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君临天下》已出版,长篇连载:《说不尽的宋朝》说不尽的风云变幻荣辱兴衰

@bjpbjpbjpc 7817楼 2015-06-06 22:42:00
作者:青楼红袖招时间:2015-06-0622:24:42

@bjpbjpbjpc2015-06-0613:08:10

因为柴荣不是后周太祖郭威的亲生儿子。世宗者,一世之宗也,含有皇位继承系统转移之意。凡不是大行皇帝嫡系子孙继承皇位的,均可号为“世宗”,比如以藩王入继皇位的明世宗朱厚熜,以庶出而不是嫡出皇子身份继承皇位的清世宗胤禛。

-----------------------------
—————————————————
感谢字母兄科普!楼主对皇帝谥号尊号略知一二,对庙号真的是一无所知,正好学习下!小小庙号竟有如此内涵,处处皆学问,凡事皆文章之言果然不虚。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6-07 22:50:23 +0800 CST  
@低首神龙狄飞惊 2015-05-31 17:04:26
@食炸糊晕了 7678楼 2015-05-30 17:18:00
@清明之月2015-05-3011 :24:08
楼主呵呵。宋朝根本就不是战五渣,宋朝建国的目的是自守而不是,进攻。各种制度都是建立在保证政权稳定的前提下建立的。而且,在蒙古国的攻势下,南宋是坚持最久的。至于为啥吗,宋朝常常处于被动而不是主动原因在于,宋朝属于农耕国家,如果强行发动对外作战,国力损耗过大。就算胜一时,结果也是常年国内的萧条。不利于政权稳定。宋......
-----------------------------
多谢朋友关注!楼主对兄台此言有不同意见,以文制武的话,以后的明朝不也是一样的体制?在很多人看来明朝战斗力不差吧?现在更是以文制武了。至于将与兵临时凑乎,你是说业界流传的“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吧?当然,受传统观点和网络流言影响,对宋朝不擅打仗的认识深入人心。所有这些楼主都会在后面深入分析,望朋友常来指教,一起讨论交流!
-----------------------------
@食炸糊晕了 2015-06-01 09:41:36
明朝能打的好像都是“将识兵,兵识将”吧,戚家军就不用说了,像李成梁、或者袁崇焕也是长期带兵,而不是临时凑。以前上战场的跟现代社会的打仗完全不同,以前都是目不识丁的大老粗去当兵,即使将领也没几个是学富五车的。现在当兵起码是个大学生,在美国还有众多博士生,是高尖精的代名词。用现代观点去看1千年前的事,总感觉是不合适的。
-----------------------------
楼主对明朝研究不多,但宋明两朝的体制还是比较相似的,特别是中后期开始出现的总督、经略、巡抚都是方面大员,不但统管民事司法行政,还抓军事,像胡宗宪的东南总督、孙承宗的辽东经略,更是以军事为主,这点跟宋朝的经略使、宣抚使、制置使等以军事为主,统管民事行政的特点十分相似,应该就是在宋朝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上述职务的任职人选方面也有相似之处,大部分以文官出身的官员担任,起于行伍的人多担任副职,这确实是以文制武的表现,但以文制武只是一种治国施政的策略和制度,本身并无褒贬之说,不论是文官出身还是武官出身的高级将帅都是既有杰出人才,也有拙劣表演的,不可一概而论。

楼主一点浅见,不足支持请各位朋友批评指正!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6-08 10:56:04 +0800 CST  
@说不尽的宋朝 2015-06-05 20:55:44
@一抹泪光诉尽百 7797楼 2015-06-05 17:52:00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李后主不读三国么?一个蒋干做的事,还有长江浮桥,这怎么那样相似,曹丞相不是铁锁连舟,这是不是可以借鉴来个火攻。太祖还活着,你弟弟都着急了,咋还不死呢?看样子还要补一刀。:(说点题外话,楼主看过走向共和不?最近在看,难得的好剧,比起现在 历史 剧好多了,什么裤裆里藏手雷。呵呵了。看了十五集,成了李鸿章李吹,越来越讨厌清......
-----------------------------
看来欣赏泪光兄弟才华的不止楼主一个人呵……

