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说人话,讲二十四史

这几天有点事儿,缓一下~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2-20 13:16:55 +0800 CST  
129、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前面我们说了,姬昌、姬发两父子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忙里忙外地张罗了一大堆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却怎么也不能向东迈进一步。但最后,纣王却莫名其妙地亲自将自己的政权给毁于了一旦,一瞬间便“生死国灭、为天下笑”,原因就在于商王室内部出现了严重的不和现象。
不过鉴于我们现在不确定“孟津观兵”是否存在,所以现在就只能跟某些策略游戏一样设定两个事件轴来讲述之后商朝所发生的故事:
①孟津观兵存在,武王罢兵回周。两年后,他听说纣王杀死了自己的叔叔比干、囚禁了另一个叔叔箕子,于是终于说道:“俺这回又知道天命了!商朝现在肯定是要灭亡了!”于是出兵东向,经牧野之战,灭商。
②孟津观兵不存在,仍然是纣王杀死自己的叔叔比干、囚禁了另一个叔叔箕子,武王认为机不可失,于是趁商朝内乱而大会八百诸侯一起出兵东向,经牧野之战,灭商。
不管版本是哪一个,可以肯定的是,在决战前,商朝内部必然出现了一系列的内部斗争,以至于王室间出现了相互残杀的惨剧。而考虑到古之国家兵权本属于各贵族所共有,则此番内斗是否也是牧野时商朝无兵可用的原因?那就不得而知。
伟大的革命导师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说过,“最坚固的堡垒是要从内部攻破的”,这句话放之于历朝历代的政治故事里都显得非常的恰当。正所谓“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人之”作为政治门外汉的苏东坡尚且能悟到这一层,则当年纣王与两叔叔之间的隔阂也必定不是一天造就的。但是具体是什么呢?仅仅以“暴政”为理由是说不过去的,且不说现在大家看到的对帝辛的记载是真是假,就算全是真的,他老人家也只杀过三个人,除了比干就只有两个不听话的诸侯而已,就这便算是“暴政”了?小受啊,你对得起这两个字吗?
不过,在资料严重匮乏的今天,我们对这个问题也只能凭空猜测了。
是继承法纠纷再起争端?
商朝的上层争斗是从建国的时候便开始存在,“要弟弟还是要儿子”的斗争相信各位已经在《商朝篇》里深刻见识过了,而现在和纣闹矛盾的又是自己的叔叔,再加上还有一个装疯卖傻的庶长兄微子启,这两层亲戚关系确实有点让人浮想联翩。
是中央集权所点燃的矛盾?
前面说了,帝辛在位期间有大肆招纳各国流民开荒,重用他国逃犯秉政——你多任命一个下层人为官,那就要多分一个上层贵族的权力,久而久之,双方撕破脸闹翻也就是很正常的了。
是对外战争所引发的内讧?
顾颉刚先生提出过一种观点,即比干不但是纣的叔父,而且也是姬发的舅父,所以他很可能是卷入了商周两大国之间的博弈而最终在决战前死亡(他认为是死于乱军之中)。联系到之前有 “帝乙归妹”和有莘氏嫁女保姬昌不死的假设,这说法似乎也可以说得通。
总之可以肯定的是,在经历了长达数十年明里暗里的对抗后,貌似强大的商朝终于开始和苏联一样走向了内部的崩溃,而此时商军的主力又在东面陷入了与东夷族混战的汪洋大海之中,姬发千载难逢的机会终于来了!
目标——敌在本能寺!
明智光秀:咳咳,这是我的台词好吧?
姬发:好吧,改一下。目标——敌在朝歌!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2-21 13:33:00 +0800 CST  
姬发:你个反贼有什么资格说话?
明智光秀:我上面好歹还有个天皇,你上面除了纣,还有谁?
姬发:好吧,当我没说……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2-21 13:46:55 +0800 CST  
130、牧野决战(上)
约公元前1046年,在精心准备过后,未来的周武王姬发终于向全国发出了总动员,目标直指朝歌——帝辛!
商朝后期的首都,从已有的资料上看,主要还是在殷的。但是自武乙开始,朝歌(位于今河南省鹤壁市淇县朝歌镇)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军事政治重镇。殷和朝歌本相距不远,当然不可能是毁掉一个都城而营建另一个,所以这一都两城的设计当是殷地人口膨胀的结果。
古代城市规划不比现在,更多要考虑军事防御上的问题。今天北京反正是三环四环五六环的不断扩张,无所谓,反正不要修城墙。但是过去的城市要扩展就难得多了,旧有的城墙建设都是考虑到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随随便便拆掉很不划算,完全重建更得不偿失,不如直接另起炉灶方便得多。与殷商同时代的另一大强国周国在姬昌去世前便在今西安附近营建了丰邑,而姬发即位后又在附近营建了犒京(这就是所谓的丰犒二京),两地同样挨得很近,其构建初衷应该是一样的。
回到主题上来。
根据那个提出“宇宙”观念的尸子的记载,姬发在出兵前曾遭到了一个叫鱼辛的大臣的劝阻,此人我查了一下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呃不好意思搞错了。反正这哥们如是说道:“岁在北方不北征。”意思是天命现在北方,所以周国不应该出征。而我们都知道,姬发并没有鸟他。没多久,一支在那个时代算是比较庞大的部队开始向东方进发了。
根据史书记载,姬发的嫡系军队主要由兵车300辆、虎贲勇士3000人为精锐,总人数则高达(咳咳,周军没有高达)45000人。请注意,现在是公元前11世纪,也就是距今3000年前,能凑到一支四五万的部队是非常难得的。仅仅在这三百年左右前,女武神妇好出征能集合13000人就算撑破天了。
有人说这数字可能被夸大了,我看不尽其然。周人后来是有事没事就夸自己祖先是“以少胜多”的,既如此,当然不能把己方数字给夸大,相反可能还恨不得把故事编成“武王从天而降,一个人灭了商朝全军”,问题是谁信啊?
所以史书虽然常常会撒谎,但是我们也要考虑撒谎的语境和当事人的需求,不然领导要你写45000你写个四十五万岂不是找打?这还“以少胜多”个p啊!
当然,以周国是长途奔袭和后来牧野之战的战况来看,这45000人肯定也不全是作战部队,运粮食、搞工程建设的应该占了大部分,如此才符合实际情况。
以此兵力,周军一路东进,抵达孟津。看到没,又是孟津,天知道究竟是之前孟津观兵记载出错了,还是确实是周武王两次在孟津点兵。而根据记载,周国这次居然又汇聚到了来自庸、蜀、羌、髳、微、纑、彭、濮等各路诸侯的军队与其一道出兵,看起来似乎是符合史书上所记载的周国顺应民意,那么问题就来了。
首先我们要看到,上面提到的这些国家,大都是来自偏远地区的落后文明国家,比如庸、蜀、羌、髳国在汉中、巴蜀一带,彭、濮在汉江流域,纑国我没查到,估计也八九不离十。唯一一个算是中原文化圈的国家大概就是微国了,这个国家估计就是帝辛他哥哥微子启的那个,你说这商朝还没灭呢他就加入了敌人的阵营,不是带路党是什么?
