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资治通鉴》

第八十篇 淮南生变

我们前面说过,汉朝天下之所以稳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量分封的刘氏诸侯王。这些刘氏诸侯王都是大汉集团的股东,面对任何对大汉集团不利的叛乱都能同仇敌忾、全力以赴,比起打工者要努力多了。前面英布叛乱的时候就是被这些诸侯王绊住了手脚。但是,随着这些股东势力的壮大,他们也会眼馋董事长的位置,也会产生新的矛盾。前面挑头反抗吕氏家族的齐王要不是早死,肯定不会让文帝的皇位做的舒服。在文帝统治的年头里,也有这样一位诸侯王为了皇位和文帝产生了矛盾,他就是淮南王刘长。

说淮南王的故事就要从他的出生开始。当初,赵王张敖,也就是刘邦的那位女婿、大政治家张耳的儿子,给自己的老岳父献上了一位美人。说起来女婿给老丈人送美女已经是很奇葩的事情了,更神奇的是这位美人也争气,竟然让年事已高的刘邦老年得子(有了前面吕不韦和春申君的经验,我无耻的怀疑这个孩子的种)!

后来就发生了赵国国相谋杀刘邦事件。因为这次恶性事件,受到株连的不止赵王张熬,还包括他进献的这位美人,她也被拘禁起来。这位美女的亲戚为了救自家姑娘,就走了审食其的门路。前面我们说过审食其可是吕后面前的红人,后来还安排他做了丞相。

审食其通过吕后为这位美女求情。但大家只要想想吕后对戚夫人的作为,就知道这位老太太的嫉妒和狠毒,她怎么会允许美人被释放呢?结果这位美女因为受不了囚禁生活而自杀身亡。

这样一来小刘长没人管了,看着自己的骨肉,高祖刘邦也很痛心,就让吕后收养了这个可怜的孩子。后来,刘邦又封小刘长为淮南王,也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

说起刘长也是因祸得福。因为自幼丧母,所以他一直由吕后抚养,也就和吕后产生了很深的感情。因为这个原因,吕后当政的时候他反而没有受到迫害。也是因为和吕后感情深,他对于当年母亲的死也不怪罪于吕后的作梗,反而认为是当年为其母亲说话的审食其不够努力造成的后果,所以一直想找机会收拾审食其。

等到文帝即位后,淮南王刘长因为和文帝是刘邦在世上仅存的两个儿子,自认为与大哥兄弟情深、自己血缘地位也高。就总是对谁都不服不忿,气焰嚣张。

有一年,刘长到京城去朝见皇帝,跟随文帝打猎的时候同乘一车,打猎打到高兴处也不管君臣利益,直接就称文帝为“大哥”。封建社会中,即使是兄弟也有君臣之分,刘长这样放肆确实是有些过分了。可是人家文帝也只是一笑了之,殊不知自己的放纵加剧了刘长的放肆。

果然更过分的事情出现了。刘长这个人有膀子力气、也爱练点武术,平常就比较粗鲁暴躁。在京城期间,他带着人就跑到自认为的仇人辟阳侯审食其家里,见到人家审食其,二话不说就从自己的袖子里拿出铁椎,一锥把老头给放倒,又让手下人把审食其的脑袋给割了下来。

天子脚下、朗朗乾坤,竟然演出了一场故意击杀朝廷大员的凶案。完事之后,这位淮南王刘长也聪明,脱了上衣就跑到皇宫门前向自己大哥请罪。

文帝一方面觉得他为母复仇情有可原、更重要是因为兄弟感情,对于这样严重的谋杀事件竟然从宽处理,根本没有治他的罪。这么大的事情皇帝都能放纵,这以后谁还敢惹淮南王啊?

从此之后,从太后到大臣们一见他都怕的不得了。而刘长自己也更加肆无忌惮,开始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回到自己的封国,竟然开始自比天子。对于这样的情况,当时的很多朝臣都表示出了自己的担心,大臣袁盎就对文帝进谏说:“现在的诸侯王都过于轻佻、骄傲了,以后肯定会引起祸患。”但文帝不予理睬、继续放纵。

不出袁盎所料,事情的性质逐步发生了变化。淮南王刘长在自己的封国越来越过分,竟然开始挑战中央政府的权威了。他首先是推行自己的法律法规而不使用全国统一的规章;同时驱逐了朝廷任命的官员,而由自己任命国相和俸禄两千石以上的重要官员。

对于淮南王这些狂妄的举动,汉文帝又一次采取了纵容的态度,默认了他的行为。谁知道刘长这个人不知道见好就收,竟然更过分的把死刑决定权从朝廷抢到了自己手中;还擅自给人封爵,最高封到关内侯;并多次对朝廷出言不逊。这就有点太过分了,再深入一点不就完全从大汉朝独立出去了么。

即使如此,文帝依然给他留了面子,只是让自己的舅舅薄昭(被文帝逼着自杀的那位)给他写了一封信,委婉地规劝他。让家里亲戚写信,实际上还是想把事情控制在家事的范围内,给足了淮南王面子。

按道理说,这个时候刘长该收敛点了吧,没有!人家接到薄昭的书信,不但不悔改反而大怒,准备干脆自己当皇帝了!他立即让底下人准备人马兵器;还派出使者去和闽越、匈奴等周边国家私下搞串联。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何况汉文帝也一直盯着自己这个不争气的弟弟。大汉朝应该也有东厂、中央情报局一类的机关,很快就把淮南王想造反的来龙去脉查了个门清。到这个时候,文帝还是给自己这个弟弟留下来退路,没有立即诛杀,而只是派人把淮南王带到京城。对于文帝的突然出击,刘长毫无抵抗之力,只能乖乖的跟着来到长安。

对于淮南王的处理,虽然皇帝想保全、但大臣们却出奇一致的要干掉他。以丞相张苍、御史大夫冯敬为首,朝中大臣们都向皇帝请愿——判处刘长死刑。文帝思想斗争了半天,最终还是不忍,做出了从轻处罚的命令:“赦免刘长死罪,但废去王号、并发配他到蜀地;但对于一同谋化造反的人,全都处死。”

对这个处理方案,大臣们当然不满意,大家都认为皇帝处罚的太轻了。但其中有一个人却有更长远的想法,那就是袁盎。他说:“淮南王之所以发展到这般田地,其实原因还在皇上您。您一直骄宠淮南王,不为他配设严厉的太傅和相,对他过分的举动又盲目纵容。淮南王这个人本来就秉性刚烈,现在突然被软禁发配,一路上还让他坐囚车。这种落差他肯定受不了,我担心他会死于途中。这样一来您的好心反而会担上杀害弟弟的恶名,这可如何是好?”文帝这才恍然大悟,说到:“您说的是。我原来的意思就是想让让刘长受点苦罢了,哪里想到有这样的后果?我现在马上派人把他找回来。”

但是文帝的行动已经来不及了,不出袁盎所料,刘长在去蜀地的路上就绝食而死。地方官向朝廷汇报了这个消息,得知消息后文帝痛哭流涕,又问袁盎怎样消除负面影响。也不知道袁盎哪根筋没有搭对,竟然说:“只有把劝您杀淮南王的丞相、御史大夫等人都杀掉向天下谢罪才行。”

对于袁盎这个狠毒的主意我只能评价说,这小子有点着急上位了。聪明、仁义的文帝当然不会做这种傻事情,但他也有折衷的办法。他命令丞相、御史大夫逮捕路上不给淮南王送食物的官员,把这些人处死。也算是找了些替罪羊挽回自己的名誉。

针对这件事情,后来民间还编出了歌谣:“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那个时候的民间歌谣有点像现在的网络红词,有着极强的传播能力,在没有网禁的汉朝,文帝也只得接受百姓们对自己的嘲讽。

后来为了弥补自己心理上的愧疚,文帝封淮南王的儿子刘安等四人为列侯。对此大学者贾谊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淮南王本来就是个罪人,现在封他的儿子没有道理;更重要的是这些孩子有了实力以后会不会报仇也说不准。但是文帝依然坚定的封了这几个孩子,也算让自己的心里得到一点安慰。

小龙人说:说到淮南王的叛变,我觉得郑庄公的故事有必要讲讲。当年郑庄公也有个霸道的弟弟叫做叔段,此人有野心、更有一位强烈宠爱自己的母亲。上面有母亲,旁边有这个弟弟,搞得要玩集权的庄公非常不爽。他的策略是极端放纵叔段,让这小子不知天高地厚,逐步的开始想哥哥的位置了。而当叔段动了这个心思的时候,庄公就可以行动了。他一次性的赶跑了弟弟、囚禁了母亲,让自己身边再也没有制衡力量了。

文帝和庄公是不是一样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结果比较类似。

最后要说一句,淮南王这个位置真有诅咒,后面还有一个倒霉的淮南王。


楼主 小龙人X  发布于 2017-09-16 03:28:42 +0800 CST  
第八十一篇 廷尉张释之

历史上的盛世除了有明君,往往还有一大堆名臣。想当年刘邦就是带着萧何、韩信、张良等一帮有为的部下开启了大汉朝的盛世。文帝作为一代明君,手底下也颇有些人物,比如我们前面说过的陈平、袁盎、晁错等人,以后我们还会介绍大儒生贾谊。但今天我们介绍的这位和前面那些都不一样,他没有萧何、曹参的施政能力;没有韩信、周勃的武力;没有张良、陈平的智商;也没有晁错、贾谊的计谋。他有的只是一个公正的头脑、一颗勇敢的心,他就是廷尉张释之。

根据咱们的习惯,介绍一个人先从背景开始。既然这位张先生以公正廉明的司法工作者形象而著名,大家肯定会以为他是和包拯一样根红苗正的好学生、好干部,然后一路走上来的吧。

但实际情况却相反,这位张释之先生却是个典型的富二代,靠着自己的家族身份才混了个骑郎的小官。按理说官位来的简单,干的好获得升迁也可以让人尊敬。结果人家张先生干了十多年还一直原地踏步。

有做公务员的朋友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人在科员的位置上熬十多年却不动,这得多强的毅力?张释之后来官当的也没劲了,想回家继续做自己的富二代,享受人生。恰在此时,他遇到了自己生命中的贵人——袁盎。

我们前面说过这位袁盎,智商很高、但似乎品质一般。这次也不知道张释之怎么就走了袁盎的路子,被推荐升为谒者仆射。按说这也就是个跑腿的小官,但是却有一点好处,那就是可以在皇帝身边工作。有了接近一把手的机会,张释之的能力和见识也才有机会被挖掘出来。从此,开始了自己的进阶之路。

有一次,张释之跟着文帝一起去皇家猎场——上林苑,去看老虎玩。文帝看动物看的挺高兴,一时兴起就要考一考上林苑动物园的园长,询问动物园里面的各种动物的情况。

这一问就连续问了十多种动物,这位动物园长估计也是个混饭吃的,当场就蒙了,一个问题也回答不上来。反倒是站在旁边的老虎饲养员代园长回答了文帝的问题。之后文帝又十分详细地询问各种动物登记的情况,想考考这位老虎饲养员,结果人家又是有条有理、对答如流。文帝这下高兴了,直接给了句评价说:“当官不就应该这样么?”马上让传令官张释之去任命老虎饲养员当动物园长。

这个时候普通人和成功者的区别就出来了,人家张释之看到了机会并立刻把握住了机会。他故意停了很久却不去执行命令,然后问了皇帝一个没头没脑的问题:“陛下您认为绛侯周勃这个人怎么样?”面对这个奇怪的问题,文帝直接回答说:“他是个长者。”张释之又问:“那东阳侯张相如呢?”文帝回答:“也是长者。”

有了皇帝的这个话,张释之有话说了:“绛侯周勃、东阳侯张相如之所以被称作长者,是因为他们两人都不怎么说话而只做事,哪里像这个饲养员般多言善辩呢!过去秦王朝重用刀笔之吏,总是根据官员是否灵活善辩比较他们的水平高低。这种做法使整个朝廷中人都会说好听的话,但也让皇帝听不到对朝政真正的批评,国家这才开始逐步瓦解。今天陛下如果因为这个人能说会道而破格升官,只怕天下为官之人都会争相效仿,大家都不干实事而只是锻炼自己的口舌功夫。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依之,君主的举动不可不慎重啊!”

