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职场经验总结----写给仍在困惑的DDMM们(持续更新中......)

正文接着来。
〓〓〓〓〓〓〓〓〓〓〓〓〓〓〓〓〓〓〓〓

成功的必要条件与运气


所谓必要条件,就是指“有了未必行,缺了肯定不行”的硬条件。要想成功,就必需具备成功的必要条件。

不同种类的成功,有不同的必要条件,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运动员,与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成功的必要条件中虽然有相同的条款,但关键条件肯定不同。而同样是企业界,成功有着不同的级别,一名普通员工,与业内专家或高级管理者,与企业的老板,在成功中处于不同的等级,彼此间虽有共通之处,但成功的关键条件也相应不同。

从小成功到大成功,可以比作登山,从山底到山顶,所需必要条件越来越多。漫步在山底小路,所需条件是你愿意走路就行。开始向上走,除了意愿,还需要一定体力。再往上爬到半山腰,除了意愿和较好的体力,就得有点毅力。再向上攀登岩石,除了意愿、体力、毅力,还得有相当的登山技术。当你不知不觉间,身边已经没有同路人,你已经抵达别人都未曾到过的位置,但你仍然不停息,向山顶发起挑战,这时,成功的必要条件,就是挑战自我突破权限的强烈的成就动机。

所以,我们看到,从山底到山顶,成功的必要条件在不断地增加,反过来讲,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一个阶梯时,由于欠缺下一个阶段成功所需的必要条件而不得不止步。成功的过程,实际上是个淘汰不够条件的人的过程,最后的成功者,必然是具备了最多必要条件的那个人。“成功没有侥幸”,这句老话所言不虚。

楼主 乔尹  发布于 2009-07-06 22:36:37 +0800 CST  
【成功学的误导之处】

一般人在总结这些成功者的成功经验时,往往会说:“你看,他有意愿、有体力、有毅力、有能力、有野心,他不成功,谁成功。这种人,肯定成功。”而市面上所谓“成功学”,同样是这种论调。数不清的 “成功学大师”近近来纷纷面世,自称面谈了多少多少位顶级成功人士,归纳总结出所谓“成功法则”。 他们就象兜售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一样兜售所谓成功法则,声称只要按这些法则去做,一定成功。如果你照着做了却没有成功,他们又会告诉你,不是成功法则不对,是你自己不够坚持不够努力。他们的宣传如此有力,不少人都相信,花大价钱去听讲座去买成功法则。

世界上真有这种所谓“保证你照做就成功的法则”吗?我可以百分之百肯定地告诉你:没有!

所谓“保证你照做就成功的法则”,在逻辑上称为“充分条件”。请记住:成功没有充分条件!稍有常识的人就会想到,如果世界上存在这种保证成功的充分条件,那满大街的人都是亿万富豪了。我不知道这些所谓的“成功学大师”们有没有真的如他们声称的那样,亲自采访过多少位顶级成功者。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即使他们采访了,归纳出来的这种“保证成功的成功法则”,也是错误的。

我阅读过无数传记,那些成功在总结自己之所以成功的原因时,讲述的都是必要条件,比如勤奋,比如敏锐,比如善于用人,比如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己。我们都知道,既然是必要条件,就意味着如果你不具备就一定不能成功,但是,哪怕你具备了必要条件,也未必成功。还拿登山来做例子,一个具备了意愿、体力、毅力、能力和挑战精神的登山者,或许在半途遇上暴风雪,从而不得不放弃下山,更有可能,就象新闻中时有报道的,中途遇上雪崩,不幸遇难。如果你总结说,那就得在登山的必要条件中加上一条“良好的天气”,但或许下一个失败者,却是因为同伴生病,拖累他也不得不共同返回。

(未完待续)
楼主 乔尹  发布于 2009-07-06 22:42:10 +0800 CST  
作者:allan0923 回复日期:2009-07-07 02:28:57
老乔啊.怎么更新这么慢啊!!一天才出两小段呀!太慢了
__________________

昨天才写了两段。老婆和朋友们麻将缺角,我只有舍命陪女子去了。呵呵。

今天下午继续。
楼主 乔尹  发布于 2009-07-07 13:11:55 +0800 CST  
作者:猪年孤独 回复日期:2009-07-07 22:00:56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市场因素,不断努力,业绩却一直为零,老板的耐心和信任逐渐失去。

公司通过各种所谓的工作记录登记逐渐索取我之前工作所获得的信息资源,又不再报销相关市场费用报销(所有费用均是我先个人垫付),让人实在感到惶恐,有时候一再提醒自己要坚持,部门人员的冷语又总是让自己火大难以控制。

潜在客户都表示信任我的为人,目前只因缺乏需求而无法立项,其余广阔领域想去探索,又因公司认为缺乏目标性而被阻止,很难搞懂市场活动怎能坐镇办公室就足以搞定一切,担心自己的困境会使给用户的承诺失效,因此不对用户进行承诺,没承诺无目标,基本已成恶性循环。确实想多了点,怎么才能少想?

我该如何向老板争取资源?我该如何明确自己的方向?多谢乔兄,还请指点一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板不给资源,是因为前期没有业绩,而可预期的未来,也没有出业绩的可能。不知我的理解对否?

那么,要老板给资源,手上就必需有不远的未来可产生回报的客户,如果有这样的客户,你拉着老板一起去拜访,他自己就会有个判断。

你说“我该如何明确自己的方向?”是否指不再从事市场拓展工作?我想,如果心有不甘,如果你还不能确定自己在市场方面的才能,能否先去看看其他市场拓展高手如何工作的?如有可能,一起跑跑客户。论坛里也有不少销售方面的好帖如《销售无冬天》,可以借鉴。

如果确定自己没有市场方面的才能,转向未尝不是更好的办法。


楼主 乔尹  发布于 2009-07-08 01:37:09 +0800 CST  
作者:zyrff 回复日期:2009-07-07 23:43:21


作者:yyz_490 回复日期:2009-07-07 23:52:43

——————

呵呵,有用处就好。谢谢支持!
楼主 乔尹  发布于 2009-07-08 02:12:57 +0800 CST  
正文接着来。
〓〓〓〓〓〓〓〓〓〓〓〓〓〓〓〓〓〓〓〓

成功的必要条件与运气(续)

【不信书信运气】

所以,我们在阅读成功者的传记时,经常会发现,这些成功者总爱说自己的成功全是因为“运气”好。

其中的典型者如曾国藩,这个被毛泽东称为“中国近代最具大本复源的人”,在他晚年的时候,据《瞑庵杂识》记载,曾经对吴敏树和郭嵩焘说,自己死后的碑文由这两位执笔,但是要加上这样的话:“不信书,信运气。公之言,告万世。”

我们都知道,曾国藩做任何事,无论是从无到有创建湘军,历经千难万险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还是治学为文,成一代理学家、书法家,文学家,都靠的是“扎硬寨,打死仗”精神,都以“拙诚坚忍”贯穿始终。打仗,他自嘲“屡败屡战”;为政,他脚踏实地,洁已奉公,“渐求整顿,不在于求取速效””; 治学,他推崇“旧雨三年精化碧,孤灯五夜眼常青”。他每天记日记,对当天言行进行检查、反思,不断给自己提出更多要求:要勤俭、要谦恭、要仁恕、要诚信,知命、惜福等等,力图将自己打造成圣贤。

可以说,他的成功,完全是靠不懈努力,没有半点投机取巧,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总结一生成败得失时却说:“不信书,信运气”,为什么呢?因为,就算你具备了再多的成功必要条件,但只要有一个意外,你所做的一切,都会付之东流。

有一位枪林弹雨中成长起来的将军,在听到别人恭维他富于军事天才战绩辉煌时说“我不算什么军事天才,只不过命大,我认识的好几位比我有天赋的兄弟,在当排长的时候就牺牲在战场上了。”在曾国藩自己的军事生涯中,最危险的一次,是咸丰十年被几十万太平军团团围困在祁门。当时他外无精锐救兵,内无可以死守的地利,身边也没有得力将领,一百多位幕僚包括大名鼎鼎的王闿运、李鸿章等见势不妙竟弃他而去。而他面对的敌人,却是太平天国赫赫威名的忠王李秀成。眼看突围无望,他干脆放弃,天天泡杯祁门红茶,读起《红楼梦》来。

当年底,李秀成亲率大军来袭,前锋距曾国藩驻地仅60里。曾国藩惊魂落魄,一边拼死组织抵抗,一边写下遗书,准备自杀。只因李秀成误以为祁门有重兵守御,又不知曾国藩本人就在这里,便放弃进攻,绕道江西进行战略转移,才使他侥幸逃过一劫。后来曾国藩每提起祁门战事便心有余悸,连呼侥幸。

所以,当成功者们在回想往事时,他们会惊人一致地认为,自己能够成功实在只能归于“运气”好。因为,到了他们那个级别,所有靠努力可以克服的,都不是真正的困难。真正无法超越的,是再努力也无法克服的不确定性,是你自己掌控不了的灾难性意外。

曾读过一个故事:班纳德是南非著名的心脏外科专家,他曾在20世纪60年代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术后病人恢复得极好,那颗移植的心脏跳动得强劲而有力。整个医院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主治医生班纳德更是洋洋自得。然而,半个月后,由于病人在下床时腿碰了一点微伤,这点不引人注意的小伤口发炎后竟引发了肺炎,三天后病人不治身亡。

这件事给了班纳德很大的打击,他一度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有人劝他说:“这也不能怪你,都是我们的运气不好。”可班纳德回答说:“我应该想到会有风,我为什么不提防风呢?”劝他的人对他的话感到莫名其妙,不解地问道:“这与风有什么关系呢?”于是,班纳德向人们讲了自己几年前的一段经历。

那时班纳德住在克尼斯纳,他屋后有一棵直径一米多的巨大松树需要伐掉,稍有差错,就有可能损坏左边一幢昂贵的小屋,或者损坏右边一幢砖砌车库。他在小屋与车库中间划了一条线,问他请来的一个老林工:“你有没有把握让大树沿着这条线倒下?”

老林工看了看天,抓了把土在空中扬了扬说:“应该可以。”于是,老林工朝双手啐了啐口水,便挥起斧头向那棵巨松砍去。虽然老林工看上去已有六十开外,但他膂力十足,大约半小时后,那棵巨树果然不偏不倚地倒在他划的线上,树梢一点都没碰到建筑物。看着这个结果,班纳德和老林工都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当班纳德向老林工赞美他高超的伐木手艺时,老林工竟然露出有些惊讶的神色,停了半晌他才突然说道:“我们运气好,没有风。这么大的树,哪怕一点微风,它倒时都有可能偏离你划的线,从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永远都要提防风啊!”

