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漫漫路∶致两千年来的汉家儿郎(连载)


就算人家袁盎有这种可能,以你现在孤立无援的状况,再去找袁盎的茬,就是在给自己制造新的敌人,实在是嫌自己命长。
在身处险境的时候,还要去挑战自己的死敌,那就只能被对方往死里整了。
袁盎知道了晁错的算盘,虽然也很担忧,但并没有慌乱,因为他也不是善茬,他决定先发制人。
能制住晁错的只有皇帝,所以要制晁错就必须先制住皇帝,他有绝招。
现在都知道皇帝最头疼的事就是平叛,也都知道晁错没办法,袁盎当然也知道这些,于是托人带信给刘启,说自己有平叛的妙计,要见面详谈。
袁盎是老朋友了,刘启自然是很高兴。
袁盎来到宫中后,晁错也在场,场面很尴尬。
看到死对头来了,晁错很不爽,但当着皇帝的面,总不能掉头就走吧!再说万一你在我背后捅刀子怎么办,不能走。
袁盎可不这么认为:我有一计可平乱,不过得私聊。
言下之意,让晁错也滚蛋。
此时的晁错一定是气得牙齿咯吱响:迟早收拾你。但他不知道,他已经没机会了,因为袁盎平乱的计谋就是如何收拾他。
晁错离开后,袁盎开门见山:吴楚叛乱的目的是诛晁错,如果我们杀了晁错,再派使者去免了七国的罪,恢复他们的封地,他们就会退兵,这样不就都结束了吗!
这哪里是什么妙计,也不是个什么计谋,而是个阴谋。
与其说这个主意比较阴,不如说是迫不得已,因为不干掉对手,就可能会被对手干掉,这也是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袁盎如果不阴一点,以晁老师对袁先生的厌恶程度,迟早也是要阴他的,而且以他法家的行事风格,只会更阴更狠。晁老师虽然对付不了刘濞,解决个把袁盎是没什么问题的。
朝堂上的斗争远没有战场上来得痛快,因为政治斗争如果输了,不但会受到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还会连累家人。
刘启当然也知道,清君侧最后的目的都是为了清君,但他还是想试一试,于是对袁盎说:若能如此,我也不能因为庇护晁错,而不给天下人一个交待(吾不爱一人以谢天下)。
他的意思很简单,如果杀了晁错可以平息叛乱,我是绝对不会为了一个晁错,而放弃天下和平的。
与其说刘启糊涂,不如说此时的刘启对晁错的不满,已经转化为可以放弃。
袁盎的方案再差那也是个方案,而晁错那根本就不叫方案,而是找抽——无缘无故的去找别人茬,最后干不过,又向别人求饶。
放弃了旧人,自然要迎接新人,于是马上任命袁盎为使者,出使吴国,商量退兵的事,可见刘启此时已是无头的苍蝇。
那晁错现在是什么态度呢?没态度,因为他还不知道刘启这边的情况,这边可都是秘密进行的。
同时在秘密进行的就是解决晁错,在刘启的授意下,陆续有人上书弹劾晁错。大概意思就是,是你当初挑的事,如今你又解决不了,应该腰斩,家人也不能放过。
同意,皇帝杀人也是要讲流程的。
对这一切,晁老师当然还不知道。
其实包括刘启在内的所有支持杀晁错的人,都明白杀了晁错,刘濞也不一定会退兵,但又都存在着一种侥幸心理。不过更多的原因是,晁错已经失去了所有人的爱,他已经努力的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人见人厌的公敌,公敌的下一步就是成为烈士。
第二天,刘启在对晁错进行缺席判决后,决定对其执行死刑,但因为都是秘密进行的,所以执行死刑也得是秘密的。于是就派人去忽悠晁错说皇帝召他到宫中议事,不过要先去巡查一下东市,晁错就穿上朝服屁颠颠的跟着使者先来到了东市。
殊不知,有一个人也穿戴整齐的在东市等候多时——阎王爷,不,是三个人,还有黑白无常。
可以肯定的是,晁错在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的情况下,已经被斩成了两截(腰斩,汉代很残忍的一种刑罚,将人拦腰斩断)。
统治者杀人都要用欺骗的手段,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杀人者比较害怕,因为被杀者太厉害,如韩信;另一种是杀人者很心虚,因为被杀者不至于被杀,如晁错。
两者的共同点是:不走法律程序,悄悄进行,越快越好。
晁错解决了,袁盎的愿望意料之中的实现了,出使吴国的任务也是意料之中的泡汤了。
刘濞的要求是可以满足的,但却是可以不认账的:晚了,我已经称帝了。
说完还准备杀了袁盎,他竟然跑掉了,而且一直跑回了长安,他还好意思回来。
刘启也没把他怎样,总不能把他也办了吧!毕竟这个事本来风险也挺大的,就这样吧!
如今老师死了,敌人却越来越嚣张,如此局面,刘启很难过。
史书记载,刘启在妥协无望之后就有点后悔杀晁错了,可能有一点,也只是有一点。因为晁错的死有太多的必然。
当然我并不认为他死的情由可然,可以说我也是他的同情者之一,但不得不承认,他要为自己的死负主要责任。
虽然晁老师最后的表现和结局都不怎么样,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才华和对朝廷的忠心,没有任何的水份,只是他的才能没有跟上节奏。正因为如此,他成功的博取了后世的同情,也正因为如此,刘启杀晁错也为后世所诟病。
晁错很惨,他的死对头袁盎也没好到哪去,因为晁错的死至少是被官方认可的,而且为了表示重视,还对他动用了像腰斩这种高级别的酷刑,一句话,死的比较高级,相对而言。
袁盎死的档次就低多了,因为他最后是被不知名的刺客杀死的,如果刺客蒙着面,那他连杀自己的人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实在死得太不体面。
还好他知道派刺客杀他的人是梁王,因为得罪梁王那点事,他心里还是有点数的。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4-01 01:50:34 +0800 CST  


再次证明,政治斗争没有最后的胜利者,你千辛万苦的干掉了对手,最后却不知不觉的被另一个对手干掉了,这是斗争的游戏规则,也是生存的游戏规则。
如果说晁袁二人天天在忙着搞斗争,那真是冤枉他们了。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理想:一心一意服务刘氏江山;最后却避免不了同样的结果:都死于刘氏。
这也算是他们的共同点吧!
好了,死了的人是活不过来了,造反的人更是不可能停下来,不能再那么天真了,面对猛人只能用更猛的人去对付,汉帝国从来不缺这样的人。
无头苍蝇刘启此时只能把希望都寄托在另一个人身上了——周亚夫。
当初刘邦在弥留之际,告诉吕后将来能安天下者周勃也。无独有偶,汉文帝在弥留之际,也告诉自己的儿子刘启:国家有难时,周勃的儿子周亚夫可堪大用。
真的是无独有偶,独的是周勃父子都有大将之才,偶的是周勃父子都是在关键的时候力挽狂澜,更偶的是他们父子相似的命运和结局。
此时的周亚夫虽然没有什么功,但是很有名,这要源于他和文帝的一次“偶遇”。
早在公元前158年,匈奴来犯,文帝调集重兵在长安周围保卫都城,其中有一路归周亚夫率领,驻军细柳。
文帝可能不太放心,有一天闲来无事,就准备以慰问的名义去检查一下防御情况,顺便看看这些人靠不靠得住,结果在前两个营看到的都是一样的景象:
因为文帝搞的是突然袭击,所以在得知皇帝来了时,将领们是慌里慌张的打开营门迎接皇帝,等服务皇帝的车队在营内自由自在的观光了一圈之后,又恭恭敬敬的将皇帝送走。
这两个营给对皇帝的服务真不差,可留给皇帝的印象却是相当差:根本就不像军队,大汉要指望你们就完蛋了。
皇帝很失望。
当文帝带着失落的心情来到细柳营的时候,心情似乎更加失落,因为这个军营的守卫连门都不让进,还理直气壮的说什么在军营只知有将军,而不知有皇帝。
真是岂有此理,你们要反了不成?最后还是周亚夫在见到了皇帝的符节时,才下令打开营寨,等到皇帝一行进入营寨后,却被告知,说话要轻,走路要慢。等周亚夫见到皇帝之后,竟也不行跪拜礼,只简单的行了军礼。
这简直是……太棒了。
皇帝突然从失落变得兴奋,在这里,他虽然没有看到热情,但看到了热血。
看到了军人该有的热血和责任,看到的是一群时刻都处于战备状态的热血军人,看到的是一群令行禁止、军纪严明的高素养将士。
比起那些有热情没热血的人,你们才是军人,才是我大汉的军队。
因为他们有一个优秀的将领:周亚夫。
周亚夫,你是帝国的希望,你的前途是光明的。
前途光不光明还不好说,但此时他确实是帝国的希望。
其实在叛乱之初,杀晁错之前,周亚夫已经被任命为了太尉,准备抵御叛军,只是当时还没下定决心。如今什么希望都没有了,只剩下你这个希望了,周太尉,上吧!
当然,只有一个周亚夫是不够的,在这场平叛战争中,还有一个关键角色:梁王刘武。
关键是刘武还有一个重要身份:文帝的次子,刘启的同母弟,早期被封在代国,后来搬家到了梁国。
梁王的身份很特殊,梁国的地理位置更特殊:地处今天的河南东部,安徽和山东部分地区,都睢阳(今商丘)。梁国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叛军进入关中的必经之地。
这么说吧!刘濞想要进京收拾刘武的哥哥刘启,就必须得从刘启的弟弟刘武身上踏过去。
刘武有这个实力,更难得的是他有这个决心:如今大哥有难,我这当兄弟的必须助大哥一臂之力。
最后的事实证明,刘武是对得起他大哥的,为了拉大哥一把,差点把自己都搭进去了。
按照周亚夫的策略,如果和叛军硬碰硬,是下策。上策就是由梁王拖住叛军,周亚夫再趁机率主力绕到叛军的背后截其粮草,叛军就不战自溃了。
果然是上策,意思很明确,梁国就是诱饵,以吸引和拖住叛军为目的。
而且梁王又是刘启同父同母的兄弟,所以无论是从关系、实力还是能力方面,此人都比较靠谱,所以刘启很认可这个策略。
可当诱饵是要承担风险的,不但损失巨大,弄不好把自己给诱没了。还有,刘武虽然愿意为了大哥两肋插刀,但如果让他去当诱饵,他愿意吗?
当然愿意,不跟他说就是了,而且他必须守,如果不守或守不住,到时候兄弟俩都得完蛋。关键是守的过程能不能撑住,如果撑得住,要撑多长时间,这很容易出岔子。
就算他守住了,以后要是知道自己被人当枪使了,又会怎么样,以后再说吧!
叛军已经开始行动了,周亚夫也开始行动了。
为安全起见,周亚夫绕了一下,出武关经洛阳,再绕到了叛军的背后昌邑,到了这里就随时都可以给叛军咔嚓一刀了。
高手就是高手,刀都准备好了,就是不砍下来,他要等一个一刀致命的机会。
在周亚夫绕道和等待机会的这段时间内,可苦了梁王同志了,在此期间梁国很多地方都失陷了,梁王就退守睢阳,为了大哥也为了自己,他必须继续抵抗,继续发挥着诱饵功效。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4-02 16:16:54 +0800 CST  

诱饵也有支撑不住的时候,最后只能向周亚夫求援了,但周亚夫没反应, 梁王在紧要关头多次求援,周战友在紧要关头多次没反应。
周亚夫做得当然是没错的,因为是在按照之前的计划行动,可梁王也没错,因为他不知道那个计划,这是周亚夫的疏忽,也正是这个疏忽导致了周将军最后的悲惨结局,至少是原因之一。
刘武本身没做错,加上他本身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受了这个气,当然是到大哥那里去告状了,他大哥肯定是知道这个计划的,却也没跟他讲,当然这种军事机密也不方便派人去讲,干脆一错到底,于是就做了一下表面文章,下令命周亚夫发兵支援自己的兄弟。
周将军当然不会理他: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这当然也在刘启的意料之中,可这就坑了周兄弟了,你们俩兄弟在这关键时刻上演了一把感人的兄弟情,而周亚夫却成了你们兄弟之间感情的破坏者,周兄的锅是背定了。
不得不说梁王同志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他凭着实力和决心最终守住了睢阳城,不过能坚持到最后,他还有一项最重要的武器——愤怒,对周亚夫的愤怒:我得好好活着,要不然怎么报这见死不救之仇。
最后的结果就是,梁国保住了,梁王和周亚夫的梁子也结下了。
一切都如周亚夫所料,当叛军和梁王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他这边就趁机南下截断了叛军的粮草。
结果也在周亚夫的意料之中:叛军回攻。周太尉态度很坚定:不战,叛军无奈撤走。太尉的态度更加坚定:追击,最后大破敌军。
周亚夫的这个战略和地理方位,跟当年彭越攻击项羽的粮道有很多相似之处,不同的是,周亚夫没有太多的游击战成份,而是抓住机会给了敌人致命一击,且彻底打败了对手。
所以相比之下,我们的周将军更胜一筹,这就是为什么他这一生就打了这一场像样的仗,名气却超过了他身经百战的老爹,而且在历史中也能排得上名号。
说穿了还是个质量问题。
再来简单的说说刘濞这个人,能力不小,问题也不少。他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自量力,皇帝可不是谁都能当的,他的能耐可以说还是有点水平,但他的格局太不入流。
让他做个大地主还勉强,要让他做天下之主,那就太勉强了,去投资一个不擅长的项目,血本无归也不冤。
而且在起兵之后不久,他的那些毛病就暴露出来了,当时在吴军中也有不少人才,也提过一些不错的建议,但在刘濞这里,统统都是错的。在他看来,真正的人才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自己。
那就怪不得谁了,所以,刘兄的公司刚开张就倒闭了,而且还欠下巨债,只能拿命来偿。
叛乱从开始到最后彻底平定,只用了短短三个月时间。刘濞兵败之后,率领残部逃往了东越,最后被当地人给结果了。
至于其他几个叛乱的同伙,被杀的被杀,自杀的自杀,干净利落,一个不留。
七国之乱让刚即位不久的刘启虚惊一场,虽然很快就平定了,但这次叛乱对汉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的意义都非常重大。
相比于军事上的胜利,政治上的胜利才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从此以后,诸侯国的大地主们虽然没有消失,但他们之前的那种特权却与消失无异。
朝廷趁机收回了封国任免官吏和征收赋税的权利,就是说诸侯国的地方官由朝廷说了算,赋税也交给朝廷,以前他们可都是我的地盘我做主。
诸侯王还是诸侯王,却早已不是当初的诸侯王,地还在,名还在,权却已不在了,你可以保留一套简单的班子,但地方的管理工作你们就别参与了,土皇帝的时代永远成为了过去。
你也不用为他们担心,虽然权和利都被收了,但毕竟是自家兄弟,皇帝大人也不会把事情做得很绝,至少会继续让他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收税的权利虽然变成了国有,但还是给他们留了一部分,算是他们的稳定收入,好歹也还是个王嘛!
所以,虽然不再是地方豪强,但当一个地方富豪却是绰绰有余。
这样一来,朝廷所控制的地盘,也比之前翻了几番。政令和政策也可以到达全国大部分地区,文景之治的成果才可以达到巅峰。
问题还是要一步一步解决的,此时的诸侯国虽然没什么权利,但地盘还是不小的,这对朝廷来讲就是一块心病。
是病就得治,刘启只能治到这一步了,至于根治此病的特效药,还没研究出来,此药到他的儿子刘彻时期才正式投产。
治这个病的药就是大名鼎鼎的“推恩令”,其实就是刘彻为解决诸侯王下的一道诏书。
在推恩令之前,诸侯王的爵位和封地,都是由嫡长子继承,其他的儿子除了衣食无忧,别的什么都没有。
推恩令规定,诸侯王的爵位还是由嫡长子继承,但地盘只继承一部分,其余的地盘就分给别的儿子们,除此之外,为了公平起见,还给这些儿子们有爵位——比王次一级的列侯。
朝廷的好处是没那么好拿的,因为汉朝规定,列侯的地位与县相当,都隶属于郡。现在明白了吧!除了嫡长子的诸侯国外,其他的儿子们实际上都被朝廷收养了。
如此一来,诸侯国就再也没有与朝廷抗衡的力量了,等持续几代下来,那些所谓的诸侯国可能就只有郡或是县甚至乡那么大了,慢慢的就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地主了,
曾经要动刀动枪解决的问题,最后刘彻动动脑子就解决了,高。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4-04 15:33:50 +0800 CST  

