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迷雾,漫谈三国人物

袁家这边,袁尚虽然占有中央的优势,但是袁谭的实力也不含糊,袁谭从小就跟袁绍出来南征北战,当初袁绍让让袁谭出守青州时,所控制地盘只有平原,于是袁谭北排田楷,东攻孔融,曜兵海隅,终于占有整个青州,之后便据守此地,史上称为袁青州,这说明他还是立下赫赫战功的,因此他也是积攒了不少政治和军事资源的,能够有实力与袁尚分庭抗礼。
兄弟齐心 其利断金这道理大家都明白,估计袁家兄弟也都明白,可问题是权力的金字塔只有一个塔尖,除非有人自动退出,那谁愿意自动退出呢?就拿袁尚来说,就算是他自己愿意退出,他妈妈刘氏会同意吗?逢纪、审配会同意吗?他手下的将士会同意吗?袁尚的退出就意味着这些人失势,甚至性命不保,这些人拼死都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的。袁谭这边也是同样的道理,在政治斗争中,什么友谊,血缘亲情都是浮云。就算是兄弟相争是白白便宜了曹操,但兄弟的的矛盾是还是难以调和。大家也不要嘲笑这两兄弟如何如何不智,实际上这个是很难找出调和方案的。当年李世民在内忧外患,在老爹活着的时候就搞兄弟火拼,差点被突厥人钻了空子,还好李世民成功度过了危机,否则就将成为了为一己之私、残害兄弟、祸国殃民的反面例教材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19 22:19:51 +0800 CST  
袁绍一死,曹操趁机出兵,首要的据点就是黎阳,此时守黎阳的正是袁谭,袁谭忙向袁尚告急,两兄弟在压力面前,也只能合力抗敌,袁尚害怕袁谭得到士兵后不还,于是留审配把守邺县,自己率军队援助袁谭,与曹操在黎阳对峙。第二年春,曹操猛攻黎阳,大败袁尚袁谭,二人退守邺城。曹操攻邺,收割其麦田。此时曹操依从郭嘉之计,先行撤军静待二人自相残杀。
史书上虽然说是曹操主动退兵,实际上我认为是曹操啃不动这个硬骨头了,兄弟在重压下确实是同心协力了,也迸发出了强大的力量,加之邺城城建壁厚,曹操打了一个月,没有什么进展,而且还有可能损兵折将了,于是,曹操也明白,河北问题不是一下子可以解决的,还得从长计议,于是贾信留守黎阳,回师许都了。
从实际战果来看,说袁家兄弟打败了曹操也不为过,这两兄弟可是得意了,这是他们的父亲都没做到的事呀,两人都有点找不到北了,都觉得自己功劳大。敌人前脚一走,两人又开始打起来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20 19:09:59 +0800 CST  
那曹操回去干什么了呢?曹操在数次的战斗中也开始看出自己在军队管理上的一些问题。原来自己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军队打仗以赏为主,现在队伍规模大了,得该重新梳理一下管理的问题了。其实曹操的问题现在也是存在的,在创业阶段公司刚起步,为了吸引人才,壮大队伍,公司的管理主要以鼓励为主,惩罚较少,炒鱿鱼的事也比较罕见;但公司做大以后,形成一定规模,就得改变管理模式了,应该赏罚并重、赏罚分明,这样才能保证队伍的稳定发展。
曹操下令说:“兵书《司马法》上规定:将军临阵脱逃要处以死刑。所以赵括的母亲才会在儿子出兵挂帅时请求不因儿子兵败被连坐的说法。我从前调兵遣将,领兵征战,只奖有功之人,而不罚有过之人,这不是国家应有的法律。现在正式公布命令:众将出征,打败仗的要依法治罪,作战失败的要免去爵位。”
曹操又开始整顿民风,曹操颁布政令:“自战乱以来,已有十五年了,已经很难年青人有仁义礼让的风尚了,为此我非常担忧。现公布法令:从今以后,各郡国要提倡和研究儒家经典,有五百户的县就要设置学校,选拔当地优秀学生入校,这样或许可以使圣贤的思想不致废弃,有利于天下。”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20 20:03:16 +0800 CST  
@握着橄榄枝的人 1270楼 2014-03-20 23:12:13
一天更新太少了