讲完这个故事,班纳德叹了口气说:“为山九仞,可能会功亏一篑。那个小小的伤口对健康人来说可能无关痛痒,但正是它夺走了病人的命啊。所以,在任何成功面前我们都没有必要得意忘形,如果说我们的运气好,那也是因为没有风。而这次手术,我却忘了提防风。”

老林工不把他的成功归结为自己高超的伐木技术,而说是:“我们运气好,没有风。”这与曾国藩的“不信书,信运气”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楼主 乔尹  发布于 2009-07-08 02:14:17 +0800 CST  
【先为不可胜】

既然运气如此重要,甚至能够决定成败,是不是我们就可以坐待其临搭一把顺风车呢?答案:不是。

有人做过研究,每个人一生中都有大约15个左右的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但大多数人浑浑噩噩走完一生,甚至连机会是否光临过都不知道。老话说:“运气青睐有准备的人。”如果你不具备足够的必要条件,运气来了,你也没有基础去承接。一个缺乏创业准备的人,即使突然中了大奖,有足够的钱去创业,成功的可能性也很小。一个缺乏领导才能的人,即使突然被提拔到领导岗位,他也很难服众。

要成功,就必须具备成功所需的必要条件,同时,尽量考虑到各种可能发生的不利事件,无论表面上看,发生的概率多么小。要时刻做好准备,要么创造条件避免其发生,要么一旦发生也早有应对的预案。这样的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早在几千年,伟大的军事理论家孙武就在他的《孙子兵法》中阐述了这个道理:“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也就是说:善于用兵作战的人,总是首先创造自己不可战胜的条件,并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使自己不被战胜,其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敌人能否被战胜,在于敌人是否给我们以可乘之机。所以,善于作战的人只能够使自己不被战胜,而不能使敌人一定会被我军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见,却不能强求。这就是司马懿拖死诸葛亮的方略,他自知不敌,深沟高垒坚守不出,外加免战牌高高挂起,纵然诸葛亮神机妙算,又能耐我何?能胜,我就打,不胜,我就歇着。打与不打,主动权在我。我可能永远都不能取胜,但也永远都不会败,永远都有取胜的机会。

在职场中,我们要晋升,要成功,一定要有两手,一手是靠努力靠能力不断创造出色的业绩,一手是“先为不可胜”,把所有危险都消灭在萌芽中之中。一边往前冲,一边要回头看背后有没有人在弯弓射箭瞄准你。前者依靠你的业务能力,而后者,则有赖于你的政治才能。

具体案例略
楼主 乔尹  发布于 2009-07-08 02:16:57 +0800 CST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工作上有点突发事件,花了半天工夫处理。耽误了耽误了。

先把一篇老的帖出来。大家凑乎看着。

不要心存幻想

前不久一位大学生写来邮件,问:“我读过你的《笑傲职场》,非常受益。现在我即将走上社会,你能否给我一个建议?”

我毫不犹豫地回复说:“不要心存幻想。这就是我的建议。”

这个建议,是我工作十几年的最大的心得体会,不仅适用于刚毕业的学生,也适用于所有职场中人。

或许有人说:“职场中人,又不是文学家,每天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具体工作,谁会去幻想呢?”

【职场处处有幻想】

其实不然,我看到太多的幻想。前不久,一个朋友辞职,跟公司闹得非常不愉快。他自己也非常郁闷,郁闷在哪儿?因为他辞职的原因非常奇特。有一天他问自己的上司:“象我这样工作多年的员工,如果公司让我离职,按《新劳动法》公司得给一大笔遣散费吧?”结果他的上司记在心里,不久就调动他的工作,恶化他的工作环境,制造舆论让他不愉快,总之就是想方设法逼他自动辞职。因为如果他自动辞职,公司就可以不给他补偿。

虽然他以前在大家的印象里是一个温和礼貌的人,但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也只有与公司彻底翻脸,经过长达三个月的谈判,双方终于达成了协议,但他多年来积累的形象和人脉可以说是毁于一旦。

我问他:“当你问上司那个问题的时候,心里到底有没有想要辞职?”他说:“我只是觉得工作不是很顺心,但还没有真要走人的想法。”我又问他:“那你为什么要问呢?”他说:“上司以前对我还不错,我当他是能说心里话的朋友,没想到他这么为公司着想!这么有责任感!竟然立刻就拿我开刀了!”他又道:“更让我寒心的,是公司可以这样无情!我为公司卖了那么多年的命,事到临头,公司就这样对我!这几个月,防我象防贼!”

他是我的朋友,我能说什么呢?只能安慰他鼓励他。但象他这样工作近二十年的老同志,职位也不低了,居然还幻想上司跟自己是朋友,实在让我无话可说。

我不知道他的上司为什么在了解他有“走人”的念头后,没有做工作去挽留他,反而是逼他自动离职。但他的上司的处理手法,虽然无情,却是符合角色规定的。毕竟,他的上司是企业雇佣的,要对企业负责,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而不是要对他负责,保证他的利益最大化。而他所在企业,一旦知道他有“走人”念头,象防贼似的防他,孤立他,那自然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在企业看来,一个起了二心的人,不是“家贼“是什么?

我又想起另一位朋友,他曾经红级一时,两年三级跳,成为二把手,职位报酬都相当可观,前不久竟不顾金融危机下工作难求,愤然离职,他说:“我就是要赌一口气!以后人们会记得我的!”

原来,他是一个极有事业心的人,虽然是老板一手提拔,但对工作却有不少不同于老板的理念,对老板的一些管理行为也不以为然。以前他职位低,倒也没什么,等他职位高了,权力大了,与老板的冲突日益加剧。在他辞职的前一天晚上,据说两人在酒店谈工作,谈到双方都拍了桌子。老板便调到另一个部门工作,待遇不变,但权力却被剥夺不少。

他过去在企业中创造了不少佳绩,有一批仰慕他的下属,说话也相当有影响力。他无法接受自己被冷落的事实,更担心未来老板会给他故意设置障碍,让他失败,打击他的威望,减低他的影响。他不想到最后,落得一个“无法胜任工作,被迫离职”的结局。因此,为了让所有人记起他,就是这些年的光辉形象,他毅然选择主动辞职,什么补偿也不拿就离开了,为的,就是留一个高大的背影。他的离职,的确引起不小的震动,所以他自信,人们会记得他,怀念他。

可我要说,这也是一种幻想。“树倒猢狲散”“人走茶凉”是中国人早就总结的经验之谈了。他幻想着在未来公司里的人们还会悄悄流传他的故事,怀念他当年的事迹,而真正的现实是,在震惊之后,人们会很快忘记他,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时间会把一切痕迹抹掉,太阳还会升起,地球还会照转。

我敢说,如果未来企业做得好,人们会说他脑子坏掉了,这么好企业,这么好的职位待遇要自己赌气辞职。如果未来企业做差了,人们要么会在老板的授意下,把失败的根源都算到他头上,所以他才以主动辞职逃避责任嘛,要么是心照不宣没有任何人提起他,就象他从来没有在企业中存在一样。总之,他所期待的情节是不会发生的。

【丢掉第一个幻想:我跟别人不一样】

但凡是有点才华的人,对自己都有一些自信,总觉得自己不一样,比较特别。但事实是,你在别人眼里,跟任何人一样,没有什么特别。对于这个问题,甲骨文公司CEO拉里•埃里森说得比较尖刻,他在耶鲁大学毕业典礼上说:“耶鲁的毕业生们,我想请你们为我做一件事。请你好好看一看周围,看一看站在你左边的同学,看一看站在你右边的同学。请你设想这样的情况:从现在起5年之后,10年之后,或30年之后,今天站在你左边的这个人会是一个失败者;右边的这个人,同样,也是个失败者。而你,站在中间的家伙,你以为会怎样?一样是失败者……

为什么,我,埃里森,一个退学生,竟敢在美国最具声望的学府里这样厚颜无耻地散布异端?我来告诉你原因。因为,我,埃里森,这个行星上第二富有的人,是个退学生,而你不是。因为比尔•盖茨,这个行星上最富有的人,是个退学生,而你不是。因为艾伦,这个行星上第三富有的人,也退了学,而你没有。再来一点证据吧,因为戴尔,这个行星上第九富有的人,他的排位还在不断上升,也是个退学生。而你,不是。因为你没辍学,所以你永远不会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哦,当然,你可以,也许,以你的方式进步到第10位,第11位,就像史蒂夫•鲍尔默。不过,我没有告诉你他在为谁工作,是吧?根据记载,他是研究生时辍的学,开化得稍晚了些。”

据说拉里•埃里森当时就被耶鲁大学的保安礼貌地请下了演讲台。他的话的确过于尖酸刻薄了,但却未必不是对那些因即将走上社会而意气风发充满幻想的耶鲁学子们的金玉良言:无论你们自认为有什么了不起,其实在社会眼里,你们没有什么特别,你们都得象所有普通人那样,按部就班地上学,找份工作,努力地在社会阶梯中往上爬。如果你们真是特别的,那你得用事实来证明自己特别。如果你们认为自己是成功,那就拿出成功的事实来证明你是成功的。否则,就要认清现实,低下那高傲的头。对此观点,比尔•盖茨深表赞同,他对哈佛的学生说:“这个世界并不会在意你的自尊,而是要求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先有所成就。”

我发现,很多人走上职场,都带着“我是人才”的想法,很多人工作了很多年,仍然带着“我是人才”的想法。如果“怀才不遇”,他们就会怨天尤人。他们不明白,职场的现实是:你是不是人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有人愿意用你。用你,你才是人才,不用你,你什么都不是。

唐代大文豪韩愈有篇名作《马说》,他认为之所以“天下没有千里马”,是因为喂马的人不认识千里马,所以就按凡马的待遇来喂养它。而千里马比凡马食量大得多,由于吃不饱,力气不足,所以虽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也表现不出来,韩愈叹息说:“吃不饱力气不足,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养马的人不按正确的方法驾驭它,不充分地喂养它,也听不懂它嘶叫的意思,只知道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天下真的没有千里马吗?还是不认识千里马啊!”

