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字长篇章回小说连载《蜕变》,怀旧;励志;情色;商战。

纺织城是由国棉三厂、四厂、五厂、六厂等几个大型国营纺织厂和它的家属区组成的西安东郊一个人口聚集稠密区。西边是一字排开的几个大厂,东边的家属区形成了南北长达两公里的宽阔的街道。街道里布满了为这些纺织工人和他们的家属服务的菜市、商场、旅社、食堂、机关、学校等。家属区都是一排排一片片青色砖木结构平房。虽说是平房,但这些平房占地广阔,鳞次栉比,气势恢宏。尽管这里没有西安城里的高楼大厦,但繁华的程度,丝毫不比城里的逊色。
如鹄让候萍在她家附近,找了一家旅社。候萍让罗老师住在她家,学校后勤李季老师给六名男老师登记了每人一张1.2元的通铺床位后,大家步行去候萍家里。如鹄这才发现,罗老师还特意给候萍家里捎来了一袋玉米糁和几斤鸡蛋。
候萍的家就坐落在这浩瀚如海的平房中间。到家时,候萍的父母已经做好了一桌丰盛的饭菜,旁边还放着一瓶西凤酒,等待着大家的光临——如鹄知道,这显然是罗老师和候萍事先安排的缘故。
打过招呼,候萍把学校的同事一一介绍给自己的父母。在介绍到如鹄时,如鹄特别留意了叔叔阿姨的表情,他发现两人对自己似乎观察的尤其仔细,如鹄却装作没事一样说:“本来中午是要请叔叔阿姨去外面吃饭的,没想到您二老这样盛情。”
叔叔说:“小萍在学校工作给大家添麻烦了,我们也表示下谢意么。”
楼主 关中马  发布于 2016-08-11 23:46:25 +0800 CST  
和两边的住户一样,候萍的家也是由三间平房和平房外搭建的简易房屋组成,平房成了纯粹的卧室,简易房则是会客室、餐厅和厨房。老师们和候萍父母共十人坐在餐厅的一张圆桌上,挤得是满满当当。在履行了必要的诸如敬酒之类的客套后,大家随意地海阔天空聊起来。
不一会儿,饭桌上只剩下如鹄候萍和叔叔阿姨之间的对话。叔叔阿姨讲得一口山东味很重的普通话,老师们虽说可以听懂,可大家都不习惯讲普通话,或者根本不会讲普通话,只有候萍和如鹄都以标准的普通话,应对着她的父母。最后,大家都不太做声,变成了如鹄一人的侃侃而谈,如鹄精心的斟酌措辞,从目前形势,聊到国家发展大局;从“白卷英雄”张铁生,聊到无产阶级的教育路线。......
聊着喝着,如鹄感觉热,就脱去了蓝涤卡外衣。梳着光光的偏分头,身穿白衬衣筒进灰色西裤的章如鹄,更显潇洒,这身衣服虽说已不算新——两年前去贺贞家吃饭时,也是这身行头。可如鹄对自己这身春夏“礼服”非常爱惜,保管尚好,今天穿来,不似新衣眼扎张扬,倒显得质朴随和,毫不做作。
尽管章如鹄感觉良好,可作为一个农村青年,他在自己的心底深处,还是感觉到了在侯萍家里的不小的尴尬,感觉到即就是一些生活习惯上,城乡之间也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就在大家吃完饭喝茶时,如鹄站起身,想出门上厕所。心细的侯萍急忙上前,悄悄问是要上厕所吗?如鹄说是,侯萍就打开旁边的一个小门,拉亮电灯,又给如鹄交代用完后拉一下蹲坑上方水池下边的一条绳子,就会有水流下来,冲洗干净蹲坑池。
楼主 关中马  发布于 2016-08-11 23:46:58 +0800 CST  
侯萍拉上门出去了。如鹄蹲在便池上就是尿不出来。一是怕小便发出的声音让外边听见不好意思;二是在这样干净洁白的便池里拉屎尿尿还是第一次。任凭你再使劲努也不行,反而越努越没了便意。就这样,如鹄蹲了半天,没拉也没尿。感觉时间太久了,就站起来,穿好裤子,拉下绳子,马上有哗哗的流水出来,冲了一下依旧干干净净的蹲便池。
