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创客片段】创客形形色色剪影,我只窥见一斑(连载中)

2016.9.9【创客片段】之二十:地铁口的早餐摊竞争相
【创客片段】之二十:地铁口的早餐摊竞争相

作者:骆驼ET

题记:创客形形色色剪影,我只窥见一斑。

我每天乘坐地铁口上下班,下了地铁后出站会有一块不大的商场下沉地,从下沉地再坐一小段商场电梯上到地面。

某一天一家早餐摊出现在地铁口的这块商场空地中,这家早餐摊摆放着琳琅满目内容丰富的中西式早餐,两三个店主对着上班时间来往的人叫卖着。由于人潮太大,很快人群纷纷来购买早餐。这家早餐摊发现了一个新的商机。

不过仅仅两三天后,这家早餐摊旁边如同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了五家同类竞争者,每一家早餐摊都摆放着丰富多彩但是又有所区别的各式早餐,配上两个三个店员,采用吆喝的方式对着来往的人群兜售。

这片小小的商场出口空地紧凑的摆放着六家早餐摊,中间形成了一块过道,形成了早餐一条街。

竞争开始进入白热化阶段,早餐摊开始促销:购买任意早餐送豆浆、早餐六元管饱和买一送一等实惠的信息出现在各位摊主的叫卖中。

叫卖声在地铁出口此起彼伏,好不热闹,每次出地铁口我都自觉加快脚步,因为大家卖力的叫喊在包着墙壁的空间内居然产生了回响。

在两个月后的某一天,早餐摊数量不经意的迅速减少到了两家。这两家还在坚持着对地铁口的人群吆喝售卖。虽然我没有观察过,但是早餐摊的数量急剧减少,说明了人群中并没有多少转化为他们的客户。

这群早餐摊仿佛是中国创业者面临行业竞争现状的缩影:某个项目发现一个可以盈利的商业模式,迅速招来竞争者进行商业模式的复制,紧接着大家开始不计成本的竞赛式促销(甚至会导致恶性竞争),而这样促销的商业模式最终还是寄希望于盈利,然而如果盈利没有按照预期到达,总会有一些项目烧完资金后离场,数量减少到合理的水平,这些剩下的项目也许是就想要坚持下去,也许是财力丰厚能够继续抵消高成本压力。这时,有一种大潮退去,剩下真正的岩石的感觉。

(本文为作者原创,尊重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作者名骆驼ET及出处公众账号创业者的日常)

楼主 cyontheroad  发布于 2016-10-26 23:43:52 +0800 CST  
@批方规 2016-10-26 20:40:27
楼主性格我很欣赏
-----------------------------
谢谢支持
楼主 cyontheroad  发布于 2016-10-26 23:49:07 +0800 CST  
@qwly1230 2016-10-26 14:50:40
文章好看,作者加油!
-----------------------------
谢谢支持
楼主 cyontheroad  发布于 2016-10-26 23:50:04 +0800 CST  
2016.9.10【创客片段】之二十一:公司旁边的咖啡馆
公司旁边有一家咖啡馆,据说是附近一所知名大学的学生开的。

我在近10年前与某个在这所大学就读的初中同学来过这里。这家咖啡店低调到什么程度呢,它隐藏在一家不起眼的小区内,外侧还用铁栏杆围起来。

当时是一个夜晚,同学领着到这里,只记得灯光暗黄,背景音乐小声的放着,内部有一些学生模样的同学在用电脑学习和在台灯下安静的看书。

如今我已经不记得这家咖啡馆,加入这家公司后,我闲逛来到这个小区,才发现躲在铁栏杆后的咖啡馆,黑白棕色调并不起眼。这一下让我回忆起当年来过,还有让我惊讶过了10年这家咖啡馆居然还运营着。

我午休的时候来到这家咖啡馆,点杯拿铁,拿本书,静静的看看。

这时候窜出一条巨型白色萨摩。我被吓了一条,依稀记得第一次来的时候就有一只巨型白色萨摩,莫非是当年那只。我问服务员,服务员说这是老板养的第二只萨摩了。这只白色萨摩似乎在店里呆久了,旁若无人的到处走动,毫不顾忌,也不像人群靠近,她满意的巡视着店内所有空间,仿佛第二店长。

看看书,喝喝咖啡,看看狗,发发呆,这是一种惬意的生活。

整个店里的生意并不是很好,到了工作日中午基本没有人,有时候我会在一个空旷的咖啡馆里只点一杯咖啡,或者我会邀请朋友来这里聚餐,点上一个披萨、一盘沙拉和其他的食品。但是我还是寻思这家咖啡店是如何坚持10年的。

