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漫漫路∶致两千年来的汉家儿郎(连载)



【争鸣】

都说在乱世,容易出现文化繁荣的景象,虽然并非绝对,但确实几率较高,怎么说?
在太平时期,繁不繁荣另说,但国家稳定,秩序井然,那就一切都得守规矩,也不是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当然也没有功夫去忙这些。因为在秩序之下,人们的精力都在忙另外一件事:生存,生活。工作待遇怎么样,业绩怎么样,家里孩子听不听话,老婆辛不辛苦,这个月还有没有结余,天天家里和工作上的事都忙得头大,谁有时间去想那些国家和民族存亡之事。
当然了,国家没那么多事,你也没有经历过那些事,怎么去想,因为天下太平。
乱世则完全不一样,今天担心土匪来抢了,可能无家可归,明天又怕侵略者又来了,可能无国可归,还有一种人,今天和明天都跟着你——贪官污吏,这就是国破家亡和民不聊生,生存都是问题,还哪有生活。
于是人们就会想:这世界怎么了?我们曾经很好,现在怎么了?又如何才能再现昨日的辉煌?
怀着对曾经的念想,对将来的期盼,有想法的人就开始探索国家和民族的救亡图存之道。
这个时候,那些思想家、革命家、军事家和政治家等各种家门就闪亮登场了,只有在艰难的时候,人和文明最宝贵的一面才会体现出来。
当然,这些不一般的家毕竟只是一小部分,还有一大部分都是那些一般的普通人家他们也在想:希望在这乱世里能出来一位英雄,带给他们天下太平,让他们有饭吃有房住……
乱世里,他们可以自由的思其所思,想其所想,思万民之苦难,想民族之未来。如此一来,物质方面虽然匮乏(依然吃不饱,穿不暖),精神方面却很富庶(敢想敢说敢做才有希望)。
那长期的乱世,又会是一个怎样的局面呢?春秋战国来告诉你……
严格的说,春秋战国时期不能完全称为乱世,而是一个治乱交替的大分裂时期,因为外部该打的打,内部该发展的发展,该变的变,一点都没耽误。
这也有助于长期的维持这种局面,而之所以出现分裂局面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礼乐的崩坏,那礼乐为什么会崩坏呢?怎样才能恢复呢?有人在思考了。
第一批思考者的代表是名震古今的孔夫子。就是封建时期读书人的偶像,至今都让人崇拜的那位孔老师,准确的说,孔老师在后世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但在当时的影响却是微乎其微的,因为他的影响主要是在文化圈,没错,在当时他只是个有点影响力的文化人。
孔老师当初也是位有理想的青年,他想改变现状,所以就想从政,后来发现,现状是改变不了了,那就改变人的思想。所以又因仕途不顺改行做了教育,后来追随他的人多了,就形成了一个学派——儒学。
从古到今,如果不会背如“温故而知新”或“三人行必有我师”之类的几句论语,那就枉为华夏儿女了,可见,相比于当官,孔先生更适合做老师。
当初周公在朝中辅佐成王制礼作乐,可他的封国在鲁国,那么礼乐对鲁国的影响似乎会更大些,也可能是受了这种影响,出生在鲁国的孔子似乎还在娘胎里时就已经成为了周公的粉丝,他就是天生的为恢复礼乐而奋斗的斗士,可此时已是春秋晚期,礼乐已病入膏肓,就是黄金圣斗士来了也没用。
但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却认为这不是难事,他们认为,礼乐崩坏的主要原因是人心不古,如今是君不君,臣不臣,乱了规矩和礼法,而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又是因为社会没有了爱,若是君臣相爱,父子相爱,整个社会就都尊卑有序,互相的爱,其乐融融,那礼乐不是很自然的就回来了吗!
儒家是礼乐的忠实支持者和守护者,也是靠此起家的,他们认为有了礼乐,天下就有道了,过去不就是这样吗!他们的希望和梦想是能回到过去。
真的是这样吗?在没有更好观点的当时,并没有太多反对的声音,不过也仅此而已,几十年后,天下进入了战国时代,真正的礼崩乐坏了,时代不同了,不同的声音也出现了。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1-25 14:04:42 +0800 CST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1-25 20:56:53 +0800 CST  


第一个站出来挑战儒家的是以墨子为首的墨家:
你们儒家说这个社会是缺乏仁爱,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可你们竟然把爱又分什么级别,还什么先爱亲人,再爱朋友,然后爱其他人,爱还有远近亲疏?虚伪,当今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平等,如果要爱,就应该是人人平等,不分贵贱的爱——兼爱。
说得好,在那个混乱和无道的万恶社会,能有如此觉悟,堪称奇迹。
可是如何才能平等呢?如果平等了,又如何能长期的维持呢?而且人人平等,如果没有管理者,那不就乱套了?别急,墨子有办法——尚同。
简单理解就是,底层的百姓要统一意见听当官的,当官的要统一意见听国君的,然后国君又统一听天子的。反之,天子如果认为是对的事情,大家就必须认为是对的,错的也是一样的道理(天子之所是,必亦是之;天子之所非,必亦非之),前提是天子得是天下第一贤人。
扯了个半天,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到头来天下还是一个人说了算,就算天子是明君,也不能如此呀!况且又如何保证所有的天子都是明君呢?
墨子没说,因为他也不知道。
这不是理想世界,而是梦想世界,因为理想还有实现的可能,而梦想只能在梦里。
应该说墨家的想法还是有一定的见地的,可惜他生错了年代,因为在当时太不现实更解决不了当下的问题。
这时候,充满了仙气的道家就发言了:
吵死人了,你们吵来吵去这么多年,总想着改变天下,结果天下更乱。天自有道,天下之所以乱,就是因为你们的想法太多,有想法就有欲望,人人都有想法就人人都有欲望,天下不乱才怪呢!理想的社会应该是谁都不要有欲望,天子不要有欲望,百姓也没什么欲望,都别折腾,各安其所,天下不就太平了(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不愧是神仙级的,说得太有道理了,都没有欲望,就都没什么作为,当人人都没有作为时,天下就太平了,这不就是最大的作为吗!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无为,不,无为而无不为。
可问题是,如果没有欲望,那还是人吗?
最后一位最狠且充满杀气的法家登场了:
你们都醒醒吧!我也想活在那样的世界里,有吗?面对现实吧!别总想着回到过去了,过去是回不去了,人怎么可能没有欲望!有欲望就会生乱,生乱就得治,怎么治(这才是关键所在)?还是礼制那一套?过时了;人治?不靠谱;天治?更离谱。我告诉你们一个好方法:法治,管你天子能力如何,管他百姓想法如何,都依法来办事,妙吧!但有一点,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都是为老板服务的。
这……
法家的观点好像也不靠谱,在今天看来就是专制的典型,在当时,反对声音比前面各家的还多,当一种新的观点出现时,从来都不会有什么支持者,特别是像法家这种比较偏激的观点,与其他家的观点也是格格不入。
但最终却能改变当下,因为格格不入,也因为没有做梦,而是勇敢的面对了现实。
理想是丰满而美好的,现实是骨感而残酷的,甚至更糟,我们只能努力的让世界不再继续糟下去,而已。
法家留给后世的印象都是残忍和苛刻的,但他们以法治国的思想却一直流传到今天。虽然此法非彼法,但在法的面前一律平等的观念,无疑是留给后世最宝贵的遗产。
和法家一样,在今天文明的核心价值观里,同样能看到儒、墨、道家的身影,还有纵横家、名家和农家等学派,也给后世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在各方面促进着文明的进步。
这就是那个充满了火药味却又灿烂无比的百家争鸣,主流学派当然没有百家,但实际上各种派系远超百家,称他们为百家其实委屈了他们。
他们的思想虽然都是建立在封建专制观念的基础之上,但在我眼里,他们仍然是那个时代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中的人中俊杰。
如今乱世,各国竞相称雄,国家称雄的背后就是无数的人也称了雄,人若有能力称雄或能在自己的领域称雄,都可堪称英雄。
英雄不一定要建功立业,也不一定要力挽狂澜,驰骋沙场者为雄,能战胜恐惧者为雄,坚守信仰者亦为雄,比如他们。
他们是不折不扣的英雄,往粗俗了说,他们也会偶尔因意见不同而像骂街的大妈一样打骂仗,甚至会动手;往高雅了说,是宣扬各自的主张;高尚的说是在探索救世之道。他们都在阐述自己的道,或者说都认为自己的道是对的,他们看似针锋相对,其实道虽不同,理却相通。
只是时代和立场不同,观点也就不同,他们都有各自的主张和信仰甚至专长,但更多的是对这个世道的无奈,却也正是这种无奈造就了这一伟大的文化盛世,更是造就了这些英雄。
天下从不缺英雄,成为英雄也是迫不得已,因为天下不太平,需要英雄来拯救万民于乱世,所以对于天下的百姓来讲,没有英雄的世界才是最理想的。
我们仰慕英雄,却不希望出现太多的英雄,因为英雄越多,说明百姓越苦。
很喜欢庄子的那句话: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如果人到了像鱼一样要靠吐唾沫来维持生命才能体现最可贵的那一面的话,那我希望人类永远都没有体现可贵的机会,而是能像鱼一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畅游于江河湖海。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1-26 00:17:52 +0800 CST  


【先秦荣光】

我想表达的本是汉民族和汉文化发展的艰辛与曲折,还有中华文明传承的不易,可汉的形成与演变,是因为有了强大的让人怀念的汉朝,那汉朝之前呢?
秦汉秦汉,汉之前当然是秦,那秦之前呢?我无法自拔——伟大的先秦时代。
要了解汉,先秦这段历史是绕不过去的,我这种简单粗俗的表达方式完全不足以阐述先秦的精彩,我只知道,是先秦造就了华夏文明。
也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华夏文明的伟大与独特,伟大得让人妒忌,独特得有些孤独,我以此为荣……
有人将先秦比作中华文明的头颅,有道理;也有人将其比作是中华文明从诞生到青春年少的这个成长阶段,我虽然不是很认同,但也勉强说得过去,因为我坚信,中华文明可以长生不老。
总之,先秦时期是华夏文明的根基,也是汉民族和汉文化的前身。
那些充满了智慧的先辈们,通过几千年的努力,最终把一个落后的部落文化打造成了领先于四周的拥有广阔区域的华夏文化圈。
至此,华夏文明正式形成,华夏文明的核心区域也形成了,华夏族群也形成了。
这就是先秦的贡献,伟大都不足以形容先秦的重要性,只可惜我们能了解的并不多,因为很长、很远、很模糊。
这也都不重要了,我们只要明白一点:有了先秦,才有了华夏,才有了汉。
先秦的故事就到此为止吧!
到此为止的只是先秦,只是中华文明的序幕,真正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开始的是一个同样伟大的时代,一个延续辉煌的时代,这便是我们期待已久的大一统时代,是华夏文明期待已久的大一统。
一切都开始了。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1-26 14:14:50 +0800 CST  