【宿命】

叛乱平定了,平定叛乱的功臣们迟早也要被平定,
这是规律,也是宿命,毕竟像王翦和张良这种明哲保身的顶级高手都属于稀有品种,很显然周亚夫还没达到这个段位。
之前说过,功臣因为功劳过大,皇帝就会担忧,这样的君臣关系都很脆弱,一旦出现个居功自傲或性格刚烈的类型,那迟早是要休息的,周亚夫属于后者。
可如今也不算乱世,只要你不高调,也没什么事,周先生显然不是高调型的,但他也不知道怎样才算是低调。
性格刚直并不是太大的缺点,但太过刚直就是大大的缺陷。周先生就是那种宁折不弯的人,而历史中那些宁折不弯的人,特别是那些功臣,最后都还是如愿以偿的折了,而且折得很惨。
往小了说,周同志最后的结局是性格所致,实际上是政治能力欠缺。
他知道军事是他的强项,但他不知道,政治不像军事一样,一场仗打下来就结束了,而是从踏上仕途的那一刻起,关于政治的战争就是一仗接一仗,永远都不会停歇,除非生命停了。
周亚夫是周勃的次子,早年曾经有人给他看相,说他将来能封侯拜将,但最后却会饿死。
周先生才不会相信这种鬼话呢!因为他爹是侯爵,即使哪天不在了,继承爵位的也是他哥哥,就算他哥哥哪天不在了,也应该是哥哥的儿子继承,轮到他的可能性并非没有,而是近乎没有。
更让他不相信的是,如果真的封侯拜将,又怎么会被饿死?
事实证明,鬼话,就是太真实,真实得像遇见了鬼,谓之鬼话。反正周亚夫没当回事。
且不说这看相说的是真是假,但周亚夫的人生确实是像鬼打架一样:没希望的事一不小心都有了,当还没来得及享受时,一不小心又都没了。
周亚夫的哥哥因为犯了罪被剥夺了爵位,但文帝念及周勃的功劳,准备再给周家人一次机会,于是选中了周亚夫来继承爵位,这纯粹是天上掉下的馅饼。
不过,即使没有这个馅掉下来,周亚夫也会凭他的实力再挣一个。
在平定吴楚之乱后,又一个馅饼砸下来了——丞相,具体的说是丞相的位置空出来了,没错,此时风头正盛的周兄弟是丞相的合适人选。
在古代,出将入相的人不少,但像周氏这样父子都出将入相的却不多。
他是丞相这个职位的合适人选,但丞相这个工作却不适合他,应该说是他被这个馅饼砸到了,不,砸倒了。
丞相是百官之长,除了要有高超的业务能力,还得有圆滑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就是说这工作除了对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外,还吃力不讨好,容易得罪人,像周亚夫这种只会打仗的直性子人士,只会得罪更多的人。
得罪人不要紧,只要皇帝支持你。可周兄弟得罪起人来,哪里还有什么君臣之分?
这跟在平叛中得罪梁王是多少都有点关系的,梁王有能力不假,但心胸不宽广也是真的,而且当时周亚夫一直都没给他一个解释(解释了也没用)。为此,梁王没少在大哥和老娘面前“关照”他,甚至偶尔来点猛料。
当然不管梁王怎么说,刘启也是个明白人,在刚开始任命周亚夫为相的时候,还是很器重他的,可丞相这工作对周先生来讲虽然不是跨行业,也属于跨部门发展,那就不是他的强项了。
业务不熟可以慢慢学,可刘启渐渐的发现:这家伙业务不熟不说,还是一根筋,这就没得救了,特别是他这个年纪。
一根筋事例一——刘启想废太子,于是问周亚夫,这可是大事,刘启在问的时候,又没有给什么比如眨眼睛之类的暗号,周同志是个坚持原则的人,自然是坚决反对。事实上,对周亚夫这种人,暗号是没效果的,眨眼睛更是不起作用的。但刘老板的态度很坚决:反对无效。最后太子还是被废了,搞得君臣二人都不高兴。
一根筋事例二——刘启的母亲窦太后,想封皇后的哥哥为侯,刘启表示要和丞相商议。最后找到周丞相,皇帝刚说完,周大人是个相当有原则的人:当年高祖定的无功不封侯的规定,针对的是所有人,皇后的哥哥也不例外。噎得刘启无话可说,心里当然是不痛快的。
一根筋事例三——匈奴贵族有几个人投降了汉朝,刘启为激励更多的人来投降,所以想封他们为侯,周大人的观点又不一样了,他誓将反对进行到底:投降还可以封侯,你这是在鼓励我们为臣的不守臣节。
这话就太伤自尊了,刘启同志气得要骂娘了,当众训斥了周丞相:丞相反对无效。
周亚夫也是个倔脾气,哪里受得了这气,反正这些年这个丞相干的也不开心,随后,称病请辞。
作为老板,最不能接受的就是下属因为心情原因突然撂挑子,周亚夫的态度相当之恶劣,但后果不严重,刘启成全了他。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4-06 01:19:04 +0800 CST  

周先生所有的观点和立场其实并没有错,错的是他待在了不该待的位置,做了他认为对的事,他所做事情的对错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不合适的位置导致了他做的所有事都不合适,至少刘启是这么认为的。
毕竟是功臣,而且也有能力。辅佐不了我,如果将来能辅佐我儿子也是可以的。
后来在经过多次试探之后,刘启惊奇的发现:这家伙的性格竟然一点都没改,似乎也没法改了。
最后刘启得出了一个结论:此人不能辅佐少主(非少主臣也)。在我面前都这个熊样儿,在我儿子面前那还不翻天了。
看到这里,是不是感觉下一步就该干掉周亚夫了?非也。毕竟是太平年代,还不至于此,而且周亚夫又没犯什么错误,只是性格有点问题而已。
刘启的意思也很简单,既然你干的不开心,而且你以后也帮不了我儿子,那就回家养老吧!只要你不闹腾什么事出来,我保证你能安享晚年,但如果你要闹腾,我就不能保证了。
周仁兄既然都退休了,当然可以保证不闹腾,但他却不能保证儿子不闹腾,其实他儿子也没什么恶意,主要是感觉父亲很压抑,想尽一下孝道,安慰一下老爸,只是动静有点大。
周亚夫的孝顺儿子认为,老爸就是一个天生的将军,可惜这辈子仗还没打够,于是就偷偷的帮他买了一些军事用品(甲盾),当然这些装备并不是给他活着的时候用的,而是让他老人家死了之后带走的——到了阎王爷那里也能统率千军万马。
偷偷的买?问题就出现在这里,因为这些甲盾都是违禁品,偷买偷卖属于违法行为。干违法的事不说,保密工作竟然也做得不到位:不给搬运工人发工钱。
这下想保密就难了,这是典型的坑爹行为。
结果,那些讨薪无果的工人们就告周亚夫谋反,这可是人证物证俱在。
这还得了,刘启下令,抓起来审问。
谋反是对付功臣百试百灵的妙药,看来那些民工也不是普通人。只要有人告你谋反,不死也得让你生不如死。
其实也怪不得谁,本来帝王对有战功的人就很敏感。只要有风吹草动,宁可错杀,不可错过是基本原则。
我周亚夫何许人也,怎么可以受如此羞辱,被投入监狱后就自杀,未遂,既然自杀不成,那就换策略,来个自然死亡——拒绝回话,拒绝吃饭,最后如愿以偿的饿死了。
这是结局也是命,是他和父亲同样的命,同样出将入相,同样功高震主,又同样被告谋反而被下狱。不同的是,周亚夫更惨,更悲情。
因为他爹最后从监狱里出来了,而周亚夫却没能出来。
周亚夫死了,他曾经的战友兼对手梁王也没好到哪去。刘启曾经放过话,说在百年之后,要将皇位传给弟弟,可能不是在很正式的场合说的,所以说的人和听的人都认为是忽悠的,但听的人肯定还是兴奋的,如果说听的人一点想法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
不管有没有想法,刘启肯定认为你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有一点点僭越的行为,哪怕是有一点倾向,都会引发皇帝的猜忌,而梁王又不是一个低调的人,最后的误会不可避免。
误会只会加重猜忌,刘启也没把自己的兄弟怎么样,可他的猜忌和不满让梁王如履薄冰。毕竟他自己也干过一些暗杀人的事儿,说不定哪天大哥就派个蒙面人过来……想到这里,梁王同志越来越压抑。
对梁王来讲,被暗杀的可能性并不大,但说不定哪天会有一道诏书下来明杀(赐死)可就不一定了。久而久之,梁王最后郁郁而终。
好了,该解决的事都解决得差不多了,该解决的人和不该解决的人也都解决了,相较于他老爹,刘启确实折腾了一点,但不管怎么折腾,他都坚定的奉行一条原则:折腾谁都不折腾老百姓,而且在他的治下,老百姓过的相当滋润。
滋润到什么程度,前面说过了,这里就不介绍了,总之一个字——富。
富不代表强,但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强。所谓强,并不是一定要称霸天下和征服所有想征服的,而是让别人羡慕你的文化,忌惮你的实力,至少没人敢欺负你。
此时的汉朝正是富而不强,因为还在不断的被人欺负。而想要不被欺负就得展示自己的实力,当然是解决掉欺负你的人,至少得给他点颜色看看。
要面对或者解决对手,实力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勇气,一个国家的勇气,一个统治者的勇气,而刘启因为长期的妥协,把他曾经可能有过的勇气,消磨得如今已不知勇气为何物。
所以他必须要一位有勇气的继承者,此时帝国也需要一位有勇气的统治者。
老天对汉帝国是眷顾的,当这个国家很穷的时候,就出现了会致富的统治者,当这个国家需要强大的时候,强者又应运而生。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4-07 01:46:16 +0800 CST  

第九章 :汉武帝

【即位】

公元前150年,汉景帝在一片反对声中废掉了太子刘荣,同年立王夫人王娡为皇后,王娡的儿子就被立为太子了,这位太子爷就是刘彻同志。
西汉的超级猛人刘彻正式出场了,先别急,跟他同时出场且走在前面的是他老妈,因为没有他妈在前面冲锋陷阵,他在刘启的儿子中可能永远只能在某个小小的角落里待着。
他们能走在前面,那都是经过复杂而惨烈的政治斗争的结果,这个结果就是有人会笑,比如他们母子。也有人会哭,当然是前太子刘荣,但哭的最厉害的是他的母亲栗姬。
都说朝堂的政治斗争复杂而残酷,其实后宫的斗争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后宫斗争的范围看似较小,其背后的利益集团和政治势力却很多,因为后宫的斗争最终关系到的是统治者的人选,说白了关系到的是国家的将来甚至存亡。
简单说,后宫的斗争核心就是:一大群女人围着两个男人的斗争,一个是皇帝,一个是皇帝继承人,继承人就是太子。但能不能成为太子或太子能不能顺利继位,这就是斗争空间。
可皇帝只有一个,竞争空间不大,斗争空间却很大,非常大,所以其残酷性可想而知。
皇帝如果只有一个儿子,问题倒不大,好歹就他了。可如果没有儿子或很多儿子,问题就很大。
景帝的烦恼就是儿子太多,按理说应该也好办,立嫡长子就可以了,没有嫡长子立庶长子也可以,景帝就是这么做的,可其他儿子的妈妈们并不甘心,妈妈们背后的政治势力更不甘心,加上刘启同志对那些妈妈们的感情不太专一,那就注定了这种斗争比较热闹。
刘彻的母亲王娡,一个不简单的女人,在入宫之前,她是有过一段婚姻的,而且还有孩子,成为二婚并不是她愿意的,那都是被她老妈所迫,虽然是二婚,但因为长得漂亮,加上会来事儿,刘启喜欢的不得了。
由此可见,她比较懂男人,因为是过来人,她也很了解女人的心思,能活到今天,玩手段自然也是高手,有了这些绝技,她想不赢都难。
而太子刘荣的母亲栗姬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不懂男人不说,连女人她都不太懂,至于手段,除了生气和撒泼,她也没啥花样了,这样的人在后宫里能混到今天算是奇迹了。
栗女士却不这么认为:自己的儿子如今都已经是太子了,而且皇帝对自己的爱那是经得起考验的,儿子就是将来的皇帝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可她不知道,钉上的钉子也是可以拔出来的。她更不知道危机的存在和将来的不可预测,加上她又没这方面的能力,所以她最后输了,是可以理解的。
栗姬其实就是一个可能很漂亮的普通女人,只可惜她待在了不普通的地方,这就注定了她的结局很不普通——悲惨。
在说栗姬前先说说景帝的第一个皇后,也就是立王娡为皇后之前的那位——薄皇后。
薄皇后是文帝的母亲薄姬的族人,可能薄姬也是为了培养自己家族的力量,在刘启刚为太子的时候,就指定了这位薄姑娘为太子妃,算是由父母包办的婚姻。
年轻人刘启当然不能接受没有爱情的婚姻,但此时的刘启并没有追求爱情的权利,可他有追求爱情的想法和机会。没错,他已经有了爱的人,此人就是栗姬。
据说刘启在娶太子妃的当天晚上,就去找栗姬了,实在是不像话。但也见得他对太子妃是何等的没感觉,对栗姬又是何等的爱!
等刘启即位之后,薄太后就成了太皇太后,这位太子妃就成了薄皇后。因为有太皇太后罩着,薄皇后倒也相安无事。
此时的刘启对薄皇后仍然是没感觉,对栗姬的爱依然执着。
关键是这薄皇后一直没有子嗣,而栗姬却很嚣张,一连生了几个儿子,这下薄皇后就危险了。
对于一个皇后来讲,如果没有儿子,地位是不稳的,如果还没有皇帝的爱,地位就开始晃了,但因为有太皇太后在,薄皇后的地位虽然在晃,但是还倒不了。可太皇太后迟早要不在的呀!然后呢?
到了公元前155年,太皇太后去世,随后景帝就立栗姬的儿子刘荣为太子,刘彻为胶东王,偏房这边热闹非凡,正房那边冷清异常。
至此,三无人员(无子嗣、无保护伞、无爱)薄皇后,说再见只是时间问题了。不,是再也不见。
公元前151年,废薄皇后。
毕竟也是十多年的夫妻,到别宫去安享晚年吧!当然没安享多久就去世了,算是郁郁而终吧!
薄皇后从被立为太子妃到被废,从头到尾都是一颗棋子,一颗尴尬到弃又不能弃,留着又没什么用的棋子,她没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和人生,只因为她姓薄。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4-08 01:07:24 +0800 CST  

