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适合改编和拍摄影视剧的古典章回体小说《烽火啸长安》连载中

(3)
李湘从容答道:“臣以为,一是臣年轻体壮,能吃得沿途跋涉颠簸之苦,二是臣若前去进香,可以轻车简从,既可以减省朝廷御用开支,又可减免沿途地方府衙迎送之繁文缛节,不致扰民,三,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我大唐皇家以仁孝治天下,臣代母进香还愿,正可体现我皇家仁则行、孝必至的风范,乞请陛下详察允奏。”
唐帝听后高兴不已,他满意地点点头道:“此言足可见湘儿一片至诚之心,也足以让我无懈可击。”他看着面露喜悦之色的徐后又说道:“看来也只有让湘儿代劳了。”
有古风一首单赞李湘代母东岳庙进香之举:
人生百善孝为先,
皇家更应作垂范;
躬行孝悌是根本,
以德润身泽世间。
活泼开朗的景王李灏请求与皇兄一同前往东岳庙进香,唐帝认为不妥,李湘也耐心劝说,李灏才不情愿地点了头。
经过一番交谈议论之后,唐帝最后决定由左武卫大将军尉迟勋率三百名羽林军护卫李湘前往东岳庙进香。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来到第二年三月中旬。左武卫大将军尉迟勋奉唐帝御旨,亲下教场,点选了三百名羽林军,秘揣皇帝诏命,保护着太子李湘,悄无声息地离开京师长安,一路向东进发,踏上了前往东岳庙之路。
对于罗啸宇背叛朝廷、勾结勃利国一案,太子李湘一直心中存疑,在审案期间,他也曾向唐帝进献谏言,请求慎重处置,以免造成冤案,自毁长城。然而唐帝被陈宗翰及其党羽所蒙蔽,不但对李湘的谏言不予理会,还告诫他要遵守典章制度,不要参与朝政,干预国事,以稳固自己的储君之位。李湘无奈,只得将心事隐藏于胸。
前往东岳庙的路上,李湘对一个月前所发生的罗啸宇一案仍耿耿于心,以至于常常现出忧愤之色。
尉迟勋将此情看在眼内,询问道:“太子殿下在这一路之上一直眉头紧锁,若有所思,可有什么心事?”
李湘认为尉迟勋是个忠耿之人,可以对他诉说心事,于是有意放慢马速,与护卫的羽林军士稍拉开一些距离,才压低声音说道:“实不相瞒,我是在惋惜罗啸宇将军啊,我始终弄不明白,数十年来罗将军一直忠心耿耿,为国建功,为何会突然背叛我大唐。尉迟将军,你不认为此事可疑吗?”
尉迟勋小心地回道:“这等朝中大事,恰巧出事之时老臣又出使南诏,不在京师,对事情的始末原由不甚了解,故此,老臣不敢妄加论断。”
当时尉迟勋正奉唐帝诏命出使南诏未回,故此他有此回复。
李湘本想听听尉迟勋对这件事的见解,他沉思片刻,又说道:“老将军向来广有见识,此时咱们又远离朝廷,你对罗啸宇一案有什么见解,尽管说说嘛。”
尉迟勋答道:“若殿下不加怪罪,老臣就斗胆直言。依老臣之见,罗啸宇一案可能不实,罗节度死得冤屈。”
李湘听到了尉迟勋与自己的想法相一致的答复,赶忙追问:“根据是什么?”
尉迟勋摇摇头道:“老臣当时不在京师,没有参与,对此事实在不敢妄加猜测,老臣方才所说,也只是从迹象来看。”
李湘继续追问:“迹象,什么迹象?”
尉迟勋回道:“罗啸宇已是我大唐朝的辅国大将军、兵部侍郎外兼河东道节度使,兵权在握,统辖一方,可以说荣宠至极,假若他勾结勃利国叛反成功,勃利国封给他的官阶职位也不过如此,他反唐叛国,何苦而来?再者,据说证明罗节度谋反的只有一封肖副使截获的密信,试想,罗节度身为雁门关统帅,怎么会连一封密信都送不出去?”
楼主 十四郎ssl  发布于 2020-07-02 06:47:43 +0800 CST  
(4)
李湘听得频频点头:“老将军分析得确有道理,咱们的想法可谓不谋而合。”随即又感慨道:“唉,我当时曾提醒圣驾谨慎处置罗啸宇一案,可圣驾却不肯听从。可喜的是罗家没有遭遇灭门,这也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啊。”
尉迟勋慨叹道:“罗氏后人虽然侥幸逃生,但只怕从此隐遁不出,威震八方的罗家枪也只怕再也难展示它的威风了。”
李湘闻言,不禁又发出一声长叹。思索了一下,他对尉迟勋吩咐道:“尉迟将军,我此次代皇后到东岳庙进香,一为皇后祈福,二为祈求国泰民安,所以这一路之上我们要体恤民众,爱护民众,不惊动官府,不扰攘万民,才不拂此行,这就要烦劳老将军多多费心,对将士们申明军规,严明军纪,万不可做出惊民扰民之举。”
听了这番话语,尉迟勋对李湘又增添了几分钦敬,赶紧回应道:“是,老臣明白。”
在尉迟勋的统率下,羽林军护卫着李湘,一路经由华州、潼关、陕州、洛阳、汴州等地,进入兖州境内,于四月十五日顺利到达了东岳庙。
因四月十八日是传统的东岳庙会的日子,来自天南海北的香客信徒们以及买卖商贩江湖艺人等都汇聚于此,所以这里提前几天已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常。
为了保障李湘的安全,尉迟勋提前知会驿吏,在此期间不得接纳任何官员入住馆驿,故此当李湘到来之时,馆驿内除了驿吏、驿卒以外,没有一个闲杂之人。
尉迟勋将馆驿的前前后后巡查了一遍,觉得满意之后,又将三百名羽林军将士分成三班,日夜轮流警戒值守,一切安排妥当,只等十八日到庙内进香。
连续两日相安无事,十七日入夜之后,李湘照例拿出书来翻看。三更时分,困倦袭来,他正欲合书安寝,忽听从外面传来嘈杂声和兵器撞击声,便急忙将书放下,抓起身边放着的宝剑,站起身静听。
闯入馆驿院内的是一名刺客,名叫褚雄,是受陈宗翰的指使特意选准这个机会前来行刺太子李湘的。
在唐帝的众多嫔妃当中,陈淑妃最受宠爱,她除了有一副体似玉镌、肤如凝脂般标致的身材和娇艳俏丽的容貌外,还巧舌如簧,能哄得唐帝为之神魂颠倒。她恃宠而娇,又心胸狭隘,嫉妒心强,深谙皇宫之中众多皇子的争宠夺嫡、相互倾轧之道,总是担心有朝一日唐帝龙归大海之后,一旦太子李湘继承皇位,他们母子的命运便被捏在了别人的手中,心里时刻惶惶不安,一直在寻找机会想除掉李湘,再将自己所生的景王李灏立为太子。这次李湘远离京师代母到东岳庙进香,她以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时机,于是与其兄长靖安侯陈宗翰密议了一番,决定暗派杀手在东岳庙行刺李湘。陈宗翰遵照陈淑妃的意愿,经过慎重考虑,反复遴选,最后选中了由户部尚书刘逸群举荐的曾在泰山立擂半月未逢敌手的褚雄。
褚雄接到密令以后,早就做好了多方准备,秘密打探好了李湘一行人马的行动路径、驻扎地点和羽林军的警戒防卫情况,选中这一时间前来行刺。
楼主 十四郎ssl  发布于 2020-07-02 06:48:39 +0800 CST  
(5)
刺客来袭,非同小可,正在馆驿院内巡查的尉迟勋急忙指挥羽林军将士冲上前去,围攻褚雄。
褚雄果然武艺非凡,一把鬼头刀上下翻飞,转眼间便有几名羽林军士中伤倒地。尉迟勋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出入战阵的英豪,然而面对褚雄咄咄逼人的气势和精湛的刀功,他也只能是隔拦招架,并无力还击。好在羽林军将士们平时训练有素,现在出现了危情,个个奋勇向前,面对强敌不惧怯,不退缩,围住褚雄拚力厮杀。
褚雄目标明确,并不恋战,他突然向尉迟勋连发数招,随后腾空一跃,冲出包围,迅疾地冲向了李湘所在的房间。
此时虽然有几名羽林军将士护卫在李湘身边,但从外面传来的刺耳的兵器撞击声仍使李湘惴惴不安,心惊肉跳。突然间一声响亮,随着窗棂的破碎声伴着一股冷风,黑纱罩面的褚雄已突至面前,几乎与此同时,护卫在李湘前面的两名羽林军士也应声中刀倒地。李湘大骇,慌急之下忙双手捧剑迎向了正向自己袭来的钢刀,岂料他感觉两手一麻,宝剑脱手而飞,不知了去向,吓得他赶紧闭上了双眼,抱膀缩颈等待钢锋加身。
