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君临天下》已出版,长篇连载:《说不尽的宋朝》说不尽的风云变幻荣辱兴衰

@哭泣的熊猫2015 2015-05-20 01:51:54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我说的李煜入错行不是说他不该当皇帝,而是说如果他把花在 文学 上的工夫花在 历史 政治上,结局或许不会那么惨。
-----------------------------
谁说不是呢?李煜没有心思当皇帝,却不得不做皇帝,又面临强大的外部压力而无力对抗,只好消极回避,把时光和精力消磨在文学上,却是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以他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形势,即便他励精图治也很难改变历史进程,不过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他懦弱无能的亡国君形象,看看人家北汉的刘继元又臭又硬,却没人骂他亡国君。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5-20 10:35:40 +0800 CST  
@bjpbjpbjpc 7528楼 2015-05-17 21:54:00
@低首神龙狄飞惊2015-05-1720:52:19

装修真是一个累人的活儿啊,劳心劳力,还是有钱任性好。

-----------------------------

装修,没钱是万万不能的,但有钱不是万能的。你再有钱,如果要想装修比较满意,你自己不劳心劳力是根本不行的。别说你就是一老百姓,你就是皇帝也不行。清朝皇帝建设北京的三山五园,费了多少心力心血?你看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的康雍乾三
—————————————————
深有体会,平头百姓花了十万块钱就大呼受不了啦,装修也是以经济实用为主,想想赵匡胤赵光义哥俩九五之尊却勤俭朴素,我心理也就平衡了~~话说宋朝皇帝普通比较节叫,除了多才多艺的徽宗,老赵家的传统还是比较优良的。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5-20 16:24:36 +0800 CST  
【正文】

李煜生于帝王之家,作为李璟的六子,论资排位的话皇位是绝对轮不到他的,可造物弄人,自己当太子的哥哥李弘冀暴病而亡,李煜又被李璟立做了太子。

想当皇帝的人当不成皇帝,不想当的人却偏偏被选作皇帝,没办法,谁让你长了一副帝王相,当皇帝是命中注定,拦都拦不住啊!

像李煜这样的“高富帅+皇二代+才子+财子”的四重复合型男,要是放在现代,投怀送抱的女人数都数不清,就算是放在千年以前也有无数美女翘首以待,热切期盼拥有这样一个极品如意郎君,这可是将来的皇帝啊!

但是很遗憾,如果不是天生丽质,倾国倾城,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并且门第出身高等,一般级别的美女连排队被挑选的资格都没有,最终经过李璟的亲自把关,一个名叫周娥皇的女子成为了万里挑一的幸运儿,做了李煜的第一任妻子,后来的人们常常称她为大周后。

这位叫周娥皇的幸运儿能脱颖而出,击败众多竞争对手绝非侥幸,更没有像现在选美大赛一样走了后门或者被潜规则,而是完全靠自身实力胜出。

周娥皇是南唐司徒周京的女儿,出身高贵,国色天香自不必说,更重要的是她并非一只徒有其表的美丽花瓶,而是一位才情横溢的女子。

大周后情趣雅致,通书史,善弈棋,喜歌舞,擅声乐,对填词谱曲极为精通,还对我国古典音乐的传承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大家众所周知的唐朝《霓裳羽衣曲》曲谱在天宝之乱后亡佚,擅长此道的大周后偶尔得到几页残谱,便悉心钻研演习,加上自己的补作,终于把这首千古名曲补全,从此流传于后世。

这样的美女加才女,正对帅哥加才子李煜的胃口,两人结婚以后,情深意笃,相敬如宾,坐则同席,卧则同衾,几乎是形影不离,如胶似漆。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5-20 21:14:00 +0800 CST  
【正文】

如果单纯从婚姻爱情的角度来说,李煜与大周后的结合可谓是天作之合,两个人一个是风流俊雅的文艺青年,一个是国色天香的时尚美人,又是同样的才华横溢,有着相当的家世背景,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婚后感情融洽深厚,是无数夫妻情侣的楷模。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干皇帝这一行的如果兴趣爱好过于广泛,一般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十有八九会被塑造为不务正业的典型代表,而李煜无疑是最突出的一位。