千年来韩愈这篇得到一片赞扬,特别是自认为“千里马”的同志们,更觉道出心声。但我看,这篇文章反映出的,正是典型的心存幻想,幻想着世界上有伯乐来相马,幻想着有人会给千里马特别的待遇。是的,这样的事情漫长的五千年历史中有,但太稀少,轮不到你,不能拿来当普遍规律。而现实的普遍规律则是,对于养马的人来说,吃着凡马的料,跑出千里马的路,那才是好马。投入产出之间的差距就是利润,利润要越大越好,这才是养马人最关心的。

更进一步,如果韩愈还活着,我会问他:你怎么知道养马的人不识得千里马呢?你怎么知道养马的人不是故意用对待凡马的方式对待千里马呢?

大部分企业,不,应该说所有的企业在日常运作中,既不是为人类的存亡奋斗,也不是为国家的兴衰努力,企业的大小老总们之所以愿意在宣传大道理上花银子,那是市场部有这份预算。西方的组织理论认为组织是个人在寻求自我利益的时候,为解决个人无法解决的困难而形成的临时机构。在这个机构里,个人利益是最重要的,当企业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企业利益就要让位。

试问,如果你通过多年努力,终于也掌握了一部分利益,为了守住利益,你最看重的是什么?如果你说是“人才”,是“千里马”----那才叫怪了。什么是“人才”,什么是“千里马”,人才本人的认知,与掌握利益的人的认知,就象天地差距那么大。

所以,当你还没有坐到那个位子,掌握那个资源,享受那个利益的时候,你得明白,人才不人才不重要,重要的是让那个位子上的人,掌握资源的那些人,能给你利益的那些人,用你。你要明白,就算你有天大的本事,没人用你,就跟没本事一样。

所以,放下“我是人才”的幻想,放下伯乐来识我的幻想,放下我的待遇要比别人高的幻想,主动地靠上去,撒着欢地跑起来,让自己对企业有用,才是正道。这个世界并不会在意你的自尊,而是要求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先有所成就。

【丢掉第二个幻想:别处的月亮要圆些】

不满意就跳槽,是一部分人的常态。频繁换工作说明什么呢?第一,还不知道自己要干些什么,所以老换。第二,抗挫能力不够。新到一个岗位大概有两三个月的蜜月期,反正你是新人,大家对你要求都不高。等干到半年九个月,一般就碰到第一批困难了,发生困难了,最容易的决定是我不干了,然后美其名曰:“我把老板开了”。第三,心态太浮躁,有时工作做得很顺,就觉得自己行,这地方水太浅,再呆着就是屈才了,所以跳了。

对工作不满意是常态,认为换一个环境,待遇好一点,职位高一点,公司规范一点,人际关系简单一点,上司人性化一点,一切就好了。这是幻想。现实是,一个问题解决,就会有另一个问题产生。人是永不满足的,如果一切都满足了,很快你就会无聊起来,于是你自己都会制造些不满意出来。

所以,当你对现状不满时,你要按捺心情,做个客观评估,如果发现所处的环境还是中等线上的,最好的办法,是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千万不要认为别处的月亮要圆些,摆脱环境就可以摆脱困境,殊不知真正的困境源于自己的不成熟。

有位朋友曾告诉我,他喜欢自己用黄豆发豆芽,但无论怎样,他自己发的豆芽,都是细长型,没有菜市上卖的那么粗壮好吃。大家都是用一样的黄豆,发豆芽又没有特别的技术,差别为什么那么大,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他跟菜农套近乎,天长日久终于套出秘诀,很简单,在发豆芽的时候,在黄豆上放一块石板。当黄豆生长时,为了获得足够的阳光和空气,它们会奋力将石板顶起来,所以就会长得格外的粗壮。

他说,当他明白这个秘诀的时候,突然想起自己的顶头上司,一个让他不能忍受的人,他曾经多次想过要跳槽,但那一刻,他决心让顶头上司做那块石板,让自己变得格外粗壮有力。

后来他还是跳槽了,但不是为了逃避上司,而是因为出色的能力和业绩,被挖走了。

对于狮子来说,非洲大草原是个好地方,因为那里有羚羊,但对于羚羊来说,非洲大草原不是个好地方,因为那里有狮子。所以,月亮圆不圆,是相对而言的,是与你自己是否足够有实力成正比的。你看老板是会对一个销售明星拍着肩膀又说又笑,还是会对一个销售笨蛋拍着肩膀又说又笑?

非洲大草原就是那么一块,但狮子也能活,羚羊也能活,除了个别逮不到羚羊的笨狮子和个别被狮子逮到的笨羚羊,大家还都普遍活得挺滋润,达尔文管这个叫“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所以,聪明人得先琢磨这个道理,去适应环境再利用环境,天真的人才会抱怨环境幻想换个环境。逮不到羚羊的笨狮子如果不学得能干些,换到美洲平原难道就能逮到野牛了吗?被狮子逮到的笨羚羊如果不学得跑快些,换到美洲平原难道就能逃脱猎豹的追击吗?

所以,当你看到一个人成功时,你也不用再说:“他的条件如何如何,我要是他那样,我也能如何如何。”这种话不是幻想是什么?

有位朋友看了我的文章,问我:“我是做销售的,上司就是办事处的老大,什么事都是他说了算。刚到公司时他经常拿一些违规的事情要我帮其处理,大部分是做些虚假的事骗公司的钱。我一方面很厌恶这种违规的事情,另一方面非常担心事情败露会影响我以后的发展,所以没有帮他做。目前感觉已经失去了上司的信任,不但不让我帮着做什么,还处处防我,转而找到另几个员工帮他了。现在的情况非常让人郁闷,上司对我的工作是百般挑剔,千般倾轧,万般阻挠,分配给我的客户都是垃圾中的垃圾,做了多少年也没有人做出什么成绩来的。另一点就是把销售费用给我抠的死死的,卡的严严的,一点灵活性都没有,让我寸步难行。总部也不会管我们这些基层员工的死活,只会看办事处的业绩。对目前的工作环境我已经有点失去信心了,如果按照你的说法,我应该坚持将‘将石板顶起’,可是以这种状态发展下去,我做不出业绩,可能只会被辞退了。想跳槽吧,现在又遇上金融危机,工作也不好找,我该怎么办呢?”

我回答他:“你现在的公司呆下去也没有前途,因为上司不把你当自己人。如果你现在向他主动靠拢,可能会延长工作寿命,但能不能打消他内心的疑忌,很难讲,得看你自己的水平。跳槽是一种出路,只是你要想清楚,很多公司里,只要是能来钱的岗位,都有人在挖空心思搞公司的钱,搞经销商的钱,搞客户的钱,搞员工的钱,差别只在手法、金额与当事人的良心各有不同。万一你跳槽了,又遇到这种领导,怎么办?‘石板’并不是你想的是某个具体的人,而是指这个人所代表的一种现象,如果你能找到既不失原则又适应环境的应对之道,才算是顶起来了。如果找不到,就不要寄希望于别处的月亮要圆些。”

他回答说:“谢谢您的指导!我彻底打消了幻想,我要变化了,我已经做完了最后一件幻想的蠢事,我要顽强的生存下去!”

【丢掉第三个幻想:别人行我也行】

有些人特别爱看成功故事励志书籍,看着看着就把自己带入进去了,放下书本上厕所都能迈出一种君临天下舍我其谁的步法。还有人总拿名人激励自己:“比尔•盖茨可以,我为什么不可以?!巴菲特可以,我为什么不可以?!”

对此,我的回答是,你真的不可以,这两个人都是一百年才出一个的,真要学,换个你认识的,能面对面谈话的,那学起来比较靠谱。

有志向是好的,但一定不要有幻想,老拿世界顶级人物激励自己,学习其精神是可以的,但要复制其成功,那是不可以的。正常人都能想到,如果其成功方法可以复制,这个世界早就应该有千儿八百个比尔盖茨和巴菲特了。

有人说,年轻人想得高些,想得远些,那叫有理想,不是幻想,你不能总打击人。

我的回答是:我也鼓励人要有理想,要有自信。但很多人其实分不清自己想的到底是理想还是幻想。那么,如何分辨呢?有个简单的方法,看成功的必要条件你是否具备,如果具备,就是理想,反之,就是梦想。

所谓必要条件,就是指“有了未必行,缺了肯定不行”的硬条件。比如,奥巴马说他要做美国总统,你也说你要做美国总统,放在他身上,那是理想,放到你身上,那是幻想。为什么?因为美国宪法规定了总统候选人必须在美国本土出生。奥巴马生在美国,你生在中国,就算移民美国也晚了,所以第一道门前你就得止步,你只能当他的啦啦队,就这么简单。

有人说:必要条件就是门槛,如果够不着门槛,谁会傻到把头往墙上撞啊。但做HR的朋友就告诉我,经常在招聘中遇到这种人,有些人因为这个职位吸引他,因这这个公司吸引他,因为他觉得他行,因为他觉得给他一个杠杆他可以撬动地球,所以他非得毛遂自荐,非要纠缠着证明自己。弄得HR挺费口舌解释。这些,都是对职场中处处存在的必要条件认知不足。要想突破这些必要条件,不是不行,要么你是牛人,条件都肯为你改,要么你有背景有关系,绕个道就进门了,要么环境变化了,以前的必要条件,现在已经不需要了。

职场中处处都是必要条件,但未必有人讲给你听,而且在中国,这些条件又往往变化,管你的时候有用,轮到别人又没用了,这件事上有用,换件事就没用了,中国话叫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让人无所适从满腹委屈。其实一切都是有规则的,后面的文章中我会一一讲来。

总之,做一件事,得先琢磨一下,这件事要成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到一个环境,得先琢磨一下,在这地方成功的必要条件有哪些?明的暗的都得搞清楚。不然会活得很狼狈,死得很难看。

