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伴《庄子》游古今


作者:ieee8888 时间:2015-10-16 00:15:43

@yeyanqing 2014-12-19 10:41:28
3、 鹏程万里 (扶摇直上)
原文: 汤(商朝的第一个王。)之问棘(夏革,商朝的大夫,汤以他为师。)也是(这样。)已:汤问棘曰:“上下四方有极乎?”棘曰:“无极之外,复无极也。穷发(不长草木的地方。)之北有冥(海。)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长。)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tuán) (环绕而上。)扶摇(又名叫飙,由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羊角(......
-----------------------------
讥笑毛主席,难言把道闻,人云亦云辈,不过门外人。
===================================================================
主席也是人,岂可奉为神。嬉笑翰墨间,不拘户与门。

游戏,游戏!谢谢指教!
楼主 yeyanqing  发布于 2015-10-18 14:49:05 +0800 CST  
寻找庄子的故里(八)

庄子的国籍在宋国,这已是中国庄子文化研究会、国际庄子文化研究会、世界庄严宗亲网都认定的事实。一般来说,他的祖籍也应该在宋国,奇怪的是,无论到河南民权认祖的新加坡和泰国庄姓后人,还是到东明庄寨村祭祖的港、台、闽、粤庄姓后人,作为中国、国际庄子文化研究会这样有代表性的权威网站都称庄姓的始祖是楚庄王:
《庄氏源流序》开头即言:“庄氏本芈(音米)姓也,楚庄王之后,以諡为民,因避后汉明帝讳,改为严氏。”
河南民权作为“中国庄子文化之乡”,第一至第三届庄子文化节都是在这里举行,并首次发行了庄子邮票。国际庄子文化研究会在庄子介绍中确定庄子是“战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青莲寺村)人”,民权主办的“中国庄子文化研究中心”在《庄氏寻根》一栏中,标明黄帝为远祖,楚庄王为鼻祖,庄子为先祖。
福建、广东是庄姓最集中的地方,他们都认楚庄王为鼻祖,在《广东上砂庄氏祭仪》的唱词中,这种写道:“恭维祖上,鼻祖庄王,原为芈姓,谥号为庄。先祖庄周,以庄为姓,望出天水,开创中原。”
世界庄严宗亲网《庄姓起源》也这样写道:据《百家姓》载;“庄,天水郡。系出芈姓。楚庄王之后,以谥为姓。后有庄周、庄蹻,齐有庄贾”。
------
宋戴公和楚庄王,两位国君都是庄氏得姓鼻祖。宋戴公于公元前799—前766年在位,比楚庄王在位早186年。虽然宋戴公后裔的庄姓比楚庄王后裔的庄姓出现为早,但由于当时宋国庄氏后裔人数较少,分布范围仅在今河南东南部一带,而楚庄王之后的庄姓子孙人口众多,分布范围也较广,故今日回溯庄姓之起源,仍以楚庄王之庄氏后裔为主流,而以宋戴公之庄氏后裔为旁支。

这就意味着庄姓族人甚至国人大多认为庄周的祖籍是楚国。
庄周的祖籍是楚国也不怪,国籍毕竟不等于祖籍,像孔子,国籍是鲁国,可祖籍却是宋国。
问题是孔子生前是名流显贵,对于宗祖和子孙的传承,史书和族谱都有明确而详实的记载,庄子生前不过一介草民,他当时常常连粥都喝不上,根本就没有想到扬名千古,哪里顾得上编什么族谱?他的后人,在他仙逝后的相当一个时期,想必也好不到哪里去,至于那些王侯,或者帮闲,要么是仇视,要么是轻视,恐怕连正眼都不看他。倒是一百多年后,沾了老子的光,司马迁才在《老子韩非子列传》中,作为老子的继承者交代了一番。至于国不国,甚至祖籍,在司马迁看来,也许该惜点墨。不过,司马迁毕竟是史圣,他的笔一点,铁也就成了金,何况本来就是真金,于是西汉的大学问家刘向也好,后起之秀的历史学家班固也好,岂能轻易放过,肯定对庄子认真考证,甚至考察调研了一番,确定了庄子是宋国蒙邑人。如果只有一个庄姓祖宗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可偏偏有两个庄姓祖宗。如果庄子的祖籍是楚国,他们总该交代一下;如果有这类说法或者想法,起码可以猜想或“可能”一番;可是完全没有蛛丝马迹,看来是板上钉了钉的,所以后来东汉的张衡,汉末的高诱,南朝的裴骃,唐朝的陆德明,都沿袭了班固和刘向的观点。
奇怪,如果庄子是楚人,祖籍在楚国,自汉到唐5、6百年时间,那么多的庄子的后人,也不乏像西汉太子太傅庄彭祖(与刘向同时。)、与东汉光武帝刘秀共眠的隐士严光(为避汉明帝刘庄讳,改严为庄,一直到魏晋时期,部分严姓才恢复庄姓,故有"庄严一家"之说。)、曹操部将,扬州刺史严象、吴国大臣,学者严畯、南朝时的刘宋大臣严璨等有影响的人物,总该有人站出来纠正才是,可是,谁也没有吭一声。
这可不是一个小问题,数典忘祖可是要遭人唾弃的。
该如何看待这一怪异的现象呢?
楼主 yeyanqing  发布于 2015-10-20 17:05:46 +0800 CST  
寻找庄子的故里(九)

