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汉时关——写一写秦汉之际的那些故事

天马战争(4)
汉帝国的战争机器开始全力运转起来。为了保证军需,汉朝调用了马三万余匹,牛十万头,驴、骡、骆驼数以万计;征发街头恶少、劳改犯以及北线精锐骑兵总计六万余人,交由五十余位校尉军官统领,用来编练西征军;又调集正规军十八万人,增兵驻防张掖、酒泉至居延一带;同时征调全国七科罪人(吏有罪一,亡命二,赘婿三,贾人四,故有市籍五,父母有市籍六,大父母有籍七)负责后勤运输。除此以外,汉朝还很细心地拜两位资深牧马人为执驱校尉,准备一旦拿下大宛贰师城,就立刻让他们动手把汗血马都牵走。
经过好一个阶段的准备,这支庞大的远征军终于出发了。六万人阔步前行,在隔壁中踏出滚滚扬尘。这一次,西域小国无不为汉朝壮盛的军容所震恐,都主动开城迎接,为汉军提供粮食和饮水补给。唯有仑头国(轮台)顽固不化,不肯开城。李广利大怒,当即指挥攻城,数日而下。随后汉军将仑头屠城,给西域各国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汉军继续西进,沿途更加荒凉。为了缓解后勤压力,李广利将军队分为数股,分道进军,自主寻求补给。三万主力则一个黑虎掏心,进抵大宛都城。
大宛人一看汉军又来了,高兴坏了。依照上次的经验,他们都觉得这些黑眼珠的人不会打仗,打一次不够,这次竟又来找打——弟兄们,立功的机会到了,出城迎战哟!
大宛人哗啦啦在城门口摆开马其顿长矛阵迎战汉军。谁想,这次来的汉军与上一次那帮菜鸟完全不同,他们不仅人多势众,还装备了当时最好的强弓劲弩,火力十分强劲。汉朝的大黄弩弓力可达十石,射程最远达四百米,威力不亚于早期火绳枪。这一类武器,最喜欢的就是人员密集且机动性差的步兵方阵。
随后就是大宛人终身难忘的一幕:汉朝的飞箭像是天马流星拳一样朝自己脑门上飞来,穿透盾牌,射穿铠甲,一下子就扎进肉里,随后就是热血喷涌和钻心的疼痛……一时间大宛的方阵里充满了痛苦的哀嚎。
大宛人显然是疏于战阵好多年了,见了这种碧血横飞的场面腿肚子转筋。大宛将领一看己方阵脚松动,便赶紧下令撤退,这些新兵蛋子还是退到城墙后面比较安全。
然而,这正是汉军所希望达成的目的——这一次李广利在出征之前做足了功课,他早已摸清,大宛城虽然坚固,但主要水源都在城外,只要水源一断,城里就该喝尿度日了!
于是汉军轻车熟路地挖了条壕沟,把城里的水源给断了。这一招的确毒辣,给城里的守军造成了极大的震动。然而,恐惧和绝望虽然有时候会让人失去勇气,可有时也能增加绝望挣扎的力量——大宛的情况就不幸属于后者。在水源切断的情况下,大宛的军民依然靠着城里的几眼水井奋力抵抗了四十多天,直到汉军不知搬出了什么大杀器,把外城城墙给拱塌了,外城才宣告沦陷。
然而内城尚在,还可以支撑一些时日。这仅剩的时间虽然不足以战局,但争取一个有条件投降,还是绰绰有余的。于是大宛的贵族们偷偷召开会议,他们一致认为:大宛国弄到今天这个地步,都是国王毋寡的愚蠢所致。要不是他随便杀害外国使节,一场普通的贸易纠纷怎么会发展成亡国灭种之祸呢?所以,这种脑积水的领导留着也没有什么用了,不如送给汉朝,用他的人头换一张谈判的门票。
楼主 九丰山之兔  发布于 2016-07-26 15:16:45 +0800 CST  
天马战争(5)
大家鼓掌通过决议,宛国王毋寡的人头也就很快装到了盒子里。贵族们派出代表带着罪王的人头去见李广利,与他当面会谈。
使者说:破坏了大宛和汉朝传统友谊的,无非是国王毋寡一人。现在罪王已经伏法,且大宛人民乐意与汉朝通商,情愿将三千匹汗血宝马悉数赠予汉朝,并赔偿汉军回程路费。希望将军们能考虑我们提出的条件,停止不必要的流血。
这态度,这条件,应该说是给到位了。当然汉朝也不能马上就答应,自然要摆摆谱,以免给人留下上国急于求和的印象。
那么,若是不停火又当如何?
