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正史——汉、魏、吴(最真实的三国)五部连载

袁绍带兵一路穿屋过院直奔张让等人躲藏的尚书省而来,张让、段珪几个人被逼得没办法了带着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和几十个同党从谷门逃出,一口气跑出洛阳来到小平津黄河渡口,因为跑得急,什么都没来得及带,连皇帝的玉玺都没带出来。
张让等人逃的很狼狈,此时只有尚书卢植、河南中部掾闵贡一路在后面紧追不舍。闵贡等人追到黄河边,夜已深了,此时正值九月,秋夜的黄河岸边冷风刺骨。小皇帝和他的兄弟虽然是金枝玉叶,哪遭过这罪,兄弟俩被冻得瑟瑟发抖抖作一团,只好搂在一起相互取暖。
张让、段珪几个人逃到岸边,黑夜中见不到一只渡船,走投无路,只能绝望地站在那里看着河水发呆。
就在张让等人惶惶不安的时候,闵贡、卢植等人追了上来。昔日风光无限威风八面的张让等人如今垂头丧气再也威风不起来了。
闵贡指着张让等人大骂:“你们这些祸国殃民的家伙,还不自己了断,还要我动手吗?”说着挥舞宝剑一连砍翻了几个张让的同党,张让、段珪眼看大势已去,冲着皇帝拜了几拜,转身跳入波涛滚滚的黄河。
外戚何进死了,曾经嚣张一时的太监们也全被灭了,两个曾经斗得你死我活的外戚宦官最后同归于尽,大家终于不闹了,可帝国也已经走到了尽头。
楼主 宿巍  发布于 2014-05-10 14:35:02 +0800 CST  
第五章 董卓进京
身居深宫娇生惯养的小皇帝刘辩被这一天的宫廷血斗,搞得已经精神崩溃。这一天的经历比他过去十几年经历的都多,此时早已被吓得瘫在那里,两条腿不听使唤,站也站不起来。还是身边的陈留王刘协,年纪虽小却从容镇定。
君臣在这种情景下相见,百感交集,当即搂在一起抱头痛哭。哭过后,闵贡牵来自己的马让皇帝骑上,因为马不够,闵贡只好跟陈留王共骑一匹马往京城的方向慢慢赶路。
这时夜已深了,就算是京城洛阳也早已关门闭户,更何况荒郊野外,周围漆黑一片,四下里伸手不见五指。君臣几人只能摸黑赶路。
走了几里路好不容易遇到一户人家找了辆民间的平板车,走不动的人就坐在车上,其余的人只能步行。幸好这一带有萤火虫发出的“照明弹”一行人就靠着萤火虫发出的微弱光亮一路往前走,路上不断有失散的百官加入队伍。
快到洛阳时,太阳已经出来上班了,君臣一行人走到洛阳城郊的北邙阪下再也走不动了。走了一个晚上人困马乏,大家正要休息,这时突然见不远处的前方烟尘四起,晨雾里看不清楚,只听见人马的嘶鸣声。听声音,来的人数不少,被昨天的混乱搞得神经兮兮的君臣此时犹如惊弓之鸟,不知道这伙人是敌是友,心情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忐忑。
来的这队人马不是别人正是时任凉州牧的董卓,带着他的羌胡兵赶来洛阳,自从董卓接到何进的命令,几乎是闻风而动,一点都没耽误,但还是来晚了一步,这倒不是董卓慢,而是事情变化太快,谁也没想到何进这么快就被收拾了。
小皇帝看见一大群气势汹汹的凉州兵,当场差点吓哭,皇帝只有十四岁,陈留王更小才九岁,都是孩子。
两队人马相遇,皇帝一边,前任太尉花钱买官的那位崔烈崔大人打马走到前面,这时距离近了,已经看清楚了,来的这支军队是打着朝廷旗号的凉州人马,领兵大将董卓。
崔烈认识董卓,看见董卓,崔烈还想摆摆谱,呵斥董卓回避圣驾,董卓鼻子一哼,根本没理他,直接朝皇帝走去把崔烈晾在一边。
董卓走到皇帝马前施礼道:“臣,并州牧董卓,救驾来迟,还望陛下恕罪。”小皇帝惊魂未定,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时旁边的弟弟刘协忙插话跟董卓交流起来,两人一问一答,刘协把昨天发生的事原原本本告诉了董卓。
董卓嘴上没说,心里却有了废立的心思,这位皇帝别看大反倒不如小的,不如把皇帝换了,自己初来乍到,很多人都不服气不买自己的账,就借这个机会树树自己的威风。自己连皇帝都能换,更何况你们这些家伙。
