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历史的20场战争》,一部另类的“中国通史”

名君堂:
(1)黄帝:
黄帝,传说是少典和附宝两人爱情的结晶(次子),由于附宝是感于雷声而怀有黄帝,故黄帝的出生又被蒙上了神话色彩。黄帝本姓公孙,出生在轩辕之丘,故号为“轩辕氏”。黄帝长大后,因其部族居于姬水流域,所以又改为姬姓,及至黄帝被推为共主,建国于有熊,以土德王,被尊为“黄帝”,于是有了最为后人所熟悉的称号——轩辕黄帝。
作为远古时期华夏部落联盟的杰出首领,黄帝往往与炎帝并称,被包括汉族在内的我国许多民族尊奉为“人文始祖”,并以自己为“炎黄子孙”而自豪。传说黄帝发明创造众多,大大推动了华夏文明的发展,同时他又是五帝之首,上承三皇,下启尧舜,开疆扩土,修政明德,将华夏族统合成一个整体,几乎统一了中原地区,还镇服四方各族,奠定了日后夏、商立国的政治和文化基础。

(2)炎帝:
神农氏作为三皇之一的一个称号,可能与其善于用火烧的方法开垦荒地有关。这里的炎帝即专指神农氏一系。炎帝部落起源于姜水,故炎帝也为姜姓,与黄帝部落在血缘上较为亲近,故而有古书上认为他们是兄弟关系,炎帝是兄,黄帝是弟。
炎帝的贡献主要在医药和农业种植方面,传说曾写出了《神农本草经》,是我国中医学鼻祖。由于炎帝对医疗卫生和温饱问题上的杰出贡献,加之在其他方面也颇有建树,因而与黄帝一起被后人奉为“人文始祖”。
我国可追溯的最早的一起战争:“神农氏伐斧燧氏之战”,以及本专题的涿鹿之战和接下来马上要讲到的阪泉之战,炎帝都是主角之一。

(3)蚩尤:
传说中的九黎国君,属于良渚文化向北扩张后形成的东夷(海岱)集团,是一位杰出的君主和统帅。
蚩尤对后世的最大贡献在于制造兵器和发展兵法上面,他也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传说蚩尤是牛的头,而且有鸟的翼,铜皮铁骨,三头六臂,骁勇无敌,嗜血如命。是炎黄二帝最棘手的敌人,即使是战死,仍然让炎黄二帝心有余悸,往后更是被遵奉为“兵主”,是力量的象征,是一名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战士!
据说,黄帝将蚩尤的头颅看下埋了之后,埋葬的地方生出了一片血枫林。黄帝还将蚩尤的画像画在军旗里,四方的诸侯都望旗而降。
楼主 史海求索  发布于 2016-01-30 10:03:10 +0800 CST  
名将堂:
(4)风后:
黄帝手下的大臣,在蚩尤作法、炎黄联军陷入茫茫白雾之中、炎黄联军中找不到好的对策的时候,风后向黄帝献策造出了指南车,并且凭借指南车冲出了大雾,使蚩尤的计策失败。之后,更是摆出了八卦阵,陷蚩尤军于绝境,成为炎黄联军击败蚩尤军的大功臣。
(5)女魁:
传说为黄帝之女,黄帝面对风伯、雨师作法带来的狂风暴雨无计可施时,女魃自告奋勇挺身而出,召唤烈日,阻止了风伯、雨师的法术,然而女魃也因过度使用法力而不能升天,一直留在北方,导致北方常有干旱,被后人称为“旱魃”。
(6)应龙:
黄帝手下的得力干将,炎黄联军冲出大雾后,应龙受黄帝命令蓄水淹没蚩尤军,但是被风伯、雨师所破,之后应龙被击败,逃到了南方,再也无法上天,从而导致南方常有洪涝。
(7)风伯、雨师:
蚩尤手下大将,面对应龙制造的洪水,风伯和雨师受命阻止,不但取得了成功,还把洪水引向炎黄联军,但由于女魃的参战而最终失败,蚩尤战败后,风伯、雨师均受到黄帝的惩罚。
楼主 史海求索  发布于 2016-01-30 10:34:14 +0800 CST  
涿鹿之战结束,凡13593字。接下来,是阪泉之战,5356字。
楼主 史海求索  发布于 2016-01-30 12:25:49 +0800 CST  
第四节•阪泉之战(一)——同室操戈

