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王朝三百年(连载)

请读者思考下列一串问题:
中国古代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对世界文明贡献最大的是哪个朝代?
您的答案会是唐朝吗?如果是,那您错了,是宋朝。
中国古代史上内忧外患最严重、社会矛盾最尖锐复杂、最悲情的是哪个朝代?
您的答案会是宋朝吗?如果是,那您对了,就是宋朝。
您或许会问,这不矛盾吗?
对了,宋朝(960-1279)就是这样一个既强大又虚弱、既富裕又贫困、既开放又内敛、既豪放又悲情的朝代。
我们的故事就从这个朝代的建立者开始。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宋太祖赵匡胤。

第一章 乱世小混混

夹马营内香孩儿
后唐明宗天成二年(公元927年),赵匡胤生于洛阳夹马营。《宋史》对这位英雄人物的出生还进行了刻意的渲染,“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日不变。” 又有传说称他出生时,正值明宗皇帝在宫中焚香祷告。孩子生下来以后,体有异香,三日不散,故名香孩儿。
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香孩儿会成为旧时代的终结者,新时代的开创者。
赵匡胤出生于五代十国时期,曾经强盛一时的统一王朝——唐朝土崩瓦解已经整整20年。此时的中国正陷入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这个时期的特点一个字就足以概括:乱。短短53年间,先后换了五个朝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最长的后梁17年,最短的后汉不足4年。
这个时期政坛的运行遵循一个游戏规则,这个规则就是:“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尔”。凭借一支强大的军队就可以改朝换代。你不服气吗?不服我们就干一仗,赢了,你做皇帝我滚蛋,输了,我继续干我的,你就别想混了。看过《满城尽带黄金甲》吗?那一幕兄弟相残、父子相争的惨剧就是这一时期的真实写照。于是,中原大地狼烟四起,战乱频仍。受苦的自然是老百姓。
幸好赵匡胤不是出生在老百姓家。他有一个颇为显赫的家世。
赵匡胤出身官宦人家。祖父赵敬历任营、蓟、涿三州刺史。拿现在的话说就是兼任三个地级市的市委书记。父亲赵弘殷骁勇善战,颇受后唐庄宗李存勗的喜爱,曾任命他掌管禁军。母亲杜氏,也是将门之后。
“文革”时有个理论叫“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这种“血统论”固然要批判,但这也说明父亲对儿子的影响很大,赵匡胤就是如此。他自幼便受到了父亲的熏陶。到了读书的年龄,赵弘殷正式给他取名叫赵匡胤。匡者,匡扶、保佑也,胤者,胤嗣、后代也。可见赵弘殷对儿子确实是寄有厚望的。小匡胤也没有让父亲失望。他继承了父亲尚武的传统,在习武方面也表现出很高的天赋,几年下来,已是一个弓马娴熟,小有名气的骑手了。后来,据说他还到少林寺学武,创造了著名的“太祖长拳”,流传至今。同时,赵弘殷还颇有远见的看到,他的儿子将来不能像他一样做个单纯的武夫,于是从赵匡胤5岁起,就聘请名师教他读书。事实证明,这对赵匡胤的将来很有影响。
读到这里,您可能会觉得,赵匡胤从小师从名家,学文练武,长大一定是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那么,您又错了,人不会那么简单,最起码赵匡胤就不会按照人们尤其是他父亲给他设计好的道路向前走。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转眼间,赵匡胤长到了十岁。937年,后唐灭亡,著名的儿皇帝石敬瑭在契丹帮助下建立了后晋。为了报答契丹对自己称帝的大恩大德,石敬瑭认比自己小十多岁的辽太宗耶律德光为“父皇帝”,还拱手送上一份大礼——燕云十六州。
前者是他的个人行为,他爱认谁做老子,是他自己的事,我们管不着,后者他献出“燕云十六州”可对以后历代影响深远,这一问题,留待以后再说。
又改朝换代了,赵弘殷作何反应呢?赵弘殷犹豫一阵后投降了后晋。第二年,后晋迁都汴梁。赵弘殷便举家迁往汴梁。11岁的赵匡胤离开了居住了十年之久的洛阳。尽管离开了洛阳,但赵匡胤对这个他童年生活过的地方十分眷恋。这种眷恋后来引发了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赵弘殷没有想到,移居汴梁是他转运的开始。当然,是从好运转向厄运。表现有三:
其一,官运变差:迁居汴梁后,赵弘殷仕途不顺,备受冷落,这或许与他没有果断地站到后晋一边,遭到猜忌有关。
其二,家境日艰:这期间,赵家又添了二男二女,这二男就是赵匡义(后来的宋太宗)和赵匡美。人口多了,赵弘殷却因为仕途不顺,收入减少,家境也日益艰难。
其三,儿子变坏:或许是沾染了汴梁纨绔子弟的坏习气,赵匡胤变得游手好闲起来,与市井浮浪子弟打成一片,赌场成为他最喜欢去的地方。原来能文能武的好儿子不见了,变成了一个人见人厌的小混混。赵弘殷很着急,后果将会很严重。怎样让儿子收心呢,他思来想去,两个字:成家。
后晋开运二年(945年),赵匡胤结婚成家,娶妻贺氏,当时他19岁。成家应当立业,但事实证明,结婚后的赵匡胤并不安分,依然和一帮混混混迹于市井、赌场之间,更谈不上立业了。这一切与那个建立宋朝、统一中原的杰出皇帝相距甚远。
转变往往在一念之间;成功往往从小事开始。
事情是这样的:一个盛夏的夜晚,赵匡胤在赌场上输得分文皆无,灰溜溜地走出来,昼夜狂赌使他口干舌燥,又饥又渴,正好路过一片西瓜地,便蹑手蹑脚、猫着腰进去偷瓜吃。月光下,他挑选了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一拳砸开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突然,被躲在暗处看瓜的王老汉逮个正着,赵匡胤提起手中常使的盘龙棍拔腿就跑,被王老汉一把拉住。王老汉厉声喝道:“瓜吃完了吧?给钱!”赵匡胤以为王老汉要讹他,就想耍赖,脖子一横,问:“你要多少钱?”没想到,王老汉伸出一个手指头说:“看你也没多少钱,不跟你多要,不难为你,就要一文钱。”这下赵匡胤傻了眼,他往衣袋里摸了又摸,把衣袋翻了个底朝天,硬是一文钱也掏不出来,急得憋了个大红脸。实在找不到钱,便双手把盘龙棍递给王老汉作抵押。王老汉拿过盘龙棍,两眼盯着赵匡胤叹道:“可惜呀!可惜!这条盘龙棍要是拿在英雄手里,可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今天拿在你手里,却只能在赌场上耍威风、瓜棚里作押头!”王老汉几句肺腑之言,说得赵匡胤无地自容,他暗下决心,从此改邪归正,永不进赌场。后来,赵匡胤果真远离了赌场,任凭赌友怎样引诱,他立场坚定,决不踏进赌场一步,专心致志地习文练武,并关心国家大事。
这就是民间流传的“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的故事,或许有虚构的成分,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赵匡胤变了,他决心不再做一个小混混,而要干一番大事业。这一转变,变得很及时,变得很彻底。
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英雄?标准有很多,最起码一条,英雄得有责任感,最起码是对自己负责,然后才谈的上家庭、国家、社会。赵匡胤不再混迹于赌场,决心干一番事业,这成为他做一个英雄的开始。
怎样干一番事业呢?
闯荡!闯荡?
公元947年,朝代又变了,后晋被契丹攻灭。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六月进军至开封,改国号汉,仍用后晋天福年号。这次,吸取教训的赵弘殷积极起兵响应,被刘知远封为禁军护圣都指挥使(相当于现在的团级干部)。赵弘殷很庆幸这次自己终于站对了班。
同年,21岁的赵匡胤毅然离家外出,决心在事业上闯荡一番。赵弘殷对此很不理解。在他看来,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儿子等着享受自己的成果,也将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但他却选择了外出闯荡。赵匡胤外出之前,父子二人有没有发生争执,史书并未记载,但可以断定的是,这正是他成功的开始。
有一出京剧叫《千里送京娘》,说的是赵匡胤救出遭土匪劫持的姑娘赵京娘,并护送她跋涉千里回到故乡,一路上对她以礼相待,没有非分之举。这个故事为后世道学家们所津津乐道。这一故事史书无载,如果有的话,应该发生在赵匡胤外出闯荡这段时间。
事实上,赵匡胤外出闯荡的经历,绝没有如此浪漫。
赵匡胤历经陕西、甘肃、湖北等地。他先是去投奔几位父亲从前的好友。但世态炎凉,他不但没有从这些有权有势的前辈那里得到关怀和帮助,反而受了不少的白眼和冷遇。两年的流浪生活是艰苦的,但赵匡胤并没有被压倒,相反,他的意志和性格磨炼得更为坚强,眼界也变得开阔了。
相传有一天,他来到汉水边的重镇襄阳,住进了一家寺院。寺院的主持是一位年近百岁的老僧,饱经沧桑,阅世知人颇深。他见赵匡胤紫面丰颐,豹头环耳,虽满面风尘却掩不住英俊之气,一身破衣,却不带寒酸之态,心中暗暗称奇,待一交谈,更觉得其气度不凡。他告诉赵匡胤,汉水以南的各个政权比较稳定,而北方却战乱不止,乱世出英雄,所以应该北上,而不应南下。这位老者不但向赵匡胤“厚赠”了金钱,而且还将寺院中惟一的一匹驴送给他,让其骑驴北上。
如果这一传闻属实,那么这位老僧便是改变赵匡胤一生命运的贵人,在北方,赵匡胤终于找到了施展自身才能的舞台。
一切从头做起
俗话说:“找个好工作,不如找个好领导”。赵匡胤的经历为这句话做了最好的注解。
后汉乾祐三年(950年),赵匡胤来到河北邺都,投靠在后汉枢密使、天雄军节度使、邺都留守郭威的手下,作了一名士兵,这年,赵匡胤24岁。
从士兵到皇帝,相隔十万八千里。怎么办,一切从头做起。
如果说那位老僧是改变赵匡胤命运的第一位贵人,那么郭威可以算是第二个。
提到郭威,这位草莽英雄的发迹竟是从强抢妇女开始的。不过他抢的女人很特别,乃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宫女柴氏,说柴氏特别不是因为她的容貌有多美丽,而是因为她有一位好侄儿,他的名字是柴荣——郭威未来的继承人。
注意郭威当时的头衔:枢密使(掌握中央最高军权)、天雄军节度使(自己有自己的一支军队)、邺都留守(自己还有一块地盘)。根据“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尔”的游戏规则,这样的牛人造反很正常,不造反才是不正常的。
偏偏有人还要逼他反。此人就是后汉隐帝刘承祐。当时后汉太祖刘知远已经去世,隐帝刘承祐疑心手下几个心腹大臣造自己的反,将那几个大臣骗进宫都杀了,随后又将矛头对准郭威,先诱杀了郭威的两个儿子,再想对郭威下手时,泄密了。这时的郭威再不反,连天王老子都对不起了。951年,郭威起兵攻入开封,刘承祐被杀,开封城被血洗。后汉亡,后周建立。
值得一提的是赵弘殷。赵弘殷当时可是站在后汉隐帝刘承祐这边的,可儿子赵匡胤已经站在郭威一边了,父子二人如果疆场相见怎么办?事实上,这一幕还真的出现了。郭威起兵后,赵弘殷被派护驾出征,在儿子劝说之下倒戈相向,促成了后汉的灭亡。
史书对疆场上父子相见有何对话没有明确记载,赵匡胤如何说服父亲的也不得而知,但我若是赵匡胤,一句话足以说服父亲。这句话就是:“您忘了石敬瑭怎么对您的了吗?”
赵匡胤因拥戴郭威称帝有功(当时拥戴有功的何止千万),劝父倒戈有功(这才是主要的),被提升为东西班行首,成为禁军军官(中下级)。
后周建立后,赵弘殷历任铁骑第一军都指挥使、右厢都指挥、领岳州防御使,累官至检校司尉,受爵天水县男(公、侯、伯、子、男的最末一级),显德年间赠敬左骁骑卫上将军,与赵匡胤分典后周禁军,还曾经一同征讨南唐。显德三年(956年),赵弘殷病逝,死后赠武清军节度使、太尉。
纵观赵弘殷这一生,历仕梁、唐、晋、汉、周五朝,他一生不阿权贵,不结私党,只随波逐流,随遇而安。他这一生,并没有坚定的忠君信念,有的只是对自己前途、对儿子命运的担心。他历仕数朝,想为儿子留下一份政治遗产,却没想到到头来儿子却没有走他的老路。他一生最大的贡献不是当多大的官(官做的最大却是在后周,这多少与儿子的劝说有关),而是培养了一个好儿子赵匡胤。真是“老子影响儿子创大业,儿子帮助老子做大官”。
赵弘殷同志去世了,似乎在昭示那个旧时代即将结束,但儿子赵匡胤的路还很漫长,他的故事会更精彩,他将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


楼主 梦回汴梁2002  发布于 2010-02-22 14:56:00 +0800 CST  
第二章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五代第一明君
影响赵匡胤命运的第三位也是最重要的一位贵人就是后周世宗柴荣,后周太祖郭威的姑侄、养子。
提到这位柴荣,有“五代第一明君”之称,他能成为皇帝,靠的不是自己的父母(早死于乱世);而是自己的姑母和姑父(即郭威)。
柴荣(921—959),生于邢州(今河北邢台县),父亲柴守礼、祖父柴翁都是当地有名的富豪,可惜后来因为土匪劫掠,家道中落,父母双亡。当时不到20岁的柴荣便去投奔了嫁给郭威的姑母。柴荣生性谨厚,帮助郭威处理各种事务,深受郭威喜爱,便被收为养子,改名郭荣。
当时郭威家境并不富裕,柴荣为资助家用,外出经商,做茶货生意,往返江陵等地。其间学习骑射,练就一身武艺,又读了大量史书和黄老著作。后来,弃商随郭威从戎。
前面说过,郭威起兵之前,他的两个儿子已被后汉隐帝所杀,他即位后没有继承人,于是柴荣便被立为皇位继承人,加封晋王并出任开封尹,判内外兵马事。显德元年(954年),郭威病逝,柴荣即位,是为周世宗。
评书演义中将赵匡胤与柴荣的关系演绎成刘关张式的结义兄弟关系,这显然与史实不符。但赵匡胤是怎样与柴荣认识的,又是怎样被柴荣赏识的,史书却语焉不详。分析下来,大致有这两种可能:
可能一:赵匡胤投到郭威门下后,因武功超群,战功卓著,受到柴荣赏识。
可能二:赵匡胤助郭威讨伐后汉,说服父亲反水,此卓越政治才干受到柴荣赏识。
总结下来,柴荣欣赏赵匡胤的无非两方面,其一,军功;其二,政治才干,准备让他帮助自己成就大业。
年富力强的周世宗柴荣,雄心勃勃,决心遵照养父的遗愿,干出一番大事业。他曾向左谏大夫王朴发问:“朕当得几年?”精究术数的王朴答曰:“臣固陋,辄以所学推之,三十年后非所知也。”柴荣听后十分欣喜地说:“若如卿所言,寡人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柴荣在他五年多的统治期间,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南征北战,揭开了结束分裂,统一天下的序幕。
柴荣的对内改革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有以下三方面:
其一,整顿禁军。唐末五代以来,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大小军阀能够存在并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在于他们拥有私人武装。而禁军则是隶属于皇帝的中央卫戍部队,这支军队的整顿与完善,源自柴荣即位仅十天后的一次战争。
显德元年(954年)4月,郭威刚刚下葬,尸骨未寒,北汉王刘崇为替侄儿刘承祐报仇,勾结契丹对后周发动进攻,柴荣欲率军御驾亲征。宰相冯道,这位历经四朝的政坛不倒翁极力劝阻,柴荣驳斥道:“唐朝初年,天下四处都有贼寇,都是唐太宗亲自讨伐平定的。”(“唐初,天下草寇蜂起,并是太宗亲平之。”)冯老夫子不知搭错了哪根筋,还是瞧不起这位新皇帝,竟然说:“陛下您比得上唐太宗吗?”(道奏曰:“陛下得如太宗否?”)柴荣火了,说:“冯丞相,你敢小瞧我!”(“冯相何少也!”)于是,罢免了这位政坛不倒翁,亲率大军前往迎敌。双方部队在高平(今山西晋城东北)相遇,展开激战。史称“高平之战”。这次战斗成为赵匡胤迅速发迹的重要砝码,也成为周世宗整顿禁军的近因。
战斗开始不久,北汉军队就占了上风,后周大将樊爱能、何徵畏敌如虎,一见阵势不好,竟临阵逃脱,一时间后周军队阵脚大乱,情形十分危急。此时的赵匡胤却很冷静,在他的建议下,周世宗将身边的禁军分为二部,一部由张永德指挥,抢占制高点,居高临下,以密集的箭矢压住敌人的进攻;另一支由赵匡胤率领,从左翼直扑敌阵。北汉军队受不住这突如其来的冲击,纷纷败退,后周军队终于转败为胜。
战后,柴荣赏有功,罚怯懦,将樊爱能、何徵等贪生怕死的将领70多人全部处死,严厉整治骄兵悍将。他下令各地将战斗力最强的士兵输送到京城,建立了更精锐的禁军。在此后的征战中,禁军起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作用。北宋延续了禁军制度,禁军始终是北宋王朝实力最强的军事力量。
赵匡胤以高平之战的出色表现受到了周世宗的进一步赏识。战后,他不但被破格提拔为殿前都虞侯,成为后周禁军的高级将领,而且还被委以整顿禁军的重任。
其二,整顿吏治。五代政治黑暗,官吏极端贪暴。柴荣大力整顿吏治,破格任用贤才,改革了科举制度存在的弊病,使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受到朝廷重用。他力肃贪污之风,严厉惩处贪官污吏毫不手软,就连亲生父亲的故友犯法也不徇私情。他严格考核官吏,有几个官员借奉命出使之机游山玩水,也被他贬了官,这在中国古代代官吏考核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史例。想想现在的某些政府官员,动辄以考察为名出国游山玩水,与周世宗时期相比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
其三,重视生产,抑制佛教。柴荣关心民间疾苦,下令罢黜正税之外的一切税收,禁止地方官吏和豪绅将自己的赋税转嫁到百姓身上。他鼓励开荒,将无主荒地分配给逃亡人户耕种。当时佛教广为流行,许多人为逃避徭役和赋税纷纷“出家”,大量金属被用来铸造佛像,致使铜价上涨,钱币奇缺。柴荣采取抑制佛教、打击寺院经济的措施,禁止私自剃度出家,拆毁寺庙数千所,勒令僧人还俗数十万人,毁铜佛像以铸钱,促进了商业发展。有人认为他这样做不近人情,他却笑着说:“平定乱世乃千秋的功业。佛家曾谓:如有益于世人,手眼尚且可以布施,区区铜像又何足道!”历史上灭佛的有四位皇帝,即所谓“三武一宗”。“三武”即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和唐武宗;“一宗”即后周世宗柴荣。

