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大明王朝1566》

(三十七)有仇报仇有冤报冤(上)

本篇参考剧情第十三集

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人能做到真正的算无遗策,即使像嘉靖这样手握最强大情报系统,近乎于开全图的玩家也不例外。关键在于时间差,就如同你一边和主播对线一边看直播,一样打不过,除了本身技术不过关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主播都是开了延时的,你看到的画面至少晚了几分钟。说回织造局买田这事,胡宗宪和谭伦的共识是无论如何要把灯笼摘下来撇干净嘉靖,分歧就在于摘了灯笼后还要不要买田。如果让胡宗宪的人去摘灯笼自然就是高翰文说的把船扣了不许买田,为了能让沈老板顺利买田谭伦只能自己带兵去摘灯笼,这才是谭大人跑这一趟的根本目的。胡宗宪在干什么,他在赌人性,赌的就是摘了灯笼后高翰文和海瑞可以顶住压力不卖田,再坚持个2,3天自己的粮船就到了。

计划赶不上变化,半路会到高翰文是意料之外的事,但谭伦知道高翰文中了仙人跳去淳安是被逼着帮沈老板站台买田的,所以才能放心的任务转包给高翰文自己躲了,可见高翰文被杨金水解了套这个关键信息有多重要。要行使自由意志前提是得有人身自由,高翰文就是个例子,工作层层转包到了海瑞这里变成了摘灯笼扣粮船。海瑞执行任务的时候,扣粮船又变成了奉旨赈灾,沈老板和地方政府变成了借贷关系。从结果看是胡宗宪率领的严党左派取得了胜利,浙江没有乱,严党不会倒,可实际上这局棋之中的不可控的因素太多,每个人都要在棋盘上比划两下,最后的结果超出了所有参与者的预料,没有人能够真正的掌控局势。这才是《大明王朝1566》最精彩也是最贴近现实的地方,对比一下《琅琊榜》中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的权谋手段,梅长苏的碾压式操作也只配出现在爽文和各类影视剧作品中。

织造局买田莫名其妙成了奉旨赈灾,嘉靖没拉下水郑泌昌自己倒欠了沈老板一屁股债,就如同柏林战役期间的元首一般,匪夷所思的郑大人此刻的心态彻底崩了。怎么形容郑大人当前的局势呢,大概就是三路高地全破,队友要么泉水挂机要么等待复活,就剩郑大人孤零零站在水晶前面,他即将面对的是严党、司礼监、清流全方位无死角360度的打击报复,反正自己一颗头肯定是不够砍的,搭上全家老小也就够还个利息。这只是织造局买田的事,还没算好基友何茂才搞的通倭的事。底下人办事没一个靠谱的,郑泌昌让何茂才务必亲自去淳安,把真倭寇带出来灭口。去淳安没问题,可织造局买田的事如何善后何大人心里没底,总担心自己被郑大人卖了,还是得问清楚了才踏实。都到这节骨眼了何大人还有心思逗闷子,郑大人已经在考虑怎么去领盒饭了,直接被何茂才给气晕了。这就叫现世报,上次高翰文被吓晕也在这间屋,不过这回郑大人是真的不是装的。好半天郑大人才缓过气来,手都抬不起来了还得安排工作,自己去找杨金水善后,让何大人这位祖宗赶紧去淳安,看到这一幕也不由得心疼郑大人一秒。

沈老板赈灾都快从建德回来了,锦衣卫几位老哥才赶到浙江,所以说延时太严重,嘉靖也不好秀微操。杨公公热情款待了远道而来的几位特工老哥,吕芳都嘱咐好了这几位来了浙江都听杨公公的,让办谁就办谁。杨公公第一个要办的就是沈一石,沈老板哪哪都好,经商有道为人讲究,尤其每年分得一手好茶叶,从北京到浙江一众官员都挺满意,连何茂才都亲切的称呼他一句老沈。沈老板就一个毛病,胆子太大。织造局买田是被迫的不算,一个商人借织造局的地盘给小阁老推荐的杭州市长玩仙人跳;“奉旨赈灾”那是矫诏俗称假传圣旨,诛九族的事也敢挂着海报明目张胆的干。这么大的事不请示不汇报一拍脑袋就干了,沈老板是打算喊着奥利给去自焚了,可杨公公还想活着回北京进司礼监呢,所以这人再好也不能留,要不自己迟早也得被拉下水。要搞沈老板一般的司法手段可不好使,主要是合作这么多年他手里黑材料太多,万一坦白从宽争取立功表现了,不知道多少人要吃挂落,交给几位特工老大哥特事特办才稳妥。
楼主 linyuan_f  发布于 2020-07-09 20:16:36 +0800 CST  
@linyuan_f 2020-07-10 21:12:18
(三十八)有仇报仇有冤报冤(中)
本篇参考剧情第十三集
用三十年的女儿红招待几位特工哥哥,杨金水也算下了本钱,酒桌上边吃边聊气氛热烈,顺便拿30年的女儿红玩玩梗。这一幕戏光聊女儿红就聊了2分钟,张黎导演你确定这不是广告植入吗。女儿红就是个噱头,商家编个好故事无非为的是多卖钱,绍兴人家里自然也没有30岁的剩女等着嫁给一群酒鬼。这世上多得是名不副实的噱头,用在东西上叫品牌故事,用在人身上叫人......
-----------------------------
发了一晚上都发不上去,这天涯我也是醉了
楼主 linyuan_f  发布于 2020-07-10 21:14:44 +0800 CST  
(三十八)有仇报仇有冤报冤(中)

本篇参考剧情第十三集

用三十年的女儿红招待几位特工哥哥,杨金水也算下了本钱,酒桌上边吃边聊气氛热烈,顺便拿30年的女儿红玩玩梗。这一幕戏光聊女儿红就聊了2分钟,张黎导演你确定这不是广告植入吗。女儿红就是个噱头,商家编个好故事无非为的是多卖钱,绍兴人家里自然也没有30岁的剩女等着嫁给一群酒鬼。这世上多得是名不副实的噱头,用在东西上叫品牌故事,用在人身上叫人设,无论故事编的多么好终归是门生意,最后还是要变现。人设这种东西迟早是要崩的,比如一心求道修仙几十年的人间活神仙嘉靖同志,其实就是个独夫民贼,除了宫里那几万个粉丝外基本没什么路人缘;再比如打着为国为民旗号的那群清流鸡贼,念兹在兹的就是重返执政,成功与二代目接班人深度绑定,理念就是反对一切到处搅屎。对这帮政治投机分子,无论是嘉靖还是底层人民都应该时刻保持警惕。

这边厢宴席还没结束,郑泌昌就找上门来,背后捅刀子是一回事,台面上毕竟没撕破脸,人该见还是见。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杨公公脑袋差点就挂在粮船上了,见到始作俑者郑大人语气自然不善,话里话外夹枪带棒。都是千年的老狐狸见了面还得聊《聊斋》,郑大人卖力表演杨公公使劲儿拆台,对手戏演的精彩。郑大人第一招恶人先告状,改稻为桑黄了都是因为沈老板自作主张把买田的粮拿去赈灾了,这事后果很严重,沈老板是你杨公公的人,你说怎么办吧,绝口不提挂灯笼的事。第二招一问三不知,沈老板为什么买田变了赈灾郑大人不知道,织造局的灯笼怎么挂到粮船上去的郑大人也不知道,如果不是杨公公善意的提醒,淳安灾民通倭的事郑大人估计还是不知道。

郑泌昌戏精上身演的飞起,杨金水还有一桌客人等着实在没耐心陪他兜圈子了,既然郑大人啥都不知道还聊什么。杨公公直接摊牌,织造局买田的事到底是谁的主意,改稻为桑黄了到底谁该负责,等人证沈老板赈灾回来自然水落石出。杨公公这话就诛心了,郑大人没法回答索性学高翰文装晕,这是郑大人今天第二次晕倒了。杭州天热还是地板上凉快,郑大人来是为了给织造局买田的事善后的,事没谈拢只能接着谈,见不到杨金水,装晕直接改成碰瓷了,索性躺在地上不起来了。杨金水是不想再人谈了,都到了这个节骨眼郑大人还是藏着掖着,一点儿诚意都没有。何况事到如今也没什么好谈的了,爹死娘嫁人个人顾个人,杨金水能把自己摘干净都是谢天谢地了,当务之急是要和沈老板切割干净,自己谎报军情的事也得给个交待,织造局买田变赈灾这事算欺君,罪过也不小。

赶回酒局,把自己谎报军情的锅全都推到门外碰瓷儿的郑大人身上,跟几位特工老大哥痛诉衷肠,添油加醋的上点眼药顺便指指门外,地板上还躺着那个二品大员就是他干的。对付无赖自然要用无赖的手段,何况郑大人是个读书人,撒泼打滚这种事现学现卖,除了恶心人也没啥威力。看了看几位特工老哥北镇抚司的工作证,郑大人头也不晕了眼也不花了,赶紧从地上爬起来,陪着几位老哥回自己办公室交待问题去了。

面对锦衣卫郑大人还是老一套,事情都是沈一石干的我什么都不知道。不过这次没敢再甩锅杨金水了,毕竟理论上案发时候杨金水还在路上,不像他跟何茂才就站在码头上指挥。按照郑大人的说法,织造局买田就是个美丽的误会,除了沈一石大家都没错,跟这些读书人相比朱七无疑是个粗人,表达方式很直接“只是一个商人,把我大明朝上上下下都给涮了,你们不要脸可朝廷丢的起这个脸吗”,万般无奈之下,万分委屈得郑大人主动承担了一个监管不力的罪过。所谓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落泪,指望当官的自己认罪伏法显然不现实,郑大人不配合没关系,朱七带着兄弟直接到淳安自己找证据去了。难怪连嘉靖都夸朱七办事得力,对付地方官员确实有一套,操作稳得一批。

一般监管单位下现场检查都是带着任务的,哪怕平常关系维护的再好也得挑一堆无关痛痒的毛病,怎么也得弄个警告处分罚点款什么的,要是平常关系不怎么样自然是公事公办,弄不好就得移送司法。朱七这次来杭州出差就是带着任务来的,嘉靖亲自定了指标 “浙江这次不抓几个人是不行的”,郑大人自己就是榜上有名的一号嫌疑犯,还指望着用沈一石顶缸,只能说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
楼主 linyuan_f  发布于 2020-07-10 22:59:30 +0800 CST  
(三十八)有仇报仇有冤报冤(中)

本篇参考剧情第十三集

用三十年的女儿红招待几位特工哥哥,杨金水也算下了本钱,酒桌上边吃边聊气氛热烈,顺便拿30年的女儿红玩玩梗。这一幕戏光聊女儿红就聊了2分钟,张黎导演你确定这不是广告植入吗。女儿红就是个噱头,商家编个好故事无非为的是多卖钱,绍兴人家里自然也没有30岁的剩女等着嫁给一群酒鬼。这世上多得是名不副实的噱头,用在东西上叫品牌故事,用在人身上叫人设,无论故事编的多么好终归是门生意,最后还是要变现。人设这种东西迟早是要崩的,比如一心求道修仙几十年的人间活神仙嘉靖同志,其实就是个独夫民贼,除了宫里那几万个粉丝外基本没什么路人缘;再比如打着为国为民旗号的那群清流鸡贼,念兹在兹的就是重返执政,成功与二代目接班人深度绑定,理念就是反对一切到处搅屎。对这帮政治投机分子,无论是嘉靖还是底层人民都应该时刻保持警惕。