使者:兔子急了还咬人呢。宛虽小国,也必然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就算城破,我们也会焦土抗战,破坏一切必要设施,并毒死天马,让贵国一无所得。而且,我们派去康居国求援的使者早就出发了,没准救兵明天就会来。贵军孤军远征,恐怕不利久战吧……
商业民族就是精明啊!李广利和他的部下一商量,觉得确实是这么个理,也就没有必要矫情了,爽快地和大宛人签了合约。汉军共取走大宛马三千余匹,并主导立一个叫昧蔡的人为新大宛王。此人曾是接待过汉使的大宛外交官,对汉使态度比较友善,被认为是汉朝人民的老朋友,故而便宜了他。
一切都很顺利,汉军即将班师。然而就在他们即将启程的前夕,一群败兵跑到中军营里,向李广利报告了一个极坏的消息——有一千余分兵行进的汉军,在路过郁成王辖地时,惨遭全歼!
又是这个郁成王!
当年截杀汉使,就是这个郁成王充当了急先锋。没想到这厮还不知悔改,又造下一笔血债。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汉将王申生带着手下一千多人分道进兵,行至郁成王辖地时,军中乏食,便朝郁成王去借。郁成王是个铁杆反汉分子,自然不肯借,汉军就在郁成城下挣扎下来,摆出一副不给粮食就不走的架势。
可惜汉校尉王申生,只生了一副奸商脑子,一心只想着粮食,放松了革命的警惕性。郁成人虽然大门紧闭,却一刻也没闲着,他们派出斥候偷偷侦查汉军,发现其兵力只有一千余人,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尽出城中三千兵丁,半夜潜出城去,把城下的汉军给包圆了。除了少数几个逃出的汉卒之外,包括王申生在内的千余人全部战死。
这还了得!
李广利马上命令手下搜粟都尉桀前去讨伐。郁成王手下大概也只有三千来人马,听说汉军大部前来,也不敢抵抗,赶紧溜之大吉,跑到康居国躲风头去了。
上官桀随即追到康居。
康居国当年也是扬言要出兵援救大宛的,可汉朝真的来了,他们却一枪不敢放,乖乖把郁成王给交了出来,以求免祸。由这种表现可见,当年大宛使者和汉军谈判时说的什么“康居救兵”,估计是没影的事。
最后,上官桀派出手下四个骑兵(估计是传令兵),去康居把郁成王押回来。这四个兵中,有一个叫赵弟的特别机灵些,他左思右想,总觉得在这个郁成王身上可以做点小文章,便对其他三人讲:弟兄们,你们难道不觉得这是人生中难得的机遇么?
其余三人还懵懵懂懂:这话啥意思?
赵弟:这个郁成王,是汉朝通缉令上红桃K,就这么白白押回去,岂不是把一张大票子白白送人?
三个人还是懵懵懂懂。
赵弟干脆挑明:为啥不把这厮宰了,把人头提回去呢!军中考功吏一向只认人头不听故事,你把这颗人头提回去,斩杀敌酋的大功就是你的!
三个人这才明白过来:这倒是个好主意,可是……砍人这业务咱们传令兵不熟悉啊!
赵弟心中一声叹息:看来王侯之贵是与你们无缘了……那就我自取之吧!