张释之说的这种执政风格正是文帝所爱,他这一个表面上对皇帝的否定,其实是把住了老板的脉。文帝一听就非常高兴,立刻下令制止了动物园长工作的调动。而且因为惊叹于张释之的见识而带着他陪乘一起回宫。

一路上君臣二人谈论治理国家的道理,文帝越聊越发现这个小秘书符合自己的心思。老板非常开心,回到宫中就升任张释之为公车令。

实话说,张释之是个有为的干部。但是他此次获得重用也是靠的口才和机制而已,和人家那位老虎饲养员差不多。

话说张释之做了公车令之后,职务相对提高,但其工作内容也无非是为皇宫守门、传达,说白了就是全国最高级别的门卫。可就在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人家张释之又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得到了晋升。

有一次,文帝的两个儿子,太子和梁王乘着一辆车去宫中见奶奶薄太后。两个年轻人可能是因为着急,经过司马门的时候没有下车,而是直接跑了过去。这时门卫老大爷张释之追上了上去,把他们二人拦住,并马上弹劾太子和梁王“经公门不下车,为不敬”。

就为这点小事,门卫张大爷却上纲上线,搞得文帝都没有办法,只能按法规向太后免冠赔礼,检讨自己教子不严的过错;薄太后也只得根据程序,赦免太子和梁王,走了个过场。

虽然给人家皇家带来了麻烦,但是张大爷却表现了一把。因为这次特别的表现,文帝非常赏识张释之的胆识,立刻升他为中大夫;不久,又升他为中郎将,这下可就是朝廷的高级干部了。

在这里还要额外说一句,张释之这次的晋升可是踩着太子的肩膀上去的。后来景帝登基后,张释之非常紧张,专门为这个事情向景帝道歉。景帝人家现场也没责怪他,可是过了一年就把他辇到淮南国去做国相了。远离了政治中心的张先生很快就病死了。

还有一次张释之跟着文帝巡视霸陵(以无为而治、保守内敛为统治标志的文帝把自己的陵墓叫做霸陵,可见他心底里也是有雄心壮志的,只是为国家和百姓控制了自己的欲望)。文帝对群臣说:“哎呀!你们看我的陵墓,外面用北山岩石铸造,在石头的间隙中都用切碎的麻来填充,再用漆将它们粘合为一体。这么坚固肯定没人能打得开。”

对于皇帝的陶醉,身边的人都随声附和,只有张释之又开始反对了。他说:“如果墓地里面放满了珍宝,即便熔化金属把整个山封起来,也会被人找到空隙;假若里面没有珍宝,即便没有任何守护,也不用害怕啊!”这番话又一次让他得到了文帝刮目相看。

因为得到文帝的欣赏,张释之被提升到廷尉的高级职位,这可是汉代九卿之一的高位,是全国负责司法的最高长官,应该说这个职位很适合以公正著称的张释之。

有一次文帝出行经过中渭桥,有一个人从桥下突然跑出,惊动了给皇帝拉车的马,这下把皇帝也吓得够呛。事后文帝把这个人抓起来交给廷尉处理,经过审理研究,张释之汇报了自己的处置意见:“这个人违犯了皇帝出行路上要戒严的规定,应当罚款。”

对这个处理决定,文帝一听就火了:“这个人惊了我的马,幸好这匹马脾性温和,要是换成其他马,我肯定会受伤的!你作为廷尉却只判他罚款!?”张释之解释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案件依据现在的法律就是这样定,如果要加重判罚,法律被随便更改,还哪里有公信力可言。如果皇上当场将他杀死也就算了,现在既然把他交给廷尉,廷尉就必须秉公处理。如果法律可轻可重,那就没有标准了,百姓日常还依据什么行事呢!请陛下深思。”文帝想一想逻辑上也对,最后还是同意了他的处理意见。

还有一次,有个人胆大妄为竟然去偷汉高祖灵位前的玉环,被抓住后也交给廷尉治罪。张释之的处理意见是:案犯应当在街市公开斩首。

听了这个意见,汉文帝又是大怒:“这个人大逆不道,竟敢偷先帝的器物!我将他交给廷尉处理,是想将他诛灭全族;你现在只判他死罪,我都觉得对不起祖先!”

对于皇上的愤怒,张释之免冠顿首谢罪,但是观点不变:“按照现行的法律,这样判已经足够了。另外,审理案件除了定罪还要考虑量刑的轻重。今天如果把这个人灭族,那以后万一有人从高祖的长陵墓上拿了一捧土,又怎么处罚呢?”文帝面对这个硬骨头也没办法,在向太后说明情况后,批准了张释之的判刑意见。

对于张释之先生,后世的明君康熙皇帝曾经给过非常高的评价:“啬夫利口, 足动一时之听。张释之恐天下闻风而靡,咸以口给,希进深识治体之言,汉廷诸臣皆所不及。”认为张释之是整个大汉朝,对皇帝提建议做的最好的官员。

小龙人说:包公这样的戏剧人物真的存在么?应该说有虚有实。实的是他确实在秉公执法,这应该没什么问题,历史上很多人物都有这样的表现。虚的是他没有道德瑕疵、正义感爆棚、呆头呆脑,这样的人能在官僚中混么?更别说做到中央司法书记这样的高位了。张释之也如是而已。
楼主 小龙人X  发布于 2017-09-16 21:51:15 +0800 CST  
第八十二篇 贾太傅

“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七律•咏贾谊》——毛泽东。

借着主席的这首诗,今天我们来说说汉文帝时期的大思想家贾谊。

文帝一朝有能为、有思想的大家、名臣不少,但要说最有名的还得是这位贾先生。

贾谊是东都洛阳人,从小就聪明伶俐、喜好读书,而且年龄不大就发表了许多著作。少年得名的他得到了当时的大人物吴公欣赏,被收为门下弟子。

汉文帝即位的第一年,为了建立自己的领导班子,从地方上提拔了这位吴公到京城做廷尉(全国最高司法长官)。师父升官了也不能忘记徒弟,吴公一上班就向文帝推荐了自己这位少年天才的学生。于是贾谊在二十一岁的年纪就被文帝召到京城,授给博士官职。

这个博士是什么官呢,说起来有点像后代的翰林院学士,也就是皇帝的智囊团、秘书处。汉朝没有科举制度,所以这些博士很多都是地方上有名的学者被举荐上来的,贾谊小小年纪就能得到这样的位置,可以说是一时风光无二。

更牛的是,贾谊的才华在皇帝身边也很快显露出来,文帝对这小孩子非常欣赏,一年后就提拔他为太中大夫,成为更高级别的参谋。贾谊的青年时代是典型的少年得志、一番风顺。

少年得志之辈才华横溢是肯定的,但往往都会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做事喜欢高调、务虚,缺乏实践经验、不够接地气。贾谊也一样,一当上官就提出了重要的建议,我们前面也说过,那就是:改正朔(改变沿用的秦朝历法为汉朝自己的历法)、易服色(改变沿用秦朝的全国服饰颜色为汉朝自己的服饰颜色)、树礼仪(改变沿用秦朝的礼仪规范而建立汉自己的礼仪体系)。这个建议目标够大、梦想够远,但此时大汉朝正是社会百废待兴之时,急需恢复生产、积蓄民力。尤其是对于以休养生息为执政理念的文帝来说,贾谊的建议更是毫无必要、反而浪费人力物力财力,所以是一笑了之、不予采纳。

这次碰壁对贾谊来说是个很好的教训,从此他开始逐步撇去儒生特有的虚伪和浮夸,开始研究真正有用的政治、经济问题。这样他的政治建议才真正被文帝所使用。

这期间贾谊提出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建议,第一个就是“重农抑商”。也就是中央政府全力鼓励人民进行粮食生产,对于不事本业而从事商业的行为给予坚决抵制。这个治国理念从此在中华大地上被制度化的执行,一直到近年来才逐步有所改变。

第二个就是要求被分封的诸侯必须离开京城。看起来这个政策不起眼,但它有力的加强了汉朝中央集权的权力。道理说起来也不难懂,这些诸侯都是皇家亲属或者大功之人,现在有了封地也就有了势力。有关系、有势力的这帮小子赖在京城不走,再和中央政府的权力机构互相渗透,往小里说会影响政府的管理效果,往大里说真的会威胁皇帝的统治。看中国历史,我们经常能发现一条规律,但凡一位皇帝喜欢重用平民出身的官员,其统治往往是大权独揽。因为只有把政治权力和爵位身份分开,这些人才容易管理。在欧洲,法王路易十四把地方贵族调到巴黎来生活,看起来形式和文帝相反,但实质也是把贵族的政治权力和地位分开,独裁的目的相同。

提出这两个建议,可见贾谊的政治水平已经很高了。一方面这两个政策确实有利于国家,另一方面也对当今皇帝的心思,提到了点子上。这就叫懂政治了。

可是问题又来了,世界上有什么事情能让所有人满意嘛?贾谊不断给皇帝出主意使政治独裁化,自己本人又锋芒毕露,这可违背了老臣们的政治思想,更重要的是抢了老臣们的光。于是年轻的贾谊开始有政敌了,而且其政敌都是周勃、灌婴这样的政治巨子。

面对这个局面,一方面文帝自己也忌惮这些老臣(自己都是被他们拥戴上位的);另一方面也是想保护贾谊。于是恨了恨心把贾谊送到了偏远的长沙国去担任太傅,这也是“贾太傅”的来历。

长沙国地处偏远、又是唯一非刘姓诸侯国,远离朝廷政治斗争。所以这几年贾谊的工作很轻松,也有了充足时间去研究学问。

虽然身在长沙国,但贾谊也一直关注着长安城发生的大事,不断给皇帝提建议。

这期间他提出了两个非常有远见的政治建议。第一就是礼遇大臣。说的具体些就是大臣们如果犯法了,别把他们下到大狱里面受罪、受屈辱,要给这些人留足面子、保持他们的尊严,因为这些人没面子不利于皇帝的统治。

这个建议的提出是针对刚发生的周勃案。此事源自于被皇帝送回老家安养天年的周勃被人告发造反,文帝重视之下就派司法干部查处。被司法干部责难、审问的周勃不堪面子受损,发出了“我能带百万大军,却不知狱吏尊贵”的慨叹。

文帝对这个建议非常认可,自此以后的汉朝官吏,即使犯了错误皇帝也尽量让他们自杀而不让他们受到屈辱,这也符合了“刑不上大夫”的原则。这又是一个影响了两千年中国历史的政策。

第二个就是禁止私人铸钱。汉初是允许民间私铸货币的,尤其是文帝宠臣邓通和吴王刘濞,这二位都靠着自己手里掌握的铜矿铸造货币,成为天下最有钱的人。吴王刘濞自不必说,那是跟着刘邦打天下的宗室成员,有着最强的诸侯王国,后来还挑起了七国之乱。那位邓通就更厉害了,作为文帝的男宠,为了避免相面的人给邓通下的断言“日后饿死”,文帝才让他成为首富。

现在贾谊的建议直接对这两个人开炮,胆子还真是够大的。文帝知道贾谊说的有道理,民间私自铸钱造成货币混乱、交易不畅,而且使财富变态的集中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但是这两个人一个惹不起、一个舍不得惹,所以对此建议也只能置之一旁。

过了几年,汉文帝因为想研究鬼神之事又把贾谊召回京城,君臣二人谈的很高兴就又把贾谊留了下来。对此唐朝诗人李商隐还作诗讽刺过:“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我倒觉得更可能是文帝只是找个借口让贾谊回来而已,总不能对大家说“现在那些老功臣或者死了、或者走了,你不用害怕,回来吧!”

