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文系教授李零《丧家狗》硬伤一箩筐

二十四、说不出新鲜话就没有资格出书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的这段名言,已经融化在中国人的血液中,无论你是反孔还是尊孔。而历代名家所作的解释,大同小异而已。所谓学术就是枚举法的试验,每一种可能性,都被前代学者解释发挥过了,后人还有机会借此出书捞几个钱花花吗?有的。经过一晚上的思考,终于让我找到了一种新鲜的解释。孔子说:

我是个苦命人。三岁丧父,上面有个姐姐,还有个残疾的哥哥。我十七岁丧母,十九岁又早早地结了婚,第二年就生下一个儿子,我的生活压力很大。

十五而志于学——所以我从十五岁就立志办一所大学,目的只是为了赚钱养家糊口。

三十而立——到了三十岁时我终于办成了孔子大学,收了一大批好学生。钱穆《孔子年表》:鲁昭公二十年孔子年三十岁。孔子至是始授徒设教。颜无繇、仲由、曾点、冉伯牛、闵损、冉求、仲弓、颜回、高柴、公西赤诸人先后从学。

四十而不惑——汉典惑:传道受业解惑。到了四十岁时,我就不再亲自担任教学工作了,上述那帮好学生已经成长孔子大学各科系的教授。

五十而知天命——五十一岁时我学而优则仕,被鲁定公任命为中都宰,不久又先后升任司空、大司寇等职。

六十而耳顺——可是我终于仕途不顺,办学又遇到少正卯等众多竞争者,出国又到处被人嘲笑,那时的我失去了人生的方向,也只好装聋作哑而已。

七十而从心所欲——六十八岁时我回到了祖国,年近七十的我终于找准了人生的目标,那也是我从少年时就真正所愿意从事的,删诗书,定礼乐,著《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一个人,生前的事业有限,只有著书立说,为后人留下经典,才能无限延长自己有限的生命。

不逾矩——在人生最后的几年时间里,我忙着写书,一直都没有离开过自己那间矩形的屋子。斗室残烛,断简笔刀。我很孤独,也很满足。我知道自己所做的是万世的事业,而那些所谓帝王将相虽然风光一世,却必将与草木同朽,甚至留下千古骂名。

北大中文系教授李零,对此没有新鲜见解,反而在东扯西拉的过程中,再次留下诸多笑料。为了硬扯上文革红卫兵,把俗话所说的“七岁八岁讨人嫌”,乱改为“十五六,狗都嫌”。最后为了继续批判文革,却又实在扯不到老舍沉湖上去,就硬把孔子这段话和王国维的学问三境界联系到一起,说什么“孔子是赍志而殁,并非如愿以偿。王国维更惨,跳了湖。”

文革批孔的代表作《孔老二罪恶的一生》,如此评价孔子:“孔老二不得不承认自己象一条没人过问的丧家狗。”文革应该受到批判,而北大中文系教授李零一边批判文革,一边干着和文革相同的勾当,这种行为除了《聊斋志异·韦公子》结尾异史氏曰的那四个字,不可能找到更合适的评价。注:那四个字因为过于凶狠和不雅,在此恕不公开引用。
楼主 累了困了倦了  发布于 2016-05-09 22:29:28 +0800 CST  
二十五、北大中文系教授李零不仅仅是不识字,问题可能非常严重

子曰:“由!诲女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李零说:“由”是子路的名,字亦作繇,他和颜回的爸爸颜无繇名字相同。古人往往重名,和今天一样。

汉典繇:古同“由”。我们假设仲由就是仲繇。仲由(繇),字子路。颜无繇,字路。仲由的姓是仲,仲由的名字是由(繇)。颜无繇(颜回的父亲)的姓是颜,颜无繇的名字是无繇。一个名字是“繇”,一个名字是“无繇”,如何成了“名字相同”?

仲由,字子路。颜无繇,字路。一个人的字是“子路”,一个人的字是“路”,也不可能是是字相同。名字不相同,字也不相同,姓也不相同,没有一点相同,只是名和字各有一个字相同。李零却说成是“名字相同”、“重名”。我已经忍无可忍,出离愤怒。
楼主 累了困了倦了  发布于 2016-05-09 23:11:41 +0800 CST  
二十五、北大中文系教授李零不仅仅是不识字,问题可能非常严重

子曰:“由!诲女(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李零说:“由”是子路的名,字亦作繇,他和颜回的爸爸颜无繇名字相同。古人往往重名,和今天一样。

汉典繇:古同“由”。我们假设仲由就是仲繇。仲由(繇),字子路。颜无繇,字路。仲由的姓是仲,仲由的名字是由(繇)。颜无繇(颜回的父亲)的姓是颜,颜无繇的名字是无繇。一个名字是“繇”,一个名字是“无繇”,如何成了“名字相同”?