胜而生变

蚩尤败了,良渚文化在中原地区的境况瞬间发生了180°大转弯,像雪崩一样败退回故地。
击败蚩尤,本是炎黄联盟团结一致取得的辉煌战果,但是在整一场涿鹿之战中,曾经贵为中原地区部落联盟领袖的炎帝,却完完全全地被“外来者”黄帝架空了,仅仅起到了提供点兵力的作用。因此,经过这一战,许多的部落都纷纷倒向了黄帝,黄帝随之成为最大的获利者。
作为原先的地头蛇,在有难的时候求助于外乡人那是无可奈何,现在困难解决了,又有几个甘心退居外乡人身后?炎帝心里越想越不爽,越想越恶向胆边生——你姬轩辕情商、智商都那么高,这样下去我迟早会被你吃掉,干脆趁现在我还有力量,跟你拼了,就算是输了也比坐以待毙要好!
炎帝会“胡思乱想”,像黄帝这么有想法的人又怎么会单纯呢?
黄帝本来就是想南下发展的,只是不走运刚好碰上了强大的蚩尤,“生不逢时”的黄帝知道自己单挑赢不了,才不得不跟已经被打得“惶惶如丧家之犬”,但又偏偏带着一支庞大军队的炎帝结盟。黄帝的目的很复杂,他的野心也很大,正所谓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蚩尤被搞定了,他当然要寻求下一个对手,来获得更多的利益,这其中最大的利益,就是取得中原地区的统治权!
因此,从击败蚩尤的那一刻起,甚至于从黄帝南下那一刻起,炎黄二帝之间的战争已经是注定的了。
这让人想起了《火影忍者》里面的鸣人和佐助。鸣人与佐助、黄帝与炎帝,都可以说是“兄弟”(黄帝、炎帝同一族源),都曾经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而并肩作战(鸣人与佐助对抗辉夜,黄帝与炎帝对抗蚩尤),都是经过一番艰苦战斗最后击败了敌人,开创了新的纪元,而且,在这新的纪元开创之前,都经历了一次惊天动地的单挑,最后选择了和解、团结……越说越兴奋,眼看就要写成《火影忍者同人小说》了,不过笔者还真的怀疑岸本多多少少有联系过中国的上古传说。
言归正传,智商、情商双高的黄帝和“烂船还有三斤钉”的炎帝,都决心一战的两方,会有什么举动,会有什么过程,会有什么结局呢?且看下回分解。
楼主 史海求索  发布于 2016-01-30 15:13:43 +0800 CST  
71小时~
楼主 史海求索  发布于 2016-01-30 19:14:01 +0800 CST  
小观点
(一)炎黄之战的必然性:其实就是旧老大和新老大之间的矛盾。新旧老大之间必然会存在“谁来当老大”这一最大矛盾,当其中一方拥有压倒性优势时,另一方可能会选择退让,否则往往会爆发“决一死战”式的冲突。但问题是一般来说旧老大拥有压倒性优势时,新老大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老大,或者啥也不是,而当新老大稍微有点像样时,旧老大往往已经警觉。所以,出现这种矛盾时,任何一方占压倒性优势都是不太可能的,这就使冲突几乎不可避免。击败蚩尤之后,炎帝和黄帝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旧老大和新老大之间的关系,而且当时双方都没有强大到对对方有着压倒性优势,因此,炎黄之间的战争具有其必然性。
楼主 史海求索  发布于 2016-01-30 20:06:40 +0800 CST  
@楚续断 2016-01-30 20:14:43
楼主,请问在没有史书记载情况下,太史公如何得知这几场战争的情形?
-----------------------------
涿鹿之战和阪泉之战是传说,而且记载少,所以如果要依据史书来写,那是寥寥几句的事情,连是否存在都还是未知数。但是,如果将其与当时中国实际相联系起来看,借“黄帝”、“炎帝”、“蚩尤”等称号来理解认识,也许可以将其与我国新石器时代末期的社会大变革联系起来。正如我在小观点那里提到的,考古不可能真的挖出“尧”,但我们会了解类似于“尧”时代的景象。这两场战争,我是将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联系起来思考,从而得出我的观点,在战争的大体过程上,尊重了史书的记载,在细节上,做出了有限度的发挥,而其影响,则主要是我个人研究所得的观点。这两场战争,与其说是写战争,还不如说是反应当时的巨变。
楼主 史海求索  发布于 2016-01-30 20:25:20 +0800 CST  
自顶一下
楼主 史海求索  发布于 2016-01-30 21:18:18 +0800 CST  
炎黄的决战

