸事。所以棺材不仅要提前准备,也要制作好。棺木多是就地取材,选择经久耐用的杉树,请专业木匠到家里肉酒肉饭的招待好,亲自担任监工,自然就精益求精。可是苦于宜昌周边除了边远山区,杉树很少、多为松树,就不得不到大山深处去买制作好的棺材,大卸八块以后,藏在货物下面用车运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里,木材是禁止私人买卖,运输需要林业的许可证,通往山区的各交通要道都有检查站。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12 17:11:13 +0800 CST  
那个年代,笔者作为一家小厂的销售负责人,经常带着厂里的那辆东风140加长货车早出晚归,装着满满一车山竹从山里驶出,一来二往就和长阳高家堰、晓溪塔姜家湾木材检查站的人混熟了,坐在驾驶室里露出头喊一声,那根拦在路上的红白相间的木杆就会扬起,就会一路顺风,自然也帮不少的同事、朋友夹带过棺材,那可是积德行善之事。
在如今的国内,奇形怪状、五花八门的各种建筑物造型多得是,但顶多就是让人觉得另类,却很少能引起反感,而2012年新建在宜昌东大门处的那座汽车客运中心站就做到了。远远望去,客运站的三个顶棚非常像是三口棺材,无论是阳光灿烂的晴日还是在连绵小雨中都显得阴沉压抑,十分刺眼。这座由湖北建筑设计院设计的建筑自建成以来,就不断引起过往旅客和宜昌本地人的议论和吐槽,有人说是比喻“升官发财”,有人说三口棺材代表客车超速、超员以及疲劳驾驶的后果,更有人说,三口棺材+三个大裤衩,一个是祝福旅客们个个“升官发财”,三个大裤衩表明宜昌很开放……
打住!不能再说下去了,这只能说明,在现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只有想不到,没有办不到的;只有说不到,没有建不成的。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12 21:53:13 +0800 CST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13 04:37:37 +0800 CST  
世界上浪漫的爱情有三种:一种是用文学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无论是《茶花女》还是《西厢记》,无论是《泰坦尼克号》还是《来自星星的你》,无论多么肉麻,都可以让人为之动容;一种是别人讲述的爱情,天才知道那其中有几成真实的成分,可依然莫名其妙的会为之感动;第三种就是自己正在经历的爱情,就和那个来自城市的男人一样,不过就是无意中的一瞥,那个有着丹凤眼的好看女子就进入了他的眼帘,使他变得神魂颠倒、坐立不安。
理智会告诉他,那不过就是自己因为愉悦而引起的一时冲动而已,就和在岛国的小电影上看见一位脸蛋好看、身材也不错的女忧一样,就和走在大街上看见一个长发飘飘、风度翩翩、花容月貌、唇红齿白的好看女子一样,不过就是视觉上的满足而已。可是感性却告诉他,这也许就是上天对他的眷恋,赏赐给他的一份情缘,如果勇敢的采取行动,也许会有事半功倍的惊喜;白白的错过机会,也许就会留下永远的遗憾。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13 09:45:05 +0800 CST  
他是一个很理智的人,所以他即便是因为风起微澜而坐立不安,对那个丹凤眼充满好奇,也不过就是随便走走,深夜的屋外凉意会使他变得冷静,知道这不过就是自己的一时兴起,不过就是某些不现实的幻想而已。深夜的屋里依然人声嘈杂、锣鼓喧天,在提醒他这是个什么场合的同时,也会嘲笑他,连对方是谁、来自哪里、家庭情况、有无对象、婚姻与否,更重要的是,居然连别人对他的态度如何都不知道就想入非非,是不是太不现实了?
即便如此,他依然会魂不守舍的时不时的经过那个丹凤眼所在的房间,也许就是为了回答他心里的这些疑问,每当他经过那里的时候,只要她看见他,都会向他打招呼,当然会和别人一样喊他“哥”,也会向他献上很开朗的盈盈一笑;那笑容使得那双丹凤眼变得会说话似的,眼睫毛的扬起就像蝴蝶扇动的薄翼,一对小酒窝就会在她桃红的腮边跳动,简直美呆了。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13 21:26:20 +0800 CST  
他就会因为那种美感而不由自己的走进那个不大的房间,在他给他让出的那个方凳上坐下,她会忙着给他递烟,用火柴点火,火柴的亮光将她的那张好看的脸蛋变得更美丽;她明显的感觉到他对她的注视,也能从他脸上的表情中知道自己在对方心里的好感,却不动声色的轻轻吹熄火柴,一转身就不见了,不一会儿又出现了,摇动着好看的腰肢给他端来一杯热气腾腾的绿茶:“哥,你喝口水,夜还长着呢!”
