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意-真实的宇宙

写在前面的话

这几天,大伙都宅,闲的慌。发一个烧脑的帖子,让宅们有点事做,烧烧脑吧。
道是什么?这个问题是两千多年来都没有答案的问题。本帖以解读《道德经》的方式,对道加以定义。这个定义对不对,大家可以讨论。
历史上对《道德经》的解读,从来就没有一个让大多数人信服的解读。为什么?就是因为人对“大道至简至易”的说法不信任。道:百姓日用而不知。
道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本帖可以肯定地说:道是唯物的,而且是人类知识的源头。
欢迎大伙共同论道。
所用工具:
1、《老子全译》沙少海、徐子宏著。
2、《说文解字》及《注》。
3、《百度百科》
4、其他一些资料。
楼主 九天05  发布于 2020-01-27 15:40:31 +0800 CST  
第一章
(经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读第一章的内容,我禁不住想老子基于什么而写下这样的文字?就是在科学技术得到巨大发展的今天,也没有一个科学家能这么确定地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是如何获得这些知识的呢?是被传授的?还是实际观察到的?现在还不清楚这些问题的答案,那让我们先解读这些文字吧。
楼主 九天05  发布于 2020-01-27 15:48:41 +0800 CST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所行道也,从辵(chuò)从首(《说文解字》,后略)。
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
解读:道为开创宇宙所行之道。可道,意为可以说出来;非常道,意为不是永恒之道。“名,可名”句与“道,可道”句结构相同。道如果可以说出来,那就不是永恒的道;(道)名可以叫出来,那就不是永恒的名。
如果想解读出道的真意那就要对“道”字进行解析。
道:所行道也,从辵从首。
辵:乍行乍止也。
首有始之意。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道,道就是忽然行忽然止的起始,也可以理解为一行一止的起始或是一动一静的起始。
常道为忽然行忽然止,说其是行不对,因为止在其中;说其是止也不对,因为行在其中。故而常道不可道,不可名。
楼主 九天05  发布于 2020-01-27 15:49:09 +0800 CST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亡也;亡:逃也;无字之意为本来有而隐藏起来。
有:不宜有也;有字之意为不宜有而有。
解读:从无、有两字的字意能看出道的无与有这两种状态是循环往复变化的,无与有合起来与道字解析之意相同。
“无,名天地之始”即是道,正是因为有了这个一动一静的起始而后产生了“有”;“有,名万物之母”即是道的作用,正是在这个一动一静的循环往复变化中产生了万物。
无是一个不稳定的状态,无一定会有,有一定会无,也就是忽然行忽然止之意,《易经-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
楼主 九天05  发布于 2020-01-27 16:41:30 +0800 CST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妙:急戾也;从弦省,少声。
戾:曲也。
解读:通常将这句解读为:故而常常保持“无”的状态来观察天地的奥妙,这是因为人们通常将句中的“其”字解为天地。如果将“其”字解为“无”,那这句就可以解读为:故而常常保持“无”的状态来观察“无”的奥妙。那么“无”有什么奥妙而可观呢?
妙字之意为急弯曲。妙字还需“从弦省”。
弦:弓弦也。从弓,象丝轸之形。《说文解字注》妙:按轸当作紾。从车者、伪也。紾者、转也。方言。轸、戾也。轸乃紾之假借字。丝紾、言弦戾也。
这就说明妙的样子就如同将几根丝转动拧紧成的弦,这个样子就是“急戾”。
现代人对粒子这个物理名词不会感到陌生,物理学家研究宇宙的万有理论(可以解释宇宙所有现象的理论)时,发现只有当粒子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根无限细的弦的时候,并且这个弦还需蜷缩成非常小的空间,弦理论才能继续研究下去,因此最初把该理论称为弦理论。现在由弦理论发展的M理论是万有理论的唯一候选者。(参阅霍金著《大设计》)
再看物理学量子纠缠的定义:在量子力学里,当几个粒子在彼此相互作用后,由于各个粒子所拥有的特性已综合成为整体性质,无法单独描述各个粒子的性质,只能描述整体系统的性质,则称这现象为量子缠结或量子纠缠(quantum entanglement)。量子纠缠是一种纯粹发生于量子系统的现象;在经典力学里,找不到类似的现象。(百度百科)
量子纠缠之弦与老子的无之妙是不是同一件事物?现在还不得而知。
楼主 九天05  发布于 2020-01-27 17:01:55 +0800 CST  
“常有,欲以观其徼。”
徼:循也。
解读:这句与上句结构相同。如果将“其”字解为“有”,这句可解读为:常常保持“有”的状态来观察“有”(对无)的遵循。量子纠缠的定义中,认为“在经典力学里,找不到类似的现象。”这是在量子力学范畴的结论。这里老子认为“有”遵循“无”,应该是认为“有”之粒子遵循“无”之妙,对于宏观世界,老子应该会在后面章节中讲述天地万物对道的遵循。
楼主 九天05  发布于 2020-01-27 17:07:50 +0800 CST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合会也。
异(異):分也。
解读:无与有同时出现而有异名。但要细究的话,就会发问:同出于何处?异名就是老子的不同命名吗?