他哗地抽出宝剑,将郁成王斩首,并将首级带回了中军营。战后,他真的被封为万户侯。

战争到这里基本还算圆满,汉军付出了大概千余人的代价,完成了既定的作战目标。但是,谁也没想到,这些伤亡只是这场战争伤亡总数的零头——大约六万汉军启程班师,结果活着回到玉门关的,竟然只有一万人!
难道是中途中了谁的埋伏?
答案是:没有。西域各国都为汉军的兵威所慑服,唯恐汉朝揪住他们一个不是上门找麻烦,还怎么敢对汉朝作出什么敌对行动呢?汉朝的后来的伤亡,全是非作战减员,一句话,是自己一手作出来的!司马迁给出的解释是:“军非乏食,战死不能多,而将吏贪,多不爱士卒,侵牟之,以此物故众”。
What fuck!就因为“将吏贪”,眼见着六万远征将士多数横死大漠,难道就没有一个正直之士出来管一管么?将军李广利难道就真的不闻不问么?
答案是:这个真没有。人人都只想着战后升官发财,没有人关心底层士兵的死活。他们是一群炮灰,战争一结束,就没有任何利用价值了,只能自求多福。
这是这个辉煌时代身后黑暗的阴影。

当然,尽管是虽胜尤败,但这场战争的积极意义依然十分显著——“贰师将军之东,诸所过小国闻宛破,皆使其子弟从军入献,见天子,因以为质焉。”可见,汉朝在此战之后,在西域彻底打开了局面,从此以后西域不再是匈奴一家的后花园,战略的天平已经很明显地向汉朝一边倾斜。
恰到好处地对外使用武力,有的时候就是能起到谈判几十年也无法达成的目的。
楼主 九丰山之兔  发布于 2016-07-29 14:19:17 +0800 CST  
@红红翠翠依依 2016-08-06 05:06:07
不更新了吗?
-----------------------------
外出云游中,稍后更新
楼主 九丰山之兔  发布于 2016-08-08 08:32:30 +0800 CST  
苏武牧羊(1)
汉天汉元年春,一支百余人规模的汉朝使团像一队艰苦跋涉的蚂蚁,行进在草长莺飞的广阔草原上。使团的领队是一个中国人家喻户晓的人物:苏武。他的麾下,还有张胜和常惠两位副使,斥候百余人,以及几位近年来被汉朝扣留的匈奴使者。使团的任务是看上去很简单的礼节活动——向新继位的匈奴单于贺喜。
但是,熟知苏武故事的我们都知道,这次旅行将是他们坎坷人生的开始!

汉朝和匈奴的关系这些年来时好时坏,复杂得很。自漠北之战后,匈奴受到沉重打击,消停了许多年。后来,乌维单于死,儿单于立。儿单于刻薄寡恩,内部杀伐不止,但却意外对汉朝取得了一次胜利,也就是生擒赵破奴的那一仗。可惜,儿单于来不及享受一下胜利的荣光,竟在当年秋天呜呼哀哉了。继位的是他的叔父——呴犁湖单于。
呴犁湖继位时,恰巧汉朝和大宛打得正欢,顾不上匈奴这边的事。呴犁湖就趁机搞了一次突袭,攻击了汉朝这些年来新建的防御设施,造成了数千人的伤亡。应该说也是一场不小的胜利,但是,命运这时候特别喜欢折腾匈奴人——庆功大会开了不到一年时间,呴犁湖单于的追悼会又召开了!
三年两单于,这个节奏实在是有点让人跟不上。或许是当时匈奴内部斗得有点凶,亦或是当时匈奴有传染病蔓延……反正,史书无载,我们不能确知。
随后继位的是匈奴原左大都尉且鞮侯。此人时运不济,刚上位不久,汉朝就从大宛的战争中腾出手来,正要和匈奴说道说道这两年来他们干的缺德事儿了。刘彻专门去信单于,重点谈了谈两点历史问题:
1、 我太爷爷高祖皇帝被你们冒顿老单于围困在白登,这事朕到现在还没忘呢,想想就觉得丢人!