不过撇开微国不说,怎么周军的阵营里都是这么些玩意儿?说好的三分天下得其二呢?为毛前来协助的全是些半野蛮部落(国家)?
根据对楚国历史的研究,号称和周国有着“深远渊源”的楚国先祖们压根就没参与牧野之战。至于黄河流域诸侯的影子……不好意思,没见着。简而言之一句话:武王克商,主要是单干,绝不是后世所说的应者云集。
第二个问题则是,那些落后地区与中原、关中地区之间本就交通不便,平时出个门都可能被豺狼虎豹给吃掉,何以姬发刚出兵他们就赶到孟津与周军汇合了?
一个最合理的解释就是:这群人并不是如后世所说的“闻讯赶来”,而是一开始就随姬发出门的,只是大家走到孟津了才又搞了个统计工作,大家各找各营,方便管理。所以周军号称45000人,但这阵容里肯定夹杂了大量的外籍雇佣兵,而这又将引出第三个问题,那就是:
为什么周国能事先准备好这么庞大的一支混族部队?
我的看法是:当商朝在致力于对东方的殖民时,周国也在另一个方向为华夏文化扩张,这个方向就是西方,以陕西关中为核心的巴蜀、汉水以及陇右一带。可以想象,当时在周国的周围也存在着一系列的文明、半文明国家,他们和商朝的属国一样要对周国缴纳贡品、定期称臣以及提供兵源,这也是为什么姬发要打商国他们就立刻出现的缘故——他们平时就要做好被征召的准备,一旦商周两国开战,这群人只会表态曰:我们的老大是周,商是个什么东西?不好意思,不认识!
可以说西方的这些土地和人民便是周人能够真正与商朝分庭抗礼的根本保证——你有东方,我有西方,谁怕谁呢!这个情况非常类似后来楚国挟长江流域而与周国对抗的历史,人家楚国就是敢不鸟你周王,因为你有北方,而我有南方,咱们也谁怕谁呢!
一切似乎都准备好,那么胜利是否就在眼前了呢?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2-23 20:17:54 +0800 CST  
131、牧野之战(中)
上古惯例,老大集结小弟的时候迟到的人都是要被咔擦的(防风氏:咱能不提这事儿吗),不过此时的姬发正大敌当前,有什么事情都只能秋后算账,一切以保证团结为中心。
这时有人就会问了,是否开战前姬发就不止邀请了庸、蜀、羌、髳、微、纑、彭、濮这些国家参战,只是其他的人都借故不来了?我个人觉得这个可能性是很小的。首先一个原因是后世没有相关的记载——如果某个国家的先祖真的参加了牧野之战,那就一定会在自家的史书里大书特书这件事,然而今天的我们却并没有看到类似的文字流传。其次第二个原因仍然是:这不符合常理。
军事行动一般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准备周期长,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光是周国单独组织这么一次行动尚且应该准备大量时间,何况还要联络各方诸侯?等大军凑齐的时候人家纣王恐怕也准备好了吧!
除此外,姬发所处的年代各国之间通个信尚且都不方便,何况是一起作战?就算联系好了,周国有能力协同指挥这么多部队吗?二战时期美帝是何其的强大,但是一牵涉到协同作战的问题时就是和盟友各种扯皮,毛子扯就算了,毕竟不是一个阵营的,问题是英国、自由法国同样是没完没了地要这要那,甚至作为“吹比四大列强”的中华民国也是各种不听话。那么三千年前,周国有能耐调动黄河流域的盟军一起行动么?就算有,那估计大多也是跟巨鹿之战时项羽的猪队友一样坐壁观望吧!
所以姬发能用的,就只能是与周国建立了臣服、附庸关系的西方国家,然后就是微子启一样的带路党了(叛徒已经选择了站队,那就再也不能回头了)。至于东方的势力,周国既指挥不动,也未必想指挥——这些人对周国没有忠诚保证,谁能保证他们不会打一半突然叛变呢(关原战神小早川秀秋乱入)?
有关关原之战……啊呸,我是说牧野之战的后续,《吕氏春秋》里留下了一段非常精准的记载。就在姬发于孟津短暂停留休整的时候,商朝派出了一个叫胶鬲的大臣前来试探虚实。根据后世流传的说法,此胶鬲原本是一个贩卖鱼盐的下等人民,却受到纣王的提拔重用,为此孟子还将其故事与“舜发于畎亩之中、傅悦举于版筑之间”并立而列入那篇著名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文章。
然而有意思的是,孟子一边咒骂纣王昏庸无道,一边却又完全忽视了胶鬲正是被纣王所任用的官员。不过这也不能怪他,因为孟子时候鬲故事的版本已经变成了这么个模样:胶鬲本是个守份的生意人,正是因为西伯侯姬昌的推荐才得以入朝为官——得,你看好事全让姬昌给做了,坏事全是帝辛干的。再到《封神演义》的故事里,胶鬲更是直接被纣王给逼死了,看来和帝辛相比,曹操在历史上的被抹黑还真算不上什么。
回到主题。
这胶鬲来到周军营中,见到了姬发,然后明知故问道:西伯侯这是要去哪里呀?可别骗我哦!
原文:西伯将何之?无欺我也。
姬发答曰:我要去殷,骗你的是小狗(“不子欺,将之殷也”)。
胶鬲当然知道姬发是要去殷,不然你说你带着45000人出来打猎打飞机也没人信啊是吧?于是他又问道:那么你老人家打算什么时候到殷地呢?
姬发答道:我将在甲子日到达殷都郊外,你可以拿这话回去报告帝辛。
然后胶鬲便走了。
故事听着有些玄乎,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则更有趣了。
胶鬲走后,孟津突然下起了狂风暴雨,周军士卒猝不及防,很多人因此而得了疾病,然而姬发却下令全速进军,属下纷纷表示天气不好,请休整好再前进。然而boss却说道:“我都跟胶鬲说好了甲子的时候到达殷,要是没准时的话商王就要咔擦他的,咱话已经放出去了,骗人的是小狗,我一定要救胶鬲一命!”
于是周军连夜开拔,终于在甲子赶到,而商军也已经做好了准备,两军一番交火后,纣王被ko,故事结束。
鉴于本故事实在太过鸡汤,以及《吕氏春秋》本身引用资料的不严谨,我们几乎可以断定此版本的牧野之战是后世文人瞎编的;准确地说,这里都没提牧野,甚至连朝歌都没提,恐怕编者连基本的历史素养都没有。不过呢,正因为吕爸爸的著作旁征博引力度很大,我们也不能武断地认为这个说法一定错了。或许,编者把殷和朝歌混在一起了?毕竟商朝在盘庚迁殷后就被称作是殷朝,以朝代名代替都城完全说得过去。
此外姬发的连夜行军恐怕也不是为了信守诺言,没准他是这么想的:胶鬲回去后一定会告诉商王孟津天气不好,姬发说甲子能赶到应该不可能,大王完全不必担心!于是姬发偏要出奇制胜,在大雨天急行军,杀了纣王一个措手不及。而纣王一看鼻子都气歪了,扭头便大骂胶鬲道:你不是说完全不必担心吗!坑爹啊!来人,把这个逗逼拉出去砍了!慢着,再给我准备些柴火,我也要升天了!
