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那些事儿

第三章:泾河龙王冤案 (3)
于是泾河龙王就按照袁守诚的吩咐来到皇宫进入唐太宗的梦中向他求救,唐太宗也答应了。第二天,唐太宗就宣魏征入朝,魏征一看,两头都是圣旨,都得罪不起,只好上朝去了。唐太宗于是让魏征陪自己下棋,以此拖延时间。魏征当然不能真的就在这陪唐太宗下棋,要是不按时去斩泾河龙王,那违反天条的就是他,搞不好他也要被斩。因此棋下到一半时,魏征假装睡去,唐太宗以为魏征是因为国事操劳才睡去的,就没有打扰他,哪里想到魏征在这梦中元神出窍,上天斩了泾河龙王。
就这样,泾河龙王因为一时意气与袁守诚打赌,因此违抗玉帝圣旨丢了性命。这件事表面上看是因为泾河龙王故意不执行上头的红头文件,违反了天条,天庭方面本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判了泾河龙王死刑。表面上看天庭这么做没什么不对的,但仔细深究,我们会发现泾河龙王实在是冤,简直冤到姥姥家了。天庭在这件事上真正做到公正了吗?显然没有,按理来说一个人如果违法,起码在判刑之前应该先审判审判吧,可天庭倒好,审都没审,直接判了个斩立决,泾河龙王连个申诉的机会都没有。这要放到现在,相当于警察抓到犯人后直接绕过法院对犯人判处死刑,这别说是放在现代,哪怕在古代都是不可想象的。况且泾河龙王真的是犯了死罪吗,在西游记中龙王私自下雨并不少见,真要是死罪的话给泾河龙王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这么干,像孙悟空经常就叫龙王下雨,也没见他们有事。其他不说,就说车迟国斗法那段,孙悟空和虎力大仙比下雨,龙王和雷部的几个官员奉旨下雨,结果还不是被孙悟空拦下了,虽然最后还是下了雨,但毕竟也误了时辰。真要论罪的话不光是龙王,连雷部的几位也该斩了,可他们后来不是活得好好的吗,没见他们受了什么惩罚。
另外在斩泾河龙王这件事上,天庭的效率出奇的高,雨刚下完,死刑就判下来了,这有点违反常理啊。众所周知,天庭是出了名的官僚作风,像奎木狼私自下凡那么多年,天庭竟然一点察觉也没有,要不是孙悟空的话,不知道猴年马月玉帝才知道这件事。可唯独在泾河龙王这件事上,天庭真正做到了明察秋毫,这仅仅是偶然吗?恐怕不是,在这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究竟是什么阴谋,咱们下章再讲。
——(第三章完)
楼主 二十九桥明月夜  发布于 2017-02-25 20:47:12 +0800 CST  
大家多回复啊
楼主 二十九桥明月夜  发布于 2017-02-25 21:13:55 +0800 CST  
向看本帖的天涯网友们说声抱歉,都怪我打完字偷懒不好好审核以至于出现错误,发的第一楼文字就有错误了,第一楼倒数第二段中孙悟空出生日期应该是公元前580年(我打成了公元580年),我以后要吸取教训,打完字要好好审核了,有错误的话希望天涯网友们能指出。
楼主 二十九桥明月夜  发布于 2017-02-25 22:07:17 +0800 CST  
@二十九桥明月夜 2017-02-25 22:07:17
向看本帖的天涯网友们说声抱歉,都怪我打完字偷懒不好好审核以至于出现错误,发的第一楼文字就有错误了,第一楼倒数第二段中孙悟空出生日期应该是公元前580年(我打成了公元580年),我以后要吸取教训,打完字要好好审核了,有错误的话希望天涯网友们能指出。
-----------------------------
幸好有网友@xcgzyj 及时指出错误,要不然我还不知道,希望有其他错误的话你能指出来
楼主 二十九桥明月夜  发布于 2017-02-25 22:12:48 +0800 CST  
@二十九桥明月夜 2017-02-25 22:07:17
向看本帖的天涯网友们说声抱歉,都怪我打完字偷懒不好好审核以至于出现错误,发的第一楼文字就有错误了,第一楼倒数第二段中孙悟空出生日期应该是公元前580年(我打成了公元580年),我以后要吸取教训,打完字要好好审核了,有错误的话希望天涯网友们能指出。
-----------------------------
@塘西正观 2017-02-25 22:35:47
其实,涯叔应该增加楼主可以修改自己所发帖子相关内容的功能。这样,楼主就可以避免这些遗憾了!