仲由,字子路。颜无繇,字路。一个人的字是“子路”,一个人的字是“路”,也不可能是字相同。名字不相同,字也不相同,姓也不相同,没有一点相同,只是名和字各有一个字相同。李零却说成是“名字相同”、“重名”。我已经忍无可忍,出离愤怒。
楼主 累了困了倦了  发布于 2016-05-09 23:18:24 +0800 CST  
二十六、北大中文系教授李零对逻辑一窍不通

子曰:“由!诲女(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之为知之”,容易理解,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为不知”,不容易理解,古今学者全部理解错误,说什么“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等于是废话一句。李敖自作聪明地解释说:“对不应该知道的,应该保持继续不知道”,一团浆糊。李零因为“不知为不知”,又引用了《庄子·齐物论》里的“子知子之所不知耶?”还是“你知道你所不知道的吗”那一套,满脑浆糊。

《论语·述而第七》:“子不语怪,力,乱,神。”《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老子《道德经》:“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要搞懂老子《道德经》的成书年代。司马迁的《史记》告诉我们,老子比孔子年长。但是后代学者根据《道德经》中的“绝圣弃智,绝仁弃义”,认为老子质疑儒家,所以时代晚于孔子,甚至时代在庄子之后。郭店楚墓竹简,证明了老子的《道德经》成书于春秋晚期,也就是说司马迁《史记》的记载很可能是正确的。“强弱,刚柔”的二分法,证明了老子《道德经》是一种传统的二值逻辑,也就是我们所知道的排中律,要么是A,要么是非A。“子不语”和“存而不论”则证明了,晚出的孔子和庄子,采取的是多值逻辑。

二值逻辑造成了很多伪悖论,和“知道不知道”有关的,最著名的就是苏格拉底发明的伪悖论:“我只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苏格拉底是个哲学家,关于哲学问题,苏格拉底可以说是“知道”。关于女人如何生孩子的问题,苏格拉底肯定是“不知道”。关于人类尚未观测到的宇宙,苏格拉底只能是既非知道,也非不知道。这个“我只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的伪悖论,因为受到二值逻辑A或非A的思维局限,无法理解真正的不知道是一无所知,是连做梦都想不到,而错以为所谓“不知道”,是知道概念而不知道具体,因此将永远陷在伪悖论中无法自拔。

孔子所说的“子不语怪,力,乱,神”,按照传统二值逻辑的理解,怪力乱神要么是“有”,要么是“没有”,二者必居其一。但是孔子的多值逻辑则认为,在有和无之外,还有第三个选项,既无法证明有,也无法证明无。庄子所说的“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意思相同。搞懂了这个脉络,才能理解孔子所说的“不知为不知”是怎么回事,那就是对于那些没影子的事,既不能证明有也不能证明无的事,超出人类想像和理解范畴的事,根本就不必要去做无用功。那么《庄子·齐物论》里的“子知子之所不知邪”又是怎么回事?请看原文:

啮缺问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恶乎知之!”“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曰:“吾恶乎知之!”“然则物无知邪?”曰:“吾恶乎知之!”虽然,尝试言之。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且吾尝试问乎女: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猿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且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猿猵狙以为雌,麋与鹿交,鳅与鱼游。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殽乱,吾恶能知其辩!”啮缺曰:“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王倪曰:“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

三问三不知,查了几种庄子注解的版本,发现全都讲错了。要理解这三问三不知,我们首先要理解,“物”就是现象,“同”就是规律。1 “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恶乎知之!”你认为所有现象都有共同的规律吗?回答说我不知道。2 “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曰:“吾恶乎知之!”你知道你为什么不知道现象的共同规律吗?回答还是我不知道。3 “然则物无知邪?”曰:“吾恶乎知之!”那么你认为人类就无法根据共同的规律来对现象作出认知吗?第三次回答不知道。

三问是有逻辑关系的,步步追问,而绝不是东扯西拉。三不知的这位,最后举了一大堆例子,想说明什么呢?想说的就是标准不同,结论也不同。那么庄子的《齐物论》到底是要“齐”什么呢?传统认知,把寻找现象的共同规律作为“齐”,庄子把现象没有共同的规律作为“齐”,并最终归结到不可知论,既无法认知,也无法确定不能认知。如此而已。现在回过头来看北大中文系教授李零对这三句话的翻译,先甭谈理解:

李零说:第一个问题,万物是不是有一样的标准?王倪说,我怎么知道?第二个问题,你知道你不知道什么吗?王倪说,我怎么知道?第三个问题,万物不能互相理解吗?