始作俑者当数唐人林宝,他是唐宪宗时人,奉宰相李吉甫命修撰《元和姓纂》。其中卷五释“严”姓云:“芈姓,楚庄王支孙,以谥为姓。楚有庄周,汉武强侯庄不识,孙青翟为丞相。会稽庄忌夫子,生助,后汉庄光,避明帝(刘庄)讳,并改为严氏。”
不知他在哪里抓到萝卜就是菜,且不论他的对错。
首先,这段话表达就不严谨。“楚”是春秋之楚,还是战国之楚;是本来出生在楚,还是流落到楚;是楚汉战争之楚,还是汉朝的封地“楚”?都不清楚。
其次,宋戴公的支孙也有庄姓,庄子又生活在宋国,作为国家编撰的姓氏专著,岂有不分辨之理?
其三,不知是怎么传承的?庄光和“助”是什么关系?庄忌是孙青翟一脉吗?
全是一笔糊涂账!
再深入一层看,宋戴公是殷商的后代,因周王仁慈,让微子继绝才传承下来的。鬻熊黄帝的后裔(当然,殷人也是黄帝的后裔。)曾帮助周文王灭商,是文、武、成三王的老师。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世人尽知的“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就是指的他老人家。一个败,一个成;一个湮没无闻,一个大名鼎鼎。在世人的眼里,宋戴公毕竟灰头土脸,楚庄王当然光芒四射。一般来说,有个光子耀孙祖宗,谁不津津乐道?何况在魏、晋、南北朝、隋、唐(唐初有一段时间兴起过。)这些门阀士族盛行的时代,望族无疑是一张耀眼的名片,谁不愿挖掘出来亮一亮?至于那些庶族,挖不出来的,有些一心往上爬的野心家,甚至不惜附会攀援,偷宗换祖,以图满足自己的欲望。
无怪《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但宝以二十旬而成书,援引间有讹谬。且当矜尚门第之时,各据其谱牒所陈,附会攀援,均所不免。观《白居易集》自叙家世,以白乙丙为祖,而云出自白公胜。颠倒时代,悖谬显然,其他可知。洪迈《容斋随笔》称《元和姓纂》诞妄最多,盖有由也。”
你看,林宝“二十旬而成书,援引间有讹谬”,加上“当矜尚门第之时,各据其谱牒所陈,附会攀援,均所不免”,所以“洪迈《容斋随笔》称《元和姓纂》诞妄最多”。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同时称:“郑樵氏作《族略》,全祖其文,盖亦服其该博也。”
因为郑樵“服”他,所以不管对与错,不管有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核与校订,“全祖其文”。
可能他也审核过,但苏轼的《庄子祠堂记》是固谬剂,他把庄子的故里固化在安徽的蒙城,蒙城在战国时期一般情况下属楚国,庄子当然就是楚人了。苏轼卖了一碗迷魂汤,只想蒙混过关,却连朱熹老夫子也被蒙蔽了,无形中充当了传谬筒。他在《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五老氏称就说 :“庄子生於蒙,在淮西间”。“孟子平生足迹只齐鲁滕宋大梁之间,不曾过大梁之南。庄子自是楚人,想见声闻不相接。大抵楚地便多有此样差异底人物学问。”
也许朱老夫子只是随便谈谈,根本就没有仔细考究。要知道,从《庄子》全书和相关史料看,庄子活动的地域正是在“齐鲁滕宋大梁之间”,怎么就“声闻不相接”呢?怎么就断定庄子是楚人呢?
苏轼一蒙混,朱熹一随便,可不得了。苏轼是大文豪,朱熹是理学大家。在人们看来,他们博学多才,他们的话,一字能抵一万金,他们肯定是经过考证的。
既有国家编撰的姓氏专著,又有苏轼、朱熹这样权威的拍板,还有庄子祠堂高高地矗立在蒙城,这还有错吗?所以,郑樵、章定自然而然地沿袭了下来,可是真真切切地错了,一直错到现在,错也就“对”了。这样的文案还少吗?
于是,怪象出现了:同一个人,两个血脉不同的先祖同时向你扑来,老泪纵横地喊着,我的儿孙呀!
你一定会瞪大眼睛,惊愕得不知所措!
旁边站着一些人,读过班固《汉书》的说:宋戴公是你的先祖!翻阅过《元和姓纂》的说:楚庄王是你先祖!同时读过这两本书的自言自语道:到底谁是你的先祖呢?------
楼主 yeyanqing  发布于 2015-10-24 20:05:51 +0800 CST  


作者:施原 时间:2015-10-22 13:01:20

@瘋群名字了 2015-10-21 14:29:56
好贴不顶是一种罪过
-----------------------------

历瀚海
看苍劲!
===============================================
妙!
萌新枝
曳天性!
如何?
楼主 yeyanqing  发布于 2015-10-24 21:53:24 +0800 CST  

作者:瘋群名字了 时间:2015-10-21 14:29:56

好贴不顶是一种罪过
===========================================
谢谢您的激励!
楼主 yeyanqing  发布于 2015-10-24 21:54:39 +0800 CST  
寻找庄子的故里(十)

