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汉字(连载)1:开篇

神的汉字72:仁=人的内心深处的微动
原创经达华,欢迎转帖,2017年5月

有些汉字的构字非常简单明了。
但是,简单明了的字,传统的解读却并不令人满意。
所以,在汉字构字原理方面,官方的学者,实在是没有道理去指责别人解字的。


“仁1”:



《説文解字》:仁,親也。从人,从二。,古文仁从千心。古文仁或从尸。
《象形字典》:人+等号,表示对君与民“等而视之”。造字本义:人人相等,即君民同视,平等博爱。
俺解读“仁1”=“人+二”=人上下动。

“仁2”:



俺解读“仁2”=“心+二”=心上下动。

“仁3”:



俺解读“仁3”=“人+(厂)+二”=人+深入+上下动。


综合各种“仁”的写法,可得:
“仁”=人的内心深处的微动。

成语“麻木不仁”的“不仁”,原意是“不动”,并非“不仁义”。



《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俺翻译《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是顺动灵静的不会剧烈变化,天地像刍狗一样把万物空空地包裹其中。
圣人是无为的,圣人像刍狗一样把百姓空空地包护着。
天地之间的冷暖变化,不就是像风箱里鼓动着的风一样一年来回地一次吗?
风箱内部是空的,但鼓动时却是有阻力的;而越鼓动,风就越多。
对百姓,圣人需要加快还是减慢鼓动的速度呢?指令太多则无所适从,不如无为而治保持适中。
----------
楼主 木牛流马经典  发布于 2017-08-22 08:02:47 +0800 CST  
神的汉字73:论“入内肉”
原创经达华,欢迎转帖,2017年5月

汉字的构字,有一套内在的构字思路。
“入内肉”三字,其内在的思路是什么?


“入”:



《説文解字》:入,内也。象从上俱下也。
《象形字典》:像盒盖向下,表示收存物品,加盖封藏。造字本义:收存物品,加盖封藏。
俺解读“入”=向下叉开然后进入。

“内”:



《説文解字》:内,入也。从冂,自外而入也。
《象形字典》:(冂,洞穴)+(入,由外而里),表示进入洞穴。造字本义:进入穴居、住处。
俺解读“内”=“冂+入”=一个有外表的物体,向下叉开然后进入。

“肉”:





《説文解字》:肉,胾肉。象形。
《象形字典》:在“刀”的刀刃和刀背之间加一短横指事符号,表示要用刀来切割的东西。造字本义:屠夫用刀切成块的***软组织,主要由骨骼肌和脂肪构成的可食用的软组织。
俺解读“肉1”=“刀+点”=刀切入+至物体位于刀刃与刀背之间。
俺解读“肉2”=“冂+入+入”=一个有外表的物体,向下叉开然后进入,继续向下叉开然后进入。


“入”的笔画非常简单,而且符合事理。
俺感到奇怪:人们为什么不直接解读这个简单的笔画呢?
也许早有人像俺这样解读了“入”。
-------

研究“入内肉”时,赫然发现“日”和“艹”通写字的正式写法:

“”(ri4)= “入+日”=性交。
所以,传统解读一看到“日”就认为是“太阳”,是一种天真蒙昧。

“肏”(cào)=“入+肉”=性交。
可以说,“入”和“肉”的传统解读,是难过“肏”这一关的。
--------
楼主 木牛流马经典  发布于 2017-08-23 07:16:57 +0800 CST  
神的汉字74:劫=长臂钳,内夹核桃
原创经达华,欢迎转帖,2017年6月

《神的汉字64:又=钳。力=长臂钳。尤=大力钳。》
《神的汉字67:“大”=大人?可笑!“大”=圆规》

“劫”=“去+力”:



《説文解字》:劫,人欲去,以力脅止曰劫。或曰以力止去曰劫。
《象形字典》:力,“劝”的省略,表示阻止;去,前往;表示阻止前往。造字本义:用武力阻止对方行事。
俺解读“劫”=“去+力”=圆规两脚夹持+长臂钳。





上图的核桃被钳子夹着,在“劫”难逃了。

当然,按照传统的解读,“劫”字当中的“大”解读为“大人”,于是可以有搞笑的版本:





-------------
楼主 木牛流马经典  发布于 2017-08-24 07:08:40 +0800 CST  
神的汉字75:公与私
原创经达华,欢迎转帖,2017年6月

