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不读水浒——揭秘水浒传(每日更新,原创连载)

翻页了吗?自己翻一下页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3-05-03 16:15:48 +0800 CST  
还不翻页?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3-05-03 16:22:34 +0800 CST  
第二十六章:吴用究竟是不是智多星?

前文说到,貌似脑残的江湖好汉刘唐,因为不服气晁盖给了雷横十两银子,于是便拿了一条朴刀,追上雷横,与雷横大战了一场。

就在他们两个战的难舍难分的时候,一个人拿着两条铜链子,上来劝架了。这个人,就是智多星吴用。

在明清古典小说中,有着这样一个规律:但凡是诸侯争霸,行军打仗之类题材的小说,书中就必定会有一位军师角色戏份很重,并贯穿全文。并且根据惯例,这位军师角色,往往会被神化成极其聪明,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人’形象。如三国演义神化诸葛亮,隋唐一类神化徐茂功,楚汉一类神化张子房等等。这些头号军师,在作者的笔下,往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并多智而近妖,十分有智慧。

按照这个惯例来看,水浒传中的头号军师吴用,也应该与三国的诸葛亮一样,是一位被神化的‘神人’形象。而在没有看过水浒传的朋友眼中,吴用,恰恰就是一个微缩版的诸葛亮!在观众眼中,吴用跟宋江的形象,是跟诸葛亮跟刘备的形象很像的!

可奇怪的是,打开水浒传原著,我们就会发现,施耐庵竟完全没有想把吴用写的很聪明的意思!相反的,有的时候,施耐庵会故意将吴用写的很愚蠢!将吴用写的活像一个弱智脑残——身为梁山总军师,伪造书信时弄错图章,江州劫法场漏洞百出,三打祝家庄全靠运气,与敌人打仗时赢时输。这么多的低级错误聚集到一起,让人不由得想问一句:这样的人,也配担任军师一职?

于是,有的朋友就开始骂吴用了。骂吴用没本事,没智慧,只会玩弄权术,垃圾一个之类。

这样看来,施耐庵似乎已经跳出了古典小说的一贯形式,冒天下之大不韪,将军师吴用这样重要的角色,描写成了一个并不聪明的人。

不过,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当我们捧起水浒传原著细细品读的时候,就又会发现,施耐庵又似乎根本没跳出这个形式,依然力图将军师吴用写的很聪明!

书中多次称赞吴用赛过诸葛亮,不愧智多星。吴用打大名府时,闹华山时,打曾头市时,妙计连连,出手必胜,似乎精通行军打仗之道。这个时候的吴用,竟又给人一种真的很神,很有智慧的感觉,哪有一星半点愚蠢的样子?就连金圣叹这么挑剔的人,都忍不住称赞吴用是个很合格的军师,是【上上人物,驱策群力,有军师之体。】

这样看下来,似乎就很矛盾了。

吴用有的时候,蠢的简直像个脑残,所想计策漏洞百出,行军打仗半点不会,全靠运气。但吴用有的时候,又聪明的不像话,似乎真的像孔明转世一样,计谋高超,精通行军打仗之道。

奇怪了,一个人的智商,有可能这么大幅度的忽上忽下,忽笨忽聪吗?当然没可能!那吴用为什么就偏偏时而聪明,时而脑残呢?

我的答案就是:这是吴用伪装的!因为吴用所想的计谋,并不是以怎样击败敌人为目标,而是以怎样让自己的利益最大为目标!有的时候,计谋高超了,梁山赢了,吴用反而输了,反而会受损失。有的时候,计谋低劣了,梁山输了,吴用反而会赢了!反而会得到利益!

先不要说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且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有的朋友可能会对我的话表示不解,为什么我会说:有的情况下,梁山赢了,吴用反而会输了呢?这不是很矛盾吗?

这矛盾吗?这当然不矛盾!梁山是梁山,吴用是吴用,梁山可以包含吴用,吴用却包含不了梁山。这两者虽是一个整体,但有时他们的立场不同,其胜利,获利的目标,自然也就不同!

听上去似乎很复杂很绕口,那就举个例子,简单地说说。

例如宋江带兵攻打祝家庄,获胜了,广义来说,你可以说梁山赢了。但此时,晁盖却输了!宋江的地位越来越高,就意味着晁盖的地位越来越低!所以此时,就会产生这样一种听上去矛盾,但实际并不矛盾的现象:梁山赢了,晁盖却输了。虽然晁盖也属于梁山的一员,但他就是输了。

再例如曾头市之战。

曾头市之战中,梁山的大哥晁盖都被人宰了,梁山可以说是输惨了,损失极大,颜面全无。但此时,梁山虽然受到了巨大损失,但宋江却获得了巨大利益,名正言顺的坐上了老大之位!虽然梁山这个词,就包含了宋江,宋江就是梁山的一员。但梁山受损,并不意味着宋江受损,反而意味着宋江获利!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才会产生:梁山赢了,吴用反而输了的情况呢?

答案就是,在吴用所站的立场,与梁山获利的立场相对立的情况下,梁山赢了,吴用反而会输。在这个时候,吴用就会假装愚蠢,用一些漏洞百出的计策,让梁山输掉!因为在此时,只有梁山输了,吴用才会赢!

在江州劫法场时,吴用是站在晁盖这一队中的。

救回对山寨有恩,并在江湖上呼风唤雨的宋江,对梁山有好处吗?当然有,救回宋江,梁山就又多了一个得力助手,多了一个活招牌。

但对于吴用来说,救出宋江,反而会威胁到晁盖与自己!在这一点上,吴用的获利条件是与整个梁山相悖的!

救回宋江,梁山获利,但吴用却受损。

救不回宋江,梁山受损,但吴用却获利!

所以吴用才会故意犯一个很脑残的低级错误,故意弄错图章,将宋江推入万劫不复之地!这样虽然梁山受损,但吴用却是获利的!

这么聪明的人,你却说他脑残,这还有天理吗?

所以说,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吴用才会显得时而聪明,时而脑残。当梁山与吴用的利益点相同的时候,吴用自然就聪明了!露出真正实力,帮梁山获胜!而当梁山的利益点与吴用相悖的时候,吴用就又要假装愚蠢了,出的计谋漏洞百出,让梁山输掉。因为这时,梁山输了,吴用反而会获利!

攻打祝家庄时,吴用左右逢源,但总体来说,仍然站在晁盖这边。

所以宋江去打祝家庄时,吴用根本就没跟着,而是和晁盖留在山上守城!根本就没尽到一个军师的责任。

而晁盖攻打曾头市时,由于吴用已经站到了宋江这边,晁盖出征,吴用也不跟着,而是跟宋江在山上守城!也没尽到一个军师的责任!要不然如果吴用跟着,晁盖至于中了和尚诈降这么幼稚的计策?

吴用在梁山的前半段,由于并不是站在宋江这一队的,所以宋江每次出征,吴用要么不跟着,要么就出些低级错误,像个脑残一样出些很烂的计谋,让梁山受损失。

这个时候,梁山受了损失,晁盖反而会获得利益。因为宋江损失越大,晁盖地位越稳。

而在吴用靠向宋江之后,吴用已经彻底的站到了宋江这边。此时你就会发现,每次大战时,那个脑残一样的吴用已经彻底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真正的军师吴用。此时的吴用虽然说不上像诸葛亮那么神,但比起之前的脑残吴用,已经是天上地下了!

在这个时候,由于吴用站到了宋江这边,双方利益已经统一,所以吴用只出妙计而不出昏招——此时梁山获利,宋江获利,吴用也会跟着获利。唯一受损失的,只是晁盖而已。

一个人,如果他一直表现的很愚蠢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他真的很愚蠢。但如果这个人偶尔露出聪明的一面的话,那他就一定是在假装愚蠢!因为聪明的人可以假装愚蠢,愚蠢的人却假装不了聪明。

施耐庵先生写书从来不落俗套,吴用这个智囊军师的角色,在施耐庵的笔下,并不是高大全的智者形象,而是显得极其复杂,又极其真实。

在阴谋腹黑,见风使舵这一方面,相对比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这种赤诚。智多星吴用真的配得上一句:【不枉了你称作智多星,果然赛过诸葛亮】!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3-05-03 19:46:42 +0800 CST  
第二十七章:吴用出场(上)

在水浒传中,自幼相交的兄弟,除了林冲与陆谦之外,还有晁盖与吴用。

作者施耐庵,整部水浒传通篇都在描写兄弟情,但最不相信兄弟情的,反而是作者施耐庵本人。

兄弟情这个‘东西’,在施耐庵的笔下,显得极其廉价。

一方面,水浒中的兄弟情极容易建立:你跟我见过一面,我听过你的名字,你就可以和我成为兄弟。那你我成为兄弟之后,互相对对方的了解有多少呢?并没有多少。另一方面,水浒中的兄弟情,又很容易被击破。为了自己的前途,陆谦可以害林冲,吴用可以坑晁盖。就连杨雄跟卢俊义,都偏信妇人之言,赶走石秀,踢倒燕青。

