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是个坑》

问题果然来了。
一阵异香扑鼻而来,天仙、佛祖把杯停下,各各抬头相望。霄汉中出现一位老者,手中捧着灵芝葫芦,此人长头大耳短矮身躯——原来是南极仙翁到了。
南极老寿星见玉帝礼毕,又见如来,拜谢道:“先听说那妖猴被太上道君弄到八卦炉里烧炼,以为这一下必要平安了,没想到他又反出丹炉。幸好佛祖善伏此怪,听说玉帝在此设宴奉谢,故此我闻风而来。没有他物可献,特具灵芝瑶草,碧藕金丹奉上。”言下之意,这如来可要比老君厉害多了。
不一会儿,又见赤脚大仙也到了。向玉帝前行了个礼,对佛祖谢道:“深感法力,降伏妖猴。无物可以表敬,特具交梨二颗,火枣数枚奉献。”
如来向二位称谢,叫阿傩、迦叶,将各所献之物一一收起,方向玉帝谢宴。
看见了吧,神仙们都开始倒戈相向,向佛祖献殷勤了。
此时的玉帝是什么表情,我们不知道,但他应该已经明确地意识到了问题存在的严重性。这两个原本属于道派的神仙明目张胆地倒向了佛祖那边,那么,肯定还有不少其他的神仙也有了这种想法。
佛祖的势力第一次实现了向天庭内部的渗透,他的目的不光是为了传经而已,他更像是来夺取武林盟主的这个宝座的。
现在玉帝一切都清楚了,佛祖当时为什么会派观音前来横插一脚,为什么又让老君把猴子送进炼丹炉,原来一切都已在他的掌握之中了。
玉帝突然感到了佛祖的可怕。
不是佛祖的本领有多么可怕,而是佛祖把一切都计算好了,看得如此透明,行得又如此从容的可怕。这种能力直接驾驭在自己之上,有过之而无不及。玉帝第一次亲身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请神容易送神难。
这回真的请了个瘟神!
楼主 月天正  发布于 2014-01-03 09:41:34 +0800 CST  
【我打过猴子】
玉帝:你要知道,我主宰天道,统管三界……
如来:你被猴子打了。
玉帝:我经历过17500个劫,什么事没见过……
如来:你被猴子打了。
玉帝:咱们能不能不提猴子?
如来:可以。
玉帝:这样才够兄弟嘛!
如来:你妹(云华夫人)思凡下界,被凡人睡了。
玉帝:……
如来:你女儿(织女)思凡下界,被凡人睡了。
玉帝:……
如来:你外甥女(三圣母)思凡下界,被凡人睡了。
玉帝:咱们还是来说说猴子的事情吧……
如来:我打过猴子。
楼主 月天正  发布于 2014-01-03 09:57:10 +0800 CST  
@ldlovekj1314 120楼 2014-01-03 11:24:54
回复第35楼(作者: @月天正 于 2013-12-27 16:58)   这是李靖自带兵以来,第一次表现得如此昏庸无能。   是人家本领不济吗?后来在唐僧取经的时候怎么又…… ==========楼主列的事迹是唐朝那个李靖吧,托塔李天王应该是周朝那个武将吧..而且根据原著推断猴子大闹天宫的时候应该是西汉末年.楼主列举的这些事迹还没发生,没啥说服力
-----------------------------
唉,都被《封神榜》给残害了。你想,李靖既然可以出现在商周时期,为什么就不能出现在西汉时期?都以你这么说,西汉时期,《西游记》里很多神仙都还没出生呢。《封神榜》里的太上老君不也是这种类型吗?再说了,就以李靖那脾气,哪还管什么朝代啊!
楼主 月天正  发布于 2014-01-03 11:59:53 +0800 CST  
六、腥风血雨,六百年的日月沧桑
最早的取经人群
如来佛祖兴高采烈地回到了雷音宝刹,时机已经成熟,现在该是发动群众前来取经了。
如来亲自命观音大士为持法总监,全权授命取经事宜。
发动群众取经的事情其实也很简单,无非就是在街上发发传单,上面写明了各种取经成功之后的诸多好处。
诸如可以用飞代替步行啦,可以长生不老啦,可以只打坐不干活啦,还可以让街坊邻居们从此以后不再吵架啦,当然,其中最具诱惑力也是最为关键的,就是从此以后可以永远脱离苦海,幸福成佛了。
成了佛就等于有了法术,别的咱不说,光那一样——指哪打哪,就够牛叉了。谁要敢欺负我,我就杀他们全家!(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和尚们都冲动了。
别说菩萨不忽悠人,就光看他们在天上飙来飙去这一条就够羡煞旁人了,有这么好的条件摆在面前,哪个王八犊子不想去上前试试。
回到寺庙,和尚们整理好铺盖,准备足干粮,捏着传单整一个晚上彻夜未眠,天一亮就有人抢着出发了。条件较好的,带着随从,骑着高头大马;条件一般的,拉着驴子拉着牛,也算有个交通工具;实在穷的不行的,就只能跑步前进了。
一时之间,全国各大城市的寺庙外到处有人在跑马拉松。
不过跑归跑,取经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为什么不容易?因为路上的妖怪实在太多了。
妖怪多,和尚们也不少。和尚们抱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精神,继续往前冲。反正谁摸到了彩票就算谁的。妖怪数量再多,也总有填饱肚子的时候,你吃饱了,我不就可以过去了嘛。
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就好比一群毒贩子闯海关一样,海关查得再严,总有漏网的时候,虽然有那么多人被枪毙,可咱只要能够成功一次,下半辈子就不用愁了。
和尚们将心一横,都跑去取经了。
和尚们都去了,那么平民百姓呢?
