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风云》(最细致的人性五代史)

千古伤心旧事,一场谈笑春风。残篇断简记英雄,总为功名引动。 个个轰轰烈烈,人人扰扰匆匆。荣华富贵转头空,恰似南柯一梦。


五代风云
第一卷 庞勋兵变
第一章 我要回家

史家推迹庞勋之作乱,由于南诏之侵边,而勋之根据所在适为汴路之咽喉,故宋子京(《新唐书?南诏传赞》)曰:“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呜呼!世之读史者偿亦有感于斯言欤?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下篇》

楔子
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七月初七,七夕乞巧节,长安,白虹贯日。
大明宫内一片喜庆祥和,妃嫔宫女们按往年惯例,早早地将高百尺的楼殿九引台上布置好了漂亮的绫罗绸缎。九引台上陈以瓜果酒炙和坐席,只等夜幕降临,祭祀牛郎、织女二星。
突然,一道白虹横贯于首都长安西面的天空。
长安城内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纷纷驻足观望,大家窃窃私语低声议论着。白虹贯日,在古代常常被看做是流血兵变事件前上天所降示的预兆。当年聂政刺韩傀,白虹贯日(《战国策?魏策四》),荆轲慕燕丹之义而刺秦王,白虹贯日(《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今天这次白虹贯日,流血兵变的又会是谁呢?
兵变
几天后,长安正南三千里,广西桂林城。
城内八百官兵一片喧哗、人声鼎沸,到处人仰马翻、遍地狼藉。军械库的武器被其抢劫一空。他们诛杀了都将王仲甫,推举粮料判官庞勋做首领,浩浩荡荡向着茫茫东北方前进,向着六千里路外的徐州进发,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我要回家。(《旧唐书 本纪第十九上 懿宗》作:五百人,本书从《资治通鉴》)
我要回家!
他们是朝廷为了加强西南边防对付南诏国而派驻此地的部分徐州新雇佣兵,朝廷与之约定三年期满,即行派军接替,将他们调回老家徐州。他们的希望并不高,之所以背井离乡、撇家舍业来此蛮夷之地,不为别的,只为自己和家人都有口饭吃。但,就是这点希望,还是被政府无情地给浇灭了——他们已经来此六年整了。
记得三年前驻戍期满的时候,政府遥远地颁下一纸命令,再延续一期,期满,大家就可以卷卷铺盖带着钱回家了。没办法,大家只能沮丧地接受这个现实。
在单调寂寞的戍卫中,大家一次次上书请求调回老家徐州,一次次音讯石沉大海。好不容易盼到了二期期满,大家高高兴兴正准备收拾行李的时候,他们的家人来信了:你们不必收拾了,徐州军政总部这边传出风声,要你们再继续驻戍一年。
桂林,在今天号称桂林山水甲天下。在唐朝末年,那可是人人视为畏途的地方。此地天高皇帝远,人烟稀少,又是朝廷流放犯人之地,少数民族多,治安很差。军官也对属下随意体罚杀戮,又加上水土不服瘴疠肆虐,桂州戍卒个个朝不保夕。
千里关山,风雨他乡。无论烈日当头的白天,还是星盏漫天的夜晚,他们不约而同习惯北望遥远的家乡,甚至来自北方的空气都是那么那么的清香。
由沮丧,到失望,再由绝望,到愤怒。这是怎样的过程?而今桂州戍卒们终于忍无可忍了!你们没有在家乡翘首盼望的父母妻儿吗?今天说明年回家,明年就能保证政府不再食言续期了吗?今生还能再踏上故乡的土地吗?
恰好本地的一把手桂管观察使李丛被调往湖南,新任观察使还没有到任,八百桂州戍卒中有很多人都是当年带着案底投军的江湖好汉,他们更觉得自己被朝廷无情地抛弃在此荒郊野外了。
桂州戍卒中的小头目都虞侯许佶、军校赵可立、姚周、张行实、梁伾(《资治通鉴》作:梁丕,本书从《旧唐书》)等人,当年都是在徐州做黑社会大哥的,因为州县警力有限,不能讨伐,只好把他们招安,充在军中任职。接到这样的命令这几个人更是咬牙切齿暴跳如雷,愤怒的他们冲到了指挥官(都将)王仲甫的办公室怒斥政府的一次次言而无信行为。
都将王仲甫又扯着公鸭嗓子,陈词滥调着几乎与三年前一模一样的说辞:弟兄们,大家的心情我是了解滴,都不容易啊,离家六千多里路来此荒蛮之地。我们的首领观察使崔彦曾同志也有他的难处,军中财务暂时拮据呀!但是,请大家放心,一年后的今天,我保证大家都在家里热炕上。就请大家暂时再忍耐一年,大家想想六年都过去了,还差这短短的一年吗?呵呵呵,对吧?
愤怒的许佶、赵可立等黑社会大哥,正好借此领导空缺之际发动兵变诛杀了这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王仲甫,共同推举德高望重、为人多谋的粮料判官庞勋做了他们的首领。
朝廷不让走,我们自己走,我们回家!
债帅
我们不禁要问,政府为何要一次次食言呢?让我们慢慢解构一下缘由:
自唐朝中末期(唐代宗大历年间开始),官员要想官运亨通,最重要的原因绝不会仅仅只是才德境界,而是一整套极深的修齐治平厚黑功夫。
皇皇大唐,自唐玄宗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后,留下了两大顽疾:一曰宦官专权,二曰藩镇割据。
在过去不参与朝政的宦官,自辅佐唐肃宗称帝的李辅国开始,宦官日渐掌握了朝廷禁军的军权,他们担任禁军最高统帅护军中尉,手握生杀,参与朝政专权横行,甚至逼宫弑帝、废立君王;在过去屈指可数的节度使,也如雨后春笋般急剧增多。
唐末的藩镇节度使,有四大特点:
一、 自行委派官吏;
二、 自享辖区赋税;
三、 军队不听中央调遣;
四、 节度使职位传子或部将。
由此可以看出,集军事、民政、财政、监察极权于一身的节度使真是个肥缺啊!最可怕的是,唐末的这两大顽疾交叉感染起来了。
既然节度使有如此大权,自会割据地方军阀之嫌。朝廷也不傻,为了预防安史之乱的重现,采用频调与文官或神策军(唐朝后期北衙禁军,原为西北的戍边军队,后进入京师成为唐王朝的最重要禁军)将领充任的方针。
可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既然是肥缺,自然有大量的老虎苍蝇等求官人士紧盯惦记着。
在你没做官的时候,要想求官,那是得需要大投资的,用李宗吾先生厚黑学求官六字真言的观点说就是:空、贡、冲、捧、恐、送。
那些神策军将领等求官人士为捞到出任藩镇节度使这个肥缺, 因为家资不雄厚等诸多原因,不惜向长安城中的富裕人家借高利贷,动辄上亿贿赂宦官护军中尉。
而为其提供高利贷的长安富户财团,他们见有利可图,也不惜一切代价混入禁军以求将来。
这一套组合太极拳下来,求官到此,功行圆满。
官是求到了,可已是十犹八九负债归。那怎么办?官位还要保住,做官六字真言又来了:空、恭、绷、凶、聋、弄。
为保官位长久,还得继续贿赂宦官护军中尉、宰相等朝廷重要人物,从前欠高利贷的借款也到期了,那些为自己奔波的手下兄弟们也该赏赐了。这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个字:钱。
于是乎,这些蠹虫一旦当上了节度使,上任头等大事就是大肆搜刮当地百姓的民脂民膏,用以还债。而以此发迹的节度使,时人称之为“债帅”。唐末,由此也掀起了近于“被无情的世道逼迫无奈”式的大贪污运动。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早在唐宣宗大中十三年 (公元859年)十二月至次年六月,在江南东道的浙东一带,就发生了以仇甫(《资治通鉴》作:裘甫,本书从《旧唐书》、《新唐书》)为首领的农民起义,这是人民对节度使苛酷榨取的反抗,由此揭开了推翻唐王朝农民战争的序幕。
而这次兵变,根源于唐宣宗时的“债帅”安南都护经略使李涿。此人不学无术,贪婪自私,靠行贿才得此官职,上任后肆意盘剥百姓,侵犯周边蛮夷,甚至以一斗盐换蛮夷人一头牛!
因安南都护府(安南都护府为唐朝六个重要的都护府之一,是唐朝管理南部边疆地区的主要机构,属岭南道,为广、桂、容、邕、安南岭南五管之一,治所在宋平,即今越南河内,都护由交州刺史兼任。辖境北抵今云南南盘江,南抵越南河静、广平省界,东有广西那坡、靖西和龙州、宁明、防城部分地区,西界在越南红河黑水之间。)属于亚热带气候,夏日炎瘴流行,直到冬天瘴气方散去,蛮兵乘此时出来抢掠,大唐政府为了有效遏制蛮兵,在峯州林西原(今越南富寿省东南部和河西省西北部)设立了六千防冬兵。
李涿上任以后不仅肆意盘剥百姓,侵犯周边蛮夷,甚至还废除了当地的防冬兵,这就无形中给大唐边防开了一道通行口。
唐懿宗咸通四年(863年),南诏国不堪其侵扰,三次攻安南,并攻陷交趾(今越南河内市西北)。朝廷想到了人称“土风雄劲,甲士精强”的徐州人,命徐州刺史(《新唐书 卷第一百一十四 列传第三十九 崔彦曾传》作:徐州节度使,此时徐州不设节度使,必误!)孟球召募两千壮士赴援,其中八百人戍守桂林。