某一天这家咖啡店张贴了一张停业装修的通知,跟服务员闲聊才发现这家咖啡店老板想要转型成为时下流行的创业咖啡屋,例如中关村创业大街那样的兼具创业洽谈对接办公功能的咖啡屋。这算是给我疑问的一个答案,咖啡店老板在思考如何将生意转型,符合时下的咖啡店功能及营业模式变化趋势。

如果说这家咖啡店之前的近一万个小时是创业者的情怀,那之后的转型就是创业者不断摸索和等待一个具有盈利潜力的创业模式中的实践吧。

(本文为作者原创,尊重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作者名骆驼ET及出处公众账号创业者的日常)
楼主 cyontheroad  发布于 2016-10-27 07:31:17 +0800 CST  
2016.9.11【创客片段】之二十二:开格子店的年轻小老板
作者:骆驼ET

题记:创客形形色色剪影,我只窥见一斑。

八九年前,兴起了一种商业模式叫做线下的淘宝——格子店。格子店店主用柜子将整个商店分成一块块的格子展示区域,感兴趣的白领或者格子摊摊主租一小块展示区域摆放一些小物品来售卖。为了好玩、尝试或者为了赚钱的目的都有。

刚工作不久的我也想尝试一把。然后我找到了新街口的一家格子店老板。这个老板是一位很高但是干瘦的北京小朋友,性格却很沉稳。他大专毕业没有多久,跟家里人说要做生意,就开了这家格子店。

我把一些小东西摆在那里卖着,每周六下班之余去找他盘点是否卖出去了。看着他待人接客都非常的熟练老道,自己也在网上做网店。一来二去就熟了,跟他聊起来。这个北京男生家里当时有关系安排他进银行柜员,但是他还是想要创业,就辞职出来做淘宝店了。

他家里也是做生意的,在北京零环的某个城楼上做相馆,为游客提供拍照等服务。一个月的租金33万,他说(当年是2008年)。家境背景熏陶下,他也年纪轻轻也不安分于安逸的工作,开始创业。

过了一段时间,他把格子店开到了新街口另外一栋商厦那里,这栋商厦虽然与之前的位置离得非常近,但是却人气不足。他及时撤店,接着跟一个富二代的女生合伙把格子店开到了西单某个商城。我也在这家格子店里放了一些耳机卖着,刚开始卖的时候很多人觉得新奇,结果耳机销量不错,一个月有1000多的流水,利润率超过500%。

他看到耳机是时下好卖的商品,接着这位小哥做了一件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他直接利用淘宝进货这些耳机,做耳机批发生意,然后卖比淘宝进货价更便宜的价格,这样所有人都会反过来在他这里批发耳机,然后他会去找制造商制造。他在耳机这款单品小小的售卖世界里尝试起了干预市场以及垄断的商战。我问过他为何要这么操作,他说,耳机制作门槛很低,要想盈利,只能这么操作了。

后来随着格子店这股潮流过去以及工作的原因,我不再接触格子店,也与这位格子店店主断了联系。但是至今想起来,他做生意的触感和商业意识,以及敢想敢做的执行力,真的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该有的品质,这些品质是无法从书本上读到的。

(本文为作者原创,尊重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作者名骆驼ET及出处公众账号创业者的日常)

楼主 cyontheroad  发布于 2016-10-27 07:31:45 +0800 CST  
2016.9.12【创客片段】之二十三:家乡楼下的米粉摊老板
作者:骆驼ET

题记:创客形形色色剪影,我只窥见一斑。

我们家乡人喜欢吃米粉,而我家的邻居中有一位做米粉店生意的大姐。

现在想起来,这位大姐做米粉生意做了近二十年,从我小学开始,到我大学期间,这位大姐在我家宿舍区外的一条小路上摆着米粉摊。我印象中一直都是一个米粉摊的规模,没有扩展成为店面,但是整个宿舍区的几百号人都会去她的米粉摊吃粉。

有时候父母工作忙了,我会带着父母给的钱,跑去那里买米粉。我的要求还蛮多,不要太辣,腐竹多一点,不要酸笋(一种泡菜)和豆角,多一些木耳丝和花生,米粉配的青菜需要空心菜等等….这时候话不多的大姐都非常友善的说好,好的,你去等一下,米粉马上来。

