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很有趣儿——大宋三百年长篇历史小说连载



屋漏偏逢连夜雨,一直独自支撑危局的宰相王旦,至此也终于撑不下去了。

天禧元年(1017年),王旦病重请求辞职。

宋真宗得知消息后,非常着急,立刻派人将王旦用轿子抬到宫中,亲自召见。

他是真的着急啊,国家这么一大摊子事,没有人管起来可真是不行。

宋真宗一边询问王旦的病情,嘱咐其好好养病,一边焦急地询问王旦意见,征求宰相的人选。

王旦不愿意提起这个话题,推辞不说。

宋真宗还是执意要问,干脆自己直接提出了人选。

宋真宗问道:“张诛,怎么样?”

王旦听了,一声不吭。

宋真宗又问:“马亮如何?”

王旦依旧一声不吭。

宋真宗急了,大声说道:“爱卿,你心里怎么想的,就直说吧。”

王旦咬了咬牙,在病榻上鞠躬拜了一拜,郑重地说道:“陛下,您一定要让微臣推荐的话,我认为没有比寇准更合适的了。”

宋真宗知道王旦一向推崇寇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如今王旦再次推荐寇准,不免也心中大为感慨,虽然内心实在不是很喜欢那位刚直敢言的寇老西,却也不愿再当面否决王旦的建议,伤了老臣的心。

于是,宋真宗点点头,表示知道了,又好言安慰一番,这才命人将王旦送回家中。

病入膏肓的王旦,此时,心里最放不下的,仍然是后世对自己的看法。

他深知,在神道设教这件事上,他是有愧于世人,有愧于历史的。

这些年来,无论是东封泰山,还是西祀汾阴,宋真宗均要王旦跟随天书同行,一路走来,耗费无数民脂民膏,王旦对此既无可奈何,又闷闷不乐。

每每此时,他就会想起另一个人:王曾。

王曾作为执政大臣,曾经公开拒绝宋真宗对其委以会灵观使的任命,并慷慨陈词陈述理由,明确表达了对神道设教之类事情的反对态度。

王旦对此很钦佩,他知道,帝国未来的希望寄托在王曾这些正直敢言的大臣们身上,他们才是帝国真正的脊梁。

至于自己,王旦想的很明白。

临死之前,王旦留下了遗嘱,他郑重地告诉家人:“我死后,一定要削去我的头发,身穿出家人的衣服下葬,以此偿还今世的罪孽。”

王旦的内心在忏悔,在滴血。

他很清楚,自己虽然做了很多事,但仅仅“天书”这一件事,就足以将自己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自己备位宰相,却不能指出君主的过失,虽有百功也难赎一过啊!

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九月初十,操劳一生的大宋宰相王旦,薨。
楼主 月润江南  发布于 2019-11-06 20:34:49 +0800 CST  
@63085737 2019-11-06 20:42:28
楼主更新………………啦
-----------------------------
哈哈哈,来啦,老弟!
楼主 月润江南  发布于 2019-11-06 20:48:19 +0800 CST  
@乘長风 2017-07-09 09:45:20
我恨两个人。一个是吴三桂,一个就是石敬瑭。
-----------------------------
@月润江南 2017-07-09 11:57:05
兄台也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人啊!握手!
-----------------------------
@一树幽花1 2019-11-07 17:24:16
呵呵,奴仆情怀。
-----------------------------
哟,来了个砸场子的。嘿嘿
楼主 月润江南  发布于 2019-11-07 20:44:49 +0800 CST  
@月润江南 2017-07-08 10:24:53
http://static.tianyaui.com/img/static/2011/imgloading.gif
不过不管是什么奸,对于石敬瑭的干爹耶律德光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从此以后,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地来富饶的中原大地抢东西了。
天上掉下来这么大的馅饼,耶律德光自然没有不予笑纳的道理。
公元936年五月,耶律德光率五万契丹铁骑自雁门关南下,与乖儿子石敬瑭会合。
顺便说一句,当时,石敬瑭45岁,耶律德光34岁,爸爸比儿子还小11岁。反正有奶......
-----------------------------
@二十九桥明月夜 2017-07-08 19:51:34
感觉楼主把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的影响给夸大了,燕云十六州是石敬瑭割的没错,但石敬瑭割的时候燕云十六州根本不在他手里,石敬瑭不过是给契丹人开了张空头支票而已,严格意义上讲燕云十六州也是契丹人真刀真枪打下来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再说了当时的人想给契丹人当儿皇帝的人多了去了,没有石敬瑭,也有张敬瑭、王敬瑭,说句难听点的,你想要给契丹人当皇帝也要看契丹人看得看不上你,要是契丹人看不上你,你跪下来叫......
-----------------------------
@月润江南 2017-07-08 22:36:52
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置国家民族大义于不顾,注定遗臭万年,这一点,我觉得没有什么可以讨论的了。
-----------------------------
@一树幽花1 2019-11-07 17:16:57
又是个被压迫者却拥有统治阶级意识、替皇帝操心的草根
-----------------------------
哟哟,帽子扣得太大了……
楼主 月润江南  发布于 2019-11-07 22:29:56 +0800 CST  