必要条件具备得越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环境是不断在变化的,因而成功所需的条件也是不断变化的。90年代末拿份网络商业计划书就可以拉到风险投资,现在你再试试?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讲的两个意思,一是必要条件的可变性,二是根据你所处的环境,找到最适合你的必要条件。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的时候,全国党员不过50多人,但党的目标是 “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如何让这个目标成为理想而不是幻想呢?党的宣言列出了具体的思路:“ 要使我们的理想社会有实现之可能,第一步就得铲除现在的资本制度。要铲除资本制度,只有用强力打倒资本家的国家。阶级争斗就是打倒资本主义的工具。共产党的任务是要组织和集中这阶级争斗的势力,使攻打资本主义的势力日增雄厚。这一定要向工人、农人、兵士、水手和学生宣传,才能成功的。要组织一些大的产业组合,并联合成一个产业组合的总联合会,又要组织一个革命的无产阶级的政党--共产党。共产党将要引导革命的无产阶级去向资本家争斗,并要从资本家手里获得政权。革命的无产阶级的产业组合定要用大罢工的方法,不断的扰乱资本家的国家,要是到了可以从资本家手中夺得政权的最后斗争的时机,由共产党的号召,宣布总同盟罢工,这就是给资本制度一个致命的打击。”也就是说,早期共产党人根据苏联革命总结的经验认为,革命成功的充分且必要条件就是由党来领导总同盟罢工,只要一经发动,资本制度必将灭亡。所以,我们才在中学历史课本上看来,20年代初期,党组织了那么多的工会,开了那么多工人夜校,领导了那么多的大罢工。根源都与这个认识有关。但中国环境与苏联不同,所以成功的必要条件也不同,党很快就走上武装斗争之路,用毛泽东自己的话说:“革命形式不是总罢工,而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基本上是农民战争。”

职场中也一样,我们看到许许多多的成功故事和成功经验,但我们一定要问一声:“他掌握了哪些必要条件才获得成功?”弄清楚了,再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所处的环境中,这些条件是否存在?如果存在,是否起作用?”想清楚了,才好借鉴,否则,依样画葫芦,一定是会失败的。

【丢掉第四个幻想:寄希望于人性的美好一面】

大家都知道《三字经》开篇言道:“人之初,性本善。”似乎大家都只背得这一句,所以很多人都爱把人往好里想,总觉得“人之如我,谁不好善?”但是,《三字经》紧跟着就是一句“性相近,习相远。”明明白白地说,刚生下来的时候是善的,长大了那可就不一定了。

如果你问,不寄希望于人性的美好,那寄希望于什么呢?我的答案是:什么都不要希望,你应该相信利益法则,并运用好这个法则为你服务。

利益才是主宰世间的法则。所谓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并不是说君子就不要利益,而是君子在追求利益的时候,还能心存正直,能够兼顾原则,为了原则和道义,甚至可以放弃部分利益。小人则肆无忌惮,看见利益就象饿狼见了血淋淋的肉。古人称赞一个人伟大之极,都用一个词“舍生取义”,因为“以利言之,则人之所欲无甚于生,所恶无甚于死。”能够为了道义而牺牲生命,不是伟大是什么?

为什么我们都说母爱是世上最伟大的?因为人最大的理性,是保存自己的生命,而母亲为了孩子,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完全是感情胜过理性,所以伟大。为什么我们都说爱情是盲目的?因为陷入热恋中的人,甚至可以为了爱情而抛弃利益,所以盲目。

有个大学生在毕业前,好几个亲戚都说认识谁谁是开工厂开公司的,要找工作只要说一声就可以。可等她真毕业了要拜托亲威时,一个人都不肯帮忙了。不肯帮忙还罢,有一个亲戚竟说:“我干嘛要帮你,又不是我自己的事!”该同学涉世未深,搞不懂为什么先前说得那么好,事到临头竟是另一副面孔,心里拔凉拔凉的,几乎对人世间还有没有真情丧失信心。

我要说,这些亲戚固然是不对的----我猜测是该同学家境一般,亲戚们觉得帮忙是白帮收不回好处----但我们本来就不该寄希望于别人。别人不帮你,是常态,是道理如此,说将来有需要时尽管开口,那是安慰你,如果你当真了,找上门去,就让别人下不了台,涵养好的几句话把你打发了,涵养不好的,就很可能象上面那位亲戚,口出恶言,没办法,谁叫你当面撕了他的面皮,让他无法面对自己的良知呢?别人帮你,如果不是出于利益交换,那是真感情,但那是非常态,不能奢望。从这个意义上讲,除了你的直系亲属,你不能寄希望于谁会为你白白付出,更不要奢望别人为你牺牲自己的利益。

人际关系的常态是,不涉及利益的时候,或者利益一体的时候,大家关系绝无问题,好过得很。而一旦涉及利害关系,立刻就会分化。上中学背的第一句英语是: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翻译成中文叫: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我们也经常说:没经过考验的感情,不是真感情。什么考验?就是利害关系的考验。就是看在利害关系面前,感情还是否能稳定。所谓君子小人之辨,不也是以利益作为试金石么?

在没有利益介入的环境中,感情都是最纯真的,比如同学,比如战友,但即使是这些感情,一旦进入到有利益介入的环境,也要重新看一看是否会有变化。至于那些萍水相逢半路相交的感情,只要未经考验,都不要有依赖心理。

《水浒传》里,宋江对李逵好不好?可说情同父子。无论李逵怎么胡闹,哪怕是抡板斧砍了一百多个无辜百姓的头,宋江都当没事一样。闹得最凶的一回,李逵砍了“替天行道”的杏黄旗,当众大骂宋江,羞辱得一塌糊涂。换成别人,宋江早忍不住了,李逵后来一认错,啥事也没有。但最后李逵怎么死的?被宋江毒死的。宋江怕自己被朝廷毒死后,李逵得知真相,扯旗造反,把自己一世清名忠义之事坏了,所以专程叫人把李逵星夜请来毒死。

文章开头,我讲过一个朋友由于上司以前对他不错,就以为上司是能说心里话的朋友,没想到上司知道他不利于公司的心思后,立刻翻脸拿他开刀。看看宋江与李逵,心理应该平衡了。以前大家感情好,那是因为双方利益一致,而一旦不一致,感情在利益面前立刻就薄如纸了。遇到所谓有人情味的上司,只不过是让你死得舒服点,感觉愉快些。就象宋江,没拿斧头砍死李逵,而是骗他喝了毒酒,还要流泪解释说:“兄弟,你休怪我!”弄得李逵喝毒酒也喝得很感动,说:“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李逵对宋江是真感情,所以他被骗了也丝毫不后悔,心甘情愿为宋江去死。但我想,世上绝大多数人不会有这种爱好吧?

我还有个朋友,管着一个省的业务,有一名下属因工作不力而被劝退,心生怨恨,在离职的时候,向总部狠狠地告了他一状,列举了他很多失职和违规行为,投诉内容事真真假假混杂一团,但归底结底这些行为无论真假,并没有对公司造成什么损失,所以朋友根本不放在心上。总部大老板接到投诉,指示要查,他的上司和HR的人一起飞过来,找他的下属分别谈话,核实情况。朋友嘴很硬,说:“我平时对下属就象对朋友,感情好得很,关系铁,他们不会乱说的,我放心!投诉的那些破事,根本就是放屁,我不怕!”

我当时就对他讲,事情不妙,一定要小心,底下该做的工作,一定要做。他不以为然。结果调查结论出来,他严重失职,被公司降职调岗,如果不是他上司保他,恐怕处分更严重,当时就得办手续走人。后来他问我为什么当时就判断说事情不妙?我告诉他:

第一,针对这种投诉的调查本来就可大可小,如果是走过场,让你上司一个人来走走也就是了,可总部派了HR跟你上司一起来,说明什么?HR跟你没有利益关系,明摆着就是公事公办。你的下属又不是傻子,这架势还看不出来?如果是走过场,大家都走过场,调查出来的,肯定都是好话,但公事公办,那就不可能调查出来都是好话。都是好话HR回去怎么交差?但人只要说了你一句坏话,心里头就没啥压力了,多说几句也无妨。即使大家对你没恶意,一人只说一两句,累积起来的负面力量也够呛。三人成虎,HR一定会相信对你的投诉的内容是真实的。

第二,平时下属跟你感情好,关系铁,我相信是真的,可是现在这事,关系到你的位置会不会空出来,你怎么知道有没有人心理起变化?有没有人心里在算小九九----你走了,他有没有机会?人只要一算利害关系,感情就靠不住了。

他听了分析很佩服。其实为了他的面子,我还有所保留。他自认为平时对下属就象对朋友,感情好,关系铁,就没有自问,为什么有员工在离职的时候,会告自己的恶状呢?他是不是要反省一下,他自认为的对下属好,在别人眼里,是不是同样的好?

【要想别人靠得住,首先自己站得住】

所以说,职场上没有谁是永远靠得住的,正如西方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我们要想让别人靠得住,首先是自己站得住。如果自己站不住,别人一定靠不住。你自己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别人也不好多管闲事,自然帮不了你。

有位企业家曾讲过这样一件事:国家某部委直属公司总经理李某,在上世纪90年代受该部委某副部长委派,出任与香港某公司合资组建的基金管理公司的负责人。其在三年任职期间领取工资近百万元。由于当时这个公司的特殊性及运作的不规范,李某的工资收入未按当时的习惯上缴国内单位,该部委亦无文件对此作出规定或说明。后来,李某与该副部长发生矛盾并辞去公职。副部长恼怒之下找到司法机关,称李某的上述收入应为公款,李某因拒不交回而构成贪污罪。由于副部长身处主管机关要职,当时又无正式文件能够说明此事,无人能够或者敢于出面为李某作证。李某遂被司法机关立案并采取强制措施,形势对其十分不利。然而,万幸的是,李某行事一贯认真细致,他保留了当时讨论此事的所有会议记录、谈话记录,以及任职期间他向副部长汇报基金公司工作及其工资制度的草稿、试行稿等大量原始文档资料或复印件。鉴于上述文件资料能够被认定为当时所写,且前后一致,司法机关无法认定李某有罪,最终只能撤销了此案。该企业家总结说:学会自我保护,平时就收集和积累自己无罪的证据有多么重要啊!

