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通俗幽默学术史——《国学史话》

@640301827 2015-03-11 20:27:50
另外楼主我认为文中人物对话用白话文确实能够通俗易懂,但是最好后面再附上文言,这样也可以让读者自己品读文言进行理解。毕竟楼主这个帖是以学术标榜的对吧,那我觉得还是不能缺少文言的!
-----------------------------
@邺下风流在晋多 2015-03-11 20:56:04
为了不影响接受, 我只能在很关键的几个地方注明一下文言,原稿中我有许多文言原文,但更新时有现翻译了一些,有时觉得很可惜。谢谢你的提醒,让我们多交流
-----------------------------
@640301827 2015-03-11 22:11:14
呵呵,第一次得到楼主回帖,受宠若惊。之前也在天涯里面看连载,有时候也会有感而发,但大多数都石沉大海,不能得到忙碌的楼主的注意。所以这次回的这么快,很开心。关于楼主所说的也确实是问题。但我认为楼主引用文言第一可以增加学术性和可读性,另外就是可以让读者很轻松的查到该对话出自哪里,所以也很实用!!!
冲着楼主这么快回我贴,你的连载我追定了,早日出版实体书,绝对捧场!
-----------------------------
有时有很多只能简单回复,如讨论多了,又没时间更新,所以怠慢处请见谅
楼主 邺下风流在晋多  发布于 2015-03-11 23:40:16 +0800 CST  
这三个字都有专利知识产权。这里的法是商鞅的知识产权,他鼓动秦穆公变法,有自己的一整套方法思想。术是申不害老先生的,他辅佐韩昭侯,提出了术的方法论。
势是慎到先生所重点阐述的驭人之法。
什么是势呢?慎子说:“飞龙乘的云,腾蛇游的雾,这就是龙蛇的势。如果没有云雾,那么龙蛇就会与蚯蚓相同。如果没有势,君主也不过是匹夫,连三个人也统治不了。如果没有势,尧舜挨户劝说人们守法,人们会以为他是上门搞推销的,不但会和他争辩,还可能把他撵出去。”
韩非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具体来说就是以法制建设为中心,以弄术挟势为基本点的君主治国思路。
韩非对老子挺尊重,为了深入表达自己的思想,他撰写了两篇专题文章:《解老》和《喻老》,借助大智若愚的老子,传达他的法家思想。
如老子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这辎重车装的是什么,不用说也是道家路上用的东西。但韩非给他们全部换成了从韩国进口的法货,他解释道:“没了势就是轻,离了位就是躁。法术势就是人君终日行而不离的辎重,要铁板一块才有重量吆。”
韩非数次给韩王上书,结果遭遇了寒流,没有被重视。没想到的是,韩剧在秦国遇到了热播。韩非的书传到了秦国,遇到了一个超级粉丝,这就是秦王嬴政。他读了韩非的书,十分想念这位韩国偶像,感叹道:“啊,寡人要是能见到此人,死也无恨了.”这话在秦王也就是感叹感叹而已,不可能跑到韩国去找作者签名,没想到这时有人在下边接嘴道:“这书是韩非所著。”
秦王一看,说话人是大夫李斯。
斯人已是我们的一位老熟人了。


楼主 邺下风流在晋多  发布于 2015-03-11 23:58:49 +0800 CST  
@邺下风流在晋多 2015-03-11 23:58:49
这三个字都有专利知识产权。这里的法是商鞅的知识产权,他鼓动秦穆公变法,有自己的一整套方法思想。
-----------------------------
@640301827 2015-03-12 08:56:52
楼主,商鞅变法是秦孝公嬴渠梁时期的事啊,战国啊。秦穆公是春秋五霸之一哦,这里楼主打错了,早日修正哈。
-----------------------------

不愧是老师,谢谢你。今后我一定更新前多读两遍,认真再认真。
楼主 邺下风流在晋多  发布于 2015-03-12 11:51:50 +0800 CST  
@zoutao8 2015-03-12 11:53:20
楼主这个坑需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才能继续挖下去,能否挖完还要看楼主能或多少岁。
-----------------------------