本文在天涯首发,作者月润江南。未经作者本人同意而转载,一律视为侵权,特此声明!

——————————————————————————————————



王旦病重辞职后,帝国的相位空缺,虽然宋真宗专门征求过王旦的意见,但是很显然王旦推荐的寇准,还是不符合宋真宗的胃口,最终皇帝还是选择了小可爱——王钦若。

任命状下发的当天,王钦若兴冲冲地赶赴政事堂,他抚摸着首相的专用座椅,恨恨地说道:“由于王旦的缘故,使我晚做了十年的宰相!”

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跃然纸上。

当然,小人毕竟是小人,玩弄权术、耍点阴谋诡计是他们的强项,但是真正让他们执掌朝政、运筹帷幄就有点勉为其难了。

王钦若任相的近两年时间里,史书上几乎找不到他的所谓“政绩”,唯一可以查到的,就是他编的两本书:《天禧大礼记》40卷、《五岳广闻记》100卷。

光看书名,我们就知道,这又是那些神神叨叨的玩意儿,哄皇帝开心的,纯粹的面子工程。

除了编书,剩下的时间,王钦若在干嘛呢?

答案仍然是那四个字:玩弄权术。
楼主 月润江南  发布于 2019-11-07 22:35:23 +0800 CST  



当时,三司使林特因年龄到了,被免去了财政部长的职务,由大臣马元方接任。

马元方干得不咋地,宋真宗又将马元方免职,改由李士衡接任三司使一职。

作为帝国的财政部长,掌管着天下的钱粮,位高权重,身份显贵。

宋真宗把李士衡放到这个位置上,充分说明他对李士衡的信任和重视。

为了让李士衡同志尽快熟悉财政业务,扛起大宋帝国总管这副重担,宋真宗甚至还亲自撰写了《宽财利论》一书赐给李士衡学习,同时从皇家库房中调拨了200万贯钱供其支配。

真可谓是,扶上马,还要送一程。

大BOSS宋真宗对CFO李士衡的刻意栽培,实在是让人羡慕嫉妒恨啊!

这样一来,CEO不乐意了。

在王钦若心中,自己才是老板宋真宗的小可爱,怎么能容忍别人横刀夺爱?!

王钦若打定主意,要挑拨离间大BOSS和CFO的关系。

机会很快就来了。

有一次,王钦若陪着宋真宗聊天,聊着聊着,就谈到了写文章的事。

王钦若趁机说道:“路振的文章倒是写得很不错,唯一的缺点就是,有时候不太顾大局。”

宋真宗听了一愣,问道:“爱卿,此言从何说起啊?”

王钦若立刻故作镇定地回答:“李士衡的父亲呢,本来是因为犯罪而被朝廷下令处死的。李士衡显贵之后,蒙陛下恩典,朝廷特地追赠其父官职。路振这位仁兄,在写赠官文告中,却大大咧咧地使用了‘世有显人’这样的措辞。如此一来,似乎说明李士衡的父亲不仅没有罪,还是个大好人啊。反过来说,那就是朝廷冤枉李士衡的父亲喽。陛下,您看,这让朝廷的脸面往哪搁啊。”

被王钦若这么一撺掇,宋真宗对李士衡的印象就此逆转,从此渐渐疏远。

王钦若这张嘴,真是杀人不见血啊!