七星聚义中,晁盖第二个出场。紧接着晁盖出场的,便是智多星吴用。

我在上一章里面说过,吴用,是施耐庵所塑造的一个极为复杂,又极为真实的人物。

现在,就让我们顺着原著的轨迹,来看一下作者施耐庵,究竟是怎么写吴用的。施耐庵对于吴用这个角色,持有的是一种怎样的态度。

一:吴用劝架

吴用一出场的时候,是拿着两条铜链子,在劝刘唐与雷横莫要打架。

值得注意的是,吴用并不是傻呼呼的一上来就劝架,而是躲藏在一旁,看他们打了半天,才去劝架。【你们两个好汉且不要斗,我看了多时...】

这一举动,证明吴用还是很谨慎的,本县都头,跟一个大汉打架,到底是什么情况?应不应该去劝架?吴用没贸贸然的去劝架,而是躲在一边看事态的发展。

那最后吴用为什么又跳出来劝架了呢?因为他发现如果他再不劝架,就劝不开了!原文是【众土兵见雷横赢刘唐不得,却待都要一起上并他。】

周围的士兵都看出雷横打不过刘唐了,都要并肩子上了!周围这一群士兵一上,一群人混战起来,可就不好劝了啊!

所以吴用看准了时机,上前一铜链子把两人给隔开了。如果再慢一步,一群士兵上去混战了,凭吴用的本事,是根本劝不开这么一群人的。

二:出场介绍

吴用将两个人劝开,就算是正式出场了,作者按照惯例,在这里介绍了一下吴用,介绍了一下他的穿衣打扮,长相职业等等。

有的朋友可能要说了,这些古典小说里描写长相打扮的词语,都很雷同,无聊,没什么实际意义,略过去就行了,不用深入研究。

哦?是吗?当然不是!吴用的出场描写,非但不能一下子略过去,反而要仔细的看,认真的看!因为这里面布满了作者留下的玄机!

吴用出场时,作者写道:【看那人时,似秀才打扮,戴一顶桶子样抹眉梁头巾...这人乃是智多星吴用,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祖贯本乡人氏。】

不知道大家看出来没有,在这里,吴用一出场,作者就对吴用呈现出了一种否定态度!瞧不起吴用!奚落吴用!讽刺吴用!鄙夷吴用!

出场介绍里面,【似秀才打扮】,就是说吴用还不如秀才,所以他只能似秀才。带着一个桶子样的帽子,就是暗喻吴用饭桶。【表字学究】,就是暗指吴用连一个学究都不如,只能自称学究。智多星无用,道号加亮,更是讽刺之词。【祖贯本乡人士】,则是暗示吴用没见过大场面,这辈子只在自己的村子里混过!

从这里一看,作者施耐庵,似乎是很讨厌吴用的,并竭力将吴用描绘的很不堪。只不过施耐庵因为某些原因,没有明写出来,只是将这种讨厌的情绪,夹杂到了文字里去,让读者自己体会。

三:出场诗词

看完吴用的出场描写,紧接着的,是吴用的出场诗词。

令人奇怪的是,在这出场诗词里面,作者施耐庵似乎又竭力的想将吴用描绘成一个很牛B,很有智慧的人!先是说吴用读过万卷经书,又说他精通六韬三略,还说连诸葛亮,陈平这样的智者都不如吴用。随便出点计谋,连鬼神都要害怕!

看到这里,有的朋友可能要问了,照你这么说,施耐庵究竟是喜欢吴用呢?还是讨厌吴用呢?如果是讨厌吴用的话,为什么又要使劲的夸吴用聪明呢?

呵呵,这两点并不矛盾嘛。这只能证明,在施耐庵的心中,吴用的确很厉害,很有智慧。施耐庵瞧不起的,百般讽刺的,应该只是吴用的人品而已。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3-05-04 20:44:44 +0800 CST  
第二十八章:吴用出场(中)——水浒传中的需求关系

四:吴用的心理活动

吴用劝开了架,就提着铜链子问刘唐:这汉子,你为什么跟雷都头打架啊?

刘唐一看,是个秀才在劝架,根本不鸟他,【光着眼】对吴用说道:【不干你秀才事】!

从这里可以看出,施耐庵对古代秀才似的文人,是很鄙夷,很看不起的。人家打架,关你秀才什么事?社会上的某些事,又关你秀才什么事?

而后来吴用劝刘唐莫要打架的时候,施耐庵更是借刘唐之口,直接说道【秀才,你不省得】——秀才们,不懂就不要乱说乱管,你懂个球啊,你不省得!

刘唐死活不说,雷横就说了,说这人是晁盖的外甥,等等等等。

吴用一听,表面上没说话,心里就自己在琢磨起来了。

吴用在心里琢磨什么呢?他在琢磨晁盖为什么会有事瞒着他。

在吴用心里,晁盖大概是很好控制,并很依赖吴用的,但凡有点事青,晁盖就来找吴用商量。【晁盖我都是自由结交,但有些事,便和我相议计较。】

吴用当时肯定在想:晁盖手底下怎么忽然多出一个这么猛的大汉?这个大汉什么来路?晁盖为什么诈称这人是他的外甥?晁盖要用这个大汉做些什么事?晁盖为什么没跟我说过?回头,我一定要去问问晁盖!【他的亲眷相识,我都知道,不曾见有这个外甥。我且劝开了这场闹,却再问他。】

吴用很担心,担心晁盖有什么事瞒着他。因为此时他与晁盖的关系,其实并不是简单的朋友关系,两个人其实是互相需求的关系,是一种利益关系。

我在前文所讲过,不要以为这些好汉们都很讲义气,很够哥们。这些所谓的义气,都是在利益的铺垫下才能讲起来滴!没了利益,谁会跟你讲义气!

晁盖跟吴用是自幼就在一块玩的好朋友,晁盖是个村长,并且家里有的是钱,生活富裕,这是晁盖的优点。同时,晁盖不如吴用那么聪明,这是晁盖的缺点。所以晁盖需要吴用来帮自己做决策。

而吴用的优点,则是他头脑较好,可以帮得上头脑不如自己的晁盖。吴用的缺点,则是他仅仅是个乡村老师而已,赚的钱不多。而晁盖对于陌生人都可以挥金如土,对于吴用这个老朋友兼军师,自然也不会小气了。吴用可以从晁盖的身上赚到一些利益。

吴用与晁盖这样的关系,其实并不是由朋友感情,或兄弟义气在维持,而是由利益与需求在维持。如果其中有一方不在拥有这种需求或是利益了,这种关系就会立刻破裂。

而吴晁二人的需求关系,其实就是:吴用出卖自己的头脑,来换取晁盖的钱。

所以此时的吴用是非常在意自己与晁盖的亲密度的,并不希望晁盖有事瞒着他。因为晁盖有事瞒着他,就意味着晁盖不再需要吴用的头脑,需求关系一破裂,吴用就从晁盖身上赚不到钱了。

因为需求关系是双方共同建立的,晁盖如果不用你,你就是智商一万六也没用!是赚不到一分钱的!所以单从需求关系中讲,吴用其实处于需求关系中的劣势,而晁盖则处于需求关系中的优势,所以吴用表现得很紧张,一听晁盖有事找他,连学生都不教了,立刻跟着晁盖不放。而晁盖则对吴用表现得很淡定。这是大家经常忽略的。

此时的吴用如果想改变自身的经济状况,他就只能依附于晁盖,所以吴用的需求大一些,在需求关系中,需求大者,就会处于劣势。而晁盖家财万贯,有人为他出计谋,最好。没人为他出计谋,也无所谓,大不了不去干有风险的事就是了。老老实实在家呆着,反正家里的钱八辈子也花不完。晁盖的需求就小一些,需求小者,处于优势。

就像后来的生辰纲一样,晁盖问吴用【此一事若何?】这一问的潜台词,其实就是说:咱们到底干不干?好干就去干,不好干就算了!

所以此时的吴用,才会在心中很焦急的想道:【我且劝开了这场闹,却再去问他。】意思就是,等劝开架了,我一定要问问晁盖,这大汉什么来路,你怎么不跟我说呢!