平民百姓当然也去跑。
佛祖在传单中写得很清楚:只要是宇宙苍生,都可以到我这里来取经。凡是能取到经的,一律包分配工作。也就是说,只要你能来取经,是不是和尚没关系,是不是个人也没关系,只要你能到达西天就行,都能在我这里取得正果。
于是,有趣的事情发生了。
在那些平时荒无人烟、鸟不拉屎的山头里,到处都是向西而行的取经人。平时那些妖怪躲在山林里,地处偏远,一个人的鬼影都见不到,如今佛祖大发慈悲,到处都是前来送死的鲜肉食物。
佛祖的取经计划给那些曾经忍饥挨饿的妖怪们增加了一次空前的经济大创收。
楼主 月天正  发布于 2014-01-03 13:31:27 +0800 CST  
根据《西游记》第八回,观音菩萨收伏沙僧那一章,沙僧是这样回忆的。
沙僧向前道:“菩萨,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这个水,鹅毛也不能浮。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为异物,将索儿穿在一处,闲时拿来顽耍。这去,但恐取经人不得到此,却不是反误了我的前程也?”
沙僧受了菩萨的点播,正准备加入取经队伍,却不料自己曾经吃掉的那些人当中,有好几波都是去西天取经的,其中有九个还是得道的高僧。这不是上辈子造孽吗?
菩萨安慰了他一句:“别担心,后面还会有人来取经的。”
沙僧听了菩萨的话,从此以后洗心涤虑,再不伤生,专等那取经人。
一个流沙河的妖怪(沙僧)就能吃掉了那么多取经人,那么西去的道路千条万条,其中又有猛兽、妖怪林立,轮到沙僧这里的也就万花丛中零星一点,可想而知当时取经队伍是如何的庞大。
沙僧把这九个取经人的头骨串起来,挂在脖子上,形成了一串巨大的佛珠。这佛珠似乎有点象征性的意义:每一个佛珠曾经都流淌着血淋淋的杀戮。
从那九个被吃掉的取经人来看,这个经的确不是那么好取的。它表明了一个核心思想:英雄从来都不是炼成的,而是老天选择的,并且,老天爷会帮着英雄把他们的对手干掉。
在《西游记》中,当年从长安出发的时候,唐僧所带领的团队规模和前面的九个取经人都是一样的:唐僧一名,随从两名,白马一匹。但是没出门多久,随从被吃掉,白马也被吃了。如果这个时候,没有观音的出现,没有猴子的保护,唐僧很可能就成了沙僧嘴里的第十个人肉叉烧包,也就没有了后面的事情。同样,如果菩萨再早来一步,救了前面的九个和尚,那么,一样也没唐僧什么事了。
唐僧的成功并非表明他有比别人更出众的才能,也并非表明他的意志更加坚定,而是说明他比任何一个和尚都更具有富贵命。

【菩萨的传单】
沙僧:菩萨,我饿了。
菩萨:你想吃什么?
沙僧:有什么好吃的?
菩萨:这样。我这儿有份传单,你去人多的地方发了,很快就会有好吃的。
沙僧:真的吗?
菩萨:当然了!我是菩萨心肠嘛!喂饱你,那是我的责任。
楼主 月天正  发布于 2014-01-03 14:01:20 +0800 CST  
120楼 2014-01-03 11:24:54   回复第35楼(…… ==========假设李靖可以出现各个朝代,那也应该是李靖先剿孙悟空,后辅佐李世民.你在讲剿孙悟空的时候举辅佐李世民的例子恐怕不恰当吧
-----------------------------
谢谢ldlovekj1314 提出的建议,有争议就说明不是很合理,我回去再斟酌斟酌。
楼主 月天正  发布于 2014-01-03 14:28:40 +0800 CST  
奶奶的,死在李天王手上了。
楼主 月天正  发布于 2014-01-04 08:26:52 +0800 CST  


@海西征婚记 129楼 2014-01-03 18:51:20
楼主水平有限,还不如老娘呢。帖子比较水,特别是前面玉帝的事,无聊。
-----------------------------
呜呜呜~~~严重受打击了。
楼主 月天正  发布于 2014-01-04 08:34:58 +0800 CST  
第十个取经人
这次的取经运动证明了一个真理:任何伟大的运动背后都是血雨腥风的历史。
一将功成万骨枯,英雄们都是踩着尸体过来的。
然而,在《西游记》里,这段血淋淋的历史却被吴承恩给删去了。我们只是要奇怪,从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到唐僧取经,实际时间经过了600多年,(王莽篡汉为公元9年,玄奘西游从公元629年始,之间相差620年,孙悟空说的500年前实际上只是个概数。)这600多年里,佛祖都干什么去了?为什么要在600年后才让唐僧去取经?
从唐僧取经事件的人力储备来看,取经计划的前后都是进行精心设计过的,绝不是佛祖他老人家突然心血来潮,也不是灵机一动的事情。从佛祖对弟子关于如何传经的对话中,我们可以很轻易地判断出,佛祖想传经的计划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那么既然“安天大会”已经开过,自己的名声已经大噪,取经的各方面条件都成熟了,为什么还要把这项计划推迟600年呢?