2、 我太奶奶吕太后被你们冒顿老单于莫名写小情书调戏,这件事朕也没忘呢!
3、 朕最近读《春秋》读到一个故事:当初齐哀公因为被纪侯进谗言诽谤,惨遭周夷王烹杀。不料十代之后他的玄孙齐襄公却为报此仇把纪国给灭了。齐襄公虽然是史书上公认的混蛋,但唯独这件事,史家对他表示了赞赏。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知您意下如何?
此致敬礼
汉朝皇帝敬上
信很快被送到了单于那里,单于一看倒抽一口冷气——这是要来上门找事的节奏啊!这可如何是好……前两次匈奴是靠偷袭才赢了一两把,若是汉朝倾巢而来,再搞一次漠北之战,那就彻底玩完了!
还是低调点吧……
且鞮侯只好忍气吞声地给刘彻写回信:您是爷,我是孙子还不行么?高抬贵手饶了我吧!(我儿子,安敢望汉天子!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收到这封回信,刘彻乐了——既然都把话说成这样了,看来我也不好意思不饶你了。这样吧,我给你送张贺卡,对你的继位表示祝贺。
楼主 九丰山之兔  发布于 2016-08-09 15:03:31 +0800 CST  
苏武牧羊(2)
于是这趟送贺卡的任务就落到了苏武的头上。一行人风尘仆仆地赶了小半年的路,才终于将汉朝皇帝的祝福送到了单于的手上。但和先前预期的不同,且鞮侯单于见了汉使一行,一张驴脸拉得老长老长,虽然嘴上说这点礼节性的话,那张脸让人看了,分明就觉得是仇家见面一样。也难怪,堂堂一个单于在国书里自己承认是“儿子”,你说他心里憋得那股邪火该有多大。阿Q被人打了还知道背后骂两句呢,单于之怒,虽不敢对着皇帝当面发,甩点脸色给两个汉使看还是可以的。

不管怎么说,送信的任务算是顺利完成了。汉使在匈奴勾留几天,准备买点土特产就打道回府。岂料,就在这时候,意外的事件发生了!
那时,匈奴政局不太稳定,动荡成为一种常态。就在看似风平浪静的时候,一场政变的阴谋正在酝酿——
政变的参与者是匈奴缑王、汉降将虞常以及一干汉朝投降的伪军。缑王是匈奴昆邪王的外甥,很早早就随昆邪王一起投降了汉朝,等于是半个汉人。后来参军打仗,加入了赵破奴的部队,结果跟着赵破奴一起兵败被俘。好在匈奴看在亲戚的面子上,对他特别宽大,还封了一个王让他做。不过他早已心系汉朝,日夜想着归汉;虞常是汉朝降将,投降匈奴是被逼无奈,同样也想归汉;除此以外,还有许多随赵破奴被俘的汉朝降人也都参加了进来。这些降卒都在一个叫卫律的汉奸治下违心地当伪军,早就不想干了。对于回家的强烈渴望,让这一群地位低下的降者聚到了一起,相约放手一搏。
政变的核心目标不是单于,而是那个汉奸卫律。这个卫律原来与汉朝协律校尉李延年混的挺熟,是个经验丰富的政治投机分子。因为李延年的关系,他得到了一次出使匈奴的机会。不料辛辛苦苦出了一趟差,刚回到城门口就听说后台老板李延年因为犯淫乱罪被满门抄斩的消息。还好这小子反应快,没敢回家,扭头就朝匈奴跑,凭着出差时积累的一点人脉,到匈奴谋了个差事。
既然换了工作,自然要格外卖力一点,卫律就常常给单于出谋划策对抗汉朝。匈奴这两次袭击汉朝得手,其中都有卫律的功劳。单于也给了卫律相应的回报——提拔他做丁灵王,专门管理匈奴境内的汉朝降人。
如此,卫律就成了一个铁杆汉奸。汉朝当然也把他视作眼中钉,必除之而后快。
