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意-真实的宇宙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政:正也。
解读:居不争之地;心不争而渊(水向下流的漩涡);给予不争回报而为仁爱;言语不争而诚信;匡正不争而治理;做事不争而能;行动不争而合时。这些都是现在所说的社会正能量,但如果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不是自然地这么做,而是勉强去做,那他在周围人的眼中就变成木讷、愚蠢的人。因此老子讲上善若水,以水为喻,让人发挥正能量时,还要象水一样随方就圆,变其形,不变其自然本性。
不争是“善利万物”的最好方法,是获得一切社会正能量的基础,而获得正能量是学道修行的前提。因此,修行者能保持善利事物而不争,就能在修行路上越走越远,路也越走越宽。
老子讲的善,不仅有善良的意思,还有善长做事的意思。善于处理好事情的人才能够真正的做好善事。道能产生天地,产生万物,其能力无以伦比,我们学道修行,就是要掌握道创造宇宙的真理,然后按这个真理做人、做事、修身、修心,而能收到修行效果。有人说老子之道是出世之道,是吗?
楼主 九天05  发布于 2020-01-30 05:55:26 +0800 CST  
第九章
(经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第四章讲了道对万物的四个作用,即“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本章就讲修行者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应用这四个作用。
楼主 九天05  发布于 2020-01-30 14:53:52 +0800 CST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解读:当人想获得某件物品,那就要有存放这件物品的地方。如果人要得到更多的物品,那就需要更大的空间,如果空间有限,那就要抛弃原来得到的一些物品,腾出空间放新的物品。如果没有空间而想得到物品,那得到后只能背在身上,得到的物品反而成了人身的累赘。这是通常所说的“空杯”精神在物质方面的应用。
而且,在社会实践中人们发现一个道理,有时候人把一件事物抓的太紧了,反而会导致失去容纳这个事物的空间。感情方面如此,物质方面更是如此。如果想永久地得到事物,只需给出事物存在的条件,事物就会永久的存在。
楼主 九天05  发布于 2020-01-30 15:14:44 +0800 CST  
“揣而锐之,不可常保。”
解读: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还说:出头的椽子先烂。这是人们把在自然中观察到的现象加以总结而得出的道理。但在当今的“眼球”经济社会,人都是要出名、出风头,还有人行歪门邪道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唯恐不被关注而影响自己一时的利益,可却忘了轮回。纵观人类历史,除了这片天地,万物都逃不出轮回的圈子而只是存在或拥有“一时”。
楼主 九天05  发布于 2020-01-30 15:14:58 +0800 CST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解读:成语“其人无罪,怀璧其罪”说明了这个世界是“争”的世界。一个有势力又不道德的人知道别人有自己非常需要的物品,那就会用合法或不合法的方法争过来。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例如皇位的争夺、权利的争夺、土地的争夺、“一口气”的争夺。一个人争得了,其他人又与这个人争。俗话说:得天下难,守天下更难。
楼主 九天05  发布于 2020-01-30 15:15:35 +0800 CST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解读:毛泽东讲过这样一段话:“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段话体现了这位伟人及其同志们的胸襟和远见。如果一个人在取得名气、物品、职位、财富时,能认识到这只是自己做好了一些事,做好这些事对自身的外在影响不过是获得了身外之物,而能淡然处之,那这个人就能继续前进而不迷路。否则就是在前进的道路上自设障碍、自布迷阵。
这四句的意思不难理解。但老子讲这些话的深意却需细心体会。“持而盈之”则是缩小空间而使物溢出来,“揣而锐之”则是捶击而使物突出出来,“金玉满堂”则和周围人家的情况不一样,“富贵而骄”则和周围人的心理不一致。即“持而盈之”是不解其纷;“揣而锐之”是不挫其锐;“金玉满堂”是不和其光;“富贵而骄”是不同其尘。这样做的人不但不是用道的四个作用修正自己,反而反其道而行之,必然会导致“不如其已”、“不可常保”、“莫之能守”、“自遗其咎”的后果。
修行者一心寻找道的修行方法,这四句就是在说明修道之法,按道对万物的作用方法而修行,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史记》称道术为“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修行者做事能清净专一,按《道德经》中的道法修持就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何用奔奔波波、犹犹豫豫的寻求道法。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还说明修道的一个重要方法,修道者修道时应居市而修道,而且应该潜修,即使是修出了一些效果,也不应该恃而骄。如果让众人知道了一个修行者在修道,那就说明这位修行者用的修道方法是不正确的。
楼主 九天05  发布于 2020-01-30 15:18:52 +0800 CST  
“功成身退,天之道。”
修行者得道之后,应象老子一样隐世。象真空一样,虽然不被人所观察到,但还是对宇宙发挥作用。修行者居市而修,到无为的至高境界为功成,那时众人自然会知道其为修行者。功成则名遂,功不成则名不遂,这是自然之理。功成身退也是自然之理,修到无为的至高境界而身不退,难道还要回头去“折腾”吗?
