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心灵的智慧——王阳明人生哲学感悟

作者:胡柏舟 回复日期:2010-07-23 16:39:03
一生俯首阳明!多谢楼主对心学的讲解,柏舟愿继续关注!

==================================
谢谢柏舟兄支持与关注。有大家的支持,我一定排除任何困难,一如既往地写下去。
楼主 明朗之阳光  发布于 2010-07-25 09:54:04 +0800 CST  
作者:wangming055250 回复日期:2010-07-25 05:27:05
我第一次听说王守仁也是从当年明月那知道的,当年明月水平有多高我不敢说,但是至少他是正直的,从这一点他就超过很多专家学者
===============================
当年明月也许没有做过儒家的修身工夫,但从他接受采访所叙述的经历来看,他是个比较纯粹的人,没有过多的杂念,甚至对于日常生活诸如洗衣这样的事也不会做。但是正因为他的纯粹,他的心才能专注在所做的学问中,把学到的知识在心中融会贯通,写出一部用心灵写就的白话版明史来,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
可以说,很多专门研究明史的专家教授,他们对明史知识的了解可能并不比当年明月少,他们为什么就写不出这样一部引起轰动的著作呢?也许,这就在于他们心境的不同。
现在的专家学者,由于时代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思维容易形成一种惯性,被禁锢在一种固定的模式,也就是一种纯学术和纯历史的模式吧。
当年明月由于长年沉醉于史书的阅读中,对外界的各种名利较少关注,心灵就处于一种不太受外界干扰、束缚的状态中,没有过多“自我”束缚的心灵,就具有一种比较神奇、我们常人难以理解的智慧和能力,也就是所说的灵感思维吧,因此他写的东西就具有一种打动心灵的独特魅力。
楼主 明朗之阳光  发布于 2010-07-25 10:50:25 +0800 CST  
作者:leeqier 回复日期:2010-07-23 11:16:08
感觉与现在兴起的“身、心、灵”方面的探讨有很多共同之处,都是以探讨人内心的世界为中心。很高兴看到国内有人开始从老祖先的精神遗产中去研究,做个记号。
================================
说实话,我是不太爱看国外那些谈论“灵修”的书籍的,觉得与咱们东方的传统文化有点别扭。其实中国古代有儒释道博大精深的文化,如能发掘出来,也是一笔很大的精神财富。这项工作尽管很艰难,但总得有人做吧。谢谢支持。
楼主 明朗之阳光  发布于 2010-07-25 11:36:29 +0800 CST  
作者:BEAR20100725 回复日期:2010-07-25 10:54:41
看了挺受用哦,磨难是一种财富,任何伟大的成就,都要经过许多磨难,只有以顽强的勇气,持之不懈地去努力,才有可能达到成功的境界。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你,只有经受住风雨方才能见到阳光。
============================
大家看了觉得受用,这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了。没说的,继续努力吧。
其实,能领略到磨难是一种财富,就说明一个人看待事物的眼光已经与众不同了。他能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看待身旁的一切事情,把任何事情都看作对自己有益的。这样,他才不会陷入黑暗、悲观的心境,才能对生命永远保持着热情,从而挖掘出自己的最大潜力来。
楼主 明朗之阳光  发布于 2010-07-25 12:20:34 +0800 CST  
王阳明作为注重“变换气质”的身心之学的儒学大师,非常了解立定志向对一个人的作用和影响。可以说,一个人的志向如何,决定着他一生的命运。
楼主 明朗之阳光  发布于 2010-07-25 13:19:56 +0800 CST  
下面更新正文。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王阳明全集•教条示龙场诸生》