如果不出意外,栗姬就应该是皇后了,她也是这么想的。但能不能坐上那个位置,得看她有没有从薄皇后那里学点东西了。
她当然还是从薄氏那里学到了一些:儿子的重要性。
但并没有吸取教训:皇后都可以废,更别说你不是皇后了,而且你能生儿子,别人也可以生。
还有一点就是,她不知道,男人的爱是有保质期的,更何况是拥有那么多女人的刘启。她也不知道,儿子当了太子并不是最后的结果,因为太子可以是将来的皇帝,也可以不是。
有了这么多不知道,她当然也不会知道,自己会是最后的失败者。
意外终究还是发生了。
任何的事情,时间太长就会存在变数,栗姬命运的变数就来自于皇帝的姐姐——馆陶长公主刘嫖。
作为皇帝的姐姐当然知道宫中的那些套路和游戏规则:政治联姻可以让权利和财富最大化。所以她想和栗姬联姻,把自己的女儿陈氏许配给刘荣,大家以后就是一家人,有福一起享。
按说这是门当户对,也为太子以后的顺利继位上了一道保险,然而长公主实在是高估了栗姬的政治觉悟,这栗姬根本不上道:我儿子可是将来的皇帝,你是个什么东西。
栗女士这么恨长公主是有原因的,因为她发现皇帝没有以前爱她了,而皇帝之所以不那么爱她,是因为身边的美女多了,美女之所以多,那是因为刘嫖同志长期提供货源所致。
刘嫖,你这么干,还想跟我成为亲家?做梦!
栗姬几乎不假思索的拒绝了长公主的提亲,在有的斗争中,当不具备足够力量的时候,就要学会妥协,连皇帝都是如此,更何况你一个妃子,当你拒绝向更大势力低头的时候,就势必会被对方所吞没。
栗姬显然没有那么高的智商,既然你这么执着,那就要交点学费了。
这个学费有点贵。
这还得了,我还从来没有被人拒绝得如此干脆,我可是皇帝的姐姐,弄得像是只有你能给皇帝生儿子一样,既然你不给面子,那就别怪我没给你机会,想巴结我的人还排着队呢!
刘嫖做生意也是要看市场的,经过市场调查和排除法后,她选中了聪明伶俐的胶东王刘彻,重要的是母子二人也都很得皇帝宠爱,更重要的是,刘彻的母亲王娡很会来事儿。
在宫中长大的刘嫖,别的本事可能没有,对于后宫的那些套路,她还是手到擒来的,要解决栗姬这种头脑简单又任性的女人,根本不用废太大力气。
要对付这个女人太容易,换一个目标就可以了,气都可以把她气死。
如果你认为刘嫖只是想找个女婿,那可就小看她了,她要选的可不只是女婿,而是太子,是将来的帝王,她有这个资本,也有这个能力。
王娡不假思索就答应了,为了表示诚意,也为了提高这单生意的成功率,王女士还追加了一笔交易,将自己其中一个女儿嫁给了刘嫖的一个儿子,算是亲上加亲。
至此,刘嫖和王娡的政治联盟正式形成了。
此时的景帝宠爱的人已是王娡,栗姬越来越能感受到被冷落的滋味了,再加上刘嫖时不时的加点佐料,栗姬的处境是越来越危险,但还没到悬崖边,毕竟是初恋,而且此时刘启对她还没完全死心。
有一次,景帝感到不适,就把栗姬叫到床前,可能有点托孤的意思,也可以理解成是对栗姬的试探。
景帝对栗姬说道:待我百年之后,你一定要善待其他的妃子和她们的孩子们,意思很明确,要求也不高:只要你不使坏,你就是皇后,以后就是皇太后。
栗姬要是有这个觉悟那她就不姓栗了。一想起那些女人就来气,要我照顾她们?休想。听到刘启的话后,她不但不同意,还出言不逊,甚至大有以后要将这些女人一网打尽之意。
栗姬已经到了悬崖边,是她自己走过去的。
现在只差一个人来推她一把了,推她的人并不是刘启,而是她的竞争对手王娡。
前面对王女士有过介绍,她除了懂男人、懂女人、有手段外,还比较狠。
在抢走了刘启对栗姬的爱以后,她认为这是不够的,只有抢掉栗姬所有的一切,才是令人满意的,为了这个目标,她已经等了很久,如今机会就在眼前,她决定果断的完成对栗姬的最后一击。
王娡趁着刘启对栗姬有怨气有怒火的时候,准备往火里再添点柴。于是暗地里派人向皇帝进言:请求立栗姬为皇后。
刘启的反应很快,审都懒得审:杀了此人。
因为不用审,所有人都认为这就是栗姬干的,当然除了栗姬自己。
这一招太狠了,可后宫不就是这样吗?你不下来我怎么上去。至于你下去了会怎么样,我就不管了。不过遇到个别不厚道的还会踩上一脚。
王女士并不是一个厚道的人, 可还没等她的脚踩下去,事情已经解决了。
母亲闯了祸,儿子也跑不掉,公元前150年,景帝正式废掉太子刘荣,可怜而器小的栗姬还没等别人动手,没过多久她就先走一步了。
母亲的命运很差,儿子也别想好过,刘荣被废了以后,就被封为了临江王,最后也因为一次必然多于偶然的“误会”而去找他娘了。
同年立王娡为皇后,刘彻为太子,王氏母子笑到了最后,还有一人笑得也很开心——刘嫖。
公元前141年,刘启在弥留之际,为十六岁的皇太子刘彻提前举行了成人礼(汉代的成人礼是二十岁),交代完后事之后就去阎王那报到了,刘彻即位,是为汉武帝。
这位年纪轻轻的天子即将开始他的征程和传奇,一个伟大的时代即将来临。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4-09 01:16:07 +0800 CST  

【先解决内部问题】

通过几十年的积累,汉公司已经是富得流油了,在经济上可以说是达到了巅峰,但在其它方面还是处于低谷,此时就需要一位有能力有理想的董事长,来运用这种财富让其它方面不再低谷,比如文化,政治和军事。
很有想法的刘彻同志再合适不过,刘彻的即位标志着无为时代的结束,也象征着一个有为时的开始。
所谓的有为,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折腾,可折腾也是有区别的:一种是瞎折腾,往死里折腾;一种是会折腾,往活了折腾。
刘彻是一个喜欢折腾的人,他无疑属于后者。但因为折腾过头了,最后硬是被他整成了第三种——半死不活。
对于刘彻的折腾,往俗了说就是烧钱,兄台的观念比较时髦,他认为钱没必要存到银行,而是有多少花多少,当然他所认为的花并不是乱花,而是应该拿钱去换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他的一生一直都是在干这件事,到他晚年的时候,祖宗的家当包括钱、物和人都被他当掉拿去换了东西,说被他折腾的家徒四壁和要死不活也并不夸张,所以有很多人说他是败家子,我并不这么认为。
纵观刘彻同志的一生,在个人喜好方面,在国家有必要和没必要的开支方面,他确实烧了不少钱,虽然也花了不少冤枉钱,但更多的是用钱换了很多国家需要的东西,其中最贵最有价值的一样东西就是文化,汉文化。
是他,将“汉”深深的烙在了每个汉家儿郎的身上,烙进了每个人的心里,烙进了历史,直到今天,将来,永远……
这需要一个过程,而过程的开始往往都是艰难的。
虽然有为的人出现了,但无为的时代并没有真正结束,因为黄老之学的见证者和忠实支持者还在。
有为和无为不可避免的碰撞就这样开始了。然而他们的碰撞一开始就注定了结局,因为无为的根基太深,而且就辈分来讲,有为,还只是孙子。
这位无为的忠实粉丝就是刘彻的奶奶,也就是太皇太后窦氏,这个时候基本还是她说了算,应该说在她最后的岁月里,如果愿意,她都可以说了算。
刘彻已等不及了,他迫不及待的想要有所作为,想要施展自己的抱负。
太冲动了,他认为皇帝就是老大,却不知道,在有的时候,皇帝也可以是二把手,比如现在。
可他很努力的想成为一把手。
有理想的君主都知道人才的重要性,刘彻虽然年轻,却也明白这个道理,他不但希望天下贤才都能为朝廷所用,他更希望有属于自己的政治力量,特别是在这个时候,只有这样他才可以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即位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40年,刘彻下诏,令大臣们举荐贤良方正极谏之士,以示他和朝廷求贤若渴的诚意,这些人可以直言朝廷和皇帝的过失,然后根据才能的高低授以官职。
所谓贤良方正之士,就是有才能有品德的人,举荐贤良是汉朝选举人才的方式之一,后面会讲到。
人才已经有了,年纪轻轻的刘彻准备大干一场,随后重用了几位他认为可以的人。这几个人和所任的官职可都是重量级的:窦婴(太皇太后的族人)为丞相、田蚡(皇帝的舅舅)为太尉、赵绾为御史大夫、王臧为郎中令。前两位是外戚,后两位是非外戚。
重要的并不是这次官员的任命,也不是这四个人是否是重量级,而是此四人都是同一个门派——儒家。
朝廷几个头号人物竟然都用儒生,你这是要向你奶奶叫板吗?
刘彻并不想跟奶奶过不去,实际上煞费苦心的用这四个人,也是最大限度的考虑到了老太太的感受,一个是太皇太后的亲戚,一个是皇太后的亲戚,希望您二老多多支持。
老太太也是有原则的,当然也是有城府的,看到这个人事安排,态度非常坚定:没有态度。
没有态度就是默认,但默认并不就是支持刘彻的折腾,而是还没有碰到她的底线。
窦老太太也不是那么固执的人,虽然不喜欢儒家,但只要你们不太过分,我就睁只眼闭只眼,毕竟文景时期也有很多儒生参政。而且年轻人闹腾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可如果太过分,不管是姓刘还是姓窦,都不顶用。
可是不过分怎么改革?不改革又怎么干大事?老太太似乎低估了这个孙子的能量。
过分的事是不能让亲戚们出头的,于是勇敢的御史大夫赵绾站出来了。
在刘彻阵营根基未稳的情况下,赵大人以自杀式的方式向窦老太太的权威发起了挑战, 他竟然上奏,说以后国家的政务没必要再向窦太后奏报。
你想去见阎王,玉皇大帝都拦不住你。
与其说是赵先生很勇敢,不如说是刘彻阵营对挑战老太太权威的一种试探,不过失败了。
既然你那么的不想活,那我就成全你,这次窦太后是认真的:勃然大怒。枪打出头鸟,不过老太太要打的不是一只,而是一群。
窦奶奶精准的抓住了这次机会,趁机一锅端:赵绾和王臧这两个非亲戚人士,抓起来下狱,最后自杀。另外两个亲戚就客气一点,全部免职,准确的说是暂时待业在家,毕竟是亲戚。
如此一来,窦老太太就正式亮出了底牌:任何人触碰我的底线都不行。
第一次交锋,无为胜了,但只是暂时的,因为老太太迟早要走,而且有为已是大势所趋。
文景时代,国家的财富在达到巅峰的同时,国内的社会矛盾也达到了巅峰,而要调和这种矛盾,无为已经显得很无力了,在这种情况下,阶段性的黄老之学是时候说再见了。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4-10 01:40:57 +0800 CST  
在汉初以来,一直都很有份量的儒家就开始登台成为角了,需要说明的是,刘彻也受了这一派不小的影响,但不知是因为统治的需要,还是发自内心的认可,兄台成了这一派的忠实会员。
如果是普通会员,但也没什么,但如果是钻石级会员,势必会将这一派发扬光大。
即使是在当时,儒家也有它的问题,但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刘董事长,却认为儒家比道家更实用,因为他敏锐的发现了儒家的一些奥妙,如大一统、中央集权和君权神授,这些实实虚虚的东西正是刘老大甚至是那个时代所需要的,也是他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必须具备的。
这次的改革刘彻是着急了点,但也让他看到了窦太后的力量和守护黄老之学的决心。所以没事先别招惹她,毕竟也是自己的奶奶,就别再惹她老人家生气了。
改革虽然失败了,儒家的建明堂、改正朔、易服色等配套工程自然也都停工了。但刘彻很清楚,这些工程迟只是暂时停工,因为帝国需要这些,他目前需要的是妥协,再等等。
不会太久。
刘彻认为老太太坏了他的好事,但他并不能真正的理解老人家的感受。
对窦老太太来讲,挑战黄老之术不能接受,挑战她的权威更不能接受,因为她有了权威才可以守护过去。
守护过去,是因为她见证了无为而治的好处,也因为她想给自己的子孙多积累一点财富,但更多的是对丈夫的怀念,能守几年是几年吧!
确实没坚持几年,公元前135年,太皇太后窦氏追随丈夫刘恒而去,跟她一起去的还有黄老之学,她兑现了她的诺言:坚持黄老之术到了最后一刻。
祖母走了,对刘彻来讲,是悲痛,也是机会,他已迫不及待,您老人家走好。
终于可以按照我的方式去做想做的事,做该做的事。
公元前134年,刘彻诏令各地向朝廷举荐贤良文学之士,遂向全国各地贤才征求治国方略。
一个叫董仲舒的儒生,以贤良参加了皇帝的策问,面对皇帝的策问,董先生以三篇策论作答,这就是历史中有名的三策三答,因为首篇谈到了天人关系,所以历史上也称“天人三策”。
这个所谓的对策对平头百姓来讲,那就是一个字──玄,可对统治者来讲,却是意义非凡,因为此对策不仅体现了帝国统治思想的变化,也决定了儒家的龙头地位,甚至影响了此后两千多年思想文化发展。
对策的内容复杂且全面,作一个简单的归纳就是:天下皆以中央朝廷为中心,以天子为中心,还将天子和王权给神化了。
儒家真是个好东西呀!推崇儒学,从我开始,我也得让天下人来跟我一起推崇推崇。
史书记载,从这一年开始,刘彻听取了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就是罢黜了除儒术以外的所有学术。千百年来都是这么认为的。
事实证明,历史悠久的观点不一定是正确的观点。
之前说过,汉初的无为而治是道家成份居多的一种百家的糅合。如今董先生的思想主张,也是儒家成份居多的一种百家糅合。
在汉之后,不管是道家还是儒家,都早已不是战国时期那种单纯的学派,而是经过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形成的更实用更有包容性的思想体系。
这个时候的儒家,就好比武林中的一个门派,在经过无数实战和吸收了各家所长之后,成为了武林第一大派,这一派系自然就成了武林盟主,旗下当然也包括各大派系,没有派系就不能称为盟主,更不能称为武林,而能成为武林盟主除了功夫了得,还必须得到一种强大力量的支持——朝廷。
所以这武林盟主叱咤江湖的同时,还必须兼任朝廷的金牌打手。
从此,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了国企——国家统治思想,也成为了中国以后整个封建社会中的主流思想,甚至成了文化正统的象征。
所以,推崇儒学不假,罢黜百家不真。只是在推崇儒学的同时,百家的同志们从曾经的辉煌到如今的冷遇,始终有点心里不平衡,这种感觉也可以理解成某种程度的抑制,但绝不是罢黜,因为少不了他们。
儒家思想里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今天大家所熟知也被认为是文化糟粕的东西:三纲和五常,尤其是那个“三纲”,就有法家的影子。
两千多年来,不管是汉武帝的这个做法还是儒家本身,是是非非争争吵吵从未停过,就这样吧!
儒家之所以笑到最后,根本原因还是实用,如何实用?
因为儒家本身不但提倡尊崇天子,而且还有点强制性的使天下人都尊崇天子。
这一点,无论是对天子,还是当时的时代,真的很实用。
不但自己听老板的话,还要号召所有人都听老板的话,只要老板不是神经病,就一定会很喜欢。
说到这里,就必须得再聊一下具有强烈的强制性的法家了。
法家是秦朝的龙头国企,后来虽然衰弱了,但始终没破产,因为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汉建立以后,不管是汉初的黄老之学,还是后来的儒家治国,都提倡刑德兼行,就是说,不管你是什么家,想要治理国家,都离不开法家。
即使是董仲舒提出的那一套,也离不开儒法结合,而这种模式也成为了以后的固有套路。
就算是在今天,我们用的也是那一套,只不过是升级版。
那我们就深入的了解一下儒和法的亲密关系吧!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4-12 12:33:01 +0800 CST  

