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常量与世界的根本秘密

@bindu2013 2015-08-22 12:31:23
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物质因观察而存在。两句好像都有道理。
-----------------------------

在逻辑上,它们不可能都正确。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5-08-22 12:36:07 +0800 CST  
@bindu2013 2015-08-22 12:42:47
"物理学步入禅境"这篇文章不错,楼主是否看过,下面摘录一段:
“弦论可以用来描述引力和所有基本粒子。它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自然界的基本单元,如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等等,看起来像粒子,实际上都是很小很小的一维的弦的不同振动模式。正如小提琴上的弦,弦理论中的宇宙弦(我们把弦论中的弦称作宇宙弦,以免与普通的弦混淆)可以作某些模式的振动。每种振动模式都对应有特殊的共振频率和波长。小提琴弦的一个共......
-----------------------------
那篇文章很古老了,虽有些新意,但大部分观点是错误的。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5-08-22 12:46:01 +0800 CST  

@bindu2013 2015-08-22 13:00:04
能具体说说吗?或举一二观点说说。
-----------------------------

随便举一个例子吧。

当物体运动接近光速时,不断地对物体施加能量,可物体速度的增加越来越难,那施加的能量去哪儿了呢?其实能量并没有消失,而是转化为了质量。
======
这就是一句外行话,不懂相对论的人才会这样说。这水平基本就是科普读物的水平。

比如我们给飞船加速,飞船确实消耗了能量,(从地球上看)飞船也确实存在相对论质量,但飞船上的观察者观察地球,地球的质量也相应地增加了。我们总不能说地球质量的增加是因为给飞船加速消耗的能量造成的吧?数据也对不上啊。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5-08-22 13:16:55 +0800 CST  

@bindu2013 2015-08-22 13:00:04
能具体说说吗?或举一二观点说说。
-----------------------------
@善欢喜王 2015-08-22 13:16:55
随便举一个例子吧。
当物体运动接近光速时,不断地对物体施加能量,可物体速度的增加越来越难,那施加的能量去哪儿了呢?其实能量并没有消失,而是转化为了质量。
======
这就是一句外行话,不懂相对论的人才会这样说。这水平基本就是科普读物的水平。
比如我们给飞船加速,飞船确实消耗了能量,(从地球上看)飞船也确实存在相对论质量,但飞船上的观察者观察地球,地球的质量也相应地增加了。我们总不......
-----------------------------
@bindu2013 2015-08-22 14:03:30
你说的有道理,但他说的那句观点没错啊,虽然你说是行外话。
-----------------------------

你指的是哪个观点呢?

不会是“步入禅境”这个观点吧?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5-08-22 14:08:08 +0800 CST  


无理数发现的故事

对毕达歌拉斯而言,当时的数学知识只能认识到整数,虽然分数总可以用整数表达。数学之美在于有理数能解释一切自然现象。这种起指导作用的哲学观使毕达哥拉斯对无理数的存在视而不见,甚至导致他一个学生被处死。

毕达哥拉斯的学生希帕索斯试图找出根号2的等价分数,最终他认识到根本不存在这个分数,也就是说根号2是无理数,希帕索斯对这一发现喜出望外,但是他的老师毕达哥拉斯却颇为不悦。

希帕索斯在研究勾股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时,发现了一种新的数,而这种数并不符合他老师的宇宙理论。希帕索斯发现,如果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都为1,那么,它的斜边的长度就不能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令毕达哥拉斯啼笑皆非的是,希伯斯居然用数学方法证实了这种新数存在的合理性,而证明的方法是归谬法,又是毕达哥拉斯学派常用的。

因为毕达哥拉斯已经用有理数解释了天地万物,无理数的存在会引起对他信念的怀疑。希帕索斯经洞察力获致的成果一定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论和深思熟虑,毕达哥拉斯本应接受这新数。然而,毕达哥拉斯始终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却又无法经由逻辑推理推翻希帕索斯的论证。使他终身蒙羞的是,他竟然判决将希帕索斯淹死。这是希腊数学史上的最大悲剧,只有在他死后无理数才得以安全的被讨论着。后来,欧几里德以反证法证明根号2是无理数。

