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道》20年9月修改 原子电著 天下为书者 谁人自以为错?

第二篇 脏腑篇
 心肺
如果阻止血液循环、肉在数小时内就会死亡;而血液离开了人体可以在血库长期储存,血能离开肉,但肉离不开血,肉是死的 血是活的。血液是一次性养料,需要不断的通过肺部注入氧份,才能保持其营养;因此血液的使命是保持在身体里不断循环,不断获取氧份,并不断的供给营养。
人体血液的循环主要管路大致可分为动脉与静脉,相当于高速公路的级别,双向车流,一边出城另一边回城。动静脉的分界点是心脏,流出心脏的管道是动脉,流回心脏的管道是静脉;连接动静脉另一端的是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处在与心脏对立的位置。心脏把血液由动脉泵向全身途径各处毛细血管进入静脉再回到心脏,如斯循环而往复不间断。毛细血管遍布于身体的每个角落以及各个器官、大脑、骨骼、皮肤等人体所有的部位。
楼主 原子电2  发布于 2020-09-25 15:45:33 +0800 CST  
看起来人体的血液运行是个闭路循环系统、心脏是液压泵,是整个血液循环系统的唯一动力源,而事实上另有玄机。心脏有两个心房组成,两心房并非直接相连,其中间串联着肺。传统教材上认为肺部的功能仅是吸收氧气并且呼出二氧化碳,却不知肺的作用要比想象中大多了。


人体血液运行示图


楼主 原子电2  发布于 2020-09-25 15:48:37 +0800 CST  




举个例子:机械窒息死亡与在无氧无毒的空气中窒息而死,二者的症状不一样、死亡时间不一样、对死的感受程度也不同。同样属于窒息前者立马不能呼吸绝气而死,后者是可以暂时的自由呼吸最后缺氧而亡。这说明肺的功能不仅仅是呼吸交换空气,还有另外的作用…….
一块湿了水的海绵在挤压与松开之间可以让水分来回的排吸,肺腔就是那个吸附血液的海绵体只是挤压他的力量是空气。肺串联在两心房中间当吸进空气的时候肺腔内填充了空气而压缩了肺体、海绵体内血液帮助左心房泵出血液,当呼出空气的时候肺部海绵体恢复原有体积帮助右心房吸回主静脉的血液,心肺血液流动的顺序是:静脉---右心---肺---左心---动脉--- 毛细血管---静脉;如此循环。也就是说吸气时肺海绵挤出血液,呼气时肺海绵再吸回血液。有人不禁质疑:心脏跳动的频率与肺呼吸的频率差别太大,二者怎么可能合作?其实肺的体量远大于心脏,肺腔吸排一次血液可以供心脏跳动几次,二者正好匹配。你若细品会感受到吸气时头部四肢的脉搏强于呼气时,“气沉丹田”其实是血沉丹田,是腹式呼吸气压血液所致。
黄帝内经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血脉”,顾名思义,如今的理解是心脏只能维持血液在主血管内循环而毛细血管包括皮肤的血液必须通过肺腔的气压才推的进去,心力所能及之处不过是主血管,如果没有肺这个打气筒根本无法完成血液的无死角循环。古人之灵慧远非今人能及。
楼主 原子电2  发布于 2020-09-25 15:50:13 +0800 CST  
由此可解:人体血液系统是个气动辅助液压闭路循环系统。肺部功能除了置换氧气还有气动送血,心脏的功能仅仅只是一个泵送作用,光靠心脏的能力是有限的,肺是心脏的助力器。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海绵体能产生压力也必定能产生阻力,做深呼吸的时候,可以细微的察觉到呼气比吸气时心跳动静大一些,吸气比呼气时心脏轻松一些。人在运动的时候心跳加速,呼吸频率也跟随着加快以帮助血液循环;反之哮喘病人发作的时候呼吸困难、心脏也跟着难受。肺正常工作的时候是心脏的帮手,肺呼吸困难的时候却成了心脏的负担;心与肺谁都离不开谁,肺停则心死。
楼主 原子电2  发布于 2020-09-25 17:50:54 +0800 CST  
 以血养肉 血离肉死
假如某根手指头被线扎紧并持续一段时间后这根手指就会坏死、最后要截除,肉离开了血液就会死掉,肉死了再也不能回生。血液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哪个地方破了哪个地方就有血液流淌出来。正因如此才体现了血液的重要性,血液怎会无缘无故的充斥在身体的任何一个角落?人胖肉就多、肉多就需要更多的血液来供养、因此也增加了脏器的负担;就算练健身的人也不例外 一块块的肌肉需要更强大的血液系统来维持生存,看似强壮实则非也。一些常年习武之人在透支了身体之后通常一病不起,抵抗能力比常人还差;强壮的人因其骨骼粗壮肌肉结实表面看起来更健康,而背后却伏祸患,一个人如果肌肉变多了,血液系统会与之匹配的变大、代谢系统也会跟上步伐,五脏六腑的体积都在同时扩大。虽然吹大的气球比没吹大的能量多一些,但小气球还能吹大,大气球只能吹到炸了。对于同一个人,其本身的能量是一定的,只是瘦的人有待开发,壮的人靠近风险的临界线而已。
世界上任何事情都要一分为二的看待,能量与压力是矛盾对立面,功率与代谢是矛盾对立面。一个普通人生了病其脏器会激发出抗病的潜在能量,一个强壮的人生了病其脏器的潜能量或许已经枯竭,壮与不壮孰强孰弱?强壮不代表一定健康,只是一种极端。