这边厢宴席还没结束,郑泌昌就找上门来,背后捅刀子是一回事,台面上毕竟没撕破脸,人该见还是见。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杨公公脑袋差点就挂在粮船上了,见到始作俑者郑大人语气自然不善,话里话外夹枪带棒。都是千年的老狐狸见了面还得聊《聊斋》,郑大人卖力表演杨公公使劲儿拆台,对手戏演的精彩。郑大人第一招恶人先告状,改稻为桑黄了都是因为沈老板自作主张把买田的粮拿去赈灾了,这事后果很严重,沈老板是你杨公公的人,你说怎么办吧,绝口不提挂灯笼的事。第二招一问三不知,沈老板为什么买田变了赈灾郑大人不知道,织造局的灯笼怎么挂到粮船上去的郑大人也不知道,如果不是杨公公善意的提醒,淳安灾民通倭的事郑大人估计还是不知道。

郑泌昌戏精上身演的飞起,杨金水还有一桌客人等着实在没耐心陪他兜圈子了,既然郑大人啥都不知道还聊什么。杨公公直接摊牌,织造局买田的事到底是谁的主意,改稻为桑黄了到底谁该负责,等人证沈老板赈灾回来自然水落石出。杨公公这话就诛心了,郑大人没法回答索性学高翰文装晕,这是郑大人今天第二次晕倒了。杭州天热还是地板上凉快,郑大人来是为了给织造局买田的事善后的,事没谈拢只能接着谈,见不到杨金水,装晕直接改成碰瓷了,索性躺在地上不起来了。杨金水是不想再人谈了,都到了这个节骨眼郑大人还是藏着掖着,一点儿诚意都没有。何况事到如今也没什么好谈的了,爹死娘嫁人个人顾个人,杨金水能把自己摘干净都是谢天谢地了,当务之急是要和沈老板切割干净,自己谎报军情的事也得给个交待,织造局买田变赈灾这事算欺君,罪过也不小。

赶回酒局,把自己谎报军情的锅全都推到门外碰瓷儿的郑大人身上,跟几位特工老大哥痛诉衷肠,添油加醋的上点眼药顺便指指门外,地板上还躺着那个二品大员就是他干的。对付无赖自然要用无赖的手段,何况郑大人是个读书人,撒泼打滚这种事现学现卖,除了恶心人也没啥威力。看了看几位特工老哥北镇抚司的工作证,郑大人头也不晕了眼也不花了,赶紧从地上爬起来,陪着几位老哥回自己办公室交待问题去了。

面对锦衣卫郑大人还是老一套,事情都是沈一石干的我什么都不知道。不过这次没敢再甩锅杨金水了,毕竟理论上案发时候杨金水还在路上,不像他跟何茂才就站在码头上指挥。按照郑大人的说法,织造局买田就是个美丽的误会,除了沈一石大家都没错,跟这些读书人相比朱七无疑是个粗人,表达方式很直接“只是一个商人,把我大明朝上上下下都给涮了,你们不要脸可朝廷丢的起这个脸吗”,万般无奈之下,万分委屈得郑大人主动承担了一个监管不力的罪过。所谓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落泪,指望当官的自己认罪伏法显然不现实,郑大人不配合没关系,朱七带着兄弟直接到淳安自己找证据去了。难怪连嘉靖都夸朱七办事得力,对付地方官员确实有一套,操作稳得一批。

一般监管单位下现场检查都是带着任务的,哪怕平常关系维护的再好也得挑一堆无关痛痒的毛病,怎么也得弄个警告处分罚点款什么的,要是平常关系不怎么样自然是公事公办,弄不好就得移送司法。朱七这次来杭州出差就是带着任务来的,嘉靖亲自定了指标 “浙江这次不抓几个人是不行的”,郑大人自己就是榜上有名的一号嫌疑犯,还指望着用沈一石顶缸,只能说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
楼主 linyuan_f  发布于 2020-07-10 22:59:36 +0800 CST  
(三十九)有仇报仇有冤报冤(下)

本篇参考剧情第十三集

朱七带人赶到淳安实地调研,特工做事果然专业,朱大哥特意cosplay成了一个老农去找灾民套话。这部剧充满了导演的恶趣味,比如故意让朱七找了一个盲人老大爷聊天,也不知道cosplay给谁看。老大爷热情洋溢的介绍了海瑞到淳安处理通倭案的大致情形,又说了说改稻为桑政策落地难,百姓普遍排斥的情况。经过严嵩的路线调整,改稻为桑的方针变成了扶助工农,由胡宗宪的左派负责细化和实施。此时改稻为桑已经升级为3.0版本,按胡宗宪的思路,就是做成个扶贫项目,百姓理论上是能够得到实惠的,连海瑞也是大力在做地推工作。具体措施如下,政府向百姓发放无息贷款(标的物是粮食)抵押物是田地,条件只有一个稻田改桑田,改为桑田后三年免税、三年后税率按照稻田标准征收。

政策条件真的是优厚,免税什么的先不说单说无息贷款这一项老百姓就赚翻了,比一比三一五晚会曝光的七一四高炮、九进十三出之类的高利贷,这简直就是送钱。楼主要是个有几百亩田的小地主,一定把田全抵押了有多少借多少粮,然后把粮换成钱,要么投资要么把钱存钱庄套利息,这才是正常操作,想一想都酸爽。再算一笔账,假如正常年份老百姓一亩稻田每年的收益是100,改成桑田后每年的收益应该是150,还不考虑税负减免的优惠,改稻为桑不但能大幅提高百姓的税后收入还能借到粮食度过灾荒,比高翰文那套以改兼赈两难自解强的不是一星半点,这么好的政策百姓为什么还要抵制呢,真的如田有禄所说淳安灾民都是一群刁民吗?

百姓们只是学历低,智商未必也低,而且吃亏上当的经验尤其丰富。拿A股举个例子,任何一个有着10年炒股经验,经历过一次完整的牛熊转换的老股民,对于每一次牛市的来临一定是心生警惕的,估计干不出押了房子加几倍杠杆赌身家之类的事,为啥?无非是前面学费交的足,教训尤其深。再看看淳安的老百姓的交的学费,单说这改稻为桑,先是马踏青苗再是毁堤淹田,齐大柱带着几十个人去走私点粮食就被扣上通倭的罪名,差点就被人肉BBQ了。头天晚上几百个兵满县城的到处窜,又是围地牢又是拆柱子,结果第二天就改奉旨赈灾了,没几天改稻为桑又变成无息贷款了,这政策变化实在是太快了,放谁身上也得多留个心眼。而且坏就坏在政策条件给的实在是太优厚了,根本不像严党那群地方官儿的正常操作,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要么是传销、要么是电信诈骗、要么是贵妇重金求子。

至于盲人老大爷说的怕海大人干不久就高升了,就是个场面话,对方口音一听就是外地的,毕竟交浅言深不能说的太透,按照海青天这种搞法,他高升的唯一去处大概就是西方极乐净土了。不得不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刚才算的是改稻为桑的理论收入,实际收入要另算,清流骨干赵贞吉一拍脑袋给生丝定了个官方指导价,大概是平均市价的一半,假设百姓稻田每年每亩收益是100,改稻为桑理论收益是150,按照官方指导价实际收入是75;如果百姓当初把田卖给了沈老板,改稻为桑后租田耕种,按照五五分租的比列,桑田每年每亩收益150,百姓每年收益一样是75。这里敲一下黑板,重要结论要记住,借粮自种和卖田租种,百姓每年每亩劳动所得都是75(不考虑卖田的一次性收入)。这个账一定要算明白,所以说高翰文、海瑞、王用汲争了半天,百姓还是一样的困苦,没啥卵用。严党郑泌昌搭上命都没干成的事让清流赵贞吉给干了,还没啥负面影响,所以从一开始就说了严党清流是一丘之貉,不要相信在野党执政了都特么一个样!

说到这里不由得要多说两句,改稻为桑这事前后升级了三个版本,换了胡宗宪、郑泌昌、赵贞吉三个团队来操盘,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可对于百姓来说结果都一样,卖田租种也好借粮自种也罢,都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这就是赤裸裸的掠之于民。不得不佩服赵贞吉,他不仅是精算师,还是一个高明的操盘手,把朝三暮四的典故演绎到了极致,为了不逼反百姓,把前端收费改成后端分成,归根结底是把百姓当猴耍。虽然电视剧里赵贞吉的意思是暂时苦一苦百姓,可是赵大人很快高升就进内阁了,猜一猜新任浙江巡抚会不会把赵大人的这条政策给完整的保留下来。
楼主 linyuan_f  发布于 2020-07-12 20:58:49 +0800 CST  
(四十)海青天的初次蜕变(上)

本篇参考剧情第十四集

如何让新兵以最快的速度成长为老兵,很简单全部送上战场,凡是能够活着回来的都是老兵。比如高翰文,从驿站遇到胡宗宪的那一刻起便已走入战场,在他让海瑞摘灯笼、扣粮船的那一刻,曾经的文艺青年、知识分子顺利晋级为合格的官僚。海瑞和高翰文不一样,高翰文上战场为的是活着退役而海瑞则是为了捐躯当烈士。也许是多年在县教育局局长位置上碌碌无为心有不甘,也许是看不惯这吃人的社会决心为百姓做点,又也许是张居正那篇鸡汤文写的妙笔生花勾起了心底深藏的火焰,总之海青天义无反顾的踏上了浙江这个修罗场,就如他自己反复强调的一样,他就没想着能够活着离开淳安。

慷慨就义易,从容赴死难。一心要当烈士去炸碉堡的海瑞,初到浙江便化身海怼怼,怼天怼地上司下属一个也不能少,什么郑泌昌、何茂才、沈一石、两个千户、田有禄、王牢头甚至连巡抚衙门倒茶的卧底也不放过,总之仇恨值拉的是相当的满。通倭案最开始只是为了逼海瑞就范,后来发展成必须弄死海怼怼全是海青天自己努力争取来的。被堵在地牢里的那一夜,是海瑞第一次直面死亡,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人多少都会有些变化,就如癌症康复患者那样性格、为人处世甚至三观都会改变。如果从壮烈捐躯的角度考虑,很多事做了就做了,很多人得罪就得罪了,也不用顾忌什么反正身死恩怨消。可海青天毕竟没有当成烈士,太阳照常升起,以后又该如何做呢,继续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吗?从地牢走出来的那一刻就是海青天蜕变的开始,很多以前不需要考虑的事情现在要开始谋划了,从此海瑞不再是清流的那枚弃子,走上了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同样是死境界却有天壤之别。都是自杀式袭击,开皮卡去撞据点和开飞机去撞大楼完全是两个效果,一个连新闻都未必播一个直接引发了10年的反恐战争。对于海青天也一样,死在淳安的黑牢里还是死在锦衣卫的昭狱里完全是两码事,被当成弃子拿去送死还是自己买好棺材去找死分明是两种境界。自始至终海瑞都是一个不怕死的人,可不怕死并不等于去作死,想明白了这一层海瑞终于迈出了蜕变的第一步,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县城愤怒中年逐渐成长为震动朝野的自杀式袭击者。把这一层说清楚,下面海大人一系列的操作分析起来就简单多了。

何茂才顶着酷暑亲自跑到淳安,把地牢翻了个遍也没找到井上十四郎,把海瑞叫到县衙办公室询问,海瑞行使了保持沉默的权利,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何大人一气之下把办公桌上的签筒给扔地上了,两位千户带人冲进来撸胳膊挽袖子打算教海大人做人,当着何茂才的面海瑞背《大明律》这招失效了,两位千户还没动手就被胡总督的兵给轰出去了。所以说没有暴力手段做支撑,法律条文还不如擦屁股的纸,这年头手里没有武器的批判,就没法坐下来讲道理。秀完了肌肉,两位大人终于可以坐下来好好聊天了,何大人想提倭寇走,海大人表示流程不符办不了。何大人想不明白一个二本学历45岁了才当了个县长海瑞,一上任就和上司对着干到底是图什么,海瑞说的清楚,自己就图能在淳安当个烈士,过一把为民做主的瘾,这天眼瞅着是没法聊了。