如鹄出来,罗雅琴说让叔叔阿姨休息,咱们出去逛商场。大家就和侯萍父母道别,出门,来到了家属区外边的大路上。大路边有一个公共厕所,大家都去上厕所了,只有侯萍在门口等。侯萍正要和刚刚上过厕所的如鹄说话,如鹄却捂着肚子,说今早好像是吃多了生红薯,有点拉肚子,就急急地进了公共厕所,解决了刚才并没解决的问题。
大家开始逛纺织城商场,李季老师顺便采买了学校需要的体育器材。当大家抱着体育器材回到了住宿的旅店,却不见了侯萍,大家就坐在旅店里的床边等。不一会,侯萍进来了,递给如鹄一个小纸包,说是治拉肚子的西药,让如鹄根据自己情况吃。轻微的话一顿吃一片,严重的话每顿吃两片,一天吃三顿。
侯萍的关心让如鹄有点啼笑皆非。但他不想把事情说透,只好在一个劲地表示感谢的同时,倒了一杯水,吃了一片药。罗雅琴老师却借题发挥,表扬侯萍老师对章如鹄校长关心得很是细心,也很特别,简直到了无微不至的程度。
楼主 关中马  发布于 2016-08-11 23:47:44 +0800 CST  
“关心莫错,谁叫我是校长呢?” 大家又看了一场朝鲜电影《卖花姑娘》,就到了晚上。按照中午约定,晚餐时,如鹄他们以学校名义请候萍全家来到了她家附近一家饺子馆。候萍父母和她的哥哥弟弟妹妹,都参加了学校的宴请。可在饭桌上,讲话最多的依旧是如鹄和侯萍。
第二天一早,大家又在候萍家里吃过了豆浆油条,就与叔叔阿姨分手道别,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到校的当天晚上,如鹄正在自己的宿舍兼办公室看书,王校长和罗老师带着候萍推门进来。大家坐定,罗老师就对如鹄说:“原来你去时,就已经知道了我和候萍的用意?”
如鹄说:“王校长提前告诉我,是怕我不知不觉中出洋相么!”
罗老师说:“当时是怕你知道了反倒不自然,容易出洋相,莫想到你这次表现得比预想的还要出色,候萍全家人都赞不绝口。”
王校长说:“这下我和罗老师把你们两个叫通了,你们俩就好好相处吧!”......
王校长和罗老师走后,一直羞涩地在一旁坐着的候萍,开始话多了起来。她问如鹄:“那你从啥时间开始有这个想法?”
如鹄故意说道:“就是去你家的前一天晚上么。”
候萍说:“我不信,我看你在我进校后,就对我特别的关心,难道当时就没一点想法?”
“不敢有想法么!我怕别人说我‘触碰了知青这条高压线’”——崇王公社就有一个年轻的生产队长和一个女知青谈恋爱,要和媳妇离婚,被媳妇娘家人告了,最后以“破坏毛主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伟大战略部署”的罪名,被判了八年徒刑。
“他已经有了媳妇,还像你们这里人说的‘吃着碗里的,瞅着锅里的’,这明明是胡来么!罪有应得!咱俩光明正大的谈恋爱,谁都不怕!”......
两人聊了很久。候萍又谈到了自己家人对如鹄的印象,看得出家人对如鹄的评价令候萍兴奋。她又问如鹄,不知你的父母能否瞧得上我这个未来的儿媳妇。如鹄说嫑看我家在农村,我父母开明得很,婚姻这事,只要我愿意,父母是不会阻拦的。......
楼主 关中马  发布于 2016-08-11 23:51:13 +0800 CST  
夜已经很深,考虑到应该注意影响,候萍要回去自己的房间了。如鹄礼节性的站起来,想要送送她。候萍却快速地抱住如鹄,飞快地在如鹄脸上亲了一口,说了句“我爱你!”开门就走。
如鹄愣了一下,脸上烧得火辣辣的。望着候萍远去的背影,如鹄用手摸着脸上刚才被候萍亲过的地方,这个年轻单纯的农村青年,此时显得是多么地激动,又是多么地兴奋!