-----------------------------
是啊,发的第一楼就出现错误了,要不是有网友提醒,我还蒙在鼓里,主要还是因为我偷懒,打完字就发了,懒得审核,不过要是有修改功能就好了
楼主 二十九桥明月夜  发布于 2017-02-26 09:32:49 +0800 CST  
第四章:取经缘起 (1)
上一章我们讲到泾河龙王由于没有执行上头的红头文件,因此违反天条被魏征给斩了,按理来说泾河龙王就应该去阎王那里报道了,但他不甘心就这么糊里糊涂地死了,本来这件事是天庭刻意制造的冤案,但这回却是唐太宗背了黑锅,虽说唐太宗答应救龙王,可没说一定能救得了,然而泾河龙王的理解却是因为唐太宗答应他的事却没有去做才害他死的,因此他的鬼魂半夜里去找唐太宗索命去了,结果唐太宗半夜做噩梦,梦见龙王手里提着一个血淋淋的首级找他索命,这着实让他吓得不轻,没过多久就身染重病,然后一命呜呼了。好在魏征在地府里有关系,他让唐太宗到地府捎一封信给那里的崔判官,向他托个鬼情,有了这么一层关系,加上唐太宗好歹也是阳间的帝王,因此即使是平日里看上去凶神恶煞的阎王见了唐太宗也对他客客气气的,看来不管是在阴间还是阴间,都是讲人情(鬼情)关系的啊。
然后阎王又让崔判官取过生死簿来,看看唐太宗阳寿几何。崔判官取来一看,唐太宗阳寿刚好是止于贞观十三年。本来唐太宗就应该投胎去了,但崔判官大笔一挥,改成了贞观三十三年,让唐太宗多活了二十年,这比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唐太宗还多活了十年(历史上唐太宗卒于贞观二十三年)。当然了《西游记》毕竟是小说,除了要让李治多委屈当十年太子外,也没啥大不了的。
阎王取过生死簿一看,看见唐太宗还有二十年阳寿,于是就让崔判官带唐太宗还阳去了。当然了,估计这阎王也是装糊涂的,虽说崔判官修改了生死簿,但一来刚修改完墨迹未干,二来在“一”字上添两横,怎么看都变扭,你说阎王能看不出来吗,这其中一定藏着什么猫腻。
唐太宗还阳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途中唐太宗又被一群孤魂野鬼给缠住了,正应了那一句话: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但又有一句话,有钱能使鬼推磨,于是唐太宗就在地府里借了些钱,把那些孤魂野鬼给打发走了,这才回了阳间。
楼主 二十九桥明月夜  发布于 2017-02-26 17:40:32 +0800 CST  
第四章:取经缘起 (2)
唐太宗还阳之后也没闲着,想当年自己打天下,南征北战,也不知道杀死了多少人命,后来又为了争夺皇位,杀死了自己的亲兄弟,要是他们都像泾河龙王一样都找自己索命的话,自己就是有一万条命也不够。因此唐太宗决定举办一个水陆大会,来超度地下那些无主的冤魂。而要举办水陆大会,需要有一名高僧作为主持,于是唐太宗下榜招僧,一时间天下高僧云集长安,最后经过筛选,选了玄奘法师作为这次大会的主持。
当然了,《西游记》里玄奘法师与历史上的玄奘法师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按小说中所说,他的身世是这样的:
灵通本讳号金蝉,只为无心听佛讲,转托尘凡苦受磨,降生世俗遭罗网。
投胎落地就逢凶,未出之前临恶党。父是海州陈状元,外公总管当朝长。
出身命犯落江星,顺水随波逐浪泱。海岛金山有大缘,迁安和尚将他养。
年方十八认亲娘,特赴京都求外长。总管开山调大军,洪州剿寇诛凶党。
状元光蕊脱天罗,子父相逢堪贺奖。复谒当今受主恩,凌烟阁上贤名响。
恩官不受愿为僧,洪福沙门将道访。小字江流古佛儿,法名唤做陈玄奘。
为什么选玄奘为水陆大会主持呢?据书中所讲是这样的:这个人自幼为僧,出娘胎,就持斋受戒。他外公见是当朝一路总管殷开山,他父亲陈光蕊,中状元,官拜文渊殿大学士。一心不爱荣华,只喜修持寂灭。查得他根源又好,德行又高。千经万典,无所不通;佛号仙音,无般不会。
当然了,说了那么多,真正原因就是玄奘有背景,上面有人,要不然长安精通佛法的和尚多了去了,为什么偏偏选他?