可以想象,毕达哥拉斯学派受到了多么沉重的打击。小小的根号 2 竟然动摇了他们惨淡经营的宇宙理论。怎么办?毕达哥拉斯的可悲,在于他不敢正视这个新的数学问题,而是企图借助宗教信条来维护他的权威。他搬出学派的誓言,扬言要严惩敢于“泄密”的人。然而,真理从来就不是权势的奴仆,真理的声音是谁也封锁不了的。渐渐地,有一种新的数存在的消息传扬了开去。

这一发现推翻了教派原来的论断,触犯了这个学派的信条,他们不许希帕索斯泄露存在根号 2 (即无理数)的秘密,而天真的希帕索斯却在无意中向别人谈到了他的发现。后来毕达哥拉斯教派为了维护教派的信条,以破坏教规为理由将希帕索斯装进大口袋扔进了大海。希帕索斯因为发现了根号2“无理数”的存在,为揭示了一个科学的真理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该教派犯下了将发现无理数存在的教派成员、毕达哥拉斯的学生希帕索斯迫害致死的罪行。这是数学史上一个最著名的悲剧。他那传奇般的一生给后代留下了许多的故事与传说。

然而像根号2这样的“无理数”存在的事实,却不可能一扔了之,由此引发了数学史上第一次危机,也带来了数学思想一次大的飞跃。认识无理数的存在告诉我们,矛盾的存在说明人的认识还具有某种局限性,需要有新的思想和理论来解释。我们只有突破固有思维模式的束缚,才能开辟新的领域和方向,科学才能够继续发展。

科学无止境,认识无禁区,那些事先为科学设定条条框框的,最后将变成阻碍科学进步的阻力,必然被时代的所抛弃。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5-08-23 11:38:34 +0800 CST  

基督徒们的热情真令人钦佩,但一谈到基督徒们的智慧,就只能呵呵了。


公元前212年,罗马大军攻陷西西里岛的叙拉古城,士兵闯进民宅,发现一位老人正在专注地做着一道几何题,老人头也不抬地对士兵说:“不要弄坏我的图形!”被激怒的士兵拔剑将他杀死了。这位75岁的老人就是阿基米德。公元前47年,罗马统治者凯撒大帝放火焚毁亚历山大城外的埃及战船,大火延烧到城里,博学院图书馆里珍藏的代表着希腊文明的大量藏书和五十万份手稿也被付之一炬。(野蛮人对待记载人类文明的书籍的态度,不是学习、欣赏、鉴别,而是烧、烧、烧!)

历史上的罗马帝国对文化和科学没有什么贡献,罗马人更多时候是一些武夫,他们用武力征服了不少地方,但他们实用主义的脑子里没有科学的地位。再后来,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基督教的领袖们排斥异教的学问,尤其鄙视数学、天文和物理学,不许基督徒“沾染希腊学术这个脏东西”,有人甚至说:“数学家应该被野兽撕碎或者活埋。”就这样,世俗权力与宗教权力相结合,逐渐把数学、哲学、天文学、物理学等都置于宗教的控制之下,排斥一切独立思考的所谓“异端思想”,使欧洲开始了长达一千年的黑暗中世纪。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5-08-24 09:56:00 +0800 CST  

古希腊文明涵养出来的女数学家希帕蒂娜,就诞生在这样一个科学开始衰退、黑暗即将降临的时代。

公元370年,希帕蒂娅出生在著名的亚历山大城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赛翁是有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在著名的亚历山大博物院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从小,父亲就鼓励她要独立思考,要珍惜自己思考的权力。20岁以前,聪慧的希帕蒂娅就在父亲的指导下,读完了当时所有数学家的著作,包括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阿波罗尼斯的《圆锥曲线论》、阿基米德的《论球和圆柱》、丢番图的《算术》等。公元389年,希帕蒂娅在强烈求知欲望的诱惑下,乘商船到希腊的雅典求学,在这里她成为受人景仰的数学家。公元395年她回到家乡时,已是一个名满天下的数学家和哲学家了。希帕蒂娅时代离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成书已有六百多年,这本书被抄来抄去,出现了许多错误,她与父亲一起重新修订了《几何原本》,这部新书成为现代各种文字的《几何原本》的老祖宗。这是她对科学了不起的贡献之一。

