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农村农业改革的方向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防建设厚积薄发,跨入世界一流的武器装备井喷式发展,更重要的是国防建设上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国防工业体系得到健全完善,这一切都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一个庞大的群落浮出来,为民族复兴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民族工业方面,我国已奠定了世界工厂的地位,我国一直积极引商合资,从简单的来料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借鉴技术和经验,并逐步消化和积累,到形成目前的自主研发,大批高新技术行业涌现,部分行业实现了弯道超车,并形成了群体优势,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布世界各地。农业方面,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对于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国家,粮食实现了自给,基本解决了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但要知道,对于我国有着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土地来说,可用耕地只占很少的一部分,所以说,农业方面这曾经也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那目前的问题是什么?农村有些地方田地逐渐没有人种,出现荒芜;六十年代的人种累了,七十年代的有些人不愿意种,八十年代的有些人不懂种,九十年代以后的人根本不想沾边;一些农田被用作其他类经济投资项目,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显然下降了。国家已经注意了农村的问题,一方面加大了对农村的投资,毕竟,农村的建设积贫积弱得太久,很多地方基础设施很不健全,满足不了农村农业的需要,农业生产得不到保障。当今,农业生产投入的成本逐年升高,种子、化肥、农药、农机费居高不下,农业用水也成了一项开支,人工费用更是水涨船高。另一方面,国家鼓励种田,保护农民的利益,禁止乱向农民收费现象,补贴种子、机械,对粮食实行提供保护价等很多措施。但在老百姓称赞的同时,却并没能从根本上抑制弃农弃田的浪头。
这是为什么呢?这主要是结构或系统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措施就可以解决的。首先,我要说,中国有十几亿人口,农业人口就占了绝大部,目前,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意味着一个家庭在有限的耕田分配下,只有很少的几亩田,更意味着一个家庭的几个劳动力将被束缚在土地上,至少说明他们会受此影响,而不能充分发挥他的劳动力条件。以前,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这样的局面是有利于大力搞好农业生产,起码在人力投入上还是很充足的。但现在,形势显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农村改革势不可缓。难道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过时了吗?我觉得,在目前的形势下,应当给她赋予新的定义,使她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农村农业改革,应实现农业机械化,促进大规模生产,同时实现部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部分农业人口向非农行业的转变,以下作粗略的分析:
1 这个改革,首先是农民自身的需要。一个家庭只有几亩田,在当今消费较高的生活条件下,尤其教育、医疗的压力,几亩田微薄的收入是根本无法满足一个家庭的需要的。显然,农民应当从自身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精打细算,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和收入,这样去寻找生存空间,而不是依赖国家的补贴,不能期待国家给粮食太高的价格。进口粮食价几何 ?我们自己生产的粮食在国际市场上根本没有任何价格优势。想想都明白的,这么多人,就几亩田,人力成本在那里!耕地应适度的集中,才能促进农业机械化,从而达到较大规模的种田面积,并带来规模收益。对于没有种田的农民来说,则是完全解放了劳动力,不会被束缚在有限的土地上,进入其他行业,从而获得更好的收益;对于有一定规模种田的农民来说,则意味着必须投入必要的精力,包括学习农业生产技术,多投资,多用点时间管理,真正作为一个职业对待,从而促进中国职业农民的出现,在提高单产的同时减少成本支出,最终达到通过自身的农业生产经营基本满足家庭对收入的要求。
2 这个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说,少量的田地,只会让这个家庭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没有定行,就是没能扎下根来,增加了观望成本,从而促进其获得机会收益的动机,给社会会带来投机等不稳定的因素。这就同时意味在人力上的浪费和大量重复的准备工作开支上的付出。
