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迷雾,漫谈三国人物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袁绍一方出了叛徒,将乌巢屯粮的信息和具体的情况告诉了曹操,这个人就是曹操的故交许攸。关于许攸投曹操这一段,《三国演义》里有比较有意思的描写。“却说许攸暗步出营,径投曹寨,伏路军人拿住。攸曰:“我是曹丞相故友,快与我通报,说南阳许攸来见。”军士 忙报入寨中。时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攸慌扶起曰:“公乃汉相,吾乃布 衣,何谦恭如此?”操曰:“公乃操故友,岂敢以名爵相上下乎!”攸曰:“某不能择主,屈身袁绍,言不听,计不从,今特弃之来见故人。愿赐收录。”操曰: “子远肯来,吾事济矣!愿即教我以破绍之计:”攸曰:“吾曾教袁绍以轻骑乘虚袭许都,首尾相攻。”操大惊曰:“若袁绍用子言,吾事败矣。”攸曰:“公今军 粮尚有几何?”操曰:“可支一年。”攸笑曰:“恐未必。”操曰:有半年耳。”攸拂袖而起,趋步出帐曰:“吾以诚相投,而公见欺如是,岂吾所望哉!”操挽留 曰:“子远勿嗔,尚容实诉:军中粮实可支三月耳。”攸笑曰:“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操亦笑曰:“岂不闻兵不厌诈!”遂附耳低言曰:“军中止有此 月之粮。”攸大声曰:“休瞒我!粮已尽矣!”操愕然曰:“何以知之?”攸乃出操与荀彧之书以示之曰:“此书何人所写?”操惊问曰:“何处得之?”攸以获使 之事相告。操执其手曰:“子远既念旧交而来,愿即有以教我。”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07 21:28:00 +0800 CST  
@jin136280 1203楼 2014-03-08 09:49:23
袁绍之败败就败在内部没有整合好,没有一个主心骨。天冷时的河北很难治理的,曹操都花了那么多年才南下,要不然早统一天下了
-----------------------------
还败在死的太早,呵呵。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08 22:06:33 +0800 CST  
@changhua4929 1202楼 2014-03-07 22:48:52
好帖留名!!
-----------------------------
谢谢支持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08 22:12:32 +0800 CST  
这段文字生动描述了曹操与许攸见面的情况,也活脱脱反映出曹操狡诈而不羁的奸雄性格,实际上这段文字也不是完全来自于罗贯中的艺术创造,它的出处还是《曹瞒传》,《曹瞒传》前面介绍过,主要还是以黑曹操为主的一本史书。一本良史,一般应该专注与历史事件本身,而不是去刻画人物性格、描写具体场景,因为这样就成了写小说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曹瞒传》不能称得上一部良史,但由于他细节生动、丰富,所以它的大部分内容被《三国演义》所采用,我先现在所熟知的各种关于曹操的小故事例如梦中杀人等等都出自于《曹瞒传》,也成为了曹操性格的标签。从某种意义上说,《曹瞒传》这部书是非常成功的,因为它塑造出的曹操的形象深深地影响了后人。
当然,当时的情况细节是如何?我们现在是不可能知道的,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袁绍的重要谋士许攸在关键时刻叛逃了,他给曹操提供了详细的军事情报。《三国志》里曾这样记载:“众数十万,以审配、逢纪统军事,田丰、荀谌、许攸为谋主,颜良、文丑为将率,简精卒十万,骑万匹,将攻许。”从这段我们可以看出许攸是袁绍的重要谋士之一,对于袁绍的军事部署甚至内部的政治斗争等等应该都是了如指掌,他的投降,对于战局的扭转,是一个决定性的事件。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08 22:14:22 +0800 CST  
关于许攸这个人,如果光从人品的角度来分析,那得出的的结论应该是十分不堪的。清代学者何焯曾这样评价他:“许攸卖国邀功,小人之尤者,收治之殊快也。” 公元184年(中平元年),许攸与冀州刺史王芬、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汉灵帝,立合肥侯,最终以失败告终。是为不忠;许攸卖主求荣、致使同仁遭难,是为不义;许攸利用职权敛财、损公肥私、是为不廉;许攸后来恃功骄蹇,是为不智。所以,无论是以古代的标准还是现代的标准,许攸的道德的水平都是比较低的。不过我觉得用德用人品来解释人的行为是很不靠谱的,许攸做出叛逃的选择是来自于对自身利益的衡量,而不是来自于他较低的道德水准。