楚庄王是庄子的祖宗吗?
时间老人摇摇头道:不太可能。一般来说,时间越长,子孙繁衍也就越多,散布的地域就越广。宋国的庄姓,从宋戴公逝世的公元前766到庄子出生(公元前369年)时的宋休公前363年,计4百余年,而楚国从楚庄王逝世的公元前591年,到楚宣王即位的前369年(正是庄子出生的那一年),仅仅2百余年,从概率上讲,宋国的庄姓差不多是楚国的庄姓的两倍,这个账怎么也算不过来。
空间大士则重重的摇了摇头道:不可能。宋国的庄姓就在商丘的附近,土生土长,适应性当然强,楚国的庄姓从楚国的都城郢都(就是现在的江陵)到商丘得跋山涉水千余里,那时可不像现在有高铁、航班,拖儿挈女,摇晃颠簸,风霜雨雪,谈何容易?何况异国他乡,作为王子王孙,何以生存?
劣境魔头鼓暴着眼睛连连摇头道:绝对不可能! 宋戴公是宋国的第11位国君,从宋戴公逝世到庄子出生,经历了21位国君,或弟继位,或子继位,一般来说,互相谦让,和谐有序。只是到了21世,宋成公时,庶出的公子御杀太子自立,很快被众公子所杀,立公子杵臼为君。23世,宋襄公夫人联合公子鲍杀死宋昭公,公子鲍自立。不过公子鲍得民心,想必不至残暴。24世宋共公时,司马荡泽乱,杀死太子肥,很快被华氏平定,荡泽被杀,族人逃到楚国。这三起内乱都没有伤什么元气。就是宋元公与华氏争斗,断断续续近两年时间,也没有大肆杀戮,最后华氏族流亡到楚国。
而楚国从楚庄王逝世到庄子出生,仅14代国君,就有楚灵王杀侄篡位,灵王是名残暴的君主,他早在任令尹期间就曾杀大司马蒍掩,尽取其室。刚即位就先后夺去斗韦龟、斗成然父子和薳居的田邑,之后又以若敖之余的理由杀成熊。于是斗成然、䓕居、许围、蔡洧及楚共王其余的三个儿子公子比、公子黑肱、公子弃疾联合起来反抗楚灵王的统治。他最终也在逃亡中自杀,其位则最终落入公子弃疾的手里。此一难。
楚平王杀灵王两子,吓死弟弟,其中站错队的下场可想而知。此二难。
楚昭王遭吴人突袭,血洗郢都。伍子胥集聚十多年的怨气和怒火全都在这时爆发出来,他找不到楚昭王,竟然设法找到楚平王的坟墓,挖出尸来,痛鞭三百。那些活着没来得及逃脱的楚国王孙们,还能免掉一死吗?此三难。
楚惠王遭白公胜叛乱。此四难。
楚声王被盗所杀,其实堂堂的一国之君被盗所杀,你会相信吗?说不定也是一场阴谋,那明里暗里人间蒸发的会少吗?此五难。
因为楚国宗亲射杀吴起射中楚悼王尸体事件,楚肃王设计捕杀70余宗亲,灭三族,父亲,儿子,孙子,几乎是斩尽杀绝了。此六难。
14君,就有三次毁灭性的大难,三次政变,其他没有记载的权利之争,相互倾轧,就不用说了。
这样的生存环境,有多少宗亲人间蒸发了,楚国的庄姓能够幸免吗?

楼主 yeyanqing  发布于 2015-11-01 10:31:09 +0800 CST  
楚庄王至庄子陵世系
时间:2014-12-1 23:20:44 点击:309 【大 中 小】

庄氏历代流源庄王为一世,盖自先王因功赐姓,其子孙则而为氏。约其目大都有六:以国、以地、以名、以官、以事、以枝为姓。
据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多种印刷本、手抄本,细考确认我鹧鸪塘严氏出自颛顼帝六十四世孙楚庄王之后裔也。楚庄王之孙名曰光皆,以祖父讳为氏,庄王为一世。
第三世:
庄光皆,楚庄王之孙。生三子:①申、②清、③文
第四世:
庄申,光皆公长子,下文乏载。
庄清,生二子:①盆、②皋。
庄文,光皆公三子,去向不明。
第五世:
庄盆,清公长子,下文乏载。
庄皋,清公次子,生一子:庆。
第六世:
庄庆,皋公之子,生一子:振。
第七世:
庄振,庆公之子,生一子:屿。
第八世:
庄屿,振公之子,生一子:珍谓。
第九世:
庄珍谓,屿公之子生二子:①栋、②雠。
第十世:
庄栋,珍谓公长子,下文乏载。
庄雠,珍谓公次子,生一子:信骇。
十一世:
庄信骇,雠公之子,生一子:王华堪。
十二世:
庄王华堪,信骇公之子,公生前为魏大夫,秦灭魏徙梁。生一子:达。
十三世:
庄达,王华堪公之子,生一子:惠疑。
十四世:
庄惠疑,达公之子,惠疑公葬荆州汉玉峰,生一子:雄弘。
十五世:
庄雄弘,惠疑公之子,生一子:起。
十六世:
庄起,雄弘公之子,生一子:粹宏。
十七世:
庄粹宏,起公之子,生三子:①见惔、②木花、③月林。
十八世:
庄见惔,粹宏公长子,徙居湖南善化县。
庄木花,粹宏公次子,公为崇明州大守,裔孙情况不明。
庄月林,粹宏公三子,公生前为河南员外郎。生一子:子陵。

十九世:
庄子陵,月林公之子,避汉明帝刘庄讳改姓严,讳光,小字狂奴,初与光武帝共学,及帝即位,遂披羊裘钓于富春山泽中,帝备安车元勋聘之三返而后至,帝封公为谏议大夫不受,与帝共卧加足帝腹。
楼主 yeyanqing  发布于 2015-11-01 10:32:20 +0800 CST  
上附《广东紫金鹧鸪塘世系严氏族谱》,再附部分楚宋国君年表:

楚庄王 熊侣 前613年至前591年秋季
楚共王 熊审 前590年至前560年
楚康王 熊招 前559年至前545年九月或以后 [/font]
楚郏敖 熊员 前544年至前541年冬季
楚灵王 熊围 前540年至前529年五月
楚平王 熊居 前528年至前516年九月
楚昭王 熊珍 前515年至前489年秋季七月或以后 [/font]
楚惠王 熊章 前488年至前432年
楚简王 熊中 前431年至前408年
楚声王 熊当 前407年至前402年
楚悼王 熊疑 前401年至前381年 (210年)
楚肃王 熊臧 前380年至前370年
楚宣王 熊良夫 前369年至前340年
楚威王 熊商 前339年至前329年 (42年)
楚怀王 熊槐 前328年至前299年 楚顷襄王 熊横 前298年至前263年秋季