为了打败黄帝,重建在中原地区的霸主地位,炎帝向中原地区的各部落下达了“最高命令”,要求他们配合神农氏族,向“外来人”黄帝部落发动进攻。然而黄帝部落虽然是外地来的,但是在迁徙过程中、与蚩尤的交战中,黄帝树立起了极高的威信,同时他情商过人,又擅于外交,拉拢、团结了中原地区大部分部落,不少部落都曾经宣誓追随、效忠黄帝;与此同时,神农氏已经不比当年,已经衰落下去了,尤其是面对蚩尤部落步步紧逼时的无能,与黄帝的出色表现形成鲜明对比,这也令众多部落对炎帝心生不满甚至是轻视,其威信已经寥寥。因此,大多数部落收到炎帝部落发来的“最高命令”后,并不追随炎帝,反而投向了黄帝阵营。
黄帝当然也得知了炎帝的行为,并且是求之不得的——就等你先发难,让更多部落对我表示同情(你先要动手打我,我很委屈我要打回来)!黄帝很快就向本部落及其他追随自己的部落进行了动员,做好了应对炎帝进攻的准备。涿鹿之战刚刚结束,中原大地很快又布满了战争的阴云。
得知只有少数部落站在自己这边,炎帝是又愤懑又无奈,直骂黄帝是“小人”。而且现在事情已经公开,你不进攻,黄帝必然打过来,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于是,炎帝率先誓师向黄帝部落进攻。
旧老大还是老大,神农氏虽然势衰,毕竟是一个分支、人口众多的部落,实力仍然不容小觑,黄帝自然不敢掉以轻心。面对炎帝的全面进攻,刚经历了涿鹿之战的黄帝也动用了其所有的军事力量进行抵御。
炎黄二帝的战斗,大规模战役就打了三次,其中最后一次打得也最为惨烈,因其战场在阪泉一带,因而也被称为“阪泉之战”。
在这一战中,炎黄二帝分别出动了多少兵力,早已无从考证,但毫无疑问是双方都火力全开。黄帝亲自统率以狼、罴、虎、豹、熊、貙为图腾和旗帜的六个主力部落,与炎帝在阪泉列阵对峙,又组织机动队,伺机与炎帝军队进行运动战。而炎帝方面早于黄帝列阵,并且趁黄帝阵脚未稳,首先发动进攻。
炎帝以火代兵,一条条火龙窜向黄帝军阵,黄帝军阵难免产生混乱,炎帝以为有机可乘,挥师掩杀过来。其实黄帝早就防备炎帝用火攻,所以已经准备好应对的措施,黄帝一声令下,军士们拿出事先准备的“灭火设备”,很快扑灭了军阵中的火焰,将士们得以专心迎敌,而且炎帝的军阵移动过程中,黄帝军团的机动队开始从两边袭来,战车直冲炎帝的军阵,还分兵向后方包抄。看到从两边突然冒出来的黄帝军,炎帝军阵开始出现混乱,黄帝下令本阵发动总攻,炎帝军团见四面八方都是敌军,唯有一战方有出路,于是个个奋勇搏斗,一时间刀光剑影,喊杀声震天,血流漂杵,难分难解。
经过前两次大战,黄帝知道要想彻底消灭炎帝,是很难做到的,而且炎帝部落有着先进的生产经验和文化成就,这些都是日后发展生产、团结周围部落所需要的,于是黄帝希望能让炎帝心服口服,诚心与其合作,下令不许伤及炎帝性命。炎帝军团的将士虽然浴血奋战,但毕竟实力不如黄帝军团,经过长时间的厮杀,开始呈现败退迹象。
炎帝这时内心几乎是崩溃的,眼看就要打输了,这可差不多是最后的家底了,打光了,我可怎么办呀!好在前面说到,黄帝见识了炎帝军队的强大,也深知炎帝势力的深厚,又认为炎帝有可以利用的方面,于是有心与炎帝媾和。
