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华夏英雄丝路情》汉、唐、宋、明、清惊世的英雄传奇(黄良浩原创)

第20章《刘濞阴谋》(4)

结果,英布只是击破荆国,击溃楚军,然后,就被刘邦的军队堵截住了。英布无法进军中原,更不能北上,四面受敌,处处挨打,形势不利时,英布果然丢弃军队逃亡到江南之地,结果,最后被人斩杀了。

吴王的谋划很有针对性,而且,很险恶,他日后还会引诱百越人,以壮大自己的声势。为什么要勾结越人呢?因为,他们人数不少呀,就拿南越国来说,人家有三十万士卒,都装备秦朝的强弓硬弩,他们打仗很有一套,否则,秦王朝也不会在十年之内,横扫六国啦。而且,七年之间就平定了东西数千里的南越大地,没点儿本事怎么能行呢?

更有甚者,假如吴国出师不利,怎么办呢?

刘濞或有后备方案,他会退守江东,而且,必定守住长江天险,实行划江而治,以后,还有可能过江北伐。

如何方能守住江南之地呢?

那就要把淮河作为屏障,让楚国在前面挡住,扼守淮河的各个渡口,当年,英布被堵住,无法从淮河流域进军中原,那就是英布太蠢啦,他出师的时候,孤军作战,没有盟友,而失利之后,竟然抛弃军队,孤身逃亡。他应该渐次组织抵抗,稳固江淮的根据地,再联络百越人。万一有个闪失,也许能借助越人,退守江南,死守长江防线。

(后续更精彩......)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19-12-10 22:16:55 +0800 CST  
第20章《刘濞阴谋》(5)

而刘濞显然在吸取教训,他要联络齐鲁诸侯,还要诱惑赵国诸侯,让他们在北方牵制汉军,如此一来,汉军就无法大举南下,而且,必须分兵抵抗,中原的力量或许就会变得空虚,而吴楚叛军要抢先攻入中原,只要控制了中原,可得关东之地,当然要首先攻打梁国,那么,就避免英布当年的被动,汉军反过来被堵在中原,要么投降,要么收缩防线。

如果能打下梁国,吴楚叛军就能获取军需补给,进而西进关中,攻击函谷关,长安也就会大为震动,到时候,即使打不下关中,刘濞都可以在中原称王,汉天子一旦失去中原,恐怕会沦落到周天子当年的地步。

因此,刘濞打定主意,他必须吸取英布的教训,务必去寻找盟友,以壮大自己。如今之计,吴、楚如果能联手,就已经获取上策的先机,再策反齐鲁诸侯及赵王,那么函谷关以东都会变得危险。汉廷碰上吴王刘濞这个狠人,真是凶多吉少啊!除非有盖世将才出现,方能扭转不利的形势。

可惜,汉廷的君臣如今还懵然不知,如何去对付吴王呢?

当年亲历战争的吴王刘濞,如今作何打算呢?他还有什么诡计和阴招呢?且看下回分解......

(后续更精彩.......)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19-12-10 22:28:27 +0800 CST  
顶一个!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19-12-11 09:01:29 +0800 CST  
顶一个!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19-12-11 10:37:06 +0800 CST  
顶一个!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19-12-11 16:52:55 +0800 CST  
顶一个!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19-12-11 19:07:34 +0800 CST  
第21章《刘濞煽乱》(1)

吴王刘濞派出他的中大夫应高,让他去胶西王刘卬那里游说。应高见到刘卬就开始煽情了,还大打悲情牌。应高托辞说歪理,大意指吴王只是有隐疾,导致二十多年没有去长安参见天子,如今年事已高,但是朝廷都没有尊敬他这位长者,竟然因为吴王曾经失礼,强行剥夺了他的两个大郡。还隐晦地说刘卬你贩卖官爵,比吴王的过失更加严重,虽然,将要被削夺封地,但是,最怕朝廷他日秋后算账。所以,不能坐以待毙,要共同起事,消灭邪恶。