这八百人正是庞勋、许佶等桂州戍卒。
酷吏
桂州戍卒的总领导徐泗观察使崔彦曾(《旧唐书 卷一百七十七 列传第一百二十七 崔彦曾传》作:武宁军节度使,此时徐州不设节度使,必误!本书从《资治通鉴》、《新唐书》),出身名门望族的清河崔家(今山东德州市武城县),他家祖先自秦、汉、魏、晋、后赵、南燕、刘宋、北魏、北齐,到唐朝就世代为官。
要是一一列举的话,这个名单实在是太长太长了,我们还是大概列举一下崔彦曾本人三代的情况,唐朝以前的就算了吧。
崔彦曾的爷爷崔异官至渠州刺史;
父亲崔能官至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封清河郡公;
叔叔崔从官至户部尚书、淮南节度使,封清河伯;
堂兄弟崔彦方官至寿安县尉,赠右谏议大夫;
堂兄弟崔慎由官至宰相、吏部尚书;(《资治通鉴》作:徐泗观察使崔彦曾,慎由之从子也。查《旧唐书》、《新唐书》等记载,《资治通鉴》误!)
堂兄弟崔周恕(又名崔慎经),官至司封员外郎;
堂兄弟崔安潜官至忠武节度使。
他本人则刚由太仆卿升迁上来,做了这个徐泗观察使。
崔彦曾通晓律令,性情严酷,为政刚猛。朝廷因为徐州士兵骄横难制,特迁其为徐泗观察使。他还有个特点:长于安抚百姓,而短于军事政治。
既然不懂军事政治,他就任用亲信都押牙尹戡、徐行俭充当要职。这俩人贪婪猥亵,又不体恤将士,将士们都很讨厌这俩人。
桂州戍卒在这六年中一次次上书请求调回,崔彦曾对此置若罔闻。都押牙尹戡建议道:“以军帑空虚,发兵所费颇多,请更留戍卒一年。”
崔彦曾会心一笑:桂州戍卒要离开,其一,得掏钱安顿他们;其二,还得掏钱雇佣新兵。掏钱,掏钱,哪有这么多闲钱花在这些无用的地方?
崔彦曾要的正是有人出头建议,他大笔一挥签署。他哪管得了他人的思亲之切、思乡之苦?崔彦曾手中的笔,飘逸一挥,已离家六年的桂州戍卒就要在此荒蛮之地再待上一年!
回家
粮料判官庞勋见大家已把指挥官王仲甫杀了,自知难以置身事外,再说他也渴望回家团圆,于是就做了众人的领袖。他们洗劫了军械库,向着六千里路外的徐州进发。
路途遥远,没的吃没的住,在许佶等黑社会大哥的鼓舞带领下他们沿途大肆劫掠,各州县武装根本无力抵抗桂州戍卒这帮训练有素的正规军。
为什么众人会推举(有点“胁持”的意思)庞勋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做领袖呢?原因很简单,只因他是名副其实的政府官员,虽然,粮料判官这个官职小了点,但毕竟人家是正规渠道获得,国家认可的。而八百桂州戍卒中很多人都是当年有案底的黑社会成员,如果没有一个政府人员在队伍中做领袖,朝廷很可能就会将他们定性为武装暴乱分子而全部剿灭。
再说,这个粮料判官德高望重、为人多谋,平时对大家又照顾有加,所以,顺理成章,庞勋就做了大家的领袖。
庞勋本是个遵纪守法的人,一不小心阴差阳错做了桂州戍卒的领袖,面对这样一支良莠不齐的部队,他内心其实很纠结:他若要放弃此领袖职务,肯定会被众桂州戍卒所不齿,甚至丢掉性命,还谈何回家;若要继续当此领袖,看看身边的许佶、赵可立、姚周、张行实等一副副凶神恶煞的嘴脸,无恶不作的黑社会作为,就为这支队伍的将来担忧。
八月,不堪其扰的各州县政府的告急奏章,如雪花般纷纷飞驰向朝廷,唐懿宗派宦官敕使张敬思宣布赦免桂州戍卒的罪行,并命令由各沿途官府出资协助他们回家。在领袖庞勋的一再努力下,桂州戍卒这才停止了劫掠。
事变到此,本该结束了。
谁知桂州戍卒到达湖南后,当地监军宦官骗取了他们的武器,山南东道节度使崔铉又派兵严防要害之处。原来朝廷的命令根本就是哄骗小孩子的一纸空文而已,除了没有兑现,还处处提防!
刚踏上回家的路,武器全没了。
桂州戍卒不敢进入山南东道境内,只好泛舟沿长江东下。昔日黑社会大哥许佶愤恨地对粮料判官庞勋、宦官敕使张敬思厉声道:“我们的罪行,大过当年的变军银刀,银刀都不赦免,可能赦我们吗?朝廷之所以赦免我们私自逃军的罪行,只不过怕我们沿途劫掠,或怕我们四散后到处流窜作案而已。我敢肯定我们一到徐州老家,一定会被剁成肉酱!”口里喃喃的骂了半夜,庞勋、张敬思那里敢回话,自去倒在一边了。
银刀
在此,有必要介绍一下许佶口中的“银刀兵变”:
前徐州节度使王智兴以骁勇果敢著称,在徐州招募勇悍之士2000人,号称银刀、雕旗、门枪、挟马等七军,常以三百馀人自卫,他们全副武装坐在州府使院两侧的夹幕之下,每月轮换一批。
王智兴以后的节度使大多是儒臣文人,银刀等七军士兵逐渐骄横,稍有不如意处,一呼百应闹罢工,节度使只得从后门逃走躲避。前徐州节度使田牟为了安抚这些骄兵悍将,甚至与他们不分上下杂坐一起饮酒,士兵与节度使手挽手,背靠背,有时田牟还为士兵们边敲竹板边唱歌;节度使府用于犒赏士兵的费用,每天以万计,遇到风雨或寒暑之日,还要加倍慰劳,即使是这样,银刀等七军士兵仍然时常喧哗闹事,要求赏赐。
田牟去世后,温璋代任徐州节度使,骄兵早就听说温璋性情严厉,心怀畏惧。温璋虽然开怀慰抚,但骄兵们始终对其心怀猜忌,凡温璋赐予的酒食,没有人敢吃一口。有一天早上,骄兵们竟聚在一起叫嚷着将温璋驱逐了出去。
唐懿宗大怒,下令刚征讨完裘甫起义的大将军王式率领忠武、义成两镇军赶赴徐州,将银刀等七军大部分士兵诛杀了。紧接着,唐懿宗又颁下敕令,将徐州、泗州、濠州节度使改为徐州团练使,隶属兖海节度使管辖,将濠州归还淮南道,再于宿州设置宿泗都团练观察使;留下将士三千人驻守徐州,其余军队都分别隶属于兖海和宿泗两镇。
桂州军政歌舞团
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就是祖国边疆哨所旁的小白杨;国家不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是连家都不能回的流窜犯!可悲!可叹!可怜!
戍卒们听完许佶的话后无不义愤填膺,于是,大家都主动拿出了自己的积蓄,造武器与旗帜,武装保护自己。
聪明的庞勋,马上想到了一个可进可退的妙策:部队每将过沿途郡县,先令军中演员(倡卒)弄木偶戏以观人情,虑其邀击:欢迎的话,就留下住一宿;不欢迎的话,走人。这帮人的架势真是像极了周游在各大城市演出的马戏团!
九月初,桂州戍卒进入淮南境内,回家的路已经走了一大半了。桂州军政歌舞团来到淮南军总部扬州城。
都押牙李湘向淮南节度使令狐绹建议道:“桂州戍卒擅自离岗回家,势必作乱,朝廷虽然没下剿匪令,但我等藩镇大臣应当临事制宜。运河流经高邮境内,此地岸高而河窄水深,请率奇兵埋伏在河岸两侧,焚烧装满草料的船只,塞住他们前进之路,再用劲兵攻击他们的退路,肯定可以全部擒获他们。不然,放他们渡过淮河北上徐州,与怨愤朝廷之徒会合,那么势必后患无穷了。”
淮南节度使令狐绹是进士及第而从政的文人,和诗人李商隐、温庭筠都是好朋友。他曾官至宰相,因为种种原因而下放至此,本来就对朝廷怀有一肚子的怨气,再加上他向来谨慎怯懦,文人从事武职,难免有些畏手畏脚,于是在这件事上他打起了官场太极拳。
他道:“皇上现在的命令是由各沿途官府协助桂州戍卒回家,我们怎能违背皇上的旨意?再说,钦差大太监张敬思都还在他们手里呢;只要他们在我的地盘不胡作非为,我们好吃好喝招呼就是,其余的就不是我们的事情了。再说,就算是请个演出团还得给钱呢,更别说这帮来演出的亡命之徒了。”于是,令狐绹拍着手大赞演出成功之后,派使节慰劳了桂州戍卒,并赠送粮草,敲锣打鼓送出了境内。
在回家的路途中,许佶等黑社会大哥为了增大队伍,给自己壮胆,集结银刀等残余势力及各地亡命之徒会合,藏在船中数目高达一千多人。
“啊,原来你就是江湖中人称九纹龙的史大哥啊!我常听我大哥提起你。”
“哦,你就是江湖中人称金毛犬的段兄弟啊,久仰久仰!”
回家的客船,俨然变成了黑社会沙龙。
首领庞勋敏锐地觉察到,至此桂州戍卒单纯想家回家的意义,已经慢慢开始变味。
庞勋根本无法管理这群人,为了大家尽早与亲人团聚,他怕许佶等人耻笑过,只能在别人睡意正酣的时候,独自一人不停地向上司崔彦曾呈递报告,措辞及礼节毕恭毕敬,唯恐有疏;他只能在心中一遍遍地默念祈祷佛祖菩萨保佑全体桂州戍卒,尽快回家与亲人团聚。报告能不停地写,可见不着回音;佛经能在心中现,可见不着菩萨。可是,这些努力,又能和谁说呢?
楼主 布衣卿相0  发布于 2015-02-05 16:32:00 +0800 CST  
自顶
楼主 布衣卿相0  发布于 2015-02-05 18:20:01 +0800 CST  
@纳兰大豆 2015-02-05 19:37:16
写的不错,坚持
-----------------------------
感谢纳兰兄~~我发现在天涯上古史今述多用恶搞蛋疼的现代手法,相比于他们,我的手法比较传统,多以考据论证及人性描写多一些。
楼主 布衣卿相0  发布于 2015-02-06 08:14:56 +0800 CST  
@独孤慕雨 2015-02-05 20:40:46
坚持
-----------------------------
感谢,孤独兄支持。
楼主 布衣卿相0  发布于 2015-02-06 08:15:41 +0800 CST  


