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英雄传说 第一部:英雄的黎明

政事不顺,后宫闹心。谢安曾力荐太原王氏后辈王法慧作皇后,不料智者一失。王法慧诗书传家,却“嗜酒骄妒”,司马曜被逼无奈,召唤岳父进宫,数落其种种不端行止。夫妻、翁婿关系闹到如此地步,最好的结果便是得过且过、互不相扰,直至王氏去世。
好不容易摆脱政治婚姻的枷锁,司马曜难得放纵声色,尤其宠幸张贵人。某日对着张贵人,酒后乱言:“你已年近三十,我迟早废老立少!”张贵人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她将侍奉宦官一一灌醉后赶跑,再命小婢拿被子捂住司马曜的鼻子嘴巴,生生闷死。堂堂天子,竟为妇人所弑!
司马曜虽然当了二十多年皇帝,却处处不自由、时时无心安。政权是谢安、司马道子的,军功是谢玄、桓冲的,婚姻不能自己作主,最终连小命都不能自保。皇帝可不总是一本万利的好工种。
楼主 zhtflyfox  发布于 2016-04-07 21:26:19 +0800 CST  
司马德宗,字安德,司马曜之子,晋安帝。IQ水平低于惠帝司马衷,分不清四季。
张贵人“了事”后,对外宣称皇帝做恶梦吓死,此后再无更多记载。司马道子身处漩涡中心,似难逃干系。皇兄驾崩,立个白痴侄儿,更好过真皇帝的瘾。司马兄弟皆为酒鬼,司马道子醉心佳酿,又将政事全权交由儿子司马元显打理。司马元显有些才干,贪心却比父亲更甚,东晋朝纲由此大乱。
楼主 zhtflyfox  发布于 2016-04-07 21:27:20 +0800 CST  
话说太原王氏王坦之一脉,有后代王国宝,虽为谢安之婿,却与司马父子走得更近,在新朝中被委以重任。同族王恭(王法慧兄长、司马曜国舅)镇守京口要地,痛恨司马父子擅权专政,鄙视王国宝作威作福,直接以“清君侧”为名,矛头指向王国宝及其背后的“大老虎”。大军压境,司马父子只求息事宁人,让王国宝背黑锅受死刑,王恭见状收兵返回京口。此为王恭一反。
司马父子与王恭面和心不和,双方都抓紧排兵布将,随时准备二度开火。王恭与长江上游荆州的将领殷仲堪、桓玄取得联络,相约共同进攻建康。岂料荆州方面太重视保密工作,来信先写在斜绢上、再放于箭杆中,经层层辗转才至王恭手中,字迹难以辨认。他生性谨慎,内心又非真正信任殷桓二人,便决意不待荆州发动,自己先行举兵,独揽奇功。此为王恭二反。
楼主 zhtflyfox  发布于 2016-04-07 21:28:55 +0800 CST  
当时王恭的帐下司马,正是北府名将刘牢之。刘牢之强谏不可轻易举兵,王恭不听,再次发出“清君侧”的檄文,打算依样画葫芦。决战前夕,王恭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刘牢之坐于自己现在的位子上。醒后对刘牢之掏心窝子:“大功告成之后,由你来当北府军的老大!”说罢以刘牢之为先锋,放上前线厮杀。
此时的司马元显,正在精心摆弄小算盘。他断定以刘牢之的身份和见识,自是最重北府军统帅一职。而王恭能给他开出的条件,至多也便是如此。于是,只需再多加些条件(如金钱、虚职等),必可将其纳入自己麾下。史载司马元显派人“啖以重利”,刘牢之立马反戈一击,将王恭狼狈逼逃。此为刘牢之一反。
王恭久不骑马,屁股生疮,被捕遇害。司马道子下令将其斩首示众,并亲自前往参观血淋淋的现场,喃喃自语:“你为何要这么急的杀我呢?”
日后司马父子的死法,却不比王恭高级到哪里去。
楼主 zhtflyfox  发布于 2016-04-07 21:31:05 +0800 CST  
孙无终,广陵人(今江苏扬州),北府将领。或许参加了王恭之乱,或许没有。他的主要事迹:于手下挖掘出一名青年才俊,推荐给北府新统帅刘牢之,得任参军之职(参谋军事)。
刘裕的英雄之旅,由此启航。

