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粟裕之问(一)

@总机叫汉阳 2017-10-08 23:28:01
1949年6月二野司令部的《战役总结汇集》
该汇集中说:
中野双堆集战役,战绩
1纵1.6万;
2纵1760人;
3纵6300人;
4纵16874人;
6纵1.2万;
9纵8500人;
11纵2300人;
豫皖苏独立旅4264人;12旅13347人。
-----------------------------
不是说人家5万来,怎么小八万?
楼主 骑马来说  发布于 2017-10-09 23:03:34 +0800 CST  
@骑马来说 2017-09-16 01:42:44
五、南京六位老同志的报告和军委再受理
1993年11月17日。昨天收到谭肇之同志11月13日来信,说他和金冶、秦叔瑾、黄野松、黄亦凡五人联名向军委写了一个旨在为粟总“平冤狱”恢复名誉,“建议召开粟裕同志逝世十周年纪念会或座谈会的报告”( 附来报告的复印件 )。傅奎清同志热心支持帮助,由他致信总政于永波主任转呈军委。据间接了解,于主任已批示总政宣传部研究。读后悲思难禁,感慨万千。
这些年来,我的哀思......
-----------------------------
金冶(64年大校 历任总参 谋部军 训部部长 南京军区原副参谋长 无衔将军)   金冶(1922.2—2006),原名金学炉,浙江省平阳县鳌江镇和家村人。 1938年12月参加新四军。 194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12月至1939年秋为新四军教导总队军事队学员。 1939年秋起任新四军司令部军事教员、参谋,苏南金、句、丹地区游击队副队长,新四军司令部教育科参谋、作战科参谋。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司令部参谋处作战科副科长。参加了华中区反“扫荡”和“反顽”作战。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司令部作战科副科长,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山东兵团参谋处副处长。 1949年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作战处处长。参加了孟良崮、淮海、渡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兵团司令部参谋处处长。 1950年11月赴朝参加 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部参谋处处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7军79师参谋长。参加了第二次、第五次战役。 1952年回国,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27军第79师副师长。 1953年调入总参谋部工作,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部二处(战役训练处)副处长、战役训练处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部处长。 1969年12月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部副部长。 1971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部部长(1972.9---1980.5)。 1981年2月至1984年4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 1984年4月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司令部顾问(正军级)。 1988年离职休养后从事军史、战史编纂工作。曾任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顾问。 2006年8月23日18时30分在南京逝世,享年84岁。 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 1964年晋升为大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2著作   著有《在统帅部的日子里》,主编《苏中七战七捷》(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题写了书名)、《淮海战役》、《上海战役》、《皖南事变》、《项英与皖南事变》、《回忆谭震林》、《谭震林传》、《战将陶勇》等书。参与编纂《粟裕军事文集》(任副主编)、《粟裕论苏中抗日战争》、《粟裕军事理论与实践研究》、《妙策长留天地间》、《新四军史料丛书》、《第三野战军战史》等书。
楼主 骑马来说  发布于 2017-10-09 23:23:20 +0800 CST  
@总机叫汉阳 2017-10-08 23:33:12
陈毅知道自己被调往中原,大约是5月5日的事,此后,一直拖到5月30日,才前往中原军区。在这期间,粟裕有二十多天的时间向中央进言,如果他真想挽留陈毅,时间不可谓不充分! 而陈毅也确实有点“赖”着不走的意思,以至于5月21日,毛泽东发来一道催命符,“陈毅不参加此次作战(注:指豫东战役),应尽可能迅速地偕同邓子恢及大批干部去豫西和刘邓见面,建立中原军区及中原局经常工作。”
其实,早在5月9日,中央已经将陈毅......
-----------------------------
人家华东军区的司令一直在呢。
楼主 骑马来说  发布于 2017-10-09 23:33:37 +0800 CST  
@总机叫南京 2017-09-21 17:19:37
钳制敌第十八军保障粟军胜利〔1〕
(一九四八年七月六日)
刘陈邓并告粟陈唐〔2〕:
微未电〔3〕悉。为保障粟军胜利,你们行动有二方案:(一)全军(一、二、三、四纵)尾敌北进,直达睢杞〔4〕地区。(二)以四纵尾十八军北进直达睢杞,以一、二、三纵歼灭吴绍周〔5〕。以上方案望择一施行。如果不取第一案,则必须取第二案。务使十八军于午灰前不超过睢杞,争取歼灭七十二师(是否续歼七十二师,由粟......
-----------------------------
毛的意图很明显,粟部要坏,中野来救。问题人家就是说坚持到7号,坚持到了呀。18军确实强悍,淮海的时候也不好打。要是中野打18军,那就不是配合粟啦,人家把活揽过来了。
楼主 骑马来说  发布于 2017-10-09 23:41:40 +0800 CST  
理由其非常简单,由于当时中国决定全面倒向苏联,美国事实上已经成了中国的敌国,当时世界上分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中国想混稀泥两边讨好,当时的世界政治格局这根本做不到,你要么加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要么加入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阵营,世界的形势就是如此,而且两大阵营之间战争可能会随时爆发,中国必须要有明确的判决!
当时的情况是中国必须加入以苏联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这是因为,首先,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且革命过程中苏联给予了中国极大的帮助,中国根本不可能马上变脸。其次,跟当时的苏联翻脸,后果会非常严重,严重到可能会失去整个东北,可能严重到美苏都会把中国当成战场,严重到为此中国会失去国家主权,与现在的日本与韩国一样。苏联对中国的威胁是当年美国对中国威胁的十倍以上,与当时的苏联翻脸,就如越南统一后马上与中国翻脸一样,势必会被别人狠狠的修理,对国家利益会造成非常的损害。
加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是中国当时唯一的选择,其实也是被逼的无奈何之举!
看一看美国人干的事情,你就知道我们必须 的原因了。1950年6月25日, 战争在北南双方之间爆发,两天后美国马上出兵干涉这一内战,同时还出海军控制中国领土台湾,使战争性质变成一场侵略中朝的战争。
那种情况下中国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出兵台湾,要么出兵 !但是如果真的开展了台湾的解放战争,其结果大家都可以想像到的。
楼主 骑马来说  发布于 2017-10-11 23:06:24 +0800 CST  
现在来看,无论朝战,还是58军委扩大会,挖坑者其实都是毛,而彭每次都是填坑者,而心中门清的粟,79年死磕彭的行为,实在是不厚道了。

