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房价和泰国房价经验来看,中国房价相对石油或黄金会下跌99%。

回楼上某网友,“再说中国生辰八字”的确是我发的帖子,但可惜判断错了。我当时以为中国房价是在2012年下半年见顶,主要还是我自己对中国生辰八字理解不到位。其实,中国生辰八字最强烈的下跌信号是在2015年乙未年,因为乙未年跟中国生辰八字的财星年柱己丑形成了天克地冲,是最强烈的下跌信号。但我上次用中国生辰八字预测错了,所以,我不好意思再用中国生辰八字预测中国房价的下跌时间点了。我那个时候,尚未理解到“行情见顶之前,必须有一次再次加速上涨的动作。”。另外,中国生辰八字2012年就已经进入卯木劫财大运了,但我小瞧了流年辰土的力量,土帮土的力量居然那么强大,可以对冲掉卯木克土的力量。另外,2013年巳火年是火生土,所以,中国房价2013年上涨也正常。2014年是甲午年,天干是木克土主房价跌,地支是火生土主房价涨,所以,2014年间,中国政府先打压房价后又哄抬房价。
2015年是乙未年,乙木代表外人代表劫财,可能就是暗示美国刺破中国房地产泡沫。而且乙木通根大运卯木头,是极其有力的木头,所以克土的力量极大,所以,按照我对生辰八字的理论理解,中国房价不在2015年见顶大跌,是说不过去的。但我上次测错了,所以,现在对自己判断中国生辰八字的能力不是很自信。
楼主 刘老手002  发布于 2014-11-25 14:01:33 +0800 CST  
我在2014年之前,总犯一个错误,就是行情大方向往往看的正确,就总是买早了或卖早了,导致自己赚钱赚的很辛苦,买早了要套一段时间才能盈利,卖早了踏空最后一段上涨行情,让自己心里很难受。犯了好多次看对大趋势却买早、卖早的大错误,我才意识到“行情最后见顶或见底转势之前,往往还必须来最后一次加速。”。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后,赚钱才不那么辛苦,感觉轻松了很多。但那些实战经验,也让我越来越坚信:认定大方向后,不要因为暂时未朝自己判定的方向走就怀疑自己的判断,最终行情一定会朝自己认定的方向走的。
楼主 刘老手002  发布于 2014-11-25 14:24:15 +0800 CST  
巴菲特遗嘱对退休投资的启示 (2014-07-04 10:44:13)转载▼
标签: 杂谈
巴菲特透露,他已成立了信托,来打理未来留给太太的遗产。巴菲特在遗嘱中特别指示了遗产的投资方法,他说:“我给信托人的投资指示再简单不过:拿出10%的资产买短期政府债券;剩余的90%全部投资到低手续费的标普500指数基金。“
巴菲特的遗嘱简直是难以置信- 谁能想到纵横股市几十年,号称史上最伟大的投资大师,在管理身后留给老婆遗产时,竟然只选择了两项简单到有点过分的投资方式!
惊奇之余,我们这些为退休而投资的散户,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首先,巴菲特相信被动指数基金回报要高于积极选股型基金。虽然巴菲特号称股神,而且他毕生的成功就是建立在替管理的基金挑选股票。但连他都认为,普通投资者支付高额手续费给基金经理挑选最佳股票的做法得不偿失。长期历史统计说明,只有25%的基金经理,其挑选股票的业绩能打败股市的平均回报。6年前,巴菲特曾经和一些著名基金经理们打赌100万美元,赌他们所管理基金10年后的平均回报超不过标普500。现在这个赌局只剩下4年了,截至目前的业绩,还没有人可以赢走这100万。
其次,巴菲特认为股票回报超过债券等其他投资方式。巴菲特拿出高达90%的遗产投资在属于高风险投资的股票上,远远超出了一般投资组合中高风险投资所占的比例。我想,除了因为股票投资回报高以外,还一定是因为巴菲特相信10%的政府债券,已经足以保障老婆不会在股市大跌时因生活所迫被迫卖掉股票变现,从而避免股市波动造成重大损失。这一点,我们这类投资总金额相对较小一般退休投资者要慎重。决定股票的权重,关键在于,我们必须保证足够的现金应付股市的波动,不会为生活所迫在大市低点时被迫变现。
最后,巴菲特认为美股的表现会比其他市场好。在遗嘱中,股票100%投资于标普500,而没有像一般投资组合一样针对全球市场,均衡考虑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巴菲特本人的观点是,从美国建国以来,两百多年的历史中还没有和任何一个国家竞争失败,而股市是美国的经济基础,也不会败给其他国家的股市。这种想法是否正确,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至少从近期看,投资于美国及欧洲等发达国家,回报很可能会高于投资于新兴国家股市。
说实话,我个人对巴菲特只用两个投资来打造投资组合有一点点的不以为然。而且,每个人情况不同,天底下也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统一投资组合管理方式。尽管如此,我们在管理退休投资时,还是可以从他的遗嘱中学到一些重要原则的。至少,对我来说,我就决定以后要尽可能多采用低手续费被动指数基金,而不再热衷于选股。另外,我也决定在即使大市狂跌也不会影响基本生活来源的前提下,增加发达国家股票的权重,然后长期持有。
你呢?你觉得巴菲特的遗产管理方法对你有启发吗?
楼主 刘老手002  发布于 2014-11-25 15:32:35 +0800 CST  
巴菲特的遗嘱(转载)