当然了,玄奘还有一个更为显赫的身份,他就是如来佛祖的二弟子金蝉子,因为轻慢佛法,所以被如来贬下界来,到凡间历练。如来这么做,表面上看是在惩罚他,但实际上是为他今后的升迁铺平道路,因为如来在让金蝉子下凡的同时暗中还让他肩负了一项秘密使命。
在后来的水陆大会上,观音菩萨突然出现在了会场上,她告诉唐太宗,你那和尚念的是小乘佛法,度不了亡魂,如来佛祖那里有大乘佛法,才能度亡者升天。既然玄奘法师念的小乘佛法对亡魂不起作用,那么这次水陆大会就没有举办下去的必要了,因此大会刚开幕没多久就闭幕了,唐太宗的目光也从“水陆大会”转移到了“取经工程”上。
这一任务自然而然就落到了玄奘法师的身上,这其实也是如来佛祖的意思,唐太宗为此还与玄奘结为了兄弟,就这样玄奘就开始了西天取经的使命。
楼主 二十九桥明月夜  发布于 2017-02-26 18:51:12 +0800 CST  
@二十九桥明月夜 2017-02-26 18:51:12
第四章:取经缘起 (2)
唐太宗还阳之后也没闲着,想当年自己打天下,南征北战,也不知道杀死了多少人命,后来又为了争夺皇位,杀死了自己的亲兄弟,要是他们都像泾河龙王一样都找自己索命的话,自己就是有一万条命也不够。因此唐太宗决定举办一个水陆大会,来超度地下那些无主的冤魂。而要举办水陆大会,需要有一名高僧作为主持,于是唐太宗下榜招僧,一时间天下高僧云集长安,最后经过筛选,选了玄奘法师作为这次大会......
-----------------------------
@xcgzyj 2017-02-26 20:17:41
实际上这段历史就值得商讨了,按历史上讲,李世民生于仁寿元年(公元600年),而李渊建唐是在公元626年。从时间段就可以看出,李唐天下,基本是李渊及李建成打下的,所以这段历史无论李世民怎么篡改都改变不了,因为历史的时间段摆在那里呢。
另一个在佛祖那里,根本没有大乘、小乘之分,大乘小乘只是佛祖的不孝子孙分财不均而出现的,并且大乖佛教明显是吸收了基督教中的部分教义。
-----------------------------
唐朝是公元618年建立的吧
楼主 二十九桥明月夜  发布于 2017-02-26 20:34:15 +0800 CST  
第四章:取经缘起 (3)
那么如来佛祖为何要叫唐僧取经呢?
据《西游记》中记载,是这样的:
如来讲罢,对众言曰:“我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北巨芦洲者,虽好杀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无多作践;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但那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诸菩萨闻言,合掌皈依,向佛前问曰:“如来有那三藏真经?”如来曰:“我有《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三藏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经,正善之门。我待要送上东土,叵耐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么得一个有法力的,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远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劝化众生,却乃是个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谁肯去走一遭来?”当有观音菩萨,行近莲台,礼佛三匝道:“弟子不才,愿上东土寻一个取经人来也。”
也就说南赡部洲这个地方的人道德水平比较低,所以要传经过去,劝他们向善。然而这只是如来给出的官方原因,很多时候官方的解释往往是不可信的,不过是对世人的托辞罢了,真正的原因绝对不是这个,那么真实原因又是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俗话说的好,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说到底就是为了经济利益,在这方面现在的寺庙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都搞起商业化运作了。其实不管是天上的神仙还是西天的佛老,他们和凡人一样,都是要吃喝拉撒的,但他们本身并不参与生产活动,因此他们的生活物资是要靠凡人进献的,而收入的多少,明显是由信徒的多少决定的。在四大部洲中,西牛贺洲是佛祖的地盘,而东胜神洲和北俱芦洲的市场相对较小,因此南赡部洲就成了佛祖眼中的香饽饽。那么如何开辟佛教在南赡部洲的市场呢?这就需要唐僧去西天取经了,那么又如何去西天取经呢?这最好要得到该地区最高统治者的支持,那么又如何取得该地区最高统治者支持呢?这需要让他感受到佛法的力量,最好让他成为佛教的信徒,那么如何让他感受到佛法的力量?很简单,让他去地府走一趟。那么又如何让他去地府,说到这里,我们似乎什么都明白了。