峰回路转海瑞忽然就吐口了,原来也不是非要为难上司这事可以聊,何大人还以为自己听错了。海瑞开价其实也不高,倭寇交给何大人,齐大柱为首的几十个百姓每人抽20鞭子案子就这么结了,一手签字一手交人。何大人签了字井上十四郎也就领了盒饭,通倭案这事暂时是摆平了,心里一块石头算是落了地,临走前何大人还免费送了海瑞一句“在官场要和光同尘”。讲大道理谁都会,实际做起来是两码事,跟郑泌昌说“要搅就都把水给搅浑了”不也是这位何大人,当初打算把所有人都拉下水如今却教育海瑞要和光同尘,所以领导们嘴里说的那些大道理还是要辩证地看。
楼主 linyuan_f  发布于 2020-07-13 15:09:26 +0800 CST  
(四十一)海青天的初次蜕变(中)

本篇参考剧情第十四集

按说一心要做烈士的海怼怼,遇到通倭案这类存在明显瑕疵的冤假错案,不是应该一查到底,坚决和郑泌昌何茂才等人拼个鱼死网破的吗,怎么忽然就能通融了,还故意抬了何大人一手,这还是那个在巡抚衙门高喊着要去北京上访的海瑞吗?原则性强不等于死板,不怕死也不意味着要故意去作死,胡大人的兵最多保护海瑞一阵子,真要是死磕到底逼得何大人铤而走险,指不定哪天下班回家路上海大人就得被打了黑枪。自从地牢里被两位千户堵了一宿之后,海青天完成了初次蜕变,一个更灵活、更务实、更有手腕、更会思考的海瑞诞生了,过去的棋子终将成长为大明朝的一把神剑,而海青天在淳安接下来的表演不过是初露锋芒,小试牛刀而已。

通倭案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改稻为桑3.0的地推工作。沈老板的粮食毕竟是借给官府的,虽然不收利息但本金总是要还的,淳安的乡亲们都是实诚人,赈灾粮每天吃的不亦乐乎,借粮改稻为桑免开尊口,照这么个吃法用不了多久海青天就得变海大头了。来浙江前海瑞虽然也在基层工作过,但分管的是教育口,打交道的不是老师就是学生最多再算上点热心家长,针对三农问题自媒体上写几篇文章提点建设性意见是有的,可实际操作应该是头一遭,事实证明效果还不错,海青天不仅是个理论家更是个实干派。

海青天的操作分四步,第一步恩威并施、第二步政策宣讲、第三步釜底抽薪、第四步黑社会恐吓。海青天在码头上当着乡亲们的面,抽了齐大柱和他的几十个兄弟20鞭子,然后又当众夸齐大柱等人是为了替乡亲们做点事才挨的鞭子,前几天差点连命都没了,这是恩威并施。接着又把改稻为桑3.0的种种好处再和乡亲们详细解释一遍,经济作物产值是粮食作物的150%,政府免费办理无息贷款还配套了免税政策帮乡亲们搞产业升级,这才是真正的普惠金融,多少大户挤破头的好事乡亲们赶紧搞起来啊,这是政策宣讲。“我代皇上代朝廷借粮给你,包本县百姓今年今年每人都有粮度荒。凡是不愿意改种桑苗的,我一粒粮不借!我不愿我管的百姓饿死,我也要向朝廷交差!凡不能让我交差的人,那是你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这样的百姓,我海瑞也救不了你”,海青天的话翻译一下,愿意借粮改稻为桑的粮食管够,让我交不了差的就是跟我过不去也是跟自己过不去,赈灾粮就发到今天了,以后饿死人都算是自杀,乡亲们自己掂量着办。断了赈灾粮,绝了乡亲们白吃白喝的念想,这是釜底抽薪。海青天结束演讲给齐大柱递了个眼色,齐大柱赶紧送助攻“海老爷刚才说了,想活命的就听他的话赶紧借粮种桑,凡是跟海老爷过不去的,不用官府管你,我齐大柱和我的兄弟们也不会放过你!”话说的通俗易懂,这是赤裸裸的黑社会恐吓。

海老爷这一套组合技设计精巧、环环相扣、极具说服力,先抽鞭子再夸奖不仅是恩威并施,更是杀猴给鸡看,海老爷发起火来连淳安一哥也敢抽就问乡亲们怕不怕;政策宣讲是先礼后兵占据道德制高点;撤了赈灾粮才是釜底抽薪的杀招,不借粮就等着饿死,乡亲们随意;最后让黑社会出面放几句狠话吓唬吓唬,顺便码头上看着场子把那些打算闹事的全收拾了,这一套操作下来堪称完美。至此乡亲们纷纷踊跃借粮,改稻为桑的地推工作顺利完成,乡亲们虽然说还是信不过官府,但也没人愿意公开跟海老爷过不去,得罪了海老爷不但饭没得吃还有黑社会上门骚扰,别说是借粮改稻为桑了,就是10石一亩卖田也得配合。所以说基层工作经验很重要,不是几个政治理论家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搞搞顶层设计这么简单,就凭海老爷这手腕,未来让他牵头搞改革效果未必就比张师傅的差,而且一准更接地气。反过来说也一样,如果张师傅能够到基层锻炼个10年再回北京搞改革,大明说不定能再多撑个三五年。

齐大柱是个好同志,古时候管这类人叫地方豪强类似水浒里面的晁盖,现在管这类人说好听点叫地方实力派,说难听点叫地方黑恶势力,总之不是什么安分守己的存在。齐大柱的情况海老爷是心知肚明,蹲在地牢里的海老爷连田有禄老父亲被儿媳妇赶出门都知道,齐大柱这个头号嫌疑犯的底早就被摸透了,救了齐大柱他们一命顺便演了出苦肉计。齐大柱一帮人几十条精壮的汉子,成天在县里不是聚众闹事就是收保护费,遇到灾年还要干点投机倒把倒腾紧俏物资的事,海老爷想想头都疼,索性全部推荐到戚继光那里去军队接受再教育,不仅可以洗清通倭嫌疑还顺带解决了就业问题,连媳妇儿都娶了,真是送佛送到西功德无量!
楼主 linyuan_f  发布于 2020-07-14 23:43:02 +0800 CST  
(四十一)海青天的初次蜕变(中)

本篇参考剧情第十四集

按说一心要做烈士的海怼怼,遇到通倭案这类存在明显瑕疵的冤假错案,不是应该一查到底,坚决和郑泌昌何茂才等人拼个鱼死网破的吗,怎么忽然就能通融了,还故意抬了何大人一手,这还是那个在巡抚衙门高喊着要去北京上访的海瑞吗?原则性强不等于死板,不怕死也不意味着要故意去作死,胡大人的兵最多保护海瑞一阵子,真要是死磕到底逼得何大人铤而走险,指不定哪天下班回家路上海大人就得被打了黑枪。自从地牢里被两位千户堵了一宿之后,海青天完成了初次蜕变,一个更灵活、更务实、更有手腕、更会思考的海瑞诞生了,过去的棋子终将成长为大明朝的一把神剑,而海青天在淳安接下来的表演不过是初露锋芒,小试牛刀而已。

通倭案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改稻为桑3.0的地推工作。沈老板的粮食毕竟是借给官府的,虽然不收利息但本金总是要还的,淳安的乡亲们都是实诚人,赈灾粮每天吃的不亦乐乎,借粮改稻为桑免开尊口,照这么个吃法用不了多久海青天就得变海大头了。来浙江前海瑞虽然也在基层工作过,但分管的是教育口,打交道的不是老师就是学生最多再算上点热心家长,针对三农问题自媒体上写几篇文章提点建设性意见是有的,可实际操作应该是头一遭,事实证明效果还不错,海青天不仅是个理论家更是个实干派。

海青天的操作分四步,第一步恩威并施、第二步政策宣讲、第三步釜底抽薪、第四步黑社会恐吓。海青天在码头上当着乡亲们的面,抽了齐大柱和他的几十个兄弟20鞭子,然后又当众夸齐大柱等人是为了替乡亲们做点事才挨的鞭子,前几天差点连命都没了,这是恩威并施。接着又把改稻为桑3.0的种种好处再和乡亲们详细解释一遍,经济作物产值是粮食作物的150%,政府免费办理无息贷款还配套了免税政策帮乡亲们搞产业升级,这才是真正的普惠金融,多少大户挤破头的好事乡亲们赶紧搞起来啊,这是政策宣讲。“我代皇上代朝廷借粮给你,包本县百姓今年今年每人都有粮度荒。凡是不愿意改种桑苗的,我一粒粮不借!我不愿我管的百姓饿死,我也要向朝廷交差!凡不能让我交差的人,那是你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这样的百姓,我海瑞也救不了你”,海青天的话翻译一下,愿意借粮改稻为桑的粮食管够,让我交不了差的就是跟我过不去也是跟自己过不去,赈灾粮就发到今天了,以后饿死人都算是自杀,乡亲们自己掂量着办。断了赈灾粮,绝了乡亲们白吃白喝的念想,这是釜底抽薪。海青天结束演讲给齐大柱递了个眼色,齐大柱赶紧送助攻“海老爷刚才说了,想活命的就听他的话赶紧借粮种桑,凡是跟海老爷过不去的,不用官府管你,我齐大柱和我的兄弟们也不会放过你!”话说的通俗易懂,这是赤裸裸的黑社会恐吓。

海老爷这一套组合技设计精巧、环环相扣、极具说服力,先抽鞭子再夸奖不仅是恩威并施,更是杀猴给鸡看,海老爷发起火来连淳安一哥也敢抽就问乡亲们怕不怕;政策宣讲是先礼后兵占据道德制高点;撤了赈灾粮才是釜底抽薪的杀招,不借粮就等着饿死,乡亲们随意;最后让黑社会出面放几句狠话吓唬吓唬,顺便码头上看着场子把那些打算闹事的全收拾了,这一套操作下来堪称完美。至此乡亲们纷纷踊跃借粮,改稻为桑的地推工作顺利完成,乡亲们虽然说还是信不过官府,但也没人愿意公开跟海老爷过不去,得罪了海老爷不但饭没得吃还有黑社会上门骚扰,别说是借粮改稻为桑了,就是10石一亩卖田也得配合。所以说基层工作经验很重要,不是几个政治理论家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搞搞顶层设计这么简单,就凭海老爷这手腕,未来让他牵头搞改革效果未必就比张师傅的差,而且一准更接地气。反过来说也一样,如果张师傅能够到基层锻炼个10年再回北京搞改革,大明说不定能再多撑个三五年。

齐大柱是个好同志,古时候管这类人叫地方豪强类似水浒里面的晁盖,现在管这类人说好听点叫地方实力派,说难听点叫地方黑恶势力,总之不是什么安分守己的存在。齐大柱的情况海老爷是心知肚明,蹲在地牢里的海老爷连田有禄老父亲被儿媳妇赶出门都知道,齐大柱这个头号嫌疑犯的底早就被摸透了,救了齐大柱他们一命顺便演了出苦肉计。齐大柱一帮人几十条精壮的汉子,成天在县里不是聚众闹事就是收保护费,遇到灾年还要干点投机倒把倒腾紧俏物资的事,海老爷想想头都疼,索性全部推荐到戚继光那里去军队接受再教育,不仅可以洗清通倭嫌疑还顺带解决了就业问题,连媳妇儿都娶了,真是送佛送到西功德无量!
楼主 linyuan_f  发布于 2020-07-14 23:45:36 +0800 CST  
(四十二)海青天的初次蜕变(下)

