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英雄——明熹宗、魏忠贤评传

@日月河山 2015-05-20 08:31:00
给你回放一下天启六年明廷收支情况的汇总统计——
(《明熹宗实录》)“天启六年十二月:是岁,天下户口田赋之数:官民田土七百四十三万九千三百一十九顷八十三亩八厘九毫七忽四微三纤二沙八尘五渺,人户九百八十三万五千四百二十六户,人口五千一百六十五万五千四百五十九口半,麦四百三十万八十二石六斗九升八合八勺八抄二撮五圭一粟四粒九黍,米二千一百四十九万三千五百六十三石一斗一升一合二勺九抄八撮,丝绵折绢......
-----------------------------
@lyder2020 2015-05-20 14:11:09
这只是官面的统算,"漕粮额该四百万石,又带运辽粮三十万石,",看清楚是"额该"!而不是实解!这东西年年的十二月都有的.这东西你都当成真的,大明朝早就富有四海的了!
别强辩了好不好!!就算要强辩也别找天启六年十二月的东西,要知道,天启六年十二月之时,天启六年的漕粮还在江南咧.现在辩论的重点不是天启六年的漕粮是多少,重点是这漕粮是什么时候运到通仓的!!懂不懂?!?!
漕粮年迟一年你以为是我说的吗?本......
-----------------------------
@日月河山 2015-05-20 21:27:31
“漕粮额该四百万石,又带运辽粮三十万石,内除新旧例永折粮三十二万七千四百九十七石七斗八合、灾伤改折粮五万八十三石五斗三升四合、锦衣等总各卫所指挥、千、百户等官杨嘉贞等运纳原派天津、昌平、蓟州、密云各边仓兑改粮四十五万四千九百四十七石三斗、皇城四门仓三万三千七百一十四石、截留天津四十八万石,实该进京、通二仓兖改粮二百九十五万三千七百五十七石四斗五升八合,内冻阻河西务钞关上下粮一二十余万石。”
......
-----------------------------
@lyder2020 2015-05-20 23:56:09
唉,楼主,别强辩了,所谓漕粮额该四百万石是永乐的定例,年年不变的了,每一年的十二月你都看得到漕粮四百万石。。。这是官面报告,如果想偷懒点的话,直接复制沾贴明年还可以用。。。
你别告诉我你还真信了?!
天启天启六年九月才入通仓,《实录》有你自己查吧,别自说自话啦。(写得很隐晦的,我估计你不会找也找不到的了)
天津、昌平、蓟州、密云各边仓兑改粮四十五万四千九百四十七......
-----------------------------
@日月河山 2015-05-21 09:26:01
“悲愤个毛的黄运泰”?崇祯帝于天启七年八月即位后,没有按照惯例在漕运的尾帮截留下明年开春后海运发往关宁和东江的军粮,促发了崇祯元年宁锦饥卒的哗变,黄运泰的预言成为了现实,他忧国忧民的悲愤之言不应该吗?
-----------------------------
@lyder2020 2015-05-21 22:13:08
崇祯元年宁锦饥卒的哗变?-----那是缺饷好吧,没缺粮!至于为什么缺饷上面我的回贴早说清楚的了,别用“饥卒”这么危人耸听的名词,因为那支垃圾铁骑配不是这两个字。
-----------------------------
谁说宁锦没缺粮?!《明熹宗实录》:“辽东宁远军变,执巡抚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毕自肃。先是,宁远军乏粮四月,自肃请之户部,户部未发,悍卒因大哗,露刃排幕府,缚自肃及总兵官朱梅、推官苏涵淳、州同知张世荣,置谯楼上,捶击交下。自肃伤殊,血被面。兵备道郭广新至,身翼自肃。为解,括抚赏及朋椿二万金,不厌,益借商民足五万金始解。自肃草奏引罪,走中左所,八月丙申自经死。”
“宁远军乏粮四月,自肃请之户部,户部未发”。你看清楚了,正是崇祯帝于天启七年八月登基后,没有在漕运尾帮时截留下带运和鲜粮,致使崇祯元年春季海运无粮可发,宁锦饥卒哗变,况且缺粮的时候,饷银也会贬值的。你就别给崇祯帝洗地了,再棒的铁骑到了他手里也会变成垃圾的。
楼主 日月河山  发布于 2015-05-21 22:58:23 +0800 CST  
@日月河山 2015-05-20 08:31:00
给你回放一下天启六年明廷收支情况的汇总统计——
(《明熹宗实录》)“天启六年十二月:是岁,天下户口田赋之数:官民田土七百四十三万九千三百一十九顷八十三亩八厘九毫七忽四微三纤二沙八尘五渺,人户九百八十三万五千四百二十六户,人口五千一百六十五万五千四百五十九口半,麦四百三十万八十二石六斗九升八合八勺八抄二撮五圭一粟四粒九黍,米二千一百四十九万三千五百六十三石一斗一升一合二勺九抄八撮,丝绵折绢......
-----------------------------
@lyder2020 2015-05-20 14:11:09
这只是官面的统算,"漕粮额该四百万石,又带运辽粮三十万石,",看清楚是"额该"!而不是实解!这东西年年的十二月都有的.这东西你都当成真的,大明朝早就富有四海的了!
别强辩了好不好!!就算要强辩也别找天启六年十二月的东西,要知道,天启六年十二月之时,天启六年的漕粮还在江南咧.现在辩论的重点不是天启六年的漕粮是多少,重点是这漕粮是什么时候运到通仓的!!懂不懂?!?!
漕粮年迟一年你以为是我说的吗?本......