泾河龙王为什么会惨死,很显然他是这次事件的牺牲品,是天庭在还如来佛祖一个人情。为什么要还这个人情,很显然是因为如来佛祖帮助玉帝平定了孙悟空的叛乱。要不然佛祖为什么要帮天庭平叛,我们要知道在《西游记》中如来佛祖一向是无利不起早的家伙,别说是让他做亏本买卖,就是利润低的也不大愿意做。《西游记》第九十八回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行者嚷道:“如来!我师徒们受了万蜇千魔,千辛万苦,自东土拜到此处,蒙如来吩咐传经,被阿傩、伽叶扌肯财不遂,通同作弊,故意将无字的白纸本儿教我们拿去,我们拿他去何用!望如来敕治!”佛祖笑道:“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你如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因你那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传之耳。”
可在大闹天宫中,也没看见如来佛祖厚着脸皮向玉帝索要出兵费,很显然他们之间私底下有交易,交易就是佛祖要分天庭在南赡部洲的一杯羹。而泾河龙王就是天庭和西方佛界政治交易的牺牲品,之所以牺牲他,仅仅是因为他掌管的水域在长安城边,离唐王李世民很近。
如来帮助玉皇大帝镇压孙悟空后明面上没索要任何报酬,但从如来从天庭归来后就开始筹谋取经一事可以得知,如来私下要的报酬就是在南赡部洲推广佛法,享更多香火。天庭应下此事,但推广一事不好由天庭诸神将亲自去办,人间的帝王李世民就成了此事最好的人选。而让高傲的人界帝王诚心诚意督办此事,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其经历几番起落,再过一回生死路,让其明白人界的权利在生死面前极其微弱,世间事皆有因果,修佛修法才是正途。从此人界就有了一个最好的推广佛法的执行者,这个推广者就是唐太宗李世民,这样天庭让泾河龙王“牺牲”的目的就达到了,至于泾河龙王的利益,则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
因此,“泾河龙王案”的背后,就是西天佛界在变相向天庭政权索要利益,玉帝为了还如来人情,就牺牲了泾河龙王,所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在这一密谋下才有了泾河龙王被“钓鱼执法”与袁守诚打赌,然后因为违反天条被魏征处斩,然后又引发了唐太宗魂游地府,然后又有了水陆大会,最后有了唐僧西天取经。
只是这一切对泾河龙王太不公平,然而却又无可奈何……
——(第四章完)






楼主 二十九桥明月夜  发布于 2017-02-26 23:10:42 +0800 CST  
第五章:西出长安 (1)
贞观十三年九月十二日,唐僧正式踏上了西行求法之路,临行前,唐太宗给他准备了通关文牒,一个紫金钵盂,一匹白马,还有两个侍从,并且还问唐僧什么时候能取经回来。唐僧回答只要三年就能回来,很显然唐僧对西行路途的困难估计不足,实际上十四年之后他才取完经回到长安,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虽然西行路途困难重重,但在刚开始的一段旅途中唐僧是比较顺利的,由于他是奉旨取经,因此沿途的寺庙、官府对此都不敢怠慢,唐僧一路上受到了他们的热情接待。行至法门寺时,寺里的僧人就西天取经的问题与唐僧讨论开了,小说中是这样写的:
众僧们灯下议论佛门定旨,上西天取经的原由。有的说水远山高,有的说路多虎豹,有的说峻岭陡崖难度,有的说毒魔恶怪难降。三藏钳口不言,但以手指自心,点头几度。众僧们莫解其意,合掌请问道:“法师指心点头者,何也?”三藏答曰:“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我弟子曾在化生寺对佛设下洪誓大愿,不由我不尽此心。这一去,定要到西天,见佛求经,使我们法轮回转,愿圣主皇图永固。”众僧闻得此言,人人称羡,个个宣扬,都叫一声“忠心赤胆大阐法师”,夸赞不尽,请师入榻安寐。
很显然,唐僧的这一番高谈阔论仅仅只是在吹牛皮而已,理论与实践往往是有很大差别的,事实很快证明唐僧的这句“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有多么的不靠谱。当唐僧一行人经过一处叫做“双叉岭”的山岭上时,一不小心就跌入一个陷坑之中,这还不算,紧接着又冲出五六十个妖魔,为首的叫做“寅将军”,实际上就是老虎精,只见他们一拥而上把唐僧和他的两个侍从给绑了,准备改善伙食。眼看唐僧就要被他们给吃了,这时来了两个妖怪,一个叫熊山君,也就是熊精,一个叫特处士,也就是野牛精,他们两个是寅将军的朋友。于是寅将军就准备拿唐僧和他的两个侍从招待他们。这时候熊山君发话了,暂且救了唐僧一命,当然了他不是要让寅将军放了唐僧,而是让他先吃了两位侍从,留着唐僧当午餐。于是这伙妖魔就把唐僧的这两位侍从给生吞活剥吃了,场面极其血腥,唐僧就在旁边亲眼目睹了这个场景,直接给吓晕过去了,果然是“心灭,种种魔灭”了。
楼主 二十九桥明月夜  发布于 2017-02-27 17:35:18 +0800 CST  
第五章:西出长安 (2)
这次在双叉岭的经历是唐僧在西天路上第一次遇到妖怪,应该说这伙妖怪像寅将军、熊山君、特处士之类的,虽然名字看上去起的很文雅,但他们在《西游记》众多妖怪中只是一些不入流的小角色而已。他们的本领非常低微,连抓个人都要用陷阱,而且他们吃人的方式也非常原始,居然还停留在茹毛饮血的阶段,要是西游记里其他的妖怪怎么说也要加工一下吧,或蒸或煮,或炒或煎,或者腌制,可见这伙妖魔实在低级的很。