本篇参考剧情第十四集

忙了一整天,海老爷天黑才到家,却发现院门大开谭伦正在给自己洗地。真心劝海老爷长点心吧,虽说家里穷不怕偷好歹你也得弄把锁挂门口阿。海老爷在浙江仇人那么多,要是谁都能半夜进你家院子,你这晚上还睡得着吗。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谭大人登门拜访一准没好事。海老爷和谭大人认识十多年了,朋友谈不上最多算是个熟人,谭大人干的亏心事不少见面,自然要调侃一番“神出鬼没,你将总督府的兵交给高府台带来,自己却躲了,你以为现在偷偷跑过来给我洗地,我就能轻易饶过你。”一个躲字说的极秒,对于谭大人那点小心思海瑞心知肚明,自然要黑一把。谭大人半夜在海老爷家里洗地自然不仅仅是为了给自己洗地的,当听说谭大人把自己一家老小都接来淳安的时候,海老爷终于翻脸了。大水过后瘟疫肆虐,淳安现在不仅是灾区还是疫区,何况海老爷在浙江得罪那么多人,谭伦忽悠海瑞来淳安做烈士就算了,现在还把人一家老小都弄来,这是要让海瑞阖家死绝阿,就这心肠再怎么洗地也洗不白了。

海老爷质问谭大人为啥害他全家,谭大人不回答反问一句这都6月末了改稻为桑的事弄得怎么样了,改稻为桑和把海老爷一家弄来有啥关系,谭大人开始扯淡说你认为没关系可淳安的百姓认为有关系,然后强行解释一波,改稻为桑推不下去就是因为海瑞是个裸官,老百姓担心你随时会走,把你家人弄来是为了安老百姓的心。胳膊拧不过大腿,谭伦先斩后奏家人明天就到了,再吵下去也没有意义,海瑞长叹一声,两个人无话默默的继续洗地。谭大人黑历史比较多,嘴里基本上就没有几句实话,裸官这套说辞根本站不住脚,淳安的乡亲们对改稻为桑不积极是压根儿信不过浙江的官府,跟海瑞是不是裸官没一毛钱关系。再说了海老爷工作会不会调动是上面说了算,他家人就算来了淳安到时候一纸调令该走还是要走,做这些表面文章忽悠老百姓实在没什么意思。而且解决裸官这个问题也不用那么麻烦,海老爷老婆孩子不在淳安没关系,让他当地再娶几房生几个娃就解决了,小阁老能娶九房海老爷娶个两三房问题不大的,前提是他能娶得起。谭大人说民心似水乡亲们说变就变,可关键是乡亲们贷款合同都签字了,田地也抵押给官府了,粮食背回家都下锅了,等上了套才想反悔怕是来不及了吧。

谭伦说把海瑞家人弄来是安老百姓的心是假的,其实是为了安谭大人自己的心才是真。江湖事江湖了,个人恩怨个人担,把海瑞家人给卷进来谭大人这次玩过界了,看着默默干活不搭理自己的海瑞,谭大人自知理亏,主动找海老爷搭话,先是安慰一番,我不是就可着你一个人坑,王用汲家人也送过去了,你们两个好基友待遇是一样的。看海瑞不搭话就继续灌迷魂汤,开空头支票,是封官许愿描绘未来美好蓝图“你干的事不久就会简在帝心,行百里路半九十,赶紧把桑苗插了。有了这番政绩,今后封疆入阁都不是没有可能”。谭大人没想到踢到铁板上了,海老爷根本不买账直接打脸“你少拿封疆入阁那些话来激我”,“什么公之母即为天下人之母,公之女即为天下人之女,墨迹未干,危机四伏,下面情形如何还在未定之中,你们就巴巴地把他们也送来了。你想封疆入阁,我海瑞可不是为了封疆入阁到淳安来的。”

还是海老爷看得透彻,什么裸官、什么安百姓的心、什么简在帝心纯属扯淡,还拿封疆入阁忽悠准备当烈士的海老爷,一天到晚尽整虚的,谭大人为了自己升职加薪根本不管底下人的死活。其实谭大人也冤枉,公之母公之女那篇鸡汤是张居正灌得自己就是挂个名,裸官那套说辞确实牵强,把海瑞一家老小都接来的真正目的,谭大人后面自己说的清楚,海老爷在浙江上蹿下跳闹腾的实在太凶,把清流的大谋略都给搅黄了,又摘灯笼又借粮赈灾,自己却还活的好好的。推荐海瑞的人是自己,再这么折腾下去怕海瑞连累自己吃牢房,把你一家老小都拉过来就是让你海瑞有所顾忌,以后听话做个安分守己的乖宝宝。谭大人原话是这么说的“把你请到淳安的人是我,你在这里豁出命干,真要获罪了朝廷,追究起来,连坐的人里第一个就是我谭伦!那时候裕王保不了我,你也保不了我。不是说后怕的话,从你动身那一天,我就跟家里人说好了,为老妇人准备了住宅,你丢了命我坐了牢,就让我的家人将老妇人尊夫人令爱接到我家里去住。哪一天裕王爷真的接了位,我能再有说话的机会,别的不敢说,替你讨个追谥,替老妇人情歌诰命,请朝廷拿出一份俸禄给你养家还是能做到的。”谭大人这一番话当之无愧站在了忽悠界的巅峰,忍不住摘抄下来逐字逐句的分析,还记得《又见一帘幽梦》里振聋发聩的那句台词吗“你只是失去了一双腿,而紫菱呢,她失去的可是自己的爱情阿”,海老爷你不过是失去一条命,而谭大人失去的可是自己的仕途阿!(未完待续)
楼主 linyuan_f  发布于 2020-07-15 12:30:11 +0800 CST  
(四十三)谭大人的心魔(上)

本篇参考剧情第十四集

接上文,谭大人上一秒还在封官许愿画大饼,跟海瑞说你干的事不久就会简在帝心,封疆入阁都不是没可能,下一秒画风突变就成了你丢了命我坐了牢,帮海瑞讨个追谥,实在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只有站在谭大人的角度看问题才能理解他此次来淳安见海瑞的良苦用心。谭伦和海瑞之间是深度绑定的,举荐海瑞到淳安的是谭大人,海瑞干得好谭大人受益,捅出篓子谭大人连坐。按谭大人的剧本,海老爷本该在淳安象征性地抵抗一番,然后被随便安排个莫须有的罪名变成烈士,等浙江乱起来谭大人顺理成章的继承海瑞累积的政治遗产和民心,竖起倒严的大旗,倒严成功谭大人封疆入阁,若不成功一样是枚弃子。可海瑞不但没有死,反而摘了灯笼从沈大户那里借了粮食转贷给百姓。海瑞摘灯笼和自己摘有区别吗,真是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嘉靖那边会如何看自己;买田的事被海瑞彻底搅黄了,这笔账也会算自己一份,小阁老和清流那边又该如何交待。太白金星两次诏安孙悟空,一次当弼马温一次当齐天大圣结果都不好,玉帝心里会怎么想太白金星,谭伦举荐的海瑞捅了这么大篓子,道长、裕王心里会怎么想谭伦,谭大人心里直打鼓,想起来就后怕。

淳安的百姓都在传海老爷是裕王派来的,锦衣卫都记在小本上了,谭大人这时候想和海老爷做切割也没办法了,海瑞成了谭大人最大的心魔。海老爷自己不怕死,谭大人可怕的要死,海老爷烂命一条死不足惜,谭大人可是要封疆入阁的,天知道海瑞后面还能捅多大的篓子、惹多大的事、得罪多少人。当务之急是不惜一切代价给海瑞戴上紧箍咒,让他彻底消停消停,千万别再给自己惹事了。所以谭大人特意把海瑞一家老小都接到淳安当人质,自己就在院子里等着海瑞要亲自嘱咐几句。海老爷浑身是胆做事无所顾忌,可总要考虑下一家老小的生命安全吧,当然不能搞特殊化,王用汲那边也一个待遇。

谭大人难得敞开心扉说几句实话,后面自然要说点片汤话调和调和气氛,什么把海瑞母亲、媳妇儿、闺女接来自己家住纯属扯淡,前面裕王府里那段戏看的清楚,裕王、张居正、谭伦压根就没有一个想抚恤海瑞家人的,如果不是裕王妃张口,海瑞成了烈士,他的家人大概率要流落街头指不定就得要了饭。后面的话就更混账了,帮海瑞讨个追谥、给老夫人请个诰命、给海瑞申请点抚恤金要等裕王登基以后,还有个前提条件是自己得有说话的机会。等裕王登基海老爷坟头的草都得有一丈高了吧,谭大人让海老爷的遗孤这几年喝西北风去吗,而且就谭大人这个尿性,海老爷做了鬼要是不去托梦,他估计是想不起这档子事。谭大人忽悠了半天自己也有点心虚,最后问了句“这些心里话,你不会不信吧?”,“你说的这些我都信,你就是不该不跟我商量就把他们接来”,废话谭大人跟你商量了人还能接来吗。认识谭伦十几年,谭大人什么性格海瑞心知肚明,嘴上说我都信,心里想信你个锤子,所以凡是要托付家人,海瑞都是去找的王用汲,可从来没有敢麻烦过谭大人。

这世上没有纯粹的坏人,谭伦也不是《蝙蝠侠》里的小丑那样的丧心病狂,他只不过是为了自己升职加薪不择手段而已,只要自己过得好从不会顾忌其他人的死活。自私也好缺乏同理心也好,职场上像谭伦这样的人其实不少,无论平时交情如何,到了关键时刻要么挖坑害人要么踩着别人往上爬,就如同谭伦坑胡宗宪、坑海瑞那样,这样的人还是比较好辨别,奉劝各位朋友遇到谭大人这样的同事一定要敬而远之。当然谭大人偶尔也会干点好事,比如这次来淳安除了坑海瑞外,还特地请名医李时珍先生来给海瑞看看病,解决下中老年男性不孕不育,生不出儿子的难言之隐。
楼主 linyuan_f  发布于 2020-07-16 11:02:13 +0800 CST  
(四十四)谭大人的心魔(下)

本篇参考剧情第十四集

常年在基层分管教育的海老爷研究了半天《千金方》就敢给全县的老百姓开药吃,这已经不是胆子大的问题了,川普总统也只是建议给新冠患者注射消毒液,可没敢真的注射。淳安的乡亲们运气好,遇到李时珍同志,要不然瘟疫再加上蒙古大夫海老爷的药,还不知道得草菅多少人命。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这跨界的事弄几个综艺节目糊弄糊弄老百姓也就算了,可不能学海老爷那样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贪官最多要点钱,海老爷这可是要命阿。

谭大人一向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来也匆匆去也冲冲,临走前还要捡要紧的事再给海老爷嘱咐几句。谭大人聊了聊当前局势的发展,东南沿海反恐战争进入倒计时,国库没钱还得让严嵩父子想办法,一边补亏空一边筹措军费,眼下自然不是倒严的时机。国库亏空,要么掠之于民要么掠之于商,沈老板号称浙江首富类似于今天的马云,道长和严嵩都在打他的主意。罪名是现成的沈一石私自打着织造局的招牌买粮赈灾,这就是妥妥的商人乱政,海老爷听不下去了开始感叹“朝廷挥霍无度,官场贪墨横行,可到这个时候却弄成如此结果,可见立国不正,大明朝再不整治,亡国有日。”大明朝那会没啥言论自由,海瑞这番议论要是让朱七那几位锦衣卫老哥听了去,最少屁股得挨20板子,弄不好就得去找周云逸一起吃盒饭了,不像现在什么公知、恨国党、慕洋犬在网上随便恶毒攻击党和国家也没啥顾忌。