第三章 孤独的帝王

【出身】

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大部分的男人就只做两件事:种地和打仗,不过种地也是为了更好的打仗,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再加上彪悍的民风,秦国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战争机器。
特别是在秦孝公之后的秦惠文王和秦昭襄王等数代君王的东征西讨(主要是东征)之后,这台战争机器已经证明了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下无敌。
如果说在商鞅变法之后,东方六国只有招架之功,那在长平之战后,六国可能还有招架之功,却没有了招架的勇气,取而代之的是恐惧。
此时秦国统一的趋势也是板上钉钉的事了,目前就差一个人来收尾。
收尾的工作也不是那么好做的,前面的工作做得再好,收尾的人不给力,那也只能收摊了。而收尾也是为了更好的开始,所以这个人必须得是一位高手。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老天爷。虽然我认为这句话比较扯,但却比较适合秦国。
经过之前那么多任优秀总经理的努力,老天爷给秦公司派了一个猛人来收场,为秦公司最终的上市作最后的冲刺。
此人就是秦公司的最后一任总经理——嬴政(名称问题后面会有讨论,先这样叫着),同时他也是大秦上市公司的第一任董事长。
此时的嬴政兄还是多叫他秦王政吧!再不叫以后就没机会叫了,因为这个称号很快就会被他扔进垃圾桶。
秦王政的伟大之处在于不仅仅只是干了收尾工作统一天下(疆域),还开创性的统一了“天下”(文化),如果说前者是壮举,那后者就是创举,一统天下虽然是在自己手上完成的,但毕竟是祖先们打下的基础,而一统“天下”则是前无古人,更无祖先。
秦王政是个神秘的人,在他身上有很多的谜,他的出身就是其中之一。
说到仁兄的出身,怎么也绕不开一个更加神秘的人,此人就是商人吕不韦,成功的商人,成功的从顶级商人转换到顶级政客的商人,就转行的成功来讲,唯一可以与吕不韦媲美的可能只有范蠡了。
当时秦昭襄王的太子安国君赢柱有二十多个儿子,其中就有一位叫异人的庶子在赵国做人质(一般不受待见的才被放到外面做人质),异人是站在赢柱的众多儿子中连名字都不一定能被老爸记得的那种。
这位仁兄在赵国的日子自然就过得艰难而枯燥,如果不出点特别的意外,异人将以秦国公子的身份度过余生,或者客死异乡,至少跟王位是沾不上边的。
可当他的贵人吕不韦出现的时候,这一切将变得可能,吕不韦就是他的特别意外。
对生意人来讲,利益至上,什么都可以成为生意,包括人口交易,吕不韦就是如此。
当来到邯郸跑业务的吕不韦看到异人时,他就断定,生意来了,而且这是一个天大的单,作为商人,充分的了解市场是基本功,对这单生意,吕老板是下了血本的。
作为太子的安国君,儿子众多,老婆自然也多,但她独宠华阳夫人,老天是公平的,华阳夫人得到了专宠,却没有得到子嗣。
这就是市场。
吕不韦找到异人后,开门见山直接谈起了合作事宜:“我可以让你成为安国君的继承人。”
异人当然希望可以,但他知道这是不太可能的事,所以他放出豪言,应该说是豪诺:“若能成功,我将分出秦国与你分享。”(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
好了,第一步口头协议基本达成了,他知道异人对这件事并没抱太大希望,也没在意。
他现在只需要一个承诺,即使是口头的,万一要成了呢!不,吕老板从来不做万一的生意,他要的是一万。
女人一般比较感性,华阳夫人很荣幸的成为了吕不韦的目标,在经过吕老板的一系列商业运作之后,异人顺利的成为了华阳夫人的嗣子。
第二步,继承人的问题搞定了。
就这样,几乎没什么戏的异人像演戏一样的成为了安国君的继承人,为了表达衷心,异人改名为子楚,因为华阳夫人是楚国来的,也真是难为异人兄了,不不,子楚兄。
怪不得商业在古代属于末业,商人的地位也是末位,因为商人利益至上,为了利益啥都干得出来,而且大部分都能干得成……有了钱,鬼都能帮你推磨,太可怕了。
现在进入第三步,继承人的继承人问题。
在搞定了子楚的上一代和子楚这一代之后,为了使利润最大化和持续化,吕老板未雨绸缪,他把目光盯在了子楚将来的继承人上面。
吕老板在邯郸娶了一位能歌善舞的绝色美女,是为赵姬,在经过吕老板有意无意的运作之后,子楚看上了赵姬,吕不韦知道后假装很生气,因为他本来就是准备将赵姬送给子楚的,所以最后就表现得不太情愿的做了个顺水人情。
不过这一点是有争议的,还有一种说法是吕不韦当时真的很生气,但他为了这个大项目还是忍痛割爱,将赵姬送给了子楚,不管怎么样,子楚抱得赵姬归。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1-26 20:03:33 +0800 CST  


不久之后,赵姬生下了儿子政,这里又有点争议,一说赵姬是怀了孕才被送给子楚的,另一说是送给了子楚才怀孕的,到底怎么样?鬼才知道(赵姬自己都不一定清楚),当然于情于理,我更相信后者。好了,我就不在这里八卦了,总之,子楚的儿子政出生了。
如果说子楚在赵国之前的日子是无奈和枯燥,那么嬴政在赵国的经历就是提心吊胆,因为此时秦赵两国的战争关系导致子楚一家时不时的会受到死亡威胁。
如此下去这单生意迟早要泡汤,吕老板做生意还从来没失败过,这次也不会例外。不久,吕不韦在运作之后就和子楚逃回了秦国,只留下嬴政母子在赵国,看似不近人情,但在政治利益面前,这也是不得已的选择。
不过威胁归威胁,两国即使是处于战争状态,也不会轻易杀人质的,况且人家赵女士还是赵国人。即便如此也绝不会让她们母子过得舒坦,嬴政的童年就是在这种随时都可能出现意外的环境中度过的,可能也正是这种经历造就了他坚毅和果敢的性格。
坏景不长,公元前251年安国君继位为秦王,赵国为了借此机会表示友好,便将嬴政母子送回了秦国,九岁的嬴政第一次踏上了秦国的国土。
一切似乎比吕不韦想象的要来得快,安国君继位三天就去世了,按这样推算,嬴政还在回秦国的路上,甚至有可能还没从赵国出发。本来是准备回去参加爷爷的即位大典的,如今只能参加爷爷的葬礼了,当然父亲的即位典礼是赶得上的。
子楚顺利继位,是为秦庄襄王,吕老板开始收获投资的利润了——封侯拜相,食邑十万户。
吕先生这算是达到了人生的巅峰了,可惜好景不长,来得快的东西去的也快,三年后他的靠山秦庄襄王也去世了,十三岁的太子政继位。
盛极而衰的道理吕老板是懂的,相比于商业,政治的风光有效期更短,也更危险。虽然他也在嬴政的身上下过不少工夫,但他慢慢的发现,他并不了解这个小孩,至少没有像对他爹那么了解,或者说比他爹更厉害,更不好对付。
吕不韦的商业眼光很毒,他看人的眼光也不差,比如这次。
如果他好好的辅佐秦王政,将来还可能有个不错的名声和结局,可不知是旧情复燃还是觉得有机可乘,这位仁兄在子楚去世后就长期和太后(赵姬)保持着不清不楚的关系,这相当麻烦。
吕老板毕竟是商人,利益至上,利益若是保不住了,就生命至上。可是随着秦王政的长大,老吕慢慢意识到,这样迟早要出事。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别说是利益了,命都不一定保得住。政治和生意的根本区别就是,生意如果赔了,比较差的结果是血本无归,更差的是欠一屁股债;政治如果赔了,比较差的结果就是小命不保,更差的是带着家人或家族的人永久性定居地府。
吕先生当然是明白这一点的,而目前要结束这种状态的最好方法就是找个替代品,以接盘与太后之间那不清不楚的关系,这世上什么样的人才都不好找,这方面的人才却不难找。
最后吕老板就找了一个叫嫪毐的人,以宦官的名义献给了太后,自己却想全身而退,可政治就是江湖,哪是你想退就退得了的,如果很想退就得付出代价,生命的代价。
一切如吕老板所料,嫪毐进宫后就成功的延续了与太后的不清不楚,可与商人出身的吕不韦不同,嫪毐同志就是个暴发户,有了太后的宠爱后,嫪兄弟很快就权倾天下,却丝毫没有危机感:人生的巅峰原来如此惬意,我之前真是白活了。
暴发户的心态很难明白:巅峰前面往往都是悬崖。
公元前238年,二十四岁的秦王政行冠礼,开始亲政,展现力量的时候到了。
天下,我来了。
先解决内部问题,后宫那些破事儿,再拖下去,我都没脸活着,可还差一个机会。
不急,机会很快就来了。
就在这一年,有人将嫪毐的那些不清不楚告发了,嬴政迅速展开调查,嫪同志意料之中的害怕了,因为他知道,这一次,此事一定会有个了断:要么束手就擒,要么先发制人。
与其就这样被秦王砍头,还不如博一博有可能单车变兰博,先下手为强可能还有点机会。
他还真敢想。
不但敢想,他还敢干,只能说他太瞧得起自己的智商了。
我忍了你这么多年,想不到你这么沉不住气,竟然自己送上门来了,那我就连根拔起,还省事儿了。
我相信,面对嫪毐的叛乱,这才是嬴政真实的想法,而不是慌乱。最后的结果没有任何的悬念,嫪兄弟被车裂,顺便还带上了他的三族,也算是又伴儿了
解决了一个,下一个。
吕大叔,你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姓嫪的那些不清不楚我都知道,但我也知道,你也没那么清楚,不过你也确实帮了我们家不少忙,先留你一命,回你的封地养老去吧!前提是给我老实点,别搞事情。
老吕很有自知之明,卷起铺盖乖乖的去了封地洛阳,此时的他真的很想低调一点,可关键是现在低不低调已经由不得他了,因为他的名气太大了,走到哪里都会成为焦点,都是众星捧月,你这个样子叫领导如何放心嘛!
老板又不高兴了:再换个地方,去蜀地吧!
作为商人的吕不韦清楚的知道,只要他活着,这一切都不会结束,而要结束这一切的最好方法就是他消失,如何消失?
奇人吕不韦做了他此生最后一笔生意,也是他最英明的决定——自尽。
站在生意的角度讲,他输了,因为命都没有了,可要说在政治方面和他跟嬴政那永远都说不清的关系,他没有输,因为只要说到嬴政,就会提到吕不韦。
这一年是公元前235年。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1-27 12:02:22 +0800 CST  