这种对话不知道进行了多少次,成了我买米粉的一种乐趣。

印象中的米粉摊都是人满为患,无论早餐、午餐还是晚餐。米粉摊上大家会开心的聊天,评论着这米粉的美味。大姐的米粉摊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这米粉摊客流量一天下来也不少,为了满足这个客流量的需求,大姐需要早早的起来准备食材。我曾经记得早上4点大姐家厨房已经传来阵阵的油炸豆腐皮香,也记得晚上12点大姐的厨房还是明亮着,在准备米粉的汤料。估计大姐为了这米粉摊的生意每天付出的工作时间是十多个小时。

后来毕业后离开家工作和生活,大姐年纪大了,也不再摆米粉摊,宿舍区外小路旁的米粉摊成为了我们这代人的一个生活片段,而勤劳创业的大姐用米粉摊的积蓄多处置业,安享晚年。

再小再朴实的创业项目,十多年的每天苦苦坚持也会让你有所收益。

(本文为作者原创,尊重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作者名骆驼ET及出处公众账号创业者的日常)
楼主 cyontheroad  发布于 2016-10-27 07:32:08 +0800 CST  
2016.9.13【创客片段】之二十四:玩着画着成了专业绘本作者的女生
作者:骆驼ET

题记:创客形形色色剪影,我只窥见一斑。

我手上拿着的是我高中师姐Z出版的第三本绘本书。

师姐Z是一个充满生活智慧的女生,她的事业是一路涂画玩耍中转换并且定型的。
我还记得若干年前的一天,我的高中师兄跟我说,你喜欢画漫画,你有个师姐也在画,她还注册了漫画的卡通形象商标。

我点开了这个师姐的个人博客网址,上面都是她的漫画,简单而又充满了生活趣味。她用拟人的手法创造了两个卡通形象,画着她和她丈夫,一对80后小夫妻的生活,漫画画法很随意,并不是很专业,但是生活故事是有的。这些作品激起了我对师姐的好奇,从此开始往来。

一聊才知道,师姐毕业于人民大学的新闻系,毕业后去当董秘,然后心怀着漫画的业余爱好,简单去上了个短期漫画培训班,一直在业余时间涂涂画画。接着怀上了孩子,辞职,做全职太太。她一直坚持在水木论坛上更新自己的漫画。笔耕不辍,居然成了板块当红贴主,最后被编辑相中,出道成为绘本作者。

当师姐怀孕,她出版了一本孕儿指南绘本。
当师姐带娃,她开始做烘焙,出版了一本烘焙绘本。
当师姐成为母亲后,她开始怀念母亲,出版了一本怀念因癌症逝去老人的绘本。

帮她出版绘本的,都是知名出版社,我拿着她的三本绘本,认为是她的真诚生活感悟和现实而又幽默的生活表达,而不是画技打动了编辑吧。

她开心的生活,研究烘焙,研究手工制作,晒娃,晒学车,晒和她博士老公的生活感悟;又将生活开心的融入到绘画中,将素材转化为出版的绘本专著。

她既不是让人叹为观止的天才,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她也晒烦恼,晒稿费返回得慢,晒缺钱花,晒生活的一些波折和挑战。

但是她仍然用开心玩耍的方式,随性随心的生产出一部部作品成果。她的心里装着一些强大的东西。

如果说创业举步维艰,从一无所有到事业有成,可否在这创业路上,自己内心深处装着这两个强大的品质:赤子心和坚持?

(本文为作者原创,尊重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作者名骆驼ET及出处公众账号创业者的日常)
楼主 cyontheroad  发布于 2016-10-27 07:32:31 +0800 CST  
2016.9.14【创客片段】之二十五:开私塾的小L先生
作者:骆驼ET

题记:创客形形色色剪影,我只窥见一斑。

小L先生是我的同乡,在南方一个重点大学毕业并且留在那个城市发展了几年后,他回到了家乡。

家里给他找了关系进了一个事业单位,与之前在外省工作单位的工资上的落差让他决定自己创业。

小L先生是一个文化人,他在的大学校园里有一座非常灵气的山,是大学所在省份的象征,当年某位开国伟人就在这座山中大学学习并且留下很多传世诗句,在这人杰地灵的书院中接受传统和现代文化的培养和熏陶。小L先生身上透着古典和现代文化交融的气质。作为一个文化人,他的创业项目自然想到了培训班。

大学有一家书院,他的培训班也叫作某书院。接送附近重点小学和初中的学生,培训数学、英语和语文,还有托管和提供晚餐业务。

小L先生认同和痴迷于汉服文化,他是我们家乡的汉服协会的常任理事,在上班和创业之余支持汉服社的各项活动。在他身上的古典文化气质与他的米黄汉服套装和汉冠帽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完美到他打扮之后仿佛如同穿越来到这个现代世界。他的面相和胡须以及扎起梳好的长发让他就像一位活着的汉朝绘画中所描述的汉代先生。他多次出席城市孔庙的祭孔仪式还有各种汉朝文化交流活动,还着汉服,背上粗麻背包出游西安、洛阳等古都,在火车上着着汉装的他被记者街拍,登上我们的晚报报纸,出席活动也会被报纸报道。