听了谭大人的话,海瑞想的是大明再不改革就game over了,谭大人心里又在想什么?谭大人说话甭管是不是坑蒙拐骗,从来都是有的放矢,爆了半天沈老板的料,总不会就是为了跟海老爷扯闲篇吧。有一个逻辑要先说清楚,齐大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去倭寇那里买粮食到底有没有罪,肯定是有罪这一点海老爷也承认,关键在如何量刑,何大人觉得该全部砍头,海老爷觉得抽20鞭子就完事了,可见量刑尺度上主观成分巨大。同样逻辑,海老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协助沈一石打着织造局的牌子赈灾,商人乱政这事有没有海老爷的责任?肯定是有的,沈一石既没带圣旨又拿不出织造局的工作证,就带了个六品的工作服还没敢穿身上,就这路三无人员说的话海老爷也能信,一点防诈骗的意识都没有。沈老板贴两张海报就宣称自己是奉旨赈灾了,海老爷不去核实反而积极配合,给商人乱政提供一切便利条件,这已经不是失察能解释的了,至少也是渎职。就比如最近有诈骗犯冒充老干妈的员工把腾讯公司给骗了,你说腾讯公司负责接待的员工有没有责任?谭大人提沈老板的事分明就是在敲打海瑞,别以为通倭案的事摆平了自己就一身轻松了,沈一石这事你还没摘干净呢。

也不知道海老爷是真没听懂,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自己的错误不认真反省反而大放厥词尽说些大逆不道的话,谭大人实在听不下去了,赶紧让海老爷闭嘴“整治是以后的事!…有句话你不爱听我还得说。接下来朝廷有任何举动你都千万不要再去插言,严党一倒台,朝廷必定会重用你,为了谋国,你也得学会谋身。”不管海老爷是不是装糊涂,谭大人索性挑明了,接下来无论发生什么事你啥也不要干,啥也不要说。其他几句都是客套话,海老爷千万别当真,只要道长还有口气在,严党倒不倒都没你这个摘灯笼的啥事,至于先谋身再谋国那说的是谭大人自己,这趟来就是给自己谋身来的,为了以后封疆入阁千万不能被海老爷给连累了,一定要把这泼猴给摁住。

谭大人的话海瑞应该是听懂了的,所以才说了“兵者凶也,此次前去你要多保重”。谭大人临走前还是不放心,再三强调“前方打仗就怕后方不稳,…你海刚峰稳住了,我谭子理就不怕。半月内让百姓把桑苗插下去,产了生丝全卖给织造局。既要为百姓谋利,也要对上面有交待,我也好向上面说话阿。”谭大人是参军不用上前线待在指挥部里自然不怕打仗,怕的就是海瑞在后方胡闹到处捅娄子,海瑞稳住了自己才算真的稳了。最后几句是暗示海瑞,要对上面有交待才能替你说话,海瑞的上面自然就是谭伦,关键是要把生丝卖给织造局,可不能由着乡亲们公平交易,搞价高者得那一套。

谭伦话说完,就是海瑞给谭伦穿鞋的特写,谭大人稍微客气了下便心安理得的把鞋穿好,走了两步背对着海瑞念了句“何处无月,何月不照人,只无人如我二人也”随即转身告辞,领导范儿十足。海瑞主动给谭伦穿鞋就是他的表态,海瑞总算服软了谭大人很满意,就如同白天的何大人一样,这一趟淳安总算没白来,至此心魔已了。为了工作,中年人的尊严与理想一文不值,该低头处总要低头的,可叹!
楼主 linyuan_f  发布于 2020-07-17 22:31:01 +0800 CST  
(四十五)道长的诉苦大会(上)

本篇参考剧情第十四集

道长最近心情异常烦躁,赏儿媳妇的10万匹丝绸被儿子退了回来、浙江两个县发大水官府没钱赈灾还得找商人借钱、东南反恐战争即将开打军费至今也没着落,全都是烦心事,道长憋了一肚子气看谁都不顺眼。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这当皇帝的手里要没几个钱真是连狗都嫌,全天下的吃瓜群众都看着自己被儿子和沈一石轮番打脸,那感觉别提多酸爽了。严嵩父子这个管家当的实在是称职,20多年了,如今连地主家也没余粮了,这倒严的事也该提上日程了,自然不是现在至少也得等胡宗宪把反恐战争打完再说。在道长心中,裕王退丝绸这事干的不地道,实在是让自己下不来台,明面上还挑不出错,毕竟是亲生儿子坑爹就坑爹吧,骂两句就算了也不能拿他怎么样,索性忍了;国库亏空,当皇帝的还要找浙江首富去打秋风,沦落到找商人借钱老朱家这脸也算被道长丢尽了,归根结底是严嵩父子闯的祸,可眼下补亏空、筹措军费还得靠他们,索性暂时也忍了等秋后算账;至于浙江首富沈老板,收拾不了别人还收拾不了你,一个商人既然那么爱演,就演死你。道长提前找吕芳对了对台词,然后召集裕王、内阁、司礼监一干人来开会。

道长这个人爱面子,更重要的是极端的自负,一般爱面子的人都会死不认错,哪怕明明知道自己错了,要么胡搅蛮缠要么诡辩强掰,总之绝不会轻易低头认错。自负的人没那么复杂,在他们心中,自己根本不可能错,错的是其他所有人,甚至错的是这整个世界。道长平时爱面子,遇到事就变得极端自负,在他心中自己就是永远正确的存在,错的都是底下那群混账王八蛋,要么是无法正确领会自己的意图,要么是正确领会了可在执行层面出了岔子,哪怕被逼着下了罪己诏,也还要给自己强行洗白一番。理解了道长这个特点,再去听他的会议发言就简单多了,主要就是诉苦加甩锅,顺便把所有人都喷一遍发泄内心的不满。

人都到齐了会议开始,道长铁青着脸往正中间龙椅一座,还没说啥呢严嵩就率先代表内阁表态认错,像极了楼主和媳妇儿吵架,每次一看媳妇儿脸色不好,楼主从来都是率先主动认错,态度是相当的诚恳,当然该吵还是吵,媳妇儿一肚子埋怨怎么可能随便认个错就放过你。道长此时也是一肚子气没地方撒,别看严嵩认错态度积极又诚恳,一样得被喷。道长黑着脸说今天开会不谈工作就谈一件事“父子”,强压着怒气让严世蕃搀着他爹先坐下,裕王忍不住偷偷瞟了瞟道长,严世蕃则吓得满头大汗。道长开始侃侃而谈,天底下最难得是什么人,不是自己这个皇帝、不是严嵩这个内阁首辅也不是吕芳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是父亲。拿裕王退丝绸举例,最后给了个诛心的结论,“是做儿子的不认我这个父亲,还是做孙子的不认我这个祖父”,吓得裕王当场就跪了,当初李妃劝他不要退的时候还跟人家甩脸子,现在才知道怕,晚了!毕竟是亲生儿子,吓唬两句完了,道长自己把话圆回来,不是儿子不认父亲,是儿子体谅父亲的艰难把丝绸退回江南织造局,因为有人打着道长的旗号借粮给浙江的灾民。道长咬着后槽牙接着说,父债子偿裕王是替自己在给沈一石还债,谁让国库亏空了呢。

绕了半天圈子顺便把自己儿子一顿喷,这才点到正题上,沈一石打着道长的旗号把粮食借给老百姓,归根结底是因为国库亏空。此话一出所有人都跪了,道长吐槽的更来劲了,开始抱怨自己命苦,“他将这些丝绸一退,又提醒了朕,朕的命苦啊!”“可朕身为君父,大明朝所有人都是朕的儿子,朕怎么就当了这么个父亲呢”,道长说自己命苦,意思是自己身为君父不仅亲儿子裕王坑爹,在座的各位有一个算一个也都坑爹,这就是转着圈骂人了顺便还用伦理哏占大伙儿的便宜。话说到这严嵩赶紧第二次表态认错,说裕王为子仁孝不可能坑爹,坑爹的事都是我们这群大臣干的,我们认罚。严阁老的话翻译一下就是,道长你们父子都没错,错的都是我们这帮大臣,行了吧。还是拿楼主和媳妇儿吵架举例子,一般忍受了媳妇儿大半天数落,楼主总会爆发一次,说几句类似“你怎么会有错,都是我的错,行了吧”或者“行行行,我错了还不行”之类的话,标准的嘴服心不服外加态度恶劣,挑衅效果极佳,可以迅速拉满仇恨。

严阁老虽然语气平和,态度诚恳但开会的都是人精,话里话外那点意思听得明白,34分27秒吕公公扭头表情复杂的看了一眼严嵩,还特地给了个特写。果然严阁老话音刚落,就被道长给怼了回来,“朕说了不议朝局!”,这是道长第二次强调今天不谈工作了,既然严嵩嘴服心不服,那这个架还得接着吵,不对是会还得接着开,开到严嵩能够发自灵魂深处的深刻反省自己的错误为止。(未完待续)
楼主 linyuan_f  发布于 2020-07-19 21:30:20 +0800 CST  
(四十六)道长的诉苦大会(中)

本篇参考剧情第十四集

某种角度上看,开会和吵架是一样的,当然把道长和严嵩这群人开会比喻成楼主和媳妇儿吵架并不严谨,为的是能更形象的做个比喻,方便大家理解道长和严嵩是怎么过招的。开会时都有一套专门的会议语言,会议语言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说人话,每句话都搞得跟破译密码似的,旁人听起来云山雾罩、一头雾水,可参会的这群人心里却跟明镜一样,都是一起共事多少年的老狐狸了,彼此的套路都熟悉的很。当着一群下属的面严嵩总要给自己保留点体面和权威,大会上主动认错总要比被领导骂的狗血淋头要强的多,严阁老屡次想靠主动认错来堵道长的嘴,可道长根本不接招,都说了今天不谈工作就聊父子,自顾自的继续吐槽。严嵩是嘴服心不服,其他人跪在地上不说话,估计连嘴都未必服,既然不服就接着聊,一直聊的这群人服了为止。搞辩论道长还从来没怕过谁,当初还没成年就搞“大礼议”,终于聊清楚了谁是我爸爸这个事,如今道长不但能辩论,还能打屁股,不给底下这群人聊清楚了谁是你们爸爸这个事,绝不算完。

今天开会不谈工作,工作做不好都是在座各位的责任,先把帽子扣好,然后道长开始拿浙江举例子,总督、巡抚、按察使、杭州市长都是严嵩父子的人,织造局是吕芳的干儿子,受灾的两个县的县长是裕王推荐的人,当初提拔干部的时候都抢着推荐自己的人,如今工作搞砸了又舔着脸来认错,找领导汇报工作等指示,指示你妹阿,自己的烂摊子自己收拾去。道长原话“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可有的父亲就甘愿去做这个马牛”不肯做马牛的自然是道长自己,坚决不会为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甘愿做马牛的自然是严嵩和吕芳了。刚才喷自己儿子,道长说话还留三分薄面,毕竟是自己的基因喷的太过分等于自黑,现在喷别人的儿子了,道长自然是要好好发挥下。“严嵩,你的儿子就在这,他平常对你如何你比朕清楚,朕现在只想跟你打个招呼,不要事事都听他的,有些事可以让他去办,可有些事不要让他去办,管紧点对你对他都有好处。”估计是日常被坑爹有了共鸣,道长的话听得严嵩直点头,这个态度才算过关。可笑的是严世蕃还打算去接他爹的班统率严党,在道长心中他就是个麻烦制造者,最多也就是干个包工头给道长修修别墅的命,就这还得防着工程层层转包变成豆腐渣,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货。

