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视角看孔子的历史贡献

儒学不能再像无边无际的大榕树,而应该像椰子树,坚固的根,高高清晰的树干,寥寥无几的束缚(枝叶),硕大灿烂的果实(修身、齐家、立业---一句话实现‘个体价值’)。
楼主 昆仑寓者  发布于 2016-03-27 21:58:39 +0800 CST  
一次,凯恩斯和一个朋友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度假,他们让一群当地小孩为他们擦皮鞋。凯恩斯付的钱太少,气得小孩们向他们扔石头。他的朋友建议他多给点钱了事,而凯恩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回答道:“我不会贬抑货币的价值。”

他的墓志铭 :朋友,千万不要为我哭泣。因为,往后我将永远不必再辛劳。


========================================

个人主义者不会幸福
楼主 昆仑寓者  发布于 2016-03-28 09:04:19 +0800 CST  
修养最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庄子
楼主 昆仑寓者  发布于 2016-03-29 21:10:34 +0800 CST  

有人说,没有人改造,树木依旧苍建,树林依旧宏伟。因为对儿童的严格教育是没有必要的,甚至是侵犯人权的。

但是他们没有看到,没有人类的改造,就没有今天的大米,小麦。大多数人就要饿肚子。

我们是要战胜自然,那么首要的就是改造人的自然性。

================================================================

对儿童的严格教育是侵犯人权的。


必须承认,人首先得特性是自然性,必须适应残酷的自然法则。教育是社会自身的责任
楼主 昆仑寓者  发布于 2016-03-29 22:29:35 +0800 CST  
《性本善,还是性恶,道德应该撇弃‘道’和‘德’》


第一:性善论,性恶论全是古来圣贤别有用心得胡扯。

在我国哲学史上,大多数时间,大多数圣贤持‘性善论’。而在西方史上,大多却持‘性恶论’。实际上,无论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都是一个悖论。

在我国历史上,性善论基本由孟子提出,孟子完善了儒学,使儒学成为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性善论是其仁义思想的基础,因为性本善而发展出仁义,再发展出格物致知,再发展出致良知,最终是知行合一。这就是说,儒学关于‘德’的一整套发展都是建立在‘性本善’这一论点基础上的。才有万物都有良知,知道了良知,行动上也要如此,最后以良知为行动基础。

西方基督教以性本恶衍生出原罪思想,西方宗教思想是以上帝为根,以原罪为干,以十戒为枝叶。性恶论直接就引导出原罪思想。

所以我说,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持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没有一点意义。古来圣贤全是在别有用心的‘胡扯’。就如同讨论天道一样,中国人讨论了一千年,也讨论不出个所以然。

性善和性恶仅仅是一个定义,是为了达到各自的哲学目的而假定。二十一世纪的人们在游迷于性善论或性恶论的争端中,是极为不智的。他只是一个规定,好比宗教说,上帝是一切主宰;佛法无边。

第二:道德已经撇弃‘道’。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上,以儒家道德为主体道德。而这个儒家道德,头一千年都在探讨一个“道”字,后一千年都在探讨一个“德”字。

道,即世界万物的自然规律,在中国隋以前,研究这个道,是儒家的前沿科学。因为儒家不像宗教,可以在最“根”论点上,以万能上帝来搪塞。所谓‘神奇之化易,仁义之功难’---东晋。指 宗教靠神鬼,迷信容易被人信。儒学是一个‘理性’的社会学科,所以研究天道,成了它的终极目标,也是解释道德最根本的基础。

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这不用说,现在人都知道,这是一个谬论。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早就不再提天人合一,只是当代人儒学底子差,有附庸风雅,从几千年前抓一个残根剩草,拿来炫耀。

早在汉末三国,天人合一、谶纬之学作为儒学的高端基础就已经不攻自倒。所谓人在做,天在看,恶有恶报。在动乱时期就没人信了。这时候社会上需要一种新的理论支持儒学,人们就把黄老的“道”引入,做儒家的根本。认为天道有自体的规律,与人无关,人努力适应自然(道)规律才能成功。道在魏晋引入儒学,简单来说是王肃的功劳。其实在这之前已有很多学者提出,只是他名气最大,推广最深远,他是司马昭的老丈人。