完美解释,哈哈哈哈。
OK,玩笑时间结束。鉴于《吕览》版本的周灭商故事实在不足为信,我们不得不找到别的地方寻找牧野之战的真实经过,而这,则是本文下一篇将要讲述的内容了。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2-25 15:57:36 +0800 CST  
132、牧野决战(下)
一番折腾后,姬发的部队终于抵达了牧野。此地位于今河南省新乡市,与位于今河南省鹤壁市的朝歌只有一步之遥。从名字上大家也看得出,“牧野”在当年一定是一片广阔的原野(现在的新乡应该也八九不离十吧?没去过,不瞎说),非常有利于大部队展开作战,至少,周国这边就有45000人,考虑到使用长兵器和还有车兵的情况下我们假设每平方米站一个人,那怎么着也得占一块200米长宽的地儿,不宽敞一点行吗?
好吧,其实200米倒并不算什么,很快周国及其盟国的部队便发现这个战场其实并不是他们选择的,而是商人的决定——纣王的部队,按《诗经》的说法是“其会如林”,史称有七十万之众!
不过这个数字明显是夸大了的,一方面七十万实在太超出那个时代的军事动员力,另一方面嘛,周人是要吹自己祖先“以少胜多”的,那么夸张一点就很正常了。有人认为七十万是十七万的笔误,因为史书上经常会出现数字顺序搞错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必须建立在一开始就是“说真话”的前提下,而如果原本就是吹牛的话就很难让人信服。
所以我觉得十七万这个数字似乎也过大了一点,但商军多于周军似乎为世所公认。商本是大国,纣王以前的好几代君主又源源不断地从东夷输送了大量奴隶回国,所以临时组建一支数量庞大的奴隶大军并非不可能。但这个数字究竟有多大,我们不得而知,或许,历史上真实的牧野之战只是一个平手过招罢了。
不过人多人少都是次要的,纣王最大的麻烦应该在于本族人的不支持。要知道,他老人家在牧野之战前夕刚处决了一个叔父比干、囚禁了一个叔父箕子、“逼”走了一个哥哥微子启,再加上其一贯打击贵族的政策,那么战争爆发的时候商王室会有多少人参战呢?大家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这些贵族们可是人手一份兵权的哦!
正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一个人为什么要为你无缘无故地献上生命?今天的我们作为自由的公民也只肯在民族大义国家利益面前做出对生命的让步,你纣王一不搞迷信洗脑(参考圣和谐战)二不肯搞分封利诱三不愿意打土豪分田地,试问商朝自上而下会有谁替你卖命?
于是乎,三千年前的那一天,帝辛手里除了用敲扑威胁鞭笞着上阵的奴隶外,再无亲兵了。
不过常言道,秦桧再坏也还有仨哥们呢(咳咳,这可不是我对秦桧的盖棺定论哦),纣王虽然“无道”,却也不是完全没有随从的。根据传说,在东夷内迁与商、华夏同化的过程中,有一个支脉的人一直在为商王室效忠,他们自称是伯益的后人,到牧野之战的时候,该族的领袖参与了商朝对周的作战,最后被周人杀死。
此人的名字叫恶来,而他的后人则在东周时候建立了一个诸侯国,此国的名字叫——秦。
这些都是后话了,暂且不表。不过从恶来在牧野之战的表现以及后来有关淮夷支持纣王之子武庚发动叛乱的记载来看,商朝在灭亡时似乎也和当年的夏朝一样拥有一支夷族雇佣军,但这却更突出了帝辛的四面楚歌——都不是自家人,这怎么玩得下去呢?
终于,牧野决战要打响了。
开战前,未来的武王、当时的西伯侯姬发发表了著名的《牧誓》演说,文中他怒斥了小受多年来让后宫干政、打击同族、重用逃犯、不敬鬼神的罪状,重申了自己是替天行道的正义立场。然后,开打!
按史书的记载,牧野之战是上古时期非常有军事教育意义的一场战争。原本商朝以逸待劳,在牧野摆开阵势想与劳师远征的周军进行战略决战,然而周军却巧用战术,先以太公望率领数百精锐猛攻商军正面,察觉商军军心不稳后再以姬发亲率主力挺进,两相合力,终于彻底大败商军。
请注意,值此一项功劳,姜子牙就足以名列周朝第一开国功臣的位置。
为嘛?
请大家设想一下,一边是严阵以待、数量庞大的商军,一边是劳累不已、兵力处于弱势的周军,如果你是一个周将,或者周兵,那么你在开战前会怎么想?正常人的思维应该不外乎这么两句话:
累死宝宝了!吓死宝宝了!
这时就需要有一个人挺身而出,为全军鼓舞士气。但是全军还剩多少士气呢?几百人罢了!
那一刻,只有太公望和他手下的那几百人有胆量站出来,然后对强大的商军发出了最后的吼声:出击!
今天的我们已经知道当年的商朝是外强中干、不堪一击的,但是周人又没开上帝视角,哪能知道这么多?所以吕尚带这几百人出战,面对上万强敌,或许就会一去不复返了——不然你以为boss为什么呆在后面观望?姬发就是想拿姜子牙做试金石,如果形势可以,那么他就跟上去;不然的话……太公,明年的今天我会去给你扫墓的。
当然,前提是我没被纣王给灭掉的话。
所以我为什么推崇姜子牙?后世为什么推崇姜子牙?如果牧野之战的他是高瞻远瞩预见到了商军不堪一击,那么他就是一个智者,能透过现象把握事情的本质;而如果他并没有想那么多,而只是单纯地为了全体而自我牺牲,那么他就是一个勇者,敢为天下先。而无论是以上哪一种情况,他都足以名垂千古,笑傲江湖!
周人身上散发的无畏彻底压垮了商军,因为那些被奴役被压迫的人们并不想为暴君卖命。纣王或许在历史上没有那么坏,但是我敢肯定,在那些被俘虏的外族人眼里,他绝对是不折不扣的恶魔。此战就算赢了,我们还是要回去做牛做马,与其痛苦地活着,不如……
“等死,死逃可乎?”
大家当然知道战败是极有可能被屠杀的,但是那又如何?或许我们早该死在当年本族与商人的战斗中,结果却活着当了这么多年的奴隶,现在的战死或许是完成了当年未完成的使命?
等等,不能就这么走了!因为朝歌城里虽然没有我们的牵挂,但是,却有我们的仇恨!
战争还没开始的时候,其实就已经结束了。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2-27 15:16:27 +0800 CST  
133、王的黄昏
根据《史记》的说法,牧野之战纣王是亲上前线进行的指挥,这个我比较相信,毕竟周人带来了几万大军,纣王再怎么“无道”,也肯定是要重视的。然而双方开战后不久商军就在太公望特种部队的冲击下彻底溃败,正所谓“兵败如山倒”,此刻再逗留战场是无意义的,于是乎,小受“走入(朝歌)”,看样子是要打城池防守了。
只可惜,历史没有给他翻盘的机会。
首先周军开始在牧野战场上大开杀戒了。根据《尚书》记载,当时的景象非常之惨烈,号称“流血漂杵”,就是杀人杀出血液都可以将木棍给浮起来了。一千多年后,一个叫孟轲的伟大空想家(就是孟子啦)在阅读这段记载后感慨道:“尽信书,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古代所谓的“书”,常常就是指的《尚书》。孟子这段话的大概意思就是:都说《尚书》是本好东西,可是我读有关周武王的历史却感到十分震惊并厌恶。我向来主张“仁者无敌”,明明武王伐纣是正义讨伐邪恶,为何还要杀人杀得“流血漂杵”呢?