五代风云
第一卷 庞勋兵变
第二章 有家难回

杜慆
九月二十七,桂州戍卒到达泗州(今江苏淮安市盱眙县境内),泗州距离家乡徐州只有几百里路,明天大家就可以回家了,大家都异常兴奋。
桂州军政歌舞团的到来,泗州刺史杜慆显得很开心,在球场热情地宴请了桂州戍卒,摆设酒席并邀请剧团还礼演出。
在古代剧团演出开演之前,领班都会先登台对台下的宾客主人致辞,称颂美德,祝福明天。哪知道经此多变的桂州戍卒怀疑这是对自己的暗讽,许佶等人叫嚣着冲上剧台,当众抓住这群可怜的演员,要杀他们。桂州戍卒拍手大笑,阵阵起哄。现场人员纷纷四散,糖果酒杯满地,顿时一片狼藉。好好的宴会瞬间变得如此尴尬。
庞勋、张敬思俩人挥着手大声呼喊着,想平息场面,可是他俩那点分贝,只能淹没在阵阵欢呼谩骂声中。倒是主人杜慆无比镇静,他挥了挥手,仿佛从地底下冒出的几千泗州士兵立刻围住球场,桂州戍卒顿时鸦雀无声。
杜慆盯着不知所措的庞勋许久,鄙夷的眼神仿佛在说:就你这样的,你会是这群流氓的领导?过了一会从牙缝中冷冷地挤出了一个字:“滚!”
很显然,杜慆在接待桂州戍卒之前,对他们早已戒备。庞勋等人只好悻悻而走。
经此事变,在他人一次次的冷眼戒备中,在自己一次次呈递报告杳无音讯中,庞勋终于清楚地看明白所谓政府的命令是何等的欺人!事态发展至此,桂州戍卒已无退路。家乡就在眼前,拼死也要争取与家人团聚!这是我们六年来的唯一希望,我们回家!
对抗朝廷
九月二十八,霜降,徐州城外。
桂州戍卒马上就要进徐州城了,曾经望眼欲穿的家乡已在眼前。太多太多的感慨哽咽在喉间,桂州戍卒已有人泣不成声。
庞勋与许佶等向大家宣布说:“我们之所以擅自脱岗,只因想家。而今听说朝廷已有密旨下达到徐州,我们到家就被分散四方,诛灭全族了!大丈夫与其自投罗网,受天下人耻笑,为何不团结一心,赴汤蹈火呢!这样的话,不仅仅可以免除我们的死罪,还可以取得富贵荣华。何况,徐州城里将士们都是我们的父兄子弟,我们在城外向他们呼喊,他们一定会在城里响应。到那时,我们就效仿当年王侍中(前徐州节度使王智兴)招募银刀军的旧例,五十万贯赏钱,翘足可待了!”桂州戍卒一起欢呼称善。
家乡就在眼前,有家却难回。至此,他们终于起了对抗朝廷之心。
庞勋与许佶等人还想学当年银刀等军!家,已在眼前,敲门就可以进去,为何还要公开对抗朝廷呢?亲人就在家里,推开门今天就可以吃团圆饭,为何非要折腾一番再进家门呢?将士赵武等十二人想不通。他们不愿意作庞勋、许佶等人求富贵的炮灰,想想银刀等人的下场就忧虑恐惧,将士赵武等十二人彼此使了使眼色,刚要逃走就被人举报,抓了起来。
这才刚传达完精神,嘴上的唾沫还没干呢,这十几个就要搞分裂。庞勋大怒,将他们全部斩首。十几颗头颅刚捧上来,庞勋瞬间想到了一个计策——一个可以让大家都免于罪行,且很快就可以回家的绝妙计策。
绝妙计策
庞勋立刻拿出文房四宝,又给上司崔彦曾写起报告:“我们八百人远戍边疆六年,实怀乡里,而赵武等人利用众心不安,竟生奸计,煽动众人背叛朝廷。我们犯罪之人,怎敢一错再错?既蒙皇上开恩赦免,自当诛杀首恶,用以赎罪,望大帅明察。”
庞勋的这篇报告很有意思:其一,将脱岗的罪行全部都推卸给死人赵武等人身上,真是死无对证,推诿得一干二净!其实就算是赵武劫持大家回家吧,十几个人劫持八百人,可能吗?庞勋高明的地方就在于他主动坦白了其实大家也很想家的心理,赵武正是利用了此心理而劫持大家回家;其二,我们的罪行,皇上为此专门派宦官敕使宣布赦免过,有皇上的赦令,宦官敕使张敬思现在军中,谁也不能杀我们;其三,再说我们已经替朝廷杀了元凶赵武等十几人,将功赎罪,我们更应该是无罪之人了。大帅,您就看着办吧!
狡猾的庞勋这篇报告写得非常高明,也非常贴近人心。只可惜,他忽略了上司崔彦曾的性格。《资治通鉴》称其为人:“性严刻”,意思就是性情严酷,为人刻薄。朝廷就是因为徐州士兵骄横难制,才特任之为徐泗观察使。如此冷酷无情之人,会被庞勋说动吗?
结果,还是那两个成语: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十月初四,距离报告呈递已整整六天了。
心急如焚的庞勋主动投石问路起来,派出使节到徐州军政府所在地彭城面见崔彦曾,使节一进彭城大门,几个卫兵立刻扑了上来,将其逮捕审讯,了解完全部桂州戍卒实情后,把他扔进了监狱。
十月初七,以前是报告石沉大海,杳无音讯,现在连报告和使节也一起石沉大海,杳无音讯了。
无奈的庞勋只好再写一份报告:“我们全体将士身负重罪,各怀忧疑,今天我们退兵到徐州城南苻离镇(今安徽省宿州市北苻离集),至今还不敢脱下铠甲,只因大帅身边的军将尹勘、杜璋、徐行俭等人狡诈多疑,一定会设计报复我等将士,请求大帅先暂时免除此三人官职,以安众心。并请大帅将我等将士分置二营,交由一将指挥。”
说实在的,庞勋这篇报告就写的很差劲了,庞勋的大概意思是:其一,我们已经退兵离开了徐州,证明我们确实没有反叛的丝毫意思;其二,我全体将士之所以没有脱下铠甲,只因为您身边的三个小人可能会报复我们,所以请您先暂时免除此三人官职。为了全体将士的性命起见,只要大帅您答应,我们保证一定会缴械于您的;其三,大帅要是还不相信的话,我等愿意分置二营,交由一将指挥。
庞勋的意思大概就这些。好了,让我们站在崔彦曾的角度上再理解这份报告吧:
其一,你们虽然主动退兵离开了徐州,但是你们说到底不还是没有脱下铠甲吗?一群穿着铠甲随时战斗的人,口口声声说没有反叛的丝毫意思,可能吗?其二,我身边的人,我自有数,用得着你庞勋指点谁是小人吗?再说,我可能会不相信身边的亲信,而相信你一个擅自脱岗回家的人吗?其三,没有我的命令,你们还想擅自成立独立团,分置二营,交由一将指挥,可恨!
这些桂州戍卒都是崔彦曾的手下,干出擅自离岗回家这种震惊的事情,已经够他丢脸的了。今天他们居然还要指点自己的亲信为小人,兀的不气煞我也!
再说了,你庞勋不过是个小小的粮料判官而已,你也配给堂堂观察使呈递报告吗?彦曾生年乃不知天下有庞勋!
当然了,生气归生气,在崔彦曾心里还是相信,此时的庞勋等人其实并没有反叛的意思。
聪明的庞勋不可能不知道疏不间亲的道理,焦躁情绪中的他还是犯此大忌,马上他就要尝到此苦果了。
楼主 布衣卿相0  发布于 2015-02-06 08:21:15 +0800 CST  
苦果
当时,桂州戍卒距离徐州政府所在地彭城只有一百二十里地,城内人心惶惶。崔彦曾召集诸将讨论,诸将都流着泪道:“最近因银刀兵变,使我军蒙受恶名,虽说诛杀流放的犯人中,不无冤枉之人,直至今日冤痛之声还没有停息。但是,而今桂州戍卒再次造反,若允许他们进城,后果将不堪设想。不如趁他们远来疲弊,发兵攻击,我逸彼劳,胜利一定会属于我们。”
