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文系教授李零《丧家狗》硬伤一箩筐

六十六、投票选举出一个“好人”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李零说:政治家会煽动群众,商人会诱惑群众。煽动诱惑下的群众是洪水猛兽。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知识分子不应跟着起哄。

李零在丧家狗中猛批知识分子,似乎他自己不是知识分子。李零在此处又将知识分子置于清高的地位,却忽略了知识分子天生的依附属性。所谓知识分子,要么依附于权贵,要么依附于资本,否则李零等知识分子之流不种地不经商,他们靠什么养活自己?或者说李零的收入来源是讲课和出书,但是请问李零讲课讲了些什么,出书又谈了些什么呢?无非还是迎合某一方势力的需要,而绝不可能凭良心讲话,李零丧家狗的无数硬伤就是铁证。想没有硬伤还不容易?小学生都能做到,每一个字都查字典,每一句话都查百科,怎么可能出错?李零正是因为主题先行,为了反对孔子而反对孔子,所以才有这么多的蛮不讲理。

李零并不是天生的反对派,而只是为稻粮谋,所以李零常常不自觉地就当起了孔子的小学生,对孔子的话唯唯诺诺,不敢有半点独立思考的精神。就以孔子的这段话为例,好人说好,坏人说坏,就能证明这个人是好人了吗?请问参与投票的“好人”“坏人”,又是通过什么程序选举出来的?假设乡里原本有一百个人,为了选举出孔子心目中的好人,还得先内部投票选出一半好人一半坏人。但是好坏在选举之前并没有标准。以猫眼为例倒也不难解决,左派是右派眼中的坏人,右派是左派眼中的坏人。所以投票结果必然是左派右派同时既是好人又是坏人。结果是站在左派的立场,左派是好人,右派是坏人。左派好之,右派恶之,称之为左派的好人。右派同理。事实上乡里之人,大部分是不善不恶的庸人,市井小民家长里短,有何善恶可言?我没看到这世界上有什么好人,也没看到这世界上有什么坏人,我只看到这世界上都是自私自利的人。有些人兼济天下,但是不为利却为了图名,文天祥当然是好人,也逃不过一心想青史留名,说到底还是自私自利的人。在很多方面我们会怀念顾城,顾城说:死了的人是美人。
楼主 累了困了倦了  发布于 2016-05-20 22:43:48 +0800 CST  
六十七、李零是美国衰落的象征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逊)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椁。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托於音也。”歌曰:“貍首之斑然,執女手之卷然。”夫子為弗聞也者而過之,從者曰:“子未可以已乎?”夫子曰:“丘聞之:親者毋失其為親也,故者毋失其為故也。”

这一段,李零和《礼记·檀弓下》中的“原壤其母死”合讲,可谓错漏百出。

1 李零把“夫子助之沐椁”,翻译为“孔子帮他料理后事”,大概是因为“沐椁”有两种解释,一是修整棺椁,二是光洁如沐的椁材。椁是“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说明原壤家里条件还不错,孔鲤和颜回死的时候都是有棺无椁,那是孔子七十岁以后的事了。那么原壤的母亲去世的时候,孔子和原壤大概还都在中年,孔子是否有条件送一副大棺材给原壤呢?假如“助之沐椁”指的是孔子送了一副大棺材给原壤,后文说的却是“原壤登木”,“登木”也有两种解释,一是爬到棺材上站着,一是敲打棺木。爬到大棺材上站着,孔子的反应不会如此平淡,而且应该说成是“登椁”而不是“登木”。因此结合孔子“多能鄙事”来分析,很可能是孔子帮着原壤打造一口大棺材,在打造的过程中,原壤敲击着半成品的棺木而歌。李零的翻译含糊其辞,这种舍难就易的作风,根本不适合当一名学者。

2 李零把“原壤登木”,翻译为“他却登上棺木”,原壤唱歌为什么要爬到棺材上站着呢?结合上面的分析,还是敲击棺木比较合理,一边有节奏地敲击,一边合着拍子唱歌。李零这种马虎之人,又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在前人有多种解释的情况下,确实是太难为他了。