58年军委扩大会,无论粟、还是刘帅,在正式文件中都根本没有提,真正做组织处理的是萧克、李达这些人,这也是彭要侄子主动向萧克道歉的原因。

党史上,58年军委扩大会这一类的事太多,只要没有形成正式文件,其实也无反可平。例如黄花塘、华北座谈一类,华野的三次曲阜会议等。
转贴
楼主 骑马来说  发布于 2017-10-11 23:10:45 +0800 CST  
粟作为军中坏人被点名,应该是有,肯定和彭关系不大,不知是哪个文件?
楼主 骑马来说  发布于 2017-10-11 23:12:44 +0800 CST  
1958年聂荣臻批判粟裕时的发言
一、“现在说到粟裕同志的错误,我同样同意同志们对他的揭发和批评,在第一次发言中大家揭发的一些事实他都讲了,但在重要关键问题上,一滑而过,现象罗列多,没有接触到本质问题。虽然也戴了个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帽子,但是,这个帽子可大可小,弹性是很大的。第二次发言是有进步的,也接触了一些本质问题,我表示欢迎,但我觉得还挖掘不够深刻,也还没有向党全部交心。过去的不讲了。从大家的发言和粟裕同志最近的思想动态来看,第一、他认为他的个人主义与肖克的个人主义不同,因肖克有宗派活动,他没有。我要告诉粟裕同志,人家批评你向军委、国防部争权,你讲不是为自己争权,而是为总参谋部争权,这是个多么响亮而有力的动员口号!不过他没有得到总参谋部同志们的支持,相反的遇到了抵抗。因而他就不能不从总参谋部以外去寻找同情者。他在军委成员中间和中央负责同志们面前散布对彭总的不满,甚至哭哭啼啼,好像受到冤屈似的,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二、“他认为他的缺点就是陈毅同志所批评的‘阴’,他认为阴就是阴阴沉沉的意思,告阴状,告洋状,到处散布对彭总的不满都是阴。至于阴到什么程度,那是要粟裕同志自己作结论了。所谓阴,就是不在阳光底下做事,事情也是见不得阳光的。”