春天了,植树节到了,让我们一起挖坑植树吧,争取以后让它生根发芽
楼主 邺下风流在晋多  发布于 2015-03-12 12:24:08 +0800 CST  
什么是势呢?慎子说:“飞龙乘的云,腾蛇游的雾,这就是龙蛇的势。如果没有云雾,那么龙蛇就会与蚯蚓相同。如果没有势,君主也不过是匹夫,连三个人也统治不了。如果没有势,尧舜挨户劝说人们守法,人们会以为他是上门搞推销的,不但会和他争辩,还可能把他撵出去。”
----------------------------------
@640301827 2015-03-12 09:10:26
法术势三字,法、术理解起来都是比较简单的,唯独势,相对抽象。慎子这比喻确实是对势较好的解释,但我认为楼主在最后应该总结一下究竟什么是势。我窃以为势就是指君主的威德,或者说法统。不知道正不正确!
另外韩非有句著名的“君持柄以处势,故令行禁止。”我觉得也挺能表现法家思想的,楼主也许可以加上。当然了,关于法家那么多名言,楼主毕竟不可能一一罗列,所以没有说到这句也是能够理解的。这只是根据我个人喜......
-----------------------------
你说的当然正确了。势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不必执泥,大可发挥。
楼主 邺下风流在晋多  发布于 2015-03-12 13:01:20 +0800 CST  
在书店里,艾伯特指着最长的那面书墙,其中的书分成三类,包括:“新时代”、“新生活”和“神秘主义”。这些书都有着很吸引人的标题,如:《死后的生命?》、《招魂术的秘密》、《意大利纸牌算命术》、《幽浮现象》、《治疗术》、《上帝重临》、《你曾来过这里》、《占星术是什么?》等等,一共有成千上百本。书架的下面并堆着一叠叠类似的书。
“这也是二十世纪的现象。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神庙。”
“这些东西你都不相信吗?”
“其中有一大部分是鬼话。但他们的销路和色情刊物一样好,事实上它们有许多可以算得上是一种色情刊物。年轻人可以来到这儿,购买他们认为最有趣的思想。但这些书和真正的 哲学 之间的差异就像色情和真爱之间的差异一样。”
---------------------------------------------
@640301827 2015-03-12 13:27:16
这个是《苏菲的世界》当中的一段话,对时下很多模仿明月风格的书敲响了警钟。希望楼主在注重趣味性和可读性的时候也千万不要降低专业性和学术性哦。有时候重要的知识还是可以多介绍下,叙事固然精彩,其实这些理论也别有一番风味的!!!
-----------------------------

说得太好了,这位老师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这正是我一直思索和努力追求的,那就是,让大家在怡悦的阅读中获得对国学史的较为全面的了解。
楼主 邺下风流在晋多  发布于 2015-03-12 17:01:53 +0800 CST  
@文正666 2015-03-12 14:31:33
支持!
-----------------------------
感谢
楼主 邺下风流在晋多  发布于 2015-03-12 17:04:22 +0800 CST  
@雲山心中 2015-03-12 19:44:05
写的不错!支持!
-----------------------------

谢谢
楼主 邺下风流在晋多  发布于 2015-03-12 21:17:39 +0800 CST  
@邺下风流在晋多 2015-03-11 23:58:49
这三个字都有专利知识产权。这里的法是商鞅的知识产权,他鼓动秦穆公变法,有自己的一整套方法思想。术是申不害老先生的,他辅佐韩昭侯,提出了术的方法论。
势是慎到先生所重点阐述的驭人之法。
什么是势呢?慎子说:“飞龙乘的云,腾蛇游的雾,这就是龙蛇的势。如果没有云雾,那么龙蛇就会与蚯蚓相同。如果没有势,君主也不过是匹夫,连三个人也统治不了。如果没有势,尧舜挨户劝说人们守法,人们会以为他是上门搞......
-----------------------------