3 李零把“夫子为弗闻也者而过之”,翻译为“孔子不高兴,但从旁经过,假装没听见”。孔子假装没听见,然后走了过去。而不是李零所说的从旁经过,再假装没听见。这种明显的因果关系也能搞错,让人不得不怀疑一些其他事情。

4 李零把“从者曰:子未可以已乎”,翻译为“同行者劝孔子取消此事”,从者,是跟随孔子一起来的人,很可能就是孔子的学生,从者怎么可以说成是同行者?而且孔子如何能取消此事呢?取消原壤母亲的葬礼?取消参加这次葬礼?“已乎”当然是很难理解的,但是结合孔子拒绝的理由“亲者毋失其为亲也,故者毋失其为故也”:亲人不要丧失亲缘关系,朋友不要丧失朋友关系,可以了解到“已乎”就是绝交的意思。

5 李零把“故者毋失其为故也”,翻译为“我俩打小就熟,这点面子,不能不给”,按照李零这种逻辑的话,“亲者毋失其为亲也”,岂不是“我和母亲打小就是母子关系,这点面子,不能不给”了吗?明显是解释不通的。

6 李零把“夷俟”的“夷”,翻译为“他不是跪坐,而是两腿平伸”,《康熙字典》和杨伯峻是这种翻译,但是朱熹和钱穆的翻译却是“蹲踞”,钱穆解释得更详细:古人是跪坐,两只脚跟不着地。坐在地上两腿平伸叫“箕踞”,因为形状象个“箕”。原壤则是两只脚跟着地,叫作“蹲踞”,也就是“夷”。这里最大的论据是,钱穆说:“古时东方夷俗坐如此,故谓夷。”春秋时的东方各族被称为“鸟夷”,《史记》的记载是“鸟夷皮服”,以鸟为图腾,以鸟兽为食物,以兽皮为衣服。这样的原始狩猎民族,会形成两脚平伸坐在地上的习惯呢?还是形成蹲在地上随时准备出击或自卫的姿势?当然是后者。

7 李零把“以杖叩其胫”,翻译为“使劲拿棍子打”。开什么玩笑,孔子就是拿拐杖轻轻敲了敲原壤的小腿,这是一种表示亲昵的举动。使劲拿棍子打,那还不打残废了?打得原壤疼得满地乱爬,然后打110急救中心?后世多有以此攻击孔子的,我建议他们找根棍子在自己的小腿上使劲打一下试试,他们也就知道滋味,也就从此不敢再乱说了。

综上所述,北大中文系教授李零是一极粗疏之人,却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选为外籍院士,只能证明美国人不再以学术,而是以政治立场来作为评判标准。这不是美国人应该干出来的事情,这样的美国只能注定走向衰落,因为他们没有了公平。
楼主 累了困了倦了  发布于 2016-05-21 00:44:22 +0800 CST  
六十八、小人耐不住穷,一穷就歇斯底里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李零把“从者病,莫能兴”,翻译为“大家都饿得爬不起来了”,这是对的。李零把“子路愠见”,翻译为“子路气得直跳脚”,这也是对的。李零把“小人穷斯滥矣”,翻译为“小人耐不住穷,一穷就歇斯底里”,这也是对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都饿得爬不起来了”,子路不在“大家”之列,还有力气“气得直跳脚”,此之谓“小人耐不住穷,一穷就歇斯底里”,专用于形容胡适批评李敖的“作文章切莫要借题发挥”。
楼主 累了困了倦了  发布于 2016-05-21 00:59:10 +0800 CST  
六十八、小人耐不住穷,一穷就歇斯底里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李零把“从者病,莫能兴”,翻译为“大家都饿得爬不起来了”,这是对的。李零把“子路愠见”,翻译为“子路气得直跳脚”,这也是对的。李零把“小人穷斯滥矣”,翻译为“小人耐不住穷,一穷就歇斯底里”,这也是对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都饿得爬不起来了”,子路不在“大家”之列,还有力气“气得直跳脚”,此之谓“小人耐不住穷,一穷就歇斯底里”,专用于形容胡适批评李敖的“作文章切莫要借题发挥”。
楼主 累了困了倦了  发布于 2016-05-21 01:00:56 +0800 CST  
六十九、李零丧家狗一以贯之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李零说:孔子强调执简驭繁。他不但不承认自己特别聪明,连知识多、记性好都不承认。