我们平素的职场中,这种刀光剑影的事不多,但经常也会发生类似的事情。曾经有下属因做事不合公司制度被我责问,他说,做之前也拿不准,就问过相关部门的某某负责人了,他回答说可以做我才做的。而当我再让他去找相关负责人证实时,人家说根本没那回事,当时回答的是让他按公司制度做。下属气得半死,可口说无凭,只有自认倒霉。我也要动用政治资源,把事情抹平。

这种事情发生过不止一次,都是当事人图方便,打个电话问一声,出事了,什么凭据也没有。所以,我后来硬性要求,凡与其他部门的工作都必须通过邮件,这样出了问题就能找根源,一定不能口头确认办事。

文章的最后,我要再次强调,要想职场成功,就必须丢掉一切幻想,树立只有自己奋斗才最靠得住的观念。正如约翰•D•洛克菲勒在写给儿子的信中说:“很多缺乏行动的人大都很天真,喜欢坐等事情自然发生。他们天真地以为,别人会关心他们的事。事实上,除了自己以外,别人对他们不大感兴趣,人们只对自己的事情感兴趣。例如一桩生意,我们获利比重越高,就要越主动采取行动,因为成败与别人的关系不大,他们不会在乎的。这时候,我们最好把它推一把,如果我们怠惰、退缩,坐等别人采取主动来推动事情的话,结果必定会令人失望。一个人只有自己依靠自己,他才不会让自己失望,并能增加自己控制命运的机会。聪明人只会去促使事情发生。”



楼主 乔尹  发布于 2009-07-09 00:09:34 +0800 CST  
接下来的几天,我会陆续把有关“价值观”的心得体会帖出来。

价值观和目标,之于人生,一个是内在驱动力,一个是表层驱动力。而起决定作用的,是价值观。如果你的目标不与价值观相符,你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内心实际上会非常迷茫,甚至痛苦。

可悲的是,中国式教育,从来都是奴才教育,只会把人教听话,顺大流,而不培养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

希望大家在未来几天,读了有关价值观的帖子,能帮助厘清自己的价值观。找到人生和职业的重心所在。活得更轻松更自在。

正文开始:

〓〓〓〓〓〓〓〓〓〓〓〓〓〓〓〓〓〓〓〓

08 价值观的作用

人们对各种事物--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比如自由、幸福、自尊、诚实、服从、平等、金钱、家庭、朋友、社会地位、名誉、权力等等,在心中都会判断其对自己是否重要,并依据其重要性大小,在心里排出次序,这种次序,即构成了个人的价值观,构成了决定人们期望、态度和行为的心理基础。

我们在认识事物的重要性时,总是从自身的需要出发,所以即使同样的事物,对不同人的重要性也并不相同,故而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从长期的职业生涯来观察,价值观清晰稳定的人,往往发展比较稳定顺利,而价值观混乱的人,往往随着环境和潮流摇摆不定,职业发展也起伏不定。

有人说:“我没价值观。”这话不对,价值观是每个人都有的,只是许多人没意识到,更没有有意识地定期反思自己的思想和形为,帮助自己形成一个清晰的价值观。无论你明不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它在事实上都左右着我们的决定,并进而决定我们的人生包括职业是否幸福美满。我们的价值观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态度,从而决定了我们的职业取向并影响了我们做出各种的职业选择,这种职业选择决定了我们的职业状况从而也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又最后决定了我们的人生幸福感。从价值观的角度来说,职业发展成功还是失败的判别标准就是你是否得到了你想要的生活,你的职业所带来的生活方式是否符合你的价值观。如果符合,你就会感觉很快乐,哪怕收入会相对低一些;如果不符合,你会感觉很疼苦,哪怕你拿着看起来很高的薪水。

【价值观决定行为】

人们在做出选择时,大体上依次考虑这样三点:一是该不该做?二是能不能做?三是怎么去做?该不该做,就是人的活动该不该指向这件事,这就需要进行价值选择。认为有积极意义即有价值的事,“值得做”,应该做,就把活动指向它。否则,就不会去做。价值观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所以说,在选择的过程中,价值观起着决定作用。

媒体曾报道广东省某官员在一次中学开学典礼上对学生们说:“你们为什么要读书呢?读书就是为当官发财。当官就要当大官,当个科长有什么意思,要当县长、市长、省长,发财就要发大财”。有这样的价值观,这位官员后来因受贿被捕入狱就毫不令人奇怪了。

2006年,世界第二大富豪、75岁的美国投资家沃伦•巴菲特向5个慈善基金会捐出其所持有的财富约合375亿美元。2008年,世界首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宣布将自己的580亿美元财产,全数捐给名下的慈善基金,他说:“我们决定不把财产分给我们的子女。我们希望以最能够产生正面影响的方法回馈社会。”2001年,当布什总统决定废除遗产税一年时,作为最大“受益者”的富豪们,反而予以了最强烈的反对。包括盖茨父亲老威廉、巴菲特、索罗斯等在内的120名美国大富豪联名在《纽约时报》上刊登广告:“请对我们征税”。富豪们的理由是:取消遗产税将使美国百万富翁、亿万富翁的孩子不劳而获,使富人永远富有,穷人永远贫穷,这将伤害穷人家庭和社会的平衡。

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美国英语学会主办过一项对中国人价值观和美国人价值观的调查和对比。结果是,中国人第一看重的是“金钱”,其次是“家庭”、“爱情”、“工作”、“学历”等等。美国人的价值观中位居第一位的,则是我们做梦都想不到、并且在中国人的价值观中根本就没有一席之地的:change(变化),其次是:“时间”、“挑战”、“机遇”等等,“家庭”和“爱情”自然也在其中,“金钱”也在其中,只不过位置在中间和靠后。上面那位官员与美国富翁们的不同作为,似乎颇能为这项调查做一个注脚。

从这个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年来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各种良知退化、道德沦丧、见利忘义,缺乏诚信的现象,与中国人普遍把 “钱”放在价值观中最重要的位置,离不开关系。

反观美国人,在美国社会面临内政外交的重大挑战时,没有选择经验丰富的战争英雄麦凯恩,而是选择名不见经传的非洲裔美国人奥巴马,作为新一届政府的总统,格外体现美国人视“变化”为生命中最重要事物的价值观。

价值观的作用是巨大的,它引导我们追求所想要的东西,主宰我们的人生方式,影响我们对周遭一切的反应,从你所穿的衣服、所开的车子、所住的房子,到教养孩子的方式,这一切都受价值观的左右。它是我们行事为人的规范,帮助我们了解和判定自己以及别人行为的看法。人们会为实现价值去死,去杀人,去牺牲,去奋斗。人们会为骄傲和自尊放弃对生命的爱,人们会为自豪和荣誉而献身,人们会为正直的名声和慈悲的心肠而放弃财富。无论你是否意识到,当我们采取行动的时候,行动的背后,一定有价值观的驱使。

若我们的行为无法与内心的价值观相合,那么便会在内心产生对立,就会陷于混乱,成功与幸福也就遥遥无期。如果我们无法按照自己的价值观生活,纵然锦衣玉食高屋华车,也会觉得人生不全,没有意义。如果你所追求的,其实是与你价值观不符合的,那么这个过程会非常痛苦,即使追求到了,也感受不到满足与快乐。

【价值观在三个方面帮助我们】

价值观的第一个帮助:让我们了解对于自己来说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让我们对生命中的诸多因素确定一个优先次序,从而能够找到此时此刻最佳的平衡点。

前不久有新闻报道:一位20多岁的准爸爸,为了即将出生的宝宝,毅然放弃在深圳的优厚待遇,辞职回到家乡,在家做起专职保姆。这位准爸爸坦承,辞职引发收入锐减,如果不是父母给予经济援助,而且让他们暂住父母家,真不知咋过日子,但他一点不后悔,坚信家庭是第一位。全家人也都支持他辞去工作专职做奶爸,他母亲对记者说:“我儿子很有责任心。”这位准爸爸则表示,等宝宝满百天之后,就留在当地找工作。

无独有偶,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吉姆•柯林斯也曾放弃过工作,当时,他还在斯坦福任教,曾获得年度最杰出教师奖,但为了专心写书,他暂停工作一年,与妻子过的日子,比自己的学生还要拮据。后来,学校决定给他一个博士学位,但他认为这会让他的思路缩小,竟然拒绝,以至于被迫放弃斯坦福大学的教职。离开学校自己成立研究室后,他又只想专心做研究,不爱从事更赚钱的咨询顾问业务。大家都认为他不循常规,但是坚持到最后,柯林斯的书大卖,他的著作在年营业额千亿美元的《财富》500强公司主管案头上,成为必备之书。

每个人遇到上面的情况,都会有不同的选择。如那位准爸爸的一些朋友就说,金融危机下工作难求,那么好待遇的工作,换成自己绝不会辞职。还有人认为,尽管两地分居不好,但宝宝开销大,应趁年轻多挣点钱。

其实,哪一种选择,并没有对错之分,重要的是你的选择必须与你的价值观相符,否则,必将非常难受。比如那位准爸爸,他把家庭放到极重要的位置,所以辞职顾家虽然一时经济拮据,但心情愉快,等家庭最需要他照顾的时期过去,再寻找一份离家近的工作,对他就是合适的选择。可以设想如果他听从朋友劝告,为了钱而离家千里,时刻记挂家里,必然心不在焉,甚至因思念家人而心情烦燥,可能导致工作失误或业绩大幅下降,那时,可能面临的是被解雇。所以,现在他的主动辞职,虽然在价值观不同的人眼里看来不可思议,但对他,未尝不是合理的决定。

价值观的第二个帮助:当你面临重大的决策,很难取舍的时候,价值观可以帮助你做出明智的选择,即使眼前利益受损,时间也将证明你的选择是正确的。

人生,就是不断选择“目前哪件事最重要” 的过程,所以,当遇到难以做出的决定,请想想“你的五样”。心理健康的人不是没有遇到问题,而是他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尽量使你的决定和你价值观相吻合,这是心灵健康的不二法门。

没有人能够在内心充满冲突挣扎的情况下,长期从容从事。比如,一个把家庭放在首位,希望每天能够准时下班陪家人的人,如果进了一家习惯于天天加班的企业,定会每天都面临加班还是不加班的痛苦选择,心情必定大受影响,即使工作再有趣,但这种情况下,你都不会感到满意。万一你被赏识,步步高升,不断晚上要加班,周末也要加班,不但周末加班,而且还经常出差,一连好多天根本就见不到家人,那这种职业的成功,一定不会给你带来快乐与满足,反而会让你更加痛苦。最终,要么你会辞职,要么你改变自己的价值观,把工作放到第一位,取代家庭原先在你心目中的地位。

相反,如果一开始你就对老板和同事讲一些你自己家庭的有趣的小故事,让他们感到你非常重视家庭,然后你清楚地提出希望每天能准时下班陪家人,同时你会保证工作绩效达到期望,并会很好地与同事们配合,那么,即使他们不能完全理解你的决定,但由于理解你对家庭的重视,一般也会允许你不用天天加班。如果你能达到自己的承诺,大家在习惯你的行为后,说不定还会有别的人也以你为榜样,不再每天加班。甚至,如果你的职务得到提升,那么,加班的的风气都有可能被你改变。当然,如果一开始你要求准时下班的提议被拒绝,那么,在你确信加班风气不可能解决的情况下,就应该考虑换到不加班的部门工作,实在不行,就应该跳槽。