个人认为,对于那些损人利己的事,没道德的人毫不犹豫地就去做,有道德的人会权衡一下再去做。就像所有的奶制品公司都会往奶里面添加三聚氰胺,这难道是所有的奶业的从业人员都没道德吗?肯定不是,没道德的知道三聚氰胺的秘诀后肯定是忙不迭地往里加,有道德的则会先调查一下,看到大家都在加,而且也没人管,风险不大,不加的话就会在竞争中败下阵来,于是也就往里加,其实到最后大家结果都是一样的,什么道德不道德都是浮云。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08 22:17:52 +0800 CST  
所以关于许攸的叛变我们的看一看他的生存环境,前文说过,袁绍集团的内部是很不团结的。以前有人分析过“汝颍、河北集团与袁氏兴衰关系”,认为“许攸、荀谌、郭图、辛评属于汝颍集团;审配、逢纪、田丰、沮授属于河北集团”,这两大集团互相顷轧,对袁绍的失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认同这种观点,《三国志?张郃传》记载:“太祖果破琼等,绍军溃。(郭)图惭,又更谮郃曰:‘郃快军败,出言不逊。’郃惧,乃归太祖”。而张郃是河间鄚县人,属于河北集团,这就是郭图排斥张郃的原因,正如审配排斥许攸。审配在这段时期正是袁绍手下的红人,而许攸则有点流年不利,不得重用,屡次献策都不被采纳。而恰恰在这时,审配抓住了许攸的痛脚,以贪污为名拘捕了许攸的家人。关于贪污,个人认为只要在专制政府里是广泛存在的,所以许攸肯定是贪污了,可能做的还是比较过分,但是我更愿意把这个认为是一场政治斗争,这也意味着许攸在与审配的斗争中全面落败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08 22:21:47 +0800 CST  
摆在许攸面前有这样几条路,首先是绝地反击,到袁绍面前出谋献策,立下奇功,以便便能扳回这一局。于是他向袁绍献计分兵偷袭许都,结果袁绍根本就不以为然。《三国演义》里说曹操听到许攸的计策后,大惊失色,庆幸袁绍没有采纳许攸的意见。但我个人认为这个计策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在僵持的时候分兵绕道奇袭敌军后方这个应该大家都能想得到,其实袁绍也干过这事,汝南郡黄巾军刘辟叛变,袁绍使刘备前往相助,又派韩荀钞断曹军西道,但曹操对这些早有防范,两路奇袭部队都失败了。袁绍此时的战略意图不仅仅是打败曹操,更想在官渡就一次解决曹操的全部主力,现在曹营中许多人都暗通袁绍,估计关于曹操粮草的情况袁绍都是了如指掌,他现在就等着部署大军的最后决战了,那会去理会许攸的这种奇袭计谋。
这件事对许攸的打击很大,他感觉自己在袁绍这边完全失势了,接下来只有两条路走了,要么就乖乖地等着袁绍胜利后接受惩罚;要么就博一把,投降曹操,万一曹操胜利了自己就是他的头等功臣,至于家人,反正是救不了了,对于袁绍的弱点,许攸还是比较清楚的,曹操翻盘的几率还是非常大的,所以基于这样的权衡和考虑,许攸逃向了曹营。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09 20:54:55 +0800 CST  
对于这样的机会,曹操必须立刻做出反应,时间一长,袁绍发现许攸叛逃,肯定会修补自己的漏洞的。所以曹操当机立断,自己亲自五千精锐和大部分将领当晚就去奇袭袁绍的粮草基地乌巢。荀攸、贾诩劝曹操应该深思熟虑后在小心行事,因为万一许攸的投降是一个圈套的话,曹操这次恐怕就有去无回了。确实曹操也很难排除这种可能性的存在,但是曹操现在应该清楚,这是他唯一翻盘的机会了,所以他必须博一下,就算是圈套也就是早死几天而已。于是曹操留下曹仁守营,精锐尽出,连夜赶往乌巢。偶然的事件不会改变整个历史的发展方向,但可以改变一场战争的胜负,许攸的叛逃行动决定了这次大战胜利的归属。
到天明的时候,曹军到达了乌巢,守乌巢的是大将淳于琼,这个淳于琼也算是曹操的故人了,以前同为西苑八校尉的尉官。淳于琼手下有上万人,一看曹操人少就决定出营野战直接击溃曹操,结果一打起来淳于琼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曹操这次带的都是曹操最精锐的部队,估计虎豹骑之类的全都来了,而淳于琼这边应该还包含者大量的运粮兵,所以双方一接战淳于琼就感到吃不消了,开始后悔自己出营野战的决定,急忙退却力保大营。与此同时袁绍应该已经察觉了曹操的军事行动,于是他派了轻骑前来营救,曹操正在攻击淳于琼大营。从后面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曹操的军队有点慌了,有的将领建议曹操分兵抗敌,曹操说:管不了那么多了,等他们到我们背后再说吧,现在只有拼命一条路了。”俗话说:一人拼命,百夫难挡,万人必死,横行天下。这下反而激发了曹军的斗志,曹军如狼似虎,杀红了眼,攻破了乌巢大营,接下来就比较容易了,曹军来不是劫粮的,只是毁粮的,那就容易多了,干好时节正是风高物燥,粮草一点就着,只要点着粮草,曹操就成功大半了,袁军看到火起,不只是该救火还是该去厮杀,反正军心大乱了,曹操乘机击杀淳于琼,袁军四散奔逃,粮草辎重全部付之一炬。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09 21:59:33 +0800 CST  
@qhayjf 2014-03-08 22:21:47
所以关于许攸的叛变我们的看一看他的生存环境,前文说过,袁绍集团的内部是很不团结的。以前有人分析过“汝颍、河北集团与袁氏兴衰关系”,认为“许攸、荀谌、郭图、辛评属于汝颍集团;审配、逢纪、田丰、沮授...