“公”与“私”是同源的,而且是源于一个简单的零件“厶”。

“厶”:



古时,“厶”=私,“厶”=某。
俺解读“厶”=万向轴(游戏杆)。



汉字“厶”其实很象形,很简单。
不过,传统的解读,并没有能够解释这样一个简单的形象。

如果还不明白游戏杆的原理,俺给个简单的(羊眼栓)“厶”:



“私”:



《説文解字》:私,禾也。从禾,厶聲。北道名禾主人曰私主人。
《象形字典》:禾,代表粮食、财产;厶,胎儿;造字本义:不知其详的胎儿或暗藏的家产。
俺解读“私”=“禾+厶”=设备+厶轴(万向轴)=厶轴指向某个方向。

“公”:



《説文解字》:公,平分也。从八,从厶。八猶背也。韓非曰:背厶爲公。
《象形字典》:八,是“分”的本字,表示分配;口,吃,进食;造字本义:生产力水平低下、食物馈乏的远古时代,人们平均分配赖以生存的食物。
俺解读“公”=“分+厶”=四面八方+厶轴(万向轴)=厶轴指向四面八方。

总结:
“厶”轴指向某个方向,则为“私”。
“厶”轴指向所有方向,则为“公”。

按现代的话说:
如果为某人服务,则为“私”。
如果为公众服务,则为“公”。

“厶”轴是什么用途?
难道真的是玩游戏的?
------
楼主 木牛流马经典  发布于 2017-08-25 07:04:19 +0800 CST  
神的汉字76:了(liao)与了(le)
原创经达华,欢迎转帖,2017年6月

“了(liao)”



《説文解字》:了,尦也。从子無臂。象形。
《象形字典》:了,是“厶”(头朝下、未出生的胎儿)的倒写,头朝上,表示婴儿已经出生。造字本义:胎儿已经出生为婴儿。
俺解读“了”=钌铞:



更有两个方向相反的“了”字,清楚说明“了”与挂钩有关:
??(niao3)=倒悬。
??(diao3)=悬物貌:



可见,“了(liao)字的传统解构,是错的,不着边际!

“了(liao)”含义是:钌铞转动并勾着从而锁定。
那么,“了(le)”字含义,俺且认为是:钌铞解除不用再勾着,于是“了(liao)垂下来了(le)。
----------
楼主 木牛流马经典  发布于 2017-08-26 08:31:02 +0800 CST  
神的汉字77:三桑无枝=木尺
原创经达华,欢迎转帖,2017年6月

《山海经》记录了一种“三桑”神树。

《山海经·北山经卷三》:
“又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洹山,其上多金玉。三桑生之,其树皆无枝,其高百仞。百果树生之。其下多怪蛇。”

《山海经·海外北经卷八》:
“三桑无枝,在欧丝东,其木长百仞,无枝。”

千百年来,人们在猜想何谓“三桑”,但却没有定论。
而要知道“三桑”,首先要知道“桑”是什么。



“桑1”:



《説文解字》: 桑,蠶所食葉木。
《象形字典》:像枝叶茂盛的树。造字本义:叶子可以养蚕的落叶乔木。
俺解读“桑1”=树木的树枝,三枝分别再长出三枝。

神创造“桑”字,本意是在描述一种三级分形结构!
在《山海经》里,神给出了“桑”的最最简单例子,“三桑无枝”:



“三桑无枝”简单得太帅了,吓呆了,以致从没有人能够解读出来。
今天,俺独家解读“三桑无枝”:具有三级刻度的木尺!

“桑2”:



俺解读“桑2”=树木的树枝,大枝上长中枝,中枝上长小枝。


“桑3”:



俺解读“桑3”=“木+又+又+又”=木+两刻度夹持,夹持,夹持=木,大刻度,中刻度,小刻度。


恰好,桑叶具有三级的叶脉结构,于是桑树称为“桑”:



而“沧海桑田”的“桑”并非“桑树”,其形制如同我们现代的“高标准基本农田”,是一种便于运输、灌溉、播种收割、成片三级划分的农田:



请以上天的角度,对比“桑田”与“三桑无枝”的共同之处吧。
神的启示“桑”,从此大白于天下。
--------
楼主 木牛流马经典  发布于 2017-08-27 09:19:57 +0800 CST  
神的汉字78:论车,“车”并非特指车辆
原创经达华,欢迎转帖,2017年6月

中国象棋的“车”,读ju(居)。
是因为古代车读ju(居)。

为啥车有两个读音?
没有人研究过。


俺勉为其难强说之。。。

“车1”:



《説文解字》:車,輿輪之緫名。夏后時奚仲所造。象形。
《象形字典》:造字本义:有轮子、靠牛马驱动的战斗工具。

“车2”



俺解读“车2”:带轴的轮子。并非特指车辆!

