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迷雾,漫谈三国人物

@qhayjf 4392楼 2015-02-15 22:09
诸葛亮做到了这些,南中地区怎么还会有反叛呢?诸葛亮的这次南中之行是非常完美的,当然对于他来说,这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这还只是诸葛亮远大理想的一小步。接下来诸葛亮还是加强修炼内功,加强国家的管理,开始大力发展经济建设。
这里我们回头再看看蜀汉的经济状况,蜀汉初期,诸葛亮面临的经济形势是十分严峻的。当时,蜀汉在魏、蜀、吴三国中国土最小,人口最少,其经济实力也最弱。
特别是在刘备、诸葛亮集团刚刚夺取益州伊始,由于刘备与益州的统治者刘璋进行了将近三年的攻夺战争,致使益州百姓“饥膏草野”,……
-----------------------------
@历史的小姑娘 2015-02-15 22:36:18
市场经济下土地的价值应该是有相应的货币支持,我们又处在一个大规模城市化的历程,没有充足的货币,这一切如何说起
-----------------------------
钱当然是要印的,但是要和经济增长量相对应才行,否则就是货币超发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3-01 16:20:45 +0800 CST  
诸葛亮将历史的经验与现实的实践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法制思想。这种思想不同于汉代的“外儒内法”,也不同于不教而诛、以律令为准的酷法,更不同于不限制帝王作为、只责于臣民的“独制天下而无所制”的“王法”。其特色是:用法无私,执法必严,“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强调执法者是“人之所瞻”(《诸葛亮集?便宜十六策?教令第十三》,下同),务须做到“非法不言,非道不行”,“正己以教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倡导“循名责实,虚伪不齿”,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量刑要看认罪态度,“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既强调“明法”“法治”又讲求“德治”“仁政”,主张“德主刑辅”“科”与“教”相辅而行。
这也成为了许多中国执政者想要达到的目标,但实际蜀汉真正静下心来发展的时间并不多,诸葛亮的这套治国方法并没有得到长期的检验,所以我们很难说诸葛亮这些东西就很完美,但确实在这段时间来看是卓有成效的,因为诸葛亮竟然可以出动大军向最强大的魏国进攻了,这得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为后盾。
《三国志诸葛亮传》讲完南征,接着就是“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文中意思也比较明确,诸葛亮平定南方以后,已经开始积极准备北伐,发展经济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为他的北伐在做准备。诸葛亮临走前,给刘禅上表,表达了自己的心迹,这就是千古名篇《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於内,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於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德),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暢军事,试用於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陈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於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原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耕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阳,苟全性命於乱世,不求闻达於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於败军之际,奉命於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讬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於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原陛下讬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3-02 10:33:31 +0800 CST  
@木燮 2015-03-01 22:00:18
楼主,诸葛亮军事能排三国第二吗?希望会详解一下他的军事才能
-----------------------------
很难排名,后面会细说这个问题。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3-02 12:54:15 +0800 CST  
@qhayjf 4418楼 2015-03-01 16:20
@qhayjf 4392楼 2015-02-15 22:09
