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家乡纪事 鲁西北农村风情画卷

(十)家乡纪事之自行车续
自行车用骑得久了,难免有些小毛病。
常见的有一种,碰下摔下,车把方向就和车轮不一致了,有可能车把朝前很正,轮子却偏向一边了,这时面对自行车,双手握把,双膝把车轮夹住,手左右一使劲,就正过来了。
过段时间,车胎就得打气,那时的打气筒非常笨重,不像现在的轻巧省力。打起来很费劲,小朋友都压不动,有时使劲一压,能弹回来伤着下巴。
如果老是掉链子,就应该考虑是链子太长,松了。这时要把链条从齿轮上取下来,拿冲子(一种后粗前细的铁椎)把链条卸下几花儿(几节),剩下的再连上,这样就比较紧,不容易掉了。卸下的链条攒多了,可以制作洋火枪——一种以火柴头为火药的自制玩具枪。
老掉链子,也有可能是中轴和后轴不在一个立面上了,这就要动手术了,拧松后轴两边的螺丝,反复调节后轴的位置,令其与中轴对准,然后两边的螺丝再上紧,把车轮控制在正中,这是个很繁复的过程,记得父亲当年一调就是好半天,因为没有精确的工具指示测量,只能靠感觉反复调节对齐。
骑一段时间,链条和齿轮就干涩了,骑起来费劲,就要告油(上机油),这活小朋友就可以做,拿出油乎乎的白酒瓶子装的机油,取一根柴火棍,蘸了机油点在链条上,一边点,一边摇动脚蹬,使机油均匀分布,这样骑起来就轻快多了。
自行车辐条也很重要,如果辐条松紧不一,那骑起来,因为受力原因,车轮肯定是类似于椭圆形,骑着费劲,这时就要用扳手把轮圈辐条上紧,至少松紧一致。严重一点的情况,是轮圈弯了,整个轮圈不在一个垂直面上了,类似乌比斯环的意思,家乡管这叫车龙弯了,车轮走出来的轨迹像画龙,骑起来感觉飘忽不定,飞一样的感觉。这时候就要请人修理,自己家不行,没工具,专业说法说拿龙,很高大上的名字,好比是擒龙手。马志明的相声里说:待会出去我给你拿拿龙,就是修理教训对方一顿。
常见的毛病是漏气。如果是小铁钉之类扎了小孔,车胎就会慢慢的漏气,早上打的气,晚上或第二天就没了,叫“慢撒气”,如果是较大的啤酒瓶渣之类,那就麻烦了,打完气直接就没气了,这是扎得洞比较大了。
这时就要把自行车倒置,车座和车把朝下放平,首先放掉车胎中的余气,用扁头的撬胎棒撬开外胎,扒出内胎,再打足气,端一盆水,把内胎放到水中,分段检查,有气泡冒出的地方即是漏气点,放气,用小锉把漏气点附近锉一下,使其粗糙,方便粘,再找一段废弃的旧内胎,剪下一个小圆形,也用锉锉一下,取补胎胶水抹均匀,粘好压紧。静置片刻,再次打气入水检查,一是看是否粘牢了,二是检查是否还有其他漏气之处。
检查无误后,擦干内胎放回,外胎也装回原处,打气,但是自行车这时还不能用。取一根木棒,捶打外胎一遍,这样是为了保证内胎和外胎有小褶皱的地方能弹开,防止折叠的地方压力过于集中而爆裂,这项工作通常是由我来进行。
自行车爆胎也不是没有,打气过多,置于夏日阳光下就很危险。记得上学时的车棚是在学校东墙,夏日的傍晚,夕晒很厉害的,大家正在安静的自习,忽然一声类似鞭炮的脆响,有自行车爆胎了。给无聊的学习带来一阵开心的笑声,结果放学一看,车主人是老朱,就是笑的最响亮最欢快的那个同学。

