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从哪里来-圣经揭开华夏起源的奥秘

对照西周的时间,查看同时期这片区域的历史,一个雅利安婆罗门人建立的国度进入了我的视线,它就是库鲁王国。
我们看图,萨拉斯瓦蒂河穿过了库鲁王国所在区域。
我们看下面的图库鲁王国分部区域与早期雅利安人分部区域是近乎一致的。
从时间来看,吠陀晚期(1100-500BCE),公元前1100-到公元前500年正是西周打败商朝后,到王子朝之乱的时期。也是库鲁Kuru王国时期相对应的。
楼主 培灵  发布于 2019-06-03 13:52:18 +0800 CST  


楼主 培灵  发布于 2019-06-03 13:52:39 +0800 CST  
库鲁王国也叫俱卢王国,就是著名的俱卢之战发生的国度。
库鲁是铁器时代印度北部一个吠陀印度雅利安部落联盟的名字。地域包括今天印度的德里帮、哈里亚纳帮、旁遮普帮和北方帮西部地区。它出现于中吠陀时期(c. 1200 – c. 900 BCE),后来发展成为有记载的第一个出现在印度次大陆的国家。Kuru was the name of a Vedic Indo-Aryan tribal union in northern Iron Age India, encompassing the modern-day states of Delhi, Haryana, Punjab, and the western part of Uttar Pradesh (the region of Doab, till Prayag), which appeared in the Middle Vedic period(c. 1200 – c. 900 BCE) and developed into the first recorded state-level society in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从时间来看,它正是商末周初的时间。
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指出雅利安人和德拉维人肤色不同,雅利安人把自己描述为“麦色的,”证明雅利安人很可能是黄种人,我判断胡里特人为西亚人种,作为胡里特起源的黄帝族人应该是西亚人种,特别是夏,而商和周因为亚伯拉罕少昊的原因,偏于黄种人,商朝的娘家有娀氏为北狄白人,因此商朝雅利安为黄白人种,至于周因为在埃及430年,与埃及人联姻,特别是老祖宗后稷约瑟为神人之后,就完全变异为现在中国人的模样了。虽然西周的娘家也有姜姓西亚人之后,但是进入中国之后,其大部分并没有随之进入中国,而是留在了西亚。
库鲁王国是婆罗门人建立的国度,而摩诃婆罗多里讲述婆罗门人肤色金黄,正是中国黄种人。
库鲁是铁器时代印度北部一个王国,从铁器和农业出现功能划分等证明库鲁王国与西周是一致的。
刚刚统一的库鲁王国是一个半游牧的部落,然而,当他们定居在西部恒河平原后,开始种植水稻和大麦,吠陀文献揭示这一时期有了生产剩余,出现了艺人和工匠。铁器开始出现。The tribes that consolidated into the Kuru Kingdom or 'Kuru Pradesh' were largely semi-nomadic, pastoral tribes. However, as settlement shifted into the western Ganges Plain, settled farming of rice and barley became more important. Vedic literature of this time period indicates the growth of surplus produc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specialized artisans and craftsmen. Iron was first mentioned as śyāma ayas (literally "black metal") in the Atharvaveda, a text of this era.