下集预告:动荡的北府军
楼主 zhtflyfox  发布于 2016-04-07 21:32:22 +0800 CST  
第六章 动荡的北府军

东晋末年大乱时局的“蝴蝶”,乃是志大才疏的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
刘牢之这个人,很简单很纯粹,只需“啖以重利”即可纳为己用。然而,有关治国理政的大事,可就远非区区小利可以随便摆弄的。

先来几个名词解释:
次等士族:(田余庆)除包括北府武将以外,还应包括一些旧族门户之晚渡者,包括所有无缘入仕东晋的士族其他人物。
五斗米道:即天师道,东晋时不仅拥有广大下层民众,而且得到上层豪门士族的崇奉。
土断:东晋和南朝为解决侨置问题而推行的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其主要精神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故称土断,即以土著为断。
乐属:东晋时对免除奴隶身份为佃客者的称呼。
楼主 zhtflyfox  发布于 2016-04-09 12:56:49 +0800 CST  
司马父子惹上的大麻烦,简单来说是这么回事:
1、经此前“土断”而沦为“次等士族”的孙泰,世奉“五斗米教”,法术神通,得到无数底层民众拥护。
2、司马父子爱看孙泰的养生节目,给他封小官当。
3、孙泰阴谋造反,未遂被诛。其侄孙恩称叔父“登仙”后,率领信众逃入舟山群岛,从事海盗活动。
4、为对付迫在眉睫的战事,司马父子广泛征调三吴之地的“乐属”去充军,惹得当地土豪世家很不开心。
5、孙恩认定东晋迟早要完,工作重心从海盗转为攻城。
6、谢家很悲惨:谢琰(谢安之子)战死;谢道韫(谢安侄女)成寡妇。国家很危险:三吴沦陷,建康危急。