如此那般一番话,说得胶西王大吃一惊,刘卬连忙表示他不敢对抗朝廷。

其实,老狐狸刘濞早有预料,他曾向应高暗示,这个胶西王好勇斗狠,喜欢战争,所以,齐鲁诸侯都惧怕他,他对周边的诸侯王有号召力,必须要争取他。甚至可以用瓜分天下的好处来诱惑他。

于是,心术不正的应高就对刘卬开出了空头支票,他见胶西王不敢对天子不尊,就立即改变矛头的指向,煽动诸侯王对晁错的怨恨。应高指责晁错迷惑天子,是削藩的罪魁祸首。应高向刘卬说出了“共分天下”的无耻支票,甚至邀请刘卬出兵响应吴王、楚王,说什么吴楚联军将会跟在大王后面,最终兵临函谷关下,一切都只是等待胶西王,可以诛杀晁错,讨回公道。

(后续更精彩......)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19-12-11 19:20:38 +0800 CST  
顶一个!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19-12-11 19:33:11 +0800 CST  
再顶!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19-12-11 21:04:37 +0800 CST  
第21章《刘濞煽乱》(2)

胶西王此人果然好大喜功,喜欢战争,一听说只是要讨伐晁错,不但可以使天子觉醒悔悟,还能分得土地和好处,半壁江山似乎垂手可得,于是头脑发热,当场就满口答应。

老奸巨猾的刘濞一听到应高的回复,还生怕胶西王反悔,他竟然以长辈之尊,亲自跑去胶西王国,当面与刘卬结了盟,因为,他知道刘卬可以用来煽动齐鲁诸侯,而响应的诸侯越多,自己声势就越大,越能乱中取胜,谋取天下。

头脑简单的刘卬果然被刘濞当枪使,还耍得有模有样的。这个胶西王居然还要扯起造反的大旗,他的群臣听闻大惊失色,都劝说刘卬不要用屁股去想问题,因为,即使跟随吴王造反成功,两个王还要再争斗一番,怎么能不遵从天子呢?可是,刘卬早已被刘濞洗了脑,还痴心妄想,做着君临天下的春秋大梦,他哪里听得进规劝呢?

于是,刘卬依仗自己的勇武,派使者去齐王、菑川王(淄川王)、胶东王、济南王、济北王那里,约定共同反叛朝廷。那些猪一样的诸侯王竟然都答应了,但是,他们充当的只是猪般的队友而已,因为,后来齐王后悔,服毒自杀了。济北王被臣属压制挟持,无法起哄地参与谋反!

但是,刘濞这个谋主终于煽动起诸侯王对晁错的怨恨,他们相互串联,把仇恨的矛头直指晁错。连北方的赵王刘遂也同意谋反,甚至还可耻地充当了汉奸,他派使者去勾结匈奴人,要共同对付汉朝廷,这一切很狂妄,仅仅是因为河闲郡将要被夺走,赵王可谓仇令智昏,彻底失心风了。

刘遂的宰相建德、内史王悍苦苦劝谏刘遂,要阻止他造反,但刘遂全然不听,竟然还下令烧死了建德和王悍,发兵驻守赵国西部边界,想等吴军到来一起西进。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19-12-11 21:16:00 +0800 CST  
顶!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19-12-11 21:37:56 +0800 CST  
第21章《刘濞煽乱》(3)

相似的惨剧还发生在楚国,由于楚王刘戊受不了刺激,要跟随吴王刘濞反叛汉朝,楚国相张尚、太傅越夷吾劝谏刘戊,极力反对刘戊,刘戊居然残忍地杀害了二人,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不久的将来,张尚的弟弟张羽为兄长报仇,曾一度挫败吴楚联军,由于军情受阻,错失良机,最终导致楚军覆没,可谓报应啊!

暗潮汹涌,波谲云诡的气氛充斥着大江南北,但却让刘濞暗自庆幸:北有赵王,东有齐鲁诸侯,南面有吴楚大军,自然可以大举北上,攻击中原。这不就是当年薛公向汉高祖所说的英布上策吗?

汉朝的形势在不知不觉中急剧恶化,或许在长安的朝堂上,一众君臣还商议着削藩的事,他们都蒙在鼓里,然而,危险已经一步步逼近长安了......