这次回到京城,贾谊对皇帝提出了他一生政治建议中最重要的一个——《治安策》。在这篇文章中,贾谊开头就说:“我看天下的形势,可为痛哭的有一个问题,可为流涕的有两个问题,可为长叹息的有六个问题,其他违法背理的事就更多了”以此开篇展开问题的讨论。

这里整篇贾谊提出的最重要问题就是刘姓诸侯王。我们前面说过,从刘邦开始,为了维护汉家天下的稳定,就打击异性诸侯王、分封同姓诸侯王,希望这些刘家人帮助自己保护天下。
可是贾谊却认为这些人才是最可怕的。他指出,不要以为外姓人会反叛、刘家人就不会,反叛不取决于亲疏关系,而是取决于力量的强弱!像长沙王吴芮这样的小国王,虽然同皇帝的关系比较疏远,但肯定最忠于朝廷。反而一些刘姓诸侯王地盘大、实力强,却很有可能反叛。事实证明贾谊非常有先见之明。
而应对策略,贾谊说的也很务实,那就是继续分封。简单说,一位诸侯王死了就把他的国家划分几份,再平均分给他的儿子。这样诸侯王们对自己后代的生活放心,也就不容易走反叛这条路。而更重要的是一代一代越往下分,这些诸侯王的土地就越小、势力越弱,最后也就没有了,自然的化解了王国危机。事实证明这招钝刀子杀人够厉害,像刘备这样的子弟分到后来都只能卖草鞋了,这也是汉朝最终解决诸侯王问题的途径。
在这里我们还要额外说一句,欧洲之所以封建领主势力一直强悍,很少能出现大权独揽的国王,其基础就是长子继承。在那,领主的土地只能给一个儿子,其他的儿子只能做战士、僧侣,自己找出路。这恐怕也是中西方越走越远的一个原因吧。
除此之外在《治安策》中,贾谊还提了针对汉朝在经济、军事、礼仪上的诸多建议。毛泽东曾评价到:“《治安策》一文是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贾谊于南放归来著此,除论太子一节近于迂腐以外,全文切中当时事理,有一种颇好的气氛,值得一看。”
再后来文帝又任命贾谊为梁国太傅。这位梁王刘揖,是文帝最喜爱的小儿子,也算把自己最心爱的人交给自己最放心的人手中保护吧。只是可惜这个小梁王竟然骑马摔死了,对于自己悉心栽培的梁王幼年早逝贾谊非常伤心,悲伤之下在三十三岁的年龄就英年早逝。

去世前贾谊还给文帝出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主意,那就是必须保留梁国,让文帝其他的儿子去那里镇守。他认为,这样一旦吴楚等国叛乱可以有所抵挡,文帝也接受了这个建议。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贾谊这个神奇的预见才保住景帝的江山。
小龙人说:贾谊的一生证明了两件事情。一是即使一个人天赋异禀,但必须脚踏实地考虑问题、做事情,才能取得瞩目的成绩。二是少年得志、一帆风顺的幸运儿必须加强心里建设,否则一遇到挫折就容易崩溃,这也是“英年早逝”这句话的原因吧。



楼主 小龙人X  发布于 2017-09-18 12:39:49 +0800 CST  
第八十四篇 景帝为政

前面我们说过,文帝去世后,大汉朝这艘航母的掌舵人换成了景帝刘启。在开始我们接下来的故事之前,先了解下这位刘启皇帝为啥被叫做景帝。

首先我们要知道谥号不是生前就有的,如果一部描写景帝时期的电视剧中,有人说我们的景帝怎么怎么样,那就直接可以骂导演和编剧弱智了。帝王谥号是一个帝王死后,根据其一生行为给做的综合性评价,所以根据谥号我们能看出好些东西。比如,一般叫文帝的都是文治工作做的很好,比如汉文帝刘恒,只是偶尔有例外像隋文帝杨坚;而叫做武帝的都是有着赫赫战功,当然也有例外像明武宗;一般有“幽”“厉”“炀”的都是昏庸、残暴的君主;而一般被叫做“献”“顺”的都是被人家俘虏的帝王了。那我们这位刘启的“景”呢?按照《谥法解》所记载,“由义而济曰景”,“耆意大虑曰景”,“布义行刚曰景”。通过以上解释,我们基本可以判断出刘启的几个特点: 仁义、聪明、行事果断,最重要的是做事情都成功。为了印证我们的判断,从今天开始先大略的看看他为政期间的一些政治措施。

刘启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定名分。他接受丞相申屠嘉的建议,确立太祖太宗庙的崇高地位并制定相关规定。“功莫大于高皇帝,德莫盛于孝文皇帝”,所以把祭祀刘邦的庙叫做太祖庙、祭祀刘恒的庙叫做太宗庙,要求以后的刘姓皇帝世代都要祭奠这两个祖宗庙,而且要求所有的诸侯国也要为文帝立庙祭祀。

这个政策体现了刘启的政治头脑,要确立自己地位的尊贵和崇高,最好的办法就是尊崇给自己传位的父祖,根子正才硬气。老祖刘邦被尊为神了,刘家的天下就名正言顺、合乎道统了;爸爸刘恒被尊为神了,自己这一枝坐天下就合乎道统了。

刘启的第二项政策就是坚持和匈奴和亲。整个景帝一代十六年的时间,汉匈之间关系相对稳定、和平,这和景帝的政策是分不开的。我们往往都敬佩勇敢战斗的英雄,殊不知敢于忍辱负重、咬牙积累的人更了不起。需知道没有景帝的坚持和积攒,汉武帝的政策只会让他变成下一个秦始皇、前一个杨广。所有为汉武帝鼓掌的人,请把更多掌声送给他父亲。

除了和匈奴保持和平外,刘启也坚持了他父亲轻徭薄赋的传统。即位伊始就下令朝廷向百姓只征收田税的一半,使税率变为三十分之一。

另一项特殊的利民政策就是放开禁酒令,允许百姓喝酒、卖酒。这个政策其实更值得研究。最初,萧何曾颁布法律规定:“三人以上无故群饮酒,罚金四两。”然后汉朝政府又进一步禁止民间酿造、销售酒水。抛去道德因素,禁酒无非两个原因,一是怕社会不稳定、百姓喝酒闹事,二是社会粮食不多、怕浪费粮食酿酒。现在大汉朝国家粮食充沛、社会稳定,景帝根据这个情况放开民间酒水买卖,也算是照顾百姓的一个措施。

另外针对文帝减轻刑罚措施的不恰当之处,景帝刘启进一步进行改善。文帝当年好心废除肉刑,表面上是减轻了刑罚,实际上却让更多人丢了命。比如原判斩右脚的改成了死刑、原判斩左脚的改打五百下、原判割鼻的改打三百下,本来是好想法,结果这些人大多都直接被打死了。

对此景帝下诏说:“增加棍打次数与处死其实没有什么不同;即便侥幸保住生命,也就此成了残废以后也要被饿死。故特做改变如下:原定打五百下的罪,改为打三百下;原定打三百下的罪,改为打二百下。”

虽然这次对刑罚做了减轻,但是很多受棍打之刑的人还是难保全生命。于是景帝下令再次减少棍打之刑:该打三百下的减为二百,该打二百下的减为一百。同时对于执行的细则也作出了规定:用于打人的棍子,要求长为五尺、用竹子做成、根部手握之处直径为一寸;而且要把竹节都磨平;只能打犯人的屁股,不许打其他地方;一个挨打的人只能由一个施行者一次性完成,中途不能换人。通过这些调整,受棍打之刑的人再就很少被打死了。

除了在刑罚措施上更人性化,在疑难案件审理方面景帝也制定了相关措施来防范冤案、错案的发生。他下诏说:“人有聪明和愚钝之分,官员有上下级的区别。发现了疑难案件要上交给有关机构复审;有关机构仍难以断案的,要上交全国最高司法官员廷尉来复审。下级把疑难案件送呈上级复审,如果发现有错误,送呈疑案的官员不必承担任何责任。另外要求审案的官员,一定从宽判案。”

《通鉴》里面有一个评价,说这样一来,除了死刑其他的刑罚都太轻了,百姓也就不把违法犯罪看成严重的事情了,换句话说刑罚达不到震慑人心的作用了。对此我认为这就叫站着说话不腰疼,靠着宋朝皇帝的仁义,司马光他们充分享受着“刑不上大夫”的阳光雨露,要是真让他挨顿打,他就知道到底是否够震慑人心了。

在执政时期,景帝还面临了一些和他父亲不同的情况。其中最麻烦的就是官僚集团和官二代的嚣张跋扈。

历朝历代一般打天下的一辈都是简单质朴的粗人,这些人虽然坐天下的时候不讲礼法,但基本上坏不到哪里去。而如果功臣们传家时间够久,传到了三四代乃至更长时间,就很可能形成了有文化和教养的贵族,这些人基本上坏的也少。怕的就是第二代,这些人的父辈不懂得教育,家里没有文化氛围,却有着父辈的粗野和自己特有的权贵地位,那真是无恶不为。当然,这些人长大后的结局一般也不错,问题在于他们年轻时对社会的危害太大了。景帝治国阶段正是这帮功臣二代们操蛋、折腾的时候,面对这个新问题怎么办?景帝可不惯毛病,直接用狠人来收拾,其中就有郅都。

说起郅都先生本来只是景帝身边的一个卫士。有一次跟着皇帝到上林苑看动物游玩,景帝的爱妾贾姬到厕所去,正好有一只野猪突然闯进厕所。景帝一看爱妾危险,立刻让郅都去救援,结果人家郅都只保护在皇帝身边而不肯行动。这下景帝的英雄救美之心暴涨,拿着把破刀就打算亲自上阵。这时郅都行动了,不过他不是去救贾姬,而是跪在皇上面前劝阻:“失掉一个女人,还会有更多女人,天下难道会缺少贾姬这样的人吗?陛下不应该看轻自己。”

这话说的景帝也没词了,只能悻悻后退。幸运的是野猪离开,美女也无恙。因为这件小事,皇帝开始注意起这个勇敢的人了,直接越级提拔让郅都去当济南太守。

作为东方繁荣之地,济南这个地方霸道的官僚、氏族众多,在这里郅都第一次显示了自己对付这帮恶霸的手段。到任后,二话不说就把首恶分子的全家都杀了。这一下济南就再没有抢男霸女的恶事了,整个济南也都安定了。

正因为郅都对付权贵之人有一套,自己又刚正、廉洁,景帝下决心把更重要的担子交给他——管理京城治安,并统帅禁卫军。

郅都一出马,京城里面的“钟跃民”们就再也不敢没事出去打架、闹事了。可是郅都太过刚正,他在执法中惹了一个不该惹的人,这就是临江王、前太子刘荣,这个故事我们以后会介绍。因为这个引子,郅都后来被冤杀。

他死之后,京城的宗室、皇族、功臣二代又开始闹事犯法。没办法景帝只能安排另一位虎将宁成接替郅都管理京城治安。宁成到任后仿效郅都严厉打击权贵势力,此人工作做的也不错,但在廉洁上就差的多了。

最后我们要谈下景帝的用人理念。

景帝一朝有为的官员不少,最有名的可能就是晁错了。后面的章节中晁错先生有很重要的内容,今天我们先看看他是如何上位的,也通过这个故事看看景帝的用人方向到底是什么。

大家应该还记得晁错在文帝时期已经有了一定影响力,他的一些建议对文帝的施政产生了重大影响。但他的官一直没有当的很大,直到景帝上位,说起来晁错可是标准的太子党!