3 这个改革,是国家深度改革开放的需要。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目前已出现了劳力荒,很多工厂曾一度招不到人。中国人力成本在上升,从而降低了出口产品在价格上的竞争力。大批工厂需要合适的劳动力,更需要熟练技能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大量农民涌入经济发达区务工,农民工本身的特点具有季节性、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影响了他们成为专业的技术人员或熟练技术的工人。制造业显然需要经验丰富的工人,重要的工艺和关键的技术则需要工人们精益求精,才能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显然,不是简单的粗制滥造。不在技术上和工艺上保持领先,我国的低端制造业则很快被其他国家的代加工产业追上,毕竟,越南、印度等地人力价格便宜得多。
4 这个改革,是国家建设的需要。国家的目标应是扩大有知识的无产阶级即知识分子比例。计划生育一直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分析,主要是因为老龄人口结构的压力,所以国家目前放开了二孩政策,而不是中国的人口少了,相反,中国人还是太多了。以前,我们讲人多力量大,现在,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在现代化的技术装备面前,人是非常脆弱的。光人多有什么用?人多不光会对自然生态造成较大的压力,也会给这个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在有限的自然资源面前,人多就变得人均资源少,也就是用于国民教育、福利、交通、住房、供给的压力大了。显然,国民的素质是衡量一个国家强弱的重要指标。我国普及了九年义务制教育,所以整体上,农民工的文化素质不会差太远。但是,离国家建设的需要还是差太远。人口最终会减少,而无产者会表现明显。
5 这个改革,或为人们担心的房地产硬着陆找一个突破口,实现软着陆。我个人认为,房地产业需要国家干预才能实现软着陆,农村改革则也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农村改革是否能和目前的房地产结合在一起,实现供需上的调节呢?见解有限,不敢在此发表评论,仅仅在此做个提法。
6 这个改革的必要条件:目前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水稻直播技术、栽秧机技术日趋成熟,为农村准备了必要的条件。要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确是有一些问题需要突破和解决;进行农村改革,更有一些非常关键的问题要直接面对,回避不了,只有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客观务实地加以解决,才能推动农村改革的巨轮。农村改革的目的不仅要有人愿意种田,而且还要用更少的人把田种得更好 !所以,农业机械化是改革的物质条件。只有先实现机械化生产,才能实现农村人口结构的调整。我们可以用工业生产的模式来评估农村农业生产的流程,优化生产过程,为机械化生产积极创造条件,使一个家庭就能够独自完成大部必要的农业工作,并安排好必要的服务工作,我想,办好农业机械化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楼主 柳万坤  发布于 2019-11-06 00:33:25 +0800 CST  
@一切都是规律 2019-11-06 00:58:45
2018全国两会最重要成果就是国家机构改革,人民普遍欢迎,但是国家最基层单元农村体制还是改革开放几十年来老样子,土地承包制当时确实解放了生产力,到现在却制约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如果想加快农村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科学现代化发展,我设想了以下改革方案:
加快农业商业化,促进集体土地公司化经营。
首先以国土卫星系统、北斗系统及大数据系统进行精确测量,集体确权,算出村组集体内每户每人合多少面积土地。鼓......
-----------------------------
有见解!农村变革的主要问题或说非常关键的问题,我认为,却主要是农村人口结构问题,并受到目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方式的制约。
楼主 柳万坤  发布于 2019-11-06 10:57:11 +0800 CST  
@山沟里的老人 2019-11-06 02:09:56
“改革一般都会伤害到一些人的利益,”国企改革伤害的是老工人;但是工人们为了国家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义无反顾自愿牺牲
-----------------------------
改革虽然不是一场 革命运动,谈不上抛头颅、洒热血,但总要触及一些人的利益,这是不可避免的看不见的战场;在时代强烈呼唤改革的情况下,不变革自新,损害的将是国家和更多的人民群众的利益。在这里,改革显然需要以绝大多数群众、国家的利益为根本,但应当兼顾(或补偿、满足)少数人合法、合理、合情的利益诉求,按照轻重缓急给予适当的处理。个人观点。
楼主 柳万坤  发布于 2019-11-06 11:14:44 +0800 CST  
@小月山丰 2019-11-06 07:51:19
地主会来的,又何时能打地主呢
-----------------------------