楼主 月润江南  发布于 2019-11-07 22:40:00 +0800 CST  


事实上,玩弄权术、搬弄是非、挑拨离间,这些基本功,对于王钦若来说,简直就是看家本领。

自从其出道以来,已经凭此绝技,独步江湖,阴掉了N多人。

参知政事赵安仁就栽在他手里。

有一次,宋真宗想要立出身卑微的刘氏为皇后,便找来参知政事赵安仁一起商量。

赵安仁秉承朝廷立后的传统,很坚定地回答:“陛下,刘氏出身卑微,恐怕不宜立为皇后。”

宋真宗听了当然老大不乐意。

第二天,宋真宗又想起了王钦若,觉得还是这个小可爱贴心,便找来王钦若商量此事,并把前一天赵安仁的意见顺便告诉了王钦若。

王钦若听完后,眼珠子滴溜溜乱转,并没有立刻表明态度,而是话锋一转,对宋真宗说道:“陛下,依臣愚见,倒不如直接问问赵安仁,看看他觉得立谁合适。”

不久,宋真宗果然询问赵安仁的意见。

赵安仁不知是计,老老实实地回答道:“德妃沈氏乃前朝宰相沈义伦的后人,出身、人品俱佳,最适合立为皇后。”

第二天,宋真宗就把赵安仁的这番话告诉了王钦若。

王钦若嘿嘿一笑,立刻告诉宋真宗:“陛下就是不告诉微臣,我也知道他会这样讲。因为,他赵安仁曾经做过沈义伦的门客嘛!”

吧唧!就这么一句话,宋真宗立马恼了:是啊!好你个赵安仁,不让我立刘氏,偏要立沈氏,原来是藏有私心啊!

结局一点都不意外,没多久,赵安仁就被罢免参知政事。

而那位煽风点火的小可爱王钦若呢,宋真宗看他更加顺眼了。

不仅是赵安仁着了王钦若的道,就连老成持重的宰相王旦,也被王钦若黑过。


楼主 月润江南  发布于 2019-11-07 22:40:41 +0800 CST  
@青梅煮酒1970 2019-11-06 16:30:49

-----------------------------
美图共赏
楼主 月润江南  发布于 2019-11-08 17:27:08 +0800 CST  


本文在天涯首发,作者月润江南。未经作者本人同意而转载,一律视为侵权,特此声明!

——————————————————————————————————


有一次,朝廷参知政事一职需要补缺,宰相王旦准备提名翰林学士李宗谔,这件事情被王钦若事先探听到了。

王钦若立刻秘密进宫,觐见宋真宗,污蔑王旦称:“陛下,据臣所知,李宗谔欠了王旦很多钱,无法偿还。这次朝廷补缺,王旦就准备推荐李宗谔担任参知政事。您知道的,按照朝廷的规定,初次就任参知政事的大臣可以得到3000贯钱的赏赐。这样一来,李宗谔就可以用这笔赏金还债了。王旦此举,不正是假公济私吗!”

等到第二天,宰相王旦果然向真宗建议由李宗谔出任参知政事。

宋真宗一听,顿时脸色大变,立刻当面驳回了王旦的建议,改任平素与王旦合不来的丁谓为参知政事,明摆着不给宰相面子。

我想,那一刻,王钦若的内心一定鲜花怒放吧。

孔老夫子说过,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姑且不论女子是否难养,但小人难养,的确是真的啊!

一个天天琢磨着玩弄权术、搬弄是非的人,却爬到了宰相的高位,这种情形注定是不能长久的,正如古语所云“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何况,距离产生美。

一旦两个人走得太近了,往往会失去原来美好的感受。

宋真宗和王钦若也不例外。

虽然,宋真宗很宠爱王钦若,可是如今将一个偌大的国家交给他打理,除了整出来两本破书之外,似乎压根没搞出什么名堂,作为老板,自然是不能容忍的。

楼主 月润江南  发布于 2019-11-08 17:29:59 +0800 CST  



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有人向朝廷控告王钦若受贿。

宋真宗为此特地召见王钦若,谁曾想,小可爱王钦若听说有人告自己的状,立刻抓狂,当着宋真宗的面大声为自己辩解,还反复请求宋真宗命令御史台调查此事,还自己一个清白。

被怒火包围的王钦若,此时,完全忘记了当年寇准的前车之鉴:失了礼数,就失去了一切。

果然,宋真宗很不高兴,硬生生地回了一句:“国家设立御史台,难道是用来为个人分辨是非真伪的吗?”