漏打,改为:如果没有势,君主也不过是一匹夫,连三个人也管不了,还不如一个副班长。
楼主 邺下风流在晋多  发布于 2015-03-12 21:28:11 +0800 CST  
李斯离开荀子到秦国后,先是投到秦相吕不韦门下。吕不韦是赵国富商,亿万富翁。他看到在赵国正做人质的秦公子子楚奇货可居,于是帮他拿金钱活动,回国做了太子。太子子楚即位当皇帝后,按照投桃报李的人情路线,投官报吕,让吕不韦释褐加冠,当了丞相,大出风头,让天下人都明白官字怎么写。吕不韦是中国历史上最会跑官的人,他一下子跑成了俩官,一个皇帝,一个丞相,让现在的跑官者都汗颜,他们只会跑官要官,或者是出事后跑路,别无能耐,是真正的官场蠹虫。他们要是跟吕不韦跑成的官相比,还不羞死,看看人家,自己跑成的是个蛋呀。
吕不韦发达后,门下招致了食客三千人,这些人来自各个国家,五湖四海,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到西部淘金而来。吕不韦也没让他们闲着,白吃饭,他组织其中一些人,编写了一部《吕氏春秋》。
书编成后,吕不韦命人把它挂于咸阳城门上,并开出了天价校稿费,说能增损一字者赏千金。也许是害怕,最终没有人肯上前领取这笔赏金。书稿展销会就这样空无一人地结束了。
尽管遭到了冷场,《吕氏春秋》却获得了热议,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吕不韦可说是史上最会作秀的出版商,他把书挂在当时万众瞩目的秦国都城门上,向全世界高调宣传了他的书。吕不韦和他的书稿登上了咸阳门,成了一时的最大新闻事件。《吕氏春秋》的出版标志着中国历史上诸子百家中的杂家开始走向舞台。
《吕氏春秋》成于众手,这些人中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等各家,但《吕氏春秋》却不是各家枪手的集合,而是把各家各派融合到了一起。各家已不是原汁原味的原家,经过讨论、思想的碰撞和糅合,像杂面一样,把各家思想融汇到了一起。大家在书中不再吵嘴、打架、谩骂、攻击,而是互相借鉴、学习。
《吕氏春秋》以效法天地为框架,气魄雄伟,构想宏大,这是吕不韦和他的编辑们在秦统一天下前夕的一种宏大视野,他们要吸纳百家之长,来为未来的秦帝国服务。
如果这事真能弄成,那是秦帝国的福气,他吸纳了几百年来中国知识精英的精华,未来的秦帝国海纳百川,多么高大、壮美!一个有气度的泱泱大国将在世上诞生。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吕氏春秋》编成后没几年,子楚的儿子嬴政长大后亲政,这位22岁的英俊秦王上得了殿堂,下得了厨房,亲自操勺,把吕不韦和他的门客一锅给端了,吕不韦被贬自杀,他的春秋大梦结束。
吕不韦被清除后,法家思想落入了秦王嬴政的视野。
楼主 邺下风流在晋多  发布于 2015-03-12 21:39:00 +0800 CST  
他看到在赵国正做人质的秦公子子楚奇货可居,于是帮他拿金钱活动,回国做了太子。太子子楚即位当皇帝后,按照投桃报李的人情路线,投官报吕,让吕不韦释褐加冠,当了丞相,大出风头,让天下人都明白官字怎么写。吕不韦是中国 历史 上最会跑官的人,他一下子跑成了俩官,一个皇帝,一个丞相,让现在的跑官者都汗颜
------------------------------------------------
@640301827 2015-03-12 23:54:48
楼主这里说吕不韦当了丞相,按照朱元璋《皇明祖训》言:“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即亡……”来说,丞相制度应该是由秦始皇设立,之前确实有类似于丞相的官职如尹、相国等。但应该还不算丞相吧。
然后这里“太子子楚即位当皇帝”这说法就明显错误了哈,这里子楚是即位秦王,是为秦庄襄王。希望楼主早日更正哈
楼主认为我有思想那是抬爱了。要相信我的学识肯定是远不及楼主的,......
-----------------------------


