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的历史

成语,固化而袖珍的历史
楼主 鼎湖听泉  发布于 2017-03-31 13:00:46 +0800 CST  


楼主 鼎湖听泉  发布于 2017-03-31 16:20:00 +0800 CST  


楼主 鼎湖听泉  发布于 2017-03-31 16:24:03 +0800 CST  
楼主 鼎湖听泉  发布于 2017-03-31 18:35:43 +0800 CST  
第四篇 重于泰山:“要成功,先自宫”的史圣司马迁(续七)




而从20岁开始,为了搜集更多、更鲜活的史料,也为了跳出史书的局限,开阔视野,不愿读死书的青年司马迁就兴致勃勃又野心爆棚地决定“周游列国”,探幽揽胜。这个在其《太史公自序》中也赫然写道:“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遗风,乡射邹峄;厄困蕃、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从简洁而有力的文字中,我们也能充分领略到当时的追风少年八千里路云和月观古揽胜,游历祖国大好河山的既辛苦又狂喜的复杂心情,套用现代一句流行语“痛,并快乐着”也非常贴切也。




而且,这个志存高远的传奇史家,为了“梦中的橄榄树”,不惜像现代吉普赛女郎三毛一样背井离乡、流浪远方,见到过传说中大禹召集部落首领们开会的地方,也在充满悲情色彩的汨罗江边凭吊过爱国诗人屈原。到过曲阜观摩孔圣人讲学传道的场所,甚至于专程去了汉代开国皇帝刘邦的故乡听取沛县父老们讲述大风歌的故事,可谓是一只彻头彻尾采集真实史料的“田边历史蜜蜂”。




这种边走边唱的历史考察风景,本身就充满了历时久远的历史憧憬,我相信此时的很多读史者,也恨不得变成了当时餐风宿露的历史大侠司马迁的一个随从童仆,在江南的烟花三月里共醉,看美女翩然而过的绝美背影,听悠闲老牛风中沉闷地打鸣,窥鸟儿迅速滑过蓝天的翅膀,那是怎样的一种写意青春和人生情怀啊!




原来,历史也可以这样游历得来,正因为二十岁那些年的壮游,为司马迁获得了大量的鲜活史料,摄取了很多颇具生命力的丰富人文养料,也为司马迁成长为一个不朽历史学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准备了一道不同常人的历史风景。




这就是行走的力量。
楼主 鼎湖听泉  发布于 2017-03-31 19:51:21 +0800 CST  
第四篇 重于泰山:“要成功,先自宫”的史圣司马迁(续八)



而除了自己必须的人生壮游,后来司马迁还作为汉武帝的侍从官,跟随皇帝到各地巡行,同时作为钦差大臣“奉使西征巴、蜀以南,略邛、莋、昆明……”,足迹几乎踏遍西南夷,眼界当然是相当的开阔,也搜罗各地的很多人文掌故和活的史料,收获良多。




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作为当时著名历史学者的司马谈不幸去世,父亲死后三年,司马迁子承父职,任太史令。据说司马谈临终时曾声泪俱下地嘱咐宝贝儿子要继承他的未竟事业,那就是要写一部通史,司马谈对司马迁说的原话是:“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




这牵涉到了千古流传、催人泪下的一个历史故事,那就是这对历史父子著名的“洛阳相会”。




这个在司马迁《史记》自序里,也有详细记载,原文较长,在此就不引述了。总之,在死别之际,司马谈在“河、洛之间”对其儿子语重心长地嘱咐,一定要把自己辛辛苦苦汇集的史料整理好,不要浪费了他的心血。
楼主 鼎湖听泉  发布于 2017-03-31 21:23:08 +0800 CST  
愚人节居然能上班
楼主 鼎湖听泉  发布于 2017-04-01 10:31:15 +0800 CST  
楼主 鼎湖听泉  发布于 2017-04-01 16:23:14 +0800 CST  
第四篇 重于泰山:“要成功,先自宫”的史圣司马迁(续九)



那一年,正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浩浩荡荡举行泰山封禅的威风年份,作为史官的司马谈本来也是要跟随天子“出征”,却因为重病在身,只好被恩准在洛阳养病,正好司马迁从长安匆匆赶来追随汉武帝,所以在洛阳见到了垂死的父亲一面。当听到司马谈的临终遗嘱时,他也立马发誓道:“我虽不才,但请放一百个心,我决不会让您老人家的心血白费,一定把您已记录编排好的史料,完整地汇编付梓,留诸后人。”




