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左宗棠[连载]

如果没有密旨,那么,官文以什么凭据来抓捕左宗棠?如果总督衙门没有这种动作,樊燮一案又因何而生,以何种形式酿成如此巨大影响?
刘江华先生的书,启发极大,令人佩服莫名,早在刘先生出书之前,网上的文字就已经相当精彩。他的考证推理非常严谨,批条引据,入情入理。樊燮一案,的确有政治对手们的恶意改篡和推波助澜,许多情节都进行了添枝加叶,大大改变了原来的真相。官文和樊燮对于左宗棠的指控,都没有看到批颊痛骂的情节,和坊间煞有介事的描述大相径庭。这些陈述,无疑都产生了拨乱反正、回归真相的效果。但是,那个流传极广的密旨尽管已经荡然无存,但我依然认为曾经确有其事的可能性极大。
左宗棠在湘幕中的地位毋庸赘述,湖南当时在全国的地位以及骆秉章的政绩,都有目共睹,等闲人根本不可能撼动湖南这个砥柱,普通的流言也丝毫不能影响左宗棠的正常生活。可是,樊燮一案的情况,却法力无边,绝非等闲情况可比,那么,还有什么力量能够产生这么大的威力?仅仅靠官文,骆秉章会在意么?
胡林翼也许不能亲眼看到密旨,毕竟每个时代的官场都有纪律和制度,既然是密旨,随随便便给人看,也就谈不上秘密了。但胡林翼对这个案件的高度关注是毋庸置疑的,又挑明了告诉官文自己和左宗棠是亲戚,要求官文看自己面子高抬贵手,以他和官文的私人关系,以本身封疆大吏的地位,无论怎样的密旨,恐怕都能够探听到大概内容了。他了解到左宗棠面临巨大危险,有生死之厄,因此才半途拦截进京赴考的左宗棠,坚决不让他去北京。如果危险仅仅来自官文,而非朝廷的意思,那么,左宗棠去北京,可以直接对“有关部门”,甚至对咸丰慷慨陈词说明真相,应该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可胡林翼为什么会不惜代价,花那么大力气进行拦截呢?没有这道密旨,他的反应会如此强烈么?从这些情节来看,当时确有这样的密旨,应该是大概率的。
最大的可能,是清廷对这些原始资料进行了清理,尽管很可能有人说清廷规制如何,这种情况根本不存在,我当然不能反驳,但依然保留自己的看法。因为这样一份文件保留在国史档案之中,是打大清朝的脸,这个后果应该高于任何规制的约束,毕竟,这些规制的根本意义就是为了维护王朝的脸面。
楼主 平湖月满  发布于 2020-07-06 15:59:35 +0800 CST  
咸丰五年,左宗棠因为浙江御史宗稷辰的举荐而引起咸丰的关注。宗稷辰在向朝廷举荐人才时,将左宗棠列为第一,因此咸丰要求湖南送左宗棠赴京,以便考察。左宗棠无意当京官,骆秉章也坚决不放,于是就找借口说左宗棠有意观光,待下一次会试时进京赶考,用这个借口推开了咸丰的命令。
阅读古籍时看到一条说法,宗稷辰是王嘉敏的岳父。非常可惜,当时没有进行记录,如今已经记不清究竟在那一本书里了,图书馆的阅读条件比较苛刻,不仅限时,各种规定,连笔记都只能用铅笔,不得拍照、不得拿出室外等等,以为这一条无关紧要,便放过了,如今竟然无法提供确切的佐证,只能留待将来,由其他人证明了。
王嘉敏是湖南厘局的官员,亲眼见证了骆秉章时代湖南的巨大变化,以及这样一个偏僻贫穷的省份,对于整个国家形势所起的巨大砥柱作用,也亲眼见证了左宗棠超群绝伦的能力,宗稷辰很可能通过王嘉敏知道了左宗棠这个人,就向朝廷举荐了,于是咸丰就知道了这个人的名字。这种情况的含金量,恐怕远超李鸿章当时的那个进士头衔,因为这不是一种靠舆和关系论制造的噱头,而是具有充分依据的事实,后来咸丰把左宗棠派入曾国藩军营,就充分证明了这种举荐言之有据,绝非溢美。
王嘉敏在骆秉章时代就具有候补道的资格,骆左离开湖南,他就跟着左宗棠办理后勤,先是赴浙江,后来长期在汉口主持西北粮台的中继站。王嘉敏兢兢业业宣力数十年,但直到左宗棠晚年,给他安排一个江苏道员的实缺,都遭遇巨大阻力,虽然清廷不得不同意左宗棠的提名,却声明“下不为例”,左宗棠离开两江以后,王嘉敏也很快去职。李瀚章当年就是给湘军办理后勤得到保举,一步步成为总督的,王嘉敏远在骆秉章时代就是就是候补道,经过二十多年的无私奉献,最终依然难以去掉候补二字,晚清对于左宗棠一系的打压和排斥,可见一斑。正因为这些明显的不公和无理,决定了这个朝代必将倾覆的结局。