楼主 梦回汴梁2002  发布于 2010-02-22 17:29:12 +0800 CST  
周世宗除了对内锐意改革之外,对外还南征北战,开疆拓土,拉开了统一中原的序幕。
向西:后周显德二年(955年)5月,派军西征后蜀,至11月,收复秦、风、成、阶四州。
向南:从显德三年(956年)到显德五年(958年),周世宗对南唐前后发起过三次进攻,逼迫南唐将江北十五州的土地割让给后周。在整个战役中,赵匡胤表现得最为突出,被提升为忠武军节度使兼殿前都指挥使。
向北;显德六年(959年)4月,周世宗亲率诸军北伐契丹。仅四十二天,兵不血刃,连收三州三关,共十七县,取得了五代以来对辽作战最大的胜利。周世宗信心百倍,打算乘胜进军,一举收复幽州。可惜在这紧要关头,他却突然在病龙台这个地方患病(一听这个地名就不吉利),被迫班师还朝。同年6月19日,一代明主周世宗病逝,享年39岁。
柴荣在39岁的盛年英年早逝,从发病到去世,前后仅仅半个月有余,他的死因成为千古之谜,综合各种史料,他的死因大致有以下三种可能:
第一,劳累而死。柴荣在位短短的5年半间,他清吏治,选人才,均定田赋,整顿禁军,限制佛教,奖励农耕,恢复漕运,兴修水利,修订刑律和历法,还考正雅乐,纠正科举弊端,搜求佚书,雕刻古籍,大兴文教……做出了许许多多超越前人、启迪后世的非凡之举。人无论精力多么旺盛,毕竟还是肉体凡胎,经受不起年复一年的日夜操劳。最终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第二,受诅咒而死。柴荣在位时抑制佛教,毁铜佛像以铸钱,惹恼上苍,遭上天诅咒而折寿。我认为这是无稽之谈。
第三,被下毒而死。柴荣从病卧病龙台到去世,前后仅半月有余,历来有人怀疑是有人下毒所致。那谁最有可能,毋庸置疑,是赵匡胤。从柴荣死后仅半年赵匡胤就废周建宋来看,毒死柴荣确有动机和效果,然史书对此并无详细记载,甚至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也只能是后人凭空猜测而已。
让我们看看柴荣临终前做的最后几件事吧:
其一,人事安排:解除张永德殿前都点检职务,升赵匡胤为检校太傅、殿前都俭点。张永德是郭威的女婿,柴荣继承皇位曾经的潜在竞争对手。此举说明柴荣对赵匡胤始终充满信任。
其二,立后。显德三年(956年),柴荣的皇后符氏(即大符后)病故,柴荣忙于国事,一直没有立后。临终前,又立魏王符彦卿女为皇后(即小符后)。
其三,选定皇位继承人。以皇长子宗训为特进左卫上将军,封梁王;以第二子宗让为左骁卫上将军,封燕国公。
从柴荣最后做的这几件事可以看出,柴荣对他死后出现的孤儿寡母“主少国疑”的局面以有了一定的预见,他把稳定局面的希望寄托在了赵匡胤身上
柴荣继位之初,曾立下了“十年平天下,十年休养生息, 十年致太平”的中国历代最朴素的“皇帝梦”,可是命运却和他开了一个最无情的玩笑,历史没有给他三十年,甚至没有给他十年,而只给了他短短的五年零六个月。而就是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柴荣却创造了上面足以光耀千古的伟大功绩,效率之高,功绩之大,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帝王史上绝无仅有。
可是这一切,最后终归是给别人做了嫁衣。就在他死后不久,他生前信任有加的那个看似忠厚的殿前点检就把他的国家和一切从他留下的孤儿寡母的手里抢了过去。他所创造的伟大功绩和他的王朝,都只能生存在在大宋三百年的光辉掩盖下。但是历史不会忘记,煌煌大宋三百余年,却没有完成柴荣生前“三十年皇帝梦”中的任何一个理想,北宋全盛时期的疆土也不过才仅仅280万平方公里而已。自有宋以来,赵氏皇帝就不得不去面对“燕云十六州”给他带来的无边战乱,而更谈不上什么“致太平”了。宋太祖算的上是个伟大的皇帝,可是他的伟大也不过是因为他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而已,而这个巨人就是柴荣。
我们有理由假设一下,如果柴荣不是在北征契丹到了关键时刻时突然发病而还师,那么击败契丹,收复“燕云十六州”将成为可能,一个类似于汉唐的统一强盛的王朝将有可能重新崛起。中国历史的发展将会是另外一个走势。
但是,历史却不容假设。
柴荣过早的离开了人世,这些功绩并没有随着周世宗的离世而消失,却转化为赵匡胤夺取政权、建立功业的资本。
柴荣的“政治遗产”
现在,让我们看看赵匡胤从周世宗柴荣那里继承了哪些“遗产”吧:
首先,奠定统一中原的基础。柴荣对内改革,对外征战,为结束割据、统一中原奠定了良好的军事、物质和政治基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赵匡胤实际上是拿着柴荣的家当给自己打下的江山。
其次,赵匡胤的政治资本大大雄厚。在柴荣对内改革、对外征战的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到赵匡胤卖力的身影。从高平之战的扭转战局到三征南唐的指挥若定,我们看到了赵匡胤得意而自豪的微笑,他还将笑到最后,笑得最好。
第三,赵匡胤的政治才干得到锻炼。赵匡胤本是一介武夫,可跟随柴荣的这几年,他却逐渐成长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亲眼目睹柴荣整顿吏治、发展生产的改革措施,赞赏的同时,更多的是学习。从柴荣身上他知道了武力可以建立一个国家,却不能建设一个国家。建设好一个国家,需要的是文人。南唐战役后,他对文人也比较重视了。赵普、楚昭辅等人都是在这前后被他罗致在麾下成为心腹幕僚。除此之外,他自己也开始留意研读经史,一改从前那种不喜读书的草莽作风。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赵匡胤的政治地位急剧上升。赵匡胤初投郭威时,不过是普通一兵,那么我们来看看,在柴荣执政的五年半内,赵匡胤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显德元年,因高平之战有功升殿前都虞侯。
显德三年,因第一次征南唐有功升定国节度使兼殿前都指挥使。
显德五年,因第三次征南唐有功加授义成节度使、检校太保。
显德六年,因征契丹有功升殿前都点检。
得周世宗的赏识和提携,赵匡胤逐渐成为禁军的一把手,军权在握。
正是在“高平之战”后整顿禁军的过程中,赵匡胤开始在军队中形成了自己的势力。他利用主持整顿的机会,将田重进、潘美等自己麾下的“委心”之人安排在殿前司诸军中任基层将领,同时又以自己高级将领的身份,主动与其他中高级将领交结,并同其中的石守信、王审琦等结拜为义社十兄弟,形成一个以赵匡胤为核心的势力圈子。
根据五代时期的那个游戏规则,他下一步想干什么谁都知道。

柴荣走了,留给赵匡胤建立功业的宝贵机遇;
柴荣走了,为赵匡胤建立功业奠定雄厚基础。
有些人物被人们记住,是因为杰出,有些人物被人们记住,是因为悲情,而柴荣被人们记住,是因为既杰出又悲情。

楼主 梦回汴梁2002  发布于 2010-02-22 17:30:28 +0800 CST  
第三章 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
中学时学历史,总记得这样一段:从古到今,政权的更迭无非三种情形:暴力革命、和平选举,以及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和平选举是古希腊开创的民主政治,在崇尚皇权专制的中国古代毫无市场;中国古代政权的更迭、王朝的兴替不外乎暴力革命和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两种类型,前者占大多数,后者中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当是典型。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紧锣密鼓准备夺权
显德六年(959年),柴荣的幼子柴宗训继位,即周恭帝,时年才七岁。加授赵匡胤为归德节度使,检校太尉,仍兼殿前都点检。
从都点检到皇帝,只有一步之遥。
这一步该怎么走?
周世宗死后,后周王朝随即出现“主少国疑”的局面,一时间人心惶惶,谣言四起,“时人咸谓天下无主”。一些忠于后周的官吏,马上就敏锐地意识到动乱的根源十有八九要出在赵匡胤那里,指出赵匡胤不应再掌禁军,甚至有的人主张先发制人,及早将赵匡胤除掉。周恭帝只是改任赵匡胤为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仍兼殿前都点检。
赵匡胤及其幕下心腹文武也在加紧活动。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在周世宗去世后的半年里,禁军高级将领的安排,发生了对赵匡胤绝对有利的变动。当时的禁军分殿前司和侍卫司两大系统。先看殿前司系统,原来一直空缺的殿前副都点检一职,由慕容延钊出任,慕容是赵匡胤“素所兄事”的少年邦交,情洽款好,关系非同一般;原来空缺的殿前都虞侯一职,则由王审琦担任,此人既为赵匡胤的“布衣故交”,又是义社十兄弟之一,与当时已经担任殿前都指挥使的石守信一样,都是赵匡胤势力圈子中的最核心人物。这样,整个殿前司系统的所有高级将领的职务均由赵匡胤的人担任了。再看侍卫司系统。在这一系统的高级将领中原来赵匡胤只与韩令坤有“兄弟”之谊,当时他正领兵驻守在淮南扬州,京城中实际上只剩下副都指挥使韩通,虽然不是赵匡胤的人,但势孤力单,自然无法同赵匡胤相抗衡了。
陈桥兵变
经过近半年的部署准备,赵匡胤觉得可以选择一个适当的场合动手了。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后周君臣正在朝贺新年,突然接到辽和北汉联兵入侵的战报。这个战报十有八九是赵匡胤搞的鬼。
当时柴宗训年幼,主政的符太后乃一介女流,毫无主见,听说此事,茫然不知所措,最后屈尊求救于宰相范质,皇室威严荡然无存。范质暗思朝中大将唯赵匡胤才能解救危难,不料赵匡胤却玩了以退为进的一手,推脱兵少将寡,不能出战。范质只得委赵匡胤最高军权,可以调动全国兵马。这样赵匡胤才勉强同意出兵
正月初二,赵匡胤按计划率兵出城。这时,京城传言纷纷,到处有玩童在街上拍手而歌,其中有这样两句:“策点检,为天子。”禁军中许多军官也在窃窃私语,城中吏民都心神不定,有不少人甚至做好了逃走的准备。只有后周宫廷里,依旧是丝竹管弦、歌舞升平。
当天下午,大军到达了离开封几十里的陈桥驿,刚安顿好,有一个自称通晓天文的军校就指着西面的太阳叫道:天边有两个太阳,正在搏斗,并对赵匡胤的亲信幕僚楚昭辅说:一日克一日,这是天命。二人煞有介事地一问一答,引起了周围士兵的注意,大家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军中都知道“一日克一日”这件事了。当天夜晚五更时,军士们聚在一起商量说:“现在主上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拼死力战,又有谁会知道我们呢,不如先把赵点检立为天子,然后再北征不迟。”
禁军军官都押衙李处耘悄悄走出营帐,找到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把军士们的议论告诉了他,赵匡义又连忙来到赵普帐中,二人商议未定,许多军官喧呼而入,群情汹汹。赵普十分沉着地对大家说:“现在外寇压境,京城一乱,不仅外寇长驱直入,京城也会变乱四起。赵太尉赤胆忠心,决不会答应这种事,让他知道了,你们一个也休想逃脱罪责,还是趁早散去罢。”
赵普不愧是赵匡胤的第一谋士,陈桥兵变的关键人物,他这番话名义上安抚大家,实际上是火上浇油。其实在此之前,赵普和赵匡义密令赵匡胤亲信郭延斌秘密返回京城,通知石守信和王审琦管好京城内外大门。
此时的赵匡胤在干什么?睡觉。这天晚上他饮酒过多,正高卧不醒。有人会问,在这种紧要关头,还喝酒喝得高卧不醒,不是草包吗?错了。这恰恰是赵匡胤自信的表现,一切尽在他掌握之中,提前喝庆功酒又有什么不可以的。
次日天刚亮,赵匡胤被一阵嘈杂的呼喊声惊醒。忙得一夜未眠的赵普与赵匡义推门进去,告诉赵匡胤,军队已经哗变了。正言语间,外面呼声四起,声震原野,众将吏披甲带刀,直扣赵匡胤寝门。赵普、赵匡义在门外将校的阵阵呼喊声中将赵匡胤拥出寝室。只见将校们手握刀剑,挤在院子里,齐声高喊“诸军无主,愿策太尉(对高级军事长官的尊称)为天子。”赵匡胤未来得及回答,他的部将高怀德就将一件象征着天子黄袍的黄色上衣就披在了他身上,众将校统统跪拜,高呼“万岁”。
事不宜迟,赵匡胤当即接受拥戴,宣布三大纪律:
第一条,后周小皇帝和皇太后,绝对不容许惊动和冒犯。
第二条,后周所有朝廷大臣,都要保证他们的安全,任何人不得加以欺凌。
第三条,大军回师开封城,必须秋毫无犯,不得杀人放火,不得抢掠官府仓库,也不得抢劫民众私财。
赵匡胤声色俱厉地宣布:“以上三条,违令者,一律灭门九族,绝不饶恕!”当然了,光靠军纪硬压也不行,赵匡胤同时又向官兵们承诺:凡是遵命者,每名兵变士兵,奖励铜钱二百贯,绝不食言,军官则另有封赏。
士兵们畏惧赵匡胤军法如山,又凭空得了如此一笔巨款,发财的欲望部分地得到了满足,自然服服帖帖、规规矩矩地遵命行事。随之大军火速回师开封。沿途秋毫无犯,与当年郭威兵进开封大肆杀戮形成鲜明对比,百姓纷纷奔走相告,前来跪地迎接。得民心者得天下,赵匡胤胜局已定。
一场建立在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眼看就要成功,没想到陡生变故。侍卫司副都指挥使韩通闻变,忙从内廷飞奔回家,准备组织兵力对抗。走到半路,赵匡胤部下王彦升就将他杀死。王彦升又立刻杀向韩府,将上下百十口人全部斩尽杀绝。等赵匡胤闻讯赶到,悲剧已经铸成。赵匡胤十分怨恨王彦升,他的冲动给这场和平政变沾染了污秽的血腥气,但王彦升毕竟有功在前,赵匡胤只好在心头给他暗暗记下一笔。
除了这个插曲,陈桥兵变的将士几乎是兵不血刃就控制了开封。在早已等候在京城的石守信等人的配合下,赵匡胤迅速控制了局势。事已至此,宰相范质、王溥此时才知道不辨军情真假,就仓促遣将是上了大当,在威胁之下只得屈服。柴宗训再也无计可施了,只得召集百官,宣读了别人几天前就准备好了的“禅位制书”、“应天顺人”,将帝位让给了赵匡胤。
第二天,赵匡胤宣布定国号为“宋”,史称“北宋”,改元“建隆”,建都开封汴梁。这样他也就成了宋王朝的第一位皇帝。历史上则按他死后的庙号称其为宋太祖。
赵匡胤时年34岁,从24岁投奔郭威成为普通一兵,到34岁成为君临天下的开国皇帝,他只用了十年的时间。