当天,皇帝在董卓等群臣的簇拥下回到都城,为了庆祝大难不死,平定了太监们的叛乱,把年号光熹改为昭宁,不久丢失的玉玺也找回来了。
楼主 宿巍  发布于 2014-05-10 15:25:49 +0800 CST  
第五章 董卓进京
身居深宫娇生惯养的小皇帝刘辩被这一天的宫廷血斗,搞得已经精神崩溃。这一天的经历比他过去十几年经历的都多,此时早已被吓得瘫在那里,两条腿不听使唤,站也站不起来。还是身边的陈留王刘协,年纪虽小却从容镇定。
君臣在这种情景下相见,百感交集,当即搂在一起抱头痛哭。哭过后,闵贡牵来自己的马让皇帝骑上,因为马不够,闵贡只好跟陈留王共骑一匹马往京城的方向慢慢赶路。
这时夜已深了,就算是京城洛阳也早已关门闭户,更何况荒郊野外,周围漆黑一片,四下里伸手不见五指。君臣几人只能摸黑赶路。
走了几里路好不容易遇到一户人家找了辆民间的平板车,走不动的人就坐在车上,其余的人只能步行。幸好这一带有萤火虫发出的“照明弹”一行人就靠着萤火虫发出的微弱光亮一路往前走,路上不断有失散的百官加入队伍。
快到洛阳时,太阳已经出来上班了,君臣一行人走到洛阳城郊的北邙阪下再也走不动了。走了一个晚上人困马乏,大家正要休息,这时突然见不远处的前方烟尘四起,晨雾里看不清楚,只听见人马的嘶鸣声。听声音,来的人数不少,被昨天的混乱搞得神经兮兮的君臣此时犹如惊弓之鸟,不知道这伙人是敌是友,心情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忐忑。
来的这队人马不是别人正是时任凉州牧的董卓,带着他的羌胡兵赶来洛阳,自从董卓接到何进的命令,几乎是闻风而动,一点都没耽误,但还是来晚了一步,这倒不是董卓慢,而是事情变化太快,谁也没想到何进这么快就被收拾了。
小皇帝看见一大群气势汹汹的凉州兵,当场差点吓哭,皇帝只有十四岁,陈留王更小才九岁,都是孩子。
两队人马相遇,皇帝一边,前任太尉花钱买官的那位崔烈崔大人打马走到前面,这时距离近了,已经看清楚了,来的这支军队是打着朝廷旗号的凉州人马,领兵大将董卓。
崔烈认识董卓,看见董卓,崔烈还想摆摆谱,呵斥董卓回避圣驾,董卓鼻子一哼,根本没理他,直接朝皇帝走去把崔烈晾在一边。
董卓走到皇帝马前施礼道:“臣,并州牧董卓,救驾来迟,还望陛下恕罪。”小皇帝惊魂未定,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时旁边的弟弟刘协忙插话跟董卓交流起来,两人一问一答,刘协把昨天发生的事原原本本告诉了董卓。
董卓嘴上没说,心里却有了废立的心思,这位皇帝别看大反倒不如小的,不如把皇帝换了,自己初来乍到,很多人都不服气不买自己的账,就借这个机会树树自己的威风。自己连皇帝都能换,更何况你们这些家伙。
当天,皇帝在董卓等群臣的簇拥下回到都城,为了庆祝大难不死,平定了太监们的叛乱,把年号光熹改为昭宁,不久丢失的玉玺也找回来了。
楼主 宿巍  发布于 2014-05-10 15:27:28 +0800 CST  
@hook169 163楼 2014-05-10 19:48:25
汉末这段 历史 ,经过三国演义这么一胡扯,实在误人至深!
-----------------------------
这位仁兄,对三国历史被演义,我跟你有同感,这也是我写这套书的目的,虽然水平有限,但我还是想努力还原历史,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三国,因为需要通俗,以便大家都能看懂,对一些学术问题只能另作探讨,我正在努力整理一部更详尽的三国正史,还请仁兄继续支持,继续关注,后面的会越写越好的。
也希望各位三国学者多多批评指教
楼主 宿巍  发布于 2014-05-11 13:27:55 +0800 CST  
@hook169 164楼 2014-05-10 19:50:41
今天我们也来个自由发挥,某请教楼主,汉末奸臣,何人为最?