西周是农业国家。库鲁王国正是西周进入后从游牧向农业转换的结果。
相比于商人的青铜武器,西周带来了豳铁武器。库鲁王国正是铁器国家。
从库鲁王国宗教文化的悄然改变推知周灭商的秘密。
库鲁王国绝然地改变了早期吠陀时代的遗产,将吠陀赞美诗编入收藏,发展了一种新的宗教仪式-斯劳他仪式,在印度文明获得了一席之地。被称为古典综合派或者印度教综合派。在帕瑞克西特(环柱王)和贾娜梅佳亚(镇群王)统治期间,它成为吠陀中期阶段政治文化统治中心。在晚期吠陀时期(c. 900 – c. 500 BCE)开始衰落。
The Kuru kingdom decisively changed the Vedic heritage of the early Vedic period, arranging the Vedic hymns into collections, and developing new rituals which gained their position in Indian civilization as the srauta rituals, which contributed to the so-called "classical synthesis" or "Hindu synthesis". It became the dominant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enter of the middle Vedic Period during the reigns of Parikshit and Janamejaya, but it declined in importance during the late Vedic period (c. 900 – c. 500 BCE), and had become "something of a backwater" by the Mahajanapada period in the 5th century BCE. However, traditions and legends about the Kurus continued into the post-Vedic period, providing the basis for the Mahabharata epic.(维基)
在梨俱吠陀之后的吠陀文学里库鲁人的出现是一个显著标志。库鲁人是早期印度雅里安人的一支,统治恒河朱木河冲积地和现代哈里亚纳帮地区。晚期吠陀阶段焦点移出了旁遮普帮,进入哈里亚纳帮和河间冲积区。这个移动是与哈里亚纳和多博地区灰色彩陶文化聚落数量和大小的增长相对应的。The Kurus figure prominently in Vedic literature after the time of the Rigveda. The Kurus here appear as a branch of the early Indo-Aryans, ruling the Ganga-Yamuna Doab and modern Haryana. The focus in the later Vedic period shifted out of Punjab, into the Haryana and the Doab, and thus to the Kuru clan.
This trend corresponds to the increasing number and size of Painted Grey Ware (PGW) settlements in the Haryana and Doab area.
显然一开始印巴平原并没有库鲁人,而是后来者。他们正是从伊朗而来的西周人。他们灭掉了商朝雅利安人,决然摒弃了一些吠陀遗产,创新了宗教。
从地质结构看夏商周。
库鲁克舍克拉地区的考古调查显示从公元前1000年到前600年有三层复杂的地层结构。据此推测形成了早期的国家或者复杂酋长部落。不同于其他恒河河谷地区的两层聚落模式(简单中央地区推测存在简单酋长部落),尽管大多数灰色彩陶文明地点为小的农业村,几个大一点的聚落也出现了城市特征;最大的聚落有护城河以及夯土围成的木栅栏,尽管比起公元前600年后出现的精美堡垒要小一些,简单一些。Archaeological surveys of the Kurukshetra District have a revealed a more complex (albeit not yet fully urbanized) three-tiered hierarchy for the period of period from 1000 to 600 BCE, suggesting a complex chiefdom or emerging early state, contrasting with the two-tiered settlement pattern (with some "modest central places", suggesting the existence of simple chiefdoms) in the rest of the Ganges Valley. Although most PGW sites were small farming villages, several PGW sites emerged as relatively large settlements that can be characterized as towns; the largest of these were fortified by ditches or moats and embankments made of piled earth with wooden palisades, albeit smaller and simpler than the elaborate fortifications which emerged in large cities after 600 BCE.
库鲁克舍克拉地区为三层地层结构,它应该对应于夏商周,而恒河地区的两层结构应该对应于商周。
楼主 培灵  发布于 2019-06-03 13:53:00 +0800 CST  
关于十王之战
中吠陀时期,经过十王之战婆罗门族与普鲁族联合形成了库鲁部落。其权力中心在库鲁克舍克他地区,是早期吠陀的政治中心,其统治从公元前1200年至前800年。
The Kuru tribe was formed in the Middle Vedic period as a result of the alliance and merger between the Bharata and Puru tribes,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Battle of the Ten Kings. With their center of power in the Kurukshetra region, the Kurus formed the first political center of the Vedic period, and were dominant roughly from 1200 to 800 BCE.
在梨俱吠陀里,婆罗多部落当时定居在萨拉斯伐底河上游流域,苏达斯是印度雅利安一个婆罗门部落的王(生活在公元前14世纪),祭司长是毗奢密多罗,后者为苏达斯成功地指挥了一系列战役。但国王想要撤除毗奢密多罗,任命瓦西斯塔(Vasishtha)为祭司长,因为苏达斯认为瓦西斯塔具有更丰富的祭司知识。这使自认为劳苦功高的毗奢密多罗勃然大怒,他联络了10个部落的联军进攻苏达斯。这“十王之战”在帕鲁西尼(ParuSNī)河畔决战。在10个部落中,最强大的是普鲁人,他们居住在萨拉斯伐底河下游,是婆罗多人的西邻。战争以苏达斯大胜而告终,普鲁王也死于战阵中。此后,婆罗多部落和普鲁部落都从历史中消失,一个名叫俱卢(Kuru)的新部落形成了,盘踞着原先两者的地盘,并拓展到现今恒河与朱木拿河的河间地。而且,新部落把婆罗多人和普鲁人的王系都尊为祖先。
Sudās was an Indo-Aryan tribal king of the Bhāratas, during the main or middle Rigvedic period (c. 14th century BCE). He led his tribe to victory in the Battle of the Ten Kings near the Paruṣṇī (modern Ravi River) in Punjab, defeating an alliance of the powerful Puru tribe with other tribes, for which he was eulogised by his purohita Vashistha in a hymn of the Rigveda. His victory established the ascendency of the Bhārata clan, allowing them to move eastwards and settle in Kurukshetra, paving the way for the emergence of the Kuru "super-tribe" or tribal union, which dominated northern India in the subsequent period.