除了冠绝千古的诗词才华外,李煜在其他文艺领域也有着高深的造诣,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每一项都取得了超乎寻常的成就。

书法方面,后人曾评价其书法“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作大字不事笔,卷帛书之,皆能如意,世谓’撮襟书’”,说他写字不用毛笔,拿布帛撮成卷就可以当笔,运用随意,书写自如,这种功夫大概可以和用拖布蘸水写大字有得一拼。

绘画方面,李煜的画作虽未能流传下来,却留下了“远过常流,高出意外”的评价;音律方面,据说大周后重修《霓裳羽衣曲》就有李煜的一份功劳。

拥有如此全面的表现,李煜堪称五代宋初文艺圈的领军人物。

李煜的天赋才华跟遗传因素和家庭环境应该有很大关系,南唐前主李昇、中主李璟都有一项共同的爱好兴趣——填词,水平还都相当地高。

前主李昇有一首著名的《咏灯》,诗曰:“主人若也勤挑拨,敢向尊前不尽心”,李璟则有“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这样的经典诗句。

李家的文艺细胞传承到第三代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李煜的天赋发挥到极致,成就也达到了巅峰,李氏因此成为历史上为数不多,皆有名言佳句传世的祖孙三代。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5-20 22:10:04 +0800 CST  
【正文】

然而,上天注定不会让一个人太过完美,拥有惊人天赋的李煜也有一项能力短板,那就是政治才能。

在文学艺术领域,李煜是既有天赋,又有兴趣,投入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在政治领域却恰恰相反,他既无先天才干,也没有后天努力,自小就对政治提不起一丝一毫的兴致。让他做一国之主,处理军国大事?光是想想就足够让他头疼了。

换做别人被放到这样一个位置上,即便没有能力也要付出努力,所谓勤能补拙,试问谁不想做一个好皇帝呢?

当事人李煜却不这样想,他即位时正是北宋建隆二年,中原政权刚刚换了新主人,但这对于李煜来讲并没有多少不同,无论姓赵还是姓郭,无论大周还是大宋,都是南唐和他李煜“北面事之”的对象。

面对繁重的内政外交和军国政事,李煜选择了逃避,他把朝廷事务一股脑全都扔给自己当年的老师兼幕佐陈乔、张洎二人,自己则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无限的享受生活中去,大臣中有人上书劝谏,李煜倒不生气,甚至还予以表彰赏赐,但事后依然我行我素,或许在他心中这才是自己应该过的生活。

既然如此,李煜同志你就抓紧时间享乐,尽情挥霍时光吧!上天留给你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5-20 22:59:47 +0800 CST  
@哭泣的熊猫2015 2015-05-16 21:53:37
都76页了,楼主还没写完赵匡胤。
-----------------------------
熊猫兄弟理解下,楼主也想加快速度抓紧写,快点把赵匡胤“写死”,可今年以来确实太忙了,牵扯了写作精力,经常是好几天都集中不了时间更新,76页中有不少朋友的评论或灌水,正文字数我数了下大概估计在35万左右,按理说也不少了,楼主的计划是45万左右,再有十万赵匡胤就要寿终正寝了,希望常来帮忙搬砖盖楼啊!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5-21 14:32:54 +0800 CST  
@千里姚 2015-05-17 01:24:59
现在的电视剧狗血胡扯的程度相当可以,除了少数是良心作品外,其他全为了利益,想法设法的乱来,看的直让人骂娘。
-----------------------------
兄弟说的真不错,顺便问一下,对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裤裆陶手雷之类的电视剧剧情,你怎么看?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5-22 14:15:36 +0800 CST  
@哭泣的熊猫2015 2015-05-21 21:09:25
大周后情趣雅致,喜歌舞,擅声乐,我相信,可哪里看出她通书史了?
-----------------------------
熊猫兄弟好,这些是楼主从史料记载上扒拉下来的,也确实没找着她“通书史”的证据,因为大美女确实没留下啥历史作品,但大周后毕竟是名门闺秀,书香世家,通书史也不算什么特殊才能吧?但跟历史学者肯定不能比,她艳名太盛掩盖了这么方面的才华,也没人去专门研究她的“通书史”到底是什么水平。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5-22 17:31:56 +0800 CST  
【正文】