作为一个培训机构的创业者,他用自己的痴迷和爱好,将个人品牌逐渐树立,并发挥得淋漓尽致。

后来听说小L先生从之前的机关单位跳槽到另外一家工资稍微高一些的机关单位,但是对私塾创业的坚持让他最终决定辞职全力创业。上个月听说他的私塾已经在家乡开第二家分店了。

创业者都在摸索中不断的寻找自己擅长的创业方向,如果实在暂时看不清,就从自己的喜好开始,将喜欢痴迷的事物做到极致,也许会有意外的回报。

(本文为作者原创,尊重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作者名骆驼ET及出处公众账号创业者的日常)
楼主 cyontheroad  发布于 2016-10-27 07:33:14 +0800 CST  
2016.9.15【创客片段】之二十六:坐在屋顶眺望远方的公司老总
作者:骆驼ET

题记:创客形形色色剪影,我只窥见一斑。

江西深山里的一座水电站是我们出差的目的地。水电站老总D总已经多次配合我们的工作,所以大家都很熟悉彼此。

D总这次在会上自豪的对我们说,水电站的电价批复拿到了,他跟当地的供电局沟通每度电的定价涨了1分钱。我们听了之后都发出赞叹声,大家都知道这定价增高的1分钟意味着水电站每个月能够增加数十万的收入。
因为项目工作需要几天时间,晚上我们就住在水电站的宿舍里。时值深秋,山里夜晚一片宁静,远处江河缓缓的流动,水位涨到岸边。水电站旁边的农地里种满了赣州橙,刚好到了橙子黄的季节,我们在河边散步,偶尔遇到不错的橙子小树,摘下几个橙子打算回办公室吃。这山里的水电站生涯是静谧而孤寂的,没有声音,没有网络,没有别的娱乐活动,只有一盏盏白色的路灯、工整卧在江河上的水电站厂房和堤坝,还有安静的虫子叫。

聊完天我们早早睡下,第二天一早天一亮,我已经无睡意,我出了门在楼下遛弯,我往旁边建筑屋顶一看,看到那里坐着一个人,原来是D总。当时的他双脚盘地的坐在屋顶,双手握着在眺望着远方。是在沉思还是在回忆,他脸上毫无表情,但是充满了精神。我不想打扰他,他也似乎没有看到我,我继续散步过去看看江水。

第三天,第四天…每天早上都能看到D总在屋顶上向着远方的江水眺望,不发一言。

这位身材瘦小的潮汕商人利用自己独特的精明和能干,顶着各方压力,把这座水电站从无到有的建立起来。最近物料价格上涨,总公司从香港排了一位审计师过来查账,因为出现了短期拖欠施工队尾款的事情,此外他还得应付我们的工作,还有跟政府的批复申请,我想他在没有人帮他的前提下肯定是独自抗住了很多事情。

过了三天,审核结束,审计师走了,政府批复下来了,我们也完成了工作走了。D总开起自己奥迪,回到潮汕家乡与家人相聚。

不管多大的事业,创业者都是需要承受各种压力,这份承受别人或许无法知晓,创业者也无处诉说,但心中总会一直在远眺未来的目标。

(本文为作者原创,尊重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作者名骆驼ET及出处公众账号创业者的日常)

楼主 cyontheroad  发布于 2016-10-27 07:33:58 +0800 CST  
2016.9.16【创客片段】之二十七:一位不准时的投资人
作者:骆驼ET

题记:创客形形色色剪影,我只窥见一斑。

有一天,我们的校友群里冒出一位校友的对话文字,有好项目找他。

出于对他的好奇,加了他微信,才知道他在南部沿海发达城市自己在做投资。想着以后也许能对自己有帮助,自然乐意跟他沟通着。

又过了一段时间,某天他突然跟我说他要到北京,知道我在做创投咨询领域的工作,想跟我见见。我排了下周末的时间,还来得及,于是我早早来到了他说的咖啡店,等着他。

不知道怎么回事今天咖啡店人特别多,我想着排着很长的队,他微信说马上到了,然后我帮他买了一杯咖啡,在那边等着他。过了三十分钟,我问他怎么还不来,他说在出租车上,堵车。

