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史说

这几天一直为一个问题困扰,前段时间,不论在回帖还是私信都有师友建议我注意分寸,注意保护自己的研究心得,有的事情说不好。
实话说,这是我第一次发帖,完全没有发帖经验,甚至不会取名,有师友直言不讳的说,你这样取名根本赚不来点击量和关注度,一点话题感和吸引力都没有,甚至我还犯过不少低级错误。在此衷心的谢谢师友们的善意包容和理解支持。
我最初的想法在开篇就有说到,我没有能力正本清源,也不敢妄想,只是说出我的个人理解和一种可能。我没想过要去别人的奶酪,跟别人抢饭吃,真的我没那样想过,也没那本事,我只是很简单的想找个地方把自己的想法说说,供大家参考罢了!
谢谢曾经批评过我的老师,也谢谢无私帮助过我的老师,更加谢谢朋友们的点赞支持!
昨晚朋友们的善意提醒,让我一直犹豫甚至惶恐是不是我真的做错了,我该不该继续写下去。
在此我诚心的向大家征询建议,我究竟该不该往下写了?我写的这点东西影响到其他人了吗?我只是在说一种可能啊!没想跟人比上下论高低呢!
师友们,拜托了!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20-03-29 07:43:00 +0800 CST  
真心感谢各位师友的建议和支持,容许我认真考量考量,调整一下思路。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20-03-29 14:47:22 +0800 CST  
拜谢大家的金玉良言,拜谢大家的支持与理解,拜谢大家的不同意见。关于我个人的态度和想法我在贴内已多次声明,不再重复絮叨浊大家的眼。今天继续更新,我尽量站在客观的角度来叙述,适当的做一些处理,如果哪里写得不好说的不对,还请师友们一定多多提意见,该拍就拍该踩就踩。
有点击量和关注度当然好,但能探的一条相对合理的古蜀脉络才更好,有得必有失,我选后者!朋友们,恕我不能看人下菜了,主要是我文笔不咋地,没办法写得诙谐幽默,我只能是尽量不死板,对不住了!
诸位师友,我个人能力有限,还请大家一起努力,拜托啦!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20-03-30 08:18:46 +0800 CST  
师友们恕我不能一一回复,在此一并向大家致谢。无以为敬,唯有努力更新。
接上更
古蜀地人口的增加意味着对粮食的需求更大,此时虽说农耕面积拓展许多,但耕种方式还是粗放而原始,刀耕火种,撒种待时,看天收成,农作物的产出不容乐观,古蜀民依旧难吃饱饭。一年一度的秋祭虽然盛大和欢乐,但掩盖不了来年忍饥挨饿的哀愁。为了促农增产,热尼再次召集各族长、稷工、水工和器工等食官到议事堂商议开荒拓地改善农耕事宜。
秋风渐起,天气渐凉,议事堂内,热尼端坐堂首。待族长依次落座,食官列队站立,热尼开口曰:“河道已贯中西,水害渐小。然地之所处无定,民之饱饥无常,当如何?”
柏氏族长柏覃曰:“主上,农之耕种,国之根本,民之存续,何不先问策于稷工,以作后定?”热尼沉曰:“善”,遂望向稷工热达,曰:“述来”。
稷工热达为热尼胞弟,见状立即起身向热尼拱手一揖,曰:“我地平沃,易种收,易灌耕。然耕之本,在明五时与识种,视时之异选种,视种优鄙筛种,视地刚卤育种,蓄地围水依时灌溉。”
热尼不解,问曰:“何意?”
热达曰:“五时曰春、夏、长夏,秋、冬,吾地之出曰稻、麻、稷、黍、菽、桑,趣时之异而地出不同。”
“详解?”
“种稻,待春冻解,反其土,冬令后约百日下种,春暖下种籼稻,次月可种糯稻;种麻,待春雨下,傍雨种之,麻生布叶则锄,后继灌溉水浇;种稷,定期,因地依时,春雨时下,高地沃土皆可种;种黍,必待暑时,夏令后二十余日,雨下则种,凡种黍,覆土锄治,皆如种稷,唯疏于稷;种菽,春雨下,可种高地,亦可夏令时种,不宜深耕,种须均而稀;种桑,夏时取葚,溃之灌洗,取子阴干。宜黍葚合种,黍熟获之,桑黍高平,刈之。辅以区田粪种,负水浇嫁,农则利也。”
热尼闻言眉头一扬,曰:“大善,何不广之?”
热达叹曰:“民来四方,习俗有异,言语驳杂,去留无常,推之,难矣!”
热尼沉吟半晌,曰:“言语不通,大难也!”,思量无计,望向柏覃曰:“柏老以为当如何?”
柏覃起身拱手曰:“主上,我地汇八方之民,言语驳杂,字缺无文,民之说,难也。为今之计,宜推雅语。”
“雅语?何谓雅语?”
柏覃回曰:“雅语,通用之语也。吾地语系庞杂,曰羌、夷、中土、濮等。语出虽有异同,若集其同黜其异,形其声顺其语,雅语可成。”
热尼听不太真切,于是环顾众人,曰:“诸位以为如何?”
众族长和在场食官是切身感受过部族间的交流不畅带来的各种误解误会,于是皆点头称:“善”。
热尼起身对柏老示意,曰:“劳柏老从之!”