楼主 梦回汴梁2002  发布于 2010-02-23 10:30:53 +0800 CST  
成功的背后
赵匡胤成功了,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先说偶然方面:赵匡胤称帝之路,起码有两大障碍:其一,来自于周世宗柴荣;其二,来自于后周宰相王朴。前者柴荣自不必说,他如果不溘然早逝,轮不到赵匡胤觊觎皇位;后者王朴,就是那位测算柴荣有三十年皇帝命的宰相,尽管他的测算不准,但他生性耿直,智谋多端。著名的“先南后北”的战略最早的提出者就是他。赵匡胤平生最怕王朴,就在王朴去世前几天,他还被王朴训斥得“唯唯而退”,可就在几天后的显德六年三月,王朴突发脑溢血而死,比起柴荣,他还早走了一步。这两人的去世,为赵匡胤的称帝之路扫清了障碍。
再说必然方面:赵匡胤称帝,乃是大势所趋。古语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古语用在赵匡胤称帝上,也十分适合。
其一,天时方面:自唐安史之乱之后,中国便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到五代十国时期,更是发展到顶峰,半个多世纪的战乱造成生产破坏,生灵涂炭。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希望早日停止战争,消灭割据,过上安定的生活。“时势造英雄”,柴荣、赵匡胤就是这个乱世造就的时代英雄。柴荣死后,幼子即位,主少国疑,局面难以控制,需要一个铁腕人物来控制局面,否则柴荣五年半的功业将前功尽弃;赵匡胤正是顺应时代的需要,适时夺取政权,巩固了柴荣所取得的成果,也为自己施展政治抱负创造了机遇。
其二,地利方面:陈桥兵变前,都城汴梁已经成为赵匡胤控制的势力范围,都城以外的各个战略要地也大都被赵匡胤的亲信所控制,这成为赵匡胤敢于发动政变并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
其三,人合方面:人合即人际关系、群众基础。赵匡胤结交禁军中高级将领,笼络部分朝中大臣,为其夺取政权奠定了重要的群众基础。同时,赵匡胤重用赵普、楚昭辅等文人,让他们为自己出谋划策,事实证明,他们对政变的成功起了关键作用。而柴宗训孤儿寡母,势力孤单,范质、王溥等大臣在政变发生后看清形势,都选择站在赵匡胤一边,抛弃了这对可怜的孤儿寡母。这虽然有些绝情,但却是权衡利弊后的明智之举。
其四,己合方面:己合即个人素质。赵匡胤能够顺利夺取政权,除了上述客观条件外,还和他自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第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既来自于自己早年闯荡天下的坎坷经历,也受到了柴荣心有天下、事必躬亲的强烈感染。
第二,善于把握机遇。与父亲赵弘殷历仕数朝相比,赵匡胤就认准了一个目标,郭威以及后来的柴荣,目标的唯一使他能够专注地投入,专注地投入则使他能够善于把握机遇,从说服父亲反水,到高平之战扭转战局,处处说明赵匡胤善于把握机遇。
第三,组织领导才能突出。赵匡胤善于结交禁军将领,网罗才能之士,以上如石守信、高怀德、赵普等人都是当时的名将贤臣,能够紧紧团结在赵匡胤身边,说明他有足够的个人魅力,高超的组织领导才能。
第四,军权在握。毛泽东主席曾有名言“枪杆子里出政权”。赵匡胤政变前掌握了禁军的最高指挥权,这是他能够和平夺权的关键,他也成为五代时期那个游戏规则的受益人,当然,是最后一个受益人。
值得一提的是赵匡胤对柴宗训母子的处理。对于这对孤儿寡母,第一谋士赵普的建议是斩草除根,赵匡胤却一笑了之。
赵匡胤让后周小皇帝柴宗训当了郑王,符太后当了周太后,小皇帝后来被迁往房州,北宋开宝六年(973)逝世,终年20岁,被谥为恭帝。
赵匡胤生前,曾在太庙里立下石碑,后来的新天子即位都要到太庙里去拜碑,并默诵誓词。这石碑立在太庙寝殿的夹室中,除了北宋历代皇帝,别人都无从得知。就是新皇帝去拜碑时,也只有一个不识字的内侍跟随,其他人都离得很远,弄得很神秘。直到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后,宫门被打开,人们才得以纵览,不过是很简单的三条:一是保全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二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三是子孙不得背弃上述誓言,否则即遭天罚。此外,赵匡胤还给柴家发了“丹书铁券”,凭此券柴家子孙犯罪永远免死。《水浒传》里小旋风柴进就是因为有丹书铁券,所以才那么吃香,活得很滋润。
赵匡胤虽然夺取了柴荣留下的江山,却没有像大多数政治斗争那样“斩草除根”,而是承诺孤儿寡母:你们柴家世代享受皇家待遇,有我赵家的就有你们柴家的一份。这跟后来的“杯酒释兵权”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愿意享乐我让你们享乐,干事情还是让我来干吧!赵匡胤雄才大略而又充满了人情味,邓小平通知大概也是跟他学的吧:当年副总理陈永贵政治斗争失败下台后认为“死定了”,谁知道居然还享受这副总理待遇,直到老死。
能够善待自己的政治对手,这才是最高的政治智慧。
赵匡胤做到了,所以他很了不起,也很可爱。
一个新王朝建立了,然而,路还很长。

楼主 梦回汴梁2002  发布于 2010-02-23 10:35:38 +0800 CST  
多谢鼓励,明天继续更新!
第四章 制订游戏新规则
楼主 梦回汴梁2002  发布于 2010-02-23 12:32:10 +0800 CST  
第四章 制订游戏新规则
巩固新政权
宋王朝虽然建立了,但天下局势并不稳定。新生的宋王朝至少受到三方面威胁:其一来自忠于后周的旧势力;其二是南平、湖南、后蜀、南汉、南唐、北汉等地方割据政权;其三则是北方契丹人所建的辽政权。如何解除这三方面威胁,完成国家统一大业,成了宋太祖赵匡胤面临的严峻挑战。
宋太祖将如何迎接这些严峻挑战呢?我们来看看他在即位之初所做的几件事。
第一件事:继续重用后周宰执范质,王溥为相。
第二件事:任命赵普为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
第三件事:贬王彦升为唐州刺史。
第四件事:平定昭仪节度使李筠和扬州淮南节度使李重进的叛乱。
从这四件事中,我们能发现什么呢?范质、王溥、李筠、李重进属于后周旧臣;赵普、王彦升属于赵匡胤的政变功臣。赵匡胤是如何对待后周旧臣和政变功臣的呢?
先说对待后周旧臣:
一方面,宋太祖深知自己趁后周“主少国疑”夺得江山,并不光彩,为了消弭后周旧臣对自己的不满和疑虑,他采纳赵普的建议,采取以稳定京城、笼络后周旧臣为主的方针,以静制动。因为,“京城若乱,四方必转生变”,“都城人心不摇,则四方自然静谧”。依据这一方针,宋太祖对后周旧臣实行了官位依旧,全部录用的政策。所以范质、王溥等人依然高居相位。
另一方面,对于坚决不服从新王朝的权威、起兵反叛的后周旧势力,宋太祖则果断地予以武力镇压,用不到半年的时间,先后消灭昭仪节度使李筠和扬州淮南节度使李重进的势力,使新生的宋政权得到巩固。
再谈对待政变功臣:
首先,对于高怀德、石守信、王审琦这样的武将,宋太祖采取加官进爵的方式加以赏赐和笼络。如高怀德加封为义成军节度使,拜殿前副都点检、武信军节度使、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镇守滑州,后来还娶宋太祖之妹燕国长公主,加封驸马都尉。
其次,为了保证对后周旧臣笼络和收买的成功,对于那些恃势欺凌旧臣的新贵们,宋太祖则毫不留情地严加处理。京城巡检王彦升,是当年兵变入城时的先锋,擅杀韩通一事已使宋太祖对其心生怨恨,他不仅不知收敛,反而自恃拥立有功,横行不法。一天夜里,他以巡检为名,去敲宰相王溥的门,吓得王溥“惊悸而出”,结果王彦升被贬为唐州刺史。宋太祖的这些做法,对稳定后周旧臣的情绪,缓解他们对新王朝的疑惧,使他们放心地为新王朝服务,起了很好的作用。
第三,对待赵普的处理则颇耐人寻味。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赵普这位对北宋初年影响巨大的政治人物做一个补充介绍。
赵普,字则平,北宋政治家。后梁龙德二年(922)生于蓟州(今北京城西南)。他智谋多,读书少,善吏道,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后周显德年间,先后为永兴军(治今陕西西安)节度使从事,滁州、渭州(治今甘肃平凉)军事判官,同州(治今陕西大荔)、宋州(治今河南商丘县南)节度使赵匡胤推官、掌书记。逐渐进入赵匡胤的核心决策圈,成为他的第一谋士。
上文曾经提到,赵普对陈桥兵变的成功居功甚伟,按理应该封赏提升,但宋太祖却只授他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这样一个普通官职。为什么呢?赵匡胤是从稳定后周旧臣的大局出发,暂时委屈了赵普。这一点,赵普深有认识,因此,他照旧要为新王朝的稳固出力。这从他献计平定“二李”叛乱可以看出。
后周时义成军节度使李筠,本来是个网罗亡命之徒的野心勃勃的将领,他不甘居下,拒绝新皇帝授予的兼中书令的高官,而于建隆元年(960年)四月,勾结北汉刘钧起兵反宋。赵普看到形势可虑,力主太祖亲征并随同前往。六月,石守信、高怀德攻陷保泽州(今山西晋城),李筠自焚死。
后周太祖郭威之甥、驻扬州之淮南道节度使李重进,已成为宋廷心腹之患。于建隆元年七月起兵反宋。宋太祖派石守信、王审琦征讨,迁延未克。赵普因以原后周之将士攻后周之贵戚为虑,劝太祖自行。十一月从征扬州,—举攻克,李重进全家自焚死。
二李叛乱的平定,从献策亲征之意义上来说,赵普之功显著。被升为兵部侍郎、枢密副使之职。
赵匡胤总算对得起这位第一谋士了。
杯酒释兵权
随着二李叛乱的平定,宋太祖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初步稳定了政权。然而新政权还面临着新的威胁,如何不使北宋成为第六个短命王朝,成了赵匡胤思考的主要问题。
通过陈桥兵变上台的宋太祖深知,自己是五代时期那个游戏规则的受益人。五代时期之所以会出现那种朝代更替,不暇稍息的现象,与其说是因为皇帝太弱,不如说是因为臣属太强。特别是那些领兵大帅,依仗手中的兵权,篡位弑主,易于反掌,是威胁皇权的最大势力。只要这个游戏规则不打破,北宋就有可能成为第六个短命王朝。自己就会成为这个游戏规则的牺牲品。该到了打破旧规则,建立新规的时候了。不过破旧立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难就难在需要勇气,需要魄力,更需要手段。
宋太祖决心做吃螃蟹的第一人。
“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尔。”说的好,就从兵权入手。
于是就有了著名的“杯酒释兵权”。
袁了凡、王凤洲合著的《纲鉴合编》中曾记载
一日因晚朝,与石守信等饮酒酣,屏左右,谓曰:“朕非卿等不及此。然天子亦大艰难,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朕终夕未尝安枕也,居此位者,谁不欲为之。”守信等顿首曰:“陛下何为出此言,今天命已定,谁敢有异心!”帝曰:“卿等固然,其麾下欲富贵何?一旦有以黄袍加汝身,虽欲不为,其可得乎。”守信等泣谢曰:“臣等愚不及此,陛下哀矜,指示可生之途。”帝曰:“人生如白驹过隙。所以好富贵者,不过欲多积金钱,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耳,卿等何不释去兵权,出守大藩,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之业,多买歌儿舞女,旦夕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朕且与卿等约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不亦善乎。”守信等皆谢曰:“陛下念臣等至此,所谓生死而肉白骨也。”明日,皆称疾乞罢典兵,赐赉甚厚。
此后,大将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罗彦环等人的禁军职务被解除,纷纷到地方州郡作节度使。赵匡胤几杯美酒,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大将专军权的问题,被誉为“最高政治艺术的运用”,成为千古佳话。
“杯酒释兵权”后,禁军中的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侍卫马步军正副都指挥使等职务不再设置了,只剩下了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和殿前都使指挥使这三个不能相互统属的职务,这三使各领一司(合称“三衙”),互相牵制均直接听命于皇帝。同时“三衙”的长官都是由资历较浅的后辈武将担任,使其难以在禁军中形成根深蒂固的势力。
强干弱枝
禁军大将的问题解决了,可地方节度使的问题如何解决呢?相传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赵匡胤将几位节度使召来,授给他们每人一把佩剑,一副强弓,一匹骏马,然后他也单身上马,不带卫士,和这些节度使一起驰出皇宫。到了固子门的树林之中,又与他们一起下马饮酒。饮了几杯酒以后,赵匡胤突然对他们说:“这里僻静无人,你们之中谁想当皇帝的,可以杀了我,然后去登基。”这些节使度都被他的这种气概镇住了,一个个拜伏在地,战栗不止,连称“不敢,不敢”。赵匡胤再三询问,他们吓得只是埋头不语。赵匡胤就训斥他们说:“你们既然要我做天子,就应当各尽臣下的职责,今后不准再骄横不法,目无天子!”节度使们都山呼万岁,表示顺从。
要说这件事还真不是常人敢做的,宋太祖玩的是胆量,玩的是气魄。但是这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你不能隔三差五吓唬这些节度使啊?最终,还得从制度入手,也就是制订一套新的游戏规则。
第一谋士、宰相赵普出场了。他提出著名的“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十二字方针,分别从政权、财权、军队这三个方面来削弱藩镇,以达到强本弱枝、居重驭轻的目的。
“削夺其权”:宋太祖陆续派遣文官到地方州郡担任长官,以取代跋扈难制的军人;并在知州之外设立通判,两者共掌政权,互相牵制,分散和削弱了地方长官的权力。
“制其钱谷”:宋太祖设置转运使来管理地方财政,并规定,各州的赋税收入除留开其正常的经费开支外,其余的一律送交京师,不得擅留。这样,既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又使地方无法拥有对抗中央的物质基础。
“收其精兵”:宋太祖将厢军、乡兵等地方军队中的精锐将士,统统抽调到中央禁军,使禁军人数扩充到几十万,而地方部队只剩下一些老弱兵员,只能充当杂役,缺乏作战能力,根本无法和中央禁军抗衡,这就摧毁了地方反抗中央的军事基础。此外还实行“更戍法”,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朝廷临时任命戍军统兵将官,造成兵不知将,将不识兵,易于控制。
说到宋太祖制订的这些新规则,到底有没有用呢?最起码的一条是,从此以后地方藩镇的权利被完全剥夺了,好比釜底抽薪一般,失去了反抗中央的资本。有宋三百年,地方割据叛乱的现象几乎没有,可以说这是这些新规则带来的积极成果。
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新规则的制订也带来一些新问题。
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是个聪明人,他看到了问题的所在:
其一,禁军人数不断膨胀,不仅导致大量“冗兵”,同时士兵的吃穿用度、武器装备都需要花钱,也给财政造成巨大压力,是“冗费”的重要来源。
其二,强干弱枝的做法使地方的军事能力急剧下降,在外敌入侵面前几乎没有抵抗能力,辽、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动辄便打到黄河边威胁都城汴梁,不能不说是地方军力太弱造成的。
其三,军队战斗力的下降。由于更戍法的实行,造成兵将分离,严重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北宋末年禁军号称八十万,在数万女真铁骑面前居然败下阵来,所以兵不在多,而在精。

楼主 梦回汴梁2002  发布于 2010-02-24 20:23:18 +0800 CST  
加强皇权
在调整和确立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的同时,宋太祖对君臣关系也进行了调整。
在他看来,地方权力集中到朝廷,还没有完全解决中唐五代以来“君弱臣强”的问题,因而应该进一步削弱文武百官的权力,使由地方集中到朝廷的权力最后完全集中到自己手中,“总揽威柄”,“独制天下”。
宰相是封建社会的“百官之领袖”,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宋太祖即位后,宰相奏事仍沿旧制。有一天早朝,他突然对宰相王溥、范质说:“我眼睛有些昏花,把你们的奏疏送上前来。”在范、王二相离座递疏时,宫廷侍卫乘机将他们的座位搬走。自此以后,宰相在皇帝面前毕恭毕敬地站着奏事成为定制,宰相由坐而战,地位大大下降了。
这只是削弱相权的开始,宋太祖根据“分化事权”的原则,对宰相的权力进行了分割。在中央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其副职称枢密副使或同知枢密院事,一般为文官担任,分割宰相的军权;又增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
这样在宋初,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与宰相共同称为“宰执”,共同分享相权。
上述政策的出台,很大程度上是宋太祖采纳赵普的建议所致。但赵普可能并未想到,他自己竟会成为这一政策的牺牲品。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与削弱相权同步进行的,则是在百官中推荐“官、职分离,互相牵制”的任官政策。宋代官制中,“官”是品级,只有据此受俸禄的作用;“职”是殿阁、馆阁学士一类的荣誉称号,亦没有实际权利;只有由皇帝或书省“差遣”的临时职务才是实职,即执行实际权力的职务。这种职、权分离,名、实混淆的任官体制,使任何官员都无法集中权力、荣誉、威望于一身,权大者并不一定职高,望重者并不一定位显。这样也就很难形成对皇权的威胁了。
皇帝临时“差遣”的实职,也是依照“分权制衡”的原则进行安排的。如宋代有固定的尚书省兵部,但兵部尚书只是虚职,并无实际兵权,只是被差遣为枢密使才有相当于兵部尚书的实权。不过枢密使也只是有奉旨调兵之权而无领兵之权,领兵之权归“三衙”长官。同理,“三衙”的高级将领虽然名为禁军的最高统帅,却也只有领兵之权而无发兵之权。
宋太祖为扩大统治基础,改革和推进了隋唐以来的科举考试制度。宋初极力放宽科举考试的范围,无论家庭贫富,郡望高低,只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的人,都可以前往应举。同时严格考试制度,以防权贵豪门请托舞弊。
同时,宋太祖着力改变垂武轻文的旧风气。他称帝后,很尊重和重用读书人。有一次,他遇到一个疑难问题,问宰相赵普,赵普素来以“半部论语治天下”,文化程度不高,回答不出。再问读书人,学士陶毂、窦仪准确地回答出了,赵匡胤深有体会地说:“宰相须用读书人!”对于读书不多的文臣武将,赵匡胤也总是鼓励他们要多读书,以弥补自己的不足,赵普正是在他的鼓励下才变得手不释卷的。
宋太祖即位之初,就下令修复孔庙,开辟儒馆,延用耆学名儒,以劝告励教化。针对五代时期文教不兴,学校荒废的情形,他下诏拨款增修国子监学舍,当国子监开学讲书之日,他很高兴地派人送去美酒、苹果以示祝贺。
随着文教的振兴和开科取士的增多,大批文人进入统治集团。宋太祖认为,乱世用武,治世用文,对这些文臣再也不能像五代时期那样,只是当作点缀摆设,而应切实发挥他们的作用。
随着对文臣的重用,统治集团内部的那种畸形的文武关系得到了调整。原来那些骄横跋扈,视文臣为无用,甚至一言不合就要“砍杀”宰相的武将们,不但见了宰相都要恭恭敬敬地唱喏问候,而且自己已也在宋太祖的劝告鼓励下,学着文臣的样子读起书来。
宋太祖“重文”是针对五代的“轻文”而言的,目的是要调整当时那种畸形的文武关系,改变那种由武臣独擅政权的局面,进而扩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基础。所以在“重文”的同时,他并不歧视武将。当然,在宋初君主专制加强这一个大气候下,无论文臣也好,武将也好,其权力都不能不受到影响。
总之,尽管宋太祖的“重文”政策在以后曾被其子孙奉为“祖宗成规”而代代相传,以至形成了“重文轻武”的风气,但在宋太祖时,情况却并不如此。他“重文”但并不轻武,无论文臣武将,只要“有一材一行可取者”,都予以擢拔和使用,“先天下无遗材,人思自效”,其专制统治的基础是广泛和稳固的。