当王肃把老子的“道”引为儒学的根,这样就使后来学者大面积的探讨这个“道”的意义。自然(道)到底是怎么个规律。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学说——玄学。

玄学是一种狭义上的学说,它仍然算是对儒学的补充,不独立于儒学之外。其实质就是在探讨、说明这个“道”字。其实这个“道”字在今天的科学家加哲学家,都不能搞清是什么东西。当然在一千七百年前的古人看来,那自然是玄之又玄。
楼主 昆仑寓者  发布于 2016-04-02 16:23:00 +0800 CST  
道德还要撇弃‘德’。

‘德’作为学术‘术语’指:人的本性。

探讨了几百年,也探讨不出所以然,直到隋朝的文中子以后,基本忽略“道”字,不再谈道。什么天人合一啦,就不再被主流的儒家学者所探讨。再喊天人合一的人,只是儒家中的骗子。当然也有人简单思考一下‘老天’,如张载。

这时候的理论方向,被引到了“德”上。从此以后的一千年中,直到现在,儒学讨论的核心问题,是这个“德”。把“德”神圣化,穷理尽性。

在研究德的过程中,性本善被拿来当做所有理论的理论基础,以性本善衍生出人们的基本美德。人们的基本美德就是仁义,格物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现在是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为什么?朱熹曰: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如果把朱熹这句之前一个‘限制词’。马上就豁然开朗了----万物性本善,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

古人是知道这个意思的。所以王明阳跑去‘格’了好几天竹子。他当然什么也格不出来。所以他‘格物致知’改成了‘致良知’---只有‘人心’是性本善的。

所谓美德,没有‘天理’的美德,不管是基督教道德,佛教道德,伊斯兰道德,还是儒家道德,他都是发展于社会现实。这个我在《独一无二的魅力中国》早就说过。

其实,游牧民族,农耕民族,沿海的商业民族各有各的信仰,如果没有农耕社会就不会有儒学的产生。当然现在在新的商业社会形势下,儒学必须要再适应。

在游牧社会里,他们的宗教有非常适应他们的特点。比如说,兄长死了,他的妻子将嫁与他的弟弟。在游牧民族中,财富和生活资料就是牛马,这些东西是可以被轻易带走的。假如哥哥的妻子带上儿女和牛马嫁人,在辽阔的大草原上,东到韩国,西到莫斯科,你去哪里找他们。新的男主人是否把哥哥的儿女遗弃,谁又能知道?所以,兄终弟及保证了家族的健康生存和财产的不被分化。所以,自远古以来直到清初,孝庄太后嫁多尔衮,游牧民族这一特点是被他们的宗教道德所允许。

而在农耕社会里,生活资料主要就是农田,当哥哥死后,农田没有长腿,不能走,亲族们看住这个寡妇不再嫁,他儿女的田地就会完整的保留下来,儿子长大后直接继承这份田地。所以农耕民族保证了家族财富,不流失,保证了家族弱者的利益。

在沿海商业社会,人们忙忙碌碌,游走于各地寻找财富,但大多数人最终是碌碌无为,他们没有给儿女留下什么财富。当他们死后,他们大多剩下一个简陋的小木屋,和一叶小舟。经不起风雨的小木屋根本算不得是财富,而这一叶小舟,只要去山上砍一棵大树,就是一艘小船。所以商业社会里,父亲没有给儿女留下什么,而且流动性很大,他对儿子的关怀也不够。所以在基督的教育里,父子观念非常淡薄,像在路德的新教教义里,宣扬放弃父母,放弃儿女,放弃妻子,只相信上帝即可。人可以大胆的去办任何事,只要最终真诚忏悔了,上帝还会原谅你。——顺便说一下,他最后把放弃妻子这句话删除了,因为他自己想结婚。