柏覃起身回礼,曰:“善”。
此次商议如何提升农耕水平的议会间接的促使了古蜀雅语(尔苏语前身)的诞生,古蜀雅语的成型、推广和使用是在蜀王时期完成的。古蜀地的“雅语”,即《蜀王本纪》里的“左言”前身,左,是相左于“中原雅语”而言的。扬子云做《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即《方言》)时只收集了寥寥数字的古蜀方言,“西道圣人”扬子云不是成都郫县人吗?怎么才收录几个古蜀方言?扬家是从蜀地外迁来的,说的是汉时雅语,可能不太懂古蜀雅语。其实古蜀雅语在汉朝抑或更早就已经被弱化和取代,原因详见后文叙述。
也正因为与中原“左言”的缘故,在蜀使入中原朝贺和盟誓时,周朝掌管“四方之志”的外史可能连蒙带猜勉强能听懂“古蜀雅语”不过连古蜀人自己都看不懂的古蜀图符,想必周朝外史是指定是看不懂的,于是蜀周之间也就互递不了文书了,只有互换器物。在这种听也听不真切,看也看不明白的情况下,周朝外史们在做有关古蜀的记述时,也只有用寥寥数语笼统的记录。除了语言不通,图符不明之外,本文以为古蜀在中原历史典籍里面出现频率少,还有另外几个原因:一曰空间,蜀周两地隔着秦岭山脉,空间距离还是比较远的,来往很不方便;二曰习俗,两地的习俗差异颇大,交流还是存在一定的障碍;三曰背景,西周初期周氏还在忙着一统天下稳定朝纲,古蜀地也奔忙在兴国饱民的路上;四曰隶属,牧誓八国助周伐殷后皆以独立方国的形态存在,与周国并不是从属关系。如此种种,古蜀少见于中原典籍也就合情合理了。
别说中原典籍说不清古蜀的情形,就连古蜀人自己可能都搞不懂自己是打哪儿来。在鱼凫王时代往前的柏氏、蚕丛和古蜀太古时期,古蜀人祭天祭神祭祖皆是以口口相传的记忆方式代代流传,时间都过去一千多年,抑或更为长久,自己的来路早就被自己的“族老”(释比)给演说成了神话和传说。记忆会褪色,语言会丢失,木刻会腐朽,石雕会风化,但青铜器物不会,为了缅怀先祖和铭记来由,鱼凫王时代才会倾尽国力制作不会褪色的青铜器物来祭奠和膜拜,这种“缅怀”的“祭祀” 传承的方式成为了古蜀地主旋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记忆,一种传承,一种述说。鱼凫神王的青铜时代给古蜀历史的演化和延续打上了底色,蜀帝的黄金时代就是很好的诠释和继承,请详看下文叙述。
夏商时代,中原有陶文甲骨文做记载,古蜀有三星堆的青铜器物做见证;周时代,中原有甲骨文金文作记录,古蜀有金沙的金玉器物做凭证。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20-03-30 19:00:33 +0800 CST  
拜谢师友们的支持,今天加个班更新一下,晚上还有更艰苦的工作,给神兽辅导功课。
稍显仓促,不足之处,还请多多理解!

古蜀地与周国相隔千山万水,东出荆越也是崎岖难行,但困于一隅不与外界角交流只会越来越固步自封,还是要与外界交流才行。自杜勖起,古蜀地便是派了蜀使入周朝邦交和盟誓,武王崩逝时,周公还政于成王时,成王崩逝时都有前去,虽说古蜀在众诸侯中存在感不强,终究还是出席了的。本文大胆预测,在金沙遗址里应该藏有周朝痕迹的器物,可能出土了尚未辨识,又可能尚未出土,但多半是有的。由于入中原次数实在有限,多是走马观花般的学习和借鉴,不过还是学到看到一些,如一些农耕知识和器物技艺等,周朝的礼仪制度没办法,学也学不来,此时的甲骨文金文对蜀使而言是完全看不懂的。古蜀雅语与中原雅语虽有异,但不是完全听不懂,前脚姬奭来蜀地盟誓的时候,连比带划也还是能交流的。
上古时期其实是存在“通行语”(雅语)的,在同一文化体系下,会“通行语”的多是部落氏族的上层,如西周时泰伯虞仲的吴越,姜太公的齐国(东夷),周公姬旦的鲁国,乃至楚国等其他诸侯国地区或多或少是能听懂一些中原雅语的。非同一文化体系下的他族,如古蜀、古彝、濮族,徐夷、淮夷等也不是完全听不懂,官方的无障碍交流或许不现实,连比带划还是可以的。 “通行语”的学习和推广可参考汉时的“太学”,太学这样的机构五帝时曰成均,夏曰东序,商曰右学,周曰上庠。
自阿热起成立商队(马帮)东出南下,过去几十年了,虽没有给蜀地带回来多少财富,却也让古蜀的商贸触角沿着长江向东触及荆越,沿着西南商道向南触及滇中滇西乃至黔中黔东,同时也让荆越之地更多的人知道了在长江上游有着另外一块活命之地。前文说过,鱼凫时代就已经有了一些东出的货殖行为,古蜀和荆越已经有了初步的交集,也便有了东边一些小氏族小部落陆陆续续沿着长江,清江等到川东黔西一带,而后再慢慢向北入成都平原的迁徙活动。
古蜀地偶有低频次的北联东出,除了山水相隔来往不利外还有习俗差异和交流有碍的因素,因此古蜀人更多的交流重心还是放在了南边的古彝地区。前文说到笃慕入平原避水害,矿山的控制权被其他支系所夺,回去后生存维艰,把其余四子外放。这过去了几十年,笃慕也早已逝去,其六子彼此的交流却是没有中断。阿热部(糯部)在成都平原耕耘,其弟阿卧(恒部)活动于今石棉、越西美姑一带,阿切(武部),阿考(乍部)在滇中滇西一带,阿切(布部),阿齐(默部)在黔西一带。这六部里,除了阿热的糯部发展尚可外,其余五部发展是艰辛而缓慢的。古彝地区的社会结构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支体系,其理念和中原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本质上是一样的。因此,这五部为了存续,与其他支系部族多以联姻的方式结盟,不断融合,无奈势力薄弱,常为他族所侵所辱。经过杜勖和阿热两代蜀主的努力,古蜀慢慢的恢复了些许元气,在古彝地区的影响力开始变大,蜀主的名头也就有了一定威慑力,其余五部的待遇也就变得好了一些,六部之间的交流愈发的频繁了起来,古蜀地南下货殖相比北联东出自然也就好了许多。
此时联姻结盟是整个西南地区最常见最实用的改善部族关系和联盟方式。自笃慕入蜀后,北上的古彝先民皆是遵从着古彝地区的婚配习俗,有着浓浓的等级意识和家支意识,如此做法非常不利于融入古蜀地。鉴于此,古蜀热尼做出了大胆的改革和推广,先从氏族上层起破冰,不同氏族间进行联姻通婚,古蜀热尼便是娶了古蜀地柏氏的柏扎依(古蜀三美女之一)。此前古蜀地羌人及氐人(蚕丛部)居多,其婚配制也多沿袭古羌,见《后汉书.西羌传》载:“父没则妻后母,兄亡则纳厘嫂,故国无鳏寡,种类繁炽”,类似叙述前文也有。这样的习俗有利也有弊,利的是有利于维持部族的发展繁衍,弊的是容易跟其它氏族脱节,如夏族就对此习俗颇有非议,柏氏也是绕着走。为了协调和促进古蜀地各族的融合,热尼将这样的婚配制做了一定的改进,取消了“父没妻后母”却也保留了“兄亡纳厘嫂”的做法。
除了大力推广和完善古蜀地婚配制以外,为了整合古蜀地和淡化各氏族各自为政的做法,热尼不断提升和强化食官的作用,将各氏族族长领的六官职能细化,明确权责,尤其提高了秩人的作用(秩人长官便是后来蜀王时期的大司刑),将其慢慢取代萨玛和萨帕调停人身份,形成了古蜀历史上的“法官”抑或“判官”,此后古蜀地慢慢呈现出管理有序,秩序有纲的状态。
改革的过程是艰难而痛苦的,中间有冲突也有争执,变化也非一朝一夕之功,不过改变是一定要进行的,余下的只有交给时间去酝酿。
平日里闲暇时,热尼更喜欢蹲在田间地头观察农作物和稷工们一起探讨农耕和天时。今天我们可以很轻易的根据不同时令节气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古人此时还处在艰难的摸索过程中。经过极为漫长的生存认知积累,人类才将体表感受到的暖,热,伏,凉,寒等感知对应到自然界动植物繁盛凋零的变化,慢慢将一年划分为五时,曰暖春,热夏,长夏,凉秋,冬寒,再不断观察摸索,并运用于农耕后总结出农作物种植规律!