双方的大军正在血拼,双方的文官则开始就停战一事进行博弈。
谈判是需要资本的,最大的资本就是战场上的胜利。炎帝军的颓势已经显而易见,但是炎帝这一方还是想尽可能多捞回一些权益。双方讨价还价,战场上忠魂越来越多。黄帝为了结束战争,施展抱负,同时可以尽可能吸收炎帝的力量,对炎帝那是晓以利害,动之情感,软硬兼施,就差声泪俱下、给炎帝跪下了。而炎帝知道打下去自己凶多吉少,又被黄帝这样吓唬加感动,正苦于没有台阶下的他其实也没有多少心思拖下去。
最终,黄帝和炎帝总算达成了又一个影响中国历史的伟大共识:“炎黄二帝本就同源,更一起抵抗了蚩尤军的入侵,既是兄弟,也是战友。奈何因为一些误会而同室操戈,现在想想,实在是让人痛心不已。为双方情谊计,为双方未来计,我们都应该放下手中的武器,化干戈为玉帛,共同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当然,这一共识,是在确立黄帝的新老大地位,同时给予旧老大炎帝第二把交椅位置的、双方妥协的产物。达成这一共识后,炎黄二帝很快兑现承诺,命令各自的军队停止战斗,并且一同对天起誓,宣布两大集团合二为一,永世不相互征战。
炎黄二帝最终达成了和解,但是战争真的会就这样结束吗?
楼主 史海求索  发布于 2016-01-30 21:57:33 +0800 CST  
小观点
(一)炎黄二帝和解背景:笔者认为,炎黄二帝最终可以达成和解,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双方势均力敌。虽然总体上讲,黄帝的实力要强于炎帝,但是炎帝作为旧老大,其势力早已深植于中原地区,绝非蚩尤之辈可比。因此,作为一名政治家,黄帝知道与炎帝的战争,即使取胜,也难有结束的一天,这样一来,势必影响黄帝未来对中原地区的有效统治,需要在战争以外找到另一条出路。同样,炎帝知道自身实力不如黄帝,再战下去也捞不到便宜,而从结果可以看出,交涉过程中炎帝获得了不少的权益,因此炎帝愿意接受和解。
楼主 史海求索  发布于 2016-01-31 00:16:44 +0800 CST  
很多人说现在是快餐文化时代,其实并非主要是读者喜欢,而主要是因为很少人能写出值得细细品味的好作品吧。。。
楼主 史海求索  发布于 2016-01-31 00:52:22 +0800 CST  
1
楼主 史海求索  发布于 2016-01-31 07:36:34 +0800 CST  
本帖内容,先言事,再解毒
楼主 史海求索  发布于 2016-01-31 09:41:20 +0800 CST  
忠勇刑天
炎帝和黄帝达成了和解,但这不代表战争结束了,因为炎帝这边还有人接受不了,他们接受不了这看似体面的“失败”,接受不了他们的君主沦为有名无实的“二把手”。这些人当中,抵抗最久、最激烈、最著名的是一个叫刑天的猛将。