根据上文“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始。”来看,无与有同出于无。要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耐心地用《说文解字》查无字,或查与无字意思相近的字,比如空字、虚字等等,之后会发现没有一个字被解释成真正的“无”。这意味着中国古人认为这个天地中没有真正的“无”。
现在科学也告诉我们,宇宙中确实没有真正的“无”,当科学家把一个容器内的所有分子全部赶跑,但会发现这个容器内还是不时有基本粒子在真空中出现又消失,无中生有。一对对正反基本粒子同时出现又同时湮灭,真空是波动的能量海,但总体不显示物理性质(百度百科-真空)。科学也认为无与有同出于无,并且无与有是一体而不显示物理性质。真空的常态也是乍行乍止的状态,也是一动一静循环往复的状态
无与有从“无”合会而出,而分别命名。常道不可道,常名不可名,将道的无与有的两个组成状态分开才可“道”、才可“名”。
楼主 九天05  发布于 2020-01-27 17:10:27 +0800 CST  
“同谓之玄。”
玄:幽远也,黑而有赤色者为玄,象幽而入覆之也。
解读:合会而称为玄。“玄”字的解析对理解无与有的合会模式非常重要。
幽:隐也。远:辽也。玄字之意一:辽而隐;
“黑而有赤色者为玄,象幽而入覆之也”说明赤色入黑色中而被覆之,玄字之意二:赤色入黑色中而隐约可见;
天谓之玄(《周礼·考工记》)、天玄而地黄(《周易·文言》),玄字之意三:天;
玄(金文)是象形字,下端象单绞的丝,上端是丝绞上的系带,表示作染丝用的丝结。玄字之意四:象单绞丝。这种形状我们经常会见到,如:两股搓成的绳子、麻花(食品)、DNA分子的图片等等。
玄字前三意,都与宇宙空间相关联。宇宙空间无边无际而且“透明”,这是辽而隐;在地球上观察夜空,其为黑而隐隐透出红色;人们将所见的宇宙空间称为天。
无与有的合会变化可称之为玄,合会的方式是按玄字的金文字形(单绞丝)的模式时刻在变化。即无与有的合会变化象是双螺旋运行变化,体现了两者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的对立统一体的状态。
楼主 九天05  发布于 2020-01-27 17:12:59 +0800 CST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门:闻也,从二户,象形。(这个门的概念在后面章节中还会用到)
解读:无与有的会合变化反复进行,就是出现众多象“急弯曲弦”的“妙(粒子)”之门。
物理学中真空相变的知识:在一定的条件下,不同的真空相可以彼此转变,发生真空相变。真空相变概念被用于说明夸克禁闭的原因以及宇宙早期的演化。
夸克禁闭:夸克的产生—夸克是在宇宙产生10-10秒后产生的,那时宇宙的温度已经下降到低于100GeV,这是产生成对的W和Z粒子的门槛。从那个时候起,W和Z粒子接过了进行粒子间弱相互作用的任务而且也不会单独存在,除非在它们产生的地方(短暂的)。宇宙诞生后约10-6~10-3秒之间,其温度降到夸克不再有足够的能量自由漫游的程度,而是两个或三个约束在一起。宇宙诞生大约1微秒后,可用能量低于几百TeV,夸克和反夸克凝聚成重子和反重子。夸克等离子阶段在宇宙起源10-4秒后就结束了。(百度百科)
读者不必对这些物理学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只要知道物质产生的大概过程就可以了。物理学中宇宙粒子产生的理论,老子仅仅用“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八个字就高度概括了。当然老子在后面章节中还会对此进行论述。
解读第一章的过程,是一个令人震惊的过程,中国古人为什么能创造出这样的文字?中国古人和老子是如何获得这些知识的?老子为什么会用这样的文字来描述“道”?这些都意味着什么?