大志不树立,天下就没有可成功的事,即使是各种工匠技艺,也没有不是靠志气才学成的。

王阳明指出,立定一个具体的志向,是成就任何一件事的基础,即使象是那些木工、书法、弈棋等工匠技艺,也要专心致志去学习,才能达到较高的造诣。现在的人们荒废学业,精神懈怠消沉,整天嬉戏享乐,任由时间白白地浪费,而一事无成,这都是由于没有立定一个志向的原因。所以立志成为一个圣人,就会一心一意地去追求圣人之道,最后成为一个圣人;如果立志成为一个贤人,就会因此去探求贤人之道,最后成为一个贤人;如果没有什么志向的话,就会象没有舵的船只,没有缰绳的奔马,飘荡放纵,没有一个方向,到底要跑到何处去呢。
我们已经知道,人的潜能十分巨大,每个人本来都可能做出比他想象中还要大的一番事业,但由于没有树立一个具体的志向,大多数人都没能把应有的潜能发挥出来,而是让它默默地沉睡于身中,自己过得浑浑噩噩,宝贵的时光就这样白白地浪费掉了。
所以,要做成一番事业,要开发自己的潜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完全是由他的决心来决定的。
《传习录》上有一个例子。
萧惠向老师请教佛老之学的精妙处。王阳明说:“我和你说圣人之学简易广大,你不肯问我所感悟到的,却只问我所后悔的。”
萧惠惭愧地认错,向老师请教圣人之学。王阳明说:“现在你只是做表面工夫,为敷衍而学。等你真有了一个为圣人的心之后,我再和你讲也为时不晚。”
萧惠再三地请教。王阳明说:“我已经一句话就给你说尽了,而你还没有明白!”
在王阳明看来,要想达到圣人之道,最关键的就是要先有一个一定要成为圣人的心。只有先立定这个志向,其他的一切就好说了。
浙江永康有一个叫周莹的年轻人,曾经跟随王阳明的学生应元忠学习过,后来感到有些问题还弄不清楚,便千里迢迢、历尽艰辛地专程去拜访王阳明,希望能具体学习心学之道。
王阳明问他应元忠先生都教了他些什么?
周莹回答:“没有其他特别的话。只是每天教导我要立志于圣贤的学问,不要沉溺于世俗之学。”
没想到王阳明一听这话,认为他已经得到学习圣贤之道的方法了,自己已没有什么再可教他。
周莹不理解其中的意思,再三恳求王阳明一定要教他。
王阳明向他询问了旅途中的辛苦后,感叹地说:“你这一路上,真是太艰难了。”
接着又问他:“你这次来我这里,路途这么远而且十分劳累,其中的艰难险阻到这个地步,你为什么不返回去而一定要来我这里呢?有没有什么人强迫你?”
周莹说:“我来到先生这里,投身于先生门下学习,虽然劳苦艰难,内心却真的感到十分快乐。哪能因为这点劳苦艰难就返回去,又何必等待别人来强迫自己呢?”
听到这番话,王阳明不禁抚须而笑:“这就是我所说的你已经得到学习方法的原因。你有这种志向,一定要投入到我的门下,便无需任何人教你来的方法,不远千里,不辞辛劳,不管怎样也要来到这里。你有志于圣贤之学,用这种方法,还愁不能达到圣贤的境界吗?还要别人教你什么吗?你一路上舍船登岸,把路费留给仆人而自己去借粮,冒着毒暑而来到这里,则又是从哪里学到的方法呢?”
受到这番别出心裁的启发式教育,周莹这才恍然大悟。
一个人的决心是最重要的。有时候一件到底能不能完成,就看你的决心怎样。有了决心,你就会千方百计地去寻找成功的方法,这也就是“态度决定一切”。

但是,尽管很多人都知道立志的重要,不过这个志却不是讲立就能立起来的。很多人也许都有这样的经历,很多时候往往无论怎样表决心,对自己发誓,对别人发誓,刚开始激情澎湃,挺有干劲的,但不知什么时候之后,往往又会回到了原来的状态。下了决心要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却因自己的意志脆弱而又重复同样的事,对大多数人来说,实在是一件遗憾而又无可奈何的事。
王阳明作为一位洞悉了心灵奥秘的心学大师,他对于立志又有什么独特的见解呢?
他对学生们说,如果做好事,就能使父母更爱自己,兄弟高兴,乡亲邻里相信尊敬自己,自己又何苦不做好事当君子呢?相反,假使做那些不良行为使父母发怒,兄弟怨恨,邻里乡亲鄙视厌恶自己,又何苦去做坏事当小人呢?大家想到这里,大概就可以知道所说立志是什么意思了。
由此可见,王阳明所说的立志,并不是一种空洞的说教,而要伴随着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和观念转变才能实现的。