北宋初年,赵匡胤一方面通过“强干弱枝”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通过“分化事权”调整君主与臣下的关系,使地方的行政、财政、军事等等各个方面的权力不断地向中央集中,最后又集中到皇帝一个人手中,形成了至高无上的君主集权制;另一方面又开科取士,重文用武,广罗人才,扩大了这一专制统治的基础。
然而,我们还应该看到,宋太祖制订这一些新规则只是从防兵之变、防方镇之跋扈、防官员之损害君权为出发点,而主要不是去提高国力、军力、政权与财政的效力,这些措施也使得官员增多,开支增大,军力下降,权力互相钳制、地方实力削弱,形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埋下日后积贫积弱的种子。这就是为什么北宋空有军队一百二十万,官员二万余,府库之钱财成堆,而在北宋与南宋的三百年统治时期,一直外不能抵御辽、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内不能消弭官乱于上、民变于下,而处于深重的统治危机的一个真正原因。
不管怎样,五代时期藩镇割据的旧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宋太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新规则的制订使他的权力空前加强,同时也增强了对外征战的信心。
一场好戏又要上演了。

楼主 梦回汴梁2002  发布于 2010-02-24 20:27:06 +0800 CST  
第五章 我和我追逐的梦

我和我追逐的梦擦肩而过
永远也不能重逢
我和我追逐的梦一再错过
只留下我独自寂寞
却不敢回头
刘德华的这一曲《我和我追逐的梦》唱尽了失恋者的辛酸与苦痛。突然发现这几句歌词用在宋太祖身上也颇为贴切。
当然,宋太祖追逐的“梦”绝非某个女人那么简单,而是一个更高远的梦想,那就是统一,收复燕云十六州,统一中原。这个梦,柴荣曾经做过,却在关键时刻功亏一篑,未能梦圆。
现在,当宋太祖代周自立,并巩固了自己的统治之后,自然就把完成中国统一的任务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他决心圆这个梦,不仅为柴荣,更为自己。
雪夜定策
让我们首先来看看当时的形势吧:
北面:有契丹族所建立的辽国,在西北有党项族的强大势力,夹在二者之间的则是割据山西一带的北汉。北汉主刘钧占据河东12州,受到契丹的支持,与以前的后周和现在的宋王朝一直处于公开敌对的状态。
南面:存在着南唐、吴越、后蜀、荆南(南平)、湖南、南汉、漳泉七个割据政权。荆南高季兴据有江汉三州;周行逢占据湖南14州;后蜀孟昶据有两川、汉中45州;南汉刘鋹据有岭南60州;南唐李璟据有江南19州;吴越钱俶占据两浙13州;虽然这些割据政权处于物产丰富、生产相对发达的地区,但由于其各自疆域狭小,又互不联合,因而大都国力不武,软弱怯懦,不得不向以前的后周和刚刚建立的宋王朝表示名义上的臣服或通好。
在这种形势下,摆在宋太祖面前有两条路,一是乘南方诸国名义上已表示臣服的时机,继续周世宗的政策,进行北伐,收复为辽所占领的燕云十六州领土,割断与北汉的联系,进而消灭北汉这一公开的敌对势力,然后统一南方诸国;另一条道路则是南征,在完全征服了南方几个割据势力以后,再来灭亡北汉,攻取燕云十六州,将契丹赶回长城以北。
宋太祖倾向于哪条路呢?他急于完成柴荣未竟的事业,倾向于走第一条路。
然而,他最终选择了第二条路,确立了“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这和宰相赵普的大力劝谏有很大关系。
《宋史•赵普传》中这样记载:
一日,大雪向夜,普意帝不出。久之,闻叩门声,普亟出,帝立风雪中,普惶惧迎拜。帝曰:“已约晋王矣。”已而太宗至,设重裀地坐堂中,炽炭烧肉。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因与普计下太原。普曰“太原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姑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库卿尔。”
和赵普的谈话,使赵匡胤最后确定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这件事,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雪夜定策”。
建隆三年(962年)九月,宋太祖部署兵力守卫西、北边境,防止辽、北汉南掠。同时与契丹互派使臣发展关系,力图保持北方战线的暂时安定。对南方各国则密切注视它们的政治动向,寻找时机,准备找到合适的突破口。
荆南、湖南地处长江中游要冲,南北相邻,又东临南唐,西接后蜀,南靠南汉。占领荆、湖,即可割裂江南诸国,为各个击破创造条件。为此,宋廷决定寻机出兵荆、湖。
机会终于来了。
假途灭虢,袭占荆、湖
建隆三年(962年)十月,武平节度使周行逢病死,11岁的周保权继位。衡州刺史张文表乘机兵变,占领潭州(今湖南长沙),威逼朗州(今湖南常德)。周保权为讨张文表,向宋求援。赵匡胤决定以假途灭虢方略,出师湖南、假道荆南,以达一箭双雕的目的。乾德元年(963年)正月,命山南东道节度使慕容延钊为湖南道行营前军都部署,枢密副使李处耘为都监,率10州兵以助湖南讨张文表为名,借道荆南。二月初九,慕容延钊暗遣李处耘率数千轻骑,攻占江陵(今属湖北)城,迫节度使高继冲降,荆南遂亡。时周保权已平息内乱,知宋欲图湖南,为阻宋军南下,慕容延钊命指挥使张从富领兵阻截。二月底,宋军水陆并进,突破三江口(今湖南岳阳北),缴获战船700艘,占领岳州(今湖南岳阳)。三月初十,占领朗州,周保权被俘,湖南遂平。
宋太祖前后仅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灭掉了荆南和湖南两个最弱小的割据政权,切断了南唐和后蜀这两个南方最大势力之间的联系,也切断了南汉和后蜀的联系,可以左顾南唐,右盼后蜀,南通南汉,有利于各个击破。从战略上讲对宋的统一战争是非常有利的。
分进合击,攻灭后蜀
袭占荆、湖之后,宋太祖将矛头对准了长江中上游的后蜀。
后蜀当时的统治者是后主孟昶。史载这位皇帝荒淫放纵,滥任臣僚,整个一昏君。他的母亲本是很有见识的一个人,曾劝说孟昶向上,不过孟昶并不听从。后蜀建立后,数年内没有战乱,而蜀中之地又是物产丰饶之乡,孟昶身边又有爱妃花蕊夫人相伴,小日子过得是十分的滋润缠绵。
孟昶每日是耽于酒色,不理国事。后蜀在声色犬马之中,早已经失去了所有的战斗能力。
宋平荆湖后,即部署攻蜀。后蜀主孟昶闻讯大惊,欲依托川陕险要地势,严兵拒守,同时遣使约北汉共同反宋。按说形势对宋不利,但在此紧要关头,出使北汉的后蜀使者赵彦韬反水,投奔宋太祖,将蜀军兵力部署作为自己的晋见礼。宋太祖遂先发制人下令出兵。乾德二年(964年)十一月,命分兵两路:北路以忠武节度使王全斌、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崔彦进为首,率步骑3万出凤州(今陕西凤县东北风州镇),沿嘉陵江南下;东路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刘廷让与都监曹彬为首,率步骑2万出归州(今湖北秭归),溯长江西进。两路分进合击,约期会攻成都。孟昶得知,命王昭远为北面行营都统,率兵数万北上扼守利州(今四川广元)、剑门(今四川剑阁东北)等关隘。十二月,北路军占领利州。三年正月初,突破剑门险要,大败蜀军,俘王昭远,继占领剑州(今四川剑阁)。东路刘廷让军突破巴东咽喉夔州(今四川奉节东白帝),连克万(治今四川万县)、开(今四川开县)、忠(今四川忠县)、遂(今四川遂宁)等州。两路直逼成都,孟昶举城投降,为孟昶写降表的是翰林学士李昊,这位李学士也曾为前蜀后主王衍写过降表,当时有人于夜间在李昊家门口贴上“世修降表李家”的条幅,一时传为笑柄。
后蜀灭亡了。历时仅六十余天。
值得一提的是孟昶母子和花蕊夫人的结局。
孟昶被俘后被封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秦国公,居住在汴京。移居汴京七天后,孟昶暴死,时年47岁。一说是因为国破家亡心里负担大,郁郁而终,一说是被宋太祖毒死的,一说是被赵光义后来的宋太宗毒死的。
孟昶的母亲李氏十分刚烈。孟昶去世,李氏没有哭,用酒祭奠死者,淡淡地说:你不能为江山社稷赴死,苟且偷生,自取羞辱;我一直不忍死去,只是因为有你;如今你去了,我还活着干什么?李氏绝食,几天后死去。
可惜了,一位深明大义的老太太,却没有生出一个有责任感的好儿子。
花蕊夫人呢?她的故事还很长,留待后面再说。
宋太祖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消灭了后蜀这个重要割据势力,军事上取得了胜利,但在政治上却严重失分。
导致宋太祖政治上严重失分的恰恰就是灭蜀的头号功臣王全斌。
王全斌尽管骁勇善战,屡建奇功,但其治军不严。攻克成都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日夜饮宴,不恤军务,纵部下掠子女财货,蜀人苦之。”其部将王继涛受命押孟昶至汴京,却乘机勒索宫人、金帛,其军士酗酒持刀沿街抢劫商人的钱财。这时朝廷为稳定巴蜀,命王全斌将后蜀降军押送京城,并诏“人给钱十千,未行者,加两月廪食。”而王全斌却“擅减其数”,于是激起了兵变。降军推举原蜀将全师雄为首领,号称“兴国军”,应者云集,很快发展到10万余人。面对如此严重的局势,王全斌措置不当,他派刘光绪率 700骑兵前去招抚,刘光绪却“尽灭师雄之族,纳其爱女及橐装”,更加激化了矛盾。全师雄率军攻克彭州,杀死都监李德荣,成都10县皆起兵响应,全师雄自号“兴蜀大王”,置僚属、署节帅,分兵占领灌口、新繁、青城等战略要地,屡战屡胜,很快兵临成都,邓、蜀等十七州纷纷响应,形势十分严峻。当时成都尚有二万多降兵,王全斌害怕他们起兵内应,就将其诱至夹城中全部杀掉。康廷泽曾请求择其老幼病者70多人,以兵押送沿江而下,若蜀兵前来劫夺,再杀不晚,但“全斌亦不听”。残暴的屠杀,愈发坚定蜀兵血战到底的决心,各地兵变此起彼伏,宋军又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花了两年多时间才逐渐平定。
后蜀降军的兵变打乱了宋太祖统一战争的军事部署,同时也激化了蜀地的各种矛盾,这些矛盾总爆发出来,引发了北宋初年最大的一次民变,当然,这已经是30年后的事情了。
后蜀降军的兵变给宋太祖好好上了一课,所谓攻城为下,攻心为下,得民心者得天下,宋太祖终于体会到了这几句话的深刻含义。
让我们做一个小小的盘点吧。
至此,宋太祖用不足两年半的时间就消灭了湖南周氏、荆南高氏、后蜀孟氏三个割据政权,统一了大片领土。“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初见成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先南后北”这一战略方针的正确性除了需要袭占荆湖、攻灭后蜀这样的正面事例作检验,还需要经过一系列失败的教训来深刻领会。

楼主 梦回汴梁2002  发布于 2010-02-26 11:11:22 +0800 CST  
急躁冒进,两征北汉
自平蜀后,“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被抛弃。
开宝元年(968年),北汉王刘钧病逝,养子刘继恩继位。刘继恩为人懦弱无能,对政治一窍不通。宰相郭无为于同年九月派人刺死刘继恩,迎立刘钧另一位养子刘继元。宋太祖认为北汉政局动荡,有机可乘,便不顾群臣反对,于同年九月派李继勋率兵攻打北汉。
北汉得知宋军来攻,派遣侍卫都虞侯刘继业等率军扼守团栢谷(今山西祁县东南),同时急忙遣使到辽请求救援。刘继业,本名杨重贵,因有勇有谋,得到北汉主的赏识,被赐为刘继业,后改名杨继业,也称杨业,他就是人人皆知的杨令公。
宋军进展顺利,兵抵太原城下,李继勋欲劝降刘继元,被拒绝,宋军久攻太原不下,因契丹军来援,一征北汉无功而返。
开宝二年(969年),不死心的宋太祖亲征北汉。大军再次直抵太原城下,宋军筑长连城围攻太原。辽军分两路援救北汉,一路自石岭关入,为宋军败于阳曲。另一路从定州南下的辽军也为宋军所败。
失去辽军支援的太原城内士气低落。此时,宋太祖利用汾河水涨,引水倒灌太原城。城中惊恐,北汉宰相郭无为欲谋降宋,事泄被杀。北汉军依然死守太原不降。
宋太祖自从平定李重进之后,就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没有亲历战阵。这次出动大军,御驾亲征,本以为一定是马到成功。不曾想却遇到了从未有过的顽强抵抗,竟奈何不得区区一座孤城。大军云集城下,猛攻了一百多天,所获无几,损失却不少。久经战阵的宋太祖这次面子丢大了。
此时,辽再派兵驰援北汉,太原得以保住。宋军则因屯兵太原城下,久攻不克,损兵折将,又因暑雨,士卒多病,无奈之下,宋太祖下令班师。宋军班师便宜了北汉,北汉得到宋所弃军储,共计粟三万石,茶、绢各数万。
宋太祖一生打了无数次胜仗,没想到这次却饮恨太原城下,小小太原成了他难以逾越的屏障,细说起来,两次征辽的失败也是事出有因。
其一,宋太祖决策失误,抛弃“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急躁冒进。
其二,北汉仍具相当实力,且有名将刘继业等忠心辅佐,并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其三,辽与北汉结盟,出兵相助。
其四,太原城池坚固,粮储丰富,易守难攻。
两次出征北汉的失败,也带来一个积极后果,使宋太祖重新回到“先南后北”的立场上,自太原班师后,经过一年多的休整,开宝三年(970年)九月,宋太祖决定攻取南汉,继续实施“先南后北”的统一方略。
诱歼主力,灭亡南汉
南汉以广州为中心,割据岭南两广地区达六十年之久。荆湖、后蜀灭亡后,南唐、吴越臣服,唯南汉主刘鋹拒绝附宋。后蜀灭亡后,潘美等宋将就曾攻取了南汉的郴州,形成了良好的进攻态势。
开宝二年(969年)六月,宋太祖以右补阙王明为荆湖转运使,做出战物资准备。开宝三年九月初一,命潭州防御使潘美率10州大军长驱南下,中间突破,直趋贺州(今广西贺县)。潘美声言沿贺水东取兴王府(今广州),以诱歼南汉军主力。及刘鋹派大将伍彦柔率舟师溯郁江、贺水西上增援,宋军伏击获胜,杀伍彦柔,占领贺州。十二月,进至韶州(今广东韶关),南汉都统李承渥率兵10万于莲花峰(今韶关东南)下,列象阵迎击宋军,宋军以强弓劲弩破其阵,占领韶州。四年正月,宋军攻克英(今广东英德)、雄(今广东南雄)等州。二月,进至马径(今广州北),夜袭敌营,火烧竹栅,攻破南汉招讨使郭崇岳6万兵,继而攻陷兴王府,刘鋹降,南汉灭亡。
值得一表的是灭亡南汉的宋军主将潘美(925—991)。
潘美即评书演义中的潘仁美。评书演义中的潘仁美是个嫉贤妒能、害死杨业父子的卑鄙小人,这显然是对潘美的歪曲。历史上的潘美早在“高平之战”中就与宋太祖赵匡胤相识,跟随宋太祖南征北战,为北宋王朝立下了丰功伟绩:
潘美对宋王朝的第一大功是帮助宋太祖夺取王权、发动政变,建立北宋。
潘美对宋王朝的第二大功是在陈桥兵变后,说服后周群臣将领归顺宋统。
潘美对宋王朝的第三大功是参与统一战争,“平南汉、收南唐、灭北汉,所向披靡,功勋彪炳。”
有鉴于此,潘美绝对是北宋建立与统一的一大功臣。至于潘美与杨业的恩恩怨怨,留待以后再说。
水陆并进,攻灭南唐
南汉灭亡之后,南方剩下的最后三个割据政权,他们个个自危,震恐异常。势力最强大的南唐国主李煜这时也不得不主动要求取消国号,放弃皇帝的称号,改称“江南国主”。(另外两个割据政权吴越和漳泉早就上表称臣,接受宋朝的官职。)
提到李煜,这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位传奇人物,词写得不错,可皇帝实在做的不怎么样。现在,他连皇帝的称号都放弃了,可宋太祖怎么答复他呢?
宋太祖的回答堪称中国古代史上最牛、最有豪气的话之一。
宋太祖在回书中指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将平灭南唐提上议事日程。
宋太祖对灭蜀之战中,宋将大杀降军一事十分不快,认为此举损害了自己以“王师”讨伐“不道”的光辉形象,有失民心。所以在开宝七年(974)发兵进攻南唐时,任命并无多少战功可言、但为人厚重宽恕的曹彬为统帅,潘美为都监,率水、步、骑兵在采石一线强行渡江,进围金陵;同时令吴越国主钱俶统帅吴越军五万,由宋将丁德裕监军,从东面攻取常州,然后会师金陵。令王明为西路军,向武昌方向进击,牵制屯驻在江西的南唐军队,使其无法东下援救金陵。
开宝八年(975年)五月,宋军占领袁州(治今江西宜春)、白鹭洲(今江苏南京西南)、江阴(今属江苏)等州地。钱俶率东路军亦攻占常州。八月,攻占润州(今江苏镇江),完成对金陵的外线包围。金陵成了一座孤城。宋军统帅曹彬多次向李煜劝降,遭到拒绝。
十一月中旬,宋军依照樊若冰的图示在采石用预先造好的战舰架设浮桥获得成功,其主力部队通过浮桥,顺利跨过了长江天险,大败南唐水陆兵十余万于秦淮,直逼金陵城下。十一月二十七日,在李煜仍不投降的情况下,宋军发起总攻,金陵城破,李煜做了俘虏。金陵城破后,曹彬约束宋兵不得肆意杀掠,使千年古城免遭破坏。
金陵城破后,李煜肉袒出降,请求宋军保全金陵父老,总算尽到了一点一国之君的责任。李煜被押送汴京之后,宋太祖封他为“违命侯”,这是一个带污辱性的封号。然而更大的污辱还在等着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这是李煜离开金陵时写下的一阕《破阵子》,国破家亡的离别之痛在字里行间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果这算是李煜对南唐人民的谢罪词的话,那么,可能有点太轻飘飘了。对于南唐灭亡、南唐人民遭受战乱之祸,李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其一,李煜即位后先后宠信大小周后姐妹,不理国政,痴迷文学,导致南唐国势日衰。玩物丧志,对他来说,玩物不仅丧志,而且丧国。
其二,南汉灭亡后,李煜虽对北宋示弱,但却一直不肯奉诏北上,激怒宋太祖,使和平解决南唐问题的可能丧失,陷南唐人民于兵燹之灾中。
其三,战前李煜既不做积极准备,又听信谗言将主战的潘佑、李平、林仁肇等大臣杀害,自毁长城。
其四,站在爆发后,李煜过分依赖长江天险,欲以“坚壁以老宋师”的消极防御战法,坐失利用宋军渡江时反击的时机,终于失败。
灭南唐是宋太祖统一南方的最后一仗,历时时间最长,同时也是当时最大的一次江河作战。这次战争中的“浮桥渡江”、“围城打援”,是宋太祖战略部署中的得意之举,也是古代战争史上的创举。
南唐灭亡后,宋基本统一南方。“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实现大半。于是,宋太祖集中精力,打算解决北汉问题。
开宝九年8月,宋太祖派党进、潘美等兵分5路,开始第三次进攻北汉。开始时各路宋军按预定计划,进展顺利。党进率兵直逼太原,列寨于汾河之南,在太原城北击败北汉军数千人。孤城太原指日可下。可是10月,宋太祖赵匡胤突然去世,赵光义以皇弟的身份继承皇位。为巩固自己的皇位,赵光义下令撤军。宋军第三次北攻北汉,就这样不果而终。
宋太祖终于和他追逐的梦擦肩而过了,灭亡北汉、收回“燕云十六州”、统一中原的梦想最终没有实现,这成为宋太祖一生最大的遗憾。
那么,宋太祖究竟怎么会突然去世的?