按:物理学原认为宇宙因“大爆炸”而急速扩张,因此宇宙温度是逐步下降的。但因发现红移现象,现在认为“大爆炸”理论存在缺陷。在《道德经》后面章节中还有讲述宇宙的文字。
楼主 九天05  发布于 2020-01-27 17:14:30 +0800 CST  
第二章
(经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老子在第一章从道创立天地的过程描述了道的运行模式,即无与有合会而玄之又玄,就是众妙之门。门字“从二户”,此门之“二户”即是无与有。需要注意的是,《道德经》中“无”与“有”这两个概念,是对一对共存且对立统一的客观存在的命名。
楼主 九天05  发布于 2020-01-28 04:02:36 +0800 CST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斯:析也。
已:止也,毕也,讫也。(《玉篇》)
解读: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是分析了恶;天下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是分析了不善。
天地中对立的事物是如何产生的呢?是因为人的分析判断能力带给人选择的能力。人们虽然知道美与恶、善与不善是对立统一体,但还是选择善与美。可结果往往是选择美,而恶随之;选择善,而不善随之。这是第一章“常有之徼”的规律造成的,也可以说是“道”所规域的。因此人类总是在循环往复的变化发展中生存。
楼主 九天05  发布于 2020-01-28 04:18:43 +0800 CST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解读:此句中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对立统一体的状态都是在循环往复的变化,选择有,而无相生之;选择难,而易相成之;选择长,而短相形之;选择高,而下相倾之;分辨音,而声相和之;选择前,而后相随之。反之亦然。
这里,老子说明了人类各种事物的发展变化都遵循道的规则,并不因人类的所愿、所为而改变。
楼主 九天05  发布于 2020-01-28 06:47:21 +0800 CST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解读:无为,是《道德经》的核心思想,如果误解了无为,那就会误解整部《道德经》。通常,人们总是习惯于把没有称为“无”,因此理解无为是没有作为,这显然与老子的原意不符。目前大多数人们对无为引申的理解是按自然规律去为而不因私心违背,但因不能正确理解“常道”,所以欲无为而无所适从。
对于人们能感知的事物,知识和经验是有效的。但对于理解人们感知范围外的事物,知识和经验往往不是那么可靠了。无为是一个词,是由两个字组成的词,如果把“无”当作“为”的定语,那“没有作为”的理解并没有错。但老子的无为遵循第一章的无有,即无为一词的两个字是并列结构,“无”与“为”也是“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也就是说无为的“无”与“为”和第一章的“无”与“有”同样是双螺旋并行的运行模式,这个无为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
一般人们理解的无为是呆板地、僵化地,似乎只有“圣人”才会真无为、才能真无为。但如果用第一章的无与有的运行模式来理解无为,那老子的无为是活泼地、生动地,可以循序渐进,可以与时俱进,只要人们愿意,每个人做事都可以遵循无为。
圣:通也。
圣意思是通达事理,圣人是通达事理的人。按通常的理解,圣人是道德品质高尚的人,那也是因圣人通达事理而道德品质高尚。通达事理是完全理解了自然规律,并按自然规律做事。老子在第一章说明了“道之理”是无与有两者玄之又玄;在本章说明了“事之理”是无与为两者玄之又玄。能按事之理做事就是真无为。不能按事之理做事,就是假无为。
圣人“行不言之教”的原因是,圣人明白人对事物具有分析判断能力,因此不需要言语去说明“事之理”,只是按“事之理”去做事,得到好的效果,人自然会去学,去遵循“事之理”。
圣人要如何“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呢?老子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道之无为来说明。
楼主 九天05  发布于 2020-01-28 08:13:52 +0800 CST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解读:老子认为道生育天地万物也是按照无为的运行方式进行的。万物作焉(为)而不辞(无),生(为)而不有(无),为而不恃(无),功成(为)而弗居(无)。夫惟不居(无),是以不去(为)。句中“不辞”是无,“万物作焉”是道的责任,尽责任不辞让而作也是无为。前四句是为在前而无在后,最后一句是无在前而为在后。老子是想说明首先为而无,然后无而为的次序,也说明无为境界的渐进次第。
楼主 九天05  发布于 2020-01-28 09:27:49 +0800 CST  
第三章
(经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二章讲了因人有分析判断能力,因此对于对立统一体的两方面,总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个方面,结果因道的作用,事物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作循环往复的变化。老子提出了无为的理念,以道生育天地万物的例子来说明如何“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楼主 九天05  发布于 2020-01-28 10:53:03 +0800 CST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争:引也;《说文解字注》:凡言争者,皆谓引之使归于己。