三、“如一个普通人有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他可以做小偷,偷人家一点东西,做为总参谋长来讲,有了严重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就不是做小偷,而是要做大盗,‘大盗盗国’。所以许多同志批评粟裕同志极端个人主义已发展到严重的地步和具有危险的性质,意思就在这里。”
四、“过去我对粟裕同志也是认识不足的,我认为他很忠厚,经过考验,有战争经验,有一定的能力,是一个很好的助手。但到总参谋部工作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他对工作极不负责任,开始我还以为我的领导有毛病,没有发挥他的积极性,以后又发现他宣扬自己诽谤别人,才认识到他有毛病。我没有向他这种思想和行动进行正面严肃的批评,同时对他这些毛病和危害性估计不足,因而直到这次大会对他的揭发和批判,从整个历史贯串起来看,才真正认识到粟裕同志的错误本质和真面貌。”
楼主 骑马来说  发布于 2017-10-14 07:16:33 +0800 CST  
他宣扬自己诽谤别人
楼主 骑马来说  发布于 2017-10-14 14:11:27 +0800 CST  
1938年1月金明参加了山东省委领导的徂徕山起义,先后任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政治部主任、中共清河特委组织部长、副书记,淄博特委书记等职。 1939年5月遵照中共山东分局的指示,参加并筹建八路军南进(陇海)支队(司令员兼政委钟辉)开辟皖东北抗日根据地,担任苏皖区党委书记、皖北八路军办事处主任,其间在对日寇作战中负伤(被评为三等残废)。 1941 年夏金明奉命进入苏北沭阳,筹建淮海区党委,不久主力部队新四军三师十旅进入淮海区,金明先后担任苏北军政委员会副书记(书记黄克诚)、苏北区党委副书记(书记黄克诚)兼淮海地委书记,新四军三师十旅政委(旅长刘震)兼淮海军分区政治委员(司令员覃健)。金明和刘震同志坚决执行党中央和中原局的“主力部队地方化”指示,将十旅主力部队的骨干加强到各县、区地方武装,锻炼和发展壮大部队,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打击敌人。淮海区党委在对敌斗争、建设抗日民主政权,特别是建立人民武装发展壮大主力部队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时还向新四军三师教导旅(旅长梁兴初、政委刘兴元,后归建八路军山东军区)输送了一个整建制团。 1945年2月,奉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调任新四军南下兵团第二副政委(司令员兼政委粟裕,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委叶飞),并担任中共苏浙区党委副书记(书记粟裕)兼浙西区党委书记。参与了开辟以浙西天目山为中心的抗日武装根据地工作和支援部队对敌作战。