当着亲爹和所有人的面,严世蕃受了这么多委屈,干了这么多丧尽天良的事,最后就得了这么个评价,不知道此刻小阁老心里什么感受,不过道长骂归骂,毕竟小阁老砍头钱也赚了不少还娶了九房媳妇儿,妥妥的人生赢家,实在是没有任何值得同情的地方。喷完了严嵩父子,道长接着喷吕芳,“吕芳,你本是个没有儿子的人对吧,可你的儿子比谁都多,你那么多干儿子、干孙子你累不累啊”,“无关对错,皆因糊涂”,“死了的人才称祖宗呢,你一个大活人让人家把你当死人叫着,叫也把你叫死了”。按说当着矬人不说矮话,吕芳跟着道长40多年了,还要被当众讽刺生理缺陷,伺候领导是真心的不容易。不过道长心里还是把吕芳当自己人的,说他糊涂认了那么多干儿子,底下人谁犯了错都是吕芳的事儿,早晚得被这些人连累死。

喷完严嵩和吕芳,也该谈谈工作了,于是进入喜闻乐见的双簧时间。道长问吕芳“你的那个干儿子杨金水回到杭州以后怎么着了,每年几十万匹丝绸捏在人家手里,到了朕想拿点粮赈济灾民,还要靠人家去做好。现在朕的儿子退回了十万匹丝绸先把账还了,可今年卖给西洋商人的五十万匹丝绸有没有着落?总不成胡宗宪在前方打仗跟朕要军饷,朕还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吧。”吕芳立刻回答“这是奴婢失职,奴婢先行请罪。”道长立刻追问“请罪就能把钱请来吗?”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严嵩前面请罪道长同志不买账了,一方面是严阁老态度有问题,另一方面是严阁老请罪背锅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还是一样没有钱。至于怎么把钱请来,那还得听吕公公的,当然台词是道长写的吕公公只负责念。
楼主 linyuan_f  发布于 2020-07-20 15:54:56 +0800 CST  
(四十七)道长的诉苦大会(下)

本篇参考剧情第十四集

请罪就能把钱请来吗?自然不能,具体怎么弄钱道长和吕公公也想了个办法,吕公公跪在地上义正言辞的开始发难“奴婢请罪是想告诉内阁,织造局是大明的织造局,任何人打着朝廷的招牌经商营私都是以商乱政,都与织造局无关。内阁应该查明此人即刻拿办。今年死也要死出50万匹丝绸卖给西洋,筹集军饷及时供给前方,要是误了胡宗宪在浙闵和倭寇的战事,司礼监和内阁共同领罪。”吕公公这番话说的实在是高,下面会逐字逐句的分析。吕公公的话翻译一下,织造局是道长的产业,没有道长的公开授权任何人以织造局的名义做任何事都是非法的,道长不承担任何责任。沈一石涉嫌以商乱政立刻通过司法程序处理,没收犯罪所得。今年无论如何要完成创收500万两的任务(参考外销50万匹丝绸收益),完不成任务严嵩父子就等死吧。

吕公公的表态及其重要,首先是把道长撇干净,没有圣旨授权无论沈一石拿粮食买田还是赈灾都跟道长无关,哪怕是道长亲口吩咐沈老板做的事,出了问题将来也是沈老板一个人顶罪,拿不出授权文件自然不可能牵扯织造局与道长的。道长这个人想干什么一向是要靠底下人去猜的,想拿到道长他老人家的授权文件比登天还难,这就是所谓的送死你们去好处我来拿,属于道长的标准套路。其次是给严嵩递话,可以去炒沈一石的家来补亏空。沈一石与织造局合作十几年,虽然只是个临时工但也算宫里的劳务派遣人员,按惯例涉及宫里的人和事都是宫里来处置的,道长要是不点头,吕芳不可能递话,吕芳不递话严嵩可不敢打沈一石的主意。在道长心中,沈一石这个浙江首富捞的每一桶金,都是因为打着织造局的旗号,某种意义上来说沈老板就是个银行,他的每一个铜板都是道长的存款,平时存在沈老板这里放点贷款做点投资生利息,需要的时候道长可以随时取走,所以让严嵩抄沈一石的家等于默认严嵩拿自己的小金库去补国库的亏空,道长真是及时雨,仗义疏财端的是一条好汉!

一匹丝绸内销是6两银子,出口至少是10两,吕公公代表道长给经营层下了死命令,今年务必完成500万两的创收任务,完不成任务严嵩父子就等着领罪吧,吕公公原话可是说的死也要死出来。完不成任务严嵩父子就得去死,为了完成任务就得有人去死,谁死都行严嵩父子自己选,要么浙江灾民去死、要么沈一石去死、要么郑泌昌何茂才去死当然他们父子两个自裁也可以,自裁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严嵩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让沈一石、郑泌昌、何茂才他们去死,实在不行就派鄢懋卿巡盐,让严党各级官员挨个出血。

聊两句抄沈老板家补亏空的事,沈一石口袋里的每一个铜板都是属于道长的,这一点严嵩、吕芳、甚至裕王都是认可的,道长的本意是拿小金库的一部分帮严嵩一把,注意是一部分可不是全部都用来补亏空。毕竟年内完成500万两的KPI压力确实不小,任务是自己下的,20多年的交情了,严嵩那边能帮一把是一把。沈老板的财产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固定资产包括桑田、丝绸作坊、绸缎庄、住宅、各类古董、名人字画什么的,流动性较差一时难以变现;另一部分是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及各类现金等价物,比如各类金银珠宝、丝绸、粮食什么的都算,随时可以变现。道长的意思是沈老板的流动资产直接拉到胡宗宪的军营里当军费,要是有富裕还可以拿去补亏空,固定资产则全部划归织造局名下,算是落袋为安。这件事道长、严嵩、吕芳是有默契的,毕竟理论上道长没义务帮严嵩,500万两全让严党掏腰包他们也掏得起,如今道长花自己的小金库抬了严嵩一手,严阁老除了感恩戴德还能说啥。

同一件事站在不同的角度看结论完全不一样,就拿沈一石抄家这事来说,站在道长的角度看,绝对该给自己发锦旗。道长是什么性格,大明朝有名的葛朗台,一向是舍命不舍财的主儿,如今被逼到自掏腰包贴补公司经营实属不易,人最难得就是突破自己,道长这一次无疑做到了,不愧是一代雄主感动大明的第一号人物,此处应该有掌声,给道长点个赞。站在严嵩的角度看,虽然亏空一大半是道长贡献的,但严阁老20多年专注帮道长背锅擦屁股早就习惯了,今年下了创收500万两的死命令,看似不近人情但道长还是抬了自己一手,用小金库帮自己完成任务。毕竟相交20多年,除了上下级关系还有一层情谊在,道长不但是个好领导更是个讲义气的好朋友,严阁老虽然被喷了一脸但内心却是暖暖的,领导如此体恤下属真是仗义阿,给道长点个赞。站在海瑞的角度看,沈老板的财产一分一毫都应该归国库,道长竟然默许把沈老板的固定资产私自划给织造局,这不是赤裸裸的监守自盗、薅封建主义羊毛、带头侵吞国有资产吗,结论就是大明要完,天下人不直陛下久矣!
楼主 linyuan_f  发布于 2020-07-21 18:23:11 +0800 CST  
(四十八)道长的诉苦大会(终)

本篇参考剧情第十四集

道长为什么愿意用自己的小金库帮严嵩,这事和后面很多情节都有联系,得好好聊聊。于公来说,当前最主要的矛盾就是无条件支持胡宗宪打赢反恐战争保卫东南沿海,只要道长不想学崇祯去煤山上自挂东南枝,该出血时还是要出血的,毕竟保住大明这份家族产业就是保住道长自己,大是大非面前一代雄主自然是拎得清,此时帮严嵩就是帮自己。于私来说,道长虽然是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但对于跟了自己40多年的吕芳、跟了自己20多年的严嵩海是有感情的,某种意义上来说吕芳、严嵩无限接近于道长的朋友,甚至比自己的亲儿子更值得信赖,能帮朋友一把自然是会帮的,于私来说道长也愿意帮严嵩。有借有还再借不难,道长对严嵩有感情可对严世蕃、严党没有感情,小金库的钱是借给严嵩的,将来可是要连本带利还的,要么鄢懋卿南下巡盐后还要么等国库充裕了再还,总之人死债不烂,倒了严抄了家这债也得还。

插一句题外话,这部剧还有一个暗线讲的是父子关系,剧里面反复提及亲生儿子没有外人靠谱,严嵩说师生比父子更亲,道长抱怨说天下最难当的是父亲,都是这个意思。严世蕃成天忙着给亲爹挖坟,是当学生的胡宗宪跟在后面擦屁股;裕王为了维护自己的名声把丝绸退了,狠狠的打了道长的脸,是吕芳、严嵩豁出命去要维护道长的形象;吕芳没有亲儿子,但就算是亲儿子也绝对做不到杨金水为吕芳装疯卖傻的那地步,所以说父子关系最难处,亲生儿子往往不如外人靠谱。当然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连出去倒斗都是儿子下去捡宝贝父亲在上面拉绳子,所以各位有儿子的父亲们,子不教父之过,这儿子要是教育不好,可是真坑爹阿!

再聊聊沈一石死的冤不冤,站在道长的角度看一点都不冤,没有织造局就没有浙江首富沈老板,道长一直把沈老板当下金蛋的鸡养着,到了火烧眉毛的时候杀鸡取卵也不是不可以。浙江首富的成功之路就是个杀猪盘,猪养肥了本来就是要杀了过年的,何况沈老板很多事干的也不地道。背着道长借粮赈灾连利息都给免了,弄的道长面子里子全丢了,这是其一;背着道长常年拿小金库的钱给各级官员分茶叶,用道长的钱给自己做人情,这是其二。后面沈老板几箱子账本送到北京,道长一页一页的查账,就是要看看底下这群混账这些年黑了自己多少钱,将来连本带利好要回来。

吕公公的表态道长很满意,严嵩本来还打算说两句,道长直接宣布散会边说边往外走,“朝局你们去议,朕只是给你们打个招呼,各人的儿子各人管好喽,再说这一次去淳安任知县的那个海瑞父母官当的就很不错,虽然给朕落下了一屁股的债,可他还是把他那个县的子民都安抚好了,朕还真不好说他什么不是,这个人是朕的儿子举荐的,这个债就让朕父子来还吧。各人的算盘各人打好,各人的债各人去还。”各人的儿子各人管好这句话简单,道长管好裕王、严嵩管好严世蕃、吕芳管好杨金水;各人的盘算各人打好,裕王想的是顺利接班、吕芳想的是退休养老,安全着陆、严嵩想的是不仅自己要安全着陆,宝贝儿子还不能被人弄死。各人的债各人去还,说的是父债子偿,不管你们脑子里想的是什么先把自己儿子的屁股擦干净,否则谁也好不了。裕王推荐的海瑞拿着道长的私房钱搞无息贷款去扶贫,这笔账道长认了,浙江的改稻为桑黄了账算在严世蕃头上,织造局摊上这么多麻烦事账算在杨金水头上,总之今年500万两的创收任务严嵩和吕芳这两个当爹的负责搞定。

谭伦说海瑞干的事简在帝心倒是实话,全国1000多个县,能让道长记住名字的县长可不多,虽然是差评也不容易。海县长先是摘了织造局的灯笼,这就如同你在五星级酒店撞见董事长和年轻女秘书共进早餐一样尴尬,领导的有些事外人还是不要知道的比较好。然后拿着道长的私房钱大搞无息贷款去扶贫,这事干的比裕王退丝绸还恶心,动道长的钱就是割道长的肉,可明面上还真不好说他什么不是。道长对海瑞恨的牙痒,话里话外的喷海瑞就是特地说给裕王听的,海瑞这笔账可是一并算到裕王头上的。有了道长这番评价,正常情况下海老爷的政治生命基本也就到此结束了,一辈子混个七品知县就算是到天花板了。海老爷拼着把命丢在淳安为民做了回主,在道长这里也就是明面上不好说他什么不是,就这还是看裕王的面子。所以说做得越多错的越多,想一想也是让底下干活的人寒心。
楼主 linyuan_f  发布于 2020-07-22 13:25:02 +0800 CST  
(四十九)杨金水的鸿门宴(上)