一看到你的回复十分高兴,给我指出个基本错误。写时没顾忌,竟把王写成了常说的皇帝,在此赶快改正过来。丞相不用改正,是战国时就有的名称。史记原文:以吕不韦为丞相。皇帝是我在此没过脑子,大笔一挥,给子楚太子加官太急,超越时代了。太谢谢你了。
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就是有思想,我没有恭维你。能给我指出错误,不贻笑更多人,我感激还来不及呢,怎能说厌烦。向你致敬!
楼主 邺下风流在晋多  发布于 2015-03-13 06:34:12 +0800 CST  
@邺下风流在晋多 2015-03-12 21:39:00
李斯离开荀子到秦国后,先是投到秦相吕不韦门下。吕不韦是赵国富商,亿万富翁。他看到在赵国正做人质的秦公子子楚奇货可居,于是帮他拿金钱活动,回国做了太子。太子子楚即位当皇帝后,按照投桃报李的人情路线,投官报吕,让吕不韦释褐加冠,当了丞相,大出风头,让天下人都明白官字怎么写。吕不韦是中国 历史 上最会跑官的人,他一下子跑成了俩官,一个皇帝,一个丞相,让现在的跑官者都汗颜,他们只会跑官要官,或者......
-----------------------------

更正错误:太子子楚即位当秦王后,按照————————他一下子跑成了俩官,一个秦王,一个丞相,
楼主 邺下风流在晋多  发布于 2015-03-13 06:37:07 +0800 CST  
@邺下风流在晋多 2015-03-12 21:39:00
李斯离开荀子到秦国后,先是投到秦相吕不韦门下。吕不韦是赵国富商,亿万富翁。他看到在赵国正做人质的秦公子子楚奇货可居,于是帮他拿金钱活动,回国做了太子。太子子楚即位当皇帝后,按照投桃报李的人情路线,投官报吕,让吕不韦释褐加冠,当了丞相,大出风头,让天下人都明白官字怎么写。吕不韦是中国 历史 上最会跑官的人,他一下子跑成了俩官,一个皇帝,一个丞相,让现在的跑官者都汗颜,他们只会跑官要官,或者......
-----------------------------












漏打更正,改为: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吕氏春秋》编成后没几年,子楚的儿子嬴政长大后亲政,有感于吕不韦妨碍他行政和听说吕不韦和母亲太后有染,为了长期保持不正当关系,还给他妈送面首,秽乱宫廷。秦王嬴政决心肃清政敌,扫除宫闱,前庭后花园一起打扫。这位22岁的英俊秦王上得了殿堂,下得了厨房,亲自操勺,赶太后,分面首,顺便把吕不韦和他的杂家门客也一锅给舀出去泼了。吕不韦被贬自杀,他的春秋大梦结束。
楼主 邺下风流在晋多  发布于 2015-03-13 16:26:16 +0800 CST  
@640301827 2015-03-13 13:06:30
楼主,看了你写到至今的东西,觉得很不错,不过有一些小小的建议,如果觉得说的有理那是再好不过,若觉得有失偏颇,还望见谅:
1.楼主帖名国学史话,但在写作当中很明显偏重于人物事迹,对其思想则笔墨明显不如人物介绍。儒墨道几家还好,特别是法家思想,着墨太少。法家是对中国影响很大的思想。战国商鞅变法对周朝井田制造成强烈冲击,也增加秦国国力为勤统一打下基础;秦朝作为第一个封建王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汉武......
-----------------------------