-----------------------------
@日月河山 2015-05-20 21:27:31
“漕粮额该四百万石,又带运辽粮三十万石,内除新旧例永折粮三十二万七千四百九十七石七斗八合、灾伤改折粮五万八十三石五斗三升四合、锦衣等总各卫所指挥、千、百户等官杨嘉贞等运纳原派天津、昌平、蓟州、密云各边仓兑改粮四十五万四千九百四十七石三斗、皇城四门仓三万三千七百一十四石、截留天津四十八万石,实该进京、通二仓兖改粮二百九十五万三千七百五十七石四斗五升八合,内冻阻河西务钞关上下粮一二十余万石。”
......
-----------------------------
@lyder2020 2015-05-20 23:56:09
唉,楼主,别强辩了,所谓漕粮额该四百万石是永乐的定例,年年不变的了,每一年的十二月你都看得到漕粮四百万石。。。这是官面报告,如果想偷懒点的话,直接复制沾贴明年还可以用。。。
你别告诉我你还真信了?!
天启天启六年九月才入通仓,《实录》有你自己查吧,别自说自话啦。(写得很隐晦的,我估计你不会找也找不到的了)
天津、昌平、蓟州、密云各边仓兑改粮四十五万四千九百四十七......
-----------------------------
@日月河山 2015-05-21 09:26:01
“悲愤个毛的黄运泰”?崇祯帝于天启七年八月即位后,没有按照惯例在漕运的尾帮截留下明年开春后海运发往关宁和东江的军粮,促发了崇祯元年宁锦饥卒的哗变,黄运泰的预言成为了现实,他忧国忧民的悲愤之言不应该吗?
-----------------------------
@lyder2020 2015-05-21 22:13:08
崇祯元年宁锦饥卒的哗变?-----那是缺饷好吧,没缺粮!至于为什么缺饷上面我的回贴早说清楚的了,别用“饥卒”这么危人耸听的名词,因为那支垃圾铁骑配不是这两个字。
-----------------------------
@日月河山 2015-05-21 22:58:23
谁说宁锦没缺粮?!《明熹宗实录》:“辽东宁远军变,执巡抚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毕自肃。先是,宁远军乏粮四月,自肃请之户部,户部未发,悍卒因大哗,露刃排幕府,缚自肃及总兵官朱梅、推官苏涵淳、州同知张世荣,置谯楼上,捶击交下。自肃伤殊,血被面。兵备道郭广新至,身翼自肃。为解,括抚赏及朋椿二万金,不厌,益借商民足五万金始解。自肃草奏引罪,走中左所,八月丙申自经死。”
“宁远军乏粮四月,自肃请之户部,......
-----------------------------
@lyder2020 2015-05-22 00:20:57
你又来了。。。人家毕自肃的哥哥毕自严都说了,不是缺粮是缺饷,毕自严还是刚上任的户部尚书呢,个中情况他能不清楚的么?
有时候资料得全方面参考,不是纠结于某几个字眼的事情,不然就走片面的了。
话说“漕运尾帮”你到底知道是什么东西了没有?给个答案让我有点动力行不。。。
海运。。你确定你真的清楚?说说看。
-----------------------------
粮、饷二者有连带关系,带运和鲜粮是在本年漕运的收尾阶段进行截留的,明年春季解冻后再海运至辽东。辽东属于前线边远地区,大批人马驻扎,军粮主要靠内地运输,如果用饷银在当地零星购买,既满足不了需求,且会抬高粮价,使饷银的购买力下降。崇祯帝登基后把心思都用在大清洗上了,一手造成了崇祯元年春夏九边军镇饥卒的哗变,他自己都承认稽误了,你还替他洗个啥?
楼主 日月河山  发布于 2015-05-22 09:07:41 +0800 CST  
@日月河山 2015-05-21 16:45:10
(继续)
崇祯元年十一月十三日,温体仁在上疏指责了钱谦益收贿之后,受到朝臣中钱谦益朋党的压力,又上疏提出辞职,崇祯帝令内阁大臣拟旨挽留之。阁臣李标等因此上言,请求同时从宽处理钱谦益、章允儒、耿志炜、房可壮、瞿式耜、梁子璠诸臣,崇祯帝不同意——
(温)体仁既疏讦钱谦益,复上疏求罢,帝令阁臣拟旨留之。阁臣李标等因揭言:“恭惟我皇上睿哲天成,魁柄独秉,一切是是非非必求有实,数十年......