1、带轴的轮子,有两种:轮子在轴上转;轮子固定在轴上,轴负责转。
2、古代车辆,其轮子是在轴上转动的,这样的车读ju(居)。而有许多“与轴固定连接的轮子”的设备,例如“水车”,其“车”只读che不读ju(居)。



3、后来及至现代,车(che)包含而取代了车(ju)。
4、如今的汽车,带动力的轮子,必定是固定在轴上的,所以应该称汽车为车(che);一些不带动力的,例如拖车,其轮子是在轴上转动的,可以称作车(ju)。
------
楼主 木牛流马经典  发布于 2017-08-28 08:54:21 +0800 CST  
@我嫌雨点小2016 2017-08-27 10:16:34
赞赞赞!虽然越看越感觉费力费解,但是看解释很有道理,沧海桑田里的桑田也可作《诗·墉风·定之方中》:"星言夙驾,说于桑田。"的桑田解。也越来越深奥。
-----------------------------
星言夙驾,说于桑田=星野吉象至,现于天象仪。


俺曾经的翻译:

定之方中,土圭测日影
作于楚宫。楚丘为地中
揆之以日,日出连日落
作于楚室。房屋定坐向
树之榛栗,拟栽榛树栗树
椅桐梓漆,还栽椅桐梓漆
爰伐琴瑟。树苗成材化琴瑟

升彼虚矣,君王登灵台
以望楚矣。规划我楚丘
望楚与堂,宫殿与明堂
景山与京。景山与城郭
降观于桑。再观看天象仪
卜云其吉,巫师解其吉象
终焉允臧。建都设计终定案

灵雨既零,灵台雨飘降
命彼倌人。天命降君王
星言夙驾,星野吉象至
说于桑田。现于天象仪
匪直也人,君王挺直腰杆
秉心塞渊。握拳深抵胸膛:

騋牝三千。明日的楚丘,母马三千,万马奔腾!
楼主 木牛流马经典  发布于 2017-08-28 11:25:17 +0800 CST  
神的汉字79:宣夜=宇宙的螺旋星云,黑暗中星光闪烁
原创经达华,欢迎转帖,2017年6月

华夏远古,有一个完爆古今的宇宙图景:宣夜说。

与宣夜说比较,不论是中国古代的盖天说、浑天说,还是西方古代的地心说,乃至哥白尼的日心说,都显得人类视野是多么的狭隘局限。

李淳风《晋书·天文志》记载“宣夜说”:
“宣夜之书亡,惟汉秘书郎郄萌记先师相传云,天了无质,仰而瞻之,高远无极,眼瞀精绝,故苍苍然也。譬之旁望远道之黄山而皆青,俯察千仞之深谷而幽黑。夫青非真色,而黑非有体也。日月众星,自然浮生虚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须气焉。是以七曜或逝或住,或顺或逆,伏见无常,进退不同,由乎无所根系,故各异也。故辰极常居其所,而北斗不与众星同没也;摄提、填星皆东行,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迟疾任情,其无所系著可知矣,若缀附天体,不得尔也。”

“宣夜说”的核心,至今依然屹立不倒、光辉普照:
“日月众星,自然浮生虚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须气焉。”





今天,俺解读“宣”,从而揭开“宣夜说”更深的秘密。

“宣”:





《説文解字》:宣,天子宣室也。从宀,亘聲。
《象形字典》:造字本义:朝廷重臣展卷高声诵读由天子签署的诏告或任命。
俺解读“宣”=“六+亘”=宇宙+螺旋星云。


进一步细解:
“六”:



《説文解字》:六,《易》之數,陰變於六,正於八。从入从八。
《象形字典》:造字本义:庐,由四面墙,以及屋顶、地面两面构成的房屋。
俺解读“六”=宇宙。

俺关于“六”的解读,是基于《山海经》里有“六=宇宙”的描述:
“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有仙洲曰云荒。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神灵所生,其物异形,或天或寿,惟圣人能通其道。”