Sudas is mentioned in Rigveda as the chief of Bharatas who conquered the ten-kings confederacy. It is further mentioned that the king replaced Visvamitra with Vashistha as his priest, thereby creating a rivalry between the two. The ten-kings, viz. Puru, Yadu, Turvasa, Adu, Druhyu, Alina, Paktha, Bhalanas, Siva and Vishanin, then revolted against Sudas but were defeated by him. He also fought Ajas, Sigrus and Yakshus soon after.
十王之战有几个猜测,一是从时间来看,是商朝中期,他很可能是盘庚迁殷引起的战争。因为婆罗门人就是亚伯拉罕的子孙,商朝和周朝都是亚伯拉罕玄嚣的子孙,因此商和周都可以是婆罗门人。
第二可能是武王灭商之战。苏达斯则为周武王,商朝有十个部落,正好对应十王。则俱卢族就是新的西周王朝。
第三则是三监之乱。又称管蔡之乱或武庚之乱。是西周初期分封于商王畿地区周围的三位统治者叛乱的事件。武王灭商后,听取周公旦意见采取“以殷治殷”的政策,分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利用他统治殷民。同时武王派遣其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在殷都附近建立邶、鄘、卫三国以监视武庚史称‘三监’。三监地域,一般认为,商都以北地区为邶;商都以南地区为鄘;商都以东地区为卫。
武王灭商后不久即病逝,周公旦摄政,引起管叔、蔡叔及其群弟的疑忌,武庚见机拉拢发动叛乱。周王朝面临严峻的形势,周公东征,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废霍叔为庶民,平定了三监之乱 。
楼主 培灵  发布于 2019-06-03 13:53:39 +0800 CST  
普鲁人可能是商,则普鲁人的王为武庚。
楼主 培灵  发布于 2019-06-03 13:55:11 +0800 CST  
洛邑之城与库鲁国的首都
库鲁国的首都最初在阿桑迪瓦特,现在在哈里亚纳邦的阿桑德,后期文献多指因陀罗补罗湿多(现今的德里)和哈斯汀纳普拉(象城)为库鲁国主要城市。The first Kuru capital was at Āsandīvat, identified with modern Assandhin Haryana. Later literature refers to Indraprastha (modern Delhi) and Hastinapura as the main Kuru cities。
哈斯蒂纳普尔是印度北方邦密拉特县的一个城镇。哈斯蒂纳普尔一词来源于梵语Hastin (象) + puram (城),是一个以大象命名的城市。这个地方的历史始于摩诃婆罗多时期。Hastinapur is a city in Meerut district in the Indian state of Uttar Pradesh. It is described in Hindu texts (Mahabharataand Puranas) as the capital of the Kuru Kingdom and is also mentioned in ancient Jain texts.