诸葛亮做到了这些,南中地区怎么还会有反叛呢?诸葛亮的这次南中之行是非常完美的,当然对于他来说,这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这还只是诸葛亮远大理想的一小步。接下来诸葛亮还是加强修炼内功,加强国家的管理,开始大力发展经济建设。
这里我们回头再看看蜀汉的经济状况,蜀汉初期,诸葛亮面临的经济形势是十分严峻的。当时,蜀汉在魏、蜀、吴三国中国土最小,人口最少,其经济实力也最弱。
特别是在刘备、诸葛亮集团刚刚夺取益州伊始,由于刘……
-----------------------------
@历史的小姑娘 2015-03-02 11:26:36
对于很多专家和消费者对房价过高的诟病,如果房价太低,城市会更堵
-----------------------------
这个并不是本意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3-02 22:20:25 +0800 CST  
@李劲555 2015-03-02 22:56:51
楼主分析一下诸葛亮为什么不接受魏延的建议出斜谷而取祁山
-----------------------------
这个肯定要说的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3-03 11:36:40 +0800 CST  
这篇文章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记得这是以前我中学时必须背诵的一篇课文,现在还在不在课本上就不得而知了。这篇上表首先是是寓情于议,在谈论形势、任务、治国方针和历史经验之中,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抒情线索,那就是就是希望后主刘禅能够继承先帝遗志,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因此一开始就提到“先帝创业”,接着依次说先帝对贤臣的“殊遇”、“简拔”贤臣的标准和论史时的“叹息痛恨”,既表达了对先帝的崇拜、爱戴之情,又有激发刘禅效法先人的作用。寓情于事,在叙述作者本人身世、追随先帝创业经过和“受命已来”的工作的同时,抒发了对先帝的感激之情,表达了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最后诸葛亮用“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这句话辞情恳切,更足以催人泪下,是诸葛亮感恩图报心情的集中表现。这篇文章也成为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代表作,成为后世的典范。”陆游在《书愤》中写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的《正气歌》亦云:“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在我们的印象中,诸葛亮为了重兴汉室,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以弱小的蜀国一州之力,向强大的曹魏帝国发动了一次次的攻击,虽然每次都是以失败而告终,但诸葛亮毫不气馁,坚持一次次地重复着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人物,最后累死在北伐的过程中。这有点类似于西方希腊神话中的西西佛斯,他每天必须把巨石滚上山顶方可停止天谴,可是每回巨石推到山顶时,便又滚落至山脚下,于是西西佛斯只好日复一日、永无止境地推著巨石。诸葛亮无疑也带有着悲剧英雄的特质。因此也更为人们所敬重,向来人们对于悲剧英雄会有更强烈的崇敬情节。
前文一再表达一种观点,人做任何一件事都是有动机的,而构成这种动机的因素通常不是单一的,特别是重大的重要的决策那更是包含了极其复杂的各种因素,又能放在台面上说的,也有许多是在台面下的。放在台面上的,也不一定都是场面话,但那些绝不是全部。
当然现实生活中,有时候可能自己都会搞不清楚到底是哪一个因素是构成自己做某件事的主要动机,所以往往在政治宣传中,就把那些非常光鲜的理由拿出来大肆宣传;而对于人的心理来说,人也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偶像戴上光环,就像屌丝看他的女神,怎么看都是完美的。诸葛亮作为历代士人的偶像,当然也是完美的,但那个偶像诸葛亮和真实的诸葛亮肯定是不一样的。就像宣传中的雷锋,他也许确实存在乐于助人的人,但是那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雷锋是不可能出现的,这只是由于某种宣传目的而刻意包装的。封建帝王谁不想要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自己尽忠的臣子,所以诸葛亮被一代代神话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对于汉室,可能士大夫们可能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情节,但只要稍微明智一点的人都清楚,汉室已经倒塌,已经扶不起来了,刘备的蜀汉也与原来的东汉关系不大了,唯一的联系就是刘备姓刘而已,这已经非常牵强了。诸葛亮以前就表达过他的从政治观点:“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言下之意就是不要拘泥于为谁服务,关键看什么地方适合自己发展。更何况如果北伐成功,且不说诸葛亮自己会不会当皇帝,但至少他不可能把刘禅废掉,把山阳公找出来皇帝。说白了这应该是属于诸葛亮自己的建功立业的理想。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3-03 11:42:46 +0800 CST  
@beaconxuli 2015-03-05 10:03:44