年轻的希帕蒂娅美丽端庄,博学多才,许多富家和贵族子弟上门求婚,而希帕蒂娅却拒绝说:“我已经嫁给一个人,他的名字叫真理。”对科学的热爱竟然使女数学家终生未婚。因为数学、哲学的深厚造诣,希帕蒂娅反对宗教神学对思想和科学的束缚和压制。她日记中写道:“把迷信当作真理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人们必须维护真理而战胜迷信”。她从雅典返回家乡后,更加笃信理性是真知的唯一源泉,她给学生们讲述科学的理性主义,揭露教会的黑暗和虚伪。她的一个学生是基督教徒,却热情歌颂希帕蒂娅,说她不仅是一位老师,而且像一位慈爱的母亲和善解人意的姐姐。

公元412年,来自耶路撒冷的西瑞尔当上了亚历山大的大主教,这是一个狂热的基督徒。他在全城系统地推行所谓反对“异教”和“邪说”的计划,新柏拉图主义也在“邪说”之例,这对希帕蒂娅是极为不利的。但是希帕蒂娅从不向基督教示弱,拒绝放弃她的哲学主张,坚持宣传科学,提倡思想自由。对那些找麻烦的基督徒,希帕蒂娅毫不退让,常把他们驳得哑口无言。但这不是一个崇尚理性的社会.那些狂热的基督徒并不指望“说服”这位数学家和哲学家,只想有朝一日拔掉这颗眼中钉。如此,一场针对希帕蒂娅的阴谋和有组织的迫害开始了。

公元415年3月的一天,希帕蒂娅像往常一样,乘着马车到博物院讲学。当马车行至一个教堂的门口时,一群暴徒迎面拦住马车,把希帕蒂娅从马车上拉下来,拖进教堂。希帕蒂娅意识到,他们要对自己下毒手了,但她毫不畏惧,高声怒斥他们的无耻行为。灭绝人性的暴徒剥得她一丝不挂,用锐利的蚌壳把她身上的肉一片片地割下来,又砍去她的手脚,将她那颤抖的身体投入到熊熊烈火之中。为人类科学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女数学家就这样被野蛮残忍地杀害了。

人类的科学和文明因此类事件而造成的损失从下面的资料中可以看出来:一直到15世纪中叶,像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著名大学的学生所学的数学内容极少,几何仅限于《几何原本》的前两卷,考试只限于第一卷,一般学生只能掌握第一卷的前4个命题;算术水平更低,一般大学生只会做加减法和乘法,而不会做除法,……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5-08-24 10:10:50 +0800 CST  

基督教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光彩的,它让信徒们迷失正确的道路,使人们丧失理性精神,阻碍人们获得真正的智慧。

基督教的神不希望人类拥有智慧,他只需要人类做他的宠物,散养在他的花园里供其娱乐,整天听听宠物们对他拍马屁,唱赞歌。

可怜的基督徒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以迷失自己,成为邪魔的宠物为最高乐趣,这都些非常可怜的人。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5-08-24 11:39:38 +0800 CST  

世界的根本秘密,佛法早已经讲透了,其内容散见于诸多佛教经论,只不过在佛经中说得非常隐晦,大多数人参不透而已。

想理解世界的秘密,必须先了解基本的佛法常识。

明天开始,从《金刚经》入手,说说佛法中一些隐含的秘密。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5-08-24 12:25:24 +0800 CST  
佛教里又一个专有名词“一真法界”。

什么是一真法界?