楼主 原子电2  发布于 2020-09-27 14:34:28 +0800 CST  
以血养骨 “血者骨之母”。骨骼以磷钙为主要成分,而没有选择更耐用的不锈钢镍元素也没有选择更广泛的石材硅元素,是因钙属于金属元素有一定的柔韧性且活性较高、易于给人体吸收,钙还是土壤中比较广泛的物质易于获取。提供钙质的介体是血液,不但骨骼的成长依赖血液而且伤骨的修复也靠血液。人在劳累之后会有腰酸背疼的感觉,骨骼的酸疼是因为磨损,这个磨损量可能是微米级别也可能是毫米级别的。人只要有活动骨骼或多或少都有磨损,哪怕每天只走几步也有纳米级别的磨损,只是疼痛神经没有感觉到而已。既然每天都有磨损那每天都有着相应的修复,区别在于人体有没有感知罢了。这个修复的过程就是睡眠、小酸小疼的睡睡觉就好了。
但身体某处有持续的疼痛就是骨骼累积磨损没有得到及时修复的表现,如果一直强忍着就会“落下病根”。比如说腰椎间盘突出是长期的超负荷劳作所致,如果通过牵引把突出的椎盘强行压回去,已经磨薄的锥盘在遇到外力后很容易滑出来,磨的越薄,越容易推进去也越容易滑出来,所以医好的腰椎间盘病常会旧疾复发。实际上这些都隶属于骨骼磨损的机械范畴,这种病怎么来的还让它怎么回去,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器质没变保持充分的睡眠休息加局部通经络活血就能迟早康复,当然了病是爬着来的你不可能让它跑着回去,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楼主 原子电2  发布于 2020-09-27 14:40:33 +0800 CST  

补钙是个伪命题
在我们身边流传着“吃XX补钙”“吃XX补血”“吃XX杀菌”“吃XX抗癌”“吃XX补维他命补孝素”等一系列的媒体言论;这种言论以中西医理论作为盾牌,博得了很多人的信任。越是流行的东西就越要反思了,你们可有想过为什么有流行病毒,而没有流行的健康?为什么有流行的古惑仔,而没有流行的雷锋?本书要给这些伪理论各个击破。
到底吃什么补钙?先做个选择题:
A鱼肉 B米面 C鸡蛋 D果蔬 E水

解:肉里面的钙已经长成肉里面的骨头了,蛋里面的钙已经长成蛋壳了。钙来自于土,土壤中有丰富的矿物质,而水从土中来,故最好的补钙是喝水,最好的水是山泉水而不是纯净水;其次果蔬里面的水分充足钙含量也是不错的;再次就是米面了。
既然喝水可以补钙,每个人都在喝水,为什么还有人缺钙?钙是怎么补到骨头上去的?就像水泥是怎样抹上墙的?我们补进来的钙元素不过是水泥而已,而血液才是施工队伍,如果少一样工具再多的水泥也上不了墙,到最后只能沉积为石。缺钙是施工队出了问题,是血液的质量出了问题,血液的根本在脏器,想补钙就要先调理脏腑。而现状是越缺钙的人越补钙,越补钙越结石,造成了很多人骨质疏松与钙结石两不误。另一种单一结石的症状不是血液的过错,而是过量的水泥终要抛弃掉,又来不及代谢,最后就堆积为石了,有些是水质的原因。一个人如果并没有多少体力劳动,睡眠质量也可以,还常腰酸背痛的,问题肯定出在脏腑。

血循量=流速X时间X血质量系数(基数取1)