巴菲特在 2014年致股东信中谈及他的遗嘱,具体是这样说的:“我该补充一下,我的财富就在我嘴里:我在这里提出的建议,本质上与我在遗嘱里列出的一些指令是相同的。通过一个遗嘱,去实现把现金交给守护我老婆利益的托管人。我对托管人的建议再简单不过了:把10%的现金用来买短期政府债券,把90%用于购买非常低成本的S&P500指数基金(我建议是先锋基金VFINX)。我相信遵循这些方针的信托,能比聘用昂贵投资经理的大多数投资者,获得更优的长期回报,无论是养老基金、机构还是个人。”显然巴菲特并不是在叙述一个童话般的魔幻故事,而是用一生的投资经历很严肃地告诉大家一个事实。标普500指数基金尽管是个庞然大物,但它具有非凡的生命力,其原因在于具备了所有生命体必须的新陈代谢功能,能吐故纳新(淘汰已没落的企业同时接受了勃勃生机的公司)也就可以完全反映美国不断向上的整体经济力量。说出这样的事实华尔街当然不会高兴,赚取我们佣金、管理费的基金经理(除了指数基金)、券商、私募大佬甚至民间股神也坐立不安,巴菲特就像皇帝新装中的小男孩,说了实话还去动了他们的奶酪,而且拿了奶酪自己不吃偏偏扔了一地。我也相信那些以我们佣金、管理费为生的机构和管理人为自身的生存和利益也将会用动听的理由和亮丽的业绩来反戈一击,可能的理由或许是我们是新兴市场投机占主导没有投资的土壤,经济与股市的关联度不如美国等。取得股市高业绩的明星确实层出不穷,不过是你方唱罢我登台的流星居多,具有透明度长期高收益也惟有王亚伟一人而已,并且是在华夏基金全力支持下取得的成绩,单飞后迄今为止的业绩远不如以往那么显赫。
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已连续五年败给了标普500指数,并不是巴菲特的投资能力衰退了,而是伯克希尔太大,基数越来越高再保持20%复合增长也越来越困难了,这其实是正常现象,是常识也是符合规律的。伯克希尔只能分红降低基数才能够继续保持高增长了。大家平时对投资复利的理解确实有些片面,只注意其复利放大的魔力,低估了长期持续的艰难。我想投资适时做减法定期给自己分分红并非不思进取,那种动不动就谈多少年资产翻多少倍我看就不是一种科学态度,对收益的过高追求会导致正常的投资心态失衡,也无助于正确的投资判断。
10%的现金用来买短期政府债券,把90%用于购买非常低成本的S&P500指数基金对我们个人投资者而言是较为科学的资产配置,其10%的现金是永远不应买股票的。当然对于伯克希尔那样的保险公司因保费是负债是带了杠杆的,为应对可能的风险10%的现金配置是远远不够的,但其比我们个人占优势的就是拥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前提不同其投资策略与我们个人必然不同。巴菲特要求我们个人90%配置指数基金,就意味着并没有留现金给你高抛低吸,也就是认为你个人对股票的价格甚至公司价值高低的判断是徒劳的。那么该不该相信这犹太老头呢,是不是我们到了临近人生终点站有了充足的过往数据才醒悟呢。
楼主 刘老手002  发布于 2014-11-25 15:41:02 +0800 CST  
巴菲特告诉了投资者两件事:第一,不管情况多糟,市场总会承受住危机考验;第二,能提供优质长期回报的生意才值得投资。股市也许会跳水,也许会继续上涨,但不管怎样,有耐心的投资者才能笑到最后。
楼主 刘老手002  发布于 2014-11-25 15:49:51 +0800 CST  
罗杰斯:未来十年将爆发两次金融危机