(术语)华严宗所用极理之称。犹天台家用诸法实相之语也。

唯识论九曰:‘胜义胜义,谓一真法界。’

华严大疏曰:‘往复无际,动静一言,含众妙而有余,超言思而回出者,其唯法界欤。’

大疏钞一曰:‘以一真法界,为玄妙体。’言事事物物。一微一尘尽足为一真法界也。其体绝待故曰一,真实故曰真,融摄一切万法。故曰法界。乃华严经一部之主意。

三藏法数四曰:‘无二曰一,不妄曰真,交彻融摄,故曰法界。即是诸佛平等法身,从本以来,不生不灭,非空非有,离名离相,无内无外,惟一真实,不可思议,是名一真法界。’(《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5-08-25 10:32:41 +0800 CST  

我在这里给一真法界下一个严格定义。即:一真法界是最彻底的一切。

这个定义与佛家一真法界的定义是等价的。

含众妙而有余,超言思而回出,言事事物物。一微一尘尽足为一真法界也。

一真法界是唯一真实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一真法界的一部分。你能看到,你看不到的,你能理解的,你不能理解的,时间的,空间的,物质的,精神的等等一切的一切都是一真法界的一部分。

一真法界与集合论中的全集是不同的。提到全集,必有一个对全集整体认知的层面,这个层面必然是超越全集的。如果不存在一个对全集 A 整体认知的层面,那我们根本就不知道 A 是不是一个全集,则根本就不能说 A 是一个全集。

一真法界不可能是一个集合。如果一真法界是一个集合,那么必存在一个对一真法界整体认知的层面,这个层面将超越一真法界,这与一真法界的定义矛盾,所以一真法界不可能是任何集合。

一真法界一定在时间之外。如果一真法界在时间之内,即可以用时间来描述,那么时间这个层面将不在一真法界的范畴中,这与一真法界定义矛盾,所以一真法界只能是时间的原因,绝不会被时间所拘束。正因为一真法界不会被时间所拘束,所以一真法界才是不生不灭的。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5-08-25 10:47:56 +0800 CST  

一真法界还有一个重要的性质,即:一真法界不能人格化。

如果一真法界可以人格化,那么人格化的一真法界就成为某种人格化的主体,因为主体必有客体与之相对应,所以客体必然不属于一真法界的范畴,这与一真法界的定义矛盾。

正因为一真法界不能人格化,所以一真法界才能含藏一切而有余,才会不可思议,离名离相,成为玄妙之体。

反观基督教的上帝,这明显是一个人格化的东西,居然还有名字叫做耶和华,也不知取名是给谁听的。

任何一个可以人格化的东西,都在一真法界的范畴之内,相对于一真法界来说都是不值一提、微不足道的小渣渣。

一神教的耶和华不要说与一真法界相比,就是与道家的道相比也是个小渣渣。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是没有名字的,之所以取名为道,是凡人为了描述方便,强取了一个名字,这可是人类给取的名字。反观耶和华,自己给自己取了个名字,也不知在人类没有之前说给谁听,这完全就是个笑话。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5-08-25 11:10:03 +0800 CST  

在大致对一真法界有了初步认识之后,我们可以开始从《金刚经》入手,说一说佛法的基本知识。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5-08-25 11:19:29 +0800 CST  
《金刚经》全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比喻不可被破坏的东西,指的是不动摇的道心或如来法身,也可以指佛陀正法。

般若(音:bo1 re3)汉译为大智慧,指的是深入实相的甚深智慧,是法性妙智而不是聪明伶俐等俗智。

波罗蜜的含义为到彼岸,这里的彼岸指觉悟解脱境界。

什么是经?

一般来说,经指的是经典,即记载具体言说、具体事件或理论体系的文字载体,多具有权威性。实际上,佛经的经基本都含有体系的意思,即某种认知、实践或逻辑体系。

《金刚经》的版本大致有六种:

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
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元魏留支三藏奉诏译
4、《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5、《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隋大业年中三藏笈多译
6、《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其中以鸠摩罗什法师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传播得最广。

这里以鸠摩罗什法师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为范本进行解读。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5-08-25 15:45:21 +0800 CST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