1. 法家在后面还要提到,但不作重点,因为中国的学术史主要是儒学史。
2 时代背景会做简要叙述,但学术和学术争论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经济基础有时并无直接关系,所以只要不是和学术产生有直接关联,就从轻从简。
3 不能一一细述。我只能拣有直接思想碰撞的说。
4 我是先史后话。这条建议很好。
楼主 邺下风流在晋多  发布于 2015-03-13 16:41:43 +0800 CST  
再说李斯的创业史。由于有才干,李斯在吕不韦门下脱颖而出,受到了吕不韦的赏识,被推荐给秦王,任为郎,由吕不韦的门下客成了齐国的公务员。李斯终于有了机会见秦王,于是劝说秦王乘时灭诸侯,成帝业。对于诸侯国那些贪财听话的士人,拿钱收买。不听话的,利剑刺死。
为了进身,李斯无所不用其极。诗书礼义被它撕成了烂纸条,耍阴弄险成了他的新信条。
我们在此把他的一生提前浏览一遍,就会发现,他是成于耍阴,败于玩阴。用儒家的话说就是:不走正道,该。
秦王从李斯口中知道韩非后,使用了暴力追星,派兵急攻韩国,索要韩非。韩王见秦王踹上门来要人,以为是什么重要人物,一听才知是要韩非,不就是个结巴子吗,韩国的帅哥美女多了去了,有什么大不了的。立刻给了韩非一个使节头衔,让他出国访问去了。秦王见到韩非后,如获宝贝,留下韩非不让回去,让他给自己普法。
这引起了李斯的嫉妒,自己好不容易熬来的亲信地位被新来的韩非夺去,都是吃法家这碗饭的,你火了,我咋整呀?于是在秦王面前毁韩非,说韩非是韩国的王室公子,终不会当韩奸,为秦效力,不如杀掉。
秦王听信了李斯的话,把韩非关了起来。李斯派人给狱中的韩非送去毒药,让他自己了断。韩非想见秦王,李斯不让,只好仰药自杀。
在各家之中,法家对治理天下下的药最猛,遇祸也最惨。除韩非外,还有早年的商鞅,被车裂而死,更惨。此时正得意的李斯做梦也想不到,他最后被灭三族,腰斩,比起韩非来,还惨。
楼主 邺下风流在晋多  发布于 2015-03-13 19:33:12 +0800 CST  
@海角孤鹿 2015-03-14 03:27:27
好贴刘明!
-----------------------------

欢迎新朋友
楼主 邺下风流在晋多  发布于 2015-03-14 12:26:00 +0800 CST  
@福哥利弟 2015-03-14 15:04:53
马克之
-----------------------------

欢迎
楼主 邺下风流在晋多  发布于 2015-03-14 19:13:20 +0800 CST  
@640301827 2015-03-14 17:32:24
楼主今天的还没更吗?我都刷新三次了。现在每天等楼主的一小段都快成一种习惯了!
-----------------------------

一定努力
楼主 邺下风流在晋多  发布于 2015-03-14 19:13:44 +0800 CST  
秦灭六国后,天下归于一统。秦王嬴政自以为功绩已超三皇迈五帝了,于是把自己的头衔由王改成了皇帝,自称秦始皇。愿子孙二世三世地数下去,直到无穷。后来的事实证明,根据一人一张来算,皇帝的名片至今确实传印了上百张,可惜都不是一家印刷的。秦始皇开的秦记印刷厂只印出了两张,效益排在了全国倒数第二。如果没有后来的王莽新朝垫背,秦始皇的一级资质印刷厂排在倒数第一。难怪引起那么多人的叹息和讨论。
秦始皇又划海内为36郡,从地图上彻底抹平了六国。
当年齐国人邹衍论著终始五德之运,各国王公大人听了只是惊奇,却不能使用。现在天下一统,邹衍的学说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于是按邹衍说的终始五德相推算,以为周朝得火德,秦代周,水灭火,所以秦应为水德。
又因水德属北方,以黑色为上,所以秦朝的衣服、旗帜的颜色也以黑为上。
由于平民百姓用黑巾裹头,把老百姓统一称为“黔首”,黔是黎黑的意思,黔首和秦朝之前的百姓“黎民”称谓正好配套。如果秦朝多活上几百年,那么现在常说的黎民百姓可能也习惯叫黔首百姓了。
又因水主阴,阴主刑杀,于是以刻削寡恩、严刑峻杀为法。
总之,在阴阳家邹衍的光辉指引和法家的努力下,秦朝把自己弄成了个黑社会。这时的黑老大还算宽容,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完全处在自生自灭状态,黑老大并没有打算招惹他们。
这种状况不会持续太久的。
这还要从秦始皇东巡讲起。