就在褚雄行刺李湘将及得手之时,不料想一柄长枪横空而至,将正挥向李湘的钢刀磕开。褚雄猛吃一惊,急速转身,见罗忻阳正举枪向他刺来,急忙挥刀隔拦,随即反攻,与罗忻阳搏杀起来。
原来,站在高墙之外的罗忻阳听到院内所发出的呐喊声及厮杀声,情知事态严重,便登墙而入,并在危急时刻救下了李湘。
褚雄与罗忻阳正酣战之时,尉迟勋又赶来助战。褚雄心知已是行刺不成,便不再恋战,虚砍两刀,又夺路跃窗而去,待尉迟勋和罗忻阳追出之时,褚雄已一路杀至高墙之下,两人正欲合力上前擒拿,忽见褚雄一抖肩,甩出数枚飞镖,就在众人闪避之时,他已跃身上墙,又飘落到墙外。
罗忻阳见刺客已去,也要起身离开,却被尉迟勋上前拦住并说道:“少侠慢走,多谢少侠出手相援,击退刺客,不然老夫将成千古罪人了,少侠救驾有功,快快随我去面见太子殿下。”
罗忻阳听了尉迟勋之言顿觉迷蒙:“太子殿下?”他的神思立刻飞速旋转起来,暗想到,我父为了李氏江山南征北战,平番灭寇,披肝沥胆,忠贞无二,到最后却落得个谋反叛逆的罪名被昏君诛杀,我为父报仇正苦于无处寻找冤家对头,正愁报仇无路,雪耻无门,不想今日却在这里相遇太子,看来真是苍天有眼,我何不就此接近于他,也好见机行事……他刚思及此处,已被尉迟勋拉住衣袖不放,向李湘的房间走去,他趁机半推半就着随尉迟勋去见李湘。
李湘已从惊魂落魄中缓过神来,并在众人的侍俸下整理好了衣冠。他刚刚坐定,尉迟勋已领着罗忻阳走了进来。
尉迟勋忙向罗忻阳介绍道:“少侠,这就是本朝太子殿下,快快拜见。”
罗忻阳只得跪下施礼:“草民拜见太子殿下。”
李湘边打量着罗忻阳边起身相搀,说道:“免礼,免礼,刚才若不是恩公出手相救,小王性命休矣。恩公之恩德,小王在此谢过。”
楼主 十四郎ssl  发布于 2020-07-03 07:12:17 +0800 CST  
(6)
罗忻阳忙又施礼道:“不敢,不敢,草民打此路过,见有人欲行不轨,就路见不平,出手相助,实在是不知太子殿下在此,有冲撞冒犯之处,还望太子殿下宽恕。”
李湘道:“恩公何出此言,恩公为救小王挺身而出,小王怎能怪罪。恩公,我大唐上承于天,富有海内,如今恩公对小王有救命之恩,小王怎能不报,不知恩公有什么要求,小王定当竭力满足。”
罗忻阳回道:“草民说过,只是打此路过,战退刺客,救太子殿下,也是无心之事,又是举手之劳,草民不敢奢望回报。”
李湘自打第一眼见到罗忻阳,便已深深喜欢上了他,一是看他英姿勃发,相貌出众,二是看他身手矫健,武艺不凡,现在又见他言语谦和,施恩而不望报,更觉得他人品上乘,心想,小王正立志要中兴大唐,做一番事业,所缺少的,就是忠勇之将和有识之士,若能收得此人在侧,日后得他辅佐,成为我的左膀右臂,何愁大事不成。
尉迟勋干练明理,经历颇丰,已看出了李湘的心事,便小声地对李湘说道:“太子殿下,请这边来。”两人走到室内一侧,尉迟勋对李湘小声耳语几句,李湘听后,频频点头。
罗忻阳见两人返回,便请求道:“太子殿下,老将军,天色不早了,草民告辞。”
尉迟勋忙伸手相拦:“哎,少侠,不急,不急,我还有话要问,请问少侠贵姓高名?”
罗忻阳冷静地回道:“姓忻名阳。”
尉迟勋又问道:“刚才你救太子殿下与刺客交手之时,我见你出手不凡,武艺精熟,不知你师承何人?”
罗忻阳回道:“是草民祖传。”
尉迟勋点点会意,又说道:“如今我大唐正处于非常时期,外有勃利国的连年挑衅,肆意骚扰,弄得边境不安,征战不断,朝内又有权臣作弊,欺蒙圣聪,使朝政混乱,忠奸难辨。而太子殿下具拯救万民之心,怀中兴大唐之志,殚精竭虑,求贤若渴。若少侠秉忠心,念国危,正可于此时进身,扶持辅佐殿下,做一番事业,不知少侠意下如何。”
罗忻阳闻言,不由犯起了沉思,暗想道:“听这老将军的一番言辞,这太子殿下倒是抱负远大、有所作为之人,我何不就跟在他的身边,以观其心志,若他正像这位老将军所说便罢,如他是一个庸禄无为、愚蒙昏愦之辈,我就得便杀之,也算为我父报仇雪恨,也算是为民除害!”
尉迟勋见罗忻阳沉思不语,又劝说起来:“少侠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足可见少侠侠肝义胆,疾恶如仇,更兼少侠有一身非凡武功,正可谓义勇兼备。少侠若肯此时出仕,上可荣宗耀祖,下则显达自身,何乐而不为?”
罗忻阳沉思片刻,打定主意,才对尉迟勋回话道:“多谢老将军启蒙开导。”又转对李湘跪倒说道:“太子殿下若不弃嫌草民愚顽鲁钝,草民愿终生追随殿下左右。”
李湘见罗忻阳欣然同意跟随在自己身边,笑逐颜开,忙伸手相搀,随后让罗忻阳做了自己的御前侍卫长。
尉迟勋也是十分高兴,向李湘道贺:“恭贺殿下夜得虎将。”
李湘欢喜道:“此小王之幸,大唐之幸也。”
四月十八这天,李湘、尉迟勋、罗忻阳及数十名羽林军将士扮成普通富绅香客,内穿软甲,暗带兵器,来到东岳庙内,不张显,不声扬,悄然进了香,还了愿,然后又安安稳稳地回到了馆驿。
晚上,尉迟勋安顿李湘睡下后退出,他把罗忻阳拉到自己的房间内,又把门关好,让罗忻阳坐下,剔亮烛光,然后用仿佛能穿透人肺腑一般的目光直视着他说道:“忻将军,现在夜静更深,这屋内只有你我二人,说吧,说说你的真实身份与来历。”
罗忻阳闻言,不由暗自吃惊,心想,我并没有露出什么破绽,可他为什么要说出这样的话来,难道被他看透了什么机关?他来不及多想,只得反问道:“尉迟将军,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尉迟勋语气和缓地说道:“在我尉迟勋面前你就不要再瞒了,都说出来,我绝不为难你。”
罗忻阳心内没底,又迟疑着问道:“这,这……尉迟将军能否直言,你在我这里到底看出了什么?”
尉迟勋不再绕弯子,而是一语道破天机:“昨天晚上与刺客搏杀,你使用的是罗家枪法,而我问你师承何人,你又说是祖上所传,年轻人,说实话,你是不是罗门之后?”
罗忻阳惊得一下站起来:“尉迟将军,你……”
尉迟勋摆手示意让他重新坐下,坦言道:“不要慌,其实昨天晚上我就已经猜出了你是罗门之后,只是当着太子殿下没有说破。”
罗忻阳怔住了,想不到自己的刻意隐瞒竟被人轻易的识破了,略作沉思,他又问道:“尉迟将军,您还知道些什么?”
尉迟勋道:“我还知道罗啸宇只有一子,跟随母亲居住在郓州家中,在罗家遭变后,逃出了家门……”
楼主 十四郎ssl  发布于 2020-07-03 07:13:07 +0800 CST  
(7)
罗忻阳闻言扑通一下跪在了尉迟勋面前,声泪俱下:“伯父,请恕侄儿欺瞒之罪,伯父,我父我母好冤好惨啊。”
尉迟勋见罗忻阳承认了自己是罗门之后,激动不已,急忙用手相搀并劝慰道:“贤侄休要悲伤,快快请起。”随后,罗忻阳把自己逃出家门后的遭遇跟尉迟勋讲述了一遍,尉迟勋听了也是叹息不止,对罗忻阳的遭遇深表同情,随后他又对罗忻阳述说道:“年轻的时候我与你父一班人等入伍从军,报效朝廷,纵横驰骋,冲杀战阵,都为平定藩镇割据和抗击外敌出过大力,立过大功。只是后来,随着个人官位的迁升,我们天南海北,各司其职,才很少再有见面的机会,可始终往来书信不断,情感丝毫不减。你父遭害之时,我正在出使南诏的路上,待我回朝之时,唉——”他痛苦地摇头叹息一声,又说道:“你父被害,令我痛心疾首,也令我彻夜难眠,朝内奸党不除,国无宁日啊。”顿了一下,尉迟勋又说道:“忻阳,既然你跟我承认了你是罗门之后,证明你信得过伯父,没把伯父当外人,你我之间也就不要再有什么遮盖隐瞒。”
罗忻阳被尉迟勋的最后这句话说得愣住了,忙又问道:“伯父,你想说什么?”
尉迟勋目不转睛地盯着罗忻阳说道:“如果我没看错的话,你留在太子殿下身边,并非本意,而是另有所图。”
罗忻阳被说中心事,心里又是一惊,但他还是镇静地答道:“何以见得?”