人类自建立了适合自己的游戏规则和社会秩序后,其文明的进步就需要维持和发展这种秩序。
百花齐放的思想文化,就是各门各派在竞争对这种秩序的监护权,在经过春秋战国几百年漫长而激烈的淘汰赛后,儒家和法家成了最后的胜利者。
如果非要将这两家分个冠亚军的话,那就是儒家以微弱优势获得了冠军,之所以要称之为冠亚军,因为如果没有亚军,冠军没有任何意义,而儒家能成为冠军,是因为他的主张更能让人接受,特别是皇帝。
这么说吧!儒家,让人乐意接受;法家,让人不得不接受。这就像两家本身不同的性质一样。
所以儒家更受欢迎,名气也更大。
前面讲百家的时候讲过,儒家的引导教化是以自觉为主(后来也有一定的强制性),而法家则是彻彻底底的强制。
教化的目的是在提高人的知识面的同时,还能塑造个人正确的价值观,让人明白是非对错而自觉的不去犯错。即使后来有了一定的强制性,仍然是以自觉为重,这就是传说中的德治。
社会的秩序确实需要引导和自觉,但如果完全靠这个,纯属扯淡。
就好比今天,就算所有的人都是清华和北大一类的高材生,要指望他们自觉,那就只能等着天下大乱。
法家用刑罚来告诉你,想要使人不犯错或少犯错,就必须得为犯错付出相应的代价,让人长点记性,当然也可以狠一点,最好狠得你这辈子都不敢再犯错,这就是所谓的法治。
古代的法和今天的法虽然有很多的不同,古法动不动就砍手砍脚,或者把人砍成两截,实在太过残忍,而且法都是为天子服务的;相比之下,今天的就人性很多了,一般是不会让你见血的,如果你实在是罪大恶极,非死不可,那也是一颗子弹,很痛快的让你解脱,而且法不受任何人控制,虽然也被很多特权人士搞得没那么平等,但名义上却是在法的面前,人人平等。
古今虽然有区别,却也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努力的让人去遵守包括律法在内的所有社会秩序,这也是法的根本所在。
儒和法两者虽然区别不小,却也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刘彻时期的儒家在取得了老大的地位后,法家就注定成了配角,这两家的关系,可能只有后来汉宣帝的那句话,才能解答个中奥妙: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这不只是汉家的制度,而是整个封建时期、整个历史、整个人类的社会制度。
关于儒家的那些事儿就到此为止吧!在经过不懈的斗争和努力后,儒家思想作为国家龙头国企的地位基本确定。
可是要积极有为,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光有思想是不够的,还得有人,人才。
刘彻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
在刘彻的一生中,除了个别的任人唯亲外,大部分还是遵守了任人唯贤的原则,在即位之初,他就已经展现了这方面的格局。
也正是因为这种格局,才使汉朝的人才选拔制度,在刘彻时期,得到了发展和完善,再啰嗦两句,刘彻时期是如何选拔人才的。
在科举制还没有进化出来的汉代,人才的选拔制度主要是察举制和征辟制(察举为主,征辟为辅)。这些制度虽然漏洞很大,但在当时已是最先进的了。
还有一种任子制,看这个字面意思就能看得出来,任何时代都有,在这里就不讨论了。
察举制,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推选人才制度,就是以地方和中央官员为单位,向朝廷举荐人才,经考核合格后根据能力分配工作岗位,这种制度在汉初就有了,只是被刘彻给细化了。
察举制里的科目有很多,但主要分为两大类:岁举和特举。
岁科又分为很多小科目,其中以“孝廉”一科最为重要。孝廉就是孝顺父母和勤政廉洁,这是当时选择官员的一个基本标准,虽然能不能做到又是另一回事,但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试想一下,一个官员如果孝顺、勤快又廉洁,自然不会太差,就算能力不足,至少不害百姓,当然,这个看似简单的要求实在太高。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记得,诸葛亮骂王朗的那一句:当初你举孝廉入仕……说明这王大叔还是很有料的,只是心理素质太差,不扛骂。
特科也有很多小的科目,其中以贤良方正最为重要,前面讲过,贤良方正讲的主要是人品和能力,有时也称贤良文学,这里面又多加了一点:学术。当然是以儒学为主的学术。
这就慢慢的有了科举制的味道了,不急,慢慢来,慢慢的进化,几百年就够了。
所谓征辟制,则跟察举制相反,是一套自上而下推选的制度,简单说就是分为征和辟。皇帝直接征召和征聘那些有能力有名望的人来当官,称为征;中央高官和地方官员征聘的人才,称为辟,也称辟除。就是那些有权力的官员可以自行任用官吏,如果感觉还可以,就推荐给朝廷。
在太平之世,征辟作为察举的补充是可以的,但在皇权旁落时期或在乱世,那就危险了,因为位高权重的官员就可以合法的打造自己的队伍。
好的人才给朝廷干嘛!自己留着用多好,后来的曹某某和司马某某就是这么玩的。
总之,汉代的人才选拔制度,大概就是皇帝特召和官员推荐,虽然没有后来的科举制那么科学,但按辈分来讲,应该是科举制的爷爷辈。
好了,内部的问题就先到这里吧!准备工作做好了才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刘彻想做的事就是,将汉帝国打造成一个真正强大的王朝,最好能在自己手上达到盛世。如果达不到实际上的盛世,混个面子上的盛世也不错。
要成为强大的王朝,就必须要打败强大的对手,要打败强大的对手,就一定得具备强大的力量,刘彻已经具备了这种力量。
接下来他将用这种力量去面对一个真正的强大的对手——匈奴。
他已经准备好了,可他目前还差一个机会。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4-14 01:46:37 +0800 CST  

【尝试性出击】

自平城之围后,汉朝是定时定量的给匈奴送钱送人,所以这些年来,鉴于汉朝的良好表现,双方小摩擦不断,大事儿没有,当然这个也不是绝对的,有时也要看匈奴的心情,哪天吃不饱了或吃得太饱了也会过来串个门。
在公元前135年,北方的兄弟可能是心情不好,也可能是真的又缺吃少用了,于是又以和亲的名义来要点东西,不过人家也不会白拿,但又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交换(主要是不愿意),就只能拿点牛羊之类的土特产过来意思一下。
可无论他们拿多少东西出来,也不属于交易,而是以交易的名义索取。
很遗憾,刘彻并不是一个愿意被索取的人,可他也明白目前的时机还不成熟,不成熟并不是力量还不够,而是他下面的人都已经习惯了被索取。
但他还是想试探一下这些人的态度,这次就是一个机会。
当刘老板把匈奴和亲的问题交给那些大臣讨论后,最后的结果也在他的意料之中——同意和亲。
但刘彻并不沮丧,因为在一致同意和亲的背后,出现了不同意的声音——主战,这种情况也在他的意料之中,发出这个声音的人就是大行令王恢。
王恢,我记住你了。
当国家具备了这种实力,皇帝又有这个想法的时候,自然就会出现这种呼声,刘彻此时需要这种声音,而且是越多越好。
因为在这次的讨论中,相比于主战,主和的声音仍然是占有绝对优势,此派的代表人物是御史大夫韩安国。
此人是个元老级人物,曾参与了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此时的韩先生算是职位高、威望高加上可能声音的分贝也高,于是振臂一呼:主和,主和……
王恢很孤独,但不用难过,你的主战派虽然输了,但已经有了自己的山头。因为你还有一个支持者,而且就这一个就够了。
此人就是皇帝。
皇帝和王恢的处境一样,都需要一个机会。王恢的机会就是皇帝,而皇帝的机会……还要再等等,但不用等太久。
公元前133年,马邑有一个叫聂壹的商人,可能是想建功封候,也可能是想把生意做得更大,他竟然想把业务拓展到了边界领域——匈奴,他认为出击匈奴的时机已到,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作为在边界混的商人,自然是对边界事宜非常了解,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生意人是不会做亏本的买卖的,既然出手,肯定是有备而来,他有这个把握。
于是他找到了主战派王恢,希望通过王恢将自己的意思转告给刘老板。
大概意思是,匈奴可以打,但深入草原去打,风险太大,那我们就来个诱敌深入,然后打伏击,将他们一锅端。
至于怎么操作,我早就想好了,我来负责诱,你们负责端。
毫无疑问,聂壹在做生意的闲暇之余,也会研究一下政治和军事,甚至会看看兵书。不管有没有,聂先生非凡的勇气和牺牲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他的策略简单理解就是:诱敌,围歼。
很显然,聂壹同志将生意和军事进行了一个结合,实际上包括军事和政治在内的很多事都是做生意,但生意讲的是同等价值交换,所谓的一本万利只是个形容词,而聂先生却想试一试——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润。
以刘彻的年龄,是很难发现这个方案的破绽的,他看到更多的是利润,这么大的一笔生意,不做就是精神有问题。
其实在理论上,这个方案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但战争的变数实在太大,理论终究只是理论。
你那边已经想好了怎么打,我这边还没确定打不打。
在得到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后,按照流程还是要让朝堂上那些人耍一下嘴皮子,虽然刘彻知道那些个胆小鬼是不会振奋的,但他这次更有信心,更有把握,因为除了王恢,还有聂壹。
所谓耍嘴皮子,无非就是主战派和主和派之间的口水战,在两派经过唇枪舌剑的激烈交锋后,再来由刘彻这个最大的主战派作最后的定夺。就是说这次讨论只要主战派不是孤军奋战,他就可能成功。
主战派的代表还是王恢,竞争对手的代表依然是韩安国,但这次韩先生可不能一呼百应了,因为主战派的队伍已今非昔比。
口水战的内容还是纠结打和不打,主和派还是坚持如何如何不能打,而主战派因为有了聂壹的存在,不但主张可以打,还提出了该怎么打,甚至可能连装匈奴单于人头的匣子都准备好了。
关键是皇帝很想打,都聊到这份儿上了,再喊主和就有点龟孙子了,打吧!
韩安国也懒得跟你们争了,等失败了你们就老实了,反正这一步迟早也是要走的,就这么着吧!
刘彻还是挺善解人意的,打匈奴虽然是主战派的事,但主和派毕竟有那么多人,总不能让他们都闲着指手画脚吧!所以也得出人,就韩安国了。
意思很明确,那些主和的都给我闭嘴,不过话说回来,不管是论资历还是实力,这韩安国确实是一个很合适的人选,为了表达对韩大人的重视,出击匈奴的将领都受他节制。
虽然如此,在刘彻看来,王恢才是真正的关键和希望。因为作为主战的王恢,知道此战对他和皇帝乃至国家的重要性。关键是这家伙也很有信心,而且他把这种信心传递给了刘彻。可打仗这个事儿,光靠信心事不够的。
一个人再有信心和把握,当他第一次做一件事的时候,在内心深处,对未可知的结果其实是茫然的,而在这种时候,只有成功才能抵消这种茫然。
刘彻和王恢都需要这种成功,可是,急迫于成功的心理就会让人抱有过高的期望,而期望过高……下一句都知道了。
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出发了,由韩安国和王恢等五位将领率领,都隶属于韩安国,除这两位外,其他三位也点个名,以后或多或少的都会提到,分别是公孙贺、李息和大名鼎鼎的李广。
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与此同时,双重间谍聂壹也出发了,按计划,聂壹以做生意为名见到了匈奴单于之后,就先把汉朝骂了一顿,然后为了表示投降匈奴的诚意,愿意献出马邑作为见面礼,到时候希望单于派大军接应。
此时匈奴的单于是冒顿的孙子军臣单于,草原人民能当上老大的都不简单,这位军臣同志就不简单,然而这次他太简单了。
在军臣看来,聂壹只是个利益至上的商人,而且当时的双方有很多像聂壹这样的人。所以军臣坚信,这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不接白不接,我们约个时间吧!
聂壹先行,军臣派十万大军殿后,一切按计划进行。匈奴大军经武州塞(今山西武州地区)入关,先派使者随聂壹进入马邑地区,等接到聂壹得手的信号后,再派大军接应。
汉军这边也都在按计划进行,由韩安国率主力埋伏在马邑周围的山谷中,只等匈奴大军入瓮。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4-16 01:43:34 +0800 CST  