宋国历代国王
11 宋戴公 宋子撝 前799年—前766年 34
12 宋武公 子司空 前765年—前748年 18
13 宋宣公 子力 前747年—前729年 19
14 宋穆公 子和 前728年—前720年 9
15 宋殇公 子与夷 前719年—前711年 9
16 宋庄公 子冯 前710年—前692年 19
17 宋后闵公 子捷 前691年—前682年 10
18 (宋公游) 子游 前682年 1
19 宋桓公 子御说 前681年—前651年 31
20 宋襄公 子兹甫 前650年—前637年 14 春秋五霸之一
21 宋成公 子王臣 前636年—前620年 17
22 (宋公御) 子御 前620年 1
23 宋昭公 子杵臼 前619年—前611年 9
24 宋文公 子鲍 前610年—前589年 22
25 宋共公 子瑕 前588年—前576年 13
26 宋平公 子成 前575年—前532年 44
27 宋元公 子佐 前531年—前517年 15
28 宋景公 子栾 前516年—前469年 48 《史记》误作其名为“头曼”
29 (宋公启) 子启 前469年 1 《左传》有载,《史记》无载
30 宋后昭公 子得 前468年—前404年 65 一名特
31 宋悼公 子由 前403年—前385年 19
32 宋休公 子田 前385年—前363年 23 悼公被韩俘后,当年改元 (397年)
33 宋桓侯 子辟兵 前362年—前356年 7 一作宋桓公
34 (宋剔成君) 子剔成 前355年—前329年 27 又名剔成肝,宋戴公之后,戴氏代宋
35 宋康王 子偃 前328年—前286年 43 前318年,称王;前286年,齐灭宋
注:( )中的并非谥号,而是习惯性称法。
楼主 yeyanqing  发布于 2015-11-01 10:37:04 +0800 CST  

作者:布衣卿相0 时间:2015-10-26 10:02:11
@yeyanqing 2015-10-24 20:05:51
寻找庄子的故里(九)
始作俑者当数唐人林宝,他是唐宪宗时人,奉宰相李吉甫命修撰《元和姓纂》。其中卷五释“严”姓云:“芈姓,楚庄王支孙,以谥为姓。楚有庄周,汉武强侯庄不识,孙青翟为丞相。会稽庄忌夫子,生助,后汉庄光,避明帝(刘庄)讳,并改为严氏。”
不知他在哪里抓到萝卜就是菜,且不论他的对错。
首先,这段话表达就不严谨。“楚”是春秋之楚,还是战国之楚;是本来出生在楚,还是流落到楚;是......
-----------------------------
枯燥考据的段落,我在您的文章中读出了感动。
=====================================================================
谢谢您的不断支持!
楼主 yeyanqing  发布于 2015-11-01 10:41:26 +0800 CST  

作者:施原 时间:2015-10-29 09:02:42

作者:施原 时间:2015-10-22 13:01:20
@瘋群名字了 2015-10-21 14:29:56
好贴不顶是一种罪过
-----------------------------
@yeyanqing 2015-10-24 21:53:24
历瀚海
看苍劲!
===============================================
妙!
萌新枝
曳天性!
如何?
-----------------------------
=====================================================
有“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感觉!
楼主 yeyanqing  发布于 2015-11-01 10:48:00 +0800 CST  
寻找庄子的故里(十一)

可靠的族谱真人撇撇嘴道:别在那里无味的争吵了!白纸上面写黑字,错得了吗?请看《广东紫金鹧鸪塘世系严氏族谱》的说明:

“据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多种印刷本、手抄本,细考确认我鹧鸪塘严氏出自颛顼帝六十四世孙楚庄王之后裔也。楚庄王之孙名曰光皆,以祖父讳为氏,庄王为一世。”
从现有的数据看,福建、广东、江、浙一带是庄姓分布最多最广的地区,而且这一带大多认庄子为祖,鹧鸪塘严氏也不例外,可是,翻开族谱,从第三世的庄光皆,楚庄王之孙,一直到第十九世的庄子陵(东汉),根本就没有看到庄子的影子。哈哈,这么一个光宗耀孙的“先祖”,竟然排除在族谱之外,这就不是一般的奇怪了!唯一的结论是:庄子根本就不是楚人。
另外,《广东紫金鹧鸪塘世系严氏族谱》的第一篇《 渊源、先祖及其他》明明写着:

“战国末期,当秦始皇以强大的军队横扫诸侯时,有一位楚庄王的后裔庄峤,在楚威王的座前官拜将军,受命侵略巴、黔中以西诸地。庄峤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将领,他把势力扩展到滇池,以兵威把这块地方纳入楚国的版图。可是,当他准备归报这番功绩时,正好楚国的巴郡和黔中郡都被秦国所袭夺,塞断了他的归路,不得已,庄峤只好率其众在滇称王,一直到秦始皇灭诸侯。”

《史记•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也有类似记载:

“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峤将兵循江上,略巴、蜀、黔中以西。庄峤者,故楚庄王苗裔也。峤至滇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欲归报,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还,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十余岁,秦灭。及汉兴,皆弃此国而开蜀故徼。”