尉迟勋道:“你父新近被屈含冤而亡,你又被迫逃亡在外,凭你的血性,你一定会有满腔的复仇怒火,憎怨朝廷,痛恨权奸,寻机报仇雪恨,而你绝没有理由轻易地就扶保了当朝太子殿下,你一定是别有用心或是另有所图的,对不对?是不是被伯父言中了?”见罗忻阳渐渐低下了头,他又继续说道:“忻阳,你的心情伯父是能理解的,人之常情嘛,不过对于你的想法和做法,伯父要说,错,大错而特错,伯父绝不能苟同。”
罗忻阳又慢慢地抬起头来看向尉迟勋,像是在寻找答案:“那,我家的冤仇……”
尉迟勋用肯定的口气说道:“冤仇要报,一定要报。忻阳,你别性急,听伯父慢慢说,太子殿下秉承祖上遗风,胸襟宽广,抱负远大,他立志达先祖遗愿,欲再创盛世大唐,他可是一位难得的好储君,好殿下。在从长安到此地的一路之上,他曾不止一次向我提出,回朝后要重整朝纲,清除奸党,也多次向我征询施行办法,另外,他也曾几次为你父的案件深表不满,怀疑别有内情,也表示回朝后要向 进言申诉,重新审理,一定要为你父的冤情翻案昭雪。忻阳,不知你听完这些后做何感想。”
听完了尉迟勋的一番话,罗忻阳真是感慨万千,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当朝太子殿下竟有这般的远大抱负,壮志情怀,他连忙说道:“伯父的一席话,令忻阳茅塞顿开,忻阳决定收回先前不端之念。”
楼主 十四郎ssl  发布于 2020-07-03 07:13:58 +0800 CST  
(8)
尉迟勋欣慰地说道:“好,忻阳,伯父欣赏你的敢想、敢为、敢做、敢当的性格。但不知你以后做何打算?”
说起了以后,罗忻阳的心情又黯淡了下来,语气沉重地说道:“我父为大唐江山的稳固南征北战,东挡西杀,立下了汗马功劳,到头来还是落得个含冤负屈而亡,历数历朝历代,又有几个忠臣良将能得善始善终,思想起来,无不叫人寒心,所以,伯父,忻阳决意为父亲鸣冤报仇后就隐遁山林,永不出仕。”
尉迟勋想了想,长出一口气,又语调深沉地说道:“忻阳啊,你可能会说,你这才是明智之举,可伯父要说,忻阳,你好糊涂。你好好想想,你父因何遭屈蒙冤而亡?还不是因为朝内有奸党贼臣作祟乱政,这些奸贼不除,还将会有多少忠臣良将遭屈受害?如今太子殿下秉承先祖大志,正欲铲除奸佞,重整纪纲,再现大唐辉煌,你身为大唐功臣之后,在这国家用人之际,正应展力挽狂澜之臂,呈雄狮猛虎之威,建前人未有之功,方显男儿本色,常言道家贫出孝子,国乱现忠臣,难道你真的就如此的不堪一击,就这样颓废下去了吗?你父在九泉之下,知你如此颓糜,也不会瞑目。忻阳,你可不要忘了,你乃是忠义罗门之后!”
尉迟勋至真至诚的一番话,说得罗忻阳心服口服,他振作了一下说道:“谢伯父谆谆教诲之言,从此后忻阳愿真心扶助太子殿下。”
尉迟勋见罗忻阳在自己的劝说开导下幡然醒悟,心内高兴,说道:“好,这才是我的好贤侄,明天我就对太子殿下把实情说出,相信太子殿下也绝不会降罪于你的。”
当晚,二人秉烛长谈,直谈到东方破晓,才各自安歇。第二天,尉迟勋将罗忻阳的境遇全盘说给了李湘。李湘听完后更是感慨万分,高兴地说道:“恩公原来就是罗门之后,真的令小王意想不到,真是太好了,果然是苍天有眼啊。”
罗忻阳道:“还请殿下恕罗忻阳欺君之罪。”
李湘慨然道:“何来欺君之罪,恩公隐姓埋名也是逼不得已嘛。”
罗忻阳忙谢恩道:“谢殿下宽恩。”
尉迟勋道:“太子殿下一路之上曾数次念及你的安危去处,这下终于可放下悬悬之心了。”
李湘又说道:“你父被屈含冤之事,小王回京之后,一定督促圣上复审,为罗将军翻案正名。”
罗忻阳感激道:“罗忻阳先行谢过太子殿下。”
尉迟勋想了想说道:“哦,对了,殿下,依臣之见,眼下忻阳还应把罗姓隐去,对外只说姓忻名阳,以掩人耳目,以免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李湘沉吟一下道:“对,言之有理,恩公只有先委屈一下,待罗将军翻案正名之后,再恢复你的罗姓。今天之事,只可你我三人知道,不可外泄。”
李湘收得罗忻阳,心内高兴,提出要登顶泰山。在尉迟勋、罗忻阳的精心安排下,君臣们扮作普通游客,尉迟勋、罗忻阳寸步不离李湘左右,又登上泰山峰顶游历了一回,这才完成了东岳之行,择日返京。
早在京城之时,李湘就闻知陈州一带连年遭灾,致使很多家庭流离失所,衣食无着,流浪乞讨,生活十分艰苦,便决定在回京之时,绕道陈州,访查民情,再经由南阳,由商山路返回京师。
在尉迟勋、罗忻阳的率领下,这支羽林军队伍保护着李湘,开上了通往陈州的大路。

楼主 十四郎ssl  发布于 2020-07-03 07:15:00 +0800 CST  
第十一回  遵从师命二虎下山  奉诏夺魁三士争锋

(1)
太子李湘完成了东岳庙进香之后,由尉迟勋、罗忻阳率领羽林军保护着,悄无声息地离开兖州,取路向西南进发,过宋州,奔陈州,沿途访灾荒,问贫寒,体察民情,了解众生,暂且不表。
话说被誉为“万山之祖”的昆仑山上有一座清云观,观主紫霞真人,晓阴阳,通八卦,知天文,尚武学。其门下收了两个徒弟,一名秦锴,一名齐可凡,二人常年以道观为家,向紫霞真人习学武艺。
这天,在距道观不远处一块平坦的草地上,秦锴、齐可凡每人手中一杆大刀在比试武艺。邻近的山坡上,仙风道骨、鹤发童颜的紫霞真人手执拂尘,微睁二目,在观看他二人的演练。二人施展所学,频繁进招,互不相让,犹如一对猛虎缠斗,精彩纷呈。演练多时,他们刚刚收招定身,见紫霞真人又将两把宝剑飞掷过来,急忙跃起接剑在手,亮个势,随即又对练了起来。但见他们攻守进退得法,腾挪跳跃自如,招式凌厉,手段强劲,虽是切磋比试,却不亚于战场厮杀,令人惊心动魄。练毕,两人来到真人面前施礼,齐声说道:“请师父指教!”
紫霞真人微睁二目道:“你二人近日所学皆有长进,正可谓功夫不负有心人,然而仍以秦锴为佳。特别是在刀功上,秦锴已臻完备,可凡尚须努力,须多向师兄请教,不可懈怠。”略沉思一下,他又说道:“明日早起,不必见我,你二人一同赶往后山,那里有一玉珠洞,洞口北侧有仙枣树一株,树上有枣三十二枚,你二人前去尽数取来,巳时之前返回,为师自有妙用,不可违误,继续练功去吧。”二人答应一声,又来到平川处对练起来。
眼望两个爱徒,老仙师眉头皱起,似有难言之隐。好一会儿,他长出一口气,转身回道观去了。
第二天早上,秦锴、齐可凡两人遵照师父之命,翻山越岭来到了玉珠洞旁,果然见距洞口不远处挺立着一株枣树,便急忙奔了过去。
齐可凡绕树将枣子点数了一遍,高兴地说道:“嘿,整好三十二枚,师父真神。”
秦锴道:“师父神的地方多了,还不知师父要这仙枣有什么大用处呢,快摘吧,别误了时辰。”
二人将枣子尽数摘下,小心地装入齐可凡背在背后的兜囊里,随后又按原路返回。当他们急匆匆回到清云观外之时,首先看见的却是石桩上拴着的两匹鞍具齐备的马,马鞍上还分别挂着一口大刀,一把宝剑,一个行囊。两人见此情景,觉得甚是奇怪,不由得走近细看,见马鞍上挂着的两口大刀分明就是二人日常习武时所使用的,更是不解其意。再看向道观,却见观门紧闭,门上铁锁悬挂。
齐可凡疑惑着看向秦锴:“师兄,这,这是怎么回事,师父不是说这个时辰要仙枣有妙用吗?”
秦锴摇了摇头,然后走向马鞍上挂着自己大刀的那匹枣红马,他一眼看见了行囊上掖着的一封信,赶紧取下,叫道:“师弟,快来看,信。”
秦锴把信抖开,二人定睛观看,只见信上写道:“秦锴、可凡二位徒儿,见字如面,请原谅为师此举。屈指算来,秦锴上山已有一十二年,可凡上山也已八载,今师徒缘分已尽,该你二人下山去了。下山之物已备在此,望收纳。秦锴,你父生前乃是山南东道节度使,那年病危之时将你托负与我,我带你上山学艺至今,现已文成武备。目今正是国家多事之秋,外有番邦勃利犯境,内有强匪盗寇猖獗,朝中有奸佞专权误国,正是朝廷用人之时,你尽可凭所学艺业,有所作为一番,为国分忧,为民解难,建功立业。切记,你本是大唐朝开国名将胡国公秦琼之后,千万不要辱没了你的祖宗,玷污了你的家世。下山之后,你可投到长安徐相国府中。徐相国与你父本是八拜之交,情同手足,你投到那里,自然会得到照应,给你一个出人投地的机会。包裹内有我写给徐相国的引荐书信一封,你可转呈。你师弟年少学浅,性情顽劣,你带他一同下山,他的一切,都由你来照顾,你们要相亲相敬,情同兄弟,莫负。可凡,你本是一名孤儿,是咱们有师徒缘分,我才带你上山,学艺至今。今随你师兄下山,要多听师兄教诲,遇事不可莽撞。千言万语,汇聚一言,望多保重,好自为之,切切。道友相约,自此云游天下,行踪不定,莫念。若你我师徒有分,日后自有相见之时。”
两人看罢,目瞪口呆。
楼主 十四郎ssl  发布于 2020-07-04 08:09:38 +0800 CST  
(2)
秦锴泪水止不住地顺脸淌下,凄楚地说道:“师父,您老人家的大恩,不知秦锴何时能报。”
齐可凡抹一把泪水,咧嘴哭泣出声:“师傅要赶我们下山?师傅不要我们了?”随后他又冲着山梁高喊:“师父——师父——”声音在山谷间回荡。
秦锴劝说道:“师弟,别喊了,师父可能已经走远了。”
齐可凡一下伏在秦锴肩头抽泣起来:“师兄,师父真的不要我们了。”
秦锴流泪劝道:“师弟,别这么说,师父不是说过,我们日后或许还有相见之时吗?”