哈斯蒂纳普尔位于恒河右岸,在摩诃婆罗多中作为俱卢王朝的首都而闻名。在史诗摩诃婆罗多中,持国王的妻子甘陀利就在此生下了俱卢百子。居住在恒河另一边的黑公主和盎迦王迦尔纳也是其中的重要人物。
在往世书中,哈斯蒂纳普尔是作为中心城市存在于古印度帝国。阿育王的孙子三钵罗底在他的统治期间,在这里修建了许多寺庙。这些古老的寺庙和佛塔并不都是在现代建造的。印度考古局局长B.B. Lal教授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对哈斯蒂奈普尔的考古发掘工作。他在材料中提到,虽然没有从地理位置上确定出古代象城的具体位置,但在出土的陶器和残骸中寻找到了与摩诃婆罗多文本中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中世纪时代,莫卧儿王朝统治者巴布尔入侵印度时曾攻击过哈斯蒂奈普尔。
Hastinapur is located on the right bank of an old bed of the Ganga, and is known in literature and tradition as the capital of the Kauravas, of Kuru Kingdom, in the Mahabharata
因此,我想具体的洛邑和成周就对应阿桑迪瓦特和哈斯汀纳普拉(象城)。
楼主 培灵  发布于 2019-06-03 13:55:28 +0800 CST  
另外一个重要发展就是四种姓制定代替了从梨俱吠陀以来的雅利安和达萨两种种姓制度。
婆罗门祭司和刹帝利贵族统治雅利安平民和被隔离的达萨劳动者阶层(现在叫做首陀罗)。Another important development was the fourfold varna (class) system, which replaced the twofold system of arya and dasa from the Rigvedic times.The Brahmin priesthood and Kshatriya aristocracy, who dominated the arya commoners (now called vaishyas) and the dasa labourers (now called shudras), were designated as separate classes.
这里告诉我们一个秘密,婆罗门人是侵略者,婆罗门打败了原来居于统治地位的雅利安人成为四种姓之首,原来的雅利安变成了三等的平民。婆罗门人就是西周人,原来的雅利安人就是商族。而首陀罗就是现在的印度族黑人。
楼主 培灵  发布于 2019-06-06 10:51:16 +0800 CST  
印度种姓制度又称瓦尔纳制度是在后期吠陀时代形成的。是西元前600年左右,随雅利安人入侵印度而创立的社会制度。原本的种姓制度并非要划分阶级及人的高低贵贱,而是要确保本身亚利安人的执政权和保持各种工作都有一定的人数。按照时间,BC600年的时候,也可能是西周平王从中亚刚刚迁入印度不久建立的。婆罗门-祭司,负责主持宗教祭祀之人(Brahmana,梵文原意是指“神学掌控者”)乃是亚伯拉罕的后裔。
雅利安人的种姓制度其实对应于周朝的国人野人等的区分。周朝有“国人”“野人”“庶人”区分。周灭商后,采用分封制度来控制天下疆土。为了区分征服者周人与被征服者商人,以及东夷等外部部族,周朝分为国人、野人,庶人。
周朝在中原广大地域建立了众多的诸侯国,这些诸侯国初期的时候就是一个城池,称为“国”。国是诸侯国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居住着大小贵族和为贵族服务的手工业者、商人等,住在国中的人称:“国人”。
"野",即国以外的广大地区,居住在野的人叫做"野人"。野人主要是被征服的商人等本地人,地位比城池里的国人低,处于被统治地位。
此外周朝实行分封制度,没有爵位的人,称为庶人。
据《印度教徒报》(The Hindu)1月10日报道,印度学者通过基因和人类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印度种姓制度的起源。该研究成果《印度南部男性血统的种群分异与农业发展有关,并早于种姓制度的出现》(Population Differentiation of Southern Indian Male Lineages Correlates with Agricultural Expansions Predating the Caste System)已于近期刊载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