楼主 平湖月满  发布于 2020-07-06 16:22:32 +0800 CST  
我的心脏不好,稍稍久坐脚就浮肿了,不得不小心翼翼。不能连续上网,敬请各位原谅。
楼主 平湖月满  发布于 2020-07-06 16:27:05 +0800 CST  
我在林则徐的诗集中见有赠与宗稷辰的诗,不过林与左的交往后者未必知晓。
===========================================
林则徐、左宗棠、骆秉章、王嘉敏,这些人尽管不全部在同一个时代和层级,但显然是意气相投的同一类人。宗稷辰的资料比较少,但他显然也和这个圈子呼吸相通、休戚与共,因此才会得到林则徐的赏识,才会倾心于左宗棠,对于骆秉章主政湖南抱持高度的肯定。
楼主 平湖月满  发布于 2020-07-06 17:55:38 +0800 CST  
如有密旨,是给钱宝青和官文的,所以除非这两人(或亲近人士)有相关记录,否则没法确证此事。有种说法是口谕,恐怕也无根据。钱宝青是曾国藩门生,但也未必敢把密旨内容泄露给他,顶多是大概意思。
===============================
毫无泄露也未必,不然的话,怎么会掀起那样的轩然大波?
楼主 平湖月满  发布于 2020-07-06 17:57:29 +0800 CST  
作者:richardeven1Lv 12 时间:2020-07-06 18:09:29
继续请你说明白,当时清朝统治下的整个福建省和半个浙江省一个半省的赋税该有多少?海关关税有多少?
左宗棠如果不是在1863年3月当上闽浙总督之后接管了财政,那请问是何时接管的财政?
他如果不接管财政,请问他给江忠濬的札记中为何不说他尚未接管财政,目前两省有多少钱不清楚?
他明明白白说,两省海关关税有二十余万两!!!!
这事情是隐瞒不过去的,因为这是要向朝廷和英法两国报告,所以人家安徽的藩司大人也就知道了.
这篇札记的题目是什么呢?不就是安徽江藩司禀商浙江福建海关关税甚丰请将........交还.事由
=================================
左宗棠担任闽浙总督的命令下达时间是1863年5月5日,这个命令在路上走,到达左宗棠手中,再由福建按照这道命令和左宗棠联系、前后任交接,都不可能不费时日,他怎么可能在这一年的3月就得到福建的关税田赋?即使电传也没这么快吧?
给江忠濬的札件,你一再缠绕,他的要求是将婺源乐平浮梁等县的厘金茶引丁漕等项收入交给安徽,左宗棠的答复是他在之前就接到了曾国藩的公文,于是立刻行文,让这些地方的局卡工作人员交卸回浙,全部撤退了,江忠濬的来函声索,在他提出之前早已满足了,属于多此一举,左宗棠耐心地陈述了浙江的情况,如此而已。怎么你还穷追猛打,又是什么欠江忠濬人情,又是什么江忠濬索要不予,你认识中文吗?什么地方看出来江忠濬索要左宗棠不给了?那些喋喋不休,不过都是你自己添加之物而已,不感到没趣吗?
闽浙两省的关税每月二十余万两,其中的浙海关扣除四成列强赔款,扣除常捷军的军费(常捷军的组建不是左宗棠主张的,他接受这个事实,是被动的)四万两,本地兵勇的军饷二万两,不够开支。闽海关每月十多万两,扣除四成赔款,还承担北京的京饷和外省协饷,“如直隶刘部堂每月六千两,昨又拨去洋税二万两,安徽唐部院来征五年前旧欠,应解一万两济急之类,不一而足,本军上年海关协饷,每月二万,已欠五个月未解,何论其他,然则两关二十余万之说亦画饼耳。”这些说法,什么地方看出左宗棠已经盆满钵满、富得流油了?你想帮江忠濬打抱不平?怎么立论?什么理由?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楼主 平湖月满  发布于 2020-07-06 20:38:25 +0800 CST  
作者:richardeven1Lv 12 时间:2020-07-06 18:26:04
哦.还看到一条.
左宗棠刚出发时的经费中,并不是只有景德镇等四县赋税,左在他的这个札记中还明确说,有闽海关的两万两协饷,当然他又说,这笔协饷他已经有五个月未领到了.那也说明,至少五个月前,他拿到过协饷.
所以可见,他在出发时只有五千至八千人之时,就有至少两笔饷源,江西四县赋税和闽海关的两万两协饷.
那就很不少了!当年曾国藩起家,湘军能有稳定饷源吗?