也正是这一诺千金的历史相会,成就了司马迁的千古名著《史记》,不管后来发生了多么惨烈的宫刑事件,也没能动摇他要写出一本不朽历史著作的决心,并由此成了“历史鼻祖”。




这就是司马迁修史的动人故事,此中的忍辱含垢,淡泊明志,不言自明。




而且司马迁的伟大之处,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历史学家,还是一个造诣精湛的星象学家。




最奇的是,他的星象学独到之处,就是和历史学紧密相连,别人可能把星象学应用于占卜预测人事变异,他却独树一帜把之运用到总结历史规律之中,作为政治借鉴,这不能不说是其对星系学的创造性应用,同时在其重要的《天官书》中表露无遗。其总结出的“天运论”,也可谓是古代整个星学历史上的“至高点”。




从此以后,这个集历史学家、文学大师和星象大师于一身的古代牛人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楼主 鼎湖听泉  发布于 2017-04-01 18:39:00 +0800 CST  
第五篇 成语“人面桃花”因崔护的爱情故事而来



在中国诗歌史上,据说与桃花渊源最深的公推两人,一个是创造了“世外桃源”的陶渊明,另一个当推因写一句“桃花依旧笑春风”而喜抱美人归的中唐诗人崔护,果然后人以“桃花运”比喻男女爱情,也是有历史渊源的。




以桃花比喻美好爱情,早在《诗经》里就有形象描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而初唐朝诗人李峤的咏桃诗:“山风凝笑脸,朝露泫啼妆”也颇为传神,古代诗人写桃花的诗可谓层出不穷,也很脍炙人口(刘禹锡的桃花诗就很有名),窃以为在传情方面,谁也比不过崔护的“人面桃花”,盖因它是千百年来人们心中蕴藏的“心中伊人”的美妙写照,何况崔护这首著名的“诗桃”正是他美满爱情的“灵媒”,令人陶醉不已。



而且,在中国诗歌史上,能以少得可怜的一首或几首诗便名垂千古的好像也不多,唐朝诗人张若虚一生只留下两首诗,却以一首《春江花月夜》横亘古今,史曰“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而崔护的本家崔郊,在《全唐诗》中仅留一首《赠婢》:“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夺得美人归,由诗中生发出来的“萧郎陌路”、“侯门似海”的成语也让默默无闻的崔郊夺得熠熠星光。




而我们此时的主角崔护,《全唐诗》存诗也仅有六首,却皆是佳作,尤其是那首记载着他的风流韵事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让其青史留名,永垂不朽。这诗好就好在那份清新脱俗,明丽动人,如美女的俏脸,成语“人面桃花”也正是典出于他的这首诗。
楼主 鼎湖听泉  发布于 2017-04-01 21:11:57 +0800 CST  
第五篇 成语“人面桃花”因崔护的爱情故事而来(续一)




所以,有道是人生不在乎干了多少,而是干得好不好。比如美国的玛格丽特•米切尔仅凭一部《飘》就享誉世界文坛,胜于许多著作等身的作家。





关于崔护,史书对其却是惜墨如金,不仅生卒年不详,甚至于生平事迹也不详。尽管他曾官至为京兆尹(京城长官)、御史大夫、广南节度使(高适一样的闻达),历史却不屑为其作大传。要不是那“人面桃花,物是人非”的人生体验戳中了人们的泪点,估计谁也不知历史上曾有一个叫崔护的风流才子,可见“文章千古事”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也。




当然,崔护最令人津津乐道就是他那经典的历史艳遇,至于其他却可以忽略不计。




关于此事,著名的《太平广记》有记载,还把崔护和他偶遇的美娇娘写成了天地合式的“天作之合”,即婚姻修成正果。而同样著名的三言小说《警世通言》对此也有演绎,戏剧里的《人面桃花》本来就是崔护的诗作的戏曲表现形式。不过人们却是最喜欢引用唐人孟棨所写的唐代笔记小说集《本事诗》中故事加以演绎。
楼主 鼎湖听泉  发布于 2017-04-02 11:29:43 +0800 CST  
楼主 鼎湖听泉  发布于 2017-04-02 14:06:49 +0800 CST  
第五篇 成语“人面桃花”因崔护的爱情故事而来(续二)