王恢率领三万多人,从代郡(今河北蔚县地区)往西进军,准备从侧翼切断匈奴的退路,完成对敌人的合围,这就有点关门打狗的意思,所以他的这个角色很重要。
这种安排是近乎完美的,但只是近乎,王恢的作用是从狗的后面下手,以配合正面的主力部队来打受了伤的狗,可万一这狗毫发无损的掉过头来怎么办呢?
王恢应该是想到过这个万一的,可毕竟只是万一,所以王兄考虑更多的是面对受伤的狗,即便如此,他还是有点底气不足,因为他很清楚匈奴的实力。
这就麻烦了。
从背后下手你都没底气,要是正对面的硬碰硬那不就……
王恢并不是一个能创造奇迹的人。
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但计划往往最后都败给了变化,哪怕是一点点的变化。
匈奴这边还是一如既往的顺利,当匈奴使者看到马邑的城楼上挂着一颗头颅时,他狡黠的笑了:这是马邑县令的头颅,也是聂壹得手的信号。马邑已是囊中之物。
事实证明,聂壹同志就算改行到情报部门工作,他也会干得很出色,他将商业和间谍工作进行了完美的结合: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利润回报。
至少生意发展到现在还是很顺利的。
聂壹的成本就是一颗人头,还是个假的,不,人头是真的,但不是县令的,而是一个囚犯的。
匈奴人也不可能去验明真假,也没法验,他们都没见过县令。匈奴那边基本算是搞定了。
神一样的对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队友没有神,相比聂先生的出色表现,汉军这边的表现那是相当不出色。
这边的埋伏工作进行得也很顺利,顺利得像是一场演习,战争如果搞得像是演习,说明太假,太假了就会露出破绽。
军臣单于在确定了聂壹已经挂出了人头后,就率大军迅速向马邑挺进,财富、女人和城池已经在向我们招手了。
近在咫尺的猎物并没有让军臣放松警惕,当他的大军行进到马邑城外一百多里时,也就是快到汉军伏击圈的时候,军臣已经嗅到了杀气。
匈奴人很蛮,但是不傻,他们可是这条路上的常客,以前他们来,这里的人和畜就像看到土匪进村一样四散奔逃,而今天土匪们看到的只是牛羊乱窜,却看不到半个人影。
不太对劲,抓个人过来问问不就可以了。
看来匈奴人还是懂兵法的,至少知道情报的重要性,随后派军攻打汉军的一个据点,抓了一个小人物:尉史。
世上的很多大事都是毁在小人物手上,有的小人物确实该死,有的却很无辜,比如这个尉史。
尉史兄弟肯定是知道这个事的,但他可能不知道,此刻双方已经是战争状态,所以面对匈奴的弯刀,他把所知道的都说了。
军臣听后又惊又喜:得到了尉史兄弟,真是天不亡我呀(吾得尉史,天也)!
发完感叹后,即刻撤军:竟然使诈,你们给我等着,我还会回来的。
史料记载,匈奴大军撤走后,韩安国很久才收到消息,然后改变作战方案,率军追击……没追上。
这种说法就是糊弄人,作为军队的统帅和负责伏击的指挥官,对敌军的动向和行军进程应该了如指掌,更何况敌人都快到了你的包围圈,什么时候撤走的你能不知道?说到底还是不太想打。
而王恢那里更多的是不敢打,从王恢的行军路线和作战任务来看,对匈奴何时入关和撤走的动向也应该是清清楚楚。
可是以三万包括一定数量的骑兵,去打十万骑兵,无疑等于自杀,就在他犹豫是去自杀还是保存实力的时候,匈奴已经走远了。
说难听点就是王将军眼看着敌军从关内撤出来,再目送着敌人远去关外。
其实人家心里也很委屈,本来是截击敌人溃军的,如今却变成了迎战主力,出来打仗无非也是为了混个功名,谁愿意白白送死。
敌人走远了,信心也回来了,追吧!抢点东西也可以,可别人是有组织的撤退,你除了跟在后面吃灰,能抢到什么呢?
就这样,辛辛苦苦策划的战略,几十万人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想来扬眉吐气,结果跑来跑去白忙活了一场,连匈奴的影子都没看到(可能看到了背影),就像一场演习,一场很丢面子的演习。
军事战场白忙活了,政治战场可不能白忙活,这锅得有人背。
在皇宫中等待战报的刘彻,本以为可以等到多少都有点让人振奋的消息,消息当然还是来了,但不是振奋,而是气愤。
除了气愤,他还担忧,我费了这么大的劲,花了这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你们却领着几十万人去边境旅了个游,我这皇帝的面子往哪搁。
一想到王恢的信誓旦旦,刘彻就气不打一处来,等到王恢回京以后,就让他去了该去的地方:监狱。
刚开始王先生还作一些辩解:如果……就是……;与其……不如……。后来……竟然向丞相行贿。
看来王大人的觉悟确实不高,好歹你也是混官场的,这么多人盯着你,已经不是送钱可以解决的事了,一点都不干脆。
相比之下,刘彻的态度倒很干脆:你就是畏敌,好歹你也给我抓个俘虏回来,我也好有个说法,可你们连匈奴的一根毫毛都没碰到,朝廷的脸往哪放?你若不死,我如何向天下人交待(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
其实也不能怪刘彻绝情,你王恢不死,我以后在那些主和派面前怎么抬得起头?
王恢终于明白了一回:忙活了半天,还是要自行了断,早知这样,当时在马邑的时候就该自杀,可能还会落个“是条汉子”的名声,至少会有抚恤金。
这就是历史中的马邑之谋,都说王恢是此次事件中的无辜牺牲品,是牺牲品不假,说是无辜还不一定。一定的是王恢的想法和报国之心,不一定的是他的勇气和决心,还有他的能力。
看似很多偶然导致了最后的失败,实际上是一种必然,因为最根本原因还是与匈奴干仗的火候没到。
这火候现在就差一把柴火,而王恢就是这把柴。
加了柴之后,两国就被烧到了战争状态,同时也烧起了刘彻的决心。
如今已经没有了退路,两家之间的恩怨,只能用战争来解决。
我已经准备好了。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4-18 13:09:30 +0800 CST  

【出击】

自刘邦之后,北方就成了一个让人恐惧的方向,为了消除这种恐惧,之后的几代统治者就开始忍辱负重、养精蓄锐,可是忍得久了就变成了习惯。
腰弯得太久了,就很难挺起来了,文景二帝尤其如此。
可刘彻从来都不是一个愿意弯腰的人,也不习惯如此,他更习惯别人向他弯腰,当然也包括匈奴。
这多少都有点不甘人下的性格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他已经具备了这个实力。
他的老爸和老爸的老爸,除了给他留下了堆积如山的粮食和似乎怎么也用不完的财富,还给他留下了有钱都买不来的、可以和匈奴一决高下的遗产——战马。
都知道,中原军队对抗游牧骑兵的方法有很多,但最有效的还是以骑对骑,刘邦至刘启几代统治者也都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时刻都没有忘记养马这个事,等到了刘启后期,官方控制的马匹就已经超过了三十万。
这就是资本,就是实力,这些也带给了刘彻莫大的决心和勇气,可以说是万事俱备了,可是还没有东风——信心。
信心这东西太神奇,一场胜利就可以让人的信心傲视天下,一次失败又足以让你回到解放前而萎靡不振。
此时的帝国什么都到了巅峰,就是信心还在谷底,对刘彻来讲,只需一场胜利的召唤,他的信心就可以瞬间达到巅峰。
哪怕是一场小小的胜利,就足以激发帝国的信心,足以打破匈奴不可战胜的魔咒。
可能是性格方面的原因, 马邑之谋后的刘彻,信心不降反增,而且还看清了局势:匈奴确实不好对付,想一次性解决是不太现实的,得做好充分的准备后,一次一次的解决。
你准备好了,对手却已经开始了。
自从上次被汉朝耍了一把后,匈奴并没有很气愤,似乎很兴奋,因为没有了盟约的束缚,他们以后就可以肆无忌惮,加上草原兄弟强烈的报复特性,他们来南边就像到邻居家窜门一样简单和频繁。
公元前129年,匈奴一如既往的南下,而刘彻却一反常态:出门迎接。不,出门迎击。
经过周密的计划和安排,刘彻派了四位将领,各领骑兵一万,从四个不同的地点和路线向北迎击匈奴。
这四位将领中有两位是参加过上次的马邑之围的:骁骑将军李广从雁门出兵,车骑将军公孙贺从云中出兵。还有两位新手:车骑将军卫青从上谷出兵,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出兵。
创造奇迹的一般都是新手。
这次出兵的意义极为重要,刘彻也极为重视,从出兵的策略就可以看出,兵分四路是有利有弊,甚至是弊大于利。因为兵力分散,一旦被敌军各个击破,四路可能就变成无路了,后来明朝的萨尔浒可能是受了这次的启发,也派了四路,只是没有从这次中吸取教训。
其实这次也遇到了这种情况,四路被干掉了一路。
刘彻当然也知道这种弊端,但他看到的却是利的一面,而那个所谓的利,可能会让他付出巨大的代价。
为了他心中的那个目标,再大的代价也是值得的,再大的损失也在所不惜。在他看来,如果合兵一处,碰到了匈奴也不一定能打得赢,搞不好全没了。如果碰不到,那又是白跑一趟,刘彻已经丢不起这个人了。
兵分四路,机会就多了四倍,一万骑兵不算太强,但也不弱,遇到了主力自然干不过,但遇到个小部落什么的,那就发了。
现在明白了吧!不需要大胜(也没法大胜),要的只是一个大好的开始,四路,总有一路会有收获吧!
准确的说,只需一场小小的胜利,哪怕只是提几个匈奴的人头回来,就赢了,赢回了一样将来能决定战争走向的东西,还是信心。
这是一招险棋,险,证明有可能。
刘彻虽然有了接受噩耗的准备,但他仍希望有人给他惊喜,更希望有个好的开始。
前线来消息了,结果出乎他的意料:不好也不坏。
公孙贺带着一万骑兵观光团,去草原领略了一下草原风光就回来了,没有损失一兵一卒,却也一无所获。因为没找着敌人,这就是前面说过的与游牧军队作战的死穴之一。
而公孙敖和李广找是找着了,可是找着了之后,他们就后悔了,因为打不赢,这是死穴之二。
公孙先生还是比较干脆的:损失大半;李先生却相当利落:全军覆没。不过,我们的李将军抱着宁死也不当俘虏的精神,在全军覆没后,一个人千辛万苦的跑回来了。
这两位仁兄,竟然还敢回来,特别是一个人跑回来的兄弟,因为如此败绩,按律当斩。他们之所以敢回来,因为汉朝还有个规定:花钱买命。像他们这个级别的,钱就得够数。结果命是保住了:贬为庶民。
两位兄弟暂时的结局就这样了,先当着老百姓吧!以后有机会的。
四路废了三路,还有卫青那一路,前面那些老江湖都那个熊样了,就你初出茅庐的卫青,估计是没戏了。
估计的往往都不靠谱。
与游牧军队作战除了找不着和打不赢。还有第三个死穴:打不远。这次出击的虽然都是骑兵,但也不能打得太远。
可对普通的将领来讲,处处都可以是死穴,对高手来讲,处处都可以打通任督二脉,卫青属于后者。对于没有作战经验的卫青来讲,这可能就是天赋吧!
更重要的是他知道此次作战,不管是对自己、对皇帝还是对国家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这就使他多了一份必胜的决心。
其实卫兄弟找得也很辛苦,但情报工作做得很到位,他不但打通了三大穴,还打通了第四大穴:打得准。
他很清楚这万把人不能跟敌人大打,所以要选择一个不大但又很重要的目标,打出大的作用来,他精准的找到和选择了匈奴人重要的祭天之地——龙城。
龙城相当于匈奴人的首都,因为龙城太远,属于匈奴人的后方,所以防守薄弱。匈奴人做梦也想不到会有不怕死的跑这么远。能想敌人所不能想的人,才是高手。
结果杀敌七百余人。
杀敌七百对战争而言真是个小数字,甚至于汉军的损失而言,这就不算个数字,如果你这么想,那就太不了解刘彻兄的心情了。
你想想看,当长安城中已经到了绝望边缘的刘彻,在已经不抱希望的时候,突然传来了捷报,这就不是七百八百的问题了,其意义堪比七万。
四路大军废了三路,只有一路战胜,对战争来讲,这真不算是胜仗,但对刘彻来讲,这是开国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仗∶原来匈奴的脖子也是肉长的,也是可以砍的。
从此以后,匈奴不可战胜的魔咒正式被打破了,帝国曾经的信心也回来了,够了。
我将用祖先们留下的遗产,和我挣回来的信心,去开启属于我的时代,和帝国的辉煌。
除此之外,此战还有一个重大收获——卫青。卫兄弟还真不是一般人,除了有军事天赋、临战的勇气和必胜的决心外,他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外戚。
这卫青到底何许人也?
要说卫青就一定绕不开他的姐姐卫子夫,正因为卫子夫,在历史上才留下了卫氏和有关卫氏的一切。
而卫姑娘的出现纯属偶然,偶然得像个传说。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4-20 01:53:19 +0800 CST  