晁错起步的时候就是太子的属官,后来也一直和景帝刘启保持着良好的沟通。景帝登基后,晁错马上成为朝中第一红人,总能单独和景帝谈论国政,而且其建议也往往被皇帝采纳。

这个情况引起了一个人的强烈不满,此人就是丞相申屠嘉。这个不满我想不外乎两个原因:争宠和政治分歧。我们说过,申屠嘉这个人当年只是刘邦手下的一个弓箭手,从基层士兵一步一个脚印爬到了丞相的地位,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廉洁正直,当丞相期间甚至禁止任何人到他家进行私人拜访。以他钢铁般刚正、木讷的性格,争宠的可能性不大,更大的矛盾还是政治分歧。

在执政策略上,申屠嘉是萧规曹随的继任者,坚定的执行汉初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政策。而晁错呢,其政治核心观点就是加强中央集权、消减地方权力。这两个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是天生的死敌。要无为而治就要简化中央的职能,把社会能做的都交还给社会;晁错要的中央集权就是要把国家的权力都归于中央、归于皇帝。这才是老兵申屠嘉不满的地方,而他对晁错政策的担心后来也不幸成为现实。

为了打击晁错新政,老头一定要干掉晁错,于是他找了个事由。原来,为了行动方便,晁错在自己的内史府另开了一个南门,而这个南门就开凿在太祖刘邦庙的围墙上。以此为由,申屠嘉上奏景帝,请诛杀晁错。

这个时候就看出皇帝对晁错的恩宠了,人家直接回答说:“晁错所打通的墙,并不是真正的庙墙,而是宗庙外边的围墙,不是大问题。而且这也是我让晁错做的啊,晁错没有罪。”面对如此袒护,申屠嘉也只能谢罪而出,回到府中就气得吐血而死。晁错反倒因此越发尊贵,并且顺利提升为御史大夫。

小龙人说:历史上很多官员之间的对抗并没有什么私仇,也不存在忠奸、善恶、清浊之辩,那些东西更多只存在于小说和戏剧之中。真正对抗的原因是政策方向之争、执政思路之争。如晁错和申屠嘉、王安石和司马光、乃至岳飞和秦桧。






楼主 小龙人X  发布于 2017-09-19 21:41:58 +0800 CST  
第八十五篇 诱发叛乱

前面说了景帝当政时期的一些基本政策。接下来我们要用几章的内容介绍下景帝当政时期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平定七国之乱。

要介绍这场大叛乱,我们先要了解下拉杆子扯旗的人,那就是吴王刘濞。说起这位刘濞,很多人都认为他在性格特点上更像自己的叔父汉高祖刘邦。因为其不是刘邦的直系儿孙,而只是侄子,本不会有当王的机会。但是人家有本事,一直跟着刘邦南征北战讨伐异姓诸侯王,在战场上的表现颇得刘邦欣赏。在消灭掉英布的叛乱后,高祖刘邦发现了一个帝国统治区域的死角,那就是吴地,大概就是我现在的家乡江苏地区。这里本来就是项羽起家的所在、又靠近英布叛乱的起源地九江、地处偏僻远离统治中心、偏偏又经济发达。对于这样一块地方,交给打工的人、用郡县化的方式管理肯定不放心。于是,刘邦决定从宗族中选择了近支、能力强、善战的刘濞,封他为吴王管理吴地三郡五十四州。

我们必须要承认的一点就是,刘濞到吴地称王,对于中国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他统治时期,吴地获得了飞速发展。吴王刘濞除了和整个帝国一样采用修养生息、鼓励农耕的政策发展生产之外,他还充分的利用了吴地特有的优势——冶铜、制盐。

当时汉朝政府把造币权下放,这就意味这谁掌握铜矿谁就能开发印钞机,当时公认最有钱的两个人就是开着铜矿印钞票的吴王刘濞和文帝宠臣邓通了。在另一方面,盐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掌握了海盐的开采在当时就相当于现在掌握着石油。作为一个拥有油田又能合法印钞票的人,吴王的富裕可想而知。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位吴王没有把财富留给自己作为享乐工具,而是想办法回馈社会、造福人民。首先,大汉朝廷能减税,人家吴王就能干脆不向境内百姓收税;而百姓要承担的徭役,在人家吴王那里也变成了雇佣的有偿劳动;每到逢年过节,吴王还拿出钱来慰问有贤才的士人、赏赐平民百姓。在这样的地方过日子不就是人间天堂么?打个比方,当时的吴国就是现在的北欧诸国啊。

更优越的是人家又不限制移民。因为吴国的富庶、吴王的慷慨,周边地区的人民都想办法跑到吴地来生活。但是中国从古至今都有一条锁链牢牢的把百姓和自己的故土联系到一起,那就是户籍制度。所以对于跑到吴地的百姓,其他地方的官吏都来捕捉,可是人家吴王一概拒绝,保护这些跑到自己土地上的人民。吴国对于非法移民的宽厚和仁慈更促进了吴地人口的增长,而人口的增长反过来又进一步加速了吴地的开发和繁荣。也就从这个时候开始,肥美的江南之地才真正开始起步,同时吴国这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也变得越来越强。

大幅度超然于周边地区的富足和幸福,自然也让这块土地上的人民产生了自我的向心力和对相对贫穷祖国的离心力,这一点无需讳言,现在的台湾问题其实也是如此。再加上刘濞本身在刘氏宗族中地位高、又能干霸道,这个吴国完全成为了大汉朝的国中之国。这样状况前前后后持续了四十多年。

虽然吴王嚣张、吴国独立,但不管怎么说大家都是老刘家人,人家吴国发展的好好的,实在没有必要叛乱。无奈皇族总是找事情挑衅,第一次矛盾就是景帝造成的。

当年景帝还只是太子,正好赶上刘濞的儿子吴国太子进京朝见文帝。既然是吴国太子来了,就要由国家的太子也是远方兄弟刘启来接待玩耍。两个年轻人在一起没事喝喝酒、做做游戏,这本来是件挺好的事情。可就在下棋娱乐的过程中发生了不愉快事件,吴太子与刘启因为游戏产生了争执,年轻人一争执就产生了口角。按说吵两句就得了,皇太子刘启竟然一怒之下拿起棋盘猛击吴太子,把他打死了。

这个事情刘启可做的太过分了,更过分的是朝廷竟然毫无悔过表示。当朝廷把吴国太子的灵柩送回吴国的时候,吴王刘濞悲愤地说:“这个天下都是老刘家的,我儿子死在长安就葬在长安吧,何必送回来安葬!”于是又下令把太子的灵柩送回长安安葬。这种做法就是表达对皇室的强烈不满,您们太欺负人了!

虽然发了脾气,但从此吴王就开始担心自己的安全了,也怕被算计。就总是说自己有病,而不来朝见皇帝。这也可以理解,既然皇室这么欺负人,我惹不起但不见你们总可以吧。

可朝廷方面却依然咄咄逼人,知道吴王是为了儿子的事情赌气,就拘留、审问吴国在都城的使者,希望查查吴王是否有进一步行动的计划。这不查还好,一查吴王就更害怕了,双方的矛盾疙瘩也越来越大。

这个矛盾后来还是由文帝出面给解决了。有一次吴王派人代替他去长安行秋季朝见之礼,文帝亲自追问吴王不来朝见的原因,使臣回答说:“吴王其实没有生病。只是因为朝廷拘留了几批吴国使者,吴王害怕,所以才声称有病不敢前来。现在朝廷总是这么逼迫吴王,不是逼他不臣嘛。我请求皇上您不再追究他以前的过失,让他改过自新。”

文帝是个聪明人、也是个厚道人,很清楚事情的曲直和矛盾发酵可能产生的后果,于是立即下令释放了吴国使者,并且赏赐给吴王几案和拐杖,表示照顾他年事已高,不必前来朝见。吴王刘濞看到朝廷方面率先给了面子,自己也见好就收吧,也就不再刷脾气了,这样双方的第一次矛盾才逐步化解开。

可是等到当年打死吴国太子的刘启登上皇位,中央和吴国的矛盾再一次被挑动起来 。中央要开始真正打击诸侯国势力了,这件事的推动者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晁错。

晁错这鸟人的政治主张就是加强中央集权、打击的地方势力。在文帝时期晁错就多次上书提出自己的观点,而且矛头直指吴王,建议皇帝削减其封地。但汉文帝或者真的是仁慈宽厚,或者是认可中央和地方分权的政治体系,亦或者干脆就是谨慎为之,总之一直不接受他的建议。可当刘启这位晁错一直的好朋友、好搭档即位,情况就不同了。

晁错先是劝说景帝:“当初,高祖皇帝刚刚平定天下时,因为兄弟少、儿子们又都年幼,这才大封同姓诸侯王。其中封给齐国七十多座城、楚国四十多座城、吴国五十多座城。造成这三个非嫡亲的刘氏诸侯王的封地占了全国一半土地。后来,这个吴王因为太子死了这样的小事(儿子被打死是小事?),就假称有病不来朝见,按照古法这是应当处死的。只是文帝不忍心如此处置他,反而赐给他几案手杖。他本该就此改过自新,结果却是更加骄横不法。利用吴国的地理优势自己做钱、制盐,还招诱天下各地的流亡人口到吴地生活,这就是图谋叛乱!现在的情况是,国家消减他的封地他会叛乱、不削减他的封地也会叛乱。而削减他的封地,他反叛的早,祸害会小一些;如果不削减他的封地,他有时间做准备去叛乱,那祸害更大。”

说起来人家吴王发展当地经济、造福地方人民反而成了叛乱迹象;人家死了儿子而且担心遭到迫害反而成了要杀头的罪名。这种制造“莫须有”罪名的手段确实不够光彩。抛去政策的对错,看了晁错的这番议论,我想至少可以判断这是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

对于景帝而言,这个政策他一定是支持的,但是事情牵扯太大,甚至会直接引起叛乱战争。所以他还是下令大汉朝的高层领导干部们共同讨论晁错的建议。中央政府的官员哪个不是人精?一看局面都知道皇帝是支持晁错的,所以没有人敢与晁错辩驳。

这里面只有窦婴一人坚决反对。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事实证明晁错的计划险些毁了景帝刘启。那这位窦婴是何许人呢?他就是瞎老太太窦太后的侄子,也是汉朝最后一位坚定支持“无为而治”的高官。他的政治思想肯定要和后来的大独裁领导汉武帝产生纠纷的,最终也确实死在武帝手下,此是后话。

这边皇帝支持、那边大臣们都赞成,还有什么话说?汉朝廷立即开始了削番的行动。第一个倒霉的是楚王刘戊,他有一次来京朝见,晁错借机汇报:“在去年全国为薄太后服丧期间,刘戊这个人竟然私下奸淫,按照规定应该处死他。”(这个刁状告的真是狠啊)景帝虽然没有真的杀掉刘戊,却也把原楚国的封地东海郡收归朝廷。另外,汉朝廷还剥夺了赵王的常山郡,剥夺了胶西王的六个县。从此大汉朝廷的矛头开始直指各个非嫡亲诸侯王,尤其是吴王家族了。

小龙人说:汉朝的皇帝不诚信,为了利益不在乎承诺。刘邦为了刘氏家族的安全,把答应人家的异性诸侯王都给干掉;以陈平、周勃为首的老干部集团继承刘邦遗志,把合法取得王位的吕家安了个罪名全部干掉;现在景帝又带着晁错,逼着祖先封赏的非嫡亲诸侯王造反,然后干掉。

但我们换个角度想,其实正是这种没皮没脸的流氓做法才保证了汉朝四百年的江山;而这种不守诚信的流氓政治手段也给以后的两千多年中国政治史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朱元璋、玄烨等人都是坚定的执行者。
楼主 小龙人X  发布于 2017-09-21 00:03:36 +0800 CST  
第八十六篇 战乱乍起

朝廷对于非嫡亲诸侯王已经显示出咄咄逼人之势。非嫡亲诸侯王们都很恐惧,而其中又以势力最强、和朝廷矛盾最大的吴王为甚。与其被人家绞杀,还不如奋起一搏,刘濞于是开始筹备举兵叛乱。

刘濞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一家单独行动是不行的,需要联系其他同病相怜的诸侯王一起行动才有更大的胜算。看来看去,这些人里面最有本事的就是胶西王刘昂,而且刘昂兄弟几个一起统治着齐地,他们都是当年齐王刘肥的后代,这些人同气连枝又和现在的景帝不是一脉。所以说,只要谈妥了刘昂,那就等于把控制齐国故地的刘肥后代绑上了自己的反叛战车。

于是吴王刘濞派出中大夫应高去游说胶西王,应高见到胶西王后直指重点:“大王,现在咱们的皇帝重用奸邪小人、听信谗言。竟然想违背高祖的承诺,侵夺各诸侯国的土地;而且对诸侯王的惩罚也是一天比一天厉害。俗话说:开头吃糠以后就会吃米,朝廷对诸侯国也会一步一步的变本加厉。咱们吴国和胶西国都是有实力的王国,以后肯定会被朝廷关注,我估计都难再享有安宁了。您看啊,我们吴王就是因为身体有病,才二十多年不能到京城朝拜。这点事为怕朝廷怀疑,还一直活的谨小慎微。可结果呢,到现在还得不到朝廷的宽恕。我刚听说,大王您之前也因为卖爵位的过失而被朝廷剥夺土地,而且现在很多诸侯王也都被削夺了封地。可是如果真正按照法律规定,包括您在内的这些罪过都不应该受到如此严重的处罚啊。依我看,恐怕朝廷的本意,决不仅仅是要削夺咱们这些诸侯王的封地,而是要毁了咱们这些国家啊!”

胶西王刘昂还是比较谨慎的,他回答道:“我确实有被削夺土地的事。那你认为现在的局面该怎么办?”应高道:“吴王认为和大王您面临着同样的困境。所以希望咱们一起顺应时势,为天下消除祸患,您看怎么样?”