楼主 北国之春2019  发布于 2019-06-25 10:56:17 +0800 CST  


楼主 北国之春2019  发布于 2019-06-25 12:28:30 +0800 CST  
(十一)家乡的红薯
红薯最早是明朝由菲律宾传入我国南方,据说当时该国不允许红薯出境,有个商人把红薯藤编到船上的缆绳中才得以偷偷带回,所以红薯也叫番薯。番者,外国也。
家乡沙土地多,宜于红薯生长,所以经常种植。种红薯可以在春天也可以在夏天,春天的叫春红薯,收了麦子再种的叫麦茬红薯。一般夏天种的比较多,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地力,收了麦子种红薯,一年两季。
种红薯要先育苗,用去年的红薯,置于潮湿的红薯床子上,让其发芽生长,待芽长到一定程度,就剪下来,剪为20厘米左右小段,保留两片以上叶子。这样就可以种了,类似葡萄、石榴之类木本植物的扦插繁殖,自己育苗比较麻烦,往往成批的买来,秧子下端还带着泥土。
生完芽的红薯,叫做红薯母子,已经没有多少营养,口感也不行了,处理不好还有可能中毒,人们一般不吃。家乡有句骂人脑子笨的话就是:你是吃红薯母子长大滴啊?
田地里事先打好了垄,种红薯的垄要高出地面25厘米左右,宽80厘米左右,这样红薯比较容易长,照顾和收割也方便。将截好的红薯苗插入提前浇好水的小坑,用土封好就行了。记得小时候有块地,离河比较近,就是种的红薯,河里有水,挑来浇水很方便的。
红薯打理起来比较方便,除一两遍草,翻一两遍红薯秧子就行了。有那讲究的,要掐心,这样使红薯的营养专心长到红薯上,不浪费在枝叶上。后来游历四川,发现那儿红薯——他们叫红苕,特意不掐心,就让它肆意长叶,因当地人很喜欢吃红薯叶儿,红苕颠颠。
红薯是会开花的,在南方见到过,但是北方很少见,可能是气候原因吧。
秋天,霜降前后,就到了红薯收获的季节,这时,扯起红薯秧子,可以看到红薯的生长,已经使得地皮出现了裂纹,裂纹越大,说明红薯越大。儿时如果家里没种红薯去偷别人的,就是选择这样的地方下手,这地儿肯定有红薯啊,红薯就是这么实在。大人准备好倒锨(镢头)、扁担、筐,拉着车,然后在地里忙碌一番,大人镢头翻出了红薯,小朋友拣到筐里,轻轻倒在车上,女主人则挑了红薯秧子,准备装车拉回家,这是很好的饲料。
家乡的红薯分为两种,红瓤和白瓤的,前者甜、软,或蒸、或煮、或做粥、或焖于灶中、或冬季烤于炉上,都很美味,漂泊在外,冬天街上的烤红薯也多为这种。
白瓤的干、面,不很甜,但口感紧实,满满的获得感,甚至有点噎人,各有风味吧。不过后者含淀粉比较高,可以去漏粉干(换粉条),也可以用铡刀切片晒干留着,到时或直接吃,或炸着吃,软韧有嚼劲,是儿时的美味。
红薯的储存也很重要,一般是放到红薯窨子(地窖)中,类似一口井,深5米左右,直径1米多,两侧留好脚尖大小的坑,方便蹬踏攀爬,最下面是向外拓展的圆空间,整个印子的空间像个印章。红薯在里面,可以放至次年春天而不坏。记得小时有个同学家就有个这样的窨子,那时喜欢上他家写作业,原因可能不仅是因为他家树上有木制的风车,也是因为可以在窨子里爬上爬下小友们一起嬉戏吧。
楼主 北国之春2019  发布于 2019-06-26 15:01:27 +0800 CST  
(十二)家乡纪事之又见炊烟