这600年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要想揭开这段历史,我们还得从佛祖的传经大业慢慢说起。。
佛祖说:“我待要送上东土,叵耐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么得一个有法力的,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远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劝化众生,却乃是个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
这里有一个很关键的句子:怎么得一个有法力的,去东土寻一个善信。
什么叫善信呢?善信就是虔诚的佛教徒。可是虔诚的佛教徒有很多啊,每一个勇往直前的取经人都是善信,为什么偏偏要选中唐僧呢?问题就在这里。佛祖要的这个善信绝不是一般的善信,非得金蝉子转世不可。
不但要金蝉子转世,还得有一个像观音菩萨这样法力高强的实行全面保护。
佛祖的这几句话里隐含着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在《西游记》中被删除的600年里,曾经有过许多次的取经活动,可是都没能很好地完成他的传经大业。为了保住佛爷爷的面子,加上这些取经的过程实在太过血腥,吴承恩在写他的《西游记》时有意地删除了这些内容。
失败是沉痛的,但是从失败中得出的结论却是宝贵的。在这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例子中,佛祖最终总结出了无数个经验。
其中最为著名的例子就要数法显取经。
楼主 月天正  发布于 2014-01-04 08:57:07 +0800 CST  
实际上,和大部分人了解的不一样,唐僧并不是第一个取经成功的人。
在唐僧取经之前,已经有一个人到达了天竺,并且取回了真经。这个人就是法显。
法显和尚是第一个从如来佛祖那里取得真经的。他是第一批取经人当中,唯一一个摸中彩票的人。就如同我们前面所讲的那样,自从如来在天庭收了妖猴,召开安天大会之后,他的名声一下子传遍了整个中华大地,希望成为他的粉丝的人越来越多,成千上万的人都加入了取经队伍,法显就是其中之一。
俗话说的好,老虎总有打盹的时候。这些妖怪再怎么吃人,总不能24小时都不睡觉吧,只要取经的人数够多,总是会有漏网之鱼。
法显就幸运地成为了这次取经队伍中的漏网之鱼。
法显不但是漏网之鱼,而且还是从沙僧的眼皮子底下漏过去的。
据《释法显行传》中记载:法显和尚于弘始二年(后秦文桓帝的年号)从长安出发,途经度陇、乾归国(今兰州市西)和张掖,与他一起同行的还有慧景、道整、慧应、慧嵬四位法师。
在张掖镇,他又遇到了智严、慧简、僧绍、宝云、僧景五个僧人,组成了十个人的“巡礼团”,后来,又增加了一个慧达,总共十一个人,正好组成一个“足球队”。这个十一人的足球队一起西进至敦煌,得到了当时的敦煌太守李浩的资助,帮助他们西出阳关渡“沙河”。
这个“沙河”就是《西游记》中的流沙河。不过和86版电视剧中拍摄的不一样,这个沙河并非普通意义上的河流,而是一条无边无际的沙漠之河。因为沙漠当中经常会有暗中游动的流沙出现,所以又称“流沙河”。
《祐录》当中同样记载了这样的画面:“西度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莫测所之,唯视日以准东西,人骨以标行路耳。屡有热风、恶鬼,遇之必死。”
这条流沙河上,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到处都是茫茫沙漠。因为没有导航仪,只能通过太阳分辨东西方向,把露在地面上的白骨当做前进的路标。流沙河上到处都是热风、恶鬼,碰到就死定了。法显等人冒着生命危险勇往直前,走了足足十七个昼夜,一千五百里路程,终于渡过了“流沙河”。
在这个取经过程中,智严、慧简、慧嵬三人中途散伙返回了高昌。僧绍去了罽宾,慧景在过雪山的时候给冻死了,慧应也死在了佛钵寺,宝云、僧景、慧达到了弗楼沙国后,最后也中途返回。
最后,道整留死在了灵山,只有法显一个人取回了真经。
如果按照正常情况的话,如来这次就算是功德圆满了。真经已被取回,传法指日可待。但是他忽略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在安天大会上一声不吭的玉帝。
玉帝在安天大会上一句话也没有,他的心里在盘算着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事后的结果我们却是看得清清楚楚的:佛祖的第一次取经计划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
楼主 月天正  发布于 2014-01-04 09:15:05 +0800 CST  
但事后的结果我们却是看得清清楚楚的:佛祖的第一次取经计划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
-----------------------------
深刻地体会到了佛祖当时的心情,就像楼主我现在的心情一样……
楼主 月天正  发布于 2014-01-04 09:21:07 +0800 CST  
@zen_0806 139楼 2014-01-04 10:14:38
博主像胎神,神戳戳的,哪个医院门没关好跑出来了,瞎咧咧呢。
-----------------------------
呵呵,骂人都不带脏字,你才是胎神。
楼主 月天正  发布于 2014-01-04 10:24:56 +0800 CST  
四川佬的骂人化。
楼主 月天正  发布于 2014-01-04 11:06:12 +0800 CST  
隐退的伎俩
佛祖的取经计划成功了,但是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不但没有收到效果,而且还变得非常糟糕。
安天大会为他的取经大计创造了有力的前提,同时也给他的失败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那一天参加“安天”饭局的首脑,除了玉帝夫妇外,还有平时不怎么爱露脸的三位天尊。
佛祖通过制服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为自己树立了一面武林至尊、谁与争锋的旗帜,致使很多天庭里的官员对他刮目相看,甚至明目张胆,倒戈相向。但是他太嚣张了,直接把自己说成能“安天”,这多少让在座的三位天尊面子上过不去。怎么说人家也是天庭的老大,一个灵山的小弟敢于在大众场合公然与自己叫喧,三清的心情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三清的心情很惆怅,这顿午餐实在很不香。
三清作为管理天庭中最早的几位神仙,建立了宇宙万物生灵的秩序。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生成之后,三位天尊就开始隐居了,把管理天庭的工作任务交给了玉帝打理,使五行有序,生灵劫有终数。
三清为什么要选择隐居?这牵涉到一个中国隐士文化的问题。
《易经》云:“天地闭,贤人隐”,隐逸一直以来作为中国的一种文化传统,影响深远。
“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它的首要条件是“士”,即知识分子,属于文化人。其次是“不仕”,也就是能做官却不去做官的人。
然而,真正的不求官,不求名,不求利的隐士实际上是很难做到的。
在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所以姜子牙是做隐士被周文王请出山的。诸葛亮坐卧隆中,等着刘备去三顾茅庐,也是因为隐士文化。
你不做隐士,身价就没有那么高。你只有把自己的名气炒出来,还要跟人说:我不喜欢做官,最讨厌做官了。遇到有人请你,还得跟他说:你别来烦我。最后,终于等到有人肯出天价,三翻四次来请你的时候,这个时候再出山,身份就不同了。
唐代有个说法,说隐居就是终南捷径。
司马承祯是唐代著名的道士,皇帝非常崇拜他,就请他去中央讲学。司马承祯退休的时候,有个叫卢藏用的人送他出城。路过长安第一名胜终南山,卢藏用就故作高深地跟司马承祯说:“其中大有佳处。”言下之意就是,圣上这么赏识您老人家,您老就不要走太远了,不如就在这里住下,也好给皇帝亲近您的机会,我们也能跟着沾光啊。司马承祯很不给面子,回了一句:“以吾观之,终南捷径。”意思是说这不过是你们这帮人的终南捷径罢了。你们不就是想住在长安边上,一边标榜自己是隐士,一边想着做官吗?