印度种姓制度的起源在印度历史上一直备受争议。有一派印度学者认为,种姓制度是由3000—4000年前一支西亚民族迁徙并定居在印度时带来的,基因研究揭示印度种姓制度起源。(2013年01月14日 11: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404期 作者:张梦颖/编译 )
这些从西亚迁徙而来的民族就是夏、商和周朝人。
雅利安人继续向东推进,占领了孟加拉大部分地区(奔那、苏马、文加等等)和奥里萨(羯陵伽)。恒河以南与这两条前进路线相连的地区也都逐步被纳入雅利安人的统治下。有关这些事件的资料散见于史诗和《往世书》各处,在这些资料中,只要提到黑天在西海岸建立德瓦拉卡(Dvaraka)、阿槃底的海赫耶人。(Haihayas)及与之结盟的部落的活动也就够了。总的结果是,到公元前6世纪末,雅利安人占据的印度土地已大大增多,印度—雅利安语言通用的范围也相应扩大。反映这一时期之末雅利安人占地范围的地图,也许会与现代语言分布图上印度—雅利安语的界线大体相符。此后,雅利安人的影响深入到南方——达罗毗茶人的印度,这已是文化渗透的问题,而不是前此的征服和殖民。

楼主 培灵  发布于 2019-06-06 11:14:42 +0800 CST  
《摩诃婆罗多》解密
《摩诃婆罗多》是享誉世界的印度史诗,和《罗摩衍那》并列为印度的两大史诗,其中有长篇英雄史诗,而且有大量的传说故事作为插话,有宗教哲学以及法典性质的著作。印度现代学者认为《摩诃婆罗多》是印度的民族史诗,堪称是“印度的灵魂”。其实这是黄帝族人我夏商周的杰作,与现在的印度人毫无关系。
从摩诃婆罗多里我们可以看到帝舜时期的故事,夏朝时期的故事,周武王以及周灭商的故事。我认为它是以俱卢国与般度国之战作为背景,也就是王子朝之乱作为故事背景的。下面我们来一一分析。
楼主 培灵  发布于 2019-06-12 10:27:30 +0800 CST  
首先我们能看到帝舜的影子。
婆罗多国的福身王与恒河女神幸遇后结婚,生出英雄毗湿摩。毗湿摩的弟弟有两个儿子,老大是个瞎子,叫持国,老二叫般度。般度王死后,瞎子持国继位为王。持国生有百子,长子叫难敌;般度有五个儿子,长子叫坚战,次子叫怖军,老三叫阿周那,老四和老五是一对双生子,名叫偕天和无种。五兄弟的母亲在婚前与太阳神还生一子,名叫迦尔纳,被一个车夫所收养。
我们来看瞎子国王对应于帝舜的父亲瞽叟,婆罗门的首都象城暗寓了帝舜的弟弟象。难敌为般度五子建造了一座紫胶宫,阴谋把他们烧死,不料计谋被识破。般度五子从宫内向外挖了一条地道,并且放火烧死难敌派来的心腹,从地道逃了出去,隐姓埋名,以乞讨为食。这一段故事正对应于瞽叟和象迫害帝舜的事迹:瞽叟和象想杀掉舜,瞽叟让舜修补仓房的屋顶,却在下面纵火焚烧仓房。舜靠两只斗笠作翼,从房上跳下,幸免于难。后来瞽叟又让舜掘井,井挖得很深了,瞽叟和象却在上面填土,要把井堵上,将舜活埋在里面。幸亏舜事先有所警觉,在井筒旁边挖了一条通道,从通道穿出,躲了一段时间。
这两段故事是如此相似,你不得不怀疑二者一致的联系。
楼主 培灵  发布于 2019-06-12 10:27:46 +0800 CST  
太康五子与《摩诃婆罗多》
摩诃婆罗多里还有夏朝的故事。《尚书.夏书.五子之歌》和《史记》“五子之歌”也提供了一条线索。帝太康丢了国家,兄弟五人,流亡于洛汭,写下了《五子之歌》。“夏后帝启崩,子帝太康立。帝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
洛汭就是洛水下游,洛水就是撒拉斯瓦第河,雅利安人的圣河。太康兄弟五人与母亲被迫流亡印度河流域,在流亡过程中创作了《五子之歌》。
《摩诃婆罗多》记录的是一个五兄弟与老母流亡十二年,最后复国的故事。
主要内容与《五子之歌》惊人地一致!
在《摩诃婆罗多》中,奇武王死后,儿子坚战尚小,族弟持国把持朝政,称为持国王。而持国王是一个瞎子,般度族的坚战长大后,俱卢族的持国王不愿还政坚战,而想让自已的儿子难敌继承王位。坚战有大批支持者,建立了自已的国家,并举行了马祭称帝。后在与持国王的儿子难敌的赌博游戏中,坚战输掉了自已的国家,连老婆也差点输掉了。按照赌规,兄弟五人及老母被迫流亡十二年。在流亡过程中,兄弟暗中积蓄力量,终于在第十三年与难敌展开俱卢之野大战,双方参战兵力达180万,最后只剩下十个人生还,几乎同归于尽。满目疮痍中,坚战最后称帝,此后五兄弟心灰意冷,在传位给弟弟阿周那的儿子继绝后,五兄弟遁世,出走大雪山,最后死于途中。
这个故事与太康兄弟的故事惊人地一致!