第八十七章 一心事中原

李煜既不想当皇帝,也没当皇帝的本事,但脑袋还比较正常,在处理国际事务和外交关系时,他的方针十分明确——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不惜一切保持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诉诸武力,这其中与大宋的相处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建隆二年七月,李煜刚即位就派人前往汴京进贡大批金银财帛,向赵匡胤报告自己袭位之事,等对方赐诏同意后才敢公开称帝,而建隆二年十月,当大宋使者按外交礼节前来祝贺时,李煜更是做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举动。

面对大宋一个普通使者,堂堂江南第一大国的南唐皇帝李煜竟然穿了一袭紫袍,要知道正牌皇帝在正式场合是要着黄袍的,他这一举动是为了显示对大宋的谦恭,可说出去实在是有失国家颜面,“紫袍皇帝”之名也因此著称于世。

李煜在日常交往中对大宋也是极尽曲意奉承之能事,逢年过节的大批朝贡自然不在话下,就连大宋军队出师讨伐,南唐也要有所表示。

乾德二年三月,宋军平定荆湖,南唐遣使犒师,送上赞助军费;乾德三年四月,宋军攻灭后蜀,南唐又上贡金银绢帛数以万计,表示热烈而不衷心的祝贺;乾德四年,宋军进攻南汉,李煜虽没有直接出兵助拳,却奉赵匡胤之命给南汉国主刘鋹写信劝降,别管最终效果如何,一副顺服听话的姿态还是让赵匡胤十分满意。

到了宋军灭掉南汉,下一个目标直指南唐时,李煜的惊惶和恐惧达到了顶点,对宋廷的屈从和臣服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甚至卑躬屈膝的地步。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5-22 21:43:50 +0800 CST  
【正文】

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十月,李煜向大宋上表,主动提出削去南唐国号,改称“江南国”,改玉玺印文为“江南国印”,同时自贬仪制,降低规格,自己不再称皇帝,改称“江南国主”,改皇帝所颁的“诏”为“教”。

皇帝尚且如此,政府机关和臣僚也得跟着降卑,中书门下改称左右内史府,尚书省改称司会府,御史台改称司宪府,翰林院改称艺文院,枢密院改称光政院,原来封王爵的也一概降格为公爵。

凡此种种措施无不显示了李煜同志排除万难,勇于牺牲,将和平进行到底,甘做一名忠诚听话小弟的决心和勇气。

赵匡胤也被李煜的真诚所感动,以自己的实际表现给予了对方回报,从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李煜即位到开宝六年(公元973年)整整十二年间,大宋始终保持与南唐的和平友好关系,这期间宋军镇压二李,平定荆湖,攻灭后蜀,北讨北汉,南灭南汉,兵锋四出,无人可挡,却未对南唐动一刀一兵,也算是李煜一贯方针取得的成效吧!

当然,这些看起来的和平只是表面上的现象,赵匡胤不对南唐动武本来就是既定战略的一部分,现在不行动并不意味着将来不行动,两国之间的和平与否,并不取决于南唐追求和平的努力程度,而完全取决于大宋的单方面决策。

事实上,缺乏政治头脑的李煜对这一点也是心知肚明,所以他并没有像大多人认为那样不修武备,一心求和,而是始终进行着两手准备,一方面厉兵秣马,募兵备战,将精锐兵力部署在长江中下游南岸的重要据点,企图凭借长江天险打造一道不可跨越的天堑,另一方面秘密致信自己的老邻居兼老对手吴越国王钱俶,大书双方的深厚友谊,分析彼此之间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的利害关系,试图拉拢这位难兄难弟一起对付共同的敌人。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5-22 22:13:28 +0800 CST  
【正文】