楼主写得很好,但你不能因为你的主观意志把“遨游何必故乡”说成是诸葛亮觉得为谁服务都可以。当时士大夫还是有很强烈的以一己之力挽救汉室江山的思想的。就连曹操身边的第一忠臣荀彧都是这么想的。
-----------------------------
如果是20岁有这种情节的话属于正常,如果到50岁还是这样,我也只能呵呵了。这就类似于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一样,心理不成熟的人是不可能在极其复杂政治斗争中获胜的。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3-05 14:27:06 +0800 CST  
对于刘备,诸葛亮应该也是非常感激的,虽然刘备没有把军权交给自己,也没有对自己言听计从,但确实已经算得上非常重用了,当然这一切是相互的,诸葛亮也在他的岗位上非常出色地完成了自己本职工作,对刘备的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要以现在的观点来看,打工仔诸葛亮并不欠他的老板刘备多少东西。当然北伐曹魏肯定也是刘备的理想,这应该是君臣的共同理想,刘备生前,对于这个理想,可能是想都不敢想的。他的当务之急就是夺回荆州,为自己的二弟报仇,诸葛亮真要为刘备达成遗愿,首要做的应该是这件事才对,当然,这并不符合诸葛亮的战略规划。
作为乱世中的权臣,不断的攻伐是他的宿命,没人可以例外。如果刘禅还小,那诸葛亮或许还能多等几年,但刘禅已经成年。诸葛亮如果天天在朝中和和刘禅大眼瞪小眼的话,肯定会起矛盾的,必须在朝廷外不断地攻伐才能把军权牢牢地控制在手中。既然要打,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曹魏。曹魏虽然是最强,但内部也有许多不稳定因素,也并非无懈可击。蜀、吴两弱相争的话,实际更危险,只有两国联合起来公同抗击强者才是生存之道。更何况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已经成为东吴的重臣,诸葛亮没有特别的理由,不会去跟自己的大哥反目的。
关于诸葛亮的北伐,也有非常多的看法有人替诸葛亮解释说,诸葛亮北伐,并非真的要吞灭曹魏,而是一种以攻为守、拒敌于国门之外的高明战略。所以,诸葛亮每次出师,都是稳扎稳打,不同意魏延“奇兵偷袭”的冒险战术。
还有人说,诸葛亮打的是“政治战”。因为自刘备死后,蜀汉“数岁寂然无声”,而诸葛亮大军一出,魏国“朝野恐惧”。诸葛亮北伐,实是想提醒天下:曹丕虽然篡汉,但刘备、刘禅已经延续“大统”,汉祀未绝。
但这两种说法好像都难以自圆其说。诸葛亮每次北伐,都大耗蜀汉的国力。如此长期地“御敌于国门之外”,这对于弱小的蜀汉来说,无疑是不堪重负的。其实,若只想偏安一隅,蜀汉最好的策略应是据险防守。再说,诸葛亮执政的十余年间,无论是曹丕还是曹睿,都没有大举攻灭蜀汉的打算,这从《魏略》所记“卒闻亮出,朝野恐惧”之语即可看出。即使是诸葛亮主动出击之时,曹魏政权也只是以守为主。既然人家并未来犯,诸葛亮又何必兴师动众地去“御敌于国门之外”?如果说诸葛亮出师北伐,打的是“政治战”,只是为了让人记得还有个“正统”汉室的存在,那么,其成本也太大了!再说,以弱凌强,这不是引火烧身吗?所以我认为诸葛亮的北伐计划主要还是基于自己的原因,一是自己的理想,二是自己的处境。接下来我们从第一次北伐开始细细再谈。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3-05 14:32:13 +0800 CST  
回复第4432楼, @qhayjf
@beaconxuli 2015-03-05 10:03:44
楼主写得很好,但你不能因为你的主观意志把“遨游何必故乡”说成是诸葛亮觉得为谁服务都可以。当时士大夫还是有很强烈的以一己之力挽救汉室江山的思想的。就连曹操身边的第一忠臣荀彧都是这么想的。
-----------------------------
如果是20岁有这种情节的话属于正常,如果到50岁还是这样,我也只能呵呵了。这就类似于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一样,心理不成熟的人是不可能在极其复杂政治斗争中获胜的。
--------------------------
@beaconxuli 2015-03-06 00:44:34
楼主我说句实话你别动气。你之所以成为不了伟人不是智力问题也不是能力问题。其实就是信仰和格局问题。因为你不相信有人五十岁还能牢牢固守这样的“天真”信仰。而伟大的人都是内心单纯的。
-----------------------------
呵呵,如果来政治斗争都不懂,连保护自己都不会,怎么可能成为伟人,虽然我们都不是伟人,无法清楚他们的内心世界,但是基本的逻辑还是有的。伟人可以有远大的理想、有坚定的信念,但绝不可能单纯。毛泽东单纯吗?有谁能算计得了他?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3-06 09:24:09 +0800 CST  
回复第4437楼, @qhayjf
回复第4432楼, @qhayjf
@beaconxuli 2015-03-05 10:03:44
楼主写得很好,但你不能因为你的主观意志把“遨游何必故乡”说成是诸葛亮觉得为谁服务都可以。当时士大夫还是有很强烈的以一己之力挽救汉室江山的思想的。就连曹操身边的第一忠臣荀彧都是这么想的。
-----------------------------
如果是20岁有这种情节的话属于正常,如果到50岁还是这样,我也只能呵呵了。这就类似于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一样,心理不成熟的人是不可能在极其复杂政治斗争中获胜的。
--------------------------
@beaconxuli 2015-03-06 00:44:34
楼主我说句实话你别动气。你之所以成为不了伟人不是智力问题也不是能力问题。其实就是信仰和格局问题。因为你不相信有人五十岁还能牢牢固...