【四海归一】

好了,内部问题基本都解决了,对嬴政来讲,这些都是家事,很小。他真正要做的事在外面,准确的说是在东方,很大。
他最想做的是清除一切阻碍他实现伟大目标的所有障碍,开始行动了。
很久以来,秦国通过光明和不太光明的手段,对六国进行不断的挤压和蚕食,如今收获的季节到了,一个一个来,先拿旁边最近最软的柿子开刀。
公元前230年,秦国一位叫腾的内史率先灭了韩国,史书上称为内史腾,遗憾的是历史上关于这位有灭国之功的功臣的记载并不多,主要的是在灭韩之前被秦王派去接收过韩国所献的土地,和灭韩之后去治理南郡的事。
事实证明,你的事迹可以不用太多,但得有英勇事迹,比如这位腾先生,腾先生很幸运,因为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除了他之外,其他的光辉事迹都是一对父子的独角戏:王翦和王贲父子。
王翦与白起、廉颇和李牧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我认为在战国后面加上“末期”两个字更合适,毕竟战国名将太多。王翦自公元前236年登场以来,秦国就多了一位将星,而东方六国却多了一位克星。
下一个目标:赵国。
公元前229年,王翦再次伐赵,这次他面对的对手是和他齐名的名将——李牧,李牧也是王翦在纯粹的军事交锋中,无法战胜的对手。
李牧是战国末期的名将,也是赵国最后的名将,此前他主要在北部陪匈奴玩,一生最辉煌也是奠定其名将地位的战绩就是一次性解决匈奴十多万。
不管这个数字是真是假,但打得匈奴人几十年不敢南下是真的。因为在冷兵器时代,要一次性干掉十多万游牧骑兵可不是闹着玩的,可事实是匈奴确实被打怕了,在之后两千多年与游牧民族的碰撞中,能达到这种效果的,也是能排得上前几号的。
后来在赵军与秦军屡战屡败的情况下,赵王于公元前233年急调李牧南下来对付秦军,李牧成了赵军最后的希望,也是秦国最难对付的对手,有李牧在,秦国想往前挪一下都难。
不要紧,秦国也有杀手锏,王翦驾到。王翦和李牧就像小说里的两个绝顶高手,就武功而言,两人不相上下,可当两个人必须要交手且只能有一个胜利者的时候,此时的作者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大侠情怀,就会写到二人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接着就是其中一人遭到陷害而失败或被杀,最后的结局就是,胜利者只有一个,而大侠有两个。
历史的发展虽然不能像小说里的情节一样可以设定,但历史是有规律的,太多的结果都已经被规律所决定。
你想当西门吹雪,可我不想当叶孤城,与其在上面跟你打个天昏地暗的分不出胜负而浪费时间,不如在暗地里使点小手段让你打不了:一回合不用都能定胜负。
此次王翦伐赵是志在必得,不管对手是西门吹雪还是李牧,也不管是对面硬碰硬,还是背后下黑手,目的只有一个——赢。
在与李将军相持一年多没啥进展后,王翦明白了,硬的是不行了,那就来阴的吧!
李牧不除,赵国难灭。
所谓的阴,就是秦国惯用的伎俩——反间计,这也是秦国对付六国的重要手段之一,关键是屡试不爽,特别是对赵国,这次秦国锁定的目标是赵王的宠臣郭开。
这位哥们的能耐可大了,赵国的四大名将里被他处理了两个,曾经逼走了廉颇,如今又要对李牧下手了。
请记住这个姓郭的,是个地道的小人,他没有什么才能,但有一项绝密武器——嘴巴,一张能讨赵王欢心的嘴巴。他的嘴巴功效多的很,除了能讨大王欢心,还能陷害同仁,更能出卖国家。
这一类的人没有任何的家国情怀,他们的信仰是利益至上,在秦国的重金贿赂和高官承诺的诱惑下,什么叛徒啊卖国贼啊都无所谓的,荣华富贵才是最重要的。最后在他毒舌的努力下,李牧被罢免,然后被杀,当然叛徒是不会有好下场的,据说后来是被李牧的部下所杀。
其实这个结果对李牧来讲并非绝对的坏事,此时的赵国和秦国已不在一个量级,灭亡是迟早的事,光靠李牧又能维持多久呢!最后还是避免不了悲惨的结果,与其当一个失败的英雄,不如成为一个遭人陷害的大侠。
反间计虽然不是什么很光彩的谋略,但在兵不厌诈的军事斗争中,也是一种常用的手段,关键是很有效,用得好,有奇效,对那些脑子不灵光的领导,还可以反复使用。
斗争从来都是如此,到了你死我活的时候,所谓的光明和黑暗已经没有什么区别,能赢就行。
一切顺利,此时是公元前228年,没有了李牧的赵军在王翦面前都不能称为一支合格的军队,几个月就散了,赵国亡。
将领真的很重要。
公元前226年,王翦伐燕,攻克燕都蓟城,燕王逃往了辽东,逃得远不一定逃得了,下次见。
王翦班师,准备接受新任务,准确说是竞争新的任务。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1-27 20:05:02 +0800 CST  

在咸阳的王宫内,秦王政召集众将讨论伐楚的事,然后问到了一个叫李信的将领:“若让你去灭楚,需要多少兵马?”
李信是一位后起之秀,有一定的作战经验,特别是在和王翦伐燕的过程中表现不俗,算得上是个猛人,但也是个年轻人,年轻就会气盛,在面对秦王的问题时,气势很盛:“二十万人足够。”
嬴老板又问王翦同样的问题,老王不假思索的回答:“至少六十万,”老板笑了:“哈哈!将军老了哟!机会还是留给年轻人吧!”于是命李信伐楚。
既然如此,那臣就告老还乡吧!免得以后让我来收拾烂摊子。
这当然不是王先生的本意,在历史中但凡有能力的人,在提出决定性的意见被否定之后一般都会选择提前退休或以有病为由闭门不出,有的是认真的,有的是自保或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
其实前者也不一定是真的,大部分都是赌气型的,因为建议没被采纳而跟领导赌气,这种人最后的结果都比较惨,跟领导赌气的人一般都是嫌自己活太长,比如白起。
后者才是高手,比如王翦。
王翦的想法其实也很简单,战争这种事也说不了,如果李信能赢那就最好了,我也该退休了,但他赢的可能性不大,迟早可能还得我来收尾,我只希望你们到时候来请我的时候,我能有尊严一点。
李信果然很猛,前线是捷报频传,似乎是异常的顺利,顺利得很异常。
都说秦国有戎狄之气,不按套路出牌,在这一点上,只有楚国可以与其一较高下,因为楚国有南蛮之气,出起牌来比秦国还不讲套路。
所以当李猛人带着秦军在前面猛冲直撞的时候,楚军却像幽灵一样跟在秦军后面准备伺机而动,在尾随秦军三天后,抓住机会猛的一击,秦军大败,李信狼狈而回。
一切如老王同志所料,下一步就是领导该上门喝茶了,不,是请他去咸阳喝茶,不不,是生意来了。
果不其然,嬴政兄像预约过似的来到了王先生的老家,首先当然是说一些自责的话:“都怪我当初没听您的意见呀!才使我大秦丢尽了脸,知道您身体不好,但还得劳烦您跑一趟。”
虽然兄台的话说得很有水平,也说到了要害,但就这么答应了还是太没面子:“我身体不允许,真不能出征了”(病不能往),嬴政语气平和而又态度坚定的说道:“好了,别再说这些话了,就这么定了”(已矣,勿复言)。
意思是说,面子已经给你了,差不多得了啊!
老王也是个聪明人,感觉时机已到:“若一定要用我,还是非六十万不可。”
都听你的。
人往往都是这样,只有在同一件事上,栽过跟头,才会变的爽快和干脆。
老板亲自为王先生送行,老王开始正式谈起了生意:“大王啊!我以后不一定有机会再出征了,趁着您现在还看得起我,请您多赏点田宅给我,我得给后人留点产业呀!”
记住,王翦说的不是条件,而是生意,因为生意是互利的,而且嬴政很愿意做这笔生意,也愿意出大价钱:只要你不碰我的底线,什么要求我都答应你,因为你值这个价。
听完王翦的要求,嬴老板哈哈大笑:“少不了您的良田美宅,放心的去吧您呐!”
——因为我更放心。
都说王翦深谙政治之道,其实所谓的道对王翦来讲并没有那么复杂,坚守两点根本的为臣之道即可,这也是君王的底线:王命不可违,王权不可动。
而王翦的高超之处在于,在以上两点原则的基础上,在展现自己能力的同时,还得让领导知道:老板您放心,不该要的,我是不会要的。
在强势而多疑的嬴政面前能做到这些,真不是一般人,所以王将军能成为战国四大名将里唯一得善终的人,绝非偶然,因为他明白,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事将领,除了要面对凶险的军事战场,还要面对万分凶险的政治战场,而老王同志在这两大战场都笑到了最后。
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王翦在出征之后,还数次派人向秦王催地催房,连属下都看不过去了:“将军会不会有点太过了,”王翦说道:“不过不过,这样我们才能安心作战,此战无忧矣!”
属下当然不明白,王先生的重要目的并不只是房和地(目的之一),而是心安,自己的心安,老板的心更安。
对王翦来讲,军事似乎比政治要简单得多,军事面对的只是人,而政治面对的是人性。
伐楚之战几乎都在老王同志的计划之内,一点意外的变化都没有,公元前224年,王翦一路凯歌大败楚军,还解决了楚国最后的希望——项燕。
项燕在史书中记载的并不多,但是很有名,因为他有一个很有名的孙子叫项羽,在十几年后,项羽不但会从王翦的孙子那里找回爷爷的尊严,还会找回国家的尊严。
王将军可管不了那么远,他只想管现在,继续进军,公元前223年俘获楚王负刍,楚国灭亡。
虎父有虎子,王翦的儿子也不落下风,早在公元前225年,王贲就率军攻破魏都,干掉了魏国。
到了公元前221年,灭了燕国的王贲直接南下,来到了齐国都城临淄城下,齐王建投降。
至此,秦齐楚燕韩赵魏之间你争我夺几百年的历史也正式成为了历史,不,成为历史的只是六国,秦国还要再创造几年历史。
四海归秦,天下一统,秦笑到了最后,虽然最后也没笑多久,却足以影响历史,载入史册。
统一事业结束了吗?不,统一的只是疆域,真正的统一才刚刚起步。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1-28 12:50:05 +0800 CST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1-28 16:35:22 +0800 CST  