王钦若登时呆若木鸡,脖子上的小肉瘤也失去了往日的神采,他没想到,最为宠爱自己的大BOSS态度居然如此冰冷、坚硬。

那一刻,他清楚地知道,宰相这个位置,是再也坐不下去了。

于是,王钦若提出了辞职申请。

报告递上去之后,没多久,商州又发生了一起道士礁文易私藏禁书事件,当地官府逮捕了礁文易,并且在其家中查出了王钦若与之交往的书信、诗文等物。

堂堂宰相私自交通奇人异士,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那都是妥妥的下岗节奏啊。

王钦若的宰相之路,就此走到尽头。

宋真宗下诏罢免王钦若的宰相职务,并将其调离京师,出判杭州。

当时正是盛夏的时节,火热的太阳当空照耀,人不要说走路了,就是待在家里也是一身汗啊。

这一天,王钦若三步一回头,带着自己的大头和脖子上的那颗小头,垂头丧气地上了路。

王爱卿,一路走好,不送!

楼主 月润江南  发布于 2019-11-08 17:30:33 +0800 CST  

本文在天涯首发,作者月润江南。未经作者本人同意而转载,一律视为侵权,特此声明!

——————————————————————————————————

【第十七章 寇准复相】

王钦若被罢免的那一刻,宋真宗心里,其实已经想好了宰相的人选。

他不是别人,正是那位刚直无畏的牛人:寇准!

咦,好奇怪哦。宋真宗不是一向不大喜欢寇准吗?

为什么会是他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寇准对于天书的态度变了。

其实,一直以来,寇准对于天书这类的活动,都保持沉默,既不表示赞成,也不表示反对。

可是,面对着满朝文武、举国上下如病狂然的状态,保持沉默,其实,也就意味着反对。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宋真宗始终认为寇准不是和自己一条心。

然而,在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的春天里,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当时,正担任知永兴军的寇准,主动向宋真宗禀报,称在自己管辖的乾佑县(今陕西祚水)境内,发现天书!

仔细探究这份天书的来龙去脉,我们就会发现,当好一个演员,其实也是很不容易的。

下面,我们隆重请出参加这次天书舞台剧表演的同志们,他们已经跃跃欲试了,看:迎面向我们走来的是,周怀政、朱能、王曙、寇准,等等,等等。

朱能本来是田敏将军麾下的一个门客,此人喜欢谈论道术,由此引起了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大太监周怀政的注意。

后来,周怀政将朱能作为特殊人才引荐给了宋真宗。

宋真宗和朱能一聊,发现小伙子果然是个人才,很是高兴,便赏了朱能一个官职,后来又将其外放地方锻炼,担任了永兴军的巡检。

朱能就此成为了一名地方武官,而他的顶头上司不是别人,正是知永兴军寇准。

朱能就任后,热衷于道术,命人在终南山建了道观,时不时搞点宗教活动,活跃气氛,在做了一系列铺垫之后,“天书”遂人所愿地降临了。

朱能发现天书之后,先是秘密向周怀政报告。

周怀政又秘密向宋真宗报告。

宋真宗又秘密找大臣商量。

大臣又秘密地告诉宋真宗:“寇准不是一直不相信天书吗?现在天书正好降临在寇准管辖的区域内,如果由寇准正式向朝廷报告此事,老百姓才会真正相信啊。”

宋真宗一听,对啊!

于是,立刻召来周怀政,让其向寇准转达自己的意思。

寇准接到周怀政递过来的口信,刚开始,当然不肯,理由也很简单:这不是睁着眼说瞎话吗?
楼主 月润江南  发布于 2019-11-10 21:49:52 +0800 CST  


周怀政无奈,只好另辟蹊径,去找寇准的女婿王曙做说客。

在与王曙的交谈中,周怀政偷偷地抛出了一块大蛋糕,他对王曙暗示,如果寇准这次能主动配合天书一事,则事成之后,就很有可能重新回到中央任职。

王曙一听,怦然心动,他知道,自己的这个泰山大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担子不够大,如果能够重回中央、担当大任,他一定会答应的。

随后,王曙立刻修书一封,派人送给老丈人寇准,将周怀政的意思一五一十地转述。

接到信的那一刻,寇准的内心是有波澜的:如果奉迎天书,那就意味着自己一世英名毁于一旦,但是,如果爱惜羽毛,那就意味着自己再无重回中央为国效力的机会,孰重孰轻,实在是纠结啊。

此时,寇准不禁又想起了七岁时随父登华山写下的那首诗: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

是啊!大丈夫在世,当建功立业,成不世之功,方不负此生!