所有人都看到了,第二问和第一问,没有逻辑关系,因为李零无法理解,所以他也就无法翻译。李零的第三问而且还翻译错了,原文是“然则物无知邪?”明明白白就是“我们对万事无物就无法认知了吗?”李零却翻译为“万物不能互相理解吗?”就不谈任何理解或逻辑,李零的翻译单从字面上也是讲不通的。万物有有情之物,有无情之物,砖头和瓦块也都是万物之一,砖头和瓦块之间有何“互相理解”可言?或者脑瘫和白痴之间,又有何“互相理解”可言?李零胡扯一气,最后还好为人师一番,因为内容过于拙劣,我就懒得再引用并评论了。

最后再补充一点,《易经》的“否极泰来”“物极必反”,很可能也是出自道家或更早期的二值逻辑,以错误的思考方法,对世人造成了几千年的误导,直到今天还有无数人深受其害。人生到了谷底,就迷信“否极泰来”,似乎该转运了。实际上人得了晚期癌症,只有死路一条,哪里还有什么“物极必反”。在否和泰,极和反之外,在忠和奸,好和坏之外,还有第三个选项:煎熬、平庸、无奈、虚度。
楼主 累了困了倦了  发布于 2016-05-10 01:43:13 +0800 CST  
补充说明一下,关于“七岁八岁狗都嫌”,我记得听南怀瑾讲过,很可能出自《南禅七日》。但是百度搜索已经人道毁灭,很难搜索到需要的资料,而本人通读《论语别裁》和看了两遍《南禅七日》,时间又远在十年前,所以不能确定出处了。但是南怀瑾所讲的大意还是记得的。七八岁的小孩,骨头在身体里发育生长,全身发胀发痒,所以见树踢三脚,见狗也不例外,因此才会“狗都嫌”。而李零为了把话题扯到文革十五六岁的中学生红卫兵,先射箭再画靶子,为了牵就论点而编造论据,说起来这也是古今文人的通病了,事例很多,众所周知,不必详列。
楼主 累了困了倦了  发布于 2016-05-10 10:03:13 +0800 CST  
二十七、北大中文系教授李零的学问等于零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李零说:古代祭祀,本来都是祭自己信奉的神祇和祖先,不是,绝对不能祭。他们相信,鬼神对献祭的食物,不是用嘴吃,而是用鼻子闻。如果不是自己的祖先,祖先不接受,连闻都不会闻,这叫“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左传》僖公十年,“鬼神非其族类,不歆其祀”《左传》僖公三十一年。但《左传》之所以强调这类原则,正是因为,春秋战国以来,例外的事越来越多。前人举过很多例子,如郑、鲁易田,鲁国替郑国祭泰山,郑国替鲁国祭周公《左传》隐公八年,等等。还有反映民族同化趋势的禘祫之礼,也是把不同族姓的祖先搁在一块儿祭。这种祭非其鬼的现象,孔子看不惯,认为是拍马屁。“非鬼而祭”,后来是拍马屁的代名词。

“非其鬼而祭之,谄也。”孔子的这句话,古往今来没有第二种解释。钱穆《论语新解》的翻译是:“不是你当祭的鬼而祭他,这是你存心谄媚。”朱熹《论语集注》的翻译是:“非其所当祭之鬼。求媚也。”说得通俗一点:“祭拜别人家的祖宗牌位,这是一种谄媚的行为。”但是很可能都理解错了。为什么呢?正如李零所引用的《左传》两条资料:“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鬼神非其族类,不歆其祀”。鬼神不享用非其族类者祭拜的供品,既然如此,“非其鬼而祭之”,“谄”了半天,鬼神却根本就不享用你的供品,岂不是白“谄”了吗?讲不通了。而且孔子这两句话,既放在“为政”篇的结尾,可见其分量之重。但是从其内容来看,却又明显和“为政”无关。祭祀是属于礼仪范畴的,见义勇为又和行政工作有什么关系?

汉典《说文解字》“谄”:讇或从臽。《说文解字》讇:諛也。《说文解字》諛,却是一片空白。换言之,“谄”的古字是“讇”;“讇”字的解释是“諛”;“諛”字却没有解释,只好再回到“谄”,而“谄”或从“臽”。《说文解字》臽:小阱也。从人在臼上。到此已经真相大白了,揭开了一个千古疑案,原来古往今来的学者注解“非其鬼而祭之,谄也”,全部理解错了。那么孔子这句话的正确含义是什么呢?

要了解正确答案,首先要弄清李零所说的“郑、鲁易田,鲁国替郑国祭泰山,郑国替鲁国祭周公”,当然李零习惯性再次说错了。请看资料来源和专家注释:

《春秋左氏传》隐公八年:
[经]
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庚寅,我入祊。
[传]
郑伯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許田。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不祀泰山也。
上海古籍出版社李梦生《左传译注》:
释:舍弃。天子祭泰山,诸侯陪祭,因此各国在泰山附近都有汤沐邑,郑邑为祊。当初周成王营王城,有迁都之意,所以刚周公许田(在今山东临沂县西北,一说近许国之田)以为鲁国朝宿之邑。郑国因天子不能复巡狩,所以提出与鲁国交换,各近其国。又因许田有周公别庙,所以郑国说自己不再祭祀泰山而改祀周公。