不过虽说这伙妖魔本事是低了点,但对付唐僧却是绰绰有余,西天路上唐僧见到妖怪的第一反应就是吓得从马上掉下来,仿佛条件反射一般,全然没有一点得道高僧的风范,和历史上的玄奘法师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本来唐僧要被这伙妖魔当午饭吃的,关键时刻太白金星出手救了他,唐僧得救后,他原本还想让太白金星送他一程,结果太白金星转眼间化作一阵清风而去,留下一张帖子,告诉唐僧,我是天上的太白金星,特地来搭救你性命,前面自有神灵相助,你就不要抱怨了,赶紧上路吧。
没办法,唐僧只好一个人独自上路,走了半天,也没见到人烟村舍,这前不着店,后不着村的,没住的地方也就罢了,毕竟出家人餐风露宿是常事,可连吃的也没有,再加上路又不好走,于是唐僧又陷入了困境之中,正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时前面又冲出了两只猛虎,后又有几条长蛇紧追不舍,左有毒虫,右有猛兽,此时别说是唐僧,连白马都吓得趴倒在地,牵都牵不走。
当然了,这回又有救星出现了,他就是山中的猎户刘伯钦,只见他路见不平一声吼,就把那些野兽全吓走了。唐僧一看,赶紧抓住这颗救命稻草,跪下来高叫:“大王救命!大王救命!”刘伯钦一看,赶紧上前扶起道:“长老休怕。我不是歹人,我是这山中的猎户,姓刘名伯钦,绰号镇山太保。我才自来,要寻两只山虫食用,不期遇著你,多有冲撞。”
唐僧一听,原来是山中的猎户啊,于是就亮明了自己的身份,刘伯钦一听,原来是唐王派去西天取经的啊,自然不敢怠慢,于是邀请唐僧去他家里歇息,有了刘伯钦保护,唐僧的安全自然得到了保障。路上他们又遇见了一只老虎,于是刘伯钦又和它打了起来,这场打斗甚是精彩:
那太保执了钢叉,拽开步,迎将上去。只见一只斑斓虎,对面撞见。他看见伯钦,急回头就走。这太保霹雳一声,咄道:“那业畜,那里走!”那虎见赶得急,转身轮爪扑来。这太保三股叉举手迎敌,唬得个三藏软瘫在草地。这和尚自出娘肚皮,那曾见这样凶险的勾当?太保与那虎在那山坡下,人虎相持,果是一场好斗。但见——
怒气纷纷,狂风滚滚。怒气纷纷,太保冲冠多膂力;狂风滚滚,斑彪逞势喷红尘。那一个张牙舞爪,这一个转步回身。三股叉擎天幌日,千花尾扰雾飞云。这一个当胸乱刺,那一个劈面来吞。闪过的再生人道,撞着的定见阎君。只听得那斑彪哮吼,太保声騕。
斑彪哮吼,振裂山川惊鸟兽;太保声騕,喝开天府现星辰。那一个金睛怒出,这一个壮胆生嗔。可爱镇山刘太保,堪夸据地兽之君。人虎贪生争胜负,些儿有慢丧三魂。
他两个斗了有一个时辰,只见那虎爪慢腰松,被太保举叉平胸刺倒,可怜呵,钢叉尖穿透心肝,霎时间血流满地。揪著耳朵,拖上路来,好男子!气不连喘,面不改色,对三藏道:“造化,造化!这只山猫,彀长老食用几日。”三藏夸赞不尽,道:“太保真山神也!”伯钦道:“有何本事,敢劳过奖?这个是长老的洪福。去来!赶早儿剥了皮,煮些肉,管待你也。”
楼主 二十九桥明月夜  发布于 2017-02-27 20:12:24 +0800 CST  
@史上最冤者赵括也 2017-02-27 19:01:35
支持
-----------------------------
感谢支持
楼主 二十九桥明月夜  发布于 2017-02-27 21:01:40 +0800 CST  
塘兄能不能对我写的内容进行评论@塘西正观
楼主 二十九桥明月夜  发布于 2017-02-27 21:41:13 +0800 CST  
第五章:西出长安 (3)
就这样,唐僧一路有惊无险地到了刘伯钦家,此时唐僧的安全算是得到保障了,饮食就成了大问题。刘伯钦一家是以打猎为生的,饮食自然也是荤的,就是偶尔吃点竹笋、木耳、豆腐,也都是用动物油煎制的,而唐僧却是吃素的。最后还是刘伯钦母亲有办法,她叫儿媳妇将小锅取下,着火烧了油腻,刷了又刷,洗了又洗,仍安在灶上,先烧了半锅水,将些山地榆叶子,着水煎作茶汤,然后将些黄粱粟米,煮起饭来,又把一些干菜煮熟,盛了两碗,拿出来铺在桌上请唐僧吃,唐僧这回总算是吃了顿饱饭。
刘伯钦一家如此热情招待唐僧,唐僧不做点什么也过意不去,于是他就给刘伯钦死去的父亲做了一场法事,很快刘伯钦父亲就得到了超度,当天夜里就给刘伯钦一家人托了个梦,告诉他们我在阴间受苦受难,日久不得超生,幸好有圣僧念经超度了我,消了我的罪业,现在阎王已派人送我到中华富地长者人家托生去了,你们可要好好感谢圣僧。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之前观音菩萨说了谎话,之前观音在水陆大会说小乘佛法不能超度人,只有大乘佛法可以,但是此时的唐僧不就用小乘佛法超度了刘伯钦的父亲吗?所以说如来所谓的传经的理由并不像他说的那么冠冕堂皇。
第二天,刘伯钦一家为了感谢唐僧,给他安排了素斋,又给了唐僧一两银子,唐僧坚辞不受,只是想请刘伯钦送他一程。于是刘伯钦一家给唐僧做了些粗面烧饼干粮,然后刘伯钦就出门一路护送唐僧西行,直到来到一个叫两界山的地方时,刘伯钦这才停住脚步,向唐僧告辞。唐僧一听刘伯钦要走,非常着急,没有他的保护,万一再遇到了老虎,不知道到时还有没有人来救他。因此唐僧赶紧下马,求刘伯钦再送一程。刘伯钦无奈,跟唐僧说,这里是两界山,东半边归大唐管,西边是鞑靼的地界,那里的虎狼不伏我降,我也过不了界。唐僧一听,那边还真有老虎,于是死死抓住刘伯钦不放,搞的刘伯钦留也不是,走也不是。正当唐僧对刘伯钦难舍难分之际,只听得山脚下叫喊如雷道:“我师父来也,我师父来也!”