汉高祖刘邦当年的确没有看走眼,这吴王刘濞真真一个反贼!而且,他在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之际,还要广泛发布反动宣传,硬生生地把叛乱说成是正义之举!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19-12-11 21:48:26 +0800 CST  
第21章《刘濞煽乱》(4)

我们且看看刘濞有什么伎俩:

1、虚张声势,煽动叛乱。

为了聚众反叛,刘濞制造出一呼百应的阵势,向汉廷发出绝对的示威;因此,刘濞说他恭敬地向众王请教,列举了当时有分量的诸侯王名号,他们分别有胶西王、胶东王、苗川王、济南王、赵王、楚王、淮南王、衡山王、庐江王、原长沙王的公子!

此话一出,便可以混淆视听,为已经反叛的阵营大造声势,一来让参与谋反的诸侯无法退出;二来让其他没有谋反的诸侯非常尴尬,或者受到煽动参与叛乱,或者只能保持中立,起码不敢从背后帮助汉廷;三来恐吓汉廷,让对方有了天下皆反的错觉,最好令人人自危,畏惧退缩!


2、诬蔑景帝与晁错君臣。

极尽挑拨的能事,恶意中伤并孤立晁错。刘濞斥责晁错为奸臣,指责晁错对天下无功,却力主侵夺诸侯封地,以侮辱诸侯王为能事,给自己表功。刘濞反咬一口,说晁错伤害刘氏兄弟之间的骨肉亲情,欺骗并扰乱天下,图谋不轨,意欲危害国家。他还影射汉景帝,说他因为多病而神志失常,无法觉察晁错的罪过。因此,吴王等诸侯才起兵,要诛杀晁错。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诛晁错,清君侧”!


3、发布造反动员令。

吴王居心险恶,要裹挟无知的军民,刘濞对吴人下令,说自己已经六十二岁,自己最小的儿子才十四岁,但都会投入战斗,先渲染出一幅“上阵父子兵”的感人图景,再向吴国百姓发出动员令,要求上至六十二岁,下至十四岁的人都必须参战,吴人这么多年来接受免税的好处,原来要用生命来偿还,除了收买人心、召集邪恶,还有逼人陪葬的无耻图谋!


4、夸大兵力,以恐吓汉廷。

吴王大造声势,肆意夸大自己的军力。刘濞这个老贼很狡猾,他说与百越人长期交好,特别是南越国,这回他们同意出兵三十万,加上吴国的兵力,可以调动五十万人马,如果再加上楚国的军队,这个数字有多么吓人呀,明显就是吹牛不上税啦!其实,吴国出动士卒不多,满打满算也就二十多万,可怜其他人受累,很可能只是做杂役的民夫。

而且,南越国赵佗当政,他当初是认可陆贾和汉廷的,如今有逍遥王不做,难道要惹祸上身吗?怎么会派人跟你去当炮灰呢?事实上,只有东瓯人参战,才仅仅派出了一万人的部队,一直都龟缩在后面,压根儿就没有渡过长江北上,一副粉丝、后援、啦啦队的可爱模样,最后,他们还临阵倒戈,为汉廷刺杀了吴王呢!这个吴王机关算尽,太过阴险,到头来断送了自家老命,可谓天道循环,报应不爽!不过,此乃后话了。


5、公开计划,企图逼宫。

吴王刘濞故意公布了行军方略,那是要向汉廷施压,先逼汉廷让步,再图谋帝位,独霸天下!