左宗棠只有五千人到八千人,占去了四万两到六万两每个月的饷银,很阔绰了.
至少刚开张的时候是很阔绰的,至于到了浙江扩军之后呢,那再讨论.
老左一开始就受到曾国藩的全力照顾,可见这曾氏不念旧恶,以团体的最高利益为归依,确实是合适的派系首领.
===========================================
左宗棠初入浙时,全军八千人,是告诉你是五千至八千?经过谁进行了缩编?出处在哪里?至于江西的钱粮,“其时竭力经营,不过每月二万余两,嗣每月三万余或四万余,敝军得以无溃,节相之赐也。节相先提茶厘,次提地丁钱粮,景镇、河口所收厘税实已无几。今年徽绕告警,景厘顿歇,河口亦不如前,婺源则更微而又微”,这些文字你都没看见?
浙军人数,入浙时无疑是最低的,逐渐增加兵力是必然趋势,可明明八千人,被你说成五千;江西钱粮,本来每月只有两万余,经过左宗棠竭力经营,才逐渐增加到四万,这是峰值,曾国藩看到这种情况,先提茶厘,再提地丁钱粮,然后徽州饶州形势紧张,景德镇的厘税没了,河口的收入也减了,当然就不可能有四万两的月收入了。至于福建的每月二万两关税,只是朝廷的承诺,属于画饼,写这个札子之前已经五个月没有分文了,到了你这里,计算公式就成了五千人,每月六万两,浙军军饷非常充裕了。既然如此,光是那五个月闽关的十万两,你补?不然怎么凑出你说的数字呢?
谈到江海关时,没有提四成赔款之说,这也并不是问题,因为根本没有涉及江海关的关税数额。之所以江海关一笔带过,因为和江苏的赋税一样,都是李鸿章收入的小头,李鸿章最主要的收入是上海的每月六十万两厘税,在这样一笔巨款面前,关税也好,田赋也好,都是小头了。
作为李鸿章的重要幕僚,薛福成为什么没资格讲述李鸿章的这笔收入?他讲述的只是自己从当时经历此事的李鸿章身边的人们反映情况的记录,怎么就没有资格记录这些事实,非要把他的嘴贴上封条?
用不着拐弯抹角,简单点好了:除了淮军兵员高达七万以上,装备大量昂贵的洋枪洋炮,又高薪供养近五万洋枪队。
至于丁香花园之类,我们搁置不提。
浙江的情况呢?你说好了,江浙两省比比看,情况就清清楚楚了。
楼主 平湖月满  发布于 2020-07-06 20:40:04 +0800 CST  
湘军一样不行,甲午吃了不小败仗.