陶渊明有诗云: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刻画了温馨的乡村画面,其实炊烟不仅是温情脉脉的水墨画,更是打赢了险恶的生存之战的象征。民以食为天,历史书上常见百里千里无人烟字样,没有烟,就是没饭吃,也就没有了人。看到炊烟,总是让人感觉那么踏实。
作家刘世河说,这炊烟就是咱庄户人家灶台上开出的花,花一开就有饭香,日日有饭香就是好日子。信然。
家乡地处华北平原,没有那么多的树木,做饭用的燃料多是就地取材,像棉花柴、棉花茬子、棒子秸、高粱秸、豆秧子、麦秸、植物叶子之类。
记得那时厨房一般在东屋,靠墙盘了灶。笨重的大铸铝锅加了水往灶上一蹲,下面就烧起来,当时还有风箱,呱达呱达拉着,就像鼓风机一样,火就旺了。
生火是个技术活,燃料先软后硬。首先引火之物得是麦秸,因为麦秸是小麦收割后通过碾子碾压脱粒的,所以麦秸已经被压得扁平柔软,好点着。那时麦收以后,通常把麦秸堆垛起来,上面涂以拌有麦秸的黄泥,用来防雨,这样可以长期保存。《聊斋》中狼的故事中,屠夫回来遇狼,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就是这个意思。
麦秸好着,但是火不硬,不宜做饭用,一般用来引火,偶尔用来在小炒勺里给小朋友摊个鸡蛋,这还是可以胜任的。
夏天了,天热,这时就在外面做饭,外边的灶,有泥做的高高的烟筒,有抽劲,就可以不用风箱了,自己就着的很旺,烧火的一般就是家里的小朋友。
偶尔也有烧木柴的时候,就是村里过事儿的时候,红白事儿,这时候就找来一些不成材的木头,填到新盘的大灶下面,火力旺而持久,适合做大锅菜飨客。
一般情况下,锅里的饭很简单的,往往是蒸包子、熥馒头,夏天凉面条,冬天煮玉米面粥,家乡叫粘粥,偶尔由小朋友来烧火,大人在上面炒菜,夏天可能是丝瓜、瓠子、西红柿,冬天就是白菜豆芽。
炊烟是作息时间表,一大早就冒出了炊烟,这是勤快人,吃罢了好下地干活,晚饭的炊烟很晚才升起,看得出这是很辛苦的一天。
通过炊烟可以看出这家人的饭菜情况,烟快烟急,一会儿就好,这也就是热热馒头;烟厚且时间较久,可能是新蒸了一锅馒头或包子;烟轻薄而时间更久,时断时续,做好吃的呢,烙饼、烙盒子,这都是慢火吃功夫;烟时厚时薄,时断时续,时间还久,可能是来客人了,煎炒烹炸。炊烟一停,这就该去啦,这都是经常蹭饭的人总结的经验之谈。
还有一种,勉强可以称为炊烟,就是冬天时家里熰(ōu)炕,也就是烧热炕头,这也是连着烟筒的,一般是用棉花柴等硬火急烧,然后覆以碎棉花叶、豆叶等,使其慢慢无明火燃烧,可以保证暖和一宿,那是没有暖气冬天里的牵挂。
烧炕的烟预示着寒冷冬日的温暖,袅袅炊烟召唤干活的农人回家吃饭,这都是稳定、回归的象征,孟浩然诗: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如果是在外游历的人,见此情此景,岂能没有乡愁?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勾起我回忆,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
楼主 北国之春2019  发布于 2019-06-27 15:43:43 +0800 CST  