-----------------------
@jqq1478 1212楼 2014-03-09 03:48:31
看到这里我想到一个人和许悠当时处境很像,山城王力军。都是大战前夕叛变, 历史 总是惊人得巧合重演啊。对不?
-----------------------------
有一点点像,不过曹操和袁绍是公开的敌对方,而这个还是党内矛盾,不过我觉得以现在的社会条件来说,薄还是按他执政的那一套来做的话,还是很难变得了天,喜欢薄的都是大多都是底层人士,这些人数量多,但缺乏实力。目前党内最有实力的就是二代,这些人应该都希望保持现状。实际上到江这一代属于红n代失势的时代,崛起的这些都不是红n代,是一些半生不熟的新贵族,例如曾、周,包括江。现在的趋势是红n代的逆袭。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10 11:51:45 +0800 CST  
@jin136280 1215楼 2014-03-09 14:15:57
SO,所以 历史 上所有以少胜多都是利用对方内部矛盾才取胜的。。想看看钟会和姜维,以及司马师只死。看LZ怎么解释的
-----------------------------
确实,而且人多一方更容易有矛盾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10 15:06:36 +0800 CST  
关于这场战斗的细节在《曹瞒传》里又有着比较详细的描述,因为其故事性比较强而广为流传,里面描述曹操是换了袁绍军的兵服而混过重重关卡,然后到乌巢放火的,战斗中,曹军割下了大将淳于琼的鼻子,后来杀了几千军士,也割下鼻子,又把牛马的唇舌割下来,然后把这些血淋淋的器官给袁军看,袁军就吓得四散奔逃了。兵士把俘虏淳于琼押了上来,淳于琼被俘,毫无惧色,曹操念旧,不忍杀之,许攸在旁边说了句话:“明旦鉴于镜,此益不忘人。”许攸的谏言意思是说,如果不杀他,他每日照镜子看到自己面容的时候,必会想着报仇。于是曹操杀死了淳于琼。说实话,兵士们在战场上,每天的工作就是杀人,什么血腥的场面没见过,还会被一堆器官吓到;还有曹操的兵士孤注一掷,首要目的就是烧粮草,不知道怎么还会有闲情逸致来搞这些变态玩意。所以我认为《曹瞒传》真的只能当小说看看了,不过里面许攸说的也有一定道理,政治人物做事一定不能拖泥带水,要么心狠一点,不留隐患,给别人一个仇恨你的理由,又给他活命的机会,实际就是给自己找麻烦。
曹操夜袭乌巢,袁绍这边肯定也会做出反应。袁军部将张郃主张救淳于琼,他对袁绍说:“曹公的士兵英勇善战,他们一定会击溃淳于琼等人。淳于琼一旦失败,那么将军的大业就完了,您应该尽快带兵援救。”但谋士郭图却说:“张郃说的不是好主意,我军不如进攻曹操的大营,曹操势必回救,这样淳于琼的危难不救自解。”张郃反驳:“曹公的营盘牢固,仓促间肯定攻不下来。如果淳於琼等人被俘,我们也就要当俘虏了。”结果袁绍听信郭图,不听张郃的劝阻,派他攻打曹操军营,结果不但没攻下,缺乏救援的乌巢也被烧毁了。郭图知道自己的计谋失败后,就诬陷张郃失败后出言不逊,张郃等将领惧怕被追究,于是投降了曹操。前面说过袁绍这边派系丛生,郭图与张郃估计平时就是矛盾重重,张郃的最后投降也是这个矛盾下的一个彻底爆发。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10 21:27:11 +0800 CST  
接下来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袁绍该采用谁的计策呢?我个人认为两人的计策都有问题,袁绍很难翻盘了,一旦曹操点着了粮草,袁绍唯一的机会可能就是能够截杀曹操的部队,最终杀死曹操,这样曹操的军队可能就崩溃了。张郃的主意看上去是好一点,但还是有不足之处,因为曹操偷袭乌巢,估计袁绍收到消息时,乌巢的攻防战已经开始了,所以袁绍派轻骑解围是非常正确的,也差点成功了,只可惜曹军太勇猛,淳于琼没有能够坚持住。胜负可能就在于那一瞬间,也许淳于琼不出营野战的话,可能就可以坚持到救兵来到的一刻。但一旦曹军放火成功,那无论是袁绍的守粮兵还是救兵应该都失去战意了,从大面上来,所有的粮食付之一炬,袁军的败退是早晚的事,从他们的职责来看,他们没有保住粮食,是彻彻底底的失职,回去也得军法从事,所以这些军队都四散奔逃了,张郃所谓的大军应该都是步兵,等他们赶到乌巢也于事无补了。当然唯一的机会就是消灭曹操的突袭部队,特别是消灭曹操本人,但这实际上很难,曹操的突袭部队应该主要以骑兵为主,机动性很强,平原地区到处都是路,曹操的突袭军打败袁军是不太可能,但逃命应该不是问题。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10 23:21:14 +0800 CST  