【从奴隶到将军】

曹参在汉公司的成立过程中,也算是个重量级的人物,主要还是他有真本事,但是很可惜,他的子孙是一代不如一代,到了他的曾孙曹寿这里,都快混成了路人,能力虽然跟路人,但身份并不路人——继承了曹参的爵位平阳侯。
像这种传了几代的高干子弟,一般能保住铁饭碗就是成功人士了,平阳侯曹寿先生也属于这种类型,但是他很有名气,因为他找了一个很有身份的老婆——皇帝的姐姐阳信公主。嫁给了平阳侯自然也称为平阳公主。
我们之所以知道平阳公主,并不是因为她的兄弟是皇帝,而是因为她的府上有一个叫卫媪的女仆,一个女仆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又是因为她生了几个有影响力的儿女。
卫媪其实并不是这位女仆的姓名,只是她嫁给了一个卫姓的男子,而媪是一种尊称,因为他的孩子们都太有本事,所以后世就给她上了个尊称叫卫媪。
简单的说一下吧!卫媪给卫姓男子生了一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后来又跟一个姓郑的小吏私通,生了个儿子叫卫青。再后来她还跟别人也生了私生子,卫家的人员结构有点复杂,总之有点乱。
再乱或生得再多也不要紧,因为我们不用研究其他人,更不用知道卫媪的思想有多么前卫,我们只需知道她那三个女儿和那个叫卫青的儿子就可以了。
大女儿叫卫仲孺,后来嫁给了前面提到过,之后还和卫青并肩作战的公孙贺,这也是个风云人物,这位公孙兄弟以后会说到。
二女儿卫少儿可能不太出名,但她生了个儿子却是青史留名,霍去病是也,在这里先说他舅舅,他还没出场,以后关于他的故事会很多。
可这大姐二姐再风光,那也都是托了小妹卫子夫的福,而这一切又都源于卫子夫的一次偶遇。
在这次偶遇之前,卫子夫和她老妈一直都是同一个单位,同一个工种——平阳府的女仆。
公元前139年,刘彻去霸上祭祀先祖,在回程的时候,就顺道去平阳候府看一下这个姐姐。
为了款待自己的兄弟,平阳公主还是用了一番心思的,可能是受了景帝的姐姐刘嫖的影响,于是也准备借着这个机会,向皇帝进献一些美女,一来可以维护他们的姐弟之情,二来可以得到更多的政治资源。
到底是在宫里长大的人,考虑的不只是现在,而是将来。
但是很遗憾,年纪轻轻的刘彻同志也是个感性中人:任你绝色佳人,不来电就是不来电。
世上太多事,都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却成了荫。
这批没看上不要紧,下次再给你换一批,兄弟好不容易来一次,盛大而隆重的歌舞宴会是少不了的。
当歌女们陆续出场的时候,毫无兴致的刘彻突然感觉眼前一亮——来电了。
有些人就是老天爷安排好的,你没有绝色的容颜,也不一定有出众的婀娜,甚至你都没有开口说话,可在那茫茫人群中,偏偏就只中了你的毒。
没错,这个毒药就是歌女卫子夫,现在的卫子夫也算是接了母亲的班,光荣的成为了候府的仆人,如果不出意外,卫子夫将来的子女也有可能会接她的班。
然而,意外发生了,就在那一刹那,改变命运的一刹那。
所谓命运,就是命里的运气,而命里的运气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运气来了抓不住,这就是命;另一种就是运气来了挡不住,这就是命运,卫子夫属于后者。
管你是仆人还是歌女,只要我来电,你就是凤凰,只需一眼。
卫媪的情感故事竟然那么丰富,肯定是有几分姿色的,得益于母亲基因的原因,卫子夫可能不是平阳府里最漂亮的,但应该也是美女级的,而且既然能歌善舞,肯定也是受过严格培训的,那气质自然出众,这样的人,叫刘彻怎能不心动。当然,能在那里跳舞的都不简单,主要还是讲一个眼缘。
当天晚上刘彻就收了卫子夫。
平阳公主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第二天,刘彻就带着卫子夫入宫了,当然顺便带走的还有他的弟弟卫青。
虽然都是一个妈生的,相比于卫子夫,卫青的身份就显得尴尬和凄凉,因为他有一个在古代比仆人还低贱的身份——私生子,仆人的私生子。
前面说过,他是卫媪和一个叫郑季的私通所生,出生后可能生活压力太大了,卫青就被送到郑季那里去了,当时还叫郑青。
这郑季还算有点人性,勉强收下了郑青,对小小的郑青来说,进入了郑家的门本应该是好日子的开始,至少可以不用当仆人了。
然而事实告诉他,什么叫没有最惨,只有更惨,这么说吧!到郑家来,他只是换了个地方当仆人而已,原因很简单——私生子。
等长大一点后,郑青就有了自己的想法,与其在这小吏家里当个憋屈的仆人,还不如回平阳府当个有尊严的仆人(至少仆人之间是平等的),而且还高级一点。于是,郑青回到了母亲身边。
回到平阳府后,郑青为了彻底的告别过去就随了母姓,叫卫青,可以想见在郑家的日子有多黑暗。
卫青的新工作是平阳公主的骑奴,就是骑马的随从,主人骑马到哪里,你就跟到哪里,自然还负责一些跟马有关的事,说穿了就是个管马的仆人。
现在好了,翻身农奴把歌唱,跟姐姐入了宫,虽然不至于位高权重,但安排个公务员是不成问题的,至少告别了仆人的身份,级别瞬间跨了几个档。
黑暗的过去对很多人来讲,都是不堪的回忆,对很少人来讲,却是难得的财富,对卫青来讲,过去确实不堪,但更多的是财富。
悲惨的经历,不但使卫青养成了冷静和善于忍耐的性格特征,还让他懂得珍惜不是仆人后所拥有的一切,这就可以理解卫青在后来即使是巅峰时期,也能保持着他的本真——低调。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4-22 02:01:02 +0800 CST  

然而进了宫就能过好日子了吗?不一定。
目前对他们来讲只能说是最坏的日子已经结束了,但坏日子还没结束。
进宫之后,卫青就被安排了工作,而卫子夫也有她的事——无所事事。
因为她进宫之后好像走错了门:进入了冷宫。刘彻回宫后再也没有理过她,可能是忘了。
卫姑娘是可怜的,本以为来到宫中是前程大好。看目前的形势却是从一个火坑跳到了另一个疑似火坑:
与其在这华丽的皇宫里备受精神上的煎熬,不如做回曾经那快乐的歌女。
要说此时她和刘彻有多深的感情那都是瞎扯,但毕竟有了肌肤之亲,对单纯的小女生卫姑娘来讲,这个男人就应该是她一辈子的男人,可现在她好像明白,自己只是刘彻万千女人中的其中一员。
那就走吧!离开这伤心之地,这伤心之人!
公元前138年,刘彻准备将一批年老体弱的宫人放出宫去,年不老体不弱但很痛(心痛)的卫子夫,就想借此机会出去。
她再次见到了刘彻,却是哭着求刘彻放她走,想不到当日笑着进来,如今却要哭着出去。不过刘彻没打算放她走,但不会再让她哭。
可能是出于怜悯,也可能是突然想起来还有这么个美人,结果再次临幸了她。
这一临幸不得了,怀上了,怀上了更不得了,因为皇后还没怀上呢!
这位皇后就是成语“金屋藏娇”的主角陈皇后(姓名不详),她的母亲就是当初扳倒栗姬的那个刘嫖,这个皇后的位置可是她老妈千辛万苦斗来的,但她却不懂得珍惜,或者说她没那个能力珍惜。
刘彻和陈皇后结婚这么久,一直想要个孩子,却一直没有孩子。时间久了,陈氏就会很着急很压抑,再加上这个人又没什么格局,所以她无知的认为:我皇后都没有孩子,别的妃嫔也不能有。
于是嫉妒心使她做了一个自以为聪明的糊涂决定:绑架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准备杀了他。
按理说陈皇后的目的是为了不让卫子夫生下孩子,可是抓卫青跟这个目的有没有关系或者说能不能达到她想要的某种目的?当然也有可能是以杀卫青来发泄自己的嫉妒心。
历史上的说法很多,经得起推敲的不多,可不管什么说法,都可以证明一点,这个女人很蠢,加上又很小气。这样的人在后宫中是混不长的。
卫青很幸运的被好朋友兼好兄弟公孙敖救走了,刘彻兄知道后自然是很生气,但因为陈氏背后的势力尚在,先忍一忍,我现在奈何不了你,我总能奈何卫氏吧!
卫氏的春天来了,卫子夫的恩宠是少不了的,卫青升官了不说,而是连跳几级从公务员升成了皇帝身边的特级公务员。
近水楼台先得月,在皇帝身边就代表着在机会身边,当然,如果俗一点,可以称为“关系”。
对卫青来讲,“关系”这种叫法真的太俗,但也正是有了这层关系,至少安全有保障,如果想更上一层楼,关键还是得靠个人的能力,能力!
在经过之后十余年的积累之后,卫青已经具备抓住机遇的能力,机会终于来了。
可能是卫青平时的表现不错,也可能是刘彻想培养一下这个小舅子,所以此次伐匈奴,给卫青留了一个名额。
如果说能出击匈奴有关系成份的话,那袭击龙城就完全靠的是自己的能力,真刀真枪可是掺不了水份的。
卫兄弟并没有让刘彻失望,刘彻也不会亏待他——继续发光发热的机会。
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28年,卫子夫在为刘彻生了三个女儿后,终于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也是刘彻的第一个儿子,母以子贵,卫子夫成了卫皇后。
那之前的陈皇后呢?
在138年的时候,陈皇后玩起了巫术,这是刘彻最讨厌的事了(请记住这一点),随后就将其废黜。当然这只是原因之一,重要原因还是没生儿子。
这些可能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没那么简单。
其实真正的原因又真的很简单,用今天的话说,主要是没有爱,面对有着很多漂亮女人的皇帝,漂亮已经不再是一种优势,更何况陈氏是靠关系上位,漂不漂亮还难说。
不一定漂亮,又没有孩子,天天像个泼妇,还好弄些歪门邪道,怎么能得到一个优秀男人的爱,何况还是天下最优秀的男人。
皇帝在不爱你的同时又爱上了别人,那你就相当危险,如果你连最后的一点政治价值都没有了,结果可想而知——位置该让给更合适的人了。
总之,陈皇后成为了过去,后宫的新时代已经开始了。
一代贤后卫子夫,正式开始了她三十多年的皇后生涯,史书上对她的评价极高,这里就不说了,反正在卫子夫当皇后的日子里,后宫的事,刘彻几乎不用操什么心。
卫子夫的人生已经进入了巅峰时期,而她的兄弟卫青才刚刚开始,如果说当初卫青进宫是人生的逆袭,那对匈奴的进攻就使他的人生正式进入了开挂模式。
准确的说是汉帝国进入了开挂模式。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27年,匈奴南下窜门到了上谷、渔阳一带(今北京地区),刘彻派卫青趁机收复了河南地。
河南地就是今天的河套地区,此地极为富庶,有着“塞北江南”之称,可以种地,也可以放牧,上次占领这里的自己人是蒙恬,此地的战略位置也很重要。
这么说吧!匈奴人占领这里,就有了进攻中原乃至长安的据点,中原人占领了这里,去草原观光就更加方便了。
最重要的是,这是帝国开疆扩土的开始,更是强者之路的开始。
公元前124年,刘彻再派卫青出击,这次汉军的收获颇丰,大破匈奴右贤王,俘万余人,刘老板对卫将军的回报也颇为丰厚,为了表达诚意,竟派人带着大将军印信来到军中,在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
经过十余年的积累和淬炼,卫青实现了从奴隶到封候拜将的完美蜕变,至此,整个卫氏的力量已是空前的壮大。如果光宗耀祖也分级别的话,那卫氏的成长轨迹就属于最高级。
汉帝国终于找到了强者的感觉,而真正让帝国成为强者的是另外一个人。
此人不但使汉帝国威震八方,也让卫氏的力量威震天下,因为他是卫氏的亲戚。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4-24 01:37:38 +0800 CST  