-----------------------------
您好,请教是不敢当,大家各抒己见,汉末群臣,忠臣少,庸碌之臣多,如胡广之流滥竽充数者比比皆是,刘焉算是一个,我认为,东汉对地方的控制本来就已经力不从心,他出于一己私念,设州牧,加速了帝国的崩溃,地方势力得以割据一方,他是始作俑者,说到底,气数已尽。还请各位先生指教
楼主 宿巍  发布于 2014-05-11 13:40:46 +0800 CST  
从后天开始,本人需要参与考古挖掘工作,预计需要二个月,可能很少有机会上网更新,还请诸位朋友谅解
楼主 宿巍  发布于 2014-05-11 14:13:18 +0800 CST  
@大汉皇叔1 169楼 2014-05-12 00:42
挖坟去了?
奉上级的命令,参与挖掘明代古城遗址,李成梁放弃的六堡之一。

[来自UC浏览器]
-----------------------------

楼主 宿巍  发布于 2014-05-16 20:44:27 +0800 CST  
董卓刚到不久,并州刺史丁原带兵也到了,丁原也是接到何进的命令来的,本来丁原的路比董卓近应该早到,但丁原没董卓心眼多,结果晚来了几天,就这几天的时间,形势全变了,京城洛阳已经成了董卓的地盘。
董卓的凉州兵成了京城的第一号主力,其实,董卓能成气候,不全靠实力至少当时董卓的势力还远达不到控制首都的程度,董卓的成功取决于他能忽悠。
作为帝国的首都,朝廷在洛阳驻有帝国最精锐的部队,而且数量相当可观,仅西园八校尉统辖的部队就有上万人,这还不算一般的驻防部队。
董卓从凉州只带来三千多人,靠这点人想镇住京城有点难度,董卓想了个主意,他让自己的部队,白天大摇大摆扛着旗擂着鼓排着整齐的队伍进城,等黄昏以后让士兵们把军服藏起来穿着老百姓的衣服,三三两两地出城,第二天再穿着军服再来一遍入城式,如此循环往复若干天,洛阳城里的人一看,每天都有董卓的部队开进城,都被镇住了,谁也搞不清董卓究竟有多少人马,董卓就这样忽悠成功,夺取大权。
如此一来,董卓的自信心大增,本来干的是拼命的边防军,能上位全靠在战场上拼杀的战绩,刚到京城,董卓还是比较小心,但经过这些事,董卓发现,原来京城这帮人也不过如此,也是可以忽悠的。
渐渐地,董卓的胆子和野心越来越大。很多人看出了危险的苗头,骑都尉鲍信就是其中之一,京城大乱时,鲍信并不在京城,他奉何进的命令到兖州一带招兵,正招着呢,就传来京城政变的消息,兵也没法招了,鲍信回了洛阳。
到洛阳后,鲍信眼见着董卓的势力一天天增强,内心不安,就来找袁绍商量:“董卓在京城拥兵自重,日久必为国家大患,趁此时他根基不稳,不如找个机会把他收拾了,如果他羽翼丰满,就不好办了。”但袁绍没听进去。
其实,袁绍也不是傻子,董卓那点事他还看不出来吗,只是袁绍这哥们属于理论型的,碰上像董卓这样的猛男有点肝颤,董卓边防军出身,干的就是砍人的活,手下也都是身经百战的精兵,自己手下兵将虽多,都是在京城养尊处优惯了的,真打起来未必是人家的对手,袁绍只好选择装傻。
鲍信一看袁绍那样子就知道,没戏,下面将要发生的事情,用脚趾头都能想出来,太监虽被消灭了,但何进、袁绍请来的大神董卓就破坏力而言一点不比太监们差,从后来董卓干的那些事儿,太监们根本没法比。鲍信最后只好带着自己的兵回老家山东。
楼主 宿巍  发布于 2014-05-23 17:11:01 +0800 CST  
收编吕布
鲍信走了,同是奉命进京的丁原没走,所以他把命丢了。丁原是被董卓干挺的,更确切地说是他的义子吕布。
本来丁原到了京城后,很受重视被任命为执金吾,专门负责宫廷内外的警卫工作,不仅有实权而且还是荣誉职务,当年开国皇帝刘秀就特羡慕这个官,但升官并没有给丁原带来好运却带来了杀身之祸。因为他跟董卓有矛盾。