刚经历王恭之乱、元气大伤的北府军,有把握打赢这场对新兴邪教的生死战么?
楼主 zhtflyfox  发布于 2016-04-09 12:58:03 +0800 CST  
危急时刻,新任参军刘裕自告奋勇,带领几十名小兵去前线侦察。遭遇反贼数千人,寡不敌众,转眼只剩下他自己一人,且坠落到岸下命悬一线。反贼自以为大胜,不设防备地下岸察看。不料刘裕突地鲤鱼打挺,拿起长刀狂挥乱舞,砍死数人后迅捷地翻身上岸。大呼奔前,敌人害怕他的锋芒,仓皇逃窜。
刘敬宣(刘牢之子)奇怪刘裕久不回营,派兵寻找,却正巧望见刘裕一人追赶数千反贼,不由得大为惊叹。当即与刘裕合击反贼,大获全胜,斩获千余人。刘裕此次神奇的“千人斩”之役,为他在北府军中奠定下不可动摇的威望。
孙恩所率毕竟为乌合之众,忌惮刘牢之的威名,吃了几场败仗后,便开始作回撤的打算,还大言不惭:“我割浙江以东,不失作越王句践!”率领二十万人口逃到海上,和东晋军队玩躲猫猫,登陆海岛后声势复振。屡次尝试登陆浙江,都被严防死守的刘裕等人击退。再北上转道京口直逼建康,被刘裕率军追击、以少胜多,大量部众或堕海或堕崖,孙恩本人亦狼狈登船逃走。
楼主 zhtflyfox  发布于 2016-04-09 12:58:58 +0800 CST  
来自建康的援兵逐渐增多,孙恩再也占不到任何便宜,在与刘裕的较量中也是败多胜少。被晋军紧追不舍,只得投海自尽,数百名信众跟随其同赴黄泉。孙恩临死前还被信众称为“水仙”,邪教真是害人不浅。因讨乱有功,刘裕被封为建武将军,领下邳太守。刘寄奴变成刘下邳,继续书写独属于他自己的英雄诗篇。
孙恩余众尚多,重新推举其妹夫卢循为主,战略性放弃东海战区,转变为南下骚扰广州。北府军却未能一鼓作气全歼邪教,只因朝中十万火急:桓玄来了!
楼主 zhtflyfox  发布于 2016-04-09 12:59:56 +0800 CST  
桓玄,字敬道,一名灵宝,桓温幼子,袭爵南郡公。却说当年桓温离皇位仅一步之遥,去世后桓氏声望大不如前。时论多认为桓温“不臣”,小桓玄也备受白眼,长期混迹于低级官位。曾登高哀叹:“父为九州伯,儿为五湖长!”
桓玄长期待在荆州,整日不做正经事,刺史殷仲堪却对他青睐有加。王恭两次起兵,桓玄皆劝殷仲堪响应起事。不料王恭率先单干,又遭刘牢之背叛身亡。荆州先锋部队紧随其后,屯兵于寻阳(今江西九江),朝廷骑虎难下,不得已就地封桓玄为江州刺史。
桓玄在寻阳当上“反司马”盟主,这才找到一些当年父亲的感觉,不由得飘飘然起来。趁荆州大水、开仓赈灾,偷袭殷仲堪得手。几经征战之后,全得上游荆、雍之地。身居荆州、雍州、江州三大重镇,桓玄自认天下三分有其二,已经足够继承父辈的旗帜。此时三吴之地正被孙恩困扰,桓玄趁司马病、要司马命,主动请缨东进平乱,令司马父子进退维谷。
楼主 zhtflyfox  发布于 2016-04-09 13:01:09 +0800 CST  
关于“桓玄东进法案”,朝堂上是这么讨论的:
张法顺(谋士):“桓玄天下三分得二,我等只剩三吴之地,又被孙恩摧残不堪。桓玄必定纵容孙恩捣乱,静观其变,臣甚是担忧。”
司马元显:“为之奈何?”
张法顺:“桓玄新得荆州,人心不稳,还顾不上其它事情。若乘此时机,派刘牢之为先锋,您再以大军跟进,可胜。”
司马元显:“甚是。”
(得荆州内鬼密报):“桓玄不得人心,若朝廷派兵前来,我可内应。”
(派张法顺传信给刘牢之)
刘牢之:“有点难。”
张法顺(回报):“观察刘牢之的言辞神色,其必定叛我。不如召入而杀之。否则,大事去矣!”
司马元显:“不准杀。”
楼主 zhtflyfox  发布于 2016-04-09 13:02:55 +0800 CST  
仅根据有限而片面的信息,司马元显即做出大胆的决定:大治水军,派刘牢之为先锋,和桓玄死磕!然而,他偏偏露掉了张法顺提供的最关键的信息:刘牢之此人极不可靠。这次,司马元显的账算砸了。
刘牢之只爱重利,却不爱司马元显这个人。不敢轻视桓玄,又怕万一消灭桓玄,自己功名更盛,反不为司马元显所容。作好首鼠两端的准备,先借桓玄之刀除去司马父子,再等桓玄犯错,自己坐收其成。
打定主意后,表面功夫还是要做足,连夜召集北府诸将商议。刘裕、刘敬宣、何无忌(刘牢之甥)皆极力劝阻,不听。没过几日,刘牢之便派刘敬宣为使者,前往桓玄处请降。此为刘牢之二反。
刘裕冷眼旁观:此辈愚笨,不足以谋大事也!

在建康宫中呼风唤雨多年的司马父子,终于踏上自我毁灭之路。桓玄追兵杀来,仍紧随他二人的,只剩张法顺一条人马。父子对泣,计无所出。司马道子,被判酗酒、不孝,流放蜀地,不久被人毒杀;司马元显罪无可赦,与张法顺等一同处斩示众。
楼主 zhtflyfox  发布于 2016-04-09 13:04:58 +0800 CST  
桓玄并不真正信任反复无常的刘牢之。招待刘敬宣宴饮时,拿出名画共同欣赏,却已暗藏杀机。任命刘牢之为会稽内史,实为夺其兵权。
刘牢之做了亏本生意,后悔不迭:“才为他卖命,就夺我的兵权,大祸将至了!”刘敬宣劝父亲反击桓玄,刘牢之犹豫不决,私下告诉刘裕:“事到如今,我打算去广陵举兵匡扶国家,你能一同起义吗?”刘裕叹惜:“将军您此前拥有数万精兵,却望风而降。桓玄新近得势,朝野上下人心尽去,您还能去广陵吗?我现在只有自己返回京口了。”
何无忌追问刘裕:“我又该怎么办?”刘裕笑答:“我看刘牢之难免一死,你可以和我同回京口。桓玄若守臣子之节,可以共事;不然,当与你一起图谋于他。”
楼主 zhtflyfox  发布于 2016-04-09 13:05:57 +0800 CST  
刘牢之走投无路,犹做困兽之斗,预备作人生第三次反叛。紧急召集下属,图谋割据江北讨伐桓玄。参军刘袭劝说:“事之不可者莫大于反。将军往年反王恭、近日反司马元显,今天又要反桓玄。一人三反,如何自立!”说完便出,其余将领亦作鸟兽之散。
刘牢之这才感到真正的恐惧与无助,赶紧让刘敬宣去京口迎接家小。久等不回,以为事情败露,先率残兵北逃,中途自缢而死。刘敬宣不敢哭父之丧,匆忙入殓后逃往南燕。直至南燕灭亡,刘敬宣才得返回东晋,继续为刘裕效命。