崔彦曾犹豫不决,首先,他知道庞勋等人本身并无反叛之意;其次,八百多条人命,说多不多,但说少也不少。甚至上次那个银刀事变,至今都还有喊冤的人。
一直以来,他之所以不回复庞勋等人的报告,原因是他喜欢在暗处静观其变。静观其变的好处是,假设庞勋等人只是想家回家这种单纯动机,他只需要尽量拖时间,拖到他们身心疲惫,完全臣服于自己为止,这样的话相信身边的军将尹勘、杜璋、徐行俭等人会比较满意。
而假设庞勋等人真搞叛乱的话,那么,他又没有回复庞勋的报告,而不至于朝廷怪罪自己,再说他又掌握着桂州戍卒家人的性命,身边的军将尹勘、杜璋、徐行俭等人也比较讨厌桂州戍卒。所以,结果无论是那一种,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但是此时,无论针对桂州戍卒下哪种对策都显得为时过早,崔彦曾在军将们的哭泣声中陷入了沉思。
在通讯条件有限的古代,朝廷对地方的所有知闻,只能依赖于地方官吏的上报奏折。第一现场的实情只有当地官吏知道,在他们有意无意对事件添油加醋或粉饰太平的变异汇报下,于是乎,洋洋洒洒之乎者也几千言奏折乃成。
奏折还得上达京城皇帝手上,于是乎,各驿站快马加鞭未下鞍近半个月送到朝廷。赶上勤奋的皇上还好,连夜就可以把奏折批阅完毕,各驿站再半个月将圣旨批文送到地方政府官员手里,前后花费近一个月时间!要是赶上荒淫无道整天不上朝的皇上,或者官吏身居距离京城几千里的祖国边疆,半年时间你能看到皇上的圣旨批文就不错了。
所以,在此非常时期,崔彦曾的态度就相当重要了,八百桂州戍卒的身家性命,全在他一念之间!
就在这关键时候,人群中站出了一个智囊级别的人物,就是他接下来的一番话,完全扭转了庞勋等人的后半生命运。
讨伐
团练判官温庭皓表情严肃,进言道:“大帅,危险的预兆已在眼前,是战是和,就看大帅今日如何决策了。虽然如此,卑职还是愿意谈一下个人观点——如果对他们发动攻击,有三个难点;如果与他们妥协,有五种灾害。
“皇上已下诏赦免他们的罪行,我们却擅自诛杀他们,这是第一个难点;我们率领他们的父兄讨伐他们的子弟,有悖情理,这是第二个难点;一旦开战,必然兴起大狱互相牵连,一定还会死很多无辜百姓,这是第三个难点。
“然而,正在执行任务的武装部队,竟然擅自离岗回家。如果不惩处,各军区派往战场边疆的部队都起来效法,以后中央还怎么管理各地方部队?这是第一个灾害。
“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统帅是军队的首脑,桂州戍卒居然以下犯上杀害指挥官王仲甫同志。如若既往不咎,那么以后那些做统帅的,还怎么能对手下士兵发号施令?这是第二个灾害。
“沿途杀人放火,抢夺劫掠,甚至自备铠甲武器,招兵买马,勾结江湖流窜案犯,如若不讨伐,以后还怎么惩处武装暴乱分子?这是 第三个灾害。
“徐州城内留守的将士,大都是变军的父兄,而当年银刀残余党羽,一直躲在暗处,一旦他们内外联合暴乱,我们又该用什么抵抗?这是第四个灾害。
“桂州戍卒威胁总部,要求杀害他们所忌恨的三位将领,而又打算自己成立一个独立团,如若同意,银刀的情势将再度出现;如若拒绝,他们则正好以此为犯上作乱的借口,此乃第五个灾害。
“只有大帅切实尽快地解决此三个难点、五个灾害,早定大计方针,以安众将士及徐州百姓之心!”
崔彦曾听完猛然站起来,望向窗外许久。
他所一直左右的问题,在温庭皓缜密的逻辑分析下,豁然开朗。对于桂州戍卒是讨伐还是妥协,温庭皓虽然没有明说,但是聪明的崔彦曾已明白,决策得晚结果只会越糟,事不宜迟,现在就是决策的时候了!
马上他就有了一个全新的、自认为更妙的瓦解之计——让桂州戍卒们自相残杀,或许不费一兵一卒,不出几日庞勋、许佶、赵可立、姚周、张行实等首恶的项上人头就会被手下送过来邀功之计。
“我已决定讨伐!”崔彦曾转过头说道。诸将一片欢呼,个个摩拳擦掌整装待戈,只等崔彦曾的讨伐命令。
当时,徐州留守军队有四千三百人,崔彦曾命总纠察长(都虞侯)元密等率领三千士兵出发讨伐庞勋,向桂州戍卒公布庞勋的罪状,并警告桂州戍卒:“你们的行迹,不但伤害无辜百姓,也玷污了我大唐战士的形象。此刻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快快投降,我们一定会宽大处理。如果惊动了朝廷,一旦中央下令征剿,则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再对城内桂州戍卒的亲属通报:“变军的家属,不必有任何疑虑,犯罪的只当事者一人,绝不连坐。”并特别叮嘱元密要保护此刻还在桂州戍卒中钦差大太监张敬思的人身安全。
部署完元密后,崔彦曾又命宿州(今安徽宿州市)驻军进攻此刻在苻离的桂州戍卒,泗州(今江苏淮安市盱眙县境内)驻军包抄苻离东面的虹县,三路兵马分道截击桂州戍卒,同时将桂州戍卒事件始末上奏朝廷。
自此桂州戍卒脱岗回家事件被政府定性为武装暴乱,他们有家难回。
束手就擒吧,庞勋!
投降吧,桂州戍卒们!
我崔彦曾所想要的,还没有达不到的!
我所想杀的人,还没有人能够逃出我的手心!
逼上梁山
十月八日,初冬,清晨,徐州城。
总纠察长(都虞侯)元密点卯训话、早餐犒劳三千将士之后,整装阵容浩浩荡荡往徐州城西南三十里的任山扎营,召开军事会议讨论如何救出宦官敕使张敬思等事宜,会议决定等桂州戍卒头领进入驿馆后,出动伏兵攻击,并派兵易装为背柴樵夫前往刺探情报,以确保无虞。
黄昏时分,庞勋等人抵达任山,发现驿馆里空无一人,也没有留下任何粮草供给。驿馆是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驿馆全天24小时值班,全年365天每天都有人执勤,可能会无缘无故没有人值班和粮草供给吗?愚蠢啊,元密!
难怪崔彦曾一直不批复自己呈递的报告,原来早已暗中磨刀霍霍向自己!
今天我们已是有家难回,老崔是在逼我们造反啊!
庞勋等头领顿起疑心,忽然看到几个行迹可疑的背柴樵夫,生擒过来拷打,很快这几个易装为背柴樵夫的小卒就供出了全部计划。
聪明的庞勋,玩起了金蝉脱壳,让桂州戍卒们做了很多手拿旗帜的假人排列在山脚下以疑惑徐州军,大队人马则暗中撤出了任山。
直到半夜,愚蠢的元密才得到计划泄密的消息,他怕桂州戍卒潜伏在山谷中,或绕道山间小路攻击自己背后,只好趁夜半天黑撤回了彭城总部,在城南扎营住宿,以备明日再战。
今夜,将会是咸通九年黎明前最黑暗的一夜,明天的暴风骤雨,让我们拭目以待。
楼主 布衣卿相0  发布于 2015-02-06 08:21:55 +0800 CST  
书稿早已完成,每日更新。
五代风云
目 次