价值观的第三个帮助:符合原则的价值观对人生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按符合原则的价值观行事,你会有强大的信心,即使面临困难与挫折,也能最终强大。

原则,是指人类社会里那些颠扑不破、历久弥新、不言自明的真理,是人类行为的准则,也是不容置疑的基本道理,历经考验而永垂不朽,是一些不分时代不分种族所公认的“价值观”。例如:公平、诚实、正直、尊严、服务他人,等等,都是人类所共同认可并遵循的原则。

符合原则的价值观,就是正确的价值观,如果一个人能够长期恪守原则,又灵活处世,随着时间推移,就会形成一种核心竞争力,成为最不可模仿、也最不可替代的能力。这种能力,好比武侠小说中所描写的“内力”,而那些平常被人津津乐道的谋略,只不过是“招式”, 一个招式好的武者,如果没有“内力”,遇到高手,难免落败。在职场中,难免会遇到许多不如意的事,也难免会有许多诱惑,如果没有“原则”为指引,我们很难不会误入歧途。

企业也是如此,我们考察百年来那些伟大的企业,无论他们的市场策略如何变化,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企业的价值观都没有动摇过。他们在努力获取财富的同时,还尝试将对社会的责任、有尊严的价值观、重视人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融为一体。现代企业,技术可以复制,产品可以复制,市场策略可以摹仿,但不能摹仿的,就是企业内在的精神力量,即由一群坚定信奉企业价值观并据此行事的人所构成的精神力量。反观那些迅速崛起又一撅不振的企业,往往是由于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做指引,既不遵守法律,也不相信天理良心,片面追求利润,为了利润可以不择手段,长在河边走,难免要湿鞋,最终东窗事发。

不仅个人与企业如此,拥有符合原则的价值观并能据此立法和执行的国家,从长期看也发展得更为成功,在国力是否强盛、人民是否富裕,社会是否公平等等方面都更为优越。

根据我过往的职业经验与观察,我非常乐意建议大家培养基于原则的价值观,一旦你确立了这种正确的价值观,实际上你已经成功了一半。另一半,你只需要培养自己为人处世的技巧。而一个不信奉原则的人,他如果想获得长久的成功,拥有长久的幸福,却需要在价值观和技巧两个方面训练自己,岂不是更辛苦,走的路更多?

楼主 乔尹  发布于 2009-07-10 01:03:36 +0800 CST  
作者:籽籽儿 回复日期:2009-07-10 14:28:45
很多时候,我们做着 大部分人 所认为对的事, 履行着 他人的价值观,而自己 内心真正渴求的是什么,很多人不曾知晓。
比如中国式家庭教育 常常让小孩觉得读书是 满足大人的需要,而忽略了学习的根本乐趣 和 求知的价值.
这也就是很多人取得了 他人看似很了不起的成功 却依旧 迷茫痛苦的原因吧。内心的倾听,说来容易,反思不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的。倾听内心的声音,坚持做,真不容易,但坚持住了,才有真正的幸福和成功。

回想当年大学毕业,坚决不去机关单位,宁愿户口、档案统统不要,坚决离开家乡,一个中部地区大城市。真是对的。

从此,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去奋斗去成长。虽然头几年有点辛苦。

现在父母都改变了当年的看法,承认我当年离开他们,是对的。否则,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不会有现在的个性与能力,更不会有现在的小小成绩。


楼主 乔尹  发布于 2009-07-10 20:02:58 +0800 CST  
作者:tom0490 回复日期:2009-07-10 23:22:27

乔尹我很希望能从你这里找到一点方向和动力,多谢你了!
我觉得我的优点是思维敏捷、喜欢的事情我一定会去做好,毅力还可以吧
现在最大的缺点就是太情绪化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了你的经历,非常感叹,我的早期经历与你很象!看到你父母为你重新工作那段,非常感动,有点流泪的感觉。父母真是最伟大的。在职业早期,我陷入困境时,也曾在日记中写下:“乘风破浪的时候我看不见父母,失去一切的时候,才发现唯一不变的是父母的爱。”

你的优点和才能是勿庸讳言的。情绪化,是年轻人,特别是聪明的年轻人常见的特点。慢慢能变化的。有意识培养就行。

目前,你最需要的,就是不要消沉。勇敢者并非心中没有恐惧,而是心怀恐惧依然能够咬牙前行。我建议你目前先在国营单位过渡,同时,

一是总结自己的过往,确认自己的兴趣与才能,看看未来往什么方向发展最适合。然后确定未来一至三年的目标。

二是给自己学习充电。大环境不好,对谁都一样,谁能在最无能为力最无所事事的时候,为未来做准备,谁就能在机会来临的时候翻身。为什么文革结束,有的人能考上大学从此改变命运,更多人被时代大潮裹挟混到提前下岗。就是因为前者即使在文革中,也没有放弃知识。

三是关注机会。看来你一时半会是不会自己创业了,经济环境总归是会好起来的,要经常上网、看报,注意寻找职业机会。经常与同学、朋友、同事等等可能会提供机会或信息的人保持联系。

四是多与父母交流,让他们放心,有信心。父母养育我们,什么也不图,就希望我们好,我们好,他们就好。所以,你一定要振作,让父母看到你的精神气,对你有信心,他们的心情也会好。目前你没法从物质上报答他们的恩情,一定要在感情上尽孝。

楼主 乔尹  发布于 2009-07-11 01:24:58 +0800 CST  
要上几位朋友的提问,等有空我慢慢答,这些天得先赶稿子,周末就截稿了。下周要出差开一周的会。

同时,各位朋友都说看我的帖子有启发,那么也希望提出问题的时候,能够根据你们的启发自已先尝试着给自己一些回答。想法是对错不要紧,关键是要去思考。

说实话我之所以能回答一些朋友的提问,主要是经历过,或看过别人的经历,然后自己思考总结,慢慢的就提高了。即使我给出的答案看上去是一块金子,也只解得一时之急。我希望的,是能给大家一个点石成金的思维。

先写一段正文。

〓〓〓〓〓〓〓〓〓〓〓〓〓〓〓〓〓〓〓〓

如何明确自己的价值观


“认识你自己!”是镌刻在古希腊戴尔菲•阿波罗神庙墙上的一句箴言。

认识自己,最重要的就是认识自己的价值观,具体来说,就是认识不同的事物在自己内心的“价值优先等级”。你要把所有外界事物,不论有形无形,在心目中按重要性排定先后顺序,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等级。知道自己的价值等级,才会理解自己做某些事的动机。知道自己心目中最重要的事物,你才能集中力量有所追求。

著名作家毕淑敏为我们介绍了一个游戏“我的五样”,可以有效地让我们认识自己的价值观。

先拿出一张白纸。 再准备一枝黑色的签字笔,在白纸顶端,一笔一画,写下“XXX的五样”。这个XXX就是你的名字。

现在,请你用黑色的笔在雪白的纸上,写下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东西。这五样东西,可以是实在的物体,比如食物、水或钱;也可以是人和动物,比如父母、妻子、儿女、丈夫或狗。可以是精神的追求,比如宗教或理想;也可以是爱好和习惯,比如旅游、音乐或吃素。可以是抽象的事物,比如祖国或哲学;也可以是具体的物品,比如一个瓷瓶或一组邮票。总之,你尽可以天马行空地想像,只要把你内心最珍贵的五样东西写出来就是了。脑海里涌出什么念头,就提笔把它写下。最先涌出的想法,必有它存在的深刻理由,如实记载即可。不必考虑顺序,排名不分先后,既不按ABCD,也不按姓氏笔画。

现在,糟糕!你的生活中出了一点意外。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保不住了。你要舍去一样。请你拿起笔,把五样之中的某一样抹去。注意,不是在那样东西旁边打上一个“X”, 你要用黑墨水,将这样东西缓缓地,但是毫不留情地涂掉,或者用刀子将它剜掉。直到它在洁白的纸上成为一个墨斑或黑洞,再也无法辨识。

现在,你的纸上剩下了四样宝贵的东西,还有一个黑洞。突然,生活又发生了重大变故,来得更凶猛急迫,你保不住你的四样了,必须再放弃一样。请三思而后行。

现在,你的纸上剩下了三样宝贵的东西,还有两个黑洞。但是,生命进程中,你又遇到了险恶挑战,这一次,你又要放弃一样宝贵的东西了。

咱们一竿子插到底。是的,你的生活滑到了前所未有的低谷,你必须做出你一生中最艰难也是最果决的选择。你只能留下一样,其余全部放弃。

如果你是第一次做这个游戏,如果你是认真在做,是的,你会觉得非常艰难,我曾看到有人举棋不定,满头大汗,甚至要求中止游戏,不做选择。但人生是一门艺术,要幸福,就必须要有选择。所有的选择都必有舍弃,有取舍就会有痛苦,世上没有万全之策。所有的决定都包含放弃,你不可能占尽便宜。而当你明确了什么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依次明晰了重要事项的次序,剩下的就是按图索骥,人生会清晰很多,简单很多。

那么,你对自己最后所选择的价值观感到诧异吗?是不是和你原先所想的一样呢?你能接受这些价值观吗?有位女士最后留下的选择是“美丽”,她说:“以前,我一向为自己格外关注外表而觉得羞耻,我觉得这样似乎很肤浅,但是我又忍不住在乎我的外表,也在乎我的房屋看起来怎样。我经常很苦闷。现在我领悟到一件事,重视美丽是我的价值观,是我的本质之一,我根本用不着为此害羞,我学会了接受自己。”有位男士则说:“当我发现自己选择的是金钱时,我吓了一跳。我自觉目前我从事的行业很有意思,可是在这个行业里我不可能赚很多钱。因此我需要好好考虑一下未来的事业道路了。”

有些人常常否认自己有追求权力、金钱和成就的需要,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价值观和从小所受的教育是配不起来的,他们原以为自己会追求善良、服务、诚实等等。但你的价值观是你本质的一部分,因此,要想做一个诚挚的人,你必须先得了解和接受自己的价值观。一旦你能接受你之为你,你也就会变得更好。不属于你的东西,你不必假装拥有,属于你的东西,你更不必否认,成为自己就是好的。刻板的角色被打破后,我们才有更多的机会对自我诚实,才会进而去改变自我,否则,你所有努力,都是建立在一个虚假的幻觉上,不会真正享受到生活的美好。