一人三反的刘牢之身败名裂,而东晋王朝亦将翻过淝水大捷这页片纸辉煌,逐渐坠向万劫不复的深渊。此时此刻,北府军继任者刘裕和他的好伙伴们,正预谋对桓玄发起致命一击。

下集预告:反桓玄同盟
楼主 zhtflyfox  发布于 2016-04-09 13:06:52 +0800 CST  
第七章 反桓玄同盟

“父亲大人,桓家荣耀归来!您曾经拥有的,我已悉数收纳;您所抱憾而终的,亦唾手可得。”名门之后桓玄一朝得志,夺荆州、入建康、杀司马、压北府,震惊天下。
桓玄得势之后,分封诸桓出镇各州,朝野内外遍布亲信。自封一大堆官爵,又领“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奏不名”的超高级待遇。凌侮朝士、豪奢纵欲、政令无常,民心失望。 桓氏重要人物桓伟去世后,他在殷仲文及卞范之等人的怂恿下,开始加快篡位步伐。
桓玄从曹丕篡汉中得到灵感,表面工夫一定要做得十足。假意上表归藩,却又自己代朝廷作诏挽留自己,然后再请归藩,又强迫晋安帝下手诏挽留,如此循环反复,自编自导自演。认真效仿装逼界鼻祖王莽,各地祥瑞如雨后春笋般涌出。本人亦有创新,居然让前朝名士皇甫谧六世孙皇甫希之假扮高士,时人讽为“充隐”。
楼主 zhtflyfox  发布于 2016-04-10 19:27:41 +0800 CST  
桓玄的狼子野心终包不住。先命卞范之写好禅让诏书,强逼皇帝司马德宗抄写一遍;再由重臣王谧奉上玺绶,正式将晋国帝位禅让给桓玄。经历百官劝进、多番推辞后,桓玄“勉为其难”的筑坛告天,登基称帝,国号为楚。
其后还有一段小插曲:桓玄入宫坐上御床,突然床板破裂,众皆失色,只有殷仲文乱拍马屁:“陛下您的圣德深厚,连大地都承载不起。”桓玄不以床塌为意,仍然十分高兴。
桓玄沉醉在称帝美梦中不能自拔,执政却愈颠倒混乱,国将不国。此时,幸存下来的北府英雄们,正在江北运筹帷幄,准备力挽狂澜。
楼主 zhtflyfox  发布于 2016-04-10 19:28:35 +0800 CST  
桓玄并非完全放心刘裕,曾向王谧表示:“刘裕外表不凡,当为人杰。”皇后刘氏聪慧,也劝道:“刘裕龙行虎步,恐怕终究不甘人下,不如早除之。”桓玄却不以为意,答道:“我欲扫荡中原,刘裕是不得不依靠的人才。等待北方平定,他事然后再议。”
但刘裕明显等不及了。与何无忌同还京口后,立即密谋兴复晋室。刘毅为当地土豪,也得以参与其谋,与何无忌对话如下:
何无忌(忧虑):“桓氏强盛,可以图谋吗?”
刘毅:“天下自有强弱,如果失道虽强亦弱,只怕不能跟随明主。”
何无忌(装傻):“天下草泽之中,不是没有英雄啊。”
刘毅(挑明主题):“我所见的明主,只有刘下邳!”
何无忌:(笑而不答)。
楼主 zhtflyfox  发布于 2016-04-10 19:29:27 +0800 CST  
刘毅的兄长刘迈,此时正在建康被桓玄委以重任。桓家的桓弘曾派遣青州主簿孟昶,前往建康办事,桓玄相见而喜,对刘迈说:“朕在这么多布衣中得到一名尚书郎(对孟昶的抬举),你和他家乡不远,曾经认识吗?”刘迈向来与孟昶关系不和,反唇相讥:“臣下在京口,没听说孟昶有特别之处,只知道他们父子平日互相赠诗。”桓玄一笑而过,孟昶却记恨下来。回京口后,刘裕故意吊他胃口:“草野间将有英雄崛起,你听说过吗?”孟昶一点就透:“今日的英雄,除您之外还能有谁!”