楼主 北国之春2019  发布于 2019-06-27 15:49:12 +0800 CST  


楼主 北国之春2019  发布于 2019-07-01 10:30:36 +0800 CST  


楼主 北国之春2019  发布于 2019-07-02 11:04:33 +0800 CST  
(十三)家乡的枣
家乡有句谚语:枣芽发,种棉花。棉花是家乡重要的经济作物,而枣树则是很常见的一种——果树吧。记得老家院里就有不下二十棵枣树。
枣树长得很丑,尤其冬天,黑乎乎长满皴皮而有刺,但却是很好的木材,像车轴之类经久耐用的部位,得用枣木。白居易诗云:君若作大车,轮轴材须此。
春天来了,枣树的虬枝上爆出来一点点绿芽,这时也是种棉花比较忙的时候。那时没有专门卖棉花种子的,都是去年自己地里收的棉花,留下好的作为种子。种棉花之前,要把棉花种子泡好,放在温暖的炕上,包上被子让它生芽了才能去种,这种活对温度和时间要求都很严,如同孵小鸡一样,非老手不可,即便是老手也得不合眼忙上几天,哪有功夫去欣赏枣树发芽?
夏天,新生长出的枣树嫩茎上突出了一疙瘩一疙瘩小米粒大小的花骨朵,象攥紧的小拳头,不几天但争先恐后的开放了,花很小,只有黄豆大小,却有五角可爱的绿色花萼,五条黄色的花蕊,散发出幽幽的清香,当然必须静下心才能闻到,枣花蜜是等级比较高的蜂蜜呢。
枣花谢了,从树下走过,就会簌簌衣巾落枣花了。渐渐生出来形如小陀螺的小枣儿来,不过是倒着的,尖朝上。
农历七月中旬,向阳的枣儿尾端已经变红,这种枣已经吃以吃了。少年免不了偷偷上树摘了吃。杜甫诗说: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家乡俗话,七月十五枣红圈儿,八月十五枣落竿儿,比较乡土的说法是,七月十五枣红腚,八月十五打个净。
八月中旬,远远听见村里别人家哗啦啦打枣的声音了。父亲找来一根长棍,上面再绑上长竹竿,用装化肥的编织袋子做的“卧单”(大型的包袱皮儿)铺了地,就挥杆打起来,小朋友们就奔跑着去捡掉落的枣儿。这时难免有树叶被误伤,飘飘摇摇的落下来,为了吃枣,也顾不得了。边捡边挑着最红最大的吃起来,还要互相比一比,谁拣得最大。新打下来的枣,脆、甜、水嫩。那时几十棵树,收个几麻袋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收得多就卖掉,奶奶娘家所在的村就有烧枣的,大量收购,在窑里烧制为焦枣,往外走,说是泡茶用。
卖之前,要挑些自己留下来吃,一部分是放到屋顶晒干,便于保存,可以用过年蒸糕、来年包粽子,老人过寿还可以蒸花糕。另一部分可以做成醉枣,也叫酒枣,家乡叫蹦枣。
蹦枣对枣的要求很高,不能是坏的、裂缝的、有虫眼儿的,被竹竿直接击中有内伤一捏就软的,也不行,熟太过也不行,这样不光蹦不好,还会影响别的枣。挑选那光滑、成熟、圆润的,洗净晾干,准备好釉面磁坛,也刷好晾干,枣子于当地产高度白酒中涮过,放入坛中,再倒入适量白酒,取一碗倒置坛口,用泥把碗与坛的接口处涂严实,放到阴凉处就可以了。先人总结说:酒多味苦,酒少味酸,高热则腐,漏气则烂。
家乡的醉枣,往往要放到过年才打开。拍开泥封,咕噜噜,把醉枣倒入盘中,滚圆红润的枣子,跟新摘下来一样,似乎比原来时还大了些,颜色更加靓丽,表面闪着暗红的光,入口更脆了,口感变软了,枣皮变薄了,仔细回味,枣香里还有一种淡淡的酒香,醇厚香甜,作零食佐酒皆可,是一味待客的佳品呢。