康王二十二年,秋收,风起时,阿热和其弟稷工热达闲来坐在郫邑城外田埂边树荫下,悠悠曰:“阿弟,五时有春夏长夏秋冬,五方有东南西北中,五谷有稻麻稷黍菽,五畜有鸡羊牛犬豕,五味有酸甘苦辛咸,手有五指足亦五趾,五之数,奇也!”
热达静坐一旁看着草黄叶落,回曰:“天有五行,地有五方,手有五指,脚有五趾,五之数,确奇也。多一分则盛,少一分不及!”
“哈哈哈……,识五数,尊天意,司农耕,饱民食,足矣!”
日落月升秋去春来,古蜀地就这样一点点的变化着,成都平原的北部,西部,西南部,乃至中间大部已经开垦为耕种渔猎之地。岷江及支系在非汛期还是比较友好的,江水滔滔不断、波澜壮阔,平原支系水流潺潺、碧波荡漾,岸边绿柳依依、随风摆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蛙声响亮意味着丰收年,青蛙(蟾蜍)也就成了好收成的象征。
几十年过去,古蜀地五谷种类愈发丰富,粮食产量逐渐增加,平原鸡犬相闻
安宁祥和,人口也慢慢增至3万余户,15万余人。
是谓:
太阳东升,百鸟啼鸣,鸡犬相闻,农人货殖渔猎,司农耕桑,垂髫追逐嬉闹,捕鱼捉虾。
太阳西下,百鸟追日,鸡犬归巢,牧野嬉笑彦彦,炊烟袅袅,平原日落月升,繁星璀璨。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20-04-01 19:07:57 +0800 CST  
各位师友们,无法给大家一一致歉了,在此一并给大家一并致歉。这段时间,我只有一早一晚有时间看看,如果回复晚了,还请多多担待,晚上回来还有更严峻的“工作”。更新不及,还望多海涵,我尽量保持更新的节奏,实在不好意思!
今晚一定更新,稍晚一点点!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20-04-03 20:23:35 +0800 CST  
不禁发问,现在的功课是给家长的吗?做家长得造多少孽!
更新稍显仓促,不足之处,还请诸位老师指正,拜谢!
昭王十四年前后(前986年),镐京遭遇水灾和地震,自然灾害给周国带来了严重的物理伤害和不好的心理暗示,也给了其他诸侯不臣的勇气。同年秋,鲁国发生政变,姬沸杀死兄长鲁幽公姬宰夺得侯位,此举乱了朝纲规制,在礼制森严的周朝可是件大事,进退维谷的周昭王对这样大逆不道的事也只能听之任之。东南之徐夷、淮夷一直不服周氏统治,时有反叛之举,荆越之楚国见得此状,也是起兵欲犯周境。一时间,中原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丰镐庙堂不胜愁的紧迫感。
次年,为树王威震宵小,昭王欲征荆楚,为免腹背受敌于是仿先祖借褒斜古道南下褒国会盟南蛮各路诸侯,并于旱山之麓设坛,举行祭山大典,颂先王固盟约。昭王与褒君共同主持了旱山的祭祀活动,庸、蜀、羌、髳、微、卢、巴等各路诸侯皆有参加,此次活动记载在了《诗经》里,如下:
《诗·大雅·旱麓》:
瞻彼旱麓,榛楛济济。岂弟君子,干禄岂弟。
瑟彼玉瓒,黄流在中。岂弟君子,福禄攸降。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岂弟君子,遐不作人?
清酒既载,骍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瑟彼柞棫,民所燎矣。岂弟君子,神所劳矣。
莫莫葛藟,施于条枚。岂弟君子,求福不回。
全诗以颂周王之德为引树周王朝之形象,固盟约之誓。昭王以祭文为念以期南蛮各路诸侯与周朝同心同德兴国兴邦,同时不遗余力的向各路诸侯展示周王朝强盛的国力以慑南路诸侯!
蜀主热尼,此时应称蜀候热尼,参加了此次会盟和祭祀,了解了中原之形和东土之势后心有所感!一回到古蜀地,热尼立即召来集众族长和食官开议会,直言曰:“周氏势盛,然困于外患内忧也。中土不静,恐有祸乱矣。我地治水司农耕桑,兴国拢民,而后南拓!”话音未落,接着道:“着司马联兵,驻北守东,全力戒备!”“南拓?”南边古彝可不是好相与的!我地山高水险,外族欲扰不易,何必如此大动干戈?………虽各自打着腹稿,终究是没有表达异议,皆曰:“嘚”,拱手告退!
昭王十六年,周昭王开启了漫漫的伐楚之路,《竹书》载:周昭王十六年,周昭王“伐楚,涉汉,遇大兕”; 周昭王十九年,周昭王派祭公、辛伯攻楚,“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昭王末年,夜清,五色光贯紫微,其王南巡不返”。虽没建多大功但也夺得些财宝于是铸器铭功,昭王十九年伐楚丧六师可是让周氏伤筋动骨了,因为这六师是周氏嫡系宗周六师(丰镐),是绝对的主力。宗周六师失去后虽有重组但其势远不如以前,昭王第三次征伐楚时是调用的成周八师(洛邑),无有建功,亡。周氏的对诸侯的控制力,渐衰!周王几次伐楚和后来穆王的伐徐夷倒是促使荆越、东夷一带的先民不断向着清江和长江的中上游迁徙,略过不表。
周昭王二十一年(前980年),已过耳顺之年的热尼将蜀主位和权柄交给其子尼古,和其父阿热一样循着祖灵的指引南下,后居于邛都。为什么是交给,而不是 “民主”推荐一下吗?这时渐渐恢复元气的古蜀地,虽还是比较穷困潦倒,但好歹有了些家底,有了家底自然 “蜀主”就好当了一些,也能为自己的家支谋些“福利”。很遗憾,不是其他氏族不想当,而是争不到了。经过笃慕阿热和古蜀热尼两代,笃慕分支已经在成都平原站稳了脚跟,阿热一支也负着家族“任务”,另外还有一个势力庞大的同族杜氏辅助。此时除了根本无意做“主”的柏氏外,此时尚能叫阵笃慕分支的其他氏族除了古羌和蚕丛一支(氐人)外,其他的几乎都已经丧失了这个资格。古羌因为有更广阔的川西之地和西羌同族,对古蜀之地有深厚感情但对蜀主却不是很热衷,况且古羌和柏氏在古蜀的地位本就不低,萨帕和萨玛(神位)大多时候都是由这两支担任的。蚕丛一支(氐人)此时倒是对蜀主感兴趣,不过也就停留在感兴趣的阶段,也曾有过欲取而代之的打算,无奈支持者甚少,后来也就渐渐放弃了,此后蚕丛部也是出现了分化,原来自陇西南下的欲回陇西(氐人一支,后来的苻氏和杨氏皆出于此),跟西羌关系密切的一支向着西羌(后来的冉族),其他的则留驻平原周边致力于桑蚕绸缎之技,安安心心做平原上的大户。
前974年,秋收之季,热尼卒于邛都。因热尼一世,懂耕种会技艺的殷人慢慢受到重视和任用为食官,自此殷人也是渐渐融入平原,渐渐的不言中土而言古蜀。为表对热尼的尊崇和追随,在热尼南下时有不少殷人跟随,在其卒后世代为其守墓,自愿为其守陵!