第十章 汉家儿郎

【天才的诞生】

公元前123年,卫青继续着他的传奇之路。
春季,作为大将军的卫青,率领着包括公孙敖和公孙贺在内的六位将领从定襄出塞,攻击匈奴,斩敌千人,班师,小胜。
夏季,原班人马,原路再伐匈奴,斩杀和俘虏匈奴万余人,惨胜。
之所以惨胜,因为汉军损失也不小,其中右将军苏建和前将军赵信两部的运气太好了,竟然遇上了匈奴单于的部队,结果是全军覆没。
准确的说是苏建的部队全军覆没,可能是受了李广的影响,竟然也是一个人跑回来了。明知一个人回来没有好结果,但还是回来了,不一定能证明他们有多爱国,至少他们有着坚定的立场:回来被砍或者当老百姓也比当俘虏强。
和李广一样,苏建出了点钱,如愿的被贬为了平民。苏建在历史中的名气可能并不大,但他有个很有名的儿子叫苏武,兄台还没出场。
而赵信所部并没有全军覆没,却比全军覆没还惨,因为他自己一个人都没回来,而是带着一些残兵回去了——匈奴。
其实这也不能全怪他,因为人家本来就是匈奴人,这次不巧碰上了单于主力,打又打不过,跑可能也跑不了,再加上对方又都是熟人,开个好点的条件,双方再叙叙旧……算了,还是回我大草原吧!
损失是有的,收获也是有的,更多的是惊喜。
惊喜自然不是这次惨胜,而是发掘了一个人,一个军事天才。
当卫青率领大军在与匈奴交锋的时候,有一支八百骑兵组成的汉军却脱离了主力,到数百里以外的地方去寻找意外收获,而率领这支部队的人是一位只有十七的年轻人。
此人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卫青大将军的外甥、卫青二姐卫少儿的儿子——骠骁校尉霍去病。
可能是受了卫青的影响,霍去病也想像舅舅一样来一次长途奔袭,来一次一战成名。
相同的是,他确实像舅舅一样一战成名,不同的是,他杀敌更多,更加不同的是,舅舅当初是骑兵一万,而霍去病只有八百。
如果说当初卫青奇袭龙城,是拉开了反击匈奴的大幕,那霍去病的这次奔袭就拉开了汉帝国战胜匈奴的大幕,因为他就是匈奴的克星。
为了彰显此战的重要性,史书把这位年轻人的斩获记载的较为详细,都精确到了个位数,共斩杀和俘虏敌人二千零二十八人(记这么清楚也真够不容易的)。其中大鱼很多,包括匈奴的一些高官和单于的亲戚等等。
总之,这位小老弟不得了,赏赐自然也不得了,回来后就被刘彻封为了冠军候。
冠军候,他注定了在战场上就只能成为冠军,而他也用行动证明了自己从未是亚军。
比起他之后的辉煌战绩,此次斩获的两千多人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但却展现出了他和舅舅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和作战风格。
卫青的性格主要是低调和内敛,作战风格也是稳扎稳打。而他的外甥却是反方向发展,性格高调张扬且极为自信。作战风格是主动出击,快速突袭,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说白了就是以快制快,现在的人用现代语说是霍去病发明了最早的“闪电战”。霍去病的打法虽然没有闪电那么快,但也确实很快,因为匈奴很快,而要战胜匈奴,就只能更快,反应快,速度快。
他做到了。
之前讲过,对游牧骑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以骑对骑。汉帝国在经过数代努力之后,如今已具备了这种实力,如果说对抗匈奴是万事俱备,卫青就是东风的话,那霍去病就是台风级的东风。
这是大汉之幸。
霍去病虽然和舅舅有着太多的不同,但也有很多共同点,比如军事才能,比如出身……
不知是当时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还是礼仪对底层人士的影响有限,而导致卫家人的价值观有些超前。卫青的母亲和姓郑的小吏私通生了卫青,而霍去病的母亲、卫青的姐姐卫少儿可能是受了卫媪的影响,也和一个叫霍仲孺的小吏私通生了霍去病。
虽然出身和舅舅一样的不幸运,但出生以后却比舅舅幸运很多,因为在他出生没多久,卫青他们就入宫了。所以霍去病的童年虽然没有天下人都能享有的父爱,却拥有天下人都羡慕的优越成长环境,毕竟连皇帝都是咱家亲戚。
可能也是因为出身,史料对霍去病成名之前的记载并不多,只说其善于骑射,十七岁为侍中(皇帝身边的官员)。
其实这已经很明确了,十七岁就成了皇帝的近臣,还善于骑射。近水楼台先得月,看上去和卫青一样有点关系成份,还是那句话,能不能得月,那是要能力的,霍去病有这个能力,有能力成为侍中,有能力成为骠骁校尉,更有能力马踏草原。
可能也是从小受了舅舅的熏陶,战场也成为了他的梦想,同时也开挂了他的人生。
在中原政权与游牧政权碰撞的几千年中,有两块宝地决定了中原政权的实力和对外政策。
这两个地方都与游牧民族接壤,水草肥美,除了能种粮食,更重要的是能放牧,能为中原政权提供战马,还能成为保护中原的一道屏障,也是与游牧民族交锋的缓冲地带和前沿阵地。
一个是河套地区,这个已经被卫青夺回来了,另一个就是河西地区,夺回这里的任务就交给外甥来办吧!
所谓河西地区,就是在祁连山和龙首山、合黎山等山脉之间的一片狭长的一千多公里地区,因地处黄河以西,又称河西。也因此地狭长形如走廊,而称为河西走廊,在今天的甘肃境内。
相比于中原政权和游牧政权之间几次易手的河套地区,河西地区却从未易过手。因为一直都在游牧民族手里,此时就轮到匈奴这里来了。
这个地区在以后的历史中将起着重要作用,在中原统一的稳定时期,这里就是中原的屏障和后花园,而在中原大乱时期,这里将是中原百姓和士人们的避风港,更是那些土皇帝的天堂。
河西地区的作用还远不止如此,更重要的是从这里可以通往世界,河西是一条走廊,也是中原和西方神秘世界交流的一条纽带。
请记住这个地方。
刘彻可能没想那么远,但他却盯上了这里,因为这里离中原太近,又因为这里是匈奴的地盘,更因为有了霍去病。
霍去病的冠军之路正式开始了。
公元前121年春天,霍兄弟被任命为骠骑将军,率万名骑兵,自陇西出击河西的匈奴。
这里对于匈奴来讲也很重要,所以匈奴在这里放了几个猛人,其中两个最猛:浑邪王和休屠王。但他们运气不佳,遇上了猛无敌手的霍去病。
霍兄弟率军转战六天,越过焉支山一千余里,斩敌八千余人,又抓了什么相国和王子之类的一些大鱼,更重要的是夺取了休屠王的祭天金人,这可不得了。
小试,大胜,班师,还没完。
到了夏天,霍兄弟再次出击,这次他没走老路,而是从北部绕了一圈,跨过居延泽(今内蒙古地区),深入敌境两千多里,来到了浑邪王和休屠王的背后。
这两位老兄还在疑惑汉军是从哪里冒出来时,汉军将士的刀已经沾满了匈奴人的血。
从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结果,从天而降的汉军大败仓促应战的匈奴,斩敌三万余人,这次抓的如小王一类的大鱼,就不是论条了,而是以筐为单位了,浑邪、休屠二王侥幸的溜掉了。
短短半年时间,两次大败匈奴,共斩敌四万余人,而且还是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天才都不足以形容他了。
这次作战充分体现了霍去病迂回穿插、快速突袭的作战风格,这种风格体现了快的同时,更是体现了他的勇谋兼备。
而我认为,真正能体现这位天才勇与谋的是接下的一次行动。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4-26 01:29:08 +0800 CST  

【受降】

浑邪、休屠二位老兄在数次败给了汉军之后,匈奴单于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简直是丢尽了草原勇士的脸,单于大人准备将这两个丢人的东西召回来处死。
但是走漏了风声,让二人提前得到了消息,虽然单于不一定是真的要杀他们,但二人还是担心有去无回。我手握重兵,哪有叫回就回的道理,所以二位仁兄决定不回。
不管什么民族,什么文化,又有多少的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如果领导不信任或要下黑手,那就自立门户或换个领导。
二人是有自知之明的,自立门户是行不通的,两个人都想当老大,可能门户没立起来,两个人就先打起来了,于是一合计,决定换个公司——汉朝。
在儒家的文化里,跳槽确实是个比较忌讳的事,但在民族大义除外的很多时候,一个不信任自己的领导,还真不如对手靠谱。
随后二人就派使者联络汉朝,此时离匈奴最近的是在黄河岸边筑城的大行令李息。
如果还有印象的话,这位李息就是当年参与马邑之围的那位,虽然史书中没有提及李先生最后的结局。但可以看出,他是马邑之谋几位主要将领里过得比较顺利的一位,因为这位老兄一生并没有大起大落,曾经跟卫青数次出征,还封了候,在史书里对他最后的记载也是一直在边疆忙碌着,可见结局应该不会太差。
李息此次面对的虽然不是战争,却比战争更凶险。战争至少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干一场,而这次却很模糊,因为不知道对方到底咋回事!
万一对方是诈降呢?
这是李息见到使者后的第一感觉,跟匈奴打交道这么多年,还从未碰上这种好事,实在让人有点怀疑。
在担心的同时,李息派人火速上报朝廷,刘彻听到这个消息后的第一反应,应该是和李息一样的感觉——诈降?
不管是真是假,我都当真,但也得有应对假的准备。
面对这个强悍的对手,得派一个强悍的人去处理,此人非霍去病莫属。派霍兄弟去不只是因为他很猛,而是他对匈奴的情况比较熟,同时还会对他们形成很强的震慑力——因为霍将军此时已是匈奴的克星和挥之不去的阴影。
应该说刘彻和李息的疑虑还是很有道理的,匈奴那边的问题并不是他们诈降,而是内部意见不一致:有人不降。
当浑邪王将降汉的事准备得差不多的时候,他的搭档休屠王竟然临时变卦了,但浑邪王决定死都不变卦,随后杀了休屠王,而且兼并了他的部众。
霍去病率着万余骑兵来到了黄河边,从李息那里得到了匈奴内部的最新消息,李息的意思是,现在匈奴的内部很不稳定,甚至连浑邪王的态度都还是未知数,所以,河对岸现在很危险,最好的方法是静观其变。
静观其变?我霍去病连战场厮杀都不曾怕过,难道还怕接受手下败将的投降?!
在霍去病看来,这种情况下,静观其变是弱者的表现,他要近观,近距离接触。
随后便率着他的万余骑兵过了黄河,与匈奴大军遥遥相望。
汉军能顺利渡过黄河,说明了浑邪王投降的诚意,但不代表所有的士兵都有诚意,最没诚意的还是休屠王曾经的部队。
果不其然,当霍去病的汉军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可能是出于对这位克星的恐惧,也可能是心有不甘,之前休屠王部下的一部分人竟然溜了。
这是开什么玩笑,我千里迢迢来受降,你们竟然临时变卦,说溜就溜,那得看看我的兄弟们愿不愿意。
这虽然不是战场,却比战场更需要超强的应变能力和决断力,这对于一般的将领而言都很难,对一个不到二十岁的人来讲更难。
不过年纪轻轻的霍去病实在不一般,他不但具备了那些能力,而且只要是不利于汉军和帝国的事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他只有一条原则:要么服从,要么打得你服从。
这么说吧!投降,这里就是会场;拒绝投降,霍去病就可以瞬间将这里变为战场。
结果可想而知,霍兄弟率一部分精兵弛入匈奴大营,与浑邪王一起,将那些逃跑的人和那些准备逃跑的人全部解决,然后让浑邪王一人坐着传车去见皇帝了,剩下的包括那些立场不太坚定的匈奴人,一看头都不在了,别折腾了,就这样吧!
随后霍去病领着浑邪王所部四万余人,渡过黄河,正式投降汉朝,整个过程干净利落,一气呵成。
勇谋兼备,杀伐果断,将复杂简单化,这就是霍去病。这次的受降事件将他的这种风格体现的淋漓尽致。
河西战争结束了,河西受降也结束了,而匈奴人对河西的控制也结束了,准确的说是游牧民族对河西控制的时代结束了。
中原政权对河西的控制才刚刚开始,从此,河西正式成为了华夏的一部分。
失去了这块风水宝地,匈奴人自然是悲痛至极。重要的是,这块地可是游牧民族的祖先留下来的,如今却丢在他们手里了。
可现在打又打不过,就只能用歌声来表达这种痛苦和凄凉: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面对强大的对手,也只能用这种无力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无奈,真是想不到,你们也有今天。
得到河西对霍去病和汉帝国来讲,可以说是战绩辉煌,风光无限,但还不是巅峰,巅峰很快就到了。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4-28 00:12:21 +0800 CST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对刘彻来讲,夺得河套与河西只是打败了家门口的敌人。而他的人生信条是:在自己占有优势的时候,一定不要留给对手任何机会。
没错,他的目标是打到敌人的家门口。因为他已经具备了那种实力。
可曾记得当初汉军北征时反水的赵信,前面说过,赵信本是匈奴人,最早还是一个小王级的人物,先投降汉朝,后又反投匈奴,回了匈奴后,他决定不再换老板了。
认谁当老板那是他自己的事,但是他在汉朝这么久,对这边的情况太了解,比如汉军不能远征这些天生缺陷。所以他建议匈奴单于把主要力量迁到大漠以北,汉军跑不了这么远,就算跑过来了,我们也可以以逸待劳。
赵信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对的,但他有一点是错的:低估了刘彻这个人。
刘彻这个人,从来都不给对手余地:我想干掉你,你就算跑到天边,我也要干掉你。
单于还是很相信赵信的,随后就率领大军和赵信一起迁往漠北暂住。只是他不知道,这一去并不是暂住,而是永久性居住。
在强者面前,再好的谋略都无济于事,不过赵信有一点是对的,汉军可能会跑到漠北去。
不是可能,是肯定,漠北已经成了刘彻的下一个目标。与其说这是刘彻的目标和梦想,不如说是刘彻的心结。
曾经在那个叫马邑的地方,想一次性解决匈奴,但因为准备不足,力量也不一定够,所以失败了。
如今,刘彻仍然想彻底解决匈奴的威胁,至少要打得他们趴下,打怕他。今天的汉军已今非昔比,不但准备充分,而且力量很强,所以注定成功。
在家门口打匈奴,打不打得赢另说,毕竟是在家门口。可是大规模的远离本土,跑到人家家门口去打,中原军队的死穴又暴露出来了:走不了那么远,走得远不一定找得着,找得着了不一定打得赢。
可是对今天筋脉尽通的汉帝国和刘彻来说,已毫无死穴可言,因为他有优秀且经验丰富的将领,充足的骑兵,还有他坚定的决心。
公元前119年,刘彻集结了由几十万步兵提供后勤、倾全国之力打造的十万骑兵向北进军,作最后的决战。
这就是实力和决心,打败匈奴这个强大的对手只是刘彻的目标,而打败所有强大的和不强大的对手,成就更为强大的万邦臣服的帝国,才是他的终极理想。眼前的匈奴就是他实现理想的最大障碍。
所以这一战非常重要,如果赢了,那就是真正的帝国,如果输了,几代人的努力就会付诸东流——这可是最后的全部家底。
闲话少说,刘彻的利剑已经出鞘。
十万骑兵自然是由卫青和霍去病这两位大神率领,他们各率五万分别以东西两路向北进军,目标就是找到匈奴的主力干掉他。
卫青率领西路军出定襄,霍去病率东路军出代郡。
他们两人的军队数量虽然相同,虽然是东西并进,但东和西还是有区别的。
刘彻原本计划以霍去病由定襄出兵,后来得知单于跑到东边去了,便改霍去病为东路军,因为小霍同志不但很猛,还比较狠,对付强盗头子,不下狠手是不行的。
除了猛和狠之外,霍去病这一路的装备也比较精良,可见刘彻为了对付单于和他的主力,真的是煞费苦心,换句话说,霍兄弟是专门去收拾匈奴单于的。
先说说卫青这一路吧!
卫青率军出塞以后,通过他的强项(情报)确定了匈奴王庭的位置,另外还得到了一个重要情报,单于没有东去,就在王庭等着卫青呢!
这简直就是一块肥肉。
卫青迅速调整战略部署,行军千里,横穿沙漠,直逼匈奴王庭。
事实上这一切都在匈奴单于的意料之中,也是计划之中,他也在这里按计划以逸待劳,虽然他率领的匈奴所部并非主力,但他认为,对付横穿沙漠已疲惫不堪的汉军是绰绰有余的。
很显然,在单于看来,卫青也是一块送上门的肥肉,那只是他以为。
单于大人很快就会明白,没有能力,肥肉就算送到你嘴边,你也不一定能吃得上。
赵信,你真是神机妙算啊!
他知道汉军会来,但他并不知道汉军穿过了沙漠照样很猛,更不知道汉军对这一战的决心。
所以,当穿过沙漠的汉军出现在严阵以待的匈奴大军面前时,单于的第一感觉自然是异常兴奋:你终于来啦!
看到了自信的单于和他的草原兄弟们时,卫青更兴奋,但是表情却很镇定,只是在他的嘴角不经意的露出了一丝冷笑:有种你别跑。
没错,卫青已经发现了对方的破绽——轻敌。
卫青的作战风格之所以稳,是因为他一直都明白匈奴不好对付,也从未小看过对手,此时一样,但也和以前一样有信心干掉对手。
而匈奴这边就不一样:汉军必败。
既然双方都做好了准备,那就痛痛快快的干一场吧!
卫青先以兵车环营结阵,以抵御对方骑兵的冲击,再派骑兵出击,史料称双方一直打到晚上,死伤相当,突然狂风骤起,飞沙走石……,一般到了关键时刻,风雨雷电诸位大神就都会跑过来凑凑热闹。
不管怎么样,汉军包围了匈奴阵地。
在经过短暂的兴奋之后,单于开始变得清醒,这汉军莫非是服了兴奋剂不成,怎么跑了这么远还这么能打,看来硬碰硬是碰不过了。
本来是想来个以逸待劳,如今却变成了突围。毕竟在我的地盘,打不过总跑得过吧!
对卫青来说,这是离匈奴单于最近的一次,也是生擒单于最好的一次机会,事后证明,这也是唯一的一次机会,追。
到底是马背上的民族,来去如风,打起仗来像风一样快,逃跑起来却比风还快。
我们的史学家为了表达单于先生逃跑的狼狈程度,特意强调他是坐着六头骡子拉的车跑的,反正最后逃跑成功。
卫青很失望,追了几百里没追上之后,就一把火烧了赵信城(以赵信的名字命名的城),任务完成了,班师。
此战结果,斩获一万九,这是卫青斩获最多的一战,也是他的最后一战。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4-30 01:07:28 +0800 CST  