说到这已经很明确是要造反了,听了这样大逆不道的话,刘昂立刻表现的大义凛然,回答说:“我怎么敢做这样的事!天子对待诸侯虽然很严苛,但作为我来说,即使受到再大的委屈,大不了一死了事,怎么样也不敢反叛啊。”

应高一看这个话就知道自己该下筹码了,立刻说道:“御史大夫晁错这个家伙,在天子身边蒙骗蛊惑,想尽办法对付各家诸侯王。现在所有的诸侯王都有背叛之心,反叛的形势已发展到极点。现在连上天都给了警示啊,你看又是彗星出现、又是蝗灾发生,这对我们来说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现在我们吴王准备挑起“清君侧、诛晁错”的大旗,然后率领部队跟着大王您一同作战。我们两国联军势必纵横天下,所向无敌。现在就等大王您的一句话,吴王就立即和楚王组成联军直捣函谷关 ,同时占据荥阳、敖仓的粮库。在当地驻守对抗汉军,为您做好铺垫。到时候只要大王您的军队一到,我们就可以吞并天下,然后吴王和大王平分江山,这不是很好吗!”

对胶西王刘昂来说,本来就对翻盘这个事情跃跃欲试,前面只是摆摆架子想要到更好的筹码。现在人家条件开出来了,那还有什么拒绝的呢,立即答应一起造反。

应高虽然完成了外交工作,但刘濞为了进一步落实此事,又亲自到胶西国与刘昂当面谈计划。眼看造反的计划在逐步实施,胶西国的臣属中也有很多人劝阻胶西王的冲动,但刘昂都不予理睬,反而积极行动。和刘濞谈好细节后,刘昂马上派出使者去和与自己同根的齐王、淄川王、胶东王、济南王约定共同举事,这些诸侯王看到刘昂都出手了,也没啥问题都答应了。

于是以刘邦侄子刘濞为代表的刘氏一支和刘邦庶出子刘肥后代的另一支刘氏宗族达成了战略同盟,对抗刘邦、刘恒条线的刘氏宗族。

当然,反抗正统皇族势力还不止他们两家,还有重要的一家,那就是楚王,这一家的先祖是刘邦同父异母的兄弟刘交。说起这位刘交,可是当年贫苦刘家少有的文化人。因为是近亲、又是难得的文化人,他特别受到刘邦重用,跟随刘邦一起打天下,后来刘邦更是把他封到了重要区域楚地来做楚王。

楚王、吴王、齐王是刘邦分封的最重要的三个同姓王,他们的封国地区广、人口多、位置关键。刘邦是真正需要他们帮自己看守江山的,现在他们的后人联合起来要和刘邦的子孙对抗了。

我们回过头再说这位楚元王刘交,因为有文化、喜爱书籍,早年他和孔孟故乡的鲁地人申公、穆生、白生都拜浮丘伯为师,学习《诗经》。等到他当了楚王,就任命这三个同窗为中大夫帮助自己管理国家。

对于这几个同学,刘交非常的尊重,其中穆生不喜欢喝酒,刘交在每次设宴饮酒时,都特意为穆生准备甜酒。等到他的儿子夷王以及孙子刘戊为王时,也总在宴会上为穆生特备甜酒。

但时间长了,人家也就忘记要这样照顾穆生这个老头子了,结果这位穆生就耍起来腐儒脾气,直接退席而出,而且嘴里唠唠叨叨的说:“我应该离开了!不给我特设甜酒,说明楚王对我已怠慢了;再不离去,楚王将会给我戴上刑具在街市上示众。”然后这位老兄就声称有病,拒绝上朝。

面对着这样小孩子一般的腐儒表现,连同学申公、白生都看不下去了。他们都极力劝他继续为楚王效力,人家说的在理:“现在的楚王一时稍稍有礼貌不周您就这样发小脾气,就不念先王的恩德吗?”穆生却振振有词的回答:“《易经》上说:‘知几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要通过小事来判断吉凶,君子看到凶的小苗头就该有所行动。)过去先王礼待我们三人,是因为他心中有道义;现在楚王怠慢我们,是他忘记了道义。忘记道义的人是不能相处的,我怎么会只是因为那区区的礼节就这样做!”说罢,老穆公就离开了楚国,而申公和白生却继续留任楚国。

后来刘戊也被朝廷削夺了封地,就和吴王刘濞通谋准备叛乱。申公、白生去劝诫他,结果刘戊一怒之下就将他们二人都抓了起来,并罚他们在街市上舂米,也算应了穆公的那个预言。

司马光老爷子在《通鉴》中加入这个故事,我想一方面是教育人们不能学习楚王刘戊一样反抗皇权;另一方面是想说明儒家的大学者多牛啊,看点小迹象就能判断祸福,并且立即躲避。我却要说,这个故事正好说明了一些腐儒学者的丑恶面目。首先是习惯小题大做、没事磨磨唧唧矫揉造作;其次是自私自利,见到有利的就来当官,见到有危险就立刻跑路;最后面对国家危难而拿不出实际方案解决,只会耍嘴皮子装酷说风凉话。对这些腐儒,像刘邦那样侮辱谩骂就对了。

除了我们介绍的三支势力外,还有一个赵王也参加了反叛阵营。这位赵王刘遂的父亲就是那位被吕氏逼得为爱殉情的赵幽王刘友,所以赵王刘遂也就是景帝的堂兄弟,自然也不属于嫡亲兄弟的序列,也是被朝廷打击的对象,因此和吴王等人一拍即合。这样齐、楚、吴、赵四方面联盟正式结成了,但是大家都还忍耐着,不想成为打响第一枪的人。

这时候,又是晁错鼓捣汉景帝点燃了战争的导火线——朝廷开始针对吴国削藩了。而且这次削藩的力度非常之大,直接要夺取吴国的会稽、豫章两郡。要知道整个吴国也只有三个郡啊,这不是逼着吴王造反么。果然朝廷的文书一到,吴王刘濞立即起兵造反。

造反的第一步就是杀死吴国境内朝廷任命的高级官员,抢夺军政大权;紧跟着胶西王、胶东王、淄川王、济南王、楚王、赵王也都跟着举兵叛乱。楚国国相张尚、太傅赵夷吾等谏阻楚王刘戊,刘戊将他们都杀死,坚定叛乱。赵国国相建德、内史王悍谏止赵王刘遂,刘遂也将他们两人烧死,坚定叛乱。

但,这场叛乱却不顺利。在齐地方面首先出现了问题,先是齐王后悔通谋叛乱,违背盟约拒城抵抗叛军;另外济北王被手下的郎中令劫持,也无法举兵参加叛乱。因此胶西王刘昂只有先和胶东王组成联合军团主力,带着淄川王、济南王的兵马共同攻打齐国,围攻齐国都城临淄。

赵王刘遂则首鼠两端,他把军队调往赵国西部边境,做出准备与吴、楚等国军队集中起来联合进攻的态势,并联络匈奴一起举兵。但却没有实际行动。

不论这些诸侯王如何折腾,叛乱的主力还是吴王刘濞。刘濞征发了吴国上下所有士卒,向全国下达总动员令说:“我今年六十二岁了,尚且亲自上阵担任统帅;我的小儿子只有十四岁,也身先士卒到战场作战。所以我要求,整个吴国地区所有年龄上与我一样、下与我的小儿子一样的人,都征发从军!”这下吴国共征发了二十多万人参军。除了吴国本身的军队外,吴王还向南方派出使者去联络闽、东越等小国参战,这些小国也都发兵响应。

在军事集结完成后,吴王刘濞立刻挥兵向西渡过淮河与楚国军队合并。刘濞为了掌握舆论制高点,还派使者致书天下各地诸侯,指控晁错的罪状,提出自己此次叛乱的宗旨并不是针对皇帝,而是“清君侧、诛晁错”。

接下来吴、楚两国军队就按照既定方针,一起攻打梁国,准备把这个地处关键位置的国家先给解决掉。联军一出手果然不同凡响,屡战屡胜、兵锋锐不可当,梁孝王的军队数次被吴楚联军打败。无可奈何的梁王只得在都城睢阳固守,以待援军。

这里我们要多提一句,这位梁王是汉景帝的亲兄弟,所以他属于嫡亲的诸侯王,自然和这些反叛的诸侯王是水火不容的两派了。

小龙人说:分封制的问题在哪里?从这场七国之乱就能看出来。当年周朝分封,各地的诸侯也都是亲戚、朋友、战友,甚至是亲兄弟,但是经过数代的繁衍,亲属、血缘关系越来越远,也就开始敌对仇杀;现在的大汉朝,兄弟们的血缘关系还没有出三服,就开始你死我活了。可见在分封制度下,想天下太平是多么的困难。

楼主 小龙人X  发布于 2017-09-22 10:23:35 +0800 CST  
第八十七篇 矛盾晁错

吴王已经带着各位非嫡亲诸侯王开始了造反大业,安定和平了二十多年的中华大地上又开始战火连绵、生灵涂炭。而且此次叛乱声势浩大,真的有推翻景帝政权的可能。作为这个烂摊子的直接推动者晁错,接下来要如何收拾局面、又会有怎样的结局呢?

晁错刚刚修改法令,将矛头直指诸侯王,就惹起了这些诸侯王的纷纷反对和舆论攻击。晁错的父亲得知这个情况,专程从老家颍川赶到京师找晁错,对他说:“现在皇上刚刚即位,给你权力处理政事,这是你的幸运。但你不应该去招惹这些诸侯王、离间人家刘姓的骨肉啊。现在社会舆论都在谴责你,你能不能放手啊?”

对父亲的苦口婆心,晁错回答说:“我这样做是因为自己认为有道理。现在的天下,如果不消弱这些诸侯王,天子就不再尊贵,国家社稷也就不会安宁啊。”见劝不了儿子,父亲回答说:“孩子啊,您这样做,刘氏的天下可能是安宁了,但我们晁家却危险了,我也没办法和你再说下去了!”转身就服毒自杀,临死前还留下遗言:“我不忍心见到大祸降临到我身上!”

事实证明老头的预测不错,十多天后,吴、楚等七国就以“诛晃错”为名举兵叛乱了。

天下大乱,作为景帝智囊的晁错本该更得重用,为国家安定出谋划策、鞠躬尽瘁。可是,此时晁错却遇到了自己生命中最可怕的对手——袁盎。

说起袁盎,我们前面在对文帝的评价中提到过他,这是位个性刚直、有些才干的官员。按我们一惯的思维,一位个性刚直、为国出力的官员遇到晁错这样一个同样为国家呕心沥血效力的官员,忠臣遇到忠臣,肯定惺惺相惜啊。可事实却很残酷,官员之间最重要的利益纠葛是政见不同,晁错和袁盎就是这样的一对政敌。

袁盎作为一个秉承文帝遗志、以儒家礼法思想和道家无为观念作为主要政见的官员,非常反对晁错激烈的削藩政策。而另一面,袁盎曾经出任过吴国的国相,和吴王刘濞曾经一起共事过,这一点在晁错眼里又是个重要的污点。

政治见解的不同让这两人的关系逐步恶化成仇敌。发展到最后,两个人完全水火不相容,但凡有晁错在的地方,袁盎总是避开;而袁盎出现在何处,晁错也总是躲着不见。这二位重臣不要说交流,连在一个房间说活都不愿意。

后来晁错升任御史大夫,或为私仇、或为公怨,就开始利用自己的职权派人审查袁盎,调查他在吴国国相任上接受吴王财物贿赂的事情。这就叫典型的利用官场潜规则打击政敌,试想袁盎在吴国土地上做二把手,一把手老大给点赏赐怎么可能不接受?此事肯定是一查一个准啊,于是晁错就借机给袁盎定了很重的罪,上报皇帝希望对他处以严厉刑罚。

景帝不是傻子,当然了解官场这点事情。他清楚袁盎没什么大问题,但晁错又是自己的宠臣,不能不支持。于是下诏赦免袁盎,没有进行处罚,只是把他降为平民。

按说此事晁错在政治上大获全胜,就该见好就收,毕竟杀人不过头点地嘛,但晁错非要赶尽杀绝。七国之乱爆发后,晁错又找到对付袁盎的机会了,他对手下的御史交代说:“我们过去查出来袁盎接受了吴王的许多金银,所以他才专门为吴王打掩护,说他不会叛乱。现在,吴王确实叛乱了,我想奏请严惩袁盎。你们再去查一下,他和吴王之间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这个狠毒的计策连手下们都看不下去了,御史们都劝说:“如果在吴国叛乱前,治袁盎通敌之罪,可能会中止叛乱密谋;现在叛军已经大举向西进攻,咱们再审查袁盎,能有什么作用!况且,谁都知道袁盎这个人刚正不阿,是不会参预反叛密谋的。这么干太过分了把。”于是晁错这个计策就没有被执行下去,但他还是坚持找机会对付袁盎。

袁盎知道这个信息后非常害怕。面对政敌的咄咄逼人,他只能找同情自己、并有共同政治见解的人帮忙,此人就是唯一敢于公开反对削藩的窦婴。

袁盎连夜去求见窦婴,对他说明事情的原委和自己的无奈。希望能通过窦先生的门路,面见景帝并亲口说明原委,为自己做辩解。

听了袁盎的解释和计划,窦婴也很赞同。他立即入宫奏报景帝,让袁盎有了机会面见皇帝。

袁盎进宫时,正好景帝在和晁错研究调度军粮、进攻叛军的事情。看见老袁来了,景帝就顺便问袁盎:“现在吴、楚等国叛乱,你觉得局势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啊?”袁盎回答说:“我在吴国做过国相,了解对方的虚实,我觉得这不值得担忧!”