热尼一生力推革新,团结各族,勤于耕植,司农饱民,乃蜀之后稷也。他制定的南拓方略为古蜀地后来称王、称帝,以及辖制滇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子古蜀尼古为表其功,仿鱼凫神王铜人像制作了微型版的古蜀热尼铜人像,即今天金沙遗址的镇馆之宝:金沙青铜小立人像古蜀热尼,此时的左右手形状仅仅是寓意,仿神王制,象征王主权柄的是腰间的“玉圭”,类似《诗·大雅·崧高》记载的周天子之物:介圭,即“锡尔介圭,以作尔宝”,见后文详表!
特别注意铜小立人的发型,三星堆青铜时代是通过服饰、耳饰等手段来区分社会等级和氏族习性,在古蜀王黄金时代在沿用了服饰和耳饰等习俗外,还在发式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区分,三星堆古彝杜氏是盘发,当进入实质的蜀王时代后,则改为了头顶盘发,头顶编发,脑后编发等等形式。不论是笄发、盘发、还是编发,这些发式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氏族高层才可以做的,中层的食官顶多是盘发或束发,而底层的大多是披头散发,极少有资格束发的。盘发和编发在后世的传承过程中,因为历史久远无有文字,渐渐从社会阶层用途朝着精神形式用途发展,慢慢说成宗教信仰和护身延年等美好期许,其实今天的 “如比”,“如且”,“天菩萨”都是对先祖的一种传承,一种记忆,一种缅怀!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20-04-03 21:31:36 +0800 CST  
各位师友们,先给大家致歉,不是我发完就不管了,不回复大家。我确实只有早晚才有时间看看帖。早上时间不够做不了更新,我一般是下午下班后才有时间做更新,下午如果时间来不及,晚上会想法补上的。只要我上线了一定给大家做回复和沟通的。
节假日一般没有更新的,因为有更艰苦的工作:给辅导,送兴趣班什么的,请师友们多多理解,谢谢!
今晚一定做更新,只是稍微晚一点!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20-04-07 19:39:01 +0800 CST  
师友们,不好意思,更新迟了!
古蜀尼古篇
周昭王二十一年,古蜀尼古,热尼长子,其身长近丈,三十有四的尼古继任蜀主之位,其母为古蜀三美女之一柏扎依,古蜀三美女的另两位是阿吉娜(嫁岷山庄王冉聃)和梁莉(也称朱莉,嫁蜀帝杜宇)。
四川盆地自秦汉后称“天府之国”,给今人一个错觉似乎此地一直是鱼米之乡,处处是耕地,到处是良田,山花烂漫鸟语花香,完全不是的。在4000年前,四川盆地土地刚卤荆棘丛生湖泽遍布,非常不适合栖居耕种和游牧,详情前文已有叙述,后经过蚕丛、柏灌和鱼凫三代几百上千年的光阴,疏导河道,垦荒开地,耕田渔猎,靠着古蜀先人的双手双脚辛勤劳作,一点点改善这才有了3000年前盆地的光景。真正让平原大变样有成为“天府之国”潜质的历史性行为,当是杜宇时期鳖灵的“岷山导江,东别为沱”,个中情况见后文详述。
中原地区的改变是因为农耕,夷越地区的改变是因为水利,盆地的改变农耕水利倒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货殖商贸。据《今本竹书纪年》载:“(帝泄)十二年,殷侯子亥賓于有易,有易殺而放之”和屈原《天问》载:“该秉季德,厥父是臧。胡终弊于有扈,牧夫牛羊?”这两部典籍写的是商部落第七代精明能干的首领王亥,在其领导下,商部落改善农业和畜牧业把商部落搞得欣欣向荣,农牧兴盛货物充足。为进一步发展壮大部落,王亥驯牛拉车,亲自率队用牛车拉着货物到其他部落去进行以物易物的贸易,由此其他部落就称其为“度商人”,王亥也就被奉为了“华商的始祖”。本文以为商贸活动更早的地方可能是古蜀地,据三星堆发掘文物展现的贝币和其他物品依稀可以看出古蜀地昔日商贸的繁荣盛景,由已经具备以货币作为交换等价物的高阶商业形态可推算古蜀地以物易物的商业初阶形态应早在几百年前可能就已形成,如前文所述约四千年前的蚕丛时代以布匹易粮食,没有丰厚的物资积累不可能支撑起消耗巨盛的三星堆青铜文化,后来《史记·货殖列传》和《汉书·货殖传》也有“蜀商”的记载,如邛竹、蜀布、枸酱等等等等。因此本文确信早在3500年前古蜀地就已经有了非常繁荣的商业形态,古蜀地的商业活动在同时期是处于领先地位,也正因为商业活动的盛行使得古蜀地形成了在形式上统一而实质上分散的政权组织形态,真是成也商业,败也商业,略过不表。
随着农耕水平的提高,种桑养蚕的技术改进,匠人增多,手工器物随之增多,古蜀地可用于商贸交易的物品越来越丰富,商贸之路越走越远,往南经笃慕阿切和笃慕阿考的后支到了滇西滇南一带,往东南经笃慕阿克,笃慕阿齐的后支到了黔中,黔南一带,商贸触角愈发广阔,能交易到的货品也就越多,古蜀地赀财累积渐多。尼古任蜀主之前便一直领槽工,主行商之事,南北往来于三星堆坊市、金沙坊市与滇黔川西之地,东出巴楚对巴地之盐、荆楚冶炼之术甚是羡慕。盐铁此时的地位甚至高于铜矿几无可能大量获取,以致在交易过程中,古蜀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大的。继任蜀主后便是组织了更大规模的商队,向北与褒国往来频繁,以褒国为跳板经褒斜古道到了关中一带,经祁山道到了陇西一带;往东借船南下由长江青江东出巴楚荆越,往西走灌县过汶川沿着岷江过茂县入松潘的“松茂古道”,往南走的最多的路线便是西南古丝绸之路。
《鱼凫卷》有提到“松茂古道”,也称“冉駹山道”,其实最初昌意进出成都平原其实走的路线是茂县经九顶山到平原之北(绵竹什邡)的“茂绵山道”,这条道便是“蜀山氏”的所在。但这条山道实在是山高水险,崎岖难行,经过蚕丛柏灌几百年时间沿着岷江水路,慢慢才探出西进古羌的“松茂古道”。北、西、南三个方向的山道无有良策,唯有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但东出南下可以选择走水路,无奈此时的竹筏、木筏、独木舟、木板船等简易水上工具已经不能满足大型商队东出的需求,也经受不住风高浪急的考验,于是改善行船变得必要而迫切。