【千古一帝】

大秦公司正式上市,可如何让公司高效持久的运行下去,秦公司面临着和当年周公司一样的难题。
打天下不容易,治天下更难,像秦朝这种状况更难,因为分裂得太久,以前又没人干过这事,连统一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都不知道,连个学习的模板和案例都没有。
不要紧,没有模板我就成为模板,没有案例我就创造案例。
现在的首要任务当然是巩固统一成果,那前提就是要消除六国留下的影响,那些六国的臣民表面上看是臣服了秦朝,嘴里面喊着秦朝好秦朝妙,心里却在诅咒秦朝灭秦朝亡,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故国从未消失。
这就是对秦没有认同感,光靠地盘和政权的统一,一时半会是达不到这个效果的,而只有实现文化和经济甚至思想上的统一,才能让那些人发自内心的感慨:原来秦王朝才是我们真正的依靠。
这……谈何容易。
这无疑是个大工程,也是个艰难的工程,但很幸运,嬴政就是一位天才级的工程设计师,他不但负责设计,还兼顾施工,因为他不放心效果。
再难做也得做,再难走也得走。
秦氏公司和以前的周氏都是上市公司,看似区别不大,其实很大。周氏是纯股份有限公司,地方设有分公司,中央管中央,地方管地方,互不相干,只是名义上属于周;秦公司却是纯独资公司,地方也设有分公司,但地方和中央都是董事长说了算,确实很独。
除此之外,秦氏和周氏还有很多的不同,先从老板的官方称号开始吧!
以前周天子称王,后来诸侯称王,如果我还称王,那就太掉价了,如今我一统天下,亘古未有,且兼有三皇之德,过五帝之功,只有结合“皇”和“帝”这种霸气的称号才配得上我,就叫“皇帝”吧!
千古一帝的称号诞生了。
所有关于皇帝这个称呼的一切,如“朕”、“制书”和“诏书”一类的称呼与制度,也都是赢董事长的发明创造,这一伟大的发明被后来人沿用和追逐了两千多年。
活着的时候称皇帝,那死了之后该怎么称呼呢?以前都是君王死了之后,由新任的君王和君臣们来根据其一生的功过给他定谥号。
真是成何体统,简直就是子议父,臣议君,我死后的称呼怎么可以由你们来定,从今以后,谥号制度废除。我是第一任皇帝,那就是始皇帝,死后也称始皇帝,以后的称号也简单一点,都按序数来称呼,为二世、三世乃至万世,传之无穷。
这就是我们的始皇帝同志,在后来的演变中,人们习惯在前面加一个“秦”字,是为秦始皇,后世对秦始皇这个名称的称呼是没有什么争议的,但对他具体姓名的称呼就略有争议了,在这里啰嗦两句。
秦始皇,赢姓,赵氏,名政,按当时称氏不称姓的叫法应该叫赵政,但人们普遍习惯叫嬴政,到底该怎么称呼,我就不掺和了,在我这里就叫秦王政和秦始皇,当然也会称嬴政,因为顺口。
与他的姓名同样有点说不清楚的就是始皇兄的长相问题,像他这个级别的人,长什么样特别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但因为在他的治下,儒家的日子不太好过,所以在后来儒家掌握了笔杆子之后,就把他说得像恶魔一样狠毒,那么他的形象也难逃一劫——描绘的像鬼一样,这些当然都是鬼话,那他到底长啥样呢?
和他同时期的有个叫尉缭的人透露了一点小道消息,说赢先生是“蜂准、长目”,就是高鼻梁、长眼睛,从这些特点来看,虽然不能肯定是相貌堂堂,但在古代如果加点胡子那也绝对是帅哥级的人物。
除了姓名和长相,再来说说兄台的性格特点,这一点尉缭先生也说了,说嬴政同志寡恩少义、虎狼之心。话虽说得不轻,其实也没啥毛病,一个靠武力统一六国,又强制统一文化和经济的人,要指望人说他厚恩重义,那也太不现实。因为有恩有义、真诚善良、又不玩套路的人,是做不了那样的业绩的,至少在当时是这样的。
在我看来,用两个字来形容嬴政同志较为简单恰当:猛和狠。
猛,就是没有他做不到的,指有能力有手段;狠,就是没有他不敢做的,指杀伐果断,冷酷无情,狠得甚至有点毒:挡我者皆杀之,这些特点有个专用术语叫帝王之术。
虽然我不喜欢又狠又毒又无情的人,也不太喜欢嬴政的那种行事风格,但用今天的话来形容兄台的话,他是个做大事的料。
我就是秦始皇,就是为大秦王朝而生,大秦就是我的一切,我不但要将你发扬光大,还要使你流传万世。
秦军所到之处,皆为秦土,可面对如此广袤的土地,问题也来了,该如何管理呢?
要管理这么大的地盘,首先得建立一个强大的领导班子,当然,班长是皇帝。
这个班子怎么组建,班长早就想好了。
简单说就是招一批直接听命于皇帝的助手,而最高级的助手有三个: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三位助手分工明确,其中丞相就管政务,太尉管军务,御史大夫管司法和监察,是为“三公”。丞相就相当于今天的总理,下辖主管具体政务的九个部门,相当于今天的各部部长,是为“九卿”,这就是三公九卿,这种以公卿为首的百官体系就是“公卿制”。
好的,中央的问题解决了,那地方呢?如何建立一套高效的能严格而快速的执行中央政令的制度呢?班长早就想好了。
在当时的环境下,非郡县制莫属。
换句话说,就是如何将秦国之前一直在实行的郡县制推向全国,或者说还是在新征服的遥远地区实行分封制,这个问题也很头疼。
可对赢班长来讲,这根本不是个事儿,因为在他的心里,全面推行郡县制的决心,比对任何事都坚定,他所担心的是,这个问题肯定是要拿出来在他的班子里讨论一下的,到时候肯定是反对声一片。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1-28 19:48:48 +0800 CST  