吴用担心的是晁盖对自己没有需求了。

至于后来在梁山上,形势则整个逆转过来了。由于整个梁山的资产并不是晁盖一个人可以控制的,而是老板A晁盖,与老板B宋江共同控制的。所以在此时的晁盖吴用需求关系中,晁盖处于了劣势——他的对手宋江跟他一样,可以分配梁山的金钱。晁盖本身,相对于宋江而言并没有任何独特的优势。宋江比他只强不弱。

而在这时,吴用则在需求关系中处于绝对优势。梁山上军师只有他一人,而需要军师的人,对军师产生需求的人,则有两人(晁盖与宋江)。这时的吴用有两种选择,可以投晁,也可以投宋,完全就看他们两个谁开的价高了。所以这个时候的吴用,再也没了那种什么事都要问一问的小家子样,而是轻摇羽扇,头戴纶巾,如同转世诸葛一般,潇洒自如,稳坐钓鱼台。

五:晁盖出场

吴用琢磨完,又劝了劝架,可惜刘唐跟雷横根本不听他的,又要干架了。他们两个谁都看不惯谁,非要打一仗才行,吴用横在中间,根本劝不住。

就在这时,晁盖出现了。晁盖一出现,轻轻一劝,就给劝开了。为什么呢?是因为晁盖比吴用更会劝架吗?当然不是,说开了,仍然是一种需求关系所导致的地位问题。

在这一群人里面,晁盖是主心骨。晁盖说的话,是最有分量的。

刘唐需要依靠晁盖,同时他也对晁盖有着需求。而晁盖则对刘唐没有任何需求,生辰纲对晁盖来讲抢不抢都可。所以,刘唐的地位要比晁盖低很多,他也听晁盖的。晁盖一吼他,他就立刻不打架了。

而此时的刘唐是不知道吴用是谁的,只把吴用当作一个小小的秀才而已,双方完全没有需求关系。既然没有需求关系,那你一个小秀才我凭什么听你的!所以,刘唐不听吴用的,吴用根本劝不开架。

雷横的境况则与吴用相似,他也与晁盖有着需求关系。雷横负责动用官府权力,在灰色事件上给晁盖帮忙,晁盖则负责出钱。不过在这里面晁盖的优势仍然要比雷横大一些,因为朱仝宋江等人也在向晁盖报信,所以雷横也听晁盖的。

而雷横与吴用完全没有任何需求关系,雷横百分百用不着吴用,吴用则说不定会用到雷横,所以雷横虽然对吴用也算尊重,但吴用劝架,他也是不听的。

雷横对吴用的态度是:因为你认识晁哥,我尊重你,但你也别想支使我!

在‘江湖’上,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尊重,从来就不是由资历啊,义气啊,才敢啊,年龄啊之类的东西决定的,而是由需求决定。我对你有需求,能从你身上捞到好处,我就自然会尊重你,认你当哥。

因为这个时候我处于需求关系中的劣势,我不尊重你我就赚不到好处,我不尊重你我就是跟自己过不去,我忍着一口气我也要尊重你!

不过,等我在需求关系中转变成了优势,又或者我完全对你没有需求了,不需要你了,混的比你牛了——嘿嘿,你又算个鸟!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3-05-05 15:12:20 +0800 CST  
第二十九章:吴用出场(下)

晁盖一出场,就将刘唐与雷横的这场闹剧给劝开了,雷横前脚刚走,吴用就立刻对晁盖说了两段话。

这两段话看似平平常常,但实际却是大有深意。

第一句:你这个外甥好厉害啊,再打下去,雷横就肯定要死了,所以我快出来拦住了。【雷横必然有失性命,因此小人慌忙出来】

这里吴用特别强调了一点,要不是我出来拦住这场架,你外甥就把雷横给打死了!其潜台词里,其实是有向晁盖邀功的成分的——你看,多亏了我出来劝架吧!

而这句话中的关键点,实际上是和事实相反的。

因为原文中明确说了,事实并不是吴用所说的,刘唐快把雷横给打死了,相反的,是雷横跟他周围的小兵快把刘唐给弄死了!一群士兵见雷横打不过刘唐,都要一起上去混战了!刘唐雷横的本事本来就差不多,这二十个手持长枪的士兵一上,刘唐必败无疑!

既然事实是刘唐快被打死了,那吴用为什么要颠倒着说,说雷横快被打死了呢?

原因就是:如果说雷横把刘唐给打死了,而吴用劝开了,那么对晁盖来说,吴用其实是没什么功劳的。因为就算刘唐被打死,对晁盖的影响也是很微不足道的,刘唐死了又怎样?最多不过是损失一个手下而已。吴用劝开这样的架,是没什么太大功劳的!

而如果说刘唐快把雷横打死了呢?那就大不一样了!雷横是政府官员,晁盖的手下把雷横给打死了,晁盖肯定脱不了干系!肯定要受连累!而吴用劝开了这样的架,其实就是间接的帮了晁盖一个大忙!是对晁盖很有贡献,很有功劳的!

由此一看,吴用这个‘下属’,还是很懂得向领导汇报工作的艺术滴!

吴用这么一说完,晁盖还真信了!很感谢的说道:【早是得教授谏劝住了。】吴用,多亏了你帮我劝住架了啊,谢谢啊~

吴用向晁盖诉说完自己的功劳之后,紧接着的第二段话,就是问晁盖!问晁盖这个大汉究竟是谁!你这个外甥哪来的?平常没见过啊,你怎么没跟我说起过?【这个令甥从何而来,往常时庄上不曾见有。】

这个问题,吴用刚刚在心里憋屈半天了!就算晁盖不来,吴用也打算劝开架之后立刻去找晁盖问得!【我且劝开了这场闹,却再问他】。如今晁盖主动来了,吴用还不问个清楚?

那晁盖到底有没有想瞒着吴用,自己独吞生辰纲的想法呢?当然没有!前文我已经分析过了,七星逐渐聚义的过程,其实就是抢劫生辰纲计划逐渐完善的过程。抢劫计划中的七个人,几乎是缺一不可的。晁盖很明白,没有吴用的帮忙,就凭他跟刘唐,是抢不到生辰纲滴!

所以晁盖一看吴用误会了自己,以为自己有事瞒着他,就立刻解释道:【却待正要求请先生到敝庄商议句话,正欲使人来....】

朋友们,看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出一点点异样呢?

你看,吴用明明是这样问晁盖的:你这个外甥哪来的啊?我以前怎么没见过啊?

晁盖跟吴用的关系如果只是朋友这么单纯的话,晁盖要回答这个问题,他就应该这样介绍一下:这条大汉姓刘名唐,东潞州人氏,人称赤发鬼等等...这样的回答,才算是回答吴用的问题。(这个外甥是谁)

但晁盖是怎么回答的呢?晁盖的回答,非但没有回答他这个‘外甥’从哪来的事情,反而牛头不对马嘴的对吴用说:‘刚刚正好要找你来我家商量事儿呢...’【却待正要求请先生到敝庄商议句话,正欲使人来....】

这一问一答,真可谓是风马牛不相及啊。

这奇怪不?

这一点都不奇怪!这只能证明,晁盖明白吴用根本就不在乎这大汉到底是哪个,到底是不是自己外甥等等。吴用在乎的是,晁盖到底有没有事情瞒着他!所以才会出现问题与答案不相符合的一番对话:甲问:你外甥哪来的啊。乙答:刚刚正好有事要找你来我家商量呢!

嘿嘿,晁盖和吴用这两个人精,是对自己和对方的关系定位很准确的!同时,他们也都很明白对方心里实际上在想什么!有时候嘴上说的话,可不一定是心里所想的话啊!

吴用嘴上问的跟心里想的问题根本就不一样,晁盖怕吴用误会自己,也不客套了,就直接忽略了吴用嘴上的问题,回答了吴用心里最想问的问题!

打消了吴用的疑虑,晁盖就开始邀请吴用了:【請尊步同到敝庄,有句话计较计较】。

吴用一看,原来晁盖根本没打算瞒我啊,嘿嘿,很高兴!又有赚钱的门道了!马上工作也不干了,跟主人说,要是有学生来了,就说我今天有事,放一天假,他们不用学习了,自由活动去吧!

都有‘大事’要做了,谁还甘愿在这当老师啊!

诗曰:【自是先生多好动,学生欢喜主人焦。】

Ps:关于吴用的武器——铜链,目前有着两种说法,一种是铜链子,也就是铜制的锁链。另一种则是说铜链是通假字,通‘铜炼’,即铜锏。

这两种说法我比较认同第一种。不过各位朋友是如何看的?