楼主 明朗之阳光  发布于 2010-07-25 13:22:06 +0800 CST  
作者:雪鸢雪见 回复日期:2010-07-23 17:09:07
自从看了当年明月的书之后就对王阳明很感兴趣,苦于不能入门,看到楼主的文章,受教了。
==================
谢谢支持。

楼主 明朗之阳光  发布于 2010-07-25 20:20:35 +0800 CST  
作者:RickyN 回复日期:2010-07-23 14:13:55
楼主才气斐然!继阳明夫子绝学者非你莫属,责无旁贷
===========================
过奖了。谢谢支持。
楼主 明朗之阳光  发布于 2010-07-25 22:35:41 +0800 CST  
作者:胡柏舟 回复日期:2010-07-25 07:12:22
我先来报个到!楼主加油。
=================================
谢谢支持。
楼主 明朗之阳光  发布于 2010-07-26 11:49:38 +0800 CST  
作者:寒山寒雪 回复日期:2010-07-25 14:12:53
楼主周末还勤奋更新,感动,支持!
======================
凡事一定要坚持做下去,呵呵。谢谢支持啊。
楼主 明朗之阳光  发布于 2010-07-26 12:11:43 +0800 CST  
作者:stone625 回复日期:2010-07-25 14:18:41
支持!
==============
感谢支持。欢迎stone625兄常来讨论问题。
楼主 明朗之阳光  发布于 2010-07-26 12:12:55 +0800 CST  
珍惜最有价值的东西

有一学者病目,戚戚甚忧。先生曰:“尔乃贵目贱心。”
——《传习录》
王阳明有一位学生眼睛有病,非常忧虑。王阳明说:“你这是看重眼睛轻视自己的心。”当然,他的意思并不是说眼睛有病不要去治,而是借这个例子批评某些人,一个人眼睛有病就这么忧心忡忡,而那些更有价值的事物我们却注意不到,呼吁大家要珍惜自己最有价值的东西。

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也犯了这个毛病,他们往往看重那些次要的东西,反而将那些最有价值的东西放弃了。由于社会竞争空前激烈,人们所承受的压力很大,我们在各种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有人自杀身亡的消息。
乍一看,这些敢于自杀的人,颇有点“视死如归”的气魄,其实,他们完全不懂生命的真谛。
人贵为万物之灵,就在于人具有思想,而生命就是上天赋予人的最宝贵、最稀有的资源,一个人只有一次生命,而且逝去就永不复返,所一定要珍惜这个生命。
其实这个生命我们应该用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据心理学家研究认为,那些对生活感到绝望的人,他们看不到或意识不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哪里,换句话说,也就是看不到人生的希望,如果还有一点希望,他们就不太可能采取自杀这种决绝的手段来对待自己的生命。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那些对生活感到绝望的人,也是因为他们的正确价值观一时被物欲所蒙蔽的缘故。
如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年轻人失恋了,一心想要自杀,周围的亲戚朋友都劝他不要干傻事,但他谁的话也听不进去。
实在没办法了,他的父亲只好向一位相识的哲人求助。
这位哲人见到年轻人后,笑着说:“不错,年轻人,你的痴情很令我感动。虽然我认为自杀并不能解决问题,但是我还是会帮助你自杀,谁叫我是你的朋友呢?不过,如果换作是我,我是不会做这种蠢事的,仅仅因为一个女孩拒绝了自己,就放弃宝贵的生命,太不值得了!俗话说,天涯何处无芳草。只要你把自己的事做好了,大丈夫又何患无妻呢?但是话说回来,如果你还是想自杀的话,我看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生命是你自己的,你有权决定你的选择!”
然后哲人把年轻人带到自己家里,说要庆祝一番,然后看他怎么死。
这时年轻人开始怀疑起来,因为哲人不象其他人那样去劝他不要自杀。
然而哲人却故意催促他,叫他明天早上4点钟准时起床,然后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去履行他的诺言。
年轻人终于反感了,他说:“你到底是我的敌人还是朋友?我不想自杀!”
哲人不动声色地说:“不遵守自己的诺言,这样不好吧?你真的自杀的话,那是很棒的!”
年轻人说:“但是我并不打算自杀,你为什么要逼我?”
哲人说:“我没有逼你!”
于是年轻人就不自杀了。
再后来他有了妻子和孩子,他感慨地说:“实际上现在我对那个女人拒绝我感到很开心,她并不适合我!跟她在一起我会总是被困扰,成为她丈夫的人是会被困扰的。我找到了一个更好的女人。”
其实这位哲人只是用一种巧妙的方法,唤醒了年轻人那被蒙蔽了的心灵,让他发现自己的人生中还有许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物。