一听这个大话,景帝也笑了,问道:“吴王利用矿山就地铸钱、熬海水为盐,经济实力强劲;同时招募天下豪杰之势,军事实力强大。这么大年龄竟然举兵叛乱,如果他没有万全的把握,会随便起事吗?您竟然说他不能有所作为?”

袁盎回答说:“吴王确实有采铜铸币、熬海水为盐的财利;但要说招募到什么豪杰,我看未必!如果吴王真的招到了豪杰,豪杰之士怎么会支持他做叛乱这样的事情呢?依我看,吴王所招募的无非是些无赖子弟、没有户籍的流民、违法乱纪的坏人,就是带着这么些人他才会叛乱啊。”

这个分析连晁错在旁边都拍手叫好,表扬袁盎看事情有见地。景帝又问:“那应当采取什么措施对付他们呢?”一看皇帝问自己计策,袁盎看出有机会了,先提出要求说:“请陛下让左右之人回避我才好说。”景帝就让其人都退出,但晁错还在场。

袁盎又说:“我要说的话,可是任何臣子都不应听到的哦。”景帝四周看了下,原来就是不想让晁错听啊,那就让晁错回避吧。

对此晁错非常不满、而且也怀疑袁盎会对自己不利,但皇帝已经安排了,无可奈何只能退避到旁边的厢房中等候。

现在只剩下景帝和袁盎君臣二人在了,景帝再次问袁盎,袁盎这才回答说:“我得到准确消息,吴王和楚王之间的书信往来中提到过他们谋反的真正原因。说高皇帝分封子弟为王,各自有其封地,但是贼臣晁错擅自贬谪诸侯、削夺封地。因此他们才造反。但目的只是诛杀晁错,恢复自己原有的封地,这事就结束了。既然他们的终极目的如此,我们现在只要杀掉晁错、然后派出使臣宣布赦免七国国王、并且恢复他们原有的封地,七国的军队就可以不战而走。”

要说袁盎的这次反击出手够狠辣。现在的七国之乱已经威胁到景帝的统治,对于皇帝而言最宝贵的就是自己的皇位,现在袁盎把晁错放到和刘启皇位对比的天平上,这一下晁错就输了。

果然,景帝沉默了很长时间、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后问道:“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方法了么?”袁盎说:“我的计策就是这样,请皇上认真考虑!”景帝没有给出具体答复,只是当场任命袁盎为太常,让他收拾行装准备出使吴国。

此事过去十几天以后,丞相陶青带领群臣突然联合上疏弹劾晁错(明显是得到了皇帝背后的指使),指出晁错辜负了皇上的信任、离间皇上与官民的关系、又想把城邑送给吴国(对七国叛乱晁错曾提出建议先给吴国几个城池稳住吴国,再对其他国家各个击破),犯有大逆不道之罪,应判处晁错腰斩并诛杀全家。

对于这个没有实际内容、只是凭空定罪的弹劾,景帝竟然给出批复:“同意所拟判决。”随后景帝就给了晁错一个任务,让他在京城巡访。

毫不知情的晁错还真的去认真执行工作,结果在巡访的路上穿着上朝的官服就被斩首。可怜中直的晁错,没得到和主人解释的机会就丢了脑袋。

杀了晁错之后,紧跟着景帝就派袁盎带人出使吴国,希望他能够解决战乱纠纷。

正在此时,一位从前线回来的校尉邓公来向景帝汇报战争情况。在他和皇帝汇报工作的过程中,景帝问道:“你从前线回来知道实际情况,晁错被杀之后,吴楚联军有没有撤兵的意向啊?”邓公回答说:“唉!吴王准备叛乱已有几十年了。杀晁错只是他的借口,他的本意根本就是造反而不在晁错啊。再说,朝廷现在杀了晃错,以后天下的有识之士恐怕都不敢再向朝廷进忠言了!”景帝问他原因,邓公回答说:“晁错请求削减诸侯王国封地,是怕各诸侯王国势力过于强大,从而威胁皇帝和朝廷的安危。这本是造福万世的好事,但现在计划刚刚实行,他本人却突然被杀。这样做,以后谁还敢给陛下您出主意、出力啊?我认为陛下您不应该如此。”这番话直刺景帝的内心深处,他长叹一声道:“您说得对,我也很后悔杀了晁错!”

那诛杀晁错的实际效果到底如何呢?我们来看看袁盎的外交情况。袁盎使团到达吴国军营后,袁盎立即要求进谏吴王。刘濞估计他就是要劝说自己撤兵的,笑着让人回答袁盎说:“我已经掌握了帝国的整个东部地区了,凭什么还要向别人跪拜呢!”于是不肯与袁盎见面,而且把他留在军营中试图强迫他为吴国服务。袁盎也有点骨气,拒不答应吴王的要求,刘濞一怒之下把他关起来准备处死。还好袁盎聪明,看到情况不妙,马上找了个机会逃回到长安。

小龙人说:杀晁错有没有用?要说直接效果肯定没有,就像邓公说的,人家叛乱这么大的事情,能因为你杀个仇人就结束了么?但间接效果很大,这个行动让吴王等人“杀晁错、清君侧”的造反口号不攻自破。没有了合理的口号,团队的向心力、盟友的凝聚力、第三方的怜悯都将不复存在,反叛就很难成功了。晁错死的值,景帝也不傻,只是太残酷。

楼主 小龙人X  发布于 2017-09-22 21:24:17 +0800 CST  
第八十八篇 吴王战败



讲了七国之乱相关这么多故事,但战争毕竟是战争,说其他的都是虚的,战场上见真章才是硬道理。今天我们来介绍汉朝廷和吴楚联军的主战场战况。

首先我们来看看汉军方面的部署。把时间拨回到汉文帝临终时,在病床前汉文帝刘恒对自己的太子刘启说:“以后如果国家有危难,只有周亚夫(就是那位严肃军营纪律,连皇帝来视察都不给面子的大将军)足以胜任三军统帅的重任。”

正因为这句嘱托,七国叛乱刚开始,景帝就任命周亚夫为太尉,统帅三十六位将军及其所属部队作为汉军主力,前去迎击吴、楚联军。同时派遣曲周侯郦寄攻打赵国;派将军栾布攻打齐境内的叛军;又任命窦婴为大将军驻守军事重地荥阳,做几支汉军部队的总后援。

出征之前,太尉周亚夫对景帝提出了自己的战略计划,他说:“楚国地区的军队素来以剽悍勇猛著称,与他们正面交锋恐怕很难取胜。因此我建议暂时不要援救梁国,让梁国挡住叛军的锋芒。我则率领汉军主力先断绝吴、楚军队的退路和粮道,这样才可以击败它们。”

这个主意说白了就是牺牲梁国,换取战略时间和空间获得战场主动,景帝同意了这个部署。但是这个计划的提出也给周亚夫埋下了一个危险的定时炸弹,此事我们以后再说。

获得了皇帝的支持,周亚夫就要出发了。与我们想象中的大将率军出征不同,周亚夫出征,身边却没有部队。此时长安地区的部队皇帝是不会调动的,这些部队要守卫都城、做总预备队;周亚夫去前线率领的是汉朝在战略要地荥阳常年部署的主力军团,因此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荥阳和自己的部队会合。

当周亚夫向东进发,走到当年刘邦曾驻守的霸上时,手下人赵涉拦住了去路,对周亚夫提出建议:“我听说吴王凭借自己的富有,早就收买了一批勇敢善战的死士刺客。现在得知将军您要到前线带兵,他一定会在崤山、渑池之间这段您的必经之路安排刺客对付您,这是我不建议您从这条路走的第一个原因。另外军事行动最讲究突然性,所以我建议将军您改变路线,不直线进发而是在此处向右转,经过蓝田、出武关,从西南方抵达洛阳。这样绕着走,不过多一两天时间,但这样的突然行动,却会让叛乱的诸侯王们不知所措,他们都会认为将军是自天而降呢!这是我建议您修改路线的第二个原因。您考虑下呢?”

周亚夫是个懂军事的人,当即认可了这条计策,马上更换路线,绕道抵达洛阳。

和自己的部队成功汇合后,他高兴地说:“七国叛乱造成全国刀兵四起,我却能坐着马车平安到达此处,真是出乎意外啊。现在我已率军驻守到了荥阳,荥阳以东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紧跟着依据赵涉提出的问题,周亚夫又派人到崤山、渑池之间去搜铺,果然抓住了很多吴国的伏兵。为此周亚夫向景帝奏请,提升赵涉担任自己的护军。

讲完了汉军方面的人员安排和战略部署,我们再来看吴国方面。吴王刘濞起兵后任命宿将田禄伯担任大将军帮助自己带兵,田禄伯一上任就对吴王提出建议:“现在我方大军集结向西进攻,汉朝方面一定重兵把守战略要地。如果我们不出奇兵进攻,和汉军展开消耗战,恐怕难以成功。所以我请求您拨给我五万人马再开一条站线,沿长江、淮河逆流而上,占领淮南、长沙,然后攻入武关,这也是一路奇兵。”

对于这个计策,刘濞还没表态,其太子就不干了,他指出:“父亲您现在是造反,名不正言不顺,这样的军队交给别人带咱们不放心啊。假如别人也学着背叛您,我们怎么办?而且把这样一支数目巨大的部队交给别人带领、远离主力部队,这不是白白削弱咱们自己的力量么!”