丁原跟董卓一样,也是边防长官,带兵的,武人、粗人,作为职业军人有了矛盾不会像文人出身的文官那样玩阴的,武将表达不满的方式往往都很直接,拿刀对砍,丁原是跟董卓前后脚进城的,大家知根知底,谁也不服谁,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这两个人注定要有一场生死对决。
董卓很想灭了丁原,但丁原手下也有一帮人,不好下手。这时有人给董卓出主意了,突破口在一个人身上,此人就是赫赫有名的三姓家奴——吕布。
吕布,并州五原郡九原人,也就是今天的内蒙古人,从小在边境长大,见惯了打打杀杀,平时就喜欢骑马射箭拿刀砍人,天生的军人。长大了自然干了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当兵,他的上级就是丁原。
吕布臂力过人、马上步下功夫都相当了得,尤其是马上功夫,动作迅速敏捷,远了用箭射,近了用刀砍,干净利索,别人刚砍一个,他那里已经入账七八个了,军中号称飞将。这样的猛人自然恨得同样是武将的丁原的赏识,丁原就把吕布收到自己帐下做骑都尉,对吕布很信任。
丁原进京的时候自然也把爱将吕布带上了,不过让丁原没想到的是最后杀他的就是他这位爱将。
董卓想杀丁原,一直在寻找突破口,最后把宝压在了吕布身上。为了消灭丁原,董卓也真肯花钱,派人给吕布送去一批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吕布从小在穷乡僻壤长大,穷怕了,看见眼前五光十色的珍宝,抓住就不肯放手,于是乎,丁原的亲信爱将吕布就被董卓发射的糖衣炮弹击中了,来人还表示,这些只是见面礼,小意思,事成之后,董大人还有厚礼相赠。
要说人家吕布真是爽快人,二话不说,直接拿刀就奔丁原的大帐去了,进了里面,也不说话,挥刀便砍,丁原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脑袋就搬了家,吕布直接拿着丁原的人头投奔董卓,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吕布一点心理负担负罪感都没有,真不愧有奶就是娘的小人本色。
吕布来入伙,还带着一份厚礼,董卓自然乐得眉开眼笑,马上任命吕布做自己的骑都尉,两个人还忍了干父子,说了许多肝胆相照、共享富贵的话。
董卓杀了丁原把丁原的部队也收编了,又收了吕布这员大将,兵也多了,将也广了,腰杆更硬了。何进死了之后,他的直属部队还有挺多,董卓也全部笑纳。
楼主 宿巍  发布于 2014-05-24 18:08:56 +0800 CST  
董卓虽然名声很差,但应该承认他是有一定的能力的,至少在军事方面如此,只是政治水平有点低,本来就是出身寒微的武将,不被士大夫看好,又大肆杀伐,还学霍光换皇帝,虽然想拉拢士大夫,但人家不搭理他,还集体忽悠他,脾气还臭,信任的王允想杀他,贴身的侍妾跟吕布乱搞,到后来果然被情敌吕布所杀,董卓并不是汉朝灭亡的元凶,却也罪有应得。他死后,局势彻底失控,他的几个手下李傕,郭汜则是纯粹的魔鬼禽兽。
楼主 宿巍  发布于 2014-06-01 18:30:56 +0800 CST  
董卓把政务交给王允,把吕布安排在身边保护他的安全,这一文一武,可算朝廷中的精英,王允的才干,吕布的武艺,举朝罕有其匹,董卓还是慧眼识才的,可惜,就这两个被他视为心腹的人却联合起来要了他的老命。身边的人尚且如此,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董卓的一生制造了许多悲剧,他自己也是一个悲剧。
楼主 宿巍  发布于 2014-06-02 10:00:21 +0800 CST  
@i个打得过v 177楼 2014-06-04 13:42
每天更新多少?