这就是孟子的理念最终失败、甚至自己一度被朱元璋给搬出神殿的原因——空想是建设不了美好世界的:没有拳头硬,哪来真理坚?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究竟是正义决定胜负还是胜负决定正义呢?
这么复杂的问题,我们暂时就不探讨了。
这边周人在忙着砍人头,那边纣王倒是也等来了自己的部队,不过遗憾的是,出现在他面前的,却是一个个杀气腾腾的商朝士兵。按尚书的记载,商周交战后不久纣王的部队便“罔有敌于我(周)师,前途倒戈,攻于后以北”,那么这些前途倒戈的会是什么人呢?
想来想去,也就只可能是那些被奴役被压迫的奴隶们了。
所谓“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那是很久以后才诞生的思想。而在此之前,天下永远都不是天下人的;或者就算是,那很多人都不是人。为什么古代的王朝更替会那么的血腥和恐怖?原因无他,“阶级矛盾”四字耳。你平时把人家当畜生一样看待,关键时刻还想人家给你卖命?呵呵,呵呵呵。
直到上个世纪中期,中国乃至世界许多国家的历史仍然没有跳出这一范畴。许多人都感慨蒋介石抗战把自己部队打残了,最后才被我党给夺了天下,可是有多少人想过:我党用的那些办法,他蒋校长照样可以用,为什么不用?
因为最根本的那个他不敢用,那就是发动群众打持久战。
为什么?
你要发动群众,就必须给人家武器;而一旦武器到了人家手里,那他们会把枪口指向哪里呢?一战中德、俄帝国的灭亡都是民众哗变造成的。你不发动群众,战败了,顶多割地赔款嘛!可是发动群众而被群众给端了的话……看看查理一世、路易十六和尼古拉二世吧!
终于,纣王知道自己已经走到了政治生命和生命的最尽头。在人潮人海的叛军和敌军的包围下,他登上了那座通过搜刮人民而建起的鹿台,取来了“天智玉琰”(听起来很贵重的样子)五个,将它们串起来环绕在了身上,然后,点起了一把火。
一代枭雄帝辛,就此殒命。
一代盛朝殷商,就此灭亡。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2-29 18:49:28 +0800 CST  
几经周折,商朝都灭亡了,不知本帖还剩几个读者,看到的都冒一下泡吧~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2-29 18:55:02 +0800 CST  

莫名其妙变成会员了~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3-01 15:13:33 +0800 CST  
商朝已灭,暂歇一段,整理一篇旧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http://bbs.tianya.cn/post-no05-420994-1.shtml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3-02 22:27:14 +0800 CST  
商朝已灭,暂歇一段,整理一篇旧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楼上搞错链接了,淡腾):
http://bbs.tianya.cn/post-no05-422263-1.shtml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3-02 22:28:27 +0800 CST  
134、清场
帝辛的自焚倒是给姬发省掉了很多麻烦,因此周军进入朝歌的过程显得异常的顺利。不过小受那把火点得并不怎么样,只是把自己给烧死了,却没能将鹿台给毁掉,结果周人竟还能登上去搜索他的尸体。
其实呢,鹿台上被烧焦的尸体本不该只有一具,那么周人是如何在“芸芸众尸”中准确定位到他的呢?要我看还是那五块玉做的贡献,大家一看这哥们临死身上还挂着这么多宝物,那绝对是商王没错了。正所谓钱财乃身外之物,你纣王若是肯默默无闻地死,或许尸首还能得个善终;可他老人家非要找几块石头来显示自己的身份,结果就很惨了。
《史记•周本纪》曰:“武王自射之(纣王尸体),三发而后下车,以轻剑击之。以黄钺斩纣头,县(悬挂)大白之旗。”你看看,先是拿弓箭射,然后以宝剑砍,接着用斧头砍,最后将脑袋悬挂在了旗子上,何其恐怖残忍!
这还不够,周人随后又在朝歌找到了纣王的两个妃子,姬发又照本宣科,“射三发,击以剑,斩以玄钺”,只是这次是“县其头小白之旗”,不是大白之旗。
每每读到这里我都要庆幸自己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就这两个妃子来说吧,她们的婚姻很难说是自愿的,在政治上也难说有什么错过(如果真的是妲己那种级别,那么史书一定会大书特书,就像今天的人动不动就说“慈禧真坏”,而不是说“咸丰的老婆真坏”),她们只是在错误的时间嫁给了错误的人罢了,何罪之有?
可是周人必须杀她们,因为姬发给纣王安的罪名就是“维妇人言是用”,现在好不容易逮到了俩姑娘,不杀她们岂不是“妇人之仁”?
是的,“好不容易”四个字很重要,因为一般的王后王妃姬发反而是杀不得的,因为那些女人大多来自大贵族家庭、而且已经生儿育女了,而这两个女子估计是没有什么地位、只供大王玩乐的罢了,这都不杀,那姬发也太不专业了吧!
那么问题就来了:来自大贵族家庭的王后王妃姬发不敢杀很正常,毕竟都是权贵阶级,树大根深,不信你动一动那个有莘氏之女试试?但是为什么生儿育女的女人周人也不敢杀呢?
原因很简单:怕惹事。
这个解释就怪了,周人不是已经灭商了吗,为何姬发还要如此谨慎?
今天的我们读历史有种错觉,总以为夏商周三朝的轮替和后来的封建王朝一样是“内部推翻式”的,但如果大家深入阅读先周史料、神话的话就会发现,无论是汤武革命还是更早的炎黄火并,其表现形式都是“外部国际战争”,即一国灭掉另一国,而这就跟后世有着巨大差别。
如果是“内部推翻“,那仅仅是上层建筑的更替或者局部更替罢了(前朝的公务人员是可以保留的,即换官不换吏),下层老百姓一般不会牵扯进去,谁给饭吃大家跟谁。但是如果是国与国之间的矛盾的话,不管怎样都会扯到民族矛盾身上去。
或问曰:夏商周难道不是同一民族吗?
首先我们要看到的是,华夏、东夷、周戎三大族是后来才合为一体的,当年的他们是否真的可以被同列入一个民族?这个是可以商榷的。
而即使我们不考究这个问题,不要忘了,在近现代“民族国家”出现以前,所谓的民族矛盾其实就是“国族矛盾”罢了,因为所谓的民族其实是“一国一族”而已。且不说两千年多前的齐国人会不会将魏国人看成是同族,就是仅仅几百年前,同为德意志民族的普鲁士人会把巴伐利亚人看做是同族吗?