庄峤本来是农民起义领袖,大概被招安后给楚威王当枪使,去侵略四川、贵州等少数民族,想必是借刀杀人,不曾想他命大福大,在那里占山为王。他就是楚庄王子孙的一支。据周宏伟《庄蹻入滇与庄豪入滇非一事辨!》一文考证,庄蹻是楚国东部靠近越国的地方起兵的,他的身份,《韩非子•喻老》有所记载:“庄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很明确,是盗。不是将,也不是官,那就是楚悼王时期贬为庶民的楚庄王的后裔,因不满自己的遭遇而沦为盗。翻开战国史可以看到,楚悼王(公元前401至公元前381年在位。)变法由衰到盛时,正是越王翳(公元前410至公元前375年在位。)由盛到衰,以后越国不断内乱,江河日下,是没有实力去骚扰别人的。这时,楚悼王把王族安排到这个地方,让他们自食其力,既安全,又合情合理,所以,庄蹻是楚庄王的后裔是很有可能的。
还有,据《百度好搜》楚悼王词条书:

“原来贫国弱兵”的楚国很快强盛起来了。吴起统率楚军,驰骋征战,首先征服了南方五岭一带的百越部落,使楚国南部的领土,扩展到今湖南和广西交界的一带。”
“吴起把那些收回了爵禄的贵族‘往实广虚之地’,也就是把他们迁到地广人稀的地区,特别是楚国的南方。”

南方的少数民族,对于强大的楚国来说,是翻不起大浪的,那么,庄姓安排到这里也是不错的选择。
至于楚国的北方,宋国这时虽然国势虚弱,但紧邻韩、赵、魏、齐、秦,四战之地。据《史记楚世家第十》记载:

“悼王二年,三晉來伐楚,至乘丘而還。四年,楚伐周。鄭殺子陽。九年,伐韓,取負黍。十一年,三晉伐楚,敗我大梁、榆關。楚厚賂秦,與之平。二十一年,悼王卒,子肅王臧立。”

把王子王孙一脚踹到这样的地方,是开发边疆,还是送死呢?即使楚王心里过得去,那脸面上也是过不去的。何况,在不至于影响到王位的情况下,无论如何也是一脉所传,犯得着吗?
再说,吴起要把贵族‘往实广虚之地’,他们真的都去了吗?罚不责众,眼看着那些宗亲像老鼠一样这里躲那里藏的,楚悼王也是人,恻隐之心还是有的,还不是睁只眼闭只眼吗?不然,楚悼王一死,怎么那么多宗亲一下子就从边远的地方回到了京城?比吴起快多了!要知道,他们早已设计好,早就等着吴起来送命哩!可见,只有几个老实巴交的也许去了,其他的,胆子大一些的,狡猾一些的,会拉关系的,还不是能躲就躲,能赖就赖,能拖就拖吗?谁愿意拖儿带女,跋山涉水,到鬼都不生蛋的地方去受活罪呢?
更重要的是,史料根本就没有庄姓向北方迁移的记载嘛!










楼主 yeyanqing  发布于 2015-11-06 19:15:05 +0800 CST  
寻找庄子的故里(十二)

最后,基因一击法槌,试图作出最权威的判决。
是啊,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下人们热衷于基因,什么亲子鉴定,家族鉴定,身份鉴定,遗传疾病的预测等等。
澳门大学杨义教授也利用了这一科技成果,在《借问庄子您是谁?》一文中,试图“破解《庄子》的文化基因”。 这才叫通才,天地一指,万物一马嘛!
但基因是什么?基因是遗传变异的主要物质,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它有两个特点:复制;突变。 同时与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毕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嘛。
循着这条路径,我们再作鉴定。
首先检测《庄子》的基本结构。司马迁说:“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大都是寓言,还有重言和卮言,这在《庄子寓言》一文中作了详细的论述。
且将“三言”和《诗经》中的比兴赋作比较:
寓言:“寓”者,喻也。 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重言:重复世人所谓权威的话。 兴: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卮言,就是直言。 赋:“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追根溯源,这三言和《诗经》中的比、兴、赋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寓言显然承袭了“比”,卮言显然承袭了“赋”,。只是重言,与“兴”略有不同,“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重言,有的是先言他言再言所言之言,如《齐物论》中先有分不分等自己的言论,然后引出舜的言论;或者先言所言然后言他言,如《逍遥游》一开头言鲲鹏,然后引证《齐谐》和“棘”言。由此看来,“兴”与重言实质是一样的。
如果翻开《诗经》看看,根本就没有楚风、楚雅、楚颂,倒可以看到五首商颂。这《庄子》怎么就找不到楚人的基因呢?
周在商的文化沃土中生长起来,既然宋是商的遗民,又在周的花粉中扬花,《庄子》的基因变异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澳门大学杨义教授利用新的科技,在《借问庄子您是谁?》中,也试图内容上“破解《庄子》的文化基因”,可以称作通才。天地一指,万物一马嘛!
杨义教授认为:楚人崇拜鸟,特别是凤凰,而《庄子》一文中承袭了对凤凰的崇拜。杨义教授举了两个例子:
一是《秋水》中庄子以鹓鶵自喻不会把腐鼠当宝贝。他认为鹓鶵就是凤凰。这实在有些牵强,其实他自己也不能肯定,所以补充了一句:“《山海经•南山经》是把凤皇、鹓雏并列为同类的。”
我们且看《山海经•南山经》是怎么记载的:
“又东五百八十里,曰南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水。有穴焉,水出辄入,夏乃出,冬则闭。佐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海,有凤皇、鹓雏。”
如果凤凰就是鹓鶵,何必多此一举?并列在一起就是同一类吗?就在本篇的开头也有类似的句子:
“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金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
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翼之山。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多白玉,多蝮虫,多怪蛇,不可以上。”
那么猿、玉、金都是一类了?鱼、玉、虫、蛇都是一类了?显然不是,怎么就断定凤凰、鹓鶵是一类呢?
二是《逍遥游》中的鹏,他也认为是凤,当然有《宋玉对楚王问》为证,还有“文字学上“鹏”字与“凤”字、“风”字相似,甚至相通”的理由,问题是,宋玉的理解就一定正确吗?就因为“鹏”字与“凤”字读音相近,就能断定“鹏”就是“凤”吗?《庄子》为什么不统一用“凤”呢?如果说是地方不同,导致方言不同的话,内篇的《人间世》中,不是有“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而且是出自楚狂接舆之口。照杨义教授讲,庄子是由楚国逃亡到宋国的,还记得儿时的事情,那么作为楚国的崇拜鸟,他不会不知吧!为什么转弯抹角地搞出个“鹏”来呢?
请允许进一步比较:
鹏: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逍遥游》)
凤:春秋剡国君主说:“我高祖少昊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左传•昭公十七年》)
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山海经•南山经》)
从比较的结果看来:鹏,始于庄子;凤,始于禹,《皋陶谟》中有“凤凰来仪”的记载。鹏,起于北海,飞向北海;凤,生于山,在东方的剡国,剡国后属宋。鹏大,仅翼,若垂天之云;凤小,其状如鸡。鹏飞,惊天动地;凤见,则天下安宁。两者风马牛不相及,我不知后世学者是怎么把它们混为一谈的。
其实,在《逍遥游》中,鹏仅仅是庄子杜撰的一个意象,就像倏、忽、子桑户、孟子反等一样,庄子只是把它看作一只鸟,和学鸠、斥鴳差不多的一种鸟,都有所待,是无法和“至人”、“神人”、“圣人”相比的。况且,“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你能读出赞美凤的意思呀?
楚人是把凤凰当神鸟的呀!您能从《庄子》中检测到楚人的基因吗?