齐可凡固执地:“师兄,在这山上多好啊,我不想下山。”
秦锴也不愿下山,但他知道师命不可违,只得对齐可凡再劝道:“师弟,这是师父的临行安排,咱们应该遵从老人家的教诲才是。师弟,咱们走吧。”
二人转身面向道观跪倒磕了几个头,然后牵马默默地离去,并边走边不时地回头遥望道观方向。
此时,隐身在山梁上一株古松后面的紫霞真人手执拂尘正在向山下观看,见两个徒弟离去,内心也觉得有些不舍。他用手指弹去眼角的泪花,长叹一声,随后飘然离去。
秦锴、齐可凡骑马一路向东,行进在奔向长安的山路之上。齐可凡离开高山,看到外面的新鲜景致,很快便忘了师徒的离别苦楚之情,他不甘寂寞,发起了牢骚:“师兄,听到没有,我的肚子在咕咕叫呢,咱们可还没吃早饭呢。师父他老人家可真是的,想得一点儿都不周全,包裹里放了铜钱,怎么不给放点干粮。”
秦锴回道:“师弟,咱们已经长大成人了,不能处处都依靠师父,仰仗别人,吃饭这点小事我们还不能自己解决呀。”
齐可凡不服地:“自己解决,怎么解决?放眼远望,除了山石就是树木,前不巴村后不着店的,兜里有钱,可有钱到哪儿去买呀?”
秦锴想了想,说道:“哎,想起来了,师父不是让咱们摘枣了吗,那可能就是师父给咱们预备路上充饥的。”
齐可凡一听高兴起来:“真的,你不说我都忘了。”他随手掏出一把枣子,分给秦锴一半,又将一颗扔到嘴里咀嚼着:“嘿,真甜,怪不得师父说是仙枣呢。”说着,他又连续将两颗枣子扔到嘴里。
秦锴也吃了一颗,说道:“师弟,悠着点吃,别一顿吃光了,前面的路还长着呢。”
齐可凡满不在乎地:“吃个尽兴嘛,到前面遇到村庄就好办了。”想了想又皱眉问道:“路还长着呢,那打这里到长安还有多远?”
秦锴答道:“多远,我听师父说,有两三千里呢。”
楼主 十四郎ssl  发布于 2020-07-04 08:10:20 +0800 CST  
(3)
齐可凡瞪大了眼睛:“啊?两三千里,那得几天才能到啊。”略作思索,又问道:“师兄,你真上长安去呀?”
秦锴答道:“不去长安去哪,师父不是在信上交待明白了吗?”
齐可凡现出一副不在意的样子:“交待你了,可没交待我。”
秦锴认真地:“怎么没交待,你跟我在一起嘛。”
齐可凡也认真起来:“你到长安去投奔盟叔,可我去投奔谁?”
秦锴耐心地:“咱们是师兄弟,我盟叔不就是你盟叔吗,那有什么区别?”
齐可凡嘟哝着:“那可不一样,中间还隔着一层呢。”
秦锴现出不解的神色:“怎么会不一样呢,你……师弟,你是不是不想跟我在一起,或另有打算?”
齐可凡不想再说这件事,便掩饰道:“没,没有哇,我只是随便说说。”
秦锴坦诚地:“那就好。师弟,师父嘱咐的话可不能忘了,我是有责任照顾你的。”
齐可凡不置可否地:“那当然。”用手向前指着:“师兄你看,前面一马平川,正适合放马狂奔,来,咱俩赛上一程,驾!”说完他在马后胯上加了一鞭,纵马驰骋而去。
秦锴也加上一鞭,随后追下。
两人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边说边行,这天来到了距长安还有一百多里的一个镇上,见日近黄昏,便投到一家客店安歇。按秦锴的打算,明天早起赶路,午后便能抵达长安,投到徐相国的府上。谁料想当秦锴第二天早上醒来时,却见齐可凡的床上空空如也,连他随身携带的行囊也不见了。他连忙起身向店掌柜询问,当他得知齐可凡已于三更时分就独自离店而去时,登时傻了眼,急忙算清店帐,收拾起自己的行囊出店去追,可哪里还能追得上?四处找寻无果,无奈,他只得独自一人去了长安,按师父的指示,投到当朝宰相徐世杰的府上。
徐世杰看完了紫霞真人写给他的信,又把秦锴上下打量了一番,见盟兄之子长大成人,且相貌体态英武魁伟,高兴至极,忙吩咐设宴款待,把秦锴留在了府中,又安排安静住所,让他在府中安心演武习文,不要懈怠,以待时日。
且说在大唐北方的荒漠草原上,近些年来新兴起了一个勃利国。由于勃利国王志向远大,长期心存入主中原之念,故此他励精图治,积蓄力量,扩大族群,整训军队,借助良马成群、国民体质雄健的优势,扩大骑兵队伍,四处侵袭,不断扩边,继突厥、回鹘之后,成为了大唐北方一个强盛的邦国。
逐渐强大起来的勃利国组建了强大的军队,建立了稳固的政权,随着国势的增强,他们的野心也在不断的膨胀,开始是在大唐北疆边境不断的骚扰滋事。当他们认为国力、军力足可与大唐相抗衡时,便开始了公开的攻州掠县,抢占城池,与唐军为敌,并派大都督韩念奴率领三十万大军攻打雁门关,以图进入关中大地。当勃利王得知唐帝疑心守卫雁门关的节度使罗啸宇有叛逆谋反之心而将其捉拿进京问罪之事时,不禁心中大喜,认为对勃利国来说,这就是一个绝佳的进关时机,不可错过。
楼主 十四郎ssl  发布于 2020-07-04 08:11:02 +0800 CST  
(4)
这天,勃利王召集众番邦酋长及文臣武将议事。面对这些对自己十分忠心且又英勇善战的众僚属,勃利王朗声说道:“众位弟兄,大唐朝的这次换帅,对我们来说绝对是一件大好事。说实在的,雁门关有罗啸宇在的时候,本王还有些顾忌,最可笑的是,昏庸的唐朝皇帝竟然怀疑他,撤换了他,这就等于是帮了咱们勃利国的忙,正是机会难得。这次,本王要亲自率领二十万人马出征,与韩都督的三十万大军会合,一定要越过雁门关这道障碍,直驱中原。弟兄们,中原大地有我们几辈子都吃不完的粮食,有数不尽的金银财宝,有秀美的山川和温驯如羊的汉民,更有那娇艳欲滴的娇娘美女在等着你们,那里,才是我们真正的天堂!”
随后,勃利王点兵派将,将国内之事交由世子掌管,丞相监国,自己亲率二十万大军,气势汹汹地杀奔雁门关。
接替罗啸宇守卫雁门关的节度使卢文炳听探马报说勃利又增兵二十万,且由勃利王亲自统兵的消息,不免大吃一惊,暗想:“眼下关外的勃利军大都督韩念奴所率的三十万大军日夜攻关,我军尚且疲于应付,若敌军再增兵添将,以我军现在的实力,雁门关如何守得住?”想到此,他不敢怠慢,急忙写了一道告急表章,派信使星夜下到长安兵部府中,请求朝廷增派精兵强将。
这天早朝,唐帝在大明宫紫宸殿内与群臣聚会,共议国事。他看完由兵部尚书史云骧呈递上来的卢文炳发来的那份告急表章后不由怒火升腾,拍案怒道:“好个勃利王,欺人太甚!众位爱卿,雁门关节度使卢文炳发来告急表章,言说勃利国又增兵二十万,由勃利王亲自统兵,正杀奔雁门关,情势危急,请求援兵。众位卿家有何良策,该如何调兵遣将?”
史云骧出班奏道:“陛下,勃利乃是虎狼之邦,贪得无厌,目前屡屡犯境,藐视我中原,皆因这些年来我朝只是被动防守,使他们以为我天朝软弱可欺。以臣愚见,应征调大军,开赴雁门,伺机发起反攻,彻底击垮你们,给他们以血的教训,这样才能让他们永远臣服于我大唐,实现一劳永逸。”
唐帝道:“史爱卿所言甚善,只是大敌当前,不知该如何调兵,遣何人为帅?”
史云骧奏道:“常言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臣所思虑者,也是这统兵元帅人选。纵观我朝诸将,宿世名将堪堪老矣,年轻众将均无此大才。臣斗胆进言,莫若设一武科场,召集全国武举即刻进京比武夺魁,以选拔英才,再因才施用,也可使英雄有用武之地。”
唐帝略作沉思,点头道:“好,就依史爱卿所言,即刻传旨诏告天下,不论贵贱,不讲出身,凡愿参加者,皆由各州选送进京,比武夺魁,量才录用!”