--------------------------
@beaconxuli 2015-03-06 10:03:55
明白你的意思。单纯和算计是不矛盾的。不知道楼主能否理解?我就是这样的人,我内心非常纯净,但我又精于算计。我今年37岁了,依然执着于在别人看来傻逼并且不现实的理想。但我花了十多年时间一次次跌倒依然坚持,所以才慢慢能攀爬到自己内心的山峰上去。所以我可以深刻地理解类似诸葛亮这样的人的内心。
-----------------------------
我不知道你的理想是什么,有多么高大上。以前我们的理想是解放全人类,现在看看,真没看出谁是需要我们去解放的,搞来搞去,搞得最差的就是我们自己。本来人有追求是不错的,希望自我实现也是好的,但是人的企图心太强,太自己为是的话对于其他人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一将功成万骨枯,真的说不清是好事还是坏事,就像诸葛亮的北伐,对于蜀国的还是魏国的老百姓真算不上是一件好事。
也许比尔盖茨从来就没有说要改变世界,他只是想开个公司,好好赚钱,但客观上他确实改变了世界,加速了全人类发展的进程。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3-07 14:40:27 +0800 CST  
我先将相关的史料列出来,史书记载如下:
1、《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眉,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邰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邰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张邰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
2、《三国志?马良传》记载,“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为郃所破,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退军还汉中。”
3、《三国志?明帝纪》记载,“蜀大将诸葛亮寇边,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吏民叛应亮。遣大将军曹真都督关右,并进兵。右将军张郃击亮於街亭,大破之。”
4、《资治通鉴》记载,“亮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镇东将军赵云,杨武将军邓芝为疑军,据箕谷。帝遗曹真都督关右诸军亮身率大军攻祁山,戎陈整齐,号令明肃。始,魏以汉昭烈既死,数岁寂然无闻,是以略无备豫;而卒闻亮出,朝野恐惧。于是天水、南安、安定皆叛应亮,关中响震,朝臣未知计所出。帝曰:“亮阻山为固,今者自来,正合兵书致人之术,破亮必也。”乃勒兵马步骑五万,遣右将军张郃督之,西拒亮。丁未,帝行如长安。主 深加初,越巂太守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深加器异。汉昭烈临终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及出军祁山,亮不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为先锋,而以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措烦扰,舍水上山,不下据城。张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乃拔西县千馀家还汉中。"
记载中大概有以下的内容: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病死,22岁的曹睿继位,新君换代,魏国朝中必然不稳。诸葛亮认为时机北伐时机成熟了,便将大军进驻汉中,训练士兵,准备北伐的物资。建兴六年,春(228),诸葛亮率领十万蜀军出秦岭。开始了第一次北伐。
曹魏集团朝野恐惧,魏明帝曹睿急率大军救援,亲自到长安督战,同时派张郃率军五万前往抵抗诸葛亮,诸葛亮也遣以马谡为主将以王平为副将率大军前去街亭设防,阻挡张郃大军进攻。同时又命令高翔领一支军队屯驻在列柳城,以防郭淮夹击马谡。可是马谡到街亭之后不遵从诸葛亮的部署在当道扎营,反而在山上下寨。张郃到后先将蜀军包围在山上,切断其水源,后蜀军因为缺水而陷入内乱,马谡弃军逃亡,张郃乘势进攻,蜀军大败,街亭失守,高翔军又被郭淮攻破,诸葛亮进无所据,便拔西县千余家,退兵回汉中。这次北伐以蜀军大败而告终。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3-09 09:15:34 +0800 CST  
@李劲555 2015-03-10 07:15:39
街亭之战是司马懿指挥还是张郃指挥?