人类历史上每一次技术(技艺)革新和改进都是基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人力赀财的长久积累和客观历史条件的满足而产生的,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跳变,或简单移植就可以。
有了需要便是有了创造,货殖商贸的需要对造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槽工部下的船工们在尼古的命令下想尽办法大力改进造船技术。鱼凫时代用的是竹排,木筏,好一点的是木制单槽船,船工们采用了两个方法,一个是将单槽船并二为一,是为“方”,有齐头并进的意思,这样的方式在小江河里面勉强够用,到了大江大河里就不行了;于是便有了第二个做法,主要是得益于器工工具形式和质地的革新,如凿,斧、锛等等,在单槽船的基础上进行加长加宽加高,将整棵树干中部掏空,制成长两至三丈(3~5米),宽约一至两丈(2~3米),高约一人的大型槽船,船内按使用功能进行分配,船两侧置舷窗,船首立柱,船尾置拖,以棹助行,水深且缓处以桨助行,水浅急流处拉纤引舟。此时的古蜀船,帆和橹用的是比较少的,因为沱江、岷江、长江这些大江大河,水流急险滩多,时时都需要改变行船方向,必须辅以撑杆。这样的造船技术和使用方法在古蜀地乃至云贵两地用了很长很长时间。
南下和东出的商道直接促使了起始点崇州大邑、中间点汉源邛都和三江汇聚之地南安(今乐山)的迅速发展。南安地曾经直接面对濮人僰人等异族,人烟很少,但随着东出巴楚商贸频繁,这个地方的人烟也渐渐多了起来。尤其是在崇州大邑新津一带经营了上千年的玄嚣颛顼后裔,已经把这三个地方的坊市做得仅次于三星堆、金沙坊市的规模,且城邑越拓越宽,除伐殷时这两部族响应了之外,其他更多时候,都在独立经营着这两个地方。除了主观上有芥蒂外,也是受客观条件限制,岷江将成都平原南北一分为二,南北要来往一次需要付出很大努力,直到鱼凫中后期竹排竹筏增多,来往才频繁了许多。因此在成都平原南北交往便利之前,他们受到古蜀习俗的影响少,保留更多的是玄嚣颛顼(东夷)时代的生活习俗。
成都平原日新月异,农耕水利水平大幅提高,货殖商贸活动盛行,坊市小贩来往不绝,匠人器人数量渐增,平原人口数量平稳增长。人类的发展和需求都是层累递增的,到了不同的阶段自然会提出相应的要求,人口增多了,自然也就对城邑和坊市的扩建和改善提出了要求。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20-04-07 22:32:35 +0800 CST  
各位师友实在抱歉,《蜀帝卷》的构思和叙述比前几卷难度大了许多,加上非常时期手上的事情挺杂,更新迟了还望多多理解!今天争取多更一些!
先一更,晚些时候尽量再更新一些!

又十年,可能是古蜀人祭祀态度很虔诚,于是岷江没乱发脾气,难得的好光景。坊市内人流不息,越来越多的古蜀先民聚集在城邑周边搭棚做舍,虽说生机勃勃,却也凌乱无序。成都平原本就是周边不同氏族、部落乃至游群聚居而成的,不论言语还是习性都有差异。虽经过长时间的融合,尤其是经过鱼凫神王时代形式上的统一后,言语和习性之间的差异不断缩小,但终究还是没办法完全一致,如上文所说的婚配制习俗之异可见一斑。又加之大族各占一方各自为政,虽然古蜀热尼做了很多的努力来融合,但改变需要时间,目前就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古蜀人言行由心行事随性,任性而为率性而行,好的时候热情非常,不好的时候就成了生死仇人,尤其是角斗文化兴起后,古蜀地养成了“尚武”之风,也便有了逞勇斗狠的不良习惯。一时间武斗及私斗成风,为了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有可能大打出手,时有的摩擦争斗让秩工们是疲于奔命。
不知是心里作祟还是利益驱使,在大家一无所有的时候,尚能守望相助,有了二两碎银后却开始了无休止的争斗,此时的古蜀先人便是有了些许力气开始“锻炼”身体了。
周穆王八年(前970年),平原上时有发生氏族或平民的为了土地、良田和居住地争斗的情况,平民之争秩工们尚且能平息,麻烦的是氏族之间,尤其是大氏族之间的争斗则是无能为力,这样下去可不行,得想想办法了。大氏族的族长不是领了六官吗?难道他们还知法犯法?遗憾的是,这个时候古蜀地还没有“礼制”,只有山寨版的“规矩”,而且规矩的适用范围还得看各氏族的排位,加之各氏族族长他们更愿意做的位置是他们自己的族长位,而不是领官位虚衔。西周等级森严的王制体系是在周公强力推动建立和后来慢慢完善起来的,而此时的古蜀地虽有等级区分却不具备礼制的条件。
鱼凫神王时代聚民集权靠的是几百年的苦心经营才创建了“神王制”,本质是王代神权的“神治”而不是封建礼制的“王治”。此时的古彝一族融入古蜀地都还需时日,谈何王权礼制?现在古蜀地通行的管理机制是蜀主和各大氏族协商处理蜀地大事,氏族内和氏族间靠族长的约束和协调,其依据是萨玛萨帕长久以来总结的通俗道理,这些通俗道理便是初级版的“古蜀习惯法”。此后,鱼凫时代神权至上的理念慢慢被弱化,慢慢朝着人治理念的方向转变,萨玛萨帕慢慢卸掉了协调人和仲裁者的身份,此后更多的是担任主持祭祀和传承叙述的角色。
夏末,西邑,古蜀尼古召集各族族长和所有食官于郫邑议事殿,此时的议事制度仍然是有事召集,无事各管各这么一个离散的状态。待众人到齐后,尼古出声道:“伐殷于今已七十余载,我地粮物渐丰,货殖畅通,人口繁茂。今北地坊市日稀,民多聚居于西邑之侧,滋扰纷乱屡现,诸位以为当如何处之?”说社会美好可以用熙熙攘攘川流不息来形容,若换一个角度来理解,说成吵吵嚷嚷嘈杂无序其实也是适用的,现在的西邑便是这样的局面。
位居次席的柏氏族老柏郗起身,拱手一揖曰:“吾地兴盛,幸也。先祖开北地坊市,以聚民货殖,后神王以为王地。今民乃十倍之数,当扩西邑以纳民规制。吾地之西南乃帝裔所居,亦兴也盛也,理应扩邑容民。”
玄嚣、颛顼两部族长对着柏郗皆是拱手一拜曰:“柏老所言极是!”