翰林院根据唐帝的旨意撰写了一道诏令,诏告天下。
徐世杰散朝后回到府中,令人把秦锴叫到书房,然后把朝廷下诏在全国选拔英才,设武科场比武夺魁,选中者挂帅扫北之事向他叙说了一遍,最后又语重心长地说道:“秦锴呀,你们秦氏一门祖祖辈辈扶保大唐,都立下过汗马功劳,堪可称得上是大唐的一条擎天柱。而今勃利屡屡犯境,侵扰中原,国家正在用人之际,朝廷设此武科场,旨在招募天下英雄,所谓机不可失,展示自己与报效朝廷的机会到了,关键就看你能不能把握。”
秦锴满怀信心,语气铿锵地答道:“请叔父放心,秦锴一定会把握好时机,为国建功效力,决不会让您失望的。”
徐世杰对秦锴寄予了无限厚望,又鼓励道:“嗯,我相信你有这个能力,秦锴呀,大唐江山的安危可都系于此举。”
秦锴树雄心,立壮志,在徐世杰的府上一面继续演文习武,一面精心做着比武夺魁的准备。
楼主 十四郎ssl  发布于 2020-07-04 08:11:43 +0800 CST  
(5)
且说靖安侯陈宗翰,他按照陈淑妃意图,暗中与户部尚书刘逸群密谋,并重金雇请刘逸群为他推荐的褚雄在东岳庙刺杀前去替 徐皇后降香的太子李湘,没想到约定行刺的时间已过数日,仍没有等到捷音,这使陈宗翰坐卧不安起来,深恐计划失败,机关泄露,于是又急忙找来刘逸群商议对策。刘逸群也深感意外,但他对褚雄的行事为人很是了解,颇为信任,便对陈宗翰说道:“侯爷请放宽心,即便行刺不成,按褚雄的身手,也不会被人擒获,退一万步讲,万一被擒,但他乃是个铮铮铁汉,他也绝不会招认,咬出你我的。”听了刘逸群的这番话,陈宗翰才略放宽心。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见行刺李湘这件事果真如石沉大海,未起波澜,他才彻底放心。
眼下,勃利国增兵雁门关,朝廷决定比武夺魁选拔统兵元帅,他又把目光盯在了这帅印之上,认为要想稳住自己的根基,必须掌握兵权。他深知自己的外甥王仲举很有才干,胆大心细且又武艺超群,是个可塑之才,便令人将他叫到府中,然后屏退众仆妇侍从,对王仲举说道:“仲举啊,你娘死得早,临终前将你托负给我,我也一直视你为己出。你一直抱怨无用武之地,眼下可到了你展示才能的绝好时机。过几天朝廷就要开设武科场,天下武举都能参加,被选中者,就有可能做统兵元帅,进军雁门关,征讨勃利国。不知你有没有这夺魁的勇气与傲视群雄的本事?”
王仲举闻言兴奋地说道:“有这样的机会,真是太好了,敬请舅父大人放心,,仲举一定不辜负您老的期望。”
见王仲举信心十足,陈宗翰心内高兴:“嗯,勇气可嘉,舅父看好你的,成败可在此一举,希望你能好好把握,常言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此次天下英雄汇集,你千万不可大意。”
王仲举满怀信心道:“请舅舅放心,仲举近日来一直在日夜苦练,只等舅父一声吩咐。”
当下两人又把在比武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详细分析了一遍,做了相应的应对准备。
随着比武日期的临近,全国各地的武举们相继来到京师,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比武这天,主考官史云骧和副主考官陈宗翰早早来到考场,在众侍卫随从的簇拥下,高坐在看台之上,等候比武时辰的到来。
宽敞的教军场内,应考的武举也都做好了比武前的各种准备。
一阵静场的锣声响过,史云骧站起身对众举子说了一番勉励的话语后,又宣读了比武规则,提出了在比试过程中只能点到为止,不可伤及性命,不得使用暗器等要求,要求武生们一定要严格遵守规则,违者将被取消比武资格,逐出赛场,随后庄重宣布比武开始。
楼主 十四郎ssl  发布于 2020-07-05 08:44:38 +0800 CST  
(6)
比武分两步举行,第一步是基本功力展示,武举们按序号依次分别下场,进行步射、骑射、举重、刀功、枪法等基本功力的展示,表现优异者才有资格进入到第二步比赛,既一对一的较量,败者被淘汰出局,胜者继续捉对比试,直至最后,决出名次。
赛场上,众武举纷纷亮相,演示技艺,施展平生所学,无不渴望自己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继而被朝廷录用、升职,得到品阶,步入仕途,以不负日常所下的苦功,父母的殷殷期盼。
经过轮轮选拔,番番较量,最后名列前茅的三人分别是秦锴、邱成蛟和王仲举。
史云骧看着台下虎气昂昂站立的三人,心想,果然是深山藏虎豹,田野埋麒麟,观此三人的临场表现及体态相貌,皆可谓出类拔萃之人,他郑重宣布道:“经过多轮比试、较量,目前始终未落败的是:秦锴、邱成蛟、王仲举,按此次科考之规定,状元将在你们三人中产生,望你们都能再接再厉!”
秦锴在比赛中虽说是一路顺利过关,连连取胜,但他觉得在比试中被赛制规则所束缚,不能放开手脚,无法一展所学,此时便上前一步说道:“主考先生,举子秦锴有话要说。”
史云骧打量着秦锴:“有话请讲。”
秦锴不慌不忙说道:“草民以为,为将帅者,应该具冲锋陷阵之勇,斩将搴旗之能,要的是真本事,凭的是真功夫,若按点到为止的比赛规则,不足以展现真实本领,后面的比试,秦锴请求实战。”
不等史云骧说话,陈宗翰猛一拍桌案喝道:“大胆秦锴,满口胡说,点到为止乃本次武场比赛立下的规矩,岂可随意打破,你以为这是战场吗?你口出狂言,目中无人,藐视法规,滥逞匹夫之勇,本次比武夺魁,目的在于为国选拔人才,像你这样的愚鲁之人,何堪重任!来人,把这无知匹夫赶出场去,取消比赛资格!”
面对陈宗翰的指责与辱骂,秦锴怒目而视:“你……”他知道主考官有绝对的权威,自己无力与他相抗,只将将怒气压下。
史云骧觉得秦锴的提法有一定的道理,更认为陈宗翰的举止言辞过于专横,于是对陈宗翰驳斥道:“陈尚书,为国选才,怎能如此草率,此人既出大言,想来必有大才,目下国家正在用人之际,我们身为主考官,肩负为朝廷选才大任,理应不拘一格为国选才,岂可因只言片语而误大事?”
陈宗翰丝毫不让,更不服气,当即回道:“史尚书所言不差,我们是在为国家选才,可我们要选的是英才,贤才,而不是蠢才,鲁夫!”
台下的秦锴听了陈宗翰的一派言辞,已是气得怒目圆睁,双拳紧握。
史云骧再次反驳道:“不到最后时刻,怎知谁是英才,谁是蠢才?”
陈宗翰心里明白,自己只是这次科考的副主考,若史云骧不同意,自己是扭不过他的。他略作沉思,有了主意,于是缓和口气说道:“那,依史尚书的意思,同意他的请求?”
史云骧慨然应道:“我看可以考虑。”
楼主 十四郎ssl  发布于 2020-07-05 08:45:34 +0800 CST  
(7)
陈宗翰又故意现出忧虑之色:“史尚书,如若超出规制,实杀实战,弄不好,那可是会出人命的。”
史云骧已看出了陈宗翰的居心,况且自己已没有了退路,于是神色威严地答道:“为国选才,何拘小节!”
陈宗翰见经过与史云骧的几番话语碰撞之后,情况已有利于自己,暗自得意,便继续追问道:“如果出了意外——”
史云骧坦然回道:“下官愿一人承担!”
台下的秦锴听到他二人的对答,对史云骧的敢于承揽责任的壮举十分感激,但他又不想让史云骧因为自己之故而受人胁迫,承担风险,于是再次开言:“不需主考先生承担什么,草民愿立生死文书,死伤由命,绝不拖累别人。”
史云骧见秦锴义勇兼备,心内欢喜,满意地点头赞道:“好!”又向邱成蛟、王仲举二人问道:“不知你们二位可有此胆气豪情?”
邱成蛟挺胸答道:“习武的目的就是为了征战搏杀,争强斗勇,分胜负,决雌雄,岂能被别人的一句狼言大话所吓退,那不是英雄本色,在下也愿立生死文书!”
王仲举看看陈宗翰,见陈宗翰不置可否,他略犹豫了一下,只得答道:“我也同意。”
陈宗翰见局势已定,无可改变,便转转眼珠对史云骧说道:“既然是这样,我还要提个条件。”
史云骧不知陈宗翰又有什么名堂,只好发问:“不知陈尚书还要提什么条件?”
陈宗翰上下打量着秦锴说道:“更改比赛规则既是由秦锴提出,我想也应由他率先出马,获胜者再与另一位比试。秦锴,你可愿意?”
秦锴慨然应道:“理应如此。在下愿率先下场!”