盗:私利物也。
解读:不崇尚贤名,使民(或人,下同)不争;不贵于稀有之物,使民不作盗贼;不见所欲,使民心不乱。句中的“不为”与“无为”的差别需读者自行理解。
按常理来讲,贤者是社会的榜样,如果人人能争着做贤者,社会风气就会变得很好,孔子也认为应见贤思齐。一个社会尚贤应该没什么不好。这里老子讲“不尚贤,使民不争”,是有他的道理的。贤者是为大众做了好事而得贤名的人,能为大众做好事,一是要品德高尚,二是要能力强,同时做到这两方面并不容易。
民是没有同时做到这两方面的人,社会尚贤之后,民能分析出不贤的不好,而知贤的好,但自身的能力又达不到贤者的标准,这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如果民能够退而学、后而省,尚贤自然没问题。实际上能退而学,后而省也只有贤者能做到,如果人人都能退而学、后而省,那人人都是贤者,也就无所谓尚贤了。
一旦社会尚贤之名,就会上阻贤者退而学,后而省之路,下启“民”先而争贤名之智,忽视退而学贤之实、后而省己之不肖,而违反无为的理念。所以老子主张不尚贤。理解不尚贤、不立贤名之理,可以更好地理解“名可名,非常名”之理。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之理与“不尚贤,使民不争”之理相通。对立统一体的两方面总是一正一反,第二章所谓的美与恶、善与不善都是人根据自己的立场分析判断出来的。本章的贤、难得之货、可欲这三者一为名、一为利、一为欲。按一般情况分析,这三者于人来说是美、善之事,一旦尚贤、贵难得之货、见可欲,则争、盗、心乱等恶、不善之事就随之而至。因此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正是无为理念的应用。
楼主 九天05  发布于 2020-01-28 10:59:18 +0800 CST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解读:这句不易正确理解。因为人们没有这个经验,现世上也没有这个理论,通常都是将这句理解成老子宣传愚民思想。殊不知《道德经》中难以理解之处,正是《道德经》的精华所在。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曰:“……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其中“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正是本章所讲的“虚其心”与“弱其志”。老子认为如果人去除了“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结果是能有益于人之身。也就是说如果人“虚其心”与“弱其志”了,真的能够使人“实其腹”与“强其骨”,那上面所讲的“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就是顺理成章的事;那这句也就不是宣传愚民思想,而是论述强民之道。
按无为理念来理解,虚其心、弱其志,是无;实其腹、强其骨,是为。因此圣人之治遵循无为的理念。很显然,老子认为人的身与心两者是对立统一体,人的身心自然运作规律本应不别于道之无有的运作规律。正因为人有分析判断能力,因此求名、利、欲之善事,而不能虚其心、弱其志,导致不能实其腹、强其骨。因此圣人之治,常使民无知无欲,是为了使民理解无为理念。
楼主 九天05  发布于 2020-01-28 11:36:51 +0800 CST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解读:这里的智者,是指分析判断能力很强的人,也是尚贤而争、贵难得之货而盗、见可欲而心乱之人,可见智者是私心利己之人。如果智者明白私心利己不但无益于己身,反而会有害于己身,那智者如何敢为呢?
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这三者都是“为无为”的应用;使民不争、使民不为盗、使民心不乱,这都是“则无不治”的效果。
老子讲述的“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之理,因不同于人们的常识,因此大多数人难以理解此理,人们只有在体悟和实践证明之后才能真正理解此理。
楼主 九天05  发布于 2020-01-28 11:38:28 +0800 CST  
第四章
(经文)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一章讲述了道之理,第二章讲述了治事之理,第三章讲述了修身之理。老子认为道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而规域天地万物,人无论是治事还是修身,都必须要通达事理而遵循道,才能达到“无不治”的目的。
人类要生存、要进步,就需要大量的生产生存所需的物品,生产多少物品,就需要消耗多少原材料。那么道“生产”了天地、万物,应该消耗的差不多了吧?老子认为,道存在于虚无,作用于虚无,而虚无不存在所谓的“消耗”和“增添”。
楼主 九天05  发布于 2020-01-28 17:39:21 +0800 CST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冲:盅的假借字;盅:器虚也。
或:邦也,从囗从戈,以守一。
盈:满器也。
解读:道在天地之间的作用,犹如在一个大器中作用,因天地中为虚无,因此道长存而不盈。
楼主 九天05  发布于 2020-01-28 17:45:19 +0800 CST  

楼主:九天05

字数:18033

发表时间:2020-01-27 23:40:31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1-31 13:04:03 +0800 CST

评论数:6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