至于那些流言俗语,又有何惧哉!随他去吧!

寇准就此下定决心:正式奏报天书一事。
楼主 月润江南  发布于 2019-11-10 21:50:15 +0800 CST  


寇准的奏折一到,果然非同凡响。

连一向不参与此类活动的寇准,都改变了态度,积极奉迎天书,这不正好说明天书一事是真的吗?

顿时,朝野上下,欢声雷动,宋真宗脸上浮现了灿烂的笑容。

于是,宋真宗再次抖擞精神,意气风发地安排人员专门去乾佑县迎接天书。

当年五月,天书抵达京城。

宋真宗亲自主持,搞了一个风风光光的迎接仪式,毕恭毕敬地将天书安置于皇宫之中。

看起来,一切都很和谐,很圆满,简直就是:完美!

但是,还是有正直的大臣敢于直言。

太子右谕德鲁宗道上书表示明确反对,称:“君主有道,上天自会赐福;君主无道,上天就降灾害。哪里会有什么天书呢?我怀疑是奸臣以这种方式来迷惑圣上而已。”

儒学大师孙奭老先生也再次站出来反对,称:“唐明皇时也是天天祥瑞,不是今天太上老君降临某殿,就是明天太上老君降临某山,大家天天忙着搞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结果呢,安史之乱爆发,没有看见一个神仙下来为唐明皇排忧解难的。朱能本就是个见风使舵的小人,请陛下斩朱能以谢天下!”

千年之后,这些耿耿直臣的忠言,仍然闪耀着光芒,震烁古今。

当然,还有一个人,此时已经打翻了醋瓶子。

看到寇准主动献天书,皇帝喜出望外的样子,小可爱王钦若的心里自然是五味杂陈。

众所周知,天书事件,王钦若是始作俑者。

对于王钦若来说,天书就是自己的得意之作,身份标识:版权所有,仿冒必究!

如今,冒出来一个寇准版的天书,声势似乎比以往的还要猛,王钦若当然第一个不服气:连吃饭的家伙都被抢走了,寇老西,你让我这张老脸往哪搁啊。

可惜,不服气归不服气,寇准这一招,摆明了是对人下菜,很合皇帝的胃口,所以,结局也就不难推测了。

果然,天书事件之后,没过多久,寇准就接到了朝廷的调令,召寇准进京面圣。

寇准很激动,又可以大展拳脚了。

就在寇准准备妥当,动身之前,其帐下的一位门客求见,并给出了诚恳的建议:“大人,您走到河阳时,就自称有病,坚决请求担任地方官,不做朝官,此为上策;如果进京见到皇上,一定要大声揭发天书的虚假,这样才可以保全您正直的名声,此为中策;再次出任宰相,此为下策,最不可取。”

寇准听完,很不高兴,摇摇头,扬长而去。

对于寇准来说,他要的是一个可以施展本领的舞台,对于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来说,他太渴望这个舞台了,现在皇帝的邀请函已经来了,他又怎么可能中途放弃呢。

是的,就从这里出发吧,光荣与梦想,将在不远的前方闪耀!
楼主 月润江南  发布于 2019-11-10 21:50:48 +0800 CST  


各位朋友,《大宋很有趣儿》第一部正式出版,并由新华文轩天猫旗舰店双十一预售了!

请点击链接,提前预订。

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1z10.3-b-s.w4011-15011179809.52.6a0f7652Nk1Am0&id=606427236323&rn=1c84152b377d54adc1d61abc085b2981&abbucket=15



楼主 月润江南  发布于 2019-11-10 22:02:02 +0800 CST  


本文在天涯首发,作者月润江南。未经作者本人同意而转载,一律视为侵权,特此声明!