所以,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入隐不是真正的目的,入仕为官才是最大的人生目标。
其中,我搜了点资料,总结了以下几项,仅供参考:(话多了点,不喜欢看的童鞋直接忽略。)
先官后隐。如陶渊明,传列《晋书》、《宋书》、《南史》三史中的著名“隐士”,其实老陶同志也不是纯粹的隐逸,当了几年官,混不下去了才选择隐居。
半官半隐。如王维,开始做官,后来觉得在官场想爬上去很困难,但如辞官隐居又没有薪水,生活没有保障,只好“占着茅坑不拉屎”,虽做官,却不问政事,明哲保身,随波逐流,整天捧着一口大锅饭过日子。这类人从名分上不能算做隐士,只可以说有隐逸思想。
忽官忽隐。如元末明初时王蒙、明末董其昌。前面做了几年官,后来隐居去了,没过几年朝廷征召,或形势有利,又出来做官,做了一阵子官又回去隐居。这类人喜欢脚踏两只船,做事不果断,拖泥带水。王蒙创造了拖泥带水皴,董其昌的画用笔含糊不清,太暗而不明,大概就和他们的性格有关。
羡官假隐。如明代陈继儒,虽然不做官,但喜欢拍马屁,好和官家打交道,有人写诗讥笑他“翩翩一只云间鹤,飞去飞来宰相家”。
求官而隐。如我们前面所说的卢藏用,通过“终南捷径”,让朝廷以高士被聘,授官左拾遗。用这种隐居手段以求高官者,真是“既要做婊子,又想立牌坊”。
积怨而隐。如明末清初的顾炎武、黄宗羲等,他们最热心于政治,却报国无门,他们“隐居”只是为了表示不与清王朝合作,实际上是从事最激烈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待机而隐。如殷商时伊尹、汉末诸葛亮、元末的刘基等,一边隐居,一边也是等待时机,等得到就出山,等不到就继续隐下去。
小时候我非常崇拜中国的隐士。传说中真正的隐士们(被人们称为“高隐”)几乎都有拒绝高位引诱的经历,“高位”有时是高官,有时甚至是君位。如晋宋间的宗炳、元代的吴镇等,从来不去做官,皇帝老子征召也不去,而且谁做官就不和谁打交道。隐士们为人清高,视世间的名利如粪土,非要到世外漱石枕流不可。这几乎成了一个公式。
然而我觉得这并不真实。其实,隐士们大多数还是适应不了外部环境,从而选择了自我疏离的人生态度。这些人是平和的,与世无争的,为了生存他们也要默默无闻地工作,以获取生活资料。正像鲁迅所说要“朝砍柴,昼耕田,晚浇菜,夜织屦”,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像电视里演的那么逍遥自在。
对于手无缚鸡之力的士人来说,既想保持高风亮节,又在政治斗争中束手无策,想来想去,只好离政权远一点,总比同流合污要好些。
隐士表面上看似超脱,实则在内心深处,却是无比的无奈和痛苦,他们都是生活中的弱者。
从这个层面上说,当隐士从来都有被迫的成分。
三清不具备这样的被迫成分。他们的归隐不属于被逼无奈。
三清跟他们不一样。三清是属于神界系统的最高者,有实权,有地位,处在世界金字塔的顶端。“天下之势在其手,千军万马莫奈何”。
处在这样的地位,却要摆出一副世外高人的形象,只有一种可以解释:奇货可居!