这一等等了一小时,我问他微信,他已经不回复,我被放鸽子了。

我提着另外一杯咖啡,有点怨气的走回去,想着自己排开一个下午的时间,居然就这么浪费了。然后我吐糟式的问我的另外一位正在创业的校友师兄,问他有跟这位校友接触不。这随口一问,问出一段更郁闷的经历。

那位创业的师兄之前也是看了:有好项目找他及他的介绍,认为他的投资机构对创业项目有帮助,他便和另外一位创始人一起飞到了两千多公里之外的南部沿海城市,与那位自称投资人的师兄会面。结果约定的时间不出现,那位“投资”师兄说第二天要去出差坐高铁,然后在高铁站碰面见了十分钟,他说第三天会出差回来,让创业的师兄等他,这一等耽搁了一天,还是被放鸽子了。创业的这位师兄说得充满无奈,这几千元的路费和三天就被那位自称投资的校友给浪费了。

听了这段不幸的经历之后,我想着这一下午的时间和一杯咖啡的损失还好,不过也让自己认识到总有一些层次比较低的投资人,自以为是,随意的忽悠创业者,这也算是创业者创业路上的一种挑战吧。

创业者在创业路上如果发生了融资需求,总是需要与投资人来一场博弈的,这时候不管无论是谁介绍还是谁的亲朋好友关系,大家擦亮眼睛辨明真伪吧。

(本文为作者原创,尊重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作者名骆驼ET)
楼主 cyontheroad  发布于 2016-10-27 13:56:44 +0800 CST  
@你不懂岁月雷 2016-10-27 10:53:37
最近看的最好的文章,加油!!!支持,但要有速度啊,我都熬夜了。
-----------------------------
谢谢支持
楼主 cyontheroad  发布于 2016-10-27 13:57:26 +0800 CST  
2016.9.17【创客片段】之二十八:一位有失水准的餐饮店老板
作者:骆驼ET

题记:创客形形色色剪影,我只窥见一斑。

去济南游玩,临走的那天逛到了泉城广场旁边的一片创意园区。

这片不大的创意园区的商家一般为小众的个性服装店,还有一些字画文艺产品,以及各种比较有特色的饮食店等。

我们被路边的日式料理店给吸引,想着吃了午饭再去高铁站也来得及。

进去后掌柜是一位日系大叔,穿着夏季浴衣(日式和服的一种),绑着白色毛巾头带,留着胡须和鬓角。一刹那还真以为他是在济南的日本人,或者旅日学习厨艺的中国人。

店内很小但是家具很新,一家新开的店。一个吧台桌,后面摆着日式清酒和梅酒,此外摆着4-5张四人桌,整洁的一家店。店老板还有一个帮手,在门帘厨房后忙活着。
我们点了一份卷寿司,一份拉面,一份炸鸡块,一份乌冬面。想着吃完顺口的料理然后离开济南。

然而食物上桌后,留给我们的只是一种失望。首先樱花卷寿司吃起来醋和饭比例不对,饭粒也不太好吃;炸鸡块又粗又硬毫无松软的感觉;拉面是超市买来的,根本没有煮烂,汤就是普通的味精+高汤粉;乌冬面也是超市买的,毫无Q弹的感觉,面汤是随便兑水冲泡的味增汤。味道让人失望不敢恭维之外,价格还不厚道。

我们带着不好的心情吃完了这顿饭,尽管剩下了一些食物,但我们还是尽快付了钱离开。

老板大叔望着我们离开,脸上带着微笑,但此刻我只是觉得他虚有其表,形似而神不似。我们走出店门,开玩笑的说,我们自己下碗面都比他做的好吃。

如果创业只是有理想和情怀,却没有合格的产品或技能,再怎么武装自己都没有办法获得客户的认可吧。

(本文为作者原创,尊重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作者名骆驼ET)
楼主 cyontheroad  发布于 2016-10-27 13:57:52 +0800 CST  
2016.9.18【创客片段】之二十九:创造“运动+公益APP”的一群 90后
作者:骆驼ET

题记:创客形形色色剪影,我只窥见一斑。

“我们是Z大学最聪明的一群人,我们制作的一个APP让用户能够从久坐的办公室内解放出来,轻松做运动并且攒积分换礼品。”

这是某个国际青年社会创业组织在中国举办的全国社会创业大赛的北京十强路演上,我听到某个团队的负责人在介绍他们的产品。

项目负责人是一位90后的大四学生,他们团队有6-7个人。在舞台上路演时,他们提到的“Z大最聪明的一群人”不是浮夸,Z大已经是南部某省最好的大学之一,而这个项目把一群Z大保送到北大光华、清华经管学院和计算机系等等的同学聚集在了一起。