《中国上古祭祀文化》第二编 商周时代的祀典与祭祀礼仪 第九章 商周时代的郊祀
二是天子外出巡狩,来到名山大川所在之处而实地祭之。按照封建礼制,天子要定时外出,到国内名山大川进行实地祭祀。
周代的望祭山川,天子是祭天下名山大川,不受地域的限制。诸侯所祭称方祀,是祭封国之内的名山大川,即“祭名山大川在其地者”。《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天子有方望之事,无所不通。诸侯山川有不在其封内者,则不祭也。”

以上可知,周天子不再祭泰山。郑国也就失去了陪祭泰山的机会,所以留着用于陪祭的祊地就没用了。当然历史常识是,春秋小霸郑庄公,既要利用周王朝的余威来震慑各诸侯小国,同时又要挑战周王朝的权威,来向各诸侯小国立威。所以私自和鲁国换地是挑战周王室的权威,表面上却又仍然祭周公,好象仍然是在尊奉周王朝的天子地位。由此可见李零所谓“鲁代郑祭泰山,郑代鲁祭周公”。完全是胡说八道。因为天子有权祭祀全国范围内所有的名山大川,诸侯则只能祭拜封国之内的名山大川。郑国失去了陪祭泰山的机会,以后不必再祭泰山。而鲁国祭周公也就是祭自己的开国之君,自然无须郑国代劳。

由此我们知道了鲁国国君才有资格祭拜泰山,而鲁国权臣季孙氏只是大夫级别的,没有资格却偷偷跑去祭泰山。于是《论语·八佾第三》: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孔子对身为季氏家臣的学生冉有说,季孙氏自取其祸,你能有办法救他吗?“非其鬼而祭之,臽也”,季氏没有资格却去祭泰山,这是个陷阱。在听说冉有回答说不能救之后,孔子不禁感叹道:“冉有啊,见义不为,无勇也。”这才是《论语》的本来面目,历代名家都是笨伯,李零则是乱扯一气的等而下之者。
楼主 累了困了倦了  发布于 2016-05-10 15:54:33 +0800 CST  
二十八、李零引用“宋人笔记”却语焉不详到底是想隐瞒什么?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李零说:如宋人笔记里说,金人南下,打到曲阜,他们在孔庙里,指着孔子像骂,原来你就是那个骂我们是“夷狄之有君”的家伙呀。

鲁迅《二心集》:拔都元帅的祖父成吉思皇帝侵入中国时,所至淫掠妇女,焚烧庐舍,到山东曲阜看见孔老二先生像,元兵也要指着骂道:“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的,不就是你吗?”夹脸就给他一箭。这是宋人的笔记里垂涕而道的,正如现在常见于报章上的流泪文章一样。原文注:宋人的笔记:指宋代庄季裕《鸡肋编》。该书中卷说:“靖康之后,金虏侵凌中国,露居异俗,几所经过,尽皆焚燹。如曲阜先圣旧宅,……至金寇,遂为烟尘。指其像而诟曰‘尔是言夷狄之有君者!’中原之祸,自书契以来,未之有也”按鲁迅文中所说的元兵,当是金兵的误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语见《论语·八佾》,无,原作亡。

[宋]庄绰《鸡肋编》卷中:自古兵乱,郡邑被焚毁者有之。虽盗贼残暴,必赖室庐以处,故须有存者。靖康之后,金虏侵陵中国,露居异俗,凡所经过,尽皆焚燹。如曲阜先圣旧宅,自鲁共王之后,但有增葺。莽、卓、巢、温之徒,犹假崇儒,未尝敢犯。至金寇遂为烟尘,指其像而诟曰:“尔是言夷狄之有君者!”中原之祸,自书契以来,未之有也!

[宋]洪皓《松漠纪闻》:初,汉儿至曲阜,方发宣圣陵,粘罕闻之,问高庆绪渤海人曰:“孔子何人?”对曰:“古之大圣人。”曰:“大圣人墓岂可发?”皆杀之,故阙里得全。

《大金国志》:熙宗自为童时聪悟,适诸父南征中原,得燕人韩昉及中国儒士教之。后能赋诗染翰,雅歌儒服,分茶焚香,弈棋象戏,尽失女真故态矣。视开国旧臣则曰“无知夷狄”,及旧臣视之,则曰“宛然一汉户少年子也”。

北大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三代皇帝熙宗即位后,宗室共治的局面开始向皇权独尊转变。在这一变革过程中,汉族社会尊君卑臣的传统政治观念发挥了关键作用。熙宗自幼与儒士游处,汉化较深,已“失女真之本态”。左右的汉族儒士“日进谄谀,教以宫室之状、服御之美、妃嫔之盛、燕乐之侈、乘舆之贵、禁卫之严、礼义之尊、府库之限,以尽中国为君之道“。于是熙宗”出则清道警跸,入则端居九重“,与贵族功臣渐渐疏远。