孟棨记载崔护事这篇也不太长,不到500字,为了原汁原味地表现故事内容,在此继续原文引用:




博陵崔护,资质甚美,而孤洁寡合,举进士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花木丛草,寂若无人。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护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入,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崔以言挑之,不对,彼此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睠盻而归,尔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院如故,而已扃锁之。崔因题诗于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后数日,偶至都城南,复往寻之。闻其中有哭声,扣门问之。有老父出曰:“君非崔护耶?”曰:“是也。”又哭曰:“君杀吾女!”崔惊怛,莫知所答。父曰:“吾女笄年知书,未适人。自去岁已来,常恍惚若有所失。比日与之出,及归,见在左扉有字。读之,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而死。吾老矣,惟此一女,所以不嫁者,将求君子,以托吾身。今不幸而殒,得非君杀之耶?”又持崔大哭。崔亦感恸,请入哭之,尚俨然在床。崔举其首枕其股,哭而祝曰:“某在斯!”须臾开目。半日复活,老父大喜,遂以女归之。





唐朝虽属中古,文字没有清朝那么浅近,不过此文却是很好懂,基本上没有古文基础的都能读懂,所以翻译也免了,我们就说一下大意吧。
楼主 鼎湖听泉  发布于 2017-04-02 18:26:17 +0800 CST  
0
楼主 鼎湖听泉  发布于 2017-04-02 22:52:27 +0800 CST  
第五篇 成语“人面桃花”因崔护的爱情故事而来(续三)




这本身就是一个“才子佳人”的俗套故事。崔护是个资质很高却又自命清高、落落寡合的帅哥,是个及第进士。某年清明节,他兴之所至游都城南郊,偶遇了一个面若桃花的美女,一阵愉快的交谈之后,即使是高冷的崔护也动了春心,甚至于诸多言语挑逗,女孩虽然不回应,却是很受用的款式。然后崔护有点依依不舍地离开,一步三回头的样子。第二年的清明节,崔护突然又想起了那个桃花般美的女孩,怅然若失,于是情不自禁地故地重游,却是桃花依旧,美人无踪。失望之极的崔护立马在门上写下了那首千古传颂的桃花诗,扫兴而归。几天之后,没有死心的崔护又寻芳而去,却听到庄园主人的哭声,崔护连忙上前询问,当报上姓名时,这主人却说崔护杀了自己的女儿,因为正是崔护在门上的题诗让他的女儿悲伤地绝食而死,崔护立马跑进屋里看女孩,深情地对她呼唤,最终女孩复活过来,和心爱的人结成秦晋之好,诗可以杀死人诗人也可以救活人也。




所以,有文人也说“才子不避风情,始有千秋佳话。”于是杜牧青楼薄幸、白居易大肆蓄雏妓,甚至于有上顿没下顿的“文丐”杜甫也能多次携妓出游,而且还那么的有诗情画意,比起当今充满肉欲的“约炮”,似乎是多了一份风情或人文关怀也。




唉,这故事确实凄美,以至于后世的人都纷纷好奇地猜测八卦这绝世美女的身世。有人说是富二代,也有说是土豪家的丫头,不过却严重怀疑故事后半段的真实性,认为是成就才子佳人传说的穿凿附会,不一而足。




当然,这已成谜,从古往今。
楼主 鼎湖听泉  发布于 2017-04-03 11:42:31 +0800 CST  
更新鸟
楼主 鼎湖听泉  发布于 2017-04-03 12:58:23 +0800 CST  
第六篇 祸从口出:司马迁外孙杨恽之死缘于哪条成语




司马迁虽然因为多嘴多舌受了宫刑,不过在此之前他已经有了一个女儿叫司马英,最奇的是司马英生的儿子杨恽,居然也和他的外公一样祸从口出,最后竟然死于一条成语“一丘之貉”上,令人嘘唏,甚至于啼笑皆非。




查实这也和英主汉宣帝有关,虽然这是一个贬义词,英明的汉宣帝在里面也扮演了一个比较尴尬的角色,人生本来就有点儿无奈,有时好好的都会“躺着中枪”。




话说汉宣帝时代,有一个有名的士大夫叫做杨恽。这人还颇有来头,他的父亲就是曾出任汉昭帝相国的杨敞,最有意思的是他还是“史圣”司马迁的外孙(母亲是司马迁的女儿司马英),还遗传了其外祖父的桀骜不驯的文风,也正是他的努力,才使汉宣帝把历史名著《史记》公开刊行,“藏之名山,传之后人”,无意中为中华传统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以后再说)。




只是,也因为他的桀骜不驯、锋芒毕露,最终也像其外祖父一样锒铛入狱,还被判处死刑,呜呼哀哉!