-----------------------------
确实不好意思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21 16:54:31 +0800 CST  
八月,曹操准备出征讨伐刘表,刚要出发,袁家兄弟那边传来了好消息。袁尚占领中央之利,实力还是比袁谭要强一些,袁谭被打得节节败退,退守平原县。袁尚对着袁谭一阵猛攻,袁谭感到大事不好,看这个弟弟是非要把他除掉不可,袁谭放眼望去,唯一能够就他的人只有他原来的仇敌曹操了,于是袁谭急忙派辛毗到曹公处请降。大家对于袁谭的投降都有疑虑,荀攸却劝说曹操答应下来,于是曹操带兵返回北上黎阳,而且还让儿子曹整娶袁谭的女儿为妻。袁尚听到曹公北返的消息,撤走了平原的围兵,回到邺城。
其实袁谭来投降,应该是一个喜讯呀,大家为什么会有所疑虑呢?估计任谁都清楚袁谭是被逼无奈之下投降的,这种投降实际不可靠的,再说可以坐山观虎斗,等袁尚灭了袁谭之后再出兵,收渔人之利,也是一个非常把稳的方案。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21 22:31:37 +0800 CST  
在这一点上,不得不说还是曹操更高明一些,其实现在河北的局势也非常复杂,还有许多处于骑墙状态的势力,如果让袁尚统一了河北,整合了势力,自己在出兵的话就艰难得多了,所以必须维持袁谭的存在,也为自己出兵准备来争取时间。估计上次攻打邺城曹操有些准备不足,特别是粮草的供应出了些问题。所以曹操到黎阳后也没有急着出兵,而是截断淇水,引入白沟,作为运粮的通道。还有一件事可以看出曹操作为政治家的老辣,为了彻底分化袁谭、袁尚,曹操宁愿在名分上比死去的袁绍矮着一辈,毅然决定让儿子曹整娶了袁谭的女儿,与袁谭结成儿女亲家,对于袁谭,我估计曹操肯定是信不过的,最后肯定还是要除掉的,但他还是与之联姻,说明婚姻在政治家眼里不过是政治工具而已。
袁尚听说袁谭投降了曹操,怕曹操抄自己的后路,急忙回到邺城,等了半天曹操都没来,袁尚急着解决大哥的问题,于是留下苏由、审配守卫邺城,要一次性灭掉他的亲大哥。等袁尚一走,曹操看到机会来了,马上就出兵了,军队一到邺城就发动攻击,堆起土山,挖掘地道,大家看到这些是不是很眼熟,曹操用的招术和袁绍的也差不多,不过看来效果好像也不理想。曹操也怕蹈袁绍的覆辙,他命令武安县令尹楷驻守毛城,保护通往上党的粮道畅通。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21 22:55:22 +0800 CST  
大家看到这里是不是都会感叹袁尚的不智,感叹权力是让人上瘾的毒品,让人们为此疯狂,令多少骨肉相残,真的仅仅是来自于权力的诱惑吗?全文分析过,权力代表了极大地的利益,而且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它代表的是身后的利益集团,也就是之前分析过的权力金字塔。权力的更替,不仅仅关系到塔尖的统治者本人,而是关系到整个塔里千千万万人的利益,所以每次权力更替都不会是风平浪静的,都是伴随着血腥的。
“尧舜禅让”是一段妇孺皆知的远古时代的政治传说,但史书中开始有明确记载这件事的时候已是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期间时隔几千年,对于它的真实性当时就有人怀疑,但这就成为了儒家对于政治更替的完美模板,后世这种禅让在权力的更替中屡屡发生,例如后来刘协禅让给了曹丕,曹奂禅让给司马炎,不过对于这些所谓的禅让由于历史细节比较清楚,所以大家都明白所谓的禅让不过是幌子,实际上背后都是血腥的政变。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22 20:33:09 +0800 CST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最能让人接受的、最平稳的政权更替就是世袭,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世袭制都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直到近代民主思想的影响才慢慢被人们所摒弃,当然这种思想是根深蒂固的,到现在大家对于官二代继续当官的现象也都能接受。