所以在这个社会里是遵守道德的(夫为妇纲),在另一个社会就变为违反道德。社会不同,时代不同,甚至地点不同。所遵守的道德有微差。
楼主 昆仑寓者  发布于 2016-04-03 18:13:20 +0800 CST  
中国的二十四史由从汉到清的封建社会的人来写,由于农耕型的社会模式几乎一成不变,使中国二十四史成为研究“人与人”关系的专著,它不研究社会。

中国最缺乏的是社会学“专著”,在农耕社会转向商业社会的社会巨变中,人们对这个社会越来越陌生。今天人们奋斗的主战场已经不是家里的一亩三分地,而是在社会之中,股市、房产、资源成为主战场。

人们常说资源就这么一点,挖完就没了。可是我们初中地理对资源的定义不是这样的。新的能源会不断出现,将来水可以被分离成氢和氧。所以一味追求能源股的后果就可想而知了。中石油在股市第一天的表现就是中国史不研究社会的明证。这和它七年之前在纽约、香港上市时迥然不同。


《第七章 短期的成功或许靠政策,长期的的繁荣一定是靠教育》

(三)中国教育中最大的缺陷


现在的社会养了大比例的不劳动的少年和老年,表面看是科技的力量,而其实又何止不是教育的力量。未来,解决劳动人口不足的问题,仅仅靠增加生育则见效太慢,而见效快的是增加劳动力效益。
有人说,一个人买火车票,卖粮,盖房子,装修,记账,打工,开公司,上“三险一金”,去香港打酱油……小到超市购物,大到买房置业,每个人每天都在作出经济决策。

现在社会上有一些现象,比如说,前几天我在网上看新闻,说中国年轻人平均跳槽时间缩短到一年半,甚至比桀骜不驯的美国人还要短。他们走到社会中往往受一点小气,就对单位有怨言,想跳槽。可是他们却不知道,换了另外一个工作环境,说不定更受气。社会上的公司都是一样的,他只有改变自己的心态。

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中地位排第一,如果他有个姐姐或弟弟,总算家里还有‘同级干部’。他们没有学会妥协,认为别人就应该照顾她。所以走到社会上,或者在交朋友当中,不要说让他们稍吃点亏,即便是只要求公平的对待对方,他们甚至都会受不了。想必这就是现在社会出现这么多‘闪离’、‘啃老’的深层原因。

中国最缺乏的是社会学“专著”,在农耕社会转向商业社会的社会巨变中,人们对这个社会越来越陌生。今天人们奋斗的主战场已经不是家里的一亩三分地,而是在社会之中,商场、股市、房产、资源成为主战场。

中石油上市第一天的疯狂上涨,这和他在美国上市的表现‘判若两股’,正是国人不清楚经济学证明。

有人会说,十几年后等你未富先老,还怎么说是历史的必然?我认为,短期的成功靠政策,长期的繁荣靠教育。随着人口文化水平的提高,人口红利说会不攻自破。

中国的儒学以一条发展的暗线,便是经学致用。孔子当年讲的并不是道德,而是利用知识如何正确的做事情。要知道孔子教的六艺中,既有射箭,也有驾车。颜氏家训开篇明了,“学贵于用”!!!

那么。在我国社会中什么是最需要用的学问,很显然是经济学。笔者认为,可以把高中课本的地理和植物压缩到初中去,而应该在高中加入普通经济学。

一个大学生,不管他是法律专业的高材生,还是IT行业的高材生,还是医学专业的高材生,在国家不包分配的情况下,自由选择职业完全靠个人的经济眼光和社会认知。不管他是什么样的专业人才,都需要懂得最基本的经济社会学知识。

一个大学生在他大学毕业以后,五年里很难成为社会的付出者,他挣得那点工资还不够他消费。很浅显的经济道理,却需要一次次的社会失败来填充。



我敢用人头保证,将《普通经济学》纳入高中教科书:

可以使‘新人’五年的迷茫期缩短为两年,等于每年增加了上千万的‘劳动人口’!!!!!!!!!
==========================================