无独有偶,一位太极拳宗师也用类似的方法,有效地劝止了他儿子想自杀的行动。
这位太极拳宗师教授自己儿子学练拳术非常严格,以至于他儿子累得受不了了,于是就想自杀。
太极拳宗师听说后,拿了一张凳子坐在儿子面前,大声喝道:“你不是想自杀吗?现在就动手吧,我倒要看看没出息的人是怎么死的!”
这么一来,他儿子反而不想死了,从这以后,自觉地痛下苦功练拳习艺,以后也成为了太极拳一代大师。
其实我们的心灵是能承受一切痛苦的。有时候我们觉得忍受不了痛苦,那是因为我们只看到了眼前的一点得失,而看不到更有价值的东西,所谓“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而已。如能冷静下来,让思想深入到心灵深处,就会发现,所谓不能忍受的痛苦,与更有价值的东西相比起来,不过是非常渺小的事物罢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让自己的心宁静下来,在一种清明的境界中,挖掘出更有人生价值的东西来,这样才能正确面对人生的一切挫折。

楼主 明朗之阳光  发布于 2010-07-26 12:16:01 +0800 CST  
作者:谁都不是疯子 回复日期:2010-07-26 00:23:10
崇尚王阳明的学说
贴子还没看的 记号一个
==========================
谢谢关注。欢迎常来坐坐。
楼主 明朗之阳光  发布于 2010-07-26 20:11:39 +0800 CST  
作者:巴黎圣母院的晚钟 回复日期:2010-07-26 12:38:42
何谓心学?心学是王阳明自我大智慧的集成,是他综合儒、释、道三家的修炼达到的一个境界,心学是王阳明的!如果其他人学心学,其实是学王阳明自我,而王阳明只是王阳明,王阳明只有一个;我们每个人也是自我的唯一,我们只是在借鉴学习王阳明,然后形成自己的“心学”,这个心学不必和王阳明完全一致,因为我们是我们自己,而王阳明是王阳明而已。
===========================
兄台此论,我很赞同。学习心学就应该有这个态度,不拘泥任何模式,凡是有益于我自我完善的东西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而不是墨守成规,认为有一定模式的理论和方法才是心学。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创立“心学”时,他赖以修心养性的理论和方法就是佛道的东西,他认为儒释道是大同小异的,修养身心的方法可以说是相同的,悟到的东西也差不多,所不同的只是他们应用的方向不同而已。
因为每个人的性格、经历、才能和素质是不同的,每个人成就自己的模式当然也不可能相同。所以王阳明也很清楚这一点,他明确提出:“圣人教人,不是个束缚他通做一般,只如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狷者便从狷处成就他。人之才气如何同得?”圣人教育人,不是束缚按一个模式进行,而是对于狂者就从狂处去成就他,对于洁身自好的人就从洁身自好的地方成就他。人的才能、气质怎么能相同呢?
所以任何方法、理论的提出,也只是给大家得到一个启发而已,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成为你自己。
楼主 明朗之阳光  发布于 2010-07-27 10:56:35 +0800 CST  
作者:巴黎圣母院的晚钟 回复日期:2010-07-26 12:41:03
学王阳明的“心学”是完成自我心学的一条路径,但不是唯一路径,我们学习或者修炼其他的,比如儒释道,也能实现我们自己的心学
===================================
道理虽是这样,学习其他的儒释道方法,在道理上也能实现大家自己的心学,例如阳明先生的经历也说明了这是一条可行之路。
但我认为,这条路不是普通人都能走的,要想象阳明先生那样从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自己的“心学”来,谈何容易!
阳明先生感叹他的“良知”之说,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极不容易,今天的我们有阳明先生那种坚忍之心吗?反观现在的学人,稍受一点挫折,便要死要活的,恐怕很难承受象阳明先生所经历过的那种挫折了。
所以我想,现在的人要“变换气质”,学到古人的一点东西,还是先不要好高骛远,而是从古人指出的路径出发,老老实实地从小处磨练自己的意志,提升自己的定力和心理承受力开始,心灵清静、安定了,然后才能循序渐进地做学问。
况且,阳明先生以他自己的经历,已为我们总结了比较系统的“心学”理论,面对前人的成果,我们不去借鉴、学习,难道还要自己从头开始另创一个吗?这样未免是舍近求远了。
以上仅为一家之见,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楼主 明朗之阳光  发布于 2010-07-27 11:14:52 +0800 CST  
作者:no1zp 回复日期:2010-07-26 15:03:10