第一卷 庞勋兵变
第一章 我要回家
第二章 有家难回
第三章 无家可归
第四章 抗争求官
第五章 革命高潮
第六章 天降罪罟
第七章 歃血亲征
第八章 庞勋之死
第九章 劫后余生
第二卷 黄王起兵
第十〇章 天灾人祸
第十一章 分道扬镳
第十二章 砀山无赖
第十三章 落雕侍御
第十四章 黄王改元
第十五章 云州兵变
第十六章 沙陀北逃
第十七章 喋血屠城
第十八章 高骈纵寇
第三卷 称帝长安
第十九章 攻陷洛阳
第二十章 潼关鏖战
第廿一章 称帝长安
第廿二章 孤臣勤王
第廿三章 临安泼皮
第廿四章 天下滔滔
第廿五章 妖人弄权
第廿六章 高骈失势
第廿七章 朱温归唐
第四卷 狼虎谷
第廿八章 韩简扩张
第廿九章 败走长安
第三十章 西川民变
第卅一章 纽解纲绝
第卅二章 再起风云
第卅三章 火烧上源
第卅四章 夕阳英雄
……
楼主 布衣卿相0  发布于 2015-02-06 08:47:52 +0800 CST  
五代风云
主要参考书目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
【宋】宋祁、欧阳修等撰《新唐书》
【宋】薛居正等撰《旧五代史》
【宋】欧阳修撰《新五代史》
【宋】司马光等撰《资治通鉴》
【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
【现代】柏杨《白话资治通鉴》
【宋】王钦若等撰《册府元龟》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
【清】梁廷楠《南汉书》
【宋】王溥《五代会要》
【清】吴廷燮《唐方镇年表》
【现代】朱玉龙《五代十国方镇年表》
【宋】范坰、林禹《吴越备史》
【民国】蔡东藩《唐史演义》
【民国】蔡东藩《五代史演义》
【五代】郭廷诲《广陵妖乱志》
【唐】皇甫枚《三水小牍》
【唐】谢蟠《杂说》
【宋】钱易《南部新书》
【宋】张端义《贵耳集》
【宋】洪迈《容斋随笔》
【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
【明】冯梦龙《古今笑史》
【当代】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
【清】丁耀亢《天史》
【唐末五代】高彦休《唐阙史》
【宋】李昉《太平广记》
【宋】欧阳修《归田录》
【宋】王应麟《困学纪闻》
【现代】《百度百科》
【现代】《维基百科》
楼主 布衣卿相0  发布于 2015-02-06 09:48:16 +0800 CST  
明天继续~
楼主 布衣卿相0  发布于 2015-02-06 13:15:26 +0800 CST  
@独孤慕雨 2015-02-06 20:46:56
非常好!期待更新
-----------------------------
感谢不离不弃支持!
楼主 布衣卿相0  发布于 2015-02-07 08:18:15 +0800 CST  
@u_98920902 2015-02-06 20:43:06
精彩!
-----------------------------
谢谢支持!
楼主 布衣卿相0  发布于 2015-02-07 08:19:09 +0800 CST  