一个人白手起家,创建一个政权,成为一方诸侯甚至统治天下,这是非常难的,除了自身的能力外,关键还得应运而生,达到外界条件与自身实力的完美结合,这种外界条件和运气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大多数人都选择求其次辅佐有条件继承权力的人,而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达到利益最大化。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22 22:17:53 +0800 CST  
所以在每一个有条件继承权力的人背后,都会聚集一个庞大的利益群体,形成巨大的推力,让竞争者之间形成你死我活的斗争。而这些竞争者基本就是局限在家族内部的直系亲属,所以皇家内部,父子兄弟相残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与当事者本身的道德和政治水平无关,谁都难以免俗。汉武帝、唐太宗、康熙都是历史上英明神武的代表,但由于他们执政时间过长,也就不可避免地与太子发生了矛盾,早先立下的皇太子不是被废,就是惨死,这种现象绝对不是偶然的。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22 22:38:31 +0800 CST  
曹操在围城的同时,清除了周边袁军的据点,保证了攻城部队的安全,不过邺城确实很难攻破,三个月后,曹军毁去土山和地道,围着绕邺城挖了一圈大壕沟,然后挖开漳水河淹灌邺城,城中的人淹死饿死了一大半,但是就这样曹军还是不能攻破邺城。到了七月,袁尚还是没能够消灭袁谭,他看邺城这边实在是顶不住了,于是只有回兵救邺城,众将都认为:“这是回返驻地的部队,人人都会奋力作战,不如避开他们。”曹操说:“袁尚如果从大道上返回,避让;如果沿着西山而来,这次就会被捉住。”袁尚果然沿着西山前来,靠着滏水河扎下营寨。半夜里派兵偷袭围城的曹军。曹操迎战袁军,大败袁军,并下令乘胜包围他们的营寨。还没等到合围,袁尚就害怕了,派原来的豫州刺史阴夔和陈琳求降。曹操没有答应,加紧围攻。袁尚连夜逃走,退守祁山,曹军追击不止。袁将马延、张靑等人临阵投降,袁军瓦解,袁尚逃往中山国。曹军缴获了袁军全部辎重物资,还得到了袁尚的印章、绶带、符节、斧钺,又让袁军降兵举着这些东西给他们城中家属看,城中人心慌乱,唯一的希望也破灭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22 22:55:43 +0800 CST  
我们在回顾一下这场围城打援的战斗,曹操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我觉得因为袁尚所带部队的老婆孩子都在城中,兵士们一个个归心似箭,肯定是一往无前的,这将迸发出强大的战斗力。所以袁尚要是能够利用这一点,勇往直前,从大路冲杀入城,曹操也不得不避其锋芒,让他们进城。然而袁尚畏敌如虎,沿着西山而来,随时准备跑路。这样主帅心怯,将士们也失去了一往无前的勇气,曹操于是判断可以战而胜之。袁尚也比较搞笑,曹操围城,对于他回师的一举一动一定是非常重视的,袁尚的军事行动可以说没有什么秘密可言,袁尚还要搞偷袭。所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才能叫做偷袭,就像当年曹操奔袭几百里之外的徐州,刘备根本想不到曹操行动那么迅速,所以毫无准备,一败涂地。袁尚这个偷袭完全没有这个效果,反而更显示出他的胆怯,曹操这边应该对他的袭击做了充分的应对,所以袁尚的失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23 21:48:59 +0800 CST  