果不其然,以丞相王绾为首的反对者们,认为在那些偏远地区应该实行分封制。需要说明一下,王绾的分封比起西周的分封还是进步很多的,西周的分封是什么人都有,王绾的分封是除了皇帝的儿子们,什么人都没有,而且都听命于中央和皇帝。
按理说这个比之前的还是先进很多的,即便如此,嬴老板仍然不能接受。
真是一群没有远见的人,周氏公司是怎么倒闭的难道都忘了吗?我还想让我的企业传承千年万年呢!
这只是嬴政自己的想法,他虽然是个比较强势的人,可他并不想搞一言堂,要不然这个班子就没法运作了,但他需要支持者,哪怕一个支持者也行。
这个人及时出现了,那就是廷尉(九卿之一)李斯。
李斯,楚国来的客卿,此时的他已小有名气,他曾经因为上了一道书而红极一时。
早在秦王政十年,从六国来的客卿做了一些让嬴政感觉很没面子的事,于是兄台一生气,加上一部分人煽风点火,就下了一道逐客令,将六国来的客卿全部轰走。
这就有点冲动了。
当时的李斯也在被驱逐之例,很失望又很不甘心,于是在临走时,怀着这种心情一气呵成的上了一道千古奇书——《谏逐客令》。
嬴政也是个讲道理的人,所以感动了,不但收回成命,还重用李斯,李先生算是一书爆红,人生也进入了快车道。
人生的转折点往往就是那一瞬间,或一句话,或一段话。
李先生受重用以后,不但参与了秦统一六国的谋划,还参与了几乎所有统一后的制度建设,如果秦统一六国要论功行赏的话,李先生要重重的划上一笔。
李大人认为,当年西周分封,宗室子弟也不少,几代之后就成了陌生人,有点实力的就不把天子放在眼里,哪里还讲什么亲戚关系。
所以李大人的结论是:分封就是分裂,至少是分裂的开始。
虽然只是极少数派,但李斯仍然坚定的支持着郡县制的观点,也是在坚定的实践着自己的法家思想。正是这种坚定使李斯走向了巅峰,而李斯最后之所以走向地狱也是因为失去了这种坚定。
虽然只有极少数人支持,但至少有人支持,至少不是孤军奋战,够了。
我要的是全部政令皆出自中央,一切都是中央说了算,任何形式的分封都不行,誓将郡县制进行到底。
所谓郡县制,就是在地方实行郡和县两级管理制度(相当于今天的省和市),将国家划为三十六郡(后来又加了几个),每个郡又设有和中央相对应的官职:郡守管政务,郡尉管军务,郡监负责司法和监察。
郡下面自然就是县了,每个郡分为若干个县,万户以上为县令,万户以下为县长,官职也是和上面的对号入座,县令或县长管政务,县尉管军务,县丞负责司法和监察,县以下还设立了乡、亭、里等基层管理单位,其中一乡十亭,一亭十里,一直精确到户。
“亭长”这个职位大家一定要记住,亭长主要是负责治安和维护秩序的,可能比今天的村长大那么一丁点儿,总之,亭长是个基层芝麻小吏,很小;到后来就从这里出了一位大人物,很大……
在这套制度下,班长和领导班子的指令可以下达到地方的每一个角落,这样一来,基层就都服从于郡县,而郡县又都服从于中央,这就是中央集权;中央的公卿百官又决于皇帝一人,是为个人专制。
而且所有的郡县长官都由中央任命,不得世袭,至此,一套完整而先进的制度正式诞生了,这套制度在今天看来似乎很正常:就应该是这样啊!
而在当时,更多的人认为太不正常:怎么是这样啊!
这并不奇怪,因为没有过,没有过的东西,就很难被人接受,这就是这套制度的最致命之处,也是最后王朝崩溃的原因之一,因为太超前。
不管怎样,此制度的意义极为重大,因为之后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制度虽然都在变化,但都是以嬴老板的这套为模板。
好了,终于大功告成了,不,这只是告一段落,重头戏在后头。
统一之路才刚刚开始,而且会越来越难,但绝不会停止,也无法停止。
下一步,经济和文化的统一,这些更难,也更重要。
七雄时期,各国的经济和文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都有了自己的一套,当时是各烧各的香,各拜各的佛,其分裂程度超乎我们的想象,不过不用担心,我们想到想不到的,董事长大人都帮我们想到了,先从最基本的开始吧!
要想富,先修路,包括交通在内的基建工作,向来都是国家发展的最根本,在统一后,嬴老板就开始投入巨资修路,是为驰道,先用路把全国都连接起来,以加强各地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贸易往来,到时候想分都分不开。
你看你们之前弄的,各国道路的宽窄不一样就算了,马车大小也不一样,太麻烦了,从此全部统一,是为车同轨。
还有你们各国的语言和文字也不一样,这平时怎么交流呢?以后教育工作也不好搞呀!语言是很难改了,那就把文字改一下吧!怎么改?以前的文字区别太大了,都弄得像画画一样,以后就都以我大秦的文字为标准,全部统一,是为书同文。
这里应该给嬴老板一个赞,不夸张的说,这项举措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对加强文化的交流和传承,都起着绝对的作用。
还得给你们建立一套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比如男女有别尊卑有序之类的,什么人该做什么事都得按统一的规矩来,是为行同伦。
你们以前的一尺等于几寸,一斛等于几斗和一斤等于几两等等,都是乱七八糟的各不一样,以后必须一致,要不然就乱套了,是为统一度量衡。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很多如货币统一呀!土地私有化呀等等民生工程,嬴老板不但都想到了,还做到了,在佩服他的才能的同时,不得不佩服他的精力。
老板哪有那么好做的呀!除了操心企业的发展,还得管员工的吃喝拉撒,当个家容易吗!
至此,疆域、经济和文化都完成了初步统一,虽然这些工作中的任何一项都足以载入史册,但这只是嬴老板建立大一统帝国的一部分,也是他工作的一部分。
他忙得很,这不,这边刚忙完,他又跑那边忙去了。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1-29 12:48:25 +0800 CST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1-29 19:13:42 +0800 CST  