五代风云
第一卷 庞勋兵变
第三章 无家可归

宿州之战
暂且不表元密军的出师不利,我们再看看宿州(今安徽宿州市)驻军的战果。
当时,桂州戍卒已抵达苻离,宿州城内驻军一共才五百人,接到上级命令,大家只好硬着头皮前往迎战,突然看到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桂州戍卒,顿作鸟兽散。
当时宿州刺史出缺,暂由徐泗道二把手(观察副使)焦璐摄理州事,他得知苻离守军战败的消息,立刻下令决开流经宿州城的汴水(今汴河),用以阻拦桂州戍卒南下。可是桂州戍卒南下时,开决的大水还没有流过来,水浅得可以蹚过,桂州戍卒遂进抵宿州城下。
此刻,宿州城中已无多余的守军,情况万分危急。焦璐没有办法唯有坚守城门,祈求救兵早早到来,愁得一夜早生华发。
十月十日(《旧唐书 懿宗本纪上》作九月初四,未免有失准确,本书从《资治通鉴》、《新唐书》),庞勋等人攻破宿州,焦璐逃出城外仅以身免。
桂州戍卒搜集掠夺了城内的所有财产聚在一堆,让百姓自由去取,一日之内,四远云集。于是,庞勋等人在人群中挑选强壮者为兵,不愿从军者立即斩首。从早到晚集结了数千人,于是勒兵乘城,庞勋自称兵马留后(《旧唐书 崔彦曾传》作:庞勋自称武宁军节度使,此时徐州不设节度使,必误,本书从《资治通鉴》)。
自此桂州戍卒公开与政府决裂。
十月十二日,增援宿州的元密军到达宿州境内的时候,开决的奔腾大水此刻恰好做了庞勋变军的嫁衣裳,阻止了援军前进的步伐,无奈的元密只得望江兴叹而已。
元密大怒,率军强行过河,可惜此刻宿州城内变军守城已经严密。元密刚打算一鼓作气包围住宿州城,不料刮起了大风,变军趁风发射火箭到城外茅屋上,引起大火,延烧到了元密军营,官军进则冒火箭飞石,退则有奔腾的大水。变军乘势发动反扑,官军阵亡近三百人。
当此危难之际,元密并没有发出“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也,非战之罪也”之类的感叹,他人虽不聪明,但多年的战斗经验让他养成了遇事冷静坚毅的好习惯。他认为宿州是庞勋等人的唯一根据地,这群人肯定会固守城池,现在要做的是重整旗鼓专心攻城,胜利一定还是属于我们的。
庞勋等人以为官军受到了重创,一定会乖乖退兵,没有想到官军越挫越勇,一队接一队地向城内进攻。庞勋大惊失色,趁夜色掩护,命城内妇女巡更报时,掠夺城内大船三百艘,满载钱财粮食及全体变军,顺汴水(今汴河)东下打算进入江湖落草为寇。
庞勋看了看身边的宦官敕使张敬思,苦笑道:“张公公,吾辈失礼了。公公一路陪我等将士颠沛流离,可谓吃尽了苦头。我们报国无门,有家难回,此情此景想是公公一路上都看到了。非是我等武装暴乱,是朝廷抛弃了我们,逼我们造反,逼我们落草为寇!今晚我们就不强留公公了,等您回京,到时还望公公将您亲眼看到的这一切上报给皇上,我等实无反叛之心,望皇上明察,早日招安,我们只想回家。”言罢泪流满面,诸人皆泣,莫能仰视。
张敬思亦为之动容,道:“有朝一日我回得京城,定将你们的冤屈如实上报给圣上,早日下诏赦免你们的罪行。”
于是庞勋送给张敬思绸缎一千匹,派骑兵护送到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东境,让他回京向皇上复命。
明天,我们又将流落何处?家里的爸爸妈妈、老婆孩子都还好吗?政府是不是已经把他们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是不是已经无家可归?
楼主 布衣卿相0  发布于 2015-02-07 08:22:11 +0800 CST  
元密之死
十月十三,立冬,宿州城。
清晨,官军才发现庞勋变军早已逃之夭夭,宿州城内一片死寂,已然变成了一座空城。都虞侯元密大怒,命士卒立即追赶变军,天刚破晓,将士们都没有吃早餐,等到追及庞勋变军,大家已是又饿又渴又累。
与此同时,庞勋变军把船队停泊在岸边,在船舱中埋伏千余人,其余人则岸上列阵以待,一看到官军,变军立刻逃进芦苇地中躲藏了起来。
元密一看哈哈大笑,以为庞勋变军已被自己吓破了胆,挥军进攻。只见庞勋、许佶等人大喊一声,芦苇地、船舱内伏兵呐喊杀出,官军腹背受敌,刀光剑影,血雨腥风,这一战自中午鏖战到了傍晚,官军大败。
元密急率军撤退,却不料陷入到荷花塘沼泽地中难以自拔,庞勋变军追到,元密不屈直至战死。
官军各将领及监军宦官,全部被变军所杀,士卒阵亡近千人,剩下的人全部投降了变军,无一人逃回徐州。其实,也无须逃回徐州,反正大家都是徐州的父叔昆弟,庞勋变军大胜。
回顾宿州之战,元密刚出师即不利,先遇开决的奔腾汴水(今汴河)挡住了去路,再遇大风烧着了自己军营,攻城阶段在他指战下,虽然取得了暂时性的胜利,但他还是被自己的小小胜利冲昏了头脑,居然率领疲敝之师与以逸待劳的庞勋变军交战。他忘记了“冲风之衰,不能起毛羽;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的道理,他太过低估了对手的能力。
从庞勋变军角度看,庞勋与那些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高手比较,他的计策并无高明之处,他的胜利甚至可以说很大原因是来自对手元密的轻敌。
敢把别人看成孩子的人,只能是孩子。轻视敌人的人,只会被敌人所轻视。
很快,庞勋从投降士兵口中得知彭城总部的全部军事计划与完全没有戒备的实情,此刻他心中兴起了攻打彭城总部的念头。
血染徐州
十月十五日,千山明月云间阁,一夜寒风雪满楼。
徐州彭城。
徐泗观察使崔彦曾的脸在窗外明月的照映下显得格外铁青冷峻,他对今晚的圆月没有一丝兴趣,他本就不是个浪漫的人,他觉得这个娑婆世界中根本没有任何浪漫可言,有的只是物质与斗争。
他喜欢独自享受那种不为凡人所懂得的孤高感觉;他寡言少语讨厌喋喋不休,讨厌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因为他更讨厌噪音,讨厌流汗;他喜欢清净或者黑暗的角落,自己思考些什么;他喜欢空闲没事的时候,玩弄玩弄自己的小珍藏;他喜欢无论什么事情,结局都被自己猜中的自负感觉。他内心极端害怕空虚与丢失,所以,他需要无止境地填补自己的精神与物质空缺。所以,他可以做到不知疲倦地劳自己的筋骨,而不伤神。
今晚,他刚得知元密军惨败、庞勋变军要进攻彭城的消息,却出奇地平静。他不愿意别人看到自己的焦虑,看到自己的失策。
许久,他转过身来,对身边的卫兵道:“移牒邻道求救。”
“诺!”卫兵退下。
军事办公厅内又恢复了死一般的寂静。
第二天清晨,一夜寒风驱走了那些缩手缩脚怕冷的人们,却驱不走崔彦曾决战到死之心。彭城戒严,所有城门一律关闭,徐泗道政府又挑选了城里壮丁守备,但城内外一片人心惶惶,将士毫无斗志可言。
部下中有人劝崔彦曾暂时逃奔兖州(今山东济宁兖州市),崔彦曾冷冷地盯着那个部下道:“我崔家世代为官,本大帅岂能畏惧此等匹夫竖子?我作为元帅,城陷而死,是我的职责,轮得到你教我怎么做了吗?”立刻以扰乱军心罪,处死了那个可怜的部下。
崔氏列祖列宗在上,彦曾本庸人,幸赖朝廷厚望、祖宗荫庇乃有此观察使之职,今日近万余之匪向我猛扑,徐州人心惶惶,毫无斗志,我誓与匪奋战至死,以身殉国,杀身成仁。上报朝廷与祖宗,下答部属与百姓。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十月十七日,徐州彭城,大雾。
庞勋变军抵达彭城,战鼓如雷,喊声震天。城内守军根本望不到庞勋有多少兵马,大家面面相觑,都不说话,强打镇定中,冷汗却早已沁湿了背。(关于庞勋攻打徐州的时间,《旧唐书 懿宗本纪上》作九月初五,《旧唐书 崔彦曾传》作九月十七,同一本书前后矛盾,未免有失准确,本书从《资治通鉴》)
变军到城外百姓家挨家挨户慰抚,赠钱送粮,于是百姓纷纷响应归附,相助攻城,有的纵火焚门,有的悬梯爬墙,城内守军一看这形势,还守啥啊?顿时傻了眼,一哄而逃。就这样,变军不到一个时辰,就攻克了彭城外城。
崔彦曾大怒,下令杀尽变军家属。亲自率军退到子城继续抵抗,城内百姓协助变军一起攻击,推着草车塞住子城城门然后纵火,子城遂陷落。
庞勋拜谒了汉高祖刘邦庙后,便骑马进入子城。
监军宦官张道谨被推搡至庞勋的面前,张道谨不发一言,唯有鄙夷冷笑,庞勋大怒,将张道谨和崔彦曾一起囚禁在招待外宾的大彭馆内。那几个谄谀小人尹戡、杜璋、徐行俭,被愤恨的许佶、赵可立等变军头领开膛剖肚,千刀万剐,诛灭了全族。
庞勋升堂落座,两边军警林立,庞勋宣布召见徐州城内的文武官员,挨个点名传入。文武官员们一个个诚惶诚恐,伏在地上叩拜,莫敢仰视。当天,城内志愿加入变军的百姓有一万余人,变军又抢出徐州、宿州官库的钱财,招募凶横之徒,不到十天变军就达到五万人之多。
庞勋变军大获全胜。
今夜,彭城彻夜灯火,觥筹交错,笑声满堂。首领庞勋不胜酒力,提前退出了宴席。
璧月光中箫凤远,袅袅馀音如缕,他站在外城城墙飒飒北风中,双眉紧蹙,一万多条人命,前途未卜,都在自己的一念决定之间。他要为这一万多位兄弟的明天筹划。
他没有许佶等黑社会大哥那样得过且过的思想境界,和享乐主义“论秤分金银,异样穿绣锦,成瓮吃酒,大块吃肉”的宏图计划。庞勋在一次次危难抉择中,觉得自己的小小才干与智慧是如此的单薄,他需要一个得力的帮手,来完善自己的计划。
马上,他就想到了一位智囊级别的人物,不是别人——民兵训练部部长(团练判官)温庭皓。
楼主 布衣卿相0  发布于 2015-02-08 09:34:43 +0800 CST  
@18820114537 22楼 2015-02-08 23:46:00
顶楼主!楼主加油!
—————————————————
感谢支持
楼主 布衣卿相0  发布于 2015-02-09 06:45:40 +0800 CST  
@莒州猫大侠 21楼 2015-02-08 12:20:00