本篇参考剧情第十五集

好不容易熬到散会,道长和裕王都走了,吕芳扭头看着严嵩,终于轮到严阁老拍板了“立刻以六百里加急发廷寄给浙江,抄了沈一石的家,筹粮募军供应胡宗宪”。从始至终道长只提了裕王退丝绸给沈老板还债的事,顺便抱怨了下自己命苦父亲难当,手里没钱办事要看别人脸色,可从来没说要处理谁。查明此人即刻拿办是吕芳说的,抄沈一石的家的命令是严嵩下的,道长并没有表态,所以说还是领导最高明,说了不谈工作就是不谈工作,谈工作那是底下人的事,到时候完不成任务就按吕芳说的内阁与司礼监共同领罪,严嵩父子、吕芳连着徐高张和一干秉笔太监谁也跑不了,看看这回还有没有人敢出来当搅屎棍。

道长千算万算也没算到浙江首富沈一石的流动资金全都用来扶贫了,首富与首负之间就差了一百船粮食,沈老板如今算是技术性破产了,下个月工人工资能不能发出来都不好说。沈大户此时仓库里就剩下一百匹丝绸了,工厂的原料还够维持生产20天大概能织一万匹丝绸,现银也就一万两,固定资产倒还剩不少,可全都是些一时半会没法变现的玩意,把织机拉到军营也没啥用。所以说再严密的情报体系也是有盲区的,这就叫灯下黑,杨金水是浙江的情报头子,道长的小金库在他眼皮子底下被挖了个底掉,杨公公难辞其咎阿。当然杨公公也不懂财务,几箱子账册拿给他看也未必能看明白,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也只有沈老板自己心里清楚,破产这事沈老板自己不说杨金水是真不知道。只能说天意弄人,沈老板这一破产可真是弄得官不聊生,把一大帮子人都给坑苦了。

沈一石把自己的流动资金都借给了淳安、建德两个县去赈灾,带着青楼的四个小姐姐一通郊县游,玩到死而无憾了才大摇大摆的回了杭州。杨公公已经恭候沈老板多时了,前面分析过杨公公眼下的当务之急,一是要和沈老板彻底切割干净,二是要稳住沈老板防止他狗急跳墙到处爆料。如果沈一石能够和自己的干儿子李玄一样,一个人把所有事都扛了然后慷慨就义,那才是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结局。大半夜的杨公公请沈一石喝酒听芸娘弹琴,月黑风高、好酒好菜、芸娘作陪、干爹干儿子互诉衷肠,这些要素一出场干儿子一准要倒霉,上一次享受这个待遇的是干儿子李玄。吕芳对干儿子是真的好,无论是冯保、杨金水还是黄锦都是照顾有加,甚至连陈洪这样的白眼狼也没舍得赶尽杀绝。对比下吕芳再看看杨金水这干爹当的,不出事的时候还行,一遇到事就派干儿子堵抢眼,所以说拜干爹也得看准了,大腿不是随便抱的。杨公公摆鸿门宴是驾轻就熟,少有的不坑爹专坑儿子的主儿,这次轮到沈一石了。

打着织造局的牌子买田,道长丢了面子得了里子,沈老板死路一条。打着织造局牌子赈灾,道长得了面子丢了里子,沈老板更是死路一条,对沈一石来说早就是生死看淡,服不服都得干了。沈老板此次回杭州就是专程来领便当的,走之前还有些故人要见最后见一面,嘱咐几句才好一身轻松的上路。换上六品的工作服,穿戴整齐去赴杨金水的鸿门宴,表示生是织造局的人,感谢杨公公这些年的关照;穿着一身白睡衣自焚表示死是自由的鬼,身死恩怨消从此再无约束,真正的解脱了。

杨金水特意安排这场鸿门宴有两个目的,于公来说必须要稳住沈一石,保证他不把自己和吕芳每年从道长小金库分茶叶的事抖落出来,这是性命攸关的头等大事。最开始杨公公是安排锦衣卫几位老哥去抓人自然不怕沈老板乱说,可是现在情况突变,内阁发的逮捕令就摆在郑泌昌的办公桌上,万事俱备就等高翰文回杭州抓人抄家了。沈老板那里必须提前做好工作、打好预防针,不然万一人落到高翰文手里,沈老板要是积极争取立功表现自己和吕芳怕是要吃不了兜着走。于私来说,杨公公在等沈老板给他一个交代,两个人愉快合作多年,连女朋友都是一个人,这是标准的一起分过赃,一起朴过昌的铁关系,走到今天这一步,沈老板欠杨公公一个合理的解释。
楼主 linyuan_f  发布于 2020-07-23 13:21:34 +0800 CST  

(五十)杨金水的鸿门宴(中)

本篇参考剧情第十五集

沈一石面沉似水单刀赴会,杨金水语带双关不怀好意,芸娘心事重重弹琴搞气氛,一个准死人和一个假疯子要在这月黑风高之夜,银杯品酒论英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至少今晚沈一石说的话都是掏心窝子的话,基本不藏奸。一杯酒才喝完杨公公就对沈老板表达出了强烈的不满和愤怒,沈老板做了这么多的事的确欠杨公公一个交代,上路前陪杨公公喝这顿酒就是来解释的。沈老板张口闭口说的都是“我们”,听的杨公公异常烦躁,义正言辞的纠正“不是我们,是你,你们卷了个旋涡”,其实争到底是我们还是你们都不重要了,浙江这批人谁也跑不了。沈老板此时终于交了实底,用10石一亩的价格去买市价30石一亩的田,看着是暴利可是产的丝绸一多半要拿去补国库亏空,剩下的还要给各位大人分茶叶,最后算下来沈老板辛苦一圈最多就是个不赔本,难怪沈老板平时都是穿布衣喝白水,想起来真是心酸。可高翰文海瑞他们一搅和,沈老板连喝白水的机会都没了,只能去当烤鸭了。

听了沈一石说的这些实情,杨公公也不禁动容了,自己平时不管经营自然不知道实业的辛苦,脸色和缓了许多让沈一石座下继续说,吩咐芸娘音乐循环播放不要停。接下来两个人之间的对话很长不再复述了,说一点楼主自己的理解。沈一石瞒着杨金水干了两件事,其一在织造局的地盘上用织造局的人给高翰文下套玩仙人跳;其二沈一石挂出奉旨赈灾的海报用100船粮食换了海瑞王用汲两张白条。挂制造局的灯笼是郑泌昌、何茂才干的,这不是沈老板的锅。道长做事一向不问是非黑白,只关心底下人是不是有事瞒着自己,毁堤淹田的处理就是最生动的例子,到杨公公这里也是一脉相承,仙人跳也好、廉价兼并灾民土地也好、哪怕是真的借粮赈灾也无所谓,关键是沈老板不能瞒着自己做。无论是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杨公公给干爹吕芳写封信,如果道长那边不反对,为了革命工作需要干也就干了,只要不上秤总能全身而退,当然全身而退指的是杨公公自己,沈老板是早就走远了根本没得救。平日里一向谨小慎微的沈老板突然就胆大包天了,既不请示也不汇报就干了两件让自己丢脑袋还要连累领导的事,这才是杨公公需要沈一石解释的地方。

剧里面很多情节都是前后呼应的,比如前面杨公公带着芸娘宴请干儿子李玄,现在杨公公又带着芸娘宴请准干儿子沈一石,用意都是送干儿子堵抢眼保住自己。又比如沈一石瞒着杨金水又是搞仙人跳又是奉旨赈灾的,后面吕芳瞒着道长和严嵩徐阶喝酒搞party,用意也是一样,说穿了这就叫做小杖受大杖走。吕芳的事后面再说,这里先聊沈老板的事,杨公公是浙江的情报头子,就沈老板干的这些事瞒得住杨公公吗?杨公公只是名义上在北京,人其实就在杭州潜伏,沈老板在织造局用织造局的人搞仙人跳,这根不不叫瞒,应该叫公开披露重大事项还差不多,毕竟织造局的人搞小阁老的人这事实在是太大了。粮船出发前,郑大人何大人带着几百个兵在码头挂灯笼,这么大的阵仗沈老板别说瞒杨公公了,估计连自己请了四个青楼小姐姐一起搞多人运动的细节杨公公都门清。所以说根本瞒不住,也没必要瞒。

沈一石根本就没想瞒杨金水,之所以不请示不汇报就拍板干了,其实是想摘干净杨金水,自己一个人把事情都扛了,杨公公自始至终是真的不知情,最多是个失察的责任,反正郑何二位把灯笼挂在沈老板的粮船上的那一刻,沈老板就已经再准备后事了,剩下的无非是怎么在死前尽量帮朋友开脱了。如果这些事都请示了杨金水,沈一石自焚算是解脱了,可很多事情也就说不清了,杨公公到时候怕是百口莫辩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失察直接升级成窝案了。这才叫有担当有魄力,与杨金水相比沈一石不愧是多了套生殖系统,真男人。沈一石这一生干的坏事虽然不少,可对朋友是真的仗义,至少主观上能帮朋友做的他都做了,无论是对杨金水、高翰文都不曾亏负,甚至对芸娘他死前也是想尽一切办法在补偿了,当然客观上沈一石的破产还是把杨金水、高翰文给坑惨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反正老沈已经尽力了。该怎么评价沈一石呢,借用杨公公的原话“你这个人吃亏,面带权谋,可心肝肠子都是软的”。和沈一石比,杨公公的心肠自然是如铁石一般,面对沈老板的一片赤诚掏心掏肺,杨公公又是怎么回应的下期接着说。
楼主 linyuan_f  发布于 2020-07-24 11:14:21 +0800 CST  
(五十一)杨金水的鸿门宴(下)

本篇参考剧情第十五集

杨金水摆下这顿鸿门宴,于私要沈一石给自己一个交代,于公要稳住沈一石打好预防针,防着他乱说话。沈一石一片赤诚掏心掏肺的一番话,二人心结就此解开,老沈是真仗义。私事已了下面自然是要谈公事,杨公公让芸娘先离开,亲自老沈斟酒,“做了这号人讲的就是两个字,对上面要忠,交朋友要义,老沈啊,我没有交错你这个朋友”两人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其实忠义又何尝可以两全呢,沈一石对朋友足够义,对上面自然就无法忠了,于是年年从道长的小金库里给大家分茶叶,临走前还把所有的家底都借给了灾民;杨金水对上面的道长和吕芳都是足够的忠,对朋友自然也就无法义了,沈一石这一趟是来见朋友最后一面的,可杨金水却还在给他设套。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老沈一路走好,这人间不值得阿。

老沈的难处杨金水自然能够理解,老沈的仗义更让杨金水感动,可与其花时间去同情一个死人,不如想想怎么能多救几个活人更有意义。杨公公让老沈今天晚上就把芸娘领回去,就如同当初让芸娘陪李玄一晚一样,先把香饵丢出去,唯一区别就是老沈身体没缺陷,该做的都能做。老沈一个回到家就打算当烤鸭的人,要芸娘也没啥用,真要有那闲工夫还打算玩玩架子鼓呢。芸娘老沈肯定不会带走,要么让她跟着杨金水,要么就跟着高翰文,总之老沈希望芸娘最后能有个好归宿。杨公公看老沈不咬钩,以为他是碍着自己的面子,赶紧解释“你和我是什么样的缘分,说高一点你认我做干爹,说低一点我认你做兄弟”老沈和杨公公之间大概算是共产共妻的缘分,就是这辈分有点乱,一会父子一会兄弟的。杨公公侃侃而谈,自己已经收了芸娘做干闺女,两个人早就分房睡了,今天借这顿酒正好跟老沈把辈分再捋一捋,老沈可以做自己的干女婿。老沈也很干脆,干女婿就算了自己还是认干爹的好。