这群精英们创造的,是一款“公众参与+社会公益”主题的APP。这款APP的模式就是让缺乏运动工作压力大的白领们在闲暇之余站起身动动手,动动脚,并且转转圈,手握着(当然也可以放在兜里)的手机打开这款APP会自动感应运动情况,如同现在其他的运动APP一样,然后运动消耗的热量或者步数/圈数会自动转化为虚拟积分,积分可以兑换商品,也可以捐赠给公益事业。

那次社会创业大赛后,我和他们断了联系。直到一年多后的一天,某个机会我在清华的某个针对清华校友的孵化器,看到墙上放着他们的项目LOGO,才发现这个项目继续顽强的持续着。那个时候这些创始人如今已经在清华、北大就读了,我跟在清华经管学院的项目创始人再次沟通,才知道他们在对面的华清嘉园租了一个办公室,但是最近面临盈利模式转型,想要转成众筹平台,也曾经融过资,进入过清华孵化器;曾经融过天使,曾经挖过BAT的程序员,每月给很高的薪水但是换来一个教训:不是创始人的IT技术总监不靠谱,要找真正认同项目的人,然后把两个技术经理都辞退,重新再出发。

“那你清华经管学院的课程呢?”我问这位负责人。

“上次程序员的教训后,我现在能逃的课都逃了,有空连宿舍都不住了,都在公司(华清嘉园办公室)里守着,其他几个合伙人也是。”他说。

不管身在何处,创业都需要创始人全身心的投入。

(本文为作者原创,尊重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作者名骆驼ET)
楼主 cyontheroad  发布于 2016-10-27 14:00:12 +0800 CST  
2016.9.19【创客片段】之三十:记一个投资人俱乐部
作者:骆驼ET

题记:创客形形色色剪影,我只窥见一斑。

凯并斯基的大厅里,高级的吊灯等散播出紫色和金色灯光,照亮了在这里聚会的八百位男男女女。

他们都是做投资的青年,在他们中间有一位做咨询的我。

大家衣着光鲜,青春洋溢,自信满满,随手拿起服务生端过来的盘子里放着的红酒和果汁,几个人一组,或者坐着或者站着,交流探讨。

偶尔来了一位德高望重的经理人,中年大叔或者大姐,一群年轻的投资人赶快过去寒暄。

我百无聊赖的喝着一杯香槟,加入了一些人聊。对话总是这种开始的,你在什么什么工作,是不是大家都是清华校友(我不是)。你在什么什么领域做咨询,我认识你们领域的谁谁谁。你们行业怎么怎么样。

然后这次聚会还有抽奖,奖品由某知名美术品投资拍卖机构和高级美发沙龙赞助,这些赞助商老板都上台跟大家沟通,现场好热闹。

聚会举办方上台了,一位优秀的年轻投资人,身高样貌气场都不是最佳的,但是他是这个俱乐部的创立者。

两年前,这个俱乐部还停留在6位金融街的投资人坐在一起吃饭,年轻投资人的压力大,他们的初衷想着做一个交流群,整合资源互通有无。青年投资人太需要了,两年后的今天你看看他们的规模,随便一场凯宾斯基或者其他五星级酒店会议厅的聚会就有近千位青年投资者。

一群学校,海归,业绩都很优秀的青年投资人聚在一起,共同对抗年轻带来的生活和工作挑战。这个客户定位和商业模式不得不说很赞。

两年后的今天,除了北京有如此规模的聚会之外,上海、成都、深圳等5个省市都有这个俱乐部的分舵和代理人,并且定期聚会。今年应该已经在香港注册成为社会企业。

找到客户的痛点,精准定位人群,整合资源,体现专业性,社群创业的必备要素。

(本文为作者原创,尊重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作者名骆驼ET及微信公众账号:创业者的日常)
楼主 cyontheroad  发布于 2016-10-27 14:00:41 +0800 CST  
2016.9.20【创客片段】之三十一:在农贸市场中卖粥的女人
作者:骆驼ET

题记:创客形形色色剪影,我只窥见一斑。

如果说至今为止我都还记得家乡的那片农贸市场,是因为那片市场中出现了一位卖粥的女人。

农贸市场如同农户和小商户的定期赶集,他们将各种瓜果蔬菜和小商品杂货集合在一片固定的露天商场中售卖,来往的顾客人流熙熙攘攘,老百姓也非常喜闻乐见的市场交易方式。这里的水果蔬菜非常新鲜和价格实惠。

拥挤的人群中这个时候出现一个卖粥的女人,她没有摆摊,而是用一辆手握把式的平板条拖车,拖着一个巨大的桶。说巨大是因为她身高在150厘米左右,而不锈钢的粥桶在70厘米高左右,垫在拖车上,基本到她的大半身高。

她缓缓的移动着自己的粥铺,挂着的一串一次性碗和勺在缓缓的摆动。然后她用一种细细的声音吆喝:吃粥了!吃粥了!吃粥了!