当然我认为就算袁尚成功冲进城中也难逃失败的命运,因为现在邺城缺的不是兵力,缺的是粮草,这样进城反而是加剧了城中的粮草消耗,反而对守城不利。这又让想起了一个围城的例子,辽沈战役时解放军围困长春,长春之敌异常顽固,于是解放军只好采用围困的方法来攻城。当时城中的大量百姓都想出城避难,这也就出现一个问题,如果城中的老百姓都走了的话,城中的粮食对于守城的国军来说就是非常富余的,就完全达不到围困的效果,于是解放军不准老百姓出城,让他们在城中与国军一起消耗给养,这样没几个月,长春守敌就饥饿难当,最终投降了,当然长春的老百姓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23 22:42:49 +0800 CST  
那袁尚就没有其他的方法了吗?方法只有一个,就是打垮曹操的围城军队,才能真正解得了邺城之围。当然这是袁尚完成不了的任务。
这里我们探讨一下袁尚到底有没有克敌制胜的方法?我觉得方法还是有的,关键点还是在于粮草上,这次曹操出动大军远征来围困邺城,曹操的粮草线也同样是拉的非常长,曹操为了保证粮草供应,还专门挖渠连通河道,用水运的方法来保证粮道。我觉得袁尚一收到邺城被围的消息就应该不要再去打袁谭了,应该琢磨着怎样去破坏曹操的粮道,这样才能有机会能够挽回局面,结果他白白让审配在城里坚持了大半年而毫无建树,失败也完全是咎由自取。
一百多年后,与曹操同样并称为一代奸雄的恒温北伐前燕,同样是出兵攻打邺城,结果却是大相径庭。恒温的军队英勇善战,恒温本人也是东晋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而这时的前燕,已经过了巅峰时期,政不通,人不和,完全抵挡不住恒温的进攻,节节败退,,桓温挥胜利之师进驻武阳,前燕故兖州剌史孙元,起兵响应桓温,桓温乘胜进抵枋头,距离邺城已不过百里。邺城里的皇帝慕容暐、太傅慕容评以及众大臣,闻知大惊失色,计划放弃邺城,逃回故乡龙城;同时朝廷内也有另一种声音就是重新启用被排挤的吴王慕容垂,于是朝廷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让慕容垂走马上任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24 21:55:58 +0800 CST  
恒温劳师远征,粮道的安全尤为重要,他与曹操一样同样想到了既省力又安全的水运,桓温从巨野泽挖掘长达三百里的运河,引黄河水入清、汶,形成汶水-清水-黄河的运粮通道通道。枋头是当时黄河上重要的渡口,从这里往北到邺城,虽然路程不长,但就再也没有水道可通了。桓温用兵的风格,其实近似于诸葛亮。同样的谨慎、小心,不肯冒险,强调步步为营,以堂堂之阵挫败敌军,其正面作战能力很强。
慕容垂已进抵枋头,稳住阵脚之后,坚守大营,晋军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两军在枋头进入了相持阶段。汶水-清水-黄河这条水运路线随着入秋降雨量的减少,慢慢就运行不畅了,不过桓温也是有备用方案的。他早已命令豫州剌史袁真,进攻谯郡、梁国(今河南商丘),凿通石门,连接睢水与黄河,用以运粮。袁真成功地攻克了谯郡、梁国,但石门一时还未能凿开。慕容垂将手下大部份骑兵一万五千人交给弟弟慕容德,让他越出桓温之后,紧逼石门,以阻挠晋军的开凿,自己仍然留在枋头牵制桓温本部。一个月后,慕容德部击败袁真部晋军,恒温这边的后勤供给有点吃紧了。恒温打仗以稳为主,他感觉自己无法攻破燕军的死守防线,于是他决定见好就收,在粮食吃完之前退兵,这也是恒温的一贯作风。因为他的几次北伐的主要目的还不是收复中原,他主要是要为自己积累政治资本,为将来篡位做准备。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24 22:21:18 +0800 CST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24 22:38:53 +0800 CST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24 23:19:31 +0800 CST  