1946年春节后至1948年2月,任山东胶东区党委副书记(书记林浩)、胶东军区副政委(司令员许世友,政委林浩)。参加了胶东保卫战(时兼任内线工委书记、内线部队政委,内线部队司令员由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司令员、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兼)等一系列重大战役。
1948年2月,中央决定调金明任中共东南分局第二副书记(书记粟裕,第一副书记叶飞),华东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二副政委(司令员兼政委粟裕,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委叶飞、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钟期光)。 由于形势的发展,中央又决定由金明任支队长兼政委率由3000名干部队伍组成“中原支队”调中原局(第一书记邓小平、第二书记陈毅、第三书记邓子恢)工作,任豫西区党委委员兼许昌地委第一书记兼军分区政委,主要抓了豫西新区发动群众行清匪反霸重点试验县的工作,取得新区进行清匪反霸、进一步开辟巩固新解放区的经验。
楼主 骑马来说  发布于 2017-10-14 23:39:57 +0800 CST  
毛1947年5月20日电)
林高并告朱刘:
高卯号电,林辰巧、辰皓两电均悉。出师顺利,甚慰。东北在你们领导之下,改革了土地,发动了群众,建设了一支强有力军队。在全国各区中,就经济论你们占第一位;就军力论你们已占第二位(山东为第一位)。目前你们以八个师南进,希望能于夏秋两季解决南满问题,争取于冬春两季向热河、冀东行动一时期,歼灭十三军、九十二军等部,发动群众,扩大军队。该两区共有人口一千五百万,为将来夺取长春北宁两路、长、沈、平、津四城必不可少之条件。夺取两路四城必须准备的条件有三:你们已在北满建立了强大根据地,解决了第一个条件;现在正向南满作战,估计不要很久即可解决第二个条件,建立强大的南满根据地;第三步还要解决冀热辽地区的根据地问题。关内方面,我苏鲁军负担最大,在他们面前,集中了三十二个整编师八十五个旅(包括被歼者在内),直至此次歼灭七十四师,才使敌人进攻发生了困难,今后再歼二三个师(军),即可转入全面反攻。我刘邓军现攻安阳,六月间可以十万人渡黄河向中原前进。我彭习军(只有六个不充实的旅)对付胡宗南三十一个旅的进攻,两个月作战业将胡军锐气顿挫,再有几个月必能大量歼敌,开展局面。陈赓部四个旅拟使用于西北。聂萧罗军上月正太作战歼敌三万余,缴枪一万五千以上,现须休息半月,约下月中旬拟打津沧线,配合你们作战。总观全局,目前大部分地区已转入反攻作战。只待山东再打一二个胜仗,即可转入全面反攻。
毛泽东
辰号
楼主 骑马来说  发布于 2017-10-17 21:57:30 +0800 CST  
只待山东再打一二个胜仗,即可转入全面反攻。
楼主 骑马来说  发布于 2017-10-20 20:47:25 +0800 CST  
过年了。
楼主 骑马来说  发布于 2018-02-15 22:34:49 +0800 CST  
难为总机了
楼主 骑马来说  发布于 2018-02-15 22:35:15 +0800 CST  
过年好
楼主 骑马来说  发布于 2018-02-17 11:00:46 +0800 CST  
看看他的申诉书以及其妻的所谓什么英灵,毫不足观。等而下之,所谓战功云云,很可追究。
楼主 骑马来说  发布于 2018-04-08 23:56:11 +0800 CST  
一、胶济路反击战

1946年6月22日至10月10日,山东野战军1纵、胶东及鲁中军区4、5、6师、第3旅及2个独立团、渤海7师。国军为第8、12、54、73、96军等部。大约消灭国军1.3万人。

第8军(103师、166师、荣誉1师),中央军,美械,战斗力打个65分,其中103师和荣誉1师是抗日时候滇西远征军。

第12军(111师、112师、新编第36师),全军仅1.2万人,东北军,国械,东北军战斗力普遍极差,不用打分。

第54军(8师、36师、198师),中央军,美械,战斗力打个60分,其中36师、198师是滇西远征军。

第73军(15师、77师、193师),中央军,美械,战斗力打个55分。73军抗战打的差不多了。47年莱芜战役惨败后重建。

第96军(暂编第12师、暂编第14师、暂编第15师),全军仅1.3万余人,战斗力打个50分。这个部队是汉奸部队、垃圾东北军、新兵混编的。不过96军日后繁衍出了2、45、84师,导致这些部队也都被贴上了汉奸部队的标签。