——————————————————————————————————


天禧三年六月十三日,寇准被任命为大宋帝国宰相,而寇准曾经欣赏的丁谓,则在同一天被任命为参知政事,成为了寇准的副手。

想当年,寇准和丁谓是一对实打实的好基友,寇准欣赏丁谓的才气,丁谓佩服寇准的风度。

为此,寇准多次在宰相李沆面前极力推荐丁谓,当然“圣相”李沆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最终的结果是,李沆没有同意,并对寇准好言相劝,让其认清丁谓的人品。

可惜,那时候的寇准眼力还达不到圣相李沆的高度,对李沆的一番肺腑之言不以为然,继续在宋真宗面前大力举荐丁谓。

此后,经过寇准的牵线搭桥,丁谓得以逐步接近宋真宗,并凭借迎合赵恒同学的封建迷信活动,终于爬到了三司使、参知政事的高位。

可以说,寇准是丁谓仕途飞升的引路人。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丁谓任职参知政事,成为寇准的副手之后,对于这位老大哥,是发自内心的感激,无时无刻都保持毕恭毕敬的状态。

然而,此时的大宋宰相寇准的内心已经改变了对丁谓的看法,原因无他,这些年来,所谓的神道设教运动,很大程度上都是丁谓在极力怂恿、推波助澜,就连哄骗皇上的那些所谓祥瑞,丁谓较之王钦若,也是不遑多让。

寇准看在眼里,怎能没有想法。

当年,寇准和一众官员登山时遇到一群乌鸦,就曾对众人笑称:“这些乌鸦,要是让丁谓看到了,估计又要向皇上禀报祥瑞之象:发现一群黑色的仙鹤。”

奚落、不满之情溢于言表。

所以,那对曾经的好基友,注定已经回不去了。
楼主 月润江南  发布于 2019-11-12 22:02:44 +0800 CST  


丁谓当然不知道寇准内心的变化,对于他来说,能够成为自己官场贵人的手下,他自然很珍惜这样的机会,也时时处处对寇准表示尊敬之意。

然而,矛盾该来,终究还是会来的。

有一次,宰执大臣在政事堂一起用餐。

寇老西同志大快朵颐,吃得很开心。

宰相大人的胡子也跟着沾光,沾上了不少菜汤。

丁谓见状,立刻起身离席,拿着手帕将寇准大人的胡须擦拭得干干净净。

寇准本来心里就很烦丁谓,如今见丁谓一脸奴才样的猥琐样子,更是感到恶心,当即哈哈大笑,奚落道:“参知政事,是国家重臣,竟然是用来为长官揩胡须的吗?!”

溜须拍马的典故就此而来。

丁谓遭受寇准当众奚落,不禁面红耳赤,下不来台,心中顿时一万匹草泥马飞奔而过。

从此,丁谓嫉恨在心,与寇准彻底划清界限,毫不犹豫地站到了对立面,成为了坚定的“倒寇派”。

楼主 月润江南  发布于 2019-11-12 22:03:00 +0800 CST  


当然,丁谓很清楚,要扳倒在朝野威望很高、人脉很广的寇老西并没有那么容易,他还需要同盟军,而在他看来 ,最有力的同盟,无疑是一个女人。

一个名叫刘娥的女人。

楼主 月润江南  发布于 2019-11-12 22:03:20 +0800 CST  


本文在天涯首发,作者月润江南。未经作者本人同意而转载,一律视为侵权,特此声明!

——————————————————————————————————

【第十八章 传奇女子】


刘娥,四川成都人,公元969年出生,从小长相俊美,肤如凝脂,是个典型的川妹子。

刘娥很小就没了父亲,只得和母亲相依为命,娘俩为了生存,便在街头卖艺。

母亲为此教刘娥学会了拨鼓:用手摆动拨浪鼓,演奏歌曲。

刘娥的声音很甜美,唱歌也很好听,娘俩就靠着一点小小的才艺,在蜀地艰难谋生。

日渐长大的刘娥,出落得亭亭玉立,为了给女儿谋个出路,母亲早早地就把刘娥嫁给了老家的邻居:银匠龚美。

龚美同志虽然是银匠,但是自己并不出产银子,也只是靠着给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打点银器糊口,而生意并不好做,夫妻俩婚后的日子,依然是如白开水一样寡淡无味。

