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君临天下》已出版,长篇连载:《说不尽的宋朝》说不尽的风云变幻荣辱兴衰

【正文】

李煜委任陈洪进为清源军节度使、泉南等州观察使,赵匡胤就更聪明了,他没有急于接受他“纳土归宋”的请求(实际上这位仁兄就是嘴上说说),却接受了他的“称臣”和“岁贡”,直到乾德二年才授予他平海军节度使、泉漳等州观察使。

赵匡胤的潜台词是:你的土地迟早是我的,用不着于一时,咱还是先来点实惠的吧!跟我玩两面派?陈洪进你还太嫩了!

陈洪进不但在外交上有一手,内政也搞得有声有色,他改革田赋,兴修水利,促进了泉州经济发展,而最重要的贡献当属海外贸易。

彰、泉二州地处偏远,良田有限,远不如南唐、吴越的千里沃土,却拥有得天独厚的海上优势,陈洪进也很有经济头脑,他发挥“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精神,投资扩建了泉州城,以此为港口基地,大力开展海外贸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到了南宋时期,泉州终于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港口城市,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就以泉州为起点,而泉州海上经济模式的腾飞正是从此时开始的,可以说是陈洪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由此可见就算是偏居一隅的“小人物”,如果真心愿意有所作为,下决心干一点事情,还是能够对历史做出贡献的。

陈洪进小日子过的有声有色,甚至比钱俶还要舒坦(吴越和南唐的关系很差,不像陈洪进谁也不得罪),反正天高皇帝远,就算哪天难免被灭,他吴越也一定比自己早亡。

陈洪进就这样憧憬着自己的美好前景,一直到了开宝九年。

这一年,吴越国王钱俶配合宋军攻灭南唐立下大功,还亲自入宋表明忠诚,受到宋朝皇帝表彰。

陈洪进一看被抢了先,心里很不安定,人家钱俶这么积极主动,自己也得抓紧表示表示,不过他没有亲自入朝,而是让自己的儿子携带大量珍宝入贡。

对这种落后表现,赵匡胤显然不太满意,他直接下诏让陈洪进本人前来,不得有误。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01-03 13:48:43 +0800 CST  
【正文】

这下完蛋了,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不得已的陈洪进收拾包袱踏上入朝之路,但他的运气着实不错,走到半路的时候,还没见到汴京城的影子就收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赵匡胤驾崩了。

这对很多人来说是个坏消息,对陈洪进却是不折不扣的喜讯。按照外交礼仪,一个国家有丧,其他国家是不宜来访的。

陈洪进暗呼一声“天助我也”,借着这条堂而皇之的理由,趁势回到了自己的老巢。

估计陈洪进也没有想到,这次好运气没能保佑他终身,自己奉表纳土的时间只是往推了一点时间而已,为期两年。

太平兴国三年,陈洪进再赴汴京,这次他要朝见的是宋朝第二任皇帝赵光义。

这回陈洪进一路顺利,抵达汴京后也很顺利,赵光义对他客客气气,礼遇有加,既不软禁诱导,更不强迫威逼,却也完全没有放他回去的意思,同时期享受同等待遇的还有一个人——钱俶。