啥叫胶济路?请看山东地图,简而言之,西起济南,东起青岛的铁路,就是胶济路。解放战争的时候铁路是很重要的交通。
毛泽东在1946年5月的最后一天电告陈毅和华东局:“国民党在东北扩大战争……因此你们可以事先用不着提出照会即可攻取泰安、德州、枣庄、胶县……。”陈毅理解了毛的意思,在6月7日至16日,直接发动闪电战,攻占了上述地区,在高密歼灭了第96军暂编第12师第三团,连同其它伪军共计3万人。国军为了打通胶济线,展开反扑,于是有了这场战役。有两个远征军坐镇,国军最后完全打通了胶济线,完成了战略目的。整个战役中,战斗主要有:

1、文祖战斗,由1纵3旅9团和8团一部打96军暂编15师的一个营,结果歼灭10人,我军伤亡266人。服了。

2、胶县战斗歼灭54军1000人,丢了胶县。

3、济阳战斗歼灭第12军新编第36师600人,俘敌400人。

4、埠村文祖战斗,歼灭96军暂编第15师第1团全部,第2团2个营大部和暂14师第1团一部,共3800人,可怜的96军被暴打。

5、章南战斗,歼灭96军3个连,击退12军第111师和73军193师等部,攻击姚庄失败,撤出战斗,共歼敌3000余人。这个战果当然是随便估计的,因为没打扫战场。

6、灵山战斗,歼灭新编第12师第1团。

7、高密战斗:10月9日,国军54军198师2个团收复高密城,胶东军区组织5师、6师和第3旅足足7倍兵力进攻高密,攻不下来,失败。

点评:此战为陈毅指挥,此时国军、共军的目光都放在江苏,所以山东地区并没有大打。国军打通胶济线很正常,共军也没有说一定要阻止住国军。总的来说,这当然是一场败仗,国军真正损失的只有96军的一些杂牌汉奸垃圾部队,老蒋毫不在意,甚至想笑。

二、苏中战役

1946年7月13日至8月27日,华中野战军第1(后来的4纵)、6师(后来的6纵)、第7、10纵队、第5旅等共23个团(号称主力是15-19个团)。国军为整编第21、25、49、65、83师及69师99旅,共15个旅30个团及交警大队。此役号称歼敌6个旅、5个交警大队共5.1万。

整编第21师(145旅、146旅、新编第7旅),川军,国械,战斗力只能打个45分,也是汉奸部队,47年2月调到台湾镇压起义去了。

整编第25师(40旅、108旅、148旅),日械国械混合,中央军,战斗力可以打75分,黄百韬指挥的这支部队作战顽强,屡立战功。48年辖40旅、108旅。原来的148旅划到了第1绥靖区,后在淮海战役中被中野歼灭于宿县。

整编第49师(26旅、79旅、105旅),国械,东北军,用来凑数。47年8月调至东北,很快被歼。

整编第65师(154旅、160旅、187旅),粤军,国械,战斗力打个55分。

整编第69师(60旅、92旅、99旅),中央军,国械,战斗力打个55分,苏中战役只有99旅参战,其余在对付陈毅。宿北战役整69师被全歼,重建。

整编第83师(19旅、63旅),原为100军,中央军,战斗力打个55分。共军认为83师是美械师,但国军方面说83师是美日国械混合师。《整83师在孟良崮外围被歼经过》说83师是国械装备,李默庵访谈录说整83师最多算半美械。人家国军的部队,还是以国军自述为准吧。

这些部队由李默庵指挥,战斗力非常一般,有些部队装备还不如山东的汉奸部队。黄埔一期的李默庵号称能文能武,实际上38年后就几乎不指挥部队了,没啥与时俱进的作战经验。
楼主 骑马来说  发布于 2018-04-10 00:15:10 +0800 CST  
关于苏北和苏中的划分至今是个谜,看下江苏地图,里面的东台就经常被争论究竟是苏北还是苏中,以东台划分的话也大致差不多,东台北面算苏北,南面开始算苏中。
苏中战役中,“七捷”如下:

1、宣泰战斗

华中野战军第1、6师、第7纵队进攻国军分别驻守宣家堡、佴家庄、泰兴城的整83师19旅两个团,共军兵力有6倍优势。1师3个团攻占了宣家堡,6师4个团攻击泰兴未获全功,7纵攻击佴家庄失败,国军援军整65师前来支援,华中野战军最终撤出战斗,此战号称歼敌3000人,自己伤亡和缴获武器数量未知。这是苏中第一场大战,恐怕很难算一场胜仗,就是敲了国军脑袋一下,大捷纯粹是当时宣传需要。

2、如南战斗

华中野战军第1、6师、第7纵队,国军为整编第49师。此战歼敌26旅全部和79旅大部共1000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500余挺,没有一门炮,共军损失未知。国军发现共军在打宣泰,所以让49师乘虚去打如皋,粟裕指挥部队突然向东急行军,包围了49师,重创了这支东北军,这是一场大胜仗,可惜的是整65师又屁颠屁颠跑来支援了,没有全部解决残敌,撤走了。最后,49师第三个旅——第105旅占领了如皋。

3、海安战斗

共军7纵2个团,国军号称动用了整21师新7旅、整25师148旅、整49师105旅、整65师2个旅和整83师63旅。华中主力打了两仗疲劳不堪,此时正在海安东北休整,用7纵2个团在海安以南、以西实施运动防御,保证主力休息。激战4昼夜,第7纵队于8月3日撤出海安。此战歼敌3000余人,我军损失200人。这次阻击战打的不错,虽然最后没顶住,但兵力差太多了,顶了4天也可以了,就是这个战损比编的太假了,要是华中部队战斗力强悍到这个地步,激战四天,每天只损失50人,那么粟裕全歼国军兵团,活捉李默庵应该只是时间问题。这也算一捷,无话可说。

4、李堡战斗

华中野战军第1、6师、第7纵队,此战歼敌整21师新7旅和整49师105旅1个团,毙伤3000余人,俘敌500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280余挺,各种炮30余门,解放军伤亡975人。国军占领海安后认为华中野战军已经完了,所以分兵进攻,比较分散,粟裕获悉了国军换防、行军的情报,指挥部队果断出击,国军一片混乱中仓皇应战,直接溃败。此战打了个大胜仗。

5、丁、林战斗

华中野战军第1、6师、第5旅,国军为交警第7、11总队共7个交警大队。结果毙伤敌1500余人,俘敌2000余人。打交警大队也算一捷,虽然共军称交警大队是全美械的,但这种部队就是给共军送装备的,没任何作战能力。

6、邵伯战斗

华中野战军第10纵队、皮定均旅等部,国军为整编第25师。李默庵手下最强的25师单独在邵伯附近进攻共军,共军顽强阻击,25师由于担心侧翼出现共军迂回,迅速撤退。此战歼敌2000余人,我军伤亡1000余人,没有缴获。这次阻击成功,又是打最强的25师,当然是胜仗,不过没有大打出手,算是一个小捷。

7、如黄路战斗

华中野战军第1、6师、第5旅,国军为整49师79旅的一个团、整65师160、187旅和整69师99旅。65师187旅与69师99旅、49师79旅的一个团分别被包围,69师99旅顶了3天被全歼,而65师第187旅和整49师79旅的一个团撑到了最后没被消灭。此战毙伤5000余人,俘敌12000人,缴获轻重机枪500余挺,各种炮40余门,我军伤亡3500余人。这是一场大胜仗,给“七战七捷”收了个尾。