未来十年将爆发两次金融危机,并导致一些优秀企业消失。
11月23日,华尔街明星投资人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在CCTV证券资讯频道主办的“投资联合会首届高峰论坛”上做出以上表述。
作为上世纪叱咤国际资本市场的投资家,罗杰斯曾于1973年与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共同创办量子基金(Quantum Funds)。
而从上世纪80年代起,罗杰斯就长期持有中国股票。他的原则是:一旦持有就不卖。不过,出于对未来十年全球经济的悲观预期,罗杰斯表示自己也许会打破“不卖”原则。
罗杰斯称,如今由于各国央行都大开“印钞机”,大量印钱,引发市场流动性急剧上升。“现在全球就像一个钱的海洋,如果这个海洋在未来枯竭了,将导致巨大的金融波动,引发金融危机。”
罗杰斯认为,未来十年将爆发两次金融危机,并导致西方一些优秀企业消失。提及中国,他表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深入,人民币受国际市场的影响程度也将随之增大。因此,他认为未来十年仍然会有投资者能获得两三十倍的高回报,但这些人一定要意识到,新行业和新业态的出现,可能会将他们的智慧扫荡一空。罗杰斯建议,所有投资者都要做好准备,有所打算。
此外,罗杰斯还表示,中国的二级市场或将出现泡沫式膨胀。一旦如此,他将一改过去的“不卖”原则,卖掉手中的股票。
(腾讯财经 杨玚 发自北京)
楼主 刘老手002  发布于 2014-11-25 23:39:51 +0800 CST  
上面转载的新闻说“罗吉斯准备卖掉他的中国股票了”。
罗杰斯可是死看多中国的金融人士了,中国股市屡次大跌都没让罗杰斯动心卖中国的股票,但现在他都准备清仓走人了。所以,明年的6月30日的确是清仓中国股票的好时机,最晚也必须在美国连续加息两次后的第二天清仓股票。但股市在明年6月30日之前,还是振荡上涨的概率大。
我就是不明白罗杰斯为何那么看好人民币?按理说,中国爆发经济危机后,人民币说什么都早晚得贬值呀,为何罗吉斯还是坚持看好人民币升值呢?
楼主 刘老手002  发布于 2014-11-25 23:48:10 +0800 CST  
回楼上,银行卖的债券基金不好,你可以到各大基金网站或淘宝理财网站挑选各类债券基金或混合基金,也可以考虑保本型基金,毕竟目前市场风险大了,好基金还是有的,需要你自己下工夫找,我不方便说,免得被天涯封号。
楼主 刘老手002  发布于 2014-11-26 08:20:42 +0800 CST  
如果大家仔细观察过去20年世界股市的涨跌情况,就会发现,美国股市及巴西、阿根廷、泰国、印尼等大批新兴市场国家的涨幅最大,基本都是上涨了十几倍。而欧洲及日本、台湾、新加坡、韩国等国家股市就表现相对较差。
对这个现象,我暂时发现的原因是:欧洲及日本、台湾、新加坡、韩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美国虽然也存在人口老龄化,但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大批移民化解了美国人的老龄化。这些老龄化国家,老龄化程度越严重,其经济在过去20年发展的就慢,而越靠近中国的国家,相对情况就越好些。但过去三年,越靠近中国的国家,其股市表现越差。恒生指数可以说是全世界过去三年表现最差的股市,仅次于被制裁的俄罗斯。而澳大利亚紧挨着新西兰,但澳大利亚支柱产业是各种地下资源,新西兰支柱产业是农业、畜牧业,所以,澳大利亚经济比新西兰经济更受中国影响,结果过去三年,新西兰股市涨幅远远超过澳大利亚股市涨幅。韩国、台湾、香港是世界上最挨近中国的国家或地区,结果它们三者股市过去三年基本没涨,是全世界表现最差的股市。
综上所述,未来全世界相对经济不好的国家会有两个特点:
1.老龄化越严重的国家,其经济就相对来说越不好。反之,只要有大量的人口红利,其经济就越能快速发展,而且不怕经济危机,只要有人口红利,任何经济危机都能挺过去。比如墨西哥经济危机、巴西、阿根廷的拉美经济危机,东南亚的亚洲经济危机、俄罗斯经济危机等等,它们最后都很快走出危机而高速发展了。但老龄化异常严重的日本、台湾及欧洲等国,经济危机就迟迟走不出来。美国能迅速走出次贷危机,本质上,还是因为美国不存在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2.越和中国经济挂钩的国家,其经济就相对来说越不好。过去三年,紧挨中国的韩国、台湾、香港经济都很萧条,而依靠专门给中国出口资源而发展的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中东各国等资源型出口国家,经济也是非常不好。

从过去三年世界各国股市的表现来看,上述第二点对经济的破坏力,大于第一点对经济的破坏力。
中国已经开始出现越来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尤其是世界独有的计划生育,让中国未来的人口结构极度不合理,所以,中国房地产10年后的前景是非常非常不妙的。
楼主 刘老手002  发布于 2014-11-26 08:41:59 +0800 CST  
过去三年,股市涨幅最大的是美国和东南亚各国,美国是靠自己的科技复苏了经济,而东南亚各国是靠中国自毁长城的免费输送利益。中国2009年后人为哄抬房价且不令人民币贬值,导致中国的地租成本和人工成本节节上涨,结果相对东南亚各国丧失了中低端产业的出口竞争力,东南亚各国把本由中国出口的各项生意都抢了过去,所以,过去几年,东南亚各国股市都涨疯了,泰国天天闹政治危机,甚至政府都发生了政变,但泰国股市却节节上涨屡创新高。
2015年开示,美国和亚太各国的TPP协议就要落实了,那个时候,东南亚各国对美国出口是零关税,中国就更没出口竞争力了。天才知道,中国怎么应对TPP。所以,我还是想不通,中国拿什么来捍卫人民币未来不贬值呢?中国未来也许能捍卫人民币不贬值两三年,但时间再长就很困难了。
俄罗斯被经济制裁的时候,一开始也是强力捍卫卢布不贬值,最后还不是缴械投降了?
楼主 刘老手002  发布于 2014-11-26 08:55:31 +0800 CST  
史上最惨烈的原油价格战会重演么?