-----------------------------
东林党的朋伙抱团现象使崇祯帝开始尝到苦头,但他并没有向明熹宗那样有效地组织帝党与之抗衡,而是一概猜疑朝臣,致使整个文官阶层与他离心离德,天下大乱,明朝迅速败亡。
楼主 日月河山  发布于 2015-05-22 12:19:28 +0800 CST  
崇祯元年十一月十八日,云南道御史毛羽徤上疏批评崇祯帝“今日不痛恨(阉党)诸奸之流毒太深,而止严督(东林党)诸臣之振刷不前,是奸党酿祸而诸臣代为受罚,则亦‘亡猿灾木’、‘城火殃鱼’矣!至于‘党’之一字尤不可开,夫海内人士惟此邪正两途,人主操柄,惟此用舍两法。彼诸奸既不可用矣,势不得不用诸奸所摈斥之忠良。若以今日之连袂登进、共襄太平者为相党而来,则抑将以昔年之鳞次削夺、鼎镬不避者为相党而去乎?且今日之天下何如也?”气得崇祯帝大骂“好生可恶”——
云南道御史毛羽徤上言:“微臣先伏斧锧,后披血忱。臣见我皇上近日德业虽益盛而过举亦时闻,如逐言官非美事也,即拂谏之主,犹思护其名。我皇上本非拂谏者,胡乃三摘四摘不少介意,将无有厌薄言路之嫌耶?如召对至希觏事也,从来用以洽鱼水之欢、通上下之情,今乃有因而受斥者。往见诸臣闻召对扬眉吐气,以为奇遇;近见诸臣闻召对攒眉蹙额,以为畏途矣。得无非都俞吁咈之雅耶?如枚卜甚盛事也,从来稷契、皋夔止闻交让,不闻交争,即访雒、梦岩亦止闻宣麻,不闻赐玦。今乃以相竞而成相谗,以一人而废巨典,作祖宗二百七十余年所稀有事,得无非明良喜起之遇耶?臣思我皇上所以严谴诸臣者,不过为年来法度废弛已极,呼盲振瞶,非倍加综核不可。然臣以为此非今日在廷诸臣之罪也,乃天启间诸奸所致。诸奸废弛之,臣等始彻底振理之;诸奸破坏之,臣等始从头收拾之。我皇上今日不痛恨诸奸之流毒太深,而止严督诸臣之振刷不前,是奸党酿祸而诸臣代为受罚,则亦‘亡猿灾木’、‘城火殃鱼’矣!至于‘党’之一字尤不可开,夫海内人士惟此邪正两途,人主操柄,惟此用舍两法。彼诸奸既不可用矣,势不得不用诸奸所摈斥之忠良。若以今日之连袂登进、共襄太平者为相党而来,则抑将以昔年之鳞次削夺、鼎镬不避者为相党而去乎?且今日之天下何如也?警邪媚,则生祠不敢涂膏衅血,称颂不敢连章累牍矣;防微渐,则内镇不敢典兵而中禁不敢筦漕矣;清冒滥,则文思院无烂羊头,锦衣卫无续狗尾而加衘,无车载斗量之卿贰矣;清兵饷,则东江岁减八十万矣;恤民劳,则墨吏不敢吮膏,邮传不敢横驰矣。凡若此者,以语天下虽不足,以语剔弊则有余。但得推诚委任,从容展布,不过数年,亦自可观。倘或以一夫之高张,辄疑满朝皆朋党,将必株连蔓引,一网打尽。彼诸臣原皆一介草茅,纵使仍返初服,亦可长林豊草,钓烟霞而友麋鹿,亦复何求?所惜者陛下,从翻天覆地、千忧百虑中拨得一片清明世界,而万一隳弃成绩,为可扼腕耳。”帝降旨曰:“朝廷用人行政,以荡平正直为主,忠邪大辨。朕若非洞晓,何以往日媚逆诸奸尽行处治,削夺诸臣尽行收录?但登用满朝,岂无熏莸错紊及官箴本坏、借名摧折者?概无甄别,讵成政体?近日谪罚诸臣,各有本末,且酌量处分,未尝不宽,朕自皆亲裁,孰敢于御前巧进一言?毛羽徤任意疑惴,居功沽名,好生可恶!念前此条陈驿弊,姑且饶这遭。”(自加标点,仅供参考)
楼主 日月河山  发布于 2015-05-22 20:08:48 +0800 CST  
@浮云宅男 151楼 2014-10-20 18:59:15
@日月河山 148楼 2014-10-20 17:48:00
就拿斩将立威来说,为什么魏忠贤要留着王化贞,先拿熊廷弼开刀,是东林党污蔑的索贿不遂的报复行为吗?
—————————————————
写的不错,加油
-----------------------------
@日月河山 2014-10-21 04:38:16
谢谢!我通过明清宫廷家具研究 历史 ,发现乾隆皇帝在典制朝仪上为了掩盖其非华夏正统的做法,把紫禁城里明朝式样的宝座统统销毁了,编撰《四库全书》、《明史》等等,也都是为了给华夏民族洗脑。把心思都用在这上面,对世界进步的潮流却百般抵制,滚他妈的“康乾盛世”吧!
-----------------------------
@laoxiayu 2015-05-22 21:17:14
同感,顶你贴了
-----------------------------
谢谢!明朝的灭亡过程很短暂,其责任主要在于崇祯帝登基后的倒行逆施。清撰《明史》把明朝灭亡的主要责任归咎于万历、天启是个骗局,其目的在于掩盖隆万盛世的辉煌成就和天启朝的君臣军民英勇抗击后金入侵的伟大功绩,宣扬明朝的气数已尽,使天下百姓俯首于清朝统治者的奴役。
楼主 日月河山  发布于 2015-05-23 07:31:00 +0800 CST  
@日月河山 2015-05-22 20:08:48
崇祯元年十一月十八日,云南道御史毛羽徤上疏批评崇祯帝“今日不痛恨(阉党)诸奸之流毒太深,而止严督(东林党)诸臣之振刷不前,是奸党酿祸而诸臣代为受罚,则亦‘亡猿灾木’、‘城火殃鱼’矣!至于‘党’之一字尤不可开,夫海内人士惟此邪正两途,人主操柄,惟此用舍两法。彼诸奸既不可用矣,势不得不用诸奸所摈斥之忠良。若以今日之连袂登进、共襄太平者为相党而来,则抑将以昔年之鳞次削夺、鼎镬不避者为相党而去乎......
-----------------------------
崇祯帝登基后的所作所为已经被东林党吃定了,骑虎难下,作为“功绩”,他的性格也不可能再加以推翻。所以毛羽徤骄傲地说:“彼诸奸(指‘阉党)既不可用矣,势不得不用诸奸所摈斥之忠良(指东林党)。若以今日之连袂登进、共襄太平者为相党而来,则抑将以昔年之鳞次削夺、鼎镬不避者为相党而去乎?且今日之天下何如也?”崇祯帝给了东林党以道德正义的高地,他们连袂登进,互相包庇,狼狈为奸,崇祯帝只能自食其果。
楼主 日月河山  发布于 2015-05-23 11:10:49 +0800 CST  
@日月河山 2015-05-20 08:31:00
给你回放一下天启六年明廷收支情况的汇总统计——
(《明熹宗实录》)“天启六年十二月:是岁,天下户口田赋之数:官民田土七百四十三万九千三百一十九顷八十三亩八厘九毫七忽四微三纤二沙八尘五渺,人户九百八十三万五千四百二十六户,人口五千一百六十五万五千四百五十九口半,麦四百三十万八十二石六斗九升八合八勺八抄二撮五圭一粟四粒九黍,米二千一百四十九万三千五百六十三石一斗一升一合二勺九抄八撮,丝绵折绢......