这句话又是谁喊的,且听下回分解。
——(第五章完)
楼主 二十九桥明月夜  发布于 2017-02-28 19:38:27 +0800 CST  
第六章:收服悟空 (1)
上一章我们说到刘伯钦一路护送唐僧到了两界山,就在这两界山唐僧突然听到有人在喊他,那么这个人又是谁呢?
很显然,这个人就是孙悟空,此时的他已经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了(实际六百多年,从王莽篡汉到大唐贞观十三年),应该说在这五百年里,孙悟空的日子是非常不好过的,想当初自己大闹天宫,仿佛天上的神仙都拿他没办法,结果如来佛祖一来,一记“如来神掌”就把他打趴下了,这种心理落差无疑是非常巨大的。不仅如此,他还失去了自由,而且还是整整五百年。这五百年里也没见有哪个当年的结拜兄弟来看他,因此他是倍感孤独和世态炎凉。好在如来佛祖也并没有要终生监禁孙悟空的意思,从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起,如来已作出承诺,等孙悟空难满后,自会有人来救他,并且还叫了土神监押,教他饥餐铁丸,渴饮铜汁。另一方面如来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其实也是在保护他,要不然落到天庭手里,可就不只是五百年有期徒刑了。而这五百年也让孙悟空明白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自己妄图做玉帝的幻想有多么的愚蠢与不切实际,因此等如来佛祖派观音去东土寻找取经人,观音路过五行山时,孙悟空服软了,表示愿意保护取经人西天取经,就这样孙悟空就在五行山下等待取经人的到来。
终于有一天,唐僧到来了,当他得知孙悟空是观音菩萨安排保护他西天取经的,于是就按照孙悟空的指示揭下了如来贴在五行山上的帖子,孙悟空这才重获自由。
孙悟空从五行山下出来后,唐僧收了他为徒,给他取名“行者”,有了孙悟空的保护,唐僧这才告别刘伯钦,师徒二人继续西行。
很快,唐僧就领教到这位新收的徒弟的厉害,在与刘伯钦分别后不久,唐僧又在路上遇到了老虎,本来唐僧还吓得半死,结果孙悟空一出手就降伏了它,比刘伯钦降伏老虎的速度快多了,有了这么一个本领高强的徒弟保护,唐僧这下终于可以安心上路了。
楼主 二十九桥明月夜  发布于 2017-02-28 21:24:44 +0800 CST  
楼主 二十九桥明月夜  发布于 2017-03-01 12:05:33 +0800 CST  
第六章:收服悟空 (2)
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师徒俩相处的还是相当愉快的,然而师徒间这种融洽的关系不可能持续太久,原因很简单,孙悟空和唐僧的性格以及为人处世的原则存在着巨大的分歧,而唐僧与孙悟空名义上虽然说是师徒,但很明显,唐僧是处于弱势的一方,因此没过多久他们之间就爆发了矛盾与冲突。
他们的冲突发生在唐僧收孙悟空为徒之后不久之后的一个初冬时节,那天唐僧师徒正行走在一处山岭上,这时前面突然出现了六个强盗要拦路抢劫,唐僧看见照旧是吓得从马上跌落下来,但对于孙悟空,他不抢劫别人就不错了,居然还有人敢抢劫他,这不是找死吗。于是孙悟空上前,掏出金箍棒,“砰、砰、砰”几下就把那些强盗打死了,然后剥下他们的衣服,夺了他们的盘缠,然后笑吟吟地跑到唐僧面前炫耀,本来孙悟空还以为唐僧会夸奖他,没想到唐僧刚才还被吓得半死,转眼间就暴跳如雷,教训起了孙悟空。说的无非是一些出家人要以慈悲为怀之类的话,本来孙悟空还能忍住,可没想到唐僧真本领没多少,骂人的本事倒是一流,他这一番讽刺、挖苦外加揭短终于让孙悟空忍无可忍,于是他就驾起筋斗云,一溜烟走了,只剩下唐僧一个人傻傻的站在原地。