楼主 九天05  发布于 2020-01-30 15:19:11 +0800 CST  
第十章
(经文)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本章更进一步说明道法的应用。
楼主 九天05  发布于 2020-01-31 04:13:45 +0800 CST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营:市居也。
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解读:中国古人认为人有魂魄,查《说文解字》,可以看到中国古人认为魂为阳气,魄为阴神。老子认为“有”和“牝”都为阴,人身为“有”而为阴,因此认为人身载魄在社会经营活动中应该“抱一”而不离,即“一”居中而环抱之。老子认为一是天地之始而为无、为阳。人在生活中,应该用魄环抱一而不离,这是老子在说明人们在生活中如何无为,“营魄”是“为”,“抱一”是“无”。
楼主 九天05  发布于 2020-01-31 04:50:46 +0800 CST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说文解字注》: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阖:门扇也。一曰闭也。
解读:本章讲修行的次第。守中的要点在于“处中以制外”,即“处无而制为”。如果人能“载营魄抱一而不离”,则能进而行至“专气致柔而能婴儿”;婴儿无知无欲,即将琐察之知、之欲除去,则能再进而行至“涤除玄览而能无疵”;无为而无疵,则能再进而行至“爱民治国而能无知”;至此,修行者已深刻理解“无为”之妙,能从容无为而无一丝芥蒂,用以修身,则进而行至“天门开阖而能为雌”。
天门一词在《道德经》中只出现这一次,它与“众妙之门”、“玄牝之门”有没有关系?天是对人而言为“人之顶”。如果将“天门”理解成人的头顶之门,那“开阖”就无法理解,“能为雌乎”就更无法理解了。姑且将天门开阖理解成无为,雌理解为柔弱。无而为、为而无要以柔弱行之。这里要请修行者谨记,“天门开阖而能为雌”是“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之后的自然功夫,因此“能为雌”。切不可逞雄猜测,盲目先行“天门开阖而能为雌”的功夫而害己。
楼主 九天05  发布于 2020-01-31 04:51:58 +0800 CST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解读:修行者行“天门开阖而能为雌”功夫之后,能通达天地之理,即通达宇宙真理。这是不是就完成了修行而到达修行终点了呢?老子认为不是。修行者明白宇宙真理之后,还需行得宇宙真理,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即“明白四达而能无为”。
楼主 九天05  发布于 2020-01-31 04:52:20 +0800 CST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解读:如果能真正理解这句中的“之”是指何物,那这句话不难理解。这个“之”并不是指万物,而指的是“一”。“生之”为“抱一而不离”;“畜之”为“专气致柔而能婴儿”;“生而不有”为“涤除玄览而能无疵”;“为而不恃”为“爱民治国而能无知”;“长而不宰”为“天门开阖而能为雌”; “明白四达而能无为”是谓玄德。
按对玄牝的理解,玄为阳,牝为阴,玄德中的玄属阳而德属阴,玄德就是人们常说的阴德。如果修行者不行阴德而行阳德,脱离无为理念而修道,其可得道乎?