-----------------------------
@lyder2020 2015-05-20 14:11:09
这只是官面的统算,"漕粮额该四百万石,又带运辽粮三十万石,",看清楚是"额该"!而不是实解!这东西年年的十二月都有的.这东西你都当成真的,大明朝早就富有四海的了!
别强辩了好不好!!就算要强辩也别找天启六年十二月的东西,要知道,天启六年十二月之时,天启六年的漕粮还在江南咧.现在辩论的重点不是天启六年的漕粮是多少,重点是这漕粮是什么时候运到通仓的!!懂不懂?!?!
漕粮年迟一年你以为是我说的吗?本......
-----------------------------
@日月河山 2015-05-20 21:27:31
“漕粮额该四百万石,又带运辽粮三十万石,内除新旧例永折粮三十二万七千四百九十七石七斗八合、灾伤改折粮五万八十三石五斗三升四合、锦衣等总各卫所指挥、千、百户等官杨嘉贞等运纳原派天津、昌平、蓟州、密云各边仓兑改粮四十五万四千九百四十七石三斗、皇城四门仓三万三千七百一十四石、截留天津四十八万石,实该进京、通二仓兖改粮二百九十五万三千七百五十七石四斗五升八合,内冻阻河西务钞关上下粮一二十余万石。”
......
-----------------------------
@lyder2020 2015-05-20 23:56:09
唉,楼主,别强辩了,所谓漕粮额该四百万石是永乐的定例,年年不变的了,每一年的十二月你都看得到漕粮四百万石。。。这是官面报告,如果想偷懒点的话,直接复制沾贴明年还可以用。。。
你别告诉我你还真信了?!
天启天启六年九月才入通仓,《实录》有你自己查吧,别自说自话啦。(写得很隐晦的,我估计你不会找也找不到的了)
天津、昌平、蓟州、密云各边仓兑改粮四十五万四千九百四十七......
-----------------------------
@日月河山 2015-05-21 09:26:01
“悲愤个毛的黄运泰”?崇祯帝于天启七年八月即位后,没有按照惯例在漕运的尾帮截留下明年开春后海运发往关宁和东江的军粮,促发了崇祯元年宁锦饥卒的哗变,黄运泰的预言成为了现实,他忧国忧民的悲愤之言不应该吗?
-----------------------------
@lyder2020 2015-05-21 22:13:08
崇祯元年宁锦饥卒的哗变?-----那是缺饷好吧,没缺粮!至于为什么缺饷上面我的回贴早说清楚的了,别用“饥卒”这么危人耸听的名词,因为那支垃圾铁骑配不是这两个字。
-----------------------------
@日月河山 2015-05-21 22:58:23
谁说宁锦没缺粮?!《明熹宗实录》:“辽东宁远军变,执巡抚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毕自肃。先是,宁远军乏粮四月,自肃请之户部,户部未发,悍卒因大哗,露刃排幕府,缚自肃及总兵官朱梅、推官苏涵淳、州同知张世荣,置谯楼上,捶击交下。自肃伤殊,血被面。兵备道郭广新至,身翼自肃。为解,括抚赏及朋椿二万金,不厌,益借商民足五万金始解。自肃草奏引罪,走中左所,八月丙申自经死。”
“宁远军乏粮四月,自肃请之户部,......
-----------------------------
@lyder2020 2015-05-22 00:20:57
你又来了。。。人家毕自肃的哥哥毕自严都说了,不是缺粮是缺饷,毕自严还是刚上任的户部尚书呢,个中情况他能不清楚的么?
有时候资料得全方面参考,不是纠结于某几个字眼的事情,不然就走片面的了。
话说“漕运尾帮”你到底知道是什么东西了没有?给个答案让我有点动力行不。。。
海运。。你确定你真的清楚?说说看。
-----------------------------
@日月河山 2015-05-22 09:07:41
粮、饷二者有连带关系,带运和鲜粮是在本年漕运的收尾阶段进行截留的,明年春季解冻后再海运至辽东。辽东属于前线边远地区,大批人马驻扎,军粮主要靠内地运输,如果用饷银在当地零星购买,既满足不了需求,且会抬高粮价,使饷银的购买力下降。崇祯帝登基后把心思都用在大清洗上了,一手造成了崇祯元年春夏九边军镇饥卒的哗变,他自己都承认稽误了,你还替他洗个啥?
-----------------------------
@lyder2020 2015-05-23 14:57:34
“漕运尾帮”---不懂就是不懂,还东扯西扯什么带运鲜粮,这有意义吗?你搞懂了再说吧
天启5年的漕粮在天启六年九月开始入通仓,漕船于天启七年回空.这就是事实.
你再怎么替天启魏阉写赞美诗,也改变不了铁一样的事实:960多万两的巨坑.