再Ps:在下的更新速度的确很慢,在此惭愧的向各位道歉。不过本文绝对不会太监!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3-05-08 15:41:20 +0800 CST  
第三十章:揭秘江湖算命术(上)

算命,并不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化。在国外,类似于算命的手段,有着不少。如塔罗牌占卜,水晶球占卜,地灵占卜,手相占卜——甚至还有灵媒占卜之类,这些与中国的算命,都是很相似的。哪怕是在很多人看起来很可笑的星座占卜之类,也都应该划进算命的范畴。都是用一种看上去很不可思议的方式,来预测出一个人之前的,之后的,已经发生的,还未发生的一些事情,并以此来断定祸福吉凶。

算命到底是不是迷信呢?或者说算命先生,真的可以通过一些资料,来推算出一个人之前或之后的命运?不好说。有的人,特别沉迷于此道,希望依靠这些半仙一样的算命先生来为自己指点迷津,趋吉避凶。而有的人,则特别不信此道,看到算命的就大骂骗子,骂上瘾了甚至连无辜的神佛都牵连进来,无量天尊!举头三尺有神明啊!

我对真正的命理学了解的并不深也并不多,但据我所了解的一些江湖手段而言,绝大部分算命先生,他们十个里面,九个不懂所谓的‘易’‘理’之道,更不会用四柱八字来进行推算。他们所仰仗的,不过是一些以行骗养闲为生的江湖前辈所传下的一些江湖手段,在糊弄你玩而已!

像玄学命理学这种师传徒,尚要留一手的属于神秘学范畴的学科,极易断了传承,所以历来是伪多真少。大部分算命先生,只是混饭吃的江湖骗子而已。

不过可能有的朋友要说了,有的算命先生实在是很神啊!你往他面前一坐,还没说话,他就能算出你要算什么。聊上几句,就能将你的一些往事过去给算出来,如同未卜先知一样——嘿嘿,这哪叫什么神啊,这根本就是算命先生的江湖手段而已。

所谓的江湖算命术,行内人往往称其为【一看二盘三惊四谈】。其中的一看,便是你往算命先生面前一坐,还没开始算命,他就已经在观察你了!

如同中医一样,高明的医生,你在他面前一坐,不必多说话,他看你的脸色,神态,就能大体知道你得了什么病,身体上哪个器官不舒服。而精通江湖术的算命先生也是如此,他那些所谓的未卜先知,并不是真正的未卜先知,而是通过察言观色,左拉右扯,给看出来的!

算命先生粗略的看你几下,就已经可以从你的身上大概的掏出一些模糊但准确的信息了。然后再将这些信息含糊的说出来,客人往往就会被惊一下,以为自己真的碰上了高手。但实际上,在【一看】这一阶段还没结束的时候,算命先生与客人还没正式交流太多的时候,算命先生往往是惜字如金,并含糊其辞,不肯往多说,往深里说。迷信此道的客人,还以为这是天机不可泄露呢!

实际上呢?没别的原因,只是因为说多错多而已,走江湖的最忌讳管不住自己的嘴。此时的算命先生也不过是从你身上粗略的看出了一点东西而已,含糊的说一说还可以,说多了,就必出漏洞!比如说,算命先生能看出某人事业不顺,说到这里,一般任凭客人再怎么求,算命先生也不会再往下说了——你能看出对方事业不顺,但继续扯下去,你能看出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顺的吗?他不顺的程度又是怎样?是时运低还是犯小人?莫名其妙的犯倒霉还是同事妨碍他?这些都是一眼根本看不出来的事情,算命先生轻轻点上一句,便会挑起别的话头,去改说其他的事情。

一看二盘三惊四谈的江湖手段,总的来说就是看人下菜而已。用所谓的行话来讲,前去算命的客人一般有两种——一种被称作解祸,另一种则被称作拜佛。

一个正常人,是不可能闲的没事去算命玩的,只要他去算命了,就不外乎‘解祸’与‘拜佛’这两种情况。解祸,就是指前来算命的客人已经发生了一些祸事,如家中有人病重,事业不顺公司破产等等。他们的坏事,已经发生了,他们是来寻求解决方法的,就算没有解决方法,也要有些出自算命先生口中的好听的话,来自我安慰一下。总的来说,是来求算命先生指点迷津,指引明路的。这一类客人,被称为解祸。

对付解祸的客人,算命先生通常会【一擂二拆三抚】。首先上去吓唬客人一下,将事态说的严重一些,让客人知道形式的严重性,让客人对算命先生产生更深的心理依赖。此为一擂,擂他一下的意思。不过也要看人下手,如果对方遇到的事情已经够严峻了,就稍微吓唬一下算了,行内说响鼓不用重捶,你吓唬狠了,擂破了,可就玩完了。

二拆的意思,就是在擂完之后,给出一个解决方法。当然了,算命先生不是超人,你公司破产了,我怎么帮你在搞起来?我要真有那本事我还算命?早自己开公司去了。所以在这一阶段,算命先生给出的解决方法,大都是模棱两可的,含糊不清的。甚至是一些很玄乎的解决方法。此为二拆。

三抚至为重要,在拆完之后,对客人进行一番安慰,是必不可少的。如何在安慰别人的时候不让别人看出你是在安慰他,并相信你?这可是一门大学问呐!说上几句类似于否极泰来啊,必有后福啊,祸深机也深这类的话。当然,仍要看人下菜碟。像解祸这一类已经有了祸事的客人,他们来算命要么是寻求解决方法,要么是寻求自我安慰。得到一个模棱两可的解决方法,再加上算命先生委婉的,巧妙的不露痕迹的的安慰词,客人就会心满意足的掏钱了。从这一点上来看,算命先生还跟现在的心理医生有几分相似。

来算命的客人,除了解祸的,还有一类被称为‘拜佛’。拜佛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指一些自己送上门,要算命先生算自己未来事的客人。

这一类客人最好糊弄,算命先生也最喜欢赚这一类客人的钱。这一类客人与解祸的客人大大不同。解祸的客人是自己本身已经发生了惨事,需要算命先生来指点迷津。而拜佛的客人则是自己本身并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但是却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好奇,总喜欢询问算命先生自己未来一年的运势啊,何时转运发财啊,自己孩子面相长得有没有福气啊,他这辈子怎么样啊等等。

如果说解祸的客人还不是完全信算命的,有的是抱着病急乱投医,死马当成活马医的心态来算命的话,那被称作‘拜佛’的这类客人就是对算命深信不疑了。什么事都没有也要来算命,给算命先生送钱,就像信徒给佛祖添香火钱一样,所以被称作‘拜佛’。

‘拜佛’的客人,还是比较好糊弄的,总之是捡好听的来,人家是来消费的,不是来找不自在的。

算命的说好话也是有技巧的。总的来说是九分好话,一分坏话,话不能说满了。假设一对夫妇带孩子来,让算命的给算算孩子将来的运程,这辈子的福气等等。算命的要是说十分好话,例如这孩子前程似锦,顺风顺水之类,虽然客人听得高兴,但也不由得会不信——怎么都是好事?这算命的是不是在糊弄我们骗钱呢?所以算命的说话多是九好一损,先来上点坏话,垫一点,再说好话。这跟上面讲的一擂二拆三抚是很相似的。

比如这么说,就真实多了:这孩子刚进社会的时候,恐怕要受点累吃点苦头啊,但只要熬上一年,就会有贵人相助,以后就一切顺风顺水,发展的很好,家宅也平安。

这样说完,虽然略有小瑕疵,但客人反而会感觉更真实,从而更高兴!这里的刚进社会吃点苦,其实就是那一分坏话。这一分坏话一说完,九分好话再上,就好多了。

当然这一分坏话要说得不轻不重,比如上面的刚进社会吃点苦,虽然是坏话,但谁刚进社会的时候不受点累吃点苦?何况才一年,这都是正常的。熬过去这一年就有贵人相助,这辈子飞黄腾达,好命啊,算命先生算得太好了!

这样的坏话就是不轻不重的坏话,让人不但感觉不到反感,反而会感觉到真实。你要是上来就说你孩子活不长啊这类的坏话,嘿嘿,那就等着挨揍砸摊子吧!