李鸿章的淮军在与太平天国以及捻军作战时还是很有战斗力的.

相比之下,左宗棠的军事能力倒是很有些疑问,河州之战不过剿匪,与已经成了大气候的太平天军以及捻军差一截,但是他还是吃了大败仗,损失不小,只能招安了马占鳌以了结问题.
浙江之战,其实也是靠着淮军的威力逼降了海宁的蔡元隆,所以才能攻下杭州.
要不然,浙江还不知道要打到何年何月呢.
=======================================
甲午战争中,湘军和淮军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淮军是常备军,保留建制,保留军饷。而湘军则大部分裁撤了,上辽东之前才临时招募,只有一部分军官是老兵。淮军的军械、军装、军饷都得到充分保证,而这些临时召集的湘军,许多士兵从南方来到冰天雪地的东北,立即投入战斗,这种条件和淮军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淮军在平壤举起白旗,在旅顺望风而逃,花巨资修筑的炮台,日军只用了一天就占领了,堆积如山的物资,尤其是巨资购回的克虏伯大炮,统统成了别人的战利品。威海同样修了炮台,可威海的守军同样溃逃,以致北洋海军最迫切的任务是花几天时间,在日军占领之前努力破坏炮台的火炮,以免被日本人占领后成为敌军的利器,结果破坏不彻底,真的被用来轰击北洋海军,于是,海军投降,彻底覆灭。
湘军的情况呢?
楼主 平湖月满  发布于 2020-07-06 20:50:34 +0800 CST  
作者:richardeven1Lv 12 时间:2020-07-06 18:38:07
至于所谓诉苦之言,皆是假大空之言.
他居然说,福建有的地方本来就极穷,吃红薯芋丝,丰收年也不吃米饭,有些地方虽然富,最近因为械斗破家,也很穷,已经有十年不以收田赋作为地方官考绩成绩的标准了.
可见也很穷.

浙江呢,浙东八府,只有宁波温州比较完好,其他的地方免去了田赋,且需要赈济和借贷.
总之,是一个钱没有,所以呢,他很穷,真是天底下最最倒霉的地方官员了,倒霉事都让老左一个人给碰上了.

真是够无赖的,人家还不曾叫他给协饷,他先大哭一通穷,真不愧为天下第一劣幕,精通如何胡扯的官场话术.
================================
除了爆粗,罪名根本是无稽之谈。江忠濬要求把江西四地的厘税移交安徽,在他提出要求之前,左宗棠早已将四县钱粮移交,连办公人员都全部撤回浙江了,根本不存在拒不归还的情事。关于民间百姓的疾苦,左宗棠行军途中一直感慨不已,即使他在家书中的讲述也是这种情况,甚至比这里说的更惨。所以他的施政也处处关心残黎,善后工作做得比李鸿章好“几十倍”,这是赵烈文同乡向他讲述的,绝非其他人的溢美之词。不知道你是带着什么眼镜来看历史的?你认为应该用怎样歌舞升平的笔触来进行描述,才符合你的心意,才不算“无赖”?这个词给你用上,倒似乎可丁可卯?
楼主 平湖月满  发布于 2020-07-06 20:59:52 +0800 CST  
李鸿章的淮军在与太平天国以及捻军作战时还是很有战斗力的.