楼主 梦回汴梁2002  发布于 2010-02-26 17:12:45 +0800 CST  
第六章 明争暗斗
要解开宋太祖的死因,让我们先回到开宝六年(973年)。这一年接连发生的两件事颇值得玩味。
第一件事:八月,赵普罢相,被赶出京城。
第二件事:九月,赵光义封晋王,位居宰相之上。
赵普失宠了,而赵光义得宠了,这是为什么。
这是赵普和赵光义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的必然结果。
赵普罢相
前面提到,赵普在陈桥兵变中居功甚伟,又为宋太祖献“先南后北”之策,深得宋太祖的信任。乾德二年(964年),宋太祖任赵普为相,原宰相范质、王溥等被免职,赵普的地位达到顶峰。此后,赵普单独居相位达近十年之久。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开宝六年,赵普被赶下相位呢?有三方面因素。
首先,是赵普自己侍宠而骄,逐渐失去了宋太祖的信任。
其一,学识不高。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著称,文化程度不高,实干能力较强。宋太祖每每问到一些儒家经典中的问题,赵普多不能回答。
其二,受贿。开宝六年,宋太祖亲自去看望病中的赵普,突然发现廊下堆有海货十瓶。打开一看,全是小颗粒的瓜子黄金.赵普只好坦白说明,这是吴越王钱俶送来的。宋太祖说,钱俶大概认为国家大事全由你决断,所以送金子嘛。口中虽说受之无妨,实际上触及了赵匡胤独揽大权和皇权尊严的要害问题。赵匡胤是决不允许臣下来愚弄他,或者暗中夺他的权的.
其三,违反禁令。赵普私运木材扩展府第,其府第之宏大有僭越之嫌,更让赵匡胤难以接受。随着考察的深入,又发现赵普子承宗竟然违反宰辅大臣间不得通婚的禁令,娶枢密使李崇矩之女为妻,这有架空皇权的危险,立即命令分开。
总之,这些公忠其表、谋私其内的问题,使赵普逐渐失去宋太祖的宠信。
其次,翰林学士卢多逊对赵普的揭发和攻击。
卢多逊(934~985),河南怀州人(今河南泌阳)。后周显德初年,举进士。他书读的比较多,但却工于心计。太祖登基后,喜欢读书,经常命人从史馆给他找书,卢多逊就打通馆吏,从而预先知道皇上所读书籍,然后将此书连夜阅览。等到太祖问及书中之事,卢多逊每次都对答如流,因此深受太祖宠爱。
说起卢多逊与赵普的结怨,是因一件小事而起。乾德三年(965年),卢多逊发现当今的年号“乾德”与五代时后蜀王衍的年号用重了,因此如获至宝,立即向皇上报告。皇上命人一查,果然如此,脸上挂不住,就拿赵普当替罪羊,当着卢多逊的面对赵普说:“你哪里比得上他啊!”说着还拿毛笔涂抹赵普的脸。
赵普丢了面子,也没把卢多逊这个小人物放在眼里,但卢多逊却自以为得罪赵普而更加忌恨。不断等待着机会准备给赵普致命一击。
开宝六年,机会终于来了。卢多逊及翰林学士雷有邻揭发赵普受贿,包庇抗拒皇命外任之官员,简直更是欺君之罪了。宋太祖设参知政事为副相与赵普分掌权力,并监督相权,不久以明升暗降的方式,罢赵普为检校太尉、河阳三城(治孟州,今河南孟县)节度使、同平章事,将其赶出京城。
有人会问,牢居相位十年之久的赵普就这么被一个小人物赶下去了?卢多逊这个小人物有这么大能量吗?
当然不是,小人物背后有大人物的撑腰,这个大人物就是赵光义。
赵光义势力的形成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赵光义的履历。
赵光义初名匡义,因避太祖讳,改名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后晋天福四年(939年),生于浚仪(今河南开封),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与太祖赵匡胤乃是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与戎马一生的兄长相比,赵光义的青少年时代显得安逸了许多。《宋史•太宗本纪》中记载“帝幼不群,与他儿戏,皆畏服。及长,隆准龙颜,望之知为大人,俨如也。”,这显然既有其个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兄长赵匡胤的影响。与兄长赵匡胤尚武相比,赵光义更好文,其父赵弘殷攻破淮南之后,给他带来大量珍贵的古籍,他顾不上吃饭就先读了起来。“腹有诗书气自华”,赵光义与其兄长相比,更兼儒雅之风,同时也更善于机谋权术。
青年时代的赵光义,既是赵匡胤的弟弟,更是其重要的谋士和助手,其地位仅次于后来的宰相赵普。赵光义22岁那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其中,赵光义发挥了重大作用。事后被封为殿前都虞候、领睦州防御使;后来又加封东都留守,开封府府尹。
正是在他担任开封府尹的16年间,利用这个平台,培植其自己强大的个人势力,网罗了一大批人才,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政治集团,几乎可以控制京城内的所有行动。
赵光义网罗的人才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其一,武将。如河南伊阙人李琪,以材力著称,早年侍从宋太祖左右,赵光义任开封尹时,召其入府,累迁效忠都虞候、开封府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领富州刺史。
其二,谋士。如精通吏术的宋琪、能言善辩的程羽、文武双全的贾琰。
其三,巫医。如郑州荥泽人程德玄善医术,赵光义将其召为左右亲吏,颇得信用。
其四,原属太祖的旧部。如在陈桥兵变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楚昭辅和前面提到的卢多逊。
其五,内侍。如宋太祖的心腹太监王继恩与赵光义过从甚密。
赵光义实力的膨胀,引起了赵普的担忧,尤其是赵光义与宦官王继恩的亲密来往更引起他的警惕。
赵普将这些情报不断地向宋太祖汇报,并反复提醒太祖要注意皇弟的动向,换来的却只有太祖的不耐烦和嫌恶。
原因很简单,皇帝选择谁作为继承人,是儿子,还是弟弟,是皇帝的家事,岂容你一个外人插手,哪怕你是宰相。

楼主 梦回汴梁2002  发布于 2010-02-28 16:54:38 +0800 CST  
王爷与相爷斗法
赵普怀着一颗对宋太祖的忠心,开始想尽办法打击赵光义的势力。
机会终于来了。
乾德四年(966年),发生了“冯瓒刘嶅事件”。 冯瓒时任梓州知州,刘嶅时以工部郎中出任开封府判官,都是赵光义麾下的重要人物,赵普派出的卧底、冯瓒的家奴告发冯瓒有受贿等事。宋太祖急召冯瓒等人回京,命御史台加以审问。赵普趁机派人去潼关截获冯瓒的行囊,查得金带及其他珍玩之物,封皮上写着刘嶅之名。金带等珍玩的最终接收人显然是赵光义。
赵普想借打击冯刘二人提醒宋太祖,赵光义的势力已经盘根错节,深入地方,但宋太祖不为所动,甚至打算宽恕冯瓒等人。在赵普的坚持下,冯瓒才被流放到登州冯门岛,遇赦不还。而赵光义幕府中的宋琪,因与赵普是同乡,素有来往,被怀疑向赵普透露信息,被赵光义赶出幕府。此事让赵匡胤左右为难,最后将宋琪调出京师,出知陇州,刘嶅则免官了事,不再深究,算是对赵普与赵光义之间矛盾的调停。
斗法的第一回合,以赵普的胜利而告终。
生性阴骘的赵光义岂肯认输。王爷和相爷之间变本加厉地明争暗斗,相互揭发,摩擦不断。赵光义不停地使卢多逊等人告发赵普受贿、强买第宅、私贩秦陇巨木;赵普则暗示光义继位必然危害皇子。
于是,之前的那一幕发生了,赵普被明升暗降,赶出京城。时年他52岁。
第一谋士赵普就此远离了宋太祖的决策中心,但他对宋初的影响远未结束。他与赵光义、卢多逊的恩怨纠结以及他的东山再起留待以后再说。
赵普刚刚离开京城,来到孟州上任,皇弟赵光义就被封为晋王,地位在宰相之上,获得了当年周世宗柴荣继位前的所有地位。在朝臣看来皇弟是确定无疑的皇位继承人了。
然而,新的矛盾又产生了。
迁都之争
赵匡胤对赵光义势力的壮大,并非一无所知,很快,一件政治风波发生了。
这就是“迁都之争”。
开宝九年三月,宋太祖巡幸西京——洛阳,夹马营儿时许多往事涌上心头,意欲留都洛阳。
他向随同人员说:东京开封府是一片平原,四战之地。把首都放在这里,把30万大军驻扎在这里,我们想调兵打别人固然方便,别人来打我们也很方便。辽国的骑兵两天就能跑到黄河边上。现在国内的战事不多了,我们不必再在京城附近养这么多兵。如果要防备辽国军队侵袭,我们迁都洛阳或长安,利用山川形势拱卫首都,就能节省很多兵力,这是汉、唐时代的老办法。
后来的事实证明,宋太祖的看法颇有远见。可是赵匡胤的意见却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多是在开封的遗老遗少,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既得利益集团。
譬如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就认为:开封得运河漕运之利,有通往江南之便,每年从江淮运来百万斛米供给京师数十万军队。而且东京根基已固,不能动摇。
赵匡胤却不听从,他认为开封城中所需物资全仗水路由外地运送,万一开封被围,后果难以想象。
看起来,赵匡胤已经下了决心迁都。而这时候,也反对迁都的赵光义说了一句微言大义的话:“在德不在险。”
叫人意想不到的是,赵匡胤听了这句以后,默然无语。等到晋王赵光义出殿后,他居然对左右大臣说:“晋王的话不错,然而不出百年,天下民力必尽敝。”
于是,迁都计划没有成行。
迁都计划没有实现,但宋太祖那句“然而不出百年,天下民力必尽敝。”却不幸一语成谶。
赵光义一句话就能说动赵匡胤,是他在赵匡胤心目中的地位极重极高,还是这句话本身就含义深刻,合情合理呢?两方面原因都有。
“在德不在险”这句话语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为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吴起的重要观点。
据《史记》载:有一次,魏武侯携吴起乘船渡河。行至中流,魏武侯一边欣赏着两岸险峻山峰一边说:“多么坚固美好的山河呀!这不正是魏国得以巩固的根本吗!”
吴起立即回答说:国家政权巩固与否,其根本原因在于施德政而不在于天险屏障。并举了夏桀、殷纣的例子。最后他说:“在德不在险。如果您不施德政,船上的人们都会成为您的敌人。”魏武侯听了吴起的一番话,十分感叹。
由此可见,赵光义的“在德不在险”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他说出这样一句话,倒不是为赵匡胤着想,而是出于自己的忧虑。因为一旦迁都,他的势力肯定就会被削弱。不管赵匡胤迁都是否有这个目的和深意,他都会对此忧虑。他要保持住自己的势力,这说明他有继位当皇帝的野心。
下面我们该继续说说宋太祖赵匡胤了。

楼主 梦回汴梁2002  发布于 2010-02-28 17:08:45 +0800 CST  
第七章 烛影斧声里的千古之谜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10月19日夜,朔风凛冽,大雪飞扬。宋太祖突然命人召晋王赵光义入宫。赵光义赶到后,宋太祖屏退了左右侍从,独自与赵光义酌酒对饮。守在殿外的宦官和宫女远远看见殿内烛火摇晃不定,赵光义的人影突然离席起身,摆手后退,似在躲避和谢绝什么。不久,便听见宋太祖手持柱斧戳地,“嚓嚓”斧声清晰可闻,同时大声喊道:“好为之,好为之。”兄弟二人饮酒至深夜。赵光义告辞兄长出去后,宋太祖才解衣就寝。
然而到了次日凌晨,宋朝的开创者太祖忽然离奇驾崩,年仅五十岁。
这是历史上称为“烛影斧声”的其中一种说法。这种说法出自宋代文莹的山林老僧名为《湘山野录》的书里。
您可能觉得这是野史,不足为信,那我们来看看正史中的记载:
宋人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有云,谓“太祖病重,召光义嘱以后事,令左右俱出不得与闻,时宫外之人遥见宫内灯影下,光义时或离席,若有逊避之状,后太祖引柱斧戮地,大声曰好自为之!即没”。
同是“烛影斧声”,野史和正史的说法如出一辙。
事实上,在官修的《宋史》上,没有赵匡胤患病的记载,关于赵匡胤之死,都是语焉不详的。《宋史•太祖本纪》中只有两句简单的记载。一句是“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另一句是“受命于杜太后,传位于太宗”。
那么,赵匡胤的死因究竟是什么?我们做如下推断:
可能一,正常死亡。
您或许会问,赵匡胤如果是正常死亡,死亡原因是什么?我认为有可能是脑溢血、心肌梗塞之类的心脑血管疾病。理由如下:
其一,从北宋诸帝留下的画像来看,他们的长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红脸,体胖。脸红未必是好事,上了岁数的人脸红更不是好事,有可能是高血压、糖尿病的先兆。北宋诸帝中,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均死于中风之类的心脑血管疾病,证明赵氏家族很可能有这方面的遗传疾病,作为他们的祖先,赵匡胤很可能也有这类疾病。
其二,赵匡胤生前与其弟赵光义饮酒,酒精能促使脑溢血、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发作,这可能是赵匡胤猝死的原因。
可能二,非正常死亡。
您或许又要问,是谁,又是怎样杀害了赵匡胤?
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根据最基本的刑事推理原则,被害人生前见过的最后一个人成为凶手的可能性最大,依据这个原则,赵匡胤死前所见的最后一人赵光义杀害其兄长的可能性最大。
这是真的吗?
我不敢给您明确的答案,我只能继续分析。
首先,是犯罪动机问题。赵光义有没有杀害赵匡胤的动机,我们得首先搞清楚这个问题。
答案是肯定的。有。
上一章我们已经讲过赵光义在开封府担任府尹,长达16年。在这之中他培养了自己的大批党羽,在他的旗下,可以说是人才济济。而且赵光义本人礼贤下士,善于交友,情商和智商都很高。所以他的势力不仅大,而且在朝中是根深蒂固。在宋太祖去世前他已经位居晋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朝臣心目中的皇位接班人。
但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宋太祖的思想也在时时刻刻起变化。当年,赵普在他身边叨咕赵光义这不好那不好时,他十分厌烦甚至是厌恶,最终将他赶出朝廷了事。如今每天上朝看见赵光义站在离他最近的地方,那份厌烦又回来了。迁都之争的失败,让他对赵光义也心存戒备。
赵光义呢?虽然在朝臣心中,他已经是皇位的接班人。但问题就出在接班人上,接班人与皇帝只有一步之遥,但这一步什么时候才能迈过去。宋太祖才50岁,身体硬朗,他的长子赵德昭已经26岁,如果太祖能够再活10年,德昭就是36岁,如果再活20年……皇位还能是自己的吗?
那怎么办?抢班夺权。当年林彪不就是等不下去,才发动“九一三”政变,最终失败,摔死在异国他乡吗?古今一辙也!
因此,如果扑朔迷离的“烛影斧声”的事件,就是赵光义毒杀赵匡胤,那么,就只存在一个动机——赵光义要夺取皇位。
此外,关于“烛影斧声”中,赵光义毒杀兄长赵匡胤的动机问题。有一种观点,并不认为赵光义是因为夺取皇位而杀死赵匡胤的,而是另有原因——为了花蕊夫人费氏。
南宋遗民徐大焯的《烬余录》中说,赵光义对赵匡胤的妃子花蕊夫人垂涎之久,趁赵匡胤病中昏睡不醒时半夜调戏花蕊夫人,惊醒了赵匡胤,并用玉斧砍他,但力不从心,砍了地。于是赵光义一不做二不休,杀了赵匡胤,逃回府中。
这位花蕊夫人就是前面提到的后蜀后主孟昶的宠妃,精通诗词,才貌兼备。后蜀被宋灭后,孟昶与花蕊夫人都被俘虏,押送到开封拜见宋太祖。七天后,孟昶暴毙,有些史家认为是被宋太祖毒死。宋太祖趁机将孤苦无依的花蕊夫人收入宫中。因为久闻花蕊夫人才名,宋太祖要她即席吟诗。花蕊夫人沉思片刻,吟道:“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颇有骨气。反而让宋太祖大为倾倒,封花蕊夫人做了妃子。
花蕊夫人入宋宫但不忘故主,绘孟昶画像私挂奉祀。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就拿出孟后主的画像流泪诉说思念之情。此事被宋太祖入宫看见追问,花蕊夫人急中生智说:“所挂张仙,送子之神,蜀人皆如。”宋太祖这才未追究。不久,这张仙送子的画像从宫中传出,连民间妇女要想生儿抱子的,也画一轴张仙,香花顶礼,至今不衰。
赵匡胤迷恋花蕊夫人费氏,从而懈怠政务。赵光义多次向赵匡胤进谏,而赵匡胤置若罔闻。于是,赵光义在随赵匡胤到后苑骑猎,花蕊夫人侍驾随行时,赵光义引矢瞄准走兽,突然回弓引满而射,花蕊夫人一声惨叫,当场毙命。
所以,赵光义不可能在宫中调戏花蕊夫人,更不可能被哥哥赵匡胤发现,提起斧头将之砍死。