所以汤武革命完成后,商汤也好姬发也罢,都对自己能否控制前朝的遗民而感到忧心忡忡,此时若还大开杀戒,莫非是想做后羿、寒浞第二?
而且周灭商还有一个大麻烦就是,一方面商人在东南方向还有军队未归,另一方面因为纣王的作死,商朝贵族基本没有参加牧野之战,换而言之就是他们的军力都未受损失,这无疑给姬发以巨大的压力,是以太史公曰:“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
所谓“天下未集”,就是天下并未统一的意思。而面对如此境况,姬发又会做出怎样的决定呢?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3-04 07:58:55 +0800 CST  
135、出城、进城
姬发不但没胆对商王族赶尽杀绝,而且连在朝歌城里过夜的胆都没有。在欺负完纣王和他的两个妃子后,我们未来的周武王立刻“出复军”,就是出城回到军营,在那里过夜。
当然,你也可以将其解释为武王宅心仁厚(咳咳,那两个身首异处的妃子怎么看),不愿意住纣王的宫殿;或者是宫殿被破坏了,没地方住。问题是偌大的朝歌城里难道就找不到一张体面的床?要我看啊,要么是商朝贵族们都对姬发不欢迎,要么是城内还存在大量的抵抗势力,所以姬发才认为军营的临时住所比城市的要好。
不过既然是改朝换代,那当然不能如此窝囊。第二天,准备充足后,姬发再次武装进城了,不过这阵势……
“百夫荷罕旗以先驱。武王弟叔振铎奉陈常车,周公旦把大钺,毕公把小钺,以夹武王。散宜生、太颠、闳夭皆执剑以卫武王。”
没看懂文言文的看官且容我给翻译翻译:
此次武王进城,先是叫一百个士兵扛着拉风的、带有飘带的旗帜开开路,然后由同母弟弟、未来的曹国的创立者、后来大部分曹姓中国人的祖先姬振铎担任阅兵部队总指挥,接着让另一个同母弟周公旦持大钺、另一个异母弟毕公持小钺夹着自己,同时命父亲的老臣散宜生、太颠、闳夭仗剑跟随左右。
你要说这是威风我也没话说,为毛我眼里看到的却只是姬发的恐惧和害怕呢?就这阵势,除非商人有狙击枪,不然想行刺?难于上青天呀!
不过呢,姬发此番进京却也只是想做做样子,搞一次祭祀罢了。这次前来接应他的人又有四个,分别是捧着连夜收集好的露水的弟弟毛叔郑、辅好了用来坐和跪拜席子的弟弟康叔封、带来献上鲜艳彩帛的弟弟召公奭(音式),以及赶着祭祀用的牛羊过来的老岳父太公望。
一切准备好后,一个叫“尹佚筴”的东西出场了。关于这个名词,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可能是一个叫佚筴的尹官(还记得伊尹吗?尹就是官名),也可能是别的意思,我查了半天也没找到解释。反正《史记》里说“尹佚筴”当众朗读了一段祝词,说纣王实在不是一个东西,连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然后姬发立刻接住他的话说道:“对,我替天行道,把他给做了!”
两人就这样一唱一和,堪称完美。
作秀作完了,接下来就应该是讨论具体的实际的问题了。
最首要的问题当然是如何处置殷商的遗民。当年商灭夏,汤是直接将夏朝贵族和人民分离,一边让前者建立一个弱爆了的杞国,一边他亲自坐镇监视夏朝遗民。不过现在姬发却不敢这么做,因为纣王虽死,但商人的力量还很强大,所以他不得不将新征服的人民悉数交给对方自治,以换取人家对自己领导地位的支持。
主要工作有这么几项:
①立纣王之子武庚为商人的新族长,由他继续统领本族人。不过姬发也绝不是缺心眼,将士们辛辛苦苦打了一仗然后又全部交给敌人的儿子,这当然不合适。于是姬发在扶持武庚的同时命自己的弟弟管叔鲜和蔡叔度一起留在殷地辅佐武庚。
②为纣王时期的政治犯翻案,包括重修比干之墓、释放被囚禁的箕子,至于那个带路党微子启却似乎没有在这时候受到什么特别的奖励。
③开放纣王的仓库,将财宝和粮食一一分发给人民。姬发表示反正不是我的财产,不发白不发。当然,你要说周人没私吞一部分打死我也不信,部下们累死累活,总得有点赏赐是吧?
就这样三板斧一下,想必商周两族人都是非常高兴的。但是现实又是这么回事吗?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3-06 13:50:05 +0800 CST  
136、再出城
中国人有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就是“断章取义”。最典型的例子,爱迪生说“天才是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但那百分之一有时候会更重要”,结果到咱们这儿,为了种种目的,就直接把后一句给掐了。
还有很多人非常喜欢《围城》的那句话,即“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于是就将其奉之圭臬,认为放之四海而皆准,殊不知苏文纨也好英国民谣也罢,人家都给这句话下了个限制,那就是“婚姻是一座围城”,然后才是里面的想出外面的想进。而现实的其他方面呢?
至少姬发可以告诉你:他一直想进商人的城门,然而现实却不允许他这样。
商人的仇恨情绪还是很强的,以箕子为例。箕子在商朝内部本是反对纣王的一派,运气不好的话还可能被侄子给砍了,但是姬发刚把他从号子里放出来他就卷铺盖走人了。毕竟你灭的是我们家的商朝,你夺了咱的江山还想让我跟你合作?门都没有!
于是乎箕子带领着一部分商人远走东北,在遥远的朝鲜半岛处停了下来,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那就是朝鲜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箕子朝鲜”:一段新的传奇就此开始(棒子上线),不过这就不是本文要讲述的内容了。
而除了商人的排斥,姬发也始终不能摆脱自己“下克上”所带来的道德谴责,比如那两个投靠周国的大绅士伯夷、叔齐就因为武王伐纣而愤怒地表示:你一个做臣子的怎么能这样对待故主呢(看来姬昌白养了他们这么多年)?结果他俩愤而一齐离开了周国,可惜大家都是贵族出身,不知道怎么自食其力,结果双双饿死在了野外(果然还是得请贝爷教他们怎么荒野生存呀)。
死两个人不要紧,要紧的是死了民心。虽然大家都说愚忠不可取,问题是有谁想过,愚忠的背后其实就是一种对诺言的遵守,而如果世界上的人都遵守诺言,那么何来这么多的争斗?中华上下数千年,世界历史数千年,如果所有人、所有国家、所有民族都对他们嘴巴上说的那套信誓旦旦,那就怎么会发生这么多的悲剧?
至于什么正义讨伐邪恶,这也只是周人的一面之词。我说了,且不论帝辛在历史上是否真是个暴君,就算是,商周之战更应该被视为是一场国与国之间的较量,那么你跑到人家家里把人家家长给做了,然后说什么“人权高于主权”,这听着怎么那么耳熟呢?