在外考古,暂时停止更新,请见谅。

-----------------------------

楼主 宿巍  发布于 2014-06-05 10:41:41 +0800 CST  
@重建丝绸之路 179楼 2014-06-05 11:06
@宿巍 72楼 2014-04-04 09:21:1

盖勋知道了左昌的“事迹”,出于好心怕
他出事就劝左昌,您可悠着点,军需物资不比别的,搞不好那可是要杀头的。盖勋的好心却惹来了麻烦,左昌对盖勋怀恨在心。正好羌人叛乱,左昌找了个机会让盖勋与从事辛曾、孔常屯兵阿阳(天水郡境内),那里是叛军经常出没的地方。
左昌想等盖勋打几个败仗,就有机会收拾盖勋了。或者可以借刀杀人直接让羌人把盖勋灭了,那就更省心了。没想到等来的却是盖勋立功的捷报,本来想看人家......
------------……
-----------------------------
误会了,我指的是那些居住在凉州的羌湖,他们是发动叛乱的主要力量,这些人自然没什么文化,不是说凉州。
楼主 宿巍  发布于 2014-06-06 14:26:41 +0800 CST  
有了实力的董卓不再满足一般性的忽悠,开始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
董卓先是觉得自己的官实在太小,真是屈才,于是乎董卓开始找各种理由给自己升官,三公是帝国最高的职务虽然不干事却也是一种极高的荣誉,如果是平常,董卓是不敢指望三公的,他既没有名望让别人推举他也有钱买,但现在不一样了,虽然没钱没背景更没名声,但有枪杆子,前几样都没有没关系,只要有最后这个就够用了。
一千多年后,一个伟人说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董卓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估计也就会写自己的名字,作为一千多年前的古人,他也没机会听到这句名言,但董卓也是无师自通,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这个真理。
有军队做靠山,腰杆子自然硬。董卓先是找了个借口把三公之一的司空刘弘给免了,免官的理由是老天爷不下雨,听起来有点无厘头,老天爷不下雨也是我的错,对,就是你的错,这就是当时中国传统政治中比较搞笑的地方,这是自打刘秀那会儿留下来的传统,刘秀根本就没打算让三公管事,三公的职位纯属于养老的休闲职务,只不过担任这个职务的都要是帝国最德高望重的官员,但到了后来,三公越来越不受待见,平常朝廷里有什么事都不找他们,但只要是哪里发生了天灾,例如,洪水、旱灾之类的,就是认为是三公的错,三公就得出来背黑锅。
从这个角度说,董卓也不算冤枉刘弘,至于刘弘走了以后,谁当这个司空,各位尽管不必费心,董卓早就想好了人选,就是他自己,董大人也想过过三公的瘾,虽然没啥实惠,好歹也是个荣誉称号。
楼主 宿巍  发布于 2014-06-06 15:37:07 +0800 CST  
董卓的工作——拉人封官
一提到董卓,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那个猪脑肥肠面目狰狞心狠手辣的大军阀,禽兽或者说是禽兽不如的家伙。
这么想倒也没错,但如果认为董卓就是粗鲁的武夫,那就错了,这个外表粗俗的家伙其实是很狡猾滴,不然,在盛行权谋的官场是混不下去的,别说升官,不被人家挤出去就不错了,董卓这么多年不仅没被挤出去,官却越做越大,所以说董卓的智商情商都是相当的高。
董卓刚来京城的时候,为了迷惑京城这帮人,正经装了一阵正经人,而且根据各方面的反 应,董卓表演的还听成功,这么看来,董卓不仅能打仗智商高而且演技还特别好,至少暂时把京城的人给忽悠住了。
董卓到了京城以后除了拼命给自己升官就是忙着四处拉人,董卓虽然人粗,但也懂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的理,自己手下那帮人,出去打仗砍人是把好手,但搞政治就不好使了,这帮人估计写自己名字都费劲,之乎者也之类的就更不会了,而在京城混,一般不需要操家伙,而是有更文明的斗争方式——搞政治,这就需要拉拢士大夫。