“多学而识之者”,“多学”肯定是“博学”的意思,如此把“识之”解释为“记住”就讲不通了。博学和记忆没有逻辑关系,除非把“多学”解释为“反复学”,但是又不符合孔子博学多识的实际情况。因此这里的“识之”只能读成知识的识。“而”字是并列关系,而不是递进关系。这句话的正确翻译应该是“你以为我仅仅是博学多识吗?”如此才能引出后文的“一以贯之”,不仅博学多识,而且形成了思想体系。李零却将之曲解为“知识多,记性好都不承认”,可谓丧家狗一以贯之。主题先行确实也是一种绳子,可惜捆住的只能是李零自己。书印成白纸黑字可不是儿戏啊,要无数年都要反复接受读者检验的。
楼主 累了困了倦了  发布于 2016-05-21 01:21:00 +0800 CST  
七十、李零不懂“学术”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欤?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李零说:“无为而治”,是道家推崇的治术。道家讲无为而治,黄老之术,是以黄帝为榜样。

儒家的“无为而治”是专家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是小政府,因此汉初无为而治的结果,就是地方势力坐大,闹出了七国之乱。李零说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治术”,这种说法本身就自相矛盾,“无为而治”还要什么“术”?无为而治作为指导思想就足够了。因此李零所说的“黄老之术”也是讲不通的。老子《道德经》中并无一个“术”字,因此用于政治指导思想的是黄老之学,用于养生及房事的是黄老之术。

李零最后把专家治国解释为“一个大笨蛋管一堆聪明人,当然省心省力。”这种说法能讲得通吗?皇帝是大笨蛋,管着一堆聪明的大臣,以吏户礼兵刑工的六部为例。吏部尚书也采取专家治部的方法,任用了一堆聪明的侍郎、郎中、员外郎,于是尚书也成了大笨蛋。以此类推下去,除了最底层的吏,按照李零的逻辑,上面的各层级官员全部都是大笨蛋。李零是一个俗人,而且是一个不讲道理的人,因此也就成为了豆瓣小资所追捧的人。

最近我看美国排名第一的电视剧《黑道家族》颇有领悟。此剧一是对比,在日常生活中表现黑道的凶杀,通过对比而产生了奇妙的观感,如果单纯看一些暴力打斗片,是根本不可能产生这种感受的。此剧二是补偿,美国是一个严刑峻法的社会,美国中产阶级最循规蹈矩,因而也就最喜欢《黑道家族》,因为他们可以从中获得长期被压抑后的渲泄感。李零的丧家狗纯粹就是一堆排泄物,但是连《红楼梦》都读不下去的豆瓣小资,以及更等而下之的“只要我愿意,有什么不可以”的新人类喜欢。因为他们不想认真,也认真不起来。李零的丧家狗为新人类提供了这样的借口,论语不过如此,孔子不过是丧家狗,一切都无所谓,爱谁谁。从这个意义来说,李零不过是王朔的小跟班,而王朔在解构了一切神圣之后,终于沦落为一个吸毒犯。李零,好自为之。
楼主 累了困了倦了  发布于 2016-05-21 02:22:23 +0800 CST  


楼主 累了困了倦了  发布于 2016-05-21 02:44:16 +0800 CST  
七十一、李零:排中律的典型受害者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史鱼尸谏,蘧伯玉归隐,这两件事都发生在卫灵公的任上。李零据此提出质疑说:孔子见过卫灵公,他曾跟季康子数落“卫灵公之无道”《宪问》14.19。灵公无道,肯定没跑。但灵公以前呢,什么时候“邦有道”?不知道。

李零的逻辑是,孔子既然说了卫灵公无道,而蘧伯玉出仕过的卫灵公的前任,从卫献公到卫殇公再到卫襄公,没有一个称得上是“有道”,那么孔子所评价的“蘧伯玉邦有道则仕”,什么时候“仕”过“有道”呢?