现在,虞常等人主动挑起了这锄奸的重任。计划是这样的:单于过些日子要外出打猎,趁着大营空虚的有利时机,他们就举事,活捉卫汉奸和单于的老婆(阏氏),随后迅将他们劫回汉朝。这样看在有立功表现的份上,汉朝应该就不会追究他们当年投降的罪过。
为了确保汉朝能接纳他们,虞常在发动兵变前,特意悄悄来到汉朝使团,将政变的计划告诉了副使张胜,并且还拍着胸脯说: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张胜过去就与虞常相识,见老朋友急于立功归汉,自然不好反对,再加上他暗中打起小算盘,想着倘若事成便可居功其中,于是就点头默许了。这样,汉朝使团就在不知不觉中,牵扯进了这次政变中。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像虞常这样举事之前就到处下请帖、发通知,自然难免走漏风声。果然,在政变集团中有一个胆小鬼,左思右想觉得事情不妥,便在起事的前夜朝匈奴人告发了这件事。此时单于大队已经不在营中,唯有阏氏和单于的子弟尚在。这些匈奴的贵族可不像汉朝那群少爷羔子,听说有变就立刻抄家伙,把汉降人的营帐团团围住。降卒们在仓促间与之发生激战,力尽不敌,包括缑王在内的七十余人悉数战死。
但虞常却被生擒!
楼主 九丰山之兔  发布于 2016-08-11 21:58:20 +0800 CST  
苏武牧羊(3)
听说了虞常被活捉的消息,张胜感觉天都塌了一半。他当初答应虞常起事的时候并没有向组织上及时汇报,现在眼看事情败露,自己一个人抗不了这责任,这时候他才想起来应该依靠组织。于是张胜召集会议,将自己的所作所为和盘托出。
一时间使团各领导都觉得五雷轰顶一般。沉默了半晌,正使苏武开口了:既然事已至此,使团必遭殃及。我是使团一把手,自然难逃一死。但若是死在匈奴刀下,不仅有辱外交使命,更有辱国体,是“重负国”,虽死有余辜,还不如自行了断,落得死后清净。
说罢,苏武就拔刀欲自戕。
一旁的张胜、常惠赶紧抢上去抱住苏武,花了好大的力气才夺下短刀。苏武是个刚烈的汉子,说要自杀绝不是做戏的。但是,在场的每个人心里都清楚,苏武死于事无补,此时最该抹脖子的应该是张胜,若是他死了,政变的案子求牵连不到其他汉使了。
可惜张胜只是个投机取巧之徒,抹脖子这种事是绝对不敢做的,而苏武、常惠都是光明磊落的汉子,不是诡诈小人,做不出杀人灭口的事来。
于是三个汉使就在帐中枯坐,等待匈奴前来抓捕。匈奴人并没有让他们等太久,很快就气势汹汹地来了。他们将汉使团圈禁起来,一个个提审,希望得到有价值的口供。
作为使团的领导,苏武自然是最先被问话的。负责提审的是大汉奸卫律,他趾高气昂地来到汉使帐中——姓苏的,跟我走一趟吧!
走?是要走的,但不是跟你走!苏武冷笑一下,突然拔出腰刀朝自己脖子刺去,一下子就在颈动脉上扎了个口子,登时血流如注。在鲜血喷涌之际,他留下一句掷地有声的话:
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这句话,既是说给自己的部下听的,也是说给像卫律这样的无耻之徒听的。苏武希望自己的死成为一种榜样,一种震慑,他要让在场的所有人知道,人之所欲应该有胜于生者——汉使不可辱,汉朝不可辱!