这个刑天也是一个“世纪猛将”,在他面前,黄帝的众多将领显得是那么苍白无力!不知道涿鹿之战中刑天有什么表现,是否没有参战?面对骁勇无敌的蚩尤,炎帝是否曾经发过类似于三千年后袁绍的感慨:要是我家刑天在,哪里轮得到你蚩尤撒野?
刑天认为,炎帝不是被黄帝蛊惑,就是被奸臣出卖,否则不会轻易放弃抵抗的,因此,他认为自己有责任唤醒炎帝。
他挥舞着干戚,所向披靡,谁挡刺谁,其部下见状,也个个像激发了潜能一般,杀得黄帝军人仰马翻。但是,毕竟黄帝军多,刑天的军力只有一部,并且缺少支援,渐渐地,刑天军开始不支,英勇无畏的将士一个个倒下,最后只剩下刑天一个人。
面对四面八方如潮水般涌来的黄帝军,刑天面无惧色,他此时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有的只是对炎帝的愧疚和对无力回天的自责。
刑天越战越勇,又杀伤了黄帝军不少将士。黄帝见刑天如此凶悍又不肯投降,虽然心中赏析刑天,想为己所用,但见刑天决心如此坚定,还是下令手下军士将其杀死,也算是对刑天的一种尊敬。刑天毕竟是血肉之躯,久战之下,终于体力不支,被黄帝军团的军士砍下了头颅,但这并没有完。刑天断头后,其灵魂并不散去,而是继续要与黄帝军团作战。只见他以乳为眼,以脐为口,继续挥舞着干戚,而且对已经死去的刑天来说,凡人的局限已经消失了,他变得更加骁勇,无人能敌。
黄帝束手无策,炎帝更是被刑天感动得老泪众横。炎帝知道,刑天是为自己而战,自己应该站出来,让刑天可以释怀!
他含泪走到刑天的面前,刑天见炎帝亲自前来,不敢造次,马上停止挥舞手上的干戚,并且由于激动,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炎帝向刑天诉说了自己选择与黄帝和解的原因,当然,没有提及是“因为打不过”。刑天听了炎帝一番话,若有所思而又惭愧一般,低下了“头”。接着,炎帝又充分肯定了刑天的英勇和忠诚,让刑天更加激动不已。最终,鲜血从刑天的“头顶”喷涌而出,刑天随之倒地,一代勇将,忠魂归于黄泉。
刑天的死,标志着炎黄二帝的战争基本结束,但两大集团虽然和解,并且志在融合,仍然有不少矛盾存在,这些矛盾,带来了日后两大集团的百年恩怨。
楼主 史海求索  发布于 2016-01-31 12:46:34 +0800 CST  
今晚结束阪拳之战
楼主 史海求索  发布于 2016-01-31 17:44:10 +0800 CST  
小观点
(一)刑天:传说中的刑天是一员罕见的虎将,而现实中的刑天,更可能是一个部落。这个部落无限忠诚于炎帝,以至于炎帝与黄帝和解后,仍然接受不了这一事实,选择与黄帝集团作战,虽然这个部落非常强大,给予黄帝集团极大的杀伤,但是这个部落也因此遭受了几近灭顶的打击,最后,在炎帝的努力下,刑天部落才放下手中的武器,选择了投降。
楼主 史海求索  发布于 2016-01-31 18:21:20 +0800 CST  
自顶一下
楼主 史海求索  发布于 2016-01-31 19:15:49 +0800 CST  
第一节•阪泉之战(二)——百年羁绊