—————————————————
感谢一直支持!
楼主 布衣卿相0  发布于 2015-02-09 06:46:12 +0800 CST  
温庭皓
还记得陈述给崔彦曾攻击庞勋变军,三个难点五种灾害的那位智囊级别的人物吗?不错,就是他,温庭皓。
温庭皓,谋士、诗人,太原祁县人。大词人、国子助教温庭筠的弟弟。
第二天清晨,庞勋召见了温庭皓。嘘寒问暖之后,命他撰写请求皇上封官任吏的奏章,温庭皓表情严肃,道:“此事非同小可,非顷刻可成,请允许我回家慢慢起草。”庞勋许之。
庞勋等了一整天也没有等到,焦急的他派人催促,温庭皓两手空空来见庞勋,道:“我昨天之所以没有马上拒绝你,只不过想再见老婆孩子一面,今天已与之诀别,特来受死!”
庞勋仔细打量了温庭皓许久,笑道:“你这个狂妄书生,还真不怕死啊!我庞勋能动众百万,夺取徐州,难道还怕没人替我草表吗?”于是放温庭皓回家了。
后来,温庭皓又被庞勋囚禁,陪同老上司崔彦曾一起笑着走向了黄泉。
你可以取走我的性命,但你征服不了我的信仰;你可以践踏我的肉体,但你无法玷污我的人格!
视死如归,不仅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信仰。
温庭皓素与文学家段成式、韦蟾友善。《全唐诗》存其诗四首,最为著名的诗当属《梅》,诗如其人,傲骨凛凛,全诗如下:


一树寒林外,何人此地栽。春光先自暖,阳艳暗相催。
晓觉霜添白,寒迷月借开。馀香低惹袖,堕蕊逐流杯。
零落移新暖,飘飏上故台。雪繁莺不识,风袅蝶空回。
羌吹应愁起,征徒异渴来。莫贪题咏兴,商鼎待盐梅。

温庭皓的拒绝,并没有让庞勋沮丧,因为很快就有人向庞勋推荐了另一名名叫周重的智囊人物。
智囊周重
周重,自幼饱读兵法诗书,自比管仲、乐毅、诸葛亮,自负才学与智谋,胸中治国方略三千策,腹内貔貅甲兵九万人。他一肚子怀才不遇、愤世嫉俗,常常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当众指点当前政治的阴暗与缺失。
庞勋即见周愤青,听他讲天下大势如痴如醉,于是尊周重为上宾,与之合榻对饮,简直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周重这个“诸葛亮”,等待有人三顾茅庐自己这一天,太久太久了,马上他就为庞勋草拟了一份奏章,全文因为是文言文,我略翻译如下:
臣之一军,乃汉室兴王之地徐州。前不久只因节度使克扣军饷,处罚赏赐有失公允,以致发生迫逐事件,而陛下却撤销节度使辖地,消灭银刀全军,有的丧生,有的流窜,冤横无数(指银刀兵变事件)。而今听说本道又要遭受屠灭,将士们悲愤不已,推举臣暂任候补总指挥,用以统御十万大军,安抚四州百姓。
臣闻见利乘时,帝王之资也。臣本是个见利不失,遇时不疑的人,伏乞圣慈,赐给臣朝廷正式任命的符节印信。不然的话,不久的将来臣就挥戈曳戟,前往朝廷亲自面见陛下问问了。
庞勋看完之后,哈哈大笑,马上派手下赍诣到京师去了。
与其说这是一份奏章,还不如说是对朝廷的公开檄文。
客观的说,庞勋并没有拥徐州之地,以窥唐室,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他本人并非野心家,更不具备政治家的素质,兵变的指导思想也只不过是简单的“我要回家”。
现在终于回到了家乡,他如愿以偿。只不过,朝廷命官观察使崔彦曾人命现在还握在他手上,骑虎难下的庞勋,企望能得到朝廷的赦免与同情,最好朝廷顺便给他个节度使当当,这也是他找政府官员温庭皓草表的目的所在。
此刻庞勋的唯一活路,就是尽快讨好周边节度使以免挨打,贿赂讨好朝廷以求赦免。只可惜,在愤世嫉俗的周重口若悬河利欲熏心下,在群众阵阵欢呼声中,被小小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他渐渐迷失了自我,居然听信了狗头军师周重的妄言,向皇上上书了这样一份高调奏章!他在自寻死路,似乎忘记了自己几斤几两。
变军及徐州百姓一致认为朝廷的委任书不过半月二十天就会下发到此,所以人民群众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愿意效力献策者,远近辐辏徐州。甚至河南的光州(今信阳市潢川县)、蔡州(今驻马店市汝南县),淮河、浙江一带,山东的兖州(今济宁兖州市)、郓州(今泰安市东平县)、沂州(今临沂市)、密州(今潍坊诸城市)等各地流氓无产者、贫苦百姓纷纷赶到徐州归附庞勋变军。
一时间徐州城里城外,大街小巷,挤满人群,噪杂喧闹,十几天时间米价居然涨到了两百钱一斗!
楼主 布衣卿相0  发布于 2015-02-09 09:24:20 +0800 CST  