三清们选择隐居的生活,主要目的可能有以下几点:
1、叔孙豹曰:“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出自《左传》、《国语》)三清们选择隐逸,注重的是立“德”。他们首要做的事情就是树立自己的道德风范,并且感染给其他人,为众人敬仰。于是,借此高高在上。
2、三清虽然表面上不问世事,但朝中大事悉数向他们请教,平时上班不见人影,一旦有饭局时他们就出现了,俨然一副“山中宰相”的气势。而在太上老君的《道德经》中,又涉及为有权者考虑的地方太多,有的地方还流露着杀机,宛然一个强势人物,不似世外人之语。所以,这种隐居生活更像是望远镜,人走心不走,远远地在背后瞄着。
3、与其说是退隐,不如说是退休,三清们追求的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悠闲生活。可以说,心闲身安的晚年生活是三清们的一大享受。但这种貌似隐居式的生活,其实只是在寻求自由而已,谈不上真正的“淡”和“朴”。
抽刀断水水长流,三清们能隐去的只是暂时的烦恼,却隐不去长久的心魔。
楼主 月天正  发布于 2014-01-04 11:33:20 +0800 CST  
看不见的硝烟
凡事都有利弊。
三清们既然选择隐居,除了学会享受之外,当然也得学会承受。
佛祖的安天大会就是他们第一个要承受的。
三清长年深居幽宫,平日里修修道,炼炼丹,生活过得逍遥自在,却不想外面已经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如来这小子突然出来耍流氓了。
其实,如来耍流氓也是各位中央领导早有预料的事。
早在上天还是混沌的时候,三清请玉帝来维持天庭的秩序。他们隐退的那一天,元始天尊语重心长地对玉帝说:“我已经安排了五方五老五位诸侯王为你守护边界,站岗放哨,你就可以安心做你的天帝了。”
玉帝抬起头,用忧虑的口气道出了元始天尊万想不到的话:“外敌入侵,自由五老们来对付。但是如果这些诸侯王们有异心,我该怎么办呢?”
一生运筹帷幄的元始天尊居然被这个问题问呆了。这些诸侯王们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难道他们也不可信任吗?他们都是自己亲自任命的边疆大吏,是经过严格选拔的,如果五方五老都靠不住,那还有谁能靠得住?
元始天尊显然是觉得玉帝的话考虑得有些多余了,他把皮球踢了回去:“你的意思呢?”
这下轮到玉帝傻眼了。靠,我要有答案,还用得着问您老人家么?
玉帝被这一反问弄得很尴尬,但是问题还是要解决的。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他用了几个如果来回答。
“如果他们对天庭不满,我就用德来说服他们。”
“如果他们有以下犯上,我就用礼来约束他们。”
“如果他们仍狂傲自大,我就消减他们的封地。”
“如果他们还不知悔改,我就只好拔刀相向了。”
元始天尊微笑地点点头。“很好,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元始天尊带着两位弟弟隐居去了。他的判断告诉他,玉帝列出的方法一定能够解决这个隐忧。
三清们不知道,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用道义和武力来解决的。
楼主 月天正  发布于 2014-01-04 11:58:10 +0800 CST  
如来不想造反。他想当神界的老大,但他并不想造反。
这看起来似乎是个矛盾的命题,其实并不矛盾。从权利义务的关系来看,当老大是权利,而造反则是义务,因为对于那些投错了胎或者是投晚了胎的人来说,要想享受权利,就必须履行义务。
从经济学上来说,造反的成本太高,而且很容易亏本。
根据历朝历代的数据显示,封疆大吏能够造反成功的,扳指头数出来,估计还用不到脚趾头。而且亏本者的结局通常都是被诛灭九族。
如果有人告诉佛祖,拿一笔钱出来就可以造一次反,而造反失败只要赔点钱就行了,估计佛祖就算是借高利贷也会把钱凑足的。
可惜这个世界上没有这样的机会,也没有这样的高利贷。
对于如来而言,造反的成本实在太大了。怎么说他现在也是一方诸侯,有着西天灵山可以管理,手下还有这么多的信男信女,随时听从他的指挥。灵山宝刹里设施一应俱全,如果觉得这还不够,想找点刺激,出门左转不远就是西牛贺洲的大片土地,这里盛产大批量的妖怪,可以随时抓几个来玩玩,过足土皇帝的瘾。可是造反就不同了,一旦失败,房子、地位都没了,自己的小命也从此不保。
这样的生意肯定是划不来的。
如来不会做冒险的生意,他的心里有一个更好的打算,既看不到刀兵相见,也看不到硝烟弥漫。
楼主 月天正  发布于 2014-01-04 12:27:43 +0800 CST  
如来的嚣张在一定程度上是玉帝自己造成的,他的计划出现了一些失误,意料之外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但他不会让这个意外继续下去。
从某种意义上说,玉帝不属于他们两个中的任何一派。三清主持的是道家系统,如来主持的是佛家系统,而玉帝虽是在道家中衍生的,主持的却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系统。
然而长期以来,儒家与道家阴阳互补,相融相生,早已成为了一个主体的两个结构。玉帝受三清扶持,从小在三位哥哥的呵护下长大,虽然有些抱怨,总体来说还是能丰衣足食,至少能保持现状。况且,三清们喜欢静修,对于朝政“只过问不干预”。对于天庭的上上下下,玉帝虽不是主人,至少还是个大管家。然而,如果如来当了老大,玉帝的位置就不好摆了。
自古以来都有“任人唯亲”的不成文规定。每一个政权的转换,都会带来一批新的职位任命,有时甚至是血腥的。它必然导致旧的政府从此垮台。如来手下有一大帮自己的弟子,这些弟子都是如来的亲信,一旦如来成为天庭的老大,他怎么可能放着自己的亲信不用,专门来用你这个危险分子的玉帝?
所以,天庭政府内员的更换,对玉帝来说,绝对是致命的。
如来通过安天大会,在神界里树立了高大无上的至尊形象,这种形象甚至盖过了元始天尊。然而他也知道,如来的这种形象只是暂时的,暂时的东西是可以打破的,他必须打破如来传经的梦想。
迫于危急,他向元始天尊报告了佛祖传经的三大危害。
佛祖传经具体有哪三危害呢?