-----------------------------
天启六、七年边卒能吃饱饭,没哗变,能打胜仗,这就是铁一样的事实!你把天启七年八月以后崇祯帝不抓征当年秋收赋税所造成的赤字算在明熹宗的头上是极其不公正的。
楼主 日月河山  发布于 2015-05-23 17:39:08 +0800 CST  
(继续)
崇祯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崇祯帝将户部侍郎王家祯削籍为民,追夺已故辽东廵抚毕自肃生前的官阶,下总兵朱梅于法司问罪,他们成了崇祯帝执政失误酿成饥卒哗变的替罪羊——
(帝)削户部侍郎王家祯籍为民,追夺故辽东廵抚毕自肃生前官阶,下总兵朱梅法司问。(自加标点,仅供参考)
楼主 日月河山  发布于 2015-05-23 20:06:41 +0800 CST  
崇祯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崇祯帝批准户部的核饷复议:东江镇仅按兵额二万八千名发放饷银,每年发银三十五万四百六十两、米十六万八千石。这不仅与天启七年差了一大截,且又被袁崇焕加以刁难和封锁,东江镇的将士们陷入了极端困难的境地——
户部覆道臣王廷试:核实东江额兵仅二万八千,原无十五万之数。就兵额饷,通官俸、布疋、花红、廪饩、运价,每岁该银三十五万四百六十两、米十六万八千石。登饷二十万,已报裁六万六千余两,应扣支皇赏十五万两,只应给五万六千两,余银四万四千两充元年折色。(帝)俱如议行。(自加标点,仅供参考)
楼主 日月河山  发布于 2015-05-24 11:32:57 +0800 CST  
@日月河山 2015-05-20 08:31:00
给你回放一下天启六年明廷收支情况的汇总统计——
(《明熹宗实录》)“天启六年十二月:是岁,天下户口田赋之数:官民田土七百四十三万九千三百一十九顷八十三亩八厘九毫七忽四微三纤二沙八尘五渺,人户九百八十三万五千四百二十六户,人口五千一百六十五万五千四百五十九口半,麦四百三十万八十二石六斗九升八合八勺八抄二撮五圭一粟四粒九黍,米二千一百四十九万三千五百六十三石一斗一升一合二勺九抄八撮,丝绵折绢......
-----------------------------
@lyder2020 2015-05-20 14:11:09
这只是官面的统算,"漕粮额该四百万石,又带运辽粮三十万石,",看清楚是"额该"!而不是实解!这东西年年的十二月都有的.这东西你都当成真的,大明朝早就富有四海的了!
别强辩了好不好!!就算要强辩也别找天启六年十二月的东西,要知道,天启六年十二月之时,天启六年的漕粮还在江南咧.现在辩论的重点不是天启六年的漕粮是多少,重点是这漕粮是什么时候运到通仓的!!懂不懂?!?!
漕粮年迟一年你以为是我说的吗?本......
-----------------------------
@日月河山 2015-05-20 21:27:31
“漕粮额该四百万石,又带运辽粮三十万石,内除新旧例永折粮三十二万七千四百九十七石七斗八合、灾伤改折粮五万八十三石五斗三升四合、锦衣等总各卫所指挥、千、百户等官杨嘉贞等运纳原派天津、昌平、蓟州、密云各边仓兑改粮四十五万四千九百四十七石三斗、皇城四门仓三万三千七百一十四石、截留天津四十八万石,实该进京、通二仓兖改粮二百九十五万三千七百五十七石四斗五升八合,内冻阻河西务钞关上下粮一二十余万石。”
......
-----------------------------
@lyder2020 2015-05-20 23:56:09
唉,楼主,别强辩了,所谓漕粮额该四百万石是永乐的定例,年年不变的了,每一年的十二月你都看得到漕粮四百万石。。。这是官面报告,如果想偷懒点的话,直接复制沾贴明年还可以用。。。
你别告诉我你还真信了?!
天启天启六年九月才入通仓,《实录》有你自己查吧,别自说自话啦。(写得很隐晦的,我估计你不会找也找不到的了)
天津、昌平、蓟州、密云各边仓兑改粮四十五万四千九百四十七......
-----------------------------
@日月河山 2015-05-21 09:26:01
“悲愤个毛的黄运泰”?崇祯帝于天启七年八月即位后,没有按照惯例在漕运的尾帮截留下明年开春后海运发往关宁和东江的军粮,促发了崇祯元年宁锦饥卒的哗变,黄运泰的预言成为了现实,他忧国忧民的悲愤之言不应该吗?
-----------------------------
@lyder2020 2015-05-21 22:13:08
崇祯元年宁锦饥卒的哗变?-----那是缺饷好吧,没缺粮!至于为什么缺饷上面我的回贴早说清楚的了,别用“饥卒”这么危人耸听的名词,因为那支垃圾铁骑配不是这两个字。
-----------------------------
@日月河山 2015-05-21 22:58:23
谁说宁锦没缺粮?!《明熹宗实录》:“辽东宁远军变,执巡抚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毕自肃。先是,宁远军乏粮四月,自肃请之户部,户部未发,悍卒因大哗,露刃排幕府,缚自肃及总兵官朱梅、推官苏涵淳、州同知张世荣,置谯楼上,捶击交下。自肃伤殊,血被面。兵备道郭广新至,身翼自肃。为解,括抚赏及朋椿二万金,不厌,益借商民足五万金始解。自肃草奏引罪,走中左所,八月丙申自经死。”
“宁远军乏粮四月,自肃请之户部,......
-----------------------------
@lyder2020 2015-05-22 00:20:57
你又来了。。。人家毕自肃的哥哥毕自严都说了,不是缺粮是缺饷,毕自严还是刚上任的户部尚书呢,个中情况他能不清楚的么?
有时候资料得全方面参考,不是纠结于某几个字眼的事情,不然就走片面的了。
话说“漕运尾帮”你到底知道是什么东西了没有?给个答案让我有点动力行不。。。
海运。。你确定你真的清楚?说说看。
-----------------------------
@日月河山 2015-05-22 09:07:41
粮、饷二者有连带关系,带运和鲜粮是在本年漕运的收尾阶段进行截留的,明年春季解冻后再海运至辽东。辽东属于前线边远地区,大批人马驻扎,军粮主要靠内地运输,如果用饷银在当地零星购买,既满足不了需求,且会抬高粮价,使饷银的购买力下降。崇祯帝登基后把心思都用在大清洗上了,一手造成了崇祯元年春夏九边军镇饥卒的哗变,他自己都承认稽误了,你还替他洗个啥?