夜黑风高,北府英雄齐聚一堂,以刘裕、刘毅、何无忌为首,另加有王元德、王仲德、孟昶、刘道规(刘裕弟)、魏咏之、檀凭之、诸葛长民、辛扈兴、童厚之等,合谋起兵。众人筹划如下:刘裕本人兵发京口;刘毅会合刘道规及孟昶于江北,共杀桓弘,占据广陵;参军诸葛长民杀刁逵,占据历阳(今江西九江);王元德、辛扈兴、童厚之等身处建康,起兵时作为内应。
楼主 zhtflyfox  发布于 2016-04-10 19:30:20 +0800 CST  
孟昶是个妻管严,临事前夜向白富美老婆周氏掏心窝子。
孟:“刘迈在桓玄面前毁我仕途,我走投无路决定造反。你早日和我离婚,假使我能成功,再复合也不迟。”
周(骂):“父母都健在,你想干一番大事,难道是我这个妇道人家能劝阻的吗?即使起事不成,我会照常赡养父母,不会离你家人而去。”
孟:(沉默)
周(我还不清楚你!):“看你不是要向妇人请示的人,现在所愁的只是财物而已。”
周(指怀中婴儿):“就算卖了这个小子,我也不会觉得可惜。”(!)
于是周氏倾尽资财送给孟昶。再诈骗弟媳:“昨晚做了恶梦,家里大红色的东西都要拿走避灾。”得到一大批布匹后,立即缝制成军装,及时送上前线。

何无忌深夜在屏风后面草拟讨桓檄文,他的母亲(刘牢之姐)偷看到,叹惜:“我远不如东海吕母(《汉书》中的忠孝女子)开明。你能这样,我就不悔恨了!”又问无忌与谁同谋。得知主事者为刘裕后,何母大喜,激励儿子桓玄必败、举事必成。
楼主 zhtflyfox  发布于 2016-04-10 19:31:14 +0800 CST  
即日,刘裕借口游猎,与何无忌召集百余兵士,直冲入京口城内。何无忌自称晋帝特使,率众攻杀城守桓修。刘裕趁势登上城墙,对来援的桓楚军士高放广播:“桓玄篡位,皇帝正在返回建康的路上,我们奉密诏诛除逆党,贼子桓玄的脑袋不保。你们都是晋朝的忠实子民,今天来这里又是为了什么?”一席慷慨激昂的演说,吓退众多敌兵。
占领京口后,刘裕问何无忌:“今日我急需一名主簿(掌管文书的佐吏),有好推荐吗?”何无忌答道:“刘道民再好也不过了!”刘裕笑道:“我也认识他。”刘道民,即刘穆之,西汉皇室后裔,东莞莒人(此东莞非彼东莞,今山东临沂沂水、莒县北部)。自幼博学多才,曾于他处担任主薄一职。
京口兵变之际,刘穆之闻声早起,把衣服揉得稀烂后去拜见刘裕。刘裕故意问道:“刚举大事,万事艰难,急需一名主簿,您觉得谁能担此重任?”刘穆之回答:“您的事业刚起步,的确需要有才干的军吏,仓猝之际,我也顾不得什么了。”刘裕大笑:“您能自屈,我的大业可成!”刘穆之当即留下,成为刘裕无可替代的心腹。
楼主 zhtflyfox  发布于 2016-04-10 19:32:14 +0800 CST  

楼主:zhtflyfox

字数:47023

发表时间:2016-04-01 07:4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13 22:55:22 +0800 CST

评论数:16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