于是,“宣夜”两字本身,已然给出了宇宙的图像特征描述。
“宣夜”=宇宙的螺旋星云,黑暗中星光闪烁:



哈勃超深空场(HubbleUltra Deep Field,HUDF 哈勃超深空场)

哈勃望远镜的这张照片名为“哈勃超深空场”,是有史以来人类拍摄的最遥远星空。
“哈勃超深空场”包含的星系最远达132亿光年(光年指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的距离),这意味着这些星系发出的光芒在宇宙中穿行了132亿年之后才抵达哈勃望远镜。
目前认为宇宙的年龄约为137亿年,而此次“哈勃超深空场”拍摄的很多星系存在于132亿年前。这张照片中我们能看到的大部分星系都是它们年轻时候的样子——规模小,不断在碰撞兼并中成长。
早期的宇宙是一个狂暴的星系诞生时期,其中大量存在发出蓝色光的巨型恒星,其亮度远远超过我们的太阳。来自那一时期的光直到现在才抵达我们的眼中,而“哈勃超深空场”正是这样一台时光机器。在“哈勃超深空场”的图像中,认证出其中最年轻的星系诞生于宇宙仅有4.5亿年历史的时期。


人类只有在1609年伽利略采用望远镜观看天文后,才有可能得以知晓宇宙中有螺旋星云的存在。
而华夏汉字,从远古汉字创造一开始,就把宇宙螺旋星云刻画出来了:

宣夜说,其名字本身就是神的启示:“宣夜”=宇宙的螺旋星云,黑暗中星光闪烁。

关于宇宙的图像,神以“宣”字告示着华夏子民,一直在告示着,告示着,,,直到今天。
俺看到了。
-----------
楼主 木牛流马经典  发布于 2017-08-29 08:32:21 +0800 CST  
神的汉字80:鸟,无鸟之鸟,正鸟之鸟,旁鸟之鸟
原创经达华,欢迎转帖,2017年6月

“鸟(鳥)”字,非常象形:





《説文解字》:鳥,長尾禽緫名也。象形。鳥之足似匕,从匕。

鸟的字,可以分一分类的。
1、有些鸟的字,是没有“鸟”的,俺称之为“无鸟之鸟”。
2、有些鸟的字,“鸟”位于字的正中,俺称之为“正鸟之鸟”。
3、有些鸟的字,“鸟”位于字的正中,俺称之为“旁鸟之鸟”。

呵呵!
“无鸟之鸟”,应该是最先起名字的鸟吧,麻雀、大雁、、、
“正鸟之鸟”,应该是那些重要是鸟吧,鹰、鹫、鹭、、、
“旁鸟之鸟”,应该是后来命名的鸟吧,鸡、鸭、鹅、、、

而,各种鸟的名字,都是有各自道理的!
这些道理,传统的汉字解读,是一塌糊涂,,,

要了解这些道理,关注《神的汉字》吧。
------
楼主 木牛流马经典  发布于 2017-08-30 08:22:43 +0800 CST  
神的汉字81:囧=打开远古天文台的顶盖
原创经达华,欢迎转帖,2017年6月

远古有非常先进的天文台!
远古天文台的范例,静静地矗立在云南抚仙湖畔,如花绽放:



云南抚仙湖“光学和红外太阳爆发监测望远镜”(ONSET)!
设计这个天文台的人,据俺所知,是胡宁生教授。

如果站在天文台里面,缓缓打开顶盖,阳光透过花瓣顶盖的间隙,投射下来,,,此刻,头顶上方的构图就是汉字:“囧”!

“囧”:





《说文解字》:囧,窗牖丽廔闿明,象形。(大致含义:形象如同窗格投射出来的光明)
俺解读“囧”=打开远古天文台的顶盖。

同理可解读:
朙、??、冏、炯、??、、、橘、、、

橘?



屈原《橘颂》 :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巫师屈原歌颂的“橘”,世俗认为只是橘子,其实是在歌颂“远古的天文台”的“参天地”!