如果日子就这么过下去,他们的人生注定也将寡淡无味。

然而,转机突然出现了。

一天,丈夫龚美的脑袋灵光一现:既然在老家呆着不死不活的,还不如干脆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说不定能闯出点名堂。

龚美和刘娥一商量,刘娥也表示同意,两人一拍大腿,收拾细软,就此上路。

这场旅途的目的地,就是京城开封,毕竟在当时,开封可是有着百万人口的繁华大都市,只有去首都,当个北漂,才可能有咸鱼翻身的机会。

夫妻两人就此踏上了未知的旅途。

从此,他们的人生翻开了全新的一页。
楼主 月润江南  发布于 2019-11-14 21:49:35 +0800 CST  


夫妻二人从四川上船,一路沿长江而下,准备抵达扬州之后,经大运河北上直达京城开封。

不久,两人抵达了真州(今江苏省仪征县),此时身上的盘缠已经花光,龚美和刘娥商量了一下,决定下船,就地搞个现场演唱会,筹集点路费。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夫妻二人虽然只是草草支起了一个路边摊,但是好在有刘娥这个超级巨星加持。

作为川妹子,刘娥不仅长相甜美,声音也非常甜美,再加上有一手拨鼓的好技艺,想不出名都难。

刘娥甫一登场,初展歌喉,立刻技惊四座,引来无数围观群众纷纷叫好。

鼓点铿锵有力,歌声悠扬婉转,声传数里之远。

巧的是,江边有一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尚有个法号叫法灯,法灯有个特长很神:那就是会为人测算命运。

当下,法灯听到这悦耳动听的歌声,立刻神清气爽,断定这个女子将来必定大富大贵。

于是,将所有的钱财一股脑地打包赠予刘娥,倾囊相授。

夫妻二人得到高僧的捐助,终于解了燃眉之急,千恩万谢之下,再次登船,终于到达了旅途的目的地:京城开封。
楼主 月润江南  发布于 2019-11-14 21:49:59 +0800 CST  


天下之事,无巧不成书。

就在刘娥与丈夫龚美历经艰辛前往京城之时,待在京城开封王府之中的襄王赵元侃,此时却正在朝思暮想娶一个四川妹子当作侍妾。

也不知道赵元侃同学从哪里听说的,他认为四川女子聪慧过人,才色俱佳,很想娶一个过门,收为小妾好好宠爱。

很快,王府中的小吏们都知道了王爷的这层心思,大家也都留意起来,准备帮助王爷圆这个梦,其中就包括张旻。

故事就此埋下伏笔。

没多久,龚美和刘娥两人抵达京城。

到了开封之后,两人才发现,京城的开销实在是太大了,靠着夫妻二人那么一点微薄的收入,不要说买房了,连糊口都成问题。

夫妻本是同命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进退两难之际,龚美便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将刘娥卖了。

为此,他四处托人寻找门路。

很快,有人为他引荐了襄王府的小吏:张旻。

没过几天,龚美大概是做通了妻子刘娥的工作,带着妻子来到张旻家,请其过目。

张旻一见到刘娥,立刻眼前一亮:太漂亮了!

面对这个貌美如花的川妹子,张旻没有动私心,而是立刻想起了老板襄王赵元侃说过的那番话:对啊!这不正是王爷想要的那种四川女子吗!

于是,当即应承下来,答应代为转告王府,为刘娥谋一条出路。

不久,张旻向襄王奏报此时,正对川妹子望眼欲穿的赵元侃,闻听这个消息,不禁喜出望外,立刻命张旻将刘娥带来相见。

结局非常完美:看到刘娥的那一刻,赵元侃惊为天人,两人一见钟情,买卖就此达成。

龚美拿到了一笔不小的钱财,赵元侃则终于遂了心愿。

更夸张的是,不久之后,考虑到龚美同志的生计问题,襄王赵元侃大笔一挥,将龚美调入王府做事,从此,夫妻二人一起为襄王服务,傍上了这棵金枝。
楼主 月润江南  发布于 2019-11-14 21:50:28 +0800 CST  

楼主:月润江南

字数:725627

发表时间:2017-06-27 06:04:1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1-06 09:23:01 +0800 CST

评论数:1662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