相比之下,左宗棠的军事能力倒是很有些疑问,河州之战不过剿匪,与已经成了大气候的太平天军以及捻军差一截,但是他还是吃了大败仗,损失不小,只能招安了马占鳌以了结问题.
浙江之战,其实也是靠着淮军的威力逼降了海宁的蔡元隆,所以才能攻下杭州.
要不然,浙江还不知道要打到何年何月呢.
=============================
拿着放大镜去搜,也还是只能找到什么河州之战。已经说过了,河州之战的主力傅先宗,是多隆阿的旧部,属于甘军,他宿营时连哨兵都没有安排好,才会导致那次失败。这次失败根本不是任何战略战术方面的失误,一次小挫也不可能改变战场的基本态势,所以对手马占鳌选择了投降。一些左宗棠的政治对手好容易逮着机会大肆渲染,都不过瞎起劲而已。
李鸿章呢?光是薛福成记载的尹隆河之战,就把他毫无章法、指挥能力低劣的缺陷暴露得淋漓尽致:树军、松军、铭军,无不溃败,统领张树珊阵亡,郭松林当了俘虏,刘铭传丢盔卸甲,混在士兵堆里,等候被俘。李鸿章只有一样本事:甩锅鲍超,恩将仇报。结果,鲍超去职,威势无比的霆军就此解散。薛福成的记载中,尽管此时西捻去了陕西,而本来应对西捻的兵力,除老湘营外,全都归李鸿章应对东捻,尽管如此,淮军的上述部队个个只能躲在村庄里,不敢应敌,凡是出战的 ,“鲜不败”。三个字,把此时的淮军状态准确扼要地作了描述。虽然李鸿章爬上高位,但他的军事能力,一如当年在安徽办团练的水平。正因为如此,在所有和外敌抗衡的时候,李鸿章没有一次不是认怂服软,这样的人后来在甲午战争中窃据陆海军总司令的大权,实在是中国的悲哀。甲午战争的导火线朝鲜战场上中国陆军的惨败,很大程度上和李鸿章战略上的保守无能、派遣军队步步落后,导致整个战场的被动无比分不开,李鸿章就是朝鲜战场失败的最大责任者无疑。
中法战争中,李鸿章一再要求前线淮军败则退回,胜则不追,这样打仗,怎么可能不败?认怂求和,导致那样的结果。
最能说明问题的还是李鸿章随吕贤基回安徽办团练时的表现,他临阵脱逃,吕贤基送死。后来福济虽然一再照顾,给他揽了许多功劳,竭尽全力提拔他,无奈李鸿章实在不是打仗的材料,败得一塌糊涂,实在提不起来了,福济才不得不炒了他的鱿鱼,让李鸿章回去给老爹守墓尽孝,然后不必再回来。
你也数一数左宗棠的战争实践,对比一下就知道两个人的差距了。
楼主 平湖月满  发布于 2020-07-07 12:13:55 +0800 CST  
@安石先生:你的复制不准确,应该把瑞查德的原话录进去,他的话的确令人愤慨,但你全都略去,便宜他了。
楼主 平湖月满  发布于 2020-07-07 12:15:26 +0800 CST  
@w3h4b2:前些时候看到你提这个问题,恕我浅陋,不记得曾国藩的这些说法,感觉倒是有不少相反的意见,认为张运兰作战能力低下,可以看到不少。后来,和一些喜欢湘军史的朋友交流,他们也和我差不多。
太子寺之战的傅先宗,虽然也可以算湘军吧,多隆阿曾经隶属胡林翼,是一位战力不低于鲍超的猛将。但傅部是个弱旅,这一仗之所以失利,首先在没有安排好夜哨,如果哨兵尽职尽责,怎么可能让对手在军营里搞出三个冰堡来?战争时期的前线军营,连个哨兵都搞不好,古往今来,都是非常低级的错误。接下来,傅先宗情急脑热,拼命蛮干,发起一次次冲锋,极大地打击了士气,然后本人带头冲锋,被当场击毙,全军溃逃。这样一场战争,再说王錱的战术什么的,显然太不靠谱了。这一仗虽然算在左宗棠的账本上,当时就被一些人大加利用和渲染,其实,失败原因很简单,而当事部队也并不是跟随左宗棠 进入西北的,由于金积堡战役期间傅先宗一直驻守河州,大概和左宗棠面晤的机会也比较难得,否则,这么简单的错误,不太容易出现。
楼主 平湖月满  发布于 2020-07-07 12:58:01 +0800 CST  
捻军岂是河州马占鳌可比?