到底是城里的姑娘啊!如鹄不由得想起自己寄托了几年感情的同学贺贞——如鹄将和贺贞的关系视为自己的初恋——可两人相处了几年,竟然没说过一个“爱”字,仅有过一次拥抱,却莫有过一次亲吻;和城里姑娘谈恋爱,很快就进行到了这种程度,这让农村青年中自认为思想开放也见过世面的章如鹄感到吃惊,觉得刺激,又期待着两人感情的更进一步发展。
第二天早上回家吃饭,如鹄就把候萍的事告诉了自己的父母。父母很高兴,也很担心。父亲说:“就怕将来两家作了亲家,候萍父母是城里人,和你大你妈坐不到一块。”
母亲也说:“我也怕人家父母瞧不起你,让我儿受委屈。”
如鹄说:“这一点我是自信的。要说能不能坐到一起,可以这样说,通过这次去西安观察,候萍父母读书并不多,文化知识肯定在我大你的下边哩!还有,候萍的老家也在山东农村,你怕啥?”
父亲说:“既然这样,你和候萍商量,合适的时候办几桌酒席,举行个订婚仪式,你们两人也好相处。”......
如鹄就和侯萍商量,候萍说城里人不讲究订婚,相处一段时间,认为合适时就可结婚;如鹄说,你就入乡随俗吧!咱不订婚,经常处在一块,人们会说闲话的。最后商量采取折中办法,可以订婚,但不大操大办。父亲就在家里亲自做了两桌酒席,请来了学校全体老师和本队接替胡三狗的胡貌儿队长、大队胡三狗书记。如鹄和候萍向来宾们一一敬了喜酒,宣告了两人订婚的决定。
楼主 关中马  发布于 2016-08-14 21:59:34 +0800 CST  
这可不得了了!农村娃和西安知青订婚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原底大队和白蟒原公社,尤其在教育系统反响更大。教师们在向如鹄表示祝福的同时,也投去羡慕甚或是嫉妒的目光;乡亲们见到如鹄父母,把儿子即将娶回城市媳妇,作为了百谈不厌的话题,这让父母亲脸面上很是光彩,为有这样一个了不起的儿子感到骄傲。
还有更加不得了也了不得的事呢!订婚不久,就到了“三夏”大忙季节。学校放了十天忙假。候萍放假后未回西安,一直在如鹄家自留地参与劳动。
炎炎烈日下,候萍带着草帽,穿着半新的红的确良短袖,脖子上搭着一条擦汗的毛巾,和如鹄一起割麦,拉麦,碾打,晾晒,......直到把夏粮全部入仓。
要知道,按照农村风俗习惯,未过门的媳妇,是不会参与婆家任何劳动的,更别说下地劳动了。候萍这种热爱劳动勇于吃苦的行动,又一次让乡亲们感到吃惊,大家不由得对老章家这位未来的儿媳妇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
在如鹄家里的表现就更不用说了。候萍在订婚以后,周日回西安的时间少了,大部分时间会在如鹄家里,帮着母亲干家务。母亲尤其喜欢这个未来的儿媳,两人在一起总有扯不完的话题,拉不完的家常。母亲也变着法儿,给候萍做好吃的饭菜。候萍最爱吃母亲做的浆水鱼鱼,她说纺织城有摊点也卖浆水鱼鱼,可她们和母亲做出的相比,味道却相差得远了去了。
楼主 关中马  发布于 2016-08-14 22:00:32 +0800 CST  
不知何时,父亲给家里院子栽了一棵梧桐树。不经意间,梧桐树干枯的枝丫上,出现了一大片紫色的花朵,浅紫夹杂些粉白,鹅黄的花蕊,一朵朵,一簇簇,淡淡的清香溢满了整个院子,不禁让人满心欢喜。如鹄突然想起庄子《秋水》中写到凤凰是“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栖”,感觉我家自有梧桐树,才引得候萍这只凤凰来——这可真是一棵吉祥之树呵!