事情议定,文薄随即写好了生死文书,让他三人分别签字画押后,史云骧又一声令下,最终的比武夺魁之战开始。
秦锴与邱成蛟齐催坐骑入场,二人各展所能,一场大战,杀的难解难分。邱成蛟手中一条三股钢叉,叉沉力猛,招式凌厉,使人望而生畏。秦锴舞动青龙大刀,亚赛猛虎一般,出招迅猛,刀疾马快,令人胆战心惊。二人酣战百十余合,难分胜负。争斗者互不相让,更不敢溜神大意,观看者气滞心悬,一个个瞠目结舌。双雄角逐,惊心动魄,有七律一首单赞他二人这场激战:
壮志男儿胆气高,
夺魁比武呈英豪。
刀来亚赛疾风扫,
叉去犹如骤雪飘。
马似蛟龙欢且乍,
人如猛虎勇而骁。
直将科场当疆场,
博取威名榜上标!
两人搏杀多时,邱成蛟终是略逊一筹。他见取胜无望,便于二马错开之时,猛地一连打出三支银线镖。
楼主 十四郎ssl  发布于 2020-07-05 08:47:34 +0800 CST  
(8)
秦锴眼明手快,见有暗器袭来,急忙挥刀隔拦,并将第三支绰在手中,他勒马愤愤喝道:“邱成蛟,为何暗器伤人?”邱成蛟理直气壮地答道:“秦锴,比武规则已改,暗器当然可用!”秦锴大叫道:“好,说得好!”他说着已将镖甩向邱成蛟,随即催马向前,又抡起了大刀。邱成蛟不敢怠慢,连忙伸手将镖接住收起,又摆叉与秦锴厮杀起来。
秦锴此番已不再留一点机会给对方,在二马错镫之际,他回手一刀,将邱成蛟的襻甲丝绦斩断。
邱成蛟狼狈败阵而去。
看台上,史云骧暗暗点头,显出兴奋之色,陈宗翰脸上则掠过一丝忧郁的神情,但他仍很镇静。
秦锴展威风,呈英勇,先胜一局,威震武场。随后,他又与王仲举展开了激烈的拚杀。王仲举手使一条方天画戟,技艺精湛,戟法娴熟,又有舅父陈宗翰的撑腰,因此底气十足,锋芒突显,与秦锴杀了个旗鼓相当。一场大战之后,秦锴见王仲举招式尽展,再也无所发挥,便瞅准机会,一个大鹏展翅,大刀横向扫去。王仲举来不及招架,只得低头闪避,钢刀带着风声从他的头顶掠过,将盔缨齐根斩落,他惊出了一身冷汗,也败下阵去。
秦锴施展本领,连胜天下各路英雄,无人匹敌,勇夺魁元。有诗赞秦锴道:
势若奔雷虎气生,
威名赫赫震九宫;
今朝得展鲲鹏志,
他日安邦定太平!
看台上,陈宗翰已是如坐针毡,他愤愤地一拳擂在面前的桌案上,然后愤然站起身,没有和史云骧做任何交流,一抖袍袖,径自离去。
史云骧并不在意陈宗翰的表情举动,他眼望台下众多应试的武举,特别是看着连战连胜的秦锴,心内高兴,觉得自己主张的这次比武夺魁功成圆满,实现了为国选拔良才的目的。
紫宸殿内,唐帝听完史云骧有关比武夺魁的奏报,更是十分喜悦,连忙传旨宣秦锴、邱成蛟、王仲举三人上殿,当面赐爵封官。出人意料的是,邱成蛟三召不到,早已不知去向,唐帝只得传见了秦锴、王仲举二人。他见秦锴身材魁伟,相貌凛然,天武神威,心中也不免暗暗赞叹一番,觉得钦点秦锴为武状元是正得其人。不料想他正要对秦锴加封官职之时,陈宗翰却出班临阶奏道:“陛下,臣有事奏。”
唐帝内心虽然对陈宗翰的此举感到不满,却不便当殿指斥,只得问道:“陈爱卿有何事奏?”
陈宗翰奏道:“陛下,臣以为征讨勃利乃当下我朝头等大事,统兵元帅人选至关重要。我观秦锴一介武夫,恐难当此大任,还望陛下三思。”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无不感到惊讶。
唐帝知道陈宗翰虽然平素有些跋扈,但说话做事却常常是有理有据,让人心服,于是向他垂询道:“听爱卿之言,莫非你有合适人选?”
陈宗翰奏道:“陛下,依臣观察,王仲举虽说在武艺上略逊秦锴一筹,然而其胸藏锦绣,怀揣韬略,处事稳重,颇具智谋,常言道,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选将之道,应以智谋为先,臣斗胆向陛下举荐王仲举。”
史云骧见唐帝在沉吟,担心事态有变,赶紧出班奏道:“陛下,臣史云骧有本奏闻陛下。”
唐帝深知史云骧一向忠正无私,处事公允,敢于直言,在处置军国大事上屡献良策,此时更应多听听他的建议,于是问道:“史爱卿有何本奏?”
史云骧奏道:“陛下,经臣多方观察,秦锴不但武艺绝伦,艺压群雄,也颇具智慧,足可独挡一面,是不可多得的将帅人选,祈望圣上对其委以重任。”
徐世杰见史云骧与陈宗翰各有说辞,唐帝又踌躇不定,也赶紧出班奏道:“陛下,臣徐世杰有本。”
唐帝只得再向徐世杰征询意见:“徐爱卿有何本奏?”
徐世杰奏道:“陛下,秦锴已在臣府中居住数月,他本是臣的好友、原山南东道节度使秦勇之子,依臣之观察,秦锴可谓文才武略兼备,况此次又夺得武魁,挂帅北征,当非此人莫属。”
陈宗翰气得暗中咬牙,他皱眉想了一下,转对徐世杰质问道:“在朝堂之上议论军国大事,徐相国提亲道友,莫非想以私废公?”
徐世杰冷静地回道:“靖安侯,下官只是就事论事,为国举贤,正所谓举贤不避亲,安敢以私废公,更不敢像有些人包藏祸心。”
陈宗翰一时无言以对,但又心有不甘,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又在心中打好了主意,便说道:“徐相国既是为国举贤,下官无可厚非,只是有一点令人心悬,此次出师北征关系到我朝的命运安危,非同儿戏,若是秦锴不能取胜,该当如何?”
徐世杰已看穿了陈宗翰的险恶用心,然而事已至此,已无回旋余地,他只得横下心来说道:“秦锴挂帅,老夫甘愿以相印做保,若是他不能取胜,下官甘愿辞去相位。”
陈宗翰遂心如愿,嘴角上不由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狞笑:“如此,国无忧矣。请老相国不要多心,下官只是一心为国。”
徐世杰讥讽道:“大家都是为国,靖安侯何必还要自解自圆,岂不多此一举。”
见众臣议论已定,唐帝又开言道:“好了,卿等所议之事朕已听清审明,也将记录在案。”于是加封秦锴为龙虎状元,游击将军,北征兵马元帅,钦命其统兵五万,择吉日兵发雁门关,与卢文炳合兵一处,抵御征伐勃利。又加封王仲举为振威校尉,北征兵马都先锋,随同秦锴出征。

楼主 十四郎ssl  发布于 2020-07-05 08:48:17 +0800 CST  
第十二回 太岳山下龙争虎斗 塞北荒原万里戎机

(1)
朝堂之上,在宰相徐世杰和兵部尚书史云骧的保奏之下,在武科场上勇夺魁元的秦锴被唐帝钦封为征北兵马元帅,择吉日率领人马赶赴雁门关抵御勃利军。
散朝回府的路上,徐世杰、秦锴并马而行。因徐世杰以相印作保才封住了陈宗翰阻挠秦锴挂帅的嘴,秦锴觉得亏欠徐世杰的甚多,他愧疚地说道:“是秦锴之过连累了叔父,好叫秦锴过意不去。”
徐世杰坦然道:“贤侄不要如此说,我保举你,力挺你为兵马元帅,也不单单是为了你我私情,主要还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现如今勃利军猖獗,数十万大军屯扎在雁门关外,虎视我中原国土,不狠狠地给他们以教训是不行了,只要你不辜负朝廷的厚望,打出我大唐的军威,把勃利军的气焰压下去,叔父做这点事还不应该吗?”
听了这番话语,秦锴对一向忧国忧民的徐世杰更加钦敬和感激:“叔父,您的恩德秦锴永远铭记,您放心,秦锴即使抛头洒血,也决不会让您失望。”
徐世杰对秦锴能挂帅出征感到欣慰,更寄予厚望:“嗯,等你北征凯旋之时,叔父亲自到长乐坡去接你。”随后他又对秦锴勉励了一番。
徐世杰与秦锴心志相通,倾心交谈,陈宗翰也在绞尽脑汁做着自己的长远打算。回到府中后,他将王仲举叫到书房,进行了一番说教点拨:“本想把这个武状元的桂冠加在你的头上,再让你掌握这支军队,不料想却杀出秦锴这个冤家来,让我失落,令我不安。仲举,通过当场比试,你认为秦锴究竟怎样?”
王仲举则对秦锴表示钦服:“舅父,不是仲举长他人威风,这个秦锴确实是厉害,武功高强,仲举自愧不如,难以匹敌。”
陈宗翰叹息一声道:“你能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也算是你的进步,唉,不管咋说,现在已是大权旁落,无可挽回了。”一转话锋又说道:“不过,现在厉害不厉害,也不能只看武功的高低,关键是要看这儿。”他边说边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头,接着说道:“你做了北征军的前部都先锋倒也不错,至少有了立功的机会,只要你立了战功,舅父一定会让你青云直上的。”
王仲举恭敬地答道:“多谢舅父提醒点拨,以后仲举会加倍努力。”
陈宗翰想了想又提醒王仲举道:“仲举呀,舅父再叮嘱你一遍,不论何时何地,都要多用心用脑,不要放过任何机会。你发现没有,秦锴虽然有勇力,也很有头脑,但他爱感情用事,这一点就是他的致命伤,以后你要时时留心注意。”
王仲举奉承道:“舅父察人观事,洞若观火,令仲举终生佩服。”
陈宗翰嘿嘿奸笑几声,又训教道:“舅父希望你以后把心思要用在心上,而不要用在嘴上,明白吗?”