公元前11世纪的东亚人都是很单纯的,忠诚是他们最容易接受的思想。不管你姬发现在多么的威风,但大家都知道,你全家从上上上上很多代的时候开始就对商朝君主低头哈腰、自称奴才,这些历史是洗刷不掉的。现在你拳头硬了就敢这么欺负故主,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这就是让姬发最头疼的问题:周朝政权的合法性。
其实呢,商朝当年灭夏的时候也是比的拳头,不过那已是距“今”五六百年前的事了。公元前1600年的东亚人们还普遍未开化,大家觉得你商人牛逼能灭掉夏朝那就是合法的,那就是上天的旨意。可是现在是公元前11世纪了,此时连北方的孤竹国都能出现伯夷、叔齐这样的大绅士,其他中原国家自然也已进化到了“知书达理”的阶段,你还想这么糊弄人就不现实了。
时代在进步,今天你还让国人对父母官三叩九拜谁会搭理你?很多事情都是过去能做现在不能做,同理,很多事情而是夏朝人能理解而商朝人不能理解、黄帝时的人能理解而夏朝人所不能理解的。或许再过个几百年,等实现共产主义了,那时的人们也无法理解今天的我们社会为何还有贪官,这道理都是一样的。
不过姬发一时半会儿实在想不到解决政权合法性问题的办法,所以只能采取一些最直接、也是实际点的行动来暂时应付局面,那就是广发福利、稳定人心。于是他回到犒京后立马做了两件事,一是将从商朝劫掠来的宝物赏赐给了各方诸侯(所以你说他啥也没捞是绝不可能的)以换取(贿赂?)大家的支持。此次分赃力度之大,以至于当时还编了个小册子名曰《分殷之器物》,不知商汤在天之灵看到了会咋想呢?
再一个就是在东亚各地扶持一批新的诸侯,以此来扩大周人的统治基础了。而这,就是著名的分封制度。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3-07 18:24:09 +0800 CST  
137、分封之始
有人说,分封是自古便有的,比如五帝中的每一位在成为“帝”之前便有过做诸侯的经历,夏商两朝的时候也有不少和王室有关系的地方大员,所以我们确实可以认为:分封制并非西周之首创,而是由来已久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世界上的什么制度会是一夜之间产生的呢?以前我们学过一个名词,叫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这两个玩意儿从来都不是同步的。西周之前当然有各种王室成员分家自立门户,但是其一这些国家和宗主国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服从义务,类似“日不落帝国”的查理五世将奥地利和西班牙分给了弟弟和儿子,之后叔侄之间就没啥联系了一样——这个就只有“分”没有“封”了。
其次,社会问题都要讲究一个比例原则。夏商时期天下诸侯多达千万,和姒姓子姓有直接关联的国家实在是太少了,一个苹果砸过去百分之八九十都不是王室自己人,那么分封制也就不是时代的主流,自然也无所谓“在中国确立了分封”这个概念。
但是姬发的时候情况就好了很多。周国原本在姬昌、姬发两代的耕耘下已具备世界大国的规模,继而又灭掉了东亚最大的商国,实力空前膨胀,它所分封的诸侯数量虽然未必占优,但力量却足以横扫当世的任何一个其他国家。而这些人都是通过分封制而起家的,所以他们就要竭力维护这个制度:当维护分封的人的力量大于反对或者不维护的人的时候,分封制就算是真正在东亚确立了起来。
第一批受封的诸侯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是辅佐姬发的亲戚功臣们,头一个当然是牧野之战首功太公望,姬发将其封在营丘,国号为齐。接下来就是他的四个弟弟了:周公旦封在曲阜,国号为鲁。召公奭封在于燕(今北京)、叔鲜封在管(今河南郑州)、叔度在蔡(今河南驻马店)。
从以上数据看,我们确实也难以将分封制的推行定位在姬发时代,因为他总共就封了五个自己人为诸侯,而剩下的,就全是那些早已存在的地头蛇了,他们包括:
封神农氏的后代于焦国(今河南三门峡),赐封黄帝的后代于祝国(今山东济南),赐封尧帝的后代于蓟(今北京),赐封舜帝的后代于陈(今河南淮阳),赐封大禹的后代于杞。这个杞国我们前面有所介绍,商朝时候几度被灭,之后时有时无,活动于河南山东一带,西周建立之初并不清楚其具体位置。
其实呢,这些神农氏啊黄帝啊什么的后代肯定是早就盘踞一方了的,姬发的分封大概跟当年祖乙册封他们西周的老祖宗高圉一样,象征性罢了。不过有营业执照的总好过非法经营的,还是那句话:牌坊很重要。
一切,都很和谐,除了那最后一个分封国家,此国的名字叫——商。
是的,武庚和他的商国仍然继续存在着,而史书上也从未说过姬发有曾给他们换过国名。除了有一点象征性的监视外,姬发基本无法管理商人的一丝一毫,没准人家还把武庚称作大王而完全不鸟西边的新主子,这情况不禁让我想起丰臣秀吉死后丰臣秀赖坐拥大阪城、拒不接受德川幕府的管辖的故事(好吧,其实应该是他妈的主意)。
而了解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后来,德川家康把丰臣秀赖给灭了。
古人早就总结了一句话,叫:天无二日,山无二虎。
集权国家只能有一个领导核心,这既是集权的要求,也是集权的作用。
不过大战刚结束,贵族也好人民也罢肯定都沉浸在了新的和平当中,要再发动战争谈何容易?可是不发动,武庚和商人注定是一个隐藏的矛盾,是迅速将其解决,还是边走边看?是再来一次“毕其功于一役”,还是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姬发本人又是怎么想的呢?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3-11 13:10:52 +0800 CST  
话说今天我才注意到召公居然不是周文王的儿子,不该、不该。
而这恰好又解决了我心头的一个疑问,果然有矛盾的事情大多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3-12 13:06:22 +0800 CST  
138、骑虎难下
做老板,其实并不容易。
实力强的老板,资金来得快去得也快,一个决策失误可能就要倾家荡产,一夜回到解放前。而实力弱的老板,朝九晚五,什么都要算计得清清楚楚,不然一不小心反而成了为员工打工发工资的人。
至于夹在这两种中间的,那就更惨了,两头的问题都要处理,既不能像大老板一样享受人生赢家的快感,也没法和小boss一样亲临一线、迅速发现公司的矛盾和问题,所以我们看日常生活中的中产阶级创业总是要碰壁,因为论资本论眼界他们不如上面,论实干论吃苦他们又比不过下面的,而这,也是姬发这个“周国集团老总”现在要面对的问题。
西周建立之初,姬家集团的实力是很强,但也远没达到遥控全黄河流域的地步。上面我们说了太公望、周公、召公都被安排到了华夏势力的边缘地区建国是吧?那么问题就来了:周公叫周公不叫鲁公,而召公叫召公而不叫燕公,大家不觉得奇怪么?