楼主 北国之春2019  发布于 2019-07-02 14:40:37 +0800 CST  


楼主 北国之春2019  发布于 2019-07-03 09:14:47 +0800 CST  
(十四)家乡的稿荐
家乡的稿荐,书上说是用稻草或谷草编成的长方形织物,可作床垫,其实就是草垫子。《广雅》:稿,禾秆也,荐,席也。小说《美食家》中提到,苏州有家百年老店就叫“陆稿荐”,以“酱汁肉”名扬姑苏。说是当年善良的陆姓老板收留一位老人过夜,老人在灶前,以带的两只陶钵为枕,睡在自己所携的稿荐上,走时无以为报,以稿荐作酬。按老人嘱咐,老板每天自稿荐中抽出一根禾秆放在灶膛内,结果烧出来的肉异香扑鼻,味道能飘几条街,生意火爆。后老板有所领悟:两只陶钵相对作枕头用,口口相对,岂不是个吕字,莫非此人是吕祖下凡不成?心怀感激,遂更店名为陆稿荐。
稿荐的称呼,应该是早在唐朝就有了,唐代诗人王梵志诗:草屋足风尘,床无破毡卧,客来且唤入,地铺稿荐坐。《水浒传》第28回,说武松发配孟州,狱友向他介绍牢狱里的情况,一床干稿荐把你卷了,塞住你七窍,颠倒竖在壁边……够残忍。
记得小时候,夏天收割完了麦子,一般就是连着麦杆麦穗一块用驴或牛拉着大碌碡(家乡叫混驼子)碾了收获麦粒。但有的时候也会让小朋友们提前挑选一下麦子,不要绿杆的、发霉的、瘦弱的、瘪的,选那成熟的、麦秆圆的、健壮的、较长的,用剪刀剪去麦穗或以棒槌击之,捋去麦叶,留下光杆儿,准备编稿荐。
小朋友嘛,边干边玩儿,弄点洗衣粉,放到小瓶子里,兑上水,掐一节麦秆,就成了一个简单的吹泡泡玩具,蘸了水,边吹边跑,场面一度十分热闹。
麦秆提前拿干净水泡上,这样编起来有韧性,不易折断,先是五六根编在一起,就象女生的麻花辫儿,如果用来捆东西就叫草药儿,随编随续,编成一个个长条,然后再把长条编成一整个长方形的席子。灵巧的人还会在周围编上花边,这样既美观又耐磨。如果有富裕的麦秆,奶奶和姑姑们还会用麦秆编个扇子,装上麦子做的把手,给小朋友用,可以扇风。记得那时只有小卖部老板、吃公家饭的人家里才有现在那种蒲扇,一般有麦扇用就不错了。
稿荐编好了,晾干了就可以用了,冬天可以垫在褥子下面作床垫,御寒。夏天的夜晚,吃罢了凉面(家乡叫喝凉汤)就在院里、场院里铺上稿荐,躺在上面休息,打着扇子,看着星星,听奶奶讲故事,记得她讲过一个一只青蛙修行变成一位公子进京赶考的故事。
有时屋里太热,就睡在稿荐上,厚厚的稿荐,能隔开地上渐渐渗出的凉气,睡梦中还能闻到麦子的甜香气息。现在人们所用的都是竹凉席、空调,回到家乡,稿荐已经很少见到了,估计现在的年轻人连稿荐是什么都不知道了。
楼主 北国之春2019  发布于 2019-07-04 17:28:29 +0800 CST  
家乡民谣:老师老帅快放学(XIAO),家里煮滴凉面条,一人一碗零一勺,去滴晚了落不着。
楼主 北国之春2019  发布于 2019-07-04 17:32:14 +0800 CST  
老师老师
楼主 北国之春2019  发布于 2019-07-04 17:32:27 +0800 CST  
(十五)家乡纪事之嫁女
家乡童谣:小黑妮,拔草根,拔来草根喂驴驹。驴驹长大了,黑妮出嫁了。爹也哭,娘也哭,可惜驴驹不会哭,嗷嗷的叫了一上午,生动描述了嫁闺女的场景。
在经历了说媒、相亲、过节送礼、扯衣裳、落帖儿、定日子之后,嫁女的时刻终于来临。
其实嫁女的准备工作早就开始了,有一些陪送(陪嫁)的家具用品,三屉桌、餐桌、椅子、板凳、立柜、箱子、拜匣、洗脸盆架,早早就要请木匠到家来打制。备好木料,准备好茶水点心,木匠往往一住就是十天半月,东西多的时间更长,打完了上清漆、上油漆,讲究的要上三到五遍,那时手艺好的木匠,不好请呢。
被褥也要准备,几铺几盖嘛,条件好的得八铺八盖,请那邻居心灵手巧针线活儿好的人,到家来,提前做好了,用多少棉花是四斤、六斤也得是双数,被子嘛,白头到老好好过一辈子。
男方准备了三转一响,嫁闺女的也不含糊,那时常见的就是自行车、挂钟和留声机了,黑胶片的留声机,一开始刚流行时还是手动摇把上劲儿的,听一会儿就得动手摇摇,后来才兴电池的,现在不多见了,淘宝上卖几千块呢。
一些日用品也得提前置办,什么洗脸盆及各种盆、穿衣镜、暖壶、茶具、餐具、花瓶、毛巾、毛毯——往往是新娘闺蜜送的、水桶,还有最重要的搓衣板儿。
提前几天,请来的亲友就来帮忙了,送陪送的是谁,都是谁跟着送闺女,这都要提前商量好通知到,准备好烟酒瓜子糖果,以便接待接陪送的、接亲的。
嫁女当天,天还没亮,接陪送的就来了,是男方请来的棒小伙子,专门来抬陪嫁的东西,那年月哪有车啊,就是靠人抬,两人一组,桌椅板凳、被褥日用品,都系着红起里儿(绳儿),拿绳子绑好了,抬到男方家中,那队伍,浩浩荡荡,队伍越长,说明女方家里气势,陪送多,将来孩子不受气。陪送的自行车由人骑去,但是得有小男孩一名随行,称之为押车的,是由古代押轿发展而来,一般挑选女方侄子之类的比较机灵的一个——啊,我似乎明白为什么我小时从来没押过车了。
接陪送的来得早,讲究是天刚亮就接到男方家,所以接陪送是个比较辛苦的活,三四点钟就得起来。
送闺女的人当中,没有父母,一般是新娘的大哥大嫂、大爷大娘(伯、伯母)或叔叔婶婶、舅舅舅妈,人数是成双成对,而且得是全乎人儿,上有父母、下有儿女、夫妻恩爱、兄弟姐妹和睦、儿女双全,要明事理脾气好,不能找那脾气怪的,酒量大当然更好了,但不能是爱耍酒疯的,怕搅和事儿。
吉时已到,新郎在唢呐声中来到,按说得喝进门酒,不过一般都让新郎的伙伴代喝了,新郎客套几句,闺女哭辞父母,上车,当时比较高档的是拖拉机了,送的人端着母亲亲手煮的半生不熟的饺子,一同逶迤而去。
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从此就是别人家的人了,除了第二天回门以外,以后只有过节过年走亲戚才会回来看看了。
楼主 北国之春2019  发布于 2019-07-08 11:38:06 +0800 CST  