果然,卫律被这鲜血淋漓的场面吓得不轻。他赶紧叫来了匈奴土郎中,用匈奴人的办法,在地上挖一大坑,烤上火,将伤者放入其中。苏武此时陷入失血性休克中,这样的处理大概有助于他保持体温。总之经过了大半天的折腾,他终于缓过来了。
匈奴上层听说了苏武的事,都为其气概所折服。这些经常在马背上玩刀的人心里都很清楚这一刀的分量——寻常人抹脖子十几刀都只能割在皮上,而他一刀就破了动脉,这是何等勇气和决心——这样的人不好对付!
于是匈奴方面暂时放过苏武,改从张胜这里突破。因为根据虞常的供词,张胜是唯一确定和这事儿有牵连的汉使。于是卫律将张胜拉到刑场上,当着他的面把老朋友虞常一刀咔嚓了,随后把血淋淋的屠刀驾到张胜脖子上,道:汉使张胜参与谋杀单于近臣,依法当判处死刑!但我们匈奴从两国关系考虑,给你一条宽大政策——只要肯投降,就可免一死!
张胜本就是个投机分子,不是革命烈士。他一闻到刀上虞常鲜血的味道,腿早就软了,那还能有什么气节,当即扣头如捣蒜,表示愿意臣服,随后叽里咕噜把自己和虞常的密谋像倒豆子一样全部交代了。如此,匈奴人也就基本清楚了,汉使团并没有真正卷入这场叛乱中,所谓的里应外合不过是张胜的个人行为而已。
但是,事已至此,放走汉使是不可能的,单于倒是很有兴趣想要试试招降苏武——策反一两个软骨头不算稀奇,若是能让像苏武这样铁骨铮铮的汉子降服,那才是外交战线的重大胜利!
楼主 九丰山之兔  发布于 2016-08-15 21:39:33 +0800 CST  
苏武牧羊(4)
于是,卫律又把苏武带到帐中,声色俱厉地说:张胜已经招了,你也逃不了干系!副使有罪,你自然应当连坐!说罢,卫律拔出佩剑,作出要砍杀苏武的姿态。
苏武轻蔑地看着卫律,一动也不动——说来也好笑,当初我苏武自己寻死你们不让,现在倒拿死来吓唬我,没听说过那句民不畏死的至理名言么?白痴!
卫律一看苏武毫不畏惧的样子,很尴尬,只好改了一副面孔,和颜悦色地说:苏君,你不要太固执,听我一言……
随后,卫律不厌其烦地掰着手指头,把他投降匈奴后单于赏了他多少牧场、牛羊、奴仆、美女,以及封了他多少顶戴花翎,整个拉了个清单给苏武听,那意思就是——只要苏君肯投降,太君重重有赏!
苏武保持沉默,一言不发。
卫律没看懂苏武的沉默,竟以为他犹豫了,动摇了,赶紧添油加醋道:苏兄若不嫌弃,我们可以结拜兄弟嘛!今后有兄弟我罩着你,何愁在匈奴混不开?你可别不听我劝,要不然到了明天……恐怕就见不到兄弟我了!
我呸!
苏武被这一番话恶心到家了,本来想保持沉默到死的,看来现在不骂人是不行了!于是他指着卫律的鼻子火力全开: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叛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我他妈跟你结拜个毛兄弟!况且单于信任你,让你当个官,你不好好公平公正办案,还妄图在汉匈之间挑起事端,你以为这是什么好玩的事么?昔者,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悬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这么多活生生血淋淋的例子摆在你眼前,难道你还要让匈奴成为下一个吗?