楼主 梦回汴梁2002  发布于 2010-03-02 11:00:30 +0800 CST  
动机有了,那么后果呢?根据收益大于风险这一原则,这一点毋庸置疑,因为事实上,在“迁都之争”6个月后,这位赵光义就由晋王变成了皇帝。他成为赵匡胤死后最大的受益者。
动机和后果都有了,下面就需要人证物证了,这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再精明的犯罪嫌疑人也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现在让我们回到“烛影斧声”这件事上来,看看其中有哪些疑点。
疑点一:“烛影斧声”中的“斧”究竟是什么斧?
您可别以为是程咬金使过多长柄宣花斧、李逵使过的短柄双板斧,都不是。斧是一种古老的兵器,但随着时代的演变,斧逐渐由兵器转变为一种礼器,成为一种皇权专制的象征,而不是杀人行凶的武器。“烛影斧声”中的斧,《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有明确记载,为“柱斧”。《宋会要》更是明言柱斧“未尝有以斧形者”。 大约斧与拂同音,故而柱斧极有可能是因对柱拂子的讹称而形成的名称。而柱拂子就是拂尘,古代用以掸拭尘埃和驱赶蚊蝇的器具。柱斧之柄,如果以玉石为之,又称为玉斧。元人刘埙的《隐居通议》卷10“赵信国桃符句”载:按玉斧事,乃宋太祖开基时,阅地舆图,偶持玉斧,因以柄画其分界。今省记不全。玉斧非刀斧也,乃金杖子,约长四五尺,以片玉冠其首。人主闲步则持之,犹今之柱杖之类。神祠中素绘仪从,犹或存此。
由此可见,柱斧绝非兵器,赵光义也绝不可能用它砍死赵匡胤;那么就带来第二个疑问。宋太祖为什么频频用柱斧戳地,还对赵光义说:“好为之,好为之!”当晚兄弟俩究竟谈了些什么?
疑点二:“好为之”当做何解释?
请读者注意,在《湘山野录》中记载的说法为“好为之”;《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记载的说法为“好自为之”,一字之差却又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好为之”,这句话可以理解是“好好干吧”的意思。赵匡胤可能在什么情况下说“好好干吧”呢?可能性只能是赵匡胤决定将皇位传于赵光义,嘱咐他好好干,别让自己失望。后来,赵光义果然在灵前即位,似乎一切顺利成章。但是,还有第二种可能。
第二种可能:“好自为之”。赵匡胤有可能在什么情况下说出“好自为之”这句话,联想到奇怪的柱斧戳地声,联想到赵光义对皇位的觊觎,联想到殿内烛影闪烁,联想到赵光义起身离席闪避,可能性最大的是赵光义在酒中给赵匡胤下了毒,此时毒性发作,赵匡胤痛苦难当,在地上蜷缩成一团,望着一脸得意的赵光义,他无奈愤懑地用柱斧戳地,警告赵光义别把坏事做绝,好自为之。
读者可能觉得这是我的臆测,没有真凭实据,那么还有第三个疑点:
疑点三:赵匡胤死后宋皇后的反应。
北宋大臣司马光的《涑水纪闻》里说:太祖去世时已是四鼓。宋皇后叫内侍王继恩把皇子德芳叫来。王继恩考虑到太祖早就打算传位于晋王光义,却找来了赵光义,进宫后,宋皇后问:“是德芳来了吗?”王继恩回答:“晋王来了。”宋皇后惊诧莫名,后来突然醒悟,哭着对赵光义说:“官家,我母子的性命,都托付给你了。”
这句哭诉中有一个顶要紧的词——“官家”。这个词取义于“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是五代到宋朝对皇帝的称呼。宋皇后这样说,就是承认赵光义做皇帝了。
赵光义什么反应呢,他故作悲伤,泪流满面地说:“共保富贵,不用担心。”
那么问题就来了,宋皇后为什么叫内侍王继恩去叫皇子德芳?王继恩为什么假传圣旨,请来了晋王赵光义?宋皇后为什么看到赵光义来了之后如此惊慌失措?
疑点四:王继恩的反常行为。
据《续资治通鉴•卷八》记载:公元976年10月19日夜,赵光义告辞兄长回去后,到了凌晨,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宋皇后立即命宦官王继恩去召皇子赵德芳入宫。而王继恩却去了开封府请赵光义。到了地方,看见程德玄站在府门外。这又是一个疑点。注意时间,此时是凌晨,程德玄怎会站在开封府门外?他显然是在等什么人的到来。上一章以及提及,程德玄是赵光义的心腹,他精通医术。
王继恩看到程德玄后,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接着二人对话--
王继恩问:“你怎会在这里?”
程德玄答:“前夜二鼓时分,有人在我家大门口唤我出去,说是晋王召见,但我出门一看,没人。反复三次,确实没人。我担心晋王生病,就来开封府探视,刚到门口,就瞅见您了。”
请特别注意这两句对话,程德玄说:“前夜二鼓时分,有人在我家大门口唤我出去”。然而,接着又说,没看到呼唤的人。那么,这个“人”是否存在,只有程德玄自己最清楚。二人这番对白,想表明的是,双方只是偶遇,而非事先约定。欲盖弥彰。这里有一种很大的可能性,就是赵光义早就收买了王继恩。虽然宋朝没有宦官干政的现象,但这并不能低估宦官的身份。赵光义素来与内侍大臣关系密切,而王继恩是个审时度势的人,在储君的候选人中,他知道赵光义的实力的超强的。如果他帮助赵光义,便有机会获得拥立之功。所以,他违背宋皇后的懿旨,直奔开封府。
王继恩和程德玄念完台词后,一同进入开封府,去见赵光义。此时又出现一个极大的疑点--凌晨时分,赵光义居然还未就寝。这无疑说明他在等待大事的来临。他听说兄长赵匡胤暴亡,立刻做惊异状,犹豫着不肯前往皇宫,提出要和家人商议。如此紧要的大事,又是危急关头,和家人商量什么呢?家人又不能参与朝政。很明显,赵光义在作秀,他边说边走进内室。
这时候王继恩着急了,他说了一句话:“时间久了,恐怕被别人抢了。”这句话完全暴露了实情。“时间久了”是指什么?宋皇后派他出宫,久不见他回,必定派其他人去召皇子赵德芳。其次,“恐怕被别人抢了”这个“别人”是谁,“抢”什么?这个关头,王继恩口中的“别人”除了赵德芳还会有谁呢?除了“皇位”还有什么可以抢的呢?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其一,皇子赵德芳有可能是赵匡胤指定的皇位继承人。
其二,赵光义在王继恩帮助下抢在赵德芳之前赶到赵匡胤灵前,继承王位,宋皇后才会如此惊慌失措。
其三,王继恩之所以会在开封府门口见到程德玄,可能是赵光义毒杀赵匡胤离开宫中时,赵匡胤即便毒性已发作,但还没有咽气。因此,赵光义必须保证万无一失,一旦赵匡胤不死,他还可以带上程德玄前去,以医治为名再次下手。
又有问题了,既然赵匡胤选定的继承人有可能是儿子赵德芳,既然他对赵光义培植自己的势力、觊觎皇位有所察觉,那么他又怎么会在猝死当晚召见赵光义?不是自己把自己往死路上推吗?
疑点五:赵匡胤为什么要在当晚召见赵光义?
这一点确实另人费解。合理的解释有两个:
第一种解释:赵光义毕竟是赵匡胤最信任的人,赵匡胤出于信任当晚召赵光义进宫谈及继承人的问题。当赵光义听说继承人是侄儿赵德芳而不是自己时,便起了杀心,在酒中下毒,毒死了赵匡胤。
第二种解释:不是赵匡胤夜里召赵光义入宫,而是赵光义主动求见,才应召前去。这时候,他刚从洛阳回来,便开始实施他的谋杀计划。他携带准备好的毒药到了宫中,在对饮中趁机将毒药投到赵匡胤的酒中,毒死了赵匡胤。
宋太祖究竟是死于疾病,还是死于其弟赵光义的谋杀,后人众说纷纭,但都没有有力的证据加以佐证。随着岁月的流逝,真相似乎离人们越来越远,宋太祖的死因究竟如何,已成为一个千古之谜了。

楼主 梦回汴梁2002  发布于 2010-03-02 11:06:50 +0800 CST  
下面,我们该对宋太祖赵匡胤做一个客观的评价了。正史中对他有太多的溢美之词,在此我不想套用。后人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又指出他有许多不足之处,在此我也不想赘述。
我想说以下三点:
第一,赵匡胤是一位有为的皇帝。其作为突出表现在他结束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封建割据局面,完成了中原的统一;并从制度入手根除了封建割据存在的基础,为有宋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发达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从这方面看,可以说在中国古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宋之前,西汉有七国之乱,唐有安史之乱;在宋之后,明有靖难之役,清有三藩之乱,唯独宋朝没有地方割据叛乱现象,在这方面,宋太祖居功甚伟。
第二,赵匡胤是一位有才的皇帝。赵匡胤是马上皇帝,相传还创造“太祖长拳”;说他是中国古代皇帝中武艺最高超的,恐怕毫不为过。毛泽东主席曾评价他“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其实他也颇爱读书,常手不释卷。他跟从周世宗平江淮(今淮河流域)时,有人向周世宗告密说,他用几辆车运载自己的私物,其中都是财宝。世宗派人去检查;车中却只有几千卷书籍。世宗问他:“你是武将,要书有什么用!”赵匡胤回答说:“我没有好的计谋贡献给陛下,只能多读些书以增加自己的见识。”可见,赵匡胤并非一勇之夫,乃是文武全才。
第三,赵匡胤是一位有情的皇帝。作为一位政治家,玩心机耍手段在所难免,赵匡胤也是如此,但赵匡胤并非冷血无情,而是充满感情。
其一,亲情。赵匡胤一生曾有三位皇后:孝惠贺皇后,孝明王皇后,孝章宋皇后。其中贺皇后是他的原配,为他育有德昭、德芳两位皇子,却在他称帝前两年去世,二人结发14年,虽然赵匡胤常在外征战,两人聚少离多,但赵匡胤对贺氏却始终不离不弃,在她去世后痛不欲生,称帝后不久即追封她为皇后。赵匡胤对子女也很关爱。并且不是无原则的溺爱。一次,他的幼女永庆公主穿了一件贴绣铺翠的短袄入宫,赵匡胤见了,十分不快,他对女儿说:“你把这件衣服给我,你生长在富贵之家,千万不要开此奢华之端。”赵匡胤不让女儿穿这种衣服,是担心上行下效,把朝风带坏。在他影响之下,他的子女奉公守法,成为当时典范。
其二,温情。赵匡胤一生打败无数政治对手,如柴宗训、孟昶、李煜等,但他没有像其他皇帝那样对这些失败的对手赶尽杀绝,而是妥善安置,让其养老。史载这样一个故事。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后回师进入汴京皇宫时,见宫妃抱着一个婴儿,就问是谁的儿子。回答说是周世宗幼子。当时,范质、赵普、潘美都在一旁,赵匡胤问他们怎么处理。赵普等回答说:“应该除去,以免后患。”赵匡胤说:“我接人之位,再要杀人之子,我不忍心。”就把这婴儿送给潘美抚养,以后也没再问起过,潘美也一直没有向太祖提起这婴儿。这婴儿成人后,取名惟吉,官至刺史。赵匡胤对柴荣遗孤的处理体现了他是个温情脉脉的皇帝。此外,这种温情还体现在赵匡胤对天下苍生的关爱上。平定后蜀降军兵变后,他深刻领会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下令减免赋税徭役,并效法柴荣,十分关注农业生产,此举虽有亡羊补牢之嫌,但起码证明赵匡胤有知错就改的觉悟。
其三,豪情。赵匡胤一生大半时间在征战中度过,身上充满武士的豪情。从陈桥兵变中面对乱局,坦然醉卧便可见一斑。这里再举一例。有一次,赵匡胤乘驾出宫。经过大溪桥时,突然飞来一支冷箭,射中黄龙旗。禁卫军都大惊失色,太祖却拍着胸膛说:“谢谢他教我箭法。”不准禁卫去搜捕射箭者。以后果然也就没事了。这种临危不乱的镇定、不追根究底的豁达,处处体现一个英雄的大气与豪情。
其四,悲情。赵匡胤一生南征北战,致力于中原统一,却壮志未酬身先去,且死得不明不白,他死后,两个儿子又先后死于非命,不禁为这位英雄笼罩了一层悲剧色彩。他和柴荣一样,都充满了悲情。
粗读五代宋初这段历史,让我感慨颇多,我以为天下政治人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种,蠢人。用现在的话说,逆历史潮流而动,阻碍社会进步。孟昶、李煜当属于此类。
第二种,庸人。浑浑噩噩,随波逐流,随遇而安。建立不了什么大功业,但足以自保。赵匡胤之父赵弘殷当属于此类。
第三种,能人。能够敏锐把握时代的脉搏,顺应时代的潮流,推动社会进步。赵匡胤的第一谋士赵普当属于此类。
第四种,伟人。能够引领时代潮流,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用现在的话说,一个字:“潮”。此类人非柴荣、赵匡胤莫属。
随着时代的发展,蠢人终被淘汰,庸人何足道哉,能人辅佐伟人,伟人成就大业。
后人称赞宋太祖道:
水调歌头
黄河近北望,烽火燃九州。万里山河飘絮,狼烟几时休?兵戎剑指江南,血泪浸染震高唐,威名北域留。朕之卧榻旁,安容他人眠!
假途虢,灭后蜀,平南唐。君臣计谋,壮志雄心复汉唐。可叹时不我与,苍天后土戴孝,皑皑白雪皆苍茫。千古英雄泪,直流后人裳。
赵匡胤的事儿到此结束了,但宋朝的故事才刚开了个头。
下面该轮到他弟弟赵光义出场了。