能维持现状固然是最好结果,但也要做好最坏打算,一旦对方动武,自己绝不会束手就擒,生命是可贵,生活是如此美丽,我决不允许别人夺去这一切,这就是李煜的两全之策。

这种毫无深度可言的骗人伎俩当然瞒不过老狐狸的眼睛,在精于政治谋略的赵匡胤眼中这只是小孩子自作聪明欺骗大人的“小儿科”,他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对南唐也实行了既安抚又吓唬的双重策略。

建隆二年七月,南唐中主李璟去世,一向视他人为“僭伪政权”的宋廷居然追谥李璟为帝,承认其皇帝身份和名号,搞得李煜受宠若惊。

开宝元年,南唐遭遇大面积灾荒,无数百姓流离失所,赵匡胤立刻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紧急调拨大批粮食帮忙赈灾,让李煜倍感友邦雪中送炭之温暖,顺便还收买了南唐广大受灾百姓的民心,让他们对大宋皇帝感激涕零,真可谓一举两得。

更让李煜感动的是,对那些意志薄弱,未经拉拢就叛唐降宋的将领,赵匡胤给他们的待遇是统统斩首示众,事后还把人头快递给自己,以示双方和平共处,绝不挖对方墙角的诚意。

赵匡胤当然不会真的跟南唐修万世之好,也不会做赔本买卖,他给南唐灾民的无偿援助跟南唐每年进贡的金银财物相比不过是九牛一毛,至于斩杀南唐降将就更好说了,自己这边猛将如云,根本不差这些不请自来的虾兵蟹将,杀了他们还能麻痹一下对方的神经,那就杀了吧。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5-22 22:58:24 +0800 CST  
@熊孩子就是我 2015-05-17 07:56:07
@千里姚 7520楼 2015-05-17 01:26:00
@哭泣的熊猫20152015-05 -1621:49:17.0
还有更离谱的,我以前看过一部电视剧,说赵光义年轻时对小周后一见钟情,当皇帝时还念念不忘,看来想象力不丰富当不了编剧。
—————————————
还有选秀和梦想秀之类的节目,为了吸引眼球赚收视率经常找人作假,选手们几乎都有点小病小灾,一上台先说我多么不容易多么辛苦,接着说为了理想为了实现愿望曾经付......
-----------------------------
@青楼红袖招 2015-05-19 11:29:33
哪里是什么选秀啊,简直就是比惨,想起了《唐伯虎点秋香》里头的唐伯虎和另外一个家伙为了进入华府追求秋香比惨的画面,谁敢比我惨……
-----------------------------
@熊孩子就是我 2015-05-20 11:41:20
楼主也是星爷粉丝?图画里,龙不吟虎不啸,小小书童可笑可笑!!!
-----------------------------
哈哈,击掌!星爷二十年铁粉!!棋盘上,车无轮马无缰,叫声将军提防提防!!!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5-23 09:53:58 +0800 CST  
@正在征服 7602楼 2015-05-24 16:43:00
我等着看靖康奇耻
—————————————————
楼主这段时间事务比较繁琐,更新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速度相当慢,下半年后后会努力提高速度,我也很希望自己能写到靖康之耻(虽然看来还很遥远),也希望朋友常来支持!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5-24 19:52:48 +0800 CST  
@bjpbjpbjpc 7594楼 2015-05-23 21:28:00
弱国无外交,说的是实力弱小的在面对强大国家的时候一般是没有讨价还价权利的,南唐对北宋如此,清朝对帝国列强也是如此,而不是纠结“外交”这个名词从什么时候出现,古代说:什么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什么互派使者国书,什么远交近攻不都是外交的工作内容吗,非要抠字眼就没意思了。
-----------------------------
@睡觉呼噜威震天 2015-05-24 16:37:58
如果弱国无外交的信条能通行于李煜的那个时代,那李煜是求之不得
—————————————————
你说的史实是对的,但你没明白我的意思…
-----------------------------
@bjpbjpbjpc 2015-05-24 16:49:02
如果你用“弱肉强食”或“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来形容北宋与南唐的关系比“弱国无外交”更恰当。北宋与南唐的关系用现在的国与国的关系来比较是不合适的,北宋与南唐的关系倒是与现在的大陆与台湾的关系很相似,台湾对大陆有“外交”可言么?
-----------------------------
@睡觉呼噜威震天 2015-05-24 21:19:59
我说了,你解释“外交”概念在古代和现在的不同我都赞同,但你还没理解我的意思。
这么说吧,用“弱国无外交”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形容两个政权在因为实力差距导致的政治交往中的不对等地位,也就是说实力决定地位和话语权的这种规则无论是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的,哪怕当时没有跟现在一样的“国家”、“外交”概念,并不影响这种规则的发挥作用。
你说的弱肉强食也是一种规则,但如果用来形容北宋不断消灭割据势力或......
-----------------------------
两位兄台说的都有道理,可能在对这句话理解的角度上存在不同,一个注重内涵,一个注重外延,但要表达的意思应该还是接近的,字母兄对历史掌故的熟悉让楼主望尘莫及,楼主对宋朝历史关注多一些,对其他朝代就知之甚少了。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5-25 08:10:51 +0800 CST  
@bjpbjpbjpc 7609楼 2015-05-25 12:34:00
@枭别离2015-05-2510:23:52