我至今还是记得那种吆喝的声音,这种声音是一种气若游丝的声音。能听出来她声带很细,她拖着沉重的粥桶已经感觉很累,再努力全力挤出的这种吆喝声让人觉得她真的很认真的在卖粥。这种声音在人群拥挤的农贸市场里仍然会被很多摊贩听到。

中午了,不能离开摊位的摊主们自然很受用这种送餐到眼前的方式。旁边的摊主把她叫住,问她什么粥,多少钱。她选择了大众接受度很高的皮蛋瘦肉粥,只有这一种粥,当时大概是3元一碗,约2两粥左右。

买粥的人络绎不绝,她麻利的用一次性碗盛粥,然后放上一些酸豆角,插上一次性勺子,递给买家,收钱找钱,继续迸发极细的吆喝声往前挪动。

总会有一种力量,或为了生存,或为了发展,让一个人创造出一种事业,即使再微不足道,但商业模式正确,有顾客群体有营收,这个人就在开创一项事业。

(本文为作者原创,尊重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作者名骆驼ET及出处公众账号创业者的日常)
楼主 cyontheroad  发布于 2016-10-27 21:54:49 +0800 CST  
@我是女生2012 2016-10-28 12:13:26
文字的现场感非常强,很喜欢这样的叙述方式。
-----------------------------
谢谢支持
楼主 cyontheroad  发布于 2016-10-28 12:58:56 +0800 CST  
2016.9.21【创客片段】之三十二:说说路边的手机贴膜摊



作者:骆驼ET



题记:创客形形色色剪影,我只窥见一斑。



某个中关村地铁口旁边的商厦空地上,方圆100米不到的区域内,会有近10家手机贴膜摊。



曾经有记者报道过手机贴膜其实是暴利行业,日均流水过千元,如此云云,引得读者叹为观止,原来这一个个不起眼的小摊居然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报道热度早已消退,但长期路过这段路,我看到这一排贴膜小摊,自然会想到报道的真实性。于是我开始观察这些贴膜的创业者来。



这块地是上班下班必经之路,也是大型商场所在,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我上下班和午休期间会走到这块,看看这些贴膜人的生意怎么样。



一张小马扎一张小折叠桌,占地1平米不到的贴膜摊就立起来了。简单,方便,整齐划一。



我只有休息和上下班时段,这个时段其实并没有多少客源。贴膜摊摊主在等着生意,或者把摊往路边一放,然后坐在花坛下休息玩手机。



人流量大到拥挤的傍晚下班时段,也没有出现大家排队贴膜客似云来的情况。



这观察了两个月,我认为当时一本万利流水巨大的贴膜生意报道不一定代表现实的贴膜生意经营状况。我挑选的地方绝对是人流量大,而且年轻人(打工白领)多的地方,因此潜在客源是不成问题的。既然如此,为何这一排贴膜的摊主还会继续在这个地方摆摊呢?



我觉得有两个原因:



1. 成本和收益是成比例的,成本足够少,不含店租,前期投入少,劳动力成本低等因素,能够有净收益并且达到贴膜摊贩预期的时候,就会有继续在这个地方摆摊做生意的动力。



2. 我观察的时段并非是客流量最大的时段,而且我也没有持续的连续观察,也许客流量还是可以的,而且并非出现在上下班和午休的时段。



所以说,外人不了解的一个生意,如果仍然长期稳定存在,肯定有其道理。无论是高大上的科技创业,还是普通的小摊贩,能坚持1天容易,坚持1个月不难,坚持1年就比较有挑战,如果收益和成本长期不匹配,这些生意也早就退出市场了。



任何创业项目,长期存在的都有其内在合理性,即使这些合理性不被外行的人发现。



(本文为作者原创,尊重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作者名骆驼ET及出处公众账号创业者的日常)
楼主 cyontheroad  发布于 2016-10-28 12:59:30 +0800 CST  
2016.9.21【创客片段】之三十二:说说路边的手机贴膜摊

作者:骆驼ET

题记:创客形形色色剪影,我只窥见一斑。

某个中关村地铁口旁边的商厦空地上,方圆100米不到的区域内,会有近10家手机贴膜摊。

曾经有记者报道过手机贴膜其实是暴利行业,日均流水过千元,如此云云,引得读者叹为观止,原来这一个个不起眼的小摊居然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报道热度早已消退,但长期路过这段路,我看到这一排贴膜小摊,自然会想到报道的真实性。于是我开始观察这些贴膜的创业者来。