楼主 北国之春2019  发布于 2019-07-08 15:31:47 +0800 CST  
(十六)家乡纪事之娶媳妇
娶媳妇是大事,老年间更复杂。
以前结婚早,男孩如果不上学可能十六七就要说亲了。首先找媒婆,让人家给说个对象,不能空着手,至少得给人家做双鞋吧,有的是拎些个鸡蛋。
媒婆介绍完了,不能只听一面之辞,得打听打听,通过亲友,侧面了解女方情况,健康状况、家庭条件、脾气长相、人际关系,女方当然也不闲着,也得打听。这时候就看出人缘来了。如果那人缘不好的、爱得罪人的,免不了有人给添枝加叶,往往给搅和黄了,还有因为这个闹矛盾的。
如果双方都觉得可以,就可以相相了,就是相亲,一般是在媒婆陪同下到女方家里,女方父母看看小伙子长相打扮,聊聊天看看谈吐如何,如同面试,如果通过就定下来了,如果不满意,就有乐子了,有个大字不识一个的老伯,对小伙子瞧不上,就找来纸笔,写了个根号2,问小伙子这个题怎么算?难为他怎么学会的?小伙子小学都没毕业,自然知难而退。
有个故事说的是一家人有俩闺女,大闺女好看,但是下肢行动不便,是个瘫痪,二闺女较丑,但健康没问题,媒婆为了促成婚事,就请小伙相亲,相亲请小伙吃烙饼,大闺女负责坐在炕上摊饼,准岳母烙饼,二闺女负责端饼上前,完事问小伙,两个闺女喜欢哪个,是摊(饼)的,还是端(饼)的?小伙当然选摊的啦,结果结婚以后才发现是个瘫的,找媒婆,媒婆振振有辞,你自己选的摊的嘛,当然这是个笑话。
相亲成功,那就“见面”吧,见面是特指的专用语,是个仪式。双方亲友组团,在县城或在哪儿,男女双方见面,有机会聊几句,如果亲友都无异议,男方把见面钱一给,这叫“成了”。亲友团成员回家,往往就被问道:成了吗?嗐!又没成!这意味着,还得至少再来一轮。
如果成了,这就相当于正式确立恋爱关系了,那就择机去扯衣裳,就是到县城给女方买够做几身衣裳的布,也有双方亲人陪同,往往是婶婶、嫂子之类,给把关。但是扯几身儿呢,还有布的质量不一,价格不同,棉的、的确良、迪卡、晴纶、涤纶、条绒,女方想要好的,男方想少花钱,双方好说话还行,一方不好说话,这就得崩了,老家叫“散”了,其实从这时起,双方就在争夺话语权,不能让步,要不然婚后也受欺负,有时钱倒成了次要了,你得瞧得起我,舍得为我花钱,不舍得就是觉得我不值呗,那还结个什么婚?
双方圆满扯了衣裳,这就进入一个较为漫长的考验期,一般一到两年,也有时间更长的,逢年过节,小伙子都得由长辈或哥哥领着上门送礼,点心匣子、白酒两瓶、节令食品月饼之类,不能再少了,遇到农忙,收麦、浇水,或者家里打坯盖房之类,小伙子得积极表现,上门服务,赴会了,得主动邀请女方赴会,给买东西,如果稍有怠慢,可有悔婚之虞。
考验到一定时候,经男方提议,落帖儿,就是双方交换生辰八字,正式确定订婚关系。条件好的,要操办一下,热闹程度仅次于婚礼,条件一般的呢,双方商量着办,总得有个仪式。此时应有彩礼钱,用于置办女方嫁妆。
知道了生辰八字,然后就是请先生,看日子了,日子多选几个,通知女方,让女方选择,这时也要谨慎小心,因为男方希望早结婚,家里能多一个劳力,女方不愿早放人,日子就很重要了,还真有因为什么时候结婚闹翻的。
一旦确定日子,婚礼就进入倒计时了,男方早盖好了五间大瓦房,带出厦的,现在就得确定请客名单,当年你给谁随过礼,找出那个破破烂烂的小本儿,都记着呢,按图索骥,安排人送信儿,哪天哪天结婚,得安排几位信使,借来自行车,各村送信,根据道路远近、顺路不顺路,合理安排。
村里的大柜,也就是红白事儿总管及其助手,村里专门在事儿上做饭的大厨,也得拿上两盒烟去通知人家,以免到时档期排不开。
自家的兄弟,新郎的叔叔大爷,也得叫到家里来,安排接陪送的人,请电影、请吹的、请大喇叭,拉菜单子,鸡鱼肉蛋、粉条白菜、油盐酱醋,答谢帮忙的人用的烟酒,都得提前去县城采买,这得赶着车去,拉车子。新郞的婶婶大娘,也别闲着,借东西吧,盘碗筷勺、板凳桌子、马扎小凳、茶壶茶碗。。。。。。。
头天下午,请来的大喇叭已经安放在房顶上了,唱片一般是吕剧小借年乱弹之类,后来是流行歌曲,总之昭告附近村民,俺小儿要结婚了~
结婚当天,接陪送的人早早把陪嫁的东西接回来,新郞及接亲团的成员准备好充足的红包、烟,吹吹打打,到女方家接亲。一路说不尽的拦路要红包、要香烟,此时,即使是个放羊的、要饭的无关之人,也可以截住迎亲队伍,伸手要烟,否则吹鼓手就得一直吹,这是受欢迎的。
或自行车,或拖拉机,把新娘接回来,那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山人海,院里已经是一片热闹,厨房,一般是露天的,已经刀勺齐响,菜提前备好了,炒就是了,大席摆下,亲戚坐席,新亲当然第一席,新娘拘着,不能吃或少吃东西,送亲的和迎亲的要较量一番酒量,如果落败可是一辈子的话把儿了。