白蟒原公社的知青带队干部张森老师,也对候萍在农村找对象的做法给予肯定,大加赞赏。他把候萍的事迹整理成先进材料,上报给县革委会知青办,知青办也发文号召广大的西安知青能向候萍学习,扎根农村闹革命,为消灭“三大差别”,贡献自己的力量。每次如鹄去公社开会碰到张森老师,张森老师总是关心的问长问短,并希望如鹄和候萍早日完婚,成就这一美好姻缘。
如鹄和候萍的未婚夫妻关系保持了一年。就在二人商量准备利用暑假举行结婚仪式之际,政府的政策有了利于插队知青的变动。
1976年暑假,渭阳县的插队知青可以享受当地的回乡知识青年待遇,表现好的可以在本县参加招工。如鹄和候萍于是就商量推迟一下婚期,先报名参加招工,工作定了结婚更好。
楼主 关中马  发布于 2016-08-14 22:01:05 +0800 CST  
如鹄侯萍立即去公社找张森老师,张森老师说:“候萍是咱县上插队知青的一面旗帜,表现好是莫得说的。这次招工也全部在县上安排,我觉得应该不会有问题。咱公社会把她作为第一个推荐名额上报的,我也会在县上做做工作。”
当得知招工单位有粮站,机械厂,修造厂,县医院,邮局和银行时,如鹄和侯萍商量权衡了一下,说希望能去银行工作。张森老师说:“银行在全县只招三个名额,几百个人的眼睛都盯着哩!很难,但我一定会争取。”
暑假期间,全公社教师召开学习会,公社中学要增加高中班。县文教局将渭阳中学的张安老师,调到了白蟒原中学当校长。张校长一到任就来找如鹄,想让如鹄进中学,带高中课。
如鹄很高兴自己尊敬的张安老师作了校长,也愿意到白蟒原中学来工作,感到带高中课本身对自己就是一个锻炼,一个提高,可就是担心自己干不好。
张校长说:“你是我的学生,我怎能不知你的教学能力?你教起高中来,是会有些吃力,可你有一股子韧劲,又勤奋好学,聪慧过人。我相信你边教边学,会成为一名很好的中学老师的。”
接着,张校长就找殷专干,说要章如鹄进中学教高中。殷专干说:“你张校长初来乍到,咱不支持莫有道理么!这样,你多了一名得力的中学老师,我却失去了一名优秀的小学校长。”
如鹄当即就和原底小学现任校长也就是原校长善林叔交接了手续。善林叔身体有了不错的恢复,他语重心长的对如鹄说:“唉!本来我是不希望你走的。咱大队小学离不开你啊!可你是去中学,是往上走哩,那里的天地更大,你可以走得更远,飞得更高,你叔不能拖你的后腿嘛!”
善林叔召集在校的老师,给如鹄开了个欢送会,会后一直送推着自行车行李的章如鹄出了校门口很远很远,大家才挥手而别。
楼主 关中马  发布于 2016-08-14 22:02:34 +0800 CST  
白蟒原中学就在公社的隔壁。方便了如鹄三天两头往公社跑,找张森老师,密切关注着候萍招工事情的进展。
有一次如鹄去公社,听王秘书说张森老师父亲有病,请假回家了。如鹄急忙问张老师住在西安哪里?秘书说就知道在北关的龙首村。如鹄连忙向张安校长请了假,买了两只大公鸡,二十多斤鸡蛋,骑上自行车,于当天中午赶到了西安北关的龙首村。
到了龙首村的如鹄却傻了眼。偌大一个龙首村,高低不等的房屋一家挨着一家,狭窄的街道横七竖八错综复杂。如鹄不知道张森老师家门牌号,只能从村口的一号二号往里打听,可问到了六十多号,却又转回到了村口的四、五号。时间过去了一个多小时,如鹄想,这样打听,无异于大海捞针,天黑也找不到张森老师。
如鹄猛然想到了派出所。他知道派出所是管户口的,于是特意买了一盒“大前门”,打听到了派出所,找到了管户口的民警,一个劲发烟,一个劲诉苦:自己是张森老师老家亲戚,不知门牌号,恳求他们查一查。一位心软的中年女民警,终于翻开了户口登记簿,查出了张森老师住在796号。天啊!假如莫有这个号码,如鹄多久才会找到急于见到的张森老师呢?