-----------------------------
跟司马懿没有一点关系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3-10 16:05:54 +0800 CST  
首先说一下诸葛亮出兵的时机,诸葛亮出兵距离魏国换代已经两年,可以说是严重滞后了,那他是出于什么考虑的呢?以往看《三国演义》,我们习惯性地将蜀、魏看作是主角,而把东吴看做配角。但我认为在那个年代蜀国才是真正的配角,魏国一直关注的敌人是东吴,而之所以一直没有能出兵灭掉蜀国,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大山的阻隔。
魏国的防守重心一直是放在东边的,魏、吴之间也常常发生军事摩擦,甚至不时还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其规模其实都不亚于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只是常常被我们忽略掉了,然我们错觉认为三国后期的大战都是发生在蜀、魏之间。
当曹睿新君一即位,东吴那边当然不会错过机会,他们马上就行动了。孙权先是带兵攻打江夏,后来又派诸葛瑾、张霸攻打襄阳,结果在江夏文聘那里没有讨得任何便宜,打襄阳的吴军则遇到了司马懿的猛烈打击,诸葛瑾被打得大败,张霸被阵斩,只好灰溜溜地退兵了。
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改朝换代之时是人心思动的时候,有外患,也有内忧,前面说的是外患,接下来就是内忧,先是凉州的麹英反判;然后是新城太守孟达反叛,一时间,搞得魏庭也是焦头烂额。提到孟达,大家应该不会陌生,因为孟达就是从蜀汉叛变过去的,之前孟达非常为曹丕所看重,曹丕一死,好友桓阶、夏侯尚相继去世,孟达明显感觉自己失势了,再加上魏兴太守申仪有与自己不和,时常在背后告状,使得孟达心神不定。诸葛亮就是利用了孟达此时此刻的复杂心情,致信孟达进行劝降。
但是没想最后的结果却是成全了司马懿。关于孟达的最终结局,史料的记载基本一样,司马懿利用了孟达举棋不定之机,一举歼灭。《晋书?宣帝纪》载:(司马懿)乃倍道兼行,八日到其城下。吴蜀各遣其将向西城安桥、木阑塞以救达,帝分诸将距之。初,达与亮书曰:“宛去洛八百里,去吾一千二百里,闻吾举事,当表上天子,比相反复,一月间也,则吾城已固,诸军足办。则吾所在深险,司马公必不自来;诸将来,吾无患矣。”及兵到,达又告亮曰:“吾举事,八日而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上庸城三面阻水,达于城外为木栅以自固。帝渡水,破其栅,直造城下。八道攻之,旬有六日,达甥邓贤、将李辅等开门出降。斩达,传首京师。俘获万余人,振旅还于宛。
诸葛亮本人应该是有道德洁癖的,对于孟达这种反复小人,估计他心里也是不待见的,只是能够争取到孟达,确实是算得上蜀汉的一大胜利,所以诸葛亮就算不喜欢孟达,也要极力争取。而孟达也在这一点上也确实是顾虑重重,也怕自己回到蜀汉混的更差,以至于犹犹豫豫、贻误战机,导致最后兵败身死。这也可以说是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第一次的间接对决,以司马懿的全胜而告终。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3-10 16:09:51 +0800 CST  
而诸葛亮也在此时看到了战机,他趁曹魏的防守重心在东面,司马懿大军也在东面宛城处理孟达的遗留问题,诸葛亮在西面出兵了。首先诸葛亮号称由斜谷道取郿,再派赵云、邓芝,领一支疑军据箕谷,用来吸引长安大军曹真来拒。自己就身率大军攻取陇右。结果诸葛亮一出祁山陇右五郡中就降了三郡。只有广魏郡和陇西郡不投降。战争还没正式开始,诸葛亮这边就取得了一个完美的开局。
关于诸葛亮一出祁山的战略目的我认为主要是想夺取陇右,而不是像我们印象中直取长安,长安是要取,但那应该是几步以后的事了。对于这个《魏略》是过一段记载的,《魏略》载,“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所以诸葛亮北伐的第一站就是在陇右。而是不关中。诸葛亮看出了陇右兵力薄弱,后来事实也证明陇右基本没什么防御,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载,“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不然怎么会不战而降呢?