刘濞权衡再三,还是没有批准田禄伯的请求,而是坚持全军统一行动。这个战略选择和后来诸葛亮与魏延的矛盾差不多,一个选择奇兵、一个选择稳扎稳打,我们后人很难评说。但是作为实力相对较弱的一方,似乎稳扎稳打的胜率不如冒险一搏来的高。

对此次战争,吴国还有一位姓恒的年轻将军向吴王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我们吴国军队步兵多,利于在险阻之地战斗;而汉军方面以战车、骑兵为主力,利于在平原地区作战。我们不该以己之短攻彼之长,所以我建议大王您不要进攻沿途的城池浪费时间;而应该挥兵直进,迅速向西发展,占领洛阳武库这个战略要地,利用敖仓的粮食支持我方军队的后勤保障,然后凭借山势和黄河天险牢牢控制洛阳。这样,即使没有进入函谷关,天下一半也被我们控制了。相反如果大王进军缓慢,沿途攻占城市而延误时机。到时候汉军的战车、骑兵到来,在平原地带向我们发起冲击,那您的大事就可能就要失败了。”

刘濞针对此计策特向手下各位老将咨询意见,老将们都说:“这个青年人,让他去冲锋陷阵还可以,怎么懂得战略全局呢!”于是,吴王也没有采用恒将军的计策。抓住时机、扬长避短是关乎战争胜负的要点,后面的实际情况印证了这位青年将领的担心。

吴王虽然没有接受前面两位将军的建议,但不代表吴国没有能人,相反吴国的能人很多。在吴国大军集合,尚未渡过淮河之时,吴王就把之前招募的有能力宾客都任命为将军、校尉、军候、军司马,在军队中协助他作战。只有一个叫做周丘的人没有得到任用,这也不奇怪,这位周先生本来就是个流亡到吴国以卖酒为生的小商贩,而且品行也不好,所以吴王刘濞很瞧不起他。结果这位周丘就自己跑来求见吴王说:“我这个人没本事,看来是不能在军队中为您效力了。我不敢要求带兵做官,只希望您能给我一个汉朝庭的符节,就靠这个符节我来做点事业回报大王。”

吴王想了想反正也不损伤什么,就给了他一个符节。周丘拿着符节连夜赶到自己的家乡下邳,此时下邳城已经得知吴国叛乱的消息,正在拒城自守。周丘凭着汉朝的符节假装朝廷使者传召县令谈话,结果一见到县令就把他杀死。然后发动当地有权有势的人一起投降吴国,下邳的官民没了主心骨、又慑于吴国的强大,就都归顺了这位周丘。一夜之间周丘便得到了三万人马,然后率军向北方进攻。当打到城阳时,周丘的军队已有十多万人,一时间声势极为浩大,成为汉朝廷大患。

回过头再说太尉周亚夫和吴王刘濞的主战场。汉军主力在洛阳附近完成集结后,按照原定战略计划不去援救梁国,而是到达昌邑和梁国守军形成犄角之势。

吴楚联军方面猛烈进攻梁国,在巨大的军事压力下,梁王多次派使者向周亚夫求救,周亚夫却根本不予理睬。无奈之下梁王只能向景帝告状,景帝便派出使臣命令周亚夫援救梁国。结果呢,周亚夫对于皇帝的诏令也照样不接受,只是坚守营垒,而不派军队出战。

虽然不救援梁国,但不代表周亚夫不在行动。按照原定的战略计划,他命令手下的轻骑部队突然袭击了吴楚联军后方的运输枢纽淮泗口,断绝了吴、楚军队的后路、截断他们的粮道。

而梁国方面,没人来救也只能想办法自保,启用大将张羽和中大夫韩安国。靠着张羽的勇猛和韩安国的持重,才得以勉强抵挡住吴军的进攻。

吴王刘濞面对梁国军队的据城死守,无法顺利向西进兵;和后方的联系又被周亚夫的奇兵给截断,只得硬着头皮寻找周亚夫的军队决战。很快两军在下邑相遇,吴军急于求战,周亚夫却坚守营垒拒不出战,双方又开始胶着起来。此时吴军粮道已经被截断,汉军则有敖仓粮食支持,目下情况对于吴王刘濞来说,必须速战速决才有一线生机。可是多次挑战,人家周亚夫就是不应。

刘濞手下有众多死士刺客,此时这帮人发挥作用了。一天晚上,周亚夫的军营突然发生骚乱,喊杀声震天、部队都惊恐万分,甚至喊杀声都闹到了周亚夫的帅帐附近。这个时候如果主帅慌乱逃窜,很可能就会被人趁乱杀害、甚至全军溃退。而周亚夫却平静如常,他坚信自己部队的纪律和应变能力,只是躺着睡觉、毫不在意外面的混乱。果然过了一会儿,因为主帅的镇定,骚乱迅速被控制、整个军营恢复平静。

刘濞一计不成、再生一计,调动吴军向汉军营垒的东南角集结,汉军将领都想到东南角布防,但是周亚夫却命令营中加强对西北方向的防御。过了不久,吴楚联军隐藏的精锐部队突然向汉军营垒的西北角发起冲击,却因汉军早有防备,始终不能攻入。

经过几次交手,无论刘濞使出何种计策都无法撼动周亚夫的防守。这个时候,吴、楚军队已经没有粮食了,有许多士兵饿死或者干脆逃跑。无奈之下,吴王只得领兵撤退。

对周亚夫来说,这才是他等待已久的出击机会。随着吴军的撤退,他立刻派出精锐军队向吴楚联军发起追击,一战就大败吴、楚军队。失败的吴王刘濞只带了几千名精壮士兵逃跑;楚王刘戊则自杀了事。

这个时候,在北方发展顺利的周丘得知吴王主力失败的消息,估计战争难以为继,也只得领兵返回下邳。可不幸的是在路上就因背生毒疮而死去,这路吴军也就此失败。

我们再说主战场这边,因为吴王刘濞的逃跑,吴军全部崩溃瓦解,许多部队向周亚夫和梁国军队投降。吴王刘濞率领残余部队渡过淮河,逃到丹徒县,准备依附东越国以求自保,此时他又汇集了一万多人的部队。汉朝方面却没有继续追击,而是派人收买东越部族的首领,小部落的首领这时候当然知道该听谁的了。东越首领立即以劳军为名骗出吴王,将其杀死,并将人头送往汉朝廷。吴国太子刘驹只能单独一人逃亡到闽越国。

至此,这场七国之乱的主战场分出了胜负,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吴楚联军就全被平定。周亚夫居功至伟,但是其牺牲梁国的战略也造成了他和梁王乃至整个皇族的矛盾。

小龙人说:中国历史上从东南向西北的进攻很少成功,即使强如后世的刘裕,在攻入长安后也只得再退出、收缩站线;朱元璋靠的是全国革命燎原之势不可阻挡才获得成功。产生这个现象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地利,在西北有山川之利保护后方;而东南地区地势平缓易攻难守,这真的和人的因素关系不大。
楼主 小龙人X  发布于 2017-09-23 21:12:15 +0800 CST  
第八十九篇 荡平叛乱

就像淝水之战,等八公山一败,慕容垂等前秦大将就不再打了;甲午战争,等北洋水师一败,大清朝的陆军就势必要输一样。当吴楚联军主力被周亚夫一战扫荡后,赵国战场、齐地战场的叛乱军队都兵败如山倒、一泻千里了。

我们先看齐地战场。前面说过,本来在齐国土地上同气连枝的几位王是准备一起造反的。但是齐王临阵变卦倒戈,结果齐国战场上就形成了以胶西王为首的三个诸候王联合攻击齐王的局面。

三国军队围攻齐国都城临淄,齐王招架不住,就派一位姓路的大夫向景帝汇报自己的情况,希望得到中央政府的支持。了解了齐国前线的情况后,景帝命令这位路大夫返回齐国,告诉齐王要坚守临淄,尤其是要传递了一条利好信息给齐王:“朝廷军队已经打败吴楚联军主力了。”

这位路大夫赶回齐国时,三国叛军已把临淄城重重包围,他没有办法进城,反而被叛军所俘虏。叛军将领迫使路大夫与其结盟,并让他向临淄城传递相反的信息:“汉朝廷的主力军队已被吴楚联军打败了,齐国必须赶快向叛军投降”。对这个要求,路大夫没犹豫就答应了。

但是叛军将领是不会傻到直接放他进城的,只是让他到城下喊话。路大夫来到临淄城下远远见到城上的齐王,大声喊道:“大王啊!朝廷派出了百万大军,由太尉周亚夫指挥,已经打败了吴楚军队。现在汉军主力正在前来救咱们齐国的路上,大王一定要坚守不降啊!”叛军将领当场就气晕了,立刻残忍的杀死了路大夫。“视死如归、舍生取义”,什么是中华的贵族精神?路大夫做了很好的诠释。

在路大夫回来传递信息之前,齐王面对巨大的军事压力也曾暗中与三国叛军联络,准备重新回到反叛阵营。多亏路大夫以生命为代价传递了信息,齐王才坚定了不向三国叛军投降。事实证明这是正确的选择。

不久政府军的大将栾布率军到达齐国,很快就打败了叛军。临淄之围解除后,汉军方面了解到齐国曾经加入反叛同盟,就回头准备进攻齐国,齐孝王因为害怕而服毒自杀。这位齐王转了一大圈,最后还落得个横死的下场,不过他的行为还是有结果的。景帝因为齐国首先抵御叛军,虽然有过和叛军的纠葛,但也功罪相抵,于是把齐国太子刘寿立为齐王,是为齐懿王,算是保住了齐王这一只的血脉和祖业。

回过头我们再说被击败的齐地叛军。胶西王、胶东王、淄川王等被打败后分别率领军队返回自己的封地准备接受惩罚。其中最先挑头闹事的胶西王准备自作惩罚向太后请罪,他的太子却还想做最后一搏:“父亲!我看汉军已开始撤兵了,据我观察,他们现在疲乏懈怠。请您同意让我带领残余军队发起突袭!如果突袭不成功,我们再逃到东方的海岛上也不为迟晚啊。”

相对于自己的儿子,胶西王更了解战场的态势,用残破的败军去突袭士气正旺的朝廷军队,可以说毫无胜算,只能白白牺牲军民性命。他果断的拒绝了这个请求。

此时,汉军负责齐地战事的大将韩颓当给胶西王送来一封信,信中说:“我奉皇帝诏令进攻叛军。凡是投降的,就赦免他的罪名,恢复原有的爵位;不投降的,一律消灭。你准备选择哪一条道路?我会根据你的选择确定我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这个威胁的话已经说的很明确了,胶西王怎么会不懂?于是他来到韩颓当军营,脱光了衣服叩头谢罪:“我不遵守国家法令,既害了百姓、又使将军您辛苦跋涉来我们这个穷地方,我是该被剁成肉酱的!”

韩颓当问道:“你国王当的好好地,为什么要造反呢?”胶西王边磕头边回答说:“当时,晁错受到天子的信任,变更高皇帝法令、侵夺诸侯王的封地。我们都认为他的做法不符合道义,怕他扰乱了天下这才起兵,大家的目的只是想杀晁错而已。现在听说晁错已被皇帝处死,大家这不是都撤兵回国了嘛?”

看到这位老先生到现在还狡辩,韩颓当驳斥倒:“你如果认为晃错不好,向皇上奏报就好了,不该擅自调发军队去进攻忠于朝廷的封国啊。由此看来,你们发兵决不只是想杀晃错。”随后当场宣读了皇帝的诏书,让胶西王自裁。最后,胶西王自杀,而胶西国的太后、太子都被处死。在其他叛乱国家,胶东王、淄川王、济南王也都被处死。由此,齐地的叛乱被彻底扑灭。

再说赵国战场,郦寄率领汉军到达赵国后一路势不可挡,赵王只得领兵返回都城邯郸据城自守。邯郸城坚固无比、赵王又孤注一掷,因此汉军围攻七个月也没有攻破邯郸城。

这时赵国方面唯一可以期盼的就是匈奴援军,可匈奴人在得知吴楚联军主力被消灭的消息后,很明智的也不肯出兵援救赵王了。等到栾布率领平定齐国的汉军杀回来,与郦寄的军队会合攻击邯郸,赵王刘遂就实在无力抵抗了,只得自杀谢罪。至此赵国方面的叛军也被镇压,战火烧遍半个中国的七国之乱彻底失败。

叛乱被平定后,首恶之徒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在接下来安排善后事宜中,景帝刘启又体现了和其父亲刘恒一样的仁义。

他先是严格缩小惩罚范围。景帝下诏:“此次叛乱中,官吏和百姓因为被吴王刘濞等人连累而应当判罪的、以及从军而逃亡的,都给予赦免。”也就是说参与叛乱的普通官民都得到了宽大处理,没有全部追究责任。

紧跟着又对叛乱中涉及的几个王也都给了适当的处理,尽量降低刘氏宗族的内部矛盾。首先是吴王和楚王,这两个人虽然已经死了,但他们的家族还有人在,景帝就准备把封国再次还给他们家族。其中打算让吴王的侄子刘德接任吴王的位置;而让楚元王刘交的儿子刘礼(也就是七国之乱中楚国国王刘戊的叔叔)接任楚王的位置。

对此安排,窦太后提出了不同意见,她说:“吴王刘濞是刘氏宗族的长辈,理应为宗室做出表率。结果呢,他却挑头率领七国叛乱,这样的人不应该给他留后!”于是不立吴王,只给楚王续后。立刘礼为新楚王,改封汝南王刘非为江都王,让他来管辖原属吴国的封地。

还有一位淮南王,七国之乱的时候,这位淮南王本想发兵响应吴王,结果自己手下的军队都被丞相给骗去了。而淮南国的丞相掌握军权之后,就据城防守,不听从淮南王的指挥而效忠汉朝廷,这样淮南国的军队也没有参加叛乱。虽然淮南王有过不臣之心,但景帝还是没有对其追究,就当此事没有发生。