我敢用人头保证,将《普通经济学》纳入高中教科书:

可以使‘新人’五年的迷茫期缩短为两年,等于每年增加了上千万的‘劳动人口’!!!!!!!!!
楼主 昆仑寓者  发布于 2016-04-09 19:07:06 +0800 CST  
法新社4月20日文章,原题:奥巴马访亚洲,中国如影随形

奥巴马总统下周亚洲之行将不会访问中国,但在地区争端趋于复杂及对美国政策产生怀疑之际,奥巴马到哪里,中国庞大的影子就笼罩在哪里。
楼主 昆仑寓者  发布于 2016-04-11 22:53:36 +0800 CST  
《道藏》,指道教书籍的总称,包括周秦以下道家子书及六朝以来道教经典。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 闽中 有习左道者,谓之明教。亦有明教经,甚多刻版摹印,妄取道藏中校定官名衔赘其后。

=============================================

原来旁门左道 指 道家
楼主 昆仑寓者  发布于 2016-04-14 10:34:57 +0800 CST  
11日一份关于美国政府高层人士买春的资料被一美国律师席布莱(Montgomery Blair Sibley)公诸于世。其中涉案机关多达174家包括美国联邦调查局、国税局、国务院、商务部、海岸警卫队和日本大使馆等。
楼主 昆仑寓者  发布于 2016-04-14 19:58:55 +0800 CST  
国古代文化儒道相溶,道家服从自然,也不能完全无视社会规律。

道家经典《管子》曰:‘礼义廉耻,是谓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楼主 昆仑寓者  发布于 2016-04-15 10:29:55 +0800 CST  
短期的成功或许靠政策,长期的的繁荣一定是靠教育.

在中国的小农社会中,人们虽然很贫苦,但是固态的生活模式使人们享有大量的休闲时间,比如在中原地区,整个冬天几乎是不劳作的,这样使中国的社会支持了主动学习的理念。

而在西方社会,很早便进入了商业社会,手工业和小生意成为主导,或许他们的生活水平更高,但是他们却比真正的农民要忙得多。一百年前,西方的工人一天还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因此西方形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

东西方各自由此形成了儒家文化和个人主义,他们又把这种各自的学习模式理论化。很少人能发现儒家大学者的经典书目中,往往第一篇都是关于学习的。《论语》的第一篇为《学而》,《荀子》的开篇为《劝学》,汉朝儒学经典《潜夫论》开篇也是学习,《孟子》的开篇不是学习,更多的是因为《孟子》是孟子死后由他的学生编著的。这使得中国主动学习成为文化的主流。

西方的个人主义要求人们自由放达,更适应商业社会的流动,而在学习上采取被动学习。应该说在最近的五百年中,西方的学习方法或许更加优秀。

这里的典型就是爱迪生,他七岁就辍学了,但是这不代表他就不学习了,严峻的生活迫使他努力自学。你在社会中只要想成为有作为的人,就必须主动去学习,他们学习的东西更加实际,更加贴切生活。

但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全球化的成果显现,在西方富裕商业国家中,人们也出现了大量的休闲时间,而如何应用不浪费这些休闲时间,是西方个人主义最麻烦的事。

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由于有了更多的休闲时间,美国的个人主义泛滥下, 催生了新一代的嬉皮士,他们追求享乐,但是我们惊奇地发现,二十年以后,这群嬉皮士为美国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经济社会。原因就是当他们步入成年,无情的社会会逼迫他们学会自律,主动学习。他们从端盘子、服务员、销售员做起,在八九十年代成为白领,为国家和自家创造了极大的财富。

欧美的意识形态上也出现新的情况,在公平、自由的意识形态中,大批英国人从英

格兰、爱尔兰游到美洲、澳大利亚,打拼事业。美国人大批大批的走向西部淘金,又大批大批的从西部返回东部大城市上班。

那是英国加爱尔兰才5百万人,却在每个大洲都有土地,那是的意识形态就是自由、自由再自由,探险、探险再探险!!为了财富飞吧。

但是,二战以后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大发展,欧美也出现了人们在一个城市生活几十

年, 在一个公司工作十几年的新状况。人民也需要一定的‘稳定’。那么‘稳定’的意识形态基础是什么。修身,齐家!立业!