陈洪进懂得“识时务者为俊杰”,也很有政治敏锐性,自己之前已经落后了钱俶一次,这次得抓住机会,挽回劣势。

在心腹幕僚刘昌言的劝说下,陈洪进迅速认清形势,毅然选择了“先下手为强”,抢在钱俶前面先行纳土。

该来的迟早会来,早来总比迟到好。

太平兴国三年四月二十五日,平海节度使陈洪进上《纳地表》,献所辖彰、泉二州,十四县,十五万一千九百七十六户,第一个软柿子轻松捏爆。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01-03 18:03:46 +0800 CST  
@伯陵里安 2016-01-03 23:25:22
五代十国中最小的应该是荆南吧?求博主指正
-----------------------------
兄台说得不错!一般资料说,五代中疆域最小的是后梁,最大的是后唐,十国中疆域最大的是南唐,最小的荆南(南平),但这里面可能也有差异问题,因为实际控制的疆域和名义臣属的疆域是不一样的。多谢你的支持!欢迎常来指点!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01-04 11:36:57 +0800 CST  
@cg4 2015-12-22 17:44:10
楼主辛苦!冬至快乐!
-----------------------------
没看到cg4兄弟的冬至快乐,抱歉抱歉!祝兄弟新年快乐!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01-05 08:52:10 +0800 CST  
@尘埃两粒 2016-01-05 09:51:39
楼主写的过于啰嗦,文字不够精简,简单的事情复杂写,看着看着就没味了,楼主应该是想尽量写的幽默诙谐,但是适得其反啊,比如你在形容赵匡胤陈桥兵变那段,用导演来形容,形容的太过了,想学明月,但是有点东施效颦的感觉。
-----------------------------
兄台批评的极是!这个毛病已经有很多朋友帮忙指出,楼主这次表示感谢!目前已经在对底稿进行大的修改,特别是压缩水分,目标是挤水三分之一!挤水后的作品会择日再发布,欢迎朋友继续批评指正!至于模仿明月,无心但可能有此形迹,修改时会一并纠正。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01-05 14:16:22 +0800 CST  
@青楼红袖招 2016-01-04 21:32:35
@低首神龙狄飞惊 9705楼 2016-01-03 13:48:00
【正文】
李煜委任陈洪进为清源军节度使、泉南等州观察使,赵匡胤就更聪明了,他没有急于接受他“纳土归宋”的请求(实际上这位仁兄就是嘴上说说),却接受了他的“称臣”和“岁贡”,直到乾德二年才授予他平海军节度使、泉漳等州观察使。
赵匡胤的潜台词是:你的土地迟早是我的,用不着于一时,咱还是先来点实惠的吧!跟我玩两面派?陈洪进你还太嫩了!
......
-----------------------------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很多人无意的举动就会对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甚至是他始料未及的,这就是历史的魅力。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01-05 19:29:33 +0800 CST  
@伯陵里安 2016-01-06 12:29:35
北汉是太宗灭的吧
-----------------------------
是的。漳泉二州、吴越和北汉都是太宗的功绩,但实话实说太祖都已经给他铺好路搭好桥,确实没有多少难度,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01-06 17:40:15 +0800 CST  
@哥发现新大陆 2016-01-06 08:30:26
@低首神龙狄飞惊 801楼 2014-06-10 19:24:00
【更新】第九章郭威的反击
得知汴京事变的郭威震惊之余,很快又冷静下来。他没有时间去为死去的同僚悲痛,因为照眼前的形势来看,朝廷动手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他自己,自己又应该如何应对呢?
经验告诉我们,遇到难解的问题想不出解决办法时,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开会,搞头脑风暴法,发挥大家的集体智慧,共同讨论研究。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郭威迅速召集亲信......
-----------------------------
@韦伯兄弟 2016-01-06 10:57:57
这个问题我也说起过,坦率地说,楼主在这点上是写错了。
史料上记载是郭威家人被杀在先,楼主可能还是读当代人的二手货过多。
-----------------------------
多谢大陆兄和韦伯兄弟的指点!楼主目前正在修改赵匡胤篇的底稿,自己也发现了不少大大小小的错误,这些错误在赵匡胤陈桥兵变前尤其比较多,这说明楼主在前面下的功夫确实不够,没有对原始史料进行认真核实。

针对郭威家人何时被杀的问题,我也专门查找了史料,发现史料记载居然也不尽相同。

《旧五代史》“卷一百二十一(周书)列传一”记载:“汉隐帝末,萧墙变起,屠害大臣,太祖在邺都被谗,妃与诸皇属同日遇害于东京旧第。”意思是说郭威被小人进谗言,刘承祐先杀了郭威在东京的家人,而后郭威叛。

《新五代史》“卷十一 周本纪第十一”记载:“十一月丁丑,威遂举兵渡河。隐帝遣开封尹侯益、保大军节度使张彦超、客省使阎晋卿等率兵拒威……隐帝得威奏,以示业等,业等皆言威反状已白,乃悉诛威家属于京师”,意思是说郭威,在进军汴京的路上,刘承祐才杀其家人。