李零就是典型的排中律受害者。所谓排中律,A或者非A,要么是A,要么不是A,要么有道,要么无道,但是问题往往没有这么简单。以齐桓公为例,此人好玩好酒好色,但是任用了管仲这个能人,因此而成为春秋一代霸主。这就是君无道,但是邦有道。再以唐玄宗为例,此人早期励精图治,晚年昏庸怠政。这就是早期有道,晚期无道。卫灵公二者兼而有之。

《孔子家语·贤君第十三》,鲁哀公问贤君,孔子回答说是卫灵公,所谓“臣语其朝廷行事,不论其私家之际也”,这就是卫灵公宠信南子,可谓私生活无道,但是能任用贤人治理国家,所以邦有道。而孔子对季康子所说的卫灵公无道,指的是卫灵公不能任用蘧伯玉这样的贤人,可谓是早期有道,晚期无道。

《论语·子路第十三》: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到了卫国,惊叹说人真多呀。为什么孔子又接着说“富之”呢?孔子的潜台词是:卫国的人真多呀,卫国的人真穷呀。因为穷,所以要富之。为什么会穷呢?就是因为人太多了。历史周期率的循环,就是人口的循环。人太多了,自然资源无法养活这么多人口,就会产生饥荒,以至于战乱和瘟疫。历史上并没有贤君昏君,并没有无道有道的区别,有的只是人口和自然资源的平衡。
楼主 累了困了倦了  发布于 2016-05-21 14:54:47 +0800 CST  
七十二、驼背领着驼背,瘸子领着瘸子,独眼龙领着独眼龙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孔子的这段话,朱熹的《论语集注》没有解释,只注了一个“知,去声”,确实这段话对朱熹来说难度太大了。

《论语注疏》北宋的邢昺这样解释:“此章戒其知人也。若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是可与言,而不与言,是失於彼人也。若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而己与之言,则失於己言也。惟知者明於事,二者俱不失。”把孔子原话两个相同的“与”的对象,曲解为一个是“中人以上”,一个是“中人以下”。

钱穆的《论语新解》说:“可和他言,而我不言,则失了人。不可和他言,我和他言了,则失了言。”为什么不和他言,就是“失了人”?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杨伯峻的《论语译注》说:“可以同他谈而不同他谈,这是错过人才;不可同他谈却同他谈,这是浪费言语。”问题是连话都没说过,如何知道“他”是不是人才?如果事先就知道“他”是不是人才,谈或不谈还重要吗?

《史记·晋世家》:郄克出使齐国。晋国使臣郄克是个驼背,另外还有一个鲁国的使臣,是个瘸子,一个卫国的使臣,是个独眼龙。齐顷公就恶作剧,让一个驼背领着郄克,让一个瘸子领着鲁国使臣,让一个独眼龙领着卫国使臣。驼背领着驼背,瘸子领着瘸子,独眼龙领着独眼龙,一起走上齐国的大殿,齐顷公的母亲躲在楼上看得是哈哈大笑。这就是中国两千五百年来传统学术的真实写照。

李零说:孔子慎言,对说话很讲究。他认为,该跟人交谈而不交谈,是“失人”;不该跟人交谈而交谈,是“失言”;真正聪明的人,既不“失人”,也不“失言”。“可与言而不与言”是属于隐瞒,“不可与言而与之言”是属于急躁。

为什么“隐瞒”就会“失人”呢?不告诉你,你什么都不知道,为什么就会失去“你”?或者失去你的“心”?这是无论如何也解释不通的,这是因为在李零身前领路的历代腐儒都是驼背、瘸子、独眼龙。那么正确的翻译是什么?