秦始皇东巡闹出了什么好戏,请看下回。
楼主 邺下风流在晋多  发布于 2015-03-14 20:04:00 +0800 CST  
第八回 议封禅秦始皇与儒生结怨 论分封李丞相给嬴政点火


做完灭六国、建新朝的工作后,秦始皇又喜欢上了一项运动,那就是到他灭掉的东方六国旅游。这除了带些护兵外,再不用带护照了,走到哪都不要签证。也不用为各国高昂的门票犯愁了,走到哪都是免费。要不是天下统一,这帮人知道我来,还不趁机宰我,收拾掉他们,爽!
和我们俗人一样,秦始皇走到哪,都喜欢刻石留念,让李斯刻上“某年某月某日始皇帝到此一游”的话,为了不和普通人的留念相混,还让李斯刻上“消灭强暴,拯救黔首,周定四极,擒灭六王,功盖五帝,泽及牛马”等工作简历。
且说这一年始皇东巡到了孔子家乡鲁地的邹峄山,立石刻辞纪念完后,又与鲁地的儒生商议起了封禅泰山。这封禅古礼是夏商周三代的事,按说受法家现实主义熏陶的秦始皇不该到古典主义里去浪漫。
也许是旅游容易引发人的思古心情,谁也说不清秦始皇是那根古典心弦被拨动了,要举行封禅这样的仪式。
据说封禅这样的古礼是儒家的拿手好戏,秦始皇召集鲁地儒生开会,商议怎么封禅。遗憾的是,这套古礼早已失传,孔子也没有多讲过,鲁地的几十个儒生无词可对,会议出现了冷场。
其中一个老儒打破沉默道:“古时封禅,不过扫地为祭。天子登山,恐怕伤害草木土石,特地用蒲草裹住车轮,铺上草席而上,以昭示仁俭。”
始皇一听什么,这帮儒生让我上山扫地,不让铺红地毯,只能铺上草毯,还要裹住车轮,增加上山的技术难度,什么馊主意!用草裹住车轮,不让出声怎么地,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这才是我的行头。这帮儒生这么玩,什么玩意?
还有什么昭示仁俭,始皇豪奢惯了,对“仁俭”二字很是反感,心下不悦,顿时变了脸色。
其他儒生一看不对头,黑老大翻脸了,赶紧又说了几个封禅方法,那知秦始皇都不合意,宣布散会,让他们都回去了。
秦始皇心想离开你们我照样干活儿,也不再找这帮儒生问礼了,自己制定了封禅施工方案,命令工役,斩木削草,开了条车道,从山南而上。
到了山顶,一边继续刻“到此一游”的纪念文字,一边命人担土,做了个坛,然后登坛,用自己的方式,行了封礼。
完后从山北下来,没想到气象预报工作没有做好,走到半路,风雨暴至,弄得狼狈不堪,好不扫兴。
下山后,又祭了泰山脚下的梁父山,办完了禅礼,这封禅才算办完。
鲁地儒生见秦始皇上山不叫自己,心里都酸溜溜的,后来又听说黑老大在山上遇到了暴雨,倒了霉,又一个个高兴起来,都说是不听他们的话所致,该!
始皇也由于封禅工作不圆满,落到了那帮儒生嘴皮子底下,也开始不喜欢儒生,与儒生结了梁子。
楼主 邺下风流在晋多  发布于 2015-03-14 23:28:26 +0800 CST  

楼主:邺下风流在晋多

字数:223470

发表时间:2015-01-21 05:2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7-20 12:21:15 +0800 CST

评论数:219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