有时候看历史多了就会发现很多历史情节会惊人地相似,就拿你说的这个铁链锁船,火攻烧船的段子来说,历史上这么干过的不止曹操一个,好像明朝宁王朱宸濠叛乱时也曾经这么干过,结果被王守仁一把火给少了个血本无归。话说回来,李煜确实曾经想派水师去摧毁宋军架设的浮桥,但行动太晚,加上战斗力极差,根本没有沾到边就被打垮了(这部分接下来楼主就会讲),他要是有先见之明的话,南唐不至于输得这么惨。

兄弟说的《走向共和》也是老片子了吧?大学刚毕业那会儿看过十几集,但没能一直看完(刚毕业那会没现在这么好的网络和电视条件),感觉人物塑造很成功,台词对白很经典,后来听说被官方禁播还是阉割了?据说是因为里面有些情节太过真实,其中统治者的种种政治心思有影射当今政府之嫌(其实若是说影射,中国自古至今历代政府),也有说是因为宣传三民主义过重之故。

晚清民国的历史值得深入研究,李鸿章忍辱负重,既要哄着老佛爷,和着稀泥,还要和外国人斡旋,虽然说过不少违心的话,干过不少违心的事,但毕竟是一个真正的政治家和实干家,没有他的话估计满清早就得玩完了。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6-08 15:09:53 +0800 CST  
【正文】

潘美所率数万宋军主力在采石矶渡过长江后,与曹彬所部合兵一处,继续挥师东进。

靠着长江天险阻挡宋军的计划落空,这个时候的李煜才惊慌起来,他急忙派镇海节度使、同平章事郑彦华率水军一万,天德都虞侯杜真率步军一万,两路并进,前往上游阻击宋军。

对于这两支部队的战斗力,李煜是很有信心的,临行前他当面勉励两位统帅说:“今日我江南水陆两军并进,一定无往不胜!”

几天后,杜真率领的步军率先与宋军遭遇,当即展开一场激战。

潘美率领的步军主力刚刚渡江而来,还没和南唐军队交过手,碰上杜真所部正好是逮着了展现实力的机会,几番冲锋下来,这帮生力军就把南唐一万步军打得溃散而逃。

与此同时,南唐水军统帅郑彦华见势不妙,干脆连战斗都没敢参加,直接脚底抹油开溜了,两位仁兄一败一逃,彻底辜负了李煜的殷切期望。

击败了南唐阻击部队后,前面一片坦途,宋军距离他们的最终目标金陵只有数十公里了。

不过在溧水镇(今江苏溧水),宋军还是遇到了一点小小的抵抗。

溧水位于金陵正南,是金陵西南面的最后一座重要据点,驻守溧水的是南唐老将李雄,早在宋军渡江之初,他便请求朝廷向自己增派兵力,以便在金陵外围与宋军决战,但朝廷里那些自作聪明的头头脑脑们却拒绝了他的请求。

李雄不算南唐的高级将领,手下所统兵力也只有万余,然而面对数倍自己的宋军主力,李雄并没有退缩,战斗开始前,他对部下众将慷慨说道:

“我李雄一定会战死疆场,为国捐躯。至于你们诸位,就各人好自为之吧!”

说完,他亲自上阵与宋军展开搏斗,他的七个儿子也各持兵器,紧随其后,冲入敌阵,浴血拼杀,最后终因寡不敌众,父子八人皆战死阵中。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6-08 20:37:30 +0800 CST  
【正文】

在我们现在看来,为一个昏君效忠至死,逆历史统一趋势而动,李雄这种行为并不明智,其实在一片亡国迹象中,即使他降敌也不算是叛国之举,没有人会对他这样一个普通而平凡的将领注意。

但是在李雄的心目中,不论形势如何不可逆转,不管皇帝如何昏庸无能,为国家危难慷慨赴死,才是一个军人的使命和价值。可惜的是,放眼整个南唐,像李雄这样的臣子和将领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若干年后,当李煜已经被百姓所遗忘,当南唐已经被历史所尘封,江南的百姓仍然在为李雄父子八人生香焚纸,纪念一门忠烈,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真正的忠臣是永生不灭的。