晚上放电影,有的自己请,有的是有人送,关系好的送好几天的电影呢,一般第一部是唱戏的,第二部是彩色宽银幕香港武打故事片,找个空旷的麦场上放起来。平时爱看电影的半大小子,嘿,不看了,他们另有要事,干嘛呀?听说话儿的。就是听墙角,或窗下,或门外,聆听新人的新婚之夜,也算是一种别致的现场音频性教育吧。
第二天,新人回门了,主家可不能闲着,那一堆堆的盘子碗,桌椅板凳,得还啊,还有菜,一般都得有所剩余,切而未炒的茄子芹菜,哪吃得了啊,装到借来的盆里,不能还给人家空盆是不是。
楼主 北国之春2019  发布于 2019-07-10 09:12:29 +0800 CST  
(十七)家乡的吆喝
儿时,超市还不像现在这样到处都是,买东西不是很方便的,那时都是各式各样的小贩,到村里来贩卖物品或服务,我们管这种商业行为叫“串乡”。清代有本书叫《串雅全书》就是记录的游医、走方医生的方子,“串“字可谓贴切。北京人管那些没事爱在胡同里闲逛的人,叫胡同串子,同一义也。
那时没有电喇叭,就是靠嘴喊,也有用一些工具充当喇叭的。比如有一种,是拂笤帚的(拂,捆的意思,家乡说拂他,一般就要干仗了),手里拿一串串在一起的黑铁片(铁叶),抖动起来,哗啦哗啦响,这时奶奶就呼唤我,抱上一些收割后打去粮食的黍子杆,到那人面前,他腿上套着厚厚的人造革的半截皮裤,把黍秸用双膝夹紧,双手灵巧的忙碌起来,但见绳子翻飞,一会儿一把漂亮耐用的笤帚就做好了,通常多做几把备用。
常见的是卖豆腐的,他们敲梆子,梆、梆、梆,这是干豆腐,梆梆、梆梆、梆梆,这是水豆腐,通常在早上,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这是老豆腐了,当地特有的,不是豆腐脑儿,通常在晚上。
还有卖香油的,是拨浪鼓,不浪不浪不浪,这是卖香油的来了,那时的香油,金贵,一般都就是拿个小瓶小壶去打,卖香油的人,根据你要的份量,用他那个圆圆的形似皮球的不锈钢工具—香油葫芦盛给你,锃亮,里面分隔成不同的小格,不同的形状,装满了是不同的份量,很精巧,这就是卖油翁了。盛完了,给你打之前要沉一下,为得是让上面的香油滴回桶内,以免浪费。
另一种也用拨浪鼓的,是杂货商,针头线脑的,有的也卖糖人,染得红红绿绿的,极为硕大,快赶上小孩子的手了,获得感很强的。才5分一个,没钱买,可以去拣牙膏皮啊、旧凉鞋之类的来换,当然大人都换针线之类的用品。
还有一个,是喊的,临清酱菜。临清酱菜很出名的,道光二年被朝庭列为御用贡品。那个老头穿着厚厚的黑棉袄,赶着驴车,拿着白铁皮的喇叭筒吆喝:临清酱油、临清醋、十香菜、疙瘩丝、疙瘩皮,声音悠远,能传半个村没问题。
还有卖豆芽的,他喊出来是三个字“豆芽了~“最后一个了字,调门儿往上走,拖得很长,多长呢,当地开玩笑说,某某村小,多小呢?卖豆芽的头一回来,骑着自行车进村就喊,结果“了”字没喊完,骑出村儿了。
卖油条的,“香油~~~麻烫”,当地管油条叫麻烫,也叫果子,香油的“油”字,音儿拉得特别长,往往是粗而低沉的老年男性声音,香油,也是真的,植物油里要添加香油的,这样炸出来,软。儿时家境一般,油条与我基本无缘,为何说基本呢,有时能吃到,如果是亲戚看望奶奶,往往会带上10根来,算作看望老人的礼物,相当于现在的脑白金,偶尔就能吃到了。
有一个比较牛的人物,劁猪的。《西游记》中, 师徒四人来到女儿国,那儿称呼男性为人种,见到四人,女人纷纷来抢人种,八戒为了避免被抢,直接声明自己是销猪(劁过的猪)。此人高大帅气,他骑的自行车上,用铁丝挑着一截红布,风中飞舞。吆喝起来,听上去特别苍桑,带上当地口音就是“瞧~~~柱、浩”,普通话应该是“劁猪呵”。为什么说他牛呢,因为他一来,全村的狗都叫了起来,因为他不止劁猪,也劁狗,狗们的记忆深处是忘不了他的。有一次邻居家劁猪,正值午饭时间,留饭,飨客的主菜便是所劁下之物。
其他象磨剪子来抢菜刀~~,他是带板凳的,比较常见了。还有换壶底换锅底~的,《智取威虎山》中的小炉匠好像就是干这个的。那时人们过日子细致,锅底壶底,漏了就补,实在不行了,就换个锅底,锅帮儿还能接着用,还有锔盆锔碗锯大缸的,破了的碗都能给你锯上,不带漏汤的。小时候记得有个游戏,就是小朋友围成一圈儿,手拉手,一齐喊:锔盆锔碗锯大缸,洋骡子洋马拉皮箱……(中间忘了)…吃红饼子(高粱面饼)蘸辣椒,越吃越上膘儿。
还有的,是自带音效,无须吆喝的,那就是打铁的。通常是父子二人,带着帐篷,找个村中的空地,支上炉灶,叮叮当当就打起来,火星四冒,既修理农具,也卖新的,一个村儿能待个十天半月的,晚上就住在帐篷里。小时候玩吸铁石(磁石),喜欢去他们那儿吸些打下来的铁屑,铁屑立起来,磁石就变成一个小刺猬,是难得的乐趣。
蹦苞米花的,也是不用吆喝,苞米花做好了,打开高压炉罐的时候,一声巨响,“呯”!令人掩耳,这还用吆喝吗?
楼主 北国之春2019  发布于 2019-07-11 09:27:18 +0800 CST  