文 / linjj1218 2014年11月26日 10:52:42 15
上一次遭遇沙特精心安排的“原油价格战”,美国石油开采商输得很惨。

1986年,沙特的原油“水龙头”足足四个月没有关上,油价暴跌67%,仅仅高于10美元/每桶。

美国原油产业遭遇重创,在随后的近20年里原油产量一蹶不振,沙特重夺原油市场宝座。

如今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会议在即,尽管没有人再期待沙特和它的小伙伴们会像当初那样大规模的“放水”,而美国页岩油产生也表示不会减产,然而那段悲壮的记忆再次浮现在美国石油行业高管们的脑海里。

覆盖原油行业37年的老将、咨询公司Strategic Energy and Economic Research总裁Michael Lynch告诉彭博社:

1986年原油价格崩溃,美国原油行业始料未及,许多公司被迫关闭。谁也无法忘记那段岁月,它是美国文化记忆的一部分。

OPEC贡献了世界约40%的原油产出,10月的日产量达到3100万桶,超过了3000万桶的目标。

油价自6月的高点已经下跌超过30%。华尔街见闻网站介绍过,明日OPEC会议将召开,WTI原油昨日下跌1.69美元,跌幅达2.2%,收于每桶74.09美元,创四年新低。布伦特油价下跌1.7%,收于每桶78.33美元,刷新四年新低。

咨询公司ESAI Energy高管Sarah Emerson如是说:

必须要有人出手了,OPEC似乎在说“一定得是我们(出手)吗”?

市场之争

实际上,1986年的大崩溃中,沙特并没有先发制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张,沙特扮演的是原油市场供应的调节者,油价上涨就增加供应,油价下跌就减产。

彭博社汇编的数据显示,随着OPEC其他成员国的产出增加,沙特的日原油产量由1981年的超过900万桶降至了1985年的317.5万桶。普利策奖获得者Daniel Yergin指出,这使得沙特面临着日益增加的财政赤字问题。

1985年12月,沙特宣布了重获原油市场份额的意图,油价随即开始下跌,从1985年11月巅峰时期的31.72美元/桶最低跌至次年3月的10.42美元。

1986年12月,OPEC达成了新的“市场瓜分”协议。此时,美国石油开采商已经受到重创,主要采油区失业率飙升。俄克拉荷马州失业率升至8.9%,德州升至9.3%,而当时全国的平均失业率约为7%。

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的数据显示,1986年,俄克拉荷马州和德州的原油产出分别下降了8.3%和7.1%。

能源开采服务公司Kruse Energy & Equipment联合创始人James Richie告诉彭博,“当时市场上充斥着原油开采设备”。 专业拍卖油田设备32年的Richie表示,那一年他主导了86起拍卖,比正常年份的两倍还多。

1986年,油田开采设备变得一文不值。

彭博社称,这一段历史也许能够解释,为什么今天美国页岩油开采商们会指责沙特和OPEC为价格下跌的罪魁祸首,并认为“原油价格战”旨在迫使它们出局。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华尔街见闻App)
楼主 刘老手002  发布于 2014-11-26 11:46:23 +0800 CST  
回复:wyfgy75
我的建议很清楚:
1.从2014年12月1日到2015年1月31日为止,13个月分13批买入石油。原因见上面贴的石油新闻,最近几个月的石油大跌,的确是上述新闻所暗示的石油国家之间的政治斗争罢了,等政治斗争结束后,石油自然会全上涨回去。
2.未来十几年可投资的品种非常少,罗杰斯说的很清楚,未来十年会爆发两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罗杰斯都准备逢高卖光他的中国股票了,所以,未来十年的投资机会非常少。考虑到美国经济独立世界而独自复苏,以及中国经济是世界各国经济学家一致认定的危险经济,所以,可以考虑同时买入美国纳斯达克100指数基金,和同时卖空香港恒生指数来做风险对冲。
3.如果日本股市2015年或2016年能大跌的话,就可以大胆买入。因为日本股市已经萧条了24年,日本一切利空股市的负面因素,基本都被消化光了。但中国离日本太近,所以,中国经济危机很可能带动日本股市展开最后一次大跌,但这次日本股市大跌不会跌破前期底部,与其说是大跌,还不如说是未来大涨之前的洗盘。但日本股市不给这次大跌入场机会的话,那也没办法,现在高位追买日本股市的风险还是很大的。所以,我对日本股市的建议,就是不大跌就不买。不过,投资日本股市的话,要同步卖空日元来套期保值的避免日元贬值带来的损失。
4.中国经济的死多头罗杰斯都要卖光中国股票了,所以,中国在明年美国加息以后,就基本没有任何可投资的品种了了。既然中国内地未来没有投资机会,那就只能考虑去香港的金融公司开户,投资外国的各类品种了。其实,香港的证券公司,应当可以买到石油ETF的。
5.我不管别人买不买石油,我是想清楚了,我就打算12月1日开始,13个月分13批买入我总资产15%左右的石油ETF仓位。我不喜欢把资金都压在一个品种上,一般都是分散投资。我主要投资的方向,还是买入美国股票和同时卖空香港恒生指数。另外,我还密切关注日本股市,但不知道日本股市未来给不给重仓买入的机会。
6.如果中国爆发经济危机的话,其实影响面是非常大,除了美国受的影响小外,其他国家受的影响都很大。因为中国不仅是出口大国,也是进口大国。只有美国经济主要靠内需不靠出口,才受中国经济危机的影响小。所以,未来十年,可投资的品种微乎其微。未来可投资的品种非常少,不仅仅是我说的,我上面转帖的欧美著名对冲基金经理,也是如此说的。
楼主 刘老手002  发布于 2014-11-26 12:27:18 +0800 CST  
续上:

金融天生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和顺周期的特点。中国当前经济运行传导机制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是“土地财政”,以土地为杠杆,撬动金融。通过撬动金融,推动经济增长。在土地财政、金融杠杆、经济增长三者紧密相联的扭曲局面没有彻底改变之前,在房市泡沫想戳破又不敢戳破而刚刚开始有点戳破之初,房市的价量齐跌,土地收入的减少,会引起银行资产质量的恶化,银行从自保角度出发,会紧缩信贷,由此必然会发生整个社会债务陷入自我紧缩的循环之中。一旦发生以上情况,我预计,今年的GDP即使在微刺激的政策下能够渡过7.5%左右的难关,但是未来两年内,仍然有可能下滑到6%以下,中国经济将陷入严重的萧条和中等收入陷阱。如果中央政府没有事先的政策干预,这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大概率事件。我的意思是,现在如果没有其他准备,不是提前开始一点一点布局干预,2015年,2016年跌到6%完全可能。中央政府应该要从最坏的打算入手,做好各种准备。

非常时期,需要采取非常政策

今年中国经济每个月的表现都在挑战人们的想象力,谁也说不清,谁也不敢打保票了。面对现在这个情况,一旦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怎么防止经济出问题?

第一,要坚决稳住整个金融系统的放贷意愿和能力,让金融系统树立信心。为此,中央银行近期内应采取措施,发出明确的毫不含糊的稳健货币政策的信号,确保整个金融体系有稳定的流动性支持。中央银行政策的信号一定要很明确,而不是如前一阵子,让市场去猜中央银行采取回购的意图。市场看不懂,金融机构看不懂,这种状况很危险。就要告诉大家,你们不要慌,金融机构不要慌。为什么金融体系要稳住?因为金融体系一旦出事,和某个大企业出事不是一个概念,金融体系的风险传导快,影响大。从金融监管角度说,银行对每个企业的贷款,不准超过它资本金的10%。输掉了这笔贷款,资本金也就输掉了10%,整个金融系统是不会出事的。对企业是如此,但银行不是这么回事。去年6月份,在上海的银行拆借市场上,隔夜拆借利率达到30%,比高利贷还高利贷,天下奇观。银行之间有贷有存,到了晚上,一看头寸,到底贷大还是存大?差一点点,不够,到拆借市场借钱,要弥补平衡。在形势比较平稳的情况下市场利率波动不大。去年大家都在传,可能央行想采取动作,要按市场规律办事,该不贷的就是不贷。大家一听这个信息,市场紧张了。这时候如果某个银行资金紧了,而市场利率已经达到25%,又拆不着,晚上平不了资金,为了清算,再高的利率也必须去拆,一下子发生借一天钱30%的高利率。后来整个市场轰动了,央行马上不敢了。这说明央行想按市场规律办事,方向是对的,但不是一下子就能办到的。

第二,一旦市场上出现抵押物大幅度贬值的情况,可以宣布采取紧急会计原则,或者说,央行马上动手,直接到市场上去购买将贬值的资产。你卖我就买,把价格稳住。紧急会计原则,就是不准随便按照抵押物的原值来要求追加抵押物,越逼企业,企业越陷入危机。维持原来抵押物价,原来评估多少钱就是多少钱。听说美国在危机时,在会计原则上也采取了紧急措施。我们能不能采取?当然能。一旦出事,就要防止市场恐慌。

第三,当房价出现断崖式爆跌时,国务院应该马上明确,允许各级地方政府用棚户区改造资金去买房。现在的棚户区改造资金总的使用方向是对的。房价如果大跌,不如拿这笔钱买房。买了房以后,改造一下再借给或者卖给弱势群体,当作棚户区改造用。在这方面政府应该灵活些。报纸上登过,有的城市已经这么做了。这个方向是对的。

第四,当银行不良资产增幅加快,按照银行审慎监管原则,就不准贷款了,因为资本金不足,这时候应该采取紧急措施,提高银行自主核销不良贷款的最高限额。工农中建交,有不良贷款,就用资本金利润冲掉。现在能冲多少国家是有规定的。能不能在出现紧急状况时,提高这个比例,让他们自主核销。资本充足率健全就可以稳健地贷款;如果资本金不足的,赶紧增资,或者说,由政策性银行金融机构来进行重组。

那么,亟需资金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或者小微企业往往得不到银行贷款,导致民间高利贷,理财、利率提高。要解决这个问题,怎么办?