面对势高权重且又老谋深算的舅父,王仲举唯诺连声。
楼主 十四郎ssl  发布于 2020-07-06 09:53:30 +0800 CST  
(2)
两日后,秦锴率领五万人马由长安出发,向雁门关进军。大军一路向北进发,都先锋王仲举统率本部五千人马奉令先行,为大军扫清行军路上的障碍。
这天,王仲举率领人马正在太岳山西侧的大路上行进,忽然一头鹿从路东的山林内惊慌奔出,直向他们这边跑来。王仲举看在眼内,忙摘弓搭箭,催马迎了上去,随着一声弓弦响,鹿已应声倒地。与此同时,一队人马叫嚷着从山林内冲出,直向这边赶来,并围向了倒在地上的那头鹿,其中一个面带刀疤的人指着鹿喊道:“大王快看,您的那支箭还在上面!”
被刀疤脸尊称为大王的人正是秦锴的师弟齐可凡。
齐可凡在由昆仑山前往长安的途中与秦锴不辞而别,是他在一路之上盘算好了的。他觉得,师兄到长安是投奔盟叔徐相国,而自己与徐相国非亲非故,仅凭着是秦锴师弟这点关系硬往人家那里靠,与前去乞食有什么区别?再有,自己一向喜欢闲散自在,喜欢无拘无束,若是到了京师,岂不是又要被人管束起来?如今自己已长大成人,又学会了一身的武艺,既然离开了师父,就应该自己立世,虽然师兄对自己的照管呵护如同父兄,但自己也不应总是在师兄的佑庇之下活着,应该走自己的路,独闯一片天地。有了这些想法后,他又开始思虑对策,他知道明着辞别,师兄是绝对不会答应的,于是暗暗打定了主意,在住进客店的时候,他故意假装睡熟,待秦锴熟睡之后,他悄悄起身,打点好自己的行囊,悄然离店而去。
他漫无目的一路催马向北而行,悠悠荡荡,无拘无束,虽谈不上开心快乐,却也自在逍遥。这天,他来到了太岳山脚下,正仰望山景,不料想被占据太岳山为寇的一伙山贼拦住去路并向他索要买路钱,他怒从心起,与他们动起手来,结果山寇头领武艺稀松,手段平常,只几个回合便被他斩落马下,吓得那群喽罗赶紧跪倒求饶。他心想:“我正无处安身,不如就在这山上做个管山大王,既自在逍遥又能抖擞威风,何乐而不为?”想到这儿,他对那群喽罗威吓训教一番,那些喽罗便服服帖帖地尊他为王。到了山寨之上,他又给喽罗们立了一些规矩,对山寨重新整治规划了一番,选用几个有威信的喽罗做分寨头目,闲来无事便率领喽兵们行围射猎,山上物资匮乏之时便到山下拦路打劫,倒也顺心如意。在他的统领之下,山寨上的喽兵不断增多,呈现出了日渐兴盛的景象。这天,他又将山寨交付给一名头目看管,自己带着几十个喽罗下山行围射猎,他在山林之中射中了一头鹿,但没有致命,见鹿带箭奔逃,便带领喽罗们一路狂追猛赶,正巧与统帅官军一路北进的都先锋王仲举相遇。
齐可凡并不在意正向这边赶来的王仲举,他低头看看那头死鹿,高兴地吩咐喽兵:“快,抬回山寨。”
王仲举催马赶到,打量着齐可凡及正准备抬鹿的喽罗,挥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弓说道:“慢着,此鹿是我射中,你们凭什么抬走?”
齐可凡争道:“这鹿明明是我射中,从树林里赶出来的。”
楼主 十四郎ssl  发布于 2020-07-06 09:54:19 +0800 CST  
(3)
王仲举道:“这致命一箭,可是我射中的。”
刀疤脸指着仍插在鹿身上的一支箭说道:“是我们大王先射中的,看,这支箭就是我们大王的。”
王仲举闻听“大王”两字,不由凝视起了齐可凡,冷笑道:“你们大王?目今宇内升平,天下一统,四海之滨皆王道乐土,普天之下俱大唐子民,哪里又冒出个大王来,莫非你们要造反吗?”
听了这番话,齐可凡才仔细端详起王仲举来,不服不忿地说道:“你问我,我还没问你呢,你们是干什么的?”
王仲举趾高气扬地答道:“我是干什么的,只怕说出来要吓破你这无知大王的苦胆!你听着,我本是奉 圣旨前往雁门关征讨勃利军的统兵元帅麾下的前部都先锋官!”
齐可凡“哼”了一声不屑地回道:“说了半天,原来还是个小小的先锋官啊,我还以为是统兵大元帅呢。好了,你征你的勃利,我回我的山寨,咱们井水不犯河水。”又转身对喽兵吩咐:“弟兄们,把鹿抬上,回山!”
此时王仲举已被唐帝当殿钦封为从六品的振威校尉,北征兵马都先锋,深受舅父陈宗翰的赏识,可谓正在春风得意之时,又有一身非凡的武功,哪能忍受齐可凡的讥讽?再者齐可凡自封大王,啸聚山林,明显是公然与朝廷作对,若能将其擒获,也算是自己的一件功劳。他将弓装入弓袋,端起方天画戟怒道:“站住,无知的草寇,乱国的强贼,既被我撞上,还想走吗?我今天就拿你们请功领赏,若识时务,赶快下马受绑,免得本先锋费事!”
涉世未深的齐可凡闻听王仲举骂自己是草寇强贼,一时难压怒火,他圈回战马,手托大刀叫道:“你放屁,爷爷自下山以来还没有人敢对我如此无礼,既要为敌,谁还怕你不成!”
二人话不投机,便各逞英勇,各施手段,在山路之上大战起来。
一员副将见王先锋因一只鹿与人打斗起来,急忙派一名军士将此事报与秦锴。
在后面统领大军前行的秦锴获报,急忙将行军之事交与本军副将掌管,自己率领一队马军急匆匆赶了过去。
王仲举与齐可凡两人仍在酣战,难分输赢。秦锴赶到,一眼认出了与王仲举争斗的正是跟自己不辞而别的师弟齐可凡,他不觉一愣,来不及多想,急忙催马向前,挥刀将二人的兵器架开,喝道:“住手!”
齐可凡也一眼认出了秦锴,脱口而出:“师兄,怎么是你?”
王仲举闻听齐可凡叫秦锴师兄,也不由得一愣,旋即满腹忧疑地看着他二人的举止。
齐可凡端详着秦锴,兴奋地说道:“看师兄的这身行头,你就是征讨勃利军的大元帅吧?”秦锴不做回答,却面无表情地说道:“师弟,你过来。”他说完催马走向一边。齐可凡回头狠狠地白了王仲举一眼,跟了过去。
秦锴催马走出数十步停下,向跟过来的齐可凡问道:“师弟,自那日不辞而别,始终不见你的踪影,叫我找的好苦,这里距长安有千里之遥,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齐可凡支吾道:“师兄,真的是不好意思,我,我是不想拖累你,给你添麻烦,故此才……”
楼主 十四郎ssl  发布于 2020-07-06 09:54:56 +0800 CST  
(4)
秦锴责备道:“你怎么能这么想呢,临下山时师父在那封信上的嘱咐言语难道你忘了么,师父让我保护你,照顾你,我是有责任的。快告诉我,你是怎么到这来的,又怎么当上了山大王?”听齐可凡把他的这段经历说完,秦锴又说道:“师弟呀,你这不是胡闹吗,啸聚山林,对抗朝廷,这可是大逆之罪,听我的话,赶快遣散喽罗,捣毁山寨,弃邪归正。我现在是行军元帅,也能在军中替你谋个一官半职,凭你的本事,到了两军阵前,轻易便可立功,等你立了战功,朝廷必然会对你加官晋爵,你也会成为官身,前程无忧的。”
岂料齐可凡却固执起来:“师兄,你别说了,我是不会按你说的去做的。”
秦锴一愣,不解地问道:“为什么?”
齐可凡呐呐着答道:“为什么,因为我痛恨官府,痛恨朝廷,我不辞而别离开你,就是不想走你说的这条路。”
秦锴更加不解:“我还是不明白,官府怎么啦,朝廷又有何亏负你之处?”
齐可凡见师兄追问,只得现出无奈的表情说道:“师兄,我的家世你不知道,我也从没向任何人说过。现在你既然问起,我就说给你听。我七岁那年,听我母亲说,在我还没出生之时,我父亲就被官府派了壮丁去戍边,在我五岁那年,我母亲得到音信,说我父亲战死在沙场。我母亲左盼右盼,没想到盼到的竟是这么个凶信。当时我母亲哭得是死去活来,可是,我们竟没有得到朝廷的一丝一毫的抚恤。不但如此,不久,我母亲又被当地的一个在县衙做事的狗官霸占,我不听那狗官的话,他就把我偷偷地卖到了京城,说是要让我去当太监。后来,是我偷着逃了出来,在街头流浪。要不是师父他老人家好心领我上山,说不定我……”他说到这里便说不下去,泪水却早已滚落下来。
秦锴紧锁眉头听完齐可凡的诉说,也不免长长地叹息一声,他一时也沉默无语。这时一名军士骑马过来请示:“元帅,都先锋请示行军将令。”秦锴回道:“传令给王将军,即刻率所部人马起行!”随后他又对齐可凡说道:“师弟呀,你们母子的遭遇虽说有些悲惨,有些不公,但那只是某些官员的个人行为,绝不是朝廷的过错,不管怎么说,你现在所走的这条路是行不通的,听师兄的话,及早回头吧。”
齐可凡却已认了死理儿,根本听不进秦锴的劝说,固执地回道:“师兄,你做你的大元帅,我当我的山大王,各安其所,各得其乐,这样不是很好吗?”