人们有了大量业余和休闲时间,还有一定的财产。由于宗教和所谓的自由,是不讲读书的,不讲修身和理想。所以,更常见的是人们彻夜的狂欢,缺乏生命价值,缺乏理想,缺乏高尚的情操。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管六十年代的青年叫毁掉的一代。吸食毒品。

人们有了大量业余和休闲时间,还有一定的生活物资。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不再是‘自由’。而是‘学习’和‘理想’。

当西方的有识之士看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认定儒学要取代宗教。
美国梦就是一个不违法的发财梦,在人生观上看来就是一个畸形的梦。




而随着人们拥有更多的时间,这种社会模式变得非常难以成功,2008年和奥巴马竞选总统的一位竞选者便说出了大实话,现在的青年再想从端盘子端碗开始成为白领,已经成为了不可能的事情。





在人们拥有大量的休闲时光的时候,儒学的主动教育展现出辉煌的优势。儒学甚至把教育排在治国理念的核心地位。当冉有问孔子如何治国时,孔子曰:富之,教之!

原来社会的治理核心理念就这么简单 !

现在的青年如果不在学校生涯主动学习,他将来成为一个白领的机率就太低了。

前两天网上流传着一段很长的视频,是丹麦人拍摄的,他对比了一个丹麦的初三班和中国东北哈尔滨的一个初三班的具体比较,分为数学、语文和创造力。比较的结果:中国孩子不仅在语文数学上远超丹麦孩子,甚至在创造力上也远超对方。这令欧洲教育家震惊,迷惑。

但是这个丹麦班的一位女教师却轻描淡写的说:“这很正常,因为创造力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的!”

人们都讥笑于中国人很少获得诺贝尔奖,但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一下,现在的诺贝尔物理、化学奖项一般颁发给六七十岁的人,几乎给的是盖棺论定的荣誉。想一想,这些人的大学时光一般是在五六十年代,这一时期在中国正是初中生被认定为知识分子的年代。单单比这一批人,中国拿什么跟人家比。那个年代,中国的教育水平是什么样的,恐怕人人心中都有低。中国人在诺贝尔奖项能否遍地开花,还要等到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成为诺贝尔奖获奖的主力,才可以盖棺论定。

美国的一项最新研究,公元2000年以后出生的人的平均寿命可能是160岁。

我认为这是很有可能的,因为100年前出生的人平均寿命不到40岁,他们死的时候哪能想到,他们的儿孙大多能活到7、80岁。我们的儿女的寿命比我们长一倍,是很正常的事。


所以现在的父母们更应该督导孩子们努力学习。如果孩子们在10--20岁之间不努力学习10年,很可能会迎来140年的窘迫生涯。

太漫长,太恐怖 !

在我看来,主动学习有很大优势,这也成为儒学重新兴起的最大基石。但是主动学习也不是没有缺点,主动学习最大的缺点就是,2015的高中课本,大学课本或许是1995年的教育专家编订的,二十年过去了,这其中有很多的不符合实际的地方。

主动学习最大的缺点虽然不是方向性的,但是危害也很大。你现在学的东西很多都是前人编写的,有很多不符合实际的东西,以至于效能低下。
楼主 昆仑寓者  发布于 2016-04-15 14:02:09 +0800 CST  


当一心逐鹿中原的我们,从马上摔落时,才惊醒----自己才是那只 鹿


----------- 炒股心得
楼主 昆仑寓者  发布于 2016-04-17 19:41:56 +0800 CST  
伴随中国城市化的急行军,作为中国文化基石的乡村以无度的节奏消失。而中国数千年文明的祖传传统和历史也随之消失。据天津大学的一份研究显示,2000年,中国还有370万个乡村。2010年,中国乡村数量削减到约260万个。乡村以每天300个的速度消亡。