点评:苏中战役,又称“七战七捷”。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七战里,大胜仗三战,歼灭交警队算一战,和25师拼了一次算小捷,另两场战役,一场攻不克,一场守不住,这也算捷,纯粹起宣传作用。所谓歼灭了6个旅,实际上只有21师新7旅、49师26旅和69师99旅被全歼,其余3个旅皆为重创。所以59年的时候不提“七战七捷”了,改为苏中战役。
李默庵确实是久疏战阵了,他的进攻兵力极为分散,以至于国军后来自己都想不通怎么会搞出这么一个作战方案。而粟裕指挥华中野战军就打的很灵活,集中主力部队迅速移动,找到战机就打。
至于苏中是否只打了七战,那当然不是了,如果仗仗捷,那直接可以打到南京去了。实际上,保卫苏中是很矛盾的选择。作为重要根据地,如果能守住,那必然要守住。所谓“不计较一城一地得失”看起来很能糊弄人,实际上,延安的破窑洞当然可以不要,丢了最多士气受点影响;而根据地丢了,兵源从哪来?经济税收从哪来?粮食从哪来?人民提供的情报哪里来?人民的物资支援从哪来?这些都是支撑战争的因素,而不是歼敌就完事了。所以毛在6月11日就发电报给粟裕等人“我必须用一切办法歼灭敌人于南线,保卫900万人口的南线各区。”这时就不提不计较一城一地得失了。6月25日,中央又告诉陈毅“苏中地区在蒋优势兵力进攻下,有暂时失陷可能”,此时的毛已经意识到,苏中战役开始前,局势已经相当明显,虽然李默庵兵团战斗力较弱,且李默庵绝非指挥人才,但毕竟兵力摆在这里,单凭华中野战军是守不住的。所以导致苏中要守,却守不住,最后丢了苏中根据地。当然,这并不能过多责怪粟裕,换谁来也守不住。6月26日,毛在电文中希望粟裕的华中野战军西移配合陈毅,粟裕随即表示,最好在华中先打打,再西移。中央与陈毅商量后,同意了这个建议(实际上陈毅坚持也没用,粟裕决心已定),于是有了后来的苏中战役。
苏中战役里的一些胜仗,粟裕当然立了头功。但是情报人员出生入死换来的国军兵力部署和作战计划同样关键,这也是共党作战极其极其得利的地方,各个战场的“战神”们(如林彪、刘伯承、彭德怀等)都沾了情报的光。7月10日,华中野战军就搞到了国军完整的作战计划,预定于7月15日开始同时发起进攻。反观国军,本来情报就差,进了根据地就像瞎子一样,共军在哪完全不知道。好比下军棋,我能看到你的棋子,你却看不到我的棋子。至于根据地人民的支前服务,那属于锦上添花。由于粟裕“连战连捷”,毛在8月12日给陈毅发电,对粟裕寄予厚望:“不如令粟部再在苏中作战一个时期,再打一、二个胜仗,使苏中蒋军完全转入守势,保全苏中解放区,对全局有极大利益,这样配合淮北作战,更为有利。”
结果和毛所期望的完全相反,最后苏中解放区被国军基本攻占,但毛并没有过多责怪粟裕,毕竟“七战七捷”已经宣传出去了,并且粟裕也尽己所能歼灭了一些部队,或许守住苏中只是一种幻想罢了。而老蒋也没责怪李默庵,李默庵凭借一些虾兵蟹将,占领了苏中解放区,获得了大量人口、粮食、税收的补充,对国军来说,这些补充可能不是决定性的,但对共军是,所以李默庵在回忆录里也有些不屑一顾。只能说单从战斗来看,粟裕打的确实比李默庵漂亮。
至于粟裕为什么要发动苏中战役,而不去和陈毅的山东野战军提前会合,其中原因很复杂,会在后文提及。
楼主 骑马来说  发布于 2018-04-10 00:15:32 +0800 CST  
四、朝阳集战役