(未完待续)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3-07-06 14:05:10 +0800 CST  
第三十一章:揭秘江湖算命术(中)

如上文所言,江湖算命术的对象,大体不过就【解祸】与【拜佛】这两种。当然,现实生活往往要比理论复杂无数倍,有的客人两者兼之,有的客人与这两者也扯不上什么关系,具体火候拿捏,还是要

看算命先生自己的本事。

江湖算命术的手段又是什么呢?即【看,盘,惊,谈】四种手段。当你坐在算命先生面前的时候,算命先生就已经在观察你了,轻轻扫你一眼,大体看你一下,有足够生活阅历与江湖经验的人,就基本

上可以看出你现在处于一个什么状况,从而推断出你想问些什么。这就是一看二盘三惊四谈中的一看了。看对方的衣着打扮,看对方的神态举止,看对方的语气谈吐。这三点看透了,就基本上能将一个

人的近况给看出来了。

看完之后,就是【盘】了。二盘,就是盘算,盘道的意思。按照我们现在的说法,盘就是分析的意思。【一看】时看出来的信息,其实只是个大体轮廓而已,你根本不知道是对是错,毕竟谁都有打眼的

时候。这个时候,就需要仔细的分析一下,分析一下那些看出来的信息,梳理出正确的,真实的信息。【二盘】是紧紧跟在【一看】后面的。

盘,又分成【内盘】跟【外盘】,内盘最为高明,现在也基本上已经看不见会内盘的算命先生了。内盘,就是自己在心内盘算的意思,你还没张嘴问,算命的看你一眼,观察一下你的某些特征,在心里

面分析一下,盘算一下,就能猜出你的近况,以及你想算些什么,然后打好对策。外盘则略次一点,但同时也是算命这一行里的基本功。看你一眼看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内盘不通自己心里也琢磨不

出什么来,算命先生就会跟你聊天,聊上几句。

要知道算命先生跟你聊天,可不是毫无目的的乱聊。几乎每一句话,都能从你身上套出一点东西来,只不过你本人没意识到而已。俗话说言多必失,这么一聊二聊的,算命的也就能从你的话里套出很多

有用的东西了,到时候再抢在你前面说出来,你就会大吃一惊,以为遇上半仙了。觉得自己还没说自己的具体情况呢,他怎么就知道了?

外盘有着很多别称,比如套磁,比如嘴里针等等。套磁比较好理解,就是套词的谐音嘛,算命的外盘你可不就是套词嘛。被称为嘴里针的原因,则是因为算命先生在盘别人的时候,一定要很懂技巧,盘

的高明。一旦盘问的不高明,被客人意识到算命先生在套他的话,套他的资料,那可就完蛋了,客人也就知道面前的这位‘大仙’其实是个江湖骗子了。嘴里针的意思,一是指外盘如同嘴里喊着一根针

一样,玩的好了很厉害,玩的不好了,反而容易伤着自己。二是警戒干这一行当的人,言多必失,一定要少说话,要像嘴里含着一根针,能不说话,就不说话。

总之,【盘】,可是很需要技巧的,一点都不简单。盘的技巧可不仅仅在算命上,现在哪行哪业,不需要一张灵活的嘴呢?

至于一看二盘之后的三惊,就更容易理解了。客人往算命的前面一坐,还没说自己要干嘛呢,算命的就通过一看二盘的本事,抢先一步很肯定地说:你是来问***吧?然后再抢先说出一些客人的情况(如

你最近是不是总怎么怎么样)惊客人一下,让客人们觉得我跟这位大师第一次见面,还没说几句话呢,大师怎么就把我想干什么,最近有什么难处说的八九不离十了?真是未卜先知啊,真是神人啊——

这就是惊了,只要能惊住(镇住)来算命的客人,想从客人那里掏点钱,还不是手到擒来!

我简单的举几个例子,一个人面色愁苦,来算命,他还没开口说话,你能从他的面色中推断他要来算些什么吗?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这太难了吧?来算命的十个里面九个愁,他愁着一张脸,能看出什么来呢?

当然能看出来,愁和愁,始终还是不一样的,其中带着一些微妙的差别。有的朋友可能觉得我这么说会不会太玄了,同样都是愁,能有什么微妙差别?其实一点都不玄,只是大家没有仔细去看而已。说

个简单点的,狂笑,微笑,阴笑,皮笑肉不笑都是笑,尤其是皮笑肉不笑与微笑,几乎都是微微一笑而已,但是一般人就是能看出这两者的区别。你能说这些笑丝毫没有差别吗?假设一个男人愁中带怒

,看上去虽然很愁苦,却仿佛有怒色,面色偏红,你惹他他随时会揍你一顿一样,这样的人往往是自身事业受到了波折。如果他是自己干的话,那就是生意受损,如果他是给人打工的话,那这种面色的

人就绝不会是公司中最底层的人,最小,也应该是个小头头,手底下还有更底层的员工。这样的人即使受到了波折,应该也有不小的生机。(怎么能知道他是自己干还是给人干?当然是【外盘】)。

面色愁中带泪的人(这个泪并非是说客人哭了,只是一个形容词,是与委屈差不多的意思),往往才是公司的最底层。不同地位不同性格的人,在公司遇上犯小人,事业不顺同事排挤之类的事情,反应

也往往不一样。带怒的,往往是有点地位,虽然一时受到了波折,甚至已经完蛋了,但骨子里还是把自己当成高人一等的状态。带泪的,则往往不会产生怒的情绪,而是会产生更低一级的情绪,如诅咒

他的敌人出门怎么不被车撞死,埋怨他的敌人,暗恨他的敌人等等。

愁中带哀的人,则往往是家人亲友遇上了麻烦,他们的表现往往是气质阴沉,呆滞,不安。如父母得病,亲人好友了麻烦等等。

最后在这里问大家一个问题,朋友们认为,一个人的一张脸上(五官),最能表达出一个人的感情的,是哪一个部位?又或者,是哪一块区域呢?下一章公布答案。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3-12-16 13:47:22 +0800 CST  
第三十章:阮氏三兄弟

阮氏三兄弟给大家的印象很好,一般来说,绝大部分读者都认为他们三个是响当当的好汉,但却由于当时的社会贪官污吏横行,苛捐杂税繁多,而受到了压迫,过得也很穷困,不得不‘上梁山’。

实际上,则并非如此。

阮氏三兄弟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样单纯,是受到官府压迫的平民百姓,平常渔民,后来受到吴用计谋的挑唆,才参加了抢劫事业。

实际上,他们的底子本来就不干净。

书上明确地说道:【这三个人是弟兄三个,。。。亦曾在泊子里做私商勾当。】他们三个不止打渔,还做【私商勾当】。

私商勾当指的是什么呢?往道德上的好处想,阮氏三兄弟可能是在贩盐,走私等等。往坏处想,他们三个应该就是在打劫了,一有老百姓上船,他们就抓住游客的脖子,问他们是想吃馄饨还是板刀面。

可见,在没遇到吴用挑唆之前,他们三个就不是穷苦老百姓这一阶级的,而是类似于海盗,干些杀人越货的事情。

将水浒传中被逼上梁山当强盗的好汉们粗略的划分一下,大概有以下三种情况。

1被奸臣逼迫:如林冲被高俅逼迫,武松被张都监逼迫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上山当强盗是一种值得我们去理解,值得我们去同情的选择。因为在这时,他们不反抗,不上梁山,就会被杀死,所以不得不上梁山。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逼上梁山。

2被好汉逼迫:如宋江逼迫朱仝,卢俊义,秦明等等。朱仝,卢俊义,秦明等人本身是不愿意上梁山当土匪的,他们只想当良民,但宋江不同意,便使出一些手段,逼他们上梁山。

值得注意的是,在把人逼上梁山这一点上,宋江可比高俅坏多了!在林冲事件里,高球也就只害了林冲一个就算了,林冲的老丈人可没受到牵连,活得好好的!(林娘子的自杀与高球脱不了干系,但高球本身是没想弄死林娘子的)再看看宋江,为了逼秦明上山,直接害死一村百姓跟秦明全家,逼卢俊义也是差不多。总之,非要弄得他们满门全灭,家破人亡才算完。因为只有他们满门全灭了,他们才会断了念头,一心一意的在山上为梁山(宋江)服务。

3无人逼迫:这种情况比较特别却也比较常见,这一类好汉并没有任何人压迫或逼迫他们。他们上梁山的原因,仅仅是因为自己太穷了,日子过得不爽,就上山当强盗去了,很可恶!不过想想也是,辛辛苦苦,起早贪黑的赚钱,哪有等别人赚好了钱,直接抢过来花过瘾!所以这一类好汉,在没有任何人逼迫他们的情况下,自觉的上了梁山。

这第三类好汉,其实就跟我们现实生活中某些不肯吃苦赚钱,却妄图通过抢劫盗窃行骗等非法手段,不劳而获,一夜暴富的坏人们,没什么两样。只是在书中跟电视剧中,不明真相的观众们就把他们当成了英雄好汉。

很显然,被大家认为很忠义,很好汉的阮氏三兄弟,实际上就是这一类人。

由于阮氏三兄弟都很穷,所以观众朋友们总是喜欢把他们三兄弟划分到穷苦的人民阶级。这样一划分,他们当强盗也就成了类似于农民起义一般的伟大壮举。

不过仔细想想,他们打渔为生,又干些非法买卖,他们应该不至于过的太穷才对啊?