楼主 北国之春2019  发布于 2019-07-11 09:34:54 +0800 CST  


楼主 北国之春2019  发布于 2019-07-11 17:32:49 +0800 CST  


楼主 北国之春2019  发布于 2019-07-12 08:47:48 +0800 CST  
(十八)家乡纪事之家乡的虫
惊蛰过后,春雷惊动了蛰伏的昆虫,最早见到的是晌午转(家乡读晌糊转)。春耕过后,要用耙子耙地,把耕地翻起来的大土块打碎,这时需要一个小朋友蹲在耙上,压沉儿,以便使耙齿深入地面。耙地时,经常会耙出来一种短短的黄褐色的虫,下面是一个圆柱,上面是一节节儿的,如果对它念动咒语:晌糊蓝,晌糊转转,上面的一节节的脑袋就转动起来,很好玩儿,后来知道这是大豆(四声)虫的蛹。
初夏时节,村边田野里会有一种黑色的类似金龟子的虫,飞来飞去,也飞不高,落在棉花或草的叶上,掰一段柳枝,插在地上,也会招来这种不少虫子落在上面,黑老妈虫,捉了装在罐头瓶中带回家喂鸡,鸡下的蛋黄颜色更深了,发红。
仲夏时节,就到了抓知了猴的时候,家乡叫结溜儿爬,傍晚时分,在树下寻找刚开一点儿口的小洞,用手轻轻挖大,把一根树枝探进去,知了就会抱着树枝爬上来。再晚一点,天黑了,可以打着手电,在树干树枝上寻找,如果晚了,就上树枝上够不着了,再晚就蜕了皮不好吃了,不过蝉蜕的皮也可拣来,攒多了可以卖给药铺当药材。
暑假时,在树下写作业,有时会有天牛掉下来,家乡叫老牛,黑底白波点裙,长长的触角就像戏里美猴王的雉鸡翎,还真有点像缩小版的牛,弄个绳子系住,可以像放风筝一样玩儿,只是要小心它的牙齿(其实不是牙),防止被咬着。
螳螂,家乡叫当螂,曾经在旧墙的墙角见到过,修长的身材,举着一对大镰刀,两只大眼睛,不怒自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当时流行一部评书,叫螳螂拳演义,大侠都跟螳螂学本事,对螳螂有种由衷的敬畏。
蝼蛄,家乡叫拉蛄,灰不溜秋,长得也不像蚂蚱那么好看,令人生厌,而且听说是害虫,种子拌了农药,这都没药死他们,一脚踏去,叭儿,听个响儿也不错。
蚂蚱还行,不难逮,好玩,还好吃,揪下两只大腿,用枯草树枝一烤,美味。
如果说蝼蛄长得像南海鳄神,那蜻蜓就是王语嫣了。夏天雨后,蜻蜓低飞,可以360度急转弯,还可以空中悬停,颇似直升飞机,用大扫帚拍了,拿在手中,或绿或黄或红,翅膀薄得透明,六只小爪在你手心轻轻抓挠。她的纤巧和美丽,简直让人怀疑进化论,这是能进化出来的吗,恐怕上帝造她也得费好几天功夫吧?
还有因武亦姝而火的蟋蟀,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生活地点慢慢到暖和的地方。农村长大的我,还真没有亲眼得见蟋蟀的真容,却惊叹于诗经描写的细致,蟋蟀喜欢暖和,听到它的叫声,往往是傍晚,在做饭的大灶附近,却怎么也找不到。
如果看到地上有一小团儿一小团儿松土,那可能是蚂蚁要搬家了,预示着大雨即将来临,在蚂蚁途经的路上,用手指划一道儿,蚂蚁就有些惊慌失措了,向左走走,向右走走,不知道该往哪儿走了,最后还是勇敢的穿过指迹,继续前进。
少时,曾买过薄薄的一册《昆虫记》,读后觉得不过如此。后来才读到完本儿的,多达400多万字,至今尚未读完,她不仅仅是部自然科学著作,还是小说,更是哲学著作,其中大有深意焉。
楼主 北国之春2019  发布于 2019-07-12 10:30:01 +0800 CST  

楼主:北国之春2019

字数:54692

发表时间:2019-06-14 00:24:24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8-21 09:05:27 +0800 CST

评论数:16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