位居三席的羌老姜无伤闻之接言曰:“民聚,扩邑,时至也。今祀虽简,然不可废也。祀,地之大事,民之所向,慎之!”
夏氏夏老,鱼凫箭鱼氏柳老,杜氏杜老皆颔首曰:“实也”。
殷人入蜀已愈七十载,多任官职,此时的器工即是殷人。尼古望向器工剡曰:“汝有何解?”
剡起身,大揖,曰:“我主所言,甚是有理,姜老所言,亦有理。城邑及祭祀皆不可废,当徐图之。”
“着器工领人五百,司扩城祭地。赀财钱粮所需,六部筹划,诸族辅之!”
“嘚”
诸族虽心中腹诽,但此议为地之大事自是怠慢不得!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20-04-10 18:42:11 +0800 CST  
今天两更

约莫两三月后,经过器工南北考察统计后得知古蜀地界内已有不少邑落和坊市,北起绵阳梓潼下至新津彭山,西抵灌县东至平原中部及西南的崇州大邑和邛崃。邑落坊市中最大的当属北地三星堆邑及西邑,其为西南邑今宝墩,再次为西之高山城,而后为温江鱼凫城,灌县芒城,崇州的双河古城和紫竹古城,规模较小已渐渐凋零的有如北地的边堆山邑落,梓潼绵竹什邡彭州盐亭一带的小型邑落。诸多邑落遗迹可能化为历史尘埃消失在时间长河里,也可能埋于尘土之下尚未发现,希望将来能有更多的考古发掘新发现!
经过一番考量分析和构思统筹,器工把城邑布局和赀财所需报于蜀主尼古及诸族长,所需赀财钱粮也是不少。根据各个区域的实际情况,商讨拟定分期逐步完成,先扩城邑,后筑祭地,再筑作坊及各功能区,最后划民居之地。此时主要的耕地和人口主要集中在平原的北部、西部和西南部,北邑三星堆加固不再扩,保留其坊市以用,鱼凫王族、贵族所居之地及曾经的祭祀之地则慢慢废弃。扩南邑即宝墩坊市为宝墩城及大邑高山城,将西邑扩建,作为平原主城,同时将曾经神王卫队在双流牧马山(瞿上)的驻地扩为别城。灌县芒城和温江鱼凫城则慢慢拓为民居之地。其他小型邑落不扩不重建,维持现状,民有所需,自建自用。
古时修筑大型城市和修路架桥有个隐晦和不成文的做法,就是献祭:牲祭或人祭,献祭是开工前的一个需要异常严肃对待的重要仪式。为什么会有这样残忍的做法?主要是精神祈求和寄托信仰层面的主观因素,今天我们住在高楼大厦里乘电梯上上下下,想必大家极少想过高楼会突然倒塌这个问题。不是我们心大和无知,而是今天的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建筑工具和建筑理论等等已是非常完善非常科学,完全能保证高楼大厦的安全。但我们的祖辈先民可没有今天的建筑理论,建筑材料和修筑工具,他们的建筑经验都是通过筑树巢、搭草棚和垒石屋木屋一点点积累起来的,积累经验有一个时髦的名词叫“试错机制”。毋庸置疑,古人的建筑经验百分之百是通过“试错”得来的,那时的“试错”一定是意味着流血流泪,甚至可能搭进去身家性命。这时的先人们遇到房屋路桥的倒塌第一反应绝不是以为是他们的建造技术不过关方法不对,而是认为他们的行为可能触怒了某些神灵以致降下的惩罚。原始的崇拜主义让他们敬畏自然和“天神”,既然自己犯了错自然是要承担错误的,于是就有了用“牲祭”供养,“人祭”恕罪的做法,此处暂略过不表,见下文详述。
蚕丛先辈们住半山石屋不是因为冬暖夏凉空气清新,而是因为他们不太会造房子,因地制宜的选择罢了,彼时平原上当然也是没有造房的条件!古蜀先民从山上下到平原,学会以石、木为基草棚为顶的井干式石屋搭建法可是花费了很长的时间。此时的民居房屋多以土台石基居多,因为石头可以就地取材容易获取。只有大氏族房屋和重要建筑才有用木制但不多,因为此时的石制工具做木工活还是挺难的。加之此时盆地气候潮湿,一年大半的时间都是阴雨绵绵,加之木工技术也比较落后,木件处理不好容易腐朽。直到殷人入蜀带来中原的木工精华:榫卯技术,再融合蜀内几百年积攒的开山架桥技术,才留给我们今天能依稀能想像到的井干式、干栏式、穿斗式的房屋土台遗址。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20-04-10 22:12:06 +0800 CST  
谢谢各位师友的支持,今天若是事情不多,尽量做更新,谢谢大家!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20-04-13 09:13:56 +0800 CST  
各位师友不好意思,今天因为有急事要处理,直到现在事情还没有忙完,脑子迷糊得紧,思路浑沌,勉强更新怕浊了大家的眼。
待我休息休息清醒清醒,明天一定再更新吧!再次致歉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20-04-13 21:40:12 +0800 CST  
赶紧交作业

回到正题,既然要重建邑落扩之为城,三星堆坊市垒石为基的井干式方法和拱篱为栏的围城之法就需要改进了,由于垒石重量重不易搬运,稳定性低墙体无法做高,石屋一般都建的很矮,如此时古羌的“邛笼”远远没有今日羌族的碉楼这么高耸壮观。即便石屋做的很矮也时有倒塌的情况发生,如鱼凫时期建造祭祀神殿时就垮塌过多次。古蜀器工们结合中原的榫卯技术和荆越的木屋搭建技术,并根据四川盆地气候潮湿雨水多的情况,开发出适合盆地气候特点的筑城搭建之法。古蜀地此后不断涌现技艺精良的能工巧匠,如后来蜀王时期的根莫阿尔(音译)。
建城郭,先筑土台为基后垒石其上,墙体高和基宽视具体情况而定;议事殿以构料小易操作的穿斗式为主;民居则以小而巧重实用的干栏式为主;
祭祀殿是所有建筑里规格最高的,其结构为压梁式(抬梁式初级版),特点是空间宽,用料沉,以五尺土台列基,其上立巨柱,顶覆木板。此时祭祀种类极多,有祭神灵的,有祭先祖的,有祈祷的,有驱害的,有还愿的,等等等等。客观的说,远古时期祭祀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表达对天神的崇拜和对先祖的祭奠,还有聚众拢民,维护团结,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
关于筑城造殿的祭品用度引发了很大的正义,牲祭还好,用的祭品无非是牛、羊、猪、鸡等。若是人祭?用谁?怎么祭?主张人祭的主要夏氏、玄嚣部和颛顼部三族,古羌、杜氏、蚕丛后支和鱼凫后支三族中立,古彝和柏氏两族则心有抵触,意见不一各有见解,尼古不得已召集诸族长和食官详讨此事。
同年,秋收后,度过了欢乐的秋收之祭,待众人到得议事殿落座已定,尼古开门见山,曰:“我地兴盛,扩城建邑,时之所需也。然人祭,何解?”