从祁山北出占据陇右的战略好处有三:第一扩地盘,结连羌夷,夺取物资;第二,切断关中和河西的联系,第三,战略包围关中。诸葛兵出祁山其目的就是要打破关中的屏障,对关中形成战略包围,同时,为蜀国夺取关中,陇右的人口资源。
原来在东汉时,陇右是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地,非常富庶,这里有两当水、永宁河、泥阳河、下辨水、西汉水等,不仅盛产粮食,而且也盛产军马和盐。祁山堡所在的礼县是秦人的发源地,而秦人就是以养马出名的,同时礼县的盐官镇(也就是卤城)出食盐,至今这里仍在生产食盐,在古代粮、马、盐都是难得的军用物资。而且陇右地势高峻,易守难攻,特别是陇西,祁山一带全是高山深谷,重峦叠嶂。而且民风强悍,尚武精神浓厚,可攻雍岐,南下阶成,可取梁益、西指兰会,可占河湟。
诸葛亮的想法是快速攻占整个陇右地区,在陇右建立秦岭以北的第一个根据地,切断陇右与关中地区的联系,派大将分兵驻守险要关隘,巩固防御,步步为营,抵抗魏军的攻击。再训练骑兵,囤积粮草,厉兵秣马,为下一步攻取关中和凉州打下基础。这是诸葛亮的战略。他是想在陇右站稳脚跟后,再进军关中,逐步蚕食曹魏。
上面谈了诸葛亮的想法后,我们就不难理解诸葛亮为什么不采纳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历史上关于魏延子午谷奇谋的争议是比较大的,有人认为这是诸葛亮的一大败笔,而有人则认为魏延的计划根本就不可能成功,那到底何为午谷奇谋呢?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3-12 22:34:22 +0800 CST  
@qhayjf 4447楼 2015-03-10 16:05
@李劲555 2015-03-10 07:15:39
街亭之战是司马懿指挥还是张郃指挥?
-----------------------------
跟司马懿没有一点关系
-----------------------------
@yindushashou 2015-03-15 09:53:16
写得十分符合逻辑,和其他人大不一样。出书了吗?其实,单纯学 历史 的人思维很僵化,写的东西没新意。
-----------------------------
谢谢,也想出,就怕卖不掉,呵呵。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3-16 16:59:08 +0800 CST  
《魏略》记载:“夏侯楙为安西将军,镇长安,亮於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亮以为此县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
简单地说就是魏延计划带领五千轻兵,从子午谷奇袭长安,而诸葛亮却认为这个计划太冒险而没有同意,那魏延的计划有没有可能成功呢?这个问题没人可以回答,因为历史不容假设,一般的奇袭都是带有巨大风险的,越让敌人想不到的话,风险一般就越大,后来邓艾从阴平小道奇袭成都,事前也没有人认为他能够成功,一旦蜀汉在阴平小道险要处设下关卡的话,邓艾简直是连退路都没有,当然巨大的风险背后晚晚会有巨大的收获。而纵观诸葛亮的一生,是谨小慎微的一生,他的历次军事行动都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未开战,就先给自己留下后路,就算是打败了,也能够有条不紊地撤军,让敌人占不到什么便宜。当然诸葛亮这样也很难取得什么让人惊喜的战果。当然从诸葛亮的角度来说,他不需要惊喜,他只需要保持对军队的掌控就可以了,这对于他个人更为重要。
而且能否取的长安这座易守难攻的城市暂且不论,就是侥幸攻下来,下一步就会陷入曹魏的河南方面军与西凉方面军的夹击中,诸葛亮兵的少于曹魏,最后的结果可能也是受不住长安而败退。诸葛亮希望的是逐步蚕食,稳扎稳打。其实,各位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早在刘备称帝前后,北伐的第一个目标就定位在西凉了。如不是西凉,刘备为什么只封马超为凉州牧,而别人都未封其余的州牧;刘备取西川后按与东吴的条约是还荆州,而他赖着不还荆州的托词就是取凉州后还荆州,这两方面印证着取中原的总计划是要先取西凉,再攻长安,而后出潼关取中原.诸葛亮再此后的六出祁山,目标大抵是如此。所以不管魏延的建议是否可行,这都不不符合诸葛亮北伐的战略规划,诸葛亮不采纳这个计划也是在情理之中。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3-16 17:12:52 +0800 CST  