楼主 梦回汴梁2002  发布于 2010-03-03 17:08:07 +0800 CST  
第八章 树立新君的威严
新君上任三把火
公元976年10月20日,宋太祖赵匡胤死后的第二天,赵光义在灵前即位,改名赵炅,庙号太宗。尽管这帝位来路不正,至于为什么是来路不正,留待本章最后再说。
姑且不论太宗是否毒杀太祖,这种兄终弟及的皇位继承方式与传统的父子相传相比,可谓名不正,言不顺。因此,太宗继位后首先要采取系列措施来安抚人心,巩固帝位。
太宗一即位,就改年号为“太平兴国”(这一点颇值得玩味,后面再说),表示要成就一番新的事业。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宋太宗新君即位,也做了三件重要的事情。
其一,对皇室成员的安排:他任命其弟赵廷美为开封尹兼中书令,封齐王,宋太祖长子赵德昭为永兴节度使兼侍中,封武功郡王;宋太祖次子赵德芳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太祖和廷美的子女均称为皇子皇女,太祖的三个女儿还封为国公主。
其二,对太祖旧部的安排:薛居正、沈伦、卢多逊、曹彬和楚昭辅等人都加官晋爵,他们的儿孙也因此获得官位。此外有些人则明升暗降。最典型的是宋太祖的妹夫大将高怀德。加封他为侍中、检校太师,却削除了他的兵权。
其三,对自己亲信的安排:太宗继位后,其幕府成员如程羽、贾琰、陈从信、张平等人都陆续进入朝廷担任要职。即便是太祖的旧部,诸如楚昭辅和卢多逊等掌握实权的朝中要员,太宗都着意加以结纳。这两人都与太宗关系密切,在太宗继位后都升了官。值得一提的是卢多逊。这个当年赵普眼中瞧不起的小人物,一跃成为中书侍郎、平章事,一举登上相位。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看到,宋太宗在即位之初除了注意安抚人心,团结皇室成员和太祖旧部外,也开始渐渐的用自己的亲信取代太祖朝的大臣。“一朝天子一朝臣”,上述做法也在情理之中。
赵普复出
太宗即位的第二年,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朝堂之上。他就是我们熟悉的赵普同志。他出任太子太保,。在京师供职。太子太保与太子太傅、太子太师并称为“东宫三师”,从一品官,是个典型的虚衔,荣誉至高,却没有任何实权。实际上,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将太子太保均作为封赏大臣的加官,如担任宰相,再加封太子太保。显然,赵普进京担任太子太保一职,并不是赵光义要重用他的先兆。赵光义如此作为,不过是考虑到赵普是开国重臣,声名远扬,尤其赵普与宋太祖关系非同一般,而此时流言四起,局势动荡,也不知道赵普内心如何看待宋太祖之死,因此不如将赵普调入京师,便于控制。
但是,赵普却把这次进入京师看作他东山再起的起点。
有可能吗?当年赵普和宋太宗赵光义明争暗斗,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相信这句话吧,一切皆有可能。
太平兴国六年(981)九月,赵普升为司徒、梁国公,二次入相。此时距离赵普被罢相已整整八年,距离他回到京师也已四年半。
这四年半中,赵普韬光养晦,一直在冷眼观察。
这四年半中,发生了这样几件引起他注意的大事:
第一件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原南唐后主李煜被宋太宗毒死。
第二件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亲征北汉取得胜利,北汉灭亡。
第三件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赵光义平灭北汉后,不顾将士疲惫,欲一鼓作气攻灭契丹,太祖长子赵德昭曾苦谏,赵光义不听,造成高梁河的惨败,赵光义本人身受箭伤,只身逃回。
第四件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征辽败归后,德昭又劝谏赵光义抚恤死难将士,加封有功之臣,正在气头上的赵光义说:“等你自己当了皇帝,再封赏也不迟。”(“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这句话杀伤力太大了,德昭认为赵光义猜忌自己觊觎皇位,成天忧心忡忡,也怪他年轻,政治经验不足,心理素质较差,终于饮剑自刎,时年仅29岁。赵光义奔至灵前,哭着喊着“痴儿何至如此?”,想撇清自己,但这种惺惺作态的表现却更令人怀疑。
第五件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三月,太祖次子赵德芳也不明不白的死去,仅23岁。据说是吃肥猪肉吃多的撑死的,您信吗?
这五件事会给赵普带来什么影响呢?
赵普沉浮宦海几十年,深知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同时也从上面五件事中看清了宋太宗胜则忘乎所以,败则迁怒他人,刻薄寡恩的个性,为求自保,他不得不转变自己的政治态度,主动向宋太宗示好。
然而,有人不愿他就这么东山再起。这个人就是卢多逊。此时的卢多逊已经今非昔比。宋太宗刚即位,他就荣登相位。与太祖朝旧臣薛居正、沈伦共掌相权。五年后薛居正病逝,沈伦又长期告病,卢多逊实际上已经独居相位,取得了当年赵普的地位。
有仇不报非君子,卢多逊采取种种措施打压赵普。
其一,卢多逊经常在宋太宗面前提起当年赵普阻挠他继承皇位的往事,提醒宋太宗时刻提防赵普。
其二,卢多逊采取措施打击赵普的亲随故旧,剪除他的势力。
在此背景下发生了侯仁宝事件。
侯仁宝是赵普的妹夫,曾经在朝供职。卢多逊因和赵普嫌隙甚深,知道侯仁宝是他的妹丈,便调仁宝往知邕州。邕州在什么地方,南岭以外。广西,就算今天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去了那个地方,就等于被长期流放了。赵普担心自己的妹夫老死岭外,向太宗上表,建议诏侯仁宝回京述职,趁机留在京师为官。奸猾的卢多逊却抢先一步,向太宗建议,让侯仁宝带兵去平定交州之乱。
交州就是交趾,也就是今天的越南。唐末被大理国吞并,五代时又被南汉所占,南汉被北宋攻灭后,交州统治者丁琏曾经入贡宋廷。丁琏死后,其弟丁璿袭职,年纪尚轻,不能控制局面,被部将黎桓所拘禁,黎桓随即发动叛乱。
卢多逊建议侯仁宝平定叛乱的理由是冠冕堂皇的,因为邕州与交州毗邻,有地理上的优势,但侯仁宝只是个普通文臣,没有军事指挥才能,此去平叛却中了黎桓的诈降计,导致身死师丧。
赵普本想帮妹夫一把,没曾想却让妹夫客死他乡,对卢多逊恨之入骨。
但是,现在卢多逊势大,跟他正面抗衡无异于找死。小不忍则乱大谋。赵普忍了。
他等了四年半,忍了四年半,现在机会就要来了,他似乎已经看到了自己重登相位的那一天。
然而,宋太宗又怎么会任用昔日的对手为相呢?
因为赵普给他带来了一件重要的礼物。这就是著名的“金匮之盟”

楼主 梦回汴梁2002  发布于 2010-04-20 08:05:38 +0800 CST  
“金匮之盟”
让我们把时光倒流到20年前。
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六月甲午,宋太祖的母亲皇太后杜氏因病去世。杜太后在病危时召赵匡胤与赵普入侍,问他为何能得到天下?太祖“呜噎不能对”,但太后偏要他回答,他只好应付道:“这都是先世和太后积德积功的结果。”太后严厉地说:“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有乎?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光义,光义再传光美,光美传于德昭,如此,则国有长君,乃是社稷之幸。四海至广,万几至众,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太祖泣曰“敢不如教!”太后乃命赵普记之,写下誓书,放在金匮之中,命宫人严密掌管,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金匮之盟”。
我们真的很难想象宋太宗看到“金匮之盟”时是怎样的表情,可能是又惊又喜又怕。
“金匮之盟”中兄终弟及的约定解决了宋太宗即位的合法性问题,这使他惊喜。
“金匮之盟”中兄终弟及的约定又赋予宋太宗的幼弟赵廷美即位的合法理由,这使他害怕。
不管怎样,正是这个“金匮之盟”赋予了赵光义即位的合法性,但同时也使后人产生了许多疑问。
其一,“金匮之盟”是由赵普献出的,据他所说,当时只有杜太后、赵匡胤和他三个人在场,如今其他两个当事人赵匡胤和杜太后早已不在人世,死无对证的事情怎能让人不怀疑。
其二,“金匮之盟”如果是真的,为什么不在赵匡胤死,赵光义即位时,堂堂正正公布出来呢?而是在赵光义即位五年之后才拿出呢?
其三,杜太后去世时,赵匡胤只有35岁,正值壮年,他的儿子德昭12岁了。即使赵匡胤几年后去世,也不会出现后周柴世宗遗下7岁孤儿群龙无首的局面。杜太后为人有胆有识,当年陈桥兵变时,有听到消息的人向她报告,她镇静地说:“我儿素有大志,应当如此。”一生贤明的杜太后怎能出此下策?
所以,所谓的金匮之盟可能是太宗、赵普捏造出来的,虽然一时能掩人耳目,但最终限制了太宗传子的愿望。这还得靠太宗和赵普自己解开这道难题。
没有永恒的朋友,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于是,在宋太宗和赵普之间做成了一笔交易,宋太宗让赵普二度入相,赵普则帮宋太宗解决可能是伪造的“金匮之盟”的遗留问题。
于是就有了之前的那一幕,太平兴国六年(981)九月,赵普二度入相。而这个遗留问题就是齐王廷美,按“金匮之盟”的约定,他是皇位继承人的当然人选。
于是,当太宗向他询问传任廷美之事时,赵普心知太宗心意,便说:“自古帝王传位乃是父传子,当年太祖已误,陛下今日还要再错吗?”这句话大获太宗赏识,坚定了太宗传子的信心。此后,赵普在太宗传位的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廷美之祸
这次该轮到齐王廷美倒霉了。
宋太宗对廷美的猜忌由来已久。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正月,宋太宗决定攻伐北汉,按照惯例,皇帝亲征或者巡幸在外,要由储君监国。赵廷美当时任开封尹,是第一皇位继承人,宋太宗不得已,只好留弟弟赵廷美留守京城。开封府判官吕端,为赵廷美的直系下属。此人看出了宋太宗其实并不放心赵廷美,于是劝赵廷美说:“主上栉风沐雨,以申吊伐,王地处亲贤,当表率扈从,若掌留务,非所宜也。”(《续资治通鉴•卷九》)赵廷美恍然大悟,便主动向宋太宗请求随从出征。宋太宗大喜过望,当然立即同意。
实际上,吕端一番冠冕堂皇的话解决了宋太宗最大的心病。日后,宋太宗重用吕端,并夸奖他“大事不糊涂”,便是自此事开始。关于吕端,后面还有“不糊涂”的精彩好戏。
北汉很快被灭,宋太宗不顾众将反对,执意伐辽,导致大败,才有了前面提到的逼死德昭之举。后来德芳也不明不白的死去。眼见两位侄儿惨死,秦王(由原齐王改封)廷美难免发两句牢骚,却被处心积虑的赵普抓住了把柄。
这个把柄却与赵普的老冤家卢多逊有关。卢多逊不知搭错了哪根筋,认定秦王廷美是第一皇位继承人,开始主动与他交好。
他的政治算盘打错了,宋太宗岂容自己登基的那一幕在弟弟廷美身上重演。
赵普二度拜相后,曾多次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劝说卢多逊急流勇退,别跟自己斗了。卢多逊迷恋权力,哪肯罢手。赵普也算是先礼后兵,既然你不识时务,就别怪我心狠手辣了。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有人揭发秦王赵廷美图谋不轨。未经查实,赵廷美即被罢去开封尹,授西京留守。
不久,赵普获得卢多逊与赵廷美相互交通勾结的证据,卢多逊下狱伏罪。宋太宗让百官议卢多逊、赵廷美之罪,那些官员秉承天子旨意,认为他俩“准法诛斩”,而宋太宗念其为相多年,有功于社稷,又表示网开一面,免其死罪:卢多逊被削夺官爵,全家流放崖州(今属海南);赵廷美被勒归西京私第,其儿女不再称皇子、皇女。赵廷美秦王府的官吏和卢多逊的亲信或贬或诛,遭到彻底打击。随后知开封府李符又说赵廷美心怀怨望,不宜居住京城附近,宋太宗便降赵廷美为涪陵县公,房州(今湖北房县)安置,并派亲信官员就近监视。
雍熙元年(984年)正月,赵廷美在房州忧恐而死,年仅38岁。第二年,卢多逊也在崖州死去,时年52岁。
廷美死后,太宗对外称廷美乃是乳母陈国夫人耿氏的儿子,并非杜太后所生,这样就彻底地将廷美排除在皇位继承系统之外。当时,杜太后早已去世,太宗兄弟也只剩下他一人,太宗所言无人能够反驳。因此,廷美到底是谁的儿子,恐怕也只有太宗自己最清楚了。
到此,我们不得不佩服赵普同志,与其说他是北宋初年著名的政治家,还不如说他是北宋初年著名的阴谋家,卢多逊跟他比起来,简直是小鱼小虾,不值一提。一句话,姜还是老的辣。
廷美死了,卢多逊死了,那赵普呢?
就在廷美之祸发生的第二年,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十月,宋太宗免去赵普宰相职位,使其出任武胜节度使(治邓州,今河南邓县)、检校太尉兼侍中。这年,赵普62岁。
掐指算来,赵普二度入相不过两年有余,在他二度入相期间,帮助宋太宗去掉了一块最大的心病。到头来,宋太宗又用请他下台来报答了他。
人,就是这么现实。
赵普的政治生命结束了吗?没有,后面还有他的好戏。
来路不正的帝位
现在,我们该揭开本章开头留下的那个问题了。为什么说宋太宗的帝位来路不正?
因为宋太宗即位之后的诸多举动有太多的疑点。
疑点之一,提前改元。赵光义在即帝位的当月就改元为太平兴国,所以公元976年就有两个年号,开宝九年和太平兴国元年。这显然与惯例不符,中国皇帝一般都是在先皇去世的第二年改元,且当时已是十月,到第二年仅有不足两个月,赵光义为何匆匆改元,是想掩饰什么,还是想让时人尽快忘掉什么,后人不得而知。这种打破常规的迫不及待,只有一个解释:抢先为自已“正名”。
疑点之二,“金匮之盟”的真伪。前面都说过了,不说了。
疑点之三,赵光义为何逼死弟侄,不以后礼葬宋皇后?
弟弟赵廷美、侄儿赵德昭和赵德芳之死前面提过,不再赘述。
至道元年(995年),宋太祖皇后宋氏病故,时年44岁,赵光义不以后礼葬之,而是将其灵柩停于普济佛舍,三年后,赵光义病死,宋皇后才葬入太祖永昌陵。
赵光义为什么对自己的侄子、弟弟、嫂子如此刻薄少恩?唯一正确的解释是想以此树立自己的权威,然而这更使后人质疑其即位的合法性。
疑点之四,赵普的荣辱。前面提到,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十月,赵普二次罢相。又是四年多以后,端拱元年(988年),赵普被册封为太保兼侍中,第三次出任宰相。宋太宗为什么会再次拜赵普为相呢?现在揭示答案为时尚早。有一点要交代的是,赵普晚年曾多次上表辞去相位,太宗均不准,还拜他为太师,封魏国公,淳化三年(992年)七月,赵普病卒,享年七十一岁。太宗闻之震悼,废朝五日,赠普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赐谥“忠献”,亲撰并书写八分字神道碑赐之。咸平元年(998),太宗的儿子真宗又追封普为韩王。次年,又诏普配飨太祖庙。与赵光义对弟、侄、嫂的刻薄寡恩相比,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赵光义对赵普都是恩宠有加,难道仅仅因为是两人的私交,或是因为赵普曾建议赵光义不要传位于其弟廷美,或者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赵普在赵光义即位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赵光义对赵普的生荣死哀是对他的报答。
尽管宋太宗的地位来路不正,但不管怎样,他采取种种措施巩固了这些帝位,树立了新君的威严。当然这些措施有些不尽人情,甚至卑鄙龌龊。
让我们来盘点一下宋太宗通往帝位的道路上倒下了哪些牺牲品吧:
赵匡胤、赵德昭、赵德芳、赵廷美、卢多逊……
都是他的骨肉至亲、亲朋故旧。
差点忘了,李煜也是牺牲品。
让我们看看这位亡国之君的悲惨结局吧: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就在这一天,他喝下了宋太宗派人送来的毒酒,全身抽搐,头脚缩在一起,状极痛苦。最后死在心爱的小周后的怀里。小周后悲痛欲绝,不久也随之自杀而死。
相对于其他几个亡国之君,李煜的结局可谓最为悲惨,原因是什么呢?
其一,填词惹祸。一首《虞美人》脍炙人口,流传千古。其中“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豪迈思国之感,开创了词亦可抒情的先河。但这也遭致性格狭隘的宋太宗的猜忌,身为亡国之君的李煜不感念活命之恩,还念念不忘故国,触犯了宋太宗的心中大忌,最终遭致杀身之祸。
其二,红颜惹祸。这个红颜就是小周后。小周后乃大周后娥皇的妹妹,后被封为郑国夫人,并被规定定期进宫参拜。而小周后是个绝色美女,赵光义垂涎其美色,史书上说赵光义多次强留小周后于宫中。每次小周后回去,都是又哭又骂,李煜在痛苦郁闷中,写下《望江南》、《子夜歌》、《虞美人》等名曲。赵光义甚至还让宫廷画师将自己强幸小周后的过程画下来,即所谓《熙陵幸小周后图》(熙陵即宋太宗,太宗死后藏永熙陵),卑鄙龌龊到了极点。赵光义想长期霸占小周后,可偏偏小周后心念李煜,对他不离不弃。这促使赵光义起了杀心,最终毒死了李煜。小周后也称得上是女中豪杰,最终追随李煜而去,也算得上是以死抗争了。
自古都有“红颜祸水”一说,其实全是扯淡。以李煜为例,他缺乏对国家、对社会、对百姓的责任感,最后落得个国破家亡,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不能保护的下场,却把责任推到孤弱无依的女子身上,天底下有这样的道理吗?
下面我们来对本章内容做个盘点吧。
宋太宗对政治对手的残酷无情,与宋太祖对政治对手的脉脉温情形成鲜明对比。
宋太祖平天下,靠的是大智慧;宋太宗得帝位,靠的是小阴谋。
毫无疑问,从做人的角度,宋太宗算不上是个好人,说他是坏人毫不为过。但坏人却可以成为一个好皇帝。
宋太宗就是如此。
因为他与宋太祖一样,怀揣着同一个梦想。
这个梦想就是继续完成中原统一大业。
这个梦能圆吗?