中国的现代化和物质主义竞赛导致国家陷入“精神与道德的危机”。他表示:“在古老的农村社会,我们拥有以家庭和紧密关系网为支撑的道德价值观。这一切都被清除。我们文化的基因在乡村。乡村被摧毁,中国人就不再是中国人了。”
=================================================================
首先,儒学要有危机感,其枝叶(三纲五常等等)一直是伴生于农耕社会。在农耕社会即将完成其历史生命的时刻,儒学遇到其从未有过的生存危机,再不发出新枝,也有伴它西去的可能。


其次,不要用‘中国人就不再是中国人了’来吓唬我们。
以前我们中国人也是猴子,在夏朝我们也是‘游牧民族’。什么能增进‘人的权益’什么就是好的。
楼主 昆仑寓者  发布于 2016-04-17 21:50:51 +0800 CST  
儒学最新高峰http://bbs.tianya.cn/post-666-31410-1.shtml

儒学批判http://bbs.tianya.cn/post-666-30198-1.shtml

性本善,还是性恶,道德应该撇弃‘道’和‘德’
http://bbs.tianya.cn/post-666-32219-1.shtml

儒家第一次‘方向性’改革,及其对现实意义
http://bbs.tianya.cn/post-666-31831-1.shtml

独一无二的魅力中国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996748-1.shtml


南北朝之后,东方与西方分道扬镳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1178245-1.shtml


昆仑寓者 新儒家当之无愧
楼主 昆仑寓者  发布于 2016-04-22 19:28:08 +0800 CST  
《西方自由式社会必定与宗教媾和》


西方社会在今天还是以自由为主。公正也讲,但要往后靠一靠。现今女王、天皇的存在,只有一个社会意义:世界原本不公平,人民必须承受。

恐怕很少有中国人知道,除了美国,西方总统制国家虽然没有国王,却还又真正的贵族存在。德国人恩斯特·奥古斯特是汉诺威亲王,他的头衔已不被政府承认,却还是被民间广泛认可。1987年恩斯特·奥古斯特的父亲去世,他继承了家族遗留下来的1.5亿欧元财产、在德国和奥地利的万顷土地、森林以及数座城堡和大量稀世珍宝。他娶了摩纳哥长公主卡洛林公主。恩斯特·奥古斯特生活奢侈、挥金如土、粗话连篇、动辄拳脚相向、丑闻不断。人送外号“打人王子”。


古代西方自由社会一定要借助宗教,因为不管你自由派说破天,就算是再伟大的逻辑辩驳,再严谨的科学的推演,也不能说服人们---贵人富命,卑人贱命。只有宗教可以做到。宗教可以说“不要羡慕贵人,人家上辈吃过苦,你这辈子好好干,下辈子也当贵人,要么上天堂。宗教是先“信”后理解的。

直到今天,自由派哲学由于没有建立系统的道德伦理学,而不能单独存在。轰轰烈烈的西方启蒙运动,最后也是和宗教道德相互妥协。

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英国政治家、哲学家。反对君权神授。他把罗马教皇比作魔王,僧侣比作群鬼,但主张利用“国教”来管束人民,维护“秩序”。

法国伏尔泰尖刻地抨击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他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把教士称作“文明的恶棍”,说天主教是“一些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他号召“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同骇人听闻的宗教狂热作斗争,一些人咬住他的耳朵;另一些人踩住他的肚子,还有一些人从远处痛骂他。”但他最后也认为宗教作为抑制人类情欲和恶习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他认为要统治人民;宗教是不可缺少的。他说“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

在宗教问题上,德国的康德承认无论是经验还是理性都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但是他认为,为了维护道德的缘故,我们必须假设上帝与灵魂的存在。