天快黑时,如鹄走进张老师家门,张老师很是吃惊。如鹄说了艰难地寻找经过。张老师说:“啊呀!多亏你想到了派出所,不然,这个村子一千二百多户,两天也不一定跑完。”
张老师说他已在县上说好,最近就要研究。其实他父亲就是感冒了,也不打紧,他是想休假才回来的。
楼主 关中马  发布于 2016-08-15 21:46:27 +0800 CST  
如鹄说:“不怕张老师笑话,这通知一天不下来,我是一天也放不下心啊!”受到如鹄诚意感动的张老师说:“那好,今晚上就住在我家,明早咱俩一块走。”
阿姨准备进厨房做饭,如鹄说:“张老师为我的事情操心,今天正好表表心意,我请咱全家到外面吃饭吧。”张老师推辞不过,就和全家人一块来到门口不远处的一家羊肉泡馍馆。
如鹄点了一盘腊牛肉,几道凉菜。大家边掰馍,边吃菜,阿姨和两个孩子喝着酸梅汤,如鹄和张老师还有他的父亲,解决了一瓶西凤酒。
候萍的通知下来了,她如愿以偿的进了县银行。候萍成了银行干部,这本来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可对于如鹄来讲,未必如此。
候萍父母一改往日对自己女儿婚姻的支持态度,开始极力反对候萍和如鹄来往,这却是如鹄当初积极张罗,跑前跑后,让候萍招工并进县银行时所始料未及的。
未来的岳父多次在周日看到候萍未回西安,知道女儿在如鹄家,竟骑着自行车,自行车后头座位上夹着像垒球棒一样的木棍,杀气腾腾地来找侯萍,强行将女儿带走。
本来看到未来的岳父大驾光临,想要好好招待一下,表现一下,可每次笑嘻嘻一脸喜庆的章如鹄,总是遭到老人家气势汹汹不留情面的一顿痛斥!可始终没有举起自行车后座上绑着的粗木棒。
楼主 关中马  发布于 2016-08-15 21:46:56 +0800 CST  
于是风声骤起,没人再看好这一门亲事,大家都为如鹄候萍好端端的一对鸳鸯被拆散而惋惜,对眼看着就瓜熟蒂落的婚事要黄了(不成了)而惋惜。还有些人散布开来流言蜚语:人家候萍家父母已经告上了章如鹄,章如鹄即将被以“破坏毛主席上山下乡的伟大战略部署”而被法办!亲朋四友和乡亲们,都为“触碰了高压线”的章如鹄捏着一把汗。
如鹄急了!父母亲也急了!这城里人咋说变就变呢?母亲说这碌碡都曳到了半坡,事情瞎了多丢人!如鹄找张森老师,张老师多次去候萍家里做工作,不但无济于事,还受到候萍父母的奚落。
候萍父亲说:“现在女儿进了银行,就有可能调回西安。如鹄小伙子是不错,可一个民办教师,连他们公社也调不出去,俩孩子以后咋生活嘛!你这个知青带队干部,也不替年轻人想想!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让你的女儿嫁一个农村乡巴佬,你愿意吗?”
张老师于是就支持候萍如鹄冲破家庭阻力,先把结婚证领了再说。可候萍父母亲却专门给银行领导打了招呼。银行领导就劝解候萍,还是先把父母的思想问题解决了为好。
楼主 关中马  发布于 2016-08-15 21:47:46 +0800 CST  
如鹄家在县城北街的姑姑家慧,正好给银行政工干部朱明琴带孩子。姑姑特意把朱明琴请到家里,如鹄就把自己和候萍的事情告诉了她。朱明琴说:“这都啥年代了,婚姻还不能自主?真是天大的笑话!我给行长说,马上领结婚证,看谁还敢挡!”