要是除了诗词,李煜能流传下来字、画,而孤本恰恰又在我手上,那我可就发达了,哈哈!!!!

-----------------------------

前提是你得证明那是真品而不是伪托的赝品,就连大名鼎鼎的清明上河图都有人质疑其并非张择端的亲笔呢。
—————————————————
呵呵,如果没有流传的相关文献记载,现在的专家恐怕鉴定不出来到底是谁的作品,特别是孤品的话没有其他作品相印证是极其困难的。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5-25 20:37:05 +0800 CST  
【正文】

除了安抚,赵匡胤也会时不时给李煜敲敲警钟,时刻提醒对方牢记身份地位,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不要有任何非分之想和逾越行为,甚至还使出了绑票的“损招”。

开宝四年十月,李煜派自己的亲弟弟、郑王李从善赴汴京朝贡,任务完成后,李从善打算回国复命,却受到了赵匡胤的盛情挽留,希望他留在汴京多住几天。

李从善推脱不掉,只好留了下来,打算欣赏几天中原的大好河山再走,但让他想不到的是,自己这一留可不是三天五天,而是足足呆了四个多月。

到次年二月,李从善决意无论如何也要回归江南的时候,赵匡胤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举动——封江南进奉使李从善为泰宁节度使,在汴京赐宅院一栋。

这下李从善算是彻底明白了,自己被扣留做了人质,虽说每天都有好吃好喝还有好房子住着,但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肉票”,只是不知这辈子还有希望回到江南吗?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5-25 21:52:41 +0800 CST  
【正文】

第八十八章 赵匡胤的两个顾虑

很多人可能认为赵匡胤对南唐的举动过于小心谨慎,缺乏舍我其谁的霸气,以宋军的战力指数,挟平后蜀、收荆湖、灭南汉之威,对付一个软弱可欺的南唐,还不是手到擒来吗?

持这一观点的人大多是仅凭主观印象来判断的,但从双方账面实力对比来看,宋朝对南唐并不具备压倒性的绝对优势,在军队数量上更是如此。

令人惊讶的是,收复了大半个中国的宋军数量并没有大家想象那么多,赵匡胤在位期间禁军不过在三十万左右,还要分兵镇守西北边境和新收复的巴蜀、荆湖、岭南地区,能够用于机动作战的不会超过二十万人,赵匡胤之所以选择“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战略跟这一因素有很大关系——宋军不太具备多线作战的绝对实力。

反观南唐,国力虽大不如前,毕竟还拥有数十万训练有素的水陆军队和富甲天下的经济实力,尤其水军号称天下第一,乃其立国之本,如果战前准备不够充分,是不可能像对付后蜀、南汉那样摧枯拉朽的。

以赵匡胤的性格特点和军事思想,冒险硬拼是划不来的,杀人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情也绝对不能干,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胜利才是他基本的指导思想。