恒温这边一退兵,燕军那边众将都劝慕容垂趁机追击,慕容垂没有采纳大家的意见,他很清楚,桓温精通兵法,警惕性很高,一定会以精兵断后,慢慢撤退,晋军也没有打什么大的败仗,士卒也不疲惫,粮食也还能支持,就此追击,胜负难料。贸然出兵追击将会被晋军迎头痛击。《孙子兵法?始计篇》中说: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简单地翻译过来,就是说:有能力要装作没能力,要打的要装作不打,打这里要装作打那里,对方贪心就利诱他,对方强大就防备他,对方易怒就挑拨他,对方谨慎就让他骄傲,对方体力充沛就让他劳累,对方内部团结就设法离间,要在对方没有防备的地方,没有料到的时机进攻。
慕容垂接下来的用兵都是按照这个兵法原则来做的。燕军放出风来:桓温撤退路上的河流、水井都已被慕容德军下过毒。生性谨慎的桓温采取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沿途命令士兵“凿井而饮”。这样,桓温的大军一面撤退,一面充当义务打井队,黙默地为前燕的基础设施建设做贡献,就这样南撤了七百里,将士们都是疲惫不堪。而慕容垂则把步兵留下,只率八千骑兵在后面慢慢地跟着,但与桓温保持着相当的距离,不让晋军发现,但也不至于跟丢。他这样做,就是要保持已方军队的体力,好在大战时收到以逸击劳的效果,同时麻痹晋军,给他们造成燕军不敢追击的安全感。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25 19:44:59 +0800 CST  
慕容垂早已命令慕容德在桓温南撤时就离开石门,利用骑兵在机动上的优势,早早赶到襄邑,设伏以待。十多天后,恒温的军队慢慢撤退到了襄邑,经过了那么多天的行军,神经不可能保持随时紧绷,当离东晋的边境越来越近,大家也慢慢松懈下来,慕容垂指挥的追兵就在此时追上晋军,突然袭击,将晋军赶进慕容德的伏击圈。疲惫而松懈的晋军完全失去斗志,完全被击溃,恒温的兵马损失过半,狼狈地回到建康,恒温的皇帝梦也就此破灭,历史上老是夸大了谢安的作用,认为恒温最终没篡位是谢安的功劳,实际上基本没有谢安多少事。
历史没有假设,袁尚更成不了慕容垂,袁尚所做的就是能跑多远跑多远。邺城这时粮食早已吃完,已经出现人相食的状况,城中的人已完全失去希望。八月,审配的侄子审荣趁夜打开自己守卫的城东门,引曹军入城。审配迎战失败,被活捉后斩首,邺城平定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25 20:53:14 +0800 CST  
这里还想讨论一下审配,审配在《三国演义》中,他的名声其实并不算好,他是袁绍内部党争的急先锋,在官渡之战的关键时刻,他就曾在后面摆过许攸一道,导致袁军惨败。袁绍发病去世后,他又私下改袁绍遗命,矫令立袁尚继位,从上面的表现看,他可以说是一个奸臣。但到了最后一刻,他却以他的生命证明了他对袁家的无限忠诚,一个人既可以是忠臣,又可以是奸臣吗?
当然可以,因为这个实际上并不矛盾,首先审配搞许攸、矫令立尚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审配以死殉城实际上也是因为他自己的政治理想,他真正忠诚的是他自己的内心。我认为这种对于他人的绝对忠诚都是后天教化的成果,在人的天性里,其实并没有这种忠诚存在。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25 22:00:08 +0800 CST  
今天人气不错,谢谢大家支持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3-25 22:24:21 +0800 CST  

楼主:qhayjf

字数:846116

发表时间:2013-11-27 06:5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7-10 23:04:39 +0800 CST

评论数:623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