唐僧一看,心里顿时凉了半截,本来他身为师父只是想教训一下孙悟空,让他以后不要随便杀人了,绝没有要赶走孙悟空的意思,没想到孙悟空竟然这么经不起教诲,不过说了他几句就走了,也罢也罢,是我命中不该招他当徒弟,于是唐僧只好一个人牵着马向西而去了。
楼主 二十九桥明月夜  发布于 2017-03-01 19:45:05 +0800 CST  
第六章:收服悟空 (3)
话说孙悟空离开唐僧后,本来是想马上回到花果山重整旗鼓的,可转念一想又去了东海龙王的水晶宫,先到那里喝杯茶再走。本来东海龙王与孙悟空之间是有过节的,他们俩之间曾经因为借金箍棒和盔甲的事闹得很不愉快,东海龙王还把孙悟空一纸告上了天庭。但此时孙悟空已经是如来指定的取经人了,将来搞不好要被如来分封官职,因此龙王不敢怠慢,忙叫人给孙悟空献茶。不得不说,龙王身上还真有一种长者风范,说话水平也比唐僧高多了,不像唐僧只知道一味地说教。等孙悟空喝完茶,气消的差不多了,龙王就开始劝孙悟空了,他是这么劝的:
茶毕,行者回头一看,见后壁上挂著一幅“圯桥进履”的画儿。行者道:“这是什么景致?”龙王道:“大圣在先,此事在后,故你不认得。这叫做圯桥三进履。”行者道:“怎的是三进履?”龙王道:“此仙乃是黄石公,此子乃是汉世张良。石公坐在圯桥上,忽然失履于桥下,遂唤张良取来。此子即忙取来,跪献于前。如此三度,张良略无一毫倨傲怠慢之心,石公遂爱他勤谨,夜授天书,着他扶汉。后果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太平后,弃职归山,从赤松子游,悟成仙道。大圣,你若不保唐僧,不尽勤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悟空闻言,沉吟半晌不语。龙王道:“大圣自当裁处,不可图自在,误了前程。”
不得不说东海龙王做思想工作还是非常有水平的,孙悟空一听,觉得有道理,毕竟自己和唐僧师徒一场,没有他出手相救,自己现在恐怕还在五行山下压着呢,现在就这么撇下他,确实不厚道,于是孙悟空就告别了东海龙王,回去找唐僧了,可他不知道的是,唐僧此时早已布下了圈套等着他上钩呢。
原来在孙悟空离开唐僧之后,观音菩萨突然出现了,她给了唐僧一件外套,一顶帽子,还教了他一篇紧箍咒,这紧箍咒就是如来教给观音专门用来对付取经人的徒弟的。结果孙悟空一回来,本来他还是对唐僧有愧疚的,没想到被唐僧骗了,戴上了金箍,然后唐僧一念紧箍咒,真是让人痛不欲生。但没办法,无论孙悟空心里有多少不满,他也只能是乖乖听唐僧的话,老老实实地跟他取经去了。
通过紧箍咒,唐僧取得了对孙悟空的领导权,否则就凭他的本事,根本领导不了孙悟空。当然了,唐僧也没有那么坏,虽然在我们印象中唐僧经常因为错怪孙悟空而念紧箍咒,但实际上只要孙悟空听他话,唐僧也不会故意念紧箍咒来整他。给孙悟空戴紧箍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惩罚他,而是让孙悟空因为有紧箍咒的存在,从而使他能自觉约束自己,不再任意行事。总而言之,孙悟空这回彻底是上了取经这条贼船了,想反悔也来不及了。
贞观十三年的冬天,天气正寒……
——(第六章完)
楼主 二十九桥明月夜  发布于 2017-03-01 21:14:24 +0800 CST  
文化学者孙继滨在其著作《中国人的紧箍咒》中进行概念延伸:
在《西游记》中,有两个孙悟空。
他们两个长得一模一样,本事也一般大小,性格也是同样的飞扬跳脱。然而,一个孙悟空,想长生就去阎王那里改生死簿;想兵器就去龙王那里要金箍棒;当官不开心就回家逍遥自在;你来兴师问罪,我便大闹天宫。而另一个孙悟空,想取经却没去佛祖那里要经书;当徒弟不开心也不回家逍遥;师徒几度被绑起来要蒸熟了吃,也不敢打杀妖精,也不敢追究妖精后台……
那个花果山上的孙悟空和那个取经路上的孙悟空,果真是一个吗?
是一个!
为什么前后反差会如此之大?