在对南唐有利的因素中,赵匡胤最忌惮的有两个,一个因素是将领,另一个因素是河流。

赵匡胤所忌惮的南唐将领其实只有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林仁肇,时任南唐南都(今江西南昌)留守兼侍中。

南唐一向以文立国,三代皇帝的军事能力属中下、下下水平,但他们手下还算有几个能征善战的将领,其中公认称得上优秀的有三个人:刘仁赡、张彦卿和林仁肇。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5-25 21:58:03 +0800 CST  
【正文】

我们曾讲述过刘仁赡和张彦卿的英雄事迹,淮南争夺战中两人一个守寿州,一个守楚州,都顽强抗战到最后一刻,终于双双为国捐躯,也让后周军队吃尽了苦头。

淮南一战后,林仁肇成了南唐硕果仅存的名将,也是少数几个态度强硬的主战派将领之一,宋军大举进攻南汉时,李煜准备给宋军当拉拉队,林仁肇秘密上表力劝出兵收复江北故地,还陈述了具体理由——宋军连年征战,师旅疲惫,主力进攻南汉,淮南诸州的驻军不过万人,后方守备空虚,百姓人心思旧,正是反击复土的大好良机,自己愿请数万兵马,自寿春北渡,直取正阳,一举收复淮南故土,敌军来援则率军拒淮河之险,足可抵御攻势。

且不说林仁肇这计划到底有几分胜算,这招“避实击虚”之议确实深合兵法之道,假若唐军依计渡江北上,宋军必定派兵来援,届时即便不能收复江北,至少可以牵制攻汉宋军分兵回援,起到“以攻为守、围淮救汉”的效果。

当然这招还是有不小风险的,极可能引火上身,所以林仁肇最后补上了一句话:

“兵起之日,请以臣举兵外叛闻于宋朝,事成则国家享其利,败则族臣家,明陛下无二心。”

这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决定,林仁肇选择拿自身乃至全家性命做赌注,胜则国家得利,败则全族就戮,而李煜则可以找人背锅,在当时唐宋迟早会有一战的形势下,联汉抗宋,先发制人,总比被人各个击破,坐以待毙强地多,林仁肇忠心耿耿,赤胆烈烈,可昭日月,当真是智勇双全,不负忠臣名将之名。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5-25 22:31:13 +0800 CST  
作者:天亮请争眼 时间:2015-05-24 12:12:45
@低首神龙狄飞惊 7582楼 2015-05-22 22:58:00
【正文】
能维持现状固然是最好结果,但也要做好最坏打算,一旦对方动武,自己绝不会束手就擒,生命是可贵,生活是如此美丽,我决不允许别人夺去这一切,这就是李煜的两全之策。
这种毫无深度可言的骗人伎俩当然瞒不过老狐狸的眼睛,在精于政治谋略的赵匡胤眼中这只是小孩子自作聪明欺骗大人的“小儿科”,他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对南唐也实行了既安抚又吓唬的双重策略。
建隆二年七月,南唐中主李璟去世,一向
—————————————————
南唐和后唐是并存的吧?怎么会用同一个国号?到底那家算是正宗?高手解释。
-----------------------------
@bjpbjpbjpc 2015-05-24 14:41:16
后唐是沙陀族李存勖于公元923年建立的政权,公元936年为后晋联合契丹所灭。南唐是徐知诰于公元937年建立的,两者存续时间并不重合。两家谁也不是李唐王朝正宗继承者,可以说与大唐王朝没有任何关系。
-----------------------------
字母兄正解,大家都是改姓李,而大唐正是李氏,所以干脆省事国号也跟着叫唐~~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5-26 10:23:42 +0800 CST  
@闲看花开又花落 2015-05-19 13:11:06
mark
-----------------------------
朋友好久没来,到哪里去看花开又花落了`(*∩_∩*)′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5-26 12:26:22 +0800 CST  

楼主:低首神龙狄飞惊

字数:929910

发表时间:2014-05-28 20:3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27 09:54:34 +0800 CST

评论数:1216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