有人会问,我的价值观会不会变化呢?会的。世上没有绝对不变的事物, “我的五样”也是会变化的。对于成年人来说,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定势,是不易改变的。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立起来的,不仅是我们的事业基础,也有我们的价值观体系,不惑的,是我们对事物价值的判断与取舍。但对于价值观还没有定型的年轻人,对于“人生中什么最重要”的答案,可能每一两年都会变化。当我们追求的目标或自我的认定改变时,价值观也会改变。譬如说,如果你决心走向公司的高阶职位,工作在你整个价值观中的重要性自然会改变,当你坐上那个位置,对于公司许多事情的看法也不会与从前相同。

所以,从我们踏入社会起,直到价值观体系成熟稳定,这期间我们要不断去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在追求目标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不断自问“这些目标为什么对我重要?”反省价值观,可以帮助你及时发现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方向是否有偏,是否确实到达终点。

不断的反省与修正非常重要,因为价值观有时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如果我们做事时只盯着目标,达成后才发现已经毫无意义,因为价值观早就改变,目标已经不具有原来的价值,那就太浪费人生了。所以要不断地反省,关注价值观是否改变,不断检查那些价值观能不能帮助你走向快乐丰富的人生。

【“原则”不是挡箭牌】

有的人动不动就把“原则”挂在嘴边,其实,他所谓的“原则”,往往是指他个人的价值观念,跟真正的原则不相关。原则,是指人类社会里那些颠扑不破、历久弥新、不言自明的真理,是人类行为的准则,也是不容置疑的基本道理,历经考验而永垂不朽,是一些不分时代不分种族所公认的“价值观”。例如:公平、诚实、正直、尊严、服务他人,等等,都是人类所共同认可并遵循的原则。要想做一个成熟的人,要想在职业生涯上顺利成长,要想与人融洽相处,就不要拿名义上是“原则”实际上是个人爱好或价值观念的东西来做挡箭牌。

小王在一个颇具规模的私营企业做经理,能力不错,业绩也很好,只是他个性颇强,常常出口伤人,不论对象是谁,只要他觉得不对,便给以颜色,最终他的同事及上司都无法忍受。老板找他谈话,希望他能尊重其他人的感受,毕竟他能力不错公司还希望留用,但他当即翻脸,说道:“看到不对的,我就是要说,这是我的个性,是我的原则!”

一位女孩,坚持穿超短裙上班,同事劝她穿着更职业一些,她说:“不,我有穿衣服的原则。”又如一位公司职员,只要不满意就跳槽,一年换了四家公司,仍然觉得不满意,朋友劝他多忍忍,坚持久一点或许会有不同的感受,他头一仰,说:“不满意就跳,这是我的原则。”

我实在不知道,他们的心中,还有多少类似的与“原则”,或许有一天实在坚持不下去,他们就会委屈地放弃了自己的“原则”,向“黑暗”的社会“妥协”,从而又诞生一个“职场怨妇”或“怨男”。

事实上,当一个人说“我有我做人的原则,我不会那样干”,他其实是说“那样干不符合我的价值观,我做起来会很难受”。所以,厘清你的价值观与原则之间的差异,会使人生更愉快。





楼主 乔尹  发布于 2009-07-12 02:02:48 +0800 CST  
看到一个“职业价值观自测”,有点意思。可一试。只是尽信书不如无书。仅供参考。

—————————————————————————————

职业价值观自测
您的理想工作,应该具备哪些特征呢?请您根据自己对理想工作的期望,回答下列每一个问题,给每一个问题在1-5分之间打分,5分表面非常重要、4分表示比较重要、3分表示一般、2分表示较不重要、1分表示不重要
第一组  括号内填分数
1.您的工作能为社会福利带来看得见的效果 ( )
2.您的工作使您能常常帮助人 ( )
3.您为他人服务,他人满意您自也很高兴 ( )
4.由于您的工作,经常有许多人来感谢您 ( )
分数之和 ( )
第二组
1.您的工作带有艺术性 ( )
2.您的工作能使世界更美丽 ( )
3.您的工作结果不是一般产品而是艺术品 ( )
4.您的工作需要同电影、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打交道 ( )
分数之和 ( )
第三组
1.您的工作必须经常解决新的问题 ( )
2.您的工作是一项对智力的挑战 ( )
3.您的工作需要敏锐的思考 ( )
4.在工作中常常要您提出许多新的想法 ( )
分数之和 ( )
第四组
1.您的工作使您有不断取得成功的感觉 ( )
2.您能从工作的成果中知道自己做得不错 ( )
3.您可以预见自己努力工作的成果 ( )
4.您的工作成果常常能得到别人的肯定 ( )
分数之和 ( )
第五组
1.您能在您的工作范围内自由发挥 ( )
2.您能在工作中试行一些自己的新想法 ( )
3.您在工作中不会有人常来打扰您 ( )
4.您在工作中是不受别人差遣的 ( )
分数之和 ( )
第六组
1.您的工作能使您的朋友和同事非常羡慕 ( )
2.在别人眼里,您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 )
3.您的工作作风使您被别人尊重 ( )
4.您从事的那一种工作,经常在报刊、电视中被提到,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有地位于 ( )
分数之和 ( )
第七组
1.您的工作赋予您高于别人的权力 ( )
2.您的工作要求您把一些事物管理得井井有条 ( )
3.您的工作需要计划和组织别人的工作 ( )
4.在工作中,您可能做一个负责人,您信奉"宁做兵头,不做将尾"这一俗语 ( )
分数之和 ( )
第八组
1.您的工作奖金很高 ( )
2.只要努力,您的工资会高于同龄人,或升级加工资的可能性要比其他人更大一些 ( )
3.您的工作可以使您获得较多的额外收入 ( )
4.您的工作有数量可观的中、夜班费、加班费、保健费或营养费等( )
分数之和 ( )
第九组
1.在工作中您能接触到各种不同的人 ( )
2.您的工作经常要外出,参加各种集会和活动 ( )
3.您的工作有可能结识各行各业的知名人物 ( )
4.您的工作会使许多人认识您 ( )
分数之和 ( )
第十组
1.不论您怎样干,您总能和大多数人一样晋级和加工资 ( )
2.在工作中您不会因为身体或体力等因素,被人瞧不起 ( )
3.只要您干上这份工作,就不会再被调到其他意想不到的单位或岗位上去( )
4.在工作中不必担心会因为所做的事情领导不满意而受到训斥或经济处罚( )
分数之和 ( )
第十一组
1.您的工作上下班时间比较随便、自由 ( )
2.您的工作单位有舒适的休息室、更衣室、浴室及其他设备 ( )
3.您的工作场所环境整洁、灯光适度、空间宽敞、温度适宜 ( )
4.您的工作体力上比较轻松、精神上也不紧张 ( )
分数之和 ( )
第十二组 分数
1.您的工作能使人感觉到您是团体中的一分子 ( )
2.您的工作中能和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 ( )
3.您工作单位的同事和领导人品较好,相处比较随便 ( )
4.在您的工作中能与领导有融洽的关系 ( )
分数之和 ( )
第十三组 分数
1.您的工作内容经常变换 ( )
2.您的工作使您有可能经常变换工作地点、工作场所或工作方式 ( )
3.您在工作中经常接触到新鲜的事物 ( )
4.您在工作单位中,有可能经常变换工种 ( )
分数之和 ( )

自测结果查询:
职业价值观自测结果
请您找出分数这和最高的两组,这两组代表了您的职业价值观倾向。
第一组:职业价值观倾向是利他主义 您认为工作的目的和价值,在于直接为大众的幸福和利益尽一份力。
第二组:职业价值观倾向是美感 您认为工作的目的和价值,在于能不断地追求美的东西,得到美感的享受。
第三组:职业价值观倾向是智力刺激 您认为工作的目的和价值,在于不断进行智力开发、动脑思考、学习和探索新事物,解决新问题。
第四组:职业价值观观化身是成就感 您认为工作的目的和价值,在于不断创新、不断取得成就、不断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赞扬或不断实现自己想要做的事。
第五组:职业价值观倾向是独立性 您认为工作的目的和价值,在于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按自己的方式、步调或想法去做,不受他人的干扰。
第六组:职业价值观倾向是社会地位 您认为工作的目的和价值,在于所从事的工作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从而使自己得到他人的重视与尊敬。
第七组:职业价值观倾向是管理 您认为工作的目的和价值,在于获得对他人或某事的管理权,能指挥和调遣一定范围内的人或事物。
第八组:职业价值观倾向是经济报酬 您认为工作的目的和价值,在于获得优厚的报酬,使自己有足够的财力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使生活过得较为富足。
第九组:职业价值观倾向是社会交际 您认为工作的目的和价值,在于能和各种人交往,建立比较广泛的社会联系和关系,甚至能和知名人物结识。
第十组:职业价值观倾向是安全感 您希望不管自己能力怎样,在工作中要有一个安稳的局面,不会因为奖金、加工资、调动工作或领导训斥等而经常提心吊胆、心烦意乱。
第十一组:职业价值观倾向是舒适 您希望将工作作为一种消遣、何处或享受的形式,追求比较舒适、轻松、自由、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环境。
第十二组:职业价值观倾向是人际关系 您希望一起工作的大多数同事和领导,人品较好,相处在一起感到愉快、自然,认为这就是很价值的事,是一种极大的满足。
第十三组:职业价值观倾向是变异性 您希望工作的内容应该经常变换,使工作和生活显得丰富多彩,不单调枯燥。


楼主 乔尹  发布于 2009-07-14 00:52:24 +0800 CST  
明天起出差一周。


各位朋友如有需要探讨的问题,可跟在帖中。我回来一一交流。


谢谢!
楼主 乔尹  发布于 2009-07-14 00:53:46 +0800 CST  
明天起出差一周。


各位朋友如有需要探讨的问题,可跟在帖中。我回来一一交流。


谢谢!
楼主 乔尹  发布于 2009-07-14 00:54:41 +0800 CST  
作者:zhangheng1980922 回复日期:2009-07-11 07:42:39

楼主你好,谢谢你的文章,看完之后确实有所感悟,不过有个问题我一直没有太明白,还是希望请你能予以回答。
在自己不是很了解自己的情况下(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行业,适合什么岗位,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才能找到自己合适的道路?只能是不断去尝试吗?或者说前期做一个计划,看看自己表面上对哪些行业,或职业感兴趣,计划出一个框架。然后一个一个去试,但是有些事情并不像自己所想的那样,也许自己所谓的感兴趣只是因为对它的不了解或者说是表面的,肤浅的,进入之后,过一段时间才发现并不适合自己,这样的情况也很多。所以一直困扰我的就是怎样去了解自己,怎样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一种具体些的方法。要是这么一个一个去尝试,一个行业了解一段时间,一个职业工作一段时间,时间长了,如果找到了还好,如果还是没有,总有一种竹篮打水的感觉,而且年龄变大之后还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比较麻烦的问题了。
希望楼主百忙之中能给予指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问题非常好,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所以说我们国家的教育真是失败。父母们也大多不知道如何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天赋。年轻人容易在走上社会后迷失发展方向。我自己就经历了这种情况。