【功过任人说】

统一的基调已经定下了,具体的路该怎么走,还得一步一步来。
嬴老板把内部的基建工作搞得如火如荼时,外部的扩建工程也在马不停蹄的进行,搞扩建扩大地盘只是其一,重要的是消除一些对帝国有威胁的敌人。
这也正是他的理想和目标:解决一切敌人,建立不朽功勋。
先从南方那个不怎么住人的地方开始吧!
统一后不久的公元前219年,嬴政派一位叫屠睢的将领率五十万大军南征百越,主要是今天的岭南至越南北部地区,经过数年苦战,于公元前214年全部平定此地,然后建立郡县,在南征期间,嬴工程师也不忘搞工程:开凿灵渠,虽然开凿的初衷只是运送粮草,但在后世看来,兄台一不小心又留下了一项伟大工程。
不过这倒符合他的风格: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挡我者诛之。
南方搞定了,北方还在继续。
匈奴当年被李牧打得半死之后,如今似乎又缓过劲来了,这些人稍微有点力气都不带休息的,马上就到南边来窜门,但他们不知道,一位新的克星已向他们走来。
公元前215年,嬴政派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到北方问候匈奴去了,因为此时匈奴占领了一块不该占领的地方而对中原构成了威胁,所以得办掉他,至少得将他们轰走,这对蒙恬来讲不是什么大问题。
蒙恬出自和王翦一样的名将世家,祖孙三代为将,也都参与了灭六国的战争,战功显赫,而这位蒙氏最后的将领也成了秦朝最后的名将。
蒙恬在公元前215年收复了河南地(河套地区的黄河以南),次年再击匈奴,将其彻底赶出阴山,只要蒙恬在,匈奴再也不敢到南边来瞎逛了,随后在此设立郡县:秦军所到之处,皆为郡县。
可能是嬴政的行动太多,所以对于此战,史书记载的并不多,但却是极为重要的一战。
首先,蒙恬用两年时间将匈奴赶出阴山,并不是匈奴太菜,而是蒙恬太强悍,因为匈奴骑兵在当时仍然是鲜有匹敌的军事力量,鲜有,说明还有,蒙恬就是。
在高手眼里,再强的对手都是菜鸟,在庸人眼里,连菜鸟都是强敌,蒙兄无疑是前者。
其次就是,此时的匈奴已经崛起,而中原也完成了统一,此战也标志着这两大文明正式拉开了两千多年恩恩怨怨的序幕,而蒙恬也用行动告诉了北方的朋友:中原也不是菜园子,没事别瞎逛。
嬴董事长很清楚,就综合国力,那些放羊放马的没得比,可单就武力值而言,游牧民族有着天然的优势,再说了就算打到草原上去了又能怎样呢?难道要我们去放牧不成,那就得守在家门口,以防止这些蛮人不停的来骚扰,如果要长期守还得搞工程,让他们知道不是想来就能来的——修长城。
蒙老弟,你就别回来了,就在那负责修修长城,搞搞经济开发和地方治安什么的,也算是锻炼一下你其它方面的业务能力。
不打仗也能体现自己的价值,蒙恬当然乐意了,可怜的他并不知道,他再也见不着他的领导了,因为他回不来了……
其实当时修的长城主要是将之前秦、赵、燕在北部防御胡人的长城连接起来,有的地方再增加一些,而且也不是今天我们看到的砖砌的长城,而是就地取材,遇到土就夯土而成,遇到石头就砌石而成,短短几年时间,就修成了西至甘肃临洮、东至辽东长达万里的军事防线。
这就是传说中的万里长城。
长城从此成为了中原防御游牧民族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正式成为了两家的分界线。
至此,大秦公司的势力和业务已经到达了北至草原、南至丛林、东到大海、西至戈壁的空前广阔的区域,几乎所有能种地的地方都成了秦公司的业务范围,而随着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的还有公司内部的危机。
嬴董事长为了建立他所认为的功绩和权威,除了扩大地盘,还大搞工程扩建,可不管是工程还是工作,最辛苦的始终还是老百姓。
比如那巍峨的万里长城背后是万千民工的血汗甚至生命,除此之外,还有他生前要住的阿房宫和死后要住的皇陵,即使这宫和陵至今都是谜。
每当看到这里,我经常会想到一个问题,常年征战,还不断搞工程,每项工程动不动就几十上百万人,人都从哪里来?人家又都愿意干吗?
第一个问题好解决,每家都有指标,能干活的男人就上,第二个问题也不难,强制。
虽然在出土的秦简中记载了,那些服徭役的待遇并没有史书上记载的那么苛刻,但也比较苛刻,毕竟是体力活,还带点强制性(没人愿意干),那问题就来了!
我大概的算了一下,按当时全国两千多万的人口算,除去老少妇孺,再加上连连战争减少的青壮年,所以乐观估计包括那些勉强能干活的人在内,最多只有八百至一千万的劳动力,而修长城、宫城和陵墓加上南征的军人和所有搞后勤的劳动者,可以占去整个劳动力的四成左右,实际上可能更多。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1-29 20:15:46 +0800 CST  
这么多人都去干活和打仗,谁种地?
地还是要种的,饭也是要吃的,税更是不能少的,于是老的少的一起上,短时间这样下去问题倒不大,如果长时间这样,问题就不小了。
刚统一都不消停一下,就让人干这干那,生活越来越苦,对百姓来讲,当然没有以前好,让人怀念从前的同时也认为,秦就是暴秦。
真是这样吗?是这样的,但不完全是。
说句客观的话,嬴政是个有能力和魄力的老板,他对国家的贡献是肯定的,他想建立丰功伟业的急迫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他犯了一个低级错误:低估了百姓的感受,和高估了百姓的承受力。
此时百姓的承受力虽然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但因为老板还在,统治阶层也很稳定,在这种状况下,平静虽然是暂时而脆弱的,但至少是平静的,忍耐虽然是有限度的,但毕竟还可以忍。
民怨虽然已经快到了沸点,但还没沸,最多只能算是时间未到的定时炸弹,而比定时炸弹更恐怖的是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的地雷,还是一个雷场——六国曾经的贵族们。
老百姓虽然很苦,但毕竟他们从来就没有不苦过,现在只是更苦一点,至少心理落差不会那么大,那些六国的贵族们就不是一回事了,他们从未苦过,现在突然变苦了,心理无法接受,身体也无法接受。因为嬴政,他们世代享有的特权没有了;因为嬴政,他们从曾经的人上人变成了普通人,如果这样还不恨嬴政,那才有鬼。
在他们看来,那个姓嬴的就是天下大恶,是绝对的暴君。而真正给嬴政贴上“暴君”标签的却是另外一群人——握着笔杆子的读书人。
公元前213年,嬴老板举办盛大宴会,招待包括儒生在内的一些高管们,顺便讨论一下这几年公司的发展情况,这个时候领导肯定希望得到众人的肯定,拍马屁的人该上场了。
一个叫周青臣的博士开拍了,当然就是说一些天下太平和皇帝功高盖世之类的马屁常用语。
皇帝很开心,虽然我也是这么做的,但我也知道这是奉承话,活跃氛围嘛!大可不必当真。
可偏偏就有人当真了,另一个叫淳于越的博士就很真,先是将周青臣讽刺了一番,然后又说了一些老板不喜欢听的话,其实淳博士也是借机旧话重提,大概意思是:周朝能长久,是因为分封,秦王朝想长久,就要……
总之,意思就是,分封好,分封妙,分封呱呱叫。
总结,郡县制不行,你这几年干的不咋地。
这……
这次的讨论和多年前的那场讨论截然不同,之前讨论的是该不该做,现在讨论的是做得怎么样,对嬴老板来讲,淳先生的话,无疑是给了他两个耳光。
董事长当然不能接受这种观点,但出于对儒生的尊重,面对淳先生的质疑,这位“暴君”同志还是很大度的将他的话交给董事会讨论,和多年前一样,他仍然需要支持者。
不出所料,他的铁粉李斯一如既往的站了出来,此时的李斯已是丞相,李大人首先当然是批评淳先生说话不尊重事实(丞相说话还是有分量的)然后就是举例说明肯定了领导这些年的努力工作,最后借题发挥了他的法家那一套。
大概意思是,这天下就应该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以前之所以乱,因为私学泛滥,每个人都用自己的学说去对朝政说三道四,这样就扰乱了民心,又影响了皇帝的权威。
要避免这些情况就得让那些人闭嘴,还要禁止那些乱七八糟的学说,免得他们的想法太多,最好是把除了农业和医药一类的书以外,那些诸子百家的书都收起来,如果不把书交出来,就……
史书记载,是把书收起来后都烧掉了,这就是历史上的“焚书”事件,这个事情有争议。
这个问题讨论了几千年,当然大部分人仍然都坚持原判(书都烧了),还有一部分一根筋的人总想找出事情的真相(书只是收起来了)。
我认为,如果史书是法家写的,又会是怎样的呢?那毫无疑问,淳于越成了马屁精,李斯就成了直言上书的人,而且包括法家在内的书都烧掉了,迂腐的儒家笑到了最后。
说到底还是个立场问题和历史话语权问题,我们还是来了解一下问题的根本,当时的局势有没有严重到烧书那种程度?
答案是不至于,嬴政虽然讨厌有些儒生的嘴巴,但整体还是比较尊重他们的,就因为淳于越说了几句不好听的话,就做如此极端的事还真不至于。
李斯在上书里面也说得很清楚,谤言朝政和借古非今的都是死罪,藏书不交的就判刑或流放,说明真正的目的是统一思想和控制言论,而不是烧书,李大人还说了,除了官方掌管的书外,民间的都烧掉。
意思很明了,官方的书不动,民间的书都收起来,然后为了显示朝廷的威信和决心,会象征性的烧一点,以起到震慑的作用,所以最终的结论是,书都收起来啦!要不然皇帝和官员看什么呢?教育事业不发展了?让全国人民都去读种田的书和学医书?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1-30 23:07:45 +0800 CST  
其实李斯那厮的意思就是借机给法家打一下广告,然后拍一下老板的马屁。
都说灿烂的先秦文化在秦朝这里就结束了,这是一种必然,跟烧不烧书无关,前面说过,在乱世没什么人管,读书人自由一点,文化不灿烂都难,而到了统一的稳定时期,为了统治需要,读书人也被统一了,文化想灿烂就很难了。
所以禁止私人讲学和控制言论对那些从先秦时期过来的读书人来讲,就是一种禁锢和羞辱,甚至相当于要他们的老命,他们自由了几百年,到你这里就被软禁了,所以他们更多的是怀念从前,怀念那个灿烂的百家争鸣,在这种痛苦的感受之下,如果不恨秦朝那就没天理了,他们坚信,秦就是绝对的暴秦。
从某种程度上讲,决定历史的人其实是那些握着笔杆子的人,读书人真的得罪不起呀!他们手上握的不是刀枪却胜似刀枪。
除了焚书之外,这些人为了表达对嬴老板的不满,还制造出了另一项杰作——坑儒。
这个事情呢!嬴政本身确实有点问题,他总认为自己的功业前无古人,那寿命也应该是前无古人,他舍不得这么大的家业呀!如果能多活几年该多好,能长生不老就最好了。
上有所好,就必然有人能投其所好,其实嬴政也知道,人不可能长生不老,能多活几年就不错了,可如果总有人在你耳边说可以长生不老,听着听着……试试吧!
这些人就是所谓的术士,通俗的说就是装神弄鬼的江湖骗子,他们在皇帝面前就装得跟神一样:一定能找到仙人,求得不老仙丹。
皇帝大人被忽悠的高兴了,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丹药是可以有的(可以忽悠),神仙是没有的(没法忽悠),长生不老是万万没有的(阎王爷更没法忽悠),那些骗子也是心里有数的,以卢姓和侯姓为首的一批骗子就商量:看来老板很认真,这样下去迟早要露馅的,以皇帝的性格到时候一定会让我们变成肉馅,不如……
就这样,两个诈骗犯携款潜逃了,可跑就跑了,为了掩饰自己的欺骗行为,还制造舆论说,不是他们的仙药不灵,是老板为人不行。
真是翻天了,卷钱走人就算了,还倒打一耙,朕还没受过这种气呢!给朕彻查,把整个天下翻一遍也要把这两个混蛋给找出来。
最后查出了术士四百多名,全部坑杀,这就是历史中所谓的“坑儒”事件。
在讨论有没有坑儒之前,我们先来讨论一下另外一个关键词——坑杀,在我们传统的印象中,或在电视剧里看到的画面里,凡提到坑儒就是挖一个大坑,将一群人绑着手,然后赶进坑中埋掉,即活埋,这就是从字面上理解的意思,非也。
简单说,坑杀就是对敌军尸骸的一种处理方式,即将敌方的尸体都堆在一起,以炫耀自己的战绩(也可能是方便清点),个人感觉堆在地上比埋在地下更残忍。故
而坑杀的另一个更深层的意思就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杀害无辜,所以历史中的大规模坑杀事件,所表达的都有枉死或对死者的同情之意,比如这次的坑儒。
这个问题的焦点是所杀的这些人里面有没有儒生,当然没有,如果非要说有,那就是极个别总跟嬴政和朝廷唱反调的人,准确的说是一些整天不干活只知道埋怨的官吏,被当作反面教材干掉了,只是被那些握着笔杆子的人借题发挥罢了,再联合前面的焚书事件,那就不得了,正好组成一个成语——焚书坑儒,完美。
在当时看来,即使只是收书,即使坑杀的都是江湖骗子顺带了几个官场骗子,最后的结局就是,读书人都得罪了。
这下好了,儒生们都得罪了,曾经六国的那些贵族们就不用说了,那些术士们更是像仇人一样,黑白灰三道都得罪完了,看来想留个好名声是不太可能了。
当然嬴政本身也是有不小的问题的,因为强势的性格和所建立的功业,再加上他个人不俗的能力,就难免会有点舍我其谁和好大喜功的毛病,更重要的是他忽略了百姓的承受能力和爆发力,但相比于他建立的功业,这些也算不上什么大问题,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后来的发展证明,他的想法也是有问题的,但因此而说他是暴君,显然不合适,说他是昏君更是瞎扯,公平客观的讲,称他为有点毛病的强君更适合。
除了在统一的问题上立场坚定和态度强硬外,再看看在收书之前对儒生和统一功臣的态度就可窥得一二,说他残暴,鬼都不信。
当然嬴董事长也是知道自己的问题的,也很清楚他这个“黑脸”的角色是洗不白了,所以他的继承者得是一个“白脸”,这一点老板早有安排,他有一个隐藏了多年的杀手锏——公子扶苏。
扶苏是嬴政的长子,为人仁厚而勇武,还有一定的政治远见,当初就是跟老爸的政见不合才被放到蒙恬那里去参加劳动的,再加上他后来的结局,就得出一个结论,扶苏兄勇不勇武还不一定,但他一定很仁厚——很适合担任白脸这个角色。
帝国有望啊!
可计划是完美的,变化是莫测的。
如果嬴老板所做的一切都是有争议的话,那他唯一没有任何争议的就是接班人问题——失败。
因为总希望长生不老,也不希望别人说到关于死的话题,连生和死的话都不让人说,继承人的问题更是没人敢提,即使这个事他可能考虑得很周到,但始终没有说出来。
有些事如果不说出来,就永远都没机会了,或者等你说出来的时候已经晚了。
嬴政就是如此,当他在最后一刻的最后一口气说出来的时候,帝国已经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1-31 21:02:02 +0800 CST  