河州马占鳌,那就叫做土匪,捻军的很多将领受过太平军系统的军事训练,是当时中国另一大势力的孑遗,悍勇无匹,是很难打的,李鸿章是吃了败仗,但是后来还是获胜了,也不是靠招安捻军,也不是靠着把哪块地方划给捻军让他们世代居住割据,那是彻底消灭。

捻军的前身西北太平军那是陈得才率领下的太平军另一主力,洪秀全死前,全指望着这支援军到来。
===================================
一到你这里,什么都不得了,身价百倍。
捻军不是进入陕西了?本来应该对付这些捻军的兵,一个也没有跟进,南下去听李鸿章指挥,对付东捻的力量大大增强,而陕西的压力空前剧增,刘蓉的三十营湘军被西捻击溃,于是捻军和回军携手攻打西安。形势急转直下,如果西安城破,少不了屠城,曾国藩看到大事不好,这才命令老湘营进入陕西——这点兵力,只是本来对付西捻的三大支中的半支,以这点兵力对付西捻,当然是远不及李鸿章的。
但左宗棠入陕,就以这不足五万的能战之兵,同时应对回军和捻军,最终将捻军逐出,回过头又战胜了回军,结束了陕甘的内战,接下来收复了新疆。同样是对付捻军,左宗棠就没有出现过李鸿章那种部队避战不出,如果应战则“鲜不败”的情况,捻军只能一直狼狈逃窜,最终越过黄河,离开陕西。所以,不要吹嘘,捻军也没什么不得了,只看你战略战术如何。
楼主 平湖月满  发布于 2020-07-07 15:58:39 +0800 CST  
抢了就抢了吧,那也是拼死拼活剿灭"发匪"获得的一点补偿,也合理.
======================================
只要是淮军干的,没有不能洗地开脱的道理。
楼主 平湖月满  发布于 2020-07-07 16:00:13 +0800 CST  
我说的是搜括银子,提高政府收入,保证军费军饷,不是让人去百姓家中抢劫.
===========================================
你说?在西塘,李昭庆不但抢了,还放火烧百姓的房子,李鸿章的军费军饷是保证了,可百姓呢?
刘铭传的部队,在奉贤抢劫时打死县令陈化鲲,大概也是“提高政府收入”的举措。
淮军的种种恶行,老百姓看在眼里,李鸿章一个“素所信赖”的“年侄”把这些情况向李鸿章反映,李鸿章不是立即要求整顿军纪,而是当场翻脸:“我们安徽人都该杀!”那个人被当场噎住,无话可说。
算了,说这些有什么用?看看瑞查德的这些说辞,还是拉倒吧。
楼主 平湖月满  发布于 2020-07-07 16:17:41 +0800 CST  
作者:richardeven1Lv 12 时间:2020-07-07 16:04:09
捻军打死了僧格林沁,你不会不知道吧?
至于所谓西捻,是一支离开根据地老窝的偏师孤军,用来扰乱朝廷视线的,另外与回军的关系很复杂,变化过好几次.
虎落平阳被犬欺,虎如此,人也如此.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当然就会作战能力大受影响.
==========================================
捻军打死的很多,但是左宗棠在兵力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应对之,没有输过一阵。
捻军家乡是湖北吗?他们在湖北把淮军打得落花流水,是因为在自己的家乡?痞子腔玩到这般炉火纯青的程度,真令人叹为观止!
楼主 平湖月满  发布于 2020-07-07 16:56:57 +0800 CST  
洋人已经“勾结“过来了,接下来的事情很好办,按时给人家发饷就行了,老左不发,也像对待本国农民工士兵一样欠着,把人家给惹火了。