-----------------------------
@lyder2020 2015-05-23 14:57:34
“漕运尾帮”---不懂就是不懂,还东扯西扯什么带运鲜粮,这有意义吗?你搞懂了再说吧
天启5年的漕粮在天启六年九月开始入通仓,漕船于天启七年回空.这就是事实.
你再怎么替天启魏阉写赞美诗,也改变不了铁一样的事实:960多万两的巨坑.
-----------------------------
@日月河山 2015-05-23 17:39:08
天启六、七年边卒能吃饱饭,没哗变,能打胜仗,这就是铁一样的事实!你把天启七年八月以后崇祯帝不抓征当年秋收赋税所造成的赤字算在明熹宗的头上是极其不公正的。
-----------------------------
@lyder2020 2015-05-24 14:13:56
对啊,天启五年的漕船天启七年才回空,天启六年的漕粮迟迟未发,导致该解边未解者三百二十万,拖欠军费七百八十万.这并不是天启大帝和魏贤相的错,这是崇祯的错.谁叫他天启六年还没当皇帝呢?!他早一年当皇帝不就什么事情也没有的了么?!
-----------------------------
谁信哪,天启六年七年不发粮饷,士兵吃不上饭还能斗志昂扬地打胜两场大战役?
你的崇祯大帝执政才一年,北方就大乱了,执政第二年后金就打到京城了!还“早一年当皇帝就什么事情也没有的了”?说大话也不怕闪了舌头。
楼主 日月河山  发布于 2015-05-24 20:42:05 +0800 CST  
(继续)
崇祯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广东道御史刘廷佐上疏批评崇祯帝对于大臣“稍有忤意,遽令拿下,使免冠蓬首之状见于虚怀访问之时”,有失“祖宗朝召对诸凡咨询治道、参详章奏,宛如家人父子,谆悉恳挚,不厌再三,即诸臣不能无异同,亦从容开导,拟议求当,不加谴怒”的传统。然而,崇祯帝不听——
广东道御史刘廷佐(疏)言:“皇上文华频御,昼接殷懃,命史臣于召对日逐日记注,一言一动毕录,可揭千载之芳猷矣!乃昨为章允儒奏对有愆,敕令拿下,臣愚以为此非细故也。祖宗朝召对诸凡咨询治道、参详章奏,宛如家人父子,谆悉恳挚,不厌再三,即诸臣不能无异同,亦从容开导,拟议求当,不加谴怒。今皇上稍有忤意,遽令拿下,使免冠蓬首之状见于虚怀访问之时,而光明下济之间翻为任法制断之顷,恐非皇上昭令德以示子孙之意,亦非皇上详记述以钜矱天下万世之意也。望皇上不靳转圜,则所禆补于圣德者甚大而所辉煌于记注者亦甚重。”(帝)不听。(自加标点,仅供参考)
楼主 日月河山  发布于 2015-05-25 12:08:47 +0800 CST  
@linjiadayuan 2015-05-25 14:19:53
记号。
-----------------------------
感谢关注!
楼主 日月河山  发布于 2015-05-25 19:48:13 +0800 CST  
(继续)
朝廷失政,绿林四起,畿辅也不太平了。崇祯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响马在河北省三河县下店劫走了发给关宁军的饷银三千两——
下店马贼劫关宁饷银三千金。顺天廵抚王应豸奏劾疏防副将李三爵、三河知县魏云龙。(自加标点,仅供参考)
楼主 日月河山  发布于 2015-05-26 11:52:18 +0800 CST  
@日月河山 2015-05-20 08:31:00
给你回放一下天启六年明廷收支情况的汇总统计——
(《明熹宗实录》)“天启六年十二月:是岁,天下户口田赋之数:官民田土七百四十三万九千三百一十九顷八十三亩八厘九毫七忽四微三纤二沙八尘五渺,人户九百八十三万五千四百二十六户,人口五千一百六十五万五千四百五十九口半,麦四百三十万八十二石六斗九升八合八勺八抄二撮五圭一粟四粒九黍,米二千一百四十九万三千五百六十三石一斗一升一合二勺九抄八撮,丝绵折绢......
-----------------------------
@lyder2020 2015-05-20 14:11:09
这只是官面的统算,"漕粮额该四百万石,又带运辽粮三十万石,",看清楚是"额该"!而不是实解!这东西年年的十二月都有的.这东西你都当成真的,大明朝早就富有四海的了!
别强辩了好不好!!就算要强辩也别找天启六年十二月的东西,要知道,天启六年十二月之时,天启六年的漕粮还在江南咧.现在辩论的重点不是天启六年的漕粮是多少,重点是这漕粮是什么时候运到通仓的!!懂不懂?!?!
漕粮年迟一年你以为是我说的吗?本......
-----------------------------
@日月河山 2015-05-20 21:27:31
“漕粮额该四百万石,又带运辽粮三十万石,内除新旧例永折粮三十二万七千四百九十七石七斗八合、灾伤改折粮五万八十三石五斗三升四合、锦衣等总各卫所指挥、千、百户等官杨嘉贞等运纳原派天津、昌平、蓟州、密云各边仓兑改粮四十五万四千九百四十七石三斗、皇城四门仓三万三千七百一十四石、截留天津四十八万石,实该进京、通二仓兖改粮二百九十五万三千七百五十七石四斗五升八合,内冻阻河西务钞关上下粮一二十余万石。”
......
-----------------------------
@lyder2020 2015-05-20 23:56:09
唉,楼主,别强辩了,所谓漕粮额该四百万石是永乐的定例,年年不变的了,每一年的十二月你都看得到漕粮四百万石。。。这是官面报告,如果想偷懒点的话,直接复制沾贴明年还可以用。。。
你别告诉我你还真信了?!
天启天启六年九月才入通仓,《实录》有你自己查吧,别自说自话啦。(写得很隐晦的,我估计你不会找也找不到的了)
天津、昌平、蓟州、密云各边仓兑改粮四十五万四千九百四十七......