你……卫律被气得一句话说不出来——真是没见过这么嚣张的汉使,知道的他是当俘虏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来下战书的呢!好吧,既然你这么不配合,那就怪不得我下黑手了!于是卫律将苏武的审讯情况一五一十添油加醋地给报给了单于。
岂料单于也是个性情古怪的家伙,越是态度嚣张的汉使越是能激起他变态的乐趣,他总觉得要想方设法把苏武降服,才能显示大匈奴的浩浩国威。
于是匈奴人就把苏武扔进一个露天的大地窖里,断绝饮食供应,准备饿他几天看他意志是不是还那么坚定。
结果,苏武在困境中展现了惊人的生存能力,就像是《荒野求生》中的贝爷一样,他饿了就啃食毛毯上的羊毛,渴了就捧一把雪吞,总之无论匈奴人怎么折磨他,他都不说一句软话,哪怕是最后饿得只能躺地上哼哼……反正,苏武早已做好的赴死的准备,不同的只是死的方式而已。
就这样好多天过去了,匈奴人看苏武完全没有服软的迹象,知道短时间内让这汉子折服是不可能的事,只能放弃了这种尝试。不过单于认为,纵然是苏武意志坚如磐石,但漫长的时间会像流水一样把他一点点磨圆——就把他放到贝加尔湖边上放羊吧!一直放到公羊能挤奶,再让他回来。
楼主 九丰山之兔  发布于 2016-08-17 20:57:10 +0800 CST  
苏武牧羊(5)
于是苏武就被远远地放逐了,和他一样不愿意投降匈奴的汉朝使节(如常惠等),也遭受了同样的待遇。这一去就是十九年时间,每当想起这一段故事,我脑海中总是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小时候学校里教的那首学堂乐歌: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苏武留胡节不辱!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这首曲调低沉凝重的乐歌今天恐怕已经很少有人再会想起来了,然而我却清楚地记得,当年唱它的时候,每逢唱到“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这一句,总有一种莫名的热血沸腾的感觉。但其实细想一下,这事挺奇怪的——像苏武这样一介汉使,并没有像卫青霍去病那样横行漠北,就是孤独地持节放牧十九年,何以让匈奴拜服汉朝的德威呢?
一开始,我以为这无非就是忠诚和信念的力量,但久而久之却又发现事实远不止于此——汉朝并非只有一个苏武,和亲的公主,被俘的汉卒,遭掳的百姓,还有像张骞苏武这样被扣留的汉使,他们的命运其实都与苏武类似。虽然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像苏武这样忠贞不二,但这其中大多数人,即便是表面上降服,内心也从来不曾认同过匈奴。要不然,张骞就不会在匈奴娶妻生子十年后,依然不忘使命;虞常等降卒也不会冒着杀头的危险起事叛乱;还有汉将赵破奴,若是真心投降,他最终也不会再寻机跑回汉朝了……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那么,是什么力量在这些沦落敌营的人心中刻下了汉的印记呢?
我的答案是:文化的力量。
汉之德威,不仅在于金戈铁马,更在于这一股强大的看不见的力量。就如同今天的美国人,倘不幸被索马里海盗捉去,就算是海盗给他一个酋长当当,你说他真的愿意心甘情愿地在索马里过一辈子吗?当然不能!在野蛮和文明之间,人类都会不约而同地选择文明,这似乎是一种本能。
所以,一个国家若想拥有在这个世界上呼风唤雨的能力,仅凭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不然纳粹德国和苏联的也不会败亡。国家间的竞争,大打出手只是开始,随之而来的就是文明的较量——谁能持续创造丰富而先进的文化,谁就能笑到最后。这就是为什么像匈奴这样的彪悍的民族现在再也找不到了,而看上去温文尔雅的汉朝子孙,今天却依然生生不息。战场上的失败,甚至于亡国都不是最可怕的,因为总会有翻盘的机会,但是一旦输掉了文化之战,一切将万劫不复。