和淮南王情况类似的还有济北王,前面说过这位老哥本来和胶西王等人达成了协议,也是准备参加叛乱的。结果一不小心本人被手下中郎将给控制了,也就没闹起来。现在叛乱失败了,他可是罪证清楚,准备以自杀来保全自己的妻子儿女。幸亏手下人头脑活络阻止了他的自杀,后来走了梁王的门路,请求皇帝保留了他的性命。景帝只是把他从自己原有的封地清除出来,改封淄川王,也算是个小惩罚吧。

还有一位庐江王,这位老兄在叛乱中拒绝了吴王的联合请求,这本来是正确选择。但他并不是对朝廷衷心,而是有自己的私心,不参与叛乱却与南越国暗中不断沟通,准备在接下来的天下大乱中和南越国联合打出自己的旗号。七国叛乱失败后,他的小动作也被景帝知道了。同样的景帝也没有处罚他,只是把他改封为衡山王,让他远离南越国,以后也别想私下搞小动作了。

对于有功的诸侯王也有封赏,比如衡山王。这位衡山王坚决反对吴王挑起的叛乱,在叛乱中坚守城池支持朝廷。等到吴、楚叛军被打败后,衡山王入京朝见景帝。景帝认为他忠贞,就慰问他说:“你现在管理的地方在南方,那里地势低而潮湿,你住的不习惯。”于是改封衡山王为济北王,以示褒奖。

最后,对于齐国故地和赵国的安排,景帝也颇动了一番心思。他立皇子刘端为胶西王,在齐国的关键地区安排自己的儿子镇守;立皇子刘胜为中山王,在过去赵国的土地上安排自己的儿子镇守。

战后的安排一方面体现了景帝的仁义,既然战争结束了,就不要过分为难有错误的人;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景帝对于刘氏皇族势力的恐惧,自己前面过分激进的削藩已经引起了如此的轩然大波,现在就不要对自己同族的人再赶尽杀绝了,先稳定大的局面再说。

小龙人说:汉初的皇帝其实挺不容易的,北有强悍的匈奴、南有狡猾的南越、国内还有一帮独立王国,一不小心都能把自己折腾死。外国的事情不提,就说这些独立诸侯国的威胁,其实还是国家政治官僚化、郡县化不成熟造成的。等官僚管理体系成熟了,地方的财政、人事、军事三大权都被中央直接或间接控制的时候,管你什么王、军阀、地方官都搅不起波澜来。



楼主 小龙人X  发布于 2017-09-24 20:33:53 +0800 CST  
第九十篇 兄弟纠葛

七国之乱平定了,但刘氏宗族中的矛盾永远不会结束。我们前面讲过文帝时,曾经和自己的同父异母弟弟淮南王产生过矛盾,最后淮南王忧愤而死。历史总是相似的,到了景帝朝,景帝也有一个弟弟给自己带来了麻烦,这就是在七国之乱中立下大功的梁王。

这位梁孝王和景帝是同父同母所生,还是窦太后的小儿子(父母大多数都会心疼小儿子),所以即得到皇帝的信任也得到太后的宠爱。

因为根子硬,他的封国地方大、人民多、土地肥沃。除了封地的优厚待遇,皇帝和太后给他的实物赏赐也多的很。所以这位梁王有三多,首先是钱多,府库中所藏的金钱无数、金银珠宝甚至超过京城;其次是房多,其都城睢阳城周长七十里,在其中大规模兴建宫室,这些宫室之间用于连接的甬道平台就有三十余里;最后是人才多,梁王有钱有势就四处招揽豪杰,手下有名之士不计其数,其中翘楚有吴地人枚乘、严忌,齐地人羊胜、公孙诡(这两个人都是后来麻烦的制造者)、邹阳(为梁王出主意化解了麻烦),蜀地人司马相如(大才子,也是调戏寡妇能手)等。

梁王不但实力强大,而且受到的礼遇也高于其他诸侯王。每当梁王入朝,景帝都派出皇帝专用的车辆到函谷关去迎接他;到了长安城,梁王和景帝兄弟俩进出皇宫、外出打猎都乘坐同一部御车。梁王还向景帝上书,要求突破规矩,在长安多住一段时间陪母亲,对此景帝也同意了。

谁知这一住就是将近半年,这可严重违背了朝廷的规矩,在汉朝的诸侯王中这是没有过的待遇。而且在居住长安期间,梁王的手下人都享受宫廷宦官的待遇,可以自由出入天子的殿门。

有一次景帝和梁王兄弟俩喝酒,当时景帝也没立太子,就开玩笑的说:“兄弟啊,等以后我不在了,把帝位传给你。”梁王虽然知道这不是认真的话,但心中很高兴;作为母亲的窦太后也很开心。只有窦婴敏锐的感觉到皇帝这个话说的过分了,直接在酒宴上就对景帝说:“天下是高祖皇帝打下的,帝位由父亲传给儿子,这是一直的规定,怎么能够传给梁王!”

这话说的有道理,但让窦太后非常不受用。老太太气愤之下,对这个自己娘家最能干的兄弟采取了一系列惩罚措施:首先是逼他辞职,然后下令他以后不得进入皇宫,甚至不允许他参加春秋两季的大型贵族朝会。窦婴的被排斥,体现了窦太后对梁王的偏私,也就更加剧了梁王的骄横。

孔子说女子与小人难养,其原因是“远则怨、近则不肖”,也就是说疏远了他不高兴、对他太好又登鼻子上脸,梁王也是这样。本已因为皇帝和太后照顾而骄横的梁王,在七国之乱中又立下大功,就真的开始对皇位有非分之想了。

恰逢此时太子被废,梁王就请母亲窦太后出面帮忙筹划,老太太想儿子总归比孙子血缘上和自己更近,就支持了这个请求。

有一次在家人聚会喝酒的时候窦太后对景帝说:“你要多带带弟弟,这样他以后也方便接手你的工作。”这话说的已经很露骨了,景帝当场实在不知道怎样应付,勉强回答了一个“好”字。

事后景帝征询大臣们的意见,袁盎(就是那位害死晁错的先生)说:“过去宋宣公不传位给儿子而传位给弟弟,因此祸乱持续了五代人。大的规矩变不得啊。”这样景帝才坚定了信念,不再提传位梁王的事情,给自己的母亲来了个消极抵抗。

梁王这边还不甘心,上书给景帝要求从自己在长安的寓所修一条道路,直通母亲窦太后居住的宫殿,这样方便母子俩交流。结果在袁盎等人的阻挠下,景帝又没有同意。

这下梁王可生气了,把所有的怒火都转向了袁盎。这家伙竟然胆大妄为的让手下人羊胜、公孙诡策划,刺杀袁盎及其他十几个说自己坏话的大臣。可叹袁先生和晁错斗了一辈子,费尽心机最后落得个这么个横死的下场,太窝囊了。

这种光天化日屠杀朝廷重臣的事情造成了朝廷上下的巨大震动,捉到刺客后,廷尉部门顺藤莫瓜查出了背后主要执行人是公孙诡和羊胜。

这时梁王又犯了个错误,他竟然将这二人藏在自己的后宫中保护起来。朝廷方面派出了十多批使者,在梁地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大搜捕,结果毫无所获。

这个时候,梁王手下的头号能臣韩安国得知消息,就进宫求见梁王,哭着说:“君主蒙受耻辱,臣子应该为他而死。大王身边没有良臣辅佐,所以才闹到这种地步。因此请赐我自杀!”

梁王奇怪的问他何至于此,韩安国继续哭着说:“大王您与皇上的关系,比起临江王(景帝的大儿子)和皇上的关系,哪一个更亲?”梁王说:“我肯定不如临江王。”韩安国说:“临江王是皇上的亲生长子、又曾是太子,却因为一句错话,就被废而改封临江王;后来又因为点小事被逼自杀。可见咱们的皇上治理天下是不会因为私情而干扰公事的。现在大王您身为诸侯却违法乱纪,皇上因为太后疼爱您的缘故,才不忍心惩办您。假若太后有一天去世了,大王还能依靠谁呢?”

听了这个话,梁王才明白了现实的危机和自己的处境,立刻命令羊胜和公孙诡自杀,并向朝廷交出了他们的尸体。

梁王以为死无对证,这样可以让自己脱掉干系。但谁都不是傻子,景帝反而因为这个行为更加怨恨梁王,安排人彻查到底。

梁王看出了兄长的愤怒,也很害怕。他想了个办法,派邹阳到长安找到王皇后的哥哥王信帮他求情。这位王皇后就是后来汉武大帝刘彻的妈妈,此时正受宠爱。果然大舅哥一讲道理,景帝的气还真的消了一些。

那这位王国舅为什么要帮助梁王呢?说起来,这里面还有点复杂的宫廷斗争。当年景帝废太子后,不让弟弟梁王接班而选择了王皇后的儿子刘彘(也就是汉武大帝),这无形中就把王皇后一党推到了窦老太后的对立面。如果现在景帝严处梁王,窦太后势必对王家更为恼火,这可不是王信要的局面,这才努力帮助梁王。

窦太后这边其实也非常担心梁王的事情。老太太怕小儿子被大儿子收拾,每天不进饮食、哭泣不止,景帝对此也很忧虑。正好大臣田叔查办完梁王的事,带着证据返回长安,景帝问:“梁王有罪吗?”田叔回答说:“犯死罪的事是有的。”景帝问:“那证据在哪里?”田叔说:“陛下就不要过问梁王的罪证了。”景帝问原因,田叔说:“有了罪证,如果不杀梁王,就削弱了法律的尊严;如果处死梁王,太后那边怎么交代呢。”

对此回答景帝非常赞同,立刻让田叔等人面见太后,告诉老太太:“这个事情梁王不知情。主持这件事的是宠臣羊胜、公孙诡,这些人都已经按国法处死了,您放心梁王没有受到任何伤害。”听了这个话,窦老太太才放下心来,景帝也松了一口气。

虽然气氛缓和了,但梁王还是决定亲自到长安向皇帝请罪。这次入京没有过去的荣耀了,只乘坐着普通的布车、带两名骑士低调进入函谷关。朝廷方面没有想到梁王的低调,依然派使臣去迎接,结果人没接到。

没如常见到小儿子,窦太后着急了,大哭大喊道:“皇帝果然杀了我儿子!”景帝也很奇怪、跟着着急。就在这时梁王来到皇宫,但他不敢进宫门、而是伏在刑具上请求皇上处分。太后和景帝这才放心,母子三人相对哭泣,至此景帝才算彻底原谅了梁王。但原谅归原谅,景帝也开始对弟弟疏远,再也不做和他乘坐同一辆车这样的亲密事情了。那个办理此案的田叔因为头脑清晰,还被景帝提升做了鲁国国相。

再后来,梁王又请求到长安居住,希望陪伴母亲,结果这次景帝不再允许。梁王为此闷闷不乐,一股火上来就去世了。

窦太后听到这个消息后,哭天喊地、不进饮食,喊道:“皇帝果然杀了我儿子!”景帝也不知该如何劝说这个老太太才好,和自己的姐姐长公主(那位阿娇的母亲,汉武帝的姑姑兼丈母娘)商议如何让老太太开心。最后决定把梁国分为五部分,把梁孝王的五个儿子全都封为诸侯王。其中刘买为梁王、刘明为济川王、刘彭离为济东王、刘定为山阳王、刘不识为济阴王;梁孝王的五个女儿也都封给汤沐邑,这样窦太后才高兴起来。


小龙人说:有个说法叫做“无情最是帝王家”,事实证明帝王家确实不能有情。普通人,家就是私的场所,有情是应该的;皇族,家是和全国政治形势分不开,有情就会废公,影响的不只是家人的利益更是国家的安危和全国官民的利益。想当年赵武灵王疼爱儿子不分轻重,结果落得自己饿死宫中、赵国由盛而衰的下场;雍正帝废黜兄弟,才能给乾隆留下十全老人的基业和大清百年的太平江山。
楼主 小龙人X  发布于 2017-09-25 21:13:48 +0800 CST  

楼主:小龙人X

字数:305256

发表时间:2016-02-02 05:0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27 08:27:52 +0800 CST

评论数:20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