引用他人文章却不注明详细出处,对于被引用的作者和书名含糊其辞,这是一种非常恶劣的文风。李零所说的“宋人笔记”,经过一晚上的考证,现在知道了是“宋朝庄绰的《鸡肋编》”。李零在其《丧家狗——我读论语·自序》中说:“我有我的阅读背景。马、恩、列、斯、毛、鲁,我曾通读。”可知其“金人指着孔子像骂”的知识来源,必是出自《鲁迅全集》。偏偏鲁迅在此犯了一个小小的引用错误,把金人说成是蒙古人。这原本也无伤大雅,鲁迅的时代没有互联网,查找资料很不方便。但是李零是鲁迅的铁杆粉丝,这下问题就大了。

鲁迅称孔子为“孔老二先生”,又曾写“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可知鲁迅必然不是孔子的粉丝。李零出一本书辱骂孔子是丧家狗,可谓与其偶像鲁迅一脉相承。李零在写书时可能查阅核实过《鸡肋编》,也可能没有,因为李零的知识背景,原本对《论语》尚且不熟,何况是生僻的宋人笔记。李零在《丧家狗》的前言中宣称通读过鲁迅,在《丧家狗》的正文中需要引用鲁迅书中出现的资料。李零将如何自处?既要为偶像鲁迅的引用错误保全脸面,又要为《鸡肋编》的错误资料打掩护。《鸡肋编》说孔庙“至金寇遂为烟尘”,历史事实是金朝尊孔并大修孔庙。

鲁迅引用错误,庄绰资料错误,李零面对前后夹攻,已经身处绝境。幸亏还有孔老夫子“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伟大教诲。于是明明应该在书中注明的“宋朝庄绰《鸡肋编》”,就烟云模糊地变成了“宋人笔记”。有谁会吃饱了撑的没事干,追究这不痛不痒的四个字呢?无论有还是没有,从上述一晚上查找到的资料,我们只能得出唯一的结论,所谓“诸夏”无论有君无君,不过是腐化二字而已。这种腐化表现在学术上,就是李零“为尊者讳”的笔下花枪,耍起来虎虎生风,把读者涮得是一愣一愣的。

章士钊的《汉奸辨》,因为文末有“慎毋为害己之汉奸,当为爱己之汉奸”等不雅字样,因此被后世民族主义者永远只引用开头几句,并且讳章士钊之名为“清人”。唯一目的就是叫你无处查找,以使他们的骗术得逞。从孔子到鲁迅再到李零,所有中国人无论说好说坏,本质上永远无法逃脱诸子百家思想的笼罩,正如人们无法脱去血液中的遗传基因。谷歌围棋战胜李世石,代表了西方科技击碎了传统东方文化的最后一个堡垒,从此我们已经变成了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有些人仍在麻木不仁,有些人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却在竭力掩饰,假装好象什么也没发生。可是该来的已经来了,反与被反者必将集体被大浪淘沙。
楼主 累了困了倦了  发布于 2016-05-10 22:26:34 +0800 CST  
二十九、北大中文系教授李零的求田问舍之志与封建士大夫一脉相承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智?”

李零把“里”解释为“邻里”,把“择”解释为“宅”。并且按所谓“前人注释”说:“孔子强调的是,跟什么人做邻居,一定要慎重,不选仁人,不行。”“不跟仁人住一块儿,太傻。”

《论语·里仁》第一段是“里仁为美”,第六段就是“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同一章的内容不可能自相矛盾。因此以朱熹为代表的一门心思求田问舍的封建士大夫,就必须咬着牙硬扛到底,把“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解释为“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也就是“我未见好仁者,亦未见恶不仁者”。

孔子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可知“我未见好仁者”,完全是被腐儒曲解的结果,孔子的意思就是“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既然“好仁者”不可能“恶不仁者”,还会在乎“里仁”或“里不仁”吗?结论是“里仁为美”就是“心灵美”的意思,后世历代新旧腐儒的曲解如此不堪,难怪要被毛泽东全部下放到农村去。
楼主 累了困了倦了  发布于 2016-05-11 20:48:17 +0800 CST  
三十、北大中文系教授李零除了抄书还能干嘛?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智)者利仁。”

李零解释起除了“智者利仁”的前面几句,那是一套一套的,因为可以到处查书。李零对前人无法理解的“智者利仁”,表示“什么意思?不太清楚“”大概是……”

“智者利仁”到底是什么意思?参照孔子的另一句“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立刻就找到了答案:“智者乐”。因此孔子这段话漏掉了三个字,应该是“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智者不可以长处乐”,换言之就是“仁者可以久处约,智者可以长处乐”。