感觉心学很普普通通啊,很有点像当前的那些泛滥的成功学,无非就是要订立目标,下定决心去行动,要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是最棒的,自己拥有无限的潜能,只要发挥出这些潜能的一小部分,就可以成就一番事业了,要感激奋斗过程中所遇到的磨难,这些更加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磨练自己的心智,使自己能够更强大,不要轻言放弃,要坚守自己确定的人生理想,矢志不渝,不达目的绝不罢休...感觉心学也就是当前成功学的文言版罢了,新瓶装旧酒,不过这也算提前了中国人对成功学的研究时间,可以增强一些民族自豪感,别的真看不出来有多少新意啊,也不知道蒋介石从心学中获得的到底是什么样的知识,感觉他这个人除了在北伐期军事谋略上有一定才能之外,其他方面也看不出有多少高人之处啊,而且心学终究是一套理论,不像孙子兵法等那么有很实用的价值,愿与楼主共商讨。
==============================
呵呵,阳明先生这门“成功学”,那可是真正的成功学呀。后来凡认真学习了他的学说的人,无不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如明朝同时代的聂豹、何心隐、徐阶、张居正,都是心学门人,也有过人的事功。后来的有曾国藩、日本那个什么海军大将。许多名人都服膺、向往、学习阳明先生的思想,如林则徐(“以王阳明之才,国家所祈祷以求也。”)、左宗棠(“以王阳明之才,国家所祈祷以求也。”)、康有为(“斥数百年旧儒学都是无用之学,乃教之以陆王心学”)、梁启超更是对王阳明心悦诚服,在各种场合为他奔走疾呼,用各种文章替阳明心学摇旗呐喊。诸如“阳明先生,百世之师”“我辈今日所犯者,阳明以前社会之普通病”“王学绝非独善其身之学,而救时良药,未有切于是者”“阳明是一位豪杰之士,他的学术像打药针一般,令人兴奋”之类的溢美之词不胜枚举。
更不用说直接吸取了阳明心学中悍然独往之精神的辛亥革命三巨头了。
宋教仁在日记中写道:“阳明先生之说,正吾人当服膺之不暇矣!”
汪精卫在报纸上撰文号召大家“膺服王阳明之言”。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发表演讲时指出:“五十年前,维新诸豪杰,沉醉于中国的哲学大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学说,皆具独立尚武的精神,救四千五百万人于水火,成就大功。”以此激励在东京的中国留学生。(以上论据内容出自“临川之笔”博客)
蒋介石也是王阳明的粉丝,但蒋先生资质差了一点,上海青帮出身,沾染的坏习气太多,用阳明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心性被物欲、私欲遮蔽得太深了。蒋先生经过自己的修身实践,虽然在日常生活能做得比较好,但在其他方面的不良素质还未能尽化。尽管这样,蒋先生凭着修身所获得的独特气质,也吸引了一大帮人支持他,在中国大陆纵横捭阖、风光了二十多年。
蒋的老对手毛先生,由于种种原因,对阳明先生的“唯心主义”那一套不感冒,但也不得不承认,王阳明的那套理论有一定道理的。
相比之下,现在的那些所谓“成功学”,哪能与阳明先生的心学相提并论!他们忽悠来忽悠去,忽悠了多少人成功呢?当然,我写的并不是阳明先生的“心学”,只是关于阳明先生的人生哲学的一点感悟,而且只是个人的一点感悟。
至于心学与孙子兵法,心学是提升智慧、能力和根本素质的一门心灵学问,而孙子兵法只是一门具体的知识。世上研习孙子兵法的人成千上万,但有多少人真正能达到用兵如神的境界呢?但阳明先生就不同了,用当年明月的话来说,他就是个用盗版孙子兵法也能打胜仗的人,凭的是什么?凭的还不是一种能灵活运用知识的根本能力。
楼主 明朗之阳光  发布于 2010-07-27 12:32:04 +0800 CST  
我觉得巴黎兄所提出的观点,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的确,我们每个人都不要过分盲目崇拜某一种学说,要知道别人的学说是从他的角度提出来的,未必适合每一个人。只有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借鉴别人的学说,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楼主 明朗之阳光  发布于 2010-07-27 12:49:50 +0800 CST  
作者:zwyalex 回复日期:2010-07-26 00:52:28
有个疑问,为什么说阳明先生是大儒,怎么什么学说一定要跟儒家沾边?
========================
谢谢关注。阳明先生虽然与佛道之人交往甚密,向佛道中的高人学了很多修心养性的东西,但他所做的学问是儒家的,一向以“正心修身,平治天下”为己任,而且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均有骄人成就,当然就是大儒了。他的学说不是一定要跟儒家沾边,而是本来就是儒家的呀。
楼主 明朗之阳光  发布于 2010-07-27 13:47:22 +0800 CST  
经常保持快乐的心情