第九十一章 金陵王气黯然收

攻克溧水之后,金陵的西南屏障全部被扫清,曹彬率大军步步进逼,终于屯兵金陵城下。从开宝七年十月兵发荆南,到兵临金陵城下,宋军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

金陵,亦称健康、建业,是我国最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其城北据大江,南接重岭,钟山据其东,石头山据其西,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自古乃虎踞龙盘之地,山川形胜之冲。经过历代王朝的苦心经营,金陵城规模雄伟,城池坚固,城墙高三丈有余,下部均为巨石砌成,坚固异常,四周壕堑重重,绕城数匝,因此得名“石头城”。

自古以来,金陵城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凭吊怀古,感叹兴衰成败,历史沧桑,翻开古代诗词大全,单单以“金陵”二字为题的怀古诗词就有数十篇,这是其他历史文化名城市望尘莫及的。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6-08 21:46:55 +0800 CST  
【正文】

此时此刻,围在金陵城下的宋军却没有咏史怀古的兴致,他们此行目的是创造历史,而不是怀念历史。

开宝八年正月十七日,宋军正式开始攻城。

被围的南唐也孤注一掷,投入大军在城外摆开防守阵型,唐军号称六十余万,面临秦淮,背靠城池而列,黑压压一大片不见尽头,阵势十分吓人,宋军则位于秦淮河南岸,与南唐军队隔河对峙。

宋军也有水军,而且曹彬已派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李汉琼率部以火攻之法扫荡了附近的南唐水寨,但以宋朝水军现有的舰船数量仍远远不够搭载宋军主力渡江,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将领都认为不应着急渡江,而是等到舰船充足后再做打算,以免对方来个击其半渡。

宋军二号统帅潘美却不这么认为,他知道兵贵神速的道理,如果坐等水师来援后再发动进攻,风险小则小矣,却可能贻误战机,何况我大宋铁军连长江天险都已从容跨越,还能被眼前这条小小的秦淮河挡住进攻的步伐?

潘美纵身上马,高声呐喊道:“我潘美统率数万骁勇之师,战必胜,攻必取,岂能被这一衣带水阻隔?众将士随我杀过江去!”说罢,一马当先,带头跃入秦淮河中。

麾下将士见主帅如此奋不顾身,带头冲锋,受到极大鼓舞,个个奋勇争先,纷纷跳入河中向北岸奋力冲去。

我曾经多次去过南京,这座城市虽位于南方,冬天却不暖和,时值寒冬正月,秦淮河水有多冷可想而知,但大批宋军在主帅潘美的带领下却毫不畏惧,冒着刺骨的河水和对方射来的箭矢,很快冲上岸边,与南唐军队展开厮杀。