为什么必须是“智者乐”呢?因为“仁者乐”并且“仁者可以长处乐”,太不象话了。“仁者”应该“穷则独善其身”,也就是“安贫乐道”;“仁者”应该“达则兼济天下”,“仁者”是不可能有时间“乐”,而且还“长处乐”的。

如此“仁者安仁,智者利仁”就迎刃而解了。“仁者”得到了“仁”的道德主义的一面,“智者”得到了“仁”的功利主义的一面。所以《论语》全篇一万余字,仅有八次提到“知(智)者”。所以孟子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楼主 累了困了倦了  发布于 2016-05-11 21:25:48 +0800 CST  
说明一下。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颜回的“不改其乐”,是安贫乐道之“乐”。“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智者)不可以长处乐”的“乐”,是和“约”,也就是和“贫困”相对的“富贵之乐”。两个“乐”不是一回事,请明察。
楼主 累了困了倦了  发布于 2016-05-11 21:32:46 +0800 CST  
三十一、北大中文系教授李零望文生义拙态可掬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前面几句比较容易理解,就是孔子说过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后面几句也很容易理解,君子哪怕在吃饭的时候,在匆忙仓促和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从来不违背仁。

稍微有点难度的是中间这句“君子去仁,恶乎成名”。“恶乎”,百度百科告诉我们,前人的解释是“何所”,也就是“靠什么”的意思。

李零翻译这八个字说:“离开仁,君子就没法出名了。”这就叫作望文生义,把“成名”理解为“出名”。正确的翻译应该是“君子违背了仁,靠什么称之为君子呢”?“名”就是“君子”的代词,古文讲究对仗之美,如果写成“君子去仁,恶乎成君子”,那样读起来就没味了。

二十多年前的狮城舌战,听到复旦学子在台上引用这句“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当时我还不到二十岁,虽然听不懂在说什么,却被其文字韵律之美所深深感动。这就是儒道佛以及诸子百家的真正魁力和价值所在,不是他们所讲的道理有多正确,而是他们超越了是非善恶,而直接向人们展示了美。美是最高的价值,但是为了达到理想境界的美,还需要西方的科技来做好基础工作。在人类可以预见的未来,当西方科技带领全人类走出疾病和贫困,东方儒道佛的美的价值,必将得到人们的重新认识和欣赏赞美。
楼主 累了困了倦了  发布于 2016-05-11 22:09:11 +0800 CST  
三十二、北大中文系教授李零只好拿出冢中枯骨来吓唬人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李零的翻译是“这里讲孝子劝父母,真是难拿。不但言辞要恳切而委婉,绝对不能直戳戳,不留情面,说父母哪儿对哪儿错,还要看他们的脸色,只要父母不接受,就要恭敬如初,绝对服从,事事为父母操心,丝毫没有怨言”吗?

李零又说:“不违”,是绝对服从。现代社会,只有军队,对首长的命令,才绝对服从,但孔子不一样,他讲“不违”,一是对父母,二是对老师,国君都未必有这种资格。郭店楚简《语丛三》告诉我们,人对父母和君主都要服从,就像军人要服从三军之旗和三军之帅,但君不如亲,君可去,亲不可去,君臣关系不好,可以不以君臣相待;臣不悦君,可离而去之;君以不义加诸臣,臣可拒而不受。当时是孝大于忠,不像宋以来,可以舍孝取忠。”

“郭店楚简语丛三”的相关内容:“父无恶。君犹父也,其弗恶也,犹三军之旌也,正也,所以异于父者,君臣不相戴也,则可已;不悦,可去也;不义而加诸己,弗受也。”

《孝经》谏诤章第十五: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朱熹《论语集注》:所谓“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也。见志不从,又敬不违,所谓“谏若不入,起敬起孝,悦则复谏”也。劳而不怨,所谓“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熟谏。父母怒不悦,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也。

清朝《弟子规》: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据此可知李零的解释有三个问题。1 李零忽略了郭店楚简语丛三的“父无恶、君弗恶”,是“犹三军之旌”的前提,证明了拿出冢中枯骨来吓唬人者,未必就真有通鬼通神的大学问。2 孔子在《孝经》中说“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和李零所说的“绝对服从”完全相反。3 宋朝的朱熹,和清朝的《弟子规》,同样也不是“绝对服从”。

那么孔子这段话的正确翻译是什么呢?应该是:对父母的过失不是微谏,而是要三谏,不停地谏谏谏。第一谏,表明不服从的态度(见志不从);第二谏,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绝不违背劝谏的初衷(又敬不违);第三谏,胡萝卜加大棒,谏到大家都精疲力尽,但是不使彼此产生恨怨(劳而不怨)。
楼主 累了困了倦了  发布于 2016-05-12 13:01:31 +0800 CST  
三十三、北大中文系教授李零也不过是李斯所见的仓鼠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李零说:子游讲的道理很对,跟领导套近乎,走动太多,领导烦,自讨没趣;就是朋友,天天往一块儿凑,也招人讨厌,日久天长,反而疏远。