万一搞得不好,洋人被老左欠饷之后一气之下,跑去"勾结"洪秀全了怎么办?
======================================
又呓语了,没去医院看看?
左宗棠什么时候雇了洋兵,没给人家发饷,还惹火了洋大人?
左宗棠不主张雇洋兵,对于宁波已经雇请的洋枪队,他认为应该掌握主动,不能被洋枪队牵着鼻子走,因此,反对扩编,至于军饷,左宗棠不主张欠账。洋枪队被解散了,但他和两位洋枪队的领队关系良好,他们后来又成为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的有力帮手。倒是李鸿章被常胜军头目戈登提枪追得到处乱跑,这种经历左宗棠从来没有过,请瑞查德自己说说,两相比较,谁才是惹祸精?恐怕非李莫属吧。
楼主 平湖月满  发布于 2020-07-08 12:51:18 +0800 CST  
只有整天坐着不干事的人,才会一出事,就指责别人这个不对,哪个不对.
李鸿章不对,那谁对?怎么才对?
===========================================
这种屁话在这里还真说不着!左宗棠做的事绝不比李鸿章少,可他掌握的资源远不如李鸿章,他参与的事,多获得成功,不像李鸿章把甲午战争打成了一锅粥,贻害万年,却给自己聚敛起几千万家私,凭什么不能说他不对?
楼主 平湖月满  发布于 2020-07-08 13:07:22 +0800 CST  
我没有以为李鸿章是泰山,但他也不是粪土。
中国的问题,中国全体都要负责,中国全体人民都要想着如何强大祖国,文明祖国,富裕祖国,同时也要和睦世界,和睦邦交。
=====================================
是不是粪土,根本不是你说了算的。
李鸿章在军事能力上,就是粪土。他在安徽办团练,就因为低能,被打得丢盔卸甲,几次都是靠当逃兵才保住命。后来,完全靠和曾国藩的私人关系上位,由于李鸿章此时手中掌握巨大的资源,淮军靠大量的洋枪洋炮和优势兵力,开始栽战场上取胜,但李鸿章的军事能力依然没有提升。因此,凡遇到对手不是装备远劣于自己或者兵力远低于自己的,就根本不敢打,一贯以出让国家利益来解决对外纠纷。到了甲午战争,李鸿章攫取了中方海陆军总司令的地位,却表现出极其低下的指挥能力,整个战争中的表现,堪称一无是处。结果,那场战争以惨败结束,使得中华民族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把这种责任推给全体中国人负责,是对李鸿章的洗白,当然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楼主 平湖月满  发布于 2020-07-08 13:16:02 +0800 CST  
拿政府税收去救济百姓,不去发饷买枪炮,当时就是一种对朝廷不忠,对将士们不义,只顾自己虚名的迂阔行为。
老左到底是这样做暂且不论,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不对。
===========================================
当官的人爱护百姓,在什么时候都不会错。
左宗棠是否明明有钱,却不给士兵发饷、不买枪炮、只顾自己虚名?我不以为你能举出这样的事实来,不过是信口开河,是痞子腔的一种展示罢了。
当官的人,不顾百姓死活,纵容手拿武器的士兵对百姓进行抢掠,肯定是不对的。在李鸿章掌管的江苏,就有大量士兵抢劫的记录,已经收复三年,依然治安状况极差,百姓敢于复耕的万不及一。既然如此,你当的是什么官呢?
楼主 平湖月满  发布于 2020-07-08 13:22:25 +0800 CST  

楼主:平湖月满

字数:2145840

发表时间:2010-09-22 19:4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1-24 16:36:29 +0800 CST

评论数:1540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