在同等的睡眠质量下,流速不变、流量不变,只能说明血液的质量下降了,如果把内脏病变分成1-5级的话,这个时候应该处在无知觉反馈的1-3级之间。
楼主 原子电2  发布于 2020-09-27 19:44:15 +0800 CST  
 生命第一要素:温度
说:“今天的天气真冷”,冷是外界之冷,热也是外界之热,人类对温度的感知并不是自我本身,而是以参照物为基础,是相对的差值。有人质疑:假如气温30oC,数值比人体恒温低约7 oC,应该觉得冷才是,为何反觉热?因为肢体与内腑的“自温度”不一致,再者人体各部位均存在或高或低的“散热叠加”,但你可以饮水实验,如果喝35oC的水基本无冷热感,否则非冷即热。关于温度其实是门大学问,也可单独写一本书,但愚人信奉大道至简,每有关键之处奉上一段小文,并考虑可阅读性,循由简入繁之序。
人类没有“自觉性意识”,只有“他觉性意识”,对温度的感受只是其一。为什么每个人的标准体温都是37oC左右?一年四季中超过37oC的天数有多少?若以小时计算又有多少?人类的体温已经接近年气温波动的上限值。人类是恒温动物,所谓恒温,最大的问题在于散温而非保温,在自然环境中,冷可御寒,但热就没什么办法了,所有恒温动物应对冷的幅度要远强于热的幅度,这是体温取气候上限值的基本原理。但为何不把自身温度提高到45oC,超过上限值这样就感觉不到酷暑的存在,只需应对严寒即可?这里面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节能,体温越高心跳呼吸越快,寿命越短(参考禽鸟类),另一个是适当的“热觉”可以帮助出汗、杀菌、排毒,每年一次酷暑相对于对人体发动机的大修、电脑系统的清零重置。但禽鸟类的羽毛装置决定了散热的困难,保温的优势,因此禽鸟设定的体温通常超过40oC。生命的存在,道之狭缝!
楼主 原子电2  发布于 2020-09-27 19:57:57 +0800 CST  
水吸热散为汽,水汽遇冷凝为水。人性如物性,寒冷使人近偎、抱团取暖,热量使人远离,若把人们封闭在酷热的环境内必将发生斗争,封闭的热水也产生汽压,在开放的环境下水汽远远散去,病菌与人体之间也是疏而远之,所以长夏不易得伤寒感冒之病。
而寒冷之下人体中细胞也欢迎外界病菌的加盟抱团取暖,正规军也不反对土匪的加盟,在接触的起初细胞与病菌也有好感而欲深交,但天下分久必合,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深交过后必留刺痛,亦聚集了热量,合久必分,二者反目成仇,身体转而绞杀病菌,而温度决定了细胞(微生命)的活力,温度愈高免疫越疯狂,反之免疫愈疯狂释放的热量也多,如果无法控制刹不住车则为免疫过度。病来的快去的也快,来的慢去的也慢。
如果说病菌是人类的头号敌人,人类与之势不两立,但人类又寄生于病菌的海洋里,我们身边看不见的病毒、细菌、支原体等有无数之多,它们时刻虎视眈眈随时准备着吃掉我们,一旦体温有所下降或者局部下降它们就凶猛的发动进攻了,它们攻进来的时候人类要么发寒,要么发烧,并用高温“烧死”攻打进来的病菌。
楼主 原子电2  发布于 2020-09-27 20:11:17 +0800 CST  
人体热量产生的过程:我们平时看到的火是一个燃烧的现象,是碳(C)、氢(H)原素与氧气反应的过程,同时产生热量;当热量达到一定温度的时候会产生可见光,当燃烧物中出现气体的时候会产生火焰。肉眼所见的“火”不过是一种现象,是剧烈的氧化而生成的,如果是普通的慢氧化呢?世界上几乎每一种物质都在时刻的氧化,就算铁也会氧化成铁锈,就连石头也会风化、塑料也会老化;人体也是时刻在氧化,只是看不到火焰而已。可以说整个世界都有着看不见的焰火,“氧化”是万物生灭的动力之一。
人体的代谢系统正是另外一种方式的燃烧过程:利用空气里面的氧份与体内的碳、氢原素氧化产生热量以提供人体的恒温,就像所有的氧化化学反应一样,都表现为释放热量。
高烧是高强度免疫的表现,高温是免疫做功释放的能量,也是他觉性意识在发挥作用。发烧是体内白细胞与病菌对抗所致,是全身整体的“火”。“上火”是局部的“火”,是“热毒”对皮肤的一个“点”的突破,热毒是血液之毒,是脏器来不及代谢之毒。人在吃了过多的高热量食品后的确会“上火”,上火的表现形式是口鼻处溃疡如同被火烧穿成几个小孔而且呼气时还感觉特别的热。所谓“火”都是热量所致,那“寒火”是怎么来的?比如说冻疮,是局部体温长期低于标准体温所致,冻疮是排毒的症状,所谓的寒火应该叫做“寒毒”更合适。