神创造的“橘”字,是取像于“远古的天文台”:
俺解读“橘”=“木+囧+矛”=一种树木+打开天文台顶盖+露出了天文望远镜。



神的天文台“囧”,就在云南抚仙湖“光学和红外太阳爆发监测望远镜”(ONSET),就在人们剥开橘子皮的时候,,,但是,有谁知道?
----------
楼主 木牛流马经典  发布于 2017-08-31 07:55:32 +0800 CST  
神的汉字82:癸=经纬仪
原创经达华,欢迎转帖,2017年6月

“癸”是十天干之中的最后一个。
早在商代,商王族就广泛使用天干。

“癸”:



《説文解字》:癸,冬時,水土平,可揆度也。象水從四方流入地中之形。癸承壬,象人足。
《象形字典》:在“乂”形符号的四个方位上各加一短横指事符号,表示用仪器测量方位。造字本义:动词,用仪器手工测量精确方位。
俺解读“癸”=古代观测天文的经纬仪。



“癸”里面的“工”是:圆的侧视图!
圆的侧视图,视觉为一条直线,按视觉应该写为“一”。于是“一”标记改为“工”,含义是:这是圆的,不是简单的一直线,其端点之前方及后方是有东西的噢。

“癸”=古代观测天文的经纬仪。



于是有:
“葵花”是圆的扁的转动的。


“揆”=
1.度(duó),揣测:~度。~策。~古察今。
2. 道理,准则:千载一~。
3. 事务:百~。
4. 管理,掌管:~百事。
5. 旧称总揽政务的人,如宰相等:阁~。

-------------
楼主 木牛流马经典  发布于 2017-09-01 08:33:14 +0800 CST  
神的汉字83:冬=土圭法刻录出冬至的日影记录
原创经达华,欢迎转帖,2017年6月

冬,很简单。
但是,为难了千千万万的学者。

如果连简单的“冬”都解读不了,那么,解读复杂的“夏”,就是不可能的。

也许,有学者曾经正确解读了“冬”。
但是,其他的错误解读太多了,要穷尽查阅这些错误或正确,是在浪费时间,,,

于是,俺只拿已经形成系统的、容易查阅的《说文解字》和《象形字典》作为对比。
--------

“冬1”:



《説文解字》:冬,四時盡也。从仌,从夂。夂,古文终字。古文冬从日。
《象形字典》:像在纪事的绳子的两端打结,表示记录终结。造字本义:结束一个结绳记事的主题。
俺解读“冬1”=“乀+圈+圈”=太阳光线+夏至刻录点+冬至刻录点=土圭法测日影,夏至和冬至,太阳的光线打在圭面上。



《周礼•夏官司马下》:
“土方氏掌土圭之法,以致日景,以土地相宅而邦国都鄙,以辨土宜土化之法而授任地者,王巡守,则树王舍。”

《周礼•冬官考工记下》:
“匠人建国,水地以悬,置槷以悬,眡以景,为规,识日出之景,与日人之景,昼参请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

“冬2”:



俺解读“冬2”=“日+乀+一”=太阳+夏至冬至的光线+圭面。

“冬3”:



俺解读“冬3”=“日+乀+一+冰”=太阳+夏至冬至的光线+圭面+结冰时节。

“冬4”:



俺解读“冬4”=“日+乀+刀+刀”=太阳+夏至冬至的光线+夏至刻录+冬至刻录。

“冬5”:



俺解读“冬5”=“乙+刀+二”=太阳光线扫描+刻录+夏至冬至。

结论及推论:
1、“冬”源于太阳的观测。
2、“冬”是相对于“夏”,必然论及“夏”。
3、解读出“冬”,同理,可以解读“夏”!

征服了一座大山“冬”,另一种大山“夏”就在对面等待着。
而“夏”的传统解读,更是谬误至五彩纷呈。。。
------------
楼主 木牛流马经典  发布于 2017-09-02 08:15:22 +0800 CST  
神的汉字84:宇=太阳系多个行星的轨道
原创经达华,欢迎转帖,2017年7月


“于1”:




“于2”:




《説文解字》:于,於也,象气之舒亏。从丂,从一。一者,其气平之也。凡亏之屬皆從亏。今變隸作于。
《象形字典》:在有柄的吹奏乐器“丂”的手柄部位加一横,表示手握乐器;凹凸曲折的符号表示乐音婉转起伏。造字本义:婉转起伏的竽音。



俺解读“于”:
1、“于”的形象见“芋”!“芋”=叶柄(亅)上的,一大片叶子(二)。
2、旁边的“凹凸曲折”,表示会摆动或长大。



于是,“宇”:
《説文解字》:宇,屋邊也。从宀,于聲。《易》曰:“上棟下宇。”
《象形字典》:宇=(宀,房屋,代檐角)+(于,多管乐器),表示竽状的檐角。造字本义:古代房屋两侧向天空翘伸的竽状檐角。
俺解读“宇”=如同芋叶,太阳系多个行星的轨道。