在佛经的开头第一句一般都是“如是我闻”。

其含义为:“我(阿难)听佛如此说。”表示经的内容是阿难亲自听闻佛说,非从他闻,真实无谬。

“一时”不仅仅指那个时候(佛陀给阿难等比丘说法的时候),“一时”是超越时空的,表示佛法从未远离众生,更表示在实相中,金刚般若法会仍在继续,从未结束。

祗(音:qi2)树给(音:ji3)孤独园:

祇树是只陀太子所有园林的名字,给孤独即舍卫城长者须达之异称,因长者夙怜孤独,好布施,故得此名。盖此园乃须达长者为佛陀及其教团所建之僧坊,精舍建于只陀太子之林苑,以二人共同成就此一功德,故称祇树给孤独园。佛陀曾多次在此说法,为最著名之遗迹,与王舍城之竹林精舍并称为佛教最早之两大精舍。

下图是祇树给孤独园遗址。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5-08-25 16:21:04 +0800 CST  
其实,从法会因由分开始,佛陀已经在讲经说法了,这一段是身教。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这本身就是精妙的说法过程。

请思考两个问题:
1、佛陀什么要乞食?
2、佛陀为什么要次第乞食?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5-08-25 17:06:37 +0800 CST  
佛陀为什么要乞食?

佛陀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他的一言一行就是我们修行的准则。

如果仅仅是为了吃饭,佛陀根本无需乞食。给孤独长者巨富无量,只陀太子的地位就更不用说了,绝对是有权有势的贵族,他们二人能将精美的私家园林供奉佛陀,以他们的财富,负担佛陀乃至一千二百五十大比丘僧一生的衣食住行都没有任何问题。愿意供奉佛陀饮食的天人更是排队都排不上,佛陀根本就不会为吃饭穿衣发愁。

佛陀是一切众生的福田,施食给佛陀可以成就无量福德。

实际上,佛陀入舍卫大城乞食的行为本身就是在说六波罗蜜多,即持戒、布施、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食时,指的是吃饭的时间。“不非时食”(过午不食)是佛陀制定的戒律,也就是说不能在规定许可之外的时间吃东西。即从正中午后直至次日黎明,这段时间是不允许吃任何东西的。比丘乞食之时,不著於味,不轻众生,不择贫富,常平等一心,次第而乞,这代表了持戒,是一种头陀行。

凡夫布施佛陀饮食,佛陀增长凡夫福德,这相当于佛陀对凡夫布施福德。能够蒙佛陀上门乞食的家庭,其福泽都是非常深厚的。

佛陀也要忍辱吗?这是当然的。有能力当面侮辱佛陀的可都是不简单的人,将来都要入地狱承受无边无量的苦恼。由此可知,佛陀出世,必然要在众生心性淳厚的时代,而不是什么科技发达的时代。在佛陀出世的时代,佛陀乞食绝不会遭受凡夫的羞辱,只有像提婆达多那样的密义大菩萨才会处处与佛陀作对。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佛陀会出世吗?绝对不会。现在就算佛陀上网开个帖子传法,照样会招致很多人“LZSB”、“兰州烧饼”之类的无端侮辱,这些人以无知、无聊、无耻为欢乐,这些颠倒的行为会给他们自己带来无穷的苦恼,佛陀慈悲为怀,因此绝对不会在现在这种是非不分、善恶颠倒的社会环境中出世传法。我们读佛经,会发现佛陀出世的年代就连外道都是非常可爱的,他们至少很讲道理,被佛陀说服之后会坦然放弃自己原有的邪见。反观现在的外道,往往被驳斥得无言以对后都不会认错,他们会以种种理由麻痹自己,比如什么上帝超越逻辑,什么上帝自有永有,什么上帝是一团能量等等不着边际的废话,就是不肯放弃自己的邪见。

佛陀已经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还要以身作则,持戒乞食,这本身就代表了正精进,表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愿力永无止境。