楼主 培灵  发布于 2019-06-12 10:28:05 +0800 CST  
王子朝之乱与《摩诃婆罗多》
前516年周敬王即位,因王城内王子朝权势大,迁居到过去殷民居处之地。后因王子朝之乱,晋国率诸侯为周敬王于前510年修筑新都,新城沿用“成周”之名,俗称“东周”;旧城称为“王城”,俗称“西周”。从此成周与王城分为两地,但都在古之洛阳附近。到周赧王时,周王才迁回王城旧都。
王子朝(?-前505年),周景王的庶出的长子(非嫡系),为景王所宠爱。
周景王的太子早逝,王子猛和王子朝争夺太子之位。单穆公、刘文公支持王子猛,大夫宾起支持王子朝。周景王宠爱王子朝。前520年四月,周景王大合公卿前去郊外打猎,欲趁机杀死王子猛的党羽,立王子朝为太子。然而未即出行就病重了,临死前嘱咐大夫宾孟拥立王子朝。然而国人却发动政变,杀死宾起,拥立王子猛即位,是为周悼王。
随后王子朝在六月率百工和灵王、景王的族人起兵,与悼王争夺王位。此举亦得到了毛伯得、尹文公、召庄公的支持。王子朝击败了悼王。悼王出奔,并向晋国告急。十月,晋国派大夫籍谈、荀跞率军保护悼王回到王城。
不久悼王病死,王子匄即位,成为周敬王。在晋国的帮助下,敬王把王子朝赶到了京城,应该是印度地。随后晋军便撤军回国了。王子朝再度击败敬王,占领了王城(可能是印度雒邑),自称周王。敬王退往王城东面的狄泉,人称“东王”;王子朝则被称作“西王”。双方混战了三年之久。
前516年,晋国卿士赵鞅大合诸侯,前往支持周敬王。随后在赵鞅和荀跞率晋军入周,占领王城。王子朝兵败,同毛伯得、尹文公、召庄公等人携带周朝的大量典籍,出奔楚国避难。前505年,周敬王趁楚国为吴国所破之际,派人杀死了王子朝。楚国应该在巴比伦附近,而晋国就是伊朗。
从时间上和地点上俱卢之战实际上以王子朝之乱为背景展开的。俱卢国应该对应的是王子朝,而般度国对应的是周敬王一方。
正像书中所描写的他们同是婆罗多族的后裔,甚至是叔伯弟,为争夺王位继承权而展开斗争,最终导致大战。
战争的结果是周越来越衰退,越来越向东移动。
楼主 培灵  发布于 2019-06-12 10:28:23 +0800 CST  
俱卢大战的激烈程度与周灭商之战有一比。
看看封神演义里神仙大战的描述与之不差分厘,我认为其战场就在摩亨佐达罗,是真实发生的一场核大战。
般度族代表周朝,是神托身代表正义的般度族一方;俱卢族就是商朝,为恶罗刹转世的俱卢族一方。这正与上帝恨恶以扫相对应,以扫家族就是恶罗刹,是邪灵转世。他们同为梵天黄帝及亚伯拉罕的后裔。虽然我没有看到这本书,但我认为其中的神话故事与封神榜所写的事迹应该相同或者类似。西方人不理解古印度的神仙大战,只好把它视为古代的核战争。双方死伤甚多,这些人都奔赴了封神榜。
俱卢之战是弱小对强暴、受侮辱损害者对加侮辱损害者、遭遇流放迫害因而接近人民的贵族对高踞王位骄横残暴的贵族的斗争。基调是颂扬以坚战为代表的正义力量,谴责以难敌为代表的邪恶势力。坚战公正、谦恭、仁慈,而难敌贪婪、傲慢、残忍。难敌的倒行逆施不得人心,连俱卢族内一些长辈也同情和袒护般度族。史诗表现了人民在乱世希望由比较贤明的君主,而不是由暴虐的君主统一天下的愿望。这场大战在印度人的眼中,更像一场神魔大战,是神托身代表正义的般度族一方,歼灭多为恶罗刹转世的俱卢族一方。
《摩诃婆罗多》中描述的英雄具有无穷的能量,一个人就能轻松地消灭整支军队。这里描述了英雄阿得瓦坦使用了可怕的阿各诺亚武器的后果。当时武器释放出“抛射出耀目的无烟之火”:
“在敌人的上方产生并放射出密集的光焰之箭,如同一阵暴雨, 包围了敌人……一个浓厚的阴影迅速在的番答瓦上方形成,黑暗中所有的罗盘都失去作用,开始刮起猛烈的风,烟云平地呼啸而起,带起灰尘、砂砾,鸟儿发疯地叫……似乎天崩地裂。太阳在天空中晃动。大地震动,被这种武器产生的可怕而猛烈的火烤焦。大象在火中疯狂地来回奔跑……在广大地域内,其它动物都变形而死得满地。”“古耳卡乘坐他的飞行器和委阿纳(婆罗门寺院上的塔),向维里须尼司及安达卡司的三座城市投掷了一枚充满了宇宙能量的飞弹。极为壮观的一股白炽的烟火柱升起,宛如千万的太阳同时照耀。就是这个秘密武器——铁霹雳——一个巨大的死亡使者,将维里须尼司和安达卡司全族的人化为灰烬。尸体给烧得无法辨认,毛发、指甲尽皆脱落。陶器无端碎裂……,食粮全部败坏。为了逃脱死亡,战士们跳入河流清洗自己和武器。”
如同古希腊史诗中,战斗的每一方都有神的帮助,发生在婆罗多族内部的这场争夺,同样神人交杂。战争双方的英雄都是神与罗刹的化身,以人类的方式行动。因而,这场大战在印度人的眼中,更像一场神魔大战,是神托身代表正义的般度族一方,歼灭多为恶罗刹转世的俱卢族一方。
中国人就是婆罗多的子孙,神族的后代。据印度人说他们迁往了东方,正是中国。
此外,持国有百子又与周文王一致。
我不知道是司马迁抄袭了《摩诃婆罗多》,还是广博仙人把中国历史在《摩诃婆罗多》里进行了演艺。总之,它是中国人的故事汇总。
楼主 培灵  发布于 2019-06-12 10:28:38 +0800 CST  
@小隺然阁 2017-06-29 11:11:21
最终归宿,中国人是撒旦的后裔。
-----------------------------
不是
楼主 培灵  发布于 2019-06-18 11:19:21 +0800 CST  
@孙铊已经遗臭万年 2015-12-19 14:33:37
楼主有内涵,辛苦了!
-----------------------------
谢谢
楼主 培灵  发布于 2019-06-18 11:27:31 +0800 CST  
《竹书纪年》:“汤时大旱七年,煎沙烂石,天下作饥,后稷是始降百谷,烝民乃粒,万邦作义”。又说“汤遭天旱七年,明德以荐,而旱不止,故迁社,是以周弃代为稷,欲迁句龙,而德莫继,故作夏社”。又说“尧水九年,汤旱七年,天下弗安,黎民饥阻,拯民降谷,功在后稷,后稷不克,上帝不临,耗斁下土,宁丁我躬!”。一说在位共八十年。
楼主 培灵  发布于 2019-08-22 09:01:21 +0800 CST  
后稷是第一个建立国库粮食储备和畎亩之法,这与约瑟完全一样
楼主 培灵  发布于 2019-08-22 09:08:45 +0800 CST  
放粮救饥与约瑟一样
楼主 培灵  发布于 2019-08-22 09:09:02 +0800 CST  
被唐尧提携为相,可见约瑟时候的法老就是唐尧
楼主 培灵  发布于 2019-08-22 09:09:20 +0800 CST  
大旱七年与圣经记载后来的大旱七年完全一样,这里汤应该不是商汤,而误出帝舜,因为商汤与后稷并非同时代。
楼主 培灵  发布于 2019-08-22 09:10:58 +0800 CST  

楼主:培灵

字数:1058168

发表时间:2014-03-24 20:4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2-03 08:12:46 +0800 CST

评论数:326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