楼主 梦回汴梁2002  发布于 2010-04-20 08:08:39 +0800 CST  
第九章 梦圆?梦碎!
太原,我来了
宋太宗到真想像他哥哥那样做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建立他兄长宋太祖所不曾建立的文治武功。
圆梦,圆兄长的统一之梦。
让我们来看看宋太宗面临的形势吧:
宋太宗即位之时,北宋的统一战争尚未结束,南方还剩下吴越的钱氏政权和割据漳泉的陈氏政权,北方尚有刘继元的北汉政权,而北汉之后还有虎视眈眈的辽政权。此外,党项族的李氏贵族也在积极筹建自己的国家。
对此,宋太宗信心百倍。
我们可以这样推测宋太宗当时的心态:
既然你们说我的位置来路不正,那么,我就要做出更大功绩来,超过我哥哥赵匡胤,证明给你们看看。
我要比赵匡胤干的更好。
这个信念从此时起在他心头萦绕,直到他生命的终止。
这一切从何开始呢?
从哥哥失败的地方开始。
那就是太原,那就是北汉。
当然,这得有一个前提,就是南方的绝对安定。
所以,宋太宗即位后,加大对南方吴越和漳泉的政治压力。太平兴国三年(978)四月,割据福建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上表“纳土”,五月,吴越王钱俶也“纳土”归附。至此,南方悉定。
可以说这两位“纳土”的行为是顺天应人之举。值得一提的是吴越王钱俶,他因帮助北宋平灭南唐和和平统一吴越而倍受宋廷优待。甚至在宋朝编订的《百家姓》中也把钱姓列在第二位,仅次于国姓赵氏,可见其地位之高。从此钱氏后人在吴越一带繁衍生息,近现代著名的“三钱”,即钱伟长、钱三强、钱学森,都是吴越王钱俶的后代。
南方平定,可以移师北伐了。
然而,北伐并非一帆风顺。
出师之前,宋太宗将此问题交予群臣讨论。出他所料的是,绝大部分朝臣对北伐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北汉是宋与辽之间的屏障,它的存在可以牵制辽的南下,而灭亡北汉,宋则直接面临辽的威胁。
持赞成意见的仅有一人,就是灭亡南唐的主帅大将曹彬。当宋太宗问及他的意见时。他是这么回答的“以国家兵甲精锐,剪太原之孤垒,如摧枯拉朽尔,何为而不可。”(《宋史•曹彬传》)
宋太宗闻言大受鼓舞,就下定决心,力排众议,进行北伐。
鉴于宋太祖时期三征北汉都因辽军援救无功而返的教训,宋太宗此次北伐,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制定了肃清外围,先阻辽援,后取太原的方略。继而,加紧整训军队,命邻近北汉的晋、潞(今山西临汾、长治)、邢、镇、冀(今河北邢台、正定、冀县)等州,修造兵器及攻城器具,转运粮草,积极作攻战准备。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正月,宋太宗亲率大军征北汉。先命郭进为石岭关都部署,阻击辽援;令解晖等将分兵攻太原外围各要地。随后亲领北路都招讨制置使潘美等将,率主力包围太原,并筑长围,断其粮道。
北汉主刘继元闻讯,急遣使赴辽求援。辽景宗耶律贤即命南府宰相耶律沙为都统,冀王耶律敌烈为监军,偕南院大王耶律斜轸率兵驰援。另派一只辽军南下支援。
三月十六日,辽东路援军日夜兼程至石岭关,阻于大涧,时宋郭进部已布阵待战。耶律敌烈不待后军至,即领前锋军渡涧,末及过半,郭进率骑兵突然出击,斩杀耶律敌烈等五将,歼万余人。及耶律斜轸率后军至,弓弩齐放,救耶律沙脱身,领余众仓皇退走。未几,辽北路援军亦被宋军击退。
宋军击败辽国援兵后,声势大震,连克盂县、隆州、岚州,使太原陷入孤立。刘继元极度恐慌,再次遣使赴辽,被宋军俘杀;潜师出击,又被宋军击败,只能固守孤城,不敢出战。宋军轮番进攻,矢石如雨,战斗十分激烈。宋太宗亲临太原城下,诏谕北汉国主刘继元投降,刘继元毫不理睬,于是,宋太宗命宋军发机石攻城。五月初一,攻破太原西南羊马城。刘继元在外无援军,内无兵力抵抗的困境中,于初六投降,北汉亡。
这里特别要提一句,北汉国主刘继元献城投降后,北汉名将刘继业据城继续抵抗。刘继业是太原人,本名杨重贵,因年少英武,很受当时北汉国主刘崇的看重,便以杨重贵为养孙,改名为刘继业。刘继业先担任保卫指挥使,素以骁勇闻名,以功升迁到建雄军节度使。
宋太宗爱刘继业忠勇,很想招为己用,于是派刘继元招抚刘继业。刘继业为保全城中百姓,北面再拜,这才释甲开城,迎接宋军。宋太宗大喜,立即授刘继业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并加厚赐,复姓杨,名业。之后杨业成为宋朝著名将领。
宋太宗终于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了太原城,站在太原城上,望着城下滚滚的汾河水,我们不难猜测他此时的心情:激动、兴奋、自豪。
他终于完成了哥哥赵匡胤的遗愿之一,灭掉北汉,也就标志着五代十国割据局面的结束。为了这一天,历经周世宗柴荣、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三代人整整二十年的时间。
宋太宗是幸运的,因为这个梦终于在他手上圆了。但是,他也应该明白,在这圆梦的20年里,他所做的只不过是这最后一步,他的成功建立在前人尤其是他哥哥赵匡胤的基础上。仅凭这最后的一仗,他无法超越赵匡胤。
“我一定要超越你。”这个信念再次在他心头涌起。

楼主 梦回汴梁2002  发布于 2010-04-21 09:47:14 +0800 CST  
从胜利走向失败
离开太原前,宋太宗下了两道让人意想不到的命令:
第一道命令:焚毁太原城,改太原为平晋县。以榆次县为并州。将太原城中的僧人、道士及豪民迁往西京洛阳,普通百姓则迁居并州。大火起时,太原城中尚有许多老弱病残者来不及转移,均为大火所吞没。
宋太宗这么做,当时多有人劝阻,但他执意为之,一是为了断绝北汉臣民的希望,二是为此次攻打太原所遭损失而泄愤,三是报太祖饮恨太原的一箭之仇。但却给太原数万百姓带来灭顶之灾,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第二道命令:乘胜追击,击败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
与前一道命令相比,这道命令就更让人费解了。
命令一下,就在军中引起极大反感,连主帅潘美都表示强烈反对。潘美提出的反对意见,概括起来有这么几条:
第一,攻打太原历时数月,将士疲惫,损失的军器装备和所需粮草没有及时补充,战斗力一时难以恢复。
第二,北汉已灭,将士没有得到封赏,此时再劳师远征,必然遭到将士怨恨,最终影响士气。
第三,北汉地狭国弱,辽国实力雄厚,不可相提并论。
然而,宋太宗却固执己见:
第一,攻打北汉取得胜利,应该乘胜追击,扩大战果,争取“毕其功于一役”。
第二,此次辽军援救北汉,在石岭关大败,弱点已充分暴露,不足为虑。
当然,宋太宗还有一点难以向众将言明,那就是,只有收复燕云十六州,击败辽国,才能超越宋太祖赵匡胤,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
最终,宋太宗一人的意见压过众将,这支得胜之师继续北进。
目标:收复燕云十六州。
这里,我们先介绍一下燕云十六州的背景。
燕云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是指幽州(今北京)、顺州(今北京顺义)、儒州(今北京延庆)、檀州(今北京密云)、蓟州(今河北蓟县)、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新州(今河北涿鹿)、妫州(今河北怀来)、武州(今河北宜化)、蔚州(今河北蔚县)、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东)、朔州(今山西朔州)、云州(今山西大同)。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方,其余九州在山的西北。十六州大致是今北京、天津和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的大片土地。燕云十六州所处的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一直是中原的屏障,具有重要的军事地位。南宋学者吕中曾指出“燕蓟不收则河北之地不固,河北不固则河南不可高枕而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块地方自汉唐以来,一直被中原王朝控制。前面曾提过,石敬瑭为了做皇帝,以这块地方为代价,换取契丹出兵灭掉后唐,他自己做了“儿皇帝”。 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之举,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之后,河北、河东几乎无险可守,中原失去了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天然和人工防线,为日后契丹、女真、蒙古的南进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同时,这块地方长期以来是养殖军马的天然马场,失去了这块地方,也就失去了军马的来源,没有足够的军马,使得北宋只能以步兵与少数民族的骑兵对抗,这也是两宋屡败与辽、夏、金、蒙古等游牧民族的主要原因。因此,许多史学家将石敬瑭列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卖国贼,成为最臭名昭著的封建帝王。
燕云十六州被割让以后,往后各朝代都没有能够收复,流祸深远,贻害长达四百年。后周世宗柴荣雄才大略,仅仅收复瀛、莫二州,在攻取幽州时,突然病重,英年早逝。
此次宋太宗执意收复燕云十六州如果是出于上述考虑,真称得上是一位深谋远虑的政治家。可惜,他的动机前面已经说过,只不过一心谋取在文治武功上超越宋太祖的地位,以求摆脱宋太祖的阴影。
不管动机如何,我们看效果吧。
一开始进展似乎不错。一路上没有碰到辽军的主力,沿途军民纷纷响应,易州(今河北涿县西南)和涿州(今河北涿县)的辽朝守将自动投降,顺、蓟诸州也望风归附,宋军很快到达幽州城下。
当时,幽州守将为耶律学古,采取了严防死守的策略,宋军围攻坚城幽州15天,都是徒劳无功。双方呈现出胶着状态。宋军“士卒疲顿,转输回远”,苦不堪言,士气低落。
此时,辽景宗派宰相耶律沙和名将耶律休哥各率一支大军星夜驰援幽州。宋太宗听说辽国有援兵到来后,命令宋军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布阵防守。辽国宰相耶律沙率部先到,与宋军在河滩上激战。经过一番血战,辽兵伤亡惨重,耶律沙急忙下令撤退。宋太宗下令宋军火速追赶。就在此时,耶律休哥率军及时赶到,耶律沙立即决定回师。辽军两部合一后,声势大震,宋军一下被冲乱了,结果被打得大败。死者万余人,军器物资损失更是不计其数。
宋太宗那顶皇帝专用的黄罗伞盖则成了辽军的攻击目标。若不是亲随士兵拼死保护,宋太宗可能早就死在辽军刀下了。宋太宗下令退兵,不料辽将耶律休哥穷追不舍,追得宋太宗狼狈不堪。到了涿州,宋太宗大腿上还中了两箭,战马也陷在淤泥中被乱箭射死,幸好杨业赶到,杀退追兵,救护宋太宗乘驴车逃脱,但随行的宫女、轴重等均为耶律休哥所获。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高粱河之战。
这次“高粱河之战”以宋军的失败而告终,宋太宗想乘胜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梦想破碎了。不仅如此,此次失败还带来几个严重的后果:
第一,赵德昭之死。
混乱之中,人人都只顾着逃命,等稍稍安全时,却发现宋太宗不知去向,人人奔走相告,军心动摇,更有传言说他已死于乱军之中。于是,便有人建议拥立太祖长子赵德昭为帝,险些酿成兵变。后来得知宋太宗还活着,事情很快平息。但宋太宗得知这段插曲后却耿耿于怀,才酿成了前一章提到的回京后因德昭提出封赏将士遭拒绝猜忌而被逼自杀的悲剧。
第二,给宋太宗带来致命的伤痛。首先,是生理上的,后面将会提到,后来宋太宗的死,便是因为此次的箭疮发作。其次,是心理上的,宋太宗想要一举超越宋太祖的信心和勇气遭到重挫。
第三,使宋辽双方的战略态势发生逆转。此战之前,从周世宗起,后周及北宋与辽有过多次交锋,均不分胜败,互有攻守。但此战宋军遭遇前所未有的惨败,明显处于战略的劣势,辽军则加强了攻势。高粱河之战后,辽景宗欲扩大战果,派耶律休哥率大军南下,在满城(今河北满城北)一带被宋军所败,损失万余。此后,双方罢兵,等待机会再战。
第四,使北宋的国策开始发生重大转变。“高粱河之战”成为宋太宗转向“守内虚外”的重要环节,前面提及,此战后,宋太宗注重内政,除了着手解决皇储问题之外,还广兴科举,发展文教,这一转变对北宋影响至深至远,后面会详细谈到。
那么,谁该为这次失败负责呢?
无疑是宋太宗本人。他犯了“昧于知己,又不知彼,急躁冒进,处置失当”的严重错误。
其一,昧于知己:灭亡北汉之后,他看不到将士疲惫,不得封赏而带来的战斗力下降和士气低落的问题。
其二,又不知彼:进军幽州前仅凭辽军在石岭关战败的主观印象,没有深入了解、掌握辽军的兵力部署、军队实力。
其三,急躁冒进:进军幽州途中,所过州县虽望风而降,但宋太宗却没有步步为营,建立起巩固的后方,而是轻敌冒进,中了辽军诱敌深入的诡计。
其四,处置失当:在幽州城下遇到辽军的坚决抵抗后,宋军既缺乏足够的攻城器械和攻城决心,又不部署充足的阻击敌援军的兵力,占据阻扼敌援的战略要地。当辽援军毫无阻挡地进至幽州城下后,宋军就只能抽调业已疲劳不堪,正在攻城的部队匆匆应战,其结果也就只能是在辽军的内外合击下,大败而归。
太平兴国四年,即公元979年,成了宋太宗最郁闷的一年。此次北伐,前胜后败的事实,让他经历了从梦圆到梦碎的大起大落。
然而,为政多年的宋太宗是个不轻易言败的皇帝,他并不放弃。不是有句名言吗,失败乃成功之母,他在等待着机会,等待着成功的机会,等待着超越赵匡胤的机会。
上天会给他这个机会吗?

楼主 梦回汴梁2002  发布于 2010-04-21 09:48:25 +0800 CST  
第十章 命运的决战
“杨无敌”
如果说太平兴国四年的这次北伐,宋太宗还有些收获的话,那最大的收获就是获得了一员名将——杨业。杨业不仅在“高粱河之战”中救了宋太宗的性命,还给他带来新的希望。
杨业归宋以后,果然没有让宋太宗失望。
宋太宗任命杨业为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把守雁门关。这里是阻挡辽军南下的咽喉门户。
事实证明,宋太宗的决策是正确的。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三月,辽为雪满城之耻,兴兵10万杀奔雁门关,大举攻宋。
辽军来势汹汹,而杨业手中只有几千兵马。这一仗该怎么打。
杨业是个有经验的老将,知道靠硬拼是不行的,就把大部分人马留在代州,自己带领几百名骑兵,悄悄地从小路绕到雁门关北面敌人后方。
辽兵向南进军,一路上没遇到抵抗,正在得意。忽然,后面响起一片喊杀声,只见烟尘滚滚,一支骑兵从背后杀来,像猛虎冲进羊群一样,乱砍猛杀。辽兵毫无防备,又弄不清后面来了多少人马,个个心惊胆战,阵容大乱,哪儿还抵挡得了,纷纷向北逃窜。杨业带兵追赶上去,杀伤大批辽兵,还杀死了一名辽朝贵族,活捉了一员辽将。
雁门关大捷以后,杨业威名远扬。辽兵一看到“杨”字旗号,就吓得不敢交锋。人们给杨业起了个外号,叫做“杨无敌”。
宋太宗闻报大喜,授杨业右领军卫大将军,后又任命杨业为郑州防御使。
杨业立下大功,也引起一些边防将领的妒忌。有人给宋太宗上奏章,说了杨业许多坏话。宋太宗正要依靠杨业,不理睬那些诬告,把那些奏章封好了,派人送给杨业。杨业见宋太宗这样信任他,自然十分感动。
雍熙北伐
这次胜利使宋太宗看到了宋军的力量,再次萌生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愿望。
他在等待时机。
机会终于来了。
雍熙三年(986年)正月,经过长期准备,宋太宗决定再次发动大规模的伐辽战争,史称雍熙北伐。之所以这时发起北征,太宗是出于对内外形势的判断才做出的。
先说对内,高梁河战败时,军中见太宗不知去向,竟有人打算拥立太祖之子赵德昭,这令太宗深感皇位未稳,于是转而注意内政。到雍熙初年,不仅太祖之子都已死去,连居于准皇储地位的皇弟廷美也已贬死,太宗最后一块心病已经除掉,因而可以放心攘外了。而自高粱河之战以来,七年来战略物资的准备积聚,也足以对付一场大战。
再说对外,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四月,辽景宗耶律贤亲自率将士越境南侵,宋辽双方再战于满城,辽军大败;五月,辽景宗被迫退兵,九月,郁闷而死。即位的是十二岁的辽圣宗耶律隆绪。因年幼,由母后萧氏摄政。太宗听信边将的报告,以为“契丹主少,母后专政,宠幸用事”。出现了“主少国疑”的局面。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辽圣宗的母后,著名的萧太后。
萧太后,本名萧绰,小字燕燕,为辽国北府宰相萧思温之女,自小许配给汉人大臣韩知古之孙韩德让。两个小青年虽然不同民族,倒也情投意合,互相倾慕。不料后来萧燕燕被辽景宗一眼看中,以致上演了一出皇帝横刀夺爱的好戏,这才使萧燕燕有机会成为后来著名的萧太后。辽景宗即位以后,因有病在身,辽国刑赏、政务、用兵等,均由皇后萧燕燕裁决。国中只知有萧后,不知有景宗。
此时,从表面现象来看,辽圣宗这年才十六岁,说得上是“主少”;政事听命于其母萧太后,说“母后专政”也名副其实;而萧太后也确实重用她所钟爱的韩德让,在大计方针上多有听从,以“宠幸用事”评断也相去不远。
但萧太后与韩德让共掌朝政称得上是黄金拍档,这一时期也是辽朝历史上最辉煌的年代。就以边境防务而言,萧太后在圣宗即位当年,就任命耶律休哥为燕京留守,允许他便宜行事,总令南面的军务。而耶律休哥正是在高粱河一战中击败宋军的名将。史称耶律休哥在这一期间“劝农桑,修武备,边境大治”。他不仅是一代名将,也是有眼光的政治家,对宋朝的进犯早有防备。因而宋太宗在对外征战时机的选择上,是绝对错误的。此时的辽国“主少”未必“国疑”。
应该说,宋太宗为这次北伐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从战略方针的制订,到统兵将领的选择,都进行了反复考虑。
先看战略方针。
宋军分兵三路:东路以曹彬为统帅、米信为副出雄州(今河北雄县),以缓慢行军的战术,张大声势,向幽州进发,以牵制辽军主力;中路以田重进为统帅,出飞狐口(今河北涞源北),攻打蔚州(今河北蔚县);西路以潘美为统帅,杨业为副,出雁门(今山西代县),进取云中(今山西大同)。宋军的战略计划是用河北两路军队把辽的大军牵制在幽州,使其不能兼顾右翼,潘、杨所领的一路兵马,便可以出雁门攻取云州,然后东进与河北两路宋军会师,夹攻幽州。
应该说这个计划的制订吸取了“高粱河之战”孤军深入的失败教训,比较细致周详,这一战略的不足在于:一是三路大军过于分散,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配合;二是东路主力等待时机的时间过长,容易出现不测之变。三路大军并进,如能进行有效配合,则能弥补这一不足,而能否配合,则要看统兵将领间的互相配合。
再看统兵将领:
此次北伐的五位主要将领都是能征惯战的名将。米信资历最老,参与过著名的“高平之战”,曹彬、田重进、潘美都是太祖时期南征北战的勇将。与他们相比,杨业资历较浅,但也久居北方,对契丹颇为熟悉。应该说,这五个人都是当时实力最强的将领。
但强强联手未必就能发挥最佳的效果。
战局有没有像宋太宗设想的往下发展呢?

楼主 梦回汴梁2002  发布于 2010-04-26 15:39:04 +0800 CST  

楼主:梦回汴梁2002

字数:115448

发表时间:2010-02-22 22:5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07 14:33:50 +0800 CST

评论数:7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