如此,我们方能理解为什么匈奴“心惊胆碎共服汉德威”了,他们从不曾屈服于汉朝的无力,但大汉的文明之光,让其无力抗拒。
楼主 九丰山之兔  发布于 2016-08-21 21:30:19 +0800 CST  
李陵之败(1)

天汉二年夏,一支万把人的残兵败将出现在汉帝国西部的玉门关前。这是贰师将军李广利的部队,几个月前,他带着雄赳赳气昂昂的三万铁骑飞马出关,去征讨盘踞在天山的匈奴右贤王部。但让人遗憾的是,这位军事才能并不出众的将军又一次遭到了惨败。
战斗的经过是这样滴——
刚开始,李广利尝试着学习卫青等名将的战术,快速推进,大胆穿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右贤王部。匈奴人猝不及防,被打得大败亏输。一仗下来,汉兵共斩首万余级,取得了一个不亚于卫青的大胜利。
但是,李广利学卫青的本事,似乎只学了一半——闪电突袭的功夫有了长进,但快速回防的招数却一点也没学。也不知道是他得胜之后得意忘形放松了警惕,还是抢夺的战利品太多拖慢了行军速度,反正归途才走了多一半,李广利只看见黑压压的匈奴骑兵突然间从四面八方将汉军团团围住。仓皇间汉军结成方圆之阵应敌。匈奴人见汉军装备精良,自度一时间轻取不得,便采取了围而不打的策略,想等汉军把箭矢和粮食都耗尽了,再一举拿下。
两军这一耗就是好几天,匈奴日夜袭扰,汉军死伤惨重。等到数日之后,汉军不仅粮草耗尽,连兵员也损失极大,再不突围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关键时刻,一个年轻的代理司马站了出来。其人名叫赵充国,陇西人,在军中以勇敢善战著称。他被赋予了一个极度危险的使命——带领百人突击敢死队为全军先导,替主力部队撕开匈奴的包围圈。
赵充国头也不回地领命而去。这一战,他身先士卒,率领敢死队在匈奴军阵中左冲右突,身披二十余创,终于为主力部队杀开一条血路。而贰师将军李广利,则很不体面地带着本部残余的士卒,灰溜溜地跟随赵充国的步伐逃出生天。
这一战,汉军损失了百分之六七十的兵力,远超过先前所取得的斩首过万的战绩,因而是一场不折不扣的败仗。战后,刘彻气得一句话不说,把小舅子李广利晾在一边不加理睬,只在行宫中高调召见了突围有功的赵充国,亲自探看了赵将军的伤口,嗟叹之,并拜其为中郎将。这也算是甩在李广利脸上的一记响亮耳光。
然而,纵是如此也于事无补,汉朝的脸面算是丢尽了!自从卫、霍去世之后,汉军已经连续三次败于匈奴,水平已经退化得竟和国足差不多了!而越是这样,刘彻就越想一个输红了眼的赌徒,着急上火地想要找补回来。他立即命令公孙敖和路博得两将领兵出塞,寻机报复匈奴。可惜匈奴人早已经学乖了,不会在原地等着你来寻仇,两位汉将最终都无功而返。
刘彻心中的不甘与日俱增,他咬着牙熬过了夏天,好容易等到秋高气爽粮食收完的时候,便又思谋着进攻。主帅依然是李广利——这可见上了年纪的刘彻在用人上有多固执——但是在其他将佐的任用上,刘彻还愿意启用一些新人,比如:一位叫李陵的青年将领就进入了他的视野。
这个李陵不是别人,正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当年李广因为迷失方向,在漠北之战中畏罪自杀。其子李敢,为这件事找卫青理论,一怒之下将卫青打伤,结果也被霍去病一箭射死。对这父子二人的死,刘彻虽没有责罚卫、霍二将,但心中一定是有些愧疚的,所以对李陵的培养就格外用心,年纪轻轻就提拔为将。可以想见,若李陵能在战场上立下战功的话,那他一定会飞黄腾达,续写飞将军的辉煌。
楼主 九丰山之兔  发布于 2016-08-24 21:47:20 +0800 CST  

楼主:九丰山之兔

字数:764299

发表时间:2013-04-17 06:2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8-26 12:03:03 +0800 CST

评论数:627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