楼主 yeyanqing  发布于 2015-11-15 15:37:47 +0800 CST  

举报 | 590楼 | 回复

作者:红莲业火焚尽人间 时间:2015-11-06 21:21:38

年轻人要有年轻人的朝气,视富贵如粪土至少你也要干出点名堂才可归隐,人活一世要活得潇潇洒洒才不负此生。还是用儒家的话说,达者兼即天下穷者独善其身
===================================================================
庄子说:闻有知知者也,未闻无知知者也;闻有翼飞者也,未闻无翼飞者也。
楼主 yeyanqing  发布于 2015-11-15 15:42:41 +0800 CST  

作者:联合王 时间:2015-11-11 11:24:59


==================================================================
欢迎光临指导!
楼主 yeyanqing  发布于 2015-11-15 15:44:00 +0800 CST  

作者:施原 时间:2015-11-14 08:56:52

@yeyanqing
周末愉快~
==================================================================
孙铭九、应德田、苗剑秋等人绝对不会因纷纷坠落的廉价眼泪而真得拥有妇人的柔肠。

已经议定了协议,如果单方面变卜,撕毁协议,主张开打,就违背了当初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
---------------------------------------------------------------------
真“的”拥有妇人的柔肠。

如果单方面变“卦”。

哈哈,挑刺了。



楼主 yeyanqing  发布于 2015-11-15 15:50:29 +0800 CST  
从比较的结果看来:鹏,始于庄子;凤,始于禹,《皋陶谟》中有“凤凰来仪”的记载。鹏,起于北海,飞向北海;
===================================================================
订正:“飞向北海”一个是“飞向南海”。
楼主 yeyanqing  发布于 2015-11-15 18:11:57 +0800 CST  
寻找庄子的故里(十三)

崇拜凤凰并不是楚人的专利,也不是从楚人开始的。前文提到的《皋陶谟》中的“凤凰来仪”,是史籍中最早的记载。《诗经•商颂•玄鸟》中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有人说它是燕子,有人说它是凤凰。真正明确表示崇拜凤凰的是《左传•昭公十七年》中的记载:少昊是殷人的祖先,少昊即位,正好凤凰翩翩飞来,很美,很吉祥,于是从鸟开始记事,设置各部门长官也都用鸟来命名,由衷地表现了对凤凰的崇拜之情。
楚人的崇凤情节,其源头本来就在商。据《清华简•楚居》记载,楚人的祖先季连曾投奔并臣服于盘庚,并娶盘庚的女儿妣隹为妻,他的孙子鬻熊娶妣列为妻,大概也是盘庚的后代。妣列因为生丽季时难产,只得从肋骨旁剖腹取出,妣列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巫于是用荆楚条把妣列的身体包缠复合埋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母亲,他的子孙从此称作楚人。鬻熊当然成了楚人的始祖。由妣隹、妣列带来的殷商陪嫁品,由她们传教的殷商的文化风俗,当然随着楚人一起传承下来。
商人尊神、事鬼,这是不争的事实。从大量出土的龟壳和牛骨的文字可以看出,从《易经》中也可以看出。
所以,钱穆 在《历史上的庄子》一文中这样写道:“庄周是宋国人。宋出于商之后。中国古代,东方商人和西方周人,在性格上,文化上,有显然的不同。古人说商尚鬼,周尚文。商人信仰鬼神与上帝,带有浓重的宗教气。这一层,只看商汤的种种故事与传说,便可推想了。和此相关的,是商人好玄理,他们往往重理想胜过于人生之实际。”