1976年元旦,如鹄和候萍举行了简朴的婚礼,向世人宣告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由于候萍家人的缺席,如鹄就在家里摆了几桌酒,招待了作为“娘家人”的银行领导和同事,招待了原底小学的全体教师,白蟒原中学领导和公社的殷富余专干、王振国副主任、张森老师,婚礼就大功告成。
婚礼是简单的,可影响是巨大的。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小伙,终于把已经成为了银行干部的城里姑娘娶到了家里,怎能不使人欢欣鼓舞。
如鹄邀请了同学王学成参加了自己的婚礼。过后学成高兴地对候萍说,“你这个插队知青真不简单,我们学校的学生领袖人物尖子让你追到手了。”回过头又对如鹄说,“你小子行啊!出了学校的几样事情,都干得轰轰烈烈的,娶个媳妇也是一样的惊天动地。”
如鹄又问学成,对象有无眉目?学成开玩笑说:“别提我了!我媳妇还不知在谁的腿上转筋着哩(指尚未出世)!”
结婚了,陪着媳妇回娘家是必须的。银行朱明琴阿姨多次叮咛如鹄,去西安见了候萍父母,任凭二老怎样发凶,都要忍受。
楼主 关中马  发布于 2016-08-15 21:49:08 +0800 CST  
大年初二,如鹄带着新婚妻子候萍,要去西安纺织城回娘家,这在农村的乡俗里叫“拜年”。拿啥礼物好呢?如鹄问母亲,母亲说要凑够四样礼,必不可少的两样是自己家蒸的糖包子和一包点心,其余两样可灵活搭配,要么一个一斤的猪肉礼吊,一包干果或者一斤糕点。如鹄就和侯萍商量,侯萍说咱家肉票少,就不拿猪肉了,拿一只活鸡更受欢迎;干果糕点都不拿,拿上几斤玉米糁就行。
其实这两样必带礼物是很有讲究的,点心不用说代表着一点心意;而糖包子的形状很像一个女人饱满的乳房,代表着女儿对母亲养育自己的的感恩。
到了西安,当如鹄按照城里人对岳父岳母的称呼喊了一声“爸”“妈”后,令人意外的是原先凶神恶煞般的岳父,竟然态度和蔼的说“哎,来啦!”岳母虽然一直嘴噘脸吊的,但还是进厨房拾掇饭菜,招待客人;候萍的哥哥候正,倒是对如鹄这个妹夫,表现出了宽宏和大度,还和以前一样的热情;妹妹侯娜不冷不热的看不出个啥,只是在厨房里帮着岳母在忙活;最喜欢如鹄的,当数年龄最小的十六岁的弟弟候宝了。他一直坐在如鹄身边,问长问短,打听农村的新鲜事。
按照关中农村习俗,候宝还作为候萍娘家的代表,正月初四来到了如鹄家里“追节”,受到了如鹄一家的隆重招待。结婚时侯萍娘家没人参加婚礼,这次可能在所带礼物时作了咨询。侯阳带的一大堆礼物里,有两包挂面,代表着长路面,常来常往;还有四样干果,红枣、花生、桂圆和栗子,喻意早生贵子。
楼主 关中马  发布于 2016-08-16 21:46:11 +0800 CST  
第四十六章 拔头筹曲折转正
楼主 关中马  发布于 2016-08-16 21:47:44 +0800 CST  
尽管如鹄到白蟒原中学后,为候萍招工和自己婚姻的事伤了不少脑筋,可丝毫没影响他在学校的工作。如鹄是高一.二班班主任,又带着高一.二班语文课。虽说如鹄是高中毕业教高中,可他最大的优势,就是现在的校长张安老师,正好是他高中时的语文老师。开始时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备课的。张校长还特意听了如鹄几节课,高兴地说“行了,莫问题,比我想象的还要好。我的学生是完全适应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的!”
后来,张校长又支持如鹄报考了陕西教育学院函授班。如鹄被高分录取后,张校长很高兴。他说“虽然这函授班不像正式的大学可以转正,吃商品粮,可它能让你学到大学的知识,却是实实在在的。这下子更好了,以后你就会和众多的优秀教师一样,给学生一碗水,你也就具备一桶水了!”