围魏救赵的典故来源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关于孙膑的故事,但实际上这段描述是有问题的,《史记》虽然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但并不代表着书中所有的记载都完全就是史实。《史记》是怎样记载的:“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桊,救鬬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獘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这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的围魏救赵的典故,以前小学课本上都有。当时魏国是中原最强大的诸侯国,庞涓带兵伐赵围困了赵国的都城邯郸,邯郸为当世大城,城坚壁厚,极难攻破,庞涓也只有围城这一招了。双方在邯郸相持了整整一年,最后赵国粮尽投降,庞涓占领邯郸。这时齐国坐不住了,绝对不能坐视魏国从此做大,于是派兵救援赵国。接下来就是围魏救赵之计,为什么我们说记载有问题呢?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11 19:41:35 +0800 CST  
相对来说,袁绍最后做出的选择是最差的一种选择,也带来了最差的结果。张郃带兵攻击曹营肯定是没什么效果的,半年了都攻不下来,现在一样攻不下来。其实我认为所谓的围魏救赵,一直以来是人们的一种误解,围城打援,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打援,否则就没有意义。曹操小股部队根本就不会为解救大营而放弃突袭乌巢的计划,再说他的小股突袭部队对于解围也没有什么作用。
围魏救赵的典故来源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关于孙膑的故事,但实际上这段描述是有问题的,《史记》虽然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但并不代表着书中所有的记载都完全就是史实。《史记》是怎样记载的:“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桊,救鬬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獘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这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的围魏救赵的典故,以前小学课本上都有。当时魏国是中原最强大的诸侯国,庞涓带兵伐赵围困了赵国的都城邯郸,邯郸为当世大城,城坚壁厚,极难攻破,庞涓也只有围城这一招了。双方在邯郸相持了整整一年,最后赵国粮尽投降,庞涓占领邯郸。这时齐国坐不住了,绝对不能坐视魏国从此做大,于是派兵救援赵国。接下来就是围魏救赵之计,为什么我们说记载有问题呢?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11 19:42:56 +0800 CST  
这得从大梁城说起,公元前364年夏,魏惠王把都城从今山西南部的安邑,迁到今河南东部的大梁,经过不断修缮和苦心经营,大梁城虽然周边无险可守,却成为战国时最坚固的城池,不是之一,战国的几百年间,大梁城从来没有被攻破过。直到秦始皇灭六国时,公元前225年(秦王政二十二年),秦兵引鸿沟之水淹灌大梁城,,魏王假被迫投降,大梁城毁,魏国灭亡。
庞涓攻打邯郸用了一年,田忌和孙膑准备用多长时间来打下大梁呢?大梁城的粮食储备可比邯郸殷实得多,对于大梁的城防实力,庞涓比任何人都清楚,他可以不必急着回魏国,而是从容整军,等齐军攻城疲惫后再回师,孙膑路上的埋伏也将失去作用,因为孙膑也完全摸不准庞涓的出兵时间。但为什么孙膑还是成功了呢?因为孙膑使用的并不是攻其必救的计策,而是采用示弱的诱敌之计。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11 20:53:46 +0800 CST  