实际上子游这两句感悟,孔子在《论语》中分别都讲过了。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

李零当了名校教授就可以乱扯一气,请问这和李斯所见到的厕鼠仓鼠的区别有何不同?“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另外孔子在《论语》中又曾说过“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可见得儒家心目中理想朋友的标准之一是正直,而儒家自己在追求中庸的过程中却难免变成和事佬、滑头。又要正直,又怕得罪人,鱼与熊掌可以兼得吗?世界上有这样的好事吗?
楼主 累了困了倦了  发布于 2016-05-12 14:13:32 +0800 CST  
对于交友之道。子游说:“朋友数,斯疏矣。”孔子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所谓学术就是枚举法的试验,试验方法就是选取每一种可能性,分别来一番沙盘推演。那么现在就来推演一下,“斯疏矣”如何,“自辱矣”又如何。对朋友直言相谏,朋友却一意孤行,按子游和孔子的说法,这时候就应该适可而止了,否则就会疏远或自辱。但是对于不听良言相告,坚持一意孤行之人,难道这种友情还能维持下去吗?可见得直言相谏的结果是被疏远,对方不听良言相劝,自己也只好主动疏远。既然结果都是疏远,何不宁直而疏,何必枉中求近?可见得所谓诸子百家,不过是把几个基本概念颠过来倒过去,并不具备任何实用价值。中国几千年以来,诸子百家都玩过了。中国近代以来,各种制度也都尝试过了。结果都不理想,为什么呢?因为诸子百家或各种制度,研究的是怎么分蛋糕,而只有科学技术才能做大蛋糕甚至创造蛋糕。假如科学没有发明抗生素,即使采取最先进的制度,在欧洲黑死病等瘟疫面前也只能是束手无策。结论是明白无误的,能够促进科技发展为人类带来福音,又能够限制科技无法作恶的制度,那就是世界各国应该采取的制度。假如真有一天发明出了粒子转换机,泥土变美食。假如真有一天发明出了造梦机,做梦当皇帝。到那时还有必要为制度而争得面红耳赤吗?
楼主 累了困了倦了  发布于 2016-05-12 15:04:20 +0800 CST  
三十四、北大中文系教授李零把学术搞成了猜谜语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孔子的这段话,就是公冶长坐了牢,但是孔子认为公冶长无罪,所以把女儿嫁给了他。这原本没有什么可说的,但是李零既然要出书,就必须没话找话说,无话说三句。

李零说:“公冶长”,孔门弟子,生卒不详。“公冶”是复姓,即两个字的家族名,严格讲,其实是氏,而不是姓。他可能是以官为氏。战国工官,常以“公”字表示官营,并称负责铸造铜器或铁器的官员为“冶师”或“冶”。

公冶长是春秋时代人,李零却以战国时代的所谓“冶师”,作为公冶这个姓的来源,这种猜谜式的伪学术,岂不是错把孙子当成了爷爷吗?

百度百科公冶姓:公冶姓源流单纯。公冶复姓出自姬姓,为季氏的后代。鲁国季姓是鲁桓公的儿子季友的后代。季友的兄长就是鲁庄公,鲁庄公死时立季友的儿子为国君,可是这位国君不幸遇害,季友也逃亡了,等季友回国时,又立他的小儿子为国君,就是鲁僖公。季姓公族中的季冶,字公冶,当了鲁国的大夫,他的后代子孙便以祖上的字命姓,称公冶氏。

南宋郑樵的《通志·氏族略》,以“公”开头的复姓还真不少:
以字为氏:公父、公子、公石、公索、公伯、公慎、公输、公西、公罔、公冶、公祖、公羊、公良、公齐、公山、公仪、公沙、公玉、公南、公叔、公孟、公明、公文、公析、公宾
以官为氏:公正
以爵为氏:公、公乘、公氏
以爵系为氏:公子、公孙

面对这么多的“公”什么姓,李零还能把“公”字解释为“官营”吗?公石是官营的采石场?公索是官营的绳子厂?公羊是官营的养羊厂?公沙是官营的采沙厂?简直就是开玩笑。

据《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鲁襄公出国访问,季武子趁机在国内作乱,并派公冶去向鲁襄公报告。公冶事后才知道季武子作乱的事,愤而脱离季孙氏家族,公冶就是公冶氏的始祖。据此推论如下表:

公元前608年,公冶氏始祖,季孙氏的公冶出生。
公元前575年,鲁襄公出生。
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
公元前544年,鲁襄公二十九年,公冶脱离季孙氏家族。
公元前543年,公冶去世。假设去世时65岁。
公元前535年,公冶长出生。假设公冶长比孔子的女儿大5岁。
公元前532年,孔鲤出生。
公元前530年,假设孔子的女儿出生。假设孔子的女儿嫁给公冶长时是20岁。
公元前510年。孔子把女儿嫁给公冶长。