每到周日,陕西教育学院函授班的老师就会来到县教师进修学校上课,如鹄总是像正规的大学生一样,一节课也不愿耽搁。其余时间,全凭自学,这一点如鹄自然做得很好。他平时在工作之余,从没有放松学习和提高。
老师也会留有作业,如鹄每次的作业和他自习后需要请教的问题,总是会得到老师的表扬。如鹄心里明白,自己不如饥似渴好好学习是不行的,和自己一样来听课的这些函授班学员,大部分都带着小学语文课,还有几位是中学语文老师,而带高中语文课的,只有自己一人。
楼主 关中马  发布于 2016-08-16 21:48:26 +0800 CST  
国庆以后,“四人帮”被粉碎,教育界开始理直气壮抓起了文化课的学习。县文教局教研室组织了各校主管教育的领导,巡回到各校听课调研。巡回小组来到白蟒原中学时,如鹄不光带有高一语文课,还代替一位坐月子的老师带着高一化学课。张校长问如鹄:“听你的语文课我知道莫麻哒!不知你化学课敢不敢让领导们听?”
如鹄说:“乃有啥不敢的?讲得不好让他们提意见呗!”于是,巡回小组决定,晌午听语文,下午听化学。
没做充分准备,就像往常一样,如鹄自我感觉不错的上完了两节课。在后来领导们座谈评议时,虽说大家也提了一些改进意见,可教研室王主任权威性地给予如鹄这两节课以很高的评价,他说:“一位年轻的教师,竟然同时带着语文、化学两门主课,而这两门课又分属文科和理科。单这教学任务已经够重,听说还当着班主任。可这两节观摩教学课,总体来讲相当成功,足以看出章如鹄老师在平时的备课上,下了多大的功夫!”
在班务工作中,如鹄和在原底小学一样,把“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在白蟒原中学高一.二班如法炮制。如鹄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既然主席把雷锋同志当作了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那我们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就一定要发挥雷锋同志的先锋模范作用。现在的高中生更应该、也更容易开展这一活动。很快,班风变了,好人好事多了,大家主动的开始写日记了,学习文化课的积极性也明显的提高了......。
楼主 关中马  发布于 2016-08-16 21:49:05 +0800 CST  
张校长也听从了如鹄的建议,学校制作了“模范班”流动红旗。可这流动红旗在每周的班务工作评比结束后,总是挂在了高一.二班教室的墙上。
渭阳县是远近闻名的“故事之乡”,本县好多作者的作品,经县文化馆专业故事员一讲,变得乡亲们耳熟能详。如鹄喜欢创作,他在闲暇时,也想写一篇故事。于是他紧跟粉碎“四人帮”以后抓纲治国的形势,写出了一篇名为《迎亲》的故事。
这是如鹄受到自己婚姻经历的启发而构思的。说的是一位名叫王治国的贫穷农家青年,在一次为生产队购买化肥时,认识了家境殷实的售货员刘娥娥,后二人相亲相爱,冲破女方家庭阻力,移风易俗,不大操大办,仅用一辆自行车,偷偷接走刘娥娥回家成亲,后又和刘家父母尽释前嫌皆大欢喜的故事。
《迎亲》的草稿送到县文化馆,文化馆抽调如鹄拿出半个月时间到县里集中研究修改。后来,由白蟒原中学高一.二班文艺干事习颖颖同学演讲的故事《迎亲》,在全县故事比赛中获巨大成功,取得金奖。《迎亲》文稿也在县文化馆主办的《渭阳故事》杂志1977年第三期发表,受到读者好评。
楼主 关中马  发布于 2016-08-16 21:50:01 +0800 CST  
1977年“五一”过后,举国上下的年轻人奔走相告,互相传递着一个特大喜讯:文革十年中断了的高考制度恢复了!这是值得普天同庆的大事,大家又能像文革以前那样,展开公平的竞争。不论你家庭出身咋样,统一拿分数说话。有人还噪噪说上面很快就要取消这些可恶的阶级成分了。
由于是第一年恢复高考,政策上允许文革十年来回乡的下乡的高中的初中的知识青年都可参加。如鹄除了可以参加高考,还有一个机会,就是可以参加今年的招教考试。