九川卧病虔州。先生云:“病物亦难格,觉得如何?”对曰:“功夫甚难。”先生曰:“常快活便是功夫。”
——《传习录》
在虔州时,陈九川病倒了。王阳明说:“关于病这个东西,格也很困难,你感觉如何?”陈九川说:“功夫的确很难。”王阳明说:“经常保持快乐、乐观的心情,即为功夫。”
可能大家在现实生活中看到过很多这样的例子,两个得相同疾病的人,一个人性格开朗,另一个人性格忧郁。那个性格开朗,能用乐观的心态看待疾病的人,肯定比另外一个性格忧郁,遇事悲观的人好得快。
现代医学已经证明,对于一件相同的事情,如果人的心情不同,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
即使碰到很困难的事情,只要心态积极,凡事看到事情的光明面,充满乐观的意念,大脑处于这种和谐的状态,就会分泌出对身体有益的激素。相反,如果心情忧郁悲观,整天哀声叹气,处于一种苦闷怨怒的状态,大脑受到这种恶性刺激,就会分泌出对身体有害的物质。
所以如果能修养自己,不论什么事都保持一种乐观开朗的心态,就能促使身心处于阴阳平衡,从而保持健康的体魄和年轻的精神。

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中,竞争空前激烈,人们的内心普遍受到各种压力的侵扰,压力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及时对自己的身心状态进行调整。
王阳明在龙场谪居间,写下了一篇千年传诵的《瘗旅文》,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正德四年秋七月初三日,有一个从京师来的小官,带着一个儿子和一个仆人,从龙场路过去上任,阴雨天黑,投宿于一苗民家。没想到,第二天中午有人从那条路过来,说这个小官已死在路上。下午他的儿子又死了,第三天连仆人也死在山坡之下。
听到此讯,王阳明悲伤之余,命两名童子去把三具尸体埋了,并感慨地说:
“我早知道你肯定会死,因为前两天我隔着篱笆望见你愁容满面,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如果你实在贪恋这五斗米的俸禄,就应该高高兴兴地去上任,为什么要这么不开心呢?
要知道,在遥远的路途中,餐风宿露,攀越崖壁,行走于高山野岭之顶,经常是饥渴劳累,筋骨疲惫不堪,而又有瘴厉之气时时侵扰着身体外面,如果这时又有忧郁哀愁积于内心,内外夹攻,岂有不死之理?
而我离开故乡来到这里,已有两年了,同样也经历了瘴毒之气的侵害,但却能安然无恙,就是因为我始终保持着豁达愉悦之心,没有一天是象你这样悲悲切切、忧郁哀愁的。”
正因为王阳明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一份愉悦、快乐的心情,被贬谪到龙场那个环境十分恶劣的地方时,跟随他来的仆人都病倒了,唯独他一个人无事,这正证明了拥有好心情的重要性。
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经历,与王阳明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南宋末年,文天祥领兵抗元,后来被俘。元军统帅想招降文天祥,便亲自为他解缚,用对待宾客的礼节来对待他,极具礼数。只要文天祥点点头,愿意投降,就能够享尽荣华富贵。
面对如此诱惑,文天祥丝毫不为所动。被押送到元朝大都(今北京)后,元朝统治者为了迫使文天祥就范归顺,便把他关了起来。