干儿子也好干闺女也罢,关键时刻为了革命工作需要,总得有点牺牲,想到李玄后继有人,杨公公很开心,顺便聊了两句高翰文和芸娘的八卦。虽说认了芸娘当干闺女,可是杨公公心里还是把芸娘当成了秦淮河量产的绿茶婊看待,老沈走之前就拜托了杨金水一件事,让杨金水真的把芸娘当做女儿看待,算是遗愿了。老沈此时心事已了,该解释的解释了,该托付的托付了,终于解脱了忍不住调侃两句,这世上也没啥好留恋的了,包括自己的子孙根都可以断了,跟着杨金水去当宫务员也挺好。杨公公忙着在给自己的干儿子描绘未来的美好蓝图,老沈话里有古怪却也没多想“听干爹的,咱过了这个坎儿,我去跟老祖宗说给你求个正经功名,管理盐场铜矿,好好干下去光宗耀祖。”杨公公大饼画的好,老沈心里就呵呵了,随便应付了一句但愿能有那么一天。怕老沈不信,杨公公拍胸脯保证“怎么会没有那一天呢,今天我就给老祖宗上个本,把这件事从头到尾说清楚”然后说了一堆片汤儿话,话里话外就一个意思,老沈你别担心,真出了事我和老祖宗也能捞你。

忽悠了半天,杨公公就是给老沈提个醒,真进去了可千万不要把自己的靠山供出来,只要有他干爹和干爷爷在,一切都不叫事儿。这就叫对牛弹琴,白瞎了沈一石的一片良苦用心,忠和义毕竟不能两全,今晚是老沈和杨公公的最后一面,很多事都是一期一会,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再没有补救的机会。很多东西失去了才知道珍惜,比如老沈这个朋友,活着的时候怕他乱说话,等他彻底闭嘴了,杨公公心里却像是空了一块。老沈最后的遗愿是让杨金水把芸娘当女儿看待,杨金水做到了,哪怕是在道长面前装疯卖傻也要cosplay成沈一石,也算对逝去的朋友最后的交代吧。魂归邙山也好,下十八层地狱也罢,沈一石终归是领了便当,逝者如斯夫而盈虚者如彼,沈一石一身轻松的走了,可他挖的大坑还在,故事还要继续。
楼主 linyuan_f  发布于 2020-07-24 21:18:56 +0800 CST  
(五十二)沈一石的临别赠言(上)

本篇参考剧情第十五集

一顿虚情假意的酒,一席言不由衷的话,杨金水前脚送走沈一石,后脚赶到巡抚衙门。郑泌昌、何茂才、杨金水还有四位锦衣卫老哥此刻都在等着派高翰文去抄家抓人。据说蒋校长领导的国军有一个光荣传统,嫡系中央军负责吃肉,旁系的杂牌军负责啃骨头,大明朝的官场也差不多。和前面摘灯笼一样,啃骨头这种事自然是找个官最小的外人去啃,遍寻浙江官场考虑到沈老板户口在杭州市,自然是高翰文去办最合适。当然郑泌昌、何茂才二位选高翰文去抄沈一石的家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理由有三条。

首先,抄家抓人是严嵩的口头命令,严世蕃写的逮捕令,小阁老发的逮捕令自然是派小阁老的人负责执行最为恰当,真要是出了什么问题大家都在一条船上,也好防着小阁老弃车保帅,把责任都推到底下人头上;其次,杨公公怕老沈被抓后争取立功表现把自己供出来,郑何二位大人一样也怕,毕竟这么多年一起分茶叶的交情,平时见了面都是老沈老沈叫的亲切,如今翻脸无情抓人抄家,万一老沈受了刺激开始疯狂报复社会,浙江官场这么多拿了茶叶的同事谁也受不了。沈一石是内阁点了名的要犯,不是井上十四郎那种倭寇,何大人一句话说做就给做了,灭口难度太大就只好先稳住沈一石,让他管好自己的嘴,再慢慢想办法。整个浙江官场没拿过老沈茶叶的也就四个人,胡宗宪、高翰文、海瑞、王用汲,胡宗宪指挥不动,海瑞、王用汲都是县里的干部管不了杭州的事,也就只剩下高翰文了。最后,抄浙江首富的家这事涉及重大利益分配,是个烫手的山芋,沈一石和织造局捆绑的这么深,哪些财产该拉到军营,哪些财产该拉到织造局,郑大人心里也没底,文件上说悉数充作军费,可这个悉数又该如何理解,具体怎么执行想想都头疼。索性让小阁老的人去分,将来分赃不均也是吕芳去找严嵩父子理论,没自己啥事。

高翰文去县里面筹粮募兵了,众位大人就在杭州等他回来,反正沈老板人也跑不掉,也没啥财产可以转移的,抓人这事一点也不着急,杨公公摆完鸿门宴回来还等了高大人半天。郑大人心细,知道高翰文前阵子才被沈一石用仙人跳坑过,这次也是特地给他一个公报私仇的机会,故意安排人在门口拿着当初的字据给高大人提个醒,抄家抓人的时候可以有怨报怨,有仇报仇。如今的高翰文已经不是刚来浙江时的那个愣头青了,一进会议室就发现事情不对劲,大半夜的一堆领导还有北京来的锦衣卫老哥竟然都在会议室等自己,肯定没好事。郑大人和杨公公彼此谦让了一番,最后还是郑大人向高翰文传达了内阁的最新指示,浙江省牵头负责供应胡宗宪的军需物资,沈一石以商乱政,移送司法同时罚没全部个人财产充作军费。不想踢皮球的官僚,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官僚,郑泌昌给自己安排的活儿就没一件是靠谱的,唯一的区别就是坑大还是坑小,高翰文本能反应就是往外推。郑大人也不是白给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早就准备好了,张嘴就是两条,一、筹粮募兵都是高大人负责的,抄了沈一石的家军费也就有了,妥妥的两难自解;二、除了杭州市长外高翰文还兼着浙江赈灾的中央特派员,按照制度规定锦衣卫办案特中央派员有义务共同参与。

两条理由合情合理,都能摆的上台面,高翰文还想挣扎,皮球一脚传给杨公公,沈一石可是织造局的人,还享受六品的职务待遇,球被杨公公直接传回来,织造局压根没有沈一石这号人,也没享受过任何待遇,一句话就撇干净了,所以说除了喝顿酒,吹吹牛之外,关键时刻干爹也没啥用。朱七老哥性子直,自己等了大半宿不是为了看人踢皮球的,强调了一句“高大人,内阁的急递司礼监批了红,批了红就是诏命。”这事就这么定了,高翰文接了诏命,玩音乐高翰文是把好手,论推诿扯皮确实还是嫩了点。
楼主 linyuan_f  发布于 2020-07-25 09:43:41 +0800 CST  
(五十三)沈一石的临别赠言(中)

本篇参考剧情第十五集

锦衣卫几位老哥就负责抄家,抓人的事甩给高翰文,美其名曰“我们也归司礼监管,给杨公公一个面子”,报应来的真快,谁让高大人当初忽悠海老爷一个人摘灯笼呢,如今换成自己一个人去抓沈老板,这坑是一次比一次大,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先说抄家,高大人折腾了一夜才发现,浙江首富沈老板就剩下一百匹丝绸,不到一万两银子了,还有一万匹丝绸20天后才能织出来,没钱也就算了可连个账本都没搜出来,就问高大人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就沈大人这点家当,根本不值当高翰文带着锦衣卫几位老哥大半夜兴师动众的亲自登门,说句不好听的随便找个牢头就办了,两个字评价这次抄家行动,尴尬。再说抓人,等高大人带着兄弟们顺着鼓点找到沈一石的时候,屋顶的火都三丈高了,眼瞅着沈老板放下鼓槌就投身火海了。高大人估算了下火候,老沈想留个全尸怕是难了,运气好点能捡点骨灰回去交差。高翰文也就听了会架子鼓、看了首歪诗、捡了点骨灰顺便扑灭了一次火灾,两个字评价这次抓捕行动,失败。接诏命一共就接了两个任务,还全办砸了,高大人心里是真的苦阿。

四个锦衣卫老哥陪着高翰文站在沈老板空空如也的仓库里发呆,前方吃紧后方紧吃,抄家抄出这个结果,谁心里都知道这次摊上大事了。军饷可不是农民工的工资,想给兵哥哥们打白条先得问问人家手里的刀,生死一线之间高大人当机立断立刻甩锅。高大人双眼噙着泪几乎哽咽着说“前方几千战士正在和几万倭寇血战,现在我们却拿不出军需来接济他们。”这句话信息量极大,当时虽然也有火枪火炮但部队装备的并不多,还是以冷兵器互砍为主,几千对几万差不多十倍的兵力差,就这几千人的军需还凑不齐,到底谁是兵谁是匪?难道不该是大明几万正规军去清剿几千缺衣少粮的倭寇吗,怎么就成了几万倭寇围着几千军饷都发不出来的官军打了,还是海老爷看得准,大明朝再不整治,亡国有日啊。难怪道长怕严世蕃他们为了捞钱逼反了东南,就这点国防实力,真弄出一堆闯王来,只怕道长也得去煤山自挂东南枝了。

“沈一石的家财哪里去了,账册哪里去了,织造局和浙江官府难逃其咎。不追查愧对朝廷,愧对前方将士,愧对受难的百姓。”高翰文一口锅反手就扣在了杨金水、郑泌昌、何茂才头上,当着锦衣卫的面就敢给织造局抹黑,只能说兔子急了也咬人,高翰文此时也是真急了眼,全然不顾锦衣卫说过的要给杨公公个面子的话。此时朱七显得很冷静,问高大人该怎么办,高大人说立刻追查,接着问怎么追查,高大人原话是“沈一石的账册和财产,织造局和巡抚衙门应该知道,你们去织造局查,我去巡抚衙门查。”朱七对于高翰文的分路很满意,表示按高大人说的办。高翰文还是聪明的知道刚才说话冲动了,让朱七去织造局查,不仅给了杨公公一个面子,顺便也能把织造局摘干净,这一手叫做说硬话办软事。要摘干净织造局,这口锅就必须扣在郑泌昌的头上,能不能顺利把锅甩出去高翰文心里也没底,不过事在人为,总比自己背锅强。

高翰文说的是巡抚衙门和织造局应该知道,他怎么也没想到账册此刻就放在巡抚衙门和织造局里面,一式两份。喜欢搞音乐的人总有点恶趣味,自己烧的连渣都不剩了,还要给别人整点黑色幽默添点堵,快递账册这事干的就够恶心的了,还要特地写封信调侃调侃,难怪何茂才说沈一石就是死了也得下十八层地狱。巡抚衙门里摆着四口箱子,坐着各怀鬼胎的杨、郑、何三位大人,箱子是沈老板特地送来的,上面贴着“呈织造局巡抚衙门”的封条。高翰文那边抄家还没结束,但沈老板被烧成渣的事几位大人都已经知道了,沈老板这种头号要犯早就被严密布控了,老沈自绝于人民是大快人心的好事,多少同僚晚上终于能睡个踏实觉了,鼓掌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去阻止,反正抓人的是高翰文,到时候就拿他去顶缸,又是一个两难自解。
楼主 linyuan_f  发布于 2020-07-25 20:53:21 +0800 CST  

楼主:linyuan_f

字数:339949

发表时间:2020-06-09 08:34:59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27 22:30:25 +0800 CST

评论数:617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