1946年7月18日至29日,山东野战军2纵,第7、8师,华中野战军9纵;对阵国军北路整28师、57师,中路整58师、69师60、92旅,南路桂系第7军。国军从徐州南部出发,分三路向东进军,此役歼敌第92旅全部及第60旅一部,共0.5万人,解放军伤亡1062人。

第7军(171师、172师),桂系王牌部队,混杂械,战斗力可打75分。

整编第28师(52旅、80旅、192旅),中央军,半美械,战斗力打个55分。

整编第57师(预3旅、预4旅、117旅),中央军,国日械混杂,战斗力打个50分,从名字也看出来了,两个预备旅,宿北战役前预3旅还划到69师里当了炮灰,剩下部队加起来一万人都没。

整编第58师(183旅、新10旅、新11旅),滇军,国械,战斗力打个45分,看番号就知道这部队有多垃圾了,这两个“新”可不是“新一军”、“新六军”的那种“新”。

整编第69师99旅正在苏中作战(在如黄路战斗被全歼),另外2个旅在本战役中露脸;

总体来说,这些臭鱼烂虾部队和李默庵兵团的质量差不多。而陈毅手上有战力的部队是2纵、7师和8师。兵力有限,只能先集中起来打一路国军。
楼主 骑马来说  发布于 2018-04-10 00:15:57 +0800 CST  
7月27日,69师主力被共军包围,顶到29日,其92旅被全歼。

点评:此战为陈毅指挥,当然是胜仗,可怜的69师又被消灭了一个多旅。从指挥上看,陈毅本来准备打位置最突出的北路军,但中路军的69师92旅被陈毅发现孤立后,陈毅果断改变初衷,下令歼灭之,敏锐的抓住了战机。

但同时,共军又打了两个败仗,如下:

1、淮南保卫战

国军第5军第45师、96师,整74师58旅,第7军172师512团分路进攻淮南(天长等地)。淮南共军为2师和淮南军区部队,本来在淮南的第5旅被粟裕调到苏中了,因为他认为“只要苏中局面打开,则淮南形势亦可能逐渐改善,而后我再以主力西移,则淮南局面亦可能打开。”结果淮南共军拼死抵抗,却还是输的很彻底。
第5军和第74师都是国军的五大主力,第七军是桂系王牌部队,换地球上任何人都不可能守住淮南。可笑的是,华中分局的“某些人”指责2师政委萧望东犯了逃跑和动摇错误,还放进了档案,萧望东40年后才“平反”。淮南的失利既不是陈毅的问题,也不是粟裕的问题。

2、泗县战斗

朝阳集战斗后,国军进攻部队吓得缩了回去,只有南路的第7军昂首前进。7月30日占领泗县,两个师的几个团摆的很开。陈毅决定打泗县的第7军172师两个团,以6个团进攻泗县,16个团在外围阻击牵制。从8月7日打到8月9日,结果攻击失败,撤退。此战号称歼敌3000余人,共军号称伤亡2000余人。实际上是一场失败,主力第8师损失严重,这已经毫无疑问,陈士榘回忆录、陈毅年谱、陈毅传都提到了这一点。
战后总结,一是不该打桂军,因为太强;第二是攻城兵力太少;第三是天气不好。其中第三点是华野败仗后的常用总结原因。
第七军号称钢七军,是桂系的王牌部队。此战过后,第七军到处宣传“钢军硬,共军不敢碰一碰”,牛的很。

点评:此战,陈毅受到朝阳集战役胜利的鼓舞,下了百分之一百的决心消灭桂系这两个孤立的团,兵力也用足了。实际上,陈毅犯的错误是攻城兵力太少,错误估计了国军增援及其他路进军的决心,如果增强攻城兵力,可能效果会更好一点。进攻泗县失败,对山野的士气有较大的影响。
楼主 骑马来说  发布于 2018-04-10 00:16:15 +0800 CST  

楼主:骑马来说

字数:1758

发表时间:2017-09-10 02:16:1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9-14 16:10:30 +0800 CST

评论数:232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