从情理上推断,如果郭威在汴京的家人还完好,郭威应该不会举兵,一方面是没有足够借口,另一方面是需要投鼠忌器,防止皇帝杀了自己家人。因此,楼主认为《旧五代史》的说法更可靠一些,应该是刘承祐打算一举铲除包括史弘肇、郭威在内的实权派,史弘肇等人被灭族,而郭威一家只有郭威本人和柴荣在外,刘承祐的计划应该是先杀郭威在汴京的家人,而后(至少是同时)命人杀郭威,只是他没有料到李洪义、郭崇等人没有执行自己的密旨。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01-06 20:42:43 +0800 CST  
@长风潇雨 2016-01-06 12:20:41
所谓良师益友,当是直抒胸臆的人,真知灼见,对彼此更加有益处,期望楼主采纳好的建议,让此连载成为经典!
-----------------------------
长风兄所言极是!楼主的幸运在于,在本楼遇到了很多直抒胸臆的朋友,也确实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对本文不吝指教,而极少有蛮不讲理的恶意批评者,楼主对此一一记在心中,在此一并说声感谢!本文中的错误和不足,楼主也正在逐一纠正,今后再找机会与朋友们交流分享。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01-07 17:30:50 +0800 CST  
@伯陵里安 9736楼 2016-01-07 22:51:00
建议楼主在每一次发布新帖时都审核校对一下,因为有一些细节上的疏忽,比如年号地名人名,虽然无伤大雅,但精益求精更好嘛。
—————————————————
一定一定~~再说时间,人名,地名也不是小事,显示出一个人基本素养和写作态度,楼主一定注意~~天涯最大的问题是不能编辑帖子,不给人改正错误的机会。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01-08 09:18:24 +0800 CST  
@魅力队长could 2016-01-03 00:11:00
专门登陆账号来捧场!追了一个多月(ง •̀_•́)ง想说楼主加油!真的写的很棒~我也看过明月的明事~感觉楼主应该坚持自己的风格,作为 历史 爱好者,我觉得挺客观的。有一些章节说体制的,我觉得有点枯燥了。。。不过这也是为了构建大框架~最好就再申请个小号专门回复吧→_→我是点的只看楼主,有时候看的真热血…突然就是大半页回复~觉得怪怪的!!出书了请告诉我!我买一本,楼主送签名可好哈哈?
-----------------------------
队长抱歉!楼主回复晚了!最近楼主在重修底稿,发现自己很多地方写的却是很烂o(╯□╰)o正在进行大幅修改,当然大框架不会动。其中关于制度的部分写的太过繁琐,应该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才能达到普及的初衷嘛!

关于小号,你的建议很中肯!以前楼主曾有一个专门回复用的账号,后来好像被人盗了,登陆不进去,给天涯客服投诉也没要回来,干脆就懒得再申请,省得还要来回切换登陆。最近会再申请一个,毕竟正文和回复分开读者看起来会更舒服。出书的事情,楼主也希望能出版,看看2016年楼主有没有好运了!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01-09 08:26:45 +0800 CST  
【正文】

第六章 吴越归朝

陈洪进主动献土的时候,另一个软柿子钱俶还在忐忑不安中,继续着表面轻松的生活。

钱俶始终抱着一丝丝希望,幻想着赵光义能像宋太祖一样,放自己这个可怜的老人返回杭州,安静地度过余生,死在老家,至于自己死后吴越国和儿孙们的命运,他就不管了,想管也管不着。

可陈洪进主动纳土的举动一下子把形势变得险峻起来,也把钱俶推到了悬崖边上。
同样是割据一方的势力,同样是在大宋国都朝贡,人家已经抢先一步,献出了土地,下一步就是我,这让自己怎么办?

除了照着葫芦画瓢,纳土归降以外,钱俶似乎没有其他选择。

可钱俶实在不甘心让祖宗的百年基业在自己手中毁于一旦,他期待着,或许太宗皇帝会看在自己以往恭顺的面子上,再给吴越一次机会,哪怕是再多给一段时间。

不行,我要做最后一次努力,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保住这一方水土,否则有何颜面去见钱氏祖宗?