南唐军队虽然人多势众,却既无战之勇,亦无战之能,他们眼见宋军不顾冰冷的河水冒死冲锋,来势汹汹,早就被吓破了胆,又缺少统一的指挥,在宋军的冲击下很快崩溃,混战之中大家只顾四散逃命,谁还想着奋力抵抗?数万大军不到两个时辰就土崩瓦解,一败涂地,侥幸逃窜的部分军队狼狈退回了金陵城,龟缩在城内再也不敢出头了。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6-08 22:38:58 +0800 CST  
@低首神龙狄飞惊 2015-05-31 17:04:26
@食炸糊晕了 7678楼 2015-05-30 17:18:00
@清明之月2015-05-3011 :24:08
楼主呵呵。宋朝根本就不是战五渣,宋朝建国的目的是自守而不是,进攻。各种制度都是建立在保证政权稳定的前提下建立的。而且,在蒙古国的攻势下,南宋是坚持最久的。至于为啥吗,宋朝常常处于被动而不是主动原因在于,宋朝属于农耕国家,如果强行发动对外作战,国力损耗过大。就算胜一时,结果也是常年国内的萧条。不利于政权稳定。宋......
-----------------------------
多谢朋友关注!楼主对兄台此言有不同意见,以文制武的话,以后的明朝不也是一样的体制?在很多人看来明朝战斗力不差吧?现在更是以文制武了。至于将与兵临时凑乎,你是说业界流传的“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吧?当然,受传统观点和网络流言影响,对宋朝不擅打仗的认识深入人心。所有这些楼主都会在后面深入分析,望朋友常来指教,一起讨论交流!
-----------------------------
@食炸糊晕了 2015-06-01 09:41:36
明朝能打的好像都是“将识兵,兵识将”吧,戚家军就不用说了,像李成梁、或者袁崇焕也是长期带兵,而不是临时凑。以前上战场的跟现代社会的打仗完全不同,以前都是目不识丁的大老粗去当兵,即使将领也没几个是学富五车的。现在当兵起码是个大学生,在美国还有众多博士生,是高尖精的代名词。用现代观点去看1千年前的事,总感觉是不合适的。
-----------------------------
@三皇五帝七星九极 2015-06-01 10:40:49
呵呵,你真是晕糊了了,既然说到戚家军,怎么能忘了岳家军。李成梁、袁崇焕长期带兵不假,宋朝边境那些将领不也都是十几年不易?对了,还有袁崇焕也是文官出身,什么熊廷弼、王化贞这些辽东最高统帅都是进士出身,明朝那些事儿专门提过,所以说文官还是武官出身跟会不会指挥打仗没有必然关系。
-----------------------------
@食炸糊晕了 2015-06-01 10:48:13
阁下根本就不明白我的意思,上来就乱喷,也算开眼界了。
我还是看楼主的文字,少说话为妙,免得口舌之争
-----------------------------
呵呵,看来两位对宋朝军事体制观点并不一致啊!其实我们平时的观点很大程度上都受一些网络流行说法的影响,以至于形成了对一些人、一些事固定的看法。如果想对宋朝政治和军事体制有切实理解,建议两位朋友看两本书《中国政治制度通史》、《中国历代军事史制度》,首先了解制度原本的内容(而不是直接看别人的评价),然后再去评价一个制度的好坏,而评价不能孤立来看,必须横向结合当时的背景形势,纵向观察制度沿革的历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一个制度体系存在的必然性、必要性和优缺点,不可简单地一言蔽之,全盘肯定或否定。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6-09 20:48:45 +0800 CST  
@涛声依旧的你 2015-06-04 14:23:01
@低首神龙狄飞惊 7758楼 2015-06-02 22:46:00
【正文】
第九十章 天堑变通途
开宝七年十月,赵匡胤做出了开战的决定,一场酝酿已久的战争正式拉开序幕。
在宋朝之前, 历史 上的北方政权曾有过两次成功的大规模渡江作战,分别是西晋灭吴之战和隋灭陈之战,这两次战役胜利的共同之处至少有两点,一是进行了长时间的战争准备,二是进攻时多路并举,才使得数十万大军跨过长江天险,几个月内灭亡南方......
-----------------------------
@涛声依旧的你 2015-06-05 10:30:58
看楼主这么忙,帮你上图个吧,宋灭南唐之战:

顺便问问,最右边京师水军那条路线,楼主没提到,不知道是谁的统帅?
-----------------------------
楼主也不知道,相关史料上对这一路都没有详细叙述,还请各位朋友指教!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6-10 08:43:38 +0800 CST  
@涛声依旧的你 2015-06-04 14:23:01
@低首神龙狄飞惊 7758楼 2015-06-02 22:46:00
【正文】
第九十章 天堑变通途
开宝七年十月,赵匡胤做出了开战的决定,一场酝酿已久的战争正式拉开序幕。
在宋朝之前, 历史 上的北方政权曾有过两次成功的大规模渡江作战,分别是西晋灭吴之战和隋灭陈之战,这两次战役胜利的共同之处至少有两点,一是进行了长时间的战争准备,二是进攻时多路并举,才使得数十万大军跨过长江天险,几个月内灭亡南方......
-----------------------------
@涛声依旧的你 2015-06-05 10:30:58
看楼主这么忙,帮你上图个吧,宋灭南唐之战:

顺便问问,最右边京师水军那条路线,楼主没提到,不知道是谁的统帅?
-----------------------------
@低首神龙狄飞惊 2015-06-10 08:43:38
楼主也不知道,相关史料上对这一路都没有详细叙述,还请各位朋友指教!
-----------------------------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甲申,上幸迎春苑,登汴堤,发战舰东下。丙戌,复幸迎春苑,登汴堤,观诸军习战,遂幸东水门,发战棹东下。”结合上下文来看,看不出这两支水军的去向,此后的史料也没有这副作战路线图中京师水军的作战记载,所以楼主实在搞不明白这路水师兵力如何,统帅是谁,发挥了什么作用。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6-10 16:22:23 +0800 CST  
【正文】