如果把“言”理解为“谈话”,则无法解释不和他谈话,为什么就会失去了这个人。如果把“人”理解为“人才”,则无法解释为什么必须谈话才能了解人才,通过观察他的作为,难道不是同样可以了解他是不是人才吗?就在《卫灵公》同一篇的后文,孔子说:“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这才如梦初醒,原来“与言”不是“和人说话”的意思。

唯一合理的,就是把“言”翻译为“诺言”。《卫灵公》一章讲的必是政治,因此孔子这段话必与政治有关。孔子的意思是说:时机合适的时候,却不为全国老百姓描绘一幅美好的愿景,就会失去人心。时机不合适的时候,却硬要为全国老百姓许下一些不可能实现的诺言,就会失信于人。失言,正是失信的意思。只有智者才能把握合适的时机,既能给全国人民正确的奋斗目标,又不会因为牛皮吹得太大而最终无法实现。
楼主 累了困了倦了  发布于 2016-05-21 19:41:08 +0800 CST  
七十三、且看李零批孔如何“玩命”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李零说:孔子热爱生命,决不轻易玩命。但生命诚可贵,仁义价更高。他说,志士仁人,不会为了苟活而损害仁,只会为了仁而毅然献身,这叫“杀身成仁”。

关于“命”,李零之前又是如何评价孔子的呢?请看:
1 南容这个人,好像比较滑。国家有道,他保官;国家无道,他保命。但孔子喜欢,不然不会把侄女嫁给他。
2 孔子为什么喜欢南容,这跟他的生活哲学有关,他是不主张玩命的。
3 孔子认为,薪水和地位是好东西,问题是什么情况下该出来当官,什么情况下不该出来当官。他认为,邦有道,应该出来当官,拿政府的钱,不然,很可耻;邦无道,应该躲家里,保全性命,不然,很可耻。
4 孔子的处世哲学是,什么时候都应当以直道事人,邦有道,应该出来做官;邦无道,则应退隐。原则要坚持,命也不能丢。

李零对孔子的评价,从“不主张玩命”,到“躲家里保全性命”,到“原则要坚持,命也不能丢”,一直到遇到了孔子的这句“杀身成仁”,李零不得不改口说“孔子决不轻易玩命”。李零这种人已经没有半点学格可言。
楼主 累了困了倦了  发布于 2016-05-21 19:56:16 +0800 CST  
七十四、李零从先曲解再批判,到曲解只是为了丑化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李零说:子贡问为仁,即如何做符合仁的事。孔子认为,首先是和该国的精英,最优秀的大夫,最讲仁的士,和他们搞好关系。这就像工匠要把活做好,先要把工具准备好。

李零把“为仁”,解释为“做符合仁的事”,却忘了他在前文把“为政”,解释为“施政”。“施政”是“做符合政的事吗?”“施政”是“政的施行”,因此“为仁”也只能是“仁的实践”。子贡问仁的实践,孔子告诉他说,你还没到这一步的时候,先去向贤大夫好好学习,和仁义之士多多交流,把你自身对于仁的修养提高到一定水平,然后才能考虑去实践仁。

好比一个外语学院的学生,问老师如何从事翻译工作。老师告诉他说,你暂时还不具备这种水平。你没事就去向本校的外教多请教,去学校的外语角多交流,等你的英语过了八级,然后才能考虑如何把翻译工作做好。李零把孔子的话,曲解为到处拉帮结派,已经从先曲解再批判,滑落到了曲解只是为了丑化的地步。实在是太不堪了,实在是太符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的外籍院士标准了。
楼主 累了困了倦了  发布于 2016-05-21 20:17:55 +0800 CST  
七十五、小人就是背后说人坏话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李零说:“这是讲小人扎堆的情况。”李零丧家狗一以贯之,有机会就先曲解再批判,没机会就曲解只是为了丑化。李零的意思很清楚,把孔子和他的学生们,描述为“小人扎堆”。为了证明这一点,李零如此描绘他自己的工作单位,大概就是北大中文系的老师办公室,李零说:现在,我们称为“单位”的地方,经常是这种气氛,唧唧喳喳,拉拉扯扯。我叫“小人国里尽朝晖”。李零之所以还能在北大中文系混下去,说明李零从来没有当着北大中文系那帮“小人”当面说过所谓“小人国里尽朝晖”这种难听话。那么小人的标准之一就是背后说人坏话。请问到底谁是小人?
楼主 累了困了倦了  发布于 2016-05-21 20:30:21 +0800 CST  
七十五、秽语抽动症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李零说:我在前面说过,孔子不是不要名,不是不怕别人不知道。人有生前之名和身后之名,他对名看得很重,特别是身后之名。孔子对利也不是不要,他对禄也看得很重。我记得,杰克·伦敦说过,名和利,两样挑一样,他要利,如果有了利,他要名。现在的学术界,名,又臭又滥,所谓“名师”几乎和骂人差不多。虚名和实利,我宁肯选择利。