钱俶小心翼翼地请求朝廷罢去吴越国的国号,解除自己“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什么“书诏不名、剑履上殿”之类的浮云全都不要,只求大宋皇帝隆恩浩荡,允许自己回归本道。

几个月前,钱俶已经把国库搬到汴京,几天前又把全国兵籍献给朝廷,吴越军队已经甲杖入库,做好了随时接受大宋整编的准备,现在更是连国号都不要,连王也不做了。

神马财富、军队、国王都是浮云,我愿意放弃一切,换取一个自由之身,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守着自己数百口家眷老小,回到家乡父老百姓中间,实安安分分做一个大宋的忠臣顺民。

我什么都可以给你,除了土地和百姓,还有自由。

赵光义微微一笑,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不许。

我什么可以都给你留下,除了土地和百姓。在国家利益和海内统一上,我顾不得情面二字。

这一点,宋太宗比宋太祖更决绝。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01-09 21:05:36 +0800 CST  
【正文】

赵光义做出这个回答的时候,钱俶一阵头晕目眩,茫然恍惚。退朝后,他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回到府邸的。

最后的努力徒劳无功,下一步又该怎么办呢?

实际上,吴越和钱俶已经没有选择了,只是大家都不愿意面对现实的残酷而已。

这时,宰相崔仁冀站出来挑明了利害关系:宋廷意图人尽皆知,大王如果不赶快纳土归宋,杀身灭国之祸恐怕旦夕将至了!

出乎意料的是,钱俶的其他臣属却不甘心束手就擒,大家对崔仁冀的意见表示了强烈反对。

崔仁冀心急如焚,这都什么时候了,你们这帮书呆子还在逞口舌之快,难道不懂鸡蛋碰石头的道理吗?

情急之下,他顾不得看钱俶的眼色,当场厉喝一声:如今我等去国千里,尽在他人掌握,就算是插了翅膀也难逃此劫了!

这一声厉喝,喝止了大家的吵吵嚷嚷,也喝醒了迷茫中的钱俶。

不错,去国千里,难逃此劫。或许这就是我吴越国注定的劫数,这就是我钱俶难逃的命运。

这一天终于来了,该来的总是要来的。

钱俶最终接受了崔仁冀的意见,决定上表献所管十三州、一军,大宋得县八十六,户五十五万六百八,兵十一万五千三十六。

当这一天真的来临,钱俶反而没有了之前的战战兢兢,坐立不安,甚至没有当年收到黄包袱时的冷汗淋漓,有的只是重压之下的释放,一种尘埃落定之后的彻底解脱。

原来四处逢迎,保境安民,是为了一方百姓;如今顺应天意,纳土归宋,也是为了一方百姓。

原谅我,钱氏列祖列宗,我只能坚持到这一步了。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01-10 20:16:52 +0800 CST  
【正文】

欧阳修著《新五代史》,极言吴越国为躬事中原,搜刮民脂,聚敛百姓,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原文曰“钱氏据两浙逾八十年,外厚贡献,内事奢僭,地狭民觽,赋敛苛暴,鸡鱼卵菜,纤悉收取,斗升之逋,罪至鞭背……人有不胜其苦。”

欧阳修的描述到底有无夸张暂且不论,但以吴越国狭小之地外输岁贡,要说不搜刮老百姓那是不可能的。

钱俶跟孟昶、刘鋹乃至李煜的不同在于,他的策略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把财富花在了对和平的不懈追求上。没有证据表明他的个人生活如孟昶、刘鋹一般的奢靡,他“倾国以事贡献”的作为或许掺杂着胆怯懦弱的成分,但客观事实却是不可否认的。

在战火不断的五代十国和宋初,吴越国是一片真正的净土,当地百姓基本没有受到战争摧残,杭州的人口从隋末唐初的一万五千三百八十户,激增到钱俶当政的十万余户,就是最为有力的证明。