什么是禅定?禅定指的是专注而不散乱的境界。佛陀的乞食是在专注什么呢?是在专注六波罗蜜多。出门乞食,不著於味,不轻众生,不择贫富,肯定没有受人上门供养,天天大排筵席舒服自在,乞食而来的东西有好有坏,有净有秽,乞到粗劣食物的时候必然会经常遇到,因此出门乞食比接受上门供养要难得多。在佛陀正法时代,出家人出门乞食是常规的修行,而在末法时代,出门乞食的出家人会渐渐减少,这就慢慢失去了对戒律的专注,于六波罗蜜而生散乱之心,也就脱离了禅定境界。另外,出家人减少出门乞食,会使很多众生失去供养僧宝,聆听佛法的机会,所以说末法时代众生福薄,也有这个意思。佛陀乞食本身就是于六波罗蜜多专注而不散乱,就是甚深的禅定境界。

般若是大智慧,佛陀以身作则,弘扬正法,制定戒律,就是无上智慧的一种。正法会招致邪魔的忌恨,正因为如此,佛陀正法(在大概率上)会有中断的一天,即在阎浮提有法灭尽的结果。能够延续佛法的未必是佛法本身所具有的正确性,因为在末法时代,人们通常爱邪见胜过爱正见,所以能够延续佛法的只有戒律。这世界上只要还有一个清静的持戒比丘,佛法就不会断绝,一旦所有出家人都不持戒了,或者逐渐将佛陀的戒律演变得面目全非了,佛法也就快断绝了。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5-08-26 12:25:03 +0800 CST  

佛陀乞食归来之后会怎样呢?

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这里要注意一个重点,佛陀乞食归来,吃过饭后,也是要洗足的。这说明佛陀的脚上因沿街乞食而沾染了泥土,因此在升座说法前要洗干净。

佛陀足下有千辐轮之妙相,乃佛三十二相之一。据传,佛陀步行离地四指(空行),下有七宝莲花承足,为什么还会沾染泥土呢?

《金刚经》中无一句一偈是无用的,强调佛陀饭后洗足,当然是为了表法。其含义为:
1、此经甚深微妙,不以神通传,只以般若智慧传;
2、此经通达一切境界,深入实相,凡夫也可因受持此经而领会佛陀妙智;
3、般若智慧与神通无关,获得般若智慧之人(开悟之人),既可具有神通,也可不显神通。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5-08-26 13:17:50 +0800 CST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音:nou4)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音:yao4)欲闻。”
=================================================

佛陀的众弟子中有两位须菩提,一位出身王室,名叫天须菩提。另一位即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被称为“解空第一”的须菩提。《金刚经》中的须菩提是“解空第一”的须菩提。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汉译为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的含义为无上,三藐三菩提的含义为正遍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也可以简称为菩提心。

什么是善男子善女人?

从字面含义上说即善心男女。一念向善,则一念是善男子善女人,一念向不善,则一念不是善男子善女人。但要注意一点,邪见者,即使是善心男女,也不是善男子善女人。比如信外道者就不可能是善男子善女人,因为他们持有邪见。

从义理上讲,行恶法者就不是善男子善女人,行真实法者就是善男子善女人。

云何为恶法。谓杀生、不与取(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搬弄是非)、恶口(出口伤人)、绮语(言语轻浮,令人产生邪思)、贪、恚、邪见。是名恶法。云何为真实法。谓离杀生。乃至正见。是名真实法。======《杂阿含经》

云何为不善男子?谓杀生者,乃至邪见者,是名不善男子。云何善男子?谓不杀生,乃至正见,是名善男子。======《杂阿含经》

现今社会,受不良社会环境以及道德观念的影响,能成为善男子善女人并不太容易,但也正因为社会环境浊劣,能够远离恶法成为善男子善女人,功德也特别大。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5-08-27 10:24:41 +0800 CST  

须菩提的问题是:善男子善女人,若欲发菩提心者,若已发菩提心者,应云何(如何)住,如何才能降伏其心?

这就引出三个问题:
1、什么叫“如何住”?
2、降服的是什么心?
3、谁来降服?

楼主 善欢喜王  发布于 2015-08-27 10:51:41 +0800 CST  

楼主:善欢喜王

字数:85719

发表时间:2015-08-18 18:2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2-18 12:14:23 +0800 CST

评论数:142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