叶舒宪在《庄子的文化解析•发掘隐藏的文化》中也作了论述:“在《甲骨文的世界》一书里,白静川还将产生出庄子的宋地说成保留殷商时代巫祝传统最深厚之地,也是滋生出对周朝以来的礼乐文化持否定精神的思想摇篮,由此将老庄与神话思维的关系转换成道家思想与殷商宗教文化的关系。”
在殷商人的眼里,鬼无处不在,有生命的,没生命的,都可以入神。有作为土壤的社神,有日月山川之神,有风雨雷电雪云之神,有蚕神,树神,包括前文提到的鸟神------大有泛神的味道。
这些,在楚人的基因里延续了下来,更直接地留存在作为宋人的庄子身上。
《庄子》中的鬼,出现的次数不算太多,《天道》、《天运》、《盗跖》等篇中都出现过,《达生》中出现的频率最高,除“孔子观于吕梁”、“梓庆为鐻”外,集中爆发在“齐桓公病鬼”中:
齐桓公问告敖有没有鬼,他回答:“有。水中污泥里有叫履的鬼,灶里有叫髻的鬼。门户内的各种烦攘,名叫雷霆的鬼在处置;东北的墙下,名叫倍阿鲑蠪的鬼在跳跃;西北方的墙下,名叫攻入阳的鬼住在那里。水里有水鬼罔象,丘陵里有山鬼峷,大山里有山鬼夔,郊野里有野鬼彷徨,草泽里还有一种名叫委蛇的鬼。”
还没有说完就被齐桓公打断了。
到处都是鬼,各种各样的鬼,可见庄子知道的鬼之多。
神出现的频率就很高了,在庄子的笔下,鲫鱼可以向庄子呼救,白龟可以托梦给宋元君,栎社树可以教训人,斥雁可以讥笑大鹏,骷髅可以与人交谈,金可以跳跃着一定要成为镆铘宝剑,泥一做成人样就高兴得叫着人啊人啊!云可以为将,屎尿也有道------
特别是《齐物论》和《大宗师》,把这种特点发挥到了极致。且看《大宗师》中的一个片段:
狶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戏氏得之,以袭气母;维斗得之,终古不忒;日月得之,终古不息;堪坏得之,以袭昆仑;冯夷得之,以游大川;肩吾得之,以处大山;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以处玄宫;禺强得之,立乎北极;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
一口气就列出了14位尊神,当然包括日月山河之神!
再看《齐物论》中的一个片段:
且吾尝试问乎女:民湿寝则腰疾偏死,然乎哉?木处则惴慄恂惧,猨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蛆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猨猵狙以为雌,麋与鹿交,与鱼游。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一连排列15个动物,天上飞的,地上爬的走的,水中游的泥里钻的,都具有人性!
连人身上的器官骨架都可以看作妻妾君臣:
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汝皆说之乎?其有私焉?如是皆有为臣妾乎?(《齐物论》)
在庄子看来,天地万物人神都是一样的,所以,“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大宗师》)
总之,一切的有情无情,有生命无生命,整体的部分的,都具有神性。这不是把他的祖宗的基因承袭并发展到了极致了吗?
那么,为什么人们把庄子的鬼神情节和泛神思想看作是楚人的文化基因呢?我想,有四个方面的因素:
1、近视。只看到某些与之相近的,正如庄子在《秋水》一文中借海神的口吻说:井里的青蛙,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大海,是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限制;夏天的虫子,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冰冻,是因为受到生活时间的限制;乡曲之士,不可能跟他们谈论大道,是因为教养的束缚。庄子所处的时代似与楚国相近,庄子的风格又接近当时楚国的文化风格,于是一般人认为庄子是受到楚文化的影响,因此推断庄子的祖先的楚人。他们没有把眼光放远些,时光拉长些,没有想到楚文化其实是受到殷商文化的影响,而庄子是宋商之后,身上直接留存着殷商文化的基因。
2、浅视。只看到《庄子》和楚文化中的鬼神,没有看到庄子不仅仅是纯粹的鬼神,而更多地蕴含着泛神。
3、错觉。中国人一谈到中国文学,首先想到的是《风》、《骚》。《风》是《诗经》的精华,被认为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楚辞的精华,楚文化的精华,当然包括他的其它作品,被认为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屈原从秦汉一路凯歌至今,庄子就没有那么幸运,至少在晋之前,他是没有太大影响的。既然屈原的作品多鬼神,庄子的作品也多鬼神,他们所处的时代又相同,屈原又是楚文化的名片,“理所当然”地就是受到楚文化的影响了。岂不知,庄子约生于公元前369年,屈原生于公元前340年,庄子可以算屈原的前辈,要谈影响的话,一般来说,只有屈原受庄子的影响大。从这点来说,庄子受楚文化的影响纯粹是一种错觉。
4、虚荣。人们往往有一种占有和攀附心理:屈原在《离骚》一开篇就亮明身份:“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李唐王朝硬是要拉出老聃作为自己的先人。鄙人姓叶,在和别人自我介绍时,常常摆出叶挺、叶剑英进行比照,仿佛自己是叶挺的什么亲戚似的。
在门阀盛行的时候,楚庄王无疑是一块金字招牌,这在《寻找庄子的故里(八)》中已经谈过;在道教或庄学盛行的时候,庄子则成为一张耀眼的名片,王兢就把这张名片印制给了高太后的家乡。
楼主 yeyanqing  发布于 2015-11-21 10:11:35 +0800 CST  

黑名单 | 举报 | 603楼 | 回复







作者:施原 时间:2015-11-16 09:24:30







作者:施原 时间:2015-11-14 08:56:52
@yeyanqing
周末愉快~
==================================================================
孙铭九、应德田、苗剑秋等人绝对不会因纷纷坠落的廉价眼泪而真得拥有妇人的柔肠。
已经议定了协议,如果单方面变卜,撕毁协议,主张开打,就违背了当初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
---------------------------------------------------------------------
@yeyanqing 2015-11-15 15:50:29
真“的”拥有妇人的柔肠。
如果单方面变“卦”。
哈哈,挑刺了。
-----------------------------
谢谢~
======================================================================
不用客气!