1、不孝父母。俗话说的好,百事孝为先。而佛教徒则是完全抛弃了父母,剃度出家,这显然是有违孝道。让一小部分人有违孝道是允许存在的,带动全民不孝就是伤天害理了。
2、无后。佛教徒都是拒绝结婚的。不仅拒绝结婚,连制造私生子都不行,这显然是不利于人类繁衍后代的。大家都去做和尚了,计划生育是用不着了,可共产主义接班人也从此报销了。这不是要我们断子绝孙吗?
3、乞食。和尚们都是化缘度日的,靠的是别人的供养。大家都去做和尚了,谁来建设祖国?佛祖说的好听,我们要普度众生,可你都普度谁了?还不是那些整天耍嘴皮子不干活的和尚尼姑。经济跟不上去,老百姓都过着狗日的生活,还谈什么普度众生?
我们不知道天尊看到这个报告后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吴承恩在他的《西游记》里没有写明。但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天尊看到这份报告时一定是大为窃喜的,而后他在给玉帝的回复语中这样写道:
“大胆如来,今欲立安天大会之名,大肆布教,借拯救百姓之幌子,散布迷信邪说,致使无数取经人盲目西进,皆丧妖魔鬼怪之口,身首他乡。佛教乃迷途之教,不思进取,其罪有三:一曰不孝,二曰无后,三曰乞取。此教流行,必公害天下。今我辈有好生之德,救扶苍生,必令如来传法终止,以止妖言惑众。”
从此以后,佛教被沦为邪教,不许佛祖在西天之外的任何地点传授佛经。当然,法显等人所取之经也被尽数封藏了。
玉帝派人将元始天尊的批语送到如来的府上,如来打开一看,大叫一声:“啊呀,大事不好!”
再往下看,下面还有玉帝送给他的一首打油诗:
你本平凡人,
曾经辉煌过。
要想再辉煌,
学做平凡人。
楼主 月天正  发布于 2014-01-04 12:42:34 +0800 CST  
第二章 沧海桑田,胜败孰人论

一、风流情种风流债
天下第一食客牛魔王
牛魔王准备要结婚了。
就在孙猴子被压在五行山下200年后,老牛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告别单身。
说起孙猴子,老牛其实挺内疚的。自从猴子被压在五行山下,吃的是蚂蚁、蚂蚱,喝的是春露、秋霜,老牛这心里别提有多难受了。不过,他内疚的并不是因为当年没有帮孙悟空一把,而是考虑自己当年辜负了天庭对他的厚望——悔不该跟这种反动分子称兄道弟。
牛魔王想起孙悟空现在的牢狱生活就后怕,自己当年可是跟人家斩牛羊、喝鸡血,有过誓血之盟的,万一要是天庭追究起来,自己少不了戴上涉嫌之罪的高帽。
所以,无论猴子现在的生活有多艰苦,他都没敢去五行山下看望他。
不看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我的清白。
牛魔王的无情给猴子的心理造成了严重的创伤:我说大哥啊,你哪怕给我送瓶农夫山泉喝喝也好啊!
牛魔王慌忙辩解:兄弟,不是哥冷血,哥实在是没那个胆呐!
牛魔王一身人高马大,人称“大力王”,可是他有个致命的弱点:怕惹麻烦。说的再明白一点就是:薄情寡义外加性格懦弱。
要说牛魔王的交际能力其实也挺强的,从火云洞到女儿国,从女儿国再到火焰山,又从火焰山再到积雷山,老牛的亲戚朋友遍布天下,势力盘根错节,东西纵横数万里,真正组成了一面错综复杂的关系势力网。
老牛所占的位置主要是西牛贺洲,从这个洲的名字中就可以看出来,老牛盘踞的势力对这个地区的影响有多深。
老牛的关系网散布到西牛贺洲的大片地区,其势力范围不可谓不广。可是这些势力从来不是人家靠武力靠威胁挣来的,而是靠喝酒吃饭用交情换出来的。而且老牛的性格大家也都知道,人家是一个老好人,只吃饭不打架,更不可能拉开架势和天庭公开对抗。
花果山的起事不是他所预料的。他不想参加反革命,更不想与反革命份子牵扯任何的裙带关系。当年在花果山,他与其他六位兄弟喝鸡血、拜把子,那都是出于感情上的需要,跟反革命没有丝毫的关系。
不但没有关系,还坚决杜绝这种关系。
所以,虽然他身为七兄弟中的老大,可是一听说老七孙悟空要干革命,他溜得比谁都要快。后来得知革命失败了,孙猴子被镇压了,为了避嫌,他便一屁股坐了飞机回老家,从此再不相往来。
他用行动充分地向世人证明:我与那泼猴的造反行为绝不沾边。
所以,天庭一围剿花果山,牛魔王就消失了。再次围剿,又消失了。
人家跟孙猴子结拜兄弟可不是为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人家来花果山就只有一个目的——花果山上有吃有喝。
“谁知道姓孙的那小子是灾星祸胎,早知如此,我就不跟他做酒肉朋友了。”

事实上,牛魔王不仅对孙猴子,对待其他人也一样。他生来就是那个德性,我们只能看到他在不断交友、吃喝,从来也看不到他为了谁赴汤蹈火、两肋插刀,也从来没有见过他跟谁主动斗过气、打过架。
牛魔王不爱打架斗殴的性格大概是出了名的。红孩儿说他是平日以吃人为生的,可是谁也从没见他作过恶害过人,也没见过他杀人越货的不良记录。他甚至没有跟任何人动过手结过仇。