这是个严肃的问题。我个人觉得,把田地实行适当的集中,仍然是可以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方式进行经营。性质是没有改变的。只是,一部分农民将变成无产者,没有田地,依靠自己的体力或脑力劳动生活,或自己创业,所以,这样的变革则需要国家政策的调控、支持,给予这些脱离田产的农民必要的社会保障条件,这是一个难点,这个工作要体现出计划性,有节有序地展开,并落实到位,否则,这样的农民真的够惨了,这是最需要照顾的一群人。当然,由于历史原因,实行这样的改革,还有一部人会保持现状。所以,建议用调控和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并要根据农民自愿原则。
楼主 柳万坤  发布于 2019-11-06 11:35:14 +0800 CST  
@羊毛出在牛身上 2019-11-06 12:41:14
我们农村只剩老弱病残了
-----------------------------
所以,农村要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这个趋势不可避免。老弱病残的乡亲,怎么能够承担起较重的农活 ? 只能安排点轻松的活让这样的人做下,并适当获取劳动报酬。至于为什么只剩下老弱病残 ? 主要是年轻人看不到农村发展的希望,纷纷在外寻找出路,在目前的状况下,在农村待着,养不起家的。
楼主 柳万坤  发布于 2019-11-06 15:51:53 +0800 CST  
@三笑一哭鬼 2019-11-06 16:15:07
新地主很快就会起来了,应该就是目前搞合作社那些还有能拿到各种项目的那些,除了还需要一些帮他们打工的以后的农村真不需要多少人了,因此把人往城镇赶是对的
-----------------------------
这个说法代表了一部分人内心里的担忧,是的,面对以后该如何生活,有些人心里是没有底的。不过,改革会有这样的担忧,不作改革,难道就没有?请想想。需要说明的是:农村人走向城市,是经济发展的表现;而如果城市人返回农村成为主流,则只能代表经济在衰退。何况,农村人走向城市,应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不是被“赶”入城市的。我本身就是个农民,你担忧的东西,哪有不牵动我的心弦。相信改革几十年后,人们一定不会这样议论;假如有人议论,一定是没有做这种深度的改革。我认为,这种改革,不会改变国家土地全民所有的性质。
楼主 柳万坤  发布于 2019-11-06 18:46:13 +0800 CST  
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搞好农村建设工作,不仅要有一个端正的工作态度,还应有一个科学的工作方法。大家都说改革难,为什么难 ? 因为改革一般不是我们日常做的某件事情,不是举手之劳就可以办到的,短时不能直接预见到事情的结果。改革仅仅有理论的支持还不够的,必须评估实行改革的环境,掂量一下这个大作业的风险,最后才能展望改革的成果。有的成效,要几十年以后才能显现。所以,改革,忌搞形象和面子工程,这是典型的华而不实嘛
楼主 柳万坤  发布于 2019-11-07 10:41:33 +0800 CST  
牧场里引入了狼,直观的感觉就是狼来了,如果狼的数量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是只会促进羊群的整体健康的。改革,固然暂时会对一些人带来不利的影响,但如果对整个社会、民族、国家有利,当然值得一搏 !不知到这个比喻是否恰当。
楼主 柳万坤  发布于 2019-11-07 11:00:22 +0800 CST  
@我不是宋朝人 2019-11-10 05:19:58
一句话
又一部人员没活路了
-----------------------------
现在,农民都过得很苦。如果能实现这样的转变,中间可能会经历一些磨炼,但相信结果对大家都好。
楼主 柳万坤  发布于 2019-11-10 09:26:07 +0800 CST  
@c351254982 2019-11-10 09:27:28
我觉得最根本的问题是要大力发展1000个有潜力重点乡镇,以点带面。缩小城乡二元差距。培育农村新型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人口和资源不要过多向大城市倾斜造成不平衡。
-----------------------------
同感,我觉得这种改革不能一刀切。需有计划、有序、有节度地展开,要不,会乱套的。
楼主 柳万坤  发布于 2019-11-10 09:31:23 +0800 CST  
@对酒当哥zyf 2019-11-10 04:23:15
只要农民相信改革对自己有好处就会支持,如果不相信就不支持。
-----------------------------
肯定是这样的。
群众的心里都是明白的,但从理解,到信任,到最后的支持,需要一个过程,这就需要时间来缓冲。
楼主 柳万坤  发布于 2019-11-10 09:34:19 +0800 CST  
@ty_133680285 2019-11-10 02:59:28
中国有改革?都是烂了再修,坏了就补。
-----------------------------
不能这样说,中国早期的改革开放,这可算得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可是个大动作呀。
要不,中国成什么样,不能想象。
楼主 柳万坤  发布于 2019-11-10 09:37:17 +0800 CST  
@c351254982 2019-11-10 09:34:20
像欧洲国家都是培育乡镇经济
-----------------------------
欧美的经验当然可以借鉴,当然,我们要立足于我国的国情。
楼主 柳万坤  发布于 2019-11-10 09:45:08 +0800 CST  
@c351254982 2019-11-10 09:41:14
你这个政策跟以前农村合作社有啥区别,束缚了人的生产积极性,干多干少一个样,出工不出力。你如何保证公司不贪污腐败,效率低下。
-----------------------------
农村合作社 ?