第一,必须让该破产的企业破产一些,不能让这些企业占用资金。我们现在有些企业,包括有些地方政府,都在制造庞氏骗局。我们都知道,借钱是要还本的,现在有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借钱只是用于还银行利息,根本不是用来搞新的投资和建设。因为这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如果不还银行利息,说明已是不良贷款了,银行马上要催收旧贷款。它还不了,就从第三方或通过理财借钱,把银行的贷款利息先还掉。所以,那些该破产的企业就要让它破产,让它出局,只有这样这部分资金配置才合理。简单地讲,市场必须出清,哪怕是慢慢出清。对于产能过剩,严重资不抵债的工商企业,包括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要坚决实施有节奏、有控制的市场出清,要么破产,要么重组,防止这些僵尸企业继续占用社会有限资源的现象再延续下去,降低整个社会的成本。我听说,总理也很着急,现在社会融资成本高,为此采取各式各样的措施想把融资成本压下来。但是,社会融资成本高不仅仅是银行的问题,而是整个体制的问题,该破产的企业破不掉,混在一起搞钱,民营企业的资金成本自然就高,这是体制改革不到位、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的整个市场经济制度改革不到位的问题。这既涉及国企改革的问题,也涉及中央和地方的财税关系问题,光指望银行改,没有用。

第二,加快实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中不良资产的剥离政策。通过债务重组、债转股、资产置换和出售地方国有资产的方式,向市场明确披露地方政府债务存量的分类处置原则,以换取市场和投资者对它的信心,来恢复地方政府在市场上继续融资的能力。我们原来不知道地方债务到底是多少。这届政府组建后对此又作了全面审计,公布出来的地方债务是18万亿多。为什么现在地方政府借钱不容易?有些人为什么不敢借给地方政府?因为不知道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情况。银行也不敢,帮助地方政府理财、卖产品是可以的,但是自己是不贷了。这种情况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向市场公布这些存量资产中的不良资产有多少。对于这部分不良资产,有的重组,有的核销,有的用其他资产来置换等等。这样的话,投资者和市场就明白了,这个地方政府的债务是干净的,清楚的,就敢借给它了。所以我建议,要防止经济僵死,有些企业该破产就破产,要动地方政府的存量债务,清清楚楚,严格要求。

第三,一些结构性的改革措施,比如股权基金问题、所有制改造问题、股市问题,还有民间借贷人条例问题,都要加快改革。我个人认为,在结构性政策里面,除了特大城市如上海、北京等以外,国务院应该下令,各省政府在年内必须启动户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的实质是财政问题。什么叫城镇化?城镇化的实质是财政拿钱和深化改革,不是搞房地产,不是搞简单的城市规划。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不是我们刻意想出来的。户籍制度的改革,一个农民工变成城市居民,孩子从生下来到上幼儿园、小学、中学,都要给予同等待遇,包括大学都要给予同等待遇。退休以后,要像城市居民一样有养老保险,看病一样报销。这意味着财政要拿钱,如果一个人要拿8万~10万,两亿农民要拿多少?因此,城镇化意味着财政要拿钱,要改革现有制度。从这个角度认识,应该要求各省政府必须在年内启动户籍制度改革,首先解决农民工的城市居民身份,然后提前按照中央政治局通过的关于财税改革的方案实施,不能观望。提前围绕户籍改革引发的中央转移支出问题,抓紧改革,重点解决户籍改革中地方财政的收支缺口问题。其他的改革动不了,可以先把农民变成城市居民,地方政府缺钱了,中央财政先动,先补贴。这样的话,可以增加消费。同时,户籍改了,居民身份改了,市场就着急了,因为一下子学校不够,幼儿园不够,医院不够,这样,可倒逼加快学校和医院的投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民工住房的民间投资,加快商品房的出售,这样可以部分对冲掉我们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整个投资水平的下降问题,把这块投资提前搞起来,有利于宏观上取得平衡。

第四,房地产政策要确定大政方针。总结这十年左右的房地产政策,就是政策碎片化,一会出这个政策,一会出那个政策。政府如果建立房地产市场的长效制度,房价慢慢就会稳住。我一直认为,房地产市场不整顿,中国早晚出大事,近两年我又补充说,整狠了,马上就出事。现在确实是烫手山芋。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的方向是什么,就是以消费品为主导。一定要让市场明确,买房是为了住,买房不是为了像股票那样为了卖股票。不鼓励房地产作为资产市场交易,中国在房地产市场上,绝对不能学英国、学美国,应该学德国,学新加坡,以消费品为主导。

最后一点,采取以上一系列政策,最后可能都要涉及财税问题。因此,非常时期必须采取大胆积极的财政政策。说穿了,当前经济的困境,单靠央行政策来解决,危险很大。财政政策必须积极。中国经济仍在相对高速增长,积累的财富也相当可观,解决当前的经济问题是必须要付出点代价,当前也是有能力付的时候。各项改革深入到后面,都涉及到钱的问题。怎么办?我个人分析,不认真正视国退民进是不行的,这是中国经济内在发展逻辑的必然。
楼主 刘老手002  发布于 2014-11-26 12:43:25 +0800 CST  
思虑再三,感觉今年12月1日就买入投资加拿大元的时机并不是很好,不排除加拿大元未来两三个月内还有最后一次下跌的可能,所以,可能2015年2月1日或3月1日才是真正的买入加拿大元的好时机。我个人计划推迟买入加拿大元的时间,等到明年2月或3月的时候入场。石油的入场计划不变,依旧是从2014年12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期间,13个月分13批买入美国石油长线持有。
采取这种笨办法买石油,主要是因为石油未来十年大涨的大趋势很明显,但为追求最佳入场点的话,就很容易踏空行情,因为事情往往不象人们想象的那么美好,追求最佳入场点的代价就是容易踏空行情。
另外,补充答复楼上某网友的提问,我是用外汇保证金账户买卖石油,所以,我不清楚香港证券公司买卖的美国石油ETF的代码,你们可以向你们开户的公司询问。
楼主 刘老手002  发布于 2014-11-27 09:05:30 +0800 CST  
德银:2015年市场八大潜在风险