-----------------------------
@日月河山 2015-05-21 09:26:01
“悲愤个毛的黄运泰”?崇祯帝于天启七年八月即位后,没有按照惯例在漕运的尾帮截留下明年开春后海运发往关宁和东江的军粮,促发了崇祯元年宁锦饥卒的哗变,黄运泰的预言成为了现实,他忧国忧民的悲愤之言不应该吗?
-----------------------------
@lyder2020 2015-05-21 22:13:08
崇祯元年宁锦饥卒的哗变?-----那是缺饷好吧,没缺粮!至于为什么缺饷上面我的回贴早说清楚的了,别用“饥卒”这么危人耸听的名词,因为那支垃圾铁骑配不是这两个字。
-----------------------------
@日月河山 2015-05-21 22:58:23
谁说宁锦没缺粮?!《明熹宗实录》:“辽东宁远军变,执巡抚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毕自肃。先是,宁远军乏粮四月,自肃请之户部,户部未发,悍卒因大哗,露刃排幕府,缚自肃及总兵官朱梅、推官苏涵淳、州同知张世荣,置谯楼上,捶击交下。自肃伤殊,血被面。兵备道郭广新至,身翼自肃。为解,括抚赏及朋椿二万金,不厌,益借商民足五万金始解。自肃草奏引罪,走中左所,八月丙申自经死。”
“宁远军乏粮四月,自肃请之户部,......
-----------------------------
@lyder2020 2015-05-22 00:20:57
你又来了。。。人家毕自肃的哥哥毕自严都说了,不是缺粮是缺饷,毕自严还是刚上任的户部尚书呢,个中情况他能不清楚的么?
有时候资料得全方面参考,不是纠结于某几个字眼的事情,不然就走片面的了。
话说“漕运尾帮”你到底知道是什么东西了没有?给个答案让我有点动力行不。。。
海运。。你确定你真的清楚?说说看。
-----------------------------
@日月河山 2015-05-22 09:07:41
粮、饷二者有连带关系,带运和鲜粮是在本年漕运的收尾阶段进行截留的,明年春季解冻后再海运至辽东。辽东属于前线边远地区,大批人马驻扎,军粮主要靠内地运输,如果用饷银在当地零星购买,既满足不了需求,且会抬高粮价,使饷银的购买力下降。崇祯帝登基后把心思都用在大清洗上了,一手造成了崇祯元年春夏九边军镇饥卒的哗变,他自己都承认稽误了,你还替他洗个啥?
-----------------------------
@lyder2020 2015-05-23 14:57:34
“漕运尾帮”---不懂就是不懂,还东扯西扯什么带运鲜粮,这有意义吗?你搞懂了再说吧
天启5年的漕粮在天启六年九月开始入通仓,漕船于天启七年回空.这就是事实.
你再怎么替天启魏阉写赞美诗,也改变不了铁一样的事实:960多万两的巨坑.
-----------------------------
@日月河山 2015-05-23 17:39:08
天启六、七年边卒能吃饱饭,没哗变,能打胜仗,这就是铁一样的事实!你把天启七年八月以后崇祯帝不抓征当年秋收赋税所造成的赤字算在明熹宗的头上是极其不公正的。
-----------------------------
@lyder2020 2015-05-24 14:13:56
对啊,天启五年的漕船天启七年才回空,天启六年的漕粮迟迟未发,导致该解边未解者三百二十万,拖欠军费七百八十万.这并不是天启大帝和魏贤相的错,这是崇祯的错.谁叫他天启六年还没当皇帝呢?!他早一年当皇帝不就什么事情也没有的了么?!
-----------------------------
@日月河山 2015-05-24 20:42:05
谁信哪,天启六年七年不发粮饷,士兵吃不上饭还能斗志昂扬地打胜两场大战役?
你的崇祯大帝执政才一年,北方就大乱了,执政第二年后金就打到京城了!还“早一年当皇帝就什么事情也没有的了”?说大话也不怕闪了舌头。
-----------------------------
@lyder2020 2015-05-26 13:38:01
还崇祯大帝咧,连个亡国之君在你口中都成了大帝了,看来你的 历史 观不是一般的错乱。
别当我是崇祯粉,只不过再无能的崇祯也比天启好得多。
还胡说什么天启六七年不发粮饷,是拖欠军饷,不是拖欠粮饷。至于说打胜两大战役,那你告诉我收复了多少失地?斩获多少人头?何为打胜?充其量只是防御战守住了城池,有何值得夸耀的?!
总之饮水勿忘挖井人,这天启大帝魏贤相挖了这么大一个......
-----------------------------
“不是拖欠粮饷”?你不是说天启六七年漕运都堵了吗,怎么粮饷又不拖欠了?宁远、宁锦两次大捷扭转了万历末天启初明军的颓势,遏制住了后金入侵的势头,宁远、锦州和东江镇都是曾经沦陷的土地,不仅收了回来,而且守住了。至于斩获多少人头,当时战场有命令,不许割首级,但肯定斩杀了不少敌人。不仅守住了城池,而且在野战中也占据了上风,大大鼓舞和振奋了全国军民的人心和士气!崇祯帝呢?十七年中竟然被清军六次入塞,杀掠无数,那才是祸国殃民的无能昏君!!