紧箍咒! 花果山上的孙悟空没有紧箍咒,取经路上的孙悟空有紧箍咒。
----------
紧箍咒是一个文明的基本精神文化特征,是固化在每个文明个体头脑中的价值观。而这种固化是通过文明的人文教化形成的,是后天精神驯服的产物。紧箍咒是文明社会形成的需要,是完全必要的。
紧箍咒的意义就在于对人原始生命力的导引和整合。何谓“原始生命力”?原始生命力就是能够使个人完全置于其力量控制之下的自然功能。它在本质上是非理性的,因此在“天使与魔鬼”的二元论中,它常被等同于“魔鬼”。原始生命力的根本特征是由它固有的悖论所决定的,即它固然具有潜在的创造性,但与此同时也具有潜在的破坏性。就比如孙悟空在蟠桃园的监守自盗,在花果山的自立为王,还有——大闹天宫。
观音菩萨给孙悟空戴一个“紧箍咒”,就是要以此来引导他的思想,用理性来操纵和导引这只野猴身上的非理性因素,强迫他接受文明的教化,藉以断除他身上的原始野性,促使他的“人化”和“社会化”,为的是让他能够融入文明社会。
“紧箍咒”这一意象,揭示了文化在“人”的生成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接受人文教化,即“紧箍”,是必要而且必须的,紧箍咒的形成也是必须而且必然的,这是文明存在的保障,文明发展的前提,是人之为“人”的必由之径。
孩子和成人有何差异?成人就意味着人原始生命力的驯服,标志着“人化”和“社会化”的完成。孩子是什么时候成人的?紧箍咒形成的时候!举例来说,两个孙悟空,前一个就是儿童版的孙悟空,而后一个则是成人版的孙悟空。
楼主 二十九桥明月夜  发布于 2017-03-01 22:20:59 +0800 CST  
第七章:袈裟风波 (1)
话说孙悟空自从戴上了金箍之后,只好死心塌地的跟随唐僧西天取经去了,在经过一处叫做鹰愁涧的地方时,遇见了小白龙,这个小白龙是奉观音菩萨命令在此等候取经人的,观音让他加入取经团队的目的是让他给取经人作脚力,因为唐僧骑的那匹白马毕竟只是匹凡马,不能指望它能驮着唐僧到达西天,所以观音就让小白龙等到唐僧来的时候变作白龙马驮他西去。
那么小白龙又是因何而加入取经团队的呢?我们知道去西天取经的,都是一些犯过错误的人,比如唐僧就是因为轻慢佛法被如来贬下凡间,让他去西天取经的。又比如孙悟空是因为大闹天宫,所以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然后让他做取经人的徒弟,一路上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而小白龙也不例外,他原来是西海龙王的三太子,因为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被西海龙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因此被玉帝判了死刑。于是小白龙只好向观音菩萨求救,恰巧观音正要去寻找取经人,一看小白龙刚好可以给取经人当个脚力,于是就上天向玉帝求情,于是玉帝就赦免了他,从此小白龙就在鹰愁涧等待取经人的到来。
这就是小白龙加入取经团队的原因,然而这里有个问题,小白龙不过就是烧了一个珠子,为什么西海龙王就要把它告上天庭?纵使小白龙有错,但什么事情不能关起门来解决,非要告到玉帝那儿,还要判小白龙死罪?很显然,西海龙王是故意的,它实际上就是为了给小白龙镀金,让他进入佛界的体制当中,毕竟他又不只一个儿子,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小白龙是绝无可能接替西海龙王的位置的,因此索性让他到大雷音寺如来佛祖那儿找份工作,这样也不错。
正当唐僧经过鹰愁涧时,大概是小白龙很久没吃东西了,正饿得发昏。这也正常,小白龙原来是生活在海里的,海里什么山珍海味没有。而现在就生活在一条小水沟里,估计里面顶多也就是一些小鱼小虾,塞牙缝都不够。因此唐僧经过这里时,小白龙一看有人来了,也不管是不是取经人了,因此一拥而出想吃了唐僧,幸好孙悟空眼疾手快,救了唐僧。只是唐僧虽然得救了,白马却被吃了。唐僧的坐骑没了,孙悟空当然不能善罢甘休,于是去找小白龙兴师问罪,小白龙打不过孙悟空,于是就三十六计走为上,躲了起来,孙悟空找了半天,也没找到,直到观音菩萨来了,小白龙才出来,这才得知唐僧就是观音菩萨让他等的取经人,于是他就变成了白龙马,驮着唐僧西去了,并且观音菩萨还赐了孙悟空三根救命毫毛,好让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而无后顾之忧。
楼主 二十九桥明月夜  发布于 2017-03-02 18:11:20 +0800 CST  

楼主:二十九桥明月夜

字数:221901

发表时间:2017-02-20 04:1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2-28 19:02:31 +0800 CST

评论数:174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