首先来谈“利”。李零说“孔子对利也不是不要,他对禄也看得很重”,李零又说“虚名和实利,我宁肯选择利”。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然后再来谈“名”,李零说孔子“对名看得很重,特别是身后之名”。孔子说:“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李零对孔子这句话的翻译是:“不怕人不知,就怕己无能”。孔子到底是“不怕人不知”,还是“不是不怕别人不知道”?

“不是不怕别人不知道”,李零表演的这个三重否定句,把后半句“不怕别人不知道”,简化为“不怕人不知”,这个没有问题,对吧?再加上李零所说的前半句“不是”,则合成了一个完整的“不是不怕人不知”。现在看得很清楚了,李零说孔子“不怕人不知”,李零又说孔子“不是不怕人不知”,这不是“秽语抽动症”又是什么呢?
楼主 累了困了倦了  发布于 2016-05-22 00:00:18 +0800 CST  
天涯可以给予某些帖子以单帖编辑权限,限定在24小时之内可以编辑。楼上的编号应该是“七十六”,但是没办法修改。
楼主 累了困了倦了  发布于 2016-05-22 00:10:51 +0800 CST  
七十七、李零在骂谁

2012年6月21日,李零接受了“北大名师访谈”,李零在接受采访时说:“我的老师张政烺,说起来也算名师,但他早就不在北大。”

李零丧家狗“就怕死无闻”:李零说:现在的学术界,名,又臭又滥,所谓“名师”几乎和骂人差不多。
楼主 累了困了倦了  发布于 2016-05-22 01:52:21 +0800 CST  
七十八、君子的争而不争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传统解释,都说是君子不争。但是不争是道家的主张,所谓使民不争、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如果儒家也是不争,那么和道家还有什么区别?因此儒家的君子必然是有所争,而有所不争。

李零把“矜”,解释为自爱自尊。这就是小学生的水平,完全无法理解汉字的微妙含义。汉典矜:端庄;庄重。君子矜而不争——《论语》。什么叫端庄、庄重?一个饿着肚子,穿得破破烂烂的人,是不可能做到端庄、庄重的。因此只有满足了个人的基本物质需求之后,才能在精神修养方面表现出端庄、庄重。

墨家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儒家是先利己再利他,类似于佛家的自觉觉他。因此孔子这句“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的真实含义是:君子在满足了基本物质需求之后(矜),就具备了不为自己而争(不争),而为他人利益而争的条件。为他人而争,但是不为小团体的利益而争(不党),而是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争(群)。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儒家“入世、有为”的道德追求,仅仅辨析字面含义,却不去结合儒家的实际作为,只能得出错误的结论。而像李零之流的随便胡乱解释,就更是等而下之了。
楼主 累了困了倦了  发布于 2016-05-22 13:57:13 +0800 CST  
七十八、君子的争与不争。
楼主 累了困了倦了  发布于 2016-05-22 13:58:14 +0800 CST  
七十九、关于秽语抽动症的补充说明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这两条是上下文,紧挨在一起,因此不可能像李零那样,将之人工强行割裂开来,说什么孔子上一句话说的是“不怕人不知”,孔子的下一句话说的是“不是不怕人不知”。要理解这句“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必须结合《史记·孔子世家》的相关内容: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

没世,就是死亡。疾,就是厌恶、憎恨,可以意会为“遗憾”。君子最大的遗憾就是一直到死了却“名不称”,什么叫“名不称”?李零解释为“出名”,什么叫“出名”?有乡里范围的出名,有全国范围的出名,有世界范围的出名,有些杰出人士的名字,甚至被用于恒星的命名,可见得“出名”无法被精确定义,也就不可能被明确追求。