解读与后续

黄帝与炎帝的这场战争,可以说是涿鹿之战的延续,是仰韶—大汶口文化集团与仰韶—红山文化集团之间为了争夺中原地区最高统治权的一场必然发生的战争。这场战争中,第一次出现了军旗,也说明我国远古军事水平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指挥和协同作战更加成熟、有效,战争的持久性和血腥程度也进一步提高。
同时,这也是关系到华夏族形成的重要战争,战后,华夏族的主体终于正式形成,华夏族正式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可以开始集中力量向四周扩张,也让华夏族同化、驱逐东夷等其他民族成为了可能。事实上,华夏族吸收了相当一部分东夷人的血脉,还有其他文化先民的血脉,华夏族在其中是扮演主导的角色,因此我们中华民族自称炎黄子孙,这种说法是完全可以的。
黄帝战胜炎帝后不久,正式即帝位,我国历史从三皇时期进入到五帝时期,也进入了龙山文化阶段,我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同三皇时期的领袖部落犹如后世的“霸主”不同,五帝时期的领袖部落是“共主”,开始出现了中央和地方的官制与区别,从这一时期开始,中央和地方正式成为对立而又统一的两大部分,这也是我国社会演变更进一步的一个突出表现,只是中央和地方的臣属关系不如后世国家形式下那么明确,所以还不能把此时的政治组织形式唤为“国家”或王朝。
五帝时期,被尊为“五帝”的都是黄帝一系的,压根没有炎帝的那一系什么事儿。尤其是每一“帝”都是黄帝的几世孙,有的人可能就会感到疑惑了。其实,这里的黄帝也好,五帝也罢,应该都是特定时期的占优势的部落的首领称号,不一定特指一人,而这一时期原黄帝集团的势力占绝对优势,所以最高统治权在其各子部落中交替,因此按代系关系而跟黄帝“确定了辈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五帝时期应该是确实存在的,这在许多考古发现中已经可以看出端倪,但是五帝的传说是在周朝才“爆发式”显现的,因此难免会带有当时的社会认识,因此,所谓的黄帝的几世孙,也可能是后人强行附会上去的。
话说回来,既然当初炎帝处于劣势,凭借相对优势而与黄帝达成了和解,那么往后的日子里,一直没炎帝一系什么事儿,这当然会引起炎帝一系的不满。
早在高阳时期,也就是黄帝时代刚结束那段时间,就爆发了黄帝一系的颛顼和炎帝一系的共工争夺帝位的战争。这场战争也是规模比较大的,最后以共工战败、一怒之下撞山而告终(共工怒触不周山)。这是在黄帝集团和炎帝集团融合程度尚不够深,同时黄帝集团优势仍然不占压倒性优势的情况下发生的争位战争。
后来,还有帝喾和尧帝对炎帝集团的进一步打压,一直到舜帝时,代表着炎帝集团的共工部落终于被流放处理,华夏族内部派系的争斗才得到了较大的抑制。而从一开始的阪泉之战,到后来炎黄两方的百年恩怨,我们是否也能从中看出中国人“擅于内斗”的“传统”由来呢?
楼主 史海求索  发布于 2016-01-31 20:09:34 +0800 CST  
顶起
楼主 史海求索  发布于 2016-01-31 21:26:50 +0800 CST  
第六节•秦统一六国之十年战争(一)——商鞅变法与秦人崛起

前面我们大致了解了两场上古时期的“世纪大战”,分别是“划时代战争”涿鹿之战和“命中注定的决斗”阪泉之战。两场战争无论从规模还是影响上看,都已经达到了当时的顶峰,尤其是影响,后世也极少能与其相提并论的——开启一个新的时代和奠定一个民族的基础!它们是有着一定的事实依据而又扑朔迷离、有着较大的争议而又提供了中华民族发展脉络的两场战争,这也是为什么虽然它们都是传说中的战争,而笔者仍然要将其包括在“影响中国历史的20场战争”之中的原因。
接下来,我们将会讲述本章“三战”中的最后一战,同时也是开启一个新的时代的战争——秦统一六国之十年战争(我认为,中国历史上堪称“划时代之战”的有三场,一场是涿鹿之战,一场是秦统一六国之战,而另一场则是解放战争)。
虽然是讲述秦统一六国之十年战争,但总不会直接就从秦攻灭韩国说起。任何一场战争都有其背景、经过和结果,然后又有对影响的解读,所以,还是要先从其背景出发。
楼主 史海求索  发布于 2016-01-31 22:35:40 +0800 CST  

楼主:史海求索

字数:66459

发表时间:2016-01-28 04:1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13 22:52:01 +0800 CST

评论数:156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