对广大普通百姓而言,和平是最大的福利,为了和平,付出再大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公道自在民心。吴越国的百姓给了钱俶最大的尊敬和爱戴,他奉表献土的消息传到千里之外的杭州,杭州百姓恸哭失声:吾王不归矣。

据说钱俶启程赶赴汴京时,杭州百姓担心他一去不复返,专门修建了一座塔,在塔前焚香祝祷,祈求上天保佑他们的国王平安归来。老百姓没有什么能力为国家分担苦难,只能遥遥为他们的国王祈福,这是他们表达自己感情最原始最朴素的方式。

正如陈洪进对泉州所做的贡献一样,钱俶对杭州的贡献也是不容抹杀的。杭州的繁荣与钱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直至如今,这座历史文化古城和现代化都市依然处处保留着钱俶的痕迹和气息,著名的六和塔、雷峰塔最早是钱俶修建的(现存的不是),杭州八景中也有钱俶的故事,保俶塔、保俶路、钱王祠,光看名字就知道是纪念钱俶的。

无论从哪个角度上来看,钱俶都是一个顺应历史潮流的人,一个在现实中有所作为的人,一个对历史有杰出贡献的人。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01-10 21:23:21 +0800 CST  
@李二狗gogo 2016-01-04 18:59:48
因为学妹把 历史 知识全部还给老师了,现在才觉得 历史 是一门很有趣又实用的知识,所以在自己补习。不能给师兄指正,但是感谢师兄教给我知识,充实了我的大脑,为人处事尽力全面稳重有担当。
-----------------------------
学妹谦虚了。咱们教科书上的历史我觉得还是挺适用的,对历史大脉络有个了解之后再去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朝代或领域去详细学习。历史跟别的学科不一样,只要找到合适的教材,完全可以自学。楼主的文章里也有不少错误,学妹也不能全盘接收哈,要不然我就是误人子弟了。不过楼主正在修改核对底稿,希望不久之后可以拿出一个高质量的稿件。至于为人处事,稳重担当都是学妹自己修养来的,我还要向学妹学习呢!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01-11 09:51:42 +0800 CST  
@伯陵里安 2016-01-09 16:57:04
荆南也是十国之一,望指正
-----------------------------
荆南即南平,又称北楚,也是十国之一。楼主在第一章关于十国的表述中有错误,百度贴吧里已有朋友指出,多谢兄台指正!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01-11 16:35:02 +0800 CST  
@低首神龙狄飞惊 2016-01-10 21:23:21
【正文】
欧阳修著《新五代史》,极言吴越国为躬事中原,搜刮民脂,聚敛百姓,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原文曰“钱氏据两浙逾八十年,外厚贡献,内事奢僭,地狭民觽,赋敛苛暴,鸡鱼卵菜,纤悉收取,斗升之逋,罪至鞭背……人有不胜其苦。”
欧阳修的描述到底有无夸张暂且不论,但以吴越国狭小之地外输岁贡,要说不搜刮老百姓那是不可能的。
钱俶跟孟昶、刘鋹乃至李煜的不同在于,他的策略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
@元芳你怎么看88 2016-01-11 12:34:41
窃以为欧阳修的《新五代史》史观有问题,不如《旧五代史》客观,内容上也不如《旧五代史》丰富。他是大宋臣子,对北宋以外的政权肯定不会有很高评价。要是比百姓负担,北宋的百姓比吴越强不到哪里去,光是冗兵冗费冗员就让老百姓不胜其苦。
-----------------------------
确切地说不是史观的问题,是思想的问题。《旧五代史》是薛居正等人于宋初所修,当时整个社会对忠义的强调不是那么突出,对一些五代人物的评价比较客观和超脱,没有过多的苛责,比如对“五代不倒翁”冯道基本上持肯定态度。《新五代史》是欧阳修编篡,欧阳修是宋学的代表人物,而宋学对君臣之道十分重视,冯道这种历四朝十帝的大臣很受他们鄙视,写史又受春秋笔法影响,为尊者讳,所以对人事的评价显得不那么客观,吴越国王钱俶曾是僭越之主,所以《新五代史》对他的评价不会特别高。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01-12 09:13:38 +0800 CST  
@杠开甩本 2016-01-13 02:16:42
国奥队啊,唉!上半场眼前一亮,下半场回到老样。不看了,睡觉睡觉。睡前一顶!
-----------------------------
国家队,国奥队,国青队,国少队,全都是国字号。他们的共同表现是:上半场30分钟气势如虹,剩余15分钟被对方反击进球;下半场30分钟拼命防守,试图扳平比分,最后15分钟体力不支,拼到抽筋!楼主看中国国字号球队比赛不多,但偶尔看几场基本上是这个规律。另外,在大赛的预选赛表现规律如下:第一场:开局之战,第二场:关键之战,第三场:必争之战,第四场:背水一战,第五场:荣誉之战,第六场:来年再战。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01-13 18:35:28 +0800 CST  
@杠开甩本 2016-01-14 02:31:34
楼主妙论!盼更至高太尉,使吾等球迷瞻观缅怀YY^_^
-----------------------------
高太尉足球水平了得,号称北宋梅西,毫无疑问的金球奖。只是他与蔡京生在同一时代,除了踢球水平,别的都比不上,所以在史书上的戏份少得可怜,楼主争取让这位老兄多漏点脸吧!PS:楼主之前看过一个电视剧《一脚定乾坤》,里面就有高俅,戏份还不少。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01-15 10:44:46 +0800 CST  
【正文】