可他们为什么就这么穷呢?有的朋友可能要说了,是因为当时的官府太黑暗,苛捐杂税太多。

嘿嘿,是这样吗?不是的!他们这样的人,就算是生在贞观之治,康乾盛世,也绝对是穷鬼三只!因为。。。

上回说到吴用要找几个帮手,合伙抢劫,所以约莫晌午时分,到了石碣村。

吴用第一个见到的人,是阮小二。

阮小二什么打扮呢?他的打扮是【头戴一顶破头巾,身穿一领旧衣服】。着重的突出了【破】【旧】两个字,浑身上下穿的都是破旧衣服,阮小二果然混的很惨很惨。后来大家一起吃饭的时候,我们还能知道,阮小二还欠着酒店的饭钱。

那阮小五呢?他混的还不如阮小二!他不但【戴着破头巾】【披着一领旧布衫】而且他还好赌!为了赌博,连鱼都不打了,赌的身上连一分钱都没了!【鱼又不得打,连日去赌钱,输的没了分文】。

后来赌的身无分文了,不但没收敛一下,反而把他老妈头上的首饰拿出去卖了赌钱,一副标准的败家子模样。【却才讨了我头上钗儿,出镇上赌去了。】

你看看,沉迷于赌博,工作也不做了,鱼也不打了,不赚钱,只花钱,没钱了就拿家里人的东西去卖。就这样,他能不穷吗?这样人不穷,谁穷?这样的人值得同情吗?

就连他老妈,也很无奈的说道:【说不得,鱼又不得打,连日去赌钱,输的没了分文】。施耐庵大师这里的【说不得】三个字,用的很传神!把老妈的那种无奈的心情,刻画的非常立体。这三个字的意思,就是:唉~别说了,又去赌博了,工作也不做,钱都输没了!

至于阮小七,学什么不好,也学他哥哥赌博,结果当然也是连内裤都给输没了!【莫说哥哥不赢,连我也输的赤条条。】

这样的人过的穷困,值得同情吗?如果说是因为官府黑暗,贪官横行,导致民不聊生,正常人努力工作也过得很穷,那我们可以大骂官府无能,奸臣当道。但阮氏三兄弟的穷,显然不是因为官府的原因,而是他们自身的原因。

读者朋友们不仅仅要看到他们穷,还要往深里想一下,想想他们为什么穷!这种不工作,只赌钱的人,去社会福利再好的国家,也摆脱不了穷的命运啊!

正是因为如此,阮氏三兄弟一听到吴用说生辰纲的时候,立刻都两眼放光,激动不已。这可不是因为他们有什么侠义之心,而是抢了生辰纲,分了钱之后,他们就可以拿着大把的钱,过上他们向往的那种不用工作,整天赌钱的好日子了!

乍看水浒传的人,总是会问一下,为什么他们抢了生辰纲之后,没分一些钱给穷苦百姓呢?(而水浒传电视剧上,则是分给了穷苦百姓,这才是侠义之举。)

原因就是:像他们这种人,赌博赌的自己都不够钱花了,哪有那份好心救济别人?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3-12-26 15:31:43 +0800 CST  
第三十一章:领导为什么要重用你

在第十四回里面,大伙商量抢劫生辰纲的时候,吴用给生辰纲的难度下了个定义:【便是保证与刘兄十分了得,也担负不下,这段事须七八个好汉方可。】生辰纲很难抢,少说需要七八个高手。

晁盖这边算得上高手的只有他跟刘唐两个,剩下的庄客估计也都是些何清白胜之类的闲汉,所以晁盖想让吴用找上几个高手,说道:【先生既有心腹好汉,可以便去请来,成就这件事。】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晁盖跟吴用表面上是【自幼相交】好的不行的好哥们,好兄弟,但实际上,他们两个根本就没跟对方坦诚相对,都各自留着一手。

晁盖跟吴用天天在一起,但晁盖的【心腹兄弟】宋江,吴用根本就不认识,甚至见都没见过。而吴用也有很多【心腹好汉】,晁盖也不认识。至少三阮,晁盖就只听说过,却没机会见面。【我也曾闻过这阮家三兄弟的名字,只不曾相会】。

奇怪了,吴用跟晁盖不是好兄弟吗?晁盖又很喜欢招纳英雄好汉,三阮也很崇拜晁盖,那吴用为什么不早给他们牵牵线,让他们认识认识呢?

其实我在前文已经说过,吴用晁盖的关系,根本就不是什么好哥们,好兄弟的关系,而是互相利用的需求关系。

正因为是需求关系,所以双方各自有什么心腹兄弟,都不会轻易透漏出来给对方知道,更不会给对方介绍!这些藏着掖着的,对方不知道,不认识的心腹兄弟们,都是自己的本钱,奇货可居,哪能白白介绍给对方认识呢!就算要介绍,也要在最关键的时刻!

比如这次抢生辰纲,就很关键,关键到足以改变吴用这个穷老师的一生。

晁盖说的那句话,其实就是在恳求吴用!因为晁盖手里面实在是拿不出什么像样的高手来了。结果吴用一下子亮出阮氏这三位好汉,晁盖一下就服了,吴用的地位一下就上去了!后来七星排座次的时候,吴用仅次于主人晁盖。

晁盖也算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了,怎么一听三阮的名号,就决定要用他们呢?这次行动可是很危险啊,难道不用考察考察三阮的能力吗?

不用!因为阮氏三兄弟,简直就是天生下来做强盗的料!晁盖还没见着他们人呢,只听吴用的介绍,就决定用他们了!

领导为什么要重用他们呢?

水浒传第十五回第一句话,吴用就很精确的介绍了一下阮氏三兄弟的三个特点。【有三个人,义胆包身,武艺出众,敢赴汤蹈火,同生同死】

1义胆包身:

智取生辰纲,实际上只是一次抢劫而已,抢了钱也不分给老百姓,自然就谈不上什么义举。读者朋友们看到义胆包身四个字,往往会错误的的将其理解成阮氏三兄弟很讲义气,很正义。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强盗们的义,跟咱们老百姓的义,可不是一个意思啊。

这里说的【义】,其实是这群江湖人混江湖的潜规则。你做了坏事,犯了法,我不但不揭发你,反而还包庇你,这就是【义】。

【吴用又说道:你们三个敢上梁山泊捉这伙贼么?】三阮说道【便捉的他们,那里去请赏?也吃得江湖上的好汉笑话。】

三阮不是捉不住这伙贼,而是不想去捉。因为大家都是混江湖的,同行!捉了之后江湖上的同道中人会笑话他们。其实再往深里想一下,江湖中人不仅仅会笑话他们,还会给他们这种抓贼交给官府的人扣上叛徒的帽子,令他们受到其余的江湖人的排挤甚至追杀,到时候他们就别想再在江湖里混啦,这才是主因。一旦有了坑害同行的举动,这一行里还能有你的容身之地?谁还敢用你!

在一个犯罪团伙里,如果其中一个罪犯真的开窍了,想做好人了,把整个团伙,或者把他知道的团伙都给举报了,并且拿了政府的奖金,那他的下场会是什么?可不仅仅是被笑话啊,同行弄死他都是轻的。

遇上强盗了,我就算能抓住也不去抓,放任他们害人。原因是我也是强盗,我也是江湖人,大家都是同行,这就是【义】。

所以我说强盗们的义,跟平常人的义,跟孟圣人的舍生取义的义,都是不同的。他们的【义】,在对人对己上面,明显是双重标准。

生辰纲是梁中书搜刮民脂民膏的结果,咱们劫了他,就是义举!因为梁中书是官,不是咱们江湖中人。

王伦的梁山专门打劫老百姓(王伦还不敢主动打做官的),王伦通过打劫得到的财富也是民脂民膏,咱们劫了他,就不是义!是不义!是耻辱!是反骨仔!江湖上的好汉会笑话咱们,会排进咱们甚至弄死咱们,因为王伦也是咱们江湖中人。

吴用骗他们说:黑涩会大哥晁盖有套富贵,咱们不如去抢了晁盖?三阮宁愿继续受穷也不去抢晁盖,因为【须吃江湖上好汉们的笑话】。

吴用一听三阮不去抢晁盖,也是大喜,说道:你们【原来真个惜客好义】。

这就是强盗们的【义】。

2武艺出众:

这个没什么说的,参与抢劫生辰纲计划,当然要能打,越能打越好!

3敢赴汤蹈火,同生同死:

这九个字说得好听,其实三个字就可以概括:不怕死!

平常劫个道,杀个人什么的,在他们眼中可能还不算什么大事。而想做生辰纲这样的‘大买卖’,当然要不怕死了。按照原文吴用说的,这可不是杀杀人放放火之类的小事,而是【非同小可的勾当】。天字第一号大罪,失败了或者被抓住,估计想死的痛快点都很难。

阮氏三雄也明白,不怕死,舍得卖命,晁盖吴用才会用他们。更何况,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一旦错过了,鬼知道还要等几辈子才能有人再给个机会,能带领他们三个去做这种一辈子不愁的大买卖?

