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经济空心化的货币根源(有段时间没来了,一些近期想法在初步整理中)

16周岁以下待抚养的人口+59
16-60周岁工作年龄人口-244
60周岁以上待扶养老年人+853

59-244+853=668

总人口同比增加668万。什么地方不科学了?

去年同比增加的是待抚养的未成年人和待扶养的老年人,工作年龄人口是减少的。
楼主 某马甲  发布于 2014-02-28 10:19:20 +0800 CST  
想了一下,明白楼上的疑问了,如果没有16岁以下人口的增长,从16岁以下进入工作年龄和从工作年龄进入老年的人口只会改变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不会增加总人口。那么总人口的数量增长超出16岁以下人口增长的部分是从哪里来的?
楼主 某马甲  发布于 2014-02-28 10:24:41 +0800 CST  
查询了有关数据,发现确有问题。
2012年的统计数据是15-59岁人口,2013年的口径写的却是“16-60岁的人口”,两者是不是一个意思马甲还没找到直接的资料,也不明白为何时隔仅一年就用了另一种表述。这里姑且按同口径处理,则2012年15-59岁人口93727万人,2013年16-60岁人口91954万人,即使直接比较也能得出这个区间的人口下降1773万人的结论(而2012年的数据公报是说15-59岁人口首次减少,但只比上年减少345万人)。这比新闻说的减少244万人可差距大了去了。

2013年60岁以上人口增长853万人,这个倒是与去年口径一致,13和12年数据相减确是增长853万人。

这样的话,0-16岁人口增量应该是(总和增长668-老年增长853-(-1773))=1588万人。这也解决了楼上提出的0-16岁增长少于人口总增量的疑问。

待抚养+待扶养的非劳动人口至少增长1588+853=2441万人,16-69岁人口下降1773万人。形势比前面援引的新闻严峻得多。
楼主 某马甲  发布于 2014-02-28 11:02:07 +0800 CST  
打错字了,前面最后一句应为:16-60岁人口下降1773万人。
楼主 某马甲  发布于 2014-02-28 11:02:38 +0800 CST  
@万邦咸宁兄 21254楼 2014-02-28 10:57:00
我楼主助理!想知道楼主是怎么分析的涯友可以加楼主QQ:743435271 {验证: 天涯 )
-----------------------------
这个是忽悠的,勿上当。马甲一向独往独来,没有助理也不开群,更没邀请过别人加QQ。
楼主 某马甲  发布于 2014-02-28 11:04:55 +0800 CST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也提到了这里的口径变化:

http://cache.baiducontent.com/c?m=9f65cb4a8c8507ed4fece76310478b711923c52264c0d0622e89cc55e63446414565e5b92422131993922d6402ac4b5dede73605644262a3de95c81cd2bb902b2e9f2644676d805665a00eaebb5153c537e658fedf12f0ce832592dec5a2dd4322bc44757e9783ff4d0164dd1ef6034690b1e84b022816adec40728e536058ef3430c2508f93256f779680db4b3ac83da06506e6a522b14e05c467b36e1b3334d65bc10f&p=c96ac54ad1c35fc312be9b7c4848&newp=8c759a42d6b11eb51fbe9b7c615092695803ed603ed5d36720ced4&user=baidu&fm=sc&query=2013%C4%EA%D6%D0%B9%FA%C0%CD%B6%AF%C4%EA%C1%E4%C8%CB%BF%DA%D4%D9%B6%C8%CF%C2%BD%B5&qid=&p1=1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的数据,2013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为9.2亿人,较上年下降240万人,占总人口比例为67.6%。2012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出现数十年来的首次下降,这引发了有关劳动力人口萎缩和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

国家统计局表示,中国2012年的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为9.37亿人,较前一年减少34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69.2%。

国家统计局没有解释为何在2013年将劳动年龄人口的起始年龄改为16岁。
楼主 某马甲  发布于 2014-02-28 11:17:44 +0800 CST  
我们知道两个口径不同的数据,各自的同比增长是缺乏可比性的。相差一岁,人口可以相差1800多万(按13亿/70岁平均计算),这会使我们的数据对比失去参考意义。

2013年已满15岁-不满60岁(也即通常所谓的15-59岁,2012年的统计口径)的人口是多少呢?
楼主 某马甲  发布于 2014-02-28 11:26:26 +0800 CST  
@power_bkf 21253楼 2014-02-28 10:53:57
假定2013年去世人口147万。60岁以上人口增加1000,总量变化+1000-147=853(万)
16-60岁人口变化 +756-1000=-244(万)
0-16岁人口变化 +815-756=69(万)
所有总人口变化=出生-死亡=815-147=668(万)
其实看总人口数变化,只要一点就够了,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变化人口
-----------------------------

这个是对的,前面还真被绕晕了。
0-16岁(不含)人口变化除了新生的、这个区间内死亡的,还有原来没满16岁过了一年满16岁升到下一个统计区间去的(一岁的人口数量按平均70岁摊平计算,13亿/70岁有1800多万,不可忽略)。
而总人口的变化就是新生的减死亡的,所以总人口的增长远超0-16岁的人口增长并不矛盾。
楼主 某马甲  发布于 2014-02-28 11:38:26 +0800 CST  
今天这形状太过敏感了,不适宜再说。

所以咱就换了个温和点的话题。呵呵。
楼主 某马甲  发布于 2014-02-28 11:47:16 +0800 CST  
上个根据官方数据作的图不作任何评论,暂时应该还可以否?