从这一点说,董卓还是懂点政治的,东汉的政权,其实,皇帝只是其中一个掌权人,帝国的基层乃至朝廷中基本都被这些世代读书垄断舆论的世家大族控制着,董卓深知其中的奥妙,帝国的真正主人就是这些世家大族。
起初,董卓还是挺有合作诚意的,一上来就对曾经被太监们打压的名士们平反昭雪,还积极网络名士才子出山,这时候的董卓可谓“求贤若渴”,当然,他不是真正爱才,说穿了就是想召集一批有声望的名士到自己的朝廷做官,给自己撑门面,董卓发的第一批“请帖”中最有名的就是大才子大学问家蔡邕。
蔡邕(133年——192年),字伯喈,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圉人。
蔡邕出身于书香门第,本人更是才学出众,博学多识,蔡邕170年进入朝廷当郎中,后来在皇家图书馆工作,175年,在蔡邕的主持下对当时流行的六经重新刊定,改正了以前的许多错误,蔡邕还把修改后的六经刻在石碑上,供后人学习。当时正值汉灵帝熹平四年,蔡邕刻的石经也称熹平石经。
石经刻出后,全国各地的读书人闻风而来纷纷跑到洛阳抄写,轰动一时,蔡邕也因此名扬天下。
后来蔡邕得罪了宦官被发配流放,在外地漂流十二年,直到不久前才回到洛阳,蔡邕的才名和坎坷的经历让他的名气更大了。在外漂流并没有影响蔡邕在士大夫群体中的知名度,树大招风,蔡邕不幸被董卓看中了。
董大人专程派人请蔡邕出山做官,却被蔡邕婉言拒绝,蔡邕乃当朝名士,当时的读书人都看重名节,董卓是什么人,全国人民都知道,身为士大夫的蔡邕怎么会看得起董卓,自然不愿意去。
被拒的董卓感到很没面子,当时就火了,放出狠话,要是不来就灭你全族。蔡邕到底是文人,惹不起军阀,只好乖乖来报到上班。董卓听说蔡邕来了,挺高兴,好歹拉来一个名人,董卓对蔡邕格外重视,三天升了三次官,提升速度堪比火箭。
董卓为了收买朝廷大臣和在野的名流士大夫,给皇帝上书让公卿子弟都到朝廷做郎官。其实,董卓上书就是自己写报告自己批,这时候小皇帝已经是傀儡了,他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董卓才是三国时代第一个挟持天子的人,只不过,董卓挟天子令不了诸侯,因为没人听他的。不过,这时候董卓说话还好使,特别是在朝廷。
汉代的郎官相当于储备干部,一般在朝廷干几年就可以放外任当县官什么的,董卓让朝廷大臣的孩子们出来做郎官就是给这些人做官的机会,谁都看得出来,董卓这是收买人心,能混到中央当干部的,都有点背景,安排个子弟根本不算事,就算没有董卓,人家官二代也不愁没官做。
董卓接下来又干了一件“好事”。上书皇帝给在党锢之乱中被太监们害死的名士陈蕃、大将军窦武和被迫害的党人平反昭雪,董卓这么做无非是收买人心,其实,无论是太监还是党人跟他都没多大关系,不过,为了给自己积聚人气,董卓确实也没少费心思。
楼主 宿巍  发布于 2014-06-07 12:05:01 +0800 CST  
@有特色就是扯淡 183楼 2014-06-09 19:11:43
写得挺好,回复一个以示支持。

-----------------------------
谢谢支持,近期因为工作原因不能及时更新,还请大家多多谅解。
楼主 宿巍  发布于 2014-06-12 17:03:18 +0800 CST  
@哈哈秋虫 184楼 2014-06-10 16:37:06
@宿巍 顶
-----------------------------
还请多多捧场哈
楼主 宿巍  发布于 2014-06-12 17:03:50 +0800 CST  
董卓进京之后,身边立刻聚集了一批给他出谋画策的人,但很多人表面上帮董卓背地里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尚书武威人周毖,城门校尉汝南人伍琼就劝董卓,多提拔名士给自己在士大夫圈子里赢得口碑和知名度。董卓一听这是好事,满口答应,前面的蔡邕就是这么给弄过来的。
但董卓需要的是一批人,很快,又一批入选名单出炉了,代表人物有荀爽、陈纪、韩融、申屠蟠等一大批。都是在当时声望极高的名士。这些人的仕途那是相当的顺,没有经过公务员考试,直接就接入帝国的高层担任重要职务。
以荀爽为例,荀爽升官的速度堪比飞毛腿导弹,刚出山就被任命为平原相,这是一个相当于郡太守的两千石的高官,而在这之前,荀爽虽然名望很高,但也只是个布衣,从老百姓到两千石,中间没有任何过渡,一步到位,好事还没完。