牛魔王喜欢大吃大喝的性格也是出了名的。《西游记》中老看到别人请牛哥吃饭、赴宴,就是没看到牛哥请过别人。大概老牛是以美食家出了名的,那些人肉叉烧通常也是由别的妖怪日夜提供的。
牛哥真可谓是吃桌上的风流人物。
牛魔王被评为“天下第一吃货”,大概和他在西牛贺洲拥有这么多的房地产很有关系。所以那些妖怪都爱巴结他,一旦有了活肉之后,第一要务就是打个电话叫牛哥一起来分享。
老牛也特爱跟这些妖怪去赴宴,只要有人请吃饭,一定溜着底儿随叫随到。民以食为天,只要有的吃、有的喝,不管什么重要事情都可以先抛在一边。
就拿《西游记》第六十回借芭蕉扇的故事来说吧。孙大圣与那牛王斗了百十回合,不分胜负。正在难解难分之际,只听得山峰上有人叫道:“牛爷爷,我家大王多多拜上,幸赐早临,好安座也。”
牛魔王一听说有人喊吃饭,连忙收了武器:“猢狲,暂停,等我去一个朋友家吃饭。”架也不打了,仇也不报了,回到洞里,跟玉面狐狸嘱咐几句,换了一领鸦青剪绒袄子,跨上辟水金睛兽,就去赴宴了。
看见没有?为了赴宴,儿子被人迫害不管了,妻子被人钻了肚子不管了,甚至小老婆差点被人打死也不管了。
为了自己一张嘴,啥重大事情都顾不上了。
一个男人薄情寡义,还贪吃贪喝,加上整天不干家务活,性格上还十分懦弱。如此繁多的优点要是摊到任何一个普通男人的头上,这辈子算是告别“女人缘”了。
可偏偏人家命里犯桃花,就在老牛过完最后一个光棍节的时候,幸福的鸣笛拉响了,一个女人闯了进来。
楼主 月天正  发布于 2014-01-04 16:55:39 +0800 CST  
养儿不如养女
第一个敞开牛魔王心扉的,不是别人,正是那铁扇公主。
铁扇公主那时候还不叫铁扇公主,由于还没有宝扇,那时的她只被唤作“罗刹女”。
这罗刹女到底什么来历,《西游记》没有交代清楚。不过,根据历代对“罗刹”两字的理解,应该是属于鬼魅一族的妖精。不仅人长得妖艳,而且还有一项特殊的生存技能:专门吸食男人的精魂。就像《倩女幽魂》里兰若寺的女妖,是专门勾引那些意志薄弱的花心男人的。
罗刹女虽然属于妖,但却比一般的妖要高人一等,因为她有一个很大的背景。
所谓的背景就是有个大靠山。
一般人找靠山,傍个局长、县长什么的就算阿弥陀佛不得了了,这位罗刹女不一样,她找的靠山是直接属于中央领导级的。
就像当年被托塔天王收了的陷空山无底洞里的金鼻白毛老鼠精一样,罗刹女也找了个中央领导级的人物做干爹。
不过她这个干爹儿不是后来认的,而是从小就被赋予的。
太上老君也不知在哪里捡了个罗刹女婴,因看着可怜,不忍心加害,就收在身边,教人看养。又因为怕天庭里的神仙说他私藏妖精,为老不尊,只得将她藏在深宫六院,与外人隔绝。
小女婴很快变成了小女孩,在那些百无聊懒的日子里,陪着老君度过了一段美好的幸福生活。
时过事迁,这女孩渐渐地长大了,没过几年,就长得亭亭玉立。不仅该凸的凸,该凹的凹,脸蛋还十分迷人。太上老君也会栽培,不仅教她吹拉弹唱,识字女红,还教了她几手防身自卫的本领。
太上老君的兜率宫里时刻洋溢着温馨的时光。
可是没过多久,问题就出来了。
什么问题呢?
这罗刹女不光只学会了太上老君教她的东西,她还学会了一样特殊的本领:勾引身边的男人。
太上老君独自纳闷:这小妮子的这身本领到底是跟谁学的呢?
不过纳闷归纳闷,太上老君对罗刹女的这身本领还是挺感慰藉的。
自从这个鲜嫩的花骨朵具备了这项本领,太上老君被封印了多年的激情突然冲破枷锁,四处喷涌放光。
他感到春天又回来了。
太上老君自己也觉得奇怪:原来我修行多年,还有这追求?

罗刹女也显得非常配合,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转眼到了破瓜之年,她的妖艳程度已经达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凤眼半弯藏琥珀,朱唇一颗点樱桃;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扭动的身躯直如鲤鱼打水,招得别人是:从头看到脚,风流往下跑;从脚看到头,风流往上流。
太上老君实在按耐不住了:“天哪!再看两眼,我就要发飙了!”
罗刹女连忙回应:“那你就上来发彪啊!”
接下来的情节,就是大家在《金瓶梅》里所熟悉的: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罗刹女朝着太上老君步步逼近,脸上带着老版电视剧里常有的狞笑:嘿嘿嘿嘿!笑得那么酣畅,那么从容不迫。太上老君一脸惊恐,口中说着不要,不要……
太上老君:“我只想来听你唱首小曲,不是让你来陪我睡觉。”
罗刹女:“爹爹,已经太迟了——”
之后的故事是这样的……(省略了三千六百八十万字)
故事结尾:那是多么爽心悦目的一天。
…………
自从太上老君和罗刹女有了这一夜的交情,两人的关系可谓海枯石烂了。一个夜晚之前,太上老君还是童子之身,一个夜晚之后,他身上的守宫砂就不见了,这守宫砂相当于处子之身的桌面快捷方式,守宫砂的消失意味着他从此以后就跟纯洁说拜拜了,直接变成了一个男人。
这个说:“淘气!”
那个说:“讨厌!”
这个说:“你好坏!”
那个说:“我缺爱!”