这块地是上班下班必经之路,也是大型商场所在,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我上下班和午休期间会走到这块,看看这些贴膜人的生意怎么样。

一张小马扎一张小折叠桌,占地1平米不到的贴膜摊就立起来了。简单,方便,整齐划一。

我只有休息和上下班时段,这个时段其实并没有多少客源。贴膜摊摊主在等着生意,或者把摊往路边一放,然后坐在花坛下休息玩手机。

人流量大到拥挤的傍晚下班时段,也没有出现大家排队贴膜客似云来的情况。

这观察了两个月,我认为当时一本万利流水巨大的贴膜生意报道不一定代表现实的贴膜生意经营状况。我挑选的地方绝对是人流量大,而且年轻人(打工白领)多的地方,因此潜在客源是不成问题的。既然如此,为何这一排贴膜的摊主还会继续在这个地方摆摊呢?

我觉得有两个原因:

1. 成本和收益是成比例的,成本足够少,不含店租,前期投入少,劳动力成本低等因素,能够有净收益并且达到贴膜摊贩预期的时候,就会有继续在这个地方摆摊做生意的动力。

2. 我观察的时段并非是客流量最大的时段,而且我也没有持续的连续观察,也许客流量还是可以的,而且并非出现在上下班和午休的时段。

所以说,外人不了解的一个生意,如果仍然长期稳定存在,肯定有其道理。无论是高大上的科技创业,还是普通的小摊贩,能坚持1天容易,坚持1个月不难,坚持1年就比较有挑战,如果收益和成本长期不匹配,这些生意也早就退出市场了。

任何创业项目,长期存在的都有其内在合理性,即使这些合理性不被外行的人发现。

(本文为作者原创,尊重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作者名骆驼ET及出处公众账号创业者的日常)
楼主 cyontheroad  发布于 2016-10-28 12:59:52 +0800 CST  
2016.9.22【创客片段】之三十三:后海的小提琴手

作者:骆驼ET

题记:创客形形色色剪影,我只窥见一斑。

晚上的后海,美丽的水边灯光,还有两岸妆点着各种五颜六色霓虹灯的酒吧。

后海的美景自然人来人往,在荷花市场出口的洒满金黄灯光的小路上,大家缓慢的往前移动。

当时是晚上9点左右,后海的路上热闹非凡,这时候传来一阵悠扬的小提琴声。我循着琴声向不远处望去,看到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在路边拉着小提琴,她只有一个人,父母不在身边,她的脚下放着黑色的琴盒子,里面有一些钞票。

此刻她站在路边,专心的拉着肩上的小提琴,旁边的人流吵吵闹闹,熙熙攘攘拥挤,但是没有影响到她的演奏。她拉着一只悠扬的曲子,不是什么世界名曲,却听起来柔和,在这充满文艺气质的后海小路上,装点着这情调的夜晚。

她是为了生活所迫吗?还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胆量?看着这么小的孩子,我不禁猜测。如果是为了迫于生计,也许她家境不好,为了她的音乐梦,每天在后海路旁演奏,特意选择在这人潮涌动的晚上,就是为了赚取补贴家用,那我有点同情也很佩服她的勇气。但是我又但愿她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胆量,为了不怯场,不去因为听众是否听她的琴声而忐忑不安无法专心,因此选择这个方式来修炼自己。

我在后海不远的地方住了好几年,上一次也是这个夜晚,也是看到了她在弹奏,那是这次再次遇到她之前的2年前,那个晚上她戴着红领巾,同样的小提琴同样的路口,专心的拉着不知名的悠扬旋律。

一晃过了快3年,这位小女生从低年级升到了高年级,不知道这段经历会对她以后的成长和生活带来什么影响,但是此刻我再次与她偶遇在后海,她已经让一位路人对她产生了佩服之情。

把创业挂在嘴边的人,不管是出于什么压力和动力之下,如果能不断提高行动力和执行力就好了。

(本文为作者原创,尊重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作者名骆驼ET及出处公众账号创业者的日常)
楼主 cyontheroad  发布于 2016-10-28 17:40:22 +0800 CST  
@woshidhaoren 2016-10-28 17:06:49
写的很好,支持,加油,收藏
-----------------------------
谢谢支持
楼主 cyontheroad  发布于 2016-10-28 17:41:14 +0800 CST  

楼主:cyontheroad

字数:113972

发表时间:2016-10-04 16:5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1-10 11:01:30 +0800 CST

评论数:265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