德意志银行近期发布报告称,未来几个月欧元区危机再度爆发以及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较大,并且可能对市场造成巨大影响。

德银核心观点及潜在风险总结如下:

欧元区可能危机可能会卷土重来,中国经济存在硬着陆风险。这两大因素将是市场最需要关注的方向。

比较理想的状况是全球宏观经济表现不温不火,并且没有任何危机出现。不过这种可能性较低。

欧洲危机重燃:欧洲央行未能拯救经济,低通胀伴随着低增长引发市场对ECB失去信心。地缘政治紧张加剧、改革步伐缓慢、财政记录无法保持。
中国硬着陆:经济增速无法提升。经济再平衡过程中可能会引发现金融危机。
股市无序下跌:美国经济复苏及通胀走高引发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从而导致股市无序下跌。
安倍经济学失败:安倍选举失败;日本央行/政府放弃宽松(非短期风险)。
地缘危机:乌克兰冲突、ISIS、中东地区冲突引发地区性或导致全球性经济增速放缓。
传染病威胁:埃博拉大面积爆发导致全球经济下行。
新兴国家危机:美联储加息或者中国经济停滞或引发新兴国家出现危机。
美国经济增速放缓:地产行业或者商业消费无法回升;极端天气引发美国经济增速放缓。
最理想状况: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货币刺激政策有序退出,牛市动能延续。(概率低)
楼主 刘老手002  发布于 2014-11-27 10:37:56 +0800 CST  
中国经营报
【任志强:房价至少还要涨十多年 北京房价不会跌】近日退休的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26日晚表示,中国房价短期内可能会波动,但长期来看房价还会涨,估计仍有10多年的上涨期。他还认为,北京房价也不会下跌。http://t.cn/RzqDIR4
楼主 刘老手002  发布于 2014-11-27 11:37:37 +0800 CST  
我批评任志强先生,真不是我冤枉他,他就知道一个方向压到头,我上面转贴的记者对他的最新采访,已经证明了这点。但任志强这种人,只要运气好,就能风光很多年,因为各类单边长久上涨行情还是经常会有的,一般人有风险意识,就很难赚足那种单边上涨的钱,但任志强先生这种性格,就能赚到大钱。但他这种性格往往晚节不保,因为转势行情早晚都会来的。不过,因为他们这类人早期盈利太大,转势后也只是回吐很多利润,结局还是比大多数人强多了。
佛教有句名言:上智与下愚最容易成就,中间非上智也非下愚的理性知识分子,最难成就。这个道理,与投资、投机市场的道理是一致的。
楼主 刘老手002  发布于 2014-11-27 12:01:29 +0800 CST  
选择债基的四个标准
时间:2014年11月27日 09:11:49 中财网
面对琳琅满目的债券基金,投资人应该如何选择:
首先,看基金类型。目前,债券基金主要分三类:纯债基、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纯债基不参与股票投资;一级债基可打新股;二级债基除打新外还可适当参与二级市场交易。不过,由于证监会已叫停了债基打新,目前一级债其实等同于纯债基。从风险上来说,纯债基最低,二级债基最高。
第二,尽量选择交易费用较低的债基。目前债基的收费方式大致有三类:A类为前端收费,B类为后端收费,C类为免收申购赎回费、收取销售服务费的模式,其中C类模式已被多只债基采用。不同债基的交易费用会相差两到三倍,因此投资者应尽量选择交易费用较低的债基产品。此外,老债基多有申购、赎回费用,而新发债基大多以销售服务费代替申购费和赎回费,且销售服务费是从基金资产中计提,投资者交易时无需支付。
第三,看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能力。一般来说,基金经理对基金表现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当然,管理团队的实力也与基金公司实力密不可分。目前国内基金公司众多,但是各基金公司实力相差巨大。
第四,债基成立的时点也很重要。基金成立时恰逢债券投资机会涌现,自然基金表现较好。目前也是投资债市好时机。
楼主 刘老手002  发布于 2014-11-27 12:12:14 +0800 CST  
中国经济“有升必有降”?
英国《金融时报》亚洲版主编 戴维?皮林

如果中国经济年增长率仅为2%,那将是怎样的情形?鉴于中国在过去30年的表现,这听起来像是一个悲观到荒谬程度的问题。当然,中国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事实上,中国经济已开始放缓。但是,什么样的灾难才可能把中国增速拉到如此惨不忍睹的地步呢?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兰特?普里切特(Lant Pritchett)和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的一份颇有影响力的论文,这是一个错误的问题。在他们看来,有关增长的“唯一最强大和惊人的事实”是“回归(约2%的)均值”。他们说,在现代历史上,只在极少的情况下,国家才能将超过6%的“超高速”增长维持10年以上。而自1977年以来,中国通过调动市场力量突破了这个惯常趋势,缔造了“人类历史上”可能最长的高速增长期。但这两位作者告诉我们,有升必有降。