自此以后,太上老君就像换了一个人,不仅容颜焕发,精神也跟以前大不一样,不仅走起路来速度比以前翻了一倍,就连炼丹炉时那火苗子也是“黜黜”地往上蹿。人过百岁终是福,这话说的多有学问呐!
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有了第二次,就会有第三次。有了前面几次的经验,太上老君终于放开手脚,决心再不辜负罗刹姑娘的期望。他们从晚上到白天,又从白天到晚上,风里来,雨里去……
烧炉的童子突然纳闷了:怎么最近老不见老君来查岗了?
楼主 月天正  发布于 2014-01-05 09:43:54 +0800 CST  
倒霉的钉子户
太上老君的兜率宫是个闲人免进的地方,用来金屋藏娇可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
按理说这种秘密关系可以保持几年不被别人发现,但是太上老君忘了一件事,他毕竟不年轻了,他不想暴露,他的身体把秘密暴露了。
玉帝忽然察觉,这老君最近经常流眼泪流鼻涕,上个厕所都得半个小时,听力也明显变差了,最重要的是太上老君老说自己腰疼。腰疼?根据多年来他跟王母娘娘的婚后经验,玉帝一下子都明白了。
“这个老糊涂,八成是肾虚过度……得!该我上手了。”
玉帝觉得这是个绝好的机会,错过了可能就没有第二次了。
前面说过,玉帝的权力虽大,但他的地位却不是最高的。
玉帝名义上是天地冥三界的总指挥官,可是处处受制于人,步步要小心谨慎,唯恐哪一天做的不对,得罪了自己的顶头上司——三清。
所以,天庭里每次发生重大事故,他都要去一个个上前请示。王母娘娘过生日他要去请,孙猴子大闹天宫无人管制他要去请,甚至叫如来老弟来天庭吃顿便饭他也要去请。
有没有搞错你说“请”,服侍老大是天经地义的嘛。
三位老大很开心,有玉帝这样的小弟来服侍,够面子,够气派。
唯独玉帝一个人不开心。
想来这三个权贵们一个个都不是好惹的。他们随便在哪个角落里放个屁,都能让整个天庭震三震。他们的存在不仅是一种威压,简直就是对玉帝人格的侮辱。
普天之大,莫非皇土;率土之滨,莫非皇臣。可偏偏就有人压他一头,站得比他更高,伸得比他更远。还信誓旦旦地拿着一块金匾送到玉帝家门口,匾上题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傀儡政府。
我去,要不是我这傀儡政府,你哥仨能过得这么快活?
玉帝不是消极主义者,这些大爷们的嚣张跋扈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我猫在玉清宫里这么多年,我容易吗我?媳妇在家欺负我,连你们哥三个也一起作践我?得回亏得让我逮住了把柄,我看你太上老君还有什么话说。
玉帝嘿嘿嘿地发笑——老子这么多年的韬光养晦,为的就是今天。
该属于我的,我一定会要回来。

玉帝艺高人胆大,能屈能伸,足见其城府之深。不过这“要回自己的东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
为了能够彻底打垮三清,挽回自己的清誉,玉帝可是卯足了劲。他在玉清宫内,暗地里做了大量工作。
放纵任养,收集罪证。
放任不是目的,放任是一种手段,你当真以为我什么都看不到吗?
就说猪八戒吧,他一无技能、二无政绩、年龄偏大,脑袋又时常进水,提拔他到基层担任领导职位,鉴于他辖区内的GDP增长快——其实都是兑水兑出来的,又会哄领导开心,组织上信任他,破格提拔为天篷元帅。然而怎么样,人家连嫦娥的屁股长啥样都没摸到,就被我一个借口扔到下界当猪仔去了。
你老君家里金屋藏娇,说什么看那女孩可怜,且做闺女抚养,还自以为弄得神不知鬼不觉。我呸!他妈你家闺女就这么养啊!
早晚有一天,也把你扔猪圈里去。
积蓄力量,加紧操练。
征讨花果山就是最好的一例。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操练的目的不是天兵而是天将,玉帝培养这些个领导骨干可是花了血本的。征讨花果山不是主要的目的,为猴子包装创造条件才是主要的目的。这样的举动很容易带来名利双收,一则可以蒙骗大伙,一则也是顺便通过实战演习加强部队骨干的作战能力。
不就是损失了十万天兵嘛,没了咱再招几个,现在征召新兵的待遇这么丰厚,新编几个新的兵团根本不是什么难事。最重要的,咱得先培养好部队骨干的实战经验啊。
远交近攻,拉拢西天。
西天佛祖虽然只是一方诸侯,可在他的管辖区域里,地位最高、法术最高、权力最高,在众佛教弟子中既是领导又是师父,是真正的政教合一。你三清虽然高高在上,可大部分的权力早已被我架空,现在又拉拢西天来制衡你们,看你们三清的好日子还能坚持几天?
培植心腹,收买人心。
这年头最怕的就是碟中谍,在三清手下暗插几个自己的心腹,比什么都重要。你三清的法宝很多,我玉帝仓库里的法宝也不少,拿一部分出来当筹码,那些个金童玉女平时最好这些玩样,暗中送予他们几个还不乖乖投降?要不怎么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呢!
一切准备工作做足之后,玉帝接下来开始等待机会。
看样子,是时候开始防守反击了。
玉帝私下里找到老君,跟他商谈了有关继续保持秘密的原则。说白了,就是玉帝给老君开出的封口费。
玉帝开出的条件是:请太上老君搬家。
楼主 月天正  发布于 2014-01-05 11:04:16 +0800 CST  

楼主:月天正

字数:65985

发表时间:2013-12-24 17:5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5-09-04 15:10:24 +0800 CST

评论数:283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