《文子·自然》“四方上下谓之宇”。
古人的解释其实是比较粗略的,而之后的解释就不靠谱了。
----------
楼主 木牛流马经典  发布于 2017-09-03 08:40:12 +0800 CST  
(续上)
----------
“竽”:





“竽”=乐器,取像于“芋”的叶柄。

“弙”=拉满弓(弓和弦,如同芋叶的卵状)。

“汙”=污=污迹如同卵状芋叶一片。

诗经:“之子于归”。
于归的“于”=女子嫁人,与父母告别,离开三步即回去抱父母痛哭,六步又一回,九步又一回,,,百步又回三步,如此这般的依依惜别,形成一个小椭圆、中椭圆、大椭圆的离开路径。

“于”压根看不出何以是椭圆!
究其原因,创造“于”字,神是着眼于:圆压扁为椭圆时,所压的两边的扁平程度。
--------
楼主 木牛流马经典  发布于 2017-09-04 07:10:07 +0800 CST  
神的汉字85:知=正中的箭=真知唯一
原创经达华,欢迎转帖,2017年7月

“知1”:



《説文解字》:知,詞也。从口,从矢。
《象形字典》:知=(矢,代行猎、作战)+(口,谈论),造字本义:谈论打猎、行军的经验。
俺解读“知1”=矢+口=箭+散射范围=散射当中的正中的箭=谬误众多而真知唯一。

“知2”:



俺解读“知2”=矢+皿+口=箭+皿+散射=箭从皿散射出来。

“知3”:



俺解读“知3”=矢+皿+口+于=箭+皿+散射+椭圆=箭从皿散射出来成椭圆截面。



有动物植物的名字是“知”,它们的形态正是“知”的形象!
来验证吧。

1、“知母”的“知”=形态如同散射的箭、中心直立着杆茎:



2、“蜘蛛”的“蜘”=一种虫,有散射的线、中心线:



3、“踟躇不前”的“踟”=方向如同散射的箭=心里犹豫,要走不走的样子。

-----------
楼主 木牛流马经典  发布于 2017-09-04 07:13:31 +0800 CST  
神的汉字85:知=正中的箭=真知唯一
原创经达华,欢迎转帖,2017年7月

“知1”:



《説文解字》:知,詞也。从口,从矢。
《象形字典》:知=(矢,代行猎、作战)+(口,谈论),造字本义:谈论打猎、行军的经验。
俺解读“知1”=矢+口=箭+散射范围=散射当中的正中的箭=谬误众多而真知唯一。

“知2”:



俺解读“知2”=矢+皿+口=箭+皿+散射=箭从皿散射出来。

“知3”:



俺解读“知3”=矢+皿+口+于=箭+皿+散射+椭圆=箭从皿散射出来成椭圆截面。



有动物植物的名字是“知”,它们的形态正是“知”的形象!
来验证吧。

1、“知母”的“知”=形态如同散射的箭、中心直立着杆茎:



2、“蜘蛛”的“蜘”=一种虫,有散射的线、中心线:



3、“踟躇不前”的“踟”=方向如同散射的箭=心里犹豫,要走不走的样子。

-----------
楼主 木牛流马经典  发布于 2017-09-04 07:14:16 +0800 CST  
神的汉字86:隽=带刻度的照门
原创经达华,欢迎转帖,2017年7月

“隽(雋)”:



《説文解字》:雋,肥肉也。从弓,所以射隹。
《象形字典》:隽=(隹,鸟雀)+(弓,代表捕猎),造字本义:猎捕的鸟雀、野味。
俺解读“雋”=“隹+凹”=“圭+凹”=带刻度的凹槽=带刻度的照门。











再考查其他与“隽”相关的字。

1、“??”:
“??”=“眭”=目光凶狠地看。
俺解读“??”=“目+隹+山+冏”=看,透过刻度推高的孔洞。

2、“镌”:
“镌”=雕刻.
俺解读“镌”=“金+隽”=雕刻照门的刻度。

3、“㑺”:
“㑺”=高大。
俺解读“㑺”=“人+隽”=推高的照门。

4、“携”:
“携”=带, 离。
俺解读“携”=“手+隽”=用手掰高照门。



“隽”有了一个比较靠谱的解读,回头看看《字源》对“隽”的解释:



最初的“隽”=“隹+弓”。
于是,俺解读最初的“隽”=弓的、带刻度的照门。

远古的弓,配置了带刻度的照门。
远古,是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
-------
楼主 木牛流马经典  发布于 2017-09-05 07:08:02 +0800 CST  
神的汉字87:夬=弩机的钩心
原创经达华,欢迎转帖,2017年7月

“夬”:



《説文解字》:夬,分決也。从又,象決形。
《象形字典》:夬=(“又”,手)+(像有所“中断”的玉环,象征中断、分别)。造字本义:赠玦纪念分别。
俺解读“夬”=又+匕+丨=夹持的器械,其刃转动则触发本器械运作=弩机的钩心。

弩机的“钩心”是一个巧妙的机构,能够实现强力锁定和轻扳触发。



弩机原理:
手指扳动“悬刀”,“悬刀”释放“钩心”,“钩心”释放“牙”,“牙”退下释放“弓弦”,“弓弦”把“箭”射出。


1、“??”=【钩弦器】。
俺解读“??”=弩机钩弦器的机关“钩心”。

2、“快”=【爽利、快速】。
俺解读“快”=爽利、快速如同弩机“钩心”触发。

3、“抉”=【抉择】。
俺解读“抉”=触发弩机“钩心”。

4、“决”=【堤岸被水冲开】。
俺解读“决”=水冲出如同触发弩机“钩心”。

5、“缺”=【缺口】。
俺解读“缺”=弩机“钩心”的缺口。

6、“玦”=【半环形有缺口的佩玉,古代常用以赠人表示决绝:绝人以玦】。
俺解读“玦”=祭祀弩机“钩心”的玉器。



弩机代表着远古的高科技!
弩机的奥秘更是深藏在骊山北麓:



兵马俑一号坑是弩机的“郭”。
兵马俑二号坑是弩机的“望山+牙”。
兵马俑三号坑是弩机的“钩心”。
秦始皇陵K0006坑(文官俑坑)是弩机的“悬刀”。

华夏科技,源远流长,志向未来,,,
-----------------
楼主 木牛流马经典  发布于 2017-09-06 06:58:38 +0800 CST  
神的汉字88:取=夹持,顶端收拢的线束
原创经达华,欢迎转帖,2017年7月

《説文解字》:取,捕取也。从又从耳。《周禮》:“獲者取左耳。”
专家教授,经典权威,水平就是:【取,捕取也】。
普罗大众也是这样认为的吧?

“取”=捕取也。
实际就是废话:取=取。

“取”=“耳+又”。
简单明了,却从来未有正确解读。
究其原因,人们只知道“耳”=耳朵,而不晓得“耳”还有其他含义!
--------

“耳”:



《説文解字》:耳,主聽也。象形。凡耳之屬皆从耳。
《象形字典》:像是被切下的蘑菇状的人类听觉器官的外廓。造字本义:长在人体头部侧边的听觉器官。远古战场上,士兵割下死敌的耳朵作为评价战绩的依据,叫作“取”。
俺解读“耳”=本义取像于耳朵;广义为一种“大”(收拢的线束)!



“取”:



《説文解字》:取,捕取也。从又从耳。《周禮》:“獲者取左耳。”
《象形字典》:取=(耳朵)+(用手抓),表示手持割下的耳朵。造字本义:割下死敌的耳朵,以示战功。
俺解读“取”=“又+耳”=夹持,顶端收拢的线束。
--------

明白了“耳”==收拢的线束,带“耳=收拢”的字太多了,俺顺带解读几个:
1、“聂”=“摄”=双夹持顶端收拢的线束。
2、“耸”=竖立太高,以致看上去两边逐渐收拢。
3、“饵”=有收拢效果的食物。
4、“??”=【紧】=丝线的收拢。
5、“鋷”=【锥子,镊子】=收拢状的工具,收拢操作的工具。
6、“聚”=【聚集】=收拢。
7、“爺”=收拢于高位的父辈。
8、“椰”=树干高高收拢于上的树。
9、“最”=太阳,聚集光线,放射。



----------
楼主 木牛流马经典  发布于 2017-09-07 08:46:56 +0800 CST  

楼主:木牛流马经典

字数:511

发表时间:2017-06-13 05:50:59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8-11 07:27:31 +0800 CST

评论数:41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