【梦断沙丘】

在统一后,不知是在咸阳闷得慌,还是想去看看世界有多大,董事长经常会到全国去巡视,他的巡视可不像后来七下江南的那位啊!那位就是以巡视的名义去旅游和炫富,嬴老板的巡视可是有使命的。
巡视的目的是宣扬帝国的国威和天子的天威,也是为加强原六国居民对帝国的认同感:你们看现在统一多好,天下太平,你们就别再想着过去了,因为想了也没用,还是向前看比较好。
巡视的内容也不多,如果没有像碰到刺客一类的奇遇的话,基本上也是程序化的祭天祭地祭祖先,然后就是必不可少的刻石立碑:大秦怎么怎么样,朕又怎么样……
巡视对嬴政来讲并不是很惬意的事情,但又是必须要做的事,而他一生的最后时刻也是结束在巡视的路上。
公元前210年,秦公司的董事长带着他的队伍准备开始他的第五次出巡,也是最后一次,更是决定帝国命运的一次,当然在他看来,这只是和之前一样的普通出巡。
陪同老板出巡的有几个核心人物,首先是丞相李斯,还有一个就是蒙恬的弟弟蒙毅,蒙毅此时官至上卿,算是老板的心腹,与蒙恬一文一武忠心耿耿的辅佐着老板。
再一个就是嬴政的幼子胡亥,当然也可以解读为幼稚的儿子胡亥,在这里说一下嬴政的儿子们。
他有二十多个儿子(国家事务再忙也不耽误传宗接代),其中扶苏是长子,之前因为给老爸提了点意见,就被骂到北边和蒙恬一起修长城锻炼身体去了,而胡亥大致排在后面几位,这次能随行出巡,完全是因为好玩,加上他爸也比较喜欢他,那就一起出去走走吧!
最后一位就是此次出巡的关键人物,也是此次出巡实际上最大的受益者——赵高。
此人在后世中就是奸臣和野心家的代名词,背景也很复杂,说是嬴政的远房亲戚,是不是都不重要了,因为在嬴政这种老板身边做事,要么是有才能,要么是有口才,要不然亲兄弟都没用,别说是远亲了,还有一点就是赵奸臣到底是不是阉人?这点也是有争议的。
赵先生的生理结构正不正常还不能肯定,但通过他后面的表现可以肯定的是,这小子办事不咋样,但很会来事,要不然这种狗屁不通的东西(也不能这么说人家,人家可写得一手好字呢),是没办法待在嬴老板身边的。
此时的赵高担任的职位是,中车府令兼行府玺令事,就是说赵高不但掌管皇帝的专用车马,还管着皇帝的印玺,这可就不是近臣了,而是宠臣。
总之一句话,赵高不是个好鸟,但是皇帝很喜欢。
而这个鸟人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那就是胡亥的老师,准确的说这是一种超越师生关系的的关系,在官场上,职位很重要,关系更重要。
一切妥当,出发。
这次的巡视没有什么奇遇,还是比较程序化,先到云梦祭一下虞舜,然后顺江而下,来到会稽祭一下大禹,再到海边进行了刻石立碑等既定的一系列娱乐活动之后就往北由陆路打道回府。
可能是被海风吹了的原因,嬴政在回京的途中生病了,而且病得很严重,此时的他应该是知道这世上真的没有神仙了,最终还是要面对谁都回避不了的问题——死亡。
在感觉自己快要不行的时候,面对继承人的问题,嬴老板终于还是开了金口,他下达了此生的最后一道诏书:召扶苏回京主持丧事。
意思很明确,主持完丧事,你就继位吧!正常情况下,扶苏无疑会成为秦二世,可权力斗争从来都没有正常的,特别是遇到赵高这种不正常的人,什么事都别想正常。
当队伍来到沙丘这个地方的时候,嬴政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可不知是嬴政在快要咽气的时候才拟的诏书,还是赵高知道他快断气了,故意行动缓慢,反正直到嬴政断气之后,这诏书还在赵高手里没发出去,这就悬了。
这老板办事也太不靠谱,非要到死的时候才说谁是继承人,我也是服了。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2-01 13:07:47 +0800 CST  
与其说嬴政把帝国推到了危险的边缘,不如说是他给帝国埋下了一个没有装引线的炸药包,他也知道这些,所以希望接班人是一个拆除炸药的人,而不是装引线的人,扶苏就是他希望的那个人。
很遗憾,拆炸药的人远在天边,装引线的人却在眼前。
此时决定接班人的并不是嬴政(死人的话是不管用的),而是诏书,可诏书现在的决定者是赵高,可以说此时的赵高决定着帝国的将来。
世上有很多历史和大事,都是不经意间由小人物改变的,比如这次。
如果赵高是正常的想法,诏书会正常发,扶苏也会顺利继位,可这赵高绝不会有什么正常的想法,因为他是个鸟人,他这种人是不会管你的国家和将来的,他在意的是自己的将来:机会来了!
再说说沙丘这个地方,此地在今天的河北邢台地区,你说你嬴政走哪里不好,非要走这里,因为这里曾经是一位英雄级人物的葬身之所,相当不吉利,而这不吉之地也注定要成为英雄们的鬼门关。
一百多年前,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就死在此地,没安排好权力过渡问题也是他最大的败笔,他也是因此而死。
不同的是,赵武灵王死后,赵国继续存在,因为人家有舍己为国的肥义,而嬴政的死却敲响了王朝的丧钟,因为他有一个舍国为己的赵高。
不过相比于赵武灵王窝囊的死(饿死),嬴政倒是走的很平静,只是死后很窝囊。
曾经全天下人都得听你的,可如今你的诏书都没人发,因为你死了,一切都是活人说了算。
赵高之所以敢大胆的认为这是一次机会,因为他搞不定的那个人离开了,此人就是蒙毅。
嬴政可能刚生病的时候,就派蒙毅返回会稽替自己祈祷求福去了(人都快死了还信这个),至今未回,剩下的就只有一个李斯。
知道诏书的人一共是三个(一个死人,两个活人):嬴政死了,活人是赵高和李斯。赵高要使坏就必须要过李斯这一关,对于这个人,赵先生很有把握。
首先要做的是拖延时间,但表面工作还是要做的,于是跟李斯一合计:认为这里离咸阳还很远,担心出什么变故,所以决定先秘不发丧,诏书自然也没发(这才是目的)。
可怜的李斯先生能称得上是一位老到的政客,但若论权谋诡计,在赵老师面前还只是个小学生。
其实赵老师也是有苦衷的,因为老板的死亡也属于突发事件,在此之前赵高是没有想过要搞事情的,就算有想法也不会想到是这种方式,更想不到机会会来得这么快。而所谓的野心家,就是人性的黑暗面不会错过任何一次机会,所以当这个机会出现之后,野心家赵高内心的贪婪使他没有任何的犹豫:可以赌一把。
他只是需要时间筹划一下。
像赵高这种务实的人,首先想到的可能不是利,而是害,他知道,如果扶苏继位,对他来讲就不是有没有利,而是有没有命。
首先他跟扶苏不对付,然后跟蒙氏兄弟也有嫌隙,特别是蒙毅。扶苏要是继位了,蒙氏一定受到重用,而他自己,乐观的估计也是滚蛋。
可如果是胡亥继位呢?那就是天壤之别,不但可以消除隐患,还可以给对手制造隐患,因为胡亥这个学生很乖很听话,那以后……
一想到这里,赵老师就有种光宗耀祖的感觉,关键是这些现在都可能成为现实。
赵高开始运作了,他相信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不但可以改变命运,还可以改变天下。不过与其说他有绝世的口才,不如说他掌握了人性的弱点,这也是野心家的必备技能。
他首先找到的是胡亥,因为只有胡亥同意了,才可以进行下一步。赵高找到了可能还处于悲痛之中的胡亥,先用了略带刺激性的语气:
“公子,皇帝去世后,就是扶苏继位了,而你什么都没有。”
胡亥似乎是个明白人:“我知道呀!本来就应该是这样。”(没想那么多)
真是个单纯的学生,老师直入主题:
“孩子,不是这样的,如今诏书还在我们手上,让谁当皇帝应该是我们说了算,让你当皇帝难道不好吗?”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2-02 15:11:56 +0800 CST  

这孩子依然很明白:“这可是大逆不道呀!弄不好会灭族的。”
老师趁热打铁:“公子多虑了,有老师在,一切都没有问题,如果再犹豫,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学生很无奈:“这……唉!”
胡亥在表达了一系列的担忧之后,最终还是同意了。
与其说是同意,不如说是在赵高的举例说明和威逼利诱下屈服了,可能胡亥动了心,但更多的是无奈,他明白道理,可惜他遇上了赵高,因为此时他可以信赖的人似乎只有这个看似和蔼的老师了。
这边搞定,下一个:李斯,赵高胸有成竹。
给胡亥这种单纯的人做工作,当然是以利诱为主,可对付李斯那种老江湖,就得改变策略——恫吓。
“丞相,诏书还在胡亥那里,如今谁做太子,就是你我一句话的事了。”
李大人也是个明白人:“你这是亡国之言,不是为臣之道。”(也没想那么多)
赵先生开始攻心:“你比蒙恬如何?”李斯:“不如。”
开始威胁:“如果扶苏继位,蒙恬肯定是丞相,你就没戏了。”李大人开始倒很坚定:“那也无妨,大不了不做丞相。”
继续威胁:“哪是你不想做就不做的,你看看以前那些有功之臣,有几个能有好结果的。”李斯沉默了,也犹豫了,可能也心动了。
赵高最后一击:“我们还是立胡亥吧!他会感激我们一辈子的,你也会富贵一辈子。”李斯无奈叹息道:“老天为什么要让我如此的为难,那就依先生所言吧!”
你堂堂一个丞相,再清楚不过赵高的行为意味着什么,最后还是入了伙,为了利益和掩饰自己的无耻,竟然怪老天爷,脸皮真是够厚的。
话说回来,他也确实很无奈,好不容易人生达到了巅峰,如今也只是想维持巅峰,再不济也不至于被人推下来,他的这种想法也属正常,一般人也都会这么做,他只是一般人。
所以他不太明白,一个人在巅峰上待得久了,想自己走下来是很难的,最终还是会被人推下来,而推下来的结果只有两个:要么受伤,要么丧命。
李斯和胡亥之所以能被赵高这种小人忽悠得团团转,不能说他们智商欠费,只能说面对诱惑时,在他们的内心深处,相比于魔鬼,正义欠了费。
全部搞定。
不得不佩服赵先生的口才和对人性的掌控,需要时,他在短时间内可以将两个立场坚定的人拉上自己的贼船;不需要时,便将这两个本想与自己同船共渡的可怜人,赶下船喂了鱼。
其实这世上大部分人都是明白人,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糊涂虫,只是他们没有将明白坚持到最后。
好了,一切就绪,开始行动,三人合谋,第一步,先改诏书立胡亥为继承人。
下一步,再伪造一道诏书给扶苏,斥责他这些年,不但没什功劳,还老是跟老子唱反调,而蒙恬又没有进行劝阻,也难逃干系,此非为臣之道,给你们俩留个全尸,自己解决吧!
他们当然不知道皇帝已经死了,可怜的扶苏,一接到诏书就痛哭流涕的准备自杀,而久经沙场的蒙恬还是懂点权谋之道的,劝阻道:
“你我责任重大,不能凭一纸传书就自杀,我们还是先向皇帝证实一下,再死不迟。”
善良的扶苏一根筋说道:“父要子死,哪里还有去证实的道理,”随即就相当积极的自杀了。
蒙恬拒绝自杀,那就抓起来吧!
一切进展顺利,赵高一行回到咸阳之后,胡亥即皇帝位,是为秦二世,然后在赵高的授意下找了个罪名让蒙氏兄弟见扶苏去了。
不过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嬴政钦定的继承人就是胡亥,虽然世事没有绝对,但这种说法仍然属于吃饱了撑的,凭秦始皇同志的雄才大略,胡亥下辈子都没机会,不过这小子还是阴差阳错的在这辈子当上了皇帝,只不过是傀儡,准确的说是赵高的棋子。
这就是历史中的沙丘之谋,关于沙丘有太多的谜团,但可以肯定的是,嬴政死在了沙丘,而他的梦想和理想也在沙丘结束了。
无论如何,始皇帝是伟大的,他为他的这个家付出了无数的心血甚至生命。
他又是孤独的,因为他所做的大部分决定几乎没有什么支持者,其实他并不孤独,因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帝国流传百世,纵使帝国不存在了,长城还在,灵渠也在,统一的精神也在,不但在,还会真正的流传万世
——只要这片大地还在。
大地上的儿女也都会记得:
是他,建立了帝国;是他,统一了天下。
可惜的是,他所努力的一切,最后都戏剧性的结束了,一起结束的还有他牵肠挂肚的王朝,不过没那么快,他的宝贝儿子还要再折腾几年。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2-02 23:50:42 +0800 CST  