楼主 九天05  发布于 2020-01-31 04:54:23 +0800 CST  
第十一章
(经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相信喜欢佛学的人都知道神秀的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意思是人身象是菩提树,心象是明镜台,时时勤快打扫,让身心没有灰尘。似乎这个偈语所讲的道理浅显明白。但要对此偈语进行深思,就会出现一个问题——谁用什么来拂拭已经落到身心上的尘埃?
答案似乎也很简单:自己用佛法来拂拭。这个答案看起来不错,其实是有问题的。人心本来是干净的“明镜台”,因沾染世尘而“明镜蒙尘”,“明镜蒙尘”则悟性降低,领悟佛法的能力同时降低,那拂拭的能力也跟着降低,最后只能导致“明镜更蒙尘”的结果。何况用“蒙尘的明镜”去拂拭“明镜的蒙尘”,就是说用此见识的心去拂拭此心的见识,那能有什么效果?故而五祖评价神秀的偈语为“……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认为依此偈语修仅能免堕恶道、有大利益,并没有说以此偈语修就能见性。又对神秀说:“……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六组坛经》)
那么信佛的人该如何修行自己的身心呢?那就要求助于佛法。先求正法,用心悟正法,再用所悟之正法扫尘,最后到心法两忘的境界,即能见性。人最需要的佛法总在人心之外,必须虚心而求,正法才能契合人心。
道法也是如此,人没有得道,那心中一定是没有道法,要得法需求法于心外。道因“和其光,同其尘”的作用而在万事万物中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就看修行者有没有慧眼观得道法。本章老子举了三个人们行、吃、住所用的极普通的器物例子,来说明道法中的“有无之利用”。
楼主 九天05  发布于 2020-01-31 10:17:40 +0800 CST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牖:窗户(本义)。
解读:其中“当其无有,车之用。”这句话,有些版本是从“无”字断句,即“当其无,有车之用(下两句同)。”对这个问题,张松如先生(公木)作出了极为精辟的讲解:“老子以利说有,以用说无,或者说是以有见利,以无见用。有与无,利与用,是相对待的,不可拆开。体显于用,用显于体。无用,则体无所施;无体,则用无所著;无用,则利无从生。而车、器、室则是有与无的对立统一,唯其有生于无,故其利出于用,不单单是‘无’的作用。如果无‘有’,也便无‘无’,在这具体的器物中,‘无’正是‘有’的一定存在形式,有与无都是器物的组成部分。”可见正确的断句应该如本文所采用的经文。这段话说明了“无有”是一个器物的两个方面,不能分开。
楼主 九天05  发布于 2020-01-31 10:18:08 +0800 CST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解读:如果将张松如先生讲解中的“有”换成“为”,将“车、器、室”换成“事”,那就可以更深一层理解万物对第一章的“无有”的遵循。天地的“始”、“母”在现实器物的无与有中显现。就如佛经讲的是空,心经云:“五蕴皆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即无。但讲“无”还是要用“为”来写、来讲,否则佛经都会变成无语言文字经,让人更无法理解“无”。佛经讲的真意是“无”,但需文字、言语之“为”来讲述,这是对“为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应用。
本章的“无有”与第一章的“无有”的关系是怎样的?道家修行理论认为第一章的“无有”是先天地的无与有,“同谓之玄”,即先天一气,又可称为“无”、“玄”、“一”;第六章的“玄牝”是后天地的无与有,其形式遵循于“玄”;本章的“无有”,是人循道而用之于制器。
楼主 九天05  发布于 2020-01-31 10:18:56 +0800 CST  

楼主:九天05

字数:18033

发表时间:2020-01-27 23:40:31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1-31 13:04:03 +0800 CST

评论数:6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