楼主 原子电2  发布于 2020-09-27 21:58:43 +0800 CST  
 空气是人体的解药
实际上动脉的血液呈鲜红色、静脉的血液呈暗红色,他们的分界点正是肺。动脉的血液富含氧份、静脉血液中富含二氧化碳(CO2)。肺把静脉的血液一批批的吸进来,吸进一批处理一批,把暗红的无氧血变成鲜红的有氧血、一批批源源不断的输入动脉供给机体,往复循环。大家都知道肺部呼出二氧化碳(CO2)吸入氧气(O2),就是这样一个过程,肺部海绵体是一个气体分子交换系统,血液在人体中是个氧份的输送机。
人在缺氧的时候就会产生中毒反应以至于死亡,这样看来氧气是人体的解药,生命是个不断中毒又同时不断解毒的过程。好比一只煤气罐里面的一氧化碳(CO)是毒气,这种气体与氧气(O2)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碳(CO2),这个过程既产生了热量同时又化解了毒气。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燃料正是食物,食物是否人体之毒的主角?
被人体吸收的叫营养,从人体排出的叫肥料。而肥料又能充当植物的营养,被植物吸收长成粮谷果蔬。粮谷果蔬又循环轮回成人与动物的基本饮食,最后:人死了还能充当植物的肥料。试想,什么是营养?什么是垃圾?什么是毒素?它们之间又相去几何?它们本是同根生,不过是几种不同的形式罢了。从另一角度看:营养=毒素=肥料=能量=热量,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它们是含有碳氢氧氮(C、H、O、N)四种原素的有机物质。他们在体外不变,在体内可万变,既如此,食物何来好坏之分?价格何来贵贱之别?说的透彻一点:人在下利之后排出的污物臭味难当,如果状态正常那么污物则通过肠壁被人体吸收其大半营养,所谓的粪便都不是绝对的。因此食物吃到肚子里能消化掉的那部分是营养,消化不掉的就会转化成毒素。
楼主 原子电2  发布于 2020-09-29 10:30:17 +0800 CST  
 不要过分迷信无公害绿色食品
碳元素是营养之母,也是毒素之源,也是能量之根;碳酸是营养,煤碳是燃料,一氧化碳是毒气。人一日三餐既吃进了能量也吃进了营养也吃进了毒素;吃少了就会饿,吃的不多不少就刚好消化了,吃过量了就会积累毒素,不管食五谷杂粮还是天鹅鱼翅、灵芝人参,到头来发现该生病还是生病、该没命还是没命;即使是1万块一斤的绝对绿色食物也不保长命百岁。人体本身就有一定的解毒功能,适量的农药化肥吃到肚子里又有何妨?健康的人不在于吃什么而在于吃多少。甚至有时候不吃反而是最好的,即辟谷术中的“食气者寿,不食者神”; 连吃空气都能长寿,何况食物的贵贱?

楼主 原子电2  发布于 2020-09-29 10:30:38 +0800 CST  
 心脑血管病的起因
现如今高血压几乎是所有中老年人的必选之病,听起来好像没什么大碍吃点降压药就行了,人们并没有拿它当正儿八经的病对待。然而高血压是心脏与大脑进入衰败期的起始,心脑血管的病症大多数由高血压引起。
高血压的起因分外源与内生两种,如图所示外源性高血压患者的血管比正常人的血管细,人在体重不变的状态下对血的需求量是一定的,因为血管细了血流的速度就要加快,流速快了心脏跳动频率就要加快,压力就增高。压力高了其实对人体没有什么影响,受影响的只是心脏跳动快了一些,长期下去心脏会透支。血管变细是高血压的外部因素,病理颇具机械性,但人们并没有从本质开始治理,而是逆而行之,不清理淤积的河道而人为的减少水流量,直到整个水系涣然崩塌。
楼主 原子电2  发布于 2020-09-29 20:33:18 +0800 CST  

楼主:原子电2

字数:20838

发表时间:2020-09-17 18:31:5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9-30 09:29:23 +0800 CST

评论数:6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