初战大捷的宋军不给唐军以喘息之机,继续扫荡金陵外围,先是在白鹭洲(今江苏南京西南)击败南唐万余兵马,斩首五千,生擒数百。几天后,宋军再次发力,攻克了金陵城关城(即外城),大军在城外三面扎营,完成了对金陵内城的包围。

至此,城内的南唐君臣百姓已成网中之鱼,瓮中之鳖,只等着宋军前来捕捉了。

这时候的形势对南唐来说已经坏到极点,坏到不能再坏,城破国亡看起来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然而作为一国之君的李煜却丝毫也不惊慌,反而是逍遥自在,赛过神仙,难道这位胆小懦弱的皇帝已经战胜畏惧,不把宋军放在眼中了吗?

说出来恐怕没人相信,李煜确实不知畏惧,因为他对当前的形势根本就是一无所知。

宋朝大兵入境之初,慌乱的李煜召陈乔、张洎两位问计,这两位仁兄不懂军事,却是坚定的主战派,他们给李煜的应对策略是坚壁清野,壁垒固守,以老宋师。

两位大人想必读了不少兵书,因为按照兵书上的说法,“劳师以袭远,兵家大忌也”,宋军千里奔袭而来,只要自己长期坚守,对方必定人困马乏,粮草不继,最终不战而退。

听了两位心腹的分析,李煜顿时觉得很有道理,但他对这些劳心费神的军务政事提不起兴趣,干脆把大小事务全权委托给陈乔、张洎两人,给他们临机决断之权,至于金陵城防卫事宜则全部授权给神卫统军都指挥使皇甫继勋。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6-10 20:08:53 +0800 CST  
【正文】

安排好这些事务后,李煜彻底放心了,他一头扎进后宫,再也不肯出来,每天不是与和尚道士们诵经讲义,高谈阔论,开展宗教学术研究,就是跟自己的嫔妃佳丽们吟诗作画,宴饮取乐,投身文学艺术创作,把外面那些烦心之事全部抛诸脑外,真正过起了神仙般的生活。

李煜玩自我封闭,他身边的人也大力配合,南唐在战场节节败退的军事情报全被李煜宠幸的近臣徐元瑀截留,这位贴心的秘书怕这些不悦的消息打扰了皇帝大人的清静安宁,自己做主都给屏蔽了,以致后来金陵城被围了一个多月,城内的李煜竟然一无所知,成了名符其实的睁眼瞎。

很多人不知道的事,在这种看似逍遥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表象之下,忧虑和恐惧始终深埋在李煜心底,从来没有真正消失,他试图用醉生梦死的生活麻痹自己的神经,用诗词歌赋和佛经道典压制对前途命运的焦虑,他没有勇气去面对现实,只想让这一切赶紧过去。

然而,这些努力和尝试都无济于事,李煜越是刻意压抑,恐惧的感觉越是强烈,对这一切,他无力去改变,只能选择消极回避,在回避中等待前途未卜的命运。

先不说李煜醉生梦死的生活,再看金陵城的攻防形势。

被李煜委以重任的南京城防总司令皇甫继勋也算是将门之后,他的父亲就是当年在滁州之战被赵匡胤设计擒获的南唐老将皇甫晖,虽说栽在了年纪轻轻的赵匡胤手下,但皇甫晖多少还算是身经百战,经历过大风大浪,相比来看,他的儿子虽是个“将二代”,却只会纸上谈兵,完全是个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加草包将军。

没能力也罢了,偏偏这位仁兄还是个贪图富贵,爱惜性命的胆小鬼,他压根就没打算跟宋军交战,满脑子只想如何说服李煜向大宋献城投降,好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6-10 21:21:58 +0800 CST  
【正文】

皇甫继勋授意自己的侄子皇甫绍杰向李煜密陈归命降宋之计,结果被李煜拒绝,但皇甫继勋坚定的投降决心并没有因此受到丝毫动摇,身为三军主帅,城防军队总指挥,他毅然亲自担当起了动摇军心的重任,他不遗余力地在军中散播谣言,反复强调“北军强劲,谁能敌之”,大肆宣扬宋军不可战胜的可怕实力,顺便贬低自己军队的战斗力,

在听说南唐军队兵败的消息后,这位仁兄居然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得意洋洋地说:“我早就知道根本打不过人家了!”一副幸灾乐祸,喜形于色的表情姿态,活脱脱像个超级卧底。

如果你认为皇甫继勋这种言行很过分,那就未免大惊小怪了,更过分的事情还在后面呢!