“名不称”的唯一合理解释,只能是“和君子之名不相称”,结合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孔子身为君子,却“吾道不行”,那么为了使自己的作为与君子之名相称,于是就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这就是既然有了君子之名,就要同时具备君子之行,从而名实相符。与之相反的,有些人具有了名校教授之名,写出来的书却错漏百出,此之谓“名不称”,孔子称之为“疾”,司马迁名之为“病”。秽语抽动症,确实是一种病。
楼主 累了困了倦了  发布于 2016-05-22 14:24:35 +0800 CST  
八十、李零一边当北大教授一边种菜种庄稼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李零说:人类社会,自有贫富分化,就有劳心劳力、治人治于人的矛盾,孔子看得很清楚。人,越是土里刨食,越是饿肚子,不如读书有前途。孔子知道,即使饿着肚子读书,也没关系,只要把书读好,将来有官做,就有禄米,以前的亏空,也可以补回来。所以,他才说“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后世《劝学文》,“书中自有黄金在,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滥觞于此。孔子反对躬耕,讨厌种菜种庄稼,道理就在这里他才不讲“耕读传家”。他老人家觉得,种菜种庄稼,一是丢份儿,二是不划算。

所谓学术就是枚举法的试验,现在就来枚举并试验一番。1 《孟子·梁惠王上》说,农民“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可知这句“耕也,馁在其中矣”的完整表达是:“耕也,食在其中,馁也在其中矣”。2 《论语·里仁第四》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可知这句“学也,禄在其中矣”的完整表达是:“学也,贫在其中,禄也在其中矣”。据此可知:

孔子的主张: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食在其中,馁也在其中矣;学也,贫在其中,禄也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小人的主张:小人谋食不谋道。学也,禄在其中,贫也在其中矣;耕也,馁在其中,食也在其中矣。小人忧贫不忧道。
李零的主张:李零谋道亦谋食。李零耕读传家,李零躬耕,一边当北大教授,一边种菜种庄稼,李零不丢份儿、划算。

李零自己都做不到的事,为什么强求孔子一定能做到呢?李零所咬住不放的,无非是“樊迟请学稼”。《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樊须字子迟。少孔子三十六岁”,假设樊迟20岁时向孔子请学稼,则孔子当时已经56岁。而李零解释“四十、五十而无闻焉,亦不足畏也已”时说:“古人寿命短,四五十岁就算年纪很大”。既然孔子“年纪很大”,李零又凭什么要求一个“年纪很大”的古人去“躬耕”,去“种菜种庄稼”?

或者说李零认为孔子应该支持樊迟去学种菜种庄稼,但是《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第三十八》说:“樊须,鲁人,字子迟,少孔子四十六岁,弱仕于季氏。”可知樊迟身为行政官员却想学种菜种庄稼,因此而受到了孔子的批评。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李零称之为“名言”,可知樊迟应该“在其位,谋其政”,樊迟应该做的是“好礼、好义、好信,则民敬之、服之、用情“,从而”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哪里用得着樊迟亲自去种菜种庄稼(焉用稼)?

孔子“年纪很大”,不适合种菜种庄稼。樊迟“弱仕于季氏”,不应该种菜种庄稼。“禄在其中”的大学生不应该也没有时间精力一种读书一边种庄稼,那么谁应该种菜种庄稼?《孔子家语·在厄第二十》:曾子弊衣而耕于鲁,鲁君闻之而致邑焉,曾子固辞不受。或曰:“非子之求,君自致之,奚固辞也?”曾子曰:“吾闻受人施者常畏人,与人者常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吾岂能勿畏乎?”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曾子种菜种庄稼,孔子对此是表示赞同的。
楼主 累了困了倦了  发布于 2016-05-23 18:10:21 +0800 CST  

楼主:累了困了倦了

字数:43670

发表时间:2016-05-07 19:5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23 22:51:40 +0800 CST

评论数:10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