楼主 日月河山  发布于 2015-05-26 17:25:59 +0800 CST  
(继续)
崇祯元年十二月初七日,蓟辽督师袁崇焕奏报核定关外官兵七万一千余员名,关内官兵四万二百余员名,从崇祯二年正月开始,请户部按此人数给饷——
督师袁崇焕(疏)奏:“核定关外官兵七万一千余员名,关内官兵四万二百余员名,以(崇祯)二年正月为始,户部视此数给饷。”(帝)是之。(自加标点,仅供参考)
楼主 日月河山  发布于 2015-05-27 13:45:05 +0800 CST  
崇祯元年十二月初七日,管理章奏四川道御史王相说上疏替钱谦益说话,影射崇祯帝“今日不但有党之臣徒自绝于圣主,即言及于党,亦以衰世之主待皇上者也”——
管理章奏四川道御史王相说(疏)言:“臣窃惟‘党’之一说皆起于衰世之君,不能主持国是,天下正气不获伸,好名者始出而与上争是非,自相标榜,互为犄角,‘党’于是乎生。今皇上何如?主是是非非,皆脱然揭如日月,人臣有何不得于上而自树为党?然则今日不但有党之臣徒自绝于圣主,即言及于党,亦以衰世之主待皇上者也。如温体仁者,欲以‘党’字塞言官之口,意此后有救钱谦益者即为党,而安知不救谦益,不攻体仁,不遂为体仁之党乎?则自体仁言党,群臣始无党而有党也。夫谦益既冒嫌疑,不论党之有无即可不与会推,但体仁所以发愤而有言,毕竟会推不与一语是其本情。况论一事自有一事之是非,论一人自有一人之本末。奈何论枚卜一事,辄敢称不忍见皇上孤立于上,是朝廷无一事为公论也;论谦益一人,辄敢称举朝尽谦益之党,是群臣无一人有肝肠也。体仁以枚卜大典,忽入科场关节之说,安得不咈然而起?安得不以言者为忠?顾使会推有体仁,仁未必发此事,此事自体仁发,则不平之鸣而非至平之论,欲争名难矣!为体仁计,会推不与,止有一去斯可以谢天下。皇上爱体仁之能直言,因论谦益而得相,徒令人臣生徼幸之心,谓今后凡有事不得与者,一言偾之即得矣,朝廷安得人人而悦之哉?传之史册,谓体仁不与会推,以论谦益而得相,终非美事也。”(帝)旨曰:“朕执是非以衡,论奏是者庸之,非者斥之。何论党与不党?臣下能伏理抒忠,务求至是,亦何用自明非党?会推再举,朕自有鉴别,王相说不得渎揣。”(自加标点,仅供参考)
楼主 日月河山  发布于 2015-05-27 19:36:31 +0800 CST  
在“钱党”的围攻和压力之下,崇祯元年十二月初七日,礼部尚书温体仁再次上疏请求罢免官职,崇祯帝传旨慰留之——
礼部尚书温体仁疏求罢,(帝)旨慰留之。(自加标点,仅供参考)
楼主 日月河山  发布于 2015-05-28 11:55:40 +0800 CST  
崇祯元年十二月初八日,原任礼部右侍郎钱谦益上疏答辩礼部尚书温体仁的奏劾说:“天启二年,浙江举人钱千秋作弊之事已经由刑部会同都察院、大理寺堂上官于京畿道会审后上奏,奉旨将钱千秋依罪充军。而温体仁说臣暗使机关让钱千秋脱逃,又面奏说钱千秋并未到官,真是污蔑啊!请求皇上细查法司会审的案卷本末,将臣的奏疏并下九卿科道从公进行勘问。”崇祯帝知道朝中“钱党”人数众多,所以没有理会他——
原任礼部右侍郎钱谦益疏辩礼部尚书温体仁奏劾云:“天启二年,浙江举人钱千秋关节已经刑部会同都察院、大理寺堂上官于京畿道会审具奏,奉旨将钱千秋依拟发遣。而体仁谓臣阴使千秋脱逃,沉搁不结,又面奏千秋并未到官,何其诬乎!伏乞皇上细究法司会审爰书本末,将臣疏并下九卿科道从公勘问。”(帝)不听。(自加标点,仅供参考)
楼主 日月河山  发布于 2015-05-29 09:31:35 +0800 CST  
@容嬷嬷揉馍馍 2015-05-29 19:30:07
和俺领导挺像,整天在下面转来转去,看看这里,寻思寻思那里,想出一出是一出,都是些不切合实际的事,都是自己扇自己巴掌的事。有一个同事做的不好了,就疾言厉色的训所有人。后来,一脾气暴躁性子直的同事当着大家的面把他骂了,哈哈,起义了。年底的时候,我们这民营单位一点福利也没有,一顿团圆饭都没有,领导挺刻薄的哈哈。
越说越像了~

-----------------------------
拉帮结伙是东林党的特征,崇祯帝打开潘多拉盒子请他们重新当官,结果很快就发现自己被孤立了,所以更加焦虑和脾气暴躁。
楼主 日月河山  发布于 2015-05-30 10:50:45 +0800 CST  
@u_101994479 2015-05-30 11:43:54
@真的想起来了 17楼 2014-10-12 12:47:00
不知道楼主想要表达什么意思,还是说反话
明熹宗朱由校对政治军事经济一点都不感兴趣,最喜欢的做木活,以此为乐,乐此不疲
国家大事基本交给太监魏忠贤去办理
大权在握的魏忠贤如果是一个象张居正一般的有才华有抱负的能人志士,皇帝不管事倒也是一件对国家大大有益的好事
可惜目不识丁.自私自利.贪得无厌.穷凶极恶的魏忠......
-----------------------------
是的,魏忠贤虽然受了病中明熹宗的委托而行使权力,但他每天都向皇帝汇报国事,不搞瞒上欺下的诡计,所以明熹宗很信任他,底下人也都努力办事。天启四年以后形势越来越好,可惜明熹宗死得太早了,要不然明朝何至于十几年内就亡了呢?特别还是文明大倒退的亡天下悲惨结局?想想都觉得崇祯帝太混蛋了,对不起他哥哥的临终托付。
楼主 日月河山  发布于 2015-05-30 19:23:41 +0800 CST  

楼主:日月河山

字数:561

发表时间:2014-10-12 14:4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7-24 00:42:59 +0800 CST

评论数:313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