皇甫继勋的偏将中有人受不了他这种“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无耻举动,秘密招募组织了一支敢死队,打算趁夜间出城偷袭宋军,但还没来得及行动就被皇甫继勋给发现了,这位堂堂主帅不但没有被部下的爱国热情和勇敢表现所感动,反而担心他坏了自己的投降大事,竟然把这位将领抓起来痛打一顿后关了禁闭。

面对敌军畏缩不动,对付部属却如此痛下狠手,主帅如此,三军上下还有谁肯效死用命?

对皇甫继续的所作所为,躺在深宫大内,两耳不闻宫外事,一心只顾念佛经的李煜一无所知,但俗话说“纸包住不火”,这种吃里扒外的无耻行为总会有露馅的那一天。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6-10 22:24:10 +0800 CST  
@宇文寒远行 2015-06-06 10:19:55
快点更,两天就把79页看完了,既然想学别人写长篇,要么就写好再发,要么就坚持不懈更新,不管多忙,就算每天挤出时间写一段,一个月也有三十篇,估计得养到下半年或者明年才能再看了,
-----------------------------
多谢宇文兄支持!楼主写长篇纯粹是出于个人兴趣爱好,不是学谁写,也没有人跟楼主签合同要求每天更新多少字,有朋友进来为楼主点赞甚至每天帮楼主盖楼,楼主不甚感激,只是每个人时间精力不同,个人追求相异,楼主确实很难像有些大神们那样天天更新几千字。

对楼主而言,工作、家庭排前两位,其他若有闲暇时间会视情况用于码字更新,有时候没时间坐在电脑面前敲键盘,就在脑子里理理思路,构思情节,也算是一种写作吧!楼主无法向支持的朋友们承诺每天更新,只能承诺坚决不会太监,所以一定会如你所说不管多忙,一定坚持不懈更新(但不一定能每天都发布),宇文兄如果喜欢一次多看,那可不妨隔段时间再来看,十分感谢你的指教!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6-11 12:47:02 +0800 CST  
@lazycat2000 2015-06-06 21:52:12
@青楼红袖招 2085楼 2014-07-10 13:08:00
@低首神龙狄飞惊2070楼2014 -07-0919:27
【更新】第二十六章限佛运动(中)
使用这些铜制品铸造佛像的方法流程也很简单,把铜钱等各种铜制品回炉再炼,高温熔化成铜水,然后再重新铸造成佛像。
只要你想象一下一尊铜佛像,哪怕是一个拳头大的佛像与一个铜钱在体积和重量上的巨大差别,就可以发现这种熔铜铸像的行为是对铜资源多么可怕的浪费,这边官办的......
-----------------------------
佛教、清真教、基督教、天主教,哪个不是烧钱的主?这其中佛教应该是烧钱最厉害的,其他几个教在中国的力量毕竟有限,佛教历史悠久,讲究布施捐金身香火钱,又得到官方的大力提倡和支持,从官方到民间任何一个历史阶段都不乏忠实信徒,很多寺庙极具经济头脑,往往成为财富的聚集中心。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6-11 20:50:36 +0800 CST  
@p4486016 2015-06-08 19:06:08
追上楼主了,楼主贵在坚持啊,其实我建议楼主可以看下高天流云A写的,一开始也没什么人气后来全部都出版了,那个哥们写的跟诙谐,他也坚持了很多年,自己也有很多独特的地方,可能你也看过
我于一年前追完他写的,真的不错上次还准备捡起来再看一遍,就是喜欢他写王公,岳飞,孟公这些战将热血沸腾,看到写赵构一声叹息,非常有带入性很精彩,希望楼主能超越他们
是不是楼主有些时候叙述不够简练,想表达的太多,......
-----------------------------
很不好意思现在才回复兄弟,你对楼主的鼓励太重要了,所以楼主斟酌好几天才想好怎么回复你呢!高天流云的《如果这是宋史》楼主当然拜服,他是第一个系统写完宋史的人,有这样的大作在前,楼主怎敢妄言超越?也曾拜读过数章,但楼主没有去通读,主要考虑到万一通读之后,写作起来在内容和风格上恐怕难以避免受其影响,形成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结果,所以索性以看原始史料和学术著作为主,尽量少看其他人的白话宋朝类作品,所以本文写作时基本上是完全基于楼主个人对宋朝史料的阅读、理解和分析,然后去谋篇布局,安排主次,斟酌语句,最终目的不是超越某个人,而是写出一篇有自己特点,不盲同他人的作品。