再看看霍兄弟的东路军吧!
这一路是正北方向,霍老弟出塞两千多里,顺利的越过沙漠后似乎就没那么顺利了,因为他遇到了一个顽疾——找不着。
对霍去病来讲,只要找到了敌人,一切就会顺利。
卫青那边的战况如何,东路军是不知道的,霍去病也不知道他会不会找到单于,但他很清楚,他是刘彻所有的希望和寄托。
所以他的决心是,就算把整个草原翻过来,也要找到敌人——灭之。
可能是他的执着感动了老天,也可能是老天想让汉匈之间有一个了断。汉军的天才将领所率领的最强骑兵,与匈奴左贤王的主力部队相遇了。
终于找到你。
不管单于在不在里面,霍去病能感觉到,这是一顿大餐,那还等什么!
就像猛虎看见了猎物,霍去病没有任何的犹豫,迅速出击,他将以快制快的作战方式在此战中发挥到了极致。
短短的一天时间,汉军就擒获了匈奴的王公贵族和高级将领近百人,共斩获匈奴七万余人。
从此战和卫青的那一战就可以看出汉军此时的强大,没有讲太多高超的谋略和战术,完全是硬碰硬,找到了就往死里打,这就是所谓的狭路相逢勇者胜,能这样打,勇气、决心和实力缺一不可。
千里迢迢的跑到草原上和游牧骑兵互砍,能斩获如此之多,而己方的损耗只有三成(一万多人),我真的很想知道,霍兄弟这仗是怎么打的。
遇到如此不出世的猛人,左贤王也只好认栽了,溜吧!
猫捉老鼠的游戏又上演了,老鼠在前面亡命的跑,猫在后面拼命的追,汉军追到了一个叫狼居胥山的地方,不追了,停下来休整一下。
此地必将载入史册。
狼居胥山,古山名,在今天的哪里,说法不一,到今天都还在吵,一说是今天外蒙古境内,在其首都乌兰巴托东部的肯特山,还有一说是今天内蒙古境内,河套西北方向的狼山。
综合史料记载的地形特征和行军路线,肯特山的可能性较大,这也是目前认可度较高和我等草民最乐见的一种说法。
打那么远,够霸气。
来到狼居胥山后,估计匈奴的残余力量是追不到了,也可能是汉军追累了,反正敌人大势已去,就这么着吧!
本着我们到哪里都要留下“某某到此一游”的优良传统,汉军也想除了脚印之外,得让世人知道,我大汉儿郎曾到此风光一游。
而且好不容易打这么远,不留下点纪念实在说不过去,可是留下什么才既能彰显我大汉神威,又能体现我个人功业呢?
于是在经过商议之后,霍去病决定举行封禅大礼,这个想法应该很早就有,但在狼居胥举行应该是临时决定的。
准确说是在狼居胥山脉的一个山头堆土筑坛祭天,然后在不远处的一座叫姑衍山的山上祭地,是为“封禅”。
封禅,是古代帝王为彰显自己功业而举行的大型典礼,这是帝王的专属活动,泰山又是封禅活动的专用场所,在历史中也就那么几个人,也就那么几次。汉之前的秦始皇干过,霍去病时期的刘彻干过,而且在他这里还成了家常便饭(封禅次数最多的帝王)。
不管是那位帝王在哪里办,前提是干出了能让后人记住的业绩,或为开国之君,或为中兴之主。当然也有个别脸皮厚的,如宋真宗,后来功高盖世的朱元璋同志都没去封禅,可能也有点这个原因:连宋真宗这种人都能去封禅,封禅还有什么意思?
但在当时,封禅绝对是至高的荣耀,业绩不突出的皇帝,都不好意思有这个想法。
可如果业绩很突出, 但不是皇帝,能不能干这事呢!特别情况下,也是可以考虑的。
我们的霍将军就属于这种特别情况,作为一名将领举行封禅礼,而且还是在境外,霍去病是一个绝对的例外,也是历史中唯一的例外,他有这个实力。
虽然霍将军的封禅比那些帝王级别的规格可能要低很多,但也足以载入史册,这就是历史中振奋人心的“封狼居胥”。
“封狼居胥”从此不但成为了后世军人们的最高理想,也是将领们建功立业的最高标准。
史书对这一段的记载简单明了:封狼居胥,禅于姑衍,登临翰海而还。
也就是说,霍去病封狼居胥后,又到了翰海,然后还朝。
翰海在哪里?这个也是从古吵到今,大部分认为在今天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也有一种说法认为,翰海其实是指沙漠戈壁。
别的不说,就说今天肯特山脉的最北部到更北部的贝加尔湖有千里以上。霍去病在举行了封禅后,又跋山涉水的跑到千里之外的苦寒之地去,没有任何的意义,这对军队的损耗丝毫不亚于战争。
所以,我希望霍去病去过贝加尔湖,但我更相信第二种说法。
创造了如此高的业绩,最高兴的当然是董事长刘彻了,对霍将军的赏赐自然是少不了的,增加封邑那都是基本待遇,为了表示对小霍同志的重视,刘老板还关心到了霍将军的住房问题,于是专门为他建了一座豪华别墅,让他去看看是否满意。没想到年纪轻轻的他飚出了一句惊世骇俗的话: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这句话也成了后世所有爱国志士和有豪情壮志的人,抒发家国情怀的口头禅。
漠北之战结束了,汉匈之间的战争并没有结束,但汉帝国却从此昂首挺胸了。史书上说,此战过后,匈奴远遁,漠南再无王庭。
本想暂住漠北的单于,却再也回不来了。
而汉帝国在清除了匈奴留下的阴影的同时,也完成了逆袭,成为了匈奴的阴影。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5-02 01:14:29 +0800 CST  

【世间再无卫霍】

为了彰显卫霍二人的功绩,刘彻增设了大司马一职,由卫青和霍去病分别担任。
所谓的这个大司马呢!在当时只是一个没有印绶的加官,更多的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就是由有官职的人兼加担任,其地位的高低由所加者本有的职位来决定,当然了,能加这个官的都不是一般人,只有少有的几个顶级高手才可以加,如大将军。
卫青就是大司马大将军,尊比丞相(记住这一点)。
其实你别把刘彻这个人精想得有多单纯,人家可不是简单的为了表彰卫青,而是因为当时的丞相太嚣张,想借此机会来限制丞相的权利,所以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司马大将军的职权高过丞相,到了霍光当大将军时,丞相基本上成了摆设。
大司马这个职位也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在不断的演变,比如到了西汉末期,大司马有了自己的印绶,也不需要再被加来加去的,而是正式演变成了三公之一。
霍去病就是大司马骠骑将军,按级别来讲,骠骑将军会低于大将军,兼加大司马后,两人地位也是有区别的,但刘彻规定,霍去病的官职和俸禄与卫青相当。
既然老板说相当,那就相当吧!
因为之前刘彻罢掉了太尉之职,所以这两位大司马其实就相当于两个太尉,但实际上的权限却甩太尉几条街。
为了奖赏二位所做的业绩,刘董事长可以说是除了老总的位置不能让,别的能给的都给了。
总之,二人地位相当,也相当高,却都只听命于刘老板一人,老板的手段实在是高。
这就让后世的人都认为,刘彻是为了约束卫青集团,才提拔霍去病,这在政治游戏中也是常见套路,但此次却不尽然。
刘彻很清楚,霍去病的功劳和他的性格,加上又如此的年轻,日后不太好管,而唯一能与之抗衡的是卫青集团。
能震住霍兄弟的,除了皇帝就是卫青了,霍去病能力再强,再高调,在带他入行的舅舅面前,他始终是外甥兼后生。
虽然,很多现象都证明,卫霍的舅甥关系是经得住考验的,但在官场这是两码事,两个人关系再亲,在他们不同性格的背后所代表的必定是不同的政治集团,这些集团背后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更多的其实是卫青集团来制约霍去病集团,卫青的为人,刘老板是相当的放心,卫青让人放心,不代表卫氏集团的人都让人放心,反之,霍氏集团又能起到制约的作用。
现在明白了吧!其实让底下的政治势力相互制约是帝王们的老把戏,但玩得好的帝王并不多,而刘彻并没有时间证明,他玩的有多好,
因为,在两年后的公元前117年,霍去病去世了,年仅二十三岁。
霍去病的死因至今都是个谜,因为和他同一时代的司马迁都没说清楚,没有记录死因,更没有记死前的任何征兆。
如此年轻,死得又如此突然,司马迁又在那装聋作哑,可能也有他的苦衷,同一时代不可能一点消息都没有,也可能正是因为在同一时代,才不能有什么消息,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另有隐情。
霍去病死因最流行的说法是,在打匈奴时感染瘟疫而死,其次就是被刘彻所害。
我只想说,第一种说法很不靠谱,染上了瘟疫之后两年才死?这种说法主要是联系到了他的名字。
第二种更不靠谱,无论是出于个人对霍的欣赏,还是政治和军事方面的需求,刘彻都没理由这么做,也不会这么做。
还有一种说法是霍去病性格所致,不善于政治周旋,却又身处复杂的政治中心,最后因为压力太大搞得自己郁郁而终,虽然略微靠谱,但还是不太靠谱。
到底是怎么死的,真的说不清楚,后世对他的死因之所以这么感兴趣,更多表达的是一种惋惜,毕竟他太年轻,太史公先生又只字未提。
所以,对霍去病所有的死因都只是一种猜测。猜测,使得这位年轻的天才留给后世的是不清不楚,也是结果,其实这样又未尝不可。
一代战神就这样走了,曾经看过一部电视剧,说霍去病就是老天爷派下来打匈奴的,打完了他就走了,以前我认为这是导演在瞎扯,现在我仍然认为这是在瞎扯,但我宁愿相信这是真的。
再来梳理一下霍去病的个人性格,史书上说其自信、强势但同时又沉稳寡言和敢于担当,这好像有点不符合逻辑,其实也并不矛盾,反而更符合人们心目中的优秀将领形象,这些小问题倒是无妨,最大的问题也最让人诟病的是说他不关心部下,还举了他很多不体恤士卒的证据。
比如说他的东西吃不完都丢掉了,而他的士兵有的饿得站都站不起来等等,完全让人不敢相信这是有着光辉形象霍去病的风格。
其实可能都有一点,也可能都有点夸张,但人无完人,有能力的人哪能没点毛病。可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愿意跟他混,原因很简单,他太猛,跟他混有前途,就好比今天,某个人开公司,这个人有一些不好的习惯,而且很多规定不人道,但是业绩好,发展前景也很好,跟他混的人照样排队,很现实,赚钱才是王道。
另外,霍老弟的出身虽然不好,但他赶上了好时代。除了缺点父爱,其他的啥爱都不缺,什么舅舅爱、姨母爱乃至皇帝的爱,都是常人所羡慕的。总之,生活是优越的。
虽然霍去病没有安于享乐,但他很难体会到底层人士的疾苦,再结合他那有点高傲的性格,加上不到二十岁就出征,而且从来不知道失败是什么滋味,有了这种不寻常的经历和不一般的性格,想让他像卫青一样体恤士卒,实在是太为难。
如果非要说有点问题的话,那也是从优秀将领霍去病身上挑出的一点点瑕疵,却也影响不了他的光芒。
司马老先生把霍兄弟的死是轻描淡写,死后的事却是相当的舍得笔墨。
说刘彻为了表达失去爱将的悲痛,专门调遣了边境的铁甲军,从长安城到茂陵排列成阵,为霍去病送行,还特意把他的坟墓修成了他所征服的祁连山的样子。
此段记录表达了刘彻对霍去病的认同,也表达了司马迁本人对霍去病功业的认同,在老先生的笔下,可以看出他对霍兄弟不是很喜欢,但对他创造的业绩却甚是喜欢。
霍天才走了,刘老板很悲痛,而在十几年后的公元前106年,刘彻更伤心,因为小霍的小舅子卫青也走了。
为了纪念卫青的功业,把他的墓冢也修成了他所征服的阴山的样子。
为汉帝国扭转了战争局面、被后世称为“帝国双壁”的舅甥二人先后离世,他们的时代也随他们而去,他二人为汉帝国建立了丰功伟业,却也为刘彻留下了后遗症:
过于相信自己的眼光,同时坚信,外戚里更容易出人才,而且他认定的人就是最优秀的人。
很快他就会为这个后遗症付出惨重的代价。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5-05 02:17:57 +0800 CST  

楼主:我非扶苏

字数:439867

发表时间:2020-01-16 07:39:0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01 02:26:26 +0800 CST

评论数:105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