如鹄仔细研究了招教考试的报考条件:工作满五年的民办教师均可参加;如果受到过县一级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奖励的可不受工作年限的限制。如鹄想,自己工作时间只有四年,虽说不够,可曾经参加过县文教局召开的“学朝农、迈大步”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并受到奖励,是够资格参加招教考试的。
到底参加哪一个考试好呢?这可难住了章如鹄。按说,上大学是如鹄一直的愿望,刚高中毕业时,为了日后容易被推荐,他曾经谢绝了公社文教专干第一次聘用他当民办教师的邀请;当了民办教师也当了小学校长后,还曾经恳求过黄书记推荐自己去上大学。
楼主 关中马  发布于 2016-08-16 21:50:57 +0800 CST  
可现在情况不同了,如鹄觉得自己在和候萍两个人的小家里,和在父母这个大家里,似乎都成了主心骨,顶梁柱。拿小家来说,候萍已有了几个月身孕,上了大学,这一走几年咋行?再说父母这边的大家,虽说父母都是五十岁左右,还能在地里刨挖,是生产队的全劳。可大哥远在铜川,这几年家里兄弟妹妹们的大小事情,父母亲总要和如鹄商量,让如鹄拿主意。再说,如鹄每年的全劳工分和现在已经提升到了每月12元的补助费,对于大家庭的收支平衡,可是出了大力。
如果上了大学,这些工分和补助就全没了,四年间还不知要花多少钱!好在如鲲已经高中毕业,今年在补习,和正好是应届毕业生的如雨可参加高考,如鹏即将高中毕业,如露也即将初中毕业,就让他们去考吧,他们考上了大学,也一样能给老章家争光啊!
假若自己的招教考试成功了,自己直接转正,直接拿工资,多好!至于大学文凭,从陕西教育学院函授班毕业,也是国家承认的大学文凭呀!再说,改行从政,如鹄还是不放弃的。他也觉得只要他能成为一名公办教师,就一定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近日自己身边两位领导殷富余和王振国的提拔升迁,就有力地论证了这一点。
关于报名哪种考试的问题,前几天如鹄征求殷专干意见,殷专干很明确支持如鹄报名招教考试,还说组织上已经和他谈话,准备提升他接替王副主任职务,王副主任已调往原西公社任革委会主任,他的文教专干职务,则由南原大队学校的邓超校长担任。殷专干还特意说明,自己和王副主任,以前都当过几年教师。
楼主 关中马  发布于 2016-08-17 20:20:06 +0800 CST  
这几位领导,也算是自己朋友的职务变迁,让如鹄坚定了报考公办教师的决心。
打定了主意,如鹄就和候萍商量,候萍很自然同意了如鹄报考招教考试。可她知道了招教考试的难度后,心里不免为如鹄担忧。全县本次招收公办教师24名,小学组、中学组各12名,中学语文数学和外语三组作为三个大组也仅仅只录取前二名,其他如政治物理化学生物美术音乐,每组只录取第一名。
候萍说:“这样的录取比例你也敢考?”
如鹄说:“大家都和咱一样,都不敢报考,那咱的机会就来啦!再说,这报考大学难度也大,十年的毕业生都争着今年上大学哩,录取比例不到百分之四,你说难不难!”
“唉!咱们这一代人,每向前走一步,咋都这么难!”侯萍一声叹息!
“不光咱这一代人!任何年代,任何人,只要你想活得比人好,比人强,你就得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做更大的难才行!”
如鹄就考试前的复习计划请教了尊敬的恩师张安校长。张校长详细的给如鹄指出了复习的要点、重点和难点,最后不忘记也调侃如鹄一句:“这算是一种啥样的考试吆?竟然搞得我们渭阳中学的高才生如临大敌似的!”
楼主 关中马  发布于 2016-08-17 20:20:40 +0800 CST  

楼主:关中马

字数:501802

发表时间:2015-11-29 00:2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12-10 21:26:28 +0800 CST

评论数:2402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