诚如你所言,长篇作品坚持下去是很困难的,尤其是楼主时间精力有限,大部分时间自己做不了自己的主,所以楼主并没有树立日更三千这样的目标,只是打算不紧不慢地讲述宋朝历史,讲述其中的精彩故事和杰出人物,而要想坚持下去,个人毅力固然重要,有像你这样的朋友们的支持更是不可或缺,在此十分感谢你对楼主提出的意见建议和鼓励,也希望能常来指点,一起陪伴楼主写完这个不知何时能完成的长篇。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6-12 12:35:01 +0800 CST  
【正文】

当他登上城墙,探头向城外一看,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刹那间魂飞魄散,只见城外满是宋军营寨,将金陵城三面围困,一眼望去旌旗遍野,不见边际,情景十分骇人。

震怒之下的李煜立刻追究起相关人员责任,当他知道自己委以重任的皇甫继勋居然公开散布流言,煽惑军心,甚至派他的儿子到宋军营中商议投降事宜时,恨的是咬牙切齿,立刻把叔侄二人逮捕下狱,很快又斩首示众。

这位贪生怕死,全心全意搞投降的皇甫继勋,投降不成反而送了自己性命,死后连个全尸也没能留,由于平时将士们对他的投降行为恨之入骨,在他人头落地后,大家居然蜂拥而上,把尸体上的肉用兵器剐了个一干二净,只剩下一堆骷髅白骨,混到这样的结局也算是生得无耻,死得惨烈了。

处死坚决走投降路线的皇甫继勋,让李煜出了胸中一口恶气,他以自己的实际举动告诉了城内所有人一个信号:兔子急了也会咬人的。

那些原本心里打着小九九,怀揣投降想法的大臣们看到皇甫继勋的下场,也禁不住暗自害怕,再也没人敢提举城投降的事情了。

与此同时,坚决主张抵抗的陈乔、张洎双人组合的权势再次得到了空前的加强,皇甫继勋一死,军队的指挥权也落入二人手中,一切军国要务,不分大小轻重,全权由两人决断处分,李煜对他们十分信任,也懒得事事过问,只不过是点头认可,画圈同意而已。

不过,这一切的变化对缓解金陵城的压力并没有任何帮助,宋军的铁桶阵依然里三层外三层把金陵城围的水泄不通,而以南唐目前的兵力和战斗力,最多只能把守住城池,想要打破对方的重重包围,实现绝地反击是完全没有指望的。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6-12 20:40:05 +0800 CST  
【正文】

就在南唐上下无计可施的时候,张洎突然想起来一个人,仗都打了这么长时间,自己怎么能把这个人给忘了呢!只要他率兵来援,打破宋军的包围还是很有希望的。

在请示了李煜之后,张洎当即修书一封,派使者连夜去召这个人发兵解围。

张洎想到的这个人叫朱令赟,他是南唐数一数二的高级将帅,时任神卫军都虞侯,率十万水军之众屯居于江西湖口。

战争爆发后,宋军水师自荆南东下,就从这位将领的防区经过,但麻痹大意的朱令赟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宋军的战略意图,也没有做出丝毫反应,放任对方顺利通过江西,等人家兵临采石,渡过长江乃至包围金陵后,他竟然还是按兵不动。