器工剡见蜀主尼古面有愠色,低首拱手曰:“大地山川皆有神灵,上有天神下有地灵,理当敬之。人之所行逆天伐意,或忤神灵之意,理当祭之。”
羌老姜无伤,抚须曰:“我地有今日,乃神灵庇佑,当敬”。
尼古扭头问柏老柏郗曰:“柏老何解?”
柏郗整了整服帽,起身曰:“祭祖祭天,于念于敬,理合。然祭之物,可议”
夏老姒弇接言曰:“筑城造屋,神灵居上,当敬。”
极少参与发言的玄嚣部族老刘傕顿了顿,起身拱手曰:“吾族所居半山,筑之不易。若无神灵庇佑,无有今日,当祭。”
尼古闻言沉思半晌,曰:“何不以牲代之?”
诸老都同意当祭,但究竟是祭人,还是祭物难以决断,商讨一时有些尴尬。器工剡审时度势,俯首一拜,轻声建言曰:“我主,可否易筑之地,牲祭;险要之筑,人祭?”。
尼古闻言,嚯得站起身曰:“谬也!我地人稀,先祖沥血,治水司农,是为饱民。民为吾地之本,用之以祭,是何理由?”
器工剡慌忙跪地,稽首曰:“主上,仁也!”
几乎不参与发言的颛顼部族长华醮,起身沉言曰:“地无刑则无规,吾地民风蛮鄙,时有争斗以致伤亡,言教束之无益,可增刑以滥杀者,葬之,即严刑令亦振神威。望我主圣裁!”
尼古听后,低头沉思良久,最后微微点头叹曰:“天不怜万物为牲,主不惜庶民为畜。民为我地之本,当善待之!”。
诸位族长一听,华醮和尼古说得都是有理,皆颔首!最后的方案还是采用了器工剡的建议,大邑高山城采用了人祭,人祭当天还举行了大规模的“祭天大会”,在威服古蜀先民的同时完成了人祭。西邑郫城和南邑宝墩,则是牲祭。修缮和扩建的其他小型城市要么牲祭要么简祭。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20-04-14 18:13:50 +0800 CST  
井干式这种结构是中国传统民居结构建筑,以木材为主,也有石材,如古蜀地,木制井干以圆木或矩形、六角形木料平行向上层层叠置,在转角处木料端部交叉咬合以形成房屋四壁,形如古代井上的木围栏,再在左右两侧壁上立矮柱承脊檩构成房屋,参考图

《庄子·秋水》载:“吾跳梁乎井干之上。”
《淮南子·本经训》载:“大构架兴宫室,延楼栈道,鸡栖、井干、标枺、櫣栌,以相支撑”;
《史记·武帝本纪》载:"乃立神明堂井干楼";
《汉书·郊祀志》载:“立神明台、井干楼,高五十丈”;
《昭明文选·鲍照·芜城赋》载:“板筑雉堞之殷,井干烽橹之动”。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20-04-14 21:23:34 +0800 CST  
穿斗式木结构
四川早期民居的主要类型为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在远古时代是指以树干为栏的木阁楼。古有“依树积木,以居其上”之说,也就是史书上记载的“巢居”。四川的干栏式建筑主要是指那种穿斗式木结构,底层架空的吊脚楼。



几十年前,乃至今日的川东民居广泛采用全楔式木结构建造,以石为基础,以木制梁、楔、柱、椽,以竹隔墙夹楼,以草、瓦盖顶,层次错落有致,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城镇房常为一楼一底,下层开店或日常活动,上层则作为卧室。农村房上层存放(晒晾)粮食,下层为住房、堂屋、厢房、厨房、织作坊等。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20-04-14 21:34:44 +0800 CST  
干栏式建筑结构
所谓干栏,就是把住房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无墙不住人或作牲畜圈之类用。中国南方,地势低洼,雨大水多,古人从鸟巢得到启示,在树木之间构屋建房,被传为是有巢氏的发明。事实上,早在六七千年以前,浙江河姆渡人就已经能够建造干栏式房屋了。
干栏发展序列图示:



现代民居图


《新唐书·南蛮传》载:“南平僚东踞智州,户四千余,多瘴疠,山有毒草、沙虱、蝮蛇,人楼居,梯而上,名日干栏”。南平即今南川、綦江一带。可见,重庆古时的主要民居就是干栏,干栏的妙处就在于避潮湿,避虫兽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20-04-14 21:47:57 +0800 CST  
在人类历史上,人祭和人殉现象的存在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主观需求,除了远古敬天畏神的天人关系认知和王侯首领魂魄与身体相连的主观需要,还有人类把在生存和生活过程中“试错”付出的代价归结为触犯了神灵,犯了忌讳,自然得献祭和牺牲。举一个熟知的故事“鲁班与墨子斗法”为例,公输班(鲁班)给楚王造云梯后,楚王欲攻宋国,墨翟(墨子)带着大弟子禽滑厘和三百弟子前去劝解楚王。楚王利器在手肯定是不听啊,墨子和公输班于是当着楚王的面模拟攻守战,公输班主攻墨翟主守,经过激烈比拼,最后公输班技穷输了。此处不是论公输班和墨翟的技艺高低,而是公输班输了以后对研发各种器具越发魔怔了,有许多关于鲁班稀奇古怪的发明创造的传说便是由此而起。也许当时鲁班的奇思妙想和创造发明有设计理念但没有理论支撑,有些关键机要之处无法用言语阐述,只能靠意念体会,说不清道不明。
后世很多木匠器匠达人等虽然不断完善修路架桥和宫殿房屋的理论和技术,但限于认知的局限性,理论上无法系统表述的内容皆以师带徒的口口相传的方式来传授和传承,于是就产生了说不清的种种“机要”,这些道不明“机要”便成了灾难的源头。事实上,在建筑技艺的积累和进化过程中,绝大多数理念似乎都是“机要”的级别,而探索“机要”免不了要付出血和命的代价。因为认知的局限狭隘、试错的辛酸无奈和纠偏的必然成本,在探寻“机要”的漫长过程中,咱们的先辈唯有在主观意愿上以“血祭”的方式来祈祷神灵开恩以保平安。
这种压注“随机性”的朴素做法不过是远古先人美好的愿景和不得已的选择罢了!