第四章:乱世又起

【天下苦秦久矣】

胡亥继位后,赵高就成了九卿之一的郎中令。
胡亥目前要做的,就是学着怎么做皇帝,皇帝该做些什么事!当这个皇帝他可是完全没有准备的,不要紧,赵老师会告诉你的。
在赵老师的指导下,胡亥认为,古代那些勤劳简朴的帝和王都是蠢货,都不值得学 就应该享有天下之所见,享尽天下之所好。
有的说这是胡亥的昏庸之处,而且与他在沙丘时所说的夺位就是大逆不道之类的话反差太大,其实前后并不矛盾,这说明一点就是,胡亥由始至终都是一个没有政治头脑和政治志向的无志青年。
如果要说有,那他唯一的志向就是成为一个好学生:有赵老师在,我就不用操什么心了。
他也希望天下太平,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做。你也可以说他昏庸,可他真的啥也不懂,从头到尾他都只是赵高的一颗棋子(可能他也不知道)。
在二世看来,当皇帝就应该是这样的,当然这都是赵老师指导的好,在赵老师的安排下,二世啥事不管,只顾吃喝玩乐,还大搞娱乐工程,这些都要钱,钱从哪里来?当然是从老百姓那里来的,不过这些事赵老师会处理好的。
胡亥很享受,赵高也很快乐,有人快乐就会有人痛苦───百姓很痛苦,极度痛苦。
如果说嬴政时期,百姓已经走在了通往悬崖的路上,那在二世时就已经到了悬崖边上,准确的说是赵高把百姓推到了悬崖边。
这还不算,坑完了老百姓,赵高就开始坑队友了,坑所有他认为对自己有威胁的人。
还是那些阴谋家的老一套,先唆使胡亥把皇室子弟杀个遍,再把跟自己唱反调的人逐个清除,然后再安插自己的什么兄弟子侄之类的。一套动作下来,赵高的权利基本巩固了,而统治层却基本分裂了。
在嬴政时期,国家的不稳定因素虽一直存在,但只要嬴政还在,统治集团内部就是铁板一块,再大的问题那都不是问题。
这也说明从古至今的王朝,不管是因为外敌还是内乱而亡,其问题的根源还是在统治层,管理层一旦分裂,再小的问题都可能导致亡国。
所以就很好理解为什么嬴政死后一年多国家就乱了。像赵高这样折腾,一年都算久的。
嬴政在统一了疆域、政治和文化的同时,也统一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嬴政和他的统治集团正是忽略至少是不够重视这种力量,才导致最后亡了国,这种力量就是───人民。
在先秦特别是在分封时期,普通百姓都隶属于各封国管理,人民的力量就是分散的。而在统一之后,所有管理权都归中央了,而这种基层的力量也因为整合而达到了史上最强,强到可以颠覆一切。
普通百姓因为本身力量薄弱,因为要生活,所以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忍。
劳动人民嘛!苦点累点可以忍,贪官压榨、地痞敲诈都可以忍,只要还活着和有饭吃,什么都可以忍(吃不饱也可以忍)。可是当生命都没有保障、当吃糠和野菜都无法满足的时候,那就是忍无可忍的时候了,老百姓到了这个时候就只能玩命了───反。
此时,他们已经具备了这种力量。老百姓造反说起来可能不太好听,所以后来有了一个专用词,叫农民起义。
百姓造反并不是为了反而反,他们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起义推举一位新的管理者能让他们有饭吃、有衣穿,能让他们活得不那么艰难,仅此而已。
赵高可不这么想,既然你们都到了悬崖边,那就都下去嘛!打死他也想不到,这些人还会反抗?
在赵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胡亥为帝国埋好了引线。引线都埋好了,就别担心没有点火的人,而为了确保爆炸成功,老天爷这次派了两个人来点火。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2-03 19:12:04 +0800 CST  

公元前209年的七月,在众多去服徭役的队伍中,有一支九百多人的队伍去北方的渔阳(今北京地区)戍边。在经过大泽乡(今安徽宿州)时恰逢大雨,看样子是不能如期到达渔阳了。
这支队伍两个临时的头儿(戍长)就在一起商量:如今因为大雨耽误了行程,肯定是不能如期到达了,这样的话按规定是要杀头的,可如果现在逃走也是死,既然进退都是死,那还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反了吧!
两人一拍即合,此二人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搞农民起义的难兄难弟:陈胜和吴广。
如果说嬴政的统一成为了以后的帝王统一天下的标准, 那这两位兄弟造反的整个流程就成为了以后农民起义的模板。
虽然从出土的秦简中可以看出,在当时即使迟到了也不至于杀头,但惩罚还是有的。管不了那么多了,不怂恿一下谁会跟着你干,反正天下也苦秦久矣!就这么定了。
二人还是有点造反天赋的,他们商量准备打着公子扶苏和楚国名将项燕的旗号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队伍中,不过现在的问题是具体该怎么反?
首先得去占卜吉凶,在当时这也算是创业前的风险评估,也是造反的必走程序,当然也可以理解成是寻找精神上的鼓励。 占卜的人估计也是苦秦久矣:此事有戏,大胆的去干吧!
然后就是搞点封建迷信制造一下舆论,于是他们找来一张绢帛在上面写上“陈胜王”三个字,再塞进别人刚打上来的鱼的肚子里(前提是得保证这鱼最后能被自己人吃到)。
这套动作看似比起后世在石头上刻几个字埋在土里或丢到河里要简单得多,但技术含量可不低(比如说把绢帛塞进鱼肚)。
如二人所料,戍卒们买回来了那条鱼,也发现了那三个字,最后议论纷纷,舆论开始形成了。
这还不算,到了晚上,他们又装神弄鬼的跑到草丛里不停的叫:大楚兴,陈胜王。看来这造反也挺辛苦的,除了风险很大,还得有过人的体力和脑力。
第二天,戍卒们都交头接耳,人心思动。两位兄台窃喜:昨晚没白忙活。
火候差不多了,二人就趁机杀掉了管事的官员,然后发表造反宣言以表明自己是正义的象征(这个步骤很重要):
兄弟们,我们已经耽误了行程,到时候就算不死,也会是生不如死,与其如此,我们不如赌一把干他一票,就算是死也得让后人记住我们。
最后加了一句霸气的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种人放在今天搞传销,绝对是一呼百应。
众人一片欢呼,开始行动吧!
陈胜自任为将军,吴广任都尉,然后开始攻城略地,一路西进。传销大军来到陈县(今河南淮阳)时已经发展到了数万人,陈经理便以此为根据地,正式成立了公司,公司的名字当然是叫楚,陈总为了表达自己的决心和理想,在前面还加了一个字,是为张楚,意为张大楚国。
不明白意思的还以为是姓张的建立了楚国呢!
还没有稳定的根据地就称王是农民起义的大忌,陈胜当然想不到那么多。他只知道自己从一个打工的到如今有了自己的公司,已经是一种莫大的成就。这种人的心理就是很急迫的想让人认识他、认可他。不过除了过一把称王的瘾外,还因为一连串的胜利给他形成了一种错觉:秦军不堪一击。
轻敌也是大忌,但幸运的是,朝廷也轻敌:没把这帮农民当回事。
朝廷低估了陈胜不要紧,可怕的是低估了陈胜起义的巨大影响。用“牵一发而动全身”来形容此时的局势再恰当不过。
可是朝廷那帮蠢货,牵一发是不够的,牵十发才是可能有反应的。
当陈胜的英雄事迹传出后,各地郡县的百姓或有点实力的人纷纷杀掉地方官而响应陈胜。除此之外,还有一股更强大的力量───六国曾经的贵族们。
乱世来啦!
成就大业指日可待,陈总的心很大,也很急,他准备进攻关中,直捣黄龙,于是他派了一位叫周文的将领率军西征。
同时又派一路军往北去攻取原赵国的旧地,可出乎陈胜意料的是,那些六国贵族复国的欲望和六国人民的故国情怀,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他派去攻打赵国故地的将领,在当地人民的拥护下自称赵王,赵王再派去攻打燕国故地的将领又被当地人称为燕王,其余各国贵族也纷纷称王,局势瞬间回到了统一前的分裂局面,却更乱更复杂。
这跟陈总预想的好像不太一样呀!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2-04 00:02:30 +0800 CST  

楼主:我非扶苏

字数:439867

发表时间:2020-01-16 07:39:0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01 02:26:26 +0800 CST

评论数:105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