所以阮小二立刻当着吴用的面发誓【我三个若舍不得命帮他时,残酒为誓,教我们都身遭横事,恶病临身,死于非命】。

你看看,好毒的毒誓!这一发誓,就等于是把命卖给吴用了,不管你让我去干什么,我都去!

所以阮小五阮小七两个也都拍着脖子大叫【这腔热血,只卖给识货的】!

就象现在领导与下属的关系一样,想获得领导重用,至少要:

1:在行业内名声好,熟悉并愿意遵守这一行业的潜规则。(即使潜规则并不是那么的合理,在外行人看来,甚至可能这些潜规则跟他们的价值观刚好相反)

2:有一定自身业务能力。

3:关键时刻可以为领导豁得出去。

你如果连这三点都做不到,那么,领导为什么要重用你?

这话听上去可能令人很不爽,不过当你自身升为领导的时候,你难道会重用一个不愿意遵守行内规则,处处当刺头,没业务能力还不敢替你背黑锅的下属吗?

慢慢熬吧,加入了游戏,就要遵守规则与潜规则。有的规则,就算不想接受也一定要接受。除非你甘愿退出游戏。

其中忍受这些潜规则的感觉,正是宋江的题词:【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3-12-27 09:48:11 +0800 CST  
大家新年好!我回来了!

年前因为一些杂事,没继续更新,很惭愧。今天回来一看,这么长时间没更新还有朋友支持着,更惭愧。

年后约初五左右,小生会恢复更新。更新的速度可能还是会很慢,但我会至少两天一更,时间宽裕时,也会争取多多更新,再次谢谢天涯各位朋友的支持,在下给大家拜年了!祝大家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合家欢乐,万事如意,美梦成真,马上有钱,马上有对象!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4-01-30 16:43:58 +0800 CST  
《少不读水浒》——曹铜爵揭秘水浒传


今日恢复更新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4-02-04 13:44:42 +0800 CST  
@lingjianti 1818楼 2014-01-26 23:07:57
间隔好几个月 我一直很担心楼主太监了 没想到出宫了
-----------------------------
大内不好混啊,本总管又出来了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4-02-04 13:45:53 +0800 CST  
@桂圆圆420 1847楼 2014-01-27 22:01:19
楼主,说好的更新呢?
-----------------------------
更新来了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4-02-04 13:46:34 +0800 CST  
@chinabazooka 1835楼 2014-01-27 15:00:58
平时上网看帖极少回帖,一个指头能数的过来。但是今天被楼主的帖子深深的折服了。感觉自己以前真是白看了。楼主逻辑思维很强,心思缜密。真是高手。太佩服了,加油,会一直关注的
-----------------------------
愧不敢当,多谢支持!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4-02-04 13:47:38 +0800 CST  
回复第827楼, @曹铜爵
第二十九章:吴用出场(下)
晁盖一出场,就将刘唐与雷横的这场闹剧给劝开了,雷横前脚刚走,吴用就立刻对晁盖说了两段话。
这两段话看似平平常常,但实际却是大有深意。
第一句:你这个外甥好厉害啊,再打下去,雷横就肯定要死了,所以我快出来拦住了。【雷横必然有失性命,因此小人慌忙出来】
这里吴用特别强调了一点,要不是我出来拦住这场架,你外甥就把雷横给打死了!其潜台词里,其实是有向晁盖邀功的成分的——你看,多亏了我出来劝架吧!
而这句话中的关键点,实际上是和事实相反的。
因为原文中明确说了,事实并不是吴用所说的,刘唐快把雷横给打死了,相反的,是雷横跟他周围的小兵快把刘唐给弄死了!一群士兵见雷横打不过刘唐,都要一起上去混战了!刘唐雷横的本事本来就差不多,这二十个手持长枪的士兵一上,刘唐必败无疑!
既然事实是刘唐快被打死了,那吴用为...
--------------------------
@xiongchum 948楼 2013-05-09 15:33:26
铜链,指的是铜锏,以链子作为兵器需要相当高的技巧而且极不实用。吴用的武艺非常一般般,很难想象吴用会耍铜链子,并且铜链的防御功能几乎为零,而杀伤力极弱,在兵器对抗中很难占上风。
刘唐和雷横挥舞着朴刀,吴用用铜链去分解,一个不小心铜链被弹回来了,吴用就惨了。
所以书中指的是铜锏,铜锏有很好的防御功能,并且有一定杀伤力而且只要不击打到头颅等要害,不至于杀伤人命,这也比较符合吴用的角色定位......
-----------------------------
@周大官人 1845楼 2014-01-27 20:51:30
忍不住露个头。我同意 @xiongchum的看法 ,铜链不是铜的锁链,因为这种高难度软兵器不是武力值较低的吴勇能耍的,就像双节棍或三节棍一样,耍得不好砸伤自己的可能性比打倒敌人要大得多。
但铜链(“铜炼”)未必是铜锏。不管铜的还是铁的,锏、鞭之类在古代冷兵器里属于重兵器,像呼延灼用的双鞭,一根起码十几斤(应该是古代的一斤合16两),用这类兵器的一般是尉迟恭、秦叔宝及呼延灼之类的猛将型选手......
-----------------------------
这位朋友看来对这些事情很有研究。

我从来就没有认为铜链是铜链子,只是那么说搞笑一下而已,我还是比较偏向铜链是铜炼,铜锏的。

至于朋友说的铜尺,也很有道理!学习了!

不过原著写吴用是【两条铜链挂腰间】,按照这个形象来看的话,应该是我所说的铜锏了,因为双锏很常见。两条铜尺的话,就有点少见了。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4-02-04 13:51:30 +0800 CST  
@children001 1829楼 2014-01-27 12:39:15
你书还没有读透, 最好找金批本好好读一遍.
开篇是洪太尉放走了群魔,说的是事情的根源在朝廷.
第一个正式的人物是王进,然后王进教了史进武功之后,就消失了.说的是王道消失了,史进的意思是,可以当作 历史 来读.意思是说,事情人物皆有原形.都不是凭空杜撰.
从史进引入鲁智深,最后鲁智深成了正果.说明行侠仗义也可以成正果.暗合36旁门皆可成正果之说.
少不读水浒,是怕小年轻的只能理......
-----------------------------
好,多谢批评,不过我还是要说两件事。

1:金批本对于初看水浒的人来说,是应该看看。但如果真的想看水浒传作者的原意的话,尽量就不要看金批本了。金圣叹才学过人,对三教文化均有研究,这是真的。但金圣叹批水浒传,遇上逻辑不通的地方就喜欢更改水浒传原文,来符合自己的猜想,这也是真的。所以朋友可以去网络上谈水浒传谈得比较多的地方问一下,如水浒传贴吧之类(我倒不太常去贴吧),基本上都认同金圣叹改了原版水浒传,然后方便自己批改。这样一来,金批本其实是金圣叹的水浒,而不是水浒传原作者(可能是施耐庵)的水浒了。尽量少看一点吧。

还有就是,金圣叹批水浒跟脂砚斋批红楼是完全不一个性质的。脂砚斋是曹雪芹的好友(或是亲人),他对曹雪芹很了解,虽然不能说他完全了解曹雪芹,但至少他与曹雪芹生活在同一时代,又关系不错,是完全可以结合曹雪芹现实中的情况,猜测到曹雪芹内心的想法的。看脂砚斋,有助于了解红楼梦,这是真的。

但金圣叹跟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完全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一个明末清初,一个元末明初,几乎隔了一个时代,金圣叹对施耐庵的了解又能有多少呢?

2:朋友说的王进等于王道,还有史进的意思等等,不是我不懂,而是我根本懒得写。因为这些东西我估计只要看过水浒传的,都懂,属于常识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连小学语文课本上都是有这个解释。我写的文章如果一开篇就写什么乱自上作乱自下作,王进等于王道,史进等于什么历史在前进之类的,恐怕也是属于浪费篇章,完全没必要写这种常识。

就像我现在看一些红楼梦的解读,我只要看见一开篇,作者在得意洋洋地写什么甄士隐=真事隐去,贾雨村=假语村言之类,我就立刻不看了。为什么?因为这是常识。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4-02-04 14:07:44 +0800 CST  
@螃蟹帅呆了 975楼 2013-05-09 18:28:28
水浒说了一句话 守法朝朝忧闷 强梁夜夜欢歌
呵呵......
-----------------------------
@霜舟小乔 1873楼 2014-01-29 12:42:44
这话说对了,他们太向往夜夜欢歌的生活了,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目的一样。
-----------------------------
对啊。为什么李逵等人不想招安?因为他们喜欢这种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快活生活啊。

为什么宋江想要招安,不想在梁山大口吃肉下去?因为宋江就算不上梁山,就算去坐牢,他过的也还是大口吃肉的生活啊。所以他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4-02-04 14:21:56 +0800 CST  
第三十二章:宋江吴用为什么喜欢结交英雄豪杰?