手下将领看不懂主帅的沉默,多次进谏请战都被他一一阻止,而当金陵使者拿着让他发兵勤王的信函来到湖口时,部将们再次提出请战要求,并建议趁五月长江水位上涨之际顺流而下,不日便可抵达下游以解金陵之围。

面对朝廷的命令和部将的请战,朱令赟再次拒绝了,他认为若此时率水师救援金陵,上游的宋军水师必定抄截自己的后路,倘若可以一战击溃下游宋军,解了金陵之围自然一切好说,但万一一时取胜不得,和宋军形成僵持之局,背后的宋军就会堵住退路,到时候腹背受敌,粮道断绝,对方再来个前后夹攻,恐怕无数将士就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虽说朱令赟这番说辞很有只顾自己性命,不管皇帝死活的嫌疑,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开宝八年五月时,西至武昌,东到池州上千公里的长江水域已经完全被宋军控制,朱令赟若贸然出师,宋军水师绝不会让他舒服服服救援金陵。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6-12 21:30:58 +0800 CST  
【正文】

金陵城内的李煜不管这些,他见朱令赟按兵不动,不断派人催促,可朱令赟却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就是不挪窝:没办法,形势严峻,情况特殊,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嘛!

对朱令赟的拒不配合,李煜又气又急却又无可奈何,惟一的援军指望不上,城外宋军的围城之势毫不放松,自己这边数次出城迎战无不落败,损兵折将不说,全军士气也受到很大影响,甚至连他自己也开始怀疑,如此折腾下去自己到底能坚持多长时间。

万一有天城破国亡,自己如此顽抗,赵匡胤必定不会放过自己,想想脑袋落地的场景,李煜禁不住心中发冷。

就在李煜内心动摇之时,开宝八年七月的一天,一个人的到来带给了李煜一丝希望,这个人不是那位按兵不动,见死不救的朱令赟,而是李煜的亲弟弟李从益。

李煜和李从益兄弟俩的感情一直非常深厚,自从被当作人质扣留在汴京城后,李煜就没能再见过弟弟,他曾经亲自致信赵匡胤,请求对方归还人质却始终没能如愿,在金陵城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李从益却突然返回,顿时让李煜有一种雪中送炭的感觉,这块炭虽然解不了燃眉之急,但至少可以让自己受伤的心灵有一丝慰藉。

兄弟重逢,一通嘘寒问暖,抱头痛哭后,李从益亮出了自己的真正意图——他不是单纯来表达慰问之情的,而是肩负赵匡胤交给他的一项特殊使命——充当说客劝李煜主动投降。

赵匡胤不愧是超一流的政治高手,更是一位高级心理专家,在对南唐施加长达一年的军事压力后,他敏锐地把握到李煜的心理正处于一种微妙状态,这个时候的步步紧逼可能会坚定他的抵抗决心,甚至逼到狗急跳墙的地步,而如果反其道而行之,以感情攻势代替军事攻势,让李煜在绝望中突然看到一丝“和平”的希望,倒很有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6-12 22:41:49 +0800 CST  
@豆你玩玩玩 2015-06-11 09:35:38
终于看完了,楼主大才,
-----------------------------
兄台过奖,这才刚开始,第一个皇帝还没有写完,希望一直伴随楼主写完这个长篇工程,常来批评指教!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6-13 20:49:11 +0800 CST  
@我是小村官 7874楼 2015-06-12 08:30:00
@低首神龙狄飞惊2015-06-1022:24:10

【正文】

皇甫继勋授意自己的侄子皇甫绍杰向李煜密陈归命降宋之计,结果被李煜拒绝,但皇甫继勋坚定的投降决心并没有因此受到丝毫动摇,身为三军主帅,城防军队总指挥,他毅然亲自担当起了动摇军心的重任,他不遗余力地在军中散播谣言,反复强调“北军强劲,谁能敌之”,大肆宣扬宋军不可战胜的可怕实力,顺便贬低自己军队的战斗力,

在听说南唐军队兵败的消息后,
—————————————————
多谢兄弟捉虫!楼主最近精神不振,连日常公文材料也老出错,看来要好好调整了。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6-14 10:12:37 +0800 CST  

楼主:低首神龙狄飞惊

字数:929910

发表时间:2014-05-28 20:3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27 09:54:34 +0800 CST

评论数:1216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