那么,他是怎样为一条成语而被腰斩冤死的呢?
楼主 鼎湖听泉  发布于 2017-04-03 18:25:13 +0800 CST  
第六篇 祸从口出:司马迁外孙杨恽之死缘于哪条成语(续一)




杨恽因为出身世家,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文才颇为了得,有些学者还认为其文章《报孙会宗书》颇有司马迁的著名檄文《报任安书》的风骨。据说杨恽为人轻财重义,奉公守法,廉洁无私,曾力主革除官场贪污受贿的弊端,整顿吏治,这正与励精图治的英主汉宣帝的治国方略不谋而合,颇得好评。他还因告发霍氏家族作乱有功,封平通侯,后又因有治绩,位列九卿。史载他“全家担任公卿、两千石以上的十人”。




这样的显赫身世也养成了其恃才傲物、不能容人的性格缺陷,往往激扬文字之间得罪了很多朝中显贵,埋下了被杀的祸根。




要说杨恽的轻财重义,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据《汉书•杨恽传》载,其母司马英去世之后,其父杨敞续弦,而杨恽对后母很好,像亲娘一样孝敬,后母后来也死了,因为膝下无子,留下财产数百万让杨恽继承,杨恽却没有将这笔财产独吞,而分给了后母的几位家人。同样地,视钱财如粪土的杨恽,在父亲死后,其本人又将继承的500万的财物,全部用来资助有困难的宗亲,就这样把上千万财物散作浮云,一点也不心痛。





保持着这份视富贵如浮云的心,步入仕途的杨恽当然也是嫉恶如仇,颇有其外祖父司马迁那种“出污泥而不染”的铁骨铮铮,一身正气地与大小贪官过招,大胆地进行揭发,敢于向皇帝死谏。





这样,便落下了得罪人多、称呼人少的尴尬局面。
楼主 鼎湖听泉  发布于 2017-04-04 11:20:52 +0800 CST  
第六篇 祸从口出:司马迁外孙杨恽之死缘于哪条成语(续二)




而且性格耿直不会转弯的杨恽(不愧是太史公的好外孙),“每有忤己者必欲害之”,恃才傲物、争强好胜的结果,当然是被朝廷显贵们当作靶子,明枪暗箭一齐射击。尤其是与之失和的九卿之一太仆(近似乎皇帝的车队长)戴长乐的致命一击,可谓是不死都脱层皮。这就顺利诞生了一条令人哭笑不得的成语:一丘之貉。




话说有一次,作为著名士大夫的杨恽在朝中开会,商量国是,很像司马迁一样敢言的“炮筒子” 杨恽听说匈奴单于被人残害,他居然借题发挥有感而发:“这个残暴匈奴单于也是罪有应得,该死的家伙!我听说他专门听信谗言,残害忠良,不虚心纳谏,是一个是非不分的君王,结果是死于非命,国家也处于四分五裂之中,从来都是昏君误国。秦朝就是一个榜样,要不是秦始皇、秦二世专横跋扈,就不会那么快就亡国,也许现在我们还是秦朝的人,汉国甚至于没有立国的可能也。正因为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君王就像从同一座山丘里出来的貉一样,大都喜欢听信谗言,最终也全都逃不脱亡国的宿命。”于是一条著名的成语由此落地生根(这爷孙俩也真不是盖的,都是创造成语的历史牛人,“重于泰山”就源自司马迁之手)。




不愧是历史世家熏陶出来的猛人,说话一套一套的,杨恽这话当然在理论上没有一点错误,错在真小人因此而进谗言要搞死他。
楼主 鼎湖听泉  发布于 2017-04-04 18:19:36 +0800 CST  
0
楼主 鼎湖听泉  发布于 2017-04-05 00:08:46 +0800 CST  

楼主:鼎湖听泉

字数:238116

发表时间:2017-03-16 21:0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3-12 20:52:29 +0800 CST

评论数:761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