秦锴有些急,再次劝道:“师弟,这样绝对不行,你这样下去,朝廷是不会容许的,终有一天是会发兵剿灭山寨的,到那时可就连退路都没有了,听师兄的话,及早回头,临下山时师父对我的嘱托我不能忘记,师父对你的教诲,你也不应忘记呀,师弟。”见齐可凡仍在坚持,他又说道:“师弟,你怎么这么固执呢,不愿为朝廷效力,你也可以做一个本分良民嘛,占山立寨是绝没有出路的。”
齐可凡被秦锴劝得没了说辞,只得支吾道:“师兄,你别再说了,给我时间,让我再想想,这样可以吧。别再耽误时间了师兄,统帅千军万马,去干你的大事吧。”
秦锴最终没能说服齐可凡,又拿他没办法,最后只得威严地说道:“待我得胜归来之时,若你还占据此山寨胡为,我便提兵前来,平灭你的山寨!”他怀着极其矛盾、复杂的心情与师弟道别,继续领兵前行。
楼主 十四郎ssl  发布于 2020-07-06 09:55:36 +0800 CST  
(5)
大军来到雁门关,与卢文炳所率的守军合兵,随后,卢文炳、秦锴二人便连夜秉烛探讨起了对敌之策。
卢文炳分析道:“目前从兵力上看,勃利军队有五十万之众,而我军合起来才只有十三万,况且他们又以骑兵为主,因勃利王亲统大军而来,目前也士气正盛,若正面交战,我军仍无胜算可言,只可凭险而守。”
秦锴说道:“勃利军屡屡藐视我大唐,觊觎我中原,此番必须打掉他的锐气,锉去他的锋芒,迫其从雁门关退兵。而依现在的形势看,两军兵力相差悬殊,我军凭险固守虽然稳妥,却不能有效退敌,更谈不上破敌获胜,谈不上给敌军以有力打击。面对强敌,须设奇计,力争一招制敌。”
卢文炳道:“秦将军分析得确有道理,只是计将安出?敌方勃利国王、韩念奴都督都久经沙场,老辣干练,又兵强将勇,此时大军屯兵关外,连营数十里,着实难以应对啊。”
秦锴道:“两军相持,久拖不决,终非长策,秦锴有一想法,愿提出来与卢元帅探讨。”
卢文炳见秦锴年纪轻轻却广有见识,谈吐非俗,不由内心兴奋:“好啊,秦将军有何良策快说,这些日子勃利军日夜强攻,令我既恼怒又窝火,真恨不得出去杀他个痛快。”
秦锴提出:“我的想法是,变被动防守为主动出击。元帅请想,既然勃利军集结五十万大军大举来犯,其国内必然兵力空虚。我提议,率一队轻骑兵一路向东进发,过蔚州,从飞狐道东出太行,绕道出关,到勃利国的大后方去,直捣他们的老巢,再大造声势,只说我军主力杀到,在那里大肆骚扰。他们这里闻知后方起火,必定回师去救,到时卢元帅既可率军从后面掩杀,若再分出两支人马埋伏于半路劫杀,这样他们就会处处被动,定让他一败涂地。”
卢文炳边听边频频颔首:“嗯,好主意,不过还需要好好商讨一下。秦将军,深入敌军后方大造声势,调动敌军主力返回,这边再乘势追击,主意虽好,但深入敌后的这支人马却也危险性极大,一招不慎,便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啊。”
秦锴满怀信心地说道:“虽有危险,若一旦成功,必能大获全胜,以一支轻骑兵的代价换取一次大捷,值啊。”
卢文炳再次点头:“好,秦将军既如此说,我也再无异议,那咱们就商讨一下由谁来统兵带队出击勃利国老巢吧。”
秦锴已有心里准备,率先提出主张:“元帅为一军之主,自然要统率大军镇守此雁门关,出击敌后,秦锴责无旁贷。”
卢文炳摇头,也提出自己的主张:“不,我有统兵经验,多年与勃利军打交道,对他们也了解颇多,深入敌境,必得我去才行。”
秦锴坚持道:“不行,不行,卢元帅,你就不要和我争功了。此次出击,可谓孤军深入,大漠鏖兵,又要轻装简行,更要连续作战,在沙漠草原要转战千里万里,十之八九都要露宿荒原。我秦锴正当年轻气盛,岂有让老元帅出征之理,再者这镇守雁门关责任重大,非比寻常,非老将军指挥调度,何人能胜此任?”
卢文炳争执不过,只得同意:秦将军既如此说,老夫也就不好再争了,只是这深入荒漠行军打仗,必须慎之又慎,百密不可一疏,稍有差迟,后果将不堪设想,万万不能大意。”
楼主 十四郎ssl  发布于 2020-07-07 06:37:47 +0800 CST  
(6)
计议已定,两人又在乘势追击及设伏截杀等诸多细节方面做了详细探讨。
三天后的早晨,经过精心挑选的八千生死军在教场上集结完毕,秦锴骑在马上发着动员令:“将士们,咱们这八千人的队伍,所肩负的使命是重大的!咱们这次的行动,关系到抗击勃利的成败,关系到大唐的安危,也关系到我们自身的生死存亡!咱们这次的行军作战,意义非同一般,战况也非同寻常。咱们除了兵器马匹以外,随身所携带的只有少量的水,而咱们的目标是勃利国老巢,是到他们的大后方去骚扰,不让他们安宁,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咱们的生活用品,都要靠到勃利军中去取,所以我说,咱们这次出兵的任务,既艰巨又重大,我们只有前进,而绝无退路可言,也绝不能动摇,若稍有差池,后果有可能就是全军覆没。我们这八千人只要团结一致,抱定必胜的信心,就能无往而不胜!将士们有没有信心!”
众将士刀枪并举,齐声高呼:“打败勃利,复我河山!打败勃利,复我河山!”
秦锴目光坚定,声音洪亮:“好,出发!”
在秦锴和王仲举的率领之下,这支骑兵队伍从雁门关出发,一路向东,穿越飞狐道,东出太行山,再向东北挺进,几天后,神奇般地出现在了塞外草原荒岭之上。由于勃利国把主要兵力都聚集在雁门关一带,国内兵力空虚,所以秦锴所率的这支生力军在勃利境内所过之处,挑寨栅,破兵营,烧粮草,灭部族,如入无人之境,没有遇到太大的反抗。他又跟王仲举兵分两队,时聚时合,相互策应,制造迷雾,给人一种大军压境之感。在短短的一个月内,他们的马蹄基本踏遍了漠北草原,大漠鏖兵,转战万里,把清幽静谧的塞北闹了个天翻地覆。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正在挥师攻打雁门关的勃利王那里,他闻报后大吃一惊,急忙召集大都督韩念奴等众将商议对策,他忧心地说道:“想不到唐军会来这一手,竟跑到我背后去捅刀子,这一招着实厉害,大唐确有高人。”
一员番将说道:“大王,赶紧撤兵吧,雁门关久攻不下,再丢失了后方,我们可就无容身之地了。”
勃利王分析道:“兵是肯定要撤,而且要快,咱们这些年积攒的家当都在那里,无论如何都要保住。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怎么撤。唐将卢文炳擅会用兵,他们突然发兵侵袭我国,肯定是有预谋的,如果他在我撤兵时背后掩杀怎么办,我军岂不是更要吃大亏。”
韩念奴献策道:“大王,莫若只撤回一半人马,留下一半继续攻打雁门关。”
勃利王摇头道:“不可,五十万人马尚且久攻不下,撤去一半,更无胜算把握,不如全部撤回,休养生息,以利再战。”
韩念奴又自告奋勇道:“若全部撤回,大王只管率大军先行,属下率五万人马断后,必能挡住追兵。”
勃利王道:“如此就有劳韩都督了,传令各营准备,今晚初更造饭,二更拔营撤军。”
勃利军中做着撤军准备,雁门关内的卢文炳也时刻在注视着敌军的动向。他见这两天敌军攻关的频率和气势明显减弱,便料定是秦锴的行动已经奏效,便做好了在敌人撤军时掩杀的准备,并同谢尚勇,宫志超两员大将走上关城向敌营方向了望。
谢尚勇看着安静的敌营,疑惑道:“元帅,怎么看不出敌营有撤军迹象?”
宫志超也提出疑问:“是不是他们不想撤军,另有打算?”
卢文炳分析道:“按秦将军他们出兵的日期算来,勃利军正该此时撤兵,他们现在如此安静,也正是撤兵的前兆,依本帅之见,他们撤兵就在今晚。”
谢尚勇道:“那怎么办,我们该如何追击?”
卢文炳冷静地说道:“他们既然安排在夜晚撤军,就必定会半路设伏。我们若贸然追击,会正中埋伏,得不偿失的。”
楼主 十四郎ssl  发布于 2020-07-07 06:38:31 +0800 CST  

楼主:十四郎ssl

字数:107388

发表时间:2020-06-16 05:28:2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7-24 01:01:06 +0800 CST

评论数:41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