几天之后,当荀爽走到宛陵又有好消息传来,他又升官了!这次的职务是光禄勋——中央高级干部。在这个位置上荀爽只待了三天,跟同事们连脸还没混熟,很多人的名字还没记住,就走了,因为荀爽又升官了!这次的级别更高,直接拜为三公之一的司空。
荀爽从白衣百姓到三公只用了九十三天。这是个神奇的升官记录,汉朝四百年像这种事还从未有过。荀爽创造了记录,或者说董卓创造了历史。
这几位虽然是白衣没有官职,但也绝非普通百姓。
只要看看这几位的履历就知道了,陈纪是大名士陈寔的儿子,韩融是大名士韩韶的儿子,荀爽是大名士荀淑的儿子,这些人的父辈都是当时大名鼎鼎的学者,虽然官都不大,但知名度相当高。
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都是颍川郡人。
颍川是当时士大夫之乡,这里靠近国都,经济发达,文教事业更是全国知名,其中钟皓、韩韶、陈寔、荀淑都以清高有德闻名于世,合称颍川四长。
因为颍川是名士的聚集地,在当时的朝野分量很大,所以董卓把收买的重点放在了这里,一群幸运的或者说不幸的人被董卓选中拉进朝廷。
董卓重用的这几位全是官二代,那真是平民的没有,关系户大大的,官场潜规则,没背景想上位只能是做梦。这里面还有一个被人们长期忽视的细节,虽然颍川人很牛,但全国出名士的地方多的是,跟颍川不相上下的地方也有比如说袁绍的老家汝南也是一个名士辈出的地方,那为什么董卓偏偏喜欢颍川人呢?原因很简单,老乡情结。
也许有人会质疑,董卓是西北人,跟颍川根本不挨着,这算哪门子老乡呢。没错,董卓的确不是颍川人,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董卓的老爸曾经在颍川当过官,董卓的童年是在这里度过的,所以虽然颍川不是董卓的故乡却也算得上是第二故乡,长大自后,董卓跟随父亲离开了这里,但跟任何人一样,童年的记忆总是美好的,而且董卓从出身上说也算个官二代,董卓掌权之后,除了跟自己打拼的西北兄弟就是跟这些颍川的名士们比较亲近了,当然很多名士不是这么想的,但董卓的确是这么想的。
楼主 宿巍  发布于 2014-06-12 17:08:39 +0800 CST  
在董卓看来,有西北的兄弟给自己打天下,有颍川的士大夫跟自己出谋划策,文武相济,这就是董卓积极培养颍川人的奥秘之所在。不过从后来那些名士的所作所为看,董卓明显是一厢情愿了,他把人家当老乡,人家从来没认过他这个“老乡”至少在心里从未认同。
董卓为了收买人心,主要是收买当朝及在野的名士可谓不遗余力,不久董卓又任命尚书韩馥为冀州牧、侍中刘岱为兖州刺史、陈留孔伷为豫州刺史、东平张邈为陈留太守、颍川张咨为南阳太守。
这些人都是清一水的名士,请大家记住这些人的名字,记不住也没关系,因为很快这些人就会出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董卓的“知遇之恩”。
在忙着给别人升官时,董卓也忘了给自己捞好处,这时候的洛阳,皇帝已经靠边站了,说话算数的也就是他董卓,这回董卓过瘾了,想给自己封个什么官就封什么官。
楼主 宿巍  发布于 2014-06-12 17:36:57 +0800 CST  
三国前期的历史,向来容易被忽略,即使如吕思勉等大师对此也是一笔带过,董卓的形象也早就被脸谱化简单化,只写残暴的一面,却忽视了政治上的董卓也曾经想有一番作为。只不过,他的废立皇帝残暴嗜血将自己弄得越来越孤立,士大夫看不上他,连出身不好的曹操都瞧不起他,费劲力气拉来的诸如荀爽蔡邕等,要么就是摆设,要么吃里扒外,信任的王允压根就不是他的人,贴身卫队长吕布又来勾引他的小妾,能用的也只有李傕郭汜等一群土匪。以他为首的权力中枢,维持了二年多就垮了,到了他的土匪手下上台,天下彻底大乱。
楼主 宿巍  发布于 2014-06-17 12:33:10 +0800 CST  

楼主:宿巍

字数:504959

发表时间:2014-03-05 16:4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0-01 09:24:53 +0800 CST

评论数:308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