楼主 某马甲  发布于 2014-02-28 11:53:11 +0800 CST  
距离空军贴快一年了,当时提出的可操作的主要做空标的(螺纹、焦炭、股指以及四个样本股),现在回顾一下:

螺纹主力合约:2013年3月8日收3928,2014年3月3日午盘收3310。期间各交易日收盘价从未高于3928。

焦炭主力合约:2013年3月8日收1749,2014年3月3日午盘收1260。期间各交易日收盘价从未高于1749。

股指及四个样本股情况如图:


样本股平均跌幅是大盘跌幅的2.56倍。

楼主 某马甲  发布于 2014-03-03 11:42:54 +0800 CST  
外汇和黄金方面,去年长期持实物金+美元账户金空单的对冲,作为纯防御型配置。
元旦前清掉对冲的空单转入单项做多,之后黄金已从低点1182升至今天的1341。
黄金方面的具体分析和操作参见本贴199-201页。
楼主 某马甲  发布于 2014-03-03 11:50:49 +0800 CST  
本贴开贴以来,已经经历过数次理论架构修正。
虽然实际操作并不是本贴理论分析的目的所在,
但并不等于理论分析与实践操作之间应该背离。
如果真出现严重背离,需要反思的是理论本身。
楼主 某马甲  发布于 2014-03-03 11:56:34 +0800 CST  
注:以上“大盘”指上证指数。
楼主 某马甲  发布于 2014-03-03 11:57:55 +0800 CST  
新浪财经讯 国内首例债券违约出现。3月4日消息,*ST 超日今晚公告,“11 超日债”第二期利息8980万难以全额兑付,只能支付400万。这让“中国式”刚兑的最核心领域“公募债务0违约”——今晚成为泡影。
楼主 某马甲  发布于 2014-03-05 00:21:34 +0800 CST  
阳光城用的是复权数据。
不复权的话,2013年3月8日收盘是16元左右,
复权后2013年3月8日是8.34,今天7元左右。
楼主 某马甲  发布于 2014-03-05 12:10:02 +0800 CST  
1月数据出来了一个,这个是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即包括央行在内的金融机构共在市场上净买进了4373亿元人民币的等值美元。

那么央行在其间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呢?
通常情况下,央行把其他金融机构合起来的净结汇单全部接下,这时央行外汇占款的增量就等于金融机构外汇占款的增量。这样整个银行间市场的实际成交就正好在官价中间价附近完成,人民币官价中间价接近于基于银行间市场批发价格的在岸市场实际中间价。

央行并不对银行间市场金融机构以外的其他非金融主体直接办理外汇交易业务。
所以如果央行外汇占款增量超过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增量,意味着央行在银行间市场购汇超过银行代客净结汇的数量,把银行自有的一部分外汇也通过银行间市场买走了,所起的是在银行间市场抬高外汇价格、打压人民币价格的作用。

反过来,如果央行外汇占款增量少于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增量,意味着央行在银行间市场购汇低于银行代客净结汇的数量,除去买下净结汇轧平头寸的部分外,还把一部分外汇卖给了银行间市场,所起的是在银行间市场抬高人民币价格、打压外汇价格的作用。

2013年的央行外汇占款增量(这里用的是“外汇+其他国外资产”)与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增量之差如图(数据来自央行官网):




很明显,2013年9月是个转折点,这个转折点之后,央行外汇占款增量从远高于金融机构后外汇占款增量转入低于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增量,即从2013年9月的向银行间市场超量购入外汇打压人民币价格,转入减少向银行间市场购入外汇数量至市场出清水平以下来抬升人民币价格。

从2014年1月的银行代客结售汇和自身结售汇数据来看,银行在大额代客净结汇的同时,自身却是净售汇的(净售汇183亿元人民币。这个之前认真探讨过,银行净售汇是银行向央行净购入外汇的意思,也就是说央行除了常规的在银行间市场买下银行净结汇的部分轧平头寸外,是净抛售外汇给商业银行的)。
2014年1月央行外汇占款增量继续低于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增量的可能性较大。至少从1月看,央行仍在支撑人民币汇率而不是有意打压人民币汇率。

下面就看2月的数据了。如果2月还是这样,那么所谓“央行有意打压人民币汇率教训套息资金”的假设就不攻自破了。
楼主 某马甲  发布于 2014-03-05 22:38:25 +0800 CST  
净售汇183亿元人民币。这个之前认真探讨过,银行净售汇是银行向央行净购入外汇的意思,也就是说央行除了常规的在银行间市场买下银行净结汇的部分轧平头寸外,是净抛售外汇给商业银行的。
===================
这句加几个字更精确些:
净售汇183亿元人民币。这个之前认真探讨过,银行净售汇是银行向央行净购入外汇的意思,也就是说央行除了常规的在银行间市场买下银行“代客”净结汇的部分来轧平银行头寸外,是净抛售外汇给商业银行的。
楼主 某马甲  发布于 2014-03-05 22:48:19 +0800 CST  
事关大局,大家自己看看自己分析,这些处于推理阶段的探讨还是不要转载了。
楼主 某马甲  发布于 2014-03-05 22:50:08 +0800 CST  
不比较单月数字,直接对比1+2月数字,这样就不会有“春节日期因素”的借口了。

2013年1-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83万亿元人民币(折合6093.1亿美元)。其中出口2.05万亿元人民币(折合3267.3亿美元),增长23.6%;进口1.78万亿元人民币(折合2825.8亿美元),增长5.0%;贸易顺差2778.2亿元人民币(折合441.5亿美元)。

据海关统计,2014年1-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6335.7亿美元,增长3.8%。其中,出口3212.3亿美元,下降1.6%;进口3123.4亿美元,增长10%;贸易顺差88.9亿美元。

楼主 某马甲  发布于 2014-03-08 12:30:33 +0800 CST  

楼主:某马甲

字数:508606

发表时间:2010-11-24 06:2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9-12 10:12:51 +0800 CST

评论数:2475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