在三年非人的关押生活中,文天祥始终毅然不屈,并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正气歌》。
在《正气歌》中,文天祥说,到了元朝的大都后,我被关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即使在阳光明媚的春天,里面也象是夜晚一样黑暗;连牛马也一起关在这里,它们同在一个饲槽中喂养,而我吃的也同样是象是给鸡、鸟所吃的粗劣不堪的食物,一到下雨或有霜露的时节,牢房里就四处漏水,地上被冲出道道沟沟坎坎。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寒来暑往,说也奇怪,我居然什么病也没有生,这种不堪人住的地方,在我看来就象是安乐国中似的。其实这其中岂有其他别的技巧,只不过是由于我身怀浩然正气,各种病邪怎能侵袭我的身心呢。

从文天祥的《正气歌》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天祥的心中是有一个价值观的。他看到了一个比生死、荣华富贵更加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一个人的浩然正气,足以使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处于一种安宁的状态,从而使身体无病无痛。

可见,心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十分巨大,有时甚至到了生死攸关的地步。所以要想拥有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关键就在于如何引导和掌握自己的心境。
也许有人要说,我们没有王阳明、文天祥等人那么高的修养,这时该怎么办呢?
其实当一个人用心想象出一种快乐状态的时候,大脑同样会不断分泌出大量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使人处于心情最佳状态。只要你放松身心,认真地用自己的心去想,尽管这是你想象的,你同样会获得舒畅的心情及快乐的体验,它同样会促使大脑处于最佳状态,使身心保持健康。

楼主 明朗之阳光  发布于 2010-07-27 17:52:31 +0800 CST  
作者:zuguowoaini001 回复日期:2010-07-27 16:08:58
很受启发
很受启发
很受用
很受用
很受用
希望楼主一定要坚守阵地
你的汗水,可能会改变很多人的命运
让很多从叫“大学”的垃圾站出来的垃圾,实现废物再利用
============================
太受激励了!我写的东西,不敢奢望会改变很多人的命运,只要能改变一百个人甚至十个人的命运,就值得我去玩命努力,坚守阵地了!
楼主 明朗之阳光  发布于 2010-07-27 18:29:10 +0800 CST  

楼主:明朗之阳光

字数:71316

发表时间:2010-07-09 11:3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13 22:53:36 +0800 CST

评论数:395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