了解自己的兴趣与天赋所在,总得有几年的时间。

第一个方法是从工作中观察。

我建议你一边做着目前的工作,一边观察其他部门的工作,必然有些部门的工作会吸引你,而有些没有。比如我自己,虽然是财经专业毕业,但财会工作从来就没有吸引力。而销售部和市场部就吸引我。

而有些工作,如你所说,开始可能会产生吸引力,后来会发现并不合适。所以,对感兴趣的岗位,你要自问:这个岗位吸引我的到底是什么?如果我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做这项工作,会不会厌烦?比如我刚走入社会,做的是行政文秘类型的工作,开始很有兴趣。但一年之后,就厌烦得不行。后来回想,吸引我的,不过是我的文字一向还行,可以展示一下这方面的才能。但我并不想一辈子写报告材料,所以一旦展示完毕,能力得到认同,就不想干了。

或许你会说,光凭观察,我无法确定自己是真的喜欢,还是肤浅的喜欢。建议你可以与专业人士交朋友,听他们讲自己的工作。更可以利用网络,多去那些专业论坛泡泡。多看一看专业人士对工作的讨论,你就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兴趣。比如我以前读过很多经济类书,后来归个类,才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组织形为学。也就知道了,自己如果不做学者研究这门学问,就要去做管理者实践这门学问。

事实上,你对某种工作了解得越多(它的性质,它的内容,它每天需要做什么,等等),你就越能掌握自己是否真的有兴趣。比如我自己,对销售一直很有兴趣,但从来没有做过。随着年纪增大,我逐渐了解到,自己其实是对“人”感兴趣,对“挑战”感兴趣,而并非真正愿意每天出门跑,愿意不断地低头求别人(虽然高手可以做得不用求,但我是普通人,就会有求人的感觉)。我更喜欢研究人,运用人。所以,我选择管理岗位。如果不是做管理者,而去做专业人士,我就会选择做HR中与人打交道的岗位,或者做记者、培训师,等等。

整个来说,从部门的角度来研究自己的兴趣,比较快。因为一个企业的部门设置就那十几个,而且很容易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工作,剩下的,发时间去琢磨就行了。

了解自己的天赋,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你在什么岗位上学习得最轻松,悟性最强,运用得最自如,那就是你的天赋所在。如果你不知道,就去专业论坛看帖子,参与讨论,就会比较出自已的优势所在。

第二个方法是从过往经历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天赋所在。

回过头再看,其实人的一生是连续发展的。你的兴趣所在,热情所在,能力所在,并非参加工作后才会显现出来。几乎从你小学时就慢慢显现出来了。只是表现的形式,可能与工作之后不同。需要自己认真去寻找。

比如,我前面说如果不做管理者,就去做培训师。因为从小我就喜欢给同学做课外辅导。呵呵。还有,从小我就爱读历史书,老爱研究历史上的人何以成功,何以失败,所以,走上职场也会琢磨同样的事。之所以会写书,是因为高中时就喜欢跟着别人写写散文诗歌什么的,有种文字表现欲。

又如,从小我的理科成绩非常好,文科成绩一般。但我选择读文科。说明什么呢?我自己分析,比较擅长掌握规则,并能灵活运用。但文科更能自由发挥。这些,就决定了我走上社会后,有意识去寻找规则并有意识地运用之。不过文科生那种自由发挥的特点,让我早期走了不少弯路。

从自己过往经历中发现兴趣和天赋,是一件需要慢慢回味的事情,会很有趣。但效果没有第一种方法快。可以做为第一种方法的辅助。

第三个方法,就是去做专业的测试。无论是兴趣还是天赋,都有专业测试。当然,我自己的感觉,也只能作为参考,这些测试都还没有达到按图索骥的地步。

楼主 乔尹  发布于 2009-07-18 23:29:59 +0800 CST  
补充一句,发现自己的兴趣,真的没有想象中那样难。但要持续进行,花一些时间和精力。

试想,你喜欢哪位歌手,喜欢什么类型的女孩或男孩,不都是花了时间去听,去接触的吗?但也无须听完世界上所有的歌,交往完世界上所有的TA,对吧。

很多道理和方法是互通的。把思路放开些,就容易理解和找到解决方法了。

楼主 乔尹  发布于 2009-07-18 23:32:26 +0800 CST  
作者:秋无声 回复日期:2009-07-11 21:30:17

楼主,辛苦了!今天,有幸能读到楼主的文字,如同黑暗中看到亮光,处于非常迷茫中的我,请楼主指点,不胜感激!
05小本毕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工作经历:
1、国有大型施工企业,项目部试验室技术员,由于不喜欢常年四处漂在外的生活方式,而且有时候都不定在哪个山沟沟里头(做路、桥的),所以半年后辞职。
2、广东一外资电子工厂(消费性电子),市场部业务跟单,虽是出口型,但主要是配合销售人员协调工厂内部的生产,基本上不接触客户,也很少用到英语,做了两个多月。
3、广东某混凝土公司技术员,主要是日常生产的质量控制,原料配方方面。当时是迫于经济压力进来做的,但后来一直到了现在。感觉自己就是在混日子,在这个行业耗下去已毫无前途可言。
想换个行业,但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好,并且发现自己竟然没有半点竞争力。毕业马上就四年,都27的人了,混成今天这样,真的是惭愧,想想以后,一片茫然。现在又金融危机,自己更是强烈地感到了危机,再不动这辈子就真要废了。
这几年,经历太单薄,接触的人和事都太少,坦白的说都没学到什么东西,没有为自己的发展进行积累,甚至到现在连自己该做什么好都弄不清楚,真的是悲哀。
望楼主能够指点一下。再次感谢!

作者:Muddyroad 回复日期:2009-07-12 00:15:56

和 秋无声 感同身受,毕业两年后,突然发现自己竟然没有半点竞争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点谈不上,大家交流吧。

所谓职业生涯规划,说来说去,不外乎两条路,一是向专家发展,一是向管理者发展。所以,你可以先确定一下,自己未来是走专业,还是走管理。

我自己,就是因为学的财经专业,但学得一踏胡涂,毫无专业技能,但又不甘平庸,才被逼得只有往管理者的路发展的。否则,以我的专业水平,可能一辈子都是普通职员。

我想,你工作了几年,对自己可以先评估一下。你的优势和特长是什么,你的弱势和缺点是什么。再来确定未来三年的职业目标。

事实上,我毕业三年多的时间,跳了N个企业,都是做的行政。因为刚毕业,我只有信心应聘行政岗位,而且自己能够胜任。后来,实在不能忍受行政的无聊,下定决心去做销售。在一些小公司里从销售员开始做,既无从下手开发客户,又没有人教,真是太难了,信心很受打击。又折腾了一两年,我慢慢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弱势,决定不做销售员,应该大胆去应聘做管销售员的人。因为我擅长总结规律并指导别人,并且判断力好,但自己太懒,不喜欢在外面跑,所以去做个小主管应该是比较好的选择吧。

后来就往这个方向提升自己的素质,并不断应聘,最终居然终于成功了。后来就走到今天了。呵呵。

楼主 乔尹  发布于 2009-07-18 23:54:53 +0800 CST  
作者:那些曾经的往事 回复日期:2009-07-12 19:39:23
楼主:你好 ,我现在非常想有所突破,在这个岗位干了十年,这份工作已经很厌倦想有所突破,但是吧知道能有哪些方法,自己正在学习外语,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读MBA 但是自己能力很一般,也没什么抢眼的工作经验,以前时间都浪费了,五年没什么成果,现在开始努力不知道晚不晚,现在每天满脑子都是想方设法离开这里,可是又有哪些地方可以去呢,想跳槽需要 有哪些准备呢,请楼主明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呵呵,我只知道你想跳槽,但业绩和能力都一般。事实上你没有提供什么有效的信息。让我能出什么主意呢?

我能感觉到的,就是你真的很厌倦了。厌倦到连认真想一想,认真描述一下的情绪都没有。敷衍了一段文字,感觉上不是要问我,只是在表达厌倦与迷茫。

但我很理解你,我在目前的岗位做了九年,中间最少有五次认真寻找跳槽。呵呵。

不要仅仅因为厌倦而跳槽,先好好想一想自己的人生目标吧。
楼主 乔尹  发布于 2009-07-19 00:01:47 +0800 CST  
作者:宝宝在侧 回复日期:2009-07-15 16:27:47
很有道理,可有个最大的问题没有解决,或者说道理是建立在未解决的大问题上面的
具体就我和我身边的朋友来说,我们最大的问题是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所以,“我到底想要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这个问题对很多人尤其是中国人来说太难回答~~
如果为了有一个“正确的结果”而凭某些现象就确定一个目标,那么很有可能像很多电视里面演的一样,到老了才知道我所追求的根本不是我想要的,这样很悲哀~~
所以,对于“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知道我想要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这样的指导,可能对我们或者说很大一部分中国人来说,更加现实很紧迫~~
——————————————————

“很有可能像很多电视里面演的一样,到老了才知道我所追求的根本不是我想要的,这样很悲哀~~”

这种情况很少发生,现实情况是,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到老了你也不会去反思和后悔的。不信,去问问你身边的爷爷奶奶们。呵呵。

如果发现你的热情所在,兴趣所在,喜欢什么。我在上面已经讲了我的想法。供参考。

要勤于观察自己,抓住蛛丝马迹反思自己。定期做自我评估。

人生就象登山,你没有登上目前的山顶,就看不到山背后的路。与其去花时间苦思人生的大目标,不如先制定短期的目标,在一步一步实现这些短期目标中,体会到人生意义所在,从而发现人生的大目标。

寻找人生目标的过程,我想最少也要十年吧。如果你从十岁就开始了,可能二十岁就找到了。但一般人,都是成年之后才开始的。所以,“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孔子的话还真不是瞎说的。

所以,努力吧。
楼主 乔尹  发布于 2009-07-19 00:13:06 +0800 CST  

楼主:乔尹

字数:107391

发表时间:2009-06-25 22:1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1-26 19:54:17 +0800 CST

评论数:252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