官方的解释是周、召两哥们因为太牛逼了,朝廷离不开,于是他们就自己没去,让儿子代为管理鲁、燕两国。而实际上周公和召公两人的封地却都在首都,一个是镐京的周城,一个是镐京召邑,因此而得名周公召公。
从这段记载看,西周建立之初对东方北方的政策其实是非常摇摆的,说好听点是遥控地方,说难听点的就是大人物们都没把握守住这些地方,只好象征性地派儿子们去撑撑门面。而一旦天下有变,所有外围的领地估计都是要被放弃的——如果真的重视,那就肯定要把最精锐的部队、最杰出人才放在边疆,结果你让一群战场都没上过的二代们呆在那里,真以为他们会慷慨赴义保家卫国地送人头啊?看看吴王刘濞他爸在边疆是啥表现你就知道了。
除此外,商人和武庚的势力实在是太大了,他们的存在就好比一个亿万富翁(周)请了另一个亿万富翁(商)做CEO,这要是能管理好就奇了怪了。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场“世纪对话”发生了。
回到镐京后姬发天天召见各地前来朝拜的诸侯,忙得不亦乐乎,很是风光。但是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却久久不能入睡,相反很寂寞地登上了豳城附近的土山。豳城是西周第一个“公”、同时也是带领族人重回种植业农业的领袖。姬发突然临幸此地,其心境恐怕和毛爷爷几次重回井冈山的感觉是一样的——没有人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
在一般人看来,在庸人看来,姬发现在是主宰天下的人了,此时回到老祖宗发家的地方,大概就是所谓的光宗耀祖、衣锦还乡吧?
请注意,一般人和庸人不是一个概念。比如,项羽就不是一般人,但是你不得不承认,在政治领域,他只是一个庸人。有两句话说得好,“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英雄所见略同”。正是因为英雄少,所以他们说的话一般人听不懂,所以他们相互之间找到共同语言了才会惊讶地表示:原来世界上还有人和我一样啊!你要是天天聊女人聊帅哥什么的就算找到了共同话题又能怎样?会有惺惺相惜的感受?
当所有人都只看到姬发的风光时,只有一个人发现了他的异常,而其实这个异常本是世界上最容易被看出的:大王睡不着觉。
于是乎,他走到了大王面前,然后问道:“肿么了,何以睡眠不好?是不是更年期到了?男人更年要……”
咳咳,后面那句是我脑补的,原话则是:“曷为不寐?”
而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姬发的亲弟弟,周公旦。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3-12 14:15:21 +0800 CST  
139、世纪对话
上回说到,打垮商朝之后,姬发不但没有高兴多久,而且还一个人跑到一座小山上愁眉苦脸,活生生的“哥吹的不是风,而是寂寞”。这时他弟弟姬旦看出了老哥心中的苦闷,于是悄悄来到了王的住所,然后问道:“哥,为何不睡?”
姬发叹了口气,然后说道:“没妹子啊……哦不对,我是在想咱大周灭商的事情。”
“愿闻其详。”
“那我告诉你吧!这商朝呢,其实算不上是被我们给灭掉的,纯属天意。我姬发活了六十来岁,每天出去都要碰到各种牛鬼蛇神虎豹豺狼,都是老天爷不保佑他们大商才出现的情况(迷信,彻底的迷信)。想当初他们商朝建立之后也曾有过三百六十个人才(你怎么知道的),其政绩虽说不算是惊世骇俗(商汤表示谁说的,我自我感觉蛮好的呀),却也并无大错,结果撑了几百年也还是灭亡了。我现在还未必受到上天的保佑,指不定哪天也要被别人逼得自焚,哪里还顾得上睡觉呢!”
姬发的这段话实际代表了商末周初上层人士的一种共识,简单点说就是“老天爷信不过了”。当初周文王讨伐黎国的时候纣王就蛮不在乎地说:“我生不有命在天。”在帝辛看来,一切自有天数,自己既为商朝天子,子姓既是上天所挑选的统治万民的家族,那么不管姬昌多么闹腾也是无意义的,不然又怎么能说是天命呢?
但是纣的大臣祖伊当时就反驳道:“你老人家天天无恶不作,上天难道会帮你吗?”在祖伊看来,天命自然重要,但是给了满级的装备你却挂机啥也不干还不照样是找死?
最后,纣王终于死了。
商朝的灭亡沉重打击了当时中国的思想界,在此之前,宿命论横行,到处都唱着“十分天注定、零分靠打拼”的神曲,结果姬发“啪”的就是一巴掌,耳光响亮地把纣王给做了。但是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究竟天意是让周顺利取代商,还是仅仅让姬发站出来纠正一下商人的过失,然后过几十年政权又回到商人手上呢?
没有人能确定,包括创造了历史的姬发自己。
回到兄弟对话中来。姬发接着说道:“我觉得要确保大周的运势,就必须要距离天帝近一点。经过我的科学观察,从洛水湾直到伊水湾,地势平坦没有险阻,从前夏朝就定居于此,这里离天帝的居室不远(你怎么测出来的?),是建都的好地方!”
然后对话就结束了。
姬发的这段话充满了矛盾和纠结。一方面,他认为上天是多变而不可信的:人家商人的政绩也算是很不错的,但是一转眼纣王就灰飞烟灭了,天子说没就没了,这天意变化得也太快了嘛!
但另一方面,姬发作为一个距今三千年前的人,实在是无法理解王朝更替、政治变幻的原因,所以他无法破除心中的迷信思想,最终也只能以“找个距离天帝近一点的地方做首都”来拉近自己与神的距离,祈求神明能够保佑自己。
而且,姬发也好,很多人也罢,大概都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镐京距离中原地区实在是太遥远了。
古时候的交通本是很不方便的,不像今天,边疆有事,一个火车一个飞机嗖的一下便到了。周朝和夏商的明显不同就在于后两者的根据地一直在中原,所以能够随时管理周边的国家,比关中地区要方便得多,建都于此,当然有着诸多的便利,这是军事方面的考虑。
而另一方面,中原本是东亚文化最发达之地。试问,什么是姬发所谓的“距离天帝最近之处”?他所指的,自然就是文化繁荣的地方。神是什么?没有人知道,大家只能通过文字和语言来对神进行描述罢了,那么自然是谁的文化水平高谁就描述得棒,于是谁就最接近神。
周人一向以质朴著称,读书人的那套学得还不够溜,对先进文化还存在着向往与敬畏,所以姬发希望能在最古老的文明发源地、夏人们曾居住的地方建都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不过,这个故事仍然有些疑问。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3-13 13:35:38 +0800 CST  
140、阻力
镐京距离东方远、中原地区文化先进,怎么说姬发的这个营建新都的决定都是很英明的。既如此,为何他不能公开宣布这个决定,却要私下里和弟弟偷偷讲呢?
原因很简单——阻力大。
结合商朝的历史我们都已经了解:迁都是件很麻烦的事情。不到万不得已,历朝历代都是非常忌讳做这种事的。且不说搬家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实在太大(今天我们在同一座城市搬个家都是要丢掉不少东西的,何况是异地呢),就是感情上,从小在镐京长大,早就熟悉了这里的山这里的水,突然一声令下要大家住到别的地方去,心里也忒难受是吧?
这时就有朋友要说了:西周不是没迁都吗,还是以镐京为中心嘛!
请注意,这是作为后人的我们所看到的情况,而实际上姬发一开始真是打算营建两个都城么?很难说。在西周以前就从未出现过两都并存的局面,像丰邑与镐京、殷墟与朝歌都只是名义上有两个都城,实际上相互间距离那么近,这算啥新都城呢!
今天要是将南京也提拔为第二都城,那你确实可以说中国有两都。但你要是把天津提拔为第二都城,说出去都好笑——不就是十环以外嘛,这叫什么新都城?