他们在梳理数据之后,得出两条强大的结论。其一是,通过一个十年预测下一个十年的增长,几乎没有统计学基础。外推法是一种傻瓜游戏——或者如他们所言,“目前的增长对预测未来几乎毫无作用”。从1967年到1980年,巴西的年均增长率为5.2%。当时很少有人会预测,在接下来22年巴西人均收入增长率将恰好为零。

他们的第二项发现是,超高速增长期的平均长度是9年。中国大陆是一个很大的例外。唯有台湾和韩国的表现与其接近,它们的高速增长期分别为32年和29年。两位作者表示,一旦这样的增长期结束,增长率降幅的均值是4.65个百分点。按此计算,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将降至4%,印度将降至1.6%——远低于几乎所有人的预测。

该文可能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地缘政治意义。如果中国和印度保持目前的增长轨迹,到2033年其国内生产总值(GDP)之和将从目前的11万亿美元,上升至66万亿美元。如果完全回归均值增速,到时中印GDP之和仅能达到24万亿美元。两位作者没有必要解释中国或(实际上)印度的增速为何应会如此陡峭下降。这不过就是目前发生的事情。他们的步步分析使得解释怎样才能不发生这种情况成为乐观者的责任。

有几种可以想象到的反驳理由。第一个适用于新兴市场的总体状况。“趋同”理念认为,贫穷国家可以比富国增长得更快。这部分是因为“低悬的果实”;例如,把人们从生产率低的农村工作,转向生产率更高的城市工作。穷国也可以学习模仿富国;它们不必重新发明轮子。哈佛大学(Harvard)历史学教授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提到了“繁荣的6大杀手级应用”:竞争、科学革命、财产权、医学、消费社会和职业道德。既然我们已知道它们是什么,就可以“下载”它们。包括日本、台湾、韩国和新加坡在内,几个亚洲经济体的生活水平或多或少都赶上了西方。如果它们能做到,为什么其他经济体不能?然而,回归均值意味着,如此迅速的追赶是不可能的,或者至少是非常困难的。

中国有没有什么特定因素表明它能够逆势而上?首先,中国已经做到了这一点,快速增长期超过了30年。两位经济学家说,这使得快速放缓的可能性变得更大。但也许会出现相反情况。中国领导人可能已经学会了如何战胜命运。第二,“金砖国家”(Brics)一词的发明者吉姆?奥尼尔(Jim O'Neill)说,两位作者的数据可能由于拉美、中东和非洲这些最令人失望的经济体而有所偏差。或许,亚洲经济体已经发现了一种独家秘方。第三,在中国的长期增长之前,是几十年的混乱和低水平增长。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可能真是一种被长期压抑之后的复苏——这是中国自己的回归均值过程。第四,中国的体量可能产生规模经济和国内市场规模方面的维持增长的优势。如果此情属实,这也适用于印度。

两位作者确实提出了一个认为中国增长速度不可持续的理由:“体制不健全”,尤其是未能控制腐败。有些人认为,此观点是披着新数据外衣的陈词滥调:因为不是民主体制,所以该国不能保持增长。不过,回归均值理论对机械推论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纠正。作者在这一点上是正确的。只要你听到“基于目前的增长趋势”的说法,你都应该停下来想一想。

译者/邢嵬
楼主 刘老手002  发布于 2014-11-27 13:34:14 +0800 CST  
今天中午当得到的消息,我爱人的好朋友的老公失业了。为啥我要感慨这件事情呢?
去年我和我爱人经常同她这个朋友一起出去玩,聊天的时候,我就经常强调国家很快要爆发经济危机,所以希望她日常花销都要节省些。但她却始终不以为然,月光一族却每逢节假日必定出远门旅游,而她的房贷可还没还完呢。今年年初她爱人升职了,收入从5000上涨到2万,但他爱人是在日本卖车公司干活,今年车销量很差,所以,他爱人失业了。他们夫妻因为要还房贷,所以一直是月光一族,但由于他们始终认为自己会越赚越多,所以,日常花销大手大脚。现在他爱人打算和别人合作开幼儿园,不管他们未来顺利不顺利,总之,他们把自己闹的很被动,收入稳定的时候不节俭而没能攒下钱,这未来不就得活在每日心神不安当中吗?
人就是不爱听实话,别人说实话,就认为别人是在诅咒他。我爱人的大姐,多年来都把家里的钱拿去放高利贷,还劝我爱人三姐也跟着去放高利贷。我和我爱人结婚后,我劝她几次收回高利贷不要放了,告诉她放高利贷早晚亏光,结果她拿出大量理由反驳我,证明放高利贷绝对没问题没风险。五年后的今天,跟她借高利贷的人跑了,她把家产都亏光了。当时,爱人三姐听我话把高利贷拿回来而没有亏掉。但我当年劝爱人大姐收回高利贷距今有五年,这五年期间她还是每次都顺利拿到利息了,所以,她笑话我笑话了五年。但结局是她把家产亏光了。
好多人回帖笑话我发的这个帖子,这些人和我上面讲的两个人,又有何区别呢?
楼主 刘老手002  发布于 2014-11-27 14:18:01 +0800 CST  

楼主:刘老手002

字数:246597

发表时间:2014-11-17 10:4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4-17 11:50:41 +0800 CST

评论数:303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