晁盖要抢劫生辰纲,少说需要七八个高手,这个时候,吴用就亮出了自己的【心腹好汉】:三阮。

吴用是怎么评价三阮的呢?吴用对晁盖下了一个保证,说:【若得此三人,大事必成】。如果得到三阮的帮助,生辰纲是百分百可以抢劫成功的,可见三阮真的很有本事。

晁盖大喜,马上就要【着人请他们来商议】。

吴用很阴险,你晁盖一叫他们,就把他们叫过来了,哪能突出我吴用的重要性?所以吴用故意将三阮说的非常的大牌,非常的难请:【着人去请,他们如何肯来?小生必须亲自去那里,凭三寸不烂之舌,说他入伙】。你晁盖去请,他们是不给面子,不来滴!必须要我吴用【亲自】去请,还要动脑子,施展三寸不烂之舌,他们才会被我骗进来!

阮氏三兄弟真的这么难请这么大牌吗?当然不是!他们想当强盗都快想疯了!只要晁盖随便派个人来一请,他们绝对马上入伙!根本不用什么吴用亲自去请啊,三寸不烂之舌啊等等。吴用纯粹是在忽悠晁盖。

结果晁盖一下就被忽悠住了。(当然,就算不被忽悠住,他也必须要认同吴用,这就是需求。)

晁盖大喜道:【先生高见】。

第二天,吴用三更天起了床,临走之前,还问晁盖【讨了些银两,藏在身边】。出差嘛,当然是报公帐了。不论什么时候,吴用都是这么的细致。

在吴用的朋友圈子里面,三阮,是比较特殊的三个人。

先来看看,吴用的朋友圈,都有些什么样的人?

1:晁盖,有钱,有社会地位,关系广,路子多。

2:戴宗:有文化,有社会地位,是一位院长。

3:萧让:有文化,很有文化。

你看看,吴用的朋友圈子里面,都是些有文化的,有社会地位的,生活质量较高的人。阮氏三兄弟,却是三个没钱,没文化,也没社会地位的人。这样的人,在吴用的朋友圈子里面,就显得有点特殊了。

那么话说回来,吴用这个文化人,为什么喜欢跟又穷又粗鲁的阮氏三兄弟相处呢?

原因就明明白白的写在水浒传的原文之中。

吴用说三阮【虽是个不通文墨的人,为见他与人结交真有义气,是个好男子。因此(吴用)和他来往】。

这就说明了三阮两点:

1:【不通文墨】——智力水平较低。当然,仅仅是相对于宋江吴用等知识分子而言。

2:【与人结交真有义气】——对人没有什么防范之心,只讲义气。也就是有什么说什么,心机较少。

智力较低,又没什么心机,这样的人一般很好骗,很好控制,所以吴用才愿意跟三阮结交。

吴用很喜欢控制别人,跟宋江一样,伤天害理的坏事都是这些个好汉们去做,吴用只需要在背后控制他们,发号施令就行了。所以金圣叹说吴用【盖深得控御豪杰之术者也】,说吴用很会控制这些‘豪杰’。

金圣叹跟施耐庵是不一样的,对于这一群江湖人士,施耐庵称呼他们为【好汉】,金圣叹则称呼他们是【豪杰】。

什么叫【豪杰】?如果你把豪杰理解成英雄,那就绝对是你理解错了。豪杰,最主要是体现在【豪】这个字上。豪放,不拘小节,大大咧咧,没有心机。这样的人,是豪杰。

豪杰的杰,就是杰出,有本事的意思。【豪杰】,其实就是有本事,但却没心机的,很豪迈很奔放很单纯的人。同时这样的人,也容易被吴用这样有心机的人控制,被吴用这样的人利用。

吴用家离着三阮家最多一晚上的路程,可就这么点路,吴用也两年多没跟三阮联系了【今已好两年不曾相见】,要不生辰纲用得着三阮,恐怕这辈子吴用都不会主动去找三阮滴。这说明吴用根本就没把三阮当成朋友,三阮在吴用的眼中,工具而已。

但吴用很会控制这些豪杰,愣是把三阮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阮小七道:【他们若似老兄(指吴用)这般慷慨,爱我们兄弟便好】。你看,吴用都两年没屑联系三阮了,但在阮小七的眼里,吴用仍然很爱他们。

同时,请注意:阮小七说吴用【慷慨】。

嘿嘿,吴用哪里慷慨?当然是钱这方面慷慨啦!别的不说,就说吴用见三阮的这顿饭,谁请的客?是吴用!吴用不但请他们吃肉吃酒,还顺便把阮小二欠饭店的帐给还了,你说,吴用慷不慷慨?

用钱拉拢人心,可不是只有宋江会啊,吴用也会!这三阮,其实就是吴用用钱给拉拢过来滴!跟宋江拉拢李逵啊,武松啊,没什么分别。宋江吴用这两个人控制这些好汉的手段,其实是差不多滴。所以以后可千万别以为只有宋江会拉拢人了。吴用不过没有宋江那么有钱而已,假设吴用也很有钱,说不定吴用早就混成及时雨吴用咯。

阮小五也说道:【那王伦若似教授这般情分时,我弟兄三个,便替他死也甘心!】在阮小五眼里,他们跟吴用很有情分,替吴用死,也甘心了!

你看看,吴用把这些豪杰的脑子,都给洗成什么样了!

紧接着,吴用忽悠三阮参与抢劫,在没人问他的情况下,主动开口说道:【不是我坏心术来诱你们】。

这句话纯属此地无银,劫生辰纲不是义举吗?还用得着特别声明一下:不是我坏心眼啊......这句话一说出来,我们基本上就可以确认了——这就是吴用在用坏心术诱他们,吴用说三阮,根本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好汉聚义,其实就是骗人入伙。就连施耐庵也在书中承认了吴用是在引诱他们,写到:【指挥说地谈天口,来诱翻江倒海人】。

在施耐庵的眼里,智力型的说地谈天口(宋江吴用之流),骗力量型的翻江倒海人(三阮李逵之类),基本上就跟玩似得。

梁山上那么多高手猛将,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哪个不比李逵牛?宋江偏偏最爱李逵。没别的原因,李逵好控制而已。

李逵一开始被戴宗控制,只有戴宗能治得住他。后来又被宋江控制,成了宋江的绝对心腹。宋江为什么就这么爱李逵呢?在第五十三回中,戴宗把原因给说了出来。

戴宗说李逵:【虽是愚蠢】,但却【鲠直】【虽死,其忠不改】【因此,宋公明甚是爱他】。

看到没有,为什么宋江甚是爱李逵?原因是李逵笨!鲠直!这样的人,就好控制了。一旦把他给控制住,他就算死了,也不变心!

戴宗与宋江都给李逵下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定义:忠直(或是鲠直),听上去好像是在表扬他,其实不是滴!这种性格,说好听点,叫忠直鲠直。说难听点,就是说李逵脑子不会转弯,很直。

你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完全不考虑别的,这样的人,宋江能不爱吗?

唐僧为什么喜欢八戒,不喜欢悟空?也是这样。悟空本事高,但却是个刺头,有着自己的思想和想法,领导觉得1+1=3,他偏觉得1+1=2,还非要说出来,指出领导的错误,让领导下不来台,你说恨不恨人?太不好控制了。

八戒则不同,本事差点,但却听话,一切听领导的,很好控制,领导也爱他爱的要死。

孙悟空整天嘲笑八戒是个呆子,可他也不想想,取经路上孙悟空明明出力最多,也没做错什么事,却被领导莫名其妙的故意刁难了多少次?八戒明明做错了事,浑身毛病,却又被领导故意原谅了多少次?这情商,究竟谁才是呆子!

在领导眼里,你的业务能力有多高,仅仅是排在第二位的。不跟领导唱反调,听话,好控制,才是排在第一位的。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4-02-04 14:31:59 +0800 CST  
@24K纯帅i 1735楼 2013-10-07 22:13:24
观点很新颖,很有意思的解读。楼主加油一定要写完阿。

-----------------------------
多谢支持!已经恢复更新了!
楼主 曹铜爵  发布于 2014-02-06 21:13:38 +0800 CST  

楼主:曹铜爵

字数:607531

发表时间:2013-04-18 22:4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31 11:41:55 +0800 CST

评论数:843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