五代风云
第一卷 庞勋兵变
第四章 抗争求官

有梦想,一切皆有可能。
庞勋非常得意,他喜欢这种一呼百应、受人崇拜的感觉。曾几何时,刚入伍的自己被老兵欺负过,被长官体罚过,他咬紧牙关忍住了泪水,终于熬成了后勤粮草供应部部长(粮料判官);在桂州的漫长的军旅日子,他无数次为家中的父母妻儿而魂萦梦牵,在无心睡眠的夜晚,伴着战友的如雷般的鼾声,蒙在被窝中哭得不声不响。
今天,这一切的一切,这是自己以前在桂州做粮料判官的时候,做梦都怕笑出声音的梦想。这个梦想在百折千回、因缘巧合中终于实现了!
有梦想,一切皆有可能。
庞勋不想失掉自己来之不易的梦想,他想到了一个绝妙的计策,一个可以让群众更为自己卖命的妙策。
他伪造了一份崔彦曾请求朝廷彻底消灭徐州的奏章,其略道:
一军暴卒,尽可剪除;五县愚民,各宜配隶。
又伪造了一份皇上批准崔彦曾请求的诏书,将这两份文件传布境内。徐州百姓对此深信不疑,皆归怨朝廷,道:“假如不是桂州戍卒回来,我们全部早就被朝廷砍成肉酱了!”于是,大家同心同德都愿意誓死效忠于庞勋。
庞勋大喜,任命黑社会大哥许佶为总纠察长(都虞侯),黑社会二哥赵可立为总游击司令员(都游弈使),同党都当了形形色色的小官。
派原徐州将领刘行及率1500人进攻濠州(今安徽滁州市凤阳县东北临淮关),李圆率2000人进攻泗州(今江苏淮安市盱眙县境内),梁伾率1000人进攻宿州,姚周率军进攻柳子寨(今安徽濉溪县西南柳孜乡),又将重要县镇城池全部整修完毕,只等宦官敕使的到来。
人吃人事件
话说被庞勋派出进攻濠州(今安徽滁州市凤阳县东北临淮关)的变军将领刘行及,部队还没到濠州,沿途附从者就使其部队人数又壮大了一倍,濠州官军才不过几百人,濠州刺史卢望回本来就没有提前戒备,不知怎么办才好,只好打开城门以美酒佳肴欢迎变军。(《旧唐书 懿宗本纪上 咸通九年十一月》作:刘贽进攻濠州,本书从《资治通鉴》)
刘行及可一点也不客气,酒足饭饱后拍着肚皮,打着饱嗝,微笑着对卢望回说:“来人呐,请卢刺史先暂时到监狱住两宿,我还没有做个刺史过过瘾过呢。”于是,刘行及自立为濠州刺史,濠州沦陷。卢望回忧愤而死,仆妾数人皆为变军蒸而食之。(事见《旧唐书 懿宗本纪上 咸通九年十一月》)
卢望回仆妾数人皆为变军蒸而食之,这是本书第一次出现人吃人的事件,在之后的书中,五代十国这个混乱年代,还会出现黄巢吃人、秦宗权吃人、赵思绾吃人、刘守光吃人等等,简直耻于下笔,罄竹难书!
但是史书上记载的人吃人事件,有些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史实,有些却是政府故意污蔑的谎言。具体真伪,自有我们后人自己公正的良知与分析作出接近于史实判断。
人之所以吃人,无非这三种可能:一,饥饿;二,好这一口,心理变态;三,极度仇恨,咬牙切齿,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
我们再看这个变军蒸食卢望回仆妾数人事件,套以上三种人吃人可能,我们再仔细分析一下:
一、饥饿?变军并不饿。变军攻陷濠州之后,刺史卢望回就热情地犒劳了变军,再说濠州城内肯定还有粮草储备,不至于人吃人。
二、好这一口,心理变态?翻遍史料,并未发现刘行及(或者刘贽)好这一口,心理变态的记载。如果说刘行及(或者刘贽)可能好这一口,仇视变军的官方记载,难道不会大书特书吗?
三、极度仇恨,咬牙切齿,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这个就更不可能了。刺史卢望回已经够毕恭毕敬了,又从来都没有主动招惹过变军;再说,即使变军仇恨朝廷言而无信,也应当吃朝廷命官卢望回,总不能吃和自己一样低贱仆妾吧?
所以,很明显,这个变军蒸食卢望回仆妾数人事件,就是政府故意污蔑的谎言,官方不实记载的史料。
楼主 布衣卿相0  发布于 2015-02-09 15:34:55 +0800 CST  
泗州之围
泗州刺史杜慆自从上次在球场赶走了这伙暴乱份子后,就一直不忘备荒备战,听到庞勋攻陷徐州的消息,他立刻做好防御戒备工作,加高加固城墙,挖深护城河,察看作战器械,并向江淮一带发出求救。
变军将领李圆派精兵百余人,冲向泗州企图查封州府仓库。杜慆得到消息后立刻派人笑脸厚礼相应,将其引诱到了泗州城内。变军刚进入城内,突然城墙四周万箭齐发,变军精兵百余人全部被射死。
李圆大怒,第二天他亲自率军抵达泗州城下,将泗州团团围住。泗州城上箭石雨下,变军又被击毙了数百人,无奈的李圆只好将部队撤退到泗州城西,向庞勋发出了援兵的请求。
泗州是长江与淮河的咽喉之道,庞勋不想丢失这块嘴边的肥肉。他立刻派10000多士兵协助李圆,并且把劝降书射进城中逼迫杜慆投降。
李圆也很有意思,可能是被杜慆打懵了吧,白天不射劝降书,他偏偏晚上射!杜慆根本没看到,除了没看到,而且还击鼓登城呐喊助威!李圆锐气丧失,始终也没能攻克泗州。
以前说过,在通讯条件有限的古代,奏章批复前后得需要一个月左右。最初,朝廷得到崔彦曾发出的庞勋变军从任山南下再回宿州的奏章,派高品太监康道伟携带诏书安抚桂州戍卒。
十一月,康公公抵达彭城,庞勋亲自到郊外迎接,自任山到彭城三十里地大陈甲兵,号令金鼓响震山谷。城中壮丁,全部被驱逐到城墙上守卫,在球场上摆好宴席,宴请康公公。
还有,最重要的是威慑朝廷的戏一定要演好,庞勋、周重相视而笑,莫逆于心。很快假扮成土匪的几千人,前来投降;各营寨前来报告大捷消息的使节,鱼贯而来。戏演得不错,康公公很惊恐。于是,庞勋让周重再拟上疏请求朝廷办法符节印信的奏章,交给康公公带回长安亲自呈递给皇上。
至此,那些被逼无奈朝廷不让走,我们自己走,我们回家的桂州戍卒,已然变成对抗朝廷的变军。
对朝廷而言,泗州乃江淮咽喉之地,关系到江淮漕运。如果泗州被变军控制,朝廷的经济命脉就将被切断。当此国家危难时刻,朝廷官员中有人心如刀绞,有人隔岸观火,甚至有人落井下石、趁火打劫。
在残唐五代这个肮脏的年代,我很想找一个人格道德的楷模,不需要他高大全,只需要他该出手时就出手,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安定国家、救无辜百姓于水火之中。这样的人屈指可数,但千古侠客辛谠无疑就是其中之一。
楼主 布衣卿相0  发布于 2015-02-10 11:52:47 +0800 CST  
@huan37 30楼 2015-02-10 18:00:00
给增加点人气~~~
—————————————————
谢谢您。
楼主 布衣卿相0  发布于 2015-02-11 06:42:09 +0800 CST  
@草根靠榕树 33楼 2015-02-10 22:57:00
《煮酒》怎么少见写这五代十国故事史。例如:刘智远、郭彦威等乱世英雄及手下等的事迹。记得《今古奇观》里有段写郭威的传奇很好看。哪位高人写一写多好。
—————————————————
本书就有他们的描述,只是现在还没有写到这里。
楼主 布衣卿相0  发布于 2015-02-11 06:43:33 +0800 CST  

楼主:布衣卿相0

字数:166829

发表时间:2015-02-06 00:3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2-18 12:03:39 +0800 CST

评论数:282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