讲到出祁山,我觉得还是得把相关的地形再说说清楚,现在说一下蜀道,唐代李白的《蜀道难》诗中叹道:“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於上青天!”,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后来渐渐南移,扩展到了了长江流域。从地势来说,中国东边多平原,而向西则就是以山地为主,也就越不适合农业耕种,但巴蜀地区的川西平原和汉中盆地是一个特例,战国以来已得到较好的开发,其经济发展水平不亚于中原地区,故而很早便有“沃野千里”、“天府之土”的美誉。但巴蜀北面与中原地区之间却横亘了秦岭和大巴山两大山脉,传统我们说的蜀道就是指从长安到成都的道路,期间要穿越秦岭和巴山,道路崎岖,难以行走。狭义的蜀道,是指翻秦岭过巴山、连接陕西西安和四川成都的道路。由关中通往汉中的褒斜道、子午道、陈仓道、傥骆道以及由汉中通往四川的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等组成。
诸葛亮要从汉中北上,他要走的道路基本上就是褒斜道、子午道、陈仓道、傥骆道、祁山道等五条中间来选择。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3-16 17:13:54 +0800 CST  
@古了那个月 2015-03-11 03:38:11
开始有点不知所云。。。
-----------------------------
看来得反思一下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3-17 09:11:36 +0800 CST  
首先说魏延提起的子午道,它从今西安市开始向正南,沿子午谷入山后不久,即转入淬水河谷,溯谷而上,翻越秦岭,稍折西南,经洵河上游,南过腰竹岭,顺池河到汉江北岸的池河镇附近,又陡转西北,大致沿汉江北岸,经石泉县,绕黄金峡西到洋县,再西到汉中。子午道从杜陵直绝南山(秦岭),径汉中”。因为古代以北方为子,南方为午,而这条位于首都长安正南的道路一开始就呈南北走向,所以被称为子午道。也有人说称为子午道是因为古代以子午象征水火、象征天地、象征牡牝、象征皇帝和皇后的缘故。
子午道最早见诸文字始于刘邦。公元前207年,汉高祖刘邦于“鸿门宴”后,被迫由霸上去南郑就汉王位时,走的可能就是是子午道。刘邦到达汉中以后,为了向项羽表示他再无争霸中原之意,便采用了张良的建议,把子午道的栈道烧掉。后来,韩信提出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刘邦开始假装重修子午道的栈道,对方以为刘邦是要从子午道进攻了,连忙调动军队严守子午谷,却没料到刘邦的主力已经从西边的陈仓道进入关中。
刘邦利用子午道争霸成功,不过子午道却再次被烧毁,直到西汉末年才由王莽下令修复,并设置了子午关,由此子午道正式成为官道。东汉安帝年间,由于战争持续十余年之久,子午道被辟为长安、汉中、四川间的驿路。
子午道也是非常难走的一条道路,有人批评诸葛亮太过于保守,但历史上,带兵走子午道的,大多没能成功。曹魏大将曹真后来伐蜀时,就取道子午道,结果遇上大雨连绵,栈道断绝,曹真用了一个月,才走了一半路程,只好撤退。东晋名将桓温伐前秦,他让部将司马勋由汉中出子午谷进攻西安,结果未出谷道就被秦军击败。明末,闯王高迎祥从汉中进攻西安,在孙传庭的严守下无法攻克,他便想从子午道偷袭,但是孙传庭却在子午谷的黑水峪以逸待劳,双方激战四天后,高迎祥溃败,后被俘,送往京城处死。这之后,才有了闯王李自成。
傥骆道也称骆谷道,从长安去汉中,自周至向西南要先越骆水,入骆谷,称骆谷道;而汉中去长安,自洋州道兴县(今洋县)向北要先越傥水、入傥谷,故又称傥骆道。《通典》载:“汉中去长安,取傥骆道,凡652里”,是当时从长安通往汉中的三条古栈道(另两条为子午道,褒斜道)中最近的一条。