公冶比公冶长,年纪大了73岁。据此推断,脱离季孙氏自立,并以公冶为姓的公冶,很可能是公冶长的曾祖父。脱离了贵族身份,又经过四代传下来,早已经家道中落了,所以后人推测公冶长自幼家贫。公冶长坐牢的原因无从知晓,但是公冶这个姓,出自季孙氏的公冶,却是后世史学家的定论。因此虽然公冶长坐了牢,孔子却把女儿嫁给公冶长,这是因为公冶长和孔子一样,都是具有贵族血统的破落户。

北大历史系的张帐教授,我在新浪看了他的元明清史公开课,真是既有学问,又很幽默。张帆的《中国古代简史》写得也非常好,在网上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誉。北大并不差,北大差就差在出了李零这种人。
楼主 累了困了倦了  发布于 2016-05-13 14:10:02 +0800 CST  
公元前544年,公冶脱离季孙氏家族,自立并以公孙为姓。公元前535年,公冶长出生。时间仅仅相隔了十来年,说成是“传了四代”似乎不太合理。但是以《红楼梦》宁荣二府为例,宁荣二公是贾氏的始祖,相当于季孙氏兄弟几个,都是鲁国国君的后代。贾代化和贾代善袭了爵,同辈的兄弟贾代儒却成了破落户。假设贾代儒自立门户,改姓儒。则贾代儒的孙子贾瑞,就相当于公冶长。当然贾瑞无行,而公冶长是贤人。但是说明了公冶率领族人脱离季孙氏之后,原本族内早就有贫富之分。虽然公冶长出生距离公冶自立,仅有短短十来年时间,但是公冶长自幼家贫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孔子这一手真是绝妙,可谓一箭双雕,一石三鸟。既在嫁女上保持了门当户对的血统高贵,又表达了支持豪门正义之士的立场,同时也是变相地和季孙氏攀上了亲。孔子不愧是中国古代,继孙武子之后的又一代兵法大家。
楼主 累了困了倦了  发布于 2016-05-13 14:36:56 +0800 CST  
三十五、北大中文系教授李零格调低俗

李零说:“五四”以来,新女性逃婚,往哪儿逃?只有两个去处,一是窑子,二是学校。

新女性逃婚,很显然还有一个去处,那就是和情人私奔,怎么可以说只有两个去处呢?李零为了扯出这句“守旧的老先生要痛骂学校是妓院”,也就相当于李零痛骂北大是妓院。请问这叫什么名校教授?满纸的狗屎,满脑子的妓院。李零后面又评论孔子说:“他老人家不收女学生,一个女儿,一个侄女,嫁完就完了,一点富余都没有。”孔子把女儿嫁给了公冶长,把侄女嫁给了南宫适,就“一点富余没有”了吗?孔子有九个姐姐,每个姐姐平均生五个小孩,起码还有十几个外甥女,爱嫁谁就嫁谁,你李零管得着吗?
楼主 累了困了倦了  发布于 2016-05-13 15:37:57 +0800 CST  
三十六、北大中文系教授李零小学语文不及格

李零在《丧家狗》的封面上说:“任何怀抱理想,但是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

李零所说的这个病句,把“理想”和“精神家园”互换一下位置,变成了:“任何向往精神家园,但是在现实世界无法实现理想的人,都是丧家狗”。现在可以看得很清楚了,“理想”就是“精神家园”。

在现实世界能找到的,还能叫“理想”吗?正因为找不到,所以才要努力去找,称之为“理想”,也就是“精神家园”。可见得李零的病句无异于在说,任何有理想的人都是丧家狗。李零的《丧家狗》在豆瓣有两千五百多个评价,获得了8.1的高分,为什么?因为在这个崇拜物质的时代,国人已经集体失去了理想。所以李零把有理想的人辱骂为丧家狗,得到了豆瓣小资们的集体疯狂追捧。
楼主 累了困了倦了  发布于 2016-05-13 16:00:21 +0800 CST  
楼上更正一个字:公元前544年,公冶脱离季孙氏家族,自立并以公冶为姓。另外有些错字,在猫眼更正过了,因为猫眼可以编辑,在天涯不能编辑,所以也就没办法更正。好在也没什么人看,无所谓了。
楼主 累了困了倦了  发布于 2016-05-13 16:04:58 +0800 CST  
新女性逃婚,很显然还有一个去处,那就是和情人私奔,怎么可以说只有两个去处呢?李零不过是为了扯出这句“守旧的老先生要痛骂学校是妓院”,也不过是想变着法子痛骂北大是妓院。
楼主 累了困了倦了  发布于 2016-05-13 16:09:00 +0800 CST  

楼主:累了困了倦了

字数:43670

发表时间:2016-05-07 19:5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23 22:51:40 +0800 CST

评论数:10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