无人注意的时候,她给了他一个十分清晰的媚眼:不是每个女人都会抛媚眼的,要么就是张曼玉那样的天生尤物,要么就是林志玲那样嗲声嗲气的女人;要么就是全智贤那样的百变妖精,要么就是玛丽莲 梦露那样的男人向往。那个丹凤眼的媚眼因为有着那样出色的眼睛,只要眨动几下,就能通过会说话的眼睛把自己不便说出口的意思传达出来,加上那有些羞答答的表情、还有那微微撅起、明显想引起对方注意的嘴唇,他自然就会心领神会。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14 04:05:45 +0800 CST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14 06:58:05 +0800 CST  
红与白(8)
八、死者为大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是一个基本的道理。有人说,城墙不坚固,武器不充足,这不是国家的灾难;田野没开辟,物资不富裕,这同样不是国家的祸害,而如果朝堂之上如果不讲礼义,朝野之下没有教育,违法乱纪的人就会越来越多,那才是国家灭亡的导火索。试想一下,如果在上的没有道德规范,在下的人没有法规制度;朝廷不信道义,商人不讲度量,工匠不依尺度,军人不思操练、官吏以权代法,百姓不讲诚信,长此下去,上上下下都不讲规矩,那才是亡党亡国之大忌。
而在民间、尤其是在宜昌周边的丧葬习俗中,盛行的都是“死者为大”。富贵人家自不必说,就是单家独户、贫困人家,遇到家里一旦死了老人,丧礼的过程极为重要,那就是天大的事,哪怕就是家里一贫如洗、就是求爹爹、告奶奶,拉欠负债(宜昌话),也要讲规矩,也要像宜昌话里所说的“踮起脚做长子,捏着XX充六个指嘎(指头)。”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14 09:18:30 +0800 CST  
按照宜昌规矩,老人临终之前、弥留之际,直系亲属的子孙必须守候在床前,这便是俗语“养老送终”中的“送终。”老人去世后,儿孙们要跪在临时搭起的灵床烧“落气纸”。因为俗话讲“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老人死后去了阴间也是一无所有,在中国民间传说中,阴曹地府走路过关样样都要用钱,据说烧了“落气钱”,亡人才有了这第一笔钱,才能在沿途“有钱能使鬼推磨”,上下疏通各种关系,顺利到阎王爷那里去报到。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14 16:30:21 +0800 CST  
然后丧家就是在自己门外放“落气鞭”,以示告诉四邻,自己家里有人去世的消息,据说也隐含着知会阴阳两界之意。随即请人分别给亲戚朋友送信报丧,并由孝子报麻戴孝(在宜昌,其特点是身背麻袋、腰系麻索、袖带黑纱、一条长白布披戴在头和背上),到宗伯家(家族的族长、或者是最高的长辈家、或者是主持红白之事的先生家)、督官家(办丧事有两个督官,也有内外之分。一个掌管烟酒茶饮食生活方面的事宜,一个负责孝子贤孙祭祀和来宾接待方面的事宜),还有厨师家(宜昌话叫焗匠师傅)行孝礼(也就是叩头作揖),请他们来主持丧事。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14 20:56:19 +0800 CST  
宜昌周边红白喜事的规矩是:“红事要人请,白事自动来。”也就是说,只要听说某家办丧事,无论是不是通家之好,即便是平时只是点头之交,或者关系交恶,遇到这样的情况都会主动去帮忙,那也就是宜昌话说的:“有钱帮钱场,没钱帮人场,叫花子也帮个热闹场。”笔者的丈人当年去世的时候,还是人民公社时代,上工要算工分的,可生产队偷偷放了所有女人一天假,去帮着端茶递水、洗碗扫地;男人也放了半天假,丧家晚上要人陪着守夜,第三天清晨还要男人抬棺材(宜昌话叫“抬重”)上山,少了男人可不行。
楼主 宜昌石头  发布于 2017-10-14 22:32:27 +0800 CST  

楼主:宜昌石头

字数:18515

发表时间:2017-10-07 17:38:39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10-21 14:18:19 +0800 CST

评论数:7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