(未完待续......)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19-12-11 22:28:07 +0800 CST  
再顶!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19-12-11 22:36:03 +0800 CST  
顶一个!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19-12-12 09:47:36 +0800 CST  
顶!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19-12-12 11:20:27 +0800 CST  
顶一个!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19-12-12 17:55:42 +0800 CST  
第21章《刘濞煽乱》(5)

这个吴王俨然一位盟主,他对各路诸侯指手画脚,但是,的确咄咄逼人!经过刘濞的谋划,诸侯们要分进合击,齐头并进,那何止是要诛杀晁错呢?简直是要毁灭景帝的汉室朝廷呀!且来看看老狐狸刘濞是如何的安排吧:

吴王根据长江、淮河、黄河自南向北的情势,还划分了战区。实行战区责任制,可见其野心之大,必欲并吞天下。

a、吴王观察地形,他知道长沙国与越地接壤,主要是南越国。刘濞于是把责任硬塞给长沙王的公子,他下达任务,要长沙国公子向北进攻,估计要略取江汉地区,似乎百越军团会跟在后面,可以从长沙国北上助战。

b、在掠夺长沙以北之后,命令他们挥师西进,可能要沿着长江,逆流而上,一直杀入巴蜀,继而突入汉中,那么,整个长江流域就会完全掌握在叛军手里。

c、要越王、楚王、淮南王等诸侯会同吴王渡过淮河,西向攻击中原的郡县,目标很明确,就是要直扑梁国。

d、让齐鲁诸侯与黄河北岸的赵王相互配合,协同作战,用南北夹击的钳形攻势,分别抢占黄河两岸的河闲、河内两郡。

e、赵王的人马必须穿越三晋之地,最终攻入临晋关。大家有所不知,这个临晋关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正面防御上,其重要性仅次于函谷关,因为,此关扼守着黄河蒲津渡口的战略通道,那是秦川晋地之间接壤的险关,一旦临晋关失守,叛军就可以强渡黄河,杀入三秦大地,那么关中的长安就岌岌可危了。




(临晋关形势)

f、黄河南岸的兵团务必向西挺进,攻击前行,直到兵临雒阳城下,那是中原的粮仓。南路军要汇合吴楚联军,攻克梁国坚城,然后,吴王会带领他们一直杀到函谷关前。

g、刘濞大言不惭,他声称燕王、赵王和匈奴单于早有约定,燕王先向北平定代郡、云中郡,再统领匈奴的军队攻入萧关,由北向南直趋长安,势必要纠正天子过错,那样才可以安定高庙。这是安邦还是灭国呀?不就是搞破坏吗?不过,燕王没有理会他,压根儿没有造反。

(未完待续......)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19-12-12 18:50:37 +0800 CST  
再顶!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19-12-12 18:53:58 +0800 CST  
第21章《刘濞煽乱》(6)

以上的战术安排可谓招招夺命,但其中有不少虚妄之处:

首先,长沙王的公子没有参与谋反,即使长沙王参与谋反,他们也没有实力。大家还记得吗?南越王赵佗曾经袭击长沙国的边城,长沙王根本无力反击,而且他祖上与南越王有嫌隙和怨恨,根本不可能合作。

其次,越王尤其是南越王根本没有参与谋反,也不必瞎掺和,他与叛军不沾边;淮南王刘安几度想谋逆,到汉武帝时几乎发兵,但刘安面对吴楚时,却力不从心,因为受臣下约束,从始至终都无法发难,是个大窝囊废,无能之辈。

再者,当时的燕王也没有去勾结匈奴人,让他做汉奸引狼入室简直是侮辱,这屎盆不知何故扣到人家头上,冤不冤啊!?

其实,吴王刘濞就是在广布疑兵,制造草木皆兵的恐慌气氛。

第一、刘濞要用反动的宣传攻势,挑拨离间汉廷的君臣关系。

第二、让求和派与主战派闹僵,甚至可以借刀杀人,残害削藩派及主战派的领头人。

第三、迷惑汉廷,虚构出合围中原、叩击关中之势,让汉廷疲于奔命,进退失据,首尾不能呼应。

第四、制造混乱,那么,吴王刘濞就可以浑水摸鱼,趁乱窃取天下,霸占掠夺的成果。

刘濞的阴谋还没有结束,叛军已经弓上弦、刀出鞘啦,那么叛军是如何备战的呢?且看下回分解......

(后续更精彩......)
楼主 天元地浩  发布于 2019-12-12 19:35:36 +0800 CST  

楼主:天元地浩

字数:110964

发表时间:2019-12-01 21:17:1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2-28 22:14:39 +0800 CST

评论数:39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