二者完全不同,农民需要从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需求生存空间,不是依赖国家的补贴手段。
转化到非农行业的人群,绝大部分需要在市场条件下生存,相反,把人的生产积极性更加激发出来了。
楼主 柳万坤  发布于 2019-11-10 09:50:23 +0800 CST  
改革者当以明锐的目光发现社会的迫切需要,准确把握住社会发展的脉搏。
楼主 柳万坤  发布于 2019-11-10 09:53:49 +0800 CST  
@c351254982 2019-11-10 09:29:36
把人口赶往大城市,提供不了那么多就业岗位,没有经济来源。吃啥喝啥。在农村种田养猪,减轻国家压力。
-----------------------------
走向城市,是个形式;
一部分农民脱离农业生产,是实质。现在的情况是,一个家庭就只能种那几亩田,农村几乎剩下了老弱病残,年轻人出外谋生,弃农荒田现象严重,改革已经势在必行,只是看如何来改。
楼主 柳万坤  发布于 2019-11-10 10:04:01 +0800 CST  
@c351254982 2019-11-10 10:03:38
我这么跟你说吧,现在农村有国家下来的补贴,都被几个村干部私吞了。
-----------------------------
这个情况实在是悲哀得很。
所以,我常常说,村组织是改革运作的基石,要推广公开、公正、透明的村务管理制度,但现在很多地方还是搞形式。有些人被查了,仍然还当着村干部,这样的事也有,如何给村民一个说法呢。汗 !
楼主 柳万坤  发布于 2019-11-10 10:11:52 +0800 CST  
@c351254982 2019-11-10 10:06:43
我们老家的农田就没有荒。都是统一给一些人承包了。可能你们那边属于偏远山区没有人开发。
-----------------------------
承包是改革的一种形式。算是一种过渡手段吧。
我这里也有搞承包的,甚至大承包的,包不久的。
楼主 柳万坤  发布于 2019-11-10 10:23:29 +0800 CST  
@c351254982 2019-11-10 09:33:08
你说来说去就是掂记农民手里那点土地。把人口赶往大城,拉高房价。楼主啊,你把土地收回去,到时候粮食生产搞不好,全国发生饥荒,农民就会起来造反的。
-----------------------------
我没有惦记农民的土地,这样的改革,土地是适当的集中,并分到农民(职业农民)的手里。我提倡的改革模式还没有开始,房价就已经很高,房地产业膨胀得要变成泡沫,社会上的精英个个担心硬着陆。国家担心粮食不能自给,害怕外国人卡我们的脖子,造成社会动荡,所以关心农业生产。十几亿人口,没吃的,可不得了。
我的出发点:是要用更少的人把田种的更好 !有这样的一个出发点,改革再有一个科学的工作方法, 粮食生产还搞不好,那真的有点奇怪了。宁愿领罪 !
楼主 柳万坤  发布于 2019-11-10 10:40:32 +0800 CST  
@石榴瓜9 2019-11-10 11:00:38
只有多强拆农民的猪圈,才是对农民最大的帮助!
-----------------------------
据说,在受保护的区域,国家明文限制的是 具有一定养殖规模的猪场,而非小户农民人家喂养的那么几头小猪。看来,执行这一政策的人显然搞走了味道,全部一刀切。一个家庭的剩菜剩饭、剩留米糠、青饲料喂个小猪,这些材料有个好去处,岂不是好事一桩,难道全要农民们去买 ?
今年,我这里非洲猪瘟广泛蔓延,这下好了,猪圈是有,却没有猪了。
楼主 柳万坤  发布于 2019-11-10 11:14:21 +0800 CST  

楼主:柳万坤

字数:13916

发表时间:2019-11-06 08:33:25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1-20 22:10:13 +0800 CST

评论数:41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