三条道中,骆谷道开辟较晚,当开通于三国时,东汉永平年间(明帝刘庄)又开通了褒斜道,更密切了关中与巴蜀的联系。傥骆道的开通当在三国时代。三国时,蜀汉的北伐基地在汉中。北伐,首先得修复、扩充秦蜀之间的道路交通。傥骆道虽较便捷,但其要翻越的几座分水岭的高度,远远超过其它各道,路途异常艰险。据文献记载,骆谷关附近有著名的十八盘和老君岭。老君岭至都督门一段道路,蜿蜒于秦岭主峰太白山南侧黑河各支流间,升降起伏于人烟稀少野兽出没的原始森林中。洋州真符县境有著名的崎岖八十四里的八十四盘,不仅“绝栏萦回,危栈绵亘”,而且有被称为“黄泉”的险地,分布着一些有毒的动植物,行人视为畏途。故此道开辟利用较晚,直至三国时期始见于历史记载,被用作官驿大道的时间亦比较短。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3-17 23:09:40 +0800 CST  
然后是褒斜道,褒斜道南起褒谷口(汉中市大钟寺附近),北至斜谷口(眉县斜峪关口),沿褒斜二水行,贯穿褒斜二谷,故名,也称斜谷路,为古代巴蜀通秦川之主干道路,全程249公里。
褒斜道在中国历史上开凿早、规模大、沿用时间长。栈道始于战国范雎相秦时,秦国为了伐蜀,在褒斜古道的基础上,逢山开路,凿孔架栈,沿褒斜二水的峡谷,首次把古道扩修成栈道,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前316),派司马错等人率军经褒斜栈道入汉中,复自沔县(今勉县)而西南,经剑阁入蜀,于是年冬十月灭蜀。这次秦王整修成栈道,达到了政治、军事目的。
西汉武帝(刘彻)元狩年间(前122—前117),为充实京都粮食库存,发展运输,采纳御史张汤的建议,派汉中太守张邛“发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余里”。武帝时期,全国统一,经济发展。为了经济、文化交流,发展交通运输,开拓西南。这次大规模整修褒斜栈道时,还计划利用褒斜栈道的褒、斜二水进行漕运,即“漕从南阳上溯入褒,褒之绝水至斜,间百余里,以军转,从斜水下渭”。进行疏理后,由于水湍石大,不可漕,水运未成。
东汉明帝永平六年至九年(63—66),汉中太守鄐君“以诏书受广汉、蜀郡、巴郡徒二千六百九十人,开通褒斜道”,这次工程开通褒斜道的石门隧道,开创了历史的先河。此后,60年未维修,“桥梁断绝”,行人多走子午道。
陈仓道又称故道、嘉陵道,早在西周时就已开辟。西周在宝鸡渭水之南分封有散国,周初青铜器“散氏盘”铭文中记有“周道”,据王国维考证,此“周道”即故道。商周至唐宋,秦蜀间,南下或北上已皆经此道,为“传军国急报,达官司文书”等的大官驿道。故道全线为:陈仓至凤县折西南沿故道水河谷,经今两当、徽县至今略阳接沮水道抵汉中,或经今略阳境内的陈平道,至大安驿接金牛道入四川。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就发生于此,刘邦所烧和重修的是哪条,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栈道为子午栈道,也有说烧的是褒斜栈道。但对于刘邦从陈仓道返回关中平原的说法,则基本没有争议。
最后是以诸葛亮而闻名的岐山道祁山道从甘肃天水出发,翻越祁山,经陇南市礼县、西和县、成县、徽县,到达汉中市略阳县。这条路的有点就是平坦,缺点也比较明显,那就是远,诸葛亮要去陇右,喜欢稳扎稳打,祁山道必然是他的第一选择。祁山道见诸历史,始于《尚书·禹贡》。其中写道,当时的梁州各地(秦岭以南的陕南、甘肃陇南、四川)通过祁山道往来交流,各地贡品经嘉陵江、渭河运达中原。另外,祁山道往北进入草原,向南则连接金牛道进入四川,祁山道便成为一条沟通川蜀与西方的丝绸之路,在汉代十分繁荣。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3-19 21:48:38 +0800 CST  

楼主:qhayjf

字数:846116

发表时间:2013-11-27 06:5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7-10 23:04:39 +0800 CST

评论数:623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