依我看,姬发一开始确实是有将都城迁往中原的打算,这一点都不稀奇,只是因为周人都安土重迁,特别反对,所以才使得他闷闷不乐,独上豳山喝西北风。
果然,姬发最终也只是在洛水旁营建了一个“周居”,然后便走人了。不仅如此,他还下令“纵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虚,偃干戈,振兵释旅:示天下不复用也”。
得,这下彻底妥协了。
所以不要以为君主就一定是至高无上的,历史上的任何改革都是要触动很多人利益的。站在理性的角度上分析,周人迁都东方确实十分有利于其与东方各族之间的融合以及对周边地区的控制,但是西周的贵族、平民们都缺乏这个动力,难不成姬发要找武庚去商量这事儿?
唯有姬旦懂哥哥的意思,武王有十几个兄弟,偏偏只有姬旦一人来见他,你说他心里有多难受?要我看啊,姬发之前也是在等,也是在试探,看有没有人能理解自己的心意,遗憾地是,大家要么就是真傻,要么就是装傻,反正就是不接你的茬,最终我们的武王就只能在失望中取消了自己心中的决定。
这里就有人要问了,东周之所以败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洛阳附近无险可守,而秦国就是借助了关中的地利而制衡了天下。这话当然没错,但是我们不要忘了,这是几百年后的事情了。而几百年前,在社会发展水平还很低的情况下,洛阳附近的战略纵深是足够的。周武王自己也说了,洛阳这个地方中间是个平原,适合经济生产(“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毋固”),周边又有山有河,算是天然险阻(“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詹有河,粤詹雒、伊”),非常适合安邦定国。
事实上我们看春秋早期的几个强国,比如郑、卫等,都没什么战略纵深,但也没受到太多影响,只是到后来兼并战争加剧的时候领土大的国家才展现出地理上的优势来。所以我们不能苛求公元前11世纪的周武王能够看这么深远,试问在他以前的夏朝商朝又何有过什么“战略纵深”呢?
当然,如果姬发非要迁都,那么以个人之权威压迫也不是不可能,就像盘庚当年所做的一样。但是现在武庚还在你就要和本族人闹矛盾搞分裂,是集中力量防止商人反扑重要些呢,还是迁都重要些呢?
而另一个导致姬发不能乾纲独断的原因则是:他身体撑不住了。
牧野之战后,姬发的身体每况愈下,病重了两次,第一次吓得周公连忙写信给天帝请他保住二哥的性命,哪怕要了自己的命也无所谓,这次老天显灵了,姬发病情有所好转。可惜没多久医院又下达了第二次病危通知,而这次之后,就再没有第三次了。
关于武王去世的时间,有灭商后两年说、六年说等,不管是哪一种,大家都承认他是“天下未宁而崩”:恐怕他还有好多事情没来得及做呢,迁都恐怕只是必要不充分的一件吧!
通过这件事我们就要看到,读历史是一定不能开上帝视角的。武王就算是迁都到洛阳,那也不是他没有战略眼光;而没迁,也未必是因为他原本就打算以关中为中心。真相当然只有一个,但是多思考一下肯定是不会错的,尤其要站在当时当世以及当事人的角度上想问题,这样才算是严谨和科学。
别急,姬发的故事还没结束哦,欲知后事如何……你懂的。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3-15 21:26:40 +0800 CST  
141、箕子与姬发
本来不准备讲箕子的,不过为了不让姬发太过唐突地退场,这里只好把他拉出来再溜溜。大约在灭商的第二年,周武王姬发又造访了一次商地,这次他见到了已恢复自由之身的箕子,于是两人之间展开了一段冗长而复杂的对话,而他们的这次会面也被《尚书》所完整记录,即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洪范》篇。
所谓“洪”,就是大,洪水不就是大水嘛!所谓“范”,就是法,规范规范嘛!所以洪范篇通俗一点讲就是大法篇,而整篇文章其实就是箕子在给姬发上政治课,主要内容如下:
姬发问:“箕子啊,我不晓得治国的办法,你能说说吗?”
箕子答曰:“我听说上古时候鲧治水,胡乱使用金、木、水、火、土物种自然力,结果game over了,后来他儿子禹妥善地处理了这一问题,最终成为了一代天骄。上帝很高兴,于是教会了禹九种治国的办法。”
开篇就是说迷信,这也怪不得人家,毕竟是那个年代的人嘛!那么这九种办法分别是什么呢?且容“前皇叔”箕子慢慢道来。
①五行,也就是金木水火土。这一段说跟没说差不多,主要是叫姬发尊重世间万物的规律,别有事没事就跟他侄子一样装b。
②五事,分别是容貌、言论、观察、听闻和思考,总结而言就是君主要善于察言观色,辨别忠奸。
③八政,就是八个方面的政务,分别是粮食、钱财、祭祀、民政、教育、治安、朝觐和军事。
④五纪,即五种计时方式,包括年、月、日、星辰出现情况和日月运行周期。
⑤黄级,不是皇太极,而是说君主的立身法则(中国版《君主论》),包括自己要以身作则,对属下要赏罚分明等等,很长一段,这里就不赘述了。
⑥三种品德,一是正直,二是过于刚强,三是过于柔弱,身为人君要能伸能屈,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才行,不可以太过偏执。
⑦多占卜、问神仙,这个就纯属古代糟粕,不提了。
⑧多注意阴晴圆缺等气候变化,留意各种征召,这个和上一条差不多,属于中国传统的“天人感应”理论。不多说。
⑨五种幸福:一是长寿,二是富,三是健康安宁,四是遵行美德, 五是高寿善终。六种不幸的事:一是早死,二是疾病,三是忧愁,四是贫穷, 五是邪恶,六是不壮毅。
然后全文完。
《洪范》篇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文章,而且还不是伪《尚书》里的篇章,所以可信度属上乘,只是个人感觉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么大一堆难免不会有后世文人夹杂的私货,但是仅从文中十分强调占卜等的意义来看,至少应该是先秦的作品。
按司马迁等人的说法,武王本是想去找箕子聊殷商为什么会灭亡的,结果箕子不接他的话,姬发本人也不好意思揭人家的短,于是话题就变成了如何治理国家。
从这段对话看,姬发落花有意地想在商贵族里确立自己的威望,希望他们能否定自己的家族而塑造周朝的合法性,但是效果却很一般。在比干、纣王都已去世而微子启不可能服众的情况下,商族的精神领袖实际上是箕子而不是武庚,毕竟他资格老、地位高、岁数大、有贤名,但是姬发宁可将昏庸无道的纣王的儿子给扶了上去,这其中是否有打压箕子的嫌疑?
最终箕子选择了带领一部分族人北上,这又是否是姬发成功分化商人的结果?
总的来说西周初年周商两族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不点名这一点就很难理解后来周公摄政等一系列事件,而这些,很快就要来临了。
楼主 全言  发布于 2016-03-16 19:20:23 +0800 CST  

楼主:全言

字数:236529

发表时间:2016-01-30 02:2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21 09:29:47 +0800 CST

评论数:35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