可见,最终启蒙派还是与宗教妥协了。当然在媾和的过程中,宗教也作出极大地妥协、改善。1962年教皇宣布不再把其他基督教派视为异教徒,就是一种妥协。到处喊着‘宇宙围着太阳转’的布鲁诺被教皇烧死在十字架上。今天再有谁向教皇说‘宇宙围着太阳转’。教皇会说:“无知的可怜孩子,太阳围着银河转。”


自由社会不是不要道德和公正,而是自由排在第一首要的位置,他还是要道德和公正的。只是自由和公平有冲突时,一般由“公平”来作出一点牺牲。今天女皇、天皇的从在,只剩下一个社会意义---社会是不完全公平的,您必须承受。

过分自由的无政府主义是不被任何社会认可。西方的自由也是以经济自由为核心的。西方自由的基石是1961年的《资本主义与自由》,这里讲的是自由经济,但是他们对外却宣称自由是普世价值。当你若想信之后,他会把你推进教堂,说墙上的老头才是普世价值。因为西方的道德来自宗教。笔者认为真正的普世价值只能是仁爱、正义和人的权益。

美国1962年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 的名著,确立了商业社会自由市场的新原则。而1971年问世的《正义论》,调合了自由社会与正义的关系。美国的成功不是偶然的,美国在兼容公正上不是其他西方国家可比的。

西方的选举制是大企业主控制政客的最佳手段。先不要看总统竞选,不被大企业主认可,没有竞选赞助,他连个‘市长’都选不起。起步都别想。


公元2014年,西方经济发表了一篇惊世骇俗的大论,引发了整个西方经济学界震动。本书名为《21世纪资本论》,本书用大量的数据分析了西方社会的不公平。西方经济学界的传统学界认为,随着科技进步,大企业主统治社会会自然的被改造。可是《21世纪资本论》举出大量事实和数据,指出西方自身无法平稳走出大企业主统治社会。社会将越来越不公平,矛盾会越来激化。


《大晋孤烟之山河破碎》
http://www.qidian.com/Book/3239846.aspx
楼主 昆仑寓者  发布于 2016-04-22 19:34:06 +0800 CST  
中国进入了商业社会的初期。竞争是其最大特点。
社会将进入第一次深刻转折。
不要牢骚满腹,怨天尤人。
修身,齐家,立业。 天行健,匹夫以自强为强。
楼主 昆仑寓者  发布于 2016-04-23 23:07:14 +0800 CST  
在儒学的发展史上,儒学一直严格区别于宗教,其虽然对佛教和道教的理论有吸收, 看似三教合一,但其一直保持着其独立性。

儒学如果向宗教发展,将被扔进历史的犄角旮旯。

儒学的发展方向应是向先进,甚至是斗争方向的,要解决当代人类社会最尖锐的社会 矛盾,有的理论甚至应该是被执政者一时所不接受的。

从历史中找寻‘灵感’是对的。但从历史中找寻‘答案’却是错的。

儒学不可抱残守缺,要批判、发展。
楼主 昆仑寓者  发布于 2016-04-25 22:10:55 +0800 CST  
其实西方方发达国家在精神道德方面比中国还迷茫,社会问题也不少,他们的哲学观我看就一个,再进一步提高物质水平。在精神方面他们还抱着宗教和上帝的大腿。

至今,新当选择的美国总统,还要手按圣经向上帝宣誓。有人说哲学这个词可是从西方传来的,他们不有康德,还有黑格尔,是的,他们很伟大,他们是人类的启蒙老师,但是,你看看他们的著作,不管是《三个批判》,还是《矛盾论》,他们侧重于讲事物的原理,他们的哲学更多的是为了解决工作,解析事物本身原理,精神道德的东西少,多一点儿的就是尼采。

但是,西方在这之前成功的只有上帝,他们没有借鉴,所以他疯了,又主动找上帝吵架去了,只能是吵架,而不能是辩论,因为他没有带走更多的东西,只有一本反《基督徒》。弗洛伊德研究精神是成功的,最后他变成了一个神经病学家。