孙膑建议田忌南下佯攻魏国的平陵,因为平陵城池虽小,但管辖的地区很大,人口众多,兵力很强,,很难被攻克;而且平陵南面是宋国,北面是卫国,进军途中要经过市丘,容易被切断粮道,佯攻此地能很好的迷惑魏军,造成庞涓产生齐军主将指挥无能的错觉。田忌采纳孙膑的计谋,拔营向平陵进军。接近平陵时,孙膑向田忌建议由临淄、高唐两城的都大夫率军直接向平陵发动攻击,吸引魏军主力,果然攻打平陵的两路齐军大败,这两路大军其实就是孙膑用来去送死的。孙膑让田忌一面派出轻装战车,直捣魏国首都大梁的城郊;一面让田忌派出少数部队佯装与庞涓的部队交战,故作示弱使其轻敌。孙膑对庞涓太解了,庞涓最大的优点是企图心太大了,他的理想不仅仅是超过前任兵神吴起,而是成为战国兵家第一人。这也是他的最大缺点,企图心太大了。庞涓已经灭赵,从功业上来说已经超过吴起了,而现在又有一个极大的诱惑摆在面前,齐国主力竟然自不量力去打大梁,而且看上去指挥也相当愚蠢,如果自己出动奇袭部队在后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后面突袭齐军,应该可以重创齐军主力,到时灭齐国也不在话下,这样平灭两个大国的功业将是前无古人的。于是庞涓丢掉辎重,以轻装急行军昼夜兼程回救大梁。孙膑带领主力部队在桂陵设伏,一举擒获庞涓。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12 19:29:32 +0800 CST  
所以袁绍攻击曹操的大本营完全是没用的,或许是他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他觉得张郃以哀兵之势出击,说不定能攻破曹营也未可知。张郃看到袁绍对郭图言听计从,对于自己在袁营的将来不太乐观,对于攻击曹营这种愚蠢决定,估计他都不想去执行。张郃带兵来到曹营,回头看到乌巢方向火光冲天,感觉袁绍必败无疑,一不做二不休,带兵投降了曹操,张郃的这个举动也成为压垮袁军的最后一根稻草。后来曹操对张郃的投降感到高兴,并称“如微子去殷,韩信归汉也”,这个评价提的调子是相当高的。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12 20:15:14 +0800 CST  
回复第1229楼,@木木加火火

lz加油使劲更新啊!加油加油!支持你啊!
--------------------------

谢谢支持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12 23:10:27 +0800 CST  
@我说的你别信 1231楼 2014-03-12 23:23
楼主的见解相当独到并不亚于当年明月,可惜进度太少,不过瘾阿
------------------------------
谢谢支持,
一直以来工作确实忙,不过发现业余时间上上网看看电视就过去了,猛然间发现自己一直在虚度光阴。其实世上的事就怕坚持,水滴石穿,有时候一天做一点,只要能坚持,日积月累,也许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于是我决心每天坚持写一点,只是有点苦了读者,确实更新的内容太少。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13 19:58:55 +0800 CST  
袁绍的兵马在官渡耗了大半年,这对于兵士的心理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袁军作战不利,各种进攻一再被曹军粉碎,士气的挫败也比较严重,估计悲观厌战的情绪已经在开始在袁营里蔓延。而乌巢起火,几十里地外火光冲天,估计大家都能看得到,也都心知肚明带来的后果,那边张郃又领着几万兵马投降了,袁军的心理应该也差不多崩溃了。
曹操这时不失时机地开始反攻,袁军完全失去战心,全线溃退。对于这种群体无意识的逃窜,袁绍也毫无办法,他所做的就是逃得更快,袁绍带着自己的儿子亲信,迅速逃到黄河边,并成功地逃到了北岸,但一般的兵士就没那么幸运了,渡口也不可能有那么多船让他们过河,剩下的大约七八万左右的袁军只有集体投降,不过他们的命运是极其悲惨的,这些降卒全部被曹操所坑杀。《三国志?袁绍传》里这样记载:“绍众大溃,绍与谭单骑退渡河。余众伪降,尽坑之。”这里陈寿还帮曹操说了个理由就是伪降,但曹操的杀降行为还是成为了曹操的一大历史污点。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13 20:23:54 +0800 CST  

楼主:qhayjf

字数:846116

发表时间:2013-11-27 06:5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7-10 23:04:39 +0800 CST

评论数:623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