后世建筑行业人士,抑或方士托名公输班的名义撰写或辑录而成的《鲁班书》让当代建筑学大师们摸不着头脑,可能是资料不全,也可能是其中有很多违背常理的所谓“机要”。因为搞不清弄不懂给了后世木匠开发想象力的空间,于是有了《鲁班技》的“进化版”、“升级版”,一个个奇思妙想不断涌现,或创新、或假想、或揣测。幸运的是,这样一代又一代的经验积累进步和创新催生了很多巧夺天工的器物和建筑,不幸的是,这种说不清道明的“朦胧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谁想知悉“窍门”或“绝技”的话就得“对等交换”的失去点什么,如“鳏、寡、孤、独、残”总得占一个,木匠业界称“缺一门”,跟欲练此功必先当公公的葵花宝典一样。
这看似戏言的说法在我们建筑历史上存在了几千年,直到20世纪亦有人祭牲祭和“缺一门”的说法,至于有没有这样的做法我没见过不能妄论,年长者或许可以回答一二。这看似无知和残酷的做法是先辈以鲜血、性命为代价探索和认识未知的辛酸历程,今天看似简单普通的技能或许是先辈们付出几十甚至几百年的时间以及无数的生命代价才得到的,我们当好好珍惜,学习,继承和创新。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20-04-15 18:34:15 +0800 CST  
@世居蓬蒿 2020-04-17 14:49:32
现在的历史研究更多的是集中在了意识形态的分析和对器物主观意念的考究,很少有结合到当时具体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来分析,总给人一种似是而非的研讨,缺乏历史发展逻辑和发展规律的深层次研究。
此贴的推究方式显然不是根据历史业界的“本门功法”或“家法”的套路来叙述的,而是从历史属性的层面入手,时间,空间,发展逻辑,尤其是文物遗址的连续性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这样明显更有说服力。但这样做也是极难,因为但凡......
-----------------------------
谢谢世居老师真知良言和中肯评述,我也不知道能写到什么程度,只能尽力而为之。其他的我没怎么想过,这仅为我一家之言,还望各位老师多多指正!拜谢啦!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20-04-17 18:50:57 +0800 CST  
周穆王九年,建在半山的高山城和南邑宝墩暂不论,主要看看西邑的建设情况。器工部商定后报经蜀主和族老们首肯,按需求划分为诸族的居住地和祭祀殿、议事堂、食官办事所等,祭祀地初定在东南方向的金沙一带,坊市从西邑一直到金沙沿摸底河依势而建,同时按功能做了初步划区。之所以选择这个区域,除了地势相对平坦易于取水且水势也不大外,还有就是跟南邑的玄嚣部和颛顼部商量,折中考虑后的选择。此后沿着摸底河两侧扩建坊市这个做法,一直延续到了后来的蜀王和蜀帝时期。
西邑规模:长约500步,宽约400步,以土台为基青石为台,基宽3丈,土台高约三尺,土台上制干栏木制建筑,开三门:南开大门,东、西开辅门。建筑布局:天井居中,祭殿居北,祭殿之侧为议事堂,南为食官办事所,东西两侧为杜氏、古蜀氏、夏氏等居住地。建筑主要为土台木骨结构,由台基、柱框墙身、屋顶三部分构成。
祭殿:台基高五尺,柱立式,无台门,木骨结构,顶覆毛皮或木板,压以条石。这时祭殿的结构相对简单,规模并不大,且技术成熟,已经没有多少建造难度和风险。后来祭殿几经修葺演变,修筑的越来越庄重严肃,见后文详述!
议事堂:台基高三尺,穿斗式,加台门。开基槽立圆柱,木骨墙结构,含立柱、穿枋、斗枋、桁檩、檩子等构件,顶覆茅草、毡皮或木板,压以条石。此时穿斗式架构技术还处在完善的阶段,修筑方法为先开基槽,以土台青石为基,青石卧土台之上,巨柱立于青石之间,柱石之间接于单管脚明榫,立柱略内倾以便入榫。柱直接成檩,顶无大梁,按房屋进深方向立一排柱,每柱上架一檩,檩上布椽,每排柱子用穿枋横向贯穿连接,成一榀构架,纵向平面稳定性得以保证。每两榀构架用斗枋和扦子连接起来,以此增加横向稳定性。柱头直接成檩,落地柱多柱距较密,柱的纵向受力就少,柱的粗细选择灵活。实际建造时,先在地面拼接成整体屋架成为一榀,然后立起来,再用榀间的斗枋贯穿起来,就构成了房屋的基本构架。结合四川盆地雨季时间长的特点,屋顶做成山顶或坡顶,屋顶置木椽,绑竹檩,铺以茅草,粘毛,树皮,叠压木板等。几十年后,议事堂在古蜀吉卡时代进行了翻修成为了议事殿,显得更加的庄严肃穆,此为后话!
诸族居住地和食官事物所:台基高一尺,干栏式,加台门,木竹骨泥墙式结构,结构相对简单,木骨框架间采用榫卯连接,挖基槽埋立柱。基槽宽约三尺, 槽内大、小柱洞按序排列规整。隔墙用的小柱洞较密集,支撑立柱洞间相距约一步(约1.4~1.5米)的距离。由于平原气候潮湿多雨,构架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放养牲畜和堆放杂物。房屋构造主要是桩、柱、板、梁等木构件,框架间采用榫卯(初级版)连接,如柱脚榫、梁头榫、孔榫、燕尾榫等,布以企口板和直棂栏杆,带有前廊。建造时先挖好基坑,设好主柱,然后用石夯将辅柱砸进基坑里,辅柱上铺以木板,连接于榫卯,再以此建造第二层,屋顶盖以茅草或木板叠压,压以石块。大家族和贵族屋舍建造规格相对要高一些,用材用料更好,格局更为宽大,布局更为复杂,显得更为阔气。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20-04-17 18:51:53 +0800 CST  

楼主:cdnwpu2019

字数:435842

发表时间:2019-11-13 01:10:13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4-23 09:43:33 +0800 CST

评论数:4168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