希望您能多多指点!
楼主 yeyanqing  发布于 2015-11-21 10:16:31 +0800 CST  

作者:布衣卿相0 时间:2015-11-18 10:21:51

楼主兄弟加油,祝早日出书。
这两天我有事一直没有登录给您顶贴,不好意思啊。
===================================================================
谢谢!
正事要紧!有余力,方为文、游文,且莫累身、伤身!
楼主 yeyanqing  发布于 2015-11-21 10:24:25 +0800 CST  
寻找庄子的故里(十四)

上两篇重点分析了庄子基因的显性性能及其复制。在庄子的骨髓里,卑下与狂傲,安顺与叛逆,守成与解构,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时刻在肉搏着。最后,他看到“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天下人都处在神羿的靶子的中央的残酷现实下,由于生命和健全的绝望的呼唤,他不得不叹叹气摇摇头卑下起来,在他的前辈老子的阴柔的护符中瑟瑟地龟缩着,只求在梦中获得“栩栩然”的精神上的短暂的快乐与慰藉。梦醒,又会环顾四周,疑惑之后,茫茫然“蘧蘧然”起来。不知有没有但愿长睡不愿醒的愤懑。
他的基因变异了,变在骨髓里,变在细胞核中。这其实是自然的。
为什么?
殷人崇鸟崇日崇鬼崇神,从契开始,就在不断地辗转奔波,据《尚书•商书》记载,“自契至成汤,八迁,汤始居亳。”到“盘庚三迁” ,武丁图治,哪怕亡国之君商纣,也曾少年英勇,派部下向东征讨莱夷,自己攻打南方九苗,将商的势力延伸到了东海和长江流域。后来因为受到妲己蛊惑,败于周武王,也是到鹿台自焚而死。他们发奋向上,具有阳刚之气,当然也有好色孽根,这些基因都遗传到他的外甥楚人的骨血里。
翻开楚国八百年历史,阳刚和好色基因不断地在楚国君臣身上律动着,君王们或内或外,在不断地打拼着。哪怕楚怀王,虽然昏庸,但囚禁在秦国的三年里,誓死不肯出让巫郡、黔中领土。屈大夫何曾屈服,宁投汨罗而死,也不做亡国之民。楚霸王更是令诸侯将领不敢仰视,哪怕死也不失霸气。
宋人不一样,他是亡国之民,是商的遗民。只是周人的仁义与大度,把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封在殷。武庚也挣扎过,结果被诛杀。后来把纣王的庶兄微子封在商丘,国号为宋,可谓仁至义尽。他就是殷商的根,也是宋的始祖。在这种情况下,周人岂会放松警惕与监管?在周人的国度里,周正如日中天,宋人寄居篱下,又经历了这么一次挫折,他还翻得起大浪吗?敢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瑟瑟索索?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与沉重的压迫中,他们的基因变异了,变得阴柔起来。
万物一理,朝代的更替也一样。西周血气方刚,当然崇阳,从《周易》可以看出:九为阳,六为阴,九五之尊就是天子;乾为阳,坤为阴,乾卦为首,坤卦随后。到了东周,王权已是日落西山,江河日下,只剩下一个招牌挂在那里,只得依靠像秦穆公、晋文公、齐桓公这一类强势的诸侯。到周襄王,三位霸主尽逝,楚国强大起来,所以敢来问鼎。既然靠别人就刚不起来,不得不柔啊!所以,老子,老子的《道德经》就应运而生。
老子,也就是老聃,生于约公元前571~前471,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此地本是封于西周的陈国,今河南鹿邑,安徽涡阳存有争议)人。周守藏室之史。
老子既是周的史官,因此《汉书•艺文志》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今人金德建在《老聃学说出于史官考》也持这种看法,他说:"老聃学说的来历,大约是因为做周史的缘故"。
他立足于东周,同时把眼光投向了悠久的历史,于是捕捞出辩证的持柔守静虚无无为的彩贝来。
老子的思想也有理论依据,他尚阴守拙,主张以柔克刚,这些思想源于黄帝的《归藏》。《归藏》就是以坤卦为首卦,显然崇阴。
庄子就是处在东周,东周中的商宋,商宋里比骊龙还要狠的宋王偃的熔炉里,在内心深处的复杂而极度的煎熬中,触碰到《老子》这个契合点,或者说催化剂,陶铸成不朽的思想和著作的。
他的基因也因此变异了!
有人把《老子》拉进楚文化,《庄子》是“诋讹孔子之徒,明老子之术”的,也就是楚文化无疑了。这完全是无稽之谈!
不错,老子是出生在楚国。但他出生在楚国的边境。楚国当时的文化中心在郢都,老子连照面都没有打过。老子是在宋国学习的,由精通殷商礼乐的商容老先生教授。还记得《封神榜》中的犯颜进谏商纣王的忠臣商容吗?教授老子的商容老先生大概就是他的后人。至于工作,一直在周守藏室,先是“吏”,干了好多年,博学多才,精礼通乐,名声远播,升为史官。据说,孔子曾五次向老子问礼,其中史书记载的有两次。老子的活动区域主要在周都洛阳和宋魏之间,他辞职是因为周王室发生内乱,王子朝最终势孤,与旧僚携周王室典籍逃亡楚国,老聃蒙受失职之责。最终落脚在秦国,也就是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结草为楼修行说经。这楼沿传至今,世称楼观台。当然还有其它说法。
你看,除了小时候,他根本就没有在楚国呆过,凭什么把《老子》,还有《庄子》拉进楚文化?

楼主 yeyanqing  发布于 2015-11-27 21:42:07 +0800 CST  

楼主:yeyanqing

字数:219327

发表时间:2014-12-14 18:4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2-15 10:21:59 +0800 CST

评论数:69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