现在来看,钱俶在政治上很明白,是一个务实的聪明人,但其实也不尽然。

赵匡胤在世的时候,钱俶生怕他一不高兴把吴越国给灭了,朝贡是大包小包,源源不断。

赵匡胤看着他送来的礼物,只是淡淡一笑:“这些迟早都是我的囊中之物,还需要你来献吗?”

遗憾的是,吴越国最大的一份礼物——土地和百姓,赵匡胤却没能亲自收到,代替他笑纳的是亲弟弟赵光义。

彰泉献地、吴越纳土,意味着整个南方的彻底平定,这是宋太宗即位后最有分量的成绩,赵光义有足够理由得意一番了。

客观地说,这两件事情的成功称得上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应该归功于赵匡胤十余年的苦心经营,更是宋朝强大的综合国力使然。就算在宋朝当时,也有人在背后就此评述功劳,说赵光义是典型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对此赵光义自己恐怕也是心知肚明。

这种事情要是换做一个碌碌无为的皇帝也就罢了,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反正史书只会记载“某年某月,我在位期间,某某国纳土归降”,才不管你怎么评论我。

但宋太宗是一个胸怀壮志的君主,两个软柿子确实不够塞牙缝的,他要拿出一道让人无可指摘的“硬功”,才能彻底服众。

这个足以让赵光义建立“硬功”的对象,毫无疑问就是那个出了名的“硬骨头”——北汉。

北汉是块硬骨头,对这一点赵匡胤应该深有体会。

当年他曾作为部将跟随周世宗参加过攻打北汉的战争,当了皇帝后也曾组织过三次大规模讨伐,有一次还是御驾亲征。

可惜除了那场让他一战成名的高平之战外,其他跟几次交锋竟都是自己这方铩羽而归,太原抵抗之顽固让人刻骨铭心。

如果说赵匡胤是一个百战百胜,无往不利的将帅,没有搞定北汉就是他最大的败绩——总归是没有战胜,最多只能算平局。终其一生没能把北汉这“弹丸之地”收入囊中,可谓赵匡胤最大的遗憾之一。

对赵光义而言,哥哥的遗憾正是自己的机会,我要彻底证明给大家看我赵光义的实力,太祖皇帝拿不下的,我一定能拿下!

现在是太平兴国四年(979 年)正月。

半年前,赵光义把两个熟透的“软柿子”摘入手中,南方彻底平定,国内一片安宁,是时候啃个硬骨头给大家看看了。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6-01-15 17:13:08 +0800 CST  

楼主:低首神龙狄飞惊

字数:929910

发表时间:2014-05-28 20:3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27 09:54:34 +0800 CST

评论数:1216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