当然并不是说西方哲学不行,他们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学习、理解,只是他们在精神道德方面更迷茫。一个美国妈妈对小孩说,你不要干坏事,不然就不能去天堂见上帝了。孩子吓了一跳说,我可不想见他,永远。


自由是西方伟大创举。因为中国从来未被宗教统治过,宗教在中国起补充、从属地位,所以中国未能先出现“自由”这个理学概念。当然这不遗憾,要想先拥有它,要负出多少辈人的不自由啊。

穿越时空隧道,汉朝的人听到“初夜权”这个词时恐怕都非常诧异,即因为“初夜权”不讲“礼”,中国那时已经是讲“礼”的社会啦。西方直到现今,道德思想建设也就到这个高度。今天发行的欧元上就是这三个词
楼主 昆仑寓者  发布于 2016-04-26 08:14:58 +0800 CST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只是讲,人在做,天在看,善有善报的因果报应。是一种迷信的说法。所以发展出‘谶纬之学’。预测上天要怎么做。如‘黄天当立,岁在甲子’。
汉儒的高端研究方向是‘天’。现在讲的‘天人合一’是后代‘俗儒’的穿凿附会。

============================================================
三国以后不再研究‘天’而改为研究‘道’。

仲长统著《昌言》,仲长统认为“天”即自然,它没意志和目的。“天”的运行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们只要顺“天时”,如适时播种,辛勤管理,及时收获,就有好收成。收多少不在于“天命”,而是在于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政权得失上,仲长统批判了“神的旨意”。从根本上否定了“天命”决定社会兴衰的说教。

王肃在《孔子家语·五仪解》中,回答“国家之存亡祸福,信有天命,非唯人也”的问题时,就明确地指出“存亡祸福皆己而已,天灾地妖不能加也。”并以历史上的纣辛为例,说明“不修国政”,迷信天命,最终必将灭亡。

《贤君》中引用《说苑·政理》:“善为刑罚,则圣人自来。”王肃改为“崇道贵德,则圣人自来。”这就把崇道贵德的思想凸显出来。

郭象-调和名教与自然 “虽寄之人事﹐而本区别在乎天也”他这里讲天,只是说:你再努力,不能当皇帝,皇帝还是天命的。迎合最高统治者。其实从此之后‘大儒’就不再讲天。

三国后讲道。这里的‘天道’和汉儒的‘天’不是一个概念。这里的‘道’指的是‘大自然的运行规律’。那么这个‘规律’道德是什么,成为魏晋儒学的尖端研究。于是出现了‘玄学’。所以玄学不独立于儒学。属于魏晋儒学的尖端研究。如‘理学’一样,属于儒学的一部分。玄学看着很‘另类’是因为那个社会‘另类’。

但是这个‘大自然规律’。即使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也无法科学证明。那时候的人能研究出什么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只能是‘玄之又玄’、高深莫测。
=============================================================


从隋朝之后之儒学主要研究---德。只研究‘人’。当然只是‘主流’。

假定‘性本善’为起点,推理出格物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讲,人的本性多是善德,要把善德的一面全部挖掘出来(穷理尽性)。人的行为要围绕着人的善德(知行合一)。

=======================================

这里说的太简单,产生很多疑问。儒学发展的过程是复杂的。我有长篇。但是‘仁义’的主干是不变的。儒学所有的学说都在解释‘仁义’。仁义至今天仍是极端重要。



你的仁爱精神,你的正义精神,你的拼搏,你的奋斗,均来自社会实践和教育。和你的‘本性’无关。

我的学说正是‘正视’人和社会。不要把他们建立在虚无缥缈之上。

古往今来所有的伦理学说都建立在虚无缥缈之上,古往今来所有的伦理学说都建立在虚无缥缈之上!!先给你个‘虚幻’的希望,再展开教化。

所以‘伦理学’到今天仍不能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楼主 昆仑寓者  发布于 2016-04-26 08:17:50 +0800 CST  

楼主:昆仑寓